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变电运检范文

变电运检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变电运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施主要是将运维一体化和专业检修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模式,其可以有效的整合变电设备现场的操作、设备的巡视、运行维护以及维护检修工作的有机整合,以此来提升工作的效率,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以下主要对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一体化做研究分析,最终实现所有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

1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实现的意义

实施变电设备一体化之前,各个变电站的巡视工作主要是运行组利用工作的间隙来进行相应的巡视检查工作,其巡视的时间也比较短,巡视也比较的匆忙,从而造成巡视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变电设备维护工作只能够在节假日进行施工,相应的时间不固定,这样维护工作不能够达到随时进行的要求。在实行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之后,就会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工作,由于时间充足,巡视工作就很仔细,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另外设备维护工作也是在工作的时间进行,这样就能够随时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在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处理,从而也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其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于相应工作人员的重组,可以有效的实现运行和维修人员之间的相互补充,从而也就减缓了人力资源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其次,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促使工作人员多项技能的学习,在保障有一个特长的同时也就有效的使工作人员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扩展提升。

第三,有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实现维修和运行人员以及工作之间的有机的结合,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可以学习和从事检修维护工作,相应的维护工作人员可以熟悉和掌握运行工作的相关技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第四,运检一体化的实现有效的整合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以及维护检修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使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变电设备实现运检一体化的难点分析

①运维和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变电运维和检修工作都是面向相应的电力设备,但是其运维的工作是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而检修工作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知识,随着检修工作的细分化,电压等级的逐步的提升,对于检修专业知识也就也来越高。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这种专业知识的差异性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素质,工作人员所要掌握的技能难度越大,那么其培训的周期也就越长。

②现场施工中安全控制环节易缺位。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实施检修工作,要保障相应的安全措施的有效布置,明确带电的设备,进行安全交底的工作,这是保障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的前提。在传统的方式下,由于检修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变更的时候,则需要通过相应的运行人员进行许可把关,在完成设备的检修工作之后,由运维工作人员来负责验收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两方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更加的清晰,并且还能够做到有效的监督过程,方便现场安全施工措施以及工作质量的控制。

③单一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比较大。在传统管理方式当中,运维人员要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承担运行以及检修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任务量较大现象的发生,任务强度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安全风险增加,若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那么就会导致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对于开展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意愿不会很强现象的发生。

3 运检一体化的有效实行的措施

①做好安全和协调工作。首先,应该坚持安全工作的原则,以安全理念作为基础的工作条件,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安全管理的模式。对于运维和检修一体化工作的现场管理、技术监控、运维技术要求、运维工作人员专业学习分工以及运维人员排班表等多个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其次,还应该做好协调工作,对于相关的工作要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还应该提升运行、维护以及检修工作的操作的水平,保障运检一体化工作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实施,从而保障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另外,还应该以实践带动相应的培训工作,努力的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最终达到运维和检修有机的结合。

②加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根据技术的难度合理的安排时间,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的时候,应该对变电设备工作的原理、注意的事项以及操作的步骤等要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工作人员的学习,并且还应该对培训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保障其能够达到相关要求的标准。此外,还应该设立培训的激励机制,对于培训人员的学习绩效进行评比,对于掌握技术能力强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有效开展。

③加强管理控制工作。在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生产业务方式和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人力资源的效能以及安全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一体化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运检一体化管控工作上面主要的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该综合的分析现有的检修业务,分阶段进行相关工作的移交过程,保障其能够有序的实施;其次要明确在推进的过程中运检人永远的安全职责,并且要制定运检一体化工作相应的实施细节,保障各个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三应该规划部分的检修人员到运维站,同时还要明确检修班组对于运维站的相应的指导职责,使一体化两个班组的工作能够更快融合。

4 结 语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和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此来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的观念发生转变,同时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岗位的培训工作,注重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来保障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绍亚.浅谈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

[2] 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

[3] 陈永昌,焦毅群,丁超群.探讨变电设备运维中的重要环节及注意事项[J].电力与能源,2013,(1).

[4] 王凯正.关于输电线路的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7).

篇2

关键词: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176

1 引言

变电设备运检的运维和检修一体化实施主要是通过将专业检修和运维有机结合所产生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联合解决变电设备的现场操作、运行维护、设备巡视以及维护检修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来最大限度的解决问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 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一体化的意义

在没有实施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前,变电站的巡视工作是以运行维护组利用工作间隙时间来对相应的变电产进行巡视检查为主,由于例行巡视的时间仓促,导致巡视工作不能完整有效的完成,巡视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维护变电设备的相关工作只能在节假日展开,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达到维护工作随时进行的要求。

在实施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之后,由于指派了固定人员对变电站进行巡视,这样专人专岗的工作形式使工作人员对设备运检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工作也更细致,有利于及时发现更多隐患。另外,由于设备运维工作也是在同一时间进行,这样就可以使运检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极大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一体化的优点

运检一体化通过对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重组,有效的实现运维和检修工作人员的互相补充,降低人力资源短缺造成的影响,也算是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运检一体化还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多项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其专职工作的技能。另外,运检一体化还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自我价值,通过运维和检修人员之间工作的有机结合,互相学习互相照应,增加工友之间的友谊。最后,运检一体化通过整合设备巡视、维护、检修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4 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一体化的难点

4.1 运维和检修工作的差异性

变电运维和检修虽然工作上都是面向电力设备,但检修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而运维工作则是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随着运行维护和检修的细分化,检修工作难度大,对检修人员的专业要求高,所以培训周期也就更长。

4.2 运维和检修工作的安全性

对运行中的变电站实施运检工作对安全性的要求相当高,运检一体化需要运维和检修工作同时进行,这就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工作模式下,运维和检修工作是分开进行的,如对设备进行检修变更时,需要通过运维人员进行许可,在设备检修工作完成之后,再由运维人员进行验收。这种工作方式可以明确区分双方工作责任,起到有效监督作用,方便施工和安全控制。运检一体化会导致互相监督力度下降。

4.3 单人作业强度和风险增大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运检工作人员要在单一环境中完成运行、维护以及检修的任务,这样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增加安全风险。如果没有激励制度,会大幅度降低一线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5 运检一体化的实行措施

5.1 加强安全和协调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于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技术要求、现场管理、技术监控、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排班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其次,做好协调工作,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提高工作人员运维及检修的具体操作水平,保证运检一体化工作在安全的基础上得以有效实施。最后,在实际工作的具体操作中带动相应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培养掌握多种技能复合型人才,达到运维和检修有机结合的目的。

5.2 加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在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时,根据相关的技术难度的差异合理规划时间,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培训时,着重对变电设备的相关原理、工作流程、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让工作人员简单快速的掌握专业技能。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保证其复合工作要求。此外,应尽量对工作人员设立激励制度,对于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人员和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工作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工作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有效实行。

5.3 加强管理工作

在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具体应用实践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结合传统工作模式,从安全、人力资源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宏观管控,有效的保障运检一体化工作的顺利有序的进行。当前运检一体化管理主要涉及以下管理问题:第一,对当前检修任务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分阶段的进行相关工作的移交,以保证检修工作顺利实施。第二,制定运检工作实施的具体细节规程,对运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以确保各项操作都严格遵照各项管理制度。第三,为了快速有效的整合运维和检修工作,应将部分检修人员分派至运维站中,明确检修班的职责,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促进班组间的快速融合。

6 结束语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不但能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在推进运检一体化过程中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激励的过程中不断转变工作人员的观念,提升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通过对运检一体化的分析,不断探索和发掘这一过程中的优点及可行性,以求为提高我国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效率做贡献。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还希望从业人员加以重视,共同努力,创造电力行业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和管理措施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9):38-39.

篇3

关键词:变电生产;管理;新型模式

0 引言

长期以来,国内电力企业普遍采用运行、检修专业分设的管理模式。运行人员承担变电站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等职能,检修人员负责变电设备的检修、保护检验、高压试验等工作。运行、检修互为对立面,互相把关监督,这为保证安全生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中间环节多,责任主体和管理界面容易模糊,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网迅速发展,220kV 及以下变电站均实施无人值班后,更加暴露出诸多问题。

1 变电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某L变电站供电局主要采用运行、修试专业分设的管理模式,运行人员承担变电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等职责,修试人员担负着变电设备的检修、保护校验、高压试验等工作任务,运行、检修互为对立面,互相监督把关,这为保证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间运行环节较多,容易造成责任主体和管理界面模糊,导致管理缺陷,随着我局电网不断扩张,尽管采取了220kV 及220kV 以下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但是由于运行人员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未得到及时补充,运行工作人手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暴露出了运行、修试管理工作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办理工作票时间过长

以220kV1 号主变压器消缺为例,220kV 某L变电站变220kV1 号主变压器由运行转为冷备用的操作为30 分钟,220kV1 号主变压器由冷备用转为检修,需要40 分钟,操作好设备,再去完成与核实工作票内相应安全措施需要60 分钟,在这期间,检修人员一直处于等待阶段,这既当误了检修时间,又造成运行人员消耗了大量体力,降低了设备可用率。又如220kV 主变压器套管装设接地线,由于运行人员缺乏登高经验,所需时间是检修人员的两倍。

1.2 运检双方配合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不高

如: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传动试验和调试隔离开关工作,检修人员首先要向运行人员申请,运行人员再次向调度人员申请,调度同意后,由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双方在工作票签字认可,再由运行人员操作后告知检修人员,检修人员再进行工作。500kV、220kV 开关场都比较大,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传动试验和调试隔离开关工作次数比较多,这样来回几次行程,就耽误了时间,工作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1.4 大型工作及连续多日的停电工作开、收工手续复杂繁琐、重复工作过多

每次大型工作及连续多日的停电工作的开、收工前后检修人员都要与运行人员核对安全措施,造成时间浪费,效率不高。

1.3 设备检修结束验收程序复杂,运检双方责任主体不明晰

操作班甚至要多次往返,运检双方都耗时费力,效率低下,例如:设备检修结束后,运行人员会同检修人员共同进行设备验收工作,但由于界面不清,责任主体不明,易产生相互依赖、相互扯皮和推诿现象,既影响检修质量,又不利于双方责任交叉地带的安全管理,留下事故隐患。

2 解决变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2.1 杜绝麻痹大意和疲劳工作

在变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必须杜绝麻痹大意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运气很好,不会产生问题和错误,同时要避免出现问题时,将错误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好。出现安全问题事故不是运气好坏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麻痹大意心理造成的安全意识淡薄, 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杜绝麻痹心理和疲劳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遵照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不能将自己的责任归结于麻痹大意。

2.2 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一线工作中,必须时刻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必须对设备和操作流程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技巧。同时,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只有有效提高认识程度,才能确保工作的安全有效。必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保障每个工作环节都有责任人,同时检查是否履行职责,最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3 提升变电工作人员的上岗标准

由于目前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复杂性, 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硬性指标和标准,统一上岗人员的标准,对于变电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相关人才把控制度, 设定必要的人才需求指标,只要人才的质量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自然而然的也会得到提升和改善。

2.4 实行变电工作人员的年检考核制度

针对目前变电工作人员的基础能力以及操作经验较为薄弱上岗标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强化,同时也要对相关生产设备进行定期年检,以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变电站工作的持证上岗制度, 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最小。

3 新型变电生产管理模式及其可行性

3.1 检修班组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除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外的其它倒闸操作和检修管理;(3)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调度管理职能不变。

3.2 新型管理模式要点

新型变电生产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设备倒闸操作。设备检修的停送电操作、布置安全措施、许可工作、设备检修及其质量控制与验收、拆除安全措施、恢复送电等工作全部由变电检修人员完成。相应地,将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的职能进行重新调整:(1) 变电站监控中心站运行人员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具体包括根据调度命令进行的系统运行方式调整操作、事故处理的倒闸操作、运行监控及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

4 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强化和改善变电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加强变电站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电力运输工作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只有更好地提升变电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管理水平, 才能让变电工作的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立新.浅议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潜在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2,(11):175.

[2]朱茜,吴梅春.加强供电系统变电运行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150-150.

[3]赵军毅,姚建刚,许成卓等.变电工程LCC设计评价及其系统开发[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26(2):44-49.

[4]张华志.牵引变电设计标准与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差异性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4,(4):123-125.D

篇4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 检修操作 集中消缺模式 专业化巡视

1 变电运维一体概念的提出

一直以来的,变电站的工作一般由各地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检修部门来分别承担其运行管理及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而这两种工作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从形式上来看,运行管理工作是一项单工种的工作,维护检修工作是一项多工种协同的工作;而从工作实质上来讲,运行管理工作是注重全流程的变电工作,而维护检修工作注重结果的变电工作。故从这两方面来本文作者用两句话形象比喻两种工作:对运行管理工作而言“简单而不安全”;对维护检修工作而言“复杂而不危险”。总所上述,可以看出运行和检修工作是完全两种不同性质的作业模式,以前由于变电设备的原因,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业模式无法完全能融合于一体。而今随着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各地电力系统对如何提高电力员工的工作效率迫在眉睫,同时结合变电设备可靠性大幅的提高、网络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大量应用等有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2 目前变电运维一体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思路的改变,目前从事实际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人员主要有原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和原从事检修工作的人员来担任。而根据本文作者长期的从事实际工作心得,形象点概括两种工作的特点,运行工作是一种“静”的作业方式,而检修工作是一种“动”的作业方式,如何在实际的运维一体工作把这两种作业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保证运维一体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基础。

(2)、人员培训机制需不断完善,由于目前从电运维一体工作的人员的各方面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建立一个培训平台,使从事这一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保证运维一体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3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一些作业模式探讨

从消缺班到现在的运检班,其间工作的作业模式也经历了不少,以下这些就是本文作者对目前班组的进行一些作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

(1)检修操作:检修操作为当时消缺班的主要作业模式,其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变电故障设备的消缺效率,同时也使检修人员第一次接触了运行工作,为以后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从下面的表上就可以看出其工作效率:

(2)集中消缺模式:在消缺班成立的初期,由于要承担工区的绝大部分变电设备的消缺工作,但考虑到当时的消缺班人手少(总共才8个工作人员)并且绍兴电力局修试工区(现检修试验工区)要管轄绍兴地区的所有变电站的检修工作,工作范围比较大,故提出集中消缺模式来进行消缺工作。

其作业模式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对所进行集中消缺区域变电站的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及排查,并合理安排作业顺序计划、停电计划、作业人员及作业车辆等。

第二阶段:根据上述第一阶段的情况准备消缺工作的备品备件、作业工器具等。

第三阶段:在消缺区域变电站进行实际的消缺工作。

第四阶段:对上述集中消缺的工作流程进行闭环及总结。

(3)集中消缺作业模式的特点:集中消缺的作业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变电设备的消缺效率,这可以从以下的数据中得到时答案。在2007年月-2007月消缺班共消除 只变电设备的缺陷,人均消缺率达到 %。但集中消缺作业模式也对作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也需要在其第一阶段能制定详细完善的计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专业化巡视的作业模式:所谓专业化巡视的概念是在运检班成立后,由于检修人员加入所管辖的变电站的巡视工作后提出的,其本质是发挥检修人员的技术优势,在实际的变电站日常巡视工作中有效提高巡视质量、准确判断变电设备的故障性质并结合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5)运维一体化作业模式:运维一体化模式是在检修操作的作业模式上演变而来,在该作业模式下,作业人员充分压缩了工作许可、结束的等待环节,实现了设备停役、工作、验收、设备复役无缝衍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设备运行效率。同时,最大程度地缩短了大型集中检修停、复役操作中处理设备异常的过程,并通过实行“检修质量自验收、设备状态自验收”,使得工作许可、验收流程得到优化,许可、验收时间得到缩短,检修工作的有效时间得到保证。

4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模式下的班组建设工作

(1)目前从电运维一体工作绍兴电力局检修试验工区运检班由现有班员30名,均具备变电检修、运行双重资格;班组成员涵盖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运动自动化、变压器、高电压试验等专业。班组根据优化配置的原则成立5个由原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担任值组负责人的运维值组,对所管辖的市区16座110kV及以下变电站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运维管理。同时由于班组已全面接手市区16座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管理工作,故在日常运行管理及检修工作外,班组增加了不少变电站附属设施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这也是对班组管理工作的一种挑战吧。

(2)作为电力企业,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作为创新性班组的运检班由于其创新的作业模式使其在班组的安全生产上面临不小的考验。同时也对班组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创新的班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创新的作业模式。

(3)实际上现在运检班的班组管理上已结合了运行部门及检修部门的班组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班组管理上分纵橫两条主线,纵线即运维值组之间的纵相管理上,而橫线即班组各专业管理上。对运检班而言,只有紧紧抓住这两条主线并找到适应自己的管理方式,才能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使班组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运转。

作者简介

王伟(1970-),男,浙江绍兴人,大学本科学历,技术员,主要从电运检工作。

篇5

关键词:送变电企业;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o the requirement of energy supply, the construction of ultra-high voltage grid strategic vis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rengthe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facilities enterprise bear the advantage of the ehv transmission line operation maintenance.

Key words: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transformation facilities enterprise; Ultra-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Run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9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网建设已严重滞后,国家加快了电网建设的步伐,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超高压输变电项目。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未来5年超高压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早期资金投入较大,且有关规程还要作相应的创新修改等这些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即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在一些传统电网运行检修公司尚未具备全面开展的条件。而送变电企业在施工中围绕收集运检资料,开展系统研究,积累经验,人员培训、设备、技术准备为主。取得经验,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短期就能进行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传统的线路运维方式的劣势

由于供电局企业或省检修公司的主营对于线路的运行维护,因人员数量、技能等方面原因,造成了与专业化队伍维护水平的差异,不利于电网不断发展的需要。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网的发展造成地区供电局及省检修公司生产资源的相对缺乏

随着电网的发展,各地区供电局输、配网线路及省检修公司输电线路的运行数量在不断增加,线路维护量逐年加大,使得以电力生产、营销为主体工作的供电局显得力不从心,使得省检修公司运行压力加大。如将地区供电局的全部精力投入到110kV以下的配网运行,进行人力和资源的重组,将会大大提高城市输、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和能力。而将220kV以上的输电线路交由专业的运检单位—送变电运检公司运行维护,同样也进行了另一方面的资源重组。实现“输配分开”,使得输、配网的运维能力和供电可靠性都有大幅提高,解决了资源配置相对缺乏的问题。

2、地域的限制制约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各地区供电局负责维护所在地域段的线路,跨地区的220kV线路运行维护可能牵涉两个或以上的单位,这样在线路停电检修方面的工作协调困难、程序繁琐,不利于提高应急抢修快速反应能力,也难以产生规模效益,这与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标不相符。同时,送变电公司和地区供电局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线路维护人员和机具,加上没有统一的维护管理标准,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配置不足和过剩的问题,达不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3、不利于提高整体的线路专业管理水平

地区供电局因生产人员主要服务于地区配电网,其输电专业技能的水平存在局限,从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力量较送变电公司薄弱。而且一般情况下省内的工程基本都由省送变电公司施工建设,采用送变电公司施工并运维的方式,自己施工、自己运维、自己验收,能够很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水平。

二、送变电企业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优势

送变电企业有最强的技术人员,专业的施工队伍,有了08年冰雪灾害的教训和经验,送变电公司有重点地培养和锻炼高压输电线路运检人才。积极提高应急抢修能力,加强现场管控,强化运检管理。

1、送变电企业的独特优势可迅速组建专业化的线路运检队伍

以某送变电公司为例,在该电网公司的策划下,其运检分公司很快于2002年3月成立,通过短短几年,成长为该省电网具有相当规模的220kV以上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专业队伍。截至目前,该公司管辖的220kV线路148条达6139余公里,500kV线路37条2597公里。拥有员工496人,下设生产、运维、安监、综合等管理部门。配有大小运检专用车辆91台,基本保证在两小时内到达管辖线路的任一处杆塔。人员配备合理,线路运维、检修及事故抢修物资、备品备件等材料配置齐全。完全具备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快速抢修、带电作业、线路工程质检验收等能力。

2、送变电企业在线路运行维护方面所具备的优势

2.1技术优势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质量要求极其严格,线路检修对工器具、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带电检修工作对工器具、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尤为高。总之,送变电企业线路运行检修的技术优势有利于保障线路检修质量。

2.2线路运行维护的技术优势

①电网建设施工组织和技术经验优势

送变电公司负责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骨干技术人员多是从线路施工出身,对输电线路已积累了很多施工、检修、及多次抢险的技术和经验,并且由于施工的经验积累,对于线路的问题、缺陷的发现、诊断和处理上会更加得心应手。同时,通过参与输电线路的验收及运行维护,可以实现电网工程建没质量的及时反馈,提高施工的服务水平,提高工程抢修质量。

②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

作为传统的运行检修单位已不能满足快速抢修、大型检修的新形式的要求。而送变电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雄厚的施工力量和抢修工器具等资源。送变电公司人员配备合理,线路运行检修及事故抢修物资、工器具等材料配置齐全。多年来,送变电公司承担着各网省公司的检修(抢修)任务。如2008年抗冰抢险、抗震救灾,2010年抗洪保电,送变电公司担当主力军。在电网检修(抢修)任务中凸现了快速反应、科学组织、熟悉环境的优势,为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贡献,为电网集约化运行、专业化运行检修积累经验。完全具备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快速反应、大型抢修、带电作业、线路工程质检验收等能力。

3、应对电网大型检修和抢修的优势人员调配优势

出现大型检修和抢修任务时,送变电公司可立即从线路施工项目部抽调足够的施工技术人员满足大型检修和抢修需要。而且送变电施工人员具有的专业技术经验和技能,以及长期野外工作和高空作业形成的对艰苦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都使他们能长期保持“战工业技术斗”状态,保证了人员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4、机具设备优势:

送变电公司现有的机具设备完全可以满足电网大型检修和抢修的任务需要。无需再添置新的机具设备,这为省电网公司节约了资金。提高了大、中型设备的利用率、使用率,也能保证大、中型设备的完好率,使设备及设备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处于运行状态,保证了设备的“来之能用”。备品备件优势:送变电施工企业管理的施工用备品备件完全可用于线路检修和抢修,在遇到突发性的大型检修和抢修任务时,完全可将施工用备品备件先用于检修、抢修任务,既可节省大量的资金,提高备品备件利用率,又可以最少的消耗满足电网的运行、维护、检修、抢修之用。带电作业优势:送变电公司以完善和提高带电作业水平为核心。不断提高和加强带电作业队伍建设。送变电公司正逐年加大进行线路带电作业检修的力度和技术革新,加大带电作业的成本投入,建立一支强大的带电作业队伍,提高线路运检的专业化水平。

三、送变电企业承担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可行性

统一由送变电企业来负责超高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抢修,有利于减少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的中间环节。便于各省电网公司统一管理,也能让生产、营销单位进一步集中精力抓电力生产、营销,强化服务,实现多赢的局面,实现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是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让超高压线路集中统一由送变电企业运行检修,能切实提高线路运行维护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对超高压线路运行检修带来的不利,让资源配置充分流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2007年2月28日,某省330千伏某一线遭遇了近30年不遇的雪灾袭击,两基铁塔因覆冰严重导致塔头损坏,边相导线掉落地面,造成导、地线损伤,严重威胁着该省电网乃至该区域电网的安全。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送变电抢险人员不畏艰险,在海拔近2000米的雪岭上和零下15度低温的恶劣条件下,经过十余天的艰苦奋战,提前完成了抢险抢修任务。再如:2009年7月,某省某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造成许多地方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泛滥,多处公路被冲毁,电力线路杆塔倾倒。7月17日,330千伏某输电线路G19号铁塔被滑塌的山体砸弯了主材,铁塔发生倾倒。紧急时刻,该省送变电迅速调集骨干力量深入灾区,在齐膝深的积水泥泞中日夜奋战,提前完成了抢修任务。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送变电企业极大的确保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电网的经济损失。

送变电企业承担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超高压线路运行检修质量,由于施工能力的优势,送变电企业相对于供电局输电线路应急抢修能力大大加强,提高了电网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束语

送变电公司将不惜余力地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能力、完善带电作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检修能力;逐步建立一支强大的高水平专业化队伍。通过加强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运行检修管理的科技含量,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更加精心组织线路施工与运行检修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 胡毅.送变电带电作业技术[J].电力建设, 2004.

篇6

【关键词】:状态检修技术;变电运维;变电设备;状态检测

在供电服务中,电力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是否良好关系着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加强变电运维管理,发挥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优势,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化大生产进步的必需。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与变电运维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具有时展的必然性。

1、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是电力企业确保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特定时期内具有可靠的保证措施和相应的参考依据,按照实际状况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参考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绝缘情况而检修的一种维护方法。在实际的变电运维检修工作中,设备状态检修属于一项目的性很强的工作,它所包含的细节性内容比较多,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设备或构件来开展检修工作的。要保证检修技术应用效果的良好,确保检修质量,就需要做好对各个变电设备的状态检测,通过掌握变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来制订相应的检修策略。从实际来看,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的重要性主要涉及2个方面:①在对主设备进行运行管理维护时会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减少无用的操作,并且也可以为下一步的操作提供参考依据;②在检测维护中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事前做好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化。从这2个方面来讲就不难看出,变电设备状态检测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首要条件。

2、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方法

2.1状态监测

常见的状态监测有定期停电监测、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3种。定期停电监测,也就是当前常见的定期检修工作,它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可以检测出另外2种方法所不能检测到的设备内部问题,并且监测的效果也非常好;在线监测是监测人员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实时显示的各个变电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状态参数,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从中找出异常并优化,来确定各个变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离线监测指的是采用手持式设备,例如常见的红外测温和紫外监测仪器,在这种专业监测工具下来直观、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并且这种监测形式还可以作为在线监测的一种补充。

2.2判断分析

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有以下2种方式:①纵向式比较。对调查所得的相关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来实现对当前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诊断。这种诊断是纵向的。②横向式比较。将类型相同的设备作为诊断的参照体,以此来对被诊断设备进行观察分析。运用上述2种诊断方法,可以实现对当前变电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和同类型设备的运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这样就可以事前发现设备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2.3检修建议

根据上述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开始统计分析,最后得到诊断结果,并依据结果对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检修策略。检修时,要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不能为了省工或省时而应付对待。

3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一次设备中的应用

在电力企业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中,检修人员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设备运行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筛选,留下最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从这些数据中找出故障的发生位置和原因,之后有针对性第开展状态检修。要保证电气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就需要对测量装置和智能元件等设备参数进行采集整合,同时还要对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在分析结果中掌握一次设备的异常状态,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及时明确原因并确定发生部位,并依据诊断的结果来制订相应的检修维护方案,以确保一次设备检修效率的提升,使电气设备性能可以最大化发挥。

3.2在二次设备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内容主要包括有测控位置、继电保护装置及控制装置等。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二次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直接对一次设备造成严重影响。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修内容主要涉及到信号、测量及保护等系统,在应用状态检修技术时,需要依据系统特征来选择正确的检测方式,这样可以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还要加大对智能装置的应用力度,对参数进行全面检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这样有助于设备故障维修的有序化展开。在变电站二次设备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装置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可以实现自动诊断功能,并对故障信息及时收集整理。

3.3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

变电运维的设备其状态的检修主要依靠的是在线与离线监测以及定期地解体点检这三个方面。根据监测设备进行在线显示有关电网信息的管理系统,然后由电流和电压以及温度等有关的基础数据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与状态参数进行在线监测。伴随电网的不断普及,在线的监测系统随时地提取设备的运行参数,把监测设备的基础数据能够及时地汇入道数据的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在实时的状态下得到每一个设备运行的状态。采样手持式红外的测温装置或者紫外监测的装置,其设备对一次的设备进行全面监测,来直观判断有关设备温度和结构的完整情况。或者应用油液的分析仪,振动的监测仪等对设备进行监控,离线的监测可加强和a充在线监测的系统一次设备的检测。

结语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供电服务水平,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对电网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是一种应用效果很好的技术形式,它可以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作实时化跟踪和掌握,以便为检修方案的制订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由于变电运维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还需要对技术应用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满足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高标准要求。

篇7

【关键词】状态检修;设备;变电运维

引言

设备检修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基于周期的设备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情况下,研究、探索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检修针对性的新的检修管理方式。

1.状态检修的基本概念及开展的必要性

1.1状态检修的基本概念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设备检修策略。状态检修工作的核心是确定设备的状态,依据设备的状态开展相应的试验、检修工作,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其目的是强调管理和技术分析在电力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中的作用,通过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设备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当然状态检修并不意味着绝对取消定期检修的概念。受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使用寿命等原因,各类电网设备均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或周期。因此设备最长检修周期不能超过其自身最薄弱环节最长使用时间。

1.2开展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以往电力设备检修所采取的一直都是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有效的减小了设备的突发事故,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运行。但缺点也是明显的:“一刀切”式的检修模式,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盲目现象。如今电网发展日益庞大,检修工作量剧增,人员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在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期望越来越大,设备的定期检修显现出了严重的不足。

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经验,能发现在电力行业中推行状态检修的直接效益有:在对设备健康水平、运行情况、技术指标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开展状态检修,合理调整检修周期,减小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成本、利于提高检修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健康水平的目标。基于此,电气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国网公司系统部分单位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收获颇多。故国家电网公司在2008年初相继发表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随着“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后积极推进公司状态检修工作,2012年先后下发了《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计划制定管理办法》、《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状态检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明确了状态检修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按照“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在充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的条件下,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安全水平提升为目标,以设备状态评价为核心,以加强基础管理为手段,规范设备管理流程,落实安全责任,强化设备运行监视和状态分析,提高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状态检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变电运维为状态检修提供充分的条件

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电气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从状态检修业务流程可看出,以设备的状态监测为基础,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收集与存储,并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估,对处于不同状态的设备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后形成状态检修计划。故加强基础管理并发展创新,是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需要,从而也看出了变电运维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1第一时间掌握设备的状态

运维人员作为设备的主人,对设备运行状态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在日常巡视维护时和各类安全检查及专项检查中,利用自身看、听、摸等感官知觉综合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利用在线监测、红外成像扫描、电能质量检测等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按规定做好各压力值、泄漏电流值等记录并用同类型比较法认真分析设备有无异常,并对设备的缺陷、状态的分析,来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从而为状态检修提供第一手的诊断依据,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2.2为状态检修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运维人员规范使用EAM数字化电网系统,负责所辖20座变电站设备信息收集的部分工作。包括设备投运前的基础数据、设备台帐、运行信息、缺陷记录、跳闸记录、巡视记录、轮换试验记录、在线监测记录、两票、规程等信息及相关数据录入EAM系统。一方面保证信息录入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使信息在整个生产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实时性,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等参考基础数据。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上的,没有诸如原始记录、设备台帐、图纸技术资料、运行分析等基础数据,实施状态检修也就是一句空话。

2.3为状态检修提供班组初评

设备运维班组根据EAM数字化电网系统内健全的记录:如缺陷情况、红外线测温情况、在线监测情况、设备操作频率、开关的跳闸次数、检修和试验周期(是否超周期设备)、完成技措和反措情况等等,并按照各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导则》、《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设备状态评价管理办法》、《冀北电力检修分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标准实施细则》等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设备各状态量的分析和评价,确定设备状态级别,形成班组初评意见。班组初评意见应包括设备铭牌参数、投运日期、上次检修日期、状态量检测信息、状态评价分值和结论、扣分状态量描述、检修策略建议。

3.状态检修让变电运维获益

3.1增强了运维人员工作责任心

在状态检修的实际工作中,运维人员在巡视维护检查中,能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并上报;在参与对检修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把关,没有走过场的现像;利用在线监测、红外成像扫描、电能质量检测等技术对设备进行认真监测等,这样既提高运维人员工作质量,又实行责任到人的有效手段。比如利用红外成像扫描提高了设备测温的精确度,我公司维护的各站运维人员定期(或特巡)测温,及时发现各电压等级母线、导线架、变压器、开关、CVT、容抗器等发热的多次严重和危急缺陷。并抢在两会保电或夏季大负荷到来之前处理完设备缺陷,设备运行水平明显提高,保证设备“零缺陷”迎峰度夏(或重要保电任务)。

3.2运维人员的素质提高

在开展状态检修的工作中,大量的采用新技术是必然的,如在线监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同时设备的状态最终是依靠人员的分析、判断决定的,运维人员的水平素质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状态检修对运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能促使运行人员有紧迫感,自发的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工作也能做到事半功倍。

3.3减少倒闸操作和现场许可工作票的工作量

在实施状态检修的情况下,编制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就不能向以往一样对每一个变电站设备按周期制定停电计划。而是各单位及时进行设备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提报设备停电预试计划,统筹考虑设备应修必修的具体内容,然后上报。调度在安排计划时,为了使设备维护单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设备检修应适当安排,通过这样的安排,倒闸操作次数明显减少。

运检人员在变电站工作时,需在停电设备周围设置安全通道及现场安全措施,使停电设备和带电设备隔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状态检修由于减少了停电次数,减少了变电设备操作,从而减少了变电站误操作的几率,减少了现场许可工作票的工作量,同样也减少了发生事故的隐患,相应提高了电网和人身的安全水平,从而提高了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4.变电运维在状态检修中的不足

通过收集和整理EAM数字化电网系统内的数据已基本完整。还有欠缺的是数字化电网内有一些技术指标从设备铭牌和技术说明书上都无法找到,还有一些出厂型式类试验数据、订货技术协议、监造报告等。技术水平也不是完全跟上实际的需要,目前对20座变电站的设备不良状态或异常状态的判断依据,部分来自人的直观判断,对各站设备的隐性不良状态,还没有及时准确有效的判断方法。管理工作也没有完全跟上,有的运行检修记录的管理存在盲目性,历史记录没有被很好地组织利用起来等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仍需加强。

5.结束语

在电网发展日益庞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变电运维在开展状态检修的工作应提高自身素质,因为它在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也是开展状态检修的受益者。我们尽管在电力企业要全面实施状态检修还需做大量的工作,但可以预见,电力生产企业实施状态检修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规范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意见.

篇8

【关键词】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化;减人增效;建议

1.引言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可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同时,无人值守模式积极推进了运维一体化,真正实现减人增效。据了解,按照国网公司关于加快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的统一部署,到2013年底,国网公司系统各电压等级交流变电站需全部具备无人值守条件。

下面就以某电力公司为例,介绍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和运维一体化推进的经验,提出初步建设性建议,供各电网运行公司参考。

2.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回顾

国家电网公司为解决电网快速发展和运行人员紧缺的矛盾,要求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变电站无人值守试点工作。某电力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90年代就着手开展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2000年全面启动了22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2005年全面实现了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的无人值守。2007年,明确了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及无人值守建设目标。2008年底,该下属检修公司500千伏集中监控中心与第一个新建50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站投入运行,该500千伏变电站按集中监控管理模式一步到位。

同时,该电力公司逐步对已投运500千伏变电站开展无人值守改造。2011年底,该公司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并全部通过了各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验收,从而实现该公司17座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率100%。

该公司年自2010年起着手谋划变电运维一体化推进工作,本着试点先行、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的原则,在下属检修公司等试点推进。2011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该公司全面推进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截至2012年末,已基本实现运维一体化近期目标。其中下属检修公司500千伏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达项目标总数的85.7%,同时深化拓展了部分设备A、B类检修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等二次设备检修工作。主要做法有:

2.1 加强组织保障,为运维一体化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运检部、安质部、人力资源部紧密协同、分工协作,加强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评,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二是健全、完善公司二级运维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维岗位人才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运维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装备的调整与配置,修订、完善运维班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确保运维业务正常开展。

2.2 强化培训,着力培养“运检双能”人才队伍

该下属检修公司自接管500千伏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以来,在公司指导下,超前谋划、提前启动,大力实施“检修转运行”岗位培训系统工程,先后开展五批次近百人的“运检双能、一专多能”技能培训,并实施公司新进人员运行、检修轮岗实习培训。该检修公司运行人员中,一半以上为检修转岗人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随着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度推进,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该检修公司组织编制了《运维一体化技能培训教材》、《运维人员能力规范》、《运维人员成长规划》,作为运维工技能培训、鉴定和职业规划的指导性文本。截至2012年末,该检修公司共160名运维人员通过了“运检双能”技能鉴定。

2.3 加强标准建设,健全完善运维一体化工作体系

该公司深入开展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融合运行和检修专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在公司指导下,该检修公司新编26个管理制度、20个岗位职责、26个标准作业流程,涵盖了设备C、D类检修和日常维护、应急抢修、设备巡视等运维一体典型工作流程及TA开路、保护装置告警、SF6气压降低、直流接地等典型缺陷处理流程和典型工作票。标准体系突出个人专业融合,强调工作时界面清晰、监督到位;确保作业现场流程不乱、工序不减、监护不断、验收不松;落实“双专业”设备主人制。

2.4 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安全

该公司严格按照《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针对现场安全管控、倒闸操作、工作票管理、标准化作业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分析,认真梳理完善,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各单位运维业务的开展由运检部、安质部共同审定并阶段性实施的维护性检修项目,现场运维人员在确定的作业项目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在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管理,杜绝因运维一体化而对安全生产局面造成影响。

2.5 建立激励机制,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可持续开展

为推动运维人员快速岗位成才,该公司检修公司率先建立了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设立1至6级运维工,对4级(检修正手、运行正值)及以上运维工提升1至2个岗级,同时优化绩效考核,将员工薪酬工资总额70%纳入绩效分配范围,对倒闸操作、C/D类检修项目单独进行绩效核算,拉开分配差距。

2.6 创建“运维一体化创新工作室”,加强专业引领

为有效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2011年该检修公司创建了“运维一体化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由公司运检部主任担任组长,以变电运维专业为依托,整合检修、运行专业资源,组建运维专家团队,定期举办“运维一体化工作推进会”、“运维一体化工作评估会”等专题会议,全面进行管理诊断、效能评估、督促执行、指导纠偏。

3.成效

3.1 人力资源更优

该公司在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经历了有人值班、少人值守、无人值守和运维一体几种运维管理模式的变迁,人力资源优势凸显,参照国网公司定员标准,以500千伏中型变电站为例,实施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管理后,一个500千伏中型变电站运行和检修人员折算仅8.5人,劳动效率较有人值班站提高62%,较少人值守站提高53.7%,较无人值守站提高43.2%,对照国网公司500千伏变电站运行和检修定员标准,劳动效率提高39.4%。

3.2 应急处置响应更快

变电站实施运维一体和无人值守运维管理模式后,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场运维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进行判断处理,确保倒闸操作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理的速度,现场设备缺陷处置时间由以往的平均3小时以上提高到现在的45分钟,时效提高近89%。

3.3 运维质量更高

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后,由于专业化巡视持续开展及运维人员对设备的分析、处理能力的提升,变电站设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2012年下半年,该检修公司管辖的17座500变电站中,有10座实现“无缺陷变电站”目标(即截止12月之前所有遗留缺陷处理闭环,12月无新增缺陷),维护水平迈上新台阶。

3.4 日常管理更精

结合“运维一体化”开展的每周专业化巡视、每月设备问题专题分析,深入落实设备“运行检修”双主人制度,运维一体化班组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彻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更为全面、准确、及时,为变电站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

4.总结

4.1 转变观念、主动适应

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是解决电网快速发展与人才结构性缺员矛盾的必要手段和提高效益效率的最佳途径,运维一体化是大检修体系建设的内涵要求。只有坚定信心,摒弃传统的运行、检修观念,主动思考,积极适应新模式,才能有效推进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工作顺利开展。

4.2 组织保障、机制激励

一是加强无人值守和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有序安排地加大人、财、物投入,统筹协调推进工作;二是组织对机构、人员、设备、设施等现状进行调研,做好对比分析,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三是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检双能人才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人员积极性。

4.3 不立不破、制度先行

该公司深入开展制度修编、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剖析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工作特点、深度融合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不断探索,建立起一整套与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4.4 立足培训,人才强基

培养运检双能人才是实现运维一体的难点和关键点。以能力扩展、专业融合为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培养“三步走”战略,实现了运维能力由“单一班组”向“个人一体”的本质转变。

一是分段实施,稳步推进。二是双向换岗,专业均衡。坚持“少量多批、轮岗轮训”。三是交叉互学,结对帮扶。开展班组岗位能手、技术骨干结对帮扶,实施培训效果连带考核。

4.5 稳妥推进,风险管控

篇9

【关键词】变电运行;状态检修;巡视质量

【 abstract 】 at present, the state to power Lord equi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not only power grid equipment to achieve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but also to maintain good health condition and equipment intact rate can reach the power grid strong and reliable power supply.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verhaul is the state of the equipment of the preventive homework. In an increasingly large development power gri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user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today, the state overhaul more show the role that cannot be replaced.

【 key words 】 the substation running; The state overhaul; Patro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U279.3+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状态检修概述

随着电网的发展,变电设备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对变电设备的管理方法做出调整,状态检修正是适应这一需求,由原来较为粗放的定期周期性检修转变为较为集约的根据设备情况来进行的状态检修,以安全、环境、效益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一种针对性的主动维修方式,与定期检修相比,能降低检修成本、减少检修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发挥状态检修的优势,结合变电运行工作实际,对变电运行管理做出相应调整,适应状态检修的要求,优化管理变电设备,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状态检修于1970年以后发展起来,它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综合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在线状态监测以及预防性试验等获得的状态量信息,通过先进的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评价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早期征兆,并进一步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前进行检修。

状态检修应用于设备检修的前提是设备有一个逐渐劣化的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表示的是设备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图,称为P-F曲线。F是故障点,表示设备已经失效的那个时刻,而P点是开始能够发现或监测出该设备正在失效的那个时刻。实际上的失效在P时刻以前已经发生但是无法识别出来。通过曲线可以发现,若在P-F间隔期能检测出这个潜在故障,那么就有可能通过维修去防止故障的发生,或者采取措施(退出运行或更换备品)避免或降低故障后果。这就是状态检修的理论依据。

2、状态检修总体规划

在电网发展日益庞大且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下降,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当时的规程进行春检,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只有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1)设备数据库

设备数据库由设备基本参数、日常运行维护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离线试验数据以及设备在线检测数据组成,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否则即使操作系统功能再强大亦是枉然,所以说设备数据库是整个状态检修系统的基础。

(2)智能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设备状态综合统计分析和检修生产辅助决策平台,构成状态检修系统的核心。通过设备个体的各种状态量数据录入,形成一个包含巨大信息量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智能专家系统软件对其进行纵、横向交叉比较,及跨专业的综合推理和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得出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及提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建议。

(3)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状态检修系统是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模块,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它包含着多个不同功能和专业的子系统。通过建立一个闭环的信息管理流程,使各个子系统之间建立关联,互相交换信息,所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能帮助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建立起一条信息桥梁,如果没有该系统的支撑,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将成为无本之木,失去与外界的任何联系。

3、对状态检修的正确认识

随着前期状态评价的日臻完善,研究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后续的检修决策上来。检修决策是以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基础,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约束的前提下,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方式,并制定具体检修方案。检修决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状态检修的成效,包括对电网安全性能的提升以及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

对状态检修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事状态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缺乏对其理论的学习及深入的研究,认为减少停电次数,拉长检修周期不仅可以少于活,也能保证安全,对状态检修如果存在以上片面的看法,是对状态检修的认识处在—个浮浅的状态,认为状态检修就是少干活,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技术水平跟不上实际的需要,从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无论事故后检修还是预防性检修都是与技术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状态检修也是一样。实施状态检修,是有技术基础的。只有把这个基础夯实,我们的状态检修工作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但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基础管理不能提供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或运行检修记录不详、不衔接、资料丢失等。历史记录没有被很好地组织利用起来,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信息来改进我们的生产检修管理工作,各级专业人员不知道自己在状态检修中所扮演的角色,检修工作没有着眼于取消没有必要的工作,多年延续下来的定期检修制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维,只知道按“规定”办,至于该不该检修则很少考虑。至于新的检修周期的确定、检修项目的变更是否合适,怎样在实践中去检验,寻找规律,找出每类设备检查或检修较经济的周期,在这方面我们专业管理人员做得远远不够。

4、提高状态检修巡视的质量

(1)巡视重要性

按照状态检修的要求,虽然巡视周期延长了,但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巡视质量有所提高。目前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实时监控设备故障、保护动作、温湿度感应等情况,实现“五遥”功能,可以代替部分人工。但是仍然无法取代运行人员的现场巡视工作,可以说自动化设备对变电设备的反应还是相对滞后的。因此,我们还要重视巡视工作,周期可以延长,但质量必须提高。

(2)PDA日常巡视

按照标准化作业的要求,PDA是日常巡视内容的较好载体,目前使用的PDA巡视还应延续。建议PDA巡视的系统还应改善,将巡视内容固化到PDA中,减少每次巡视前的定义下载环节,把重心放在精简巡视内容上来,做到内容精确,与实际设备相符,符合巡视人员能够达到的实际,提高日常巡视质量。

(3)特殊巡视

特殊巡视也是监视设备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雷雨季节前,大风、大雾降雨(雪、冰雹)、沙尘暴之后,应对相关设备加强巡检;新投运的设备、大型操作后或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后重新投运的设备,宜加强巡检;日最高气温35qC以上或大负荷期问,宜加强特巡工作。

5、结论

总之,变电站的状态检修,涉及到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设备寿命管理和预测、信息管理与决策等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在状态检修中的大量运用,设备的状态检修将越来越多,降低变电站检修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投入。技术的进步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提供支撑,需要变电站由计划检修逐步向状态检修过渡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在线监测系统应进行统一规划,统筹考虑,设立专项负责部门,加大组织管理的力度,在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将状态检修体系在企业建设中高效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变电站;110kV;常见问题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电能已经成为人类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二次能源之一,成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是火力发电厂、水力l电厂、核电,还是新能源发电厂,发电厂一般都远离负荷中心。因此,发电厂需通过输电线路输送至用电中心,为了降低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采用升压变电器将电压抬升;如果电能输送距离较大的时候还需要在中途设置转换变电站;电能传输至用电负荷中心后,由于电压等级高,再经由主降压变电器将电压等级降低,再输送至各配电站,最后满足不同用户对电能的需求。

本文将主要以110kV变电站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和针对某些常见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和防范措施。

1 11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

本文所介绍的110kV变电站是河南济钢厂的110千伏 水变电站,一次侧电气设备配置为开关柜采用GIS(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器)设备,主变压器采用SZ10-31500/110;二次侧6kV开关柜采用GG-1A(FF)型开关柜,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通过两组电容器与配电网线路进行连接。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一般出现严重故障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出现重点故障,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电能质量严重下降,大范围停电,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设备检修不及时等都有可能引起严重故障,甚至人员伤亡。

1.1 线路故障

变电站线路包括输电线路和配电母线线路。输电线路承载这电能的传输任务,其稳定工作是保证变电站可靠运行的关键。输电线路故障是110千伏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会出现三大类故障:短路故障,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其中按照每一个故障又分为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例如三相接地、断路、短路故障属于对称故障,两相和单相接地、断路和短路故障属于不对称故障。

母线故障是指变电站出线出现问题,变电站出线母线起电能汇聚和电能分配的主要作用,它的工作性能对整个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母线上连接着多个子配电系统,一旦母线出现故障,将导致110kV变电站的整个供电区域全部出现故障。

1.2 主变压器故障

主变压器是变电站最重要的设备,承载在电压变换的作用,因此110千伏变电站一次侧一般采用冗余设计,即两台主变压器,在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或者停机检修时,可及时切换至第二台主变压器,保证供电可靠性。主变压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上一些常见问题:

(1)变压器内部油箱出现油箱温度异常,原因主要有变压器三相绕组接地,匝间短路和相间短路等原因。

(2)变压器外部故障,原因主要有绝缘套管破裂或电压闪落引起的接地短路故障,或者是相间短路等。

(3)变压器运行时有异响,主要原因有铁片之间有杂物,铁片厚度不均匀,亦或是绕组铁芯紧固件松动。

(4)变压器油质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有变压器内部绝缘套管破裂出现局部放电,导致油分解变质,亦或者是变压器内部由于出现绕组短路、相间短路等故障时,导致变压器油温过高,氧化严重。

1.3 倒闸操作问题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其操作是否恰当对整个变电站及其配电网络能否正常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变电站倒闸操作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

(1)操作人员设备认知不足或业务技能不过关。

(2)单人操作或无令盲目操作以及操作人员思想不集中而导致进错间隔。

(3)绝缘防护用品穿戴不齐全或者使用不合格的防护用品。

(4)所有未严格执行倒闸操作五制而导致的误操作。

2 11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1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变电站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有些是变电站管理上存在问题造成的。根据本文多年的变电站运行管理和维修经验,针对上述11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1)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完整的变电站运营管理体系,标准化操作流程,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技术,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和智能水平,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这样可以降低故障率和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变电站管理效率。

(2)变电站运营管理的执行者是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因此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变电站应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出现故障后,变电站工作人员应仔细分析故障原因;同时开展一些针对重要故障的应对技能培训,让工作人员在出现故障时,能以最快、最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能将损失降低最低。

(3)依据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基本方针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狠抓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典型事故案例等多种安全教育来不断增强变电运检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另外对于安全责任的落实必须严格应该配以相应的考核机制激励变电运检人员时刻关注自身的安全责任。

(4)为了进一步防控110kV变电站运行故障,还必须强化站内设备管理以及加强设备巡视维护(特别是特殊天气的巡视)工作,这是110kV变电站运检工作的一项常规但十分重要的内容。强化站内设备管理需要从设备基建时开始,做好设备选型,以保证电气设备各项功能的齐全和实用,注重对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监督与检查,严把验收关,以避免由于施工质量和电气设备本身接线错误所导致的事故。要加强设备巡视维护工作,通过巡视工作的认真开展,来及时地发现电气设备缺陷,从而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巡视过程中发现站内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充分利用声音、颜色、振动、气味以及温度等设备表露特征变化加以分析和辨别对于巡视的间隔时间和周期,要适当进行区分,对于己经确定存在缺陷的电气设备,在特殊天气时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参考文献

[1]周淑芸.浅析110kV变电站运行接线方式与调度运行[J].科技与企业,2011,13:123.

篇11

关键词:变电设备;检修;问题

一、根据A变电站运维需要设定变电设备检修的对象和目标值

本次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对象是PVC电线管暗、管内穿线、电缆敷设以及变电设备裂缝;本次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关注设备可用率、设备一类率、设备完好率、供电可靠性,具体的目标值和最佳值。

二、根据A变电站常见故障设定检修周期

为了确保电缆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且绝缘良好、外观无损伤、封端应严密,应在敷设前对线路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必要时,应进行超潮湿判断。对于1KW以下的电缆,应确保对地绝缘电阻大于0.5;对于6KW以上的电缆,应进行直流泄漏交流耐压试验。

三、具体工作的开展

1.检修PVC电线管暗配

A变电站为了减少穿线的阻力,节省成本,线管暗敷应遵循选近路、少弯头的原则。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度应小于管外径的10%,且不应有裂缝、褶皱和凹陷[1]。在线管暗配、埋设于混凝土内和地下时,线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外径的6倍、10倍。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有线管进入的盒面,采用锁扣连接,做到一管一孔。在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来保护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抹面强度大于M10,厚度应大于15mm。

2.检修管内穿线

①清扫管路。对于管路较长或弯头较多的钢管,可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减少穿线的阻力,方便穿线。②穿引线的检修。对于转弯较多或较长的管路,为了确保穿线的顺利进行,可在穿线时一并穿好穿引线,这样就可以在穿线受阻时通过两根铁丝的搅动把引线拉出。③导线的检修。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箱、盒内才能有导线接头,且在箱、盒内预留长度;于配电箱内,预留导线的长度是配电箱周长一半④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为了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用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应对各相进行合理调配。

3.检修电缆敷设

(1)设立辐射方式。在敷设时,应使电缆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同步进行固定处理,然后装设牢固的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由上而下分层配置强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电力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电力电缆应在控制电缆上面。若敷设于普通支架上,交流三芯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不宜超过一层;若敷设于桥架上,交流三芯电力电缆不宜超过二层,控制电缆不宜超过三层。

(2)检修配电箱、配电柜。配电箱、配电柜以及墙柱上明装箱的安装在土建地面施工结束后进行。在土建抹灰装饰前,根据抹灰厚度进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安装的配电箱、配电柜应部件齐全,切口整齐,位置准确,箱体开孔合适。若因引出管而需开孔时,可用开孔器,严禁使用电气焊对分线箱、接线箱、配电箱开孔。

4.检修变电设备裂缝

(1)磁粉检测法。磁粉检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①确定监测区域。为了确保磁痕的有效辨别,减少不利因素的感染,应对监测区域进行清洁,清除油漆、油脂、氧化皮层以及其它污物。②提升被测件表面的粗糙度,可用的方法有:机械加工、打磨。③涂抹反差增强剂于监测区域,增强磁痕与表面的反差。④对监测区域进行磁化处理,一边喷磁粉一边磁化。⑤观察监测区域,若有磁痕,则说明表明有裂纹,否者没有;为了进一步确定裂缝的开裂程度、具置以及形状,可借助放大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进行观察。

(2)渗透检测法。渗透检测法适用于被检件表面有开口缺陷的探伤,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也均可,比如塑料、钢铁、有色金属、陶瓷等,也能一次性全面检测形状复杂的缺陷,是磁粉监测的有效补充。但是,该方法无法监测出闭合性表面缺陷以及埋藏缺陷,此外,还存在灵敏度低、程序繁琐、成本高等问题。

(3)超声检测法。超声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以承压管材焊接接头超声检测为例):①确定检测面,并根据母材的厚度确定探测方法和探头的移动区域。探头的移动区域是检测面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检测区以及其两侧的区域,如图1所示。②对探测仪的灵敏度进行校验,然后进行逐批探伤,为了确保检查的效果,应定定期进行再校验。③记录检修缺陷回波幅度,并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进行比对,以比对的结果进行合格评定,验缺陷回波幅度低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为合格,否则评定为不合格。

超声检测可应用于承压容器、承压管道等厚度较大零件的内部裂纹监测,具有周期短、灵活方便、灵敏度高、人体无害、成本低等有点。不过,该方法不具备直观性,且对检修人员、被探板材、工作表面、探伤场地的要求较高,要求检修人员以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的缺陷辨别能力;要求被探板材的金相组织不会产生干扰回波;要求工作表面没有油污、水分、污垢以及其它污物,确保厚度均匀、光滑、平整;要求探伤场地没有强磁场、严重粉尘、强光以及强振动。

四、结束语

变电设备是供电公司的核心构件,而短路故障、短路故障以及裂纹能严重影响其运行效果,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安全。所以说,变电设备的短路故障检修、短路故障检修以及裂纹探测是供电公司每位检修人员的重要职责,除了要合理应用各种检修方法外,还应建立定期、严格、准确、精确的检修机制,确保安全隐患能及时得到排除,确保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变电运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2-0123-02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给电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变电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随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数字化设备被应用在变电站中,形成了数字化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具有的众多优点致使其代替传统变电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1 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

数字化变电站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智能化的采集和处理相应的运行数据信息,然后通过输出设备高效、快速的完成信息的输出,显著的提高变电运行的效率。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动化的运行管理

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了众多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各个设备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各种运行管理设备在相互连接的基础上,根据数字化变电站中专用的IEC61850通信规范,能够实现对变电运行的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无线测温系统、在线检测系统等,实现对数字化变电站设备运行的温度以及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控制。

1.2 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数字化变电站的采样值传输以及开关量等过程都是由光缆组成的智能网络完成的,因此,数字化变电站显著的降低了二次压板以及二次电缆的用量。并且,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间隔层和站控层形成的MMS网络,构成了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独特网络架构。

1.3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了众多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并且还将一些智能组件安装在一次设备旁,能够实现对变电运行状况的自动化操作,例如自动调节、自身故障检测等,实现对变电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2 数字化变电站对变电运行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变电站应用了一些先进的设备以及相应配套的技术,然后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变电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当运行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处理、提醒,以此保证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数字化变电站对变电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变电修试工作的影响

传统变电站的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变电站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完善,通过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袋实现在变电站汇总,能够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的将更多现有的设备以及技术应用到数字化变电站中,对数字化变电站的工作性能进行改进和完善,显著的提高变电运行的效率,对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对继保校验以及验收工作的影响

数字化变电站的继保设备的要求和传统具有非常大的差别,传统的继保校验工作工厂采用三相或者单相测试仪进行继保检查,其中微机型差动继电器通常采用三相校准仪进行校验,通过相应的测试仪对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测,然后模拟电压/电流互感器输出,然后观察继电器的运行状况,该种校验仪器的校验方法需要考虑电流量、电压量以及绝缘状况等,并且校验设备相当笨重,当输出的电压过大时,将会给检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采用的新型校验设备,并不需求进行继电器的进程转换,而是直接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该种校验仪器的校验过程非常简单,并且对电源、电压、电流以及绝缘的要求不高,同时还具有灵活、安全、重量轻、体积小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因此,数字化变电站的继保校验以及验收工作更加简单、便捷。

2.3 对巡视项目的影响

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了众多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因此变电运行的巡视项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进行巡视时,应该及时的制定相应的巡视项目表。数字变电站采用的新技术致使原有的设备从外观以及结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电子式互感器,巡视的项目包括绝缘脂的状况、光纤和采集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或者振动,并不需要巡视端子箱引线是否存在打火、过热以及松动的问题。此外,对于数字变电站的一些关键性的设备,例如交换机、GPS对时系统等,进行巡视时,应该将巡视重点放在光字牌、指示灯以及外观等方面。

2.4 对安全防范的影响

由于数字变电站中采用了多种的新技术以及新设备,并且各个设备之间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数字变电站的安全防范非常复杂。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方法和常规的安全措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传统的变电站的安全布置以及范围相比较,数字变电站的安全防范布置方法相对困难,通常集中在交换机端口或者软压板的接口处,运行人员通过软压板能够进行后台操作,检修人员也能够通过软压板进行检修操作。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防范范围需要考虑从整个网络进行考虑,尤其是数字化变电站中集多中功能为一身的设备,例如主变高压侧测控、GPS对时系统、交换机、合并单元、主变闸刀等,数字化变电站需要对这些设备采取专业的安全措施进行保护,防止这些设备出现异常,影响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5 对安全事故处理的影响

传统变电站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法与过程,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逐渐的积累起来的,然后逐渐的走向成熟。但是,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时间相对较短,并没有积累众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事故处理,一方面应该借鉴传统变电站的变电事故处理办法,然后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为数字化变电站以后可能出现的变电事故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数字化变电站应该实时的对变电站的设备以及装置进行检查,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的发出相应的警报信号,通知相关的检修人员迅速的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以此降低变电事故对设备造成的影响,保证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2.6 对变电运行规程的影响

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了众多的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例如网络化的二次设备(主要包括数字式二次设备、光纤、交换机、GPS对时系统等),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主要包括光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器、智能终端等),因此数字化变电站的变电运行规程需要在原有变电运行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修订或者新增,对于传统变电站变电运行规程中没有涉及到的新设备、新技术等应该增添相应的变电运行规程,对于相对滞后以及并不能满足数字化变电站设备运行的规程,以及与新设备运行相矛盾的规程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修订,防止变电运行规程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数字化变电站的推广和应用,会积累大量的变电运行数据资料,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能够为数字化变电站编制适应自身发展的变电运行规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3 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强化措施

3.1 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变电运行管理人才队伍

目前,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并且年龄相对较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尽管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型变电站中,很难掌握先进设备以及技术。因此,在创建数字化变电站时,应该培养一批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变电运行管理人才队伍,一方面对既有的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的设备以及相应的技术,另一方面还应该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而创建一支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变电运行人才队伍,为数字化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吸收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快,各种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快速的更新,数字化变电站应该不断的引进技术上更先进的变电运行设备,在引进设备时还应该引进相配套的技术,保证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变电运行设备的原理以及功能,从而更好的运用相应的设备,以此推动数字化变电站不断的向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3.3 做好数字化变电站的资料归档工作

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料,并且对数据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数字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数字化变电站在引进设备时,应该及时的检查、收集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图纸、测试报告证明等重要的档案信息,然后将各种档案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做好基础资料的归档工作,为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

4 结 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变电站其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特点,显著的提高了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目前数字化变电站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应该重视数字化变电站对变电运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安全和技术措施,以保证数字化变电站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朱江.数字化变电站对变电运行的影响探讨[J].广东科技,2013,(14).

篇13

去年7月,根据公司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市公司举办的安全运行培训班。学习期间,先后参加了由教育处的集中培训学习,先后学习了《安全规程》、《运行规程》、《两票管理》、《调度规程》、《仿真培训》、《微机基础知识》、《现场急救》、《消防知识》、《继电保护》。

由高级技师**讲授的《安全规程》的学习中,通过一些真实违章的事故回顾使得我再一次认识到安全对于生产和个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每一个电业工人的护身符,违章操作无异蛾扑火。违章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不能说大家没有认识。那么为什么又常有违章的事发生呢?我想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原谅自己的疏忽,甚至放纵自己不遵规守纪的行为,最终,一足失成千古恨!让我们更加警醒,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关注安全。生命璀璨夺目,美好无限,而不安全和事故却对生命进行着挑衅和肆无忌惮的吞噬和侵蚀;虽然,在天灾面前显现了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脆弱,那么,那些不讲安全的血和泪的事故的隐患,则是纯粹的人祸!正是无视安全,不遵章守纪,才对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和生命构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威胁和伤害。正是这些惨痛的事故,让千万个家庭失去欢笑的权利,让无数个母亲和孩子在号啕哭泣。安全,是天伦,是亲情,是人性。安全,只有安全,才能让我们远离那如泣如诉的痛苦和哀伤,安全,只有安全,才能让我们寻求快乐生活,得到平安幸福。

由高级技师**讲授的《运行规程》,学习中我在理论上用心钻研,熟记操作规程,实践上严格遵守运行规程。保证不发生误操事故,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注意的事项随时记下来,虚心向师傅、专工请教,虽然已经明白运行规程,但深知要想把运行专业学透学精,还需要时间的磨练、知识的积累,循序渐进。即使休息期间、间歇时间,不忘看运行专业书籍,做到身不在岗心在岗,还充分利用家里网络资源,查看电力运行文献,开阔视野,继续充电,希望在上岗后能以新的认识高度对待。

由高级技师**讲授的《两票管理》的学习中认识到在倒闸操作,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基本内容。如不加强“两票”管理,狠抓“两票”合格率,安全生产就无法得到保障。我做好“两票”工作的同时,还确保在操作前实行模拟预演操作制度,加强日常操作的基本训练,经常举行反误操作的训练和演习,加大唱票监护力度,严格执行操作中的“四对照”。

由调度工程师**讲授的《调度规程》的学习中,清楚的认识到了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即电网调度机构。也就是电网的发电、供电、用电运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中心。电网调度机构是电网运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机构。各级调度机构分别由本级电网经营企业直接领导。调度机构既是生产运行单位,又是电网经营企业的职能机构,代表本级电网经营企业在电网运行中行使调度权。各级调度机构在电网调度业务活动中是上、下级关系。下级调度机构必须服从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凡并入电网的各发电、供电、用电单位,必须服从地调的统一调度管理,遵守调度纪律。各级调度机构按照分工在其调度管理范围内实施电网调度管理。

由工程师**讲授的仿真培训学习中。培训了倒闸操作、熟练并正确地进行倒闸操作。随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发展,电网的安全性得以大大地提高,而设备的故障率有较大的降低,从而使得参与现场实际处理事故的机率变的很小。同时,一旦发生事故,如不及时处理,又将会给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事故处理培训项目是仿真变电站培训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必须沉着、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不能慌乱或未经慎重考虑就进行处理,以免扩大事故。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威胁。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对重要用户应保证不停电,对已停电的用户应尽快恢复供电。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供电恢复正常。要做到这些,只有在仿真变电站进行事故处理培训是目前最有效的培训手段。陈老师在仿真机上设置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各类故障(设置线路、母线、主变等设备的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故障,也可设置单一故障或由多重简单故障复合而成的复故障),并在仿真变电站中的控制屏、中央信号屏、继电保护屏及多媒体机上反应。要求我们根据事故现象、各种信号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事故的类型、范围,快速、果断地处理事故(隔离故障设备、恢复正常设备的供电),并在规定的时间处理完毕。通过事故处理培训,提高了我们分析及处理事故的能力,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由高级技师**讲授的《继电保护》课程中,学习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的动作应具有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可靠性。通过这些特性,使得保护装置它快速、准确的切除故障部分,不影响非故障部分的继续运行,保证最大范围的供电,尽量缩小停电范围。电力系统由于其实时性的特点,当发生故障时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尽快动作,切除故障,这样可以系统电压恢复快,减少对广大用户的影响,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降低。同时又通过自动重合闸装置保证了瞬间故障情况下的连续供电。

此次培训,还有主治医师韩洁讲授现场急救的知识,消防专责讲授了消防知识。对我在以后工作中的技能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市运行工区培训的时间中,通过技师张惠民在授课中精彩的讲解,深刻体会到要学好运行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就像做一道鲜美的佳肴,需要准备充分的素材和良好的方法。对于运行课程,需要听重点、记难点、重思路和方法。运行的特点就是发展比较快、理论性和工程性都比较强。由于没有到现场实践的经历,我们对一些概念和实际系统都没有感性认识。而运行是牵涉计算机、通讯、数字信号处理和电力系统理论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系统。其中牵涉到理论、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我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往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为此,张老师为这门课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和系统示意图。这些素材包括了变电站、发电厂和控制中心的设备,而这些东西在上课时演示和结合理论讲解,从而让我领会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现场知识。

**年**我被分配来到了220KV**变电站学习,作为一个35KV变电站值班员我对面临的新工作、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同时内心免不了有一点紧张和忐忑不安——毕竟自己是一个新手。在220KV**变电站这段时间内我学到了以前单单通过书本而无法同实际相结合的知识,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变电运行专业知识和电气常识,培训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此可以加以更好的吸收和消化,也许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吧。通过直接接触电力现场运行过程,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变电运行这一岗位的重要性和自己以后将要肩负的重大责任:安全生产永远是我工作道路中的第一目标。

**变电站,于1986年12月投运,现有220KV、110KV、10KV三个电压等级,主变压器有两台,变电总容量为2×120MVA。220KV主接线方式为双母线带旁母接线,进出线共有10条;110KV主接线方式为双母线带旁母接线,半高型布置,进出线共有10条;10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带旁母接线,出线共有8条。全站共有设备单元258个。220KVI姚计线、II姚计线、III姚计线三条线路与姚孟电厂相连,并经本站220KV线路与豫南电网联络,经计平线与贾庄变电站连接;110KV向市区变电站供电;主变压器10KV侧做为站用变电源和10KV开关站电源。设备配置情况:主变压器均为有载调压变压器,计#1主变为日本日立公司生产,计#2主变为沈阳变压器厂生产。220KV断路器为LW6-220型六氟化硫开关,110KV断路器为3AP1FG型六氟化硫开关,10KV配电装置为GG1-A型开关柜,配用真空高压开关。

**变电站在河南电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主要担负着豫东南地区及舞阳钢铁公司的供电任务。110KV部分担负着电气化铁路、平顶山市区、叶县、平煤集团部分大型煤矿及几个大中型企业的供电任务。负荷主要是煤矿、化工、铁路、轻纺等。:

篇14

本文就35kV-220kV变电运行模式、安全管理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变电运行安全检修安全管理

前言

本身变电运行这个行业就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行业中有技术性很强、很复杂的工作,也有技术性很弱、很琐碎的事情。想要把变电运行工作做好,不管小事大事都应该重视。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能源供需矛盾也日趋突出,尤其是电能源的供给尤其突出,从而变电所数量增长迅速,变电运行人员日趋紧张,为解决运行人员不足的矛盾,电力公司通过35kV-220kV变电所无人值班改造和彻底调整变电运行模式,不仅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而且规范了运行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供电公司变电运行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一、电力35kV-220kV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1、注重变电操作员的技能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要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要认真遵守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完善规章制度,注重安全生产。

加强工作人员思想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把指标分给每一个人,也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运行。

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所必须认真贯彻。

3、注重培训员工技术,提高其技能。

在电力企业中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大力支持,需要企业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具体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编制合理的培训计划。应不定期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对员工比较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知道员工在哪些方面已经达到企业的要求,哪些还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据此便可以有的放矢,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对培训满意度、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培训成本等方面的评估,为有效制作下一次的培训计划提供可靠的保证。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各种学习班、轮训班。随着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管理思路的应用,上级主管部门往往要举办相应的培训班,适当选派一些有基础和责任心较强同志参加学习班,让他们把新技术,新思路带回所,再给职工进行讲课,使培训工作始终与企业整体工作接轨。

4、注重配套设备设施的完善。

应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首先,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1)要仔细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非常优良的电气设备;(2)要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保证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3)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其次,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再次,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因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从技术上找出设备存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又对管理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完善。

二、变电运行故障的检修

1、严格按照有关专业规程的法律规定操作。

对现行的规程必须采取慎重、科学的分析态度,既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根据历年的试验数据和设备运行情况确定重点项目并作为现阶段试行状态检修的重点。

2、提高分析与判断测试数据准确度

将测试数据同规程规定的值比、出厂测试数据比、与历次测试数据比,看测试数据变化趋势,还要与同设备的测试数据相比,最后作出综合分析、判断,对初始状况良好且运稳定的设备,适当地延长预试周期,对运行状况不良的设备,适当地缩预试周期。

3、手段应该多样化的在线监测。

随着红外线测温仪、像仪、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在线监测仪、主变的油色谱在线分析仪、机保护在线监测等手段的应用,为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诊断手段,通过这些在线监测,可以对设备的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并订出相应的测试周期和测试项目。

4、要不断提高检修工作人员检修效率。

检修工作人员对每一项工都要有详细技术说明:给检修班组布置任务应详细阐明各检修项目的技术意义及工作方向,使检修班组能较透彻了解检修的目的性。要采用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

(1)加强检修人员责任意识,利用他们的技术决窍和积累的工经验参与管理并自我负责;

(2)将本单位的检修力量集中于最关键的检修作业,其它工作考虑外包;

(3)成本要足够透明度并和考核制度挂钩,做到人人都关心成本;

(4)加强检修力度,根据条件逐步采用计算机化的检修。

不断地提高检修人员水平,认真执行检修过程: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培训教育,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如能遵照工艺完成检修工作,检修工作的在内部风险就能得到控制,并减至最小,检修人员的工作错误也可尽量被免。搞好检修管理工作的后备工作内容包括:交通车辆、工器具与备品备件的供应,设备厂家的技术支持,外包联系工作及必要的培训、文件、纸、试验设备、计划、进度、三大措施,以及规程的准备工作等。

5、在变电检修中要注重检修方式多样化。

很多国内企业以目前的条件,要想把全部备改为状态检修还是有很大困难,也不太符合实际。比如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可以率先引入状态检修把监测和诊断设备安装事先融入规划设计之中,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地处供电要区的变电站。但那些故障率较低或非重要地区的变电站为预防事故而全部采用价格高昂的监测诊断系统,有时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只须针对故障率较高的关键部件安装有实用功能的简单的监测诊断设备,然后在设备寿命探索过程中,以科学的方法先逐渐延长定期检修的间隔,待资金宽裕,再试着采用状态检修。对于大量重要性较低的部件和设各则坏了就更换,并不值得都搞状态检修,效果较理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