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学入门范文

电子学入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子学入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子学入门

篇1

本书共分13 章和7个附录:1.序论,物理基本概念、信号的无线传送、波的本质、波的特点、电磁波、射频通信系统; 2.基本术语,物体与电、电动势、电流效应、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基本电变量、电信号、信号的量化; 3.电噪声,热噪声、等效噪声带宽、信号噪声比、噪声数值、噪声温度、串联网络的噪声数值、有源器件的噪声; 4.电子器件,简单电路元件、基本网络定理、半导体器件; 5.电共振, LC电路、RLC电路、Q品质因数、电感的自共振、与并联阻抗变换串联、动态电阻、普通RLC网络、选择性、带通滤波器、耦合调谐电路; 6.匹配网络,系统划分的概念、最大功率传输、测量由于错误匹配造成的功率损失、匹配网络、阻抗变换、Q品质因数匹配技术、单级LC匹配网络的带宽; 7.RF和IF放大器,普通放大器、单级放大器、栅地-阴地放大器、偏置问题、电压放大器的AC分析、米勒电容、调谐放大器; 8.正弦振荡器,振荡器判断标准、环形振荡器、相移振荡器、RF振荡器、振幅限制方法、晶体控制振荡器、电压控制振荡器、时间与振幅不稳定移动; 9.频移,信号混合机理、二极管混频器、晶体管混频器、JFET混频器、双栅MOSFET混频器、镜像频率; 10.锁相回路, PLL工作原理、PLL的线性模型、PLL应用; 11.调制,调制的需要、振幅调制、角调制、PLL调制器; 12.AM和FM信号解调制, AM解调制原理、二极管AM包络检波器、FM波解调制; 13.射频接收器,基本无线电接收器布局、非线性效应、无线电接收器规范。本书的7个附录分别为:附录A物理常数与工程前缀;附录B麦克斯韦方程;附录C二阶微分方程;附录D复数;附录E基本三角恒等式;附录F有用的代数方程;附录G贝塞尔多项式。

本书适用于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的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工程师。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篇2

关键词:电子琴;触键;功能钮;音色;节奏;和弦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需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膨涨。电子琴这一新生乐器以其丰富的音色,特有的节奏、美妙的音乐和易于掌握等优点深深打动了人们。但由于缺乏从事电子琴教学的专业教师和系统的教材与演奏曲目,导致电子琴教学一度出现鱼龙混杂、停滞不前的局面。我们电子琴教师必须重视入门阶段的基础训练,只有充分掌握了电子琴弹奏基础的同时又能熟练地控制和运用音色、节奏、音量、和弦等各种功能,才能使我们弹奏出优美动听的电子琴乐曲。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演奏方法

1.基本坐姿

凳放琴前正中,人在凳的前半端坐稳,身体略向前倾,上臂自然下垂,背部和肩、肘、腕各关节都自然放松,双手各指弯曲,手心朝下自然放于左右腿上。坐正后,从肘部提起前臂将手部五个指尖自然支撑在琴键上时,肘关节下部略高于琴键为宜。如果琴过高或过低可将琴架加以适当调节。

2.基本手型的练习

手形训练中最规范的说法莫过于“半握球”形了。在训练基本手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手放不平、掌关节塌陷等。教师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手段加以训练。抬起手臂将手臂悬于胸前,手指之间稍分开,各指关节自然弯曲,手腕放平,掌关节略凸起,将手慢慢放下用手指尖接触键盘上。由于小指较短,为了接触琴键容易造成手的重心压向小指导致手放不平。小指可不要落到琴键上悬于琴键上方,手的重心有靠向拇指方向的感觉以保证手面平整,手臂自然放松但不能松懈,不能将手臂的重量压向掌关节。将中指压住琴键作为支点向上用力,将力量送至掌关节,手腕慢慢稍向上抬起,通过反复的支撑练习、可增强掌关节的支撑力。

3.五指触键练习

臂慢慢抬起,在手臂的带动下手掌自然下垂,手腕凸起。然后慢慢放下,在手指接近琴键,手腕基本放平的瞬间,手指果断触键弹出第一个音。这时手的自然重量落在手指尖上,手腕放松不要下沉用力。手指的第一关节应自然弯曲,保持手的平衡稳定。在保持四拍以后再徐徐抬起,继续以同样的方法弹第二个音,如此依次练完五个音。在弹奏大指时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略弯曲,第二关节向外稍稍拉开一些,触键后自然放松,不可向内推压用力,否则会造成第二关节变形。在弹奏二、三、四、五指时,第一关节要站牢,不要折指,手指力量垂直向下,不要向掌心用力。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训练。一是将右手2、3、4、5指与左手5、4、3、2指的第一关节相互勾住,来体会力量传送第一关节的感觉。二是将双手抬至胸前,两手各指相对合拢,拱起呈棒皮球状,五对指尖肉垫相对顶住(即1对1、2对2、3对3 、4对4、5对5),邻指间稍分开,以相对的指尖“拍打”各种节奏组合来训练弹奏动作。

4.连音奏法

连续弹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称为连音奏法。它要求先用手的自然重量落下去弹奏第一个音,然后将这个手指保持在琴键底部继续发音,直到下一个手指触键发音的一瞬间才离键。这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因离键过迟而产生的两音同时发声和因过早离键而产生的两音断开的现象。力量的重心应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手腕也应跟随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稳地移动。在学习连奏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一个手指触键时,其它的手指也跟着用力,尤其是拇指和小指容易紧张翘起来,从而造成整个手背的紧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当一个手指触键后不要急于弹第二个音,而是要检查一下其它手指是否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等到下一个手指抬起,从心理到手指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后再果断地弹奏下一个音,而前一个手指应迅速离键。

5.跳音

跳音奏法即断奏也可以说是手腕的运动。它比非连单更为短促,更为轻巧和有弹性。弹奏时手臂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只用手腕的上下摆动来弹奏,手指在触键后要马上离开,这时手腕要尽快抬起回到原来的位置,准备弹奏下一个音。在弹奏断音时要利用手腕摆动的弹性来弹奏,有一种向下“甩”的感觉,同时指尖要站住,手指的第一关节不要软,把力量集中、有弹性地送入键盘。根据不同的音乐要求,跳音还可以有手臂、手腕、手指等不同的奏法,但手腕的弹性及自下向上的弹跳是奏好跳音的基础。

6.音阶、琶音

在弹奏音阶时,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拇指的移动。在弹奏八度以上的音阶时,拇指要从3、4指下面钻过去。拇指在触键后,马上要向下一个要弹的位置移过去。这时手腕可略高一些,不要过分下垂,否则拇指很难钻过去,并会出现一跳一跳的现象,使音阶不能连贯地演奏下去。在弹奏琶音时,由于音程的距离比音阶更远,所以就更加困难。要想把琶音弹奏得均匀、流畅,手臂的放松及手腕的旋转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手腕的旋转动作就是在弹奏琶音过程中,当拇指触键时,手腕处于正常位置,当拇指离键向下一个位置移动,而其它手指在弹奏时,手腕逐渐抬起,直到拇指弹奏下一个音时,手腕又回到原位,并开始准备下一个动作,周而复始。初学时可把琶音分开来慢练,以一个八度为单位,严格按照规范的手法练习,体会手指运动中的位置感。

7.和弦

弹奏电子琴自动伴奏的和弦时要注意合理运用和的转位,不要拍打琴键,手指要贴键弹奏,有一种推的感觉,手指触键要整齐,如果手指有先后弹出,和弦的性质就会出现错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1.识谱法

识谱是贯穿整个电子琴学习各阶段的重要课题。识谱上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练习过程的错误,影响练习目的的实现。识谱前要做到三看三抓:一看谱号,就能明确音符的唱法。二看调号,明确是什么调,什么音要变化。三看拍号,知道强弱规律,一抓节奏、二抓音准、三抓节拍。三看三抓是识谱的关键,能够避免很多容易出现的错误。

2.分段练习法

练琴最忌讳的恐怕就是从头到尾反复地弹。分段练习,就是根据音乐或者根据练习曲目的技巧内容,把乐曲分成若干部分,逐段加以练习,练好一部分再练下一部分,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练。这样练习的优点是节省时间,针对性强,最适合于较长的练习曲与乐曲。分段练习要按乐曲的结构进行。

3.攻克难点的练习

差不多每个练习曲或乐曲都有重点和难点。但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分析其技术要领,给予正确的示范和解决办法。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集中突击,直到最终完全克服。

4.慢练法

篇3

关键词:电子琴;触键;功能钮;音色;节奏;和弦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需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膨涨。电子琴这一新生乐器以其丰富的音色,特有的节奏、美妙的音乐和易于掌握等优点深深打动了人们。但由于缺乏从事电子琴教学的专业教师和系统的教材与演奏曲目,导致电子琴教学一度出现鱼龙混杂、停滞不前的局面。我们电子琴教师必须重视入门阶段的基础训练,只有充分掌握了电子琴弹奏基础的同时又能熟练地控制和运用音色、节奏、音量、和弦等各种功能,才能使我们弹奏出优美动听的电子琴乐曲。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演奏方法

1.基本坐姿

凳放琴前正中,人在凳的前半端坐稳,身体略向前倾,上臂自然下垂,背部和肩、肘、腕各关节都自然放松,双手各指弯曲,手心朝下自然放于左右腿上。坐正后,从肘部提起前臂将手部五个指尖自然支撑在琴键上时,肘关节下部略高于琴键为宜。如果琴过高或过低可将琴架加以适当调节。

2.基本手型的练习

手形训练中最规范的说法莫过于“半握球”形了。在训练基本手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手放不平、掌关节塌陷等。教师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手段加以训练。抬起手臂将手臂悬于胸前,手指之间稍分开,各指关节自然弯曲,手腕放平,掌关节略凸起,将手慢慢放下用手指尖接触键盘上。由于小指较短,为了接触琴键容易造成手的重心压向小指导致手放不平。小指可不要落到琴键上悬于琴键上方,手的重心有靠向拇指方向的感觉以保证手面平整,手臂自然放松但不能松懈,不能将手臂的重量压向掌关节。将中指压住琴键作为支点向上用力,将力量送至掌关节,手腕慢慢稍向上抬起,通过反复的支撑练习、可增强掌关节的支撑力。

3.五指触键练习

臂慢慢抬起,在手臂的带动下手掌自然下垂,手腕凸起。然后慢慢放下,在手指接近琴键,手腕基本放平的瞬间,手指果断触键弹出第一个音。这时手的自然重量落在手指尖上,手腕放松不要下沉用力。手指的第一关节应自然弯曲,保持手的平衡稳定。在保持四拍以后再徐徐抬起,继续以同样的方法弹第二个音,如此依次练完五个音。在弹奏大指时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略弯曲,第二关节向外稍稍拉开一些,触键后自然放松,不可向内推压用力,否则会造成第二关节变形。在弹奏二、三、四、五指时,第一关节要站牢,不要折指,手指力量垂直向下,不要向掌心用力。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训练。一是将右手2、3、4、5指与左手5、4、3、2指的第一关节相互勾住,来体会力量传送第一关节的感觉。二是将双手抬至胸前,两手各指相对合拢,拱起呈棒皮球状,五对指尖肉垫相对顶住(即1对1、2对2、3对3 、4对4、5对5),邻指间稍分开,以相对的指尖“拍打”各种节奏组合来训练弹奏动作。

4.连音奏法

连续弹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称为连音奏法。它要求先用手的自然重量落下去弹奏第一个音,然后将这个手指保持在琴键底部继续发音,直到下一个手指触键发音的一瞬间才离键。这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因离键过迟而产生的两音同时发声和因过早离键而产生的两音断开的现象。力量的重心应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手腕也应跟随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稳地移动。在学习连奏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一个手指触键时,其它的手指也跟着用力,尤其是拇指和小指容易紧张翘起来,从而造成整个手背的紧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当一个手指触键后不要急于弹第二个音,而是要检查一下其它手指是否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等到下一个手指抬起,从心理到手指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后再果断地弹奏下一个音,而前一个手指应迅速离键。

5.跳音

跳音奏法即断奏也可以说是手腕的运动。它比非连单更为短促,更为轻巧和有弹性。弹奏时手臂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只用手腕的上下摆动来弹奏,手指在触键后要马上离开,这时手腕要尽快抬起回到原来的位置,准备弹奏下一个音。在弹奏断音时要利用手腕摆动的弹性来弹奏,有一种向下“甩”的感觉,同时指尖要站住,手指的第一关节不要软,把力量集中、有弹性地送入键盘。根据不同的音乐要求,跳音还可以有手臂、手腕、手指等不同的奏法,但手腕的弹性及自下向上的弹跳是奏好跳音的基础。转贴于

6.音阶、琶音

在弹奏音阶时,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拇指的移动。在弹奏八度以上的音阶时,拇指要从3、4指下面钻过去。拇指在触键后,马上要向下一个要弹的位置移过去。这时手腕可略高一些,不要过分下垂,否则拇指很难钻过去,并会出现一跳一跳的现象,使音阶不能连贯地演奏下去。在弹奏琶音时,由于音程的距离比音阶更远,所以就更加困难。要想把琶音弹奏得均匀、流畅,手臂的放松及手腕的旋转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手腕的旋转动作就是在弹奏琶音过程中,当拇指触键时,手腕处于正常位置,当拇指离键向下一个位置移动,而其它手指在弹奏时,手腕逐渐抬起,直到拇指弹奏下一个音时,手腕又回到原位,并开始准备下一个动作,周而复始。初学时可把琶音分开来慢练,以一个八度为单位,严格按照规范的手法练习,体会手指运动中的位置感。

7.和弦

弹奏电子琴自动伴奏的和弦时要注意合理运用和的转位,不要拍打琴键,手指要贴键弹奏,有一种推的感觉,手指触键要整齐,如果手指有先后弹出,和弦的性质就会出现错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1.识谱法

识谱是贯穿整个电子琴学习各阶段的重要课题。识谱上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练习过程的错误,影响练习目的的实现。识谱前要做到三看三抓:一看谱号,就能明确音符的唱法。二看调号,明确是什么调,什么音要变化。三看拍号,知道强弱规律,一抓节奏、二抓音准、三抓节拍。三看三抓是识谱的关键,能够避免很多容易出现的错误。

2.分段练习法

练琴最忌讳的恐怕就是从头到尾反复地弹。分段练习,就是根据音乐或者根据练习曲目的技巧内容,把乐曲分成若干部分,逐段加以练习,练好一部分再练下一部分,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练。这样练习的优点是节省时间,针对性强,最适合于较长的练习曲与乐曲。分段练习要按乐曲的结构进行。

3.攻克难点的练习

差不多每个练习曲或乐曲都有重点和难点。但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分析其技术要领,给予正确的示范和解决办法。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集中突击,直到最终完全克服。

4.慢练法

篇4

【关键词】模拟 电子课程 教材建设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综合训练性质的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有关课题的设计和线路搭试调试,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的难点在于,既不能不注意到前期课程的作用和效果,又不能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处理得和“电子制作”等课程完全在同一层次上,即应该体现课程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就需要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选取、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建设,才能符合当前社会形势下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性质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非电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电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机化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它的主要任务是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将电子技术运用到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全课程以电路基础知识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为主线,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够用和实用”的教改方向,在基本理论部分特别强调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的理解,去掉或避开通常烦琐的理论推导过程。在模拟电子技术部分根据现代电子技术发展,侧重集成电路器件的应用。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把课堂教学同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生产实习等措施,使得理论与实践形成了有机的结合以利于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机电专业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现状分析

现今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的理论框架是晶体管发明以后美国科学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匆匆忙忙搭建起来的。一个学科理论完善起来至少需要几百年时间。模拟电子学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因此是难以完善的。传统模拟电子学基础理论有很多缺陷,传统模拟电子技术教材有很多问题甚至错误。模拟电子学深层次的问题有概念错误及方法低效等。例如小信号放大器概念虚幻缥缈,图解法笨拙低效及放大器性能指标参数叙述残缺不全等。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缺陷错误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理论的错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数字电子技术等很多学科都能挑到比较好的书,而模拟电子技术很难找出一本好书,而且抄袭风盛行,其根本原因就是目前模拟电子学基础理论有系统性错误和空白,但是长期没有人敢碰它。结果教材不少,但难有发挥,基本都是互相抄的。“那些译本也是漏洞百出,只能将就着看”。

传统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的系统性问题实际反映了模拟电子学的思维混乱。基础理论上的思维混乱不解决,必然引起教材作者的思维混乱。而教材作者的思维混乱必然引起读者的思维混乱和工作效率及学习效率低下。几个方面的思维混乱和效率低下是当今模拟电子技术难教难学和教学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三、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编写原则与思路

(一)以现代职教理念为平台,倡导实验的创新

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电子学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中,电子技术实验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训练、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必要途径,编写教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和独立开展基本实验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电路分析和设计的理念并培养学生熟练、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的能力,进而从实际工程和系统应用出发,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电类专业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必需的专业基础。编写教材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材内容首先是给学生阅读用的。即使教师没有讲的内容,学生也应该去阅读,因此所编写的教材就应是让学生读得懂的教材。教材不是专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编写教材。深奥难懂的地方,绝对不能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而必须多用些具体材料或实例加以说明,深入必须浅出。强化器件外特性,淡化器件内部原理;强化宏观设计应用,淡化微观细节内容;强化定性分析,淡化定量推导;增加应用电路举例。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素材之间的协同性

为了适应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以及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总结了多年从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的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特点,为满足课程学时压缩的实际需要,将传统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程合并,鉴于近几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各个学校都对专业基础课学时进行压缩,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等基础课的同时学习专业基础课,内容衔接上的不连贯使得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普遍感觉困难,所以本书的编写思路是保证基础、注重应用、讲清概念、力求精练。在模拟电子基础部分,将难点分散,循序渐进。

要始终立足于模拟信号放大与处理这一条主线,保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更新,适度删减分立元器件电路,重视实际应用模拟数字的与设计案例,引入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新技术、新知识、新器件及新方法,如光电子器件、开关电容滤波器、模拟乘法器、丁类功率放大器。实训内容可以结合基础理论课程的进度安排教学,也可以单独作为电子实践训练课程。

篇5

对于航空电子领域的入门者而言,拥有一本有助于他们理解现有的和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的航空电子系统的工具书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地,对于这个领域的从业者而言,在进行设计时拥有一本阐述该领域成熟方法的概论性手册也是十分必要的。航空电子系统导论至今已是第3次修订出版,在全球各地受到工程师的广泛喜爱,被许多大学定为航空电子学领域的教材。吴文海等本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努力服务我军航空武器装备建设,为航空装备研制和技术保障尽一份微薄之力的目标,曾将本书的第2版译为中文,在中国读者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从第2版发行的2003年至今,元件级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因此作者在第3版中进行了详细的修订,介绍了自第2版出版以来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革新。

本书阐述了现代民用和军用飞机的核心—航空电子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涉及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数据输入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惯性传感器、大气数据系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和飞行管理系统等方面。为了满足高度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这些系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集成。本书运用诸多专业领域知识,使航空机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电子(控制)系统成为一门引人入胜、充满挑战的学科领域。本书第3版对诸如直升机飞行控制、电传飞行控制等方面做了修订和更新,并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改进,增加了系统的覆盖面,直升机飞行控制中增加了新的一节。

本书共分10章:1.绪论,包括航空电子学的重要性和任务、航空电子环境和单位的选择等;2.座舱显示和人机交互,包括平视显示器、头盔显示器和显示技术等;3.空气动力学和飞机控制,包括空气动力学基础、飞机稳定性和飞机动力学等;4.电传飞行控制,包括电传飞行控制的特点和优点、控制律和数字实现等;5.惯性传感器与姿态控制,包括陀螺仪与加速度计和姿态测量等;6.导航系统,包括惯性导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7.大气数据和大气数据系统;8.自动驾驶仪和飞机管理系统;9.航空电子系统集成;10.无人机。

本书工程实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辅以严谨的解释,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书既可用作航空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与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作者R.P.G.Collinson致力于航空电子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个人努力完成了这本紧跟技术前沿的权威性著作。

篇6

关键词:电子创新;实践;综合素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123

高校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了较多的专业课程,大一大二主要为专业基础课,例如c语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大三后则开设专业课程的学习,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等,因为前期大部分为理论教学,造成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因缺少动手实践经验和对专业的认知而感觉吃力,很多学生最终只是盲目的学习。不少高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对于大一初学者来说,没有任何基础知识,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私下学习或者学校的小班授课方可参赛。《电子创新入门》课程开设在大一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使所有的学生都对专业有了认识并对专业知识入门学习,有利于学校竞赛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

1 传统的培养计划存在一定的弊端

电子信息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设计、制造和研发[2]。然而大部分高校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传统的培养计划中,总是忽略一年级学生在专业认知方面的学习,部分高校甚至到大一下学期才有关于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这样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大一期间对于本专业过于茫然从而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几乎所有的高校会选择在大二期间开设专业基础课,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少量的实践课程涌入,使一部分学生措手不及,从而成绩出现明显现象[2]。另外,各大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都有相关的竞赛,比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前期是非常关键的参赛阶段,却因为大一期间没有相关课程的培养计划,而出现了竞赛瓶颈。

2 《电子创新入门》课程介绍及实施步骤

《电子创新入门》是一门教与学相结合的课程,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进行对应的实践。将其分为《电子创新入门上》和《电子创新入门下》,分两个学期完成。其中《电子创新入门上》主要完成基本元器件的的认识及应用、基本仪器的认识及使用、练习焊接技术,第一阶段: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及应用,了解元器件在相关软件中的一些代号;第二阶段:常用仪器的教学,通过相关视频教会学生最常用的万用表和示波器的用法;第三阶段:学生们学习并练习焊接技术,焊接基本元器件、看电路焊接,再通过示波器或万用表测信号,最后通过电子套件的焊接与测试做为学生的考核成绩。《电子创新入门下》主要完成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应用,第一阶段: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认识、使用以及相关软件的安装练习,使学生了解各个软件的使用方法;第二阶段:基本电路的控制实现,仿真及实物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若干个实例学会使用单片机;第三阶段:单片机控制器的创新实现的考核[1]。

3 《电子创新入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教材的选用

针对《电子创新入门》课程性质,以实际应用为主,上学年选用教材以基本元器件认识为主,教师配以大量辅助资料,并做好本校实验室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的视频录制,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习,焊接也是以优秀焊接视频为教材,包括直插式芯片和贴片式芯片的焊接方式。下学年主要是内容以单片机和protues的结合此类教材为主,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相当重要,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学习,教材的学习和学习笔记的巩固需要相辅相成。

3.2 教学进度及内容

(1)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大一期间须有对本专业的认识,大一上学期的《电子创新入门上》的教学从最基本的元器件认识入手,电阻、电容、电感、开关、集成电路芯片、蜂鸣器、三极管、二极管、数码管等等,并发放元器件,让学生认识各个元器件引脚,学会测量,估读等,同时会用这些元器件设计简单的电路,接着学生观看本校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相关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学习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最后教会学生如何焊接,并申请部分教学经费购买基本的元器件,面包板和万能板以及电子套件,如对讲机电子学习套件,让学生在大一上学期能够看得懂电路,并练好焊接技能。

(2)大一下学期,c语言已经开始学习,当c语言前期的基本的语法知识教学完毕后,即可开始《电子创新入门下》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可以使用往届学生工艺制作成品,随后通过上学期基本元器件的简单的电路知识,进行整体的电路搭建,学生首先用keil开发环境和protues软件相结合,再通过面包板搭建led灯电路,做亮灯、闪灯、流水灯、跑马灯以及呼吸灯,搭建三极管驱动蜂鸣器电路以及数码管电路等等,不仅对c语言课程的语法(for,while等)进行了巩固学习,同时实验的成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这些简单的程序编写以及电路搭建,不仅有益于计算机等级考试,对竞赛也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大家将元器件组合搭建电路、焊接并控制成功,实现最终的创新考核。

4 结语

《电子创新入门》开设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年级,具有深远意义,并将会在该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认可。该课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程充分的结合了本专业学习的特点,理论结合实践,不仅使学生能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学生们的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及电子竞赛有很大的帮助。《电子创新入门》课程解决了电子信息类学生在大一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空白期,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巧巧,王献合.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2016(16):266.

篇7

Abstract: Using o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 in the course practical training of Electronic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to study and improve indepen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bottleneck of resources is solved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nd new ways of practical training of basic courses are set.

关键词: 机电专业;资源;计算机仿真;课程实训;应用能力;新途径

Key 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pecialty; resources; computer simulation; practical training; application ability; new wa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96-02

0引言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我院装备分院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训中,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往的实训课程,是在进行完电工电子实验的基础上,手工焊接一个实际的印刷电路和所需的元器件来完成。在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此项实训准备材料的周期长,采购、维护成本和场地费用高。同时,由于实训环的课程安排均是在十或十二周的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这段时间,各专业实验室均是在包括白天、晚上星期六、日在内的满负荷运行。我院在校生在一万一千人以上,需要做实验、实训的师生人数众多。为了保证实验实训质量,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必须保证实验、实训时间和实验、实训质量。为此,实验实训资源和时间的矛盾在十二周到十九周这段实践环节安排上,产生了比较突出的时间与资源瓶颈。采用软件仿真技术与实物实验实训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瓶颈问题。

1利用Protel印制板绘制软件结合Multisim电工电子仿真软件进行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训练

Multisim电工电子学仿真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ImageTech公司的产品,是世界公认的几大电工电子仿真软件之一。基于个人计算机运行的该软件,易学易用,高校电工电子学所教授的知识,采用该软件均可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PROTEL软件是美国POR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

而采用此软件可以仿真电工学、模拟电子学、数字电子学的基本电路和复杂电路,运行状态直观明晰,其结果与实物仿真完全一致。所以利用该软件是可行的。

在仿真的基础上,让学生将仿真结果与实物运行的结果相对比,使学生产生立体的思维与学习,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我院装备分院的本科和专科学生需要进行电工电子实训的学生数达到了11个班级,共计350人以上,实训条件满足不了要求。因此,我们利用Multisim教学版共享软件首先在分院计算机中心开设了电工电子学的仿真训练课程,编写了详细的实训指导书。在上机实习前,对学生集中进行仿真实例和软件基本操作的讲解,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从软件的安装开始,对实训指导书上精选的仿真实例进行全面的仿真训练,教师全天候的现场辅导教学。由于我院硬件教学资源相对有限,而此软件所提供的仿真直观易用,并且只要有计算机就可以进行,所以,此种方法可解决实验室硬件教学资源矛盾。在现今计算机极大普及的条件下,学生在理论教学上存在难以消化的问题,通过软件仿真都可以得到计算机仿真的验证。这种实训安排,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与参与热情。与此同时,我们开设了Protel线路板原理图和印制板绘制软件的训练。两套软件在平均每个班级20学时的实训课程中,收到了极好的实训效果。学生普遍感到利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实训学到了自我提高电工电子学理论知识的捷径。在采用此方法的11个班级中,实训的成绩普遍达到中等以上,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的学生数达到了75%以上。最可贵的是,学生感到电工电子学不再是难学的理论,而是跃然在计算机屏幕上的鲜活的实例。并且过去感到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变得简单和容易掌握了。从仿真分析到印制版制作,通过实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的课程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的讲授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也为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开辟实训课程的新路子积累了经验,节约了教学经费。

2利用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进行单片机仿真实训教学

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相比电工电子学的教学难度更大一些,不仅有硬件的学习,也要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学习。此实训是在相应的单片机实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电工电子学实训面临的状态一样,实物实训安排非常紧张,就是安排下了,实训的内容也是有限和单调的。同样,对于学生来讲,在单片机课程理论讲授和课程实验中取得的进展十分有限。为了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理论并熟练掌握汇编语言调试与仿真技术,在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状态下,我们在单片机实训课程中引入了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教学版软件和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调试软件Keil。Proteus软件是目前最好的模拟单片机器件的工具,可以仿真 51系列、AVR、PIC等常用的MCU及其电路(如LCD、RAM、ROM、键盘、马达、LED、AD/DA以及部分SPI器件和部分IC器件)。Keil uVision2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和汇编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两种软件联合使用,进行仿真。针对单片机实训课程,参考相关的资料,我们编写了近160页的单片机实训指导书。以单片机AT89C51为例,例举了70个单片机仿真调试线路,基本上做到学生对单片机从简单到综合应用的实例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同样做到了两人一组,每人一题,独立绘制单片机应用原理图,并进行汇编语言编制与调试。结合原理图进行单步调试仿真以及断点仿真和调试。同样,首先由教师进行软件操作和实例讲解,然后由学生每人一机进行实例的仿真实训,教师在实训场地现场辅助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仿照实例进行单片机仿真,并将仿真的结果与实验箱实物仿真结果进行实践对比。通过单片机仿真实训,学生找到了熟悉和掌握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和软件学习的工具。通过对单片机应用实例的仿真调试,使学生对单片机软硬件的熟悉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增加了对单片机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为进一步深入掌握单片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由于该软件易学易用,通过仿真实训,使学生对单片机的理论和应用不再畏惧,而是焕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单片机的实训成绩均在中等以上,优良率较采用此方法前提高了70%以上。

3经验总结

通过利用以上教学版软件开展的基础课程的实训,我们克服了实验实训资源相对紧张的矛盾,实训的学时和内容不仅满足了教学要求,而且学生通过实训提高了对基础课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最有意义的是,学生掌握了对所学课程自我练习、自我提高的工具和钥匙,有助于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培养提高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能力;有助于优秀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和提高应用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钻研和学习,达到较高的综合应用水平。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讲授、毕业设计的综合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理论课开展项目教学,以软件动态多媒体演示和课堂讲解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积累了经验。

由于教学版软件属于共享软件,因此只要具备计算机硬件条件和有限的实验室硬件资源,就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训。这种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实物的结合,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创造更好的基础课实训条件开创了新的途径,探索与丰富了在实训环节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郑步生.Multisim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毛哲.电路计算机设计仿真与测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姚四改.Protel99SE电子线路设计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周润景.Proteus在MCS-51&ARM系统中的应用百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射频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N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RFID 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是一种从八十年代逐渐走向成熟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实现无接触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技术。他的发明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并包含了现代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数据存量大、不易损坏、可识别各种复杂运作的物体等优点。如今,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和资金等方面,是当前最受人们关注的技术之一。随着无线射频识别(RFID)在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其在智能门禁系统方面的应用也已逐渐趋于成熟。

一、RFID 技术工作原理

RFID 技术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是用RFID系统为无源系统,即当射频卡进入读卡器读取范围内后,接受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产生的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通过读卡器的读取处理,会自动将信息送至中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二、智能门禁系统

智能门禁系统是一种智能化数字安全管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管理人员出入的智能化系统。可以控制不同身份的人出入区域,随时记录各类人员的出入情况,对没有权限进入区域的人会礼貌拒绝,这种智能安全系统大大的提高了控制区域的安全性,保护各项财产不受侵犯。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在系统控制的所有范围内,预先对各种不同地域和层次设置出相对应的密码和卡片,在每个地方的入口处或档案室门口等处安装读卡器,人员想要进入,需要把卡放在读卡器上识别,并且输入密码正确,读卡器把读取到的数据和密码一同发送到控制器,经控制器的快速判断后,如检测合格,门锁会自动开启,方可顺利通过。否则系统则会自动报警。智能门禁系统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门锁,而卡和密码代替了传统的钥匙,以这种高科技的智能管理系统配合电脑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了很多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门的很多不足,其优良的设计和精准的检测技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方便。

三、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硬件组成

门禁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控制器、感应读卡器、电锁、电脑和通讯扩展器组成,且系统采用总线形网络结构,这样扩展方便,最多可连接二百多个智能门禁控制器。由于每个智能门禁控制器最多可选择四扇门,以此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也就是说,每个子网络最多可控制一千多扇门。如果门禁系统是总线型有线传输出入口控制系统,那么可以选择采用RS485总线型网络组网,其传输距离为一千米以内,覆盖面及其宽广,如需延长则增加中继信号放大器即可。当持卡者进入门禁系统的监控范围内,使用读卡器读卡,门禁控制器随即接收读卡器所传递过来的信息,并发送至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判断处理,完成后,智能门禁控制器对门锁进行相关动作,并且把接收到的讯息进行记录整理,并且传送给中央控制器作为历史存档,供以后查询使用。在出门时,只需按下出门按钮,门锁会自动打开,整体运作过程方便快速。

2.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智能门系统除了可以满足一般的安全防护外,还结合电脑加强了系统的管理性和精准的人员出入记录等。这些优点使智能门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并且缩短了系统的反应能力,其具有以下功能:

门权限制:可以把门禁智能系统预先设定为根据人员权限判断是否有通行资格,为了更加精准可以配合设定有效日期,在一天内也可设置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可随意调整、任意设定,这项功能更加了符合人性化和管理化。

电子钥匙:发行授权后的电子卡,可以当做钥匙,将电子卡在感应器前晃一下,感应器接收到正确信息后,指示灯随即由红变绿,门锁将自动打开。持卡者通行后,控制系统将会记录通行者的姓名、卡号、开门的时间和日期等信息。这样方便以后管理者在需求时,可调取通行记录以便查询使用。

操作密码和权限:每位有权限的操作人员有随意修改自己密码的权利,以此提高安全意识和性能,同时,门禁智能系统也可把不同的操作人员分别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方便操作管理。另起联动功能:当发生意外与紧急情况时,中央控制器能够同时对各个控制器发出讯号, 打开所有的门禁系统以疏散人员并且发出报警信号。此外,门禁智能系统当遇到非法侵入情况时也能够及时报警。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逐渐加强了安全意识,对于财产的防范工作也提高了警惕。对此,智能门禁系统的发展将有更宽广的空间,未来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必将更方便、精准,快捷、人性化。也将会用于更多的行业,将会覆盖物流管理、消费系统等行业,真正做到贴近人们生活,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安全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健,汤瑞财.基于RFID-SIM的门禁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0(22).

[2]李春茂,王鑫.射频识别技术安全问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

[3]黄超,刘玲,霍汉强.RFID技术在体育赛场管理的运用[J].大众科技,2009(07).

[4]谷明月.浅谈RFID技术在中国社会的发展[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12).

篇9

【关键词】电磁场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

《电磁场理论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电子与通信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本课程在普通物理电磁学定性介绍的基础之上,利用完备的数学手段对宏观电磁规律进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教学内容着重于电磁场基本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严密性,注重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推导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介绍一些电磁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课程内容是形成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必备基础,在整体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电磁场理论基础课程的现状

北京理工大学的电磁场理论基础课程的现状为:(1)本课程针对信息与电子学院大三学生开设,其前提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和高等数学的相关内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对宏观电磁场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2)本课程现在分为两大类,即中文班和英文班。中文班采用的是和早期物理学课程初步探讨的概念相衔接,逐步导出场的理论,因此先讨论静态场,然后再分析时变电磁场,并得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英文班目前采用的是首先以麦克斯韦方程的描述作为一组公设,然后概括多年实验观测电磁效果的结果。(3)本课程对于电子系的后续课程,如微波技术导论、微波网络等都是必要的基础,因此,作为信息与电子学院的必修课程。(4)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关于电磁场的讨论都是很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在一开始介绍和大学物理相衔接的概念部分还能理解,到后面时变场的讨论在理解上就很困难了。

二、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一)增加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种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活动,这就要求除了教师要认真备课,充满激情地讲课之外,作为受教者的学生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是一件完全被动的事情,相比教师起码要花时间和力气讲授,学生可以只是被动地接收。实际上,如果完全被动地听课,就无法真正的吸收要掌握的知识,因为只有自己主动地去听去思考,才能“捕获”更多知识。而且,学习越是具有主动性,效果越好。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近几年来,《电磁场理论基础》的学时数不断减少,当学时比较充足时,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将相应的理论推导、例题、应用一一展开,而近年来,这门课被压缩成了60学时加4学时实验的课程。随着学时数的不断减少,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程的内容,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将电子课件下发给学委,让大家课后复习消化,同时设立每周答疑时间,改进和学生的沟通。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电磁场问题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除了在射频微波领域的一直以来的重视之外,随着高速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向着更小、更快、研发周期更短的方向发展,而信号完整性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很多属于“路”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场”的问题,因此必须了解电磁场的知识,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学才能解决。结合工程实践,会让抽象的电磁场理论更形象化,也提高了学习的目标性和动力。

三、具体实施方法

(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加强课堂上互动,改善教学效果

在课堂的前5分钟,通过提问上次课程的知识要点,让学生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并集中到本课程的学习上;在课堂期间,提出一些思考题,或是随机让学生到讲台前解题,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课下的作业进行认真点评,并整理出多数人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反馈指导。每周设立固定的答疑地点和答疑时间,让学生有问题可以和老师沟通。

(二)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

目前的实验是在理论课的60学时结束之后,有4个学时的实验,学生普遍反映做实验时其对应的理论有些淡忘,因此结合得不紧密。参照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将一部分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放在每次课程的理论讲述之后,结合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演示,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此外,基于电磁场软件的商业化开发已经很成熟,考虑加入合适的电磁场数值仿真实验。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首先,教师自身要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一方面,青年教师利用各种平台和培训机会深造,提高自身语言素质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自己要利用网络和各种资源,学习电磁领域中的一些新进展,与讲授的基础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学校提供交流平台,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教授讲学,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论

从学生上课时的反映以及教学中的调查问卷,都可以看出,这些实践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改进了教学效果。电磁场理论是电子学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将会继续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改进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秀荣,桂志国.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篇10

第四届PXI技术和应用论坛将于8月23日在西安举办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将于2007年8月23日在西安主办“2007年第四届中国PXI技术和应用论坛”。“十载辉煌,铸就PXI荣耀品牌”,今年是PXI标准推出的第十年,参与本次活动的国内外厂商包括研华科技、Aeroflex、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公司和上海聚星仪器公司;ADVANTEST、ADLINK、Pickering、VPC和ZTEC Instruments;以及四川拓普测控和哈工大自动化测试和控制研究所。该论坛将研究PXI Express等新兴技术,探讨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去解决新的应用挑战,并分享国内外不同领域中现有的基于PXI平台的成功案例来激发创新和讨论。/china

“CESI-Vefigy集成电路测试验证实验室”正式成立

半导体测试公司惠瑞捷半导体科技公司(Vefigy)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在北京联合宣布“CESI-Vefigy集成电路测试验证实验室”正式成立,旨在满足国内高端集成电路测试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实验室配备了领先的高速数字和混合信号测试平台Vefigy 93000 Pin Scale系统,为高复杂度、高精度的SoC器件提供高速而精确的测试解决方案。该实验室将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公正、科学地给出测试验证数据。实验室成立后,Vefigy将为CESI在93000系统的使用方面提供专业而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将每年联合举办面向设计公司的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培训。

北京音视潮半导体公司强化中国市场

北京音视潮半导体公司(Improv Systems)近日开设支持中心,将为其全套基于JazzDSP的工具和IP产品组合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应用领域包括多媒体,语音、密码、调制解调器和打印机等。公司已与OnePass(微通益友)公司签署了长期协议,由OnePass销售并推广音视潮公司的工具和技术,包括JazzComposer工具套件和随附的语音及多媒体应用IP模块。另外,音视潮公司向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捐赠了全套的DSP环境,用于开设一个实验室。公司也将会参与微电子学研究所“DSP体系结构和设计”课程的教学以及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项目。

普然选择ARM高速物理接口解决方案开发下一代网络SoC

ARM公司和国内IC设计公司普然通讯共同宣布,普然获得ARM Velocity高速DDR解决方案授权。作为ARM物理IP系列的一员,Velocity DDR是适用于关键应用到低功耗存储子系统的广泛SDRAM DDR应用的高速物理接口解决方案。普然基于ARM技术的产品是专为下一代网络(NGN)应用设计的,现已上市。如今xDSL、3G、NGN和FTTx应用需要具备更佳性能、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的IP融合解决方案。ARM Velocity DDR支持主流存储接口,如DDR 1/2/3 SDRAM服务,是一个强大的接口解决方案,可针对高数据带宽和可靠信号完整性进行扩展。./chinese

Spansion的NOR闪存解决方案目标锁定新兴市场

Spansion了其为新兴市场设计的NOR VS系列闪存解决方案。该系列旨在使手机OEM厂商能够提供简化的、高性能的入门级手机,满足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手机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地区的需求。Spansion NOR VS系列的容量从16Mb到64Mb,裸片尺寸的减小高达30%,从而使手机OEM厂商能够开发出比早期产品更具成本效率、性能更高的解决方案。NOR VS系列支持高达104Mhz的1.8伏和脉冲模式,并兼容现有的接口、芯片集、封装及命令。此外,该Spansion新产品系列还能使手机设计人员将引脚和软件无缝地升级到MirrorBit技术系列,使手机生产商能够迅速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吸引新用户并提高其市场份额。/cn

CeRoma全高清数字电视芯片中集成

篇11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问题;改革方法

对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入门课程。鉴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基础方面比较薄弱从而导致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能力欠缺的问题,要求学校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调整教学的方式以及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且以专业的目标作为起点,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更加理解,提高总体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改变学生整体呈畏难趋势的状况。

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设置的弊端

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教科书在编排内容方面过于注重知识的严密性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会使教学内容过于深奥,比如在讲解电路原理的时候就过于深奥,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不能接受,因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用性比较强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

2.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在处理学生问题以及授课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落后的观念以及方法。例如:依然是“你听我讲,你记我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观念和教学方式上丝毫没有任何的更新和创新,学习评价毫无亮点可言,而且在教学上缺少实践,几乎很少有符合教学的实验课程,对于这种几乎有很少的“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无法接受,同时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进行鼓励,所以这样的教学效率不是很高。

二、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优化改革

1.教材内容的优化设计

①在进行优化《电子技术基础》中必须注重以及掌握好教学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尽量遵守“需要、够用”原则,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向社会提供一线的服务、生产以及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在培养专业知识方面一定要注意实用性强而且针对性强。②《电子技术基础》的改革与完善应该是围绕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进行,确定了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这一主干后,围绕这一主干,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以此来凸显教材的实践性应用方面的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③除了现有的教材之外,学校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校内以及校外的实验和训练经验,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再增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训指导书》和《电子技术基础综合项目实训——收音机的组装指导书》等学习指导书来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教学手段的优化改革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的规律为基础来进行改革。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气氛的和谐,提出问题之后应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通过情境教学的手段将电流的定义讲解给学生:在教室中将学生作为电子,把座位看作是空穴。让几个学生承担自由电子的角色,通过电场的作用,它们均能够定向移动最终形成电流。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下就会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

3.学生技能水平的逐步提高

所有技能的掌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被学习掌握的过程。以教材和客观事实为依据,笔者认为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万用表的使用上(测量电流、电阻和电压),重点学习万用表的基本结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技能,所以,应该对万用表的基本结构进行学习。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电阻测量,组接基本的简单电路,测量电压和电流,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和学会正确地使用万用表。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和提升学生使用万用表的熟练度和技能,还可以每学习一种元器件,就让学生使用万用表检测一次。在完成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学习以后,教学生进行焊接。为了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总之,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方向,发展产学一体的教育,为我国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为宗旨和行动指南,使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12

制作

精英极客不只是拥有大量科技装备,他们还能够自己动手修改、调适和利用科技酷玩提升生活品质……

Darwin—OP Deluxe Edition

约89000元 |

这个18英寸高的开源机器人内置传感器和“足球模式”之类的大量特别功能。至于学习如何制作你自己的机器人,请参看下页的机器人方案……

制作机器人

对于喜欢制作的极客来说,没有多少东西能比自制机器人伙伴带来更大的惊喜。且听Nick Veitch为我们解释其中原由

把形状各异的部件组合起来,创造出成品来,这一行为既独一无二,在理想条件下又充满现实诱惑。尽管不时玩玩乐高建筑项目也很有趣,但极客们的终极目标几乎总是制作出机器人来。发出哔哔声的机器人科幻场景引发了无数人建造自己私有的“约翰尼5号”的梦想,但是那类项目仅仅代表了人造机器人领域的很小一部分。

我近距离见到的第一款机器人只是一个机械臂。它能做的一切就是下棋,利用传感器系统算出棋子处在什么位置。尽管我以前也用计算机下过棋,这台能思考的机器以及它通过神秘的技巧与真实世界互动的能力还是让我神魂颠倒。

于是我开始了对机器人的痴迷。最初要想找到传感器、控制器和马达,非常不容易,全然不像现在这个机器人制作迷们的黄金时代。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目前世界上注册的机器人制造公司大约有200家,而生产机器人零部件的公司则多达数万家。今年甚至还涌现出了InMoov,这是一种你可以从下载进行3D打印的机械手。

当然,机器人制作项目通常需要焊接、修补伺服系统和一点编码技术,不过新手完全可以选择更简便的方法。你可以利用类似Boe—Bot (约900元,milinst.co.uk)的工具,参加一个微控制器和电子学的速成培训班——而我们下面介绍的适合新手的项目会提供基础训练,不需要你掌握深奥的电子学知识。

今天的机器人技术发展,让人感觉有点像1970年代家用计算机革命时的景象,因而现在正是为你自己贴上勇于创新、积极接受新事物标签的最佳时刻——谁知道呢?——没准有一天你会像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一样声名远扬呢。

6—in—1 Solar Kit

约150元 | red5.co.uk

这款入门级装置并不是我们称作经典机器人的东西(它根本没有大脑),但是它确乎有助于深入洞察一台活动机器究竟如何运行的基本原理。这个装置配置了电源(一块太阳能电池,可根据光亮情形产生大约3V的电量),还有一个马达,根据你的设计产生物理运动。尽管这些部件每次都以相同方式连接,但马达可连接到不同的东西上,从而使“机器人”产生不同行为。例如,给它装上轮子它就变成了车,接上几条腿,马达则会震动摇摆你的机器“狗”前进。它未必称得上个性化的K—9,但依然会是机器人制作的精彩开端。

Velleman Robotic

Arm Kit with USB

约450元 | maplin.co.uk

“正式的”机器人需要有大脑发挥作用,然后这种机器人价格都有点高。折衷的好办法,就是能够连接到你的笔记本电脑或计算机上由它们提供思想的机器人。这套装置设计出色,装配出来就是非常合用的机械手。它不是为那些害怕使用螺丝刀或者不愿意花两三个小时制作的人准备的,但一旦制作完成,它就是自己行动范围内的行家里手。便利的USB接口将它连接到你的计算机(仅限Windows)上,而一些基础而合用的软件可以帮助你驱使它干活。如果你渴望挑战的话,可以尝试为它编程,让它完成“汉诺塔”益智游戏解谜的全过程。

乐高Mindstorms NXT

约2380元 |

Mindstorms证明乐高不只是玩具——极客们已经用它制作出了能够解魔方、整理换洗衣服和画图的机器。NXT 2.0拥有三个伺服拖动的马达、一个光传感器、摄像头、两个触觉传感器和一个超声波测距器。它还不足以创造出一个“赛隆人”,但已经向那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NXT积木中容纳了一块LCD屏和微处理器大脑,它们都由你自己构建起来,然后连接上各种传感器以发挥作用,由于采用可视程序设计语言(Mac/PC) ,允许你把命令拖放进有效序列中,因而对机器人进行设置相当简便。尽管仅仅是塑料玩具,NXT却最为接近真正的自动机学原理,完全不必为电子学而烦恼。

用APP赚钱

你已经在苹果App Store上花了太多钱——该是反哺你自己的时候了吧?这里向你介绍三种方法,帮助你逆转现金流方向……

#1

在你的iphone上众包歌曲

Sezion Studio

免费 |

得到比一年一度的枪炮玫瑰团聚烧烤晚会上还多的音乐家们的帮助,Sezion的iPhone app把歌曲创作变成了众包形式的在线合作项目。把你的声乐表演/吉他/萨克斯/小笛演奏(删除不适合的)录制进你的手机里,进行编辑并上传,然后挑选别人传送上来的片断,谱写成多层的摇滚歌剧,直接通过Facebook或Twitter与他人分享。很可能在最后一个音符完成之前,你就已经成为大唱片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了。

搭配使用……

篇13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多媒体技术;“任务”驱动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中的自动化和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解难度大、学生入门难等特点,其实训教学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平时中职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对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训教学做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使用新型教学手段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电工电子课程一向有概念多、理解难的特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计算机一系列的动态展示功能,将课程中一些抽象、枯燥、难懂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展示,使学生们可以轻松入门,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讲授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先在黑板上讲解一遍交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用多媒体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实物图示,使同学们对该低压电器形成一种直观的认识。接着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演示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过程,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们也得以轻松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应用CAD进行仿真教学CAD是计算机方面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在电工电子的实训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进行电路方面的设计,传统的线路画图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修改麻烦。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目前电子技术方面最新的设计方式,该技术大大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设计方式。如果我们要对一个实验进行线路设计,那我们不一定要到实验室中进行现场画图、布线,只要在电脑中根据CAD软件进行模拟作图、连接,就能完成一个模拟实验。这种模拟实验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发挥空间,使之不必拘泥于场地的限制,能自由地进行各种线路设计和接线实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使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电子实训教学中,一般采用的都是灌输式教学,实验内容大多依附于教材中的理论教学。在具体实验授课中,一般都是由教师演示一番,然后让学生依照电路图进行连接,再按书本上的步骤逐步操作,绝大部分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对此往往兴趣不高。中职学生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兴趣高,实训教学中可利用这些特性,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式教学。“任务”驱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由传统课堂中的“配角”变为“主角”,学习不再是一种模糊的硬性任务,而是由自己根据任务的需求来主动地学习知识,实现学习中由被动到主动的演变。同时,教师要由传统课堂中的“主角”变为“配角”,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提出“电阻串、并联的连接与检测”这个任务。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电阻串、并联线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同时,在学生的实验台上准备好相关的元器件和检测仪表,这样,学生可根据元器件的实物对电路图进行比对,也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讲解的同时可以对刚才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第一个任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第二个任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检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按难易与否形成了分梯度、分层次的排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三、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

教学过程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中职学生在理论基础方面往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相对而言也比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加工”。比如适当调整教材中的章节顺序,把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侧重于基础性方面的知识点放在前面,把另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往后移;同时,把一些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并且学生在走入生产岗位后没有太大实际用处的知识点暂时搁置,对一些学生感兴趣、学生容易接受,且与学生将来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添加。比如学习电路的串、并联时,简单的电池、灯珠电路已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带领学生制作一些节日彩灯;学习机床控制电路时,除了在实验室观摩电动机等设备外,还可带学生到车间观看实际的机床控制线路,并现场演示部分控制线路。尤其是针对电工电子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如电子线路分析、机床控制线路、电机拖动等,我们将进行重点教学,根据具体情况,编写一份实用性较高的“实训教材”。教材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且内容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这样中职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觉枯燥难懂、抽象乏味。相应的,学生在初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他们会感到轻松、自信,并有一定的成就感,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探索和追求,这样他们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四、进行课堂评价反馈

实训教学中,结束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实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等作出一定的评价,这些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做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你今天的实验做得很好等”)。同时,在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多面带一些笑容,并用鼓励的眼神与他们交流。当然,教师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实验报告批改、理论测试、课堂评价等。具体描述时,可以把评价的内容分成“平时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是考查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课堂反应情况及实训报告的书写情况;理论知识主要考查与实训课相关的教材知识内容,具体包括知识点、公式、概念等;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对电工电子技能的掌握能力及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程度。这里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为例评价学生的实训操作部分,该实训操作部分可细分成线路设计、电器安装及系统测试三个模块,并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表。根据电工实训操作的规则,学生在操作时要整理好自己的工作台,如保持桌面清洁、仪器排列有序等。在连接线路时,要严格按照电气原理图安装元器件,装错则要扣分;在连接时,元器件(如交流继电器等)不吻合或安装有松动等,都要进行适当扣分。连接完毕后,要报告老师才能接入强电,对电动机进行调试,且操作步骤要符合实训室规程。评分细则表要在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各个环节的考核要求,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行动目标,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律能力都将大大提高,完成任务后,要及时清理线头,并关闭电源。在这样的评价监督下,学生的实训操作效果一定会有相应强化,效果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对实训操作旧有的“枯燥、难懂”的感观大有改善,这为学生以后的电工电子学习树立了坚定的自信。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也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从理论知识和学生实践出发,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进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改革,才能不断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为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木兰,徐开芸.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和实验平台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11).

[2]郭广灵,段守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3]张振祥.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篇14

【关键词】数字频率计;VHDL;状态机

1.引言

数字频率计是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产品等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由于硬件设计的器件增加,使设计更加复杂,可靠性变差,延迟增加,测量误差变大。通过使用EDA技术对系统功能进行描述,运用VHDL语言,使系统简化,提高整体的性能和可靠性。采用VHDL编程设计的数字频率计,除了被测信号的整形部分,键输入和数码显示以外,其他都在一片FPGA上实现,从而让整个系统非常精简,让其具有灵活的现场更改性,在不改变硬件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使数字频率计具有高速,精确度高,可靠性强,抗干扰等优点,为数字系统进一步的集成创造了条件[1]。

2.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

频率测量方法中,常用的有直接测频法、倍频法和等精度测频法[2]。其中直接测频法是依据频率的含义把被测频率信号加到闸门的输入端,只有在闸门开通时间T(以ls计)内,被测(计数)的脉冲送到十进制计数器进行计数。直接测频法比其他两个方案更加简单方便可行,直接测频法虽然在低频段测量时误差较大,但在低频段我们可以采用直接测周法加测量,这样就可以提高测量精度了。直接周期测量法是用被测周期信号直接控制计数门控电路,使主门开放时间等于Tx,时标为Ts的脉冲在主门开放时间进入计数器。设在Tx期间计数值为N,可以根据Tx=N×Ts来算得被测信号周期。因此本文采用低频测周,高频测频的方法来提高精度,减小误差[3]。

3.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该系统设计的控制器是由状态机实现,通过在不同测量档位,选择合理的时基信号频率降低误差,确定各状态转移条件和状态名,采用低频档位测周,高频档位测频的方法。20MHz晶振送入分频器,分出各档时基信号和其它模块所需的触发信号,分频器将各档时基信号传给状态机,同时待测信号进入状态机,状念机进行状态转换,将量程溢出信号和状态显示信号表征在发光二极管上。如图表1所示。

表1 频率量程状态

3.1 状态机模块

首先对系统复位,如果此时状态机的初始状态为Fl00k,若超量程信号送入状态机,则状态转换到FlM,如果仍有超量程信号则状态转换到F10M,如果仍有超量程信号则状态转换到F100M,如果还有超量程信号则状态转换到Overflow H产生高溢出信号;若欠量程信号送人状态机,则状态转换到P1ms,如果有超量程信号则状态转换到P10ms,如果仍有超量程信号则状态转换到P100ms,如果仍有超量程信号则状态转换到P1s,如果还有超量程则状态转换到OverflowL产生低溢出信号[4]。如图1所示。

3.2 计数器模块

在“待计数信号”的两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计数与控制信号(Over与Low)的传输,在量程合适的情况下,还将计数值输出。这两个时钟周期内,第1个时钟周期完成计数,第2个时钟周期完成控制信号的传输与计数值输出。这样做的好处是稳定,将计数与控制信号传输分开进行。避免了一些可能遇到的“时钟跳变”。但这种做法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在测周期模式下,假如待测信号是1Hz的,那么系统可能需要2s(两个时钟周期)才能显示正确的数值。

3.3 十分频模块

由于1kHz~10kHz的信号无论用测频法还是测周期法都是不可行的,可以采用预分频的方法[5],将1kHz~10kHz的信号十分频,然后用测周期法测出周期,再计算出频率。

3.4 同步整形电路模块

通过同步整形电路处理外部的异步信号,超量程和欠量程。源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SignalLatch is

4.系统的功能仿真和验证分析

据状态转换图,这里将状态机的程序分成两个进程,进程1完成状态转移过程,进程2控制各状态下的输出值如下图2所示,timecounter=clocktested为50KHz。为了方便观察,将数值改小,计数值大于100且小于或等于1000时输出!将clock1设为50K,clock2计数时钟设为5M,得出仿真如图3所示Result为100符合计数要求。如图4所示给clk1一个5KHz的频率,经过十分频后clk2输出0.5KHz,clk1的周期是0.2ms,经过十分频后是2ms.。同步整形电路仿真如图5所示。

由以上模块进行仿真得出了频率的测量。如图6、7、8所示。

图8

5.结论

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数字频率计占用FPGA芯片资源较少,成本较低,减少了电路的尺寸,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利用Quartus II平台进行了仿真和硬件测试,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系统具有较好可靠性,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本有,孟坚,苏守宝.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IC设计[J].电子技术.

[2]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黄任.AVR单片机与CPLD/FPGA综合应用入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4]韩威,徐火生,方湘艳.EDA与集成电路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候伯亨,顾新.VHDL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