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8: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路运营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
标准体系框架采用的结构主要有一维或二维,前者的优点在于直观简洁,后者的不足就在于容量偏小,且只能简单地表达出标准二维要素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标准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对象、级别与内容,若标准要素存在错综交汇时,则该结构不仅不能明确定位其在整个框架体系中的位置,还易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印度国际著名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家魏尔曼博士在广泛比较的基础上,最早提出采用标准层次(X轴)、专业序列(Y轴)以及行业门类(Z轴)构成的三维结构的思想,该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每一维结构中增加小门类,改进了二维结构中容量较小的缺陷,使得该结构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在魏尔曼的三维结构思想中,X轴、Y轴、Z轴都是相对独立,三个坐标轴结构形成的立体区域构成了相应标准体系的范围。(X,Y,Z)坐标位置决定一个点,这个点一般而言是在标准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和框架的分解深度(X,Y,Z)共同决定子体系的大小,一般而言,要想提高子体系的有序程度就必须精细地划分各维度缩小维度的范围。本文采用魏尔曼的方法,根据高速公路公司的实际情况,设定X、Y、Z这三个属性维,其中:X轴设定为标准分类,Y轴设定为运营管理标准门类,Z轴设定为运营业务系统。
1.2框架结构模型各属性维的分解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中,对各维的属性细化分解。由于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建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所以三个属性维均以运营管理标准门类为主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其余二维的属性分解应以主维为参照标准,为达到三维之间最小的重复性以及最大交叉性,同时三个维度之间保持相对独立,为达到三维最大的覆盖性和最小的重复,具体分解原则考虑以下4种关系。(1)共性形成的制定关系。共性关系含义是需要从底层中的各个标准间挖掘出共性的东西,并加以归纳和总结,最终集合形成标准性的文件、制度等。(2)指导制约与贯彻的关系。目前我国的标准体系中存在两类标准,一种是推荐性标准,另一种是强制性标准。前者与后者相比,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下层标准依照上层标准,上层标准指导下层标准,下层标准不能违背或与上层标准冲突。下层标准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加以改进。(3)互相补充的关系。主要是体系间的补充、下层对上层的补充等。其中,上层标准是普遍适用和综合性特点,下层标准更多是专用性和个性。因此,上层标准和下层标准之间形成互补关系。(4)互相协调的关系。所有的标准都是用于指导产品生产、提供服务、管理实践,因而要达到运营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所有的标准必要建立协同关系。
1.2.1标准分类属性维(X轴)的分解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类,故将标准分类属性维分解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这4个节点。
1.2.2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Y轴)的分解
(1)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的一次分解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化涉及基础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内容,故本文先将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一次分解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工作标准四个节点。(2)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的二次分解1)基础标准:涵盖标准化导则、符号与标志标准、术语与缩略语标准、数理统计标准等内容。2)管理标准:由综合管理、收费管理、养护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机电与信息运营管理、服务区经营管理等构成。3)服务标准: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等。4)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管理层、作业人员这三层的工作标准。
1.2.3运营业务系统属性维(Z轴)的分解
运营业务系统属性维的分解主要考虑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分解为:综合管理、收费管理、养护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机电与信息运营管理、服务区经营管理等6个节点。根据以上研究和分析可得如图2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为一次分解模型,还可以进行二次分解,对所需要的坐标轴进行二次分解,这样能得到更加科学、精确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三维模型。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构成
2.1框架结构图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应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建立一个“量身定做”的运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该体系涵盖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工作标准四大子体系的标准体系构架。着力点在于对人、财、物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和服务标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共分3个层次、4个子体系,4个子体系构成四大模块。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如3所示。第一层是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这个体系由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等二级子体系组成,在高速公路企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并普遍使用。第二层是管理标准子体系和服务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对高速公路企业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环节和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顺利运行。服务标准子体系主要为窗口提供的服务行为提供技术上的依据和规范,包含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工作流程等多个二级子体系。第三层是工作标准体系。它的上层标准体系是管理标准子体系和服务标准子体系,实质上就是落实所有岗位职责,且制定岗位的作业要求。
2.2主要内容
(1)基础标准子体系(第一模块)结构:由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理统计标准等二级子体系组成。标准化导则主要包括标准化管理基本规定、方针目标管理办法、标准体系编制原则等通用基础标准。术语与缩略语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术语和缩略语标准,高速公路企业制定的用于高速公路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用的概念定义和(或)术语含义标准以及高速公路企业将经常用到的较长词句缩短省略成较短的语词并将对照关系制定成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的符号与标志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对符号与标志的样式、颜色、字体、结构及其含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数理统计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企业的数理统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等。
(2)管理标准子体系(第二模块)结构:由综合管理、收费管理、养护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机电与信息运营管理、服务区经营管理等6个二级子体系构成。综合管理标准还可分为党群管理标准、财务管理标准、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后勤保障管理标准、安全与应急管理标准、信息管理标准、节能与环卫标准、文化建设标准等三级子体系,其结构见图6。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涵盖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监督与考核以及薪酬与福利管理等。财务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资金和资产管理标准、预算管理标准、会计核算管理标准等。后勤保障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会议管理、接待管理、印章管理、车辆管理、采购管理、物业管理、宣传管理、文印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相关标准。其中,公文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行政服务的有关行政公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在行政服务活动中应该规范的公文写作、格式要求等的标准。信息管理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高速公路信息化所需的网络管理标准、信息管理等标准。安全与应急管理标准包括安全、卫生及相关应急管理标准,含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上报程序、检查与处置程序标准,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等标准,设施、设备安全标准等。节能与环保标准主要是落实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等相关标准,制定办公环境卫生、绿化等相关管理标准。党群建设标准主要是围绕党建、团建、工会及妇女工作所制定的相关管理标准。文化建设标准主要是结合高速公路公司实际,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工作规范等标准。
论文关键词: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间公路设施和城市内部道路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公路货运量在整个货运行业比重将越来越大,以公路货运的机动灵活特性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更显优势。却在公路货运行业内,许多货运公司在组建自己的车队进入货运市场竞争中,与其他运输企业和货运展开货源的竞争,与货主间进行价格、服务质量、运输质量等成交条件的讨价还价显得无能为力。货运企业可主动地通过创造条件,创新调整,根据各企业经营的业务项目,在不同的岗位上,构建、选择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改变内部管理环境与市场接合,求得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道路。
一、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投资不足,规模不大,资金紧张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 2009年中国经营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超过512万家,拥有营运货车642万辆。其中:拥有10辆以上汽车企业不到2%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类似;普通载货汽车占比重95.16%,零担车、集装箱拖挂车、冷藏运输车及厢式汽车等专用汽车占比重偏小,仅为4.84%。大多中小型公路货运企业在开拓运输网络化、多式联运业务中需要规范的合同交易和定期结算,因欠缺足够的周转资金被迫止步。
(二)在企业内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专业岗位人员配备不齐造成整体性管理团队不健全。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公路货运企业,既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管理型人才组成团队。目前大多公路货运企业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特别需要这三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匮乏现象已到了影响生存问题。
(三)制度管理不到位造成流程运作不经济,操作风险过大。随着运输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公路货运业务运作过程中,因企业制度管理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流程控制、人为的错误、制度失灵以及外部事件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过大,造成运输服务质量差,因操作失误,可能带来很大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后果。
二、构建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运行条件
货运企业运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是行业特点造成,但货运企业可主动地通过创造条件,构建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改变内部管理环境与市场接合,是每家货运企业求得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必由之道。构建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运行条件:
(一)推行“单车核算”的保障制度。“单车核算”是指以从事公路运输营运业务的单台车辆的收支和配比综合费用,求取营运利润的核算办法怎么写论文。单台车辆是公路货运责任单位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能适应货运市场多变的环境和符合货运企业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要求。为企业提供多种管理数据资料,是推行责权利管理的有力保障制度措施。
(二)形成内部交易价格与完成货运量任务的双行控制办法。内部交易价格是企业内部交易结算和责任结转所用价格。内部交易价格可作为部门之间合作,作业活动时空协调,经济责任承担的约束标准,更有力地推进责权利管理;同时,促使各责任单位以多种方式完成货运量任务,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价量双行控制管理目标。
(三)执行“谁负责谁承担”的分配方式。调整负担运输产品成本是“业务”,转变为承担责任成本的是“部门或岗位”。为了实现责权利协调统一,调动各环节的责任人的积极性,在整条物流供应链里,做到责任明确,量化细化到不同业务流程和责任单位上与效率,效益,效果挂钩,充分体现“按时空责任分配”。
从管理模式应用角度上说,构建、运行每一种管理模式关键在设定运行必备条件和选用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开展执行,才具可行性。
三、在不同业务或岗位环境下,企业选择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
(一)公路货运企业以运营成本中心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岗位发生的费用支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建立成本中心,把发生收入全额上交,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在创新调整资源思维下,由于公路货运企业供给固定成本高,设施和设备专用性强,不同运输产品之间有独特的成本要素不同,加之运输需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只能适应公路货运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改变,当公路运输的小批量、多品种、高时效和高附加值货物的比重不断增长时, 企业必然选择零担公路货运业务来满足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运输产品,建立一套对小批量、多品种、高时效的运输产品适合的一站式完整的运输单证,流程,解决一次运输过程中要与多方承运者发生转换成本,同时,处理在一定范围内不确定性成本划分标准。除了重视流程管理外,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按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资料越来越不能满足预测、决策、考核和分析的需要。因此,对货运企业的管理层要求会计提供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运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加强对运营成本事前预测、决策,及时地调整运价和运营标准成本,适应对零担业务和各种新开发的运输产品管理变动需要。更灵活,更实际应对竞争对手的变化。
(二)公路货运企业以运营利润中心管理模式
在公路货运行业,许多货运公司都在选择组建自己车队或建造营业网点的发展路向。当它们进入运输市场参与竞争,除了与其他运输企业开展的争取货源的竞争外,事实上面临着与货主间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成交的竞争,也同时面临与其它的运输方式的竞争、宣传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运输质量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其实价格是竞争核心,在运输服务方式相似的情况下,运价便宜者就有可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运价是货主选择承运者的主要因素;服务质量的竞争和运输质量是竞争基础,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保证运输质量水准时,也就是增加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当价格与质量、服务实现有效地平衡,最终运营利润低于投资收益,影响投资者信心和扩张发展计划的实现。
在考虑价格与质量、服务有效地平衡为出发点,凡建造每个营业网点都作为物流利润中心,让其成为既负责物流收入,又负责物流支出,并负责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使用一定数量资产的物流责任单位,亦即对物流成本收入的发生都能加以控制的责任单位,该物流利润中心的领导者具有控制物流价格、物流业务和所有相关费用的权力,每个营业网点与货运企业的各操作部门之间提供货源、物流服务,其收入按内部转移价格结算,物流成本按其实际发生额转移,虽则其收支都是虚构的,但对于物流系统内部的某个部门来说,本来可能是一个成本中心,通过内部结算价格的确定,将其确定为一个内部人为利润中心,这对于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每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意识,也了解物流成本的节约对本部门业绩的重要性,从而促使改善本部门的物流管理水平,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此外,对货物运输质量事故所发生的货物丢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误期、错运以及由于失职、借故刁难、敲诈勒索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归入各物流利润中心承担,通过制定货物运输质量考核的指标和标准对接,杜绝发生重大货运质量事故,严控货运质量事故频率,货损率,货差率;奖励达标的完成运量及时率,实现货物安全优质送达,承托双方都受益,各方经济利益得到维护。
当然,在利用利润中心管理来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几个责任中心共同承担的费用,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就多负担,受益少就少负担的原则分配。一定要避免共同费用不合理分配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度要合理。这是合理评价各物流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促进各单位努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保证。合理制度在内部转移价格,是加强物流系统内部资金、成本、利润管理的有效措施,使客观评价各利润中心的工作业绩的重要手段。物流内部结算价格是指运输、装卸、包装、仓储等人为利润中心之间相互提供物流的结算价格。一般可分为成本定价和利润定价两大类。成本底价是依据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来制订内部转移价格。一般可以按标准成本进行定价,因为实际成本定价下供方可能向需方转移不利成本差异,不利于分清责任。而按标准成本定价可以克服这个缺陷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但它不符合利润中心要考核效益、评定利润的要求怎么写论文。所谓利润定价法是指各利润中心之间结转物流业务是除成本之外,还要加之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确定转移价格;另外,也可以参考市场价格来制订内部转移价格。
(3)除了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度和对费用计划标准控制外,公路货运企业还需要衡量在不同产品、不同区域、不同渠道和不同促销规模等方面的实际获利情况,主要环节是进行赢利能力分析。赢利能力分析就是借助于有关财务报表和数据的处理,把所获利润划分到各运输产品、货源地区、促销渠道、顾客群等方面以便比较每个因素对企业最终获利的贡献大小以及其获利能力的高低,一般主要是用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物流服务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
(三)公路货运企业以“运量—运力平衡”业务管理模式
市场是第一位的,客户也是第一位。“运量—运力平衡”业务管理模式的经营理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灵活多样、盈利最大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对于一个多环节、多工种的联合作业系统的整车货物运输业务的组织作业来说,需要参与运输生产的要素包括劳动者运用运输车辆、装卸设备、承载器具、站场设置等,通过各种作业环节,将货物这一运输对象,从始发地运送到目的地的活动过程。而制造企业的产前产后物流多采用整车运输,公路货运企业对于整车运输业务的组织作业管理应充分发挥主动发现、创新、整合市场需求的设计能力,及时了解市场的终端和供应链的始端变化信息,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如生产企业、运输企业、配送企业、仓储和加工包装企业、货代以及消费者可用需求信息资源,能够为物流链上的企业提供最佳的管理咨询服务,实现物流链上最佳流程。
当今的物流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活动,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它必须形成一个网络才可能更好的发挥其效能。“运量—运力平衡”业务管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选网络组织结构,打破单纯企业或集团内部的“运量—运力平衡”做法。推选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即:“两头小中间大”;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即:“链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充分利用零担,整车,空运(或铁路)运输方式特点,优势构建零担联运快速干线。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合约,性协作,该模式适合城市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游生产商可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游经销商可全权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灵活的综合,以降低社会运营的总成本,最终让需求者成为最终收益者并得到满足为目标,实现相对“运量—运力平衡”结果,让供物流链上的所有企业实现一种共赢的局面。 四、结束语
由于公路货运企业存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客户个性需求变动大,而企业自身资源贫乏之下,企业管理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为此,笔者认为,通过创造条件构建稳健性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根据企业不同的业务,岗位,创新调整企业可利用的资源选取运行运营管理模式,扬长避短,创造合理运营管理环境为公路货运经营服务,适应货运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物流运输管理》王风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公路的标志,对于高速公路的界定,全球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其具体名称也不尽相同。高速公路具有通行能力大、经济效益高、限速行驶、封闭性强、占地多、造价高等基本特点。那么,针对以上这些高速公路的特征,要如何进行运营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争取到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呢?笔者将在下文中做出相应的探讨,以期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概述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指,在高速公路完成通车之后,需要对其使用期间的各种事项进行监管,其目的是为了充分的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行功能,最大化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如:交通的管理、高速公路的收费、路政的安排和养护、监控和通信等。在我国,根据行业类别来划分,高速公路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基本现状
1.分化的管理流程主体
整个高速公路的管理流程被分为了几个阶段,一方面,政府方面的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高速公路上的总体规划及其线路、标准和规格的设置等;另一方面,施工建设单位需要按照业主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来进行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等到高速公路建成之后,需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进行专门的运营管理。不同流程阶段的管理主体各异,存在差异性,例如:投资方面的主体有政府交通部门,上市公司和民间组织等;施工建设单位又有政府指定或市场中标的施工主体;而运营管理主体则有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或者一些专门的运营管理公司等。由此可见,不同的管理主体导致其运营管理阶段也是分化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多元化的运用管理单元
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使得其运营管理单元也产生变动。高速公路由传统的国有资产及行业管理转变为由交通部门来负责,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单元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公司来自主经营并承担投资的风险等。在行政管理方面也呈现了多元化的管理趋势,除交通部门之外,还有公安部门来共同参与管理。
3.惯性化的管理成本
高速公路存在政企难舍难分的管理局面,这直接导致其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呈现惯性化的发展趋势。上级主管部门不合理的规划,直接导致高速公路重复施工建设问题的存在,加之其薄弱的监管力度使得成本控制机制缺乏,出现管理成本惯性化的局面。另一方面,模糊的运营管理收益,使得各个平行管理单位出现重复低效率的资金投入,这也增加了管理成本。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速公路收费采用了网络化的联网收费管理体系,导致额外成本增加,人力成本激增。
4.低效的服务质量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得经过的车辆及其人员能够获得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就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基本现状来说,普遍存在服务区数量不多,功能开发程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等方面的问题。
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
1.管理走向专业化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由建设及管理一体式的模式向建设、管理相分离的模式转变。一直以来,高速公路的管理都是由同一个机构负责建设、管理及养护等方面的工作,虽然可以进行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但是不利于进行多条公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规划。随着专业运营管理公司的出现,管理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路政及其养护维修工作有了专门化的管理。
2.规模化的经营
最初的高速公路,是在分段负责的管理模式下进行施工管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及管理工作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节约运营成本,高效统一的管理模式,可以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服务效率及其质量,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走向成熟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3.市场化的运作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主要是指其运营管理主体的构成成分多元化,运营管理的操作手段市场化和运营管理的技术市场化等。市场化的运营主要体现在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有来自政府方面的拨款,还有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造就了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使得这种市场化的专业运营管理公司诞生。
四、总结语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国民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高速公路来作为其基石。为了更好的促使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更加的健全、完善,就需要明确各方面的职责,降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委托化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笔者相信,只要各方面的社会人士各司其职,按照高速公路的管理制度来进行合理、科学的操作,就一定能够促使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波.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2013-05-01.
[2]刘细茂,秦旌力.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8).
(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公司,石家庄 050051)
(Hebei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Group Corporation,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摘要: 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国家交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随着我国高速道路的发展与公众需求的持续提升,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也将面临持续的自我提升与激烈的生存竞争。本文立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特点和实际,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Abstract: The expressway i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expressway is the mark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ransportation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resswa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ublic demand, expressway operating enterprises will face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and fierce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of expressway oper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xpressway in China, and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the expressway.
关键词 : 高速公路;特点;问题;标准化管理
Key words: expressway;characteristics;problems;standardiz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086-02
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特点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与一般公路管理相比,具有其显著的特点。主要有:
1.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包括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环境指监控、照明、路桥及其附属设施等;软件环境则指依此形成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手段。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也决定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综合水平。
1.2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是技术密集的现代化管理 一般的公路是以养护为主,而高速公路的管理系统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管理特点,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员大多是计算机水平高、心理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管理进一步向高智能倾斜。
1.3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是向管理客体提供全面服务 高速公路除了具有一般公路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商品性,即向使用者征收通行费。因此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以平均每年约5000公里的速度迅速增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稳步推进,通行费征收大幅度增长,优质文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路政及服务区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科学养护、科学管理的成效日益显现。随着日平均交通量的快速递增,高速公路的安全感受、畅通效果与舒适体验已经成为广大公众高速出行的首要需求,这对高速公路公司的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尽管高速公路的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法规建设滞后 相关法规在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规定上过于笼统,不够清晰和具体,缺乏操作性,现存的《公路法》及少量的规章制度难易满足当前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正是由于公路立法的不完善,导致了目前一系列不利于收费公路健康发展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收费公路管理机构编制、经费支出等未建立明确标准,有的监管失控,造成一些收费站点人员超编严重,部门机构臃肿。
2.2 行业管理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市场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收费高速公路基本采取一路一公司的模式建立,近年来随着原材料、征地费用、人工成本等上涨,高速公路建设经营成本持续攀升,而大部分高速收费标准却未相应调增甚至反而下调(同是资源能量行业的水、电价格却多次调增),直接导致了全国高速公路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普遍亏损。据统计仅有1/3的路段具有盈利能力,大部分的路段在收费期届满后仍有大量贷款未偿还。该情况将给政府或企业、银行系统带来巨额的损失,特别是进入高速公路收费到期的高峰期,累计的还贷违约风险可能导致区内金融系统瘫痪。
2.3 偷逃公路通行费较严重 近年来,不法车辆偷逃公路通行费的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偷逃公路通行费作为严重扰乱公路运营秩序的顽疾,它不仅给各联网收费经营主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干扰了公路正常的营运管理秩序,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规范化格局。
3 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
3.1 深入推进运营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按照层级清晰、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管理主体,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规律、符合高速公路发展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统一网络运行和层级管理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履行高速公路公共服务职能。
3.2 加强通行费征收 随着高速公路不断建成和相互连通,传统的分割路网、一路一管制的分散性收费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畅通。在各个通行路段推行联网收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大电子缴费业务推广力度,改进计重收费技术手段,探索实施“绿色通道”查验工作不停车试点工作,从技术上逐步杜绝假冒绿通车辆偷逃通行费行为的发生;建立整治打击偷逃费联动监管长效机制,惩治逃漏通行费行为;加大监控稽查力度,加强网逃漏通行费黑名单车辆管理,维护通行费征收秩序,为车辆通行费征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3.3 加快信息化建设 建立高速公路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汇聚与共享,保障信息共享安全。以平台为依托通过对交通流特性的分析,建立高速公路运行状态评价与预测模型,更加快速地分析与展现高速的运行趋势。一旦出现异常事件,在解决的同时迅速道路状况预警信息,通过网站微博、电话短信、广播电视等多种公众渠道,有效实现通行车辆的交通疏导。实施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电子缴费、桥隧安保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对收费车道、广场、隧道监控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数字化,加大机电专项工程的投资力度,对高速公路路网内使用频率高、影响正常收费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新,使机电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管理机制,实现与交警、路政、养护等多部门的信息联动共享,拓宽信息沟通传递渠道,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收费和运营管理工作;提升交通服务信息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交通调度指令下达、突发事件报送、投诉救援反馈等流程,及时更新高速公路服务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严密性,全面做好交通信息服务工作;加强高速公路监控、话务人员队伍建设,促进交通信息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针对各类突况,建立事件预案知识库与智能处置预案系统,对常见道路突况进行科学模拟。在发生突况时,根据预案库中的案例进行预案匹配,结合事件的相关属性自动生成相应应急预案。并通过突发事件结束后的复盘总结,不断完善预案流程的评估优化。
3.4 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社会公众出行日益频繁,其对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整体还较为粗放,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要向规范化管理转型,提升服务水平,树立高速公路行业形象,不断满足群众和社会对高速公路日益增长的需要。建立应急救援清障体系,组建应急救援清障队伍,完成应急救援清障基地建设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的应急救援清障服务网络,提高交通事故、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完善气象预警预报方案、在气象敏感点增设自动气象监测站,开发高速公路个性化气象预警预报、气象实况适时播报系统,提高恶劣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延伸服务,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基础保障,满足公众高品质、多样化服务需求,推进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工作进程,确保高速公路车辆能够安全快速通行。
参考文献:
[1]刘步存主编.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谭诗樵,龙虎.对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的快速健康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管理好高速公路使之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快速、通畅、便捷、高效的作用,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新形势下交通行业的重点课题之一。当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营管理任务也随之增大,公路行业技术进步加快以及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复杂,稍微处理不当,就会突发社会矛盾,造成恶劣的影响。现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养护
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高速公路快捷、安全、舒适,达到“畅通、平整、洁净、美观”的行驶质量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通过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日常性、及时性、周期性的预防、养护与维修,保持其正常的使用质量、路容美观。从目前来看,在养护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保证快捷。其一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巡查,对于缺陷的路产或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恢复。其二是路政部门在下发事故路产损坏的通知单后如何及时恢复路产设施。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损坏的路产恢复原状,既保持了高速公路的路容路貌,也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其三是做好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置。如夏季在雨季来临前要做好隧道和上边坡的排查,对有安全隐患的部位重点加固;冬季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备好足够的融雪剂,遇到下雪天要加班加点清理路面的积雪,力争做到“下雪不封路”或“雪后快速开通”,从而实现预防为主、排查有效、反应迅速、快速畅通的目标。二是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构造物二期检测频率和密度,以提高安全设施被损坏后的恢复速度。三是如何保证舒适。要保证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行驶指数达标及抛洒物清理及时,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度和车辆的行驶安全。四是如何保证畅通。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路面维修中关并车道实属必要,但施工时应体现高效管理、快速施工、热情服务,以确保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施工路段不出现拥堵点和安全隐患源,真正做到道路通畅安全。
2 收费
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不仅关系到通行费征收,同时也是各个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直接面向社会展示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收费队伍的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要想提高收费队伍的人员素质关键是要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制度管理、激励机制及素质培养,其中包括业务技能培养、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文明形象塑造、作弊行为处理等,都是影响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必须结合实际,注重收费员工的人本管理,深入研究探讨和解决下列问题:
一是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提高收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培养收费员工参与社会化就业的技能和能力,为员工创造再就业的条件和机会;三是加强收费员工劳动保护,防止职业病发生;四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费站快速放行能力,使高速公路真正实现“高速”,避免和消除对公众时间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要从多方面入手,在设备配置、收费站车道的开放使用、收费人员的配备和技能、紧急预案、服务承诺等方面完善制度,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快速放行;五是提高收费设备维护能力,保证收费系统正常运行;六是在收费路段内维修里程达到10公里以上时,考虑对通行车辆收费实行优惠;七是对收费作弊行为按制度严格惩处,以确保收费的质量和回收资金安全,稳定收费队伍。
3 路政
路政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高速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它具有行政执法效能,更具有服务功能。目前,全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很不统一,有交通运输厅设立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专门机构,与管理者相对独立的形式;有交通运输厅向高速公路派驻路政执法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形式;也有路政管理职能与巡警合二为一,成立高速公路综合执法队的形式等。但无论是怎样的管理体制,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如何确保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的力度,如何做好为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竭诚服务。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单位,理顺与路政部门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形成联动机制,管理部门与路政执法有机结合,做好对损坏路产的索赔、恢复、路权维护,保证路产、路权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形成互动体系,在路政管理中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好道路巡查、事故快速清障工作,全面保证高速公路快速、安全和畅通。
在路政队伍的内部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加强学习。结合自身的业务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要学法、懂法,还要向过往的司乘人员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第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是路政管理的核心,路政管理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提高工作修养。第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理人,以规范约束人,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使工作精细化、流程化,以提高工作效率。第四是加强应急演练。要不定期地进行各种突况的应急演练,如易燃易爆物品事故处理演练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演练,以加强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队伍的战斗力。第五是提高路政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人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才的不流失。第六是加强路政管理人员的年度工作培训,包括政治时事培训、高速公路建设养护基础知识的培训、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路政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查处手段技术技能的培训、现代化管理技术与设备的培训、举止仪态军事化操练培训等诸多内容。进一步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第七是要加强与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地方救援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保证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理;与驻地政府、医院紧密联系,以保证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
4 服务区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早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仅仅是从配套设施的要求出发,没有从以人为本从服务功能、人性化方面考虑,因而大多存在功能不够完善、布局不尽合理、外观设计不尽美观等缺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日益提升,服务区不仅承担着高速公路加油、修理、餐饮、休息等重要功能,而且也是高速公路经营者直接面向社会、面对顾客展示文明形象的又一重要窗口。据不完全测算,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年营业额约在5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服务区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服务到位,而且应从建设期就合理设计、长远规划,在运营后,加强公共设施维护,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化服务。同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根据所辖服务区的情况,做好长久性的资金准备,针对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顾客消费需求,本着以车为本、以顾客为本,长期持久地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改进服务设施,从而提高顾客在接受服务时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5 科技
5.1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1)基本建立了基础架构体系。省、市两级数据中心、业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全省行政许可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了基础信息资源库,路政许可管理实现信息化,包括办理流程,相关统计报表、台账的信息化,实现与省厅网上审批平台的数据对接。
(2)规范了路政行政处罚管理业务。实现了对路政巡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巡查过程记录管理,相关统计报表的管理;实现了对路政人事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维护、人员离任管理、人事报表管理;实现了对路政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交叉道口和安全信号灯等、路政装备、服装发放情况的管理。
(3)初步建立路政执法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固定治超站点执法现场的监控管理,惯用以电子地图为界面基础的集地图目标定位查询和目标属性数据查询、报表查询、图表查询和数据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查询。
5.2 资源整合
高速公路电子通讯、骨干网建成之后,在收费监控、监控调配、紧急救助、应用通讯等方面,如何把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为前提,以安全畅通为保障,实现人、车、路全天候无障碍沟通与对话。
5.3 技术拓展
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高速公路企业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现代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到公路运输、运输管理、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领域,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交通全方位服务。
结语
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与每个产业、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国家高速公路对我国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长远看,高速公路对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现需要凝结大量的智慧、资源和力量。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依靠政府和公众的积极行动,加之国际合作的有力支持,相信建设高速公路网必将在使中国人民享有更好的交通服务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建军,严宝杰.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评价方法[J].交通标准化,2005(11).
[关键词]机电项目机电系统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速公路机电项目的概述
高速公路以其高速、安全、舒适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而实现这些特点不能单单依靠公路设施,必须依靠对交通工程的研究才能实现。高速公路机电项目是高速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包括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它既是保证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安全、舒适功能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必要手段。
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高速机电系统隶属于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管理设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监控、收费、通信三大系统是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
1、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子系统、监控中心及信息提供子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紧急电话和巡逻车。监控中心是高速公路全线路监控系统的最高层即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全线路范围内交通情况的监视和控制。信息提供子系统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等,是交通监控管理为汽车用户服务的主要形式。
2、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基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的业务需求,通信系统一般也分为通信站、通信分中心、通信总中心几个层次。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主要由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含指令电话系统)、光电缆线路工程以及通信电源系统等几部分构成。通过通信系统把监控系统、收费等系统的业务需求(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逐级(站、分中心、总中心)进行连接,实现高速公路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畅通,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运营。
3、收费系统
收费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从管理层次一般分为所收费站、收费分中心和收费总中心。高速公路收费站一般由收费站监控室计算机网络系统、收费车道计算机控制系统(IC 卡读写设施、金额显示设施、自动栏杆机、计重设施、票据打印机等)、视频监控系统(亭内、车道、收费广场摄像机)、对讲系统以及报警系统等部分组成。收费分中心、收费总中心根据功能和要求的不同,一般由网络数据/服务器和若干个工作站组成。
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营管理
高速公路机电项目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其运营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模式,反过来,运营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模式以及运营管理水平又直接影响了机电项目作用的发挥。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原则
现代管理学认为,组织管理体制由组织运作目标职能配置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四大要素构成,相应地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由此构成。从功能上讲,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载体,是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当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配置不健全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行机制不完善等体制因素造成的:
(1)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交通政令难以畅通;
(2)职能配置不够健全,公众出行利益受损;
(3)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行业监管手段匮乏。
2、机电系统的运营管理行为
机电系统的运营管理就是提供和利用先进的、适用的机电设备设施为通行费征收、路况信息反馈、气象情况、交通安全保障等工作进行服务的过程和行为。随着路网建设的建成和展开,高速公路收费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联网化程度越来越高,也对机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运营管理行为已不再是以前单一的通行费征收,而是涉及到收费、通讯、监控、稽查等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行为,是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成为高速公路运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机电系统的运营管理方式
我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营管理方式是按照省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各管理处(各分公司)监控分中心—各收费站监控室三级管理模式进行分级管理。省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主要是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对各管理处监控中心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制定相关的机电系统维护的规章制度,统一部署和规划全省机电系统运营体系,并对各路段的业务进行协调以及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指导和解决。各路段监控分中心主要是管理本路段机电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营和日常维护,在省监控中心的指导和规范下,对本路段的收费、通讯、监控等机电系统设备进行维护或升级,同时协助站级监控进行工作。站级监控室主要是对收费、监控设备设施的日常性、简单性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将紧急和突发事件上报处监控分中心。通过三级管理模式,使各级机电系统管理层次责权清晰,权责分明。
四、机电系统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以及解决建议
1、机电系统运营管理的问题和现象
(1)管理模式不一,行为不一,造成设备设施不规范统一;
(2)维护模式不一,维护水平不一,导致维护成本和费用不一;
(3)缺乏机电系统养护评价标准;
(4)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机电维护人员配备不齐。
2、针对以上问题的一些建议:
就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要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色,笔者有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大服务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服务区在运营后应统筹规划环保工作的实施,建议逐步实施分类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污物处理系统、庭院绿化成“林”成“荫”、服务区亮化、闲置土地开发、新经营项目的扩展等。
(2)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区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个服务区发展到高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复杂性、社会性。因此,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3)服务区的发展应根据车流量的发展,扩大其服务功能。建议充分利用经济合同的约束力来管理经营活动,将对经营活动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管交与相应部门或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以达到有力控制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关爱设计”增强高速公路的容错功能,通过“人性管理”使高速公路交通更加和谐是每位工作者必须一直注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段风翏.高速公路与铁路.
【关键词】四化管理;运用;高速公路
近些年来,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速公路运行管理的模式也由之前的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由先前的随意、粗放到如今的规范、精细。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导致偷工减料、资料造假等问题。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水平,应彻底的贯彻实施四化管理,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
一、高速公路四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四化管理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着,但它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化的管理是作为四化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存在的,规范化的管理体现了管理的程序流程,集约化体现了管理中统一高效的手段,而人本化则是高速公路运行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的目的。
1.关于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标准化管理也就是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实践中,为了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和维持最佳的管理秩序,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标准,从而达到统一和规范的最终目的。标准化的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管理体系,它主要就是设计、组织,然后建立一套标准的体系,它可以划分为工作的标准、服务的标准、技术的标准、以及管理的标准。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高速公路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年度计划,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以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准则等,要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方针,把每个管理制度细化,优化。制定管理标准,要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解决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中实质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围绕着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的管理、收费站的管理、文明创建、公路的安全和质量等各方面来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2.关于集约化管理的内容
集约化管理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和谐、高效、集中作为价值取向,优化资源的配置和相关的要素,以单位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来获得更大的管理效益。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在集约化管理的有效运用下,实现高速公路行业的集中管理和高效一致的管理。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高速公路管理内部的协调和配合。管理内部应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工作中不合理不到位的问题,落实好各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协调和配合,加强部门和机构的整合,做到责权统一。二是要适当的优化工作的流程。对一些不必要的或者繁琐的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减少一些影响整个工作质量和绩效的工作流程,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的工作效率。三是要合理的优化高速公路资源的配置。在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要有效地对资产和信息资源以及高速公路人力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统筹好各个环节,加快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形成集约效益。
3.关于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规范化管理是按照应有的职责和程序,根据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实际的工作需要,合理的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和各类管理事项的流程,从而形成一套稳定的、统一的管理体系。它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规范。动态的规范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控制,在相关的会议、决策、学习交流、财务、上传下达等过程中实施的一些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
4.关于人本化管理的内容
人本化管理,顾名思义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满足人们的正当需求为中心内容,使管理目标和服务方式更加人性化。它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对于高速公路职工人员中也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激励高速公路职工,制定有效的绩效制度,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更好的文高速公路的发展服务。二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解决一切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强化路政服务加强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二、将四化管理有效的运用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
1.要认清各部门在实施四化管理中的职能
四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使四化管理更好的进行下去。在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每个部门每个工作者都应全面理解四化管理的内容,并将自己的职责和四化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各个部门之间也可以开展一些交流活动,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把每个部门的主体思想和管理制度进行交流和互相借鉴,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水平。将高速公路整体的理念分解到每个部门,使每个部门都认清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工作职责。在实行四化管理的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各个部门都做好积极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为高速公路运营贡献一份力量。
2.制定四化管理制度后要全面审视它的可行性
在制定好四化管理的制度后,要从管理者和职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分析理解整个管理机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制定四化制度就要和单位管理发展的理念一致,判断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否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行管理的模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问题发生。从职工的角度来看,四化管理的运用是为了让职工更好的去理解并落实公路管理发展的理念,通过四化管理的应用去不断地挖掘职工的潜力,不断的培养职工的工作责任感,从而更快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目标。
3.确定四化管理制度后要使其有效的落实和实施
制定相关的四化管理制度后,要确保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加强四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的有效实行。一是要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为了有效地实施四化管理,应建立相关的四化考评小组,定期对高速公路各个基层进行检查和考评,鼓励一些努力先进的工作人员,并提出不足之处,以此激励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主动的去落实四化管理的每项制度。二是要加强保障机制,保证四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高速公路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加大公路方面的经费的投入,以便协助四化管理更好的开展,还要加强人员的保障,加强对四化管理的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四化管理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四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的运用。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使各部门之间有效地配合和协调,使四化管理深入落实到各个阶层的组织中去。使相关部门配合好领导的工作,在四化管理制度制定之后,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深刻的理解并全面认识四化管理。
三、结束语
总之,要加快把四化管理有效的运用到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的步伐,注重每一个建设环节,高速公路方面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交流会和观摩会等活动,互相借鉴四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互相提高四化管理的水平。加强标准化的管理,实施集约化的管理,推行规范化的管理,突出人本化的管理,以这四方面为主,把四化管理渗透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来,努力实现高速公路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芳.四化管理与高速公路运营[J].中国职工教育,2013(10):132.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健康、快速发展需要的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地从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具体管理内容着手,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收费管理不科学。如收费管理系统有待改进;假冒免征车辆多;改装现象严重等;②路政管理不合理。如: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过程中执法冲突情况多等;③养护维修管理不及时。如:机械化程度低;养护设备不足,专业化度很低;时效性不强等。④交通安全管理不落实。如:不能严格控制故障车辆上路;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保障工作力度不够等。
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遵循的原则
第一、依法依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法制化。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公路管理的责任,调整社会关系,强化行业管理。
第二、科学发展,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正确处理建设、养护和管理三者的关系。
第三、统一集中,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服务高效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第四、和谐服务,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效化。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还贷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
第一、降低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管理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费标准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且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回报,不会延长收费年限,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二、适当调整收费标准。要合理地确定收费标准影响系数,保证高速公路上有合理的交通量,同时要合理地确定收费车型换算系数,使高速公路上各车型的比例合理。
(二)优化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
第一、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路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路政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网络平台和先进工具为依托,打造路政管理办公现代化。建立可移动路政执法办公平台,实现现场办案结算,及时对路政管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对路情、路况实施远程监控和动态管理。
第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路政执法人员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
(三)优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管理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今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解决区域协作问题,可以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促进养护队伍更加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四)优化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第一、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1、加强安全服务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安全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停车和车辆加油、加水、车辆急救及维修等业务。2、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高速公路实际状况,建立经常性的交通安全设施巡查、排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第二、健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形成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职能互补、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三、切实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把驾驶人、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学校、单位作为宣传的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优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管理
就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若需要创建服务区品牌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色,笔者有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大服务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服务区在运营后应统筹规划环保工作的实施,建议逐步实施分类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污物处理系统、庭院绿化成“林”成“荫”、服务区亮化、闲置土地开发、新经营项目的扩展等。
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区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个服务区发展到高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复杂性、社会性。因此,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第三、服务区的发展应根据车流量的发展,扩大其服务功能。建议充分利用经济合同的约束力来管理经营活动,将对经营活动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管交与相应部门或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以达到有力控制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必须从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环保绿化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对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低碳交通 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02-01
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了很多,私家车越来越多,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私家车等的大量增加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增加了,与此同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为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号召,低碳交通逐渐被应用在高速公路管理中。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评价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
1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的概述
1.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高速公路建设情况说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在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为了更有效率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对高速公路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包括两部分:一是高速公路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而行政管理主要有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与行业管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活动主要有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收费管理、养护管理、信息监控管理和服务管理这6个内容。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在投融资上由国家财政出资到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吸引社会资金转变,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强制性变迁,目前高速公路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准公共产品逐步变为完全公共产品,近年来,国家还同意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免费开放高速公路。
1.2 低碳交通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视,低碳经济诞生了。低碳经济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经济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机动车辆大大增加,车辆尾气排放增多,污染了空气。因此,低碳交通被提出来。低碳交通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地完成建设,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低碳交通是新的发展理念而不是新的交通方式,用“低碳化”的理念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造与优化,逐步减少石化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效率,从而实现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3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
综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低碳交通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就是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运输需求,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石化能源消耗,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人流、物流进行管理,提供更安全、更公平、更舒适和更便捷的服务。高速公路的最基本功能是提高交通运输功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速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是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的发展重点。低碳交通这个理念也适用在高速公路上,并且在满足高速公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4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主要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是否有利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评价包括运营安全评价和运营绩效评价两个部分。运营安全评价是评价运营管理所提供的服务,运营绩效评价是评价运营管理部门运营的效益。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是监督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服务质量,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加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2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的评价
2.1 构建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低碳交通评价时需要综合评价,遵循全面分析综合构建的原则、指标容易量化的原则及指标简单有效的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系统分析、考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活动与车辆碳排放之间的联系,选取并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容易量化的指标方便评价工作的开展,体现评价真实。由于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过程比较长,需要长期监控,所以在选取指标时尽量简单。简单有效的指标能够缩减评价所用的时间和成本,便于评价活动的开展。
2.2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高速公路基本功能的实现基础上遵循指标设计原则,建立围绕道路基础设施、道路服务水平、收费站服务水平、养护计划组织水平、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在内的6个方面的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道路基础设施状况的评价主要从道路路面状况、路基状况和沿线设施状况这3个方面入手,道路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输的速度与安全,是评价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的重要指标。道路服务水映高速公路道路拥挤情况,从交通流速度和交通流密度进行评价。高速公路一旦建成,被投入使用后,随着使用时间越长,公路的使用性能就越差,这就需要对公路进行有周期的有质量的养护维修。根据作业区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安全措施执行状况以及作业区段车辆的拥挤度来评价养护施工组织水平。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交通运输人员及司机等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很可能会发生交通堵塞,严重的话会发生连续多起交通事故。所以,把亿车公里事故率和交通恢复时间用来评价交通安全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广泛,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水平用交通信息状况、信息采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来评价。
2.3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方法
根据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选定的评价指标确定了评价方法,即层次模糊评价法。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从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完善管理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遵循指标体系的原则,根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6个方面活动选取评价指标,用层次模糊评价法来评价道路基础设施、道路服务水平、收费站服务水平、养护计划组织水平、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这个6个部分,发现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不足,从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上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交通。
参考文献
[1] 张波.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2.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建设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早期主要以计划经济的方式修建并由高速公路专门管理机构进行运营。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能够满足双向各四车道保持至少八十公里r速的通行。在运输和客运方面更加经济,因为高速公路道路质量好,设施完善,耗时短、车耗小。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带动周边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修建和运营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投资主导,政府的管理角色越来越灵活。
上述的发展局面却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不成系统而没能将效益和效率实现最大化。在我国,不同的高速公路主建方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采取行政隶属的形式,按片区或按具体线路进行管理;还有的采取事业型管理或引入特许公司进行转包管理。这样的多样管理体制应当终归趋于统一,统一于一种最优化的运营模式,而非持续各行其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现存弊端,将能够大致清晰勾勒出应当改进的方向。
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弊端
在我国,高速公路管理运营的体制机制弊端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显得更加突出,主要在于体制凌乱、管理机构重叠、执法不严、职责混乱等方面。下面将作具体列举和分析:
(一)建设和管理在全责和时间上分属两方,相互并不统一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相当严格,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安全。因此,政府在规划和投资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工期设计相对较长,规划用地面积较大,这些直接导致了投入资金战线长、总量大。不论是政府全资还是引入社会资金,建造方都应当承担后续运营管理中的保养维护和质量担保。但是,各地在兴建高速公路时往往由于投资体制不健全或管理模式不科学的缘故,使得建管周期不能同步,规划时构想的一些管理模式在建设时没能获得应有的体现,而是在建造完成后另行探寻管理方式,实际上受到了高速公路建造的制约,阻碍了高速公路运营的高效发展。
(二)多部门交叉管理,职能重叠、归属难分
从管理职责上来分析,道路的养护将有路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而相关的修缮和建设又需要政府规划部门或经济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一旦发生事故,路政部门还将引入交通管理部门甚至司法部门进行接手。在日常的工作实际中,如果需要保持常态化管理,还将持续地引入上述部门参加运营建设。这样一来,职能的交叉和重叠造成了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甚至相互诘难、频抛难题。毫无疑问,这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不利的,只会降低其效率和效益。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专业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来承接这样的管理服务职能,但是面对这样的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如何评级评价、如何特许转包,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政府在职能转换的进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三)各地段对同一线路的管理模式不统一
高速公路为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并结合地形地貌实况,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往往会经过多个行政区域。在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营管理中,各行政区域对分属路段各自开展管理,往往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这也是利益制衡的结果。而恰恰因为职权或利益的制衡,导致了不同地段的管理竞相比高,造成资源浪费和服务质量降低,不仅影响管理效率,还损害了政府相关部门和高速公路自身的美誉度。要对同一线路的不同路段实施相同的管理,阻力十分大。这不仅要考虑的各地的经济现实状况,还要考虑不同行政管理区域之间的权力分属,这就造成了上述局面长久不消的情形。
(四)市场竞争力不高,运营资质和背景制约大
回顾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并延续至今的高速公路大量建设时期,也正是我们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变的时期。在这期间,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来源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政府全面投资逐渐走向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投建。在运营管理方面也是如此,随着高速公路管理运营专门公司的出现,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也越来越与市场接轨。但需要了解的是,这些公司有不少都具有政府事业单位成分或背景,这样不仅会在公司运营管理中带来一些原有的公办因素,也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缺乏更多的活力和有利的竞争地位条件。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合理化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对于各相关部门对高速公里管理的交叉重叠问题,要仔仔细细、心平气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逐渐厘清各自权责,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改革的力度要拿捏得当,在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刚柔并济地开展举措,该取缔的取缔,该合并的合并,该划转的划转,但不能因为举措唐突或发力过猛导致高速公路系统丧失工作积极性或造成运营真空、瘫痪;在学习国外相关经验时,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要认识到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当做足持久战和应对困难的准备。
(二)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服务民众为核心
高速公路管理运营体制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资源和深化改革的春风,围绕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来制定方案并付诸实施。还要以服务大众为核心,将各类举措和理念统一到“便民利民”这一中心上来。
(三)专业挂帅,注重效益
在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时,必须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设计。要认识到高速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因为管理模式优化而丧失其竞争力。同时,结合市场在经济领域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参考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设想
(一)机构上:权责明确,容纳各方,统一高效
应当通过精简或改编改组等方式,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独立专门管理机构,对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进行具体地操作。该机构可以由路政、交警等部门互相监督,专业养护团队配合运作,避免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权责不清局面继续出现。
(二) 法规上:专业指向,操作性强,健全完备
建立更加完善的有关高速公路管理运营的法律规章体系。现有的《公路法》等法规虽然是保障的基础,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效力不够。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具有专业性,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当充分结合这一特点编撰条款,使其操作性增强。
(三)模式上:政企分开,各司其职,效益提升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基本模式要避免政府和企业交织不分。应当明确政府和企业在高速公路运营模式中的角色定位,谁来监管、谁来实施必须搞清,这样将有利于效益的提高。
四、结论
结合我国当下的改革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是必然之举。要在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管理和特殊性和专业性基础上探讨论证更加合理的运营模式,努力在我国构建起一个统一高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制,更好地在市场基础上提高收益,为社会各界更好地利用高速公路的民用功用和生产建设功用创造服务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哲婧.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J].工程管理,2016(10):118-119.
[2]王琳.分析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才智,2016(11):252.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成,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不仅使国内的商品经济流通加快,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为各地对外招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可见,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管理,以及构建于其上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脚步,政府对高速公路管理的干预范围不断缩小。于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方式走上历史舞台。
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组织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对组织运行效率和结果进行控制与掌握的过程,包括长期绩效管理与短期绩效管理。长期绩效管理主要通过战略规划系统来完成;短期绩效管理主要通过经营计划与经营检讨、工作总结来完成。绩效管理包括了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辅导、评价反馈、结果运用。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行绩效考核评价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落实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会对个别违章违纪、表现差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扣分,而且有连带责任的,也要接受处罚。要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这样,奖罚分明,就可以大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态度端正了,工作效率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2.2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意识
作为路政部门,创新意识非常关键。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绩效考核中,对于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加分和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引导员工进入创新工作的氛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于拓展工作思路,推动路政工作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
3.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速公路管理,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大多数采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有部分单位完成了企业改制,但是,运营管理机制还是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3.2落后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损失
3.2.1高速公路寿命缩短
3.2.2影响使用安全
3.2.3造成严重的质量后果
4.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4.1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原则
4.1.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要确保评价工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基础资料真实、准确;另一方面,确保用于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要科学。
4.1.2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考核采用的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基础数据、指标口径前后一致。
4.1.3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指,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性,不带有任何的主观与成见,也不受评价单位和外来因素的影响。
4.1.4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指,对被考核单位的评价过程中,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结论要慎重,要有充分和令人信服的依据和理由,尽量做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4.2建立科学的高速公路营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见下表)。
4.3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流程(见下图)。
4.4完善过速公路绩效管理的几点措施
4.4.1强化绩效意识
由于长期收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存在,行政性垄断特征明显,这就造成管理者的绩效意识不强。为此,必须改变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垄断地位,在服务或管理过程中,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真正把绩效考核同每个人结合起来,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绩效考核。
4.4.2绩效管理制度化
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制度的保障下开展。高速公路的绩效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连续性。同时,在立法中也要体现出高速公路的特性,给予高速公路绩效管理合理准确的定位,保证高速公路各方的责权利对称。在此基础上,完成各项技术性的立法工作,并全面落实绩效管理,真正实现依法治路。
4.4.3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改进组织绩效,所以,在绩效改进方面,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具体的。要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总体目标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
尽管不同部门进行的规划千差万别,但必须与总目标的方向一致。在设计绩效目标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置有差别的绩效目标。
4.4.4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项目
行政业务:收费车次;发卡数;征收额;销票数;车型小改大;长、短款;报表差错。
行为规范:行为扣分;业务扣分。
综合评议:请假;调班;基础扣分;班长评议;站长评议。
结束语
员工绩效考核,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性依据。作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绩效管理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企业利润水平和服务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因此,加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关系重大,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迈出了科学管理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探索,继续前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勇,胡绍刚,王德财.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5(2).
[2]蔡守,周明耀,叶志才.工程项目管理效绩评估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2002(5).
[3]邱菀华.项目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摘要】本文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念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提出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策略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高速公路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信息化在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日渐突出。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概述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将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作为中心,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对收费站等各类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实现对整体业务的综合管理目标。在“十五”期间,我国已经开始积极推进高速公路信息化体系建设,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传统的分段、分线管理模式,使得高速公路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性能,即便一些公路已经引进通信、监控等系统,但是,并没有掌握信息化本质及内涵,且各路段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运营管理信息化落实不到位,另外,相比较而言,我国公路技术水平偏低,缺乏统一管理体系,致使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二、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开展统一管理,规范接口层。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相对分散,且受到环境、设备之间差异性的影响,致使运营管理信息化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连接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将全国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和优化。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明确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加强开发统一接口层软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统一信息接口指令,为全国高速公路各类硬件之间的连接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节约管理成本,还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坚持通用性原则,实现全网信息管理。目前,监控、收费等信息系统已经在高速公路推广,普遍围绕着收费站或者一条路为中心,形成一个独立运营主体,并主要利用封闭式方式和方法开展管理工作,且各个主体之间缺乏良性沟通和交流,致使信息资料利用率大打折扣,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不利于我国整个公路管理网络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因此,要坚持通用性原则,将各个独立的主体联系到一起,建立全网管理信息系统,促使管理者了解并掌握实时情况,立足于全网工作,实现统筹协调,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着眼于未来,综合各项功能。高速公路事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眼下管理水平的提高,还需要立足于未来,着眼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技术,并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状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明确系统功能需要,针对技术方面,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确保视频、音频等信息的传输。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等,逐步优化和完善各项工作细节。另外,针对运营部门的管理,需要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全面、及时将高速公路路况反映到系统中,为管理者提供业务查询,并制定最优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稳定、健康发展。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的运行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然而很多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却不能适应时展需求,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因此,相关管理企业要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探索它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1]。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内涵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针对的就是高速公路的收费、路政、监控以及日常养护等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以此来体现高速公路的积极作用,并为老百姓的正常出行提供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交通安全管理、路政管理、收费管理、养护管理以及服务区管理等,只有正确处理好以上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达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设施平衡、运行协调以及管理统一的目的,这也是提高高速公路效率的主要途径。
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市场化效应的积极作用
3.1有利于政府职能界定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中融入市场化理念,可以对政府职能范围进行清晰界定,有效防止其在高速公路运营中进行职能外行政干预,从而实现政企分明以及企业自主经营的目的。在高速公里运营管理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对行业法规以及标准进行统一制定,明确政治倾向,对相关运营管理单位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除此之外,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对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涉及到的经营范围、收费标准以及服务要求等工作进行审批,而相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也要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以及管理[3]。高速公路作为一项同时具备公益性以及收益性的工程,它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要脱离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恰恰相反,它的建设规划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而相应的交通管理、养护以及收费等标准制定也离不开政府职能的管控。由此可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具体实施活动要由市场力量形成的主体来完成。
3.2有利于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长期的研究探索中衍生出许多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卫星定位技术、CAD技术、物流技术、数字地图以及枢纽站信息服务技术等。然而,在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中,单单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是很不现实的,还需要相关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主体予以支持,制定一份科学的、合理的、可行性高的以及各项技术标准都能满足的技术配套方案。在不断论证并最终确定最佳方案的前提下,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
3.3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支持,相关的成本控制空间较大。其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中,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工费,包括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奖金以及其他福利成本;第二,养护费,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维修费、高速公路维修养护费等。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交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会因为上述管理费用的失控,而达不到预期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市场化竞争,来优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或机构。虽然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交由专业的运营管理单位负责,会额外支出管理监控成本以及税收,但是很多有资质的运营管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会预先制定一份科学严谨的经费预算方案,将每一笔经费的支出以及使用都在其中明确标注。此外,该企业会借助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行为进行约束,使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减少管理成本目的,为老百姓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4]。
3.4有利于委托管理机制的形成
委托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支付一定的资金,并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交由具有过硬经营管理能力、且能承担相应风险的法人或者自然人负责,通过签订合同或者契约形式,来对各方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等进行清晰界定的一种经营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化的背景下,衍生出了特许经营权理念,并进一步产生了委托管理机制。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高速公路整体的运营管理质量以及效率,同时还合理降低了管理成本,从而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支持。
4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市场化效应的有效措施
4.1开放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
在近几十年来的实践中,我国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积极推行内部招投标以及公司化运营管理,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种方式只是对承包管理进行了改进。因此,国家要逐步开放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对运营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或者工程都进行公开招投标,实现对运营管理单位的优选以及精选,从而保证运营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在开放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的同时,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中实行内部竞争,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当相关管理企业成长起来后,再向社会开放,从而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以及社会化[5]。
4.2成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规范运营管理市场
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要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将运营管理逐渐交由相关管理企业或机构负责,而把自身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制定以及行业规划管理上面来。此外,还可以成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介公司,主要负责提供运营管理市场的政策引导以及信息服务等,让整个市场变得更加规范化以及法治化。
4.3实行“国路民养”政策,减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程本
“国路民养”,简单来说就是指将国家的高速公路,在其经营权以及所有权分离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原则,以契约的形式,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交由中标企业负责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个人招标来将公路的某一部分工作分包出去,与承包方签订相应的承包合约,实现用工社会化[6]。此外,该公司还要定期对承包方的工作进行监督以及管理,并按照工作完成情况来支付相应报酬。它不仅可以减轻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的工作压力,同时还为多元化高速公里运营管理市场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在减少运营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营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5结语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中,实现运营管理模式的市场化,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开放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并提供一个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从而为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孟祥宁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承朝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潘静,张阿斌.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市场化效应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38-39.
【2】郭青钠.青岛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研究———以青银青新高速为例[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3】何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研究———以广东A高速公路公司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11.
【4】冉龙强.探索建立符合贵州实际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J].交通标准化,2010(3):240-245.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基础设施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十二五”时期,累计投资800多亿元,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就达到了400多亿元,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公路水路运输站、机场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扩大中,路网形成。从“十五”到“十一五”仅仅五年的时间里,高速公路新增里程986公路,甘肃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00公里。
1甘肃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收费公路里程403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13.3万公里的5.1%,全省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为65.70亿元;2015年,全省收费公路里程417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13.8万公里的5.5%,全省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为73.59亿元。最近5年来,甘肃省公路养护总里程达到11.28万公里。截止到2016年,甘肃省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提高到了198亿元,其增长速度约为2010年的300倍,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甘肃省积极推行“通过贷款方式来建设公路,建成后以收费方式来偿还贷款”政策,同时申请国家补助,先后将800多亿投资到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来,充分发挥了政府职能的作用,推动了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除此之外,较现阶段的省道车辆行驶速度高出1.5倍,相距500km左右的两个地区可当日往返,相距900km左右的两个地区可当日到达,4/5以上的县城可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路网直通的城市包括兰州、嘉峪关及张掖等一些重点旅游城市。同时也推动了该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甘肃电信高速公路移动信号覆盖共物理基站11个,新建4G数据基站与2G语音基站共站6个,建设投资381.23万元。目前电信公司高速公路沿途2G语音覆盖56.5KM,覆盖率67.42%,4G覆盖25.91KM,覆盖率30.92%,基本实现连续覆盖,4G平均下行吞吐率为61.7mb?ps。在本次通信工程建设中,为保障高速公路全线语音畅通,甘肃电信积极与集团公司沟通,紧急调拨6套2G基站用于高速公路信号覆盖建设,按时完成基站开通工作。
2甘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问题
2.1管理体制不灵活
高速公路管理就是公共产品所供给的一个范围,政府机构通过对现有公共部门的利用实现对高速公路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际上这种管理就是一种垄断行为的表现。由于长时间的垄断,致使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对市场改革创新形成障碍,失去了市场机制原有的动力与驱动,最终给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原来的计划性向市场性转换,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各行业的市场体制不断得以健全与完善,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职能也同样发生了转变。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政府管理机构逐渐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变成对高速公路的监督与管理,这种监管职能的转变与市场体制相适应,同时也逐渐取代了政府集中管理与集中垄断。
2.2运营管理资金短缺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实行统一标准补助的形式,由于各市、县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的权限极为有限,在项目前期规划过程中往往出现工作经费短缺的现象,且新建项目的配套资金很难落实或在长时间内无法落实,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建设严重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补助力度不高。所以,已建高速公路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不高,很多技术标准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最低要求,由此造成公路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给后续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形成更大的工作压力。
3甘肃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公路管养体制
按照国务院颁发的《推进高速公路管养体制深入改革及实施方案》及甘肃省出台的高速公路管护政策等,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一些先进的公路管养体制,甘肃省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国家统一部署、各级政府分级管理、以县为责任主体单位、省市扶持监督具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甘肃省高速公路管养体制。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管理机构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安排管理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科学部署管理人员。市交通局、县交通局可成立相应的高速公路管理处,同时以市、县为单元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管护团队,对高速公路管养人员予以合理部署和安排。原则上讲,高速公路需要配备1名公路管理养护人员/2公里。
3.2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通过广告的方式实现对公路名称的拍卖,基于以上各种方式来拓展高速公路管养的筹资渠道。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当地税务增收,进而为当地高速公路管养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高速公路管养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管养资金多与少,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有效资金的充分利用,进而为高速公路管养质量提供保障。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监督力量、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养公积金管理制度,进而为公路的管养工作创造更多的资金来源。
4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往往与其管理模式不匹配,高速公路管理的滞后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没有节约资源,而且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困难。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高速公路管理的创新,以求确保两者之间协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建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交通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