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路修建的意义范文

道路修建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路修建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路修建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建筑;装修装饰;设计;一体化道路;生活水平

前言:

在当今社会,家庭装修装饰已经逐步走进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里,家庭装修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后,极大的改善了广大人民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的人们住宅的品味级及居住的舒适度,但我们这只是看见了它的正面,而却没有看到它的弊端,其实在家庭装修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后,也暴露出了诸多不尽人意的不良问题和麻烦。本文就是通过对家庭装修进入广大普通百姓家庭后出现的大量不尽人意问题的了解与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家庭装修的实践,总结出了我国的家庭房屋的装修装饰必须与建筑施工一体化的道路,这样才能避免在家庭装修中出现的大量弊端,而且省时省力。而建造与装修一体化道路所指的又是什么呢,它主要是指建筑开发公司与家庭装饰装修设计公司联手,使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即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住户得到房屋钥匙时只要进行简单的家具装饰就可以入住。

1、实行建筑与装修一体化道路的必然性

1.1 实行建筑与装修一体化道路的必然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我国目前对家庭住房进行装修施工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具有关研究人员的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从事家庭房屋装修装饰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农民、下岗职工等,这些从业人员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上岗专业技术培训,一般一个装修队只有一两个懂的师傅带着干,其中,我国现在从事建筑房屋装修装饰的公司一般都是个体、手工作坊式的。其次,我国现在建筑房屋装修装饰存在着大量的浪费材料、人力、物力等现象。具有关人员的不完全统计,一些装修工作人员将毛坯房中的一些材料、设备变成了垃圾和破烂等现象。另外,在家庭装饰装修中,有的业主自己购买全部材料,有的业主找家装公司操作,采用基础装修,这其中就包括油漆、水泥、沙子、吊顶、水电线路改造等材料,由装饰装修公司负责,而木地板、瓷砖等主材料仍采取自购的方式。这种个人购买材料的形式,这对消费者来说也可以算是一种没必要的浪费。

1.2 再次,我国当今家庭装修在施工时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在建筑商建完毛坯房后,装修房屋由各个建筑房屋所有者单独来完成,又由于各个业主入住时间、装修时间不同等,因此,装修时产生的噪音、灰尘、废弃物、垃圾等会对环境造成长时间的污染。其次,业主在进行房屋装修时,装修材料的搬运和装修垃圾的搬运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我们不要小看这些装修建筑时带来的污染,据有关专家的统计,家庭建筑装修时所造成的污染会对附近的居民造成呼吸道、神经、睡眠质量、消化道等疾病,并且在逐年增长。最后,我国目前对建筑的装修装饰还对建筑的安全结构造成一定量的影响,有一些较为严重的甚至会破坏建筑楼体的结构,这就对居民的居住安全带来无形的隐患。所以,我国现在的房屋装修必须走建筑与房屋装修设计一体化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房屋装修发展的必然趋势。

2、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的重要性

2.1 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便于我们施工管理单位的有效监控与统一规划。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要求我们施工管理单位应该对住宅装修装饰从规划、设计、施工、装饰装修、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能进行有效的监控,促使中国家庭装饰装修市场向规范型和集约型转变,提高家庭装饰装修质量,从而减少业主与家装公司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国家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及环境治理的工作量。

2.2 其次,建筑与装修一体化道路的实施,可以不断提高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和装修人员的整体从业素质,让房屋装修市场充满竞争性,这样才能使房屋装修的更规范,更合理,更安全。再次,建筑与房屋装修一体化道路的实施,可以有效的节约装修时的材料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后,建筑与房屋装修一体化道路的实施可以确保业主的居住安全,也就是说可以避免业主在单独进行装修房屋时所造成对居住建筑的损坏,还可以提高业主所居住房屋的装修质量,这样既保证的居住者的安全和满足居住的消费要求。

3、实施建筑与装修一体化道路的步骤

3.1 要想彻底解决我国房屋装修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建筑与房屋装修一体化的道路,首先就必须有政府部门的帮助,也就是说各地政府部门对房屋装修起到向导作用,如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有关建筑房屋装修装饰的法规,对于材料设备的购置、装修施工的招标及投标过程等,要制定细致的管理办法。

3.2 要想真正实现建筑与房屋装修一体化的道路,就必须要求建筑开发商、施工管理部门的全面负责和房屋装修装饰公司的大量努力。这就要求开发商与施工管理部门担负起全面的工作责任,首先开发商在选择装修装饰公司时要经过严格的审核,避免一些人为的操控,应该选择一些有实力、有能力的建筑装饰装修公司来完成对建筑的装修工作,其次,我们施工管理单位应该严格监察各施工流程,只有这才能保证建筑装修的质量,才能满足业主对良好居住环境要求的需要。另外,我们建筑装修装饰公司也要加强自身的努力,提高我们自身的业务素质,管理好我们自身的装修队伍,把我们的装修队伍变成一个讲诚信,技术精湛,业务水平高的队伍。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房屋的装修装饰一体化道路的实现,必须通过建筑开发商、施工管理单位、建筑装修装饰公司协调发展,共同努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我国房屋装修装饰的工作,从而才能减少在装修房屋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才能达到业主的最佳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于俊海.浅谈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M]工程质量.2009.06.

篇2

[关键词]师严道尊 以学为本

当今职业教育,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思想道德修养课更甚,何故?本末倒置是也!古人教育以学为本,以教为末,以教辅学,而今反矣。今为师者应静而思之。

纵观现今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可谓是:当今教学难事多,最难不过思修课,老师辛苦学生乐,假大空论任凭说,口沫横飞不知过,修不修养我无错,改来改去实不变,花样多了评优过,要知思想数十载,道德本是千年落,一朝一夕花虽美,明日自现娇容落。停下脚步静思之,本末倒置方向错!

四书之首的《大学》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不知本末,离道远矣,更何况本末倒置,自然不可能完成好为师之责也!

何言本末倒置?古人教育以学为本,以教为末,以教辅学。今人则以教为本,以学为末,学以和教。故本末颠倒矣!俗语亦有言: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之中。《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强调学而不是教,教是为了让其弟子更加乐学。故又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的弟子乐正子编著的古代教育学专著叫《学记》而不叫《教记》。由此也进一步说明古圣先贤对教育的根本观点是重视学习成才之法,教学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人生本来就最爱学习,否则就不能成为万物之灵。古人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以学为本,以学为先,而教只是为了呵护、强化、激励、指导学而已。《学记》中又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毋庸赘言,今为师者一定深有所感。反观我们教育改革的现状确是:改来改去教师忙,学生越来越轻狂,坐在教室安乐椅,笑看老师累断肠,不理不睬也没事,考试不过莫紧张,待到补考时候至,自然过关不用慌。正所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现今职业院校师严者少之又少,尊师者凤毛麟角,老师俨然成了一个同于其他行业的服务者。即然是服务者就要让服务对象满意,于是就有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等口号,造成了学生趾高气扬,老师卑躬屈膝。再加之诸多媒体对极个别极个别老师的不良行为的热情曝光,大肆批驳,导致民众和学生越发高高在上,老师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使老师越发的成为了家有二斗两不当孩子王的职业,也使老师们越发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慎小慎微。这样的情形,学生真的成了上帝,老师真的成了奴仆,又怎么能有严师的出现,又怎么能有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出现呢?于是乎,老师步履维艰,上要应对各种检查,下要取悦于学生,外要直面媒体的以偏概全的爆料,要降伏内心地位卑微的纠结。这样,老师又怎么能严得起来呢!真是本末倒置至极,可怜我们的老师,可怜我们的教育!

痛定思痛,拨乱反正,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中华教育改革的出路所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思想道德修养课老师更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本末清晰,敢于当严师。不再盲从于当下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还以学为本的正途,学生学到了才是根本,我们要在学上下功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知本末,道近矣。我们再看我们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改革也就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实事求是动真格,上行下效见效果,不要执着表面事,深入修养作楷模,要行此道德为先,十善四行一心诚,致诚如神不用说,大道至简人共知,花丽狐芍骗人多,道不可言处处在,百姓日用从未说,世间万象皆民创,人民万岁伟人讲,人民又把伟人托,民能覆舟亦能载,道在其中众民乐,思想虽然在前面,实质却是表象多,心田为思非根本,无道无心空中格,心生万相即是想,无德之人妄想多,思想道德在一起,众说纷纭乐呵呵,要知思想本心想,道非常道德非,说得越多路越远,思想道德成空谈停止说教重修养,实际践行天地阔,修是修正行为意,可做可观可触摸,养是培植自成才,环境滋润硕果多,推至此地是显现,易行持久众乐乐。

篇3

关键词:伸缩缝;施工技术;市政道路

在我们修建市政道路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技术就是对伸缩缝的处理。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我们往往会在桥梁桥台与桥梁的两端之间交接的地方加入伸缩缝,在过往车辆荷载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节,另外根据常识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冷缩热涨原理)以及施工材料的特性,伸缩缝的设置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弥补。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伸缩缝的施工技术,往往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伸缩缝的设置影响路面平整,这样,当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就会对车辆的轮胎等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对市政道路的伸缩缝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道路桥梁的修建施工经验,重点阐述了在市政道路修建施工过程中的伸缩缝的施工技术,对以后解决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市政道路桥梁伸缩缝的用途

我们知道,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拥有小汽车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也就需要修更多的市政道路缓解道路压力。在我们修建市政道路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河流或者不可移动的建筑物等,就需要通过修建高架桥来穿过障碍物,由于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荷载存在差异、温度的变化以及建筑材料的特性等,我们所修建的道路桥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就要充分利用伸缩缝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市政道路上修设伸缩缝,施工水平好的话,道路将会成为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如果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到道路的整体性,当车辆在上边行驶过程中,或浅或深的施工缝会对车辆的轮胎等造成一定的冲击,车辆的稳定性也就无法保证,严重的还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需要对市政道路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严格的把关,确保道路的结构安全。

2 市政道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结构工程中,伸缩缝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伸缩缝施工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结构安全性。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伸缩缝施工中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控制,为道路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的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前期,最基本的是要对伸缩缝的施工图纸要足够的熟悉,充分的了解伸缩缝的相关规范,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负责人,明确分工,合理的配制相关机械设备等,为后期的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市政道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

2.2.1 切割伸缩缝 伸缩缝的切割工作是伸缩缝施工的第一步,在切割前为了避免切缝时产生的灰尘飘落在路面上,需要在切缝处设置彩条布或钢板;如果路面是沥青路面时,其平整度将会严重影响到伸缩缝质量,因此必须严格的检测其平整度,在平整度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够切割伸缩缝,并且在切割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直线切割;切缝的施工方式可以考虑湿切方式,也可以采用干切方式,只是选择湿切的方式时要用清水对其冲洗,而干切时利用鼓风机将灰尘清除。

2.2.2 伸缩缝的开槽 伸缩缝的槽体的深度必须严格的控制,另外在开槽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风镐及时的对槽内的垃圾和杂物清除干净,开槽完毕后,先仔细的检查内部的预埋钢筋和构造筋是否完好,然后在进行型钢的安装工作,并且必须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和行人。

2.2.3 校验型钢平直度 在型钢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型钢在出厂之前,厂家已经校验过了型钢的平直度,但是在型钢的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在安装型钢之前,需要校验型钢产品的平直度,及时校正出现的问题,保证拥有符合要求的平直度,确保道路伸缩缝工程质量。

2.2.4 安装和焊接伸缩缝 伸缩缝已经完成了安装作业,就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倾斜、扭曲变形以及翘曲等问题都是避免出现的,验收没有问题之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平整地堆放伸缩缝。在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差也会影响到伸缩缝,如果有较大的温差,那么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对于焊接施工作业的环境温度也有要求,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型钢焊接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科学定位电焊,之后焊接作业方可以顺利开展。

2.2.5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在模板安装之前,需要首先清理掉预留槽内的杂物,在填充剂方面,一般选择的是塑料泡沫,填实伸缩缝。完成了预留槽内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利用刮杠来刮平它的表面,避免有跳车现象出现。此外,要科学地养护混凝土,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养护。

3 结语

在我们修建市政道路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技术就是对伸缩缝的处理。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我们往往会在桥梁桥台与桥梁的两端之间交接的地方加入伸缩缝,在过往车辆荷载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节,另外根据常识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冷缩热涨原理)以及施工材料的特性,伸缩缝的设置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弥补。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伸缩缝的施工技术,往往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伸缩缝的设置影响路面平整,这样,当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就会对车辆的轮胎等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对市政道路的伸缩缝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道路桥梁的修建施工经验,重点阐述了在市政道路修建施工过程中的伸缩缝的施工技术,对以后解决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柏欣玲.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4,2(24).

篇4

摘要:以汕尾市近十多年来新建的水泥砼路面为例,就其早期出现的裂缝的原因、特点、分类及其危害进行了阐述,对如何防止和减少水泥砼路面早期裂缝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同时告诫广大道路工程人员对此病害的内因与外因,不能孤立去研究,而应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研究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减少经济损失的方案。

关键词:水泥砼路面 早期裂缝危害 潜在问题 探讨

水泥砼路面的突出优点是:强度高,使用周期长,正常维护费用低;其突出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损坏难以修复。截至2003年底止,汕尾市区现已修建的水泥砼路面达到38万平方米。为加强汕尾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后汕尾市区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将会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以进一步改善市区的道路交通状况。因此,如何进一步利用水泥砼路面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延长使用年限,对今后砼路面的修建是有实际意义的。在砼路面的施工中,无论在技术上,在管理上,仍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研讨。水泥砼路面早期裂缝危害的潜在因素及防治就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篇5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可以极大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并且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市政道路的建设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建设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对策,建设出高质量、严标准的道路工程,促进城市长足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市政道路的修建施工经验,重点阐述了在市政道路修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遇到的问题给出相应解决对策,对以后解决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城市的发展对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各市政道路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政道路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情况下,对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只有把握好施工过程中的常见技术问题,才能保证道路的质量,减少道路的事故发生,于同类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企业本身也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也关系到道路所在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我们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施工技术问题,现大致归纳如下:对于施工时间,无论是怎么样的一种承包方式,都应该严格的按照合同以及相关条款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把握施工的进度,确保施工时间,避免工程超期而超出合同预算;另外施工的项目工程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计量程序进行计量,确保工程量,在记录时严格规范的填写,对于计量方式和计量单位一定要如实详细的填写,保证记录与合同的条款相一致;在工程项目完工时必须组织验收工作,针对工程的质量和计量认真的验收,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重新施工,没有问题的相关负责人要如实的进行签字确认,承担相应的责任;市政道路中标后没有严格的按照合同文件里的施工技术和要求进行施工,不能保证工程按质按量的完成,导致后期业主的索赔等。

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也关系到道路所在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技术问题并能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充分确保工程质量,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 道路施工技术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发现施工技术问题是前提,重点是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类似工程中避免发生重复的问题,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经验,将解决对策简单归纳如下:

2.1 在市政道路修建的前期准备时间,必须充分地了解现场工况,比如地形地质条件等,业主和施工单位应该一起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校核,尤其是地下埋设的管道,这些容易被忽视,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容易破坏,所以前期一定要仔细的审查和落实。

2.2 市政道路一般会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方法、使用的火工产品、施工机械、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对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开工前编制,并向业主审批。经过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安全部门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经常性地对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2.3 市政道路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部,进行具体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部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从而进行具体负责施工队伍的安全检查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在工程项目完工时必须组织验收工作,针对工程的质量和计量认真的验收,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重新施工,没有问题的相关负责人要如实的进行签字确认,承担相应的责任。

2.4 市政道路的建设期间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安全责任机制,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企业员工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将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遇到安全事故及时处理,找到相关的安全责任人,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对其进行考核,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和方法。

2.5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机制,机制中针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行之有效的传递,整个施工过程的跟踪工程进度,实时透明公开,准确及时的相关施工信息,并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3 结论

目前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越来越高,拥有小汽车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也就需要修更多的市政道路缓解道路压力。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可以极大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并且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市政道路的建设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建设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对策,建设出高质量、严标准的道路工程,促进城市长足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市政道路的修建施工经验,重点阐述了在市政道路修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遇到的问题给出相应解决对策,对以后解决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前言:公路在修建完工投入使用后,自然会受到车辆的碾压、风力的腐蚀、水的冲刷、以及一些极端气候的影响,以上的因素在共同的作用下,就会使得公路的路面被氧化,最终出现裂缝,轻度的沟壑以及不同程度的路面破碎,透水等问题,一旦经过水的冲刷,或者更多车辆的碾压,就会进一步加剧路面情况的恶化,使路面网裂的范围扩大,直接影响路面基层的结构强度,从而造成公路路面整体破损,路面破损比较严重的只能选择公路新(改)建或者路面大修,这无疑会很大程度上增加道路修建的成本,同时,受到破坏的道路的使用也会威胁到人们的交通安全。

一、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含义

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在尚未被破坏,整体质量较为良好的状态下,提前对公路的路面采取有效的、有计划地保养,同时做到尽可能少的投入道路维护的成本,却使得道路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预防性养护对于提高道路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来说都是很大的,但是掌握合理准确的防护时机是很关键的,如果防护过早就起不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且会增加维护的成本,相反,如果防护过晚很可能导致错过最佳修补时机,道路受损严重,防护措施已经无效,道路已经完全报废,道路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失去了预防性养护带来的社会价值,可见抓住有效地时机对道路进行养护是十分重要的。

养护金费也要合理分配,应针对路面的实际情况及功能性的好坏加以区分,如果路面的状况尚佳,仍能发挥原有的使用功能时,此时就应确认为防护的最佳时机。至于如何发现路面中存在的性能衰减情况,可以采用系统的科学的仪器设备进行跟踪监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来具体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方案。目的在于通过前期的预防尽可能降低公路路面受到的损坏,让道路的养护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所以,对于公路预防性养护应严格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公路现状路况的分析,合理的制定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方案。

二、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前提

1.抓住养护的最佳时机

找准对公路进行养护的适当时间可以说对整个公路的养护工作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然而这一点的确定是根据道路实际的性能好坏才能进行准确判断的,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道路养护人员需要对公路的性能足够的了解,及时发现公路路况出现下降时,实施预防性养护。采取预防性道路养护应在道路的路面尚处于不影响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形下实施,一旦路面的结构出现大范围的损坏,性能几乎都失去时,这时如果仍然采取养护措施,所收到的效果就十分的不明显,甚至毫无收益。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公路进行适当的养护可以更好地保证公路使用性能,避免由于公路路面损坏,对经济和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

2.准确了解养护路段的交通状况等信息

对养护路段的交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于实施公路的养护是很必要的。车辆的多少,经过车辆的主要类型等都会对路面的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此路段的各项交通指标进行详细观测和调查,根据数据的动态指标对路面实施防护,同时对路面的实际数据做出评价,选择出最佳的治理方法,此外,还要通过各项公路性能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出养护工作的出发点和针对点,还可以对公路的以往修建情况的演变进行分析,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公路病害及时做好预警工作,从而制定出具有周期性的养护方案,从决策的层面改善对公路养护的认识,不断提高决策的水平,使养护的效果更加明显。

3.注重日常的养护工作,从细节抓起

有时不是非要等到道路性能即将失去时才需要进行养护的,平时的小修小补对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也是很重要的,日常性的维修保养可以及时治理路面存在的裂缝、老化以及透水等问题,在路面刚出现轻微的问题时,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保养,这一点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路面的使用性能。日常的保养工作也称作中修,合理有效的中修对路面的养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修适用的情况要依据公路的实际状态而考虑,做到对养护资金的合理分配,扩大公路的养护效果。

4.制定年度养护计划,对养护工作实施有效控制

年度养护计划的设定,应以中修工作为前提,并加大公路路面的防护性养护的力度,同时也要对大型的公路修建及整修项目加以控制,让公路养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达到养护的良性循环。根据以往的数据,大体上可以分为:对于公路路面的质量保持良好的路段,应把年度大幅度整修的距离控制在公路整体长度的5%至7%的范围内,中修一般可在10%以上。而对于路面毁损较严重的路段,最好先进行大修,整体效果可以后,在进一步实施养护工作就可以对路面状况的改善产生明显效果。

三、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措施

1.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合理时间

修建完工的公路都有其有限的使用寿命,公路在建成至报废的期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公路完工正式开始投入使用至路面出现轻微的氧化现象,整体效果并未受到影响的阶段;(2)路面开始出现由于车辆的碾压而产生的裂缝,车辙开始出现;(3)公路的路面裂缝较大,甚至出现龟裂,道路的整体结构受损。预防性养护是对路面的高标准的养护,当路面的基本情况还处于较好的状态时,也就是意味着道路的整体功能都还具备,这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护和保养,就是最佳时机,可以保证路面始终都能处于工作状态。

2.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周期

预防性养护周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路况的好坏而逐渐缩短,随着路面性能的逐渐降低,采取的预防性养护的频率就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养护人员实时对公路的路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对公路的路面进行周期性养护,当路面的状况不符合实行养护的条件时,应该采取大幅度的整修来恢复其基本的服务功能和使用状态。

3.实行标准的养护方式

对于路面的养护,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严格根据路面损毁的轻重程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公路表面出现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路面所承受的重力过大时就会出现裂缝。对于裂缝所采用的措施有用沥青稀浆来灌满裂缝,再用沥青碎石进行封闭.灌缝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治理路面水渗入基层,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防护,可以让路面所受到的损伤达到最低。

(2)除了灌缝的方式,还有一种叫做沥青稀浆封层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裂缝问题的恶化,它可以更快速地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做到防水、抗滑,同时这种方式的养护施工成本很低,对于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更为明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施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于保护路面质量、延长公路施工期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科学性的养护方法,预防性养护更好的保证了路面性能,在程度较轻时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真正做到对路面的病害的治理。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国家对于工程重建的资金的支出,降低大量维修成本,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输电线路;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现有人均耕地仅为0.079 hm2,不到世界人均数的1/4,且我国耕地面积正以40万hm2/a的速度递减,而人口却以1 300万~l 400万人/a的速度递增,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为了满足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输电线路建设和能源传送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随着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大规模的建设,大片土地遭到破坏和压占,面对输电线路占地和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本着“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因输电线路建设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土地复垦有着巨大的意义。

1土地复垦概述

土地复垦是多门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个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有其本身的研究空间,复垦涉及到农业、林业、牧业、旅游、建筑、采矿、地质、土壤、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社会等众多领域,与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交叉特点。

在我国,“土地复垦”一词最早被称之为“造地覆田”,“复田 、 垦复”、“综合治理”等。直到1988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一词才被确定下来。

根据《土地复垦规定》第2条:“本规定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的活动。” 因此,土地复垦工程是解决生产建设和土地破坏间矛盾最有效的途径[1]。

2输变电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输电线路作为一种线性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地或多或少地破坏和压占。输电线路对土地的破坏性质主要有永久性破坏和临时性破坏。

根据输电线路技术要求和施工特点,一般情况下,在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破坏土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铁塔永久破坏土地

由于修建输电线路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进行改造自然的一种必然选择,因此,铁塔架立作为输电线路工程的主体,压占土地是一种永久性的破坏,不可避免。这部分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将变为公共设施用地,其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将不可恢复。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输电线路建设为全国的经济发展输送能源,合理的调配能源,满足各地区负荷供给需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输电线路塔基基础在施工时,将开挖塔基区的土方,待灌浆后再回填土方,塔基区土层结构遭到彻底破坏,对土地的破坏程度很大。由于塔基区土地为永久性占用,是为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求而修建,是符合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2.2临时设施对土地的破坏

在修建铁塔和线路过程中,需要在铁塔四周设置原材料施工场地、牵张场地等临时设施。同时根据沿线的交通条件,修建施工简易道路和人抬道路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对土地的破坏为临时性破坏,其暂时改变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工程完工后基本可恢复。临时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施工场地。施工场地主要用于施工材料堆放及加工,同时亦是施工人员主要的活动场所,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压占。由于施工场地是施工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土地破坏的持续时间最长,严重影响了施工场地区内土壤的紧实度,对土地的破坏程度较大。

2.2.2牵张场地。牵张场地停放各种牵引机械,施工人员来回走动及牵引机械压占土地,同时为方便牵引,在牵张场地四周开挖地锚坑,以固定牵引装置,牵张场地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主要是压占,并伴随少量挖损。由于牵张场地亦是牵引放线时施工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对土地破坏的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施工场地区内土壤紧实度,对土地的破坏程度较大。

2.2.3施工简易道路。在现有交通道路无法满足运输条件的情况下,修建施工临时道路,由于在修建时施工道路部分路段需要进行开挖平整以满足运输要求,破坏了土壤结构,彻底改变了土壤养分的初始条件,同时施工车辆来回运输,碾压地表。施工临时道路对土地的破坏形式是压占和挖损。施工临时道路碾压破坏土地,基本是车辆的碾压,持续时间较短,对土地的破坏程度一般。

2.2.4人抬道路。对于部分线路,由于施工车辆无法抵达施工场地,需要修建人抬道路以便人工背扛施工材料。部分地段需要开挖平整,以便施工人员来回走动,开挖破坏土壤结构,同时施工人员背扛施工材料来回走动,碾压地表。人抬道路对土地的破坏形式是压占和挖损。人抬道路碾压破坏土地,基本是施工人员的碾压,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人抬道路一般较窄,对地表的扰动破坏较小,对土地的破坏程度一般。

根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对土地破坏的形式不同,输电线路建设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压占等方面。挖损主要指在修建施工简易道路和人抬道路时,部分路段需要进行开挖平整以满足运输要求,开挖破坏了土壤结构及层次,土壤固结能力降低,结构松散,彻底改变了土壤养分的初始条件,而且增加了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机会。压占主要指输电线路沿线布设的施工场地、牵张场地、施工简易道路、人抬道路和人员及机械压占土地,这种破坏方式一般不会改变土壤的自然构成层次,但在修建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和运输机械来回走动碾压土壤,将严重影响土壤的紧实度。

临时设施对土地的破坏是临时性的,一般其土地利用功能不会改变。

3 输电线路建设的土地复垦

目前,输电线路施工在架线过程中采用飞艇、热气球或直升机牵引放线,从而避免了架线牵引过程中导线对地表的扰动破坏,从其设计和施工工艺特点来看,输电线路虽为线性工程,铁塔沿线路走向按一定距离布设,但其施工带来的对土地破坏的影响是不连续且分散的,为点状破坏影响,且各种临时性措施占压土地面积较小。

根据输电线路破坏土地成点状、具有分散性、破坏面积小的特征,土地破坏后应尽量恢复其原土地利用功能,以便与原地貌景观相协调,同时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2-3]。工程建设中复垦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预防控制措施

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尽量优化路径,减少线路路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进而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地的征用,首先在线路设计过程中从源头控制对土地的破坏。线路建设过程中尽量统一所有塔基基础施工、组塔、放线方式及工艺,以便于统一管理与预防控制。在修建施工道路时,尽量使用现有的乡村道路,同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各种施工场地用地面积,防止滥用土地,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这些预防管理措施,对于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地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3.2工程措施

3.2.1土地整治工程。由于施工人员、施工车辆及施工材料压占临时设施区改变其土壤紧实度,同时材料运输过程中部分沙石、水泥洒落,施工迹地有部分建筑垃圾,因此在工程完工后应清除各种残留的建筑垃圾,对粒径大于5.0 cm的碎石块进行捡选去除,在平原开阔的区域可采用机械翻松土地,在山丘区可采取人、畜力翻松。部分临时设施占用林地,为方便施工作业,在施工时需伐掉部分林木,工程完工后对临时设施区内残留的树根进行清除,以便于土地平整。

3.2.2灌溉排水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部分耕地四周的灌溉设施,因此,在土地整治的同时,结合四周现有的灌溉设施,在占地区四周恢复并修建灌溉渠道,使之与现有灌溉设施连接形成完整的灌溉系统,以利于农业耕作。

3.2.3表土剥离工程。表层土是养分供应、物质能量交换最活跃的层次,是供应植被生长所需各项生活条件的主要场所,也是最易受到污染的层次,因此保护表层土十分重要。在工程施工前剥离占地区内的表土,集中堆放,采取各种临时防护措施,待工程完工后再回填用于复耕。

3.2.4临时防护工程。由于在牵张场地和施工场地堆放各种沙、石、水泥等施工材料,停放各种施工机械,为防止散落的固体废物和机械油污渗入土壤,在每个牵张场地和施工场地都应临时铺设蛇皮布等不透水、防污染材料,防止土壤的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

3.3化学措施

临时设施区的土壤经过压占、开挖等扰动,土壤肥力将下降,土层变瘠薄。为提高土壤肥力,便于日后耕作及绿化,在翻松土地的同时,向土壤中撒施有机肥、无机肥,迅速建立土壤的有机库和氮库,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便于以后作物的生长,消除工程建设给土壤带来的影响,同时采用各种化学农药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

3.4生物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不破坏工程项目区内的植被,包括各种乔、灌、草。在土地平整后,应进行植被恢复建设,以防地表裸露加剧水土流失。从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协调性方面考虑,结合临时实施占地面积小、点状破坏的特点,临时设施占地区应恢复原地貌植被。占地区内原为林地的应恢复为林地;原为草地的恢复为草地;原为荒地的亦撒播草籽,不致于地表裸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采取各种林草措施后,保证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林草种应选择当地的乡土树、草种,其可迅速适应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建立植被覆盖层,既有利于土壤的熟化和疏松,又可防止土壤侵蚀。

3.5复垦计划的制定

复垦计划应和线路设计同步进行[4]。在线路设计阶段,应根据输电线路沿线的原地貌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复垦计划、措施以及复垦土地利用方面措施,这样可以在输电线路施工节点有计划地实现“边架线、边复垦”的同步作业,从而节约劳动力,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复垦周期,改善环境状况,尽早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效益。

由于输电线路建设自身的特点,要复垦的区域有施工场地、牵张场地、施工简易道路、施工人抬道路等临时设施区域[5-6]。铁塔底部4个塔腿占用塔基区4个角,大部分地表将裸露,为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塔基区亦应进行复垦。考虑到铁塔的安全及日后的检修工作,同时防止地表裸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塔基下方一般只进行简单的土地整治及撒播草籽绿化等措施。

4复垦保障措施

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土地复垦工作,并根据土地部门批复的土地复垦方案,拨付专项资金,完成各种复垦工作的开展。同时委托相关监理部门,进行土地复垦工程监理工作,形成项目法人、承包商、监理工程师3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有效合理的资金投入,确保施工进度,从而提高土地复垦工程施工质量。

5结束语

在我国,输电线路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在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将临时占用大量土地,因挖损、压占、施工等造成土地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搞好土地复垦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对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参考文献

[1] 严志才.土地复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2] 李根福.土地复垦知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 顾志权.复垦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综合整治技术[j].土壤,2005,37(2):220-223.

[4] 张文敏.国外土地复垦法规与复垦技术[j].有色金属:矿山部,1991(4):41-46.

篇8

一、农村道路建设的意义

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民生工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符合新时代主流的要求,也是党的十三中全会的具体要求。农村道路的建设,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直接可以为农民造福,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更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石。

首先,农村道路建设的好,有利于农村走向现代化,走向小康社会建设,刺激发展非农业项目。减少前往大城市打工的人口流失,激发农民创业致富的想法,增加农民近距离的就业机会,更有利于农村家庭的正常和谐发展,减少孤寡老人和无助留守儿童的存在。

最后,建设并完善农村道路,可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大化的保证城乡物资流通,提高其生活水平的质量。

二、当前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村级公路修建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农村道路建设中“村村通”工程使大部分村庄的泥路变成了水泥地面,既整齐又好走,原来绿化树成荫的村庄小镇逐渐被水泥所覆盖,道路的建设同步伴随农民房屋的改建和拆迁。村庄内部许多的树木和植被被清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新房和废墟。村外很多田园耕地因道路建设而被破坏,每逢夏天,街道上纳凉的景观也消失不见,只剩下光秀秀的路面。即便是再建设支出由绿化存在,可最终却是偏离了广大农村人的生活习惯。

2.村级公路修建标准不统一,质量令人担忧。村级公路的建设一般都是本地施工,并无专业设备仪器用于建设中,修建之后,车辆行驶中颇感颠簸,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此外,村级公路建设缺乏规划,路面比较狭窄可不适合打车同行,且经常有超载车辆穿行,导致路面被损严重。这一情况在村级公路的修建中最为明显和突出。

3.农村道路建设后期修缮严重缺乏。(1)重建轻养现象严重,建养关系不协调。不少地方存在以建代养,甚至只建不养的现象。(2)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资金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正常的养护需求。(3)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体系不完善,大量的乡村公路缺管少养,只能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组织沿线居民进行简单的季节性或临时养护。(4)养护技术水平低下,扫帚、铁锨扔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工艺粗放、设备简陋,养护质量难以保证。(5)养护管理的行政法规、技术标准不健全等。

4.资金不足。我国尚待建设的农村道路数量众多,所需投入基数也较大。农村道路建设所需的资金是仅靠国家补助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筹集无非是以下几种:国家政府补助一部分资金,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一部分,建筑工程对承包一部分,而大部分的资金则需要农民自身承担。但是,我国农村常驻人口流失严重,大多选择外出劳工,导致资金筹集困难,靠国家补助仅是杯水车薪,许多道路工程对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

5.缺乏管理。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管理而是出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是我国大部分农村道路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农村道路建设监管办公室只有少数城乡政府有设立,保留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人力外,其他城乡政府都没有设立必要的管理机制。严重缺乏规范的管理。在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缺乏对道路建设进行监管的执行者,很难以保证建设出来的道路质量。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不说更是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资金浪费。甚至有些农村道路建设好以后,不懂的也没有资金对道路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降低了道路实用的寿命,对必要的经济联系沟通造成阻碍,不利于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的相应对策

1.建立健全道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公路道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规范安全生产的程序和管理。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与方针。

1.1道路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培养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负责监理道路施工现场相应的安全管理。起到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应该做到每天都进行检查“日毕日清”。

1.2按照不同的岗位和权力或者职责,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签订安全管理和生产的责任书,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扫除安全管理的死角,待证上岗。

1.3建立约束领导部门有效进行安全管理机制。将安全生产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与领导的提升和奖罚挂钩,遇到事故发生,直接追究责任人的领导管理不力的责任,并按照有关法纪,根据情节的轻重缓急,进行严肃的追究处理。有法可循。违法必究。是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

2.完善筹集资金方案。要进行农村道路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的筹集。只有解决了资金困难,才能保证农村道路的建设顺利进行下去。首先农村自己应成立相应的农民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在政府与闲散农民之间形成一条纽带。由于国家政府机构与农民阶层缺乏联系,农民或多或少在建设过程中有欺瞒,再加上政府无法切实了解到农民的所想所需求,导致于国家拨下来的补助资金远多余农村农民实际收到的资金,导致补助资金沉淀。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成员必须有良好的诚信,不能两头欺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向国家上报,拟定真实的资金补助方案。这样以来,使农民有了组织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方向,建设起农村道路来更省心省力。还可以加强对农村农民贷款的宣传力度,在政策上鼓励并支持银行贷款给农民。同时,农村内部也需要加大监察,确保可以定期定量的还款。对于有困难不能及时还款的个人,需给其帮助,保证其信用度,只有大量良好的前期投入,才会有更好地后期回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在质量上,各级政府应加大监督和评审力度,严把质量关。村级公路建设是涉及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道路的建设既要满足当前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有长远规划,满足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所以在道路修建的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把质量放在村级公路建设的首要地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道路的固化质量以及道路的宽度和路面的平整程度。所以,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政策性的诱导,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建设质量的把握。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它的质量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来予以保证。最好是把村级公路的养护纳入到当地公路维护系统之中,这样便于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监管。

4.明确农村道路养护主体,增加护养人员和设备。政府成立农村道路护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决定、协调和解决农村公路保养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农村公路保养的各项工作,制定保养管理政策和规范,协调处理保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总结交流经验,收集、整理和反馈保养信息。同时增加适当的保养所需的设备。

5.建立农村道路养护制度。农村道路养护质量管理工作应达到:路基边坡稳定,路肩整洁,排水畅通;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构造物,桥涵等结构完好,大、中修工程完成较好;沿线设施完善,无侵占,破坏道路现象。在道路养护过程中,县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主要工作有:组织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监督乡村人民政府的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负责协调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用地、取料等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县乡道路作为城乡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之一,其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交通道路施工的工作者,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本文简要阐述了县乡道路工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就当前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管理的方案,供行业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县乡道路;施工管理;质量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需求,不断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县乡道路施工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其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懂不容小觑。县乡道路的施工环境和工艺都很复杂,工期也相对较长,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一、县乡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县乡道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程管理,其关键是对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计划、考核、相互促进、分析互为条件以及完善各环节的管理健全的规章制度,更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保障。想要真正控制好项目的成本,就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做好施工的成本策划,使成本控制责任全面落实。

二、县乡道路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准备工作不重视。

县乡政府为县乡道路建设的主体,在调查中发现乡镇政府把工程确定了抛投标中标人后,由交通局做为业务主管部门,而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重视,一些较大投资的工程并无可行性论证报告,立项手续不够完善。而且有的为了节约资金投入,不请或请资质与工程投入不相符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这必然会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当实际施工时才发现问题,形成边设计边建设的局面,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其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例如某县乡镇在一老路改造中,合同价达2000万元,由于建设单位没有请勘探设计院进行地质勘查,也没有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而是利用该镇建管所一位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张草图就给施工单位施工,结果在工程实际施工时,发现地下有许多暗塘,最后导致临时修改施工方案,使工程决算时超出了500多万元。

2技术标准低。

随着当前县乡经济的发展,客运、货运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而县乡道路乡的村技术标准一般为15cm灰土、3cm沥青混凝土,已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了。

3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管理不善。

由于县乡道路的施工量较为庞大,加上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例如受不不良地质情况以及特殊地形条件的影响时,施工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从而容易出现管理不善的现象,所在在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一定要保定工作的有效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质量与进度控制不善已经成为施工管理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了,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好工程施工进度,将会导致无法按期完成施工工作,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重建轻管是乡村道路管护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县乡村道路有首建设规划早、起步快以胶里程长特点,而在管理养护上却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和必要的经费保障,从而形成了“县上无力管、乡村无钱管以及农民不愿管”的现象。有的农户利用油路打碾、通过柏油路浇水;有的农户在柏油路上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堆杂物;有的农户让不宜上柏油路的农机具直接上路;有的农户挤占路基或排水沟,遇到阴雨天气,低洼处的柏油路就浸泡在水中,造成路面龟板样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这种重建轻养、“一建了之”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与乡村道路建设的积极性。

三、县乡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建议

1提高县乡公路标准,符合当前县乡经济发展。

县乡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使人们出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地方财政困难的地方,各省部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这就有利于搞高地方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从而修建高等级、高质量的县乡公路。就东光县来说,当前大部分行政村村委并无收入,光靠群众集资也比较困难,修建水泥路面成本又太高。从2001年实行“村村通”工作之初,我县在重型车辆通行较少的偏远乡村、农村公路过村路段或主街道硬化路段修建了二十几条砖路,因为砖路不仅施工工艺简单,其造价较低,而且耐积雪、耐雨水,在维修养护方面也更方便。

2规范建设程序,完善施工环节。

在建设计划下达后,项目规模要达到公开招标的标准的,招标单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该委托招标机构办理招投标事宜。在开标中应该邀请纪检委、发改部门以及交通主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当确定施工单位之后,应该签定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并向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监督申请,最后向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建设,如有工序不合格、资料不齐全的,一律不许进行进一道工序。

3建养并重,明确管养主体。

根据《河北省县乡道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县乡道路建设和养护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县乡道路建设和养护的主体是统一不可分开的。道路建成后,接养单位应该立担当起责任,完善防护和安保措施,明确养护路段及养护责任人、监督单位、监督电话,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增进群民爱路护路的责任感,地方政府应该每年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养护模式,积极探索低成本以及高效益的养护管理办法,从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结束语:

县乡道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县乡两个文明建设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在公路发展意识上很多干部群众的意识并不强,大多数领导认为县乡公路的交通量不必花大力来建设,就算要建设那也是交通部门的事,从而制约了县乡公路的发展,把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干线公路上。所以目前最重要要的是加大县乡公路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县乡农村,向社会各界人士及干部、群众宣传县乡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得他们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发展县乡公路的实际意义并重视、关心并支持县乡公路的发展。

作者:刘莉 单位:东光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朱建新,王国华;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C];2010

[2]韦秋杰;建设工程计价模式比较与结算审核研究[D];西南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地方公路 建设养护管理现状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54-01

地方公路是r村交通运输的首要选择,对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村公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当前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机制,要注重对地方公路的养护管理,减少公路损坏,确保交通运输便利。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公共品的供给与养护管理,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路网渐趋完善,养护任务日益繁重

随着经济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广大地区重视,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网得到了大大完善,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要。然而,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再加上代步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交通运输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地方公路具有路线多、路线长、分布广的特点,现有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路管理的需要,使得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大了养护压力。

2.地方公路建设管理差

地方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连接乡村之间、乡镇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农副产品的对外运输,主要服务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在道路设计时主要以小型的农业机械、小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依据,考虑到流量小的特点,设计的质量比较低,导致地方公路车道窄,大部分乡村公路路面宽度仅有3.5米,通行能力低,又因为建设地方公路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地方公路修建技术投入少,没有充分考虑公路的抗灾。在公路建成后,缺乏后期的管理,使得相当数量的公路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公路缺土覆盖,绿化断垄缺株,补植不及时,大大降低了公路的抵抗能力,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3.养护人员素质低

对于公路的养护,人们不够重视,认为养不养护都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出行,人们没有自觉保护公路的意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处于形式化。同时道路的养护队伍大多选择文化水平较低的、年龄较大的、闲散的劳动力,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道路的养护工作,即使是专业的公路养护工人也因为养路工资少,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不专心工作,不认真养护,出勤不出力,而且养路工人任务重,负责管理的道路长,应用于公路养护的工具还是传统的设备,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公路养护需求,甚至是根本不起养护作用,因此在出现损坏时不能及时排除和维修,大大延误了公路养护时间,扩大了危害性。

4.养护资金缺口大,标准低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需要大量的养护工人、先进的养护器械,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目前道路养护资金来源少,几乎全部由地方政府投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尚未形成。在资金缺少的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养护,解决一些边沟清理、路面病害严重部分修补,路肩修复等问题。针对一些毁坏程度严重、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只能搁置,等待资金到位,在进行养护,因此由于资金有限,大大延误了公路养护管理,增加了后期的养护难度。

二、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改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人民群众是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公路养护管理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让他们自觉主动的支持和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公路法,及时宣传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宣传养护管理方式,让人们从自身做起,减少对公路的毁坏,积极营造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吸引人们的关注,引起人们的重视,最终形成全民养护的管理模式。

2.组织专业公路养护队伍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始终服务于地方公路建设。要想实现对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养护队伍。挑选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养护人员的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熟练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和使用先进的养护工具,同时还要注重养护工人的工作态度,挑选事业心强,责任心重的高素质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专业性。

3.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培训

开展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效果明显的的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技能的课程培训,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需求严格安排培训时间进度、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培训的质量。同时选用一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认真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者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掌握处理公路养护的各种问题技术,提高公路养护工人的专业素养,以技术为依据,实现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

4.加强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

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同时,必要的监督措施是不可缺少的,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是改进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既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实行外部监督,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政府应转变态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要摒弃以往的重建轻养的作风。同时要将损坏公路的行为写入法律法规中,鼓励人们进行监督举报,对于毁坏公路、强占公路影响交通的行为和人进行批评教育,制定专业的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者进行拘留处置。

地方公路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出行,不断提高地方公路的建设质量,不断增加对地方公路养护管理,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我们要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道路建设中,主动的养护、爱护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元庆,李娜.乡村公路建设与后期的防护管理工作[J].交通运输局,2015年8月

篇11

关键词:控规编制重要意义相关建议

中国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3)03-0001-02

Abstract: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s based on overall urban planning or partition plan,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land use intensity of use, control index, road and pipeline project controlling position and the planning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experience engaged in the work of planning, discusses some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the control rules establish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regulatory significance related suggestions

1、前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就是一个城市进行规划管理的规矩。城乡规划的编制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包括三个层次,即区域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以及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详细规划的第一个层面,介于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是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对修规的控制指导。在较大的范围内准确合理地完成一项控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许多城市的控规是分片区进行编制的。

2、控规对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依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以此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经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律依据,对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强调规划的系统性。承前是细化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启后是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控规是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各项内容能否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控规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为基础,性质上衔接其大的用地布局与功能定位,容量上衔接其开发引导与相关指标的控制要求[1]。

2.2规划部门的管理依据,土地开发的指导依据。控规也是政府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土地的地级差效应在控规中有明显的体现。控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确定规划地块的使用性质及规模,规定了绿化规划要求,维护了生态的平衡。

2.3对城市空间形成具有指导作用。控规比较准确地把握规划地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系和特色,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道路绿化系统,再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不同空间序列的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2]。

奎屯市在控规编制方面的一些经验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灵魂,更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3]

随着奎屯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规划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同的主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个地块先后组织编制不同层面的规划,以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来讲,我们在编制控规时,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衔接协调各类规划,重点是对其进行定性衔接、定量衔接与定位衔接,即在遵循上位规划总体安排的基础上,控规编制留有适当的弹性,可增强其操作实施性,控规对于已基本明确的用地尽可能划分到小类,且用地边界应明确,对难以确定的用地建议划分到中类甚至大类为宜。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奎屯市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城市为目标的指导下,我们规划局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和“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超前指导和综合调控作用,科学编制城乡规划,高起点搞好城市设计,依法加强规划管理,有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面貌的改善,实现了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规划编制委托方面,邀请资深的规划设计单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完成城市东区、中心区、西区、北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建成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规全覆盖。同时,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精心编制、审查和实施了一大批位于中心区、西区等重要地块、重点路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改、拆、绿、整、饰”等方式,开展了多条主要街道沿街地段的城市设计,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商业、餐饮和旅游空间,使城市整体形象、品味、空间结构等方面得到优化,城市综合功能得到提高,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日益彰显。

4、结语

未来的城市发展将更加注重城乡规划,以科学、先进的理念编制规划,以超前眼光研究谋划事关奎屯市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引领作用;又要立足当前,根据发展重点提出近期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时序,为市委、市政府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当好参谋。要突出重点,高质量、高水平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修编,统筹安排好城乡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空间布局等,引领和调控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要实施“阳光规划”,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规划透明度,增强规划科学性;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决不因任何个人意志而随意变更规划,全面推进科学规划、民主规划、依法规划。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把我市的规划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月胜.浅析空间形态研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8(8):47

篇12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假如那些动物们没有发出质疑,那么会有更多的青蛙可以登顶,故而人们常说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人言是可畏的。然而,人言真的可畏吗?

放眼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成就便是顶着言论的风暴而不断的被成功塑造。遥想当年詹天佑准备修建当时连外国设计师都头疼的铁路,所有外国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嘲笑詹天佑不自量力,但詹天佑没有被外界的言论吓退,更没有因此而动摇信心,而是将更多的时间腾出来去设计路线。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设计出“人”字形轨道,解决了修建铁路的重大难题,成功修建除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

同样的,正是哥白尼不畏宗教的压迫与世人的咒骂,依然提出“日心说”,才让我们看到了了宇宙运动的本质;正是达尔文不畏愚昧无知者的讽刺与嘲笑,坚持发表《进化论》,才让后人明白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正是孟德尔不畏所谓专家对其的质疑与不屑,坚守论证“分离定律”,才向世界揭开了基因遗传的奥秘。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的无畏,所以才有“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感叹。

因此,想要在成功这条路上坚持地走下去,必须要有无畏言论的信念,但是这并非是说有了无畏的勇气就一定能够成功,还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以及正确的道路。

篇13

关键词: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特点;疲劳损坏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荷载的增加及行车速度的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往往在建成通车后,1~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产生严重的破坏,如泛油、内部松散、坑洞、唧浆等。有调查显示,通车仅2~3年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都已经大面积破坏,有些高速公路通车仅6个月就开始出现破坏迹象,不到1年就由于大面积破坏严重而不得不将原沥青混凝土面层铣刨后重新铺筑。

二、长寿命路面的概念

长寿命路面是国际沥青混凝土路面界提出的新技术。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深层高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设计、施工良好的路面表现了很好的性能,提供了良好的长期服务性能。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直接建筑在处治的或未处治的土基上,深层高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则直接铺筑在粒料基层上。这类路面的特点是其厚度小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上消除了传统上普遍存在的疲劳损坏,路面的损坏只发生在路面的表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长寿命的概念。

长寿命路面并不是一直不损坏,而是指路面的损坏仅发生在路面的表层,维修时不需要进行结构性的处理,只需将表层混合料铣刨并换成等厚度的新混合料便可,维修十分方便。国外的长寿命路面追求的寿命是40年,即40年不进行结构性维修。

典型的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受力特点为:

轮栽下100~150MM区域是高受力区域,也是各种损坏的发生区域。

面层为40~75MM厚的高质量沥青混凝土,需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行驶界面,应具有足够的表面构造深度、抗车辙、水稳定性好的特点;

中间层为100~175MM厚的高模量抗车辙沥青混凝土,起到连接和扩散荷载的作用,应具有高模量、抗车辙的特点;

HMA基层为75~100MM厚的高柔性抗疲劳沥青混凝土,起到消除疲劳破坏的作用,应具备高柔性、抗疲劳、水稳定性好的特点;

最大拉应变产生在HMA基层底部,该区域最易发生疲劳破坏,该区域的弯拉应变,对于控制沥青混凝土层自下而上的疲劳开裂,防止路面过早出现结构性损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路面基础不仅为沥青混凝土层的铺筑提供了良好的界面,而且对于路面的变形、抗冻,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路用性能

从80 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的现行路面设计方法的主旨在于控制道路基层底面的疲劳裂缝和土基的结构变形。其设计标准的标定使用了作用2 千万标准轴次的多条道路的性能观测数据。对于交通荷载累计作用次数等于或大于1 亿次的道路,设计时必须对现行设计方法的性能作很大的外延。道路采用分期修建,道路在20 年后达到一个临界状况;然后罩面以获得另外的20 年使用寿命。若道路状况已经超过了其临界状态,那么就必须重修而不能采用罩面。道路临界状况与标准轴载慢速行驶下引起的路面瞬时弯沉有关。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路面结构变弱,弯沉被认为逐渐增加。

本文综述了路面车辙、疲劳破坏和长期路面强度以及临界状况的标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概述如下:

1.车辙

车辙来自于道路一层或多层的永久变形的总和。它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车辙只发生在沥青面层,为表面车辙;另一种是车辙产生于土基,为结构性变形。调查表明,对厚沥青面层道路,车辙的大部分主要发生在沥青层表面,此时的车辙不表示道路的整体结构不足。进一步罩面设计能保证基层结构良好,即便下层较弱,若AC厚度足够大,一般不会发生结构性变形。

2.疲劳破坏

在轻重交通下的路基的残余寿命无一致性差异。调查显示,交通等级不是影响沥青基层剩余寿命的主要因素。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90%多的残余寿命差别是由沥青用量和沥青硬度的不同而引起的,沥青的老化则是疲劳寿命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沥青随时间的老化增加了其劲度,然而基层逐渐硬化不可能导致疲劳开裂。

3.沥青的养生

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面层沥青随时间而硬化。但主要结构层的逐渐硬化似乎对道路是有利的,更确切的说,沥青的老化是一种养生过程。但不希望磨耗层过度老化,因为这会导致路面从表面开裂。

4.长寿命路面强度

良好施工的厚沥青路面沥青基层弹性劲度和荷载扩散能力提高的事实表明:沥青基层不会出现因交通诱发的破坏。荷载扩散能力提高也能比较明显地由使用期间内道路的弯沉的减小来证实。通常认为随交通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道路的弯沉增加、结构变弱。10 段重交通道路的弯沉历史被用来确认道路承载力是否随时间和交通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除一段路外,所有路段弯沉是随时间而减小。弯沉的减小表明沥青的养生作用道路的劲度随时间增加,并抵消了任何荷载引起的破坏或弯沉减小意味着基础的进一步固结而增强。无论何种原因,交通荷载在基层和土基上引起的应力和应变是减小的。

四、长寿命路面设计

由以上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述可得到以下结论:

在某一强度阈值之上的道路,只要在表面开裂和车辙对道路的整体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之前进行处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此路仍会保持结构完好的服务能力。

长寿命路面必须是施工良好、且修建在坚固基础上的,这样就不会因为施工和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道路结构的破坏。养生意味着道路铺筑初期,其结构特性本身还未形成,此时的道路最容易为交通荷载所损坏。只要道路有足够的初始强度,其主要结构层就不会被初始交通所破坏,养生便会逐渐提高道路扩散荷载的能力,并逐渐降低车辆所造成结构性破坏。在某一最小强度阈值之上的道路预期可获得40 年的使用寿命甚至更多。

由试验路的使用性能表征的强度阈值基于以下原因需要做保守的调整:易导致路面早期损坏的当前以及将来更大的交通流量、可能的表面开裂以及最大轴重的增加。这些因素在试验路中没有考虑。然而,即使考虑这些因素,包括通常密级配沥青碎石基层在内的390mm 厚的沥青层,对长寿命的道路来说也足够了。对于大于阈值交通量水平的道路,一种实际的方法是使用现有的设计曲线设计长寿命路面,并不增加额外厚度来满足额外的交通量。图1 表示使用三种标准材料和三种新型材料路面结构设计的推荐曲线分析,硬度最大的材料―――高模量基层(HMB) 是使用针入度小于50 的沥青拌制的密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实例为针入度为15 、25 、35 的沥青,最近的试验路表明采用HMB是更经济的长寿命路面设计的策略。

这些设计在修建上将是比较保守的,但考虑到重交通路面经济的重要性,就较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但即便是在轻交通路面上,长寿路面的沥青层厚度也不宜小于200mm。薄的沥青路面容易产生结构变形和完全贯穿沥青层的表面裂缝。磨耗层的作用是提供特定的表面特性,其下的沥青层主要功能是扩散荷载。最后,只要能够保证路面的耐久性,非常有效的路面结构是由很薄的磨耗层、HMB基层和底基层组成的。在有很强抗变形能力的HMB 层上加铺20~30 mm 的磨耗表层可以构成一种抗车辙性能良好的路面结构。这预示着,在将来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磨耗层而保持磨耗层之下各层的永久性。这样的大修不仅进行得更加快速,而且其费用也只限于磨耗层,同时又实现了用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施工良好且在某一强度阈值之上的道路,即使在长时间内承受繁重的商业车辆作用,也不会出现结构性破坏。而且这些道路的整体结构强度随时间增长。

图1 沥青路面设计曲线

2.道路不会出现沥青基层的疲劳开裂或来自于路面结构深层的变形,这符合长寿路面的设计标准。

3.已观测到的路面破坏―――表层车辙和表层裂缝―――是非结构性破坏。对于这些破坏,应在其对道路结构整体性产生严重影响之前予以处理。

4.修建长寿命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好的。

五、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

长寿命路面是目前国际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研究热点,它以较好的路用性能和较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受到各国道路研究者的青睐,国外已有不少案例可以说明修建长寿命路面的可行性。

长寿命路面实际上是针对重交通道路提出来的。频繁的维修罩面对重交通道路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且不说在施工期间对道路用户带来的不便,单就在施工期间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这一项就不可忽视。因此,美、英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在重交通地段修建长寿命、少养护的公路路面。英国以及美国的很多州都已进行了长寿命路面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外,被广为接受的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分析见表1。

表1国外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分析

结构层 厚度mm 材料选择 主要受力特点 主要作用和要求

表层

40~75 SMA,SUPERPAVE,密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 受压受剪 抗滑耐磨、抗车辙和开裂、降噪

沥青混凝土中间层 100~175 高模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 竖向受压 1.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车辙性能;2.具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3.具有很强的抗水作用能力。

沥青混凝土基层 75~100 柔性抗疲劳沥青混合料 层底受拉 1.具有足够的抗疲劳性能;2.具有足够的耐久性;3.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土层 密实路基、化学稳定路基或粒料,或者非稳定类粒料等 受压 必须具有最基本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满足整个施工阶段和服务阶段的需要。

六、结束语

近年来,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给路面维修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使路面维修的费用急剧增加,对交通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为了减少路面的维修,修建长寿命的路面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泽松,李海华. 广梧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公路》2005年8月第8期。

篇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分别由1990年的9.5万km和8.9亿m2增长到2004年的22.3万km和35.3亿m2,平均每年增加9142.9km和18857万m2。同期,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分别由6.2万辆和11.1万辆增加到28.2万辆和90.4万辆,平均每年增加15714辆和56643辆。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交通运输的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废气、噪声、振动、污染日趋严重,能源、土地、环境资源的供需矛盾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充分考虑城市交通发展必须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加快节约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挑战

2.1汽车数量急剧增长导致交通能耗直线上升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不仅城市个数迅速增加,而且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规模也成倍扩大。与此相适应,城市交通机动化也呈加速趋势。

2.1.1城市交通汽车数量急剧增长

城市交通汽车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公共汽车和电车。自2000年开始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以来,全国每年投入数百亿元购置公交车辆,使得公共汽电车由2000年的22.6万辆增加到2004年的28.2万辆。二是出租汽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为数不多的出租汽车公司,车辆也只有1600多辆。目前,出租汽车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全国出租汽车总数达90.4万辆,从业人数200万左右,年客运量占城市公共交通运客总量的20%左右。三是私人汽车。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小汽车进入家庭的起跑线,达到3000美元时,小汽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我国目前已有很多城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跨入了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1500万辆,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如表1所示。

2.1.2交通能耗直线上升

交通运输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关资料记载, 美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耗量占整个国家石油消耗总量的比例为34.8%,英国、法国、日本分别为30.6%、28.2%和26.9%,并且每年都在上升。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私人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直接导致我国城市交通能耗急剧上升。据统计,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石油消费量1990年为1683.2万吨,2003年达到7093.2万吨,平均每年净增416.2万吨,增长率为11.7%,占全国石油消费的比重由14.7%增长到26.2%。其中,油耗增量的绝大部分来自交通运输,这给我国带来沉重的能源负担。因此, 提高城市交通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交通能耗,是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促进节能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2.2城市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减少了一成以上。耕地面积下降主要是由建设用地增加造成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其中,交通建设用地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仅次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重要占地项目,是造成和加剧城市土地供求矛盾的突出原因之一。据有关预测,我国交通用地将呈长期稳定增长,2004年为599万公顷,2010年将达639万公顷,2020年、2050年将分别达701和879万公顷。交通建设用地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2.2.1 修建大广场与大马路

近几年来,建大广场、修大马路风靡全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城市交通建设用地。表2列示了山东省2001年以来的城市用地情况。由表可见,2001年山东省修路建广场用地为170.25 km2,2004年为252.52 km2,净增82.27 km2。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由10.1%上升到10.7%。

2.2.2重建扩建城市道路

交通拥堵是我国当前各城市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这除了城市人口、车辆迅速膨胀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对城市交通认识不足,缺少长期规划和管理不善所致。由于缺乏与城市总体规划匹配的交通体系设计,或者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交通发展政策不明确,致使很多大中城市周边或卫星城镇的发展缺少必要的交通支撑,导致城市中心区对道路空间的需求急剧膨胀,造成严重的土地供需矛盾。而一些从小城市发展起来的大中城市,也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很少或没有给今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道路空间,随着车流、人流的加大,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进行拆迁、重建或扩建。

2.3城市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城市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虽然我国人均机动车拥有量还比较小,但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却已经很严重,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汽车废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气候变暖、光化学烟雾、酸雨等一系列无法弥补的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空气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研究人员对美国6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的长期调查,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的居民死亡率比空气污染最少的城市高出26%。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导致的癌症有60%与流动污染源有关。儿童是汽车污染的最大受害者,由汽车废气引起的铅中毒可以使儿童嗜睡、狂躁、腹痛、呕吐,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瘫痪、痉挛、昏迷,直至死亡。此外,交通噪音、震动、电磁波等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因此,改善交通环境是今后防治城市污染的重点,而这种污染的防治要着眼于城市和交通设施布局的优化。

2.4城市马路拉链现象浪费严重

所谓“马路拉链”是老百姓对城市道路修完了再挖,挖完了再修的形象比喻,讥讽那些对刚建完或建完不久的城市道路或人行道反复开挖,今天挖路铺水管,明天挖路铺电缆,城市道路就像拉链一样被随意拉开与闭合。“马路拉链”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可以说,今天在每个城市中,都活跃着一支“挖路”大军,他们不断启动“马路拉链”开关,反复地为完整无损的城市道路实施“外科”手术。

“马路拉链”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制造城市交通障碍,而且造成巨大的价值浪费。据有关方面测算,修建沥青路面每平方米300多元,水泥路面每平方米为170~200元,普通人行道每平方米100多元;路沿石每米90元,下水管道每米1000多元,自来水管道每米700元,排水管网接入城市管网每处8000元,施工人员的工资每天40~70元,……。如此,加起来,城市道路每挖1米至少需要花费上万元。按2004年末全国拥有城市道路22.3万公里计算,如果有1%曾经有过“拉链”现象,那么全国就有2230公里的道路面临修复。按每挖1米1.4万元计算,全国在市政修补费用开支上就要浪费300亿元!如果加上马路开挖后诸如阻碍交通等许多无法算清的成本,其浪费之大实在难以估量。

三、节约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与机动车化高速发展并存阶段。首先,城镇化率已达到40%,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40%~75%)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每年约有1000万~1500万人进入城市或集镇,城市面临着快速扩张。其次,目前很多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意味着机动车化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在这“两化”并存的关键时刻,必须坚持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加快节约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3.1科学规划节约型城市交通体系

节约型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还要考虑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供应以及财力的可能。因此,科学规划城市交通体系首先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才能使城市交通能耗低、占地少、污染少。二是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拥堵。

3.1.1适度控制轿车发展速度和倡导购买低油耗汽车

过度发展小汽车不合中国国情。首先是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我国的城市大多由老城改造而来,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城市格局,大力发展私人轿车势必会蚕食人们的居住空间与娱乐空间。如果无限制地让轿车进入家庭,城市有限空间的1/3甚至1/2将被用作马路或停车场。就像美国有53个城市用地的30%被汽车占领,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近一半的用地被用于行车停车之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不可能也不允许将养命活口的土地,大量地用来修建道路或停车场。其次是没有那么多的能源。西欧总人口比美国多75%,而美国每年耗费的能源却高于西欧所有国家耗能之和,其罪魁祸首便是过量的汽车。我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如果我国轿车发展到美国的水平, 那么中国公路上将有9亿多辆汽车,比目前全世界汽车的总和还多40%,每年需要耗费的石油,将超过目前全球石油生产总量的18%。显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无疑将给中国和全世界带来可怕的后果。

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正确引导轿车发展方向,适当控制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同时,应鼓励购买低油耗的小排量汽车,使其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国内外经验表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小能源、环境压力,最有效的措施当属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因为公共交通载客量大,单位人数占用道路面积小和耗用能源少,发展公共交通不仅可有效提高现有路面的客流量,还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所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减轻城市道路与环境的负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之上策。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系统)对于我国发展公共交通有借鉴意义。BRT系统的基本特征:一是开辟公交车专用道,消除与非机动车和其他机动车的相互干扰;二是建立通过交叉路口公交优先的信号系统;三是地铁式的检票、候车和快速上下车;四是实现多种模式的交通整合,形成快速的转换系统。哥伦比亚首都波哥达有700多万人口,其通过建设BRT系统,改变了市民开小汽车上下班的习惯,转而乘坐快速准点的公交车。据报道,2004年12月,北京首辆大容量快速公交车已开始试运行,该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运营车为18米长的依维柯客车,可容纳近200人,是普通公交车的2倍。全线长16公里,12分钟完成单程,开辟了公交车与小汽车赛跑的先河。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以其无污染、零排放、灵活性好、造价低,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等特性,越来越被欧洲国家所推崇。我国号称自行车王国,但是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合道路上,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之间经常出现冲突,更为严重的是不同车种、不同流向、不同速度的交通流交织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城市整体交通效率。据统计,受数量巨大的自行车流所干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主干线高峰期的汽车时速仅为10公里左右,有的甚至只有5公里。因此,为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大中城市均可考虑在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的同时,规划设置自行车专用道。

3.2节约利用城市交通土地资源

3.2.1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城市建设既要“上天”也要“入地”。所谓“上天”,即通过建造高楼大厦解决城市空间狭小问题,这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多有实践,结果是高楼林立,代价很大。现在许多城市提出“入地”的城市拓展思路,认为城市发展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合理利用。

地下交通有铁路、公路、隧道等多种方式。其中,地铁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对地面无太大影响,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城市之首选。例如,华盛顿地铁1966年决策,1968年选线,2001年建成,整个城市被地铁网铺满。纽约地铁四通八达,双向四车道,支撑着世界上摩天楼最为密集的曼哈顿。为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应构建地面道路、地下铁路、空中架桥三维结合、立体交错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特别要注意发挥地下交通平稳、迅速、噪声小等特点,推行多层地下交通,在有效减轻地面交通阻塞得同时,实现城市中心区大量人流与物流的快速汇集与疏散,使城市成为宁静、清洁、紧凑、节约的现代化的城市。

3.2.2限制修建大马路

在中国,大马路总是与“雄伟”、“壮丽”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理想的城市标志。北京的朋友经常为有贯穿东西,具有120米宽的长安大街而自豪。在很多城市,上世纪规划修建的“康庄大道”,由于落伍现在又忙于拓宽改建,扩路工程随处可见。我国城市寸土寸金、能源紧缺、环境保护趋严的现实都在呼唤限制修建大马路。城市交通政策决定城市形态。选择实施修建大马路政策,不仅容易导致小汽车爆炸性增长,而且严重浪费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华盛顿通过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承担了市民出行量的80%。北京已修建了4条环城快速路,结果是小汽车呈爆炸式增长,而公共交通承担市民出行量仅为24%就是例证。

3.3整合洗车网点,提高节水力度

随着城市汽车的快速增长,洗车行业已成为城市用水大户。目前绝大多数位于城市的洗车点条件简陋,采用人工高压水枪,用自来水冲洗车辆,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还把油污、泥垢等排入下水道,恶化了城市污水管网。有的洗车点甚至直接将泥垢排放于在路面,车子美了、城市却脏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对分散的小规模洗车点进行整合,减少洗车点数量,扩大洗车点规模,提高城市洗车业的产业集中度,并适当将洗车点从市中心向外转移;二是推广使用节水型洗涤设备、环保型洗涤用品和循环使用中水,提高污水的重复使用率。三是考虑运用价格杠杆,如适当提高洗车点的用水价格,强化洗车业的节水意识。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