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路管理范文

道路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路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路管理

篇1

【关键词】道路工程;现状;质量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oad engineering and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Road engineering;Current situation;Quality management

1. 道路工程现状分析

(1)塌陷裂缝。这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路面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塌陷裂缝现象,常见的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几种:纵向裂缝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持平,长宽不同;沿道路的横向开裂的是横向裂缝,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的贯穿整个路段有的贯穿部分路段,而网状裂缝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的初始形状的单条、单条的平行纵缝,之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还有路面辅助设施多,有很多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会使道路发横变形,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造成年年返修。

(2)路面不平,水破坏。路面经过碾压,但凹凸不平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出现疙瘩坑表面,由于密实度不好,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从而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再就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季节的雪水水分积聚,使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份,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不住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变形破坏,还有早期施工时破坏现象表现为:唧浆,沉陷,沥青从集料表面脱附等,唧浆是由于沥青面层透水和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不畅,降水或路表积水通过面层中的空隙渗入路面并长期滞留,浸泡和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结合料而形成灰浆,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灰浆透过沥青面层空隙被挤压到路表,形成大面积泛白的现象,而沉陷是因为唧浆达到一定程度出现的路面沉陷现象,路面此时会显得凹凸不平,从而给通行的车辆带来不便。

(3)车辙。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计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在正常情况下,车辙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而产生的结构性车辙;一种是沥青混凝土侧向变形造成的流动性车辙;一种是由施工中沥青面层本身的压密问题所造成的车辙。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其破坏比较严重。

2. 道路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控制,为此,既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监理和施工企业自检,要在道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建立以工程施工项目为核心的检验和质管组织:一是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二是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三是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

(2)加强质检基础工作。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道路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实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道路建设主管单位对各级管理单位拨发专款配置器具,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报送各种资料,再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3)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一是设计质量的控制。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批,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施工单位直接提出或通过监理工程师上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以书面解释或补充规定;二是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进人施工现场;三是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抓好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防患于未然,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内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目的是为提高工程质量,还要务必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如果施工单位运行质量处于良好的状态,将有效的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对此,质检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质保体系的建立,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尽职尽责,层层明确责任,并且要把岗位责任制度严格完善,以工序的特点去实现专人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将不断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施工单位质量监管工作打下基础。

(4)严格工程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做为一种重要手段来评估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保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处理质量检验工作,其重点应该是实现工程质量检验技术的规范性,操作章程的标准化,检验手段的科学化,检验体系的完整化,详细来讲,要实现自检,他检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此过程中,专业检查人员要对于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竣工工作做好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一旦在此环节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的找到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将工程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工程质量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还需要不断健全质量检验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不管是管理制度上的问题,还是工艺措施上的问题,或者是行为规范上的问题,乃至规定要求上的问题,都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处理,保证从平时检查到详细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各个工序,都具备专门的质量检查和管理人员,做好质量信息的反馈,一旦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的实现问责。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是一项艰巨重大的工作,它在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管理人员务必做到事无巨细,认真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完善每一个细节让整个工程做到完美无瑕,这是所有道路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质量的把控,保证道路的通畅安全,为道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传统的城市道路管理观念是“重建设、轻管理”与“重大修,轻养护”。城市道路三分靠建设,七分是靠维护,这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做好道路维护管理工作,城市道路就无法真正发挥其功能。《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城镇道路预防性养护,传统观念中“坏了再修”必须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城市道路维护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维护道路的主要手段,尤其是路面养护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道路养护技术。道路维修的整个工程中,要最大限度保障道路维修的规范化、正常化以及制度化,简单来说,要加强对道路科学、合理的管理,加强路段的维护,这样才能保障城市道路顺畅、路面完整,为城市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道路维护管理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量加大,加快道路老化

大型城市人口流动量较大,客货运量大幅度提升,另外,超重车、重型车日益增多,导致公路的负荷越来越重,尤其是磨损与破坏程度越来越高。其次,道路维修的成本增加,例如:关于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统筹费用等等大幅度增加,导致城市道路维护管理部门负担过重,最终公路维护经费不能适应公路管理维护的发展需要。道路维护管理部门队伍不够健全,而且其中部分人员的素质不高。道路五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不够灵活,无法适应当前城市道路专业养护走向市场化的趋势,当前哟由于计划经济理念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观念深刻,职工承受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城市道路维护管理改革难度比较大。大部分管理部门主观认为城市道路维护就是修修路,根本没有认识到爱护、预防道路的重要性,甚至没有意识到道路的使用年限与质量将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关系到自身的发展的重要性。

管理细节上的问题

由于体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运行的机制与实际运行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矛盾,上级管理单位就下级管理单位对维护单位提出要求没有落实。城市道路维护单位没有具备自我巡查、自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当前虽然有部分城市道路单位或多或少开始了巡查,但是巡查的过程是走马观花,巡查的覆盖范围不大,巡查主要是查违章进而获得一些小工程为主。不够重视道路维护设施的巡查,由于巡查力度不高,导致城市道路维修不及时,积存一些道路设施病害,针对比较复杂、困难的地段维护不够仔细。部分管理区域的监管单位处罚与管理分离,导致管理细节上出现更多的问题。

软土地基的影响

城市道路维护管理部门要明确道路在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直观来讲,软土一般是比规范更为广泛,尤其是一些湿粘土没有达到设计的标准。进而来看,路基干湿的情况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有着直接的作用。道路维护工作中,要明确路基的干湿状态是用土中含水量的高低衡量的,然而含水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湿源的功效和延续的时间。我们对于部分地区因为路面宽、路基低、排水设施不完整或失去作用,会使得雨水流入路基,会使路基软化。

城市道路维护的方法

城市道路维护过程中,各级管理不么要树立“早修早养、小修小养、勤修勤养、精修精养”的先进管理理念,共同建立道路维护新的机制。城市道路维修过程中,不仅要有新的管理理念,而且要善于抓住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道路维护措施。无论是道路路基铺设过程,又或者是城市排水的相关问题等等方面,需要加强科学的、合理的道路维护,进而保障城市道路顺畅、平稳,为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

例如:做好观测工作之后,需要严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挖工作,管理部门要随着地基的深浅度进行扩充,另外,坑壁四周路基土的密度要不断的下降,再根据土壤的密度对含水量的变化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很好解决软土含水量过多的问题,并有效保障软土路基的密度。关于水泥掺量应该与原路基保持一致,需要根据路面设计保障水泥掺量的基本参数,进而更加保障路基的质量。管理城市道路的区域密度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进行减压,确保边角用双向振动平板来压实、压闹进而确保万无一失。

城市道路维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城市道路的质量关键还是在于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在道路被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行维修与管理,不仅能保障道路完好无损,而且能有效延长其使用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道路维护的相关成本,为国家打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加强预防性养护理念

城市道路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维护。建设部新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积极倡导预防性养护,努力改变过去“坏了再修”的旧观念。在规范中除有多处明示预防性养护的条文外,整个规范的条款都隐含了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城市道路的建设,在设计和施工时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养护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未来的养护问题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他们不仅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抓工程质量,而且重视养护,抓养护质量。例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有些人就邀请养护维修人员提前介入,从管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在施工阶段,就对在道路设施投入使用中易出现病害的情况,提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这些都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城市道路养护理念的转变。而另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工期,赶节日交工,只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投入,造成竣工后道路使用寿命达远不到设计年限。

城市道路维护的质量关系到道路使用期限

路面养护一般有养护的修补与预防两种,养护的修补就是平常做得比较多,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路面局部受到了破坏或者损坏,又或者某些特别病害,而针对性的开展的维护工作,主要是在路面已经发生的区域进行,通常这类情况没有涉及到整个道路被破损,但是这种是不主动、事后养护的方法,也就是治标不治本。城市道路各种各样的局部伤害会逐渐形成大面积结构性破坏,最后促成更大的修复工程。因此,被动的养护方式可能造成更大的投入,并且实质养护效果并不理想。采用主动养护的策略,可以事先掌握路面的情况,并加强分析与研究,最终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对道路进行养护,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改变道路的结构承载力,对并对路面的破损进行延缓,以更好的维持与改善路面的现有状况,通过对原有路面使用限的延缓,可以推迟价值客观的大修补,而且能有效避免重现构建的情况。因此,城市道路维护管理应该采取各种主动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道路维护管理部门要明白道路的维护在于防患于未然,基于经济性达到一定的水准,当道路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减退的情况,要及时采用最适当的维护对策,最大限度延缓城市道路的退化。

3.不断创新自己的思路,保证道路工程的有效使用

通过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使不同地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道路管理和养护,保证维

修的质量以此发挥长效职能,确保道路工程的有效使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步的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了一定的改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了人们的自觉行动。城市道路维护管理部门越来越重死道路的养护,工作中也将不断的探讨和实践,科学、合理的进行道路维修,并且还要加强道路养护,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道良.黄军胜.浅谈政府在市政道路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发展版).2010 年 04 期.

篇3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是指按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设立的市、镇及独立工矿区内供车辆、行人通行的道路、巷道。

第三条各市、县建设管理部门是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在我省市、县政府所在地和经省政府批准的建制镇及独立工矿区内进行道路挖掘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五条各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对涉及道路的地下供水、排水、供热、煤气管网、电力、通讯电缆等工程,要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道路的工程开工前一个年度,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通告各有关部门,安排好地下工程计划,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并在道路工程开工前完成地下施工。

第七条新建、扩建、改建的道路工程竣工后五年内(抢修等特殊情况除外)不得挖掘。对因工程建设需要确需挖掘的,加倍收取道路挖掘复原费。在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通告期内完成道路挖掘施工的,可根据复原道路节省材料等情况减收道路挖掘复原费。

第八条挖掘道路进行地下施工,必须经当地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同意,交纳占道费和道路挖掘复原费,并经公安机关审批后方可施工。

第九条施工单位挖掘道路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批准挖掘和占用道路的位置、面积、时间进行挖掘、占用。如需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必须补办手续。

二、横向和大面积纵向挖掘道路,都要分段施工和回填,不得全线开工。严重影响交通的挖掘道路工程,应在夜间施工。

三、挖出物不准覆盖消防和排水设备及其他公共设施。

四、施工现场必须设有明显标志。

五、为了保证道路完好,冬季一般不准挖掘。因抢修故障需要挖掘道路的,可先掘路抢修,但需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第十条道路挖掘后的回填,由施工单位负责,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地下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回填,并清理施工现场。

二、挖掘主次干道和横向挖掘其他道路,一律采用水沉沙方法回填。其它挖掘道路,可采取分层回填夯实的方法回填,但须达到土基密实度要求。

第十一条道路回填后的复原由当地市政设施管理部门的专业队伍负责,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挖掘回填后,要在规定时间内(主干道三天,其他街路五天,巷道七天,严重影响交通的路段二十四小时)修复路面。

二、修复路面前必须检查道路回填情况,保证土基要求的密实度。路面必须按原结构和技术标准做到一次复原合格。

第十二条道路回填不合格的,市政管理部门可责令施工单位重新回填。路面复原不合格的,市政管理部门应负责任。

第十三条因挖掘道路造成市政设施损坏的,施工单位应向市政设施管理部门交纳赔偿费。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促进和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基础和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安全管理办公室,由赵景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同时选好、配强工作人员,做到人员到位,同时完善办公设备,强化办公职能管理。(责任单位:镇安全生产办公室、镇行政综合执法所、镇交管办)

二是健全机制体系。由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牵头,镇党政办配合完善相关制度,做好相关制度上墙工作,要建立健全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同时与各村(社区)签定《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对全镇村级班子的考核,同时认真落实好“一岗双责”,实现对全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常态化管理。(责任单位:镇交管办、党政办、安全生产办公室)

四是推行例会制度。镇安全生产办公室、镇交管办要定期组织全镇驾驶人员召开工作例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向广大驾驶人员进行讲解,要做好会议记录和驾乘人员学习记录,同时要着力做好全镇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报告,做好事故分析报告备案工作(责任单位:派出所、镇交管办)

五是完善车辆台账。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要组织村(社区)干部开展全镇机动车辆数量、运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工作,并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全镇机动车辆信息台账,同时做好备案工作。(责任单位:镇交管办)

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道路货运站(场)(以下简称“货运站”),是指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具有仓储、保管、配载、信息服务、装卸、理货等功能的综合货运站、零担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经营场所。

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货运站经营活动,以及对其实施监督管理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货运站的布局规划和监督管理,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具体管理工作;市发改、公安、国土、住建、规划、环保、安监、物价、城管、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货运站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货运站发展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有序发展、服务经济的原则,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

第六条货运站建设选址应当符合本市交通物流发展规划。未列入本市交通物流发展规划,而根据镇(区)产业发展情况确需建设货运站进行配套服务的,须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货运站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报建手续。需设立危险货物存储场地的货运站,必须在化工区内选址,并按相关程序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禁止擅自变更货运站的土地性质、规划条件和使用功能。

货运站按照规定办理立项审批或者备案后,应当同时将项目情况报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货运站站内布局应根据功能和生产规模统一布局,并结合货运业务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在布局中要优先考虑生产区域,重点是确保库、场位置。站内道路统一规划,合理使用,使站内车流、货流、机械流、人流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分期实施的建设项目,应考虑分期建设过程中相互的衔接要求。

第九条货运站建设完工后应通过公安、住建、交通、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的验收。

第十条规划入驻经营业户超过一百家的综合货运站,应当预留运管、税收、工商等部门驻场办公场所。

第十一条申请从事货运站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货运站房、生产调度办公室、信息管理中心、仓库、仓储库棚、场地和道路等设施,并经有关部门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1)从事货运交易市场经营的货运站经营者,应当具有不少于一万平方米的封闭、硬化停车场和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库房;

(2)从事仓储理货经营的货运站经营者,应当具有不少于二千平方米的库房或者五千平方米的场地。

(二)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安全、消防、装卸、通讯、计量等设备;

(三)有与其经营规模、经营类别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健全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申请从事货运站经营的,应当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道路货运站(场)经营申请表》;

(二)负责人身份证明、经办人身份证明和委托书;

(三)经营货运站的土地、房屋合法证明;

(四)货运站竣工验收证明;

(五)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各类设备证明材料;

(六)与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专业证书;

(七)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第十三条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于申请货运站经营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做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出具《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向被许可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上注明经营范围;不予许可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十四条货运站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经营30日前告知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并办理相关手续。需变更名称和地址的,应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因改扩建而改变货运站规模和功能,从而变更经营许可事项的,应当按本办法有关许可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为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保障货主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合城市综合治理的要求,减少货运车辆违规占道停放、装卸作业和堆放货物的现象,应统一引导下列货运及货运辅助企业纳入我市货运站驻场经营:

(一)无自有办公场所(不包含商住楼)且无法提供车辆停放场地证明的货运企业;

(二)无自有营业用房或自有营业用房面积少于五十平方米的货运企业;

(三)无自有营业场所和库房或自有营业场所面积少于五十平方米、仓储面积少于一百平方米的货运配载企业;

(四)库房少于二千平方米或者场地少于五千平方米的仓储企业。

第十六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进站经营业户的管理档案和信誉档案,掌握进站经营业户的经营状况及客户反映的信用状况,并及时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督促进站经营业户规范、合法、诚信经营。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及时处理站内道路运输服务投诉,调解经营纠纷和事故纠纷。

第十八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许可事项经营,不得改变货运站用途和服务功能。

第十九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货运站(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货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安全生产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含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市运输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备案。

货运站经营者应当对进出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不得允许手续不齐全的车辆进站和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第二十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做好各项源头治超工作,严格执行货运车辆称重检测规定,对进出货运站的车辆状况、道路运输证件和驾押人员从业资格执行登记制度,配合运管、公路、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巡查工作。

第二十一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业务操作规程装卸、存储、保管货物。除依法设立的危险货物存储场地外,货运站经营者不得允许站内经营业户存放、包装、搬运、装卸危险货物,严禁装载危险货物车辆入站。

第二十二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认真做好站内治安、消防、环保、卫生工作,维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经营秩序,保持场内及周边市容整洁和环境卫生。

第二十三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场所公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执行价格规定,禁止乱收费,同时不得恶意压低收费标准吸引货运及货运辅助企业入驻。

第二十四条加快推进货运站信息化建设,实现站场资源优化整合,积极引导驻场企业采取信息化手段,实现网上交易、网上找车,提高货物配载效率。货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要求,进行货运市场动态信息收集和。

第二十五条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货运站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检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第二十六条依法对货运站实施监督检查时,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检查人员有权向被检查货运站了解情况,询问相关人员,查阅、复制有关材料。被检查货运站和相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情况或者资料。

第二十七条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货运站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定期对货运站的经营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货运站的违规行为需要处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市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执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行为的,除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外,应当场进行处理:

(一)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有无证驻场经营业户的,应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当场取缔。

(二)检查人员发现有经营业户违规储存、堆放危险货物的,应联合安监部门要求经营业户立即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危险货物。

(三)检查人员发现出场货运车辆有超载行为的,可以立即制止并在装载符合标准后放行。

篇6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024-01

1 我国道路运输管路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运输管理机构沿用了“市、区分级负责”的传统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显露出这种体制相应的制约了运管机构职能的发挥。

第一,人员编制不太规范,机构性质不相统一。以我市为例,按照交通部门对运输管理机构每百台车定一人、每百站定三人的假想,运管队伍应该是高效的队伍。但由于我市的交管所都分地方政府来进行管理,而我市运管局对区交管所并没有人事权属关系,以至区运管机构的人员与业务的不平衡,存在“管事不管人,管人不管事”等众多问题,甚至个别运管人员素质不够、业务能力不够、服务意识淡薄现象都会出现。此外,我市各区县运管所的建制不同,多为科级建制还有股级建制。科级单位是对一个区的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管理和指导工作,还要分析预测运输市场的发展变化,实际能量有限,缺位问题难免会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出现,平时疲于完成各项任务以及处置各种道路营运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去思考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问题真的很难静下心来。

第二,执法分离后其弊端日趋明显。我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于2006年成立,在主城区,行政审批管权与执法处罚权分离开始实行,这避免了执法部门间的推诿等现象,可以相互监督,提升我市的交通形象。

第三,职权责任不明确。对外来说,运管部门的职责是对道路客运,货运经营,站经营等的管理,行使着法律给予的对以上行为的行政许可、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权,并在某种意义上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但是这些管理职权被公安、农机等部门所肢解,所以出现了管理重叠现象。

交通行业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象征着城市的证明程度。假如驾驶员谈吐不文明,着装不雅观,不遵守交通规则,则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外地人会城市的评价,特别是出租车了客车的司机,影响力尤为重要,公司应该经常和驾驶员进行沟通,要求注重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居后考虑。挂靠的经营模式被多数货运公司采用,公司只要收取管理费后,其他都不做要求,所以货运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待完善。

2、解决我国道路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快运管机构编制体制改革步伐。

我国部分运营部门的机构体质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比如新疆运营机构已经纳入了公务员管理,江苏、陕西和山西等省市也积极的探索着管理部门。云南省积极主动的在争取省交通厅、省编委办公室和省人事厅等部门的支持,也已经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纳入了公务员管理。然后采取了清理编制、经费控制、严格控制人事调动等措施推进机构改革。三是“从严控制,逢进必考”的原则会运营工作人员新增录用。

(2)加大监管力度,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有力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维护市场稳定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严格加强监督管理运输市场尤其是出租汽车市场,彻底清理无照经营车辆。为了给合法经营的出租车创造好的经营环境,我们要严格整治黑车,这样才能规范市场秩序。认真摸索和研究各种运输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以及日常监管机制。出租车经营推行市场化时首先我们要放开出租车这个行业的特殊经营权,让营权成为真正的商品,这样做就仅仅减少了政府的批准指标权力,把政府不该管理的是交给了市场,再者,在行业的内部应该建立起竞争的机制,奖优罚劣。

(3)明确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区县运管机构职能。

一是权责一致,调整好职责权限,明确市区级运营机构的权利和责任,“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任务要严格落实好。“好处大家抢,麻烦大家让”的现象不能出现。二是要明确落实区运营机构在区里的责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参加地方交通规划以及建设。此外,为了维护运营部门的威信,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到着装统一,现今运营机构的“卸装”现象导致上门指导检查工作经常产生误会误解,无形中破坏了运营部门的形象。

(4)建立和完善客运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规范客运市场管理。?在市场准入中我们要深化客运部门的班线管理改革,大力推行客运经营线路。在招投标时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经营者,随着公司实行经营化模式,从根部来规范客运经营工作,提高行车安全体系。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上,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要大力推行。要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客运企业的经营行为、诚实信用贷款、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然后对考核结果做相应的处理。决不放过对公司蓄意制造不稳定事件,对违法经营活动以及非法堵塞交通等行为。

(5)创建道路运输企业品牌。

第一,要加强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如果管理者对品牌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品牌意识,那就不可能打造出运输企业的自己的品牌。所以管理者要做好品牌创建的策划,加强品牌意识,创立品牌和组织,创建规划,对品牌进行落实,创建责任,对品牌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强化。第二则是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单位员工是品牌创建的一部分,道路运输企业的品牌创建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渐渐提高了。通过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有目标的比武,有组织的练兵来提高道路运输企业里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和高级服务制来提高员工的文明素质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发现并培养员工心里的先进典型,并逐步培养成企业品牌。第三,加强安全的管理工作。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利用卫星定位,电子巡更,电子监控,行车记录仪和危险品检查仪等科技设备来逐渐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第四,要加强企业品牌的管理工作。对企业品牌有计划的进行宣传维护,通过举报各类竞赛创建和评比等工作来对品牌进行提升,充分利用板报和简报广播等媒介广泛宣传,制造品牌创建氛围,提高顾客的认知度。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道路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因为道路交通具有灵活机动的特征,因此它成为了人们最普遍采用的运输方式,成为了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以道路运输为主体交通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了人的运输大动脉。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与管理息息相关,只有管理好道路运输才能保证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光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毛德维.我国道路运输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04.

篇7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引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保障和国防安全,乃至文化、宗教、科技等社会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公路运输的支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运输任务日渐繁重,各地来往通行车辆规模与日俱增,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直接威胁到通行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政府和道路交通安全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当前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运输市场规范化建设尚未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实现了飞速发展,道路运输业作作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而言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年进入道路运输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数量急剧增加。运输主体的增多,在提高了我国道路运输水平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由于企业数量多,素质良莠不齐,许多企业单纯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进入运输业,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较低,日常生产中只是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经济收入,而忽视安全生产,无视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造成超载、超速、争客抢客等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容易造成行业纠纷、矛盾,还使得乘客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甚至威胁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大量统计数据显示,运输违规经营、操作是导致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安全管理机构缺失

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这就给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从企业性质上看,交通运输企业存在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及其它类型企业等多种类型,企业自身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其安全生产管理的模式也不相同,由此导致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上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缺乏,给公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1.3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公路运输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极多,企业运行活动日趋复杂,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进行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渐白热化,竞争的内容也也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牵涉到企业管理者精力的绝大部分。由此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下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缺位,或者虽有制度却缺乏执行效果,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情况十分严重。安全生产制度的缺位,使得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无根之木,无本之源,根本无法健康开展。

1.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除了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缺乏外,许多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是对安全生产管理缺乏重视的原因,虽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却无法保证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单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发挥实际效力。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充分重视,漠视安全生产管理,侥幸心理广泛存在。且结果就是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不力,难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1.5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高度重视和统一规范的管理,当前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和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技能匮乏是影响公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公路运输企业进入门槛较低,许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并且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知识、技能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获取的。由于安全知识、技能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经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导致职工严重缺乏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安全意识淡漠,更加不会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其结果就是运输行业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1.6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生产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投入。从近期看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降低经济效益。而许多运输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主动减少安全生产投入,甚至不对安全生产进行投入。这样虽然在短期内会降低由于安全生产投入造成的经营成本,但从长期角度看无疑会增加企业运营的风险。没有足够的投入,安全生产措施就无法落实到位,安全生产自然就无从提及。

2道路运输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原因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安全生产的充分重视。

人是所以社会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体,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许多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直接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到位等后果。

(2)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

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许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都有兼职人员完成,这些工作人员除了安全生产外,还有其他工作职责,不仅精力有限,而且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3)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是其根本属性,基于这个原因,当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产生冲突时往往会牺牲安全生产。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履行监管职责,用行政手段对企业行为予以规范约束和正确引导。

3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政府运输管理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运输市场准入机制,规范运输市场,加强对公路运输企业资质的审查、审核。严格遵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逐项审核运输企业资质条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允许进入运输市场。二是实施运输车辆定期维护、检查制度。由主管单位指定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对公路运输营运车辆就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定期检查、检测,根据车辆状况进行评级,营运车辆必须达到对应标准后方可投入运输经营。运输企业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定期车辆送检,不参加检测或检测不达标的不允许进行营运活动。三是加强对车辆驾驶员自制的审核工作,坚决执行执证上岗制度。定期开展驾驶员培训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业务技能。

4结束语

公路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正常实施的生命线。我国是陆地大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更是有着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公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合法经营,推动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学忠.公路运输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9).

篇8

[关键词]道路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74-01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在施工安全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公路施工的管理引起重视。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

1 道路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控制目标;在项目经理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将项目经理部各个费用指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指标;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

1.1 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1.2 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工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缠措施。

1.3 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

1.4 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物质保证。如遇拖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索赔;对缺乏履约能力的单位,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单位,以免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坚持按照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应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应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管理,正确运用施工合同条件和有关法规,及时进行索赔。

1.4.1 材料物资采购控制

施工项目的材料,,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和构件,以及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周转使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从价值角度看,材料的价值,约占总造价的70%以上,其重视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力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力面。

1.4.2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控制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及其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高层建筑施工,据某些工程实例统计,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部分的总费用中,垂直运输机械费用约占6%-10%。由于不同的起重运输机械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因此在选择起重运输机械时,首先又能够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确定采用何种组合方式时,首先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是否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 施工进度管理

2.1 进度的管理目标

在确定施工进度管理目标时,必须全面细致的分析与工程进度有关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目标。

在确定工程进度目标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1 对于大型道路工程项目,应根据尽早提供可动用单元的原则,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建设,以便尽早投入使用,发挥经济效益。同时,要处理好后期建设的关系,每期工程中主体工程与辅助及附属工程之间的关系。

2.1.2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参考同类工程的经验确定施工进度目标,避免只按主观愿望盲目确定进度目标,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进度失控。

2.1.3 合理安排土建与设备的综合施工,要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合理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基础、设备安装的先后顺序及搭接、交叉或平行作业,明确设备工程队土建工程的要求和土建工程设备工程提供施工条件的内容及时间。

做好资金供应能力、施工力量设备、物资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能力与施工进度的平衡工作,确保工程进度目标的要求,从而比避免其 落空。

2.2 单项进度控制

在工程开工前,建立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的月、旬进度控制图表,以便对分项施工的月、旬进度进行控制。其图表宜采用能直观的反应工程实际进度的形式,可随时掌握各专业分项施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差距,然后做及时的调整。

三、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2.2.1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应当符合建设工程安全标准,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的显著或危险部位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牌。

2.2.2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中可能导致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设施等做好专项防护。

2.2.3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施工现场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应当经过设计计算,装配式的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项目经理对上述建筑物和活动房屋的安全使用负责。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医疗和急救设备。作业人员的膳食、饮水等供应,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2.2.4 施工单位必须采购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该用具和设备进场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管理,按照标准规范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

2.2.5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但要考虑其承担的交通重任,还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衔接问题。施工前要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许多方面。因此,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现场技术交底,使各个环节衔接好。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2.2.6 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段要硬,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没有通融的余地,这也是质量管理搞不上去的原因。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改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改清退的清退,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对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2.2.7 并且要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目标。为切实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首先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是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3 结束语

安全管理对道路施工的安全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的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道路的施工管理工作,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道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杨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9):101-103.

篇9

目前,我国道路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在逐年增加,道路养护作业一般都不能完全封闭交通,在开放交通条件下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既有养护维修作业操作时的安全问题,又有交通安全问题。道路养护安全作业不仅关系到养护作业的正常进行,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因此,为保护养护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使养护作业人员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养护作业,同时,为了保证车辆能够安全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畅通及安全的交通环境,加强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的养护作业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作业区以外有限范围的交通安全管理和作业区内的生产安全管理两部分。

2.1作业区以外有限范围的交通安全管理由于道路维修作业占用行车道断面,为使车辆通行有序,保证作业区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对车辆行驶速度、路线、方向采取强制性的管理。这种管理是通过设置在作业区以外路面上的设施和标志来实现的,它的目的是避免作业人员、装备与行驶车辆发生冲突。

2.2作业区内的生产安全管理作业区内的生产安全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即内部管理和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内部管理主要指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订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养护施工大纲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目标;实施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活动;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按照行业标准设置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按照行业标准设置、摆放和回收各类施工标志(包括夜间作业);养护作业现场专人进行交通管理和设施管理;专业作业车辆按规定设置统一的警示灯牌、标识、本身标色;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按规定穿着统一的红色带有反光功能的工作装或反光背心及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进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作业车辆、机具、材料应按规定进出现场、停放和堆放;养护作业的移动电器、机械设备按规定要求使用;按规定要求进行高空作业。

3养护安全作业标志和设施

道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应该按照规定设置道路作业标志与设施,提醒、警告或引导过往车辆驾驶人员按规定速度、线路行驶,封闭作业区达到隔离作用,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养护安全标志和设施有:渠化装置,主要有锥形交通路标、安全带、路栏、施工隔离墩和防撞桶(墙)等。移动式标志车。移动式标志车是带有动力装置或可移动装置(拖车)的安全防护设施,颜色为醒目黄色,装有黄色施工警告灯号,其后部有醒目的标志牌,图案和显示形式可按实际需要改变。使用时其尾部应面向交通流方向,设置于上游过渡区内或缓冲区内。施工警告灯;作业区交通标志。作业区交通标志是为养护维修作业而临时设置的交通标志,主要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施工区标志。夜间照明设施。

4养护安全作业的交通管制

养护安全作业的交通管制是指因道路维修作业占用行车断面,为使车辆通行有序,保证作业区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对车辆行驶速度、路线、方向采取的强制性管理。这种管理是通过设置在作业区以外路面上的设施和标志来实现的。非流动性的养护作业需要进行交通管制。

4.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组成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是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通常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等6个部分组成,其布置如图1所示。1.警告区(S);2.上游过渡区(Ls);3.缓冲区(H);4.作业区(G);5.下游过渡区(Lx);6.终止区(Z)图1养护作业控制区警告区是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警告区最小长度是指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警告区的最小长度根据各级道路的设计行车速度按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当需要封闭车道或路肩(紧急停车带)时,必须设置过渡区。过渡区的设置应使车流的变化平缓。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应根据封闭车道宽度和限制车速按相关规范的规定选取。当在隧道内时,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按1.5倍选取。缓冲区是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缓冲区是为安全行车和安全作业两个目的设置的,其最小长度宜取50m。作业区是指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工作区长度应根据养护维修作业的需要确定。作业区是控制区中最重要的防范区段。它的长度应能覆盖整个作业的区段。除了标志设施之外,作业区还要增加另外三套管理手段:一是要用安全锥把作业区与临向行车隔离开来,安全锥间距应适当加密,以车辆不能驶入为准;第二是要加设施工警示灯;第三是安排专门的看守人员,在封闭区前端守护和警示。这一区段有作业人员和装备,车辆通行断面缩窄,但只要加强作业管理,设施完整,摆放正确,行车有序,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下游过渡区是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下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宜取30m。在过渡区终点,采用安全锥与行车方向成45°角摆放。过渡区以外,是行车区域,作业人员不能擅入。终止区是设置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终止区最小长度宜取30m。

4.2作业控制区标志的设置

对于同一方向上的相同车道内,如果在不同断面要同时进行维修施工,若断面的间距在1000m以内时,可以将两个作业区作为同一个作业控制区来布置;如果养护维修施工的断面间距比较远,大于1000m时,在下一个工作区前端应该设置施工标志。由于在同一车道上连续布置了作业控制区,所以,除了第一个作业控制区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布置外,后续的作业控制区可以适当简化。如果是在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不同车道内必须要同时进行维修施工,作业控制区的布设间距要足够大,至少要让车辆有一个平稳过渡的距离,因此,两个作业区间距不得小于1000m,否则应分期实施,分开施工。这是由于如果养护维修施工作业的断面间距过小时,车辆在通过不同的断面时需要不断改变车道,给车辆行驶造成困难,容易发生事故。当单向三车道及以上道路的中间车道需要养护维修作业,不应单独封闭该车道,应与相邻一侧车道同时封闭。这是因为如果单独封闭中间车道,开放两边车道,会给在作业控制区内的作业人员造成心理压力,造成安全隐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要考虑养护维修作业的特点、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篇10

1、完善组织机构

当前公路管理部门主要设“养护处(科)”来负责所辖范围内的道路、桥涵、隧道、附属设施等的一切养护管理工作,工作量繁重,人员不足,缺少对应的专业分工。要加强桥梁管养,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内桥梁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梁的病害状况。由桥梁养护工程师主持辖区内桥梁的养护、检测、维修、改造工作,考核桥梁日常养护质量,收集、整理辖区桥梁的技术档案、提出年度大、中修以及改造计划,负责监督落实和质量控制。只有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才能从机制上扭转目前的重路况轻桥况,只养路不养桥的误区。

2、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安全的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因为外界环境因素、自身心理因素等原因产生不安全心理这样的情绪,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劳动管理方法等,自身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如果人员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产生这样的不良情绪就会容易导致违章操作的失误的频繁发生,通过对施工人员不良情绪产生原因的分析,完善环境和管理,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失误及违章操作的发生。 因此,要对施工人员在不同环境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综合的分析,要消除施工人员的不良心理情绪,这就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要深入施工人员周围,观察收集施工人员情况,及时发现其心理变化动向,从而降低因施工人员的情绪问题导致的操作安全问题。

1.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防止人员过劳因为工程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因此就要合理、适时的安排人员的休息时间,施工人员通常采用轮班制的休息方式,在长时间工作以后要让工作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以缓解人员身心压力,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并要是可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以增进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1.2通过培训,减少不规范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度,提高对机械的掌握运用程度,增加施工人员的信心,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安全隐患。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3、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2.1完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工程质量监理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隐瞒质量、弄虚作假、擅离职守等人员行为所造成的事故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工作积极认真,事前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或班组要给与表彰奖励,从而提高人员工作的认真工作的责任心。

2.2做好机械保养与维护机械的维护工作要通过相关的专业机修人员在计算机的辅助管理下给与维护,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配合、监督工作,在日常操作中要对机械认真观察,做到“一日三查”,对设备进行基本保养,谨慎操作。

4、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3.1充分发挥试验室的检验控制功能实验室是工地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部门,是质量保证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在路桥建设过程中,应设立具有完善检验功能的工地实验室。并且配备进行试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实验人员。对工地实验室要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报告反馈制度,用试验的数据监控施工的安全。

3.2规范操作,做好验收工作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部门要加强检验查收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对于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交接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已完成的工序要进行自检后转交项目经历审查,质量达标后转交现场监理确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操作。

3.3加强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在施工过程中要工程期限要有个预期的估计,不能延期完成,要通过控制工程时间来控制工程成本。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文档123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5、保证施工环境条件

4.1采光照明问题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色彩识别标志、环境温度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就要求施工方要根据不同的周围环境采用不同的照明设备和色彩标志,并且色彩标志颜色要醒目。比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是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明显标志。

篇11

关键词:道路养护病害分析养护原则改革建议

俗语说“要致富先修路”。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目前,我国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建成,而如何维护这个庞大的网络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从以建设为主的大时代逐渐走向以养护为主的新时期。“三分建设,七分养护”的道理充分说明了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1道路养护的概念和任务

道路工程养护管理是道路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工程设施、排水构造物、绿化工程等项目的检测、维修、评价、预测,以保证车辆能安全舒适、全天候地在道路上行驶。

道路是每个城市的基本设施之一,它直接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保证道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路养护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是:(1)经常保持公路及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2)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3)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4)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2道路病害及成因的分析

道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重点,路面病害类型较多,包括裂缝、碎裂、车辙、松散、沉陷、麻面和坑槽等。

导致道路路面发生破损的原因很多,如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等。现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主要病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2.1温度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大气温度随季节和昼夜变换而变化,然而路面是变形受约束的带状连续体,其自身温度随着气温的变化也不断变化,这必将导致路面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其超过容许应力时路面便发生开裂,形成有较固定间距的温度裂缝。

2.2渠化交通和车辆制动引发车辙。车辙是道路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大城市内交通的特点,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大城市交通量大,渠化交通现象普遍,尤其是在快速路主干道上,许多大型运输车辆排队高速行驶,这是诱发车辙的主要原因之一;②调查显示,除主路某些路段产生严重车辙外,辅路交叉口的停车等候一侧是车辙的另一个高发区,且交叉口处的车辙深度较大,严重地段可达3~4 cm,长度可延伸几十米。从力学分析角度出发,这是由于车辆在红灯时到达交叉口而快速刹车,相对于匀速行驶状态,刹车状态时路面与车轮间的摩擦力较大,于是在路面内部引起较大的水平剪切力,当路面反复频繁地承受这种水平推移作用时,便导致了车辙的产生。

2.3机动车超载超限运输。近几年,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各种建设物资的大规模运输,从而产生了可观的运输利益,利益是市场的导向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各种大型运输车辆的改装、生产,从而导致了严重的超载超限运输,这种利益需求远远超出了公路设计的承载能力,是引起各种道路病害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4道路建设时的质量控制没有达到要求。道路建设的各方包括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管职责,承包单位、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导致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2.5道路设计缺陷。在道路设计时,缺乏针对性的现场调查,或者调查存在偏差,对道路将来可能要承载的社会能力、经济能力估计不足,导致道路建成后,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进而产生各种病害。

3道路日常养护原则

3.1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公路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期即春融、雨季之前,若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性养护,到了病害高发期往往很难实现及时维修,并且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测,在道路、桥梁病害的初发时期就开展养护维修,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实现经济节约和确保养护及时的目标。

3.2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检测

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一是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数据,上报省局建立公路桥梁数据库,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检查确定桥梁各部损坏程度及实际承载力,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二是了解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路面三大指标:弯沉、平整度、车辙与构造深度(摩擦系数)进行全线检测,通过以上这些基础工作对公路养护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3.3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路面的完好是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尤其是超限、超载车辆的严重破坏,高速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技术指标急剧下降。甚至产生安全危害,因此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3.4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由于公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的特征,日常养护项目、路面病害维修与防撞护栏维修、绿化等项目要保证及时高效。同时,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工程养护部门要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随叫随到、随时抢修,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

3.5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无责任性事故

由于养护作业多是在通行状态下实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安全生产。养护人员需着装上路作业;路上施工时摆放交通安全标牌及设施;施工作业车辆应有安全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4关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努力构筑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公路管理体系,发展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努力实现公路管理的法制化、信息化,公路养护的科学化、现代化。切实提高公路养护与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网的完好畅通,更好地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针对目前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人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有效模式。

4.1推行“管养分开”。“管养分开”是公路养护市场化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从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来看,要剥离公路养护部门内的行政管理与生产企业职能,行政管理这条线应按照事业单位运作,而养护施工这些企业性质的活动则必须要企业化。首先主管部门要在对原机构人员、设备、资金等进行调查摸底和核实登记的基础上,对“管养分开”后管理机构和养护企业人员、设备、资金进行划分,并在国资部门对注入养护企业的资产进行确认的基础上,组建公路养护企业。

4.2组建养护机械化专业队伍。现代社会要求公路提供快速、整洁、舒适、优良和安全的交通环境,要求公路部门实行高质量的养护管理。如果养护质量高且养护成本低,就意味着会在所有的养护公司中胜出,就能获得更多的养护任务。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胜利,机械化养护专业队伍应朝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4.3引入竞争机制。在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中,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公路养护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随着养护市场社会化,公路养护单位参与市场竞争、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是未来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4.4制定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1) 实现管理机制的五个转变:a.养护模式由“定员养护、平均养护”向“定额养护,按需养护”转变;b.养护生产组织形式由小道班、分散养护或大道班养护向专业队伍养护转变;c.养护生产方式由人工加简单机械操作为主向机械养护转变;d.养护发展模式由单纯养护向以养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转变;e.养护质量提高方式由单纯靠资金投入向靠技术、资金综合投入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养护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2) 推行养护工程费用定额制。

3) 建立健全养护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

篇12

为了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今年我__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切实加强了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落实,全面落实驾驶员安全责任制,让每位驾驶员签定保证书,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的管控治理力度,坚决遏制各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保障__乡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辖区公路与车辆情况

我乡辖区内有县乡公路71公里,有乡村公路21公里,有村社公路80公里,共有客运车3辆,轻型载货汽车43辆,有低速载货汽车9辆,公务用小车5辆,普通二轮摩托车806辆,三轮摩托车4辆。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思想意识,加强领导,乡政府今年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经济生产工作的同时有道路交通安全的内容和要求,并按照各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乡政府在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奖惩分明”的原则,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引导群众对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大大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为我乡的经济建设服务。

二、制定方案,齐抓共管

乡政府对本辖区内的机动车明确了责任人,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结合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工作布置;每月召开一次防范交通事故会议,认真研究解决本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精神,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各村委会干部及站所负责人为单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以校点、村组、驾驶员为单位,逐级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奖惩制度,年内共签订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书43份。

三、加强源头管理,狠抓薄弱环节

通过让派出所开展大量的道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消除我乡辖区内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辖区内公路危险路段,集中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辖区内的农用车驾驶员的管理,利用各类交通事故图片及传单的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大大的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全年我乡不断严肃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98起,其中简易处罚93起、一般程序处罚5起,坚决做到违法必处、违法必纠。我乡还加强了对辖区内私人汽车和各单位站所车辆的安全管理,对缺少年检、保险及车况差等不符合上路要求的车辆,我们尽量做到对其纠正,并要求其改正。通过以上工作,使我乡道路通行秩序明显好转,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今年内我辖区无一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力争避免了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及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全年我乡因交通死亡人数2人。

四、合理调整警力,强化路面管理,广泛宣传,营造严管氛围。

我乡针对辖区内道路交通机动车流量的特点、规律,科学调配派出所警力,加大了巡逻力度,所里不定时安排车辆,切实加强对乡村各条公路交通违法突出时段、路段的巡逻和检查密度。针对__现营运的两张客运车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宣传坚决遏制客运车辆超员、驾驶人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乡政府还结合近年的各类特大交通事故案例的惨痛教训,充分发动老百姓相互宣传违法载人所带来的

危害及交通常识;对人流量密集的场所我们还让派出所还张贴了20多张交通违法举报宣传单、发放了各类警示宣传单1000张,通过宣传使交通安全宣传渗透到我乡的每一个方面,使全乡都来关心和支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使我乡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为__乡明天的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

篇13

[关键词]危险货物 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 联合运输

中图分类号:U2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50-01

一、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陆地危险货物运输主要以道路运输为主,许多适合铁路长途运输的危货,也选择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在危货运输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但是,根据相关统计,92%以上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在道路运输的过程中。随着交通大部制的提出,由原来的危险货物陆地运输道路、铁路运输各自管理可以转为统一管理。因此,寻求统一管理后的运输模式、相应对策及确保陆地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对危险货物陆地运输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道路与铁路的SWOT分析:

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在200公里以上,适合中长途、大批量的危险货物运输。道路运输的经济里程在200公里以内,主要进行近距离、小批量的危险货物运输。综合对铁路和道路优劣势分析比较,可以得出:

1.铁路运输的成本较低。铁路货物运输成本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占有较大比例,无在产品原料的费用,没有产生其他有形产品物质;且在铁路货运成本中,随着运输距离、运输量的增加其呈现降低趋势。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是道路运输成本的1/7。

2.铁路运输的能耗较低。我国铁路货运每千吨公里消耗标准燃料10.38千克,稍高于水运,但也只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能耗的1/11。

3.铁路的安全性高。火车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对环境的污染小。而道路运输风险性大,安全事故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4.铁路运输的运能高,连续性强。一般一列货物列车能够装载货物2000至3500吨。重载货物列车能够装载货物两万多吨。铁路运输的平均距离是道路运输的四倍左右。

5.道路运输能够实现“门到门”运输,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容易实现和铁路的运输衔接,集散效率高。而铁路运输现阶段都是“站到站”的运输方式,不能将货物直接运送到终点。

6.道路运输可以适用于紧急运输。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运输危险货物时,由于铁路运输办理手续复杂,而道路运输可以灵活定价,上货即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货物运输的紧急情况。

三、协调管理方案:

根据道路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现状分析以及优劣势比较,得到的大部制环境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对策如下:

1.建立健全陆地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条例体制

随着国家对大部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铁路政企分离政策的贯彻实施,铁路和道路两种运输方式在运输上的统一管理势在必行。但是要实施统一管理,首先必须要实现职能上本质的改变――由各自管理的单一运输方式转变成铁路和道路两种运输方式的统一管理;由对相关运输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成对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由对专业对口的运营者的管理转变成对整个社会下运营者管理。

2.合理规划、设计危险品物流网络

政府在进行危险品物流网络规划时,应站在宏观的角度,首先将需要使用危险品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进而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危险品物流企业位于政府规划设计的危险品物流网络之内,通过加强对危险品物流运输过程中操作上的管理,优化危险品运输的路径及操作方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使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使得危险品物流既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

3.建立危险货物公铁联运经营模式

危险货物在实现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无论需要多久时间,无论参与的运输方式有几种,也无论需经过多少次运输方式的转换,所有均由公铁联运经营人来负责其业务办理。危险货物托运人仅需办理一次托运和保险业务,支付一定的费用,签订运输危险货物的合同即可。在运输过程中,公铁联运经营人需要负责整个运输过程,如果危险货物出现损坏或损失,由公铁联运经营人全权负责。然而,在货物运输的每个区段,货物承运人必须负责其管辖区内发生的意外损坏或遗失,这样公铁联运经营人对每个运输区段承运人的追偿权利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4.强化陆地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准入管理

加大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准入门坎,加强对现有危险品运输企业的评估体系,对于不符合条件、且整改后也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采取淘汰制度。加大对外资危险品物流企业的市场开放程度,促使国内危险品运输企业加强竞争、危机意识,加速国内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淘汰、整合和优化。鼓励危险品物流企业朝着规模经营、设备先进、管理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5.建立陆地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的无缝传输平台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为危险品运输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并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据统计,目前我国危险品物流监控网都只是独立运行,只能监控本地区、本企业内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对以往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就一个地区网而言,对于外地驶入的车辆都缺乏监控,一旦这些车辆在本地区发生事故,很难在第一时间调动本地区内的应急部门进行处理。因此,应实现各地区网和各企业网之间的连网,实现信息连通,做到事故在第一时间就近、就地处理。

6.完善健全道路危险品应急救援系统以及机制

建立健全快速应急救援机制和专业的化学品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加强对化学品应急救援成员的培训,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防止事故扩大,使损失降至最低,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与企业的应急反应联合机制,联合进行培训、演习以及事故救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http:///.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

[3] 高建刚,陈宏云,郑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A].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

[4] 李雾若.大部制下危险货物陆地运输对策研究,2014.

[5] 徐友良.铁路货运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B].铁道货运,2007.

[6] 卢杰.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研究.

篇14

当前道路排水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环境

自2007年以来,随着迎泽大街、青年路道路改造工程的展开和完工通车,太原市对市区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力度逐年加大,作为道路排水施工的专业施工单位,也迎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施工任务充足,无需担心无活可干;另一方面项目管理难度加大,传统认识上的道路施工的项目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体现为项目管理的范围扩大,不但管自己,还得管别人。

一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往往尚未开工即已限定了完工时间。一条路的建设施工也不仅仅是埋埋雨污水管道、铺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面就可以的,自来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路灯、交警等部门的管线、设施都要挤进路里来。虽然各家的工程建设资金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政府投资,但大多数时候却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来具体运用实施。采用类似于设计、施工阶段平行承发包的模式,各部门各找各的设计、监理、施工队伍,只等待市政施工队伍将施工现场封闭、原有道路掘开就蜂拥而入,各自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施工时机,各自想着自家的利益。于是造成开工后施工现场有各行各业大混战的局面,就那么一点地方,大家各自为战,必然导致损失的产生。

而作为一条路的道路排水工程的建设单位往往只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只对道路排水工程范围内的相关事宜有一定的控制权,名义上对整个道路施工现场拥有管理权,实际上无权管理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非市政专业的众多施工单位。只是与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承包队伍和对应的监理公司有合同关系,所以对现场管理、监督的力度就非常弱甚至没有,往往成为损失的承担者。

按照道路施工原则,一般情况下污水管道埋设最深,必须最先施工,路基路面必须排在所有地下管线、设施施工结束后。于是道路排水施工队伍最早进入施工现场,负责封闭施工现场,按照规定设置各种公告牌和示意图,其内容只显示与道路排水施工有关的信息。其他随后进场的施工队伍不声不响只管干自己的,哪里管是否会对道路排水施工队伍的项目管理目标造成不良影响;是否会搅乱道路排水施工队伍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安排。2007年迎泽大街、青年路道路改造施工时,由于市政府当时缺乏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有关领导就要求道路排水施工队伍临时充当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角色,把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承担起来,实际上主要是把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工作承担起来。几年来,许多人只记住了道路排水施工队伍应该承担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职责,却不去管他们当时为了实现领导意图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在施工合同内容没有包含、与其他专业施工单位互不统属、相互没有合同关系、有合同关系的建设单位协调力度严重不足、此种状况又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实现预定的项目管理目标,确保自身利益少损失或不损失,是对道路排水施工项目部项目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应对当前项目管理工作困难的办法

1转变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路

想要实现自身项目管理目标,保证自身利益不被损害,必须正确认识现场管理混乱对自身的危害是无法回避的,造成损失的结果是必然的;必须舍弃整个现场不全由我,遇事必须先找甲方,过分依靠甲方在施工现场每周例会上协调解决问题的老观念;必须牢固树立我封闭起来的施工现场必须由我,未经我同意,任何人不能妨碍我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我就是整个封闭的施工现场的掌控者的观念。

2夯实自身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

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成质量高、工期短、安全好、成本低的工程产品。当前形势下道路排水施工项目部想要实现自身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须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组织结构,明确每个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职责、权限,确保每个成员对工作的正确理解,形成合适的团队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对施工现场全局要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和安排。所谓“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身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要求起别人来才会有底气。

3真正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控制

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观念,把整个施工现场的控制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专业施工队伍要进场施工都要处于道路排水施工项目部的管控之下。建立自己出面组织、邀请甲方、监理参加,各专业施工队必须到会的每周施工现场管理例会制度,在重点介绍自身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各方配合的同时,了解各个专业施工的目标任务后,将所有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纳入自己的总进度计划中,统筹安排。防止各专业工程质量相互干扰、互为质量优劣的因果,质量目标受到影响;防止各专业施工队伍不按照道路施工原则肆意施工,现场进入无序施工状态,进度目标受到影响;防止各专业施工队伍各打各的小算盘占了便宜就跑,成本目标受到影响;防止各专业施工队伍在施工现场不按施工安全控制的要求和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行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受到影响。

4充分发挥自身人员机械作用

道路排水施工是需要大量人力和机械的,最先进场施工还得最后退场的道路排水施工队伍不可避免的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给其他专业留出施工时间,从而出现人员机械窝工的局面,损失就会发生。此时不妨将现场内其他专业需要人力、机械的活计承揽一些,既可以促进其他专业的施工进度,又可以减少自身损失,还利于对整个施工现场人员、机械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的控制。

5努力提高现场各方的责任心

道路排水施工项目部应以例会形式经常性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通报全场的进度情况和对各方的要求、安排,充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使大家有“一损俱损”的思想认识,从而提高各方的工作责任心,进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