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范文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船舶电子工程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船舶电子工程技术

篇1

船舶工程技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获得现场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能胜任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制造检验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面向大中型造修船企业和船舶设计检验单位,从事船舶生产设计、建造、修理、检验等船舶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和船舶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港口机械应用技术。

港口机械应用技术培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适应在港口生产一线工作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械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装卸搬运机械、起重输送机械、港口机械电气设备、港口机械修理工艺、集装箱运输概论、港口机械技术管理、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训、机修钳工综合实训、港口机械设备排故与检修实训和高级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

3、金融管理专业。

篇2

论文摘要:针对山东半岛削造业的建设发展需要,分析生源现状,加快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产学研结合,完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威海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围绕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任务,提出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船舶工业的战略。在造船业中,船舶电气技术是最核心的专业技术,与船舶电气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是最关键的岗位之一,因此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层次的有利保障。

1社会需求调查及现状分析

1.1威海船舶工业企业急需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威海市已经成为山东半岛最重要的修造船基地。船舶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船舶电气设计建造技术人才,但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目前,山东省仅有两家职业院校培养该专业学生,专业人才的供给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威海市的修造船企业的调研,主要修造船企业对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每年达120余人。

1 .2专业建设基础

为适应威海市及周边地区船舶修造业的需要,我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已开设的相近专业有8个,相近的专业基础课已能成熟开出。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特别是经过我院的国家示范性专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同时,也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顺利开展本专业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院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充足,有可共享利用的校内实训基地1个,拥有电子与电气技术基础实训室8个,可以完成船舶电气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的部分实训课题。

2我院近两年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生源情况

我院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招生范围面向全国,2008年我院船舶电气专业面向全国招生S4人;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年我院纳人国家单招试点院校,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全国多个省份招生100人,其中包括山东省内单招43人,生源充足,单招学生执行力略差,但在创造力和社会能力方面都具优势。该专业实现了以高质量教育教学为提高就业率和提高就业层次创造条件的良性循环。

3实施船舶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我院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是“1个创新、3个加强,1个确保”,即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人点,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

3 .1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旋律下,以船舶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情境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自主性,规范教学过程与考核标准,建立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完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做法是,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职业标准、行业规范、岗位技能要求以及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融人教学之中;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专业课程,按照一体化教学模式施教。

3.2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按照“准确定位、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训到位”的理念构建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和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准确定位;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强专业发展后劲,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夯实专业基础课程,保证基本理论的系统性;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岗位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适合于一体化施教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基础平台课程的实训课题,使学生就业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达到能力提高和培训到位的目的。

3.3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1人,根据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分析,我们提出了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骨干、造就名师”的原则,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先进课程开发技术,拓展专业视野,增强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利用校内外资源,培训专业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能力。制定“择优聘请、相对稳定、适时调整”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实现教学团队结构的优化。争取在2011年师资水平达到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标准,2013年达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标准。

3.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可以利用示范性院校建设已经完成的电子技术等专项技能实训室,但是船舶电气专用实验室及设备还没有,根据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对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报验与管理等能力为主线,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建设原则,需新建基本技能实训平台一船舶电工工艺训练室一个;船机拖动控制系统实训室、船舶自动控制系统实训室、船舶电站专项技能实训室3个和集控室、辅机实训室等综合技能实训平台(在船机制造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中);新规划一个船舶电气创新工作室,以满足师资培养及科研的需要;使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条件得到完善,形成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船电专业实训室建成后可以同时承担船舶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任务。

3.5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半年的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刘一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检验,也是一个再培养的过程,又是与社会生产实践接轨的过程,积累了学生的生产现场经验。为确保顶岗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顶岗实习由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院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和协调,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企业是保证完成任务的最关键的一方。

篇3

一、创新教学基地培养工程创新意识

在专业创新教学基地,教师运用传统工程教学模式的同时,通过引入真实工程案例,比如以船舶机舱船舶电站动力系统为背景,积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真实的、可交互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方案,应用船舶机舱船舶电站动力系统所介绍的专业知识解决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新问题、新需求。主讲教师在介绍船舶电缆选型知识的同时,注意将此知识点扩展延伸至日常生活,解决室内的电线线径选择、开关选型等问题,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完成“了解、熟悉、掌握、改进”的创新认识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理想愿望、价值追求、求知欲等,激发并提高学生创新热情及学习主动性,搭建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着重增强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资源,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要求各门课程在有限的课内实验时数以外,落实开放实验室制度。利用开放实验室,有组织地增设课外实验项目,使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选题、设计、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开展了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每年在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大三学生中按10%比例选拔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实行导师负责制,使优秀本科生提前接触导师的一些科研课题,为提高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二、实践创新平台培养工程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启发之后,如何有效培养专业创新思维尤为关键。为此,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搭建实践创新综合平台,建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系统性特点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软硬件实验模块。特别是进一步扩展的综合层实验创新平台,可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电子竞赛的综合实验开发平台。该平台整合面向单一课程的实验,其构建既能突出各课程的特点又能将基础层、专业层和综合层实验上下联通,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结构起到积极作用。综合性实践平台培养学生以个人独特视角发现专业新问题,形成探索新颖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迅速分析问题背后的诸多因素,抽丝剥茧迅速抓出事物主要矛盾,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专业教学中常见的潮流计算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编制电力系统程序,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合理实现。整个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了“大工程”理念,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于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4]。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点突破阻碍创新的固有思维,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教学核心,通过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深入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突破学生固有思维束缚,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工程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是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培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要一以贯之,并不断优化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电气材料、电气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毕业后还需经过较为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的再结合理解时期,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甲板、机舱的被控对象不了解、不熟悉,对于电气控制回路的原理难以深入掌握并运用,没有充分理解专业知识、经验做法,就难以形成工程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教学模式下,创新性提出在实现校内实践教学与工程理论教学相结合基础之上,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再次实现企业实践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充分感受企业文化,学习企业技术研发和工程创新流程,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企业教师将现场工程模型与课堂理论相联系,着重体现理论基础对于工程技术问题解决和工程研究创新的支撑性作用,实现校企联合探究式教学,通过企业实践拓展环节更好地完成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学生从学校内基础知识积累、实践能力培养到企业中产业知识拓展、知识运用能力提升,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业对于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工程创新能力的要求。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聘请中远船务集团有限公司船舶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教师,遵循企业的标准设计流程,帮助学生基本掌握船舶电气系统设计的流程方法,掌握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方法。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也聘请锦州航星集团的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教师,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任务,针对多个品类的电子、电气等船舶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的完整生产流程提升学生对于产品设计、电气材料、制造工艺、设备联调联试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培养工程创新能力为根本搭建全新教学法的同时,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主动实践考核方式是更为关键的创新导向引领。建立以考核委员会为依托的学校教师、企业教师、实习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综合考核机制,借鉴国家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完善考核项目及要求,学生完成创新实操训练并达到大纲等级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等级分值,建立实习学生主动实践能力考核机制,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并着重检验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创新能力培养真正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篇4

轮机工程技术就是确保船舶机电设备可靠运行,从而保证船舶安全航运,所涉及的子系统包括推进系统、电站发电和配电系统、燃油系统、淡水系统、滑油系统、压载系统、制冷系统、空气分配系统、海水系统、甲板机械、导航系统等。船舶机电系统技术含量高,要求全面,其可靠性要求极高。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来约束和规范船东以及船员的行为,保障船员的人命安全、船东的财产安全和海洋的环境安全,其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在不断提高船舶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强化对船员的教育、培训、资格认可,为此,制定了STCW公约,并不断修订。在对远洋运输公司、地方海事局、相关高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轮机工程的工作就是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以及维修,按照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规定,分为支持级、操作级和管理级;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和系统、船舶发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现代船舶轮机操作管理与机电设备的检修、调试和检验等船舶运输与修造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操作级岗位。为此,构建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并重为培养出发点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构筑系统性、模块化、立体化的实训教学体系。模块化实训体系分为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项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和职业素质培养模块。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作为专业的入门教育,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内容,是后续专业实训课程的基础,本模块所需实训资源是机电类专业共享的。专项技能实训模块主要包括船舶主机、船舶辅机、船舶电站、空调与制冷、水上安全等实训。本模块侧重于对船舶机电设备维护中某一专项技能的强化训练,是后续综合技能实训的基础。综合技能实训模块是前述两大模块技能的综合运用与提高,是实际驾驶船舶和对船舶机舱资源进行管理技能的训练,结合实际操作训练和模拟操作训练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模块主要是对学生实施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坚定执着的精神,并把素质教育及安全航运的保安意识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今后保证安全航运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在入学军训和毕业顶岗实习中进行。轮机专业学生所备专业技能、实训资源、专业课程对应见表1。机电类专业是学院的优势专业,特别是工程机械类专业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是湖南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精品专业、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央财重点支持专业以及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专业。工程机械的动力绝大部分是中低速柴油机,工程机械大量采用液压元件,泵、马达和阀是工程机械中应用最多的几种元件。柴油机和液压元件维护、保养、维修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必备的技能,现代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程度越来越高,大量采用PLC控制和微机控制,部分动力采用电机。因此,学院建设有先进的柴油机拆装实训室、液压元件拆装实训室、柴油机故障诊断调试实训室、电机与拖动实训室、PLC与传感器实训室等。

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共享性实训资源的建设

轮机专业具有技术密集性、资本密集性、资格法定性、检验频繁性、国家参与性等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要有一定积淀和基础。如前所述,工程机械类专业与轮机工程技术在专项知识和技能要求上有相当大的关联,大量的资源可以共用。因此,为了节省投资,在实训资源建设上,将有关柴油机、液压和电器实训资源建成两大专业共享性实训资源。1.建设柴油机动力综合实训室整合原柴油机拆装实训室,建设柴油机综合实训室,其组成和功能如表2所示。2.建设机—液综合实训室整合原液压元件拆装实训室,建设机—液综合实训室,其组成和功能如表3所示。3.建设电气综合实训室整合原有的几个电器方面的实训室,建设电气综合实训室,其组成和功能如表4所示。目前,上述实训资源所需的设备已经政府采购完毕,共享性实训资源初步建成。

三、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特色实训资源的建设

轮机综合实训室、轮机模拟实训室、水上安全实训室是轮机专业的特色实训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必需的资源。轮机综合实训室实际上就是一个真实的机舱,各种机舱设备如主机、齿轮箱、轴系、螺旋桨等按船上情形连接在一起,实现机舱真实轮机操作和各种辅机操作。轮机模拟器是计算机与真实操作面板相结合的高仿真模拟器,在船员教育和培训中的大量使用,受到IMO的特别关注,为此,在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对轮机模拟器的培训提出了要求。我国船员考试发证机关也对模拟器的培训和评估作出相应的规定。水上安全实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游泳、急救、消防等技能。这些特色实训资源是轮机专业所特有的,无法借用其他专业资源,但是,上述特色实训资源,特别是轮机综合实训室包含大量的机电设备,如主推柴油机、发电机、各种泵、阀、管系、轴系、齿轮箱、发电和配电设备等,可以作为工程机械类专业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的验证性和实操性的实训资源,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专项技能与开阔视野大有益处。

篇5

2、电子商务专业:随着我国正式进入wto,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该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高职的专业中属于制造大类,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就业率也一直不低。对于普通考生来说,要求不高,属于相对大众化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有工商企业管理、经济贸易和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物流管理基本技术技能的,能在工商企业从事与物流相关的管理、经营工作的大专层次的人才。学生经过基本训练,从而具有在相关企业承担物流管理、经营工作的基本能力。

5、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后可从事船舶修理、船检与制造等工作,很多时候需要在船上作业。就业方向: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事远洋和近海船舶的轮机管理工作,也可在航运机务部门、港务监督、船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6、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着重培养能从事铁路线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组织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据业内人士称,这个专业在铁路里是最吃香的主干专业,学好了很有前景,但工作非常辛苦。

7、药物分析技术专业: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属于生化与药品类中食品药品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较多,可以做医药企业做医药代表,工作会比较辛苦,但是收入也会相应教高。到医院的药房或者药剂科工作,工作较稳定,福利待遇也非常不错,唯一一点就是会比较枯燥无聊。

8、市场营销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了解贸易相关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实务,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具有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熟悉市场营销管理的应用性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市场营销的调研与策划、市场开拓、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咨询等工作。

9、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该专业的重点在成型和控制,应该说最能体现这个专业特色的词是“焊接”。各校的专业侧重不同,主要的专业方向有焊接、铸造、锻压、冶金、热处理等技术方向,发展前景好,而且应用领域比较广。该专业还是高于平均月薪的主要高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