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工程管理范文

土地工程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土地工程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土地工程管理

篇1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耕地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耕地数量,采取土地整理就成为一项重要的项目。自从我国开展了这项工作以来,相关政府都对其投入了相当雄厚的资金用以建设和发展。从2001到2008年,仅在东北地区包括国家等各级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就已经达到了130亿元。所得成效也非常显著,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整理项目得到了肯定,并投入了使用之中,这不仅提高了土地质量,也充分的保证了粮食安全,为增加耕地面积起到重要作用。在土地整理的实施过程中,还生成了很多附带的工程资产,例如:新增土地;水利设施;防护林网等等。并且具备里一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但是在以上工程资产的管理上海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并没有成立一个有效的规范体制,造成在整理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良因素,例如管理制度缺失,运行不够灵活等。更有很多交付工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修报废,根本达不到建设效益。在很多土地整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只注重表面的现象,建设完成第一年能做到创新,在往后的两年里,就逐步的淡化,变得不管用。这导致了资金的大量流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坚持开发土地整理工程和管理思路,是有效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研究和深入探讨有效的运行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2.研究意义

2.1完善了土地整理项目相关的方法和相关理论的研究

土地整理项目不仅可以调整社会关系和资源配置,更可以对现有土地进行合理的改造。但是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土地整理都会给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土地整理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土地整理新方法的研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没有被很好的重视。因此,深入的探讨土地整理和建后工程的新模式,将会对土地整理项目和建后工程管理制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2确保了工程效益和土地整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国家及各财政部门的资金投入不必要的流失,就要着重加强工程效益发挥的可持续性。因此更要加深对土地整理和建后工程问题的探讨。这样做不仅可以对农民和集体的权益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更好的协调各方面关系,平衡地区经济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性。杜绝形象工程,做到民心工程。

3.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土地整理工程过程中,经常出现因验收方案没有及时落实而导致的设备丢失和工程破坏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这对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整体效益造成很大损失,并失去了其应有价值。后期管理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也是一项重要环节。在竣工验收是,要求提交相关设备移交证明和有关协议等材料,并且需要竣工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制定项目后期管理方案。但是以上所述,在付诸于实践方面上,还是不尽人意。而且土地整理后期工程的管理都是掌握在国家和政府专业部门手中,形成了固定的产权类型,造成了权能模糊的问题。

4.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对策

①要做到强化工程管理,健全管理体制,进行制度激励。通过承包和拍卖等方式吸引更多民间团体或者私有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公开并创办相关保障制度,为私有和民间团体解决后顾之忧。②为确保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的可持续使用,要求建立完善的工程设施有偿使用条框,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设备的管护,也为工程管护的资金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③要达到土地整理的标准,就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全统一。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国家应将部分收益返还给民众,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划分,确定投向和整理建后工程的管理费用。

5.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土地工程管理;测绘技术;应用

土地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确保土地利用率可以更好的提高城市交通通畅度,并且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娱乐质量和居住条件。所以在一个城市中,对于土地工程进行合理的管理是必要的。在对于土地进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引进测绘技术,更好的提高了土地测绘数据准确率,并且,测绘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技术,对于统计学、线性模式等专业都有涉及,提高了测绘质量,将其应用于土地工程管理工作中,确保了土地开发规范性。

1 常用的测绘技术

1.1 遥感技术(RS)及其优点

遥感技术在工程测绘的使用中,并不需要直接接触测绘对象,只需要在遥感平台进行操作就可以达到测绘的目的。只要确保测绘对象可以将电磁波反射到遥感平台,遥感平台就可以通过反射电磁波来分析出测绘对象的数据。当接收到电磁波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判别和计算,从而实现对于测绘对象的全面数据测量。

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可以测量的范围极广,并且可以有效地而较少测量时间,遥感技术所获取的图像分辨率也很高,对于测绘队形的数据分析准确性很高。其在天气、环境监测中应用很多。

1.2 GIS测绘技术及其优势

GIS测绘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测绘技术,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都有应用。在测绘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空间数据采集的方式,对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方面度有很大优势。并且GIS测绘技术更加适用于对于复杂数据的处理工作。

GIS测绘技术所测量的对象并不是实体,主要是对于地理空间定位、空间遥感以及空间图形等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通过对于这些虚拟对象的分析过程,可以更好的对于测绘区域的内部空间信息进行了解,确定更加准确的规划结果。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应用于环境评估以及灾害评估等方面,对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1.3 GPS测绘技术

GPS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应用GPS技术进行测绘工作,可以实现对于检测对象的三维监控,对于建立三维模型优势极高。现有的GPS测绘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面控制、用户接受和空间监测三个部分。空中监测系统主要是应用卫星来对于检测对象进行全天候监控和三维画面收集工作;地面控制主要是对于实现对于检测对象地面的控制工作;用户接受系统由接收机和接收天线等部分组成,主要是为了将空间监测获取的信息传输给用户,来进行分析工作。

相较于其他的测绘技术,GPS测绘技术在检测时间上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实现全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止的监控,并且数据测量的精度很高,覆盖面也很广,技术使用更加简单,并且检测准确率很高,应用GPS测绘技术进行测绘更加简单、便捷。现在主要应用于航天器定位、地理位置测绘等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增加城市土地利用率迫在眉睫,只有对于城市土地进行更好的规划,才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不造成影响,更加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对于环境也能更好的减轻压力。所以如果可以在土地工程管理中更好的利用测绘技术,对于土地信息进行收集,就可以更好的完成土地规划工作,确保土地利用率,保证土地开发的合理性。

2 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绘测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应用

土地更新调查是指在现有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实现对土地实际利用和更新情况的客观调查,土地更新调查以土地实际调查为基础,并以测绘技术为手段。土地更新调查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土地利用与更新的实时数据库,从而实现土地更新数据和土地利用图像的一致的土地管理目标。随着全新测绘技术的应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就开始呈现全新的特征,其基本调查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技术获得土地影像资料,并据此制定全新的土地图件;其次对土地进行实地考察,全面评估土地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地影像数据的分析和综合;最后是建立土地的实时更新调查监管系统。在这个过程中,GPS实现地理空间的准确定位,GIS技术实现对获取的地理信息的准确分析和处理。

2.2 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土地规划设计是重点工作。土地规划设计过程设计各种各样的土地信息,包括土地的位置、土地的质量及价值等。因此在进行土地规划设计中,必须做好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并及时分析整理搜集到的土地信息,这不仅有利于土地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更能保证土地规划设计工作的准确性,为今后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做好准备。利用GIS可以建立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再利用GIS实现对搜集到的土地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建立土地规划设计数据库,做好土地的规划设计工作。

2.3 绘测技术在土地勘测与界定中的应用

在土地勘测与界定工作中,绘测技术根据土地征收、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的实际需求,对土地进行准确的勘测和界定,测出土地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位置。根据当前国家土地勘测和界定的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工作分为四步,即土地外业测量、土地外业调查、土地内业整理及土地资料归档。在具体的土地勘测和界定工作中,利用GPS技术进行土地外业测量,实现对土地的准确定位,并将监测获得的数据传送至数据流动站,最终实现土地位置的三维定位。另外,在具体的土地勘测和界定工作中,通过GIS技术和其他数据库技术的相互结合,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和界定的准确性,促进土地勘测和界定工作的发展。

2.4 测绘技术动态监控应用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测绘过程中,测绘技术实现了对土地使用的动态监控,提高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测绘技术通过GPS、GIS及RS集成技术对土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对我国土地资源走势进行精确把握,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效果。测绘技术在动态监控的过程中,通过使用GPS密度定位技术,提高了对土地资源测绘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将土地资源信息化处理,对土地资源进行透视管理和可视化图像分析。测绘技术将土地数据资源进行及时更新,进行动态图像把握,使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大幅提高。

3 结论

测绘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在提高管理质量上起到了很好地作用。土地规划的方式发生了变革,测绘数据准确性的提高,提高了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并且对于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也进行了加强。虽然测绘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还不成熟,但是相信随着其在土地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会成为土地工程管理工作发展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莉莉.土地规划与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23).

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管理;创新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是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和行政管理综合在一起的项目[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土地整理目标,能够使土地开发整理的手续和流程更加规范,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背景

(一)人均土地占有量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耕地可用面积在逐年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土地资源非常紧张,但是我国可供开垦的荒芜之地数量有限,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土地开垦的难度加大。开垦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环境,这就使得真正能够开垦的荒地面积更加少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农村可有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相违背。保护土地,就是在保护我国人民的粮食。所以,为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了我国建设生态社会,必须解决农村耕地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上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本。最近这几年,土地整理项目中开垦的荒地,经过国家检验合格的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保障。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给国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有促进作用,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是造福人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百利而无一害,应该要落实到实际。所以,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巨大影响,要非常重视。

二、研究区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大,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时,涉及到的方面可能略有不同。本文主要是对北方的土地整理工程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土地开发整理现状

土地整理工程实施的这几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摸索建立了相应的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模式。土地开垦整理项目对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土地开发整理、植树造林等绿化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我国森林绿化覆盖面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废弃的坡地整理成了梯田,增加了土地耕地面积,实现农村粮食增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率从土地开发整理前的82%增加到现在的90%,耕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土地质量也有所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土壤活土层的深度,,土壤内营养物质增加,对粮食增收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我国以前土地土层深度只有30cm,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的土层厚度超过50cm,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时,对原有的土地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得土地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为土地配备了水利设施,保证了粮食质量,促进农民奔向更高级的小康社会。从目前土地整理的效益来看,大约5年时间项目就能开始盈利。

(二)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是整个项目中重要的环节。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应该由当地政府或者项目承建单位负责,但实际情况是土地整理项目检查验收后,后期的管理养护方案不够完善,或者方案的落实程度不高。这并不是个别情况,而是我国各地土地整理项目中的通病,没有对项目进行该有的养护,工程遭到严重的破坏。道路的破坏最为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为了耕地方便,大多数人都买了农用机车,道路使用频率增加,负重增大,多处出现坍塌,或者路面坑洼;梯田旁土渠内农作物秸秆堆积,土渠无法发挥作用。土地整理项目缺少后期管理与养护,是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使得土地整理项目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三、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和集体拥有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的,而将项目的管路与养护交给相关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种将产权和管护分开的方式导致权能不明确,经常发生经营管理权模糊、常年无人管理养护、项目的工作运行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对土地整理发展有严重不良影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工程产权主体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形同虚设,集体组织缺少管理者。作为我国基层国有资产的代表,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真正成为机体组织财产的所有者。工程项目的产权责任人不确定。

(二)管理和运营体制存在问题

乡镇政府既是土地整理建后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养护者。这种模式具有很高的专业程度,对国家资金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两种身份交织在一起,不利于相应职能的执行,再者,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不利于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的良好运行。

(三)工程管理方法没有结合市场经济

我国土地整理建后管理是政府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制定的时间久远,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违背,与目前经济发展的方向不符,工程管理体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四、土地整理建后工程创新管理

(一)新增耕地部分

新开发的土地,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建议不要将这部分土地分发给农民。耕地对于农民只是种庄稼的容器,他们不考虑土地的价值,会浪费土地资源。可以将这些新增土地,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体管理,设置专门的负责人,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乡镇政府进行管理和分配;可以通过招商标的形式,决定新增土地花落谁家,这也是实现新增土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

(二)农田水利工程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群众使用时不需要缴纳费用,经常使用却从没想过维护。想要水利工程发挥最大作用,就要明确使用权。可以让乡村集体组织进行管理,群众使用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使他们形成水资源也是商品的意识。这样做既是回收水利工程投资的方法,又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

(三)道路和防护林工程后续管理

防护林遭到破坏是因为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制度。大量事实表明,只有和自身利益挂钩时,人们才能肩负起自己的职责,所以,村委会可以将园林保护具体到每家每户,如果其管辖区内的园林遭到破坏,要进行资金处罚。处罚获得的收入,用来维护道路和园林。农户为了不让自身经济受到损失,肯定会尽职尽责的保护园林。

结语

土地整理工程是造福人民的项目,和人们的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土地整理工程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强对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管理,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田素娟,陈为峰等.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11(01).

篇4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管理;进度控制;创新途径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与安装任务渠道通常是委托承包给建筑施工单位来完成的,所以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主要以合同管理为主要手段,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验收等方法。对开发项目施工的技术手段,经济成本控制、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合同的目标,进行严格监督、落实,控制和管理。确保开发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最终完成。为此本文阐述了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一些方法的分析与创新途径,主要以采取进度控制为依托去解决和分析问题。

1 工程施工管理

房地产开发商在工程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如下:

1.1 项目组织与协调工作

一方面选择施工参建单位,明确各自在业务往来中应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落实项目施工阶段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包括落实设计意图、施工方案的选定、审核材料与设备供应种类以及供应方式。

1.2 成本控制

主要包括编制费用计划,审核支出费用,研究节支途径。

1.3 进度控制

主要进行进度分析,适实的调整计划,协调各参建单位进度。

1.4 质量控制

提出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监督,处理质量问题,组织工作验收。

1.5 合同管理

对施工前签订的施工合同进行妥善管理,并处理工程量增减、和同纠纷、索赔等事宜。

2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施工控制

不论是开发住宅小区还是金融、商业区等,开发内容构成了一项系统工程,而施工控制是房地产开发产业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所以,必须加强施工控制,以保证开发项目有序地实施。

2.1 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制度控制关系到建设工程能否如期竣工完成交付,而工程进度则由工程计划来实现,工程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总工程进度计划是由承包单位计划部门,技术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在项目负责人领导和监督工程师主持下编制。根据工程所需的工时数以及人力、物力、设备情况,得出施工工期、进而编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开发商应有相应的节点要求和控制。

2.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开发项目管理机构以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或以国家标准、规范为目标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活动。质量控制的任务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工艺等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和合同规定,对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评价,对整个工程的工作质量水平进行预测评估,将取得的质量数据和承包商履行职责程度,与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进行比较、并作出评判。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确保原材料验收和对工程中的配套设备进行检验以及确保施工中控制质量的相关措施,并建立有关质量文件的档案制度。

2.3 工程管理要素的控制

房地产项目本身是商品,是一种耐用消费品,需要进入市场流通,接受市场检验;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个体,而个人购房较之以往福利分房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说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业主都很挑剔,容不得企业有丝毫马虎。概括来讲,房地产工程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要素:

2.3.1 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建筑成本在房地产项目所占的比重较大,在一些土地成本尚不是很高的地方,建筑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加上随着市场土地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利润空间主要来源于管理效益。

2.3.2 质量:质量是产品品牌的基础,也是企业品牌美誉度、忠诚度最好的注解,现在有些品牌企业近四分之一的客户是来自于老客户的介绍,产品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2.3.3 进度:产品的交货期是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上房地产产品生产周期长、环节多等特点,进度的问题对企业的信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4 安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首先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对选择施工企业实施招标制,对因故不能公开招标的,也要选择有相关资质的施工企业;其次对施工企业实行监督,监督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再次要求监理单位督促监管施工单位各项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3.5 技术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

3 房地产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 对所开发的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预备不充分

开发企业对地块关注的焦点大多是位置、商业环境和周边配套。而作为建筑产品的建设单位,往往对前期工作预备不充分,尤其是对技术资料普遍把握不足。可能会有开发企业为加快开发速度或是对此类工作不了解,匆匆上马。由于没有把握有关工程管线情况,没有在基础设计前委托地质勘探,设计依据不充分,出现基坑开挖到地下管线、打桩打打到流沙层完全沉没的情况。也有的开发企业对城市有关配套管理规定不清楚,发生了交付业主使用的建筑仍使用着施工用临时水、临时电的情况。

3.2 对有关施工许可的规定重视不够

开发企业一旦决策了开发项目,就希望工程进度尽快满足销售的要求,实现收入。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完善施工巡查制度之前,加上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手续较多,不少房地产企业对办理许可证的要求不重视,往往要求施工单位不等办完有关施工许可手续就匆匆施工。也有开发企业打球,先办理基坑开挖的手续,在没有得到上部施工许可的情况下连续施工,结果导致城管部门要求施工单位停工、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单位罚款及通报、对房地开发企业罚款等结果。对此环节的薄弱管理使得企业处于被动,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还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4 房地产工程管理创新途径及解决措施

4.1 施工阶段技术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技术是项目的重要生产因素,是否对一技术进行管理及管理的程度如何,关系到项目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针对管理技术的不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对施工图纸的评审和会审工作,把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设计单位、甲方协商解决,避免由于图纸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文件资料管理,是技术管理内容之一。技术文件应做到内容完整、规范数据科学、准确、清晰、签证应及时,并具有可靠的管理、存档、保管措施。

4.2 始终把握工程管理的控制权

作为开发企业,其拥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主要是对房地产需求的猜测和判定、资金运筹、策划和营销。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自己销售的建筑产品本身的控制。开发企业必须对整个工程建设有全局的统筹,在整体的质量、进度、各专业之间的配合等方面,要有统筹和控制能力,要有具备相应经验的管理班子。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总监应全面把握工程情况,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督促各参建单位完成各自任务。

5 结语

房地产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保证项目的安全,按质按期完成的保障, 提高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效能是保证开发企业投资回报和促进项目营销的关键环节, 不断推进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发展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达人.浅谈房地产方向的工程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10,(21).

[2]李玉训,张法成.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之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篇5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有效途径

1引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内进行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口在城市里扎根,房地产项目开发越来越快,房地产开发数量增多,为保证开发项目的质量,加深了对工程管理的需求,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正当行为,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管理的最大化配置。如何从多方向保证工程管理能够发挥最大作用,是现下需要探究的问题。

2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和不足

2.1审核工序多、耗时长

工程的建筑设计由多个项目部门负责,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规模越大的企业,施工流程越规范化,对于设计方案来说,时间的花费更多。完成一个完整的方案,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批准,因此,工序多、耗时长是现在工程管理的问题之一[1]。

2.2人力资源浪费

企业内的部门较多,工作内容容易产生冲突,需要促使部门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节约人力资源,实现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对负责施工建设任务的部门进行统筹。2.3竣工结算不能符合前期标准施工过程中数据变化,竣工结算检查结果与前期制定的标准不符。在施工结束后,工程建设单位会向工程验收单位提出申请,由验收单位审核工程的实际建设和工程施工前制订的方案是否一致;工程质量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多样标准。因此,必须要确保相关的数据几乎没差错、审核要全部通过,才确保竣工结算全程结束,已经达到监督的职责,可以进行工程建设的移交处理。

2.4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工程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的开发离不开完整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完善,则会给工程的开发建设埋下安全隐患。例如,开发项目时,为节约成本和人力,减少工程建设管理者的配置,或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缺乏监管的现象,都会因为缺乏人才而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阻碍工程的建设,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整体进度[2]。

2.5工程方案的决策不够精准

房地产的前期策划是整个房地产项目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需要结合投资方、户主等多方的需求进行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要求。但同时若给予市场的要求、国家的政策或客户的需求等方面过度关注则会产生其他的负面影响,如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户主要求的变化不能得到充分满足需要再进行修改、方案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要求等。工程方案的决策需要在实践中有具体的实际效用,项目需要进行全盘仔细的计划才能够对后续的决策提供精确的依据,支撑工程的实施。没有工程计划,工程决策都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则会导致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不具备系统性,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给施工过程带来巨大变化,难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建设结束。

3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

3.1明确管理职责范围

将管理岗位进行细化,根据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大小、擅长领域对岗位进行更明确的划分,具有明确的管理范围、管理责任和管理权利,据此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强化,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根据岗位的明确和职责的划分,在小的单位集体管理内部又设置项目经理,对项目经理赋予管理责任,对项目施工建设的各个方面负责。设置管理岗位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分散管理,在这基础上又增设项目经理,是对权力的集中管理,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能够提升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效率,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效果。

3.2注重保持标准一致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当对工程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估。一般工程的验收是根据国家的建设安全标准和前期制订的施工标准来进行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突发状况,因此,需要重新制订标准,从而保证后期验收的有效性。同时,也要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对前期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要求及各部分变化通过其他的验收方式进行核对,以此来保证在较长的工期里,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也让竣工验收负起监督的责任,让前期制定的标准和后期验收的标准得到统一。

3.3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飞速上升,支撑着我国的经济稳步运行,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对房地产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为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让房地产企业的工程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和落实,在实践的过程中,查漏补缺,为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优化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人员配置,在充分了解管理人才的能力和专业后结合工程建设的施工情况,对人员进行划分,进行合理的岗位调配,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得到充足的人力资源补充,将管理体系融入整个工程建设中,在工程建设中寻找更多适应管理体系的方式方法,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3.4做好工程方案的设计

房地产项目工程建设主要重在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为提供优质的工程建设,要了解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国家的政策趋向,充分利用国家颁布的优惠利民政策,给工程建设提供依据;根据实际规划的土地范围,环境特点等条件去调查消费群体的需求状况,根据阶层划分确定主要消费群体情况;了解其他房地产企业的房屋规划、设计特点、销售金额、销售面积等,据此为决策提供有力的市场销售信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之后,通过多方面的优化配置,形成具有特色的工程建筑设计,制订明确的工程建设信息,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促进企业实现最大效应。

3.5控制投资成本

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建设开发投资成本很高,项目程序复杂,却要求很多,需要在建设之初就进行工程预算造价,以控制施工成本为目的,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价格进行对比择优,考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必要成本和不确定成本。确保工程造价编制者给出的数据准确合理,避免造成企业经济损失,要求工程造价要符合多方的预算要求,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求造价编制者跟进项目工程,对突然发生的成本进行调节,以适应下个节点的建设,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工程成本的管理需要管理者对全程进行把控,对每个节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控制影响范围在一定的区间内,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有预先的评估,从大体上把握影响成本的各个要素再去进行有效的方案设置,确保不损害企业的利益,整个工程造价的预算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4结语

篇6

[关键词]环保管理;建筑施工;土木工程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149-02

1.土木工程中实施环保管理的意义

1.1属于施工必要要求

由于其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地形地貌改变、资源消耗等后果,故而必须要进行相关的环保管理。就一般情况而言,节能、环保二者往往互为因果,紧密相关。在整个土木工程施工活动中,应对资源材料消耗加以有效控制,从而对现有资源加以合理调配。截至如今,施工中的节能环保一直是施工方在能耗方面的一个重点研究的内容。

1.2属于时代需求

如今,世界各国都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而该思想核心内容就是尽最大可能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降至最低。而就土木工程层面来说,其活动主要在于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破坏尽最大可能加以减少,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讲究“防治结合”。在此过程中,还应有效贯彻环保理念,即尽最大努力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降至最低,在生产成本的节约过程中促进土木工程发展。

1.3属于社会必然趋势

因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作业必不可少,故而扬尘问题、噪声污染等都应有效加以控制。除此之外,土木工程还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的问题,故而在其问还应将废水排放、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加以有效处理,从而形成经济、环境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土木工程施工环保管理现状

众所周知,环保管理也应划人“可持续发展”理念范畴,而就土木工程层面来说,在此方面主要在于建设过程中有效协调环境和工程建设二者之间关系,尽最大可能去减少环境破坏,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其间问题还颇为明显。

2.1理念缺失

在管理、建设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土木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很难认识到整个工程的效益和环保管理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工程建设中融入环保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具体表现包括:生产方式中很多高资源消耗状况有增无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内容仅仅停留在纸面,疏于管理和施工造成的各种形式的污染。而上述问题往往造成了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打折扣。

2.2设备落后

如前文所述,土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进度和质量往往依赖于众多机械设备,而就施工情况而言,很多施工项目中,所应用的一系列机械设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陈旧问题,环保标准和相应要求相差甚远,造成的各种形式的污染难以得到控制,不利于开展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2.3技术制约

目前,中国大陆生产土木工程建筑相关环保材料的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地区)相比相差甚远,此外中国大陆的土木工程环保局限于材料层面而没有深入到环保理念层面上,这也造成了为数不少的环保建设方式根本无法真正实施。

3.土木工程环保管理措施分析

作为一项以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为目的的综合措施,土木工程环保管理是一种综合多方面管理、控制手法的活动,故而其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着手:

3.1完善管理模式

截至如今,监督力度不够已经成为了环保管理模式的建设和深入所面临最大问题,为此,在环保管理措施的执行过程中,有必要将相关标准严格化执行,并在其间有效地建立健全奖惩条例和监督体系,作为建筑方,则应配合环保行政部门工作,有效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并收取相关的抗污染费用以抑制来自施工方的各种环境污染,及时提出有关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方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3.2制定有效措施

第一应充分分析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以及相关材料,对落后的机械设备加以淘汰;第二应制定基于相关环保技术标准的施工规划,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环境破坏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第三则是处理好各种形式的污染,尤其是严禁污水排入河道和定点堆放淤泥表土等工作内容。

3.3落实环保技术

第一应将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环保技术加以明确化,并改善其中一系列的环保标准和相应技术;第二应对一系列技术加以改良,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第三则是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并广泛应用环保材料。

(1)保护土木资源,笔者认为施工方在施工期问要尽力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土木工程通常占用地面的面积比较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使用砖块类材料相对较多,但是这种材料是经过土壤烧制而得到的,大量使用或者滥用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所以,在使用材料方面,施工方应当尽量使用空心砖,逐渐放弃过去的实心砖。一来对部分土地资源进行了节约,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二来,在建筑通风和稳固性方面,空心砖比实心砖更加具有优势。所以,应当选购空心砖,提高资源的节约利用率。

(2)控制设备污染排放,土木工程施工离不开大型机械设备,部分设备老旧,部分则是存在振动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噪声污染和尘土汾阳。在噪声污染方面,施工方可以通过更换设备部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淘汰老旧零件,控制设备在电能的不必要消耗。在尘土污染空气问题上,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在工程建设点周围使用防尘罩,可以降低空气中尘土散播的程度。

(3)减少水污染,水污染是当前土木工程环保工作的一项漏洞,施工方应当注意用水量的问题,可以考虑进行分路供水的方法,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生活用水分开排放,同时实施分路计量。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对于自然中原有的水资源可以多加利用,比如说雨水等,对于施工地点的水资源设备也应当定期进行检查,防止施工随意进行水排放而产生水污染的问题。

篇7

法定代表人:李维鼎,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人:滕建国,上海市国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徐富荣,上海市国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住所地:上海市崂山西路201号。

法定代表人:蔡育天,该局局长。

委托人:陆银华,上海市虹口区房屋土地管理局副局长。

委托人:蒋荣,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上诉人上海虹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城公司)为与被上诉人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上海房地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0)沪高民初字第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1992年6月8日,中美联合信托公司(以下简称信托公司)、上海新城房产企业公司(以下简称新城公司)、上海市虹口区房屋综合开发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与上海房地局签订沪土(1992)出让合同第13号《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A地块出让合同)约定:信托公司、新城公司、开发公司以4,205,800美元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获得上海市吴淞路31号街坊A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期限自1992年8月15日至2042年8月14日止。1993年2月24日,信托公司、新城公司与开发公司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投资组成合资企业虹城公司,上述A地块土地使用权即转为虹城公司。1994年9月10日,虹城公司与上海房地局又签订沪土(1994)出让合同第75号《上海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B地块出让合同)约定:虹城公司取得上海市吴淞路31号街坊B地块的土地使用权;虹城公司如不按与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虹口区政府)签订的《委托拆迁和市政配套合同》支付费用,上海房地局有权解除本出让合同,已付的土地出让金不予退还。同日,虹城公司与上海房地局签订《A地块出让合同备忘录》载明:双方同意将A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期限延长至2043年10月8日止,与B地块土地使用权期限相同。同年9月9日、9月10日,虹城公司分别与案外人虹口区政府签订《虹口区大市政配套费合同》、《补充协议》、《委托拆迁和市政配套合同》,约定了虹口区政府的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拆迁费用数额及违约责任等事宜。在虹城公司与虹口区政府履行上述合同、协议过程中,虹城公司发现受让的地块存在民防工程。

1996年10月,虹城公司以虹口区政府违反《委托拆迁和市政配套合同》、《虹口区大市政配套费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的拆迁期限、且在拆迁过程中发现该受让的土地存在民防工程为由,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依法解除拆迁合同,由虹口区政府返还其支付的动迁费,并支付违约金、设计费、勘察费及A地块土地使用年限减少等损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9月18日以(1996)沪高民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一、虹城公司与虹口区政府之间有关上海市吴淞路31号街坊B地块的《委托拆迁和市政配套合同》及《虹口区大市政配套费合同》有效,继续履行;二、虹口区政府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付虹城公司赔偿金2,645,912.13美元;三、虹口区政府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赔偿虹城公司受让的A地块土地使用年限减少损失130,146.91美元;四、虹城公司的其它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五、虹城公司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虹口区政府委托动迁费7,170,505美元,并自1997年6月17日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以7,170,505美元为总值按每日万分之三给付滞纳金。虹城公司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并申请追加上海房地局为该案第三人。本院于1999年10月11日作出(1998)民终字第161号民事判决认定,虹城公司在二审期间申请追加上海房地局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实际是对双方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有争议,属于另一个性质的法律关系,不属本案第三人。由于虹口区政府并非在合同约定的14个月内完成拆迁,虹城公司根据不安抗辩和同时履行抗辩的原则,有权迟延付款。在虹城公司诉讼后,虹口区政府在一审法院开庭时才主张已经完成拆迁,且双方对拆迁范围存在争议,因此,在法院没有作出判决上的认定前,不能以开庭日作为已经履行的日期,应当以法院判决生效的日期作为虹城公司付款的日期,一审法院判决虹城公司自1997年6月17日至判决生效之日止以7,170,505美元为总值每日按万分之三给付滞纳金,缺乏依据,依法应当纠正。据此判决:一、维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1996)沪高民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第(一)、(二)、(三)、(四)项。二、变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1996)沪高民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第五项为:虹城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虹口区政府委托动迁费7,170,505美元。

2000年9月11日,虹城公司依据本院(1998)民终字第161号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以上海房地局没有告知其出让的土地上存在民防工程,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为由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解除其与上海房地局签订的B地块出让合同;由上海房地局返还其土地出让金,并赔偿其拆迁的经济损失。上海房地局则提供了由虹城公司1995年1月12日、同年9月6日签收的虹口区民防办发出的《停止施工通知书》及《上海市民防工程管理办法》的复印件,以此证据证明虹城公司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

另查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七条、1993年6月15日起施行的《上海市民防工程管理办法》第十七条、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民防工程的产籍档案由市或区民防部门管理,房地产权籍档案由市或区房地局管理;上海房地局在与受让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应当对出让的土地自然状况包括地表下的设施情况告知受让人,以保证其出让的土地不存在瑕疵。另据虹口区民防工程管理所档案卡记载:虹城公司受让的A地块有一处建筑面积69平方米的民防工程;B地块分别有建筑面积76平方米及建筑面积42平方米的民防工程,其三处民防工程合计为建筑面积118平方米。上海房地局在与虹城公司签订《A地块出让合同》、《B地块出让合同》时,未履行告知出让土地现状的义务。虹城公司亦没有向有关行政部门办理拆除民防工程的审批手续,其受让的A、B地块未实际开发建设。

一审诉讼期间,一审法院委托上海公信中南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会计师事务所)对A、B地块118平方米民防工程的拆除费用进行了评估,结论为:拆除A、B地块118平方米民防工程的费用为49,511.98元。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上海房地局代表国家以合同形式将讼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虹城公司,双方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权利义务履行而发生的纠纷,属于平等主体间的民事纠纷,上海房地局要求以行政合同定性,不予支持。上海房地局就虹城公司诉讼已超过时效所提供的证据为复印件,依法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即便上海房地局提供的虹口区民防办谈话通知书能证明虹城公司已于1995年1月12日知悉讼争地块下有民防工程,但是,早在1996年11月1日,虹城公司已提出质疑,因此,上海房地局认为虹城公司起诉已过诉讼时效的理由不能成立。可认定上海房地局出让给虹城公司的地块是有瑕疵的,对此,依法应由上海房地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已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1998)民终字第161号民事判决,可以确认虹城公司与虹口区政府之间的《拆迁合同》等有效,并继续履行。而《拆迁合同》又是本案B地块出让合同解除与否的前提,且虹城公司关于解除本案讼争合同的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因此,对虹城公司请求解除B地块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返还土地出让金的请求,不予支持。对虹城公司提出的赔偿经济损失的主张,因民防工程拆除费用为49,511.98元,应由上海房地局承担。已生效的民事判决书确认虹城公司在委托拆迁及大市政配套方面也存在违约,因此,虹城公司的违约行为亦是造成其土地开发工作闲置的原因之一,虹城公司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上海房地局提供的土地存在瑕疵,土地使用权又是有价值的,故可延长土地使用权年限来折价赔偿。据此判决:一、延长虹城公司受让取得的A、B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使用年限,即从2002年1月1日起算持续50年;二、上海房地局赔偿虹城公司民防工程拆除费用49,511.98元;三、虹城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571,410.30元,由虹城公司负担71410.32元,由上海房地局负担500,000元;评估费3000元,由上海房地局负担。

虹城公司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上海房地局出让的A、B地块存在民防工程,致使其不能达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预期的经济利益,上海房地局应当赔偿土地出让金、拆迁费、工程设计费及利息等经济损失;中南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受让的A、B地块拆除民防工程费用评估为49,511.98元,并非实际发生的费用,该费用的数额应当以实际拆除所发生的费用损失为依据。为此,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法院判决,依法予以改判。上海房地局答辩同意一审法院判决,请求二审法院予以维持,驳回虹城公司的上诉请求。

本院审理认为:虹城公司依据与上海房地局签订的《A地块出让合同》及《B地块出让合同》的约定,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已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上海房地局依约交付了出让的A、B地块,且虹城公司对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其解除土地出让合同的主张及以延长虹城公司受让的A、B地块土地使用权年限作为虹城公司使用土地年限减少的损失之判项没有提起上诉,因此,虹城公司上诉主张上海房地局赔偿其土地出让金及利息,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上海房地局与虹城公司之间不存在拆迁补偿的法律关系,在虹城公司与虹口区政府之间履行《委托拆迁和市政配套合同》及《虹口区大市政配套费的合同》中,由于虹口区政府对B地块逾期拆迁,导致虹城公司已经受让的A地块延期开发建设,为此,本院(1998)民终字第161号民事判决已经判令虹口区政府偿付虹城公司赔偿金2,645,912.13美元,赔偿虹城公司A地块土地使用年限减少的损失130,146.91美元。虹城公司与虹口区政府之间的拆迁合同合法有效,已经履行,因此,虹城公司主张上海房地局支付其拆迁费及利息损失,缺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上海市民防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民防工程系防空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拆除民防工程必须由用地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拆除。虹城公司至今尚未向有关民防部门提出拆除民防工程的申请,该工程项目用地至今亦尚未开发建设,且本院(1998)民终字第161号民事判决已经认定:“虹城公司在委托拆迁及大市政配套方面也存在违约”,因此,虹城公司的违约行为亦是造成其土地开发工作闲置的原因之一。虹城公司主张上海房地局赔偿工程设计费、工程款等费用,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因虹城公司没有办理拆除民防工程的报批手续,民防工程尚未实际拆除,一审法院委托中南会计事务所对该民防工程的评估结论,应当作为上海房地局支付虹城公司拆除民防工程费用的依据,虹城公司以中南会计师事务所评估非实际发生的费用为由主张上海房地局再行支付民防工程的拆除费用,没有事实根据。一审法院根据上海房地局在履行双方签订的《A地块出让合同》及《B地块出让合同》中,没有将虹城公司受让的土地存在民防工程的现状告知虹城公司的违约事实,判决由上海房地局赔偿虹城公司受让取得的A、B地块使用权年限,即从2002年1月1日起算持续50年,上海房地局已经承担了相应的违约责任,虹城公司没有举证证明其他实际经济损失发生的事实,本院不予认定。综上,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当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篇8

关键词:基层土地整理;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基层土地整理工程周期性较强、过程繁琐。在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基层土地整理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促进高标准、高程序化、操作性强的施工规范和及管理标准,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进行项目的现场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对工程的施工周期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1.1 合同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来说,工程管理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依据是项目合同。在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项目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对各种设备仪器的具体操作、规定的工期、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工程所有的材料等等,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整改,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避免工期延误导致的成本损失。

1.2 环境管理

通常,基层土地整理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格外加强对环境问题的控制,避免因不必要的因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有效的管理和限制工程施工中出现持续性或暂时性的的阻碍因素,要从根本上降低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在施工工程中,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消音处理。保证施工人员都带有防护口罩等;第二,在工程交接阶段,要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清除,比如施工现场的清理。

1.3 材料质量管理

任何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材料的质量都是工程质量的前提保证,基层土地整理工程也不例外。在工程材料的选材中,项目工程的多数材料多有当地私人的砂石厂生产,材料的质量优劣不一,甚至部分工厂原材的质量不能保证。因此,在选材的时候,工程的材料选购人员应该对工程现场所购买砂、石的料场进行考察,必要时还要提取原材料的样本。对各种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后,根据分析报告选择原料的供应厂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水质量的优劣对工程质量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部分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经过工程人员的抽样取证,发现工程施工现场的水质不佳。所以,在盐碱化严重的基层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构建一个蓄水池,同时还要在蓄水池的周围用砂浆拌合混凝土进行涂抹,避免饮用水源的渗漏,

1.4 施工质量

在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中,控制施工工程的质量主要包括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竣工这几个阶段。一般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第一要务是改善工程的管理手段,控制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各阶段的施工行为;(2)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工程设备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3)一般来说,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和正确的施工计划的编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1.5 施工安全

在基层土地整理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管理。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施工,保证各种安全制度、政策、规程和条例落到实处,使其能够切实规范工程现场的各种施工行为,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财产安全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做好提前预防,有效避免各种伤亡事故的出现,做好劳动方法和劳动对象的有效管理,进一步消除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6 项目工期控制

就目前来说,多数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以为工期是工程承建单位的责任。其实,根据实际的情况,只有在各个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工程项目的工期才能得到保证。监理应及时签发开工指令,主动与业主沟通、协调。设计及时提供设计服务,对重大技术问题、工程变更问题提出技术性建议。小区业主应树立为施工、监理服务的思想,创造条件做好环境协调等工作。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按时完成。

一般来说,影响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工期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到工程施工过程与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第二,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的具体地点、周围环境和施工的实际时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改变影响工程施工过的各种因素。对于不能改变的额客观原因,可以尽可能减少其不利因素,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率,缩短工程施工的时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借由一定的手段采取各种手段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属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范畴。在基层土地整理工程的施工中,要着重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整个工程施工的周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现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土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0引言

土地工程项目是指通过组建项目运作机构,按照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调整规划及综合整治,以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和生产力,达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种投资建设活动[1]。工程施工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阶段之一,施工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指承揽土地工程项目任务后从施工准备工作开始,经过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的全部管理过程,同时包括项目施工企业对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控制、协调等。陕北百万亩吨粮田建设项目是陕西省重大土地整治五大工程之一,自2010年开始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新增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2],针对具体土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项目施工管理的处理措施方法,提高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

1土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分析和关键处理因素

1.1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1.1.1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

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尤其是较大和复杂的施工项目,工期较长,影响进度因素较多。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客观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受施工地点、施工季节、意外事件的发生等,这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难改变;主观因素受相关单位影响、施工单位技术失误、施工组织管理不利。

1.1.2施工进度控制的方法

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1.2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1.2.1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施工质量控制是围绕控制的任务展开,不同区域的项目由于建设内容和所属的自然区划、水文地质不同,其控制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从工程质量的总体状况、工程整体结构和各部分应具备的功能看,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参与施工的人员;原材料、构配件;所用施工机械设备;采用施工方法、检验方法以及生产技术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等,对这五个方面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1.2.2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为了保证施工单位建立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采用PDCA方法(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计划应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3]。该方法在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正确执行质量计划的实施方案,努力实现预期的施工质量目标。同时通过各种检查及作业者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施工中的质量现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3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1.3.1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

影响施工成本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质量、工期长短、耗用资源的价格、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质量,这一部分成本属于质量保证成本,即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采取相关措施而耗费的开支;施工工期越长,施工企业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和财务费用也就越多。缩短工期通常意味着需要加大资源投入,也会增加成本;项目施工通常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此周期内,耗用资源的价格从客观上讲必然有一定的变动,但施工成本是在开工前就已经计划确定,这一部分成本的变化较难掌握,应在合同条款中作出必要规定;施工管理水平既包括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的管理水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预算成本估计不准,由于资金、原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工期拖延以及由于施工组织混乱造成材料、人工和设备浪费等,都会影响施工成本。

1.3.2施工成本的控制要点

成本的综合性控制。施工成本目标不是孤立的,它只有与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工作质量要求、消耗等相结合才有价值。施工成本控制的周期。施工成本控制周期不可太长,通常按月进行核算、对比、分析,而实施中的控制以近期成本为主,这样才能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主要有:寻求效率更高的技术方案;重新选择供应商;调整组织管理中某些人员或运行环节;改变重要的实施过程;依据合同,对项目承担单位、分包商或供应商的违约进行索赔。

1.4施工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

1.4.1设计变更

土地工程项目设计变更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设计单位同意后再修改设计。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对原设计不合理之处提出设计变更,经项目承担单位同意后再执行设计修改。施工单位也可根据现场条件提出合理建议,请求项目承担单位进行设计变更。

1.4.2现场签证

施工中的签证是指施工单位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预算中未包含而施工现场又实际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所办理的签证。

2结语

土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繁琐复杂的过程,特点也千变万化,但管理的宗旨: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永恒不变。随着土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步骤逐步完善和规范,将逐渐形成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程序化的、标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施工得到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郝建新,邓娇娇.土地整理项目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斯韦.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管理探讨[J].吉林农业,2011,7:57.

篇10

关键词:地下工程,风险管理,土建施工,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地下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设备风险、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组织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和材料风险六大风险因素。对于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风险因素,本文将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去诠释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影响地下工程土建施工最大的风险因素,并且提出应对建议措施。

二、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风险指标的建立

选择核对表法和德尔菲法联合的方式对地下工程土建施工风险识别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风险因素通过专家匿名讨论和调查问卷,最终得到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风险指标共六大类十八个,具体为:①设备风险。起重设备(A1)、运输设备(A2)、脚手架(A3); ②环境风险:天气风险(B1)、政治环境风险(B2);③经济风险(C)。利息调整(C1)、延付工程款(C2)、流动资金短缺(C3)、材料价格上涨(C4)、管理费用增加(C5);④组织技术风险(D)。施工经验(D1)、施工技术先进(D2);⑤人员风险(E)。项目负责人能力(E1)、地下作业危险性(E2)、人员整体素质(E3);⑥材料风险(F)。材料供应不足(F1)、材料质量不合格(F2)、材料浪费(F3)。

对具体风险指标进行概率估计,应先通过对每位专家的打分进行加权平均,

得出每个风险识别指标的综合概率值。再从施工工期、施工质量和经济损失三个方面的维度,来衡量工程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严重程度。根据专家评分表制定了风险严重程度的度量标准表,其中施工工期的影响权重占20%,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权重占20%;造成的经济损失权重占60%。

对地下工程土建施工风险指标识别出来后,再从量化角度分析考察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的不同程度来决定风险的处置及轻重缓急,同时结合企业的有限资源,及时做好风险防范,提高项目的效益。衡量项目风险对项目影响大小的一个量化值就是项目风险综合评估值,是对综合权重、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程度的综合考虑。建立这样一个函数,工程项目风险指标综合评估值是综合权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函数:

W代表综合权重;P代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C代表风险因素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某风险因素为Xi,yi为该风险指标的综合评估值,Wi为该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值,pi为该风险指标的发生概率,Ci为该风险因素的损失程度值:则有

(1-1)

则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的综合评估值为:

(1-2)

式中Y为项目风险水平的综合评估值。

三、 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风险指标分类与排序

在计算出各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估值之后,按数值大小进行分类。选取对评估值较大的风险因素,对这些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

得到地下工程土建施工风险评价中各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估值,将项目风险按其综合评估值的大小划分限三类即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类。各类风险因素的划分标准为:第一类=(1,),第二类=(0.5,1),第三类=(0,0.5)。第一类表示主要风险指标(施工经验、施工技术先进性、地下作业危险性、脚手架、人员整体素质、流动资金短缺、材料质量不合格),第二类为次要风险指标(项目负责人能力、天气风险、起重设备、施工管理费用增加),第三类为一般风险指标(延付工程款、材料供应不足、材料浪费、材料价格上涨、利息调整、运输设备、政治环境风险)。

三、应对措施

1、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第一类风险应对措施

第一类风险是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主要风险指标,它们将对地下工程的施工顺利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应重点控制。将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风险指标进行排序,分类出A类风险主要有施工经验、施工技术先进性、高空作业危险性、脚手架、人员整体素质、流动资金短缺、材料质量不合格这七大部分。对第一类风险各个指标,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这些风险降至最低。

2、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第二类风险应对措施

第二类风险是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次要风险指标,它也能对地下工程土建施工产生重要影响,它们的综合评估值为0.5致1之间,仅次于主要风险指标。由上一章的评估结果,第二类指标主要有项目负责人能力、天气风险、起重设备、施工费用的增加四大部分组成。第二类风险指标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一旦风险发生,产生的严重后果将对整个项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对第二类风险各个指标,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这些风险降至最低。

3、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第三类风险应对措施

第三类风险是地下工程土建施工的一般风险指标,它们的综合评估值为0致0.5之间,是评估值最小的一类风险指标,它们不需要很强的风险控制力度,但是也需要防范,因为风险一旦发生,也会产生工程损失。C类风险指标主要包括延付工程款、材料供应不足、材料浪费、材料价格上涨、利息调整、运输设备、政治环境风险。第三类风险指标控制过程中,应对风险指标进行跟踪,随时监督和检查各指标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偏移计划的现象,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且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度,以及时的控制各项指标的顺利。

四、 结语

在地下工程土建施工风险控制过程中,首先对各个风险进行识别,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指标进行评估,找到主要的风险因素,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并对一般风险因素建立控制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风险控制的效果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成双,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其专家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

[2] (英)克里斯.查普曼,斯蒂芬.沃德著,李兆玉等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技术和洞察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

[3]Emmet B.Vaughan,《Risk Management》,New York:Bohn Walzy,1997

[4]孙维珉,于瀚滨,关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难点和对策,建筑安全,2005,20

篇11

【关键词】土地整治;施工现场;管理方法;项目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诸如施工技术、资金、机械设备以及劳动力等等,有关部门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和组织活动务必建立在施工现场基础之上。因此,在开展土地整治工程过程中,现场管理主要是指有关管理部门审批所占用或临时占用的施工场地。

1广西马山县大石山区土地整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受到大石山区地质状况和地势条件影响,耕地散落,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虽然经历过土地整治工作之后改善了当地的耕作条件,但是整合资源非常困难,没有形成农业生产规模。(2)当地农民的思想相对滞后,这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存在,在土地连片整理开发过程中不积极、不情愿,甚至更青睐于一家一户小块耕作的模式,这无疑增加了提高耕地使用效率和耕地质量的难度系数。(3)大石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县居多,这样在财力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压力,即便有心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往往也缺乏资金的投入。(4)从广西马山县大石山区土地整治实施情况来看,在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和技术因素的限制,造成其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论证不够充分。变更设计方案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影响施工进度。此外,个别项目缺乏资金投入,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降低了土地整治项目的设计标准,与当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无法让农民满意。

2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法

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前提,在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中,充分运用科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组织形式来优化管理施工现场中的生产要素,实现高效的生产系统状态,同时也要兼顾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值得注意的是,现场管理实际上就要做好协调环境与施工的相关工作。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市场的需求提高生产物的数量和质量。各项任务要符合项目生产计划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尤其是在利润、资金、质量、产量、安全、成本、产值等施工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管理和科学组织,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研发新技术和新工艺也非常重要,对其合理利用可以有效解决施工浪费问题,使工程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劳动组织,突出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使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和改善;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物料限额领取、业务考核、施工任务量清单等制度,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费的出现频率,合理优化生产储备与资金占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专业管理,完成构建专业管理体系,尤其是在计划调度、财务管理、施工工艺、安全管理、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发挥管理系统的协调作用,实现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基础工作,保证人力资源和物资有序流动,确保各部门及时性和准确性信息流通,及时解决施工异常情况;保持现场环境,兼顾文明施工与安全施工。此外,遵循土地整治流程同样重要,如图1。

2.1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土地整治工程根本目的就是改善民生,作为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必须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实现各部门资源整合和资源配置优化,统筹规划、资金和项目,确保工作组织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实现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政策运用的灵活性。同时,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那么土地整治工作将变得毫无意义,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上下联动机制的充分运用。

2.2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

制定详实的土地整治规划需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内,尽量做到未雨绸缪。专项土地整治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坚持统筹兼顾,按照“统一发展、统一设计、统一整治、统一规划”的要求来进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村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要进行综合考虑,统筹把握生态用地、建设用地、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使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得以全面推进。

2.3必须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尊重民意

土地整治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之前,必须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即使是在土地整治前期规划设计和后期现场施工管理中,尊重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采纳,脱离实际情况盲目推进会严重影响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照顾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做到办好事、办实事。尽管广西马山县大石山区开展土地整治的时间不长,但是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①耕地占补平衡充分落实到位。通过土地开垦整理,不断增加耕地面积,耕地总量实现了动态平衡;②当地农民实现经济增收,土地整治使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耕地质量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提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③建设用地指标“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保障了非农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2.4资金必须落实到位

土地整治工作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资金的投入并且落实到位是确保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否则土地整治工作只能是无稽之谈,特别是在广西马山县大石山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影响比较大的时候,要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即建立土地整治投入机制要充分结合社会投入和财政投入来解决财力不足问题:①上级专项资金务必要争取;②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财政资金来源应该是城镇国有土地出让收入;③当地政府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可以新增土地开垦费用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与此同时,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至关重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制定解决办法和对策,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鼓励个人投资和单位投资。就广西马山县大石山区为例,在资金落实方面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向上级申请土地整治专项拨款;②土地开垦整理机构在解决耕地开垦项目资金的过程中,采用自筹的方式,建设用地指标可以用验收通过的开垦新增耕地来抵顶,在循环使用耕地开垦过程中坚持“占一补一”的原则;③荒地开垦的资金由农民自筹解决。

3结语

土地整治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复杂的、周期较长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努力,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大石山区为例分析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给与之相似的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世伟.浅析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2):52.

[2]河南实行土地整治单位信用管理[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11):13.

[3]张岩,吕哲.黑山县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条件研究———以黑山县无梁殿镇砬子山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194.

[4]陈相.浅析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施工中土地平整监理要点[J].新农村(黑龙江),2012(4):195~196.

[5]杨鹏宇,特尼格尔.加大管理力度增快施工步伐确保项目早日验收赤峰市土地整治中心对在建整治项目进行现场督查[J].西部资源,2014(6):29.

[6]全敬.施工企业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8):276.

篇12

关键词:工程造价;途径;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越来越广泛,在方方面面都对人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工程建设的稳健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及社会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直接影响了建筑业是否能持续发展。在工程造价中,必须采取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控制造价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仅如此工程管理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优化市场经济。

一、工程造价现状分析

工程建设在我国越来越普遍,概括来讲,所谓的工程造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是指完成整个工程所需要支付的投资资金,也就是建造成本;其二,对于承包商而言就是指要完成整个项目所要花费的技术劳务、市场消费、设备等方面的工程总投资资金。拿一般的工程建设来说,一个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等阶段,都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在不影响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必要的减少施工预算,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都是十分的重要。近年来,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部分问题。

第一,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这样造成部分工程接到的不同指令,部分单位摸不清头脑,所以应该建立统一的监管部门,找同一标准执行政策。

第二,未能做到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的全程监督。目前的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竞争现象,造成压缩工期、预算超标、浪费人力及物力资源等不良后果,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只有全程监督工程造价故那里才能缓解这种现象。

二、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

工程造价要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也要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要科学、全面地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降低造价成本的途径。

第一.优化工程设计。这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初始阶段,也是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阶段。一直以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承包商,都认为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所以在施工阶段就大理缩减人力物力,不可否认在施工阶段降低成本是一种途径,但是在施工阶段的前期如果意识到在工程设计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也是一种可靠的成本控制方式。工程设计方案不能只单纯地确定一套设计初稿,要在两份或更多方案中经过专业的人员商讨、研究之后决定一套最优方案,并且这套方案必须经过实际考察,复合实际需求,不能照搬其他项目方案。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不能受落后的技术影响,谦虚学习国外设计经验,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在设计阶段,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方面也要进行论证,空谈技术方案是不现实的。

第二,优化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占据了整个工程造价的很大比例,在这阶段是对整个工程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操作,但对于比较复杂设计环节。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度,设计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一起商讨设计,科学适当修改图纸。合理选用施工器材、原料,快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重点是达到工程指标。在施工顺序阶段也要合理安排,避免铺张浪费,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空闲时间,有效利用时间,而且可以缩短工程工期。优化施工阶段的进度,比如说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人力物力协调配合。同时,施工单位中标之后,可能存在人员懒散、延误工期等不良现象,所以要严格把关,从施工的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上审核施工质量。

第三,优化完工之后的成本控制。完工之后,最重要的是严格审核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中的每项条款,在设计修改、原料用量、资源支出等方面的资金用量是否合理,审核结算及在计价方面是否符合本地标准。

三、工程造价中后期管理的分析及实施办法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工程投资的管理,其二是指工程的价格管理。造价管理它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控制整个工程的投资成本,而且这也是衡量一个施工企业是否具有实力的重要指标。实施有效的工程管理手段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此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性,而且可以规范工程建设实施过程、强化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力度。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要出现物价波动、人为差额等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整个造价成本,因此要对建筑造价进行动态的管理和人为控制。提高工程建设各领域管理人的素质,严格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建设的氛围。

第二,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道德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单单满足于计价、收费等基本业务,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有更高的要求。加强从业者道德素质培养、加强法律教育,严格执法,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第三,加强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投标阶段,要遵循市场竞争的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透明化竞争,提高评标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对投标者给出的材料价位等方面的信息监控。在施工前期,加强控制设计管理,工程修改需要经过审批同意,不得私自更改,不得擅自扩建、更改投资,对于违纪、违法者要用法律手段进行惩罚;同时要有效监督工程预算,严防部分人员人为操控、暗地操作、不合理提高预算等。加强施工阶段管理,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比如从施工管理上来看,要做到责任分明,任务承包,机械、管理标准化,材料。机械等硬件设施要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家,防止私人订购,出现收受回扣等现象;施工中涉及的工程修改要严格把关,合理利用资源。

总结: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影响工程造价有很多因素,同时工程造价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必须综合各个参与部门,选择合理的建设方案,采用合适的相关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上,选取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秩序,提高施工效率,工作人员严格执法,提高自身素质,有效管理工程建设中的各项指标,保证质量,维护广大用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华敏.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09(08).

[2]童金闽.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及工程造价中后期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

[3]王伟炳.浅谈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J].山西建筑,2010(08).

[4]陈华辉.工程造价信息网的现存问题和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5).

[5]陈雪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重点与实施要点的分析[J].建筑科技与施工管理,2011(06).

[6]曹志超.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J].建工科技,2010(05).

[7]张晓健,张英钢.工程造价控制的分析[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3(04).

篇13

关键词:地铁;土建工程监理;细化管理

一、地铁土建施工概述

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城市地下工程,具有建设工期紧、工程量大、参建单位多,地层和周边构筑物复杂、施工工序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决定着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因此,加强地铁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地铁工程,施工周期长,工程投资大,影响范围广。这是由于地铁自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地铁施工管理的高质量,高要求。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时的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妥善的管理各种工程资料并制定相关责任制度,都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将综合评价系数法引入施工管理效果评定中,更是可以量化管理效果。

二、地铁土建工程监理的细化管理

1、组织图纸会审

地铁施工风险源较多,且不同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差别较大,还涉及到征地拆迁问题,导致设计文件的施工环境与实际施工时可能有所不同。监理应对设计有充分了解,以国家现行规范、地质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综合考虑设计图纸的安全可靠性,在收到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后,监理必须首先对图纸的要求及风险源有充分的了解,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图纸预会审,组织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施工人员对图纸上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图纸会审阶段,从设计项目管理的角度上对设计图纸提出问题,对设计图纸加以优化和完善,从安全可靠性、适用性和施工可行结合、经济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向设计人员提出问题,以提高设计图纸的设计质量。

2、信息管理及传递

地铁施工地点大多在城市中心,由于土方外运较多,施工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监理要随时掌握所在城市对施工的要求及城市大的活动日程,因为大活动可能对地铁进行限制施工,影响工期。监理通过网络随时了解这些信息,指导施工方采取相应对策,避免影响工期。

监理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规范信息管理工作以提高信息管理效率,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息传递平台,对建设单位最新要求及时了解并及时传递给施工单位,并及时接受施工单位各种施工信息及时传递到建设单位,包括监理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及部分情况日报,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内容完善。使业主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监理及时按照业主的要求开展工作。

3、质量控制采取全方位全面综合管理

3.1 钢筋施工管理

地铁施工所用钢筋全部为甲供物资,监理验收分为两步:钢筋进场后施工单位报监理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放置到待检区;监理见证取样进行原材复试,原材复试合格后,根据连接方式监理见证连接复试合格后,进行钢筋施工。钢筋施工工序较多、规模较大,为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监理要分部进行检查验收,比如地铁工程地连墙钢筋笼体积大、钢筋制作复杂,每个钢筋笼几十吨甚至上百吨。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应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对地连墙钢筋笼制作分六大“工序验收”,即“钢筋加工成品验收”、“下排钢筋验收”、“桁架验收”、“上排钢筋验收”、“预埋件、附件验收”、“钢筋笼整体验收”,把质量隐患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3.2 混凝土配比的控制

在地铁工程施工前,施工方会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而主要的技术参数又包括水灰比、水胶比、UEA 用量以及塌落度等,这些配置配比参数的确定是需要进行报审的,在审查中需要结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防水性等技术的要求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因此也把这个环节称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4、监理日志的书写

4.1 日期、气候及工程部位、内容、形象情况

填写日期和气候情况,如果水文、气象出现异常情况时也应描述。工程施工作业部位应具体到单位、分部、分项、单元、工序工程,包括作业桩号、高程等;施工内容应具体记录工序内容,如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结构防水等;施工形象应量化记录,如标高、方量、泥浆指标、钻孔深度等。

4.2 建筑材料、机械投入运行和设备完好情况

建筑材料现场检验和使用检查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检验认定为不合格材料的清退和更换情况;机械投入运行和设备完好情况主要记录根据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强度要求配置,并经监理审查批准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投入数量以及运行完好情况。如果发现投入的数量和运行情况不满足实际施工作业要求,应记录补充投入和暂停施工等指令情况。

4.3 工序质量检查、安全作业及文明施工情况

施工质量检验主要检验批基本单元,记录工序质量检查过程和结果情况、取样抽检过程和结果情况、测量量测过程和结果情况等,旁站项目应有针对性的制定旁站记录表格,并作为单元、工序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的附件或依据;安全作业主要记录安全作业条件检查落实情况、安全警戒落实检查情况、相关安全预案准备检查落实情况、施工过程违规处理和纠正落实情况以及文明施工检查落实情况等。

4.4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施工作业中存在施工作业条件准备问题、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施工安全环境问题、施工干扰问题以及参建各方发现或提出的相关问题等;处理情况主要包括: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处理过程、问题的处理结果,并在后续日志记录中应形成循环闭合。

5、工程安全

使用辅助器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所以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器械进行严格检查也是施工安全监理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塔吊,应该是工程安全监理要检查的重点,然而,由于其构建部分较多,所以安全监理时难度较大。塔吊的安全监理要在塔吊的不同环节进行检查,在正常使用时,监理人员要对各项环境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塔吊的安全运行。除了塔吊,物料提升机也是监理检查的重点。在对物料提升机进行安全检查时,主要要注意提升机中的钢丝绳要避免连续使用,当吊篮在工作的最低位置上时要保证卷筒有三圈以上的钢丝绳,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安全。

结束语

地铁建设的监理机构和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法律、法规及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开展监理工作,不断努力为地铁建设的监理工作摸索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为今后的监理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经验、也为公司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邱佰.地铁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交通,2013(05):118-119.

篇14

关键词:工程 软土地基 施工 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4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优质材料也不断涌现, 但是不论是先进技术还是优质材料, 都需要人们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实践, 地理条件决定设计施工方案的难易程度,只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处治方法, 才能用最小的投资达到更高的效益。

一、软土地基施工现状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此类工例不少;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由于台背填土使地基对结构物产生负摩阻力和纵向推挤作用,引起桥台发生变位以至损坏。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基础不论是用支承桩或是摩擦桩,由于台背填土引起软土层发生较大的沉降,对桥台及桩基础产生纵向推挤向河中方向和负摩擦力作用,轻则使桥台发生位移或下沉,重则损坏桥台危及桥墩,这种现象尤以轻型桥台为甚。此类现象出现不少给工程的进展和完工后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二、软土地基表层施工处理

1 表层处理法

软土地基表层处治法施工工艺与稳定土类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基本相同。采用平地机路拌法施工时, 施工前需将软土排水晾干,以防止机械陷入土中、工地存放的石灰、水泥不可太多,以够一天用为最好,最多以不超过三天使用量为标准, 做好防水、防潮等一些措施。压实与养生是表层处治法的两个重要环节,用水泥、熟石灰或离子稳固剂稳定处治土应在最后一次拌和后立即压实;生石灰稳定土,必须在拌和时碾压,生石灰水解结束后再次碾压。压实后若能获得足够的强度,可不必进行专门养生,但由于土质与施工条件不同,处治土强度增长不均衡,应做好一周时间的保养。

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反复将重锤提高使其自由落下夯击地基,从而使地基的强度提高、压缩性得到降低的方法。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粘性土、砂土、粉土、杂填土和等地基。它的特点是:增加地基的强度,减少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地基抗震动液化的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所以,强夯法还常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一般来说,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强夯法处理效果不太明显, 尤其是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处理效果更差,故对于淤泥质土地基应谨慎选用或采取其他方法。

3 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不是太深的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掉,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卵石、煤渣、等材料分层进行充填,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实行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当地基软弱土层较薄,而且上部荷载不大时,也可直接以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表层压、夯、振动等密实处理,同样可取得换填加固地基的效果。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 还适用于一些地域性特殊土的处理:消除膨胀土地基上的胀缩作用,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处理山区地基岩面倾斜、高低差、破碎、软硬不匀以及岩溶与土洞等,消除季节性冻土地基的冻胀力和防止冻胀损坏等。

4水泥搅拌桩法

水泥搅拌桩法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质量可靠、施工简便等优点。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主要是通过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及水泥水化物与黏土的化学反应及碳酸化作用, 而形成强度相对较高的桩体与桩周软土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路基稳定性及减少路基沉降的作用。

三、粉喷桩加固施工

1施工设计

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场地平整、清除障碍。如场地低洼,应回填粘性土;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铺设砂土或碎石垫层。若地表过软,则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粉喷桩的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的配比和实测的各项施工参数通过试桩来确定。试桩一般为5 根,通过试桩来确定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粉量等。粉喷桩所用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2施工注意事项

(1)控制钻机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确保粉喷桩长度。

(2)严禁没有粉体计量装置的喷粉机投入使用。

(3)定时检查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2cm。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0.5m 时,喷粉机应停止喷粉。

(4)当喷粉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粉,在第二次喷粉接桩时,其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粉喷桩施工时,泵送水泥必须连续,固化材料的用量以及泵送固化材料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其用量误差不得大于±1%。

四、竖向排水固结法施工

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的排水柱,以缩短排水距离,促进地基排水固结,增加抗剪强度。由于垂直排水柱所用材料不同,分为砂井和纸板排水两种。砂井排水法根据砂井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打入式、振动式、螺旋钻式、水射式及袋装式等。本法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加载法或缓速填土法并用,对层厚大,均质的粘土地质最为有效;对泥炭质地基效果稍差。

1施工设计

地基处理范围,为了稳定,以填土坡面下为处理对象;为防止沉降,主要以路基顶面宽度下作为处理对象。设计排水砂井时,首先假定施工方法、砂井直径、排水距离和改良范围。然后进行稳定及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时,修正假定数据,再进行计算。注意事项:查看是否有砂层存在;防止扰动四周土壤,避免降低透水性或地基强度。宜取尽可能宽的排水间距。一般情况水平向固结系数Ch 为竖向的固结系数CV 的数倍,但是由于砂井打设方法不同,实际Ch 只能达到CV 甚至小于CV 的值;砂井中的砂,在固结过程中起到排水通路的作用,因此必须长期发挥良好的透水性能。通常采用干净优质的粗砂。

2施工方法

铺砂。在砂井施工之前,地表面先铺一砂垫层。并设置排水沟,使填土内不致有较高的地下水位。打入排水砂井。其方法有打入式、振动沉桩式、射水式、螺旋钻进式及袋装式等。无论何种方式一般的沉入深度为15 ~ 20m,超过这一深度工程费用明显增大。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 由于强度低、压缩性大、含水量高、变形稳定所需时间长和透水性差,软土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需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选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不仅关系工程的投资,而且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无论采用何种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处理后的地基一定要满足强度、动力稳定性、变形和透水性要求, 以便减小道路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参考文献

[1] 周健.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11)

[2] 马梅生.对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J]. 科技风. 20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