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有关中西文化差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中西方 创世神话 文化差异
一
“你是有罪的,你悔改吧”。如果我们见面,我就对你说这句话,你不是认为我开玩笑,就是认为我疯狂。但是如果对基督教文明有些了解,我们就会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原罪意识其实原罪意识,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就有了肇始。在古希腊神话中,在未开天辟地时,宇宙浑然一块,只存在原始天神卡厄斯(Chaos,混沌的意思),它是一个无边无际、一无所有的空间。宇宙的本体具备创生繁衍能力,生下大地女神盖娅(Gaia)、地狱深渊神塔耳塔洛斯(Tartarus)、黑暗神俄瑞波斯(Erebus)、黑夜女神尼克斯(Nyx)和爱神厄洛斯(Eros),世界由此开始。盖娅(Gaia)生了天空神乌拉诺斯(Ouranos)、海洋神蓬托斯(Pontus)和山脉神乌瑞亚(Ourea)等。接着她又和她两位儿子生了许多神。和乌拉诺斯生了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提坦巨神,三个独眼巨人和三个百臂巨神,分别代表了世界最初的些事物(日、月、天、时间、正义、记忆等);和蓬托斯生了五个孩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海。她算得上是众神之母,是奥林匹斯神的始祖。但是具体情况更复杂,乌拉诺斯一直浮在盖娅身上,不停地,生育出巨人泰坦族。孩子诞生伊始,乌拉诺斯就把他吃掉,一直生到小儿子克罗诺斯,盖娅骗乌拉诺斯吃下了一块石头,这样克罗诺斯得以活下来。后来克罗诺斯用匕首把乌拉诺斯了,于是乌拉诺斯离开了盖娅的身体,天空与大地分开了。再后来克罗诺斯依然重演了他父亲的悲剧,虽然他把哥哥姐姐们救了出来,在他们的拥护下成了新的主神,并和他的姐姐(大母神雷亚)结合生了冥王哈迪斯、海神波塞顿、农业女神黛墨特尔、婚姻女神赫拉,还有后来的主神宙斯。但是克罗诺斯也吞噬自己的孩子,于是盖娅不得不偷藏起来宙斯,使他后来回来了父亲,成为新的神主。至今,西方人仍然常以“盖娅”代称地球,在英语中也有许多“G”字母开头的单词和“地球”有关。西方关于造人的传说是由普罗米修斯完成的。普罗米修斯是泰坦巨人之一。在宙斯与巨人的战争中,他站在新的奥林匹斯神一边。他用粘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雅典娜赋予了这个男人灵魂和神圣的生命。普罗米修斯还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创造了火,并将之赠予人类。火使人成为万物之灵。普罗米修斯偏袒人类,这使宙斯感到不快。因此,他专横地把火从人类手中夺走。然而,普罗米修斯设法窃走了天火,偷偷地把它带给人类。宙斯对他这种违抗行为大发雷霆。他令其他的山神把普罗米修斯用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的一块岩石上。一只饥饿的老鹰天天来啄食他的肝脏,而他的肝脏又总是重新长出来。他的痛苦要持续三万年。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最后,海格立斯使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恢复了他们的友谊,找到了金苹果,杀死了老鹰,因而解救了人类的老朋友。
中国典型的创世神话是怎样的呢?流传最广的是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古史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引自《五运历年纪》)又: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卷,引自《五运历年纪》)而女娲造人的传说是这样的,《风俗通》云:开天辟地前,未有人民,人面蛇身的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二
我们对比中西方的创世神话会发现什么呢?其一,两者都认同混沌,即本然的完整的太一。这个不可思议的混沌在中西方的心目中都引起了无数的遐想。在西方文明中,从柏拉图的理念,到中世纪的人格化身上帝,再到近现代的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康德的先验理性,甚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无论怎么变形都无法脱离这种文化的基因。它就是一直为西哲津津乐道的具有必然性意义的逻格斯,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西方各门科学如“生物学”p“地质学”中词尾的“学”字(-logy),均起源于“逻各斯”这个词,“逻辑”一词也是由它引申出来的。
中国也是一样,逻格斯虽然不存在于中国语境中,但是“道”或者“天”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远古时候起,中国的天即扮演着上帝角色,不过在中国相对稳定,仅仅出现了天道、天理等诸名词,现在的中国人时常说:“你这人讲道理不?”可见这种信仰是根深蒂固的。中西方虽然同是面对混沌,但是它们的意义仍旧是言近旨远的。以文化现象进行论证之,在中国“天”的形象混沌不明,即使是天的代言人皇帝也仅仅自称“天子”,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个天一直是官民争取的对象,统治者美名其执政为“法天象地”,而群氓则耐心地等待天理昭彰,在忍无可忍之时则要“替天行道”。这个混沌的太一另一个形象就是家族,在中国以血亲为中心的家族伦理制度使中国成为家国一体的社会形态,这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和人民的生活。
在西方法律史上一直存在“自然法”的情节,自然法的作用如果认真研究则会发现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一,任何当权者与众生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不是中国那样由天子“绝地天通”,拒绝了思想的自由。其二,自然法作为应然层面的存在,虽然在世俗中没有客观的外化表现,但是它的位置特殊,同时在神话中的宙斯形象和基督教的基督形象又具有可感性。这不同于中国,中国呼天抢地,却从来没有见过老天爷长什么样子,或许,西方注重个体的原子思维使他们发明了上帝的人格化身吧。由于有了上帝的人格化身,国家权力永远无法将社会的领域侵占殆尽,更无法代替上帝的权力,这就是西方注重私权力的缘故,因为平民和统治者一起在上帝的面前找到了平等。西方更巧妙的是宗教和世俗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使公私的国家和社会分野最终能达成统一。其三,西方的创世神话伴随着巨大的罪孽,杀戮与比比皆是。而中国化身天地,我们尊崇的天人合一与这不会没有关系。对于西方人来说,原罪是天然的,即使没有基督教也在潜意识里孕育着,这点延伸出来,在霍布斯的一句名言中可得到形象概括:人与人是狼。萨特不也宣称“他人即是地狱”吗?所以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在西方的滥觞不是横空出世的。对于西方人来说,人是不可能完美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理想国》的破灭即是最佳证明,所以他们更加致力于制度的建构,法律本身就意味着人必须坚持自己的利益。而中国对于完美人格的期盼从来没有停止过,圣人的影子即使在今天也没有绝迹,因为人来源于自然,本来是一体的,所以完美人格也是成立的。与西方渴慕英雄不同,中国尊师重教,圣人是具有不容否定的权威的。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建构法律的信仰就难以成立。对于自由的人来说,死板的制度毕竟是束缚人的,法律从根本上具有工具性价值,中国人喜欢说“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就是这个意思。其四,两种神话观体现对社会的理想也是不同的,中国注重整体,系统思维也比较发达,社会的和谐占有很大份量,当时开天辟地,万事万物是在共时态中实现的,对比西方,他们的世界是在历时态中完成的,在以后的千年之后,两种文化塑造的社会发展状态也有共同之处。西方经历的动荡和不安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在此不加赘述。
关键词:英美文学 文学评论 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是英美语言被英美民众艺术化使用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英美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性的反映,是英美文化被世界人民所认识和了解的一个窗口。英语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表达功能的交流工具,在英美文学中,被用来表达英美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其风格也具有多元化。但是通过对英美两国文化载体语言差异、历史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1.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文学作品是文学评论的对象,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属于狭义的文学评论,而广义的文学评论则是对所有和文学有关的思想、人物、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文学评论建立在文学作品分析的基础之上,文学评论高于文学分析,分析是具体的,而评论则是广泛而深刻的。英美文学评论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类,它是一种运用文学理论现象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探讨的实践活动,它可以揭示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指导英美文学的创造。英美文学评论其对象是英语文学作品,其目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思想内容、创作风格等进行分析、议论,借此来提升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欣赏和阅读的水平,正确接收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同样英美文学评论也有别于一般的作品分析。由上文可知,文学作品分析比较重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属性进行分析思考,而英美文学评论则重视对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艺术表现和外在表现进行思考评论。
2.英美文学评论中的文化差异
人类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差异,文学作品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展现文化内涵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多以诗歌、戏剧的方式出现,它不仅代表了作者的思绪,更体现出了民族的情感,但因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导致英美文学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
2.1历史传统的差异。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在激进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具有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美国没有像英国一样带有较沉重的文化历史包袱。其次,美国为了争取独立而形成的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这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上可以没有任何包袱。所以,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很多作者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都是保持着一种较激进的态度,有的甚至还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人本主义的创新观点。然而,英国的人本主义是相对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历史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英国文学评论之中,对于人本主义的观点还是倾向于保守的一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明、文化的发展进步,在英国文学评论中这种人本主义观点,逐渐地受到了很多人的否定和质疑。
2.2载体语言的差异。美国是一个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的新生国家,在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其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和民主的文化意识等都是新生的,所以美式英语也是其中新生的事物之一。新生事物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去创新,当然美式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就必定会带有创新和一定的叛逆的特质。由于美国的民主革命较为成功,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负担,所以文学评论家在语言的使用上不会像英国的那样小心翼翼而是带有创造性,对美国文学作品的评论会比较张扬个性,并且也不会有顾忌的现象。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使用上的创新性,离不开美国民主、自由、个性张扬的氛围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文化精神。英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英语是正宗的英国民族文化发展载体,它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使得其在英国文学作品使用中具有很好的表现性。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在语言的使用上十分小心翼翼。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对古老而悠久的英式英语有一种由衷的尊敬和崇拜,害怕在语言的使用上不当而亵渎了古老而悠久的英式英语。这使得英国文学评论缺少张狂特质和个性自由。
国内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者都认为有必要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课上引入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增加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李卫清曾在《思维方式与英语写作》一文中提出,在打稳、打牢、夯实语言的同时,如何多侧面、多渠道、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接受异族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消除自己对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的误解、尽量避免汉语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李卫清,87-93)与传统的写作方法对比,刘华指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语法正误,或单纯教授英语句法、篇章结构的特点,而应把英语写作这一文化行为置于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中,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语言特色(必要时,要进行一些专题讲座),以加强文化导入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中国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在写作教学中,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逐渐转换思维模式,或至少限制中式思维在英语作文中的体现。(刘华,61-63)国外一部分二语写作的研究者也提出了文化比较的重要性。Rivers认为在写作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注意该语言的语意的区别差异(semanticdistinctions)和句法结构(syntacticstructures)的运用,还要让他们适应该语言思维表达的逻辑方式以及掌握段落展开的模式的不同,甚至包括写作的风格等等都要他们学会与之适应。(Rivers,317)而Atkinson更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把二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融入二语写作课堂中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Atkinson,49-63)
2设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
本实验随机抽取英语系一年级随机分班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人数为40人左右。另随机选取一个班为比较班,人数要求相同。
2.2设计
实验采用前测、后测定时作文的方法。作文限制时间相同,作文类型相同,作文要求相同。前后测的作文由同一教师评分。实验进行20周,约为一学期。实验班和比较班由同一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方法授课。在实验班增加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具体活动包括:1)制定课外阅读书目,分组阅读,以书中所论文化现象为讨论主题,每周一次组织课外讨论,每组轮流做host,时间为60分钟。2)课堂report,每周一次,每次由2人(班内随机组合)作10分钟左右的report。Report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书目,或者由学生自己查阅,在做report前一周征询教师意见。教师务必确保report内容的连贯、非重复性以及一定的理论价值。参考书目:1.徐行言主编,2004,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张从益等,编著,2004,AComparativeStudyofWesternandChineseCultures,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3.郑春苗著,1994,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3步骤
2.3.1前测
实验班和比较班同时进行时限60分钟的当堂作文。作文要求可参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两个班级作文要求完全相同。
2.3.2实验
实验班和比较班其他课程完全一样。实验班学生分为20组,每两人一组。在活动1,即课外阅读输入活动中,每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挑选的阅读书目中有关文化的内容,提出讨论主题,组织讨论,并邀请教师参加点评。在活动2中,即课堂report,一人搜集中国文化,一人收集英语国家文化。每周一次,用课前10分钟作report。实验持续20周,约一学期。
2.3.3后测
实验班和比较班同时进行时限60分钟的当堂作文。作文要求完全相同,且作文类型与前测相同。
2.4结果评论
2.4.1实验班前后测结果评论
对实验班前后测结果采用t检验,可以得出前测和后测是否差异显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阅读和语法水平均有提高,这也可能是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原因。所以,为了检验文化阅读及中西文化比较report是否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显著效果,还需要进行其他分析。
2.4.2实验班和比较班后测结果评论
利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班和比较班的后测结果检验,即可以得出实验班和比较班差异是否明显。如果差异显著,即可以得出文化阅读和中西文化比较report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3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本土文化的对外输出已经是语言教学的攻坚任务。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的转移(从EGP转向ESP),在普通职业型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为本土文化的引入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机遇。提倡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阶梯”式本土文化导入模式,值得教学研究者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导入;模式
国际交流的加剧,交叉学科的兴起,外语教育逐渐重视本土文化导入。近些年来,许多高校,为了适应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的转移从EGP转向ESP,即“以语言技能为导向,转向以语言内容为导向”,(付大安,2016.3),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为顺应转型时期办学的需要,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异域文化,更应开始注重中国文化,而且,出于职业型本科院校办学的需要,适当导入当地文化教学与翻译也是迫在眉睫。
一、本土文化导入的基本准备
正如有学者所言,“我们有责任在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悟本国文化,更好地向西方国家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适应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和201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改革调整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本土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本作者已经撰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首先须做到以下几点:主动学习中国本土文化,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效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肖玉凌,2017.1)
二、本土文化导入的基本路径
为有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各高校应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把文化教学尤其是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写进教学大纲,在优化教材、提升教师文化修养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语言和文化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大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学习资源,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并编著新的涵括中西文化内容的大学英语新教材
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高校应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英语知识的需求,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内容。根据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每单元由A、B两篇或A、B、C三篇组成的特点,可组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与该单元英文题材相关的譬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名家名言、传统节日、名胜古迹等中国文化的篇章,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并编著出版新的涵括中西文化内容的大学英语新教材,改变纯讲授西方文化的现状。有学者指出,“教材编写者应注重中西方文化并举,把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章与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译文纳入大学英语教材中。”此外,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名著的英文译本,经重新整理汇编后供教学使用,也可以另行编写英汉双语注释的有关中国文化,特别是有地方特色的通俗文化读物和译本,以弥补大学英语教材中国文化的缺失。以邵阳学院外语系为例,为英语专业教学及日后就业需要,可适当由专任教师编写有关地方文化特色的教材,如引入已列入世界汉诗名录的邵阳洞口农民诗人费世明的诗歌作品;推出以翻译和研究该诗歌为导向的课堂话题和研究课题;增加本地特产的中英文介绍及经济旅游和文化类的有效拓展等等,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二)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为任课教师提供进修、考察等学习机会,加大力度培养具备中国文化素养的教师,为文化教学奠定基本的师资条件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任课教师中国文化的知识储备以及对中国文化导入教学的态度和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有学者所说,“大学英语教师在掌握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深厚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本身应及时补充中外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给学生树立学习和治学的榜样。”因此,针对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和意识欠缺的现状,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聘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有关中国文化的专门讲座,也可以选派教师去一些著名学府进修有关我国本土文化的课程,以提升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利用假期,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考察一些历史文化悠久、风土人情奇特的农村和城市,不遗余力培养具备本土文化素养的教师,为文化教学奠定基本的师资力量。当然,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并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将语言训练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三、本土文化导入的基本模式
关于文化教学的模式或方法,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见解,诸如文化比较法、词汇-句子-篇章比较分析法及情景分析法等。本作者认为,各国文化差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复杂系统,文化比较教学可采用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需要灵活运用。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可采取“阶梯”式的词汇-成语-语句-篇章的文化比较导入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及内,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多年教学过程中,采用“阶梯”式文化比较导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本土文化导入的“阶梯”式教学模式,本作者以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关注。
(一)教学对象的阶梯式
这里所谓的“阶梯式”,实质上是一个“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比较并拓展英汉词汇、成语、语句、篇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信息的教学过程。在多年的教学中,作者所教的学生层次差异巨大,有英语基础非常薄弱的音体美学类学生,有中文,化学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有英语专业的新生,及高年级英语专业类毕业生。根据所教对象的不同,参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文化引入的切入点各不相同。面对不同学生,应该适当引入相关专业的英文文化,并大量介绍相关的本土文化,讲解课中英文结合。如音乐方面,有驰名全国的“校园好声音”(2016年度邵阳学院获得全国总冠军)音乐名人贺录汀;中文专业,有著名历史名人蔡锷,世界汉诗博士费世明,等。用身边的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阶梯式
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学的内容是不同的。在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主要以基础英语和公共课程为主。学生初入大学,要紧密衔接中学内容,以提倡最大关联,大量设置语境,取得最佳关联。文化导入点切不能太低也不可太高,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譬如在讲解词汇时,可以将英语词汇“sea”和“water”和汉语词汇“土地”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分析英文中“aseaoftroubles,tokeepone’sheadabovewater,tobeindeepwater”和汉语中“卷土重来、寸土必争、人杰地灵”等成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以及为什么可将中文“挥金如土”翻译成“spendmoneylikewater”等,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强调“英国是四面临海的岛国,而中国却有着广袤的陆地”与上述成语的文化联系;在讲解语句和篇章时,教师也要将本土文化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分析语句和篇章背后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以增强学生中国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LoveBeyondtheGrave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Valentine’sDay和七夕节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了解。”高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课程,如《语言学》,《词汇学》,《语用学》,《文体学》等,在相关的课堂,文化引入的内容应该也要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比如,在《语用学》课堂上,以“Howoldareyou?"这个广为人知的句子为例,,讲到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时。这个时候讲解的不该是中西方对年龄的看法差异,而是设置不同的文化背景,分析该话语的隐含意义,到底是“你都多大了?别问这么幼稚的问题!”还是:“你年纪大了,怎么还没嫁出去”?在讲到言语行为理论时,由于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这类话题,则从该句话语后面的“以言指事”层面入手,是“制止”还是“催嫁”的行为来分析。从比较的方法入手,了解中国的本土文化意蕴,非常实用。当然,阶梯式本土文化教学模式,要注重的远远不止以上两个方面。更多更好更详细的方法有待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肖玉凌 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付大安.地方本科院校ED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3):1.
[2]曹微微.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86.
[3]张宣,郑丽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及其教改的讨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7.
[4]马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1):82.
[关键词]英语教材;母语文化;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7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1[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1998)就曾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英语所表达的英语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模式、风俗民情等必然贯穿于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而当下中国的英语教育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究其原因,这与当下的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不无关系。那么,英语教材中是否应该编排中国文化的内容呢?本文试图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英语教学课程理念、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认同和迁移理论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的合理性。
二、英语教材中关于母语文化编排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加入目的语文化教学对于外语的学习有所裨益,但是在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华文化的渗透,导致我们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毕业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甚至英语专业毕业后,仍不知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文中如何翻译,在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时茫然失措。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文化了解足,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杨华妮(2013)就曾指出现当下多数教材以灌输英美文化为主,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太少这一现实。现行的英语教材,从中小学英语教材至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中华文化内容缺失或过少的现象。因此,鉴于这一现实,需要加强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增加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位
杜秀莲(2012)通过对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调查发现,至少1/3的学生感受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接近1/3的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认同度非常低,认为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并无益处。与此同时,冯卉(2015)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认同的调查发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文化认同上更倾向于欧美国家。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以致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仍存在着认识上的缺失。
三、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课程理念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共同构成,同时将文化意识划分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和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起始阶段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所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较高阶段,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拓展视野,可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英语教学课程理念,一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部分。语言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那么它真正传达的是什么呢?是思想,是文化。借助英语这个工具传达中国思想与文化,让西方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使得英语教育具有人文性。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例如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和汉族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有着自己的母语与文化。因此,在教材的设计中加入一些民族文化与习俗,能够更贴近这些学生,关注到学习者的个性和不同,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如何将自己的文化与英语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相结合起来。三是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文化差异不是仅仅通过学习就能获得。对比中西文化,可以深化我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深化我们对于中西文化差距的意识,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四是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即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语境中,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我们必须清楚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否则,很可能就会造成交流中的尴尬情形或误解。因此,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该纳入评价内容之中。最后,丰富学习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将母语文化编入英语教材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学习语言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运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来增加自己语言学习的方式与资源。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
目前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而现在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其实就是外民族文化的输入与本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张蓓(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目的特别强调服务与国内工作环境下的英语交流。而现行的多数英语教材都是以英美文化为主要内容,无法满足我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合理地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找出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文化对比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交际行为背后的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看待西方文化,理解西方文化,同时通过西方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华文化,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从而可以保持跨文化交流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学习,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传播和介绍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三)文化认同
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不断渗入,西方节日文化备受国人喜爱,某些西方的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被年轻人所接受。杜秀莲(201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中国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文化比较认同,但是至少1/3的学生感受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同时得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教学严重缺失的结论。就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这一问题,对于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文化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一味地学习目的语文化而忽略母语文化,势必导致学习者形成不正确、不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甚至超过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因此,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四)迁移理论
许多语言学习者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要尽量消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忽视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其母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赵恕敏(2013)认为在英语教学和研究领域,教师只关注到了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很少关注正迁移,进而导致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元素的输入与强化。高一虹(1994)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刘丽敏(2010)认为中国文化是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中国文化是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重要参照,因此,在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正确利用中国文化可以发挥其正迁移作用,促进英语学习。在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的相关内容,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势必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