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可靠性培训范文

电子可靠性培训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电子可靠性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子可靠性培训

篇1

关键词:电子装备 使用可靠性 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89-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战争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电子装备作为担负信息支援和信息保障任务的主体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部队作战任务的完成。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设计的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而电子装备的固有可靠性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使用可靠性进行检验,因而,对电子设备使用可靠性进行研究,进而查找现有电子装备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及薄弱环节,对于提高装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可靠性研究概况

国外的可靠性研究基本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直以来,它们非常重视可靠性的研究,从提高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高度来认识可靠性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国外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可靠性参数体系,并将装备战备完好性、人力资源、保障费用等要求融入到可靠性的参数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国外的可靠性标准体系也日臻完善。早在1980年,美国就建立了完备的可靠性标准体系,并成功的应用于指导可靠性工程的实践。

相对国外,我国可靠性研究起点低、起步晚。国内最早电子工业部门开始可靠性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专家学者,在消化、吸收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的可靠性标准,先后颁布了《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GJB368―87《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和《设备可靠性验证试验》等相应标准和规范,明确了在产品研制中要运用可靠性技术,对于我国普及可靠性基本概念,推动可靠性工作的开展和提高产品可靠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设备使用可靠性研究方面,有的学者通过收集装备使用过程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装备故障的分布规律,也有部分专家们应用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等方面理论建立了装备使用可靠性评价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2 电子装备使用可靠研究的意义

通常来说,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包括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受设备的开发者控制,在设计和制造中赋予。它是设备的一种固有特性。而使用可靠性则是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性能的保持能力的特性。它既受设备固有可靠性的影响,同时,它还受电子设备安装、操作使用、自然环境和维修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对于电子装备使用可靠性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是提高电子装备质量的重要手段

根据电子装备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电子装备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数据,对电子装备可靠性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电子装备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可为电子装备生产厂家改进系统设计,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宝贵的资料,为装备生产厂家,改进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2)是改进维修方案、提高装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借助对电子装备使用可靠性的研究,对各种型号电子装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维修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的问题现有维修方案存在的问题,帮助装备维修管理部门改进维修方案,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3)是优化装备费用效能的重要手段

电子装备的固有可靠性需要使用可靠性进行检验。通常保障费用投入增加,装备效能提升。通过对电子装备使用可靠性的研究,可以在提升电子装备效能的同时,减少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装备的综合作战能力。

3 提高电子装备使用可靠性的对策

3.1 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我国人员可靠性意识淡薄,对使用可靠性研究的敏感性不够。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可靠性基础教育,开展可靠性知识普及,重点要做好领导干部的可靠性知识培训。使领导干部自觉成为可靠性培训的先行者,始终走在培训者的前列,深刻领会可靠性的基本观念,牢牢树立可靠性意识,这样才能引领全体人员重视可靠性工作。二是可以通过网络、传媒等方式,营造对装备可靠性知识的学习氛围,让装备可靠性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可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采取人才引进、在岗交流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支可靠性人才队伍,同时也要通过培训、考核,加强后备人才建设,建立一支后备人才队伍;四是在工作中,加强对电子装备使用和维修保障人员的在岗培训,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敏感性,让他们养成实时纪录的好习惯。

3.2 完善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可靠性管理机构,完善可靠性管理的组织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规范使用可靠性信息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的工作流程,深入对发达国家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完善电子装备使用可靠性管理工作条令条例,使可靠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细化电子装备使用可靠性相关管理办法,从组织上和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对使用可靠性信息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的界定。

3.3 大力加强装备使用可靠性管理信息基础建设

一是要大力加强装备可靠性管理的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级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从对装备使用可靠性信息的全程感知、全维获取,以及信息处理流程等方面的面掌控,消除部门壁垒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确保信息管理渠道的畅通与信息的完整必;二是组织专门人员,开发电子装备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数据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实现对电子装备使用过程中故障信息、服务信息、维修信息的有效收集与分析与处理,同时还要将各类处理结果汇总到数据库之中,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三是要加强可靠性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工作。对现有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增添使用可靠性分析评估模块,应用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价等基本理论,构建合理的优化评估模型库,同时还可以加入典型案例分析,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ZioE.Reliabilityengineering:old problems and new challenges[J].Reliabilyty Engineering andSy stem Safety,2009,94(2):125-141.

[2] 潘佑.民机使用可靠性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3] 李乐强.装备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55-56.

[4] GJB/Z299C-2006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篇2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于发展的过程中,可靠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实际中就可以了解到,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在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运用的过程中,唯有加强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才能保证产品高质量,而产品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使用性能、经济性与安全性。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通常都是通过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才可以将产品生产中的故障处于零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加强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使生产的产品更能够符合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其次,提高电子自动化可靠性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在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要求产品性能的同时,对产品可靠性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才能够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地位,进而促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拥有更多份额。市场竞争归根结底为产品可靠性与质量的竞争,在保证市场产品这两方面要求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促使企业的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2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措施

在面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通过有效措施,为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供必要保证。

2.1提高元件质量

元件质量提高是保证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基础要件。因此在元件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在保证元件使用性能的基础上,选择与质量相符的元件,选取知名度良好,信誉良好的厂家购买元件。同时在选择元件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同一品种的设备,避免选择的元件品种过于复杂,同时选择元件还应当与设备相匹配。通过这几方面的要求,就可以减少设备的维修,减少元件设备购买中不必要的纠纷,而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另外在技术条件保证的情况下,可以对生产的加工环节进行完善。并且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装配于运输的过程中,应当极可能的简化过程,进而可以保证运输的渐变与快捷。

2.2有效阻断其他干扰可靠性的因素

在天气恶劣的情况,必然会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防护,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断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当然,针对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可以采用相应的热能形式进行散热。这种特点在电子原件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可靠性产生影响。通过散热措施阻断可能影响的可靠性的因素。

2.3制定设计方案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再升产的过程中,设计属于基础性的环节。在实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仔细研究研究各种技术条件调试各种参数。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应当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工程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还需要根据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规模,进而选出相配套的控制设备,尽可能经控制的工程作用发挥到最大。当然,为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相比较而言,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是一种高科技的设备,其构造与系统比较复杂,进而对设备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为满足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相关要求,就应当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促使操作人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变,遇见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稳定处理。

3结语

篇3

本文阐述了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加强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要努力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尽力做好电子档案保管工作;要保证电子文件信息的真实准确;加强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重视电子文件管理人员的培养。

【关键词】

干部培训;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党校办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干部培训规模越来越大,培训人数越来越多,干部培训档案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仅为日常管理带来许多麻烦,也为日常查询带来许多不便。随着党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渐趋完善,为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创造了条件。许多干部培训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需要采取新的管理形式进行管理,如何做好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做好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干部培训电子文件的特点,在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活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完整性原则

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干部培训电子文件的制作由各科室甚至个人独立完成,从而使电子文件的分布呈分散化趋势。同时,干部培训电子文件存储在不同的科室甚至个人不同的电脑中,干部培训电子文件不是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有时干部培训文件只是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出现,纸质文件实体有时不再存在。这种分散化和非实体化特征,使得对干部培训电子文件完整性的把握不像纸质文件那样直观,因此,对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完整安全。不仅存储在电子介质上信息要完整,与其相关的程序、软件以及纸质文件也应完整无缺地归档和接收存储。

2、可读性原则

目前各科室、每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同,由此生成的干部培训电子文件的存储格式也不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新设备对旧设备有时也不具有兼容性。由于电子文件在存储和识读方面对系统的依赖性,脱离了赖以支持的软、硬件系统后,有些文件就会变成无法识读的 “死文件”。因此在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中要特别注意确保其可读性。在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中,除了收集存储干部培训电子档案信息内容外,还必须记录支持的软件、信息格式要求、对其可读性进行技术分析等。

3、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档案的生命。由于干部培训电子文件易于修改且可不留痕迹,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中要严格制度,堵塞漏洞,不仅要把住收集关,确保归档纸质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有效,还要注意在整理、鉴定、复制、调阅等各个环节遵守操作规程,建立采取纸质文件打印与电子拷贝双重备份管理,以防止信息的丢失和失真,维护电子档案的可靠性。

二、加强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努力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和整理

在干部培训纸质档案管理中,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诸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档案收集工作如何,对后续各环节的影响很大。因为,如果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而没有收集归档,不仅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而且不利于今后的开发利用。“对于干部培训电子档案来说,电子文件的收集也是诸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了电子文件的收集不同于纸质档案,其收集、积累的范围、方法和要求也不同于纸质档案。如对草稿文件,由于不具备正式文件的功能,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不保留。但是,如果对正式的纸质文件有进行全文信息自动检索要求时,或者从保留文件重要修改过程的信息考虑,则应对其进行收集和积累。对起辅助作用或正式作用的文件,则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并与其相应的纸质文件之间建立标识关系,尤其是对无纸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应当有更严格的措施。必要时,应在收集积累过程中制作成纸质拷贝件或者制成微缩品,以免系统发生意外情况时电子文件信息丢失。”

2、尽力做好电子档案保管工作

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档案,决定其在保存与维护方面的复杂性。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要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物理上的安全。一般情况下,电子档案是以脱机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所以,要建立一个适合于磁、光介质保存的环境,诸如温湿度的控制,存放载体的柜、架及库房应达到的有关标准的要求,载体应直立排放,并满足避光、防尘、防变形的要求,远离强磁场和有害气体等。二要保证电子档案内容逻辑上的准确。电子档案的内容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各种载体上的,在以后的利用中,必须依赖于电子计算机硬件平台将电子档案的内容还原成人们能够直接阅读的格式进行显示。三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可理解性。为了使人们能够完全理解一份电子档案,就需要保存与档案内容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包括:原数据,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关系,相关的电子档案名称、存储位置及相互关系,与电子档案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等。四要对电子档案载体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维护。电子档案载体,特别是磁性载体,极易受到保存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所保存的电子档案载体,必须进行定期检测和拷贝,以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性。

3、保证电子文件信息的真实准确

干部培训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更改、丢失的可能性,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在每一个环节采取措施、杜绝信息失真的隐患,对于维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十分重要。因此维护电子文件真实性,就要从电子文件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到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的全过程加强管理。一是电子文件的制作过程要责任分明。二是电子文件形成后应及时进行收集归类,以防在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损失和变动。三是建立和执行科学的归档制度和保管制度。四是加强对电子文件利用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管。五是采取纸质文件打印与电子拷贝双重备份的管理方式,确保电子文件信息的绝对安全。

篇4

关键词:电厂;热工保护;故障;措施

热工保护系统是电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属于电厂核心技术,对于机组运行的稳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机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料的故障发生,使得热工保护出现误动和拒动的事件,从而导致机组停机,给电厂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迫切性。目前电力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而机组能否正常运行与热工保护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在系统运行时故障发生的初期,热工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限制运行或是叫停,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以说热工保护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电厂经营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热工保护系统做好相关检测工作,对其自身可能发生的故障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使其精密度得以提高,确保电厂热电设备得以安全运行。

1 热工保护系统常见故障

1.1 DCS故障

由于DCS在运行过程中,其信息处理卡、输电模块、设定值模式和网络通讯等发生故障时,则会导致热工保护系统保护误动的发生。

1.2 热控元件故障

热控元器件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元器件发生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老化的元器件即进入了故障高发区,从而误发信号导致误动和拒动的事件发生,这类故障在电厂中热工保护拒动和误动事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1.3 电缆接线故障

当电缆发生老化时,则会导致绝缘受到破坏,这样接线柱内则容易进水或是受到潮湿空气的腐蚀,极易发生断路及虚接的情况,从而导致保护误动事件的发生。

1.4 设备电源故障

DCS的应用,有效的提高热工保护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使热控系统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同时在一些控制站内设置了电源故障停机保护,但由于电源自身插件接触不良及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所引发的电源故障也是导致热工保护误动和拒次增加的主要因素。

1.5 人为引发的故障

热工保护系统在设计、安装及调试过程中都需要人员进行操作,而部分维护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欠缺,在操作中失误,从而导致热工保护误动或拒动事件的发生。

2 针对热工保护系统常见故障所采取的防控措施

在电厂机组运行过程中,其热力系统及热力设备内的所有参数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导致热工保护系统发生错误的信号,引发误动及拒动的事件发生,由此给电厂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针对热工保护系统中常见故障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保证热工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2.1 采用冗余设计

过程控制站的电源和DPU冗余设计已成为普遍,对一些保护执行设备(如跳闸电磁阀)的动作电源也应该监控起来。对一些重要热工信号也应进行冗余设置,并且对来自同一取样的测点信号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判断,重要测点的测量通道应布置在不同的卡件以分散危险,提高其可靠性。重要测点就地取样孔也应该尽量采用多点并相互独立的方法取样,以提高其可靠性,并方便故障处理。一个取样,多点并列的方法有待考虑改进。

2.2 加强热控元件的可靠性

热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其对热控元件的可靠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选择技术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同时还要保证就地热控设备的质量,从而提高DCS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3 优化保护逻辑组态

优化保护逻辑组态,对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热控保护系统的误动、拒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我们厂的实际情况,由于施工问题磨煤机一次风混合风量测点经常由于管路积灰而跳变,并多次跳磨煤机。后经过逻辑优化将一次风混合风压力信号和一次风混合风量信号相与,就排除了这样的误动。

2.4 提高 DCS硬件质量和软件的自诊断能力

努力提高 DCS系统软、硬件的质量和自诊断能力,对提前预防、软化故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5 对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质量严格把关。提高热控设备的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质量对提高热控保护的可靠性有着长远的重要意义。

2.6 强化电子间的环境条件

热控设备都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而电子元器件对于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灰尘及振动都会对电子元器件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保证电子间的环境条件,从而确保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7 改善热控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

由于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所以需要对就地设备做好防雨、防潮、防腐蚀、防辐射及防干扰等相关措施,条件允许时则宜将就地设备安装在仪表柜内,保证热控就地设备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2.8 做好定期维护工作

热控设备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对其各项检修制度进行具体的贯彻落实,从而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隐患,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下。而当热控设备停机时,要抓住这一时机,对热工保护系统进行详细的检修,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校验工作,确保其合格后才能使用。

2.9 提高热控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由于技术发展及更新的速度提高,所以各电厂中都存在着人员技术素质跟不上实际需求的情况。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加强人员培训的力度,通过远程和网上教育,强化人员的技术能力,使其技术素质得以不断的提高,从而为热工工作的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组编系列培训教材,同时还要建立岗位证书制度,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定期在网上技术水平测试试卷,定期举办行业技术操作闺中密友,充分的调动起热工专业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打造一支科学严谨、责任心强、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扎实的一专多能的热工队伍。

3 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其技术开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使电厂的热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较好的保证。但还是很难避免故障的发生,所以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对故障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热工保护系统是为热力设备安全运行起着保障作用,所以其动作的正确率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在当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强对热控保护的研究力度,使其与其他专业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减少或是避免热工保护系统故障的发生,确保电厂热工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宪龙.完善宏伟电厂热工保护系统可靠性措施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03).

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一、电气自动化的定义及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一)定义

电气自动化就是机械设备在无人或者少人的情况下按照预先的计划和程序自动完成对产品的操作、控制及监控等工作。随着机械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被各个行业广泛运用,电气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也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保证了电能质量,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更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气自动化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电子行业的发展状况,那么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是人们最先关注的,所以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意义

1、可靠性能够将市场份额得到增加

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用户不仅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要求,而且还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产品存在较高可靠性指标才能促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复杂程度及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在竞争中作为市场份额获取的一项措施,可靠性被广泛关注。

2、可靠性能够将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

产品的质量就是将产品的价值以及满足要求的特质及特征得以实现。对其特性进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经济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也就是说,在产品质量中,可靠性作为主要地位被得到关注。可靠性得到提升,才能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相对维修费用则就越少,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所以,作为产品质量的核心,可靠性是生产厂家所关注的重点。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一)元件质量

当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存在不达标的元件质量时,则会对设备的安全及寿命的可靠性造成影响。现阶段,许多生产厂家则会这相似问题出现,元件制造中的质量不达标或在挑选中不会对元件质量进行关注,采购实施大批进货方式,造成设备质量较低现象发生。逐渐形成较多的质量问题,导致用户无法信任厂家的产品。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元件生产厂家的逐渐增多,且大多数有较小规模存在,一味对较低价格进行追求则会造成恶性竞争出现,最终导致设备的质量问题及可靠性要求得到忽略。

(二)自然环境的影响

尤其自然环境存在多变性特点,因此会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影响。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劣,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干扰,大气污染及温度过高现象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出现。

(三)机械设备的影响

大多数机械设备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元件造成破话,从而直接损坏了设备。例如机械力出现震荡及冲击等影响。

(四)电磁干扰的影响

该因素对设备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从设备周围存在的电磁波导致的,对控制系统可能出现失控、误控或误动作,导致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降低,危及安全。

(五)人为因素的影响

操作人员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操作时未能熟练对操作要领性能进行掌握,未能通过良好的培训即可对复杂的设备进行操作,最终导致由于经验不足或生疏造成不能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若无法良好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在操作中出现对设备的肆意破坏,也同样会使设备的可靠性降低。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及提高可靠性的策略

(一)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1、可靠性的现场测试

该测试方法主要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控制,以检验其可靠性。进行测试时,需要认真、详细地记录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计算、编制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指标,比较真实地评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该测试方法需要是测试设备相对较少,但是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设备的真实性能(真实工作环境之下的工作性能),而且测试成本比较低,不会设备工作连贯性产生不利的干扰。然而此种测试方法的缺点也需要我们注意,即易受外界条件干扰、易受受控条件限制、再现条件较差等。

2、可靠性的保证试验

保证试验方法俗称烤机,是在产品出厂前,在规定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无故障的工作试验。保证实验方法的不同于实验室测试方法,因为电控设备通常是由大量的元器件构成的,因此它的故障以随机性和多样性的形式表现,而不是以几种故障为主表现出来的,随着时间变化是保证试验方法失效率所具有的特性,服从指数分布。烤机就是对产品的早期失效进行测试考核,通过改进使产品的失效率在出厂前达到指标。保证试验所需的时间较长,对于小数量、大系统生产的产品而言,它适用于所有产品,但是对于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只能用于设备的样本。

3、可靠性性的试验室测试

该测试方法模拟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各种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力求测试所需的外力影响与现场所受环境应力的相同。试验中需要记录试验时间、失效次数等数据,待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编制设备的可靠性指标。此种测试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易控制试验条件、试验所得数据质量较高、试验结果允许再现等;但是其缺点也不容忽视,即测试成本巨大、试品数量较多、试验条件限制性较高等。所以,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批量生产的设备。

(二)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1、企业角度对策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和电气设备元件选择的性质不同,选择时应注意的性能技术质量是否与标准设备组成。保证检测是证明设备可靠性的方式。如无特殊情况,产品应全部进行检测。

2、生产部角度对策

设计和生产是电气自动化的两个部分,在设备设计时先对它的工作性质和环境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制定生产方案,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产品不同的结构和类型。在设备工作中减少设备部件和备件,使用正规商家提供的产品元件,用最经济合理,可满足生产需要的。减少生产设备的维修成本,减少工人手工操作,进行简单轻松的流水生产。

3、对设备散热防护对策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造成影响的另一因素则是温度。当电气自动化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通常功率损失的散发都是以热能形式出现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大耗散功率来说的元件。例如:变压管、电子管、大功率电阻以及大功率晶体管等。其次,当存在较高环境温度时,设备工作中会有热能无法得到有效散发,从而达到设备温度提升的现象。

4、防护气候、电磁干扰及机械造成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升中应对恶劣气候条件造成的影响进行关注,同时还应防护及屏蔽机械因素及电磁干扰造成的影响。从设备的材料选择进行分析,结合设备的性能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同,对可靠性的材料进行选择,进一步将设备的耐用性得到提升,加大设备的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设备还会受到霉菌、潮湿、污染以及气压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潮湿因素。潮气的出现会导致覆盖层有起泡出现,严重情况下还会发展脱落现象,进一步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保护作用丧失,所以,通常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运用密封、浸渍以及灌封的方式进行保护。

5、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的加强

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作为一种高科技且复杂的设备,因此会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存在。通过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对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有效且熟悉的掌握,对设备性能的了解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灵活控制。当有故障出现时,能够达到冷静处理的效果。定期清洗设备,将设备操作人员自身对设备的爱护意识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是不尽人意的,如何提高可靠性是发展电气自动化的重中之重。提高设计可靠性、零部件的选用以及电子元件的选用都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其可靠性。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依旧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蔡晓鹏.探究电气自动化设备智能性[J].科技与企业,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