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背景范文

生态农业的背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农业的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农业的背景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发展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缓慢且模式落后,没有给国民经济带来保障。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提出,我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走上正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还未普及,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意识形态与体制上受到约束

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需要经济体制的支持的,但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制约,导致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现在我国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社会体制问题,“三农”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但也出现了不公平待遇的情况;同时由于我国在不断的推动农业机械化,使得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经营体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种体制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这类的意识形态和体制上的因素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生产方式与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作为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并不是可以长期发展的方式。这类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的产出方法不再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需要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但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创新,导致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国家在农业技术的研究上投入较少,形成了科学技术人才流失的情况,出现了农业科技成功低转换率的情况,这样就形成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低效果、低发展的现状。

(三)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严重缺乏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需要与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相适应,而经济模式的发展是需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互配合来发展的。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都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通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工作尚未普及,农村人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尽管在国家政策下,许多的大学生群体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但农村本体的人力资源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物资与资金供给经常出现短缺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备不足,尽管政策上已经给了农村经济发展许多的优惠但由于物力资源没有普及,导致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只存在小范围内,对生态农业的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阻碍。

二、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有机性

在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各类资源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且保证资源技术能够互相协调发展。生态农业主要的目的是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同时进行,因此在这个前提下能够不断地对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和推动发展。生产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生产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以及利用,降低了资源浪费情况现象的发生率。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开放性与局限性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来不断的改变农业发展的方式与更新农业发展的技术。但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还未达到先进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发展,发掘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能,有效利用我国的土地优势,对这些固有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三)有效地提高经济水平并优化产业结构的模式

生态农业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利用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采用了科学技术手段来才对农业的产业机构进行不断地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利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再对科学生产技术进行提高,将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到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经济通过了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不断优化,在保证了环境的基础,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生产力

生态农业经济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方式,而经济的提高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同时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对发展的结构的整体性进行优化与调控,有效地将能源与资源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合理的循环,以上均以环境的承载量为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要和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安排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大力发展环保农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

环保农业是指的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这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根本。通过改善与控制生态环境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严格农业生产的环节,多多开发绿色产品以及搞生产量的农产品。增加生产无污染和无农药以及无副作用的农业产品数量,并带动该类农业产品的生产。对于没有符合生态经济与绿色经济的产品征收税,以此约束企业和农民来发展生态企业和绿色食品。能够从基本上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以及人类的健康不受影响。同时还要建立有关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和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三)可持续发展下的能源型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创建

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要尽量减少工业产品的发展并降低化工产品的使用程度,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让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自行完成生产和组织。通过采用能源型的经济生产模式,采用自然能源如充分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水能等来有效地减少石油等化工产品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增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生态农业的潜力得到挖掘。

(四)优化农业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

环保产业在农村地区进行建设和发展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发展环保产业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农业的有效地发展,并且通过将环保产业与农业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建立友好的联系,在农村建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这样一方面能够开发出具有环保价值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对优化农业地区的环保产业增加了动力。

结束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发展的重心大部分在农业发展上,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平衡农业发展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从降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发展农业经济的效益,这才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金松.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业经济,2013,(4)

篇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建设不断占用城镇周边的农用地、生态用地,导致农业区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剧,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河北省农业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并提出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恢复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

1.1 生态足迹概念

生态足迹是由里斯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含义就是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要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地域面积或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1]。生态足迹要计算出在一定的人口单位内,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的数值多少,是否足够生产所需资源及吸纳所排放的废物,也就是分析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是否平衡。

1.2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需计算六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分别是林地、草地、耕地、化石能源土地、水域与建筑用地。人类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都是由耕地提供的,因此耕地是最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类型。草场相对于耕地来说,生产能力要低得多。森林资源由于被人类过度开发导致林地的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对二氧化碳吸附能力较强的化石能源土地存量不足[2]。在生态足迹的计算中,还是应该考虑化石能源土地这一重要因素。同时,建筑用地面积的剧增会导致生物生产面积的减少。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如下。

1)各种消费项目的人均生态足迹计算公式

Ai=Ci/(Pi×N)

式中,Ci为第i种消费项目总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项目世界平均生产能力;N为人口总数[3]。

2)生态足迹计算公式

ef=■(rj ×■Aji)

区域总人口的生态足迹为:EF=N×(ef)。

式中,rj为j类土地的均衡因子,这个均衡因子国际上都采用固定数值,耕地是2.82,草地是0.54,林地是1.10,水域是0.20,建筑用地是2.82,化石能源地是1.14。Aji为第j类土地第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生产性土地面积。EF为总人口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

3)人均生态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ec=∑(aj×rj×yj)

式中,aj为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yj为j类土地的产量因子(固定数值)。

区域生态承载力:EC=N×(ec)。

式中,EC为区域总人口的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

4)人均生态盈余或赤字计算公式

Ed=EF-EC

这一数值能够反映出区域人口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Ed=EF-EC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该区域的生态需求;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表示该区域的生态需求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实证研究

2.1 区域概况

截至2013年河北省全省面积18.88万km2,河北省人口7 287.51万人,粮食播种面积631.6万hm2,棉花播种面积48.3万hm2, 蔬菜播种面积122.0万hm2,肉类总产量448.8万t,水产品产量123.1万t,木材产量84.7万m3。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8 301.4亿元,居中国各省GDP排名第六位。全部工业增加值13 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 7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河北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306.7 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9%。河北省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种15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20种,年均开采总量近5亿t;境内有华北、冀东、大港三大油田,累计探明原油储量27亿t,天然气储量1 800亿m3, 原油年产量近千亿t, 天然气年产量近10亿m3。

2.2 河北省生态足迹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耕地生态承载力已经出现严重不足,由于省内的耕地面积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缩小,使得实际生态承载力不断弱化。近年来,建筑用地占用了很多耕地面积,截至2014年,河北省耕地面积减少33.58万hm2,建设用地增加3.65万hm2,人均耕地由0.11 hm2减少到0.09 hm2,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此外, 河北省农药、 化肥、农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全省使用农药80 755 t,施用化肥总量303.39万t, 使用农用塑料薄膜量11 167 t, 其中使用地膜6 364 t,覆盖面积达到1.125 01×106 hm2。农药、化肥、农膜等产品的使用过量或不当,使得土壤质量下降,肥力弱化,造成可使用的耕地面积减少。因此,综合河北省人口、耕地数量、质量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河北省耕地总体情况为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不高,耕地需求超出供给,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出台相关政策加以保护。

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河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和人口的增加,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动物性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带动了农、林、牧、渔生产量的增加,从而使得耕地、林地、草地的人均生态足迹也呈增长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2012年上涨幅度比较大,而草地的生态承载力却呈略微下降趋势,造成了草地的供需矛盾尖锐。同时,也反映出河北省生态经济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面积增大,种植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直接导致草地的承载力减小。目前河北省沙区总面积达310.67万hm2,沙化面积171.00万hm2,其中极待治理的荒漠化土地100.67万hm2。加上过去长期毁草开荒,草场面积减少66%;草场超载放牧,优等草场大量减少,三分之一的草场退化,每年有1.33万hm2草场退化,现有草场退化面积213.33万hm2,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43.3%。

从图3可以看出, 河北省林地的生态足迹呈现下降趋势,与承载力渐趋一致,说明河北省退耕还林政策已经初见成效。2000年河北省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首先在张家口市、承德市坝上地区开始试点,2002年开始在省内全面展开。十几年期间,河北省造林面积达180.40万hm2。其中,封山育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共117.27万hm2,退耕造林面积63.13万hm2。全省11个市165个县共有800多万农民从退耕还林工程中受益。此工程使河北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有所提高。同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从图4可以看出,河北省对水域的生态需求与草地、耕地相比,虽然数值不大,但水域的实际供给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河北省水资源严重匮乏,多年人均地表水资源262 m3,是全国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地下水严重超采,自1984年以来超量开采已达500多亿m3,形成漏斗区30多个。同时,过度捕捞和水体污染,使得近海渔业资源濒于枯竭。因此,应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补偿水域的不足。

从图5可以看出,河北省由于人口的增加,对于建筑用地的需求不断扩大,也使得供给显现出不足。从2003年至2012年,河北省11个区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69%,城市人口增长36%,建筑用地面积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为1.92,高于全国平均值1.85,甚至高出国际公认的合理阈值0.90。但是河北省通过改革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利用,运用升级改造旧城区,加速扩张开发区,扩展外延城镇建成区等多种改革模式,使建筑用地面积紧张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差距缩小。

从图6可以看出,河北省国民经济分布中,对能源、资源消耗大的重工业越来越多。河北省煤炭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在工业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必然造成比较大的生态赤字。此外,河北省的工业深加工水平相对滞后,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同时,私家车的增多,使得化石燃料人均生态足迹大幅度增加。因此,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存量换来的。每年河北省燃烧大约3亿t煤,使得河北省成为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给河北省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应严格限制一些主要城市地带的煤炭消费。

3 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盲目开发,缺乏规划和指导

河北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为追求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及乡镇企业在没有对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开发,浪费了大量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今,各地开始大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由于缺乏规划和指导,使得一些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使生态恶化的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不仅浪费了自然生态资源,更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一些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由于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引发生态失衡。

3.2 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忽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农业发展规划中缺乏生态观念,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保护,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了经济增长质量,不能做到“经济发展,环保先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当地农业。同时,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化素质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导致政府在宣传生态农业知识及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使地方特色资源得不到有效挖掘,更谈不上村民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监督作用。

3.3 农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生态保护监管机制不健全

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主要有:《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河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河北省耕地土壤保养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但缺少一些切实有效的法律规范,缺乏相应的生态保护实施细则,更欠缺惩治方面的细则[4]。因此,现在的农业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还是一个弱项。相关立法的薄弱,导致农业部门执法力度不强,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责任主体不明,对破坏或污染农业环境的不法行为管理不够,未能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管机制,乱砍乱伐,破坏森林、水利设施等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严重影响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4 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4.1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

农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全局的发展与稳定。河北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示范点建设。河北省现已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县(市)27个,示范乡(镇)400个,全国农业示范点8个,试点示范面积达3万km2。此外,河北省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实行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在严格控制增量土地的同时,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通过布局优化、规划管控、用地准入、市场配置、土地整治、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同时,河北省应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综合协调发展农林牧渔各业,落实好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着力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5]。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等模式,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4.2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广农业生态技术

河北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严格遵守国家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适用于地方的生态保护法规和管理办法,使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节能减排,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主题,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民众意识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尤其应特别关注河北省贫困落后地区,如河北省太行山区,应协助其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模式,加大研究农业“三产化”问题,以减轻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在提高农民意识的基础上,以节能为契机,推进全省农村环境建设。对农村现有的垃圾箱、垃圾站进行集中清理,另外对农村田地中的粪池进行统一规范,要求通村路路边不能建粪池,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此外,应大力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加大对沼气应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技术的研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技术服务推广体系,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解决“三农”问题,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

4.3 加强政府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实行农产品检验制度

河北省应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同时规定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渔业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主管职责,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对财政、公安、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商务等部门的协助职责予以明确,加强监管力度。

县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应该根据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使用有机肥,鼓励当地农民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等。此外,还应对农产品药物、重金属残留加大监管力度,定期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实行集中用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环境影响测评,及时治理、修复被污染的区域,保证农产品产地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篇3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一个经济体在经济腾飞后,由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是普遍存在的内在规律。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相继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国企民营化改革,并加入了WTO,这些措施使得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开始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即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模式,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赣州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尝试研究新常态背景下赣州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新常态背景下赣州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策略

2008年,世界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自此之后,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种低速增长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强刺激计划,有效避免了与世界经济的同步下行。然而,以2012年为转折点,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据我国统计局资料中心统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率是9.21%,2010年增长率是10.45%,2011年是9.3%,2012年是7.65%,2013年是7.67%,2014年是7.4%。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下行趋势。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必须时刻抓紧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这样才能打牢我国的国民经济之基。

赣州是江西省下辖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占地多达3.9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据约440.2万亩。一直以来,赣州的农业发展都有欠发达,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难以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新常态背景下,赣州提升农业竞争力,加快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即指在区域经济中比其他产业占据更优势的地位,规模更大、专业化程度更高、增长率更好的产业。显而易见,农业主导产业可以对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形成一定的带动作用,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和成熟。在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主导产业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几年来,赣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使得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提升。2014年,赣州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经超过410亿元,总产值在江西省全部1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赣州市可以将粮食、蔬菜和水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对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发展实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赣州市要引进龙头企业,形成农业产业链条,通过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进行密切联系与合作,使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局限于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下。事实证明,只有将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有机融为一体,方能使农业真正实现产业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赣州要以市场为核心,积极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一是要科学布局产品基地,二是要结合优势农产品,使农民进行规模经营,尽量提高集约化程度,三是从物资、运输、信息、资金等方面提高农产品生产服务质量。再次,赣州还要对农业生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将科技放在突出位置,鼓励农业生产推陈出新,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含量。

3.努力培养农业人才

提高农业竞争力,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首先,赣州市要顺应时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培育懂生产、懂技术、懂服务的新型农业人才。其次,赣州要制定科学的农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比如利用农业职教免费政策、返乡农民创业培训等机会,对农业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再次,赣州市还要积极建设农业人才培养基度,比如省一级可以考虑成立农业大学,市级成立农业职教院,县级成立农业职中,从多个角度入手,构建分类指导、分层培养的有机体系。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洪卫.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J].北京农业,2015(12):336.

篇5

关键词植保;新技术;生态农业

在当今现代农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基于生态背景的绿色农业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现如今,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但在新时期农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不单单要求产量等,而是将目光逐渐转向农业产物的特质和其受污染程度上,逐渐提出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并逐步推广了对应体系下的植保新技术[1]。而做到这些转变也必须以以下几点为基础,首先要生产一些具有绿色性能的农作物,并采用一些先进的有机技术;其次是在一些粮食主产区逐渐推广植保新技术,国内目前已经以“三诱技术”为新技术的主导方向;最后是不断加强植保技术和生态农业的联系,并在这一环境下逐渐发展相应的生态产业,以带来最大的收益。

1生态农业

我国的生态农业其实就是在发展相应农业的基础上保证环境和生态的同步发展,要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带的逐渐延长和规律性拓宽。新时期,我国的农业工作者应使用现代农业中较为先进的方法把生态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一些环节能相互紧凑连接,并实现精神和物质上的收益,以求双方友好和谐发展[2]。但要了解生态农业的应用领域是极其广泛的,不仅要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为主要大环境,而且还要在这种背景下应用新型的农作物生产和保护技术。此外,一定要以尊重环境的发展为最终的出发点,并以此得到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我国的生态农业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才能满足各种因素相互对应的要求,否则当今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最终对社会和公众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

2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作为未来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并逐步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生态和环保理念。而又因为农业的发展是一项较为复杂但又具有挖掘性的产业,所以,想要提高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度和应用范围,就需要保证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给予实施应用。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三免”技术,已经大范围地在相关栽培工作中得以应用;同时,在植物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应用“三诱”技术,通过颜振式杀虫灯的大面积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达到市场上的有效互动,并因为快速高效的性能而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同时,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农业工作者也应保证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三避”技术,由此达到“免、诱、避”的“三高”效益。

3植保新技术的应用实例

3.1颜振式杀虫灯

上文提到的颜振式杀虫灯,因为其良好的杀虫效果和较大的应用范围而被广泛应用。深究其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首先在于杀虫灯应用物理方法可以消灭大范围的成虫,达到降低虫害密度,减轻相应的成虫数量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少相应农药的使用,所以将会避免农药对农作物本身带来的污染,并对应感应出一定的病虫防治规律,以此预测出生态农业防治中的应用趋势[4]。

3.2黄板

以小白菜生产的工艺流程为例,黄板的应用关键是要做到在操作时应保证黄板充分地与蔬菜相接触,并加大整个操作用量,同时要保证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以“三诱”技术的推广使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农作物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农业的合理有序发展。

3.3性诱剂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性诱剂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夜蛾的性引诱剂为例,比如在一个诱捕周期内,对于成虫的诱捕量是相当大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近千只,所以推广性引诱剂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做好新的引诱剂的研发与制备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以促进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4植保新技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该文针对目前生态农业上正在积极推广的新型植保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广泛应用推广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样,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离不开植保新技术的应用。

4.1植保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植保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是当今社会比较具有潜力的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可以在生态农业发展中逐渐实施和推广该种技术并不断深入研究。其次,生态农业主要重视的是绿色问题,同时也需要农业发展理念进行支撑和相应的植物保护技术进行相应的支持。最后,该种前沿的植保技术要在尊重农业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确保新技术的使用周期和时间,以保证其使用是处于最大效率下的,以不断表现出新技术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4.2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不仅要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的大环境,而且要在这种背景下应用新型的农作物生产和保护技术。此外,一定要以尊重环境的发展为最终的出发点,并以此得到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农业工作者也应保证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三避”技术,由此达到“免、诱、避”的“三高”效益,并在生态农业中不断加以实施和应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同时结合相应的基因修饰技术,以将其成功地应用到植物保护技术中,并在分子角度上深入地对植物内部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外除病害、内除微生物,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生长的不良影响,从而解决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问题,以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效,从而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益,为社会和公众带来福利。

参考文献

[1]杨春梅,钱春荣,张学玉.浅议绿色植保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2008.

[2]张夕林.探索植保科技创新途径推进成果产业化的发展[J].农药市场信息,2007(17):6-8.

[3]戴晓,邵斌.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分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5(10).

篇6

关键词:体验经济;生态农业旅游;山地产品开发;秦皇岛

基金项目:2016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课题:“体验经济视野中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构建――以秦皇岛为例”(项目编号:201601B041),主持人:王楚鑫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引言

近年来,在体验经济环境影响下,生态农业旅游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备受推崇,并日渐成为推动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双向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在此过程中,产品作为经济的载体,其有效开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受市场需求、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等诸多元素的影响。

一、体验经济窥探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经济发展形态,并逐步波及到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以及旅游业等各个领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自己做、买来做、请人做、外包做等几个过程,其分别对应着上述几个经济时代。因而,体验经济具有很强的非生产性、不可复制性、短周期性以及互动性等基本特征。体验是体力、精神以及情绪等多元素重合,并上升到一定程度――人作为主体产生的美好感觉。严格意义上讲,体验并非经济产出,它也不像其他物品那样可以以清点的方式量化。而且这种主观感觉是不可复制的,世上没有哪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体验是同质的。一般情况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生产周期依次缩短,体验经济甚至可以以小时、分钟来论,例如互联网。此外,体验经济的核心是互动,由于个人体验是心智状态与筹划事件互动作用的结果,所以消费者会全程参与整个过程。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背景

产业融合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未来要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产物,是服务升级的又一力作,更是两种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路途,满足了当代大众多元化消费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时值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虽然尚未对生态农业旅游形成清晰的概念,但是北京、成都等部分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已然出现了最早形式的农业旅游,如农家乐、民俗接待等。历经20多年的发展,由于农业旅游产品及相关配套设施过于城市化、单一化、重复化,难以吸引大批游客或回头客,农村居民参与兴致不高,导致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仍处于“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如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还遏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尽快转变农业旅游生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新的增长点,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三、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讲求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夯实每一步,才能在体验经济时代有所建树,并由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体验经济视角下,秦皇岛应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扩大文化影响,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笔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找准优势定位。良好的资源支撑,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根基。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能够依赖的资源基础有所不同。因此,秦皇岛应针对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和山地旅游资源做实地调研分析,充分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可利用物质基础,进而确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表达方式,以为后期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基础。秦皇岛濒临渤海湾,境内大小河流汇聚,有南戴河、北戴河等水域旅游资源,身处燕山东段,山体、丘陵、盆地等遍布,有都山、祖山等山地旅游资源。随着时间的绵延,历史在秦皇岛留下的刻度至今依稀可见,是我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共享的避暑胜地。此外,秦皇岛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协办过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地级市。这些都为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同时,秦皇岛作为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产出的葡萄、苹果、樱桃等盛誉全国,其农业经济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基于此,秦皇岛应致力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出台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服务产品,从而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二)凸显地域文化。如上文所述,体验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它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文化本身是情感、精神、思想以及意识的交融,其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中的渗入,能够带给体验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反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含蓄的表达方式,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领悟。秦皇岛应理性地研究与分析本地文化类型,包括原生态文化、移民文化、创新文化或其他文化,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以探寻山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间的最佳融合契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还体现在社会公益层面,通过地域特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注入,让人们体验世间美好,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应注重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消费大众营造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氛围,增强其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扩展价值。

(三)加大技术支持。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先进技术支持,只有这样畅想才能变为现实。在充分论证了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现程度之后,就现有的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匹配符合需求的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其中,硬件技术包括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工艺、制作周期、包装以及运输途径等,从各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过硬,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赢取消费、抢占市场。而软件技术则是指市场需求,这也是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集中价值体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秦皇岛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对体验经济市场需求的分析,并整理成文字、图形,以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确保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价值。在此过程中,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可以在网络上发起共享宣传活动,即将自己成熟的想法及产品设计在网络公众平台上,邀请广大生态农业旅游爱好者参与评论,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借此做下一步的修整完善工作,保证最后的开发产品与客户需求相符,为市场攻坚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体验经济、生态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演化,生态农业旅游将受到新一轮的追捧,其产品开发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做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体验经济发展,结合秦皇岛独有的山地、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有机地把这些构成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而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更多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红.体验经济视角下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2.

篇7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主要还是以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发展背景,并将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来作为其资源发展的基础,通过充分的利用相应的经济学、美学以及动态学等多方面的学科,再结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来针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和设计,成为一种以保护自然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系统,这其中主要还是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作为其主要的发展功能,从而形成一种以生态农业建设、科学化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以及有人观光等多项生态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因此,通过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所具有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到农村生态环境当中进行旅游。(二)旅游活动当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同时还应当有效的贯穿生态发展的意识。(三)需要促进农业、农业旅游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等。

生态农业旅游不仅仅包含了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当中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还主要包括了很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环境在其中,这些都直接给游客们带来了一些生态的启发和教育。生态农业旅游主要还是建立在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同时也是一种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生态模式,有效的将生态旅游活动、生态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三者合而为一的生态型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主要强调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趣味性、生态性以及艺术性等多种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以此来为游客们提供相应的娱乐、观赏以及求知等多项功能的服务,并以此来形成一种绿色生态的环境。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

(一)开发高品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为了能够真正满足国内外游客不断变化和高涨的旅游需求,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出高品质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比如在现代的一些农业科技观光产品当中就可以强化知识教育内容的宣传和灌输,这样才能促使大多数游人能够真正的通过旅游来获得相应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知识[2]。同时也需要开发出相应的生态农业发展区,这样就能真正有效的为游人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发展空间,并以此培养出生态农业的扶植培养接待户,并通过旅游基金的附加来保障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而如果在一些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贫困地区,则必须要强化农业旅游开发区内的文化知识含量,主要可以通过增加度假型以及参与型的旅游产品开发来实现,这样才能真正的适应旅游市场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扩大的需求。

(二)坚持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

生态农业旅游当中的生态和文化因素其本身就是农业旅游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农业旅游的开展所要依靠的并不是前人留下的那种静景观,也不是通过一些历史场景或者是以失去原有自然风貌为代价,将其浓缩在小范围内的民俗风情,而是需要依靠哪些能够时刻伴随着人们进行繁衍、进化,同时充满了生气和活泼的一种景象,这样才能真正将游人们有效的融入其中,并在此类氛围当中进行活动。就比如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就给我们点明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而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就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传统的哲学思想,所以就要求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观赏性的表明繁荣之上,而是要将其和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并以此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

(三)强化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设施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设施这一重要的物质条件,然而目前国际上的旅游业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对于旅游设施的建设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且有意义。因为生态农业所开发的旅游区通常都位于一些贫困的边远地区,甚至有些直接就在山区。所以就必须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相应的资金,以此来解决真正影响旅游发展区域的交通问题,同时也需要建设相应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住宅区,还应当配套相应的旅游接待设施。最后就必须要加强相关旅游从业人员们的业务培训工作,并以此来提升其业务方面的水平以及对外服务的技能等。

(四)加强研究力度,做好环境监测

为了能够真正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区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科学合理规划以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等。当旅游的人数超载时,就很容易对旅游方面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所以就必须要对所要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的环境加以定位,以此来做好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和评测[3]。这就需要做好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科学性研究来确定其所具有的真实承受能力。

三、结语

篇8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目前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即以提高水土等资源利用率为基本出发点,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实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结合。但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只注重生产功能,对生态服务功能关注不足

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实物产出为主要目标,而对生态农业系统自身所提供的如碳汇、旅游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2.只重视产业节点,对产业之间的耦合重视不够

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是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如何实现种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耦合,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同时,还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难以实现生态农业的预期效益。特别是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耦合关系的缺失,导致了种植业自身和养殖业的污染。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我国至今仍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突出。

4.个别区域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不同区域生态资源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产的传统不同,因此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选择适宜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和管理方式等,但在我国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脱离区域实际,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现象。

二、发展生态农业应实现“六大转变”

1.从传统生态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

局限于农业内部的狭义生态农业,无法解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优质耕地资源、清洁水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实现向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转变,即注重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有机耦合,以优质农产品加工为纽带,将市场、生产和流通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为一体,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及废弃物资源化的食物链网结构。

2.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统一的多功能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以追求高产为目标。在生态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单是生产农产品,还提供了生活、生态等其他多种服务功能,如碳汇、调蓄洪水、净化环境、旅游和景观等方面。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多种功能的发挥。

3.从传统精华的单纯继承向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融合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但在严峻的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之下,再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就难以发挥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注重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融合,通过将它们进行集成,从而发挥技术综合优势,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从单一关注产品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不足之时,农产品的品质较好;生产能力提高之后,实现了农产品充足供应,但农产品品质却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等化学品的过量施用,以及工业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下降。以往,国家在农产品供应,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过分地强调了数量安全,而对质量安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

5.从小规模分散化生产向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变

当前,以农户为经营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不但带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产业化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品牌效应、规范基地生产并提升竞争能力,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6.从简单的农业生产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积淀了丰富的农业文明。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可以体现该区域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因此,注重区域文化元素符号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传统知识的丧失,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经济开发保留知识和资源储备。

三、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1)在整体布局上妥善处理不同功能区域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整体区域内进行生产、生态和生活区域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2)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分区治理办法。明确区域内农业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重点目标和农业产业适宜发展模式和规模,以促进不同区域在国家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确保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相协调。

2.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根据循环型生态农业原理,在规模化养殖区域,构建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实现区域内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之间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逐步减少化肥的投入,进而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

3.加强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集成

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通过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以及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态集成,发挥出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开展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实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重点开展以农业生产节水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4.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

(1)转变经营主体,建立示范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为载体,以当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2)创新耕地流转机制。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水土资源约束,因此,要实现规模经营,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投入机制,探索土地流转的新形式,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土地规模。

(3)转变运作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利益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要形成各利益主体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及产权关系,并获得收益。要积极探索农业生产要素入股方式,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把利益机制纳入规模化、制度化的轨道。

5.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

(1)确保生产地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应制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梯级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快制订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制订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都能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以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农产品速测点,配备速测设备和人员。

(4)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现有国家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5)搞活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流通。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各种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发展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6)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金融和保险等部门需要转变职能,完善和优化服务体系,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完善与壮大生态农业产业链。同时,要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生态农业服务队伍,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生态农业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6.注重水土资源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1)以土地生产率为准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补充的耕地面积,需要根据土地生产率为准则进行衡量。具体来说,以区域土地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对补充的耕地进行折算。

(2)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改善耕地质量。对不同区域耕地逐步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把有关涉农资金整合起来,以提高农田建设标准。

(3)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

(4)以“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着力点,明确节水的重点区域,并注重不同区域的技术开发与集成;同时,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灌溉水资源,实现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

7.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政策激励机制

(1)建立生态指标约束机制。以区域整体为对象,构建水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数量与环境质量保护的农业生态约束指标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同时,强化“生态红线”意识,逐步建成资源保护与利用考核办法,以加强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建立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与对象,量化补偿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土地承载力的畜禽养殖准入与退出机制,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

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1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

1.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仍然沿用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而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难度较高,单纯依靠示范、实验等形式无法让农民真正掌握相关技术。此外,传统推广方式只注重技术的普及,而忽略了对农民意识的引导,农民无法真正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农业生产过程中即使可以熟练运用相关技术,但无法贯彻生态种植的理念。

1.2缺乏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对推广专员的要求较高,推广专员需要有专业的农业科技素质,还需要掌握与农民沟通的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将农业科技推广给农民。但是,我国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水平较低,很多人都无法真正掌握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技术,将科研成果推广给农民的效率就更低,这也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1.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现代化农业设备的配置和农业人才的引进,但是这种投入在短时间内创造的经济收益甚至还不如传统农业,因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期综合收益的认识不足,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当地的生态农业模式无法建立起来。

2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2.1建立专业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农业相关问题的解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我国农业从事人员众多,农业分布范围广泛且地区差异较大的情况,我国应当建立专业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农民新型工业生产技术的指导。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作物种类的差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具体组织结构以及主要的推广技术都应存在差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首先需要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理念,通过培训、讲座、视频鉴赏等形式提高农民对生态规律的掌握,培养农民维护农村生态体系的自觉性[1]。

2.2注重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素质提高主要有以下两大途径。一是加大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创新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核机制和培训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必要情况下可派送优秀的人才到高校进修,切实有效地提高现有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引进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适当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入职门槛和待遇水平,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对于农业生态技术推广成效较高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2.3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需要对当前的农业财政投入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所占的比重,促进新型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范围的扩展。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够显著,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市场的引导,制定有利于农业生态技术推广的政策,对运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政府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农业生态技术使用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通过投资机制的创新促进推广效率的提高。

3结语

生态农业技术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政府要加大新型农业生态技术研究以及推广体系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革新以及推广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策略

一、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农业经济本身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障,二者只有协调交互发展才能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还十分低下,生态保护工作还不够深入合理,这些都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当然生态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在局限性和开放性兼容的背景下,高效协调路径方案,夯实农业经济运行结构,明确生态农业的属性和规律,全面贯彻和落实技术保障机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明确农业发展方向,统筹监督技术要点和管理,实施经济共同体全方位监督和管控,维护经济运行管理的有机性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保障。

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根本,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引下,有效贯彻生态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理念,不仅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能够提供了完善的交流平台,带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业产品,有效发挥协调理念的最佳效应,为地区农业资源的深度利用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只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才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绿色安全性有机农产品。未来“农户+公司”将会越来越多,绿色无公害贸易一体化发展格局将会更加茁壮,农民会深切感受到加工、销售、贸易培育发展带来的实处。国家对于农业生态化监管会逐渐科学,质量监督、检查的跟进,生态农产品监督体系日趋成熟。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既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又符合政策和环保的要求,为此是利国利民且大快人心的好事。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一)完善生态农业系统提升农业生产力当地政府要重塑农业发展的理念,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观,掌握和探究生态学和自然的基本规律,借助现代化技术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宏观统筹指导打造农业产业链,在环境承载的限度内,有机兼容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农民因地制宜创新生态技术和产品,将种植、生长、采摘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二)发展和优化农产品利用招商引资的手段,拓宽农业生态道路。借助环保产业升级发展的东风,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在有利条件的配合下,有效整合农业市场,提升农业整体利益。在发展和优化农产品的进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拓宽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同时坚守生态底线,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防止短期利益驱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改进农村社会生态体制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征途中,政府需要引入和培养农业储备人才,开发和销售环保产品,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培养农业储备人才,改进农村社会服务体制,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农业人才的薪资和福利。此外,监测和监督环境污染治理,宣传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打击劣质生态农产品。

(四)健全生态旅游服务体系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农业劳动力素质培养,鼓励生产绿色健康食品,拓宽农产品的销儒渠道。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响应国家生态农业的优惠政策,构建合理、鲜活的生态农业。此外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精准定位旅游业特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农产品销售增加渠道来源和保障。

篇11

1常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

1.1资源基础

常州市境内山、丘、平原兼有,地势起伏相依,全市大多数地区在生态农业上均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潜力。丘陵山区以溧阳南山和金坛茅山为主,区内水、土、气环境清洁,环境质量均为国家一、二级标准,是开发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宝地;中部和东部为广阔的平原和圩区,境内有长荡湖、滆湖、太湖、长江等“三湖一江”,水网密布且水质优良,水面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水资源总量约为16.30×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9.57×108m3,大多地区水质保持国家二、三类标准,不包括水田可养殖水面达2.20×103hm2,是发展生态农渔业的理想之地。

1.2产业基础

1.2.1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常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商品化比例较高,目前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特色畜禽和经济林果五大产业占农产品商品比例达到了80%。2009年,10种优势农产品(设施西瓜、溧阳白芹、河蟹、青虾、瘦肉型猪、雪山草鸡、高档绿茶、番茄、水蜜桃、葡萄)突破1亿元销售大关,这些主导产业为常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载体。

1.2.2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

该市形成了洮滆平原花木、洮滆两湖及周边地区特种水产、武进东部时令水果、金溧丘陵山区特色茶果和特色畜禽养殖等五大产业带区。生猪、肉禽、蛋禽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5%、94%、89%。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的特色产业为常州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艰巨任务。

1.2.3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长。

2008年,常州市3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销售额已达到221.7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8家,入社会员9.6万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带动农户26万户,约占全市总农户数的35%。良性发展的农民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常州市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运行基础。1.2.4农产品生产质量不断优化。常州市重视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建成6个国家级、16个省级、2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全市通过生态标志认证产品已达到751种,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83种,绿色食品251种,有机农产品117种;约65%的粮油、50%的水产养殖、95%的茶叶生产面积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1.3生态建设

生态农业是常州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优先”被列为常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已实施完成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环太湖生态林、高速公路两侧生态林、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等四大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有27个集镇、603个村参与镇村绿化创建,共完成绿化种植面积2.5×103hm2。截至2008年,全市13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得到有效治理,97家实现零排放,建成并成功运行大、中、小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43处。在稻、麦、油上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2.8×104hm2,全年使用农药比2007年减少407t。

1.4政策环境

常州市加大了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市财政对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方面,每个项目补助10万~20万元,其中沼气发电模式项目将采用实物配送方式补助,原则上每处5.5万元;对生态农业新技术研究项目,将由市组织有关单位、辖市(区)农村能源办实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实行3万~5万元的以奖代补;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项目,市级财政将与省财政补贴政策相配套,按不超过500元/户的标准配套补贴项目村农户;对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培训项目,市财政将根据服务规模,每个项目补贴10万~20万元。政府对生态农业的高度重视为常州市生态农业提供了较好的软环境。

2常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1环境瓶颈

良好的产地环境质量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常州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据研究,常州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检出率较高,其中铜、铬、铅和砷的检出率达100%[1]。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和净化就直接排入河流干渠,尤其是电镀、印染等企业的超标排放,是引起土壤铬、铜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少农田、果园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也是造成污染的原因之一。据检测,常州高速公路两边距离150m的范围内土壤铅含量变化范围为16.88~32.05mg/kg,与当地土壤背景值相比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镉、铜含量也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说明交通也已成为常州市土壤重金属的重要原因之一[2]。

2.2经济瓶颈

绿色、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优质生态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能否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市场需求与供给水平的比率、消费者偏好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生态农产品未必能得到优价销售,这就影响了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3]。常州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就业机会多,青壮年劳力兼业比例较高,老龄化现象突出,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农业面临着优质劳动力短缺问题。

2.3资源瓶颈

进入21世纪以来,常州市市区和城镇的急剧扩张而导致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市耕地面积已由1991年的20.43×104hm2锐减至2009年的14.81×104hm2,使得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弱化,在生产要素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显著的弱势地位,这就给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带来严峻挑战。

2.4技术瓶颈

目前,常州市适宜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技术比较缺乏,且存在集成度较差或技术成本较高等问题,农民往往依靠大投入来实现高产出,资源消耗大,面源污染负荷高。稻麦轮作系统年均施氮量平均水平达500kg/hm2以上,远高于作物对氮素的需求,蔬菜、花卉、果树等的肥料投入量更高,大量氮磷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进入环境中。据观测,在常州市稻田典型耕作管理措施下,稻田氮排出量约45000g/hm2,磷排出量约1230g/hm2,随降雨及灌溉水带入的氮约24000g/hm2,磷约885g/hm2,两者相抵,表观净排出氮约为21000g/hm2,磷约345g/hm2[4]。2009年,常州市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达26.73kg/hm2,比江苏省平均水平(19.69kg/hm2)高出35.80%。

3常州市生态农业的突破路径

3.1功能升级

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特征。农业已从过去单纯地提供农副产品和生产必需品的产业,逐步转为保护自然环境、调节生态平衡、发展景观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新功能[5]。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常州市已由城郊农业逐渐步入了都市农业发展阶段。生态农业的功能定位,在保障生产功能、提供安全食品的基础上,拓展生态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强化就业和致富等功能。只有拓展新功能,才能激励农户和企业投身生态农业,推动生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2结构调整

长三角地区普遍存在人地关系紧张的现象,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越来越严重。2009年,常州市常住人口445.18万人,与长三角其他地级城市相比,部分基本农副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主要依靠大市场、大流通来完成农副产品的保障功能。市场中蔬菜基本是耐运输的茄果类和根茎类,叶菜类极少,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常州生态农业首先要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应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序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与认证,为城乡提供优质、安全的基本农产品。生态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健康食品的同时,必须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才能激励农民、企业参与生态农业生产与经营。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和产业基础较好的竞争性生态农业,包括特色花木、特色水产、精品果蔬、生态观光农业园等。还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收优质农业劳动力投身生态农业建设,发挥生态农业的就业与致富功能。

3.3布局优化

由于城市化而引起的土地剧烈变更,使常州市城乡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应该对生态农业进行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以降低其不利影响和保障城乡生态安全。种植业方面,可环绕中心城区布局高效设施农业、标准化和设施化蔬菜基地,形成生态保护带。利用农田的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生态隔离带效应,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支持生态城市建设和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畜牧业方面,针对目前新北、武进和金坛市北部地区环境压力突出的现状,将畜禽养殖设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3个不同的类型区。禁养区逐步退出畜禽养殖,限养区以存量改造和内涵发展为主,严格控制新建。水产养殖业方面,减少太湖、滆湖等围网养殖生产面积,控制养殖规模和范围,要重点扶持长荡湖南北两侧、滆湖东侧三大陆基养殖基地建设,以减轻水产养殖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3.4技术提升

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解决集约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必须避免工业、交通等外源污染问题,保持良好的产地生态环境。因此,常州市应通过提升生态农业技术水平来推进现代农业的生态化转型,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和外源污染问题。重点是针对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开展技术攻关。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的攻关重点包括:品牌农产品清洁生产规程与标准,集约化农田化肥农药替代与减量化技术,农业生物群体生态优化与综合农艺技术,农业污染物循环利用与产业链控制关键技术等。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技术攻关重点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识别与评价技术,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产地环境健康的农艺控制技术,影响产地环境质量的外源污染物控制技术等。

篇12

1、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建.设体系

第一,要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使山东省群众尤其是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态农业。为此,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综合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在山东省普及生态农业技术和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与法律法规,以便当地农民能够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意识,培养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等习惯[1]。第二,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念,加强理论整合与创新。例如,可以对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农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并综合山东省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优化、完善,以便构建的农业理论体系既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形势,又符合山东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从而确保山东省能够有序开展现代生态农业活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积极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尤其要合理借鉴关于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学习借鉴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免因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妨碍生态农业建设。第四,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核算体系,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并努力将我国制定的绿色GDP统计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建立系统、全面的经济评价体系,促使生态农业朝着健康、可量化的方向发展。

2、重视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进程

第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体系。现代生态农业对物力、人力、财力以及科技力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必须重视前期投入。山东省生态农业具有起点低、经济效益薄弱、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发展层次低等特点,这都要求山东各级政府重视制约因素,通过学习优秀经验结合当地情况,增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第二,要重视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并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激励机制,促进当地企业、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来,通过水土保护、植树绿化等一系列的农业综合开发行动,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第三,要加强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控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使用有机肥与无毒副作用的生物肥料,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相关化学物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控制减少污染,加强生态防护林等体系的建设,控制山东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并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另外,要实现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从而有效发挥标准化的积极作用,指导山东省生态农业朝着有序方向发展。

3、深化技术创新,夯实技术基础

第一,要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深化技术创新,不断夯实生态农业技术基础,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建立多种生态农业科技投资体系,为当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收益机制,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第二,传统农业的优秀技术要加以改进与创新,促进传统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发展。山东省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浓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有效的继承发展。第三,要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丰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建立全面的推广体系,培养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从而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利用率的提升[2]。

4、增强农民素质,构建多重模式

第一,要重视农民素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文化技术修养的积累,促进山东省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全面有效提升。第二,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饲养、科学施肥施药,从而实现科学耕作,生态种植,促进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升生态农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第三,要有效发挥山东省优秀的农业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重模式。首先,要不断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山东省农业种植业结构,促进优质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多种方式经营。其次,要将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山东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

篇13

生态农业是指在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新型农业。它在实践上力图克服“石油农业”所带来的危机,其目的是企图将农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石油化学基础上。实际上,生态农业源于生态学思想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要求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推动乡镇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对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味具有重大作用。

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总体水平不高,推广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民科技素质差,影响生态农业普及。生态农业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是传统农业无法企及的。而我国的农民长期受传统农业的熏陶,满足于吃饭问题,对农业科技发展关注程度普遍较低,主动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意愿不强,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

二是农村土地分散,制约生态农业推广。我国实行分田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而散”的农村生产力,严重滞后于规模化发展的时代需求。而生态农业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农村转变生产方式。

三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参与,而我国由于受城乡两元化发展的影响,农村人才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巢化严重。如何吸引人才回归,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四是生态农业发展周期长,经济效益显现慢。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追求的是规模效应,经济效益的显现不会立竿见影,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造成农民投资生态农业的意愿不强。

以上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困局,找到一条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笔者认为,破解以上问题必须贴合我国农村实际,稳步推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优势,提升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生态农业理念先进,农民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农民,要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如果搞强制执行,那样会挫伤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反而事倍功半。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民素质高,接受能力强,适合搞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落后地区的农民,机械化程度低,适合因地制宜推广特色生态农业小区。

二、以工业化的思维运作生态农业,提高生态农业区的农民收入。

传统农业以家庭为组织,主要种植粮食农作物,品种单一,主要满足于家庭饮食需要,不能很好的挖掘土地潜力,不能综合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工业化思维讲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具有超前的规划意识,按现有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本着边规划,边建设,边受益的原则,由近及远,由简到繁,逐渐落实规划的目标,从而很好的推动生态农业沿着科学化、规模化、持续化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以新型合作社发展作为契机,拉动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农村新型农村合作社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遍得到农民的理解和参与,对于下步生态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农村合作社具有整合和带动作用,操作模式灵活多样,但是标准统一,运作规范,有效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的不足。把农村合作社的先天优势与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是带动农村发展的一剂良方,也是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四、搭建农业科技平台,培养新型农民。

针对当下我国农民科技素养普遍较低,生态意识普遍不强的实际,政府应该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科技难题。搭建科技平台,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回归农业的一个重要方法。让科技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对于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农业产出的有机食品一旦经过认证后,在国内外的市场上都有很高的认可度,有机产品的价格要比普通农产品高上不少,而生态农业的立体养殖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单位面积的总物质的产量,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同时生态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就能够显著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生态农业不仅仅是观念和理想,更是现实中迫切需要实现的实践产物,它遵守了科技原则、效益原则更富有文化内涵,对于我们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与民间互动,破解生态农业推广难题,是当代中国责无旁贷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长期以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主要发展发向[1]。生态农业是依靠生态工程技术建立的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2],较之传统农业,其人力、物力投入较少,能源消耗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是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桂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和必然性

桂林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水资源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3]。由于未实现工业大规模化生产,境内水土污染较轻,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农业下资源利用率较低,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受限于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桂林大规模发展常规农业所导致的资源与生态问题比发达地区更为突出[4],扶持生态农业成为桂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发展思路

桂林市农业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粮食、果蔬产量始终稳居广西前列。桂林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早、模式较多,拥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农业技术,但由于桂林市总面积较大、资源分布多样化、区域特征差异化,整体发展难以保持一致性,部分地区未探索出最佳发展模式,收效一般。基于此,要落实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立足于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协调农业开发和生态治理,加强农业循环技术研究,持续改进原有模式,增强农业后劲力。具有发展经验且技术较为成熟的区域,可进一步扩大循环农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分区发展情况

结合桂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立足于长期的农业实践,以进一步优化生态农业产业为目的,依据各地农业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和农业发展根基,实行区域化布局。

3.1优化发展区

包括临桂区、灵川县、兴安县、全州县、永福县、平乐县、荔浦市。以上地区是桂林粮食、果蔬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基础较好,要坚持以农为本理念,巩固农业生产主导地位,兼顾环境治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创新农业模式,强化循环农业,稳定粮食、水果、蔬菜生产,推广优良品种,打造优势品牌,发展休闲农业。全州县商品粮产量大,是著名的“桂北粮仓”。该县在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中,紧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禾美稻香现代特色核心农业示范区为例,在该示范区内大力推广种植双季稻、超级稻,集成机械化种植、绿色植保等现代技术,实行“稻-灯-鱼-肥”种养结合,同时发展油菜花休闲观光,为稻田增产增收提供可靠途径,也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适度发展区

包括雁山区、阳朔县、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该区喀斯特地貌高度发育,且属漓江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农业产出以金橘、月柿、桃李梨等特色水果为代表。要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抓好生态保护,突出自然优势,着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加快完成一、二、三产业融合。恭城县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月柿产业推动着全县经济发展。在生态农业上,恭城县坚持“猪+沼+果”三位一体模式,既采用环保方式处理了养殖粪污的排放问题,又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质量,提升了果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