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1

关键词:饮食文化 厨房设计 饮食习惯

一、引言

人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约两百万年前,饮食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厨房的设计就更为重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及操作者的使用习惯是衡量一个厨房设计好坏的标准之一。

二、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包括饮食的材料、制作工艺、饮食方法等,还包括文学艺术、思想道德、风俗习惯以及对历史的传承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内涵。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包括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饮食文化也不例外。物质层次是最基本的前提,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术、器具艺术、食物储存和运输方法等;精神层次作为文化的最高层次,包括饮食习俗、饮食观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等。

三、厨房的来源及其基本功能

厨房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不同时期的演变功能也变得更为多样化、合理化。最初原始人将天然洞穴作为居所,以野菜野果为食。氏族社会以后,发展为半穴居,半穴居的房屋正中央一般都会设有火塘,空间内部没有隔离,生火会导致烟气弥漫整个空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炉灶处于房屋一角的住宅,将火塘改良砌成灶头,房间变得更加干净卫生,但是此时的厨房并未真正与其他空间隔离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独立厨房的出现,既能较大限度地储存食物,也减少对其他空间不必要的干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现代社会造就了开放式的厨房,厨房的各种功能、布局也更加完善。人们对厨房油烟的排放、储物空间的设计以及采光问题都妥善的处理,操作台面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以及操作习惯,厨房空间干净整洁舒适,能最大限度地为人所用。

厨房的基本功能:烹调、洗涤、储存

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国家倡导理性、健康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乎所摄取食物的营养价值,通过食物来获取身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他们更青睐操作简单直接生食的水果蔬菜沙拉、吐司、罐头,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食物的营养。

中国人追求的则是感性、艺术性的饮食观念。中国人认为食物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它更像是一门艺术,能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人对食物有很深入的研究,不只是考虑食物带给人的营养,还注重食物的色泽、鲜香。为了追求食物的美味,中国人主要采用炒、蒸、煮、炸、烤、烩等多样化的烹饪方式。中国菜品种多样,操作复杂,注重食物带给人味觉和视觉的艺术性的双重享受。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方式讲究科学卫生,在用餐方式上采用分餐制。自助餐是西方较为广泛采用的宴请宾客的方式之一,在待客时将所有的食物陈列出来,客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自由进食,各吃各的,互不相扰。

中国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饮食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日常饮食,人们围着桌子坐一圈,菜摆放在正中间,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夹取食物进食,在吃饭过程中可以相互交谈,增进感情。

(三)烹饪过程的差异

西方人做任何事都强调认真规范,做食物也不例外。任何一次食物的制作,都必须相当的规范和严格。所需食材、调味料的分量都必须精确到克;操作过程的顺序都不能颠倒;操作时间也严格要求,每次做的食物给人的味觉和营养几乎都是相同的。

中国人烹饪的操作过程具有随意性,根据厨师的个人喜好和习惯选择放调味品和食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地方做菜的味道和方式不一样,同一地方的不同厨师做的菜肴的味道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厨师两次做同样的食物,也不可能味道完全一致。

五、中西方厨房设计的区别

处在不同国度、地域等背景下人们的饮食文化各不相同,厨房设计理应有所差别。下面从布局、功能、陈设几方面出发,分析中西方厨房设计的区别。

(一)布局的不同

西方人注重食物的营养,喜欢生食海鲜、蔬菜等,尽管也有炸、烤的食物,但是制作过程极其简单,西方的厨房大都采用开放式的设计,厨房与客厅相连,并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餐厅。一般在厨房的中间会设有料理台,料理台既能烹饪操作又兼有就餐的功能。中国人更偏爱煎、炸、炒、煮的食物,在烧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开放式的厨房会污染客厅和餐厅,中式厨房基本采用封闭式的设计。厨房与餐厅隔开,餐厅与客厅相连。中国人的餐桌一般选用圆桌,圆桌意味着吃饭人的身份不分尊贵卑贱,这也与中国几千年来流传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分不开的。

(二)功能的不同

西式厨房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与客厅相连,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家庭主妇在厨房可以边制作食物,边与客厅里的家人聊天,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能带给人无比的轻松和惬意感。西式厨房不仅仅是传统的制作食物的地方,兼有休闲、娱乐、聚会等诸多功能。相对于开放式的厨房而言,完全封闭的厨房的功能就显得较为单一。中式厨房的空间比较窄小,占地面积只有十来平方米,有的甚至只有几平方米。小空间紧凑而有序,不可能有其他多余的功能,所以仅限于烹煮食物。

(三)陈设的不同

西方人的厨房面积较大,有更多的空间进行装饰。在墙的拐角处可设计置物架,随意摆放装饰品、小摆件,墙上安置一台壁挂电视,在忙碌做饭的同时享受这份环境给人的轻松感。西方人采用分餐制的饮食方式,需要很多刀叉盘子等餐具,西式厨房会在墙上设壁柜,料理台下同样也能设置成柜子充分利用起来。高科技的电气化产品在西式厨房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烤箱、西式煤气炉灶、面包机、洗碗机等小家电应有俱有。然而在中式厨房中,除了日常所需的灶具、锅等大型厨具来进行烹饪以外,小型家用电器并不多见。厨房的操作台面上摆放的都是一些很实用的东西,具有装饰性的小摆件几乎没有。中式厨房的占地面积很小,再放置一些不实用的东西,会使厨房看起来杂乱无章。

六、现代厨房设计的原则

西式厨房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必须以满足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前提,在西式优秀的厨房设计案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完善当代中国厨房设计之不足,使现代厨房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一)结构多样化

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才是设计追求的目标。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厨房的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厨房不再是个完全封闭式的空间,而是能像西式厨房一样是开放式。对于面积较小的厨房空间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半开放式的,通过推拉式的艺术玻璃窗将厨房和餐厅隔开,烹饪时将隔板拉上,防止油烟排入客厅卧室污染其他室内空间,不用时再将隔板收起,形成一个通透的半开放式的厨房形式,既美观又宽敞。而对于面积较大的厨房空间,我们可以采用大厨房套小厨房的格局,也能达到西式厨房开放式的效果。将厨房与客厅中间的墙体打掉,在原厨房的角落处封闭一块小烹饪区域,其余空间与客厅相连,既有效地隔离了油烟,又采用了开放式的形式,中西合璧,何乐而不为呢?西方那种完全开放式的厨房用在我们国家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设计师只要注意观察,多动脑筋,灵活设计,西式厨房也能融入我们的生活。

(二)材料绿色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化学合成的装饰材料推陈出新,新材料的新样式和新特点很容易被设计师们接受,但是化学合成的材料往往都含有一定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会产生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厨房这个制作食物的地方,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选择一些绿色化、环保化的材料,才能将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在设计时,可以选择用自然的木质材料,不锈钢、铁等金属材料,大理石等天然石材,另外还要考虑材料的防潮防火防滑以及耐热性,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健康舒适的绿色厨房。

(三)色彩协调化

厨房在色彩的选择上应该尽量做到简洁、协调,墙面一般采用白、灰、银等基本色,利用色彩带给人的冷暖感觉,在基本色的基础上加入蓝色等冷色,令人感到清凉舒适的同时,也会让厨房显得清洁、卫生。厨房的地面颜色则可选择耐脏的深灰色系。另外可在厨具等物件上选用一些亮丽的衬色,不会使厨房看起来太压抑沉闷。总之在选择厨房的色彩上,应尽量做到简洁为主,再充分利用各种色彩的特性,发挥其更大的功能性价值。

(四)厨具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电器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化高科技的厨房电器相继出现。现代化的厨房不但可以减少主妇们繁重的家务,提高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环境污染。现如今一些厨房小家电已经为人们所用,例如,电磁炉取代了煤的使用,减少了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抽油烟机代替了镶在墙上传统式的排气扇,既节能减少了污染又方便清洁。然而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在厨房中应加大小电器的使用,电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给人们提供方便。冰箱、电饭锅、洗碗机、微波炉的储放位置应根据个人使用习惯,最大限度地方便人们开启、使用,在使用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电器的安全性。

(五)比例尺度科学化

在学习西方优秀厨房设计案例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中国人自身的特点。例如,操作台面的高度、尺寸等都需要符合中国人的身高。操作台高度一般为800mm-850mm,台面宽度为760mm左右。厨房的布局也应严格按照中国人的操作顺序来设计,储藏区、洗涤区、调理区、烹饪区,各个操作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操作者使用方便,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另外,厨房的通风、排烟技术处理不好,直接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通风、排烟的处理也是设计师们需要重视的。就目前而言,除了自然通风以外,另外一种最有效的排烟途径是安装抽油烟机。为了保证抽油烟机的安全和效率,抽油烟机一般安装在炉灶上方距离台面的高度为800mm左右。一个比例尺度合理化的厨房才能大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七、总结

食物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一个优秀的厨房设计除了要遵循以上这几个原则外,还需要考虑通风、照明、操作台的顺序以及高度甚至后期的配饰等。总之,不管是中式还是西式的厨房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为前提,那样才能发挥厨房的最大效用价值,带给人们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厨房环境。

参考文献

[1] 万建中.饮食与中国文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

[2] 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N].文汇报,笔会.

篇2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

篇3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篇4

关键词: 饮食 中西方文化 差异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治安,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餐饮礼仪 饮食方式 中西方文化 差异

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将英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九个级别,在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总体描述中,都特别强调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各国密切往来的今天,通晓中西餐饮文化上的差异在现实中的应用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餐饮礼仪在教材中的应用

1.餐桌座次的不同

牛津版Starter Unit 12 A birthday party中,小主人Millie要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为她庆祝生日。由于所邀请朋友的国籍不同,因此在餐桌的礼仪就特别讲究。首先是餐桌座次的不同。《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中国人特别讲究礼。如果邀请的是中国人,则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但在西方,传统的习惯都是圆桌式的就餐方式,所以基本没有座次的差别。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

2.进餐时的礼仪

在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Grammar中,Millie和Daniel正在准备为交流学生举办一场欢迎晚会,他们开展了以下的对话:

Daniel:How many forks, plates and cups do we need?

Millie:I think thirty of each will be enough.

Daniel:How much beef and ham shall we buy?

Millie:I think three kilos of each.

Daniel: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buy?

Millie:We need some eggs and tomatoes.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Daniel和Millie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孩子,还是充分考虑到中外饮食习惯的差异的。这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英国人则使用刀叉进餐,这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在使用刀叉过程中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的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二、饮食观念不同在教材中的应用

饮食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营养价值和味道上的差别。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亦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等。这“和合”观念在教材的Unit4 Food Main task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Millie说“I sometimes have rice with fish and an apple for lunch.”翻译即为“我有时候中午吃鱼拌饭和一个苹果”。可见,中国的饮食习惯还是以和为主,强调味道。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味道的描述,如甜、酸、辣、香、咸、臭、苦、浓、淡等,但同时却又忽视了营养。

西方人对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1995年第一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注意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中国文化与使用英语国家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餐饮礼仪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间的和谐。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交礼教有利于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连友.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FDI儒家文化宗教文化

一、文献综述

关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的差异,学界研究较多。邱立成等(2006)通过比较中印引进外资的模式、政策及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引资规模占绝对优势,但引资质量不如印度,中印两国引资的优势分别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上。王霞等(2009)认为,中印两国在利用外资的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如投资质量不高、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剧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原因与跨国公司和投资东道国目标不一致、在国际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国际上各国引资政策的激烈竞争等外部条件紧密相关。李凡等(2009)根据OECD15国1990年以来对中国、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对中印两国吸引FDI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FDI高速增长的历史、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汇率贬值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印度的语言优势克服其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而吸引更多FDI的流入。郭世华(2008)认为,印度对我国的威胁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中国在FDI的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投向上明显劣于印度,所以,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方慧(2006)通过两国FDI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对两国利用FDI的动因、外资政策、外商投资现状以及影响外商投资的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国在利用FDI上各具优势和特点,认为印度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中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现状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自1991年拉奥政府正式开始经济改革至今,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同时,中国的FDI/GDP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FDI/GDP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5.35%,2005年只有2.70%;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FDI/GDP由1992年的最低谷0.287%上升到2009年的3.41%。中国的经济改革从1978年开始,印度则是在1991年才开始改革。因此,将中国印度两个国家按各自经济改革起始时间做同期对比,可以从侧面印证两国利用FDI的潜力大小。印度近1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FDI增长速度低于中国外,其余大多数年份都高于中国。因此可以说明,印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较中国更有潜力。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印度在吸收FDI规模上目前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印度经济改革起步较中国晚了13年,在投资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不如中国,因此吸引外资的效果不如中国,而印度在吸引外资潜力方面较中国为高。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印度的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印度虽然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但高等教育水平则好于中国。

三、文化差异对FDI流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1.因变量

文章要讨论的是两个国家文化差异对吸引FDI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两个国家分别建立两个模型,选取每年流入该国的FDI绝对量为因变量。中国的FDI流入量数据来源于1988-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印度的FDI流入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gov.cn/tjsj/qtsj/gjsj/,访问时间:2010年12月9日,下同)。

2.自变量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为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又集中表现为中国的官文化,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使官文化得以充分发展,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官文化下专制制度的残存文化依然存在而且影响着当今的国人。印度虽然没有儒家思想为主的官文化,但传统的以种姓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社会高层等级以及高等级公民掌握的中央政府对整个社会有着与别国不一样的影响力。本文设定一个政府权力指数来反映这两种文化的影响,用政府行政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来表示。中国政府的行政支出和财政支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印度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2)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中国人教育普及度高于印度,这个主要和印度种姓文化有关,但印度高素质人才集中,尤其是IT等高新技术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印度存在差距,构成文化差异的这一个重要方面,也直接影响着两国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实现。因此,本文用两国每年申请专利数来表现这一差别。

(3)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社会制度不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而且本身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之中。整个国民经济里,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独有现象,也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本文定义一个非公有制经济指数,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来表示。

(4)有研究指出(邱立成,2006),印度的工人力量强大,工会可以左右政府政策,政府顾虑工会的反对态度,不敢轻易批准这些申请。因而,外国资本会尽量避免染指印度劳动密集行业。因为一旦投资这类行业,就势必要雇佣大量工人,工会问题亦会随之而生。与之相比,在中国,工会这一工人阶级组织的作用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用工资率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印两国工人阶层力量的强弱。限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工资率用两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与两国GDP之间的比例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5)传统上主导印度社会的宗教文化以保守、排他为特性。几千年来,婆罗门教、佛教以及印度教相继主导社会并多次发生排他与斗争的事件,各种本土文化之间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在彼此排斥与斗争中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印度文化体系。而中国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这种保守和开放的差异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愈加明显,对FDI的吸引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用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得比重来表示两国经济文化的开放程度。中国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印度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同上)。

(二)模型计算

为了进行模型估计,我们根据前文的分析建立一个自然对数线性模型,即:

ln(FDIi)= lnα0+α1ln(Li)+α2 ln(Pi)+α4ln(Gi)+α5ln(Zi) +α6ln(Si)+ε

其中,FDIi 为流入中印两国的FDI量, Li是两国的工资率,Pi为非公经济指数,Gi为政府权力指数,Zi为申请专利数,Si为两国开放度,ε为随机误差项。

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是时间序列变量,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验证变量数据是否平稳。下面以变量中国 为例,介绍ADF检验过程。

首先做出ln(FDIi)数据图,如下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具有明显的截距项和趋势项,因此对它选用含有趋势项和截距项的检验回归模型:

利用Eviews软件计算,结果表明ln(FDIi)是一个I(1)过程。按照此方法,对所有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均为一阶单整。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对模型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发现,残差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可以认为模型各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对模型进行回归发现,结果中存在部分变量P值没有通过T检验而整个模型的R2很大,怀疑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因此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将多重共线性因素剔除。剔除后回归结果如下:

ln(FDIi)=10.02-1.03 +1.58 +0.89 +0.84

(0.0000)(0.0112) (0.0003) (0.0009)(0.0054)

括号内为个估计量的T统计量。下面用同样的办法对印度的数据进行回归,最终结果如下:

ln(FDIi)=8.71-0.58 +1.09 +0.61

(0.0001)(0.0021) (0.0053)(0.0101)

(三)结论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人工资率的回归系数为-1.03,工资率与FDI流入量呈反相关关系;相比较看来,印度的这一数字是-0.58,说明两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国际资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数据我们发现,中国工人的工资率低于印度工人,在两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近似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可能归因于两国工人在“反抗文化”上的差异。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民相对缺乏反抗意识,即使有工人组织“工会“以及《劳动法》的存在,也鲜有工人维权事件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今工人工资率的低下。而印度人在这方面要积极许多。同时,从模型中看,在现有产业结构下,劳动力成本对FDI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率每提高1%,流入中国的FDI将减少1.03%,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比较明显,中国制造业吸引FDI占总量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困难重重。

中国非公经济指数的回归系数为1.58,表明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每提高1%,将会吸引1.58%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说明在私有化经济占主导的全球经济以及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私人投资资本更愿意进入一个与本国经济文化环境类似的地区。以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视角,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了整个国家在制度建设、法律制定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方面的“非公有经济化”对国际资本来讲意味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优化”。对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印度来讲,这一指标是常数1,因此不做分析。

政府权力指数的回归系数为正的0.89,表明政府权力越大,吸引FDI的能力越强。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引资属于“政府主导型”引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将引进外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政府在吸引外资上表现得比私人要积极得多。由于掌握行政资源,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法规或政策措施来为吸引外资扫除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权力越大,它可以吸收到的外资则越多。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一旦政府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使得国际资本认为中国并不是一个自由经济的投资环境,他们则会逐渐减少在中国的投资。传统上没有“官文化”影响的印度,政府的权力很难达到中国政府的高度,其任何引资政策都必须通过议会等民意机构的制约,因此印度在这一指标上并不显著。同时,有强烈宗教信仰的印度人也不会像中国一样迫切渴望国际资本和国外文化的进入。

中国的专利数量在模型中并不显著,而印度的这一指标不仅显著而且回归系数为0.61,这一点也和中印两国吸引FDI的行业分布密切相关。中国与印度在高新技术领域差距明显,流入印度的FDI更多的是进入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和电子产业等。而在同样的领域,国际资本却对中国缺乏兴趣。

印度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比中国在文化上更加保守和排他,反映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印度的开放程度远低于中国。但可以明确的是,一国的开放程度与吸引FDI呈正相关关系,这从中印两国开放度的回归系数均为整数可以看出。同时,每提高1%的开放度,中国FDI流入将增加0.84%,而印度为1.09%,可见,印度更需要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经济关系,这对印度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印文化差异中的传统因素主要是儒家官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现代因素主要是高新技术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中印两国吸引FDI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深入挖掘FDI对本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应该正确认识文化领域的这些因素,扬长避短,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中印两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共同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8(9).

[2]邱立成.中印利用外资的比较研究[J].国际问题研究,2006(3).

[3]柳德荣.中印两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比较———基于美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视角[J].亚太经济,2008(4).

[4]苗健,张鑫,徐海明.试论对外贸易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经济理论研究报,2009(6).

[5]刘英瑞,荣高悦,韩爱芹.文化差异对跨国营销的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4).

[6]欧阳飞雪.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营销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营梢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5.

篇7

[关键词]敏支系;差异;原因;主客位

[作者]陆潇玲,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桂林,541006。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117-006

引言

关于“黑衣壮”这个称谓在学术界中的正式提法,较早应见于《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1998年第一版)一书中。当然,“黑衣壮”纯属他称,当地人自称“敏人”,因而笔者在本文中均以“敏人”称呼该族群。“以歌为媒”,“族内通婚”,“不落夫家”,“至今黑衣壮老少均着自织自染的黑衣服”等现象是部分学术文章对“敏人”传统习俗已有的描述,顾名思义,这使得这个族群显得亦加神秘、特殊、另类。在全球化背景下,“敏人”文化、习俗果真如以上所述的以原汁原味形式呈现,“敏人”是否如此神秘、封闭、落伍,其村寨是否如宣传片中所展示的“世外桃源”,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话题。

一、他者视野中的“敏人”文化

1、“敏人”婚俗

族内通婚和早婚制度。在诸多论述“敏人”婚礼习俗的学术文章、新闻报道或旅游专刊中,都频繁出现“族内通婚”、“女子不外嫁,男子不外娶”,“禁止近亲结婚”等传奇描述,“就说他们的婚姻习俗,二三百年来都只有在黑衣壮内部通婚,一直没有与别的壮族群或汉族、瑶族联姻”,以此为出发点来解读“敏人”的精神信仰、仪礼习惯,“黑衣壮至今一直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即只有双方都是黑衣壮的男女才能通婚,这种具有强制性的通婚习俗既是祖辈传统的沿袭,也是保持‘黑’之传统的举措……”这位学者认为,“敏人”之所以能保持以黑为美的审美情趣,尊黑爱黑的传统观念,乃得益于其至今还实行的族内通婚制,“黑衣壮人不管是初婚或是再婚,只有双方都是黑衣壮的男女才能通婚,不能与黑衣壮以外的其他壮族族群或别的民族通婚,而且规定族群内直系血亲和七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何毛堂也认同该族群族内通婚的观点,他认为“敏人”不仅保持族内婚制习俗,还有意识禁止近亲结婚,但一贯的同村婚、同籍婚不利于黑衣壮人后代的优化,从而衍生出顺从、阴郁、内向的性格。“他们恪守族规,只与族内人通婚。直至现在,哪怕是已在外打天下,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个黑衣壮伴侣来同甘共苦”,这位学者把“敏人”的族内婚说法投射一种信息:非本族人不娶不嫁。

婚后生活。对婚后生活的考察,学者们还有一项重大“发现”,就是婚后的“敏人”女性不落夫家,“婚礼之后,新娘即回娘家,只有逢年过节或农忙时节,夫家派人来请时,才能到夫家住几天,直到怀孕生下孩子,才到夫家定居”。“至午夜鸡叫头遍时,新娘必须悄悄地和伴娘返回娘家(无论路途多远)。此后,每个月,由男方的妹妹或姐姐到女方家接新娘去男方家帮工二至三日,小住二三日后,新娘又返回娘家与父母兄弟共同生活。”这里把“敏人”的不落夫家习俗写得生动有趣、神秘传奇,认为婚后的女性仍与父兄同住是必然的,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媳妇未生育孩子,就没有长住夫家的资格。

2、“敏人”服饰

在“敏人”服饰介绍中,很多学者认为“敏人”至今还着黑衣、穿布鞋、戴银饰。在《探访神秘的黑衣壮》一文中,作者提到了“敏人”的织染手工技术和现今的服饰打扮,“时至今日那坡黑衣壮仍保存着传统的蓝靛染织工艺,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黑衣壮自种、自织、自染、自穿,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谈及日常衣着时,该作者还把他们的服饰和传说相联系,认为该族群的传说“决定了黑衣壮服饰的形成和延续”,他们时至今日还保留着爱黑穿黑色的传统,主要是因为“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深入人心”。因此这些学者认为,即使是在全球化日益演进、现代化加快的今天,“敏人”仍然尊黑爱黑,以黑为美,使用黑布制成衣,缝布鞋。

3、歌舞文化

有人认为,所谓“敏人”原生态山歌就是影片中播放的“尼的呀”调子,如第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年轻歌手演唱的《山歌年年唱春光》,有的学者还把“敏”山歌分为捶布歌、伐木歌、劳动歌、婚丧歌、相亲访友歌、祝寿歌、敬酒歌等。

在一些研究者的眼中,“敏人”舞蹈可谓丰富多彩,在《广西黑衣壮舞蹈的发掘和继承》一文中,该作者把“敏人”舞蹈分为三类,一是“祝寿舞”、“贺对舞”和“团结(棕榈)舞”,传达“敏人”人生的美好愿望;二是“黑枪舞”、“花鞭舞”、“自卫舞”、“战阵舞”,意在表达“敏人”保卫家园,打击入侵者的决心;三是“献红舞”、“捶布舞”,重在映射日常生活场景。

4、亲属称谓

何毛堂等人认为“敏人”亲属称谓属夏威夷类型,即同性别的同代亲属用同一称呼,“按当地习俗,孩子们不仅称亲生的父母为‘爹’、‘姆(妈)’而且把父亲的兄弟(含表兄弟)和母亲的姐妹(含表姐妹)都称作爹妈”,在《千山万弄中的黑衣壮》一文中也提及“敏人”的亲属称谓,“黑衣壮不仅把亲生的父亲称父亲即‘爹’、并把父亲的所有兄弟(包括从表兄弟、再从表兄弟)都称作爹,而且把凡是有了孩子的成年男子都称作‘爹’;黑衣壮不仅把亲生母亲称作‘姆’即妈,并把母亲的所有姐妹(包括从表姐妹、再从表姐妹)称作‘姆’,而且把凡是有了孩子的成年女子都称作‘姆”’。这里又在原来同称的基础上添上从表兄弟(姐妹)、再从表兄弟(姐妹)及所有有了孩子的成年男子和女子,把“敏人”的亲属称谓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

二、当地真实与他者幻想的辩证:我眼中的“敏人”文化

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人们的生存模式、思维方式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变迁,它也随之变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其传统文化、风俗礼仪并非如以上学者所说的,能够抵制外来文化的干扰,一如既往地坚守本民族传统的民俗民风;“敏人”也不像一些考察者所描述的那样,至今还保持“族内通婚”制,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的语言称谓、婚姻观念、服饰文化、生活禁忌等业已发生变化。

近年来,由那坡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该族群的中青年有机会前往广东、福建等地打工,这为他们的恋爱对象、择偶范围提供了广阔平台,就恋爱对象而言,外出打工的“敏人”男子喜欢追求外地姑娘,而女子也乐意与其他族群男子交往。恋爱、求偶的范围由本地扩大到如四川、安徽等省市,总之,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在弄公屯(龙华村的一个自然屯),外出打工18人,其中青年男性11人,女性7人,与族外人结婚6人,占总比例30%。如弄莫屯许小飞(化名),前几年去广东打工与一位河南姑娘相恋,趁过节之时带女友回家,并未举办结婚仪式,现在夫妇俩已有孩子,而这位河南姑娘会讲“敏”方言,能

干繁重农活,公婆及亲戚们都相当欣赏这位外来媳妇。有“引进来”自然就有“走出去”,但后者更占优势,在弄公屯,1985年后出生的女孩共9人,其中就有5人外嫁(跨省婚)。

当前,“敏人”支系内也有新结合的夫妇,不过已成婚期大大缩短,一般情况下订婚半年或一年后就举行婚礼。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青年男女认为,要经过恋爱、定亲、订婚、结婚四个阶段过于繁琐,便实行“四合一”,即定亲、订婚、结婚,满月酒四仪合一。

择偶范围、恋爱对象范围扩大,婚期缩短,逐渐形成“现代版”的婚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聘金逐年增多,嫁妆愈加多样化。“敏人”传统订婚的聘金为120银圆,现在最少为2000元人民币,多则5000、6000、7000元不等。而女子嫁妆在过去的锅碗瓢盆、土布被子、蚊帐和木箱的基础之上添加衣橱、洗衣机、摩托车、电冰箱、席梦思、毛毯等,跟聘金成正比,但其实嫁妆的费用远超于聘金,当地人有句话正是反映了这种现象:“宁愿娶个媳妇,也不愿嫁个女儿”。

二是新娘嫁衣的逐步“改装”。传统的嫁衣穿戴繁缛、配饰复杂。改装后的“敏”姑娘嫁衣,上衣仿唐装式样而制,形制宽大,简单精美,用“西华”头巾,不穿裙子,只穿黑裤子,不穿翘头绣花鞋,穿平地绣花鞋,这还是1980年至2000年间的穿戴形式,近几年来的新娘索性不穿本民族嫁衣,而选择市场上的时装。曾有这样一个例子,弄公屯黄姓青年结婚当天,有专人前来采风,摄影师为了增加作品原创性,要求迎接新娘的两位姑娘穿上传统服饰,姑娘们听凭摄影师指挥,按部就班,但出乎大家意料,新娘并不乐意配合,当晚着时装以示“抗议”。婚礼上尚且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敏人”更不会穿传统服装了。现在,在该族群村落,随处可看到着时装衣饰、穿牛仔裤、染黄发的青年。他们认为,传统服装是古板、守旧、落后的标志,想要融人大众,必须远离这种“土气”,而中老年“敏人”虽没有如此厌弃传统服装,却也心照不宣穿市集上买来的“唐装”,而在一些学术文章或部分宣传资料中,认为“敏人”男女老少至今还着黑衣、穿布鞋、佩戴银饰的说法,不管是考察尚未到位或为了宣传“敏人”文化,打造“敏人”品牌也好,其实都是一种片面的说法。

三是歌舞失去原有功能。过去的“敏人”山歌(本文只要指“伦”)是青年男女实现自由恋爱的一种工具,在婚礼上作一种娱乐消遣,但目前在婚礼中山歌逐渐退出酒席饭桌,基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而不像一些人所说的,

“敏人”至今还常在田头地里、婚育场合唱山歌。再者,“敏人”山歌本无伴奏,有词作者,无作曲人,在劳作或娱乐中即兴而唱、随性而编,多为七言两句或五言两句,而近几年来出现的“敏人”“原生态山歌”则有词曲作者,有七言四句,八言四句不等,还添上了“尼的呀”、“贝呀侬”等起头语,分男女高音、男女低音等多声部,如《柳敏盖柳》(黑衣壮的酒,郭庆宣词,林海东曲);有男女独唱,伴唱,如《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蓝怀唱词,傅磐曲),不论是歌词选用,演唱方式还是伴奏,与“敏人”的山歌相差甚远,但这些与“敏人”山歌大相径庭的新歌却被部分人误为原生态“敏人”山歌,显然是对原生态歌曲定义的误解。所谓原生态歌曲,就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世代流传的,由未受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地人(主要是农民,兼及其他从业者)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调所演唱的口头歌曲”,但“敏人”新歌的词曲作者多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或民间文化人,受过现代学校教育,在政府部门工作,这显然不符合原生态歌曲定义中的首要条件;第二,原生态歌曲用方言土调演唱,“敏人”新歌演唱者确实采用土语演唱,但据笔者二十几年的耳闻目睹,其调子并非“敏人”山歌调子,“敏人”山歌一般情况下是男女各自两句连环对唱,以句子为单位,而“新歌”则以一首为单位。另外是“敏人”的舞蹈,有人把“敏人”舞蹈分为祝寿舞、贺对舞、团结舞、黑枪舞、花鞭舞、自卫舞、战阵舞、献红舞、捶布舞等九种之多,声称这些舞蹈常见于“敏人”各种仪式和日常生活中。但据笔者考察,“敏人”只在仪式中有舞蹈,如丧礼中的围棺舞,婚礼中的贺对舞,捶布舞则不能当做真正意义上的舞蹈,只是过去“敏人”妇女加工布料的一道工序,而这位学者把捶布这项劳动视作舞蹈,显然是赋予捶布艺术性了。至于团结舞、黑枪舞、花鞭舞、自卫舞、战阵舞等这几种舞蹈,笔者曾在“黑衣壮风情园”见过年轻演员群舞,但应是民俗旅游开发后文化部门或其他人士对“敏人”歌舞的“浓缩”或“改编”。

四是从不落夫家到渐落夫家。传统的“敏人”姑娘婚后不落夫家,除非是农忙时节或过年过节时夫家派人来接才“勉为其难”跟着去,加之对的过分掩盖和隐藏,导致夫妇早婚晚育,不过几年来不落夫家之俗逐渐消失,姑娘恋爱时可常到夫家,甚至婚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夫家度过,与传统新嫁娘不同,年轻“敏人”姑娘们大胆、干练、乐观,尤其是常往沿海地区打工的“敏人”姑娘,她们也用现代通讯工具,上网聊天,买时装,挂耳环,去KTV,而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敏人”是愚昧、顺从、阴郁、内向的。

五是亲属称谓语的变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把亲属称谓分为六种,分别是爱斯基摩亲属称谓、夏威夷亲属称谓、易洛魁亲属称谓、奥马哈亲属称谓、克劳亲属称谓和苏丹式亲属称谓,这是默多克对人类学的一大贡献。何毛堂等人认为“敏人”的亲属称谓属夏威夷类型,其实不然。“敏人”称父母为“爹”,“蔑”,叫爷爷奶奶“公”、“娅”,外公外婆为“缺大”、“娅代”(母亲的哥嫂也用此称),父亲兄弟为“爷”(伯)、“搜”(叔),称父亲和母亲的姐姐为“八”(姑妈)、父亲妹为“阿”(姑)。统称母亲的弟、妹为“娜”(舅,姨),舅娘为“娜罗”,夫妻间不管面称或背称都以“蔑”和“确”后加子女名。姻亲称谓与血亲称谓稍不同,夫妻二人对岳父母或公婆的面称要随对方称,互称对方父母“爹”,“蔑”,称自己为“儿”,不能称“我”,否则视为无礼,生育孩子后可随子称。但从2000年后,亲属称谓的礼节性减弱,只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敏人”非常重视称谓的礼节特征,女婿、儿媳在岳父母前或公婆面前称自称“儿”,“70后”的“敏人”则不以为然,大胆以“我”自称,其礼貌性大大减弱。从类别来看,“敏人”并非把父亲及其兄弟都称作“父亲”,而是各个亲属都有自己的称呼,除了父亲和母亲的姐姐,母亲的弟妹用同称谓,交表、平表的兄弟姐妹与同胞兄弟姐妹同称谓外,因此“敏人”亲属称谓不属夏威夷型,亦不属于六种亲属称谓中的任何一种,只能说有部分与苏丹式或易洛魁式相似。

三、他者对“敏人”文化产生误解的原因

笔者认为,“敏人”的世界并非学者、游客所想象的与世隔绝,他们也非保守、内向、阴郁,人们忽视了“敏人”在社会现代潮流中所经受的欢乐和苦难,疏忽“敏人”文化作为全球文化因子的变异性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者、专家、政府部门不惜笔墨和大量的投资把“敏人”神秘化、理想化呢?以下就从不同的角色进行探讨。

第一、开拓学术领域,提升研究价值的需要。现代田野作业理论认为,田野作业是“在反殖

民主义、反文化霸权的世界潮流中,所兴起的一种关注非主流人类群体的文化耐心,一种不同于以往学术圈内活动的圈外事业,一种有别于书斋研究的遐想学风和一种冲破学者想象力的认知体系”。在中国,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先后掀起了对边缘群体关注的热潮,学者们摈弃书斋,重田野调查,寻求标新立异的东西,以填补学术界的空白,这种“发现”要获得认可,需要证据的支撑,象征物的支持,为此学者们不断为自己的新发现注入新鲜血液,寻找象征物来维持它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敏”文化的研究已有10余年,旅游开发也已有10年,其中以“黑衣壮”为研究主题的“发现”数不胜数,以上提到的“族内通婚”、“不落夫家”等就是例证,这些例证给人神秘的美感,但从学术研究上讲,缺乏历史维度,欠缺流动思维。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政府而言,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是一项重大任务。在国家“旅游做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策倡导下,在各地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的前提下,那坡县政府尝试将“敏人”的民俗文化转为经济资源优势,把经济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黑衣壮风情园”的开发策划、硬件设施、舞场布置和传统干栏建筑的保护中,政府始终非常重视,其中用自治区旅游局拨款的20万元,南车集团帮扶82万,完成了舞场、歌哨、展厅等设施建设,并要求旅游、宣传、文体等部门通力合作,编写“敏人”新歌、改编“敏人”舞蹈、宣传其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但过分加大对“敏”文化神秘性、独特性的渲染,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第三、寻找白云深处“桃花园”,满足怀旧情绪。自上个世纪伊始,民俗文化不再被视为保守、蒙昧、迷信的象征物,而是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形成了旅游文化,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这种新兴的、具有后现代意味的人文旅游类型被称为“后旅游”。“后旅游”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带来的农业丧失、工业化带来的都市喧嚣和商业化带来的嘈杂的一种回避,对安宁静谧、视野旷达、夜不闭户“田园牧野”生活的向往。在这种文化心态笼罩下,“黑衣壮风情园”的问世给苦苦追寻现代版“桃花园”的人们增添了许多遐想,抑或“黑衣壮风情园”就是他们心中的“桃花园”,这也是诱惑游客一个因素。

第四、刻板印象的延续。“敏人”的“发现”,既有官方的识别和打造、学术界的介入和调研,也有旅游部门以及摄影家们的因素,可以说是各方沟通合作、汇融共赢的硕果。然而有部分人却在原有意识景观上添砖加瓦,使得原本神秘的“田园牧野”式生活愈加神秘,“敏人”质朴无华的外衣经过书本、电视的宣传和报道,美丽的传说不断重复编织、描绘,久而久之,人们便相信这种文化特质是亘古不变的,从此,刻板印象已形成,难以磨灭,即便它是个美丽的错误。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餐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前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不断的学习汉语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潮流。饮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饮食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的文化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经典的文化。而产生各国之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就包含了餐具的不同。因此本文针对餐具设计中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做出贡献,使跨国文化之间的交流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解,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也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而西方文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下面就针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的特点进行研究[1]。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饮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从开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用火烧食物,再到后期唐朝和宋朝的发展阶段,进入到现在的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些都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主要有菜系,分别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些菜系能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些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饮食文化是西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西方的意大利菜是饮食文化的鼻祖,而法国菜则是西餐的国王,美国菜是最新兴起的新贵。西方饮食中,日常都是以肉为主,素食作为辅助,这也是西方饮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国家饮食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和德国菜等等。这些菜的特点都能够良好的体现出西方国家在饮食方面比较精湛的厨艺。而西方人为了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经常生吃蔬菜,这也是保证其营养不会流失的主要手段和特点[3]。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种植业也比较发达,正因为我国食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因此烹饪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其饮食也是以肉类为主,烹饪的技术相对中国也变得简单。同时由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的不同,其餐具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在用餐过程中会使用多种类的餐具,并且在进餐的时候会使用刀叉,而中国在用餐的时候餐具就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分类,进餐的时候也仅仅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些都是中西方饮食观念不同所产生的[4]。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餐饮文化和中国的餐饮文化上有着非常多的区别,就在饮食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就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的过程就是团结和和谐的体现,所以中国一般都是用圆形桌子用餐,这种也是中国的共餐制。而在西方,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全家团圆,都是用餐的人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这种饮食方式也被称为分餐制。这两种用餐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餐具使用的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情况下在用餐开始到结束,盘子和刀叉的基础数量就是七份,而中国则是一人一份,因此在餐具的设计和使用上就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别[5]。

(三)饮食内容的不同

在饮食的对象上,中西方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般饮食的主要内容取决于这一地区的气候和主要产物。由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因此西方人主要以肉类为食物,素菜则是辅食,西方人几乎每天的食物都是牛肉面包和牛奶,因此饮食比较单一[6]。中国人则和西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一般以素食为主,肉类为辅助,主食是大米和白面。但是中国由于物产比较丰富,所以菜品样式也非常丰富,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导致中西方饮食文化出现了差别[7]。

(四)烹饪方式的不同

菜品的色香味一般都是通过烹饪的手段体现出来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和西方的饮食呈现出不同的烹饪特点。中国人把烹饪视为一种艺术,因此烹饪的方式非常多,如:煎、炒、烹、炸、烧炖等,还需要配上各种各样的辅料,这样才能够使食物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中国饮食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对于餐饮的原料非常挑剔,但是烹饪过程就比较简单,这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餐具设计中的传统饮食文化

(一)餐具的产生

餐具主要就是用在分发和取得食物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其中详细的可以分为:碗、盘、豆、盒等等,取得食物的可以分为:筷子、烧、匕首、刀和叉等。餐具的生产是人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尽管这种发明过程比较缓慢,但是从开始发明就意味着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8]。最早的餐具并不是设计,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也是人类最早期的简单的发明,同时也开启了人类餐饮文化的大门。现阶段餐具的基本功能和饮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文化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餐具的发明和使用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9]。

(二)中国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其餐具的演变也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的饮食餐具不断的发展,在原始的陶器阶段,一直到瓷器是餐具的发展顶峰。同时中国人在研究美食的时候还需要与餐具相结合,这样的搭配,才能够使吃饭的时候方便、简单,还能够相互呼应。这种完美的结合使食物和器具的美都得到非常完美的展现[10]。

(三)西方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在野蛮向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人类的进步有着快慢之分,这一点在西餐的餐具上也能够看出,西方餐具的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因此发展也比较迟缓。随着12世纪叉子被引入到欧洲国家,人们非常喜欢这一餐具,因此得到良好的传承。在西餐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见的工具,主要就是用刀叉把食物分成小块,以至于现阶段的西方餐饮中还是刀叉并用。在西方餐具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要就是材料的发展情况决定了餐具的发展[11]。

(四)饮食文化和餐具之间的互动

餐具的发展是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人们长期的饮食生活中最终积淀而成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人们对于实物的热衷,这样的热衷心态也影响了最新的餐具的使用和发明。例如:咖啡的流行和风靡,致使全球都推出了具有不同种类的咖啡杯和咖啡壶。由此可见餐饮文化和餐具的设计是相互支持的,餐具的使用也能够在餐饮文化的发展中得以继承[12]。

四、餐具设计影响现代饮食文化

(一)进餐的习惯

1、筷子和叉子

筷子和叉子是中西方饮食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使用筷子,需要的就是一双筷子之间的配合,这也是我国比较流程的一种说法,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的因素。筷子的形状比较圆,而且并不锋利,利用筷子使菜品入口,不会伤害人们的唇舌,这也是出于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而刀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人的性格相似,例如:西方人习惯用刀叉把食物切开,人们也习惯对于未知的事物刨根问底。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追求,也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13]。

2、合餐和分餐

中国的饮食,实行合餐制度,并且餐桌上鸡鸭鱼肉全都齐全,食物的数量多于食用的数量。而西餐则使用的是分餐的支付,这样也能够保证食物更加卫生,不会浪费,即便是西方人的晚餐也仅仅有六个菜,其中还包括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看出不同饮食习惯中的个体概念。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主要局限在一个区域之内,而西方人的人格一般地立在环境之外[14]。所以在人们和相对自己另一方谈话的阶段,中国人的对方,一般显示出的是另一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英语中的theother则完全指的是独立的客体,这些情况都能够看出中西方人们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二)食品的习惯

1、熟食和生食

中国人在饮食上面比较喜欢熟食,特别是喜欢刚做好的比较热的饭菜,例如:中国人认为鱼变冷了之后会变腥,年糕变冷了会变的硬,很多菜品都都是在热的时候才能够包成其原有的味道。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海鲜。西方人比较喜欢海外的探险,所以人们不在乎吃的东西,经常是生的或者是活的食物就开始食用,而且西方人也认为生吃食物能够节省时间,因此西方人比较喜欢生食,这也就需要使用刀叉和比较大的盘子进行食物的分割,而中国人都喜欢吃烹饪好的食物,所以选择的餐具也是筷子和碗。

2、素食和肉食

早在四千多年之前,中国就进入到了农业的社会,因此这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在餐桌上出现比较多的就是谷物类和蔬菜类,肉食是中国饮食中比较奢侈的食物。而西方国家由于周边环海,面积也很小,因此蔬菜和肉类相比较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西方国家一般以肉类和腻之品作为主食,这也是人们饮食习惯不同的主要原因[15]。

(三)烹饪的习惯

1、复杂和简单

中餐在烹饪过程中比较精致,并且文明世界,对于火候和时间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中国的饮食中经常出现“盐少许”、“醋较多”的情况,同时中国人也把烹饪方式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而在西方烹饪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油和盐加上食物放在烤箱之中,就能够做出快餐食物,西方人认为时间比较宝贵,这也是形成西方人饮食简单的原因。

2、意境和直白

中餐在饮食中重视的是意境的表达,基本上表现在菜名上,人们认为好听的菜名能够促进食欲,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饮食欲望,这也是中餐中非常重要的意境。而在西方的菜谱中,菜名非常简单,消费者在名称上就能够辨别菜品的原料和做法,因此西方和中国的菜品在意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由于其菜品的名称不同,因此选择的餐具也不相同,这也是中国和西方饮食上的差异。

篇9

【关键词】宴会饮食文化;差异;交流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历史、地理位置、体制网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不尽相同,所以在此背景下的饮食文化也各有千秋。而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饮食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国家在宴会礼仪中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具体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一、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这就使得邻里乡亲生活联系更加的密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他们喜欢就餐时有热闹的氛围,所以在饮食宴会上他们喜欢聚食制,这种用餐的方式就慢慢地流传下来,也是中华民族重视亲属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在饮食中的体现。西方人是以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必须与自然相抗衡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华民族是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须倾向于平和闲静,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平相处,所以他们安土重迁,固本守己。

(二)社会体制网络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国家政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下的各种不同的制度也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中华民族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看重集体的力量,所以在饮食上就形成了“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看重的是个人主义的力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也为中西方不同的聚餐方式打下基础。

(三)价值观信仰的原因。在中国,自古流行以左为尊,古籍《易经》中就有“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而且加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即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行为标准。总之,在中国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以左为尊作为安排座位的标准。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里,右具有积极主动的含义,左则是被动消极的:右意味着未来、善,左意味着过去、恶。所以在西方左边为偏座,按照男左女右之说,男士一般做女士的左边,而且人们通常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是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

二、宴会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饮食内容的差异。西方人在饮食上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鱼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蔬菜和水果等则作为辅食或配料。而中国自古以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在饮食内容上,以粮食作物为主,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类,植物类菜品在饮食结构中占着主导地位.据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6倍(万建中1995)。

(二)餐具的差异。由于中国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反对侵略,而且喜欢使用热腾腾的食物,由此中国人采用聚餐制,所以只能使用筷子导热慢的餐具,而且使用筷子温文尔雅,极少出现一些不雅动作,对待食物是相当温柔。相反,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喜欢实用肉类,所以必须使用刀叉等比较锋利的餐具。

(三)座次安排的差异。传统的中式正式宴会采用圆桌,因为中餐的上菜方式,圆桌可以更好的照顾到每个人夹到菜。座次方面,一般主人会坐在正对门的地方,为的是看到客人及时作出迎接的准备。通常最重要的客人会安排到主人的左手边,第二重要的客人则被安排到主人的右手边,以此类推。相反,在西方因为菜品不是很多样,多采用长桌,而且每人面前是同一份菜式。在座次方面,通常男女主人会分别落座在长桌的两头,男主人在正对大门或是包房入口的一头,女主人则在背对门的那头。男主人的右手边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一主宾客,而左手边为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二主宾客;女主人右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一主宾客,左手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二主宾客,以此类推,男女穿插而坐,可以保证就餐时对面一定是异性,左右两边也是异性。

(四)出席时间的差异。准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在参加宴会时,由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中西方人在出席时间上的差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中国宴会中,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客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时间的半小时之后到达。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中,各种活动都会按照预定的时间的时间开始,宴会要求参会者准时到达,否则将被视为没有礼貌,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极大不尊重。

(五)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和合”的精神。由于在中国人们喜欢坐在一起进餐,共同夹一个盘子里的菜,所以当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即客随主便。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 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主人还要招待好客人,时不时要给客人夹菜,询问客人的需要还要劝酒劝菜,一定要使客人吃好喝好。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西方人们习惯各点各的菜,即使是大家吃同一道菜,人们也会使用公共餐具把菜盛到自己碗中实用。在饭店聚餐时候人们认为是公共场合,所以整个进餐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高声喧哗。而且在宴会上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总之,研究中西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宴会饮食特点,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宴会饮食特征,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汲取一切先进的观念,摒弃我们文化中的糟粕,改善和提高我们的饮食品质。中国饮食应积极吸取西方饮食中合理一面,做到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搭配均衡,同时在参加宴会时应该做到准时。

【参考文献】

[1] Chang K C.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 USA: The Vail Ballou Press Inc., Binghamton, N.Y.,1977.

[2]卞浩宇,高永展.论中西饮食丈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篇10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实用主义;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饮食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与习惯方面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的原因及表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由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广阔的土地,地域的饮食文化也有些差异,在全部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不仅仅是天地意义上的“天”,还泛指人以外的客体世界。这种价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香、味。中国人很早就把追求食物的美味性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吃饭主要吃味道,只要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不高也无所谓。更注重的是赏心悦目以及味道突出。在中国饮食的理性大于饮食的美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人认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中国人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追求口感这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注重“吃”,不仅仅觉得是要用好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的,更是对美味的渴望及希望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愉悦,所以中国人评价一道菜经常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衡量。这种观念差别直接导致中国人过分强调饭菜的口感和美感。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饮食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落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长期入住着大量的移民,于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打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饮食体系和饮食文明。欧洲文化到中世纪时已十分完善,旧的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形成。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特征特别明显的菜系,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学地饮食观,即讲究营养,视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这些营养成分能否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对于食物会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他们仅仅将饮食视为一种生存手段,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满足人类身为个体的需要。西方人很少或者几乎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概念中,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他们采取了一种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这也体现了西方人较之中国人饮食概念不同的实用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实用性。“吃”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只是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只要能帮助他们抵御病菌和保持健康就够了。可见西方人对烹饪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中烹饪词汇较为匮乏,并且很多来源于法语,如cuisine、chef、menu等,因此很多中国的烹饪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虽然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以手来代替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就功能而言,筷子的准确性和自如性都很高,筷子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和媒介,这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二)在西方人使用的众多餐具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餐具是刀叉。西方人使用刀叉的历史并不久远。一顿正餐中往往使用多副刀叉,吃主餐用主菜刀和主餐叉,吃沙拉和甜点再使用不同的刀叉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四)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以及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也都密不可分。如今世界各方文化有趋同局势,所以保证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依然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Kram 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 

[4] 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1. 

[5] 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18. 

[6] 苏琛琛,雷雨,陈海洪,何纯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50. 

[7] 滕延江,王勇.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潍坊学院报,2005(5):79. 

篇11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中国人排座位时“尚左尊东”,以“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主客则正对大门,左右两边越靠近主客越尊,如果距离相同则左侧尊于右侧。最常见、最正规的西餐桌是长桌,以长桌排位时,一般主陪在面对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客人随意安排。中西方饮酒礼仪差别也很大。中国人敬酒时通常以职位高低、宾主身份、年龄大小等为序,敬酒前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主次分明。中国人饮酒时往往会劝酒,想方设法让别人多喝几杯,客人往往都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喝。西方宴会上常常也饮酒,但西方人一般不劝酒,喝不喝、喝多少通常由自己决定,饮酒时忌中国式的干杯,闹酒在西方人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

2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2.1农业结构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为人们提供光、热、空气、水等能量和物质。中西方气候资源的不同导致农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季风气候发达,四季分明,因此,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林业和渔业的比例很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因此,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这种农业结构培养了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暖湿气流给美国23的土地带来了丰富的降水,适合牧草生长,耕地面积小于草原面积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畜牧业发达,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欧洲西部受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而优质牧草广布,因此,一般以畜牧业、花卉种植业等农业类型为主。欧洲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农作物以耐旱的小麦为主。这样的农业结构决定了西方人的饮食以肉食与面食为主。

2.2

的不同也是导致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原因。在中国,佛教和道教十分盛行,特别是佛教,信仰的人非常多。佛教初入中国时,对于佛教徒的食品没有严格的规定。南朝时,梁武帝大力提倡素食,并禁止僧侣食肉,他认为食肉是杀生,至此改变了僧侣的饮食习惯。信仰之人每天都要吃斋念佛,禁止宰杀动物,因此,他们的饮食只能是素食。道教从“养生之道”的角度来看待素食,亦主张教众食素。素食成为僧、道、儒三家共同的选择,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有上的功能,亦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深受国人喜爱。欧美人一般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历史上是个纯素食的宗教,但是现在对于荤素没有过多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禁忌,饮食和普通人没有很大区别,然而吃血仍然是基督教信徒的禁忌,因此,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

2.3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产生各自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在饮食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因此,中国是典型的家庭社会,崇尚集体主义。以合餐的方式共享食物被视为集体主义的象征,标志着友谊与亲情。这种合餐式分享如原始仪式一样能够制造亲密无间的氛围和荣辱与共的决心。中国形成了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就餐方式,圆桌前按主次、尊卑围坐在一起,表现了一种传统的规矩和文化。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奋斗的精神。西方人个性张扬,注重维护个体利益,强调个体权利。分餐制恰恰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为保护个体性和公共领域而兴起的。既要自由地获得食物,又要尊重他人,人们设计出了公共餐具和相应的分餐制,这不仅仅是出于卫生学层面的考虑,更是为了推广内蕴于其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尊重个体等现代精神。

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以及元朝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等,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饮食。清代中后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由于的失败,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推行,主动向西方学习,国家门户逐步开放,促使西方饮食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清政府推行为,委派官员考察欧美国家,1872年清政府选派詹天佑等一批幼童留学美国,这些留洋华人把中餐介绍给世界,同时也把西餐带到了中国。而西方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设了租界,扩大了活动范围,租界的设立增加了中国人接触西方饮食的机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者从中国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工输出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很多华人被送到美国从事矿物开采与铁路建设,并逐渐转向其他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中式餐饮业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大量的商务往来、旅游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饮食的进一步交融,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中餐馆,华侨聚居的唐人街里林立的中国餐馆是中国饮食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平台。在美国,中餐甚至慢慢融入进了主流餐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新奇的东西,西餐消费群体开始出现。1987年,肯德基第1家餐厅落户北京,随后,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始在沿海开放城市大量出现。中国加入WTO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程度更大,我国的西餐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法餐意餐等西式正餐、以汉堡和比萨为代表的西式快餐、以星巴克为代表咖啡馆等。西餐发展迅速,遍及全国各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结束语

篇12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

什么是文化?历史上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这就是文化。中国是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历程,文化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两方文化各具特色,虽有共通之处,但绝大多数的领域,中西方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下面我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分析一下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最根本的核心。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日复一日的饮食中,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

首先,在吃什么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讲究食物要“色、香、味”俱全,把着重点放在了食物的外观和味道上。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十分注意食物的搭配与营养,比较注重其实用性。这两种饮食文化各有优劣。中国的饮食文化几乎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让人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身心愉悦。只是形式主义过于偏重,忽略了食物的内在营养和价值。西方的饮食文化是理性的。一天要摄入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都是必须保证的,即使口味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它的特点是健康但却单调。

此外,在怎么吃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差异。中国吃饭讲究个热闹,人越多,气氛越好。大家共享桌上的菜肴,其乐融融。吃完后一个人请客结账的情况比较常见。而西方则大不相同。西方人讲究分餐制。各自有自己的餐盘,自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用顾及别人。结账也是AA制。这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的尊重。

最后,在吃饭的方式上,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衣着整齐隆重,席间轻声细语交谈,不妨碍他人。而中国人穿着稍显随意一些,席间喜欢高声交谈,划拳呐喊,图个热闹。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所以在面对一些事情做出的反映和回答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所以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映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但是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也往往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否则就有骄傲自大之嫌了。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比较复杂。面对问题,喜欢想得很多,做决定时也顾忌很多。而西方人做事喜欢直截了当,说话直言不讳,实事求是。中国人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小心翼翼,谨慎,不容易出差错,但有些时候不免有些拐弯抹角、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了。而西方人的实事求是,直截了当固然省了不少时间,但有些时候欠缺考虑,事情做得不会那么完美,甚至,会把事情办砸。

三、中西方艺术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艺术方面。最明显的,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旨在画外,而西方旨在画内。中国讲求意境美,绘画作品中大片、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不同的欣赏画作的人心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世界,让人觉得很美,很妙,妙不可言。而西方的油画注重色彩,讲求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色彩的明暗深浅是绘画的重点。西方的画家的著作多用色彩表现作品的张力。把情感、故事都蕴藏在画内。

中西方艺术方面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绘画上,还表现在建筑上。恰巧,中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态度和饮食文化正好相反。中国在饮食上注重外观,而西方是在建筑文化上重视外观。中国建筑不一样,它比较注重精神和意境的塑造,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影射了两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西方人崇尚激情,迷狂。而中国人喜宁静。所以西方建筑形式夸张,时尚,中国的建筑内敛庄重。

四、中西方节日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中国有自己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而西方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中国人和西方人节日里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在礼物问题上中国人往往推脱一番再接受,而西方人都是当面打开,并欣然道谢。其实,抛却两方接受礼物的方式不谈,虽然节日的名称不同,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比如中秋节和感恩节。都是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借这个我想说,虽然本文一直再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两者并不是冰火不容,在某些文化上两者还是可以交融的。

五、结论

其实,中西方不仅在饮食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节日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做这次关于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并不是旨在否定或肯定哪一方,而是了解对方同时反思自己。比如在饮食上,我们可以兼顾色香味的同时,也关注一下食物的搭配和营养。在建筑风格上可以追求多样化,西方简约时尚的风格可以适当引进。思维方式虽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西方人的闪光点,那就是简单直接,不拐弯抹角,不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中国人遇事往往考虑很多,这样反而走了不少弯路。简单,真的是一种不错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总之,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国文化各加灿烂夺目,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刘捷,James Waters. 文化震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篇13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 可译性 不可译性 翻译方法

【Abstract】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China and America has formed their own special food culture. So,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ng Chinese dish names with traditional and romantic meaning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Chinese food culture. The thesis will discuss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lity of Chinese dish names from the aspect of different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futur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so as to widely spread Chinese food culture.

【Key words】Difference of food culture;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translation method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饮食文化也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传播,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关注。《美食译院》和《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的作品的出现,也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的时候,如何将中餐菜名翻译得准确和优美,是使中国饮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关键。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源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其差异除了体现在中美食物的不同以及烹饪方式的差别上,还体现在中美饮食观念上。

1.情感VS.实用。对中国人来说,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跟吃的息息相关。无论是小孩出生、庆祝生日、举行婚礼还是老人去世,中国人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表达庆祝之情或者是怀念之情。无论任何场合,中国人总是赋予了饮食无限的情感意义。亲戚朋友一起聚餐,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升华。在美国人看来,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人类补充营养的方式。美国人崇尚快餐主义,并不像中国人会花很多时间准备食物和品尝美食,对他们而言,饮食更注重的是实用性,而并未赋予饮食太多的情感意义。

2.复杂VS.简单。中国人十分注重饮食本身,愿意花时间精心准备丰盛的食物,一般除了酒水、小吃、甜点、米饭和面条,还会准备十道主菜,每一道菜都包含复杂的准备工序,准备的食物越丰盛,就越能表示主人的友好和好客之情,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在美国,跟中国比起来要简单很多,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超过六道主菜。美国人一般聚餐,都是每一位客人带一道菜跟大家分享。对他们而言,聚餐的意义是为了交流分享,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因此,美国人的聚餐一般都比较简单。

3.精致VS.营养。从古至今,中国发展了菜系。每一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色菜肴。从食材的选择、烹饪、食物搭配以及环境的布置,都体现了各大菜系的精致和心意。相比而言,比起菜肴的味道,美国人更注重的是营养。他们始终坚持认为饮食只是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只有平衡食物的营养,才会最有利于人的健康。

三、中餐菜名的翻译

中餐菜名不仅仅是中国饮食产业的交流工具,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工具。鉴于中美在饮食文化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为了中国饮食在美国更好的传播,中餐菜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1.中餐菜名的可译性。就语言本身而言,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每一个国家之间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当然也体现在语言层面。正因为有这种相似性,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必然能够相互转换,这就是可译性。菜名,饮食文化的传播者,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菜名必然也具有这种相似性,因此中餐菜名和其他菜名之间的共通性让中餐菜名具有可译性。

2.中餐菜名的不可译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文化差别,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此外,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显著差异导致了理论层面上语言的不可译现象。这种不可译主要体现在文化和语言层面上。中餐菜名是中国饮食文化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传达了中国菜肴的特征和烹饪技巧,也蕴含了浓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因此,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中餐菜名又具有不可译性。

3.不可译的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

(1)音译法。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地域、文化以及语言差异,使得中餐菜名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译的,但是在翻译实践中,不可译现象是可以使用必要的语言手段和翻译技巧来避免的。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音译法。音译能够避免直译或者意译带来的误解,是一种以原语言发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许多中餐菜名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目标词汇,因而音译在菜名的翻译中十分常用,特别是翻译用地名、人名或地方语来命名的中国菜时,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往往可采用音译法,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比如:“麻婆豆腐”(ma po toufu)“东坡肉”(dongpo pork)“馄饨”(wonton)等。

(2)意译法。对于含有典故的中餐菜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目的语表达形式时,一般采用意译法,用解释、删减、借用、改写等手段来翻译。比如,“芙蓉鸡片”译为“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 white”,就准确地将菜名翻译出来,还对菜的原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芙蓉鸡片”的原料和内涵,此意译的翻译方法直观而且通俗易懂。

(3)直译加注法。直译法是保持原文内容和形式的翻译方式,但简单的直译往往容易引起外国读者对中餐菜名的误解,从而达不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对于本身含有典故,直译无法体现其食材和做法的,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比如,“锅贴”,翻译为“Pan-Fried Dumplings”。

四、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不断发展传播过程中又吸收了新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中餐菜名的准确优美翻译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要翻译好中餐菜名,必须要熟知中国菜系,了解中餐菜名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还必须要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找到中餐菜名与西方菜名的异同点,尽量让菜名的翻译越来越规范和标准化,从而准确地传达中餐菜名所赋予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考虑中美饮食文化观念的不同,进而使中国美食闻名世界。

参考文献:

[1]刘闯.浅析中餐菜名英译的不可译性及解决[J].校园英语,2012,(7).

[2]侯雪菲.从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看中式菜名英译[D].黑龙江大学,2009.

[3]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4]王才英.试论中国菜名的相对不可译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7).

[5]宋梅,陈丹.中式菜单英译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补偿策略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

篇14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如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普遍,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很多国家的关注。其中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很多国外朋友的青睐,但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向国外朋友传递饮食文化,成为翻译界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技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技巧;文化内涵

如今国际流越来越频繁,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中逐渐流向国际,受到很多外国朋友的青睐,但如何通过翻译的形式,让外国朋友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成为我国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分支,其以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种类受到广泛的关注。要使对中国饮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更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则需要在翻译中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一、中国饮食文化翻译及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种可以体现和传承某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风情、习俗、艺术、思维、价值观念等,是一种可以进行交流的意识形态。宽泛而言,人类社会与文化关系非常紧密,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人类行为等都与文化相关。其中饮食文化应当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其存在深厚的内涵和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被中国特色文化所吸引,其中中国饮食文化以期独特性和丰富性,受到广大外国朋友的关注,中国饮食也逐渐流传到国外。如何让外国友人在了解和品尝中国美食时,并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成为翻译界考虑的问题。在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时,如果仅仅采用简单的字面翻译方法,则会让外国友人无法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翻译应当展现出饮食文化的内涵。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生活习惯、习俗、思维及价值观念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中国饮食文化与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也较差较大的差异。很多翻译者在进行饮食文化的翻译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中国饮食翻译后,外国友人难以理解,甚至会误解为另一种东西。如中国和西方国家存在饮食文化差异,中国人民认为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使为了填饱肚子,还是促进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条件。但西方国家则认为饮食单纯只起到营养品的作用,并没有赋予饮食更加深厚的内涵。中国在请客时和宴会时,会非常注重饮食内容,而西方国家则比较随意,其主要注重时间观念。另外中国饮食的烹饪方式比较多样化,其造型也比较精美。由于中国饮食文化及西方饮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作为饮食文化符号和代表的菜名也体现出很大的不同。一般西方在进行菜名的命名时,主要是在菜名中体现材料及烹饪方式,比较简单直观,让人更加容易理解。而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取菜名时会有诸多考究,有很多菜名具有较深厚的含义,让人们无法直接根据菜名了解到菜肴的内容。很多菜肴的菜名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如其包含有菜肴的由来,菜肴的历史文化背景等,采用这种命名方式不仅加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虽然该种命名方式会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彩色的内容,但却可以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及饮食文化特征。

二、中国式菜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原则

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上千年,其内涵深厚且丰富,而如何让外国友人直接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第一步就需要通过菜名体现出现。中国饮食文化主要是以直接和联想的方式,对菜式进行命名。在采用直接命名法对菜肴进行命名时,主要是根据菜肴的成本和烹饪方式进行命名,如“清炒小白菜”、“青椒煎蛋”等。在采用联想命名法对菜肴进行命名时,主要是借用其他因素,如地名、植物名、历史典故等,从而展现该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北京烤鸭”、“芙蓉鸡片”、“霸王别姬”等。这些名称在中国人看来具有简单直观或具有美感,但如何让外国友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通过菜名可以直接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中国式菜名翻译的重要考虑问题。对菜名进行良好的翻译,可以直接对中国饮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中国饮食烹饪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炒、爆炒、蒸、煎、炸、炖等,如果对其用英语翻译,一般为stirfry、saute、steam、panfry、deepfry、braise。中国在形容美食时,主要是从色、香、味、形等方面进行赞美,即color、scent、taste、shape。在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时,首先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翻译才能够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不至于对中国饮食产生误解。如人们常常采用“dumping”翻译中国面食中的饺子、馒头等,其存在一定的误差,“dumping”主要是形容圆形,有馅的面食,另外在英语中“soup”是指汤,但主要是指浓汤,对于中国饮食中的清汤、或者其他滋补汤则不能用“soup”,如鸡汤需要翻译成“chickenstock”。在中国饮食中,有很多属于联想命名法的菜名,如“狮子头”,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则会让外国友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简单解释,如“lion’shead-porkmeatball”,另外还有水晶宝、怪味鸡等菜肴,也需要通过简单解释的方式,让外国友人理解。中国一些菜肴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涉及材料较多,因此在命名时包含较多的内容,如八宝粥,其涉及“八宝”,但如果将“八宝”全部翻译出来,则会比较冗长,因此可以翻译为“babaozhou-mixedcongeewitheightsweetseasonings”,另外菜肴“全家福”也包含多种食材,如猪肉、鸡肉、牛肉等,不能将其全部翻译出来,应当采用“HappyFamily-stewedassortedmeat”的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翻译要体现出中国饮食的特色,中国有很多菜肴都无法简单翻译,因此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式便于外国友人理解。另外还可以在翻译中突出菜肴主要的特色,如虎皮蛋“deep-friedegg”,该种翻译方式突出了烹饪方法。

三、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存在问题

(一)拼写错误问题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拼写错误,很多商家在对饮食进行翻译时,没有考虑过其他国家的语法问题,致使翻译错误。外国友人看到翻译错误的饮食,从字面就难以理解,也就无法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如会有”如很多餐馆在翻译桂花拉糕时,会将其翻译成“SweetOsmanthnsCake”,很典型出现拼写错误问题,应当改成“SweetOsmanthusCake”,很多商家都会在菜品上出现拼写错误问题,如盐焗猪肚“BakedSaltyPig’sStumach”、虾仁焖豆腐“BraisedTofuwithShalledShrimp”、老醋泡花生“Deep-FriedPeanutsPickedinVinagar”等都出现拼写错误问题,正确的应该是盐焗猪肚“BakedSaltyPig’sStomach”、虾仁焖豆腐“BraisedTofuwithShelledShrimp”、老醋泡花生“Deep-FriedPeanutsPickedinVinegar”。翻译错误问题,会导致外国友人无法理解该道菜到底是什么,对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造成了影响。

(二)大小写问题

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字母的大小写问题,如国际流最普遍的英语,其很多词的首字母都需要大写,然而在中国饮食翻译中,翻译者为了图方便,而会采用全部小写的方式。中国汉字由于不涉及到大小写问题,因此人们在翻译中,不会过于关注其他语言的大小写问题。但对于外国友人来说,如果出现大小写问题,则会对翻译感到难以适应。如我国很多酒店会将黑椒牛仔骨、松鼠桂鱼翻译成“Beefribswithblackpepper”、“FriedYellowCroakerWithPresevedVegetables”,其正确翻译方式应当为“BeefRibswithBlackPepper”、“FriedYellowCroakerwithPresevedVeg-etables”。这主要是由于翻译不细心,没有遵守英语语法和规则,导致出现翻译问题,不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三)语义模糊问题

中国饮食中有很多菜肴的名称具有文化气息,然而很多翻译者在翻译时,没有将菜肴背后的文化气息展现出现,而是采用字面翻译的方式,让菜肴失去了美感,甚至还会让外国友人无法理解该道菜。如在进行椒盐排骨、腌笃鲜汤等方式,常常翻译为“DeepFriedSaltyPorkRibs”、“FreshSaltedPork”,这两道菜的翻译都存在语义模糊的问题,让外国友人无法理解这两道菜,因此为了让外国友人根据菜名就能够加深对这两道菜的了解程度,应当采用椒盐排骨“SaltandPepperPorkRibs”、腌笃鲜汤“StewedPorkandHamwithBambooShoots”。

四、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技巧

(一)直译法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式是直译法,其主要有读音直译法和材料及烹饪方式直译法。其中读音直译法是直接将中国菜肴的读音,通过音译的方式,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如中国特色食品“豆腐”,其是采用音译的方式,很多外国友人都知道“Tofu”为豆腐,这样不仅利于中国饮食文化是传播,还能推动我国汉语文化的传播,从而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材料及烹饪方式直译法,采用此种翻译方法常见的菜式有炒鸡杂“FriedChickenGiblets”、炖猪蹄“Stewedpig’sTotters”、煨羊肉“SimmeredMutton”。材料、配料及烹饪方式直译法,如排骨年糕“friedporkchopwithglutinousricebars”,肉沫豆腐“Stir-friedtofuwithmincedpork”,黑椒牛排“SizzlingSteakwithBlackPepper”。材料、形状直译法,糖醋金钱肉“seeet-and-sourporkslicesshapedlikecoins”,松鼠黄鱼“yellowcroakershapedlikeasquirrel”,芙蓉鸡片“slicedchickenwitheggwhiteshapedlikelotuses”。材料、器皿直译法,砂锅鱼头“FishHeadinCasserole”,荷叶包鸡“ChickenWrappedinLotusLeaves”。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种类,即药膳。药膳属于我国特殊的意识,其主要是将中草药加入食品中,起到治病和养身的作用。然而其他国家的语言中,几乎没有关于草药的单词,因此对于药膳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并将其药用效果在后面标注。如“天麻炖鸡”可以翻译为“StewedChickenWithHerbs”。对于具有历史典故、传说、名人等中国饮食文化,也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如常见的名人菜色东坡肉“DongpoBraisedPork”。

(二)注释法

在中国菜式翻译中,由于很多菜肴没有办法通过简单的直译解释该道菜肴的内容,因此需要在菜肴名称的后边进行简单的解释,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外国友人看到该道菜肴时,就能够明白该道菜的特色和内容。如火锅是一种比较具有特色,且内容非常丰富的菜色,如果翻译不好则无法让外国友人理解火锅的特色,因此可以采用“Chafingdish-instantboiledmutton,beef,andvegetableswithchillisauce”的方式,充分体现火锅的特色。图文法主要是利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即利用图片注释,让外国友人直观感受到菜肴的特色。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直观,且更加鲜明,但却比较占据篇幅,且如果使用口语交流,则无法应用图片。通过灵活应用几种翻译方式,掌握翻译规律,可以使我国传统意饮食文化冲出国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与国外交流越来越普遍,如何交流过程中将中国各类传统文化推广处国门,是我国重要考虑的问题。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目前在进行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时,常常会出现语义模糊、拼写错误等问题,制约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推广。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可以采用直译法和注释法的方式进行翻译,且在翻译中要避免出现大小写问题,拼写错误问题。

作者:孙妍 韩雪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艳艳.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55-57.

[2]贾立平,潘雪.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西安饮食文化的翻译[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42-143.

[3]郭映雪.中国鱼菜式翻译技巧探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48-50.

[4]耿立娜.通过菜名翻译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简论———酒店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12,08:155-156+159.

[5]周苏菡.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中式菜名英译探析[J].海外英语,2012,22:185-186.

[6]顾秀梅.浅谈中式菜单翻译的现状及技巧[J].海外英语,2014,02:133-135.

[7]翟晓丽.《舌尖上的中国》字幕翻译研究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启示[J].海外英语,2014,07:148-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