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产品与农副产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当前,正值全县农副产品丰收旺销季节,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农副产品购销工作对于强化农业基础、确保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意义,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副产品购销工作顺利开展。要通过在县电视台、新农村资讯》民勤政府网等媒体开辟专栏的方式,广泛宣传全县农副产品的优势特色、优良品质和购销政策。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全国主要农副产品销售网站、信息平台和企业信息点的对接联系,准确及时产销信息,宣传产品质量,承诺服务项目,拓宽销售渠道。
二、加大政策扶持,努力促进农副产品购销加工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与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期限,金融部门要积极想方设法提供农副产品购销贷款资金,切实为农副产品营销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各乡镇要积极协调解决农副产品购销企业和个人所需场地,确保农副产品收购、储存用地。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农副产品购销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对销售、加工、储存农副产品达到一定规模的法人、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补助,充分调动购销客商参与农副产品营销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拓宽农副产品购销渠道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分析农副产品市场需求、营销渠道、价格趋势和销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收购企业、个人和农户多渠道做好农副产品购销工作。要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原则,积极组织企业和客商参加县内外举办的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推介会,加大招商力度,对接产销链条,加快销售进度。要继续拓展山东、北京、上海等终端市场,加强与国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和营销大户的衔接,努力扩大我县农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各乡镇要积极动员农户对各类农副产品收获和销售,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未售出的洋葱等农副产品进行正确储存,保证产品质量,延长销售时间。
四、加大执法力度,不断优化农副产品购销环境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大对农副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做好外来客商的服务工作,规范交易行为,维护经营秩序,增强地方信誉,坚决打击欺行霸市、掺杂使假、强买强卖、压级压价、恶意操作等不正当行为,为农副产品购销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农畜产品检疫,加强各类农副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70-0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不仅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另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即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出现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加大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实施农产品创区域品牌战略,挖掘农业的潜在能力,提高农副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占有率,是弱质农业向强质农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实施农产品创区域品牌,创名牌战略,才能不断增强福建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福建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一、福建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1.有利于形成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经营层次
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名牌战略,必须依托农业标准化,以标准化规范、带动千家万户生产,并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形成农业产业链,逐渐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农产品区域品牌、名牌战略的实施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农产品差异化策略。但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要有恰当的组织形式,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特色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因此,实施农业品牌、名牌战略能有利于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推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营层次和水平。
2.有利于品牌资源整合,提高农业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个品牌的成长要靠长期的市场考验,靠用户的考验,要使一个农副产品成为名牌,不仅是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而更主要是一种文化和智慧的竞争。由于品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特别是要培育出著名品牌,往往需要很好的文化底蕴。一个地方的品牌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创牌必须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农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农业品牌名牌的创造速度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实施农业大品牌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各种优势,减少浪费,保证品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克服农业经营的高度分散性
目前,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是非企业化的小规模,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在中国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进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的个体户,而农业企业非常少。这种非企业化小规模经营,难以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经营,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合算,因为实行品牌化要付出成本,如品牌的设计制作和注册、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其推广、品牌的管理与维护等,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如果经营规模过小,农产品生产与销售量过低,就会导致单位农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这种小规模经营,建立单个品牌是不现实的。而同一区域范围生产经营同一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共同使用的共有品牌――区域品牌则是可行的。
4.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进行,要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使每一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成最终产品,以区域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现状分析
福建虽不是农业大省,但福建省的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带,即闽东南沿海临海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带,食用菌、水果、茶叶、蔬菜和林产品、水产品等十大类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已初具规模,福建不少的农产品产量、销量、创汇在全国名列前茅,当前,福建省仅绿色食品就达300个左右。近年来福建省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逐渐增强,如2006年全省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4万件,在全省新认定的257件福建省著名商标中,52件为农产品商标,占20.2%。
近年来,福建各地十分注重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农产品名牌效益呈现。在福建出现了许多有一定名气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如榕城的橄榄、柘荣的太子参、漳州的柚、安溪的铁观音等等,这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打造,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安溪铁观音为例,目前,安溪全县各类茶叶加工企业1000多家,龙头茶企十多家,骨干茶企100多家。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厂――安溪茶厂有限公司,以及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华芳茶厂、安溪县兴溪茶厂、安溪县远荣茶厂、安溪县恒发茶厂等骨干企业。全县有茶园50万亩,主要分布在内安溪,其中感德、祥华、西坪、长坑等十个乡镇种植乌龙茶面积在1万亩以上;全县年产茶叶5万吨,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二分之一,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涉茶产值达50亿元,从业人员30多万,受益人口近80 万。其中感德、祥华、西坪、长坑等十个乡镇年产茶叶达到1 000吨以上;以发展成集生产、加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等产业为一体的大产业格局。创造了茶园总面积、茶叶年产量、茶叶平均单价、茶农年均收入和茶业受益人口等十多项全国第一,“安溪铁观音”还在茶业界受摘中国驰名商标,安溪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三、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宏观统一规划和指导
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开发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宏观统一规划和指导,造成了农产品品牌较为混杂的现象。农村生产在计划经济时期,绝大多数农民或农业经营者几乎没有商标的概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指导,许多企业对品牌简单随意,品位较低,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内涵,出现了农产品品牌较为混乱杂的现象。农业经营的迅速转轨,给管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农产品种类繁多,加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客观上给品牌管理带来了困难。
2.思想观念落后
商标是品牌的标志,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商标,只是品牌战略的第一步,要使品牌成为名牌,还需要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只有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品牌质量系统,步步为营,才能创造出优质名牌产品来。我省多数农民,特别是福建西部山区的农民受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原因影响,小农意识较浓,缺乏长远目光,只顾眼前利益、短期行为,对农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较为淡薄,把商标与品牌等同起来,认为农产品只要有了商标就是有了好品牌,对品牌创建在思想上较简单。
3.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规模过于分散和细小,知名度不高
相关资料表明,在福建省已注册的众多农副产品商标中,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知名度和形成规模的不多,产品结构单一,既缺乏微观基础上的组织规模和产品系列,也缺乏产业规模。各地都有热衷于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搞开发,商标注册也同样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没有形成合力。产品特色也不明显,不论是品质、加工,还是名称、包装设计,甚至在宣传上都有雷同之处。由于生产者和企业间在各自小圈子里恶性竞争,往往造成相互残杀,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任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是自毁生路。
4.没有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必须依赖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沿着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物流中心、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一个网状链条。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出于整体利益的考虑,它要求整个链条中各节点的农户、加工企业、零售商必须遵守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根据统一标准制定的各环节标准。此外,供应链上下游也依靠统一的标准相互约束。比如,农产品加工企业出于本环节的质量与利益考虑,它就会严格要求供应链的上游――农户必须遵循供应链统一标准,农户为了能够存在于本供应链中并依靠供应链获得利益,它就不得不根据统一的标准组织生产。由于供应链整体利益的要求,就会使得位于该供应链所有节点上的个人、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保证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四、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策略
1.区域政府加强宏观的规划和指导,搞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和企业的经营模式相一致,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主导者是区域政府。因为在经营手段上,我们虽然强调用市场经济杠杆,但区域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必须由区域政府根据区域资源及市场状况对区域进行规划、指挥、协调,认清区域优势,整合区域资源,使区域经济在一个开放的分工体系中获得分工利益,同时塑造区域品牌形象,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形成。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农业资源状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农产品区域布局,避免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真正做到特色农产品有特色。
2.区域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现代物流要求农产品在配送和销售过程中,符合现代物流的技术标准,并要对流通过程中的包装、搬运、库存等质量进行控制。因此,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供应链体系,并整合供应链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资源,按照相关的统一标准,实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才能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体系的完善。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1)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要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结合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优化整合检测资源,配备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3)增加科研投入,积极开发新品种。
3.区域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品牌管理体系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分散性,给农业品牌的开发、培育、管理和使用,以及在运作机制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分散的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在直接面对市场时,很容易受自身眼前利益驱驶而出现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表现出品牌不名、有牌无品;同品异名、一卵多生;缺乏规划、管理滞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业品牌管理体系问题。农产品品种繁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农业品牌没有必要每种产品都要去注册一个商标,更不可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品牌应该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要培育出著名品牌,往往需要很好的文化底蕴,因此,一个好的地方品牌资源是有限的。实施农业大品牌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各种优势,保证品牌资源利益最大化。建设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优势、有效益的品牌,才能创出农业驰名品牌。为确保农产品名牌的长盛不衰,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业品牌管理体系,加强对品牌农产品的管理。
4.区域政府要大力推动企业与农户联合运作机制的建立
企业与农户联合运作机制是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作为载体,一头牵着千家万户的生产,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同时要着力培育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专业协会,让协会去组织农业名牌战略实施。可先由市政府牵头,成立福建省主导农业的市级各类产业协会组织,由协会制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质量等“几统一”标准,对品牌实行有序管理。
5.区域政府要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区域品牌中的龙头企业上市
政府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创造条件,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共同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政府重点要鼓励农产品区域品牌中的龙头企业上市。资本市场对农业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首先,资本市场可以给龙头企业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其次,龙头企业上市能够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形象,对业务拓展和区域品牌建设也有正面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延辉.城市经济制度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金发忠.关于农产品品牌问题探讨[J].中国禽业导刊,2005,(14).
[5] 郭守亭.对中国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
[6] 肖双喜,徐玲.农产品品牌建设探索[J].乡镇经济,2003,(6).
[7] 张程远.品牌带动原理方法和海西实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
The Fujian Regional Trademark PRE-TE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NGQing
(Fuzhou university sunshine college, Fuzhou 350015, China)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信息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84
構建与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为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对与农业有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问题进行探究。
1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对农业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问题进行探究前,首先需要了解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从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来看,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一些农村地区互联网必要设施相对缺乏问题,给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表明,农民缺乏接触互联网机会的问题,给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一些复发分子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开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电子商务安全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电子商务难以在大宗交易中应用[1]。从我国经济的现状来看,农业机械的交易也属于大宗交易。一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仅给电子商务领域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电子商务在农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这种与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有关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政府部门的调控政策的农业机械供应平台,另一种是以国内外贸易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平台。前者需要政府和生产部门的共同参与,后者需要为农户及农产品的销售者,农业机械生产商等群体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这表明这种信息电子商务平台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发挥一些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
2农业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结构
2.1系统结构
从这种与农业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有关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来看,这一系统主要以核心数据服务器为核心,涵盖了电子商务平台的系统安全管理和网上物流平台等多个模块。主要支持企业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应用模式。在物流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针对现代物流领域常见的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核心的配送模式,系统主要采用与邮政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让邮政物流在系统中发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作用。这就为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2.2关键技术
在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安全技术、JAVA技术、XML技术和数据WEB挖掘技术,成为了这一模式中主要的关键技术。JAVA技术是这一平台目前所应用的一种关键技术。在这种与农业季节和农副产品加工有关的电子商务平台中,JAVA技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区域短租商务平台性能扩展方面的作用。XML技术可以凭借自身的准确搜索能力,对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进行优化。在电子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支付安全问题是影响平台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该平台涉及到农机交易的情况下。这一平台在农业机械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支付安全问题往往会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平台的支付安全,应用了数据签名和电子证书等方式[2]。
3农业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
从这一平台的应用来看,它可以通过对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进行推广的方式,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这种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是与它的系统功能有一定联系。从这种商务平台的应用效果来看,促进实用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交流,是这种电子信息商务平台的主要应用目标,这一目标的出现,让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装备数据库和农副产品加工数据库在平台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为了让这一目标在平台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应用,有关部门在对这一平台进行推广的过程中或通过对政策法规查询功能、商品信息功能等实际应用功能进行完善,这样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对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最新扶持政策和市场商品信息等信息因素进行了解,这就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它可以进一步促进传统销售方式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在这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在线交易功能也是平台核心功能的一种表现。在对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交易洽谈、合同管理等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这一电子商务平台的在线交易功能,可以通过E-mail音视频手段的应用,为业务洽谈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支付系统的完善,促进了平台账户管理、客户报表管理等多种功能的完善,有效促进了传统销售方式与电子商务之间的结合[3]。
第三,这一商务平台的应用,也可以为政府对农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宏观调控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这种商务平台的作用主要与其商品管理功能和信息数据服务功能有着一定的联系。前文中提到的农业机械与农副产品的核心作用是影响这一因素的一种表现。它的商品管理功能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一平台的应用过程中,预测市场动态的功能是这一平台的一大优势。这种预测功能就可以让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市场需求进行把握;同时,这一平台的应用也可以让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及工业相关行业的市场动态进行把握,因此这种应用功能就是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的重要因素。
此外,这一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装备市场的优化就是这一作用的一种体现。从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农业市场是以集贸市场模式为主的市场经营模式。在新型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以后,农业装备市场开始步入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借助这一商务平台,农业装备制造商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对农业装备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解,农机企业在对农机需求量较大的区域进行了解以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该地区农户出售农业机械的方式。
4结语
构建与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有关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这一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过程中,政府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参与,可以让农户更好地感受到这一平台带给他们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阎楚良,田兆锋.农业机械与农副产品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J].农业机械学报,2005(1):152-154.
[2]张伟.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农产品竞争力;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02 ― 03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中国与东盟逐渐实现商品零关税化,而农业是两者极为重要的贸易合作项目之一。这为福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带来巨大契机,2013年第一季度东盟首次成为福建省第一大贸易伙伴,2015年第一季度所有贸易伙伴中东盟增长速度最快。福建省对接东盟具有地缘接近,社会文化资源等优势,如何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双方在农业上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宽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双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入手,期望改善福建省东盟双边农产品的出口现状,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福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一)福建省农产品现状
1.福建省农产品发展状况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瓜果蔬菜的栽培,因此其农产品以蔬菜类、粮食类、茶叶、油料以及水果为主。蔬菜产量一直居于首位,产值从2004年到2013年上升了23.97%,粮食次之。近些年,福建省十分重视水果与茶叶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大其种植面积,水果和茶叶产值在近十年分别上涨了40.04%和100.11%。茶叶作为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出口,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有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和花茶等。
2.福建省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据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福建省进口农产品310.5亿,其中粮食154.9亿元,为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占同期贸易总额的49.9%。美国、巴西、东盟和加拿大是福建省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占农产品进口总额3/4左右。
福建农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快速,由2009的6.76亿美元到2011年(CAFTA建立的第二年)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1%。2009年到2013年福建省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稳步提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呈现浮动式增长。2014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对东盟出口34.3亿元的农产品,占同期出口农产品总值的29.7%。
(二)东盟农产品现状
1.东盟农产品发展情况
东盟各国的农产品发展水平不一。粮食产品方面,东盟主要生产稻谷、薯类和玉米。其中泰国和越南的大米,出口数额位列第一和第四;经济作物方面,东盟主要盛产天然橡胶、咖啡、胡椒、椰子以及棕榈油。印度尼西亚的椰子和棕榈油不论是产量或是出口额,均位列世界第一,天然橡胶、可可的出口也位列世界第二、第三名。泰国天然橡胶的产值位列世界第一,其次是马来西亚;果蔬产品方面,东盟以香蕉、芒果、腰果以及菠萝等大宗热带干鲜果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热带地区特有的榴莲、山竹、红毛丹等水果。
据统计,印度尼西亚近年来农业总产值远远超过了东盟其他的成员国,占东盟农业总产值的33.51%,其次是泰国、越南、菲律宾、缅甸以及马来西亚。老挝和柬埔寨经济条件落后,科技不发达,生产水平受到限制,农业总产值仅占东盟的0.98%和1.97%。新加坡和文莱是城市型国家,种植面积以及劳动力等条件受到阻碍,总产值占东盟农业总产值在1%以下。
2.东盟农产品出口现状
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占东盟农产品出口的97%以上,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这六个成员国,东盟各成员国的资源禀赋和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因此东盟各成员国的优势农产品也各不相同。对福建省主要出口冻鱼、罐头、干蔬菜、大豆、水果等农产品。不仅如此,泰国的大米、榴莲,菲律宾的芒果等也深受福建人民喜爱。2010年前三季,东盟对福建出口农产品3.7亿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东盟对福建省出口11.2亿元,占同期东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2.7%。可见,福建也是东盟的农产品主要销往地之一。
总之,东盟是福建省农产品进出口重要合作伙伴,福建主要出口东盟水产品、蔬菜、罐头、烤鳗、茶叶、柑桔等,从东盟冻鱼、罐头、干蔬菜、柑橘、大豆、水果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发展了福建省的农产品贸易,使福建省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幅度上升,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加强并巩固了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福建省与东盟农产品竞争力对比分析
本文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与贸易竞争力指数(TC) 对福建省与东盟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UNcomtrade数据库、福建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指一国农产品出口占本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与世界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例之间的比率。其公式为:RCA=(X/Y)/(XW/YW),其中X代表一国农产品出口,Y代表该国出口总值,XW代表世界农产品出口,YW代表世界出口总值。依据RCA指数定义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东盟农产品大国之间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的情况各不相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生橡胶、植物油脂、加工油脂、动植物蜡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比较高。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在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在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等都存在着相当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福建省在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RCA值为10.87大于2.5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其竞争对手主要是越南与泰国RCA值分别为7.75,5.11。福建省在果蔬类产品中也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RCA值达到18.6,但由于东盟国家主要产出热带水果与福建省的竞争性并不明显。福建糖类、杂项食品、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的RCA指数都大于1.2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泰国与马来西亚在糖类商品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总之,福建省与东盟国家的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杂项食品均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性关系。蔬菜及水果、生橡胶、植物油脂则可发展形成互补性关系。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其公式为:TC=(X-M)/(X+M),X为商品出口额,M为商品进口额。该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据公式计算得到下表。
福建省蔬菜及水果、糖、糖制品及蜂蜜、烟草及其制品、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这几类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优势,平均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在0.8以上;肉及肉制品、食品及活动物也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但活动物从较高的竞争优势转变为较高的竞争劣势;动物油、脂的竞争力正在上升,从竞争劣势慢慢发展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2012年东盟主要国家各农产品贸易TC指数显示,印尼的植物油、脂,加工油脂、动植物蜡、生橡胶和软木及木材,马来西亚的软木及木材和加工油脂、动植物蜡,菲律宾的植物油、脂,泰国的肉类、糖类的竞争力较强。越南的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也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对比发现,福建省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上,如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等;而东盟具有竞争优势则体现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生橡胶、植物油、脂等。
五、对策建议
CAFTA的成立对福建农产品发展既是契机,又带来东盟农产品大量进入的挑战。福建省较为单一的农产品出口结构,缺乏自主品牌与深加工产品都使得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无法发挥其优势。若要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贸易,则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求得发展。首先,福建省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发展的契机,继续推动和深化区域间的合作,简化检验检疫流程手续,提高通关效率。还应该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保障双边贸易体系。其次,加强产业技术的研发,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建设,增加农产品的科技技术含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再次,深度加工的农副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多元化的农产品结构。最后,应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高信誉,并由品牌为企业带来效应。
〔参 考 文 献〕
〔1〕赵涤非,郭鸿琼,陈宴真.福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基于CAFTA框架下〔J〕.综合竞争力,2012(02).
〔2〕吴红玲.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59):18-19.
〔3〕黄莹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4〕李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土管学院,2006.
〔5〕余少谦.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减少到现在的5 575万,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进入21世纪后,产业扶贫逐渐成为政府反贫工作重点,扶贫方式由传统的救济型向开发式转变。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地方产业,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产业扶贫可以为贫困地区注入造血机能,唤起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自觉性和能力,对于改变欠发达地区的“久扶不脱贫”现象有显著效果。
贫困人口的参与是产业扶贫效果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或是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低、参与渠道受阻的原因,导致产业扶贫无法真正解决农民贫困和农村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21个县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地处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S村为案例,分析农民参与扶贫的内外条件、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推动农民积极参与扶贫产业的思路。
一、农民的参与条件
产业扶贫中的农民参与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农村的气候、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数量的情况。外部条件主要指扶贫政策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帮助情况。内外条件共同作用,潜在影响着S村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实践。
(一)农民参与的内部条件
S村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内,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400亩。该村属于高寒沙石山区,平均海拔1 600米,无霜期一百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牧坡广阔,水草肥沃、适宜牛和羊的牧养和马铃薯、藜麦等作物的生长,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全村总人口280人,有低保户25户。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传统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年人均收入偏低,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本村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长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城镇定居人数为二百人左右,村内剩余人口约为八十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不足六十人。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靠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只能起到暂时性缓贫作用,返贫率较高。致富渠道的阻塞使得当地村民生活较为单一,思想观念保守,参与理念和实践处于一种待激发的状态。
(二)农民参与的外部环境
从2013年开始,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百企”主要指以山西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主要指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村[1],S村在此范围内。2014―2016年间,当地县政府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该村土地、气候等资源,开展并实施了3个产业扶贫项目,分别是藜麦种植项目、优质绒山羊养殖项目、高科技温室大棚项目,资金累计投入六百余万元。组织当地村民专业技能培训3次,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约五十人,扩大了村民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由市、?h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该村定点帮扶,有明确到户的帮扶责任人。工作队为当地村民争取扶贫产业项目,争取和提供资金支持,制定脱贫计划,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由于该村扶贫工作比较突出,经常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工作,以及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扶贫产业和社会团体、个人的介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传统的参与观念,为农民参与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着农民的参与实践。
二、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产业扶贫虽然在S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地村民参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S村“空心化”严重,扶贫产业缺乏足够劳动力。其次,S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农民能够参与扶贫产业中来本身已经“尤为可贵”,但现行的产业扶贫模式中,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获得一定力度的支持。当地村干部“人情扶贫”,进一步阻塞了农民的参与渠道。
(一)农村空心化导致产业扶贫缺乏足够劳动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是农村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由2010年的1 081.6元增加到2015年的2 662.62元,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①S村剩余劳动力不足六十人,而且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部分耕地抛荒。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投入较多、见效时间较长、市场风险较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只能选择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带动整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
认为,传统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类型中的主体有着较强的集体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容易达成集体内部的共识和做出符合群体利益要求的一致性决定[2]。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农民之间的观念差异也随之增大,村庄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农民对村庄的主体感逐步丧失,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维持生计”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3],“熟人社会”的瓦解使得农民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难。与农民以往接受的救济式扶贫不同,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它的市场风险也需要企业和农民共同承担,所以在面对有风险又陌生的扶贫项目时,个体农民在理性指导下谋取个人利益,缺乏参与热情。2014年,当地村干部和种植能人争取到一个藜麦种植项目,但由于近些年村民们共同合作的机会减少,集体意识减退,该项目推进较慢。加上过去的救济式扶贫使他们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懒惰习惯,头一年项目开展的并不顺利。第二年,由于第一批种植藜麦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逐渐有了参与热情。
(三)扶贫项目运作模式脱嵌于村庄导致农民参与程度低
在山西省农村地区,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以“农民+企业”或“农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作。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将农民与龙头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单个家庭进入市场的风险,帮助解决农民合作困难的问题,政府也能从面对一个个百姓的细碎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S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项目以“农民+企业”的模式运作。调查中发现,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县、乡级政府将扶贫资金、土地等公共资源投入与村庄社会相脱嵌的“龙头企业”后,只负责项目“落地”,忽视了农民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2015年,县政府和一所中央驻晋企业共同出资五百多万元在S村建设一座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村民们接受了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温室大棚中负责种苗培育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80元。虽然该项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在此项目中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他们并没有掌握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企业依赖性强。这种低参与度的产业扶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农民很难获得一定力度的扶贫支持,造成了“扶富不扶贫”的现象,违背了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初衷。
(四)村干部“人情扶贫”导致农民参与渠道受阻
在S村,村干部推荐参观的产业扶贫项目“看起来很美好”,但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后发现,有村干部的家庭,参与扶贫项目的比例较大,而参与该项目中的贫困户并不多。村民们说:“上面的好政策,下来就变了样”,他们对这种“人情扶贫”现象也很无奈,当扶贫项目由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一步步推进到村一级时,村干部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项目进行变通,通过自身参与分配的优势和权力,使扶贫项目向自身家庭倾斜,造成项目实施不公平,阻塞了贫困农民的参与渠道,阻碍了他们摆脱贫困,进而导致农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不利于后续产业项目的开展。
三、推动农民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思路
农民参与产业扶贫是一种社会行为,农民的参与态度和行为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关联。政府作为扶贫产业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应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协调农民之间、农民与企业之间、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发展。
(一)突破村庄边界,实行连片扶贫开发建设
像S村这种剩余劳动力较少、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光靠一个村的力量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县、乡级政府必须突破村庄边界,打破区域壁垒,实施跨乡镇、跨村组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原有的小型种植项目进行整合,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扶贫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样不仅能解决S村的发展问题,也同时带动了周边其他农村、乡镇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农民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是当前连片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是差序格局,农民以自己的亲疏远近来划分人际格局,农民在寻求帮助时,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其次是有地缘关系的本村村民。连片开发突破了村民之间血缘、地缘的联系,需要政府对各村村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二)培养农民合作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曹锦清认为,中国农民的最大特点是“善分不善合”[4]。农民的合作能力差并不代表农民不需要合作,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农民,靠单打独斗无法摆脱贫困。因此,政府要帮助农民培养合作意识。首先,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电影放映活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建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让农民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之间信任,信任是农民合作的心理基础。其次,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有利于克服农民的个人算计行为,减少合作的成本;法律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农民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增加农民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农民自身应逐渐改正“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合作,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完善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
农民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话语权和地位不同,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充当一种“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这样的扶贫产业无法真正帮助他们脱贫。扶贫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企业、农民双方受益,应建立一种科学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方面,农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避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做出与广大农民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企业起到一个平衡和制约作用。探索以劳动力、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通过股份制保证入社农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的平衡,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化扶?的受益者[5]。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重视农民的参与程度。地方政府施政动力来源于政绩,考核指标也集中于“地方GDP”和“人均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上,忽视了农民在扶贫产业中的参与程度。所以,考核重点应由经济指标向扶贫综合成效转变,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社会公平”纳入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