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管理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土地资源管理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资源管理管理

篇1

关键词:3S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应用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握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当前社会科技不断发展,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的出现并被逐渐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为土地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帮助。

1“3S”技术概述

“3S”是指RS、GIS和GPS技术。RS技术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综合性探测技术,能够从较远距离识别出探测目标的性质、活动情况等,主要利用红外线、微波及光等探测工具。其遥感系统包括了探测对象的特点、信息获取、数据传输、信息运用等,具有覆盖面积广、信息传输速度快、时效性强、节省成本等多项优势。当前,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了城市遥感监测、环境检测、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整合及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GIS技术是指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该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空间信息的搜集、保存、管理及分析。该技术的应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采集到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便于有关部门制订对应的政策和措施。GIS系统包括了信息录入子系统、数据保存和检索子系统、数据运用与分析子系统、汇报子系统等。当前GIS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已步入了产业化时期,并在不同行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GPS技术是运用导航卫星在海、陆、空实施全面三维导航及定位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该技术具备十分精准的定位和速度检测功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实用、最受欢迎的精密导航。GPS技术有导航定位、测量及测绘、同步时间和授时三大功能。在国内,该技术已应用于船舶、飞机导航及土地测量、交通管理、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应用于土地资源勘查

以往进行土地资源勘查时,基本依靠人工操作,耗费时间较长,速度较慢,并且成本很高,不符合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合理运用“3S”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RS技术的应用可以生成遥感图像,获取精确度更高的空间信息数据。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快速且高效的信息搜集与定位服务。用GPS技术辅助RS技术,能够定位至具体的地块,获得土地资源勘查的详细数据。而应用GIS技术进行空间解析、数据统计以及可视化制图等工作,能够更简便有效地进行土地资源统计、评估、图像制作等。总体来看,“3S”技术运用于土地资源勘查过程中,具备许多传统技术达不到的优点,如快速、省力、节省成本等。“3S”技术在土地资源勘查中的具体运用流程是:首先采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获得相应的图像资料,进行影像与基本图件的制作;然后运用遥感图像实施精确计算和实地考察;之后完成业内处理工作,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最后建立土地利用信息资源库。

2.2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过去在监测土地动态信息时,通常采取单位汇报并登记信息的方式,便于统一管理。但该方式效率不高,并且很难主动了解土地的变化情况,也存在准确度低、周期较长、实时性较差等多种问题。而利用“3S”技术为有效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工作流程为:(1)在土地利用勘察数据的基础上,采用RS技术迅速找到监测对象,再搜集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2)运用GPS技术尽快找准空间方位,以得到最新的土地利用状况信息;(3)采用GIS技术,经由计算机完成土地信息的管理,并据此适时更新土地资源数据库,输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这种方法把RS、GIS及GPS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了GPS技术快速准确定位和GIS技术科学进行信息管理及解析的优点。总体看来,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图像的绘制,并把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结合到一起,能够更为直观、生动地展示出土地资源利用的动态情形,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地施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管理。

2.3在土地规划和勘察定界中的应用

“3S”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搜集、保存、管理、查找和解析,还可以进行图件数据、属性数据的更新。“3S”技术不管是应用在信息处理方面,还是应用在编制及成果管理方面,都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运用遥感技术搜集并分析数据,可以精确地确定出土地资源信息;采用GIS技术构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为土地资源利用及规划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并能辅助完成当前土地利用状况整体规划的编制、修改、实行等管理工作,从而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此外,“3S”技术应用在勘察定界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GPS技术能够24h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从而准确完成定位工作。该方法不需通视,并且勘察时间短,不易受气候条件影响,所以能大幅度提高勘察效率及检测成果的精确度,便于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和分析运用。

3结语

“3S”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精确化、高速度、节省成本等多种优点,为我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土地 资源管理 利用

一、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土地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

1.供地管理主体没有集中的力量,部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宏观调控比较缺乏。

2.土地配置机制仍需完善。在土地供应市场化的过程中,公开化程度不高,这样的话,土地资产在运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腐败现象也就随之而生。

(二)土地管理和利用关系没有完全协调

现有土地用地规划不够先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很早就编制出来了,相关用地指标已不符合现实用地的状况,可是城市建设的任务还是要继续,所以,就会出现不断地拆除民房,然后再建民房,这样的话,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三)征地补偿及配套政策没有完全到位

伴随着不断增加的公共设施用地,征用民地的时候越来越多,这类人群陷入了三无的环境,补偿农民也没有很多,而且给予农民的补偿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就算是国家要求建设的一些公路、铁路等重点项目,所给予的补偿也不能保证是100%的,从而农民在接受征地之后,也不会得到应得的利益,所以,会出现很多农民去上访闹事,农村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依法打击非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力度不够

在城市建设中,进行用地建设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建超出范围,非法用地和乱搭乱建现象,在城郊或农村这种问题就更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在执行的时候,力度也不够,也会出现以罚代建的情况,只要罚款交到了,事情也就算是解决了。

(五)集约用地不高,土地利用率低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

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其要害主要反映在:①重罚款轻打击;②重开发轻利用;③重经验轻规划;④重安置轻监管;⑤重当前轻长远;为了使我们的土地管理和利用逐步走向一条依法、规范、成熟、有序的市场化道路,切实做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须严格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有序开发用地;加快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报批;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领导,理顺机制

土地资源管理和领导小组的建立在地方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使政府直接进行管理,政府要带动各职能部门,进行用地联审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只有这样,土地的供应机制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要逐渐建立起来。而且土地资源整合的进行也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实行一站式土地交易、一站式办事收费、一站式竞拍成交;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乡镇(街)要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全体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宣传,统一思想

在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耕地的保护是最为主要的内容,想要做到这些内容,《土地管理法》的宣传力度一定要加大,报纸、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等方式就成为加大宣传力度的主要形式,只有这样,对于土地的利用人们才能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利用好的土地要作为宣传的典范,对于非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要加以曝光率,这样的话,国土资源在全民中认识才会更加深入。

(三)编好规划,加强监管

随着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也就随之出现。因此,必须严格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有序开发用地。新的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无法替代,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的时候,规划成为重要内容之一,总体部署的实行也是尤为重要的。总体规划在土地的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基地和工业建成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使公共建设用地能够更为合理。同时建议政府加大对土地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督查力度,对违章建筑,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要强令停工拆除;对违法者要绳之以法;对主管部门要追究责任。

(四)严格审批,合理利用

除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外,其他建设用地都必须论证预审,未通过论证预审,一律不准立项。土地审批严格落实“六个不批”;即:不符合土地规划的不批;没有农用地转年度计划指标的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超标的不批;未通过预审的不批;征地补偿安置没落实的不批;没用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

(五)盘活土地,开源节流

加大存量土地收储处置力度,对于建设用地的存量,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调查,针对一些特征的重点工程项目土地,要进行深入地检查,在册登记,使界线范围更为明确;对于那些占地的或者是复征的土地要清理掉。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应采取以下措施,包括:改变土地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或纳入政府储备等,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开发商需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交纳土地闲置费。在节约集约和科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对农村分散的空闲地、闲置地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融合,同时做好农用地整理工作,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杜绝土地撂荒,禁止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王东梅,申菲.论土地管理中的价值标准[J];科技传播;2010年06期.

[2]蔡胤,曹曦.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召开 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保责任[J];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02期.

篇3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测绘技术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逐渐加快,我国的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紧张。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单位紧跟测绘技术科学化发展的步伐,以此来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一、我国土地管理的现状

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那些建设用地,尤其是那些农耕土地以及未开发土地的使用数量上、分布上要进行全面有效地掌握。相关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掌握城乡以及工业片区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及住宅用地等等各个领域的用地数量、结构以及相关用地分布,以此来优化在进行城乡建设时的用地格局,达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科学以及节约用地的目的。

二、地籍测量管理中的测绘技术运用

地籍测量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获取地籍管理信息最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土地地籍测量。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测绘宗地权属界址点、基本地籍图、界址线、宗地图、全要素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各种土地面积进行计算、统计与汇总。

(一)传统测绘技术

我国传统的测绘技术的主要方法就是碎部测量方法。在进行测图的时候,应该将图示中安置仪器的控制点称作测站点。碎部测量方法实质就是在进行测量的时候按照坐标定点来进行测图工作,并且在进行观测的时候还要将量角器与经纬仪测图进行有效的配合。首先在进行观测的时候要将经纬仪放置在之前所设定好的测站点上,将绘图板放置在测站点的旁边,以此利用经纬仪来对碎部点的指向方位以及与已知方位之间存在的夹角、碎部点的高程以及碎步点到测站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定。其次根据所测定的数据以及测图所显示的比例尺,再经过一定的计算,运用直尺与量角器等相关绘图工具把碎部点的具置绘制在图纸上,并且在碎部点的右侧进行高程的注明,最后根据实地的地形地貌绘制出地形图。

(二)全球定位技术的运用

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建设测绘工作的需求,相关城市控制网应该具备精度高、面积大以及使用相对比较频繁等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这些相对应的控制点时常被破坏,这就直接影响了测量工作的开展进度。在测量工作中如何快速准确的提供控制点,将会直接影响着测量工作的效率。

(三)全站仪的运用

在进行控制测量的基础之上,运用全站仪对界址点、地类界、界址线以及其他相关的地貌与地物要素数据进行采集,再将存储于全站仪上的数据通讯有序的转入计算机内,依照相关测量草图或编码、权属调查表来进行对图形的编辑,然后对基本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宗地图以及相关全要素地形图进行编制。并且按照相关的要求提交数字基本成果。

(四)实时动态差分法(RTK)的运用

RTK技术能够将进行实时定位的精度精确到厘米级。因此,除了那些具有高精度的控制测量还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技术以外,RTK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地籍测量,还能够运用于对房地产测量中的放样、界址点点位以及控制测量。在房地场以及地籍测量过程中运用RTK技术去对每一宗土地的测绘地籍、权属界址点以及房地产图进行测定,这样就能够对相关地物点以及界址点的位置进行实时测定。

三、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状况调查中的运用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主要是指为了能够查清楚当下用地的分布以及数量而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管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能够依靠所获取的土地资料为我国社会发展进行长期规划以及为我国编制国民经济提供相对比较可靠的依据。

(一)数字高程模式

数字地形地貌模式主要是针对相关的地形地貌的一种具有数学性的建模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建模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就是测绘技术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主要建成方式是通过利用相关专用的软件自身产生等高线,然后经过相应的编辑、整理。当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对内业耕地的坡度进行测定的时候,就要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其自动生成耕地坡度图,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处理。

(二)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零星地物、现状地物以及地物在色彩上层次比较分明,比较容易进行辨读,这就提高了从事像片外业测绘工作的精度与效率。出现新增地物的机会比较少,就算出现也比较容易补测。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相对比较高、后续工作也比较少、很容易就能够上手操作、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彩色打印机进行图像的打印,这些因素都可以为之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出现变更提供好的方法。

(三)3S 技术的应用

3S技术是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是将传感器技术、空间技术、导航技术、卫星定位以及通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采用一种高度集成多学科方法来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处理、传播、应用以及分析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信息技术。

3S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其在土地资源管理各项业务中被广泛的运用。通过对3S技术中的影像解译技术与遥感手段的运用,能够对城市的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利用类型进行分析,还能够对城市用地范围进行监测;3S技术能够将历史时期的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与最近的具有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套合。3S技术能够后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的数据库进行准确以及快速的更新,通过更新之后的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的数据库能够获得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分布情况以及相关面积大小。静态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能够为现代地籍测量控制提供非常经济、快捷的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对地籍图以及城市地形图等比较基础的地理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

参考文献:

[1] 艾合买提.我国土地管理现状及新测绘技术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9):116.

篇4

[关键词]资源;管理;土地;统计数字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133-02

一系列可控资源在土地和资源管理中,都需要一定的土地作为基础,土地的利用和占用是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为基础的。土地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经济发展,建筑建设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等进行了一定面积的占用,且目前仍处于土地占用的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应该深入研究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分析,以更加合理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土地资源。

1土地统计分析

土地统计的含义是指对土地综合利用的规划和保护,如土地质量、土地统计的数量、利用和分布情况等,是土地综合、系统记录、整理和分析的土地管理措施。土地统计不仅是土地的统计工作,也是统计过程数据的编制和统计科学思维的指导,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土地统计特征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支,不仅是土地现状的闲置统计,也是土地是否被废弃的验证。

(1)土地的完整性。土地统计是对整个土地工作的研究,不仅是加强土地管理的控制,也是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研究和规划。

(2)土地统计数量反映了土地数量和土地管理规律,土地统计不仅是当前对土地利用的规划,也是对土地全面管理和变化的分析。

(3)工具性土地统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土地管理手段,它不仅是基于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用软件、书面图和其他形式的调整,也是土地管理信息反馈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其他土地管理的特点是控制统计工作的特点,区域土地管理更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措施。

2土地统计的相关内容

土地统计工作是维护一定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规划现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加强土地管理,制定一系列土地规划和相关制度的土地管理措施。

(1)土地统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土地管理措施,不仅是对土地的统计工作,也是当前土地面积、质量和所有权分配的统一规划。土地调查面积的控制不仅是对国家土地的汇总,也是对市、县、乡土地资源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是利用一定的工作总结,加强土地评价的质量,具有一定针对性。

(2)土地统计使用的意义是保证土地的质量、分配和权属动态变化的主要态势,不仅保证了土地和人类生产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土地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为科学利用土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3)土地统计整理主要是基于土地的研究目的进行一定的土地管理工作,通过土地调查获得的土地统计,对土地管理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使之系统化,保证土地管理和控制的总体特征,并对土地信息进行重新处理。在土地统计中收集的信息是整个过程的总结,是确定后的依据性文件。

(4)土地统计分析是土地管理的最后阶段,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土地总体数据和图片的分析。科学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是开发利用土地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土地管理法的调整。

(5)不同产业和不同领域土地开发的内涵不同,在土地管理中,土地开发是指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将土地转化为可利用土地的行为,包括荒山、贫瘠的荒地等。根土地利用后的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开发可以分为农业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开发两种形式。

(6)在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1985年~1995年,全国累计耕地面积7368亩,同期,非农业建设占用面积29.6亩。通过土地开发,能够有效弥补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7)根据国家规划委员会和国家土地管理局对中国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截至1991年4月,开发土地资源总量为11.01,占土地总面积的7.7%。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土地统计工作中土地分配的相关过程,分析了土地统计各阶段,以确保各个进程的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较低,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导致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独特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力度对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措施不到位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有些城市缺乏科学的规划建设布局,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合理规划布局,对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区和工业区以及一些的生活区和商业区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在对于人均土地利用规模和建设用地上都有相关的规定方面。这些土地利用在区位上揭示了城市各项活动在不同的城市服务区中进行不同比例的分配,这些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区位上的需求,遵循城市规划建设的用地标准。

1.2 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衔接不紧密

城乡规划管理建设中要能够紧密地与土地资源管理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能够准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走可持续发展的节约路线。对于存在的违法建设用地,我们要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仔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不断加强城市执法和管理工作,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在另外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的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上的规划都显得很不协调,他们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影响到整个城乡规划管理建设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样反而对城市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策略

2.1 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为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果,并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当积极加大城乡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结合城乡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和分析,建立健全具有高度适宜性的城乡规划建设方案,明确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真正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通过城乡规划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其职能的充分发挥,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的总体效果,推进城乡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在此过程中,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积极建设满足城乡建设发展实际标准的环保设施,并充分做好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环保设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也就是说,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生态建设的理念,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上,结合城乡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加大绿地建设面积,建立一个科学化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可靠的途径。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树立节约规划建设用地的理念,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化利用,促进节约型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2.2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一体化

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实现一体化的城乡规划管理能够在改善社会群体生活质量的同时,促使农村建立现代化的集约经营模式,帮助城乡居民树立科学化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理念,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工业开发加速,部分乡村地区的土地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存在土地被推平后资源闲置的问题。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高效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能够对土地资源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2.3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的总体效果,应当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进行系统化分析,积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宽城乡规划管理的资金来源,紧紧围绕土地资源合理开发这一原则开展各项规划管理活动,通过政府、企业与个人三个层面之间的密切配合,促进立体化的融资渠道得以实现,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全方位做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促进资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4 落实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用地

在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建设过程中,要能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严密地控制,科学地管理好城市土地,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切实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切实加强土地供应量,提高土地审批效率,还要能不断优化资源的配置,严格把握相关的土地利用结构,贯彻落实相关的国家城市土地建设用地政策。其二,要能够不断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监督执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处。在城市规划用地时要都土地规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建立一系列的生态型的开发制度。并能够深入分析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积极做好相关的工作。

2.5 加强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城乡规划管理的侧重点还是提升经济水平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之前的城乡规划管理中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由于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必须改善这些规划,加强“反规划”观念。“反规划”观念的目的是改善土地资源问题,提高土地效益,使资源与社会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城乡规划管理的“反规划”是站在环保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提升,而忽视环保工作,对土地的规划不同太多紧密详细,需要考虑土地的承受能力,而且还要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保护。我国在城乡规划管理中也主张先树立全民的资源环保意识,积极宣传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而且相关部门还专门召开的环保会议,提倡健全环保机制,改善环境问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所以,树立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制定环保策略的前期工作,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改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策略。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为社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社会面临着严峻地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资源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威胁着生态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大力度对城乡土地资源规划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增强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促进人、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永.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城乡规划管理市场化改革探索[J].建筑知识,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