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文化差异体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中西方习语 文化差异 男女地位 饮食文化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00-01

一、引言

每一种语言的发源都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东西方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各异等影响,各族自身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习语偏向会有所差异。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是民族个性和各种修辞的集中体现。习语主要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等,通过对英汉习语对比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习语中男女地位的差异

中国是几千年的古老国家,受着儒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看似社会分工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对妇女活动的限制,古代的中国还要求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女性处于“无权地位”,天生低人一等,并一度成为被社会藐视、贬低的对象。因此有了这样的一些习语,如: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女子无才便是德;娶到的媳妇习到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九个姑娘不如一个跛腿男人。

古代西方的女性地位和中国的差不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女权主义者的推动下,现代女性的地位在西方国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妻贤一家兴),“He 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es 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A good wife makes a good husband.”(妻贤夫自良);“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 best wealth.”(贤妻和健康是男人的至宝),这些习语都充分地表现了女性在西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三、中西方习语中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很注重吃的国家,中国人讲究菜的色、香、味、形。中国人饮食主要是以大米、面食为主,由于地大物博,人口分布广,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口味:酸、甜、苦、辣、咸。因此在民间流传着“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同时,中国的饮食习语中还有喻人喻事的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是“老油条”,是指他是一个阅历丰富、世故、圆滑的人。“吃醋”在中文里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忌妒。如果想表达一个人性格泼辣,可以称她是“小辣椒”。

西方人的饮食主要是以面包和肉类为主,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他们会制作牛扒之类的大块肉,但他们非常注重食物的营养。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Better an egg today than a hen tomorrow.(今天一个蛋,胜过明天一只鸡)。西方人的习语中也有暗藏喻意的习语,如a big potato是指重要人物;an apple of one’s eye是指掌上明珠;in the soup是指陷入困境。

四、中西方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千百年来受佛教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在汉语的习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知足常乐”、“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生死有命,宝贵在天”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他们性格外向、坦率,崇尚独立,富有冒险精神,遇到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立即放弃,而是常说“I'll try”,这在英语的习语中也有相应的表现,如 “Go Dutch“(AA制),“stand on one's feet” (自食其力),“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五、结束语

本文从男女地位、饮食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习语运用的差异,可以看出,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和认识世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它能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只有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深刻理解英汉习语的涵义,并正确运用,在交际中才不会造成误会。

参考文献

[1] 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兰州学刊,2006.12。

[2] 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3] 金瑞德,刘建民等,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8

[4] 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York :CUP,1990.

[5] Jennifer Seidle, W. Mcmoredie, English Idioms (fif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篇3

[关键词] 贸易谈判 中西文化差异 谈判风格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无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成功谈判,影响因素众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贸易国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了解和认同。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代代沿袭所积淀的特殊事物,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日益被各国贸易人士所认同,研究一国或一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背景往往决定了一项贸易的成败,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交往时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二、贸易谈判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

称呼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信息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民族心态和风俗习惯,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了解并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可能造成的障碍,对增进相互了解是有益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帮。文化是以社会为本的整体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家庭和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人际关系较复杂,称呼也显得较复杂, 始终贯穿着等级观念,纲常伦理和男尊女卑观念也渗透到经济交往之中。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个人主义使称呼较为笼统。西方人奉行尊重自己、考虑别人、相互平等的准则,初次见面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在姓(Surname) 或姓名(full name) 前面冠以Mr/ Miss/ Miss 的称呼就够了,为了亲切的缘故,熟识的人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 name/ given.name) 。除非特殊必要,一般不称呼头衔。历史上西欧人对君王有“Your majesty”“sire”(陛下) 等称呼,但在现代,即使在仍保留着君主的国家人们认为这类称呼只具有社交礼仪的价值,并非体现等级尊卑。但另一方面,以往主要用于称呼有爵位的人并兼做对一般人尊称的sir 一词,现代社会的英国人则认为在一般交往中使用起来表现了一种自卑态度,有失自己的尊严,也会使得对方尴尬,所以如今只用于学校、军队称呼和商业往来的客套话。英美人称呼自己时不用谦词,现代英语中“I”是对自己的惟一称呼,书写时大写。第二人称代词“You”没有相当于汉语“您”的词或词形,“You”即是对人的尊称。在贸易交往中,中西称呼习俗的差异有时便造成理解障碍。中国人喜欢称呼别人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某局长”、“某经理”之类。但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以用称呼,如医生和有博士学位者可称Doctor. . ,主持审判的法官可称J udge. . . ,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 . . 和Mayer...。国人这种称呼习惯包含着要明确表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文化心态,但在谈判中应理解对方的习惯和心态,不然会因别人没称呼自己的“官职”而发生误会。

中国人极少把姓作为对人的称呼,这与英美人的习惯也不一致。美国儿童天天真呼父母的姓名:中国人则认为直称人的姓氏对人不尊重。对日本人要注意各种级别的称谓不同。英汉语言中称呼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 了解、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称呼习惯才能消除称呼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误会

2.时间概念上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双方约定是几点到达会面场所,他(她) 必定准时到达。不遵守约定时间,姗姗来迟,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失礼,并且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借口,在拉丁美洲和巴基斯坦,人们常常不按时赴约,而瑞典人则要求人们准时到达。我方时间观念较淡漠,如果确实因为特殊情况而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3.贸易谈判中的禁忌语

在贸易交往时,与英国人打交道有三条禁忌: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校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直呼其为英国人(英国由英格兰、爱尔兰、北爱尔兰组成)。与美国客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的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开始。

4.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不仅受到社会习惯,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忽视语言差异,商务谈判就会产生阻碍。“authority”一词在英语中不含任何贬义,指政府官员或学校领导。而相应的汉语为“当局”通常含有贬义。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为“authority”语言符号提供了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内涵如果不具备对使用该语言国的文化的合谐理解是不能完全被欣赏的。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涉及不同国家的语言。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可以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不同的文化因素,如阶级、家庭结构、职业、信仰、价值观、宗教等,均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习惯。例如“,在汉译英中有人把“马戏扑克”译成(maxi puke :在英语中表示“严重的呕吐”),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人员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致出现失误。文化差异易造成谈判障碍,应将汉语思维转换成英语思维。因而,商贸谈判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不同语言的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谈判顺利进行。

5.面对不同对象时谈判方式、谈判风格的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民族间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果不了解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契机。如欲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方式。面对不同的对象以变应变。因人而异,见机而变,同时,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对手谈判,应使用不同的对策。因此,对各国各地区贸易伙伴的谈判特点应有所了解,要懂得“入国问禁,入境问俗”道理。美国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十分精于讨价还价,智慧和谋略取胜,有理有据。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方式,是与非必须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他们一般也请客送礼。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慎重、礼貌、耐心自信,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有必要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客气话很多,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擅于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精通兜圈战术,善于打“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地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在回答问题时常用“可能”、“或许”。当日本“蘑菇战术”与美国的“速决战”对阵时,往往弄得美国人哭笑不得,窘境难安。韩国人: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充分,喜欢明确表示希望做成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地规定谈判的议题,然后准备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这份报价表一旦提出,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不太热衷让步的方式。法国人在贸易谈判中有三个主要特点:立场极为坚定;坚持在谈判中使用法语;明显地偏爱横向式谈判。这就是说,先谈原则再谈具体问题,先为协议勾画出轮廓,然后再达成协议,最后确立协议上的各个方面。英国人在业务上有些松松垮垮。谈判往往准备不充分,但谈判人和善、友好、好交际容易相处。对建设性意见反映积极。印度人喜欢讨价还价,而中东地区的人,具有沙漠的传统风格,在他们的眼里,信誉第一重要,来访者必须先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特别重视谈判的开端,往往会在交际阶段花费许多时间,经过长时间的、广泛的、友好的会谈,增进彼此之间的敬意,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做成一笔生意。

6.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对于从事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讲,要调研国外的政治、法律、经济形势,市场行情,还要了解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例如到美国搞贸易,应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在埃及,一些微不足道的服务也要给小费,而日本是一个不收小费的国家。在墨西哥,客人询问主人的配偶或家庭的情况,被认为是友好的表现,但在阿拉伯这样做是犯忌的。你要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二郎腿一翘,生意准告吹。因为翘腿,脚底朝天就触犯了“”。在颜色、图案方面,各国的喜好与禁忌也不一样。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而罗马尼亚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最令人喜爱。巴西认为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黄色在西方国家是令人不快的、讨厌的颜色,含有卑劣、胆小等意。而秘鲁对紫色倍加喜爱。伊拉克讨厌蓝色,视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讳忌使用;图案也是如此,东南亚诸国对大象有好感;而英国人则不喜欢。北非、利比亚视狗为不洁之物;而法国人养狗成风,视其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新加坡人爱用双喜组成图案。伊朗人喜爱狮子。港澳新马地区和日本人喜欢把十二生肖的形象使用在商品造型和包装装潢的画面图案上。瑞士忌猫头鹰图案,认为那是“死人”的象征。意大利和法国忌。阿联酋忌十字架和六角型。法国人很少喝开水,所以保温瓶很难推销。与外商打交道,要送些礼品或纪念品。比如千万不能送手帕给意大利人,因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泪用的不祥之物。如果改送丝绸头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能赠送带图案的礼品。

注重民族差异,尊重对方文化,是谈判顺利进行的前提,谈判双方应相互体谅和宽容因不同文化而各自独立存在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更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与双方文化相冲突,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民族形象的同时,尊重谈判双方文化风貌,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谈判中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谈判在友好、和睦、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Wang Zhengyu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Shenyang:liaoning Education Press, 2001

[2]ZhangXuemei: The Differences of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Styles[J].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2006,(05)

[3]王洪阳:浅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7)

篇4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

谈到文化对于语言的体现,相信很多学习语言专业的人都会深有同感,因为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你必须要先了解这种语言发源国的文化习俗。学习英语不仅要会认,更要会用,在用的过程中就会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联系。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与西方国家大有不同,那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很难用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来进行理解。比如,我们中国人会在遇到初次见面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想要表达关心或者寻找话题来进行交谈而向对方询问“你在哪工作?”“你们单位(或公司)收入怎么样?”“你结婚了没?”等等问题。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类问题是属于个人隐私,他们是不会愿意对一个初次见面或者不熟悉的人来讨论这类问题。再比如,中国人和朋友相遇,往往会很自然地问“你吃了没?”,其实这个在熟悉的人之间,就像是打招呼一样平常,但是换成是西方国家的人,他们则会理解为你是在邀请他们一起吃饭。所以,很多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沟通方面的一些误解,会引起很多尴尬的场面。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想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先从产生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入手。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往往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恰当的问题。下面就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其中两个方面来看一下。1、个人价值观的差异。西方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他们会彰显出来。相反, 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比如,有人告诉你:You are so beautiful!中国人会觉得不好意思,然后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而在英文中“哪里”就是用“where”来表达, 所以当中国人用“where,where”去回答的时候,外国朋友就会以为你是在问哪个地方漂亮,这样的语言歧义就是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在西方国家中,别人对自己进行赞扬的时候,要礼貌的接受,他们一般直接用“Thank you!”来进行回答就可以了。同时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肯定。2、社会关系的差别。在西方国家,一个家庭里面,小孩子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朋友,朋友之间就可以直呼其名的。而在中国家庭里面,长幼有序,要尊老爱幼,这是中华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礼节,所以对长辈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现,会受到家长的责罚。再有,中国历来遵从长幼有序,比如,对母亲的兄弟我们应该称呼为“舅舅”,而对父母亲的朋友,一般都用“叔叔”“阿姨”来称呼,并且会在称呼前加上姓。而在西方国家,社交场合一般不使用表示不同的关系的称呼,都用“Uncle”“Auntie”来称呼,而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又如,中国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学习了“teacher(老师)”这个单词,就会在称呼老师的时候很自然的在“teacher”后面加上老师的姓,作为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其实,英语中“teacher”它所指代的只是一种职业,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理解为比如张老师就等于“Teacher Zhang”。其实在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就可以了。

篇5

    一、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和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这一地区三面接陆地一面靠海。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外界打交道,所以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独立的状态。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就是对人谦恭、办事小心、遇事忍让、表达含蓄等。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希腊与古罗马地处半岛之上,那里海上交通发达,海上贸易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使西方人形成了外向好动、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富有冒险精神的性格特征。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克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诠释了西方人的这种“海洋型”文化。

    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中西文化特征的差异在《喜宴》中最突出的表现。影片男主人公高伟同是个在美国纽约做房地产生意的台湾人,事业有成、收入可观,他的同性恋身份并没有对他的事业和生活造成太大影响。然而,如果高伟同以同性恋身份生活在中国,即使他有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人一等的学历,他也只会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异类,受到排斥,很难获得平静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国人主张的集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中国的集体主义在家庭范畴上的体现就是“孝道”。几千年来,儒家的孝文化就指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家庭范围内,孝道体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孝敬老人,顺从老人的意志,满足老人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一直秉承的孝道传统。《喜宴》一片中,高伟同的父亲病重之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没结婚生子。高伟同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使他无法让老父亲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因此他接受了同性恋伴侣赛门的提议,和从上海到美国求学的女孩顾威威假结婚。他的初衷就是安抚病重的老父,缓解家庭的矛盾,实践中国的孝道传统。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出发点和核心。西方人将个人的地位视为至高无上,他们倡导的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发展,不受社会、政治团体和宗教的约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高于群体的价值,是群体价值的源泉。

    在个人主义这一西方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更加独立和自由,非常重视个人的感受,较少受到纪律的约束与束缚。因此,西方的个人主义及家庭价值观都使同性恋具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更宽阔的生活空间,在美国同性恋者不会像高伟同那样受到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这也是赛门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同性恋生活的原因。

    三、重“情”重“礼”的文化习俗和“短期”和“简约”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是指一个民族在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而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必然被刻上文化传统的烙印。

    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过程完全不同。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的农业经济导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家族,普遍存在着落叶归根的习俗,国外的侨民都想方设法回家乡“寻根”。同样,中国人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会很激动,因此很多同乡会应运而生,正所谓“他乡遇故知”。

    西方国家的人在这方面就很淡漠,他们没有经历十分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必遵循严密的宗法,为了眼前利益可以暂时抛弃传统文化,这在文化习俗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着“人人生而平等”的核心思想,反对繁文缛节。

    《喜宴》还从婚礼的角度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婚礼的隆重性和婚姻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中国,领了结婚证并不是真正的结婚,摆了酒席才算结婚。喜宴当晚,家长离开后,年轻的宾客们把伟同和威威送入“洞房”,之后便逼迫新人盖着被子所有衣裤后才一哄而散。结果使得双双喝醉了的伟同和威威在一起发生了性关系,以致有了威威日后的怀孕。相反,西方人并不看重形式,他们习惯了双方在宗教和法律面前进行宣誓以表示对彼此感情的认真和精神上的相互忠诚,这就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伟同选择和威威领证结婚的原因。

篇6

关键词:影片;中西丧葬文化;不同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22-01

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在如何处理逝者的问题上都各不相同。本文旨在从反应中西丧葬文化的两部影片中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伊丽莎白镇》这部影片展示了一种与我们平常所见完全不同的丧葬文化。我们在影片中会看到:在德鲁父亲的追悼会上会场布置的张灯结彩,与会的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德鲁的母亲在主席台上翩翩起舞,台下还掌声雷动。最后的摇滚乐队的演奏,实实在在的将追悼会变成了一次家庭大聚会。在这电影里面,西方的丧葬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像我们这般铺天盖地般的、让人无法喘息的悲伤,而将这种悲伤转化成了对逝者的怀念中。另一部影片《黄石的孩子》,则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体现丧葬的场景。一个是石凯,周润发在掩埋石凯后,朝天打了三枪,而中国传统下葬时有“放鞭炮”的风俗,是送行的表现。另一个是下葬何克时的情景,给掩埋尸体的深坑一个大大的特写,反映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安葬理念。描述死者长逝时,亲朋尽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学生也罢,感情都非常内敛,默默的哀悼。这和中国传统是相悖的。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是在下葬前众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绝。整个影片让大家感受到肃穆。由这两部影片我们可以中西丧葬文化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点, 颜色,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在中国,丧礼以白色示悼念。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在《黄石的孩子》中,石凯和何石去世时都看到空中飘着的白色的风筝,而同时又有漫天遍地的白雪。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 西方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而《伊丽莎白镇》中的色彩却有打破传统的意思。

第二点, 宗教,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中国人视死亡为生命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有轮回之说。这显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

第三点,伦理,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所以在《伊丽莎白镇》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体现的重个人的思想。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第四点,风俗。中国厚葬,西方简丧薄丧。所以中国丧葬有停尸仪式,报丧,做‘七’仪式 ,入土为安。在停尸仪式时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石凯去世时,周润发的三枪即报丧。中国丧葬风俗中,灵堂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所谓“守灵”。《黄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丽在他的病榻前摆放着一大盆蜡烛,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蜡烛灭。蜡烛成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死观中,既寄希望与轮回。西方的葬礼比较简单,多采用宗教形式,通常在教堂举行。葬礼前,与中国一样,灵柩要放在教堂中由亲友们轮流守灵。据学者们分析,守灵习俗是由古时人们心理上的原因所导致:一是死者亲属始终抱着死者会重新苏醒的幻想;二是他们曾在死者生前尽心竭力地加以看护,虽然这种看护现在已不需要,但他们仍不忍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天长日久,守灵便成为对死者表示尊敬的一种习惯作法。

小结:一部影片,了解了一种文化。两部影片,两种文化对比。通过对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中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仍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 龙 动物词汇 跨文化 内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动物词汇差异的现实特点

自古以来,地球上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之一,人类经常会将其根据自身的鲜明形象和特征而有意人类化、神灵化。所以我们常看到,人类用与动物相关的词语来进行描写和比喻各种身边的人或事物。也是因为这一特征,各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便成了词汇总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动物词汇也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英语词汇中,动物词汇比汉语更加丰富。据专家统计,英汉动物词汇共计649个,两种语言中描绘的同一种动物,它们概念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却相差甚远,显露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如果忽视这方面深层次的特点,就会影响到日常的交际沟通,甚至引发许多不必要的误解。

2以龙与dragon为例分析中西方词汇差异

在dragon和龙的对比上,也大有文章。很多中国人喜欢以dragon自称,实际上是不恰当的。Dragon在西方语境中一般是指很凶很残暴的动物,通常被想象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类似蝙蝠的、皮翼状的翅膀,身披鳞片,能喷火;也有人把它想象成一条蛇,有带刺的尾巴。在《圣经》中,dragon统管西方所有的邪恶,是霸权与恐怖的代名词。而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祥瑞之物,是公认的“四灵”之首,历经千百年的民族传承,被赋予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幸福、吉祥和长寿的文化心理。一方面,龙被历代封建帝王当作自己的真身,自称“真龙天子”,海内外儿女以龙作为民族象征,自称“龙的传人”;另一方面,龙在民间代表着力量与精神,千百年来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传统民俗中的“赛龙舟”“舞龙灯”等民间活动与皇家对于龙的神化既有区别更有不同,它充满了喜庆、欢乐、奋斗的气氛,去除了权威场合的严肃内涵。

反观英语词汇中dragon的发展,在中世纪,dragon由于圣经中的故事引申成为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杀死dragon意味着除暴安良、拯救太平。由于西方龙令人感到恐怖的特质,所以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在诺曼人征服英国以前,dragon也一度是英国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

英语中dragon的联想也与汉语不同,在英语词汇中,“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又如She’s a bit a dragon around place,意思是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正是由于英语的dragon和中国的“龙” 极为不同的内涵,所以英语的dragon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龙”。早在1985年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在共同编撰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时,就对“龙”的定义产生了学术上的分歧,虽然最后没有达成共识,但在百科全书第5卷的第367页上,“龙”因此具有了两个独立的条目:第一条是“龙 dragon”;第二条则是“龙 long (dragon)”。笔者认为,将中国龙的英文对应词汇设立为long是值得提倡的,词汇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双重属性,将中国龙翻译为long,是赋予了一个新的文化定义,与西方传统形象区别开来。在与外国交流不断加深的今天,重视词汇内涵的跨文化准确表达,也意味着中国人开始重视塑造中国在世界眼中的形象。

3产生内涵差异的深层原因

承载和反映文化的语言,深深扎根于深层次的认知结构之中,而类比联想则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但是这种人类共有的认知模式在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不同思维和各种认知实践过程中,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认知结果。每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都由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氛围所决定,因而具有了其自身的特殊性。且语言又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自然会把专属民族的重点文化或文化强调面的特殊性显现出来。人类语言学家们通过广泛的实地考察后发现,给动物命名或进一步延伸出相关喻义的经历,并不仅仅是与人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环境和传统环环相扣,更与各民族的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观察感知和表达的需求息息相关。从上面所举的动物词汇比喻中,我们已可窥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屈春芳.中西文化差异与英汉词汇的内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篇8

关键词:中西文化 婚礼习俗 差异 对比 原因

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于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也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些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来简单的分析这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一、中西传统婚礼过程的差异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有简单的嫁娶观和相应的习俗形成了;而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这一习俗的不同。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尽管制度中不乏性别歧视又经历几多朝代变迁,人们仍然坚持对这一礼仪的尊崇。西方基督教国家也因为对于信仰的坚守而一直沿用古老的婚礼习俗至今。下面是对于中西方婚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事项安排的对比。

1.婚礼前

1)配偶的选择

在选择配偶方面,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选择配偶或拒绝配偶的权利,父母以及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陌生人――媒人才是婚姻的真正主导者。即使父母不在了,家中的长辈也会代替父母履行这一职责。一个家庭选择另一个家庭的第一标准则是“门当户对”,也就是要有同样的社会地位或者同样的财富,其次才是对方的品貌和修养,可见婚姻是一项家庭事务而非个人的事情。

西方国家中,尽管也存在家族与家族之间因为利益的联姻,但结婚还是有着高度自由的。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在中世纪,崇尚战争的骑士们甚至为了爱情不惜进行生死决斗。一般来说,在选择结婚对象中男性为主动方,女性则受教条和礼仪的约束采取保守态度。尽管如此,年前的女性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也会采取眼神或言语的暗示来传递意愿。

尽管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较为开放,但在选择配偶时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很难和犹太教徒结婚。

2)求婚

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那一定要提到“六礼”, 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本段讨论“婚礼前“的礼仪,因此“亲迎”这一礼本段不做说明,在下一章“婚礼中”再做讨论)。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这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新人结亲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纳采: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二、问名: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三、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五、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西方人的订婚远比中国人的随意简单,但也不失庄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认可了彼此,这时男士要正式地向女士提出请求:“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女士接受了请求,他们就会办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请一些亲密的人参加,规模不大,旨在向他人传递“我们要结婚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人中意的结婚日期是法定假期、节日或周末大家比较轻松的时候。

2.婚礼中

1)婚礼地点

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方便照顾丈夫与公婆。这一点也反映出了中国女性在婚姻当中的附属地位。在西方国家中,出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尊崇,人们更希望他们的婚礼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教堂是最理想的婚礼地点。也有人在婚姻注册处简单地完成婚礼,同样会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2)婚礼服饰

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不突出个性,西方服饰以表现人的本质美为前提,显示人体曲线,彰显个性。中式的婚礼喜庆,男女双方也要身着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礼服;西方的婚礼浪漫庄重,男士的纯黑或纯白西服,女士的白色婚纱更能体现婚礼的纯洁。

为了要使婚姻长久,中国的母亲们会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她们准备从内到外的新衣,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也嘱咐新娘不能不能穿戴任何有“短”字的服装,如短袜,短衫,这些都会预示着婚姻的短暂。西方的婚礼中有条不成问的规定,新娘的服饰中一定要包含“新、旧、蓝、借”四项装饰。“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旧”指母亲或长辈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亲人的祝福及传承;“蓝”指新娘的小饰物或花束是蓝色的,象征纯洁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最后“借”是指向别人借的东西,代表财运。

从这点上看,尽管服饰相差很多,但表达的意思相似,这样说明了人类文明是相通的,可以在延续自己文化的同时相互融。

3)婚礼过程

从颜色上看,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在我国,白色代表丧事或不吉利的事;在西方,红色象征血腥和战争,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

从声音上看,我国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西方人认为柔和的《婚礼进行曲》配上安详的氛围才能更容易得到上帝的祝福。

从行礼仪式上来看,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主要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大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西方的新人们往往选择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

从婚宴上来看,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礼成后新郎会一一想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休息。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与我国婚宴不同,西方婚宴比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并伴有一场舞会,宾客多送礼物而很少直接给礼金。婚宴的钱一般由女方来出。

3.婚礼后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结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协新郎“回门”的时间,即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答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的时间。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传统“以夫为天”的思想,旧时出嫁后的女儿很少能再次回到娘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回门”就是女儿与父母的最后告别,是传统婚礼的最末并且最重要的一项仪式。

与中国传统婚姻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后第一项事情是离开家人朋友去做一个简单的蜜月旅行。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

至此,整个婚礼全部结束,新婚夫妇开始他们正常的婚姻生活。

二、中西方传统婚姻礼仪的差异分析

1.婚姻观不同

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可见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婚姻被视为家庭甚至国家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利益才是最终的标准。

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

2.信仰不同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体现出中西方信仰的不同:一个中国的孩子捡到一个钱包不会占为己有,原因是他的父母告诉过他那是“不道德”的;西方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相信“上帝在看着他”。

事实上中国人并没有固定的信仰,人们只会尊崇“道德”的约束,而这些道德的标准来自儒家思想。儒家认为“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礼记》•《昏义》)”,夫妇的关系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即男主女从的夫妇关系。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亘古不变的牢固性,实际也确立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人们的很明确,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他们的婚礼也要按照信仰的宗教的教条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他们的婚礼要有上帝的见证,牧师的主持和结婚的誓词。基督教的神强调男女平等,都是上帝的儿女,不应该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生育观也与“重男轻女”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男孩和女孩都是爱情的结晶,都会受到父母的疼爱。

3.婚神不同

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

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三、结语

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有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了解彼此文化中的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好的掌握这些差异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同时促进与其他文化的融合,跟紧文化发展的浪潮。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 A and 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A].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鸿宇.婚嫁[M].广西: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4]李荣建,宋和平.外国习俗与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完颜绍元.婚嫁[M].上海:上海古文出版社,2003

[6]万建中.婚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岳娟娟.嫁娶[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导游词;翻译;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反映在语言文字中,文化又存在于使用该语言文字民族的知识结构中。当原有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改变或消失,或者寄托文化因素的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此时单靠语言本身的概念意义已经难以完成交流的任务。也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语言是自我的表述,也是文化的反映。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可见,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文化问转换,因此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一个解读文化、重组文化、规范确定信息的过程。外国游客对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很感兴趣。因此各地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显得十分重要。导游词英译要重视文化因素的处理,使外国游客对景点文化底蕴得以了解。所以,导游词翻译要运用各种策略和途径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从而增强游客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下文试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探讨导游词翻译中文化处理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一、导游词翻译的策略和途径

由于旅游文本翻译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及其语篇类型在不同文化中的传统模式,决定了旅游文本的翻译应立足于译文读者,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出发点,用符合译文读者接受期望,以译文接受目的相符的表达方式进行调整。如:“玉兔”应当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否则外国游客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因此在翻译导游词时就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以下策略和途径使译文更符合外国游客接受习惯,同时达到良好的旅游宣传目的。

1.变译

由于中西文化以及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两种语言上的差异体现出中西在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信息编排方式,因此我们旅游翻译的原则应突出实用型的特点,达到有效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任务。有效传递要求导游词译者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外国游客的接受效果,即不是对汉语材料进行全译,而是要对原作实施变译。因为在导游词涉及到中国独特文化时,外国游客大都没有足够的知识通过翻译完全了解中国文化内涵,此时,译者应给旅游者提供必要的补充知识,或改变知识结构传递形式,在保证原文主旨不变的基础上,译者根据外国游客的特殊要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译、补充、合并、改造等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做出有利于外国游客接受旅游信息的恰当变译。从而使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过程中真正了解美丽的中国和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达到良好的旅游目的。变异的具体方法多样,比如:1.删除原文中价值不高的信息。译者在概括和整理后对原文进行适度删节,减少外国游客不必要的理解负担。使译文简洁明白,符合英语表述特点。2.增加必要解释。对大多数外国游客是陌生的东西,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采用增加他们熟知的事物加以比较的方法来翻译,从而使他们了解一些景点的文化价值较高之所在。3.对原文进行适度地改写。译者根据英语表达的特点,如:开门见山的表述、逻辑和结构性强等,将汉语原文拆分重组等。使得译文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利于外国游客理解导游讲解。

2.归化

归化指的是用和目标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来翻译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例如,将“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you.”,这就使一个极具佛教色彩的词句变成了一个具有基督教色彩的词句。归化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共性和相通性。以归化为主的译文目的在于消除译痕,这对于熟悉目标语的读者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归化翻译可以使译文自然、地道、顺口、易于接受。奈达认为在翻译中,译者应尊重目的语的特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导游人员在给外国游客讲解过程中常会碰到汉语中一些成语、习语和俗语,比如“守口如瓶”,在翻译此类汉语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直译,而应翻译成外国游客所熟知的语言方式,其译文可为:dumbas anoyster。

3.异化

与“归化”相对。异化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ofninebullsandtwoti-get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可见异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比如,中西方都有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即英语中的dragon和汉语中的“龙”,但是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的象征,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是贬义词。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和风都象征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在翻译关于龙的导游词时,应当翻译成the Chinese dragon或Loong,让外国游客了解真正的中国龙文化。

4.释义

由于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宗教习俗以及词汇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中西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便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释义就是在采用异化或归化都行不通的时候,抹去原文的民族特点,采用直接向译语读者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译出其含义,从而避免引起文化方面的混乱,使译文明白易懂。由于它既能保存原文的信息,又能给译者表达上较大的自由,适用于“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和翻译。释义的具体做法是音译或者直译后加注释以释义。方法一:音译法,如胡同一hutong。体现了“胡同”一词所包含的丰富民俗风情内涵。方法二:在直译的基础上,对有些词语适当加注。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hree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Zhuge Liang,the mastermind。这样的注解才会让西方读者明白诸葛亮的文化内涵。也可把两种具体方法结合使用,如气功:Qigong,a system of deepbreathing exercise。

篇10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一、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是文化的一个特殊部分,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离开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去理解其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教学,并不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于语言的影响,没有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因而在教学中容易出现偏差。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多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及应用能力。

二、培养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的传统和信念。”通过学习一门外语,学生可以了解异国的文化与社会,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多元化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一)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深入认知和正确运用英语奠定基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人类演进的过程中,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符号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保存、继承和传递,同时,又对语言结构、语言交际形式、篇章修辞原则等在很大程度上产生深刻的影响,制约着语言的正确使用。因此,通过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理解英语所蕴藏、承载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深入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指引方向。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它涵盖了知识向度、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著名的交际学者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师生跳出英语学习只注重词形变化、遣词造句、语法结构等纯语言知识的局限。推动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同步进行,使学习内容和形式由原来的枯燥、单调转向生动、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积极的情感态度又会促进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去探索,加深学生对原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意识与理解。拥有这种意识能力,学生就更容易形成自主学习策略,在语境中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灵活性和批判态度,最终形成卓有成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及行为准则的差异。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既是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则是线型的、表层的、分析的,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此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每个民族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包括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与恶,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崇尚个人主义、冒险精神,主张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则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提倡群体本位,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必然会受到谴责。在行为准则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经常会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准则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在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人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当成最高准则。这三大主要方面的差异对于英语文化教学的展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四、英语的文化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文化策略来克服文化差异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不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语言教师的素质和角色转换。

语言的教与学具体实施主要由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环境下,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考前背的教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收集资料,自觉地吸取中西方文化的营养。教师的传统地位“传道授业解惑”就应当有了新的内涵吗,教师由“前台的圣人”转向“后台的向导”。同时,加强对双重文化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增强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用外语准确表达本族文化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才能胜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有全方位地实施双向的互动,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活的语言实习过程。

(二)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教学。

讲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例如,中国人见面常以“吃饭了吗?”“你去哪儿啊?”等来打招呼。如果我们见到一个美国人也这么问,他肯定会感到困惑。可见,英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而应把所教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对比法,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与西方文化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使得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异同,以便获取跨文化交际差异的敏感性,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英美文化的差异,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使得同一英语在美国、英国形成各自的特点,从而产生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一些误会。

(三)在教学中拓展文化渗透空间。

课堂及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多渠道、多层面的文化渗透。

1.词汇层面。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是指不怀恶意的谎言。

2.句子层面。加强句子文化背景的分析也很重要。比如在讲授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4 “Merry Christmas”时,其中的“Santa Claus(a fat,cheerful man who wears a red suit,red hat,and long white beard) slides down their chimney to bring children gifts”“...American children hang stockings by the fireplace...”要解释这样两句话,必须向学生讲解有关圣诞节的传统,以及有关圣诞老人是通过烟囱进入房间并把礼物送到小孩的袜子里的,否则学生就不能彻底理解该句话的含义,就会感到茫然无措。

3.篇章层面。教师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使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相结合,比如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的英语读物,或者是让学生欣赏与所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原版英语音像材料,一来可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二来可以扩大知识面,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学完了有关文化的一课之后,可以让学生欣赏Guasha(《刮痧》),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传统的中国西医疗法在美国成了非法的,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四)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可利用课余时间,分阶段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英语报刊、杂志及文学作品、多听一些英语广播、多看一些原版影视资料来广泛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尽可能多地开展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辩论、英语晚会、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及各种英语比赛等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交际能力。

四、结语

本文旨在说明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及一些建议。语言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交流,同时语言又是其文化的载体。只有真正了解语言所在国家的文化,才能正确恰当地使用该语言,才能达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学校和教师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意识到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高恩福.英语教学应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球化成为了新时代的趋势,而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具有关键地位。但是由于中英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导致语言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我国稀缺具有深厚英语文化内涵的语言人才。针对这一情况,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英语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教师将句型、单词以及语法等知识与英语文化进行融合,并且向学生讲述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建筑、礼仪、方言、艺术预计音乐等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学生普遍存在的“中国式英语”现状。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介绍,从当地习俗和文化背景为教学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式思维,进而在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实现准确、无障碍的交流。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层面

我国教育部门和英语教师虽然认识到跨文化教学的关键性,但是在教学中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更加重视语法、句型等知识点的传授,没有在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同时,跨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根据深厚的文化修养,但是当前,我国英语教师的个人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

(二)学生层面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更加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同时,学生没有认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过四六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进一步丰富英语教材内容

想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发展和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定要以英语教材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英语教材内容。这是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关键。在跨文化教育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和选取十分关键,需要在教材中体现中西文化差异,并且将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应用中。教材中的对话情境要更加贴近真实的交际情境,尽量还原实际生活。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的,扩展学生的跨文化信息量以及语言知识,将文化背景和语言学习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跨文化交际是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因此,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在注重写作、语法以及词汇知识的同时,还要添加适当的跨文化内容。在提高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背景包括诸多方面,涉及到体育、民族、文艺、音乐、科技、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等领域,想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学生要摆脱我国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在交际中运用英语式思维去思考。同时,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关乎词汇量,还取决与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渗透英语文化,教师要根据英语特点和教材内容,采取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多元的教学模式,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而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2]

(二)强化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知识的传授者,扮演着关键角色,想要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丰富教学经验,突破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以及有针对性的融入文化背景。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文化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进而体会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实践中认识到语言应用的不同。在情境模拟中,教师要适当的穿插语言规范和文化对比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不同。[3-4]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筛选,尤其是一些体现中西文化的内容,要进行重点讲解,并且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寻找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师生共同探讨英语文化内涵,在强化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开展选择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语言训练,在仿真的情境中实现跨文化交流,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体会,促使学生熟练以及灵活的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而形成跨文化意识。[5]

(三)积极组织英语教学活动

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而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从电影、网络、动画以及书籍中也可以接触到英语文化,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模式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需求。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形态以及民族发展的不同,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冲突,教师要引导学生辨别不同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西方文化虽然有独特的魅力,但是也存在一些负面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不同形态的文化,文化层次和来源不同,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潮的影响。[6]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引导,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辨识力,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思想,而摒弃一些负面思想。同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容易接受以及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整合中西文化资源。在渗透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优先、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进行批判性的引用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辨别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包容能力[7]。

(四)采取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方式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创新的发展趋势,符合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将教学视频、教学音频以及教材内容充分结合,为学生提供课下的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英语歌曲以及英语节目,让学生形象而直观的体会到中西文化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和风土人情,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平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12

关键词:文化差异;哲学观;自然观;思维方式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状况。两种文化一经接触就必会因其差异性而产生矛盾、冲突。本文从电影里许一家在美国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并探讨其根源。

一、征服与调和

电影中许被认为虐子主要是因为美国人不理解刮痧,听证会上许解释到:“几千年来中医认为人有七经八脉,就像无数小溪流向江河,江河又奔向大海……”此话让稍有文化的中国人听来,都会觉得将中医解释得形象易懂,但美国人却理解不了。西医以神经学、细胞学等为基础,用药物和仪器来治疗,以把侵入的病毒杀死,尊崇的是征服与毁灭;而中医以“气”为中心,始终遵守着生命进化的规则,其治疗用的药材都是自然生长的,讲究养气、调气、理气,追求的是调和与平衡。

中西医的差异不仅是医学原理上的,更体现了中美哲学观的差异。中医基本上是建立在庄子的哲学基础上的。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气相通”、“一理相连”。中医的阴阳说、经络说注重整体观察,诊断手法是望、闻、问、切、察言观色;临床经验是口耳相传,师徒相授;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刮痧等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性。西医建立在实证论的西方哲学之上,注重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注重化验、透视、切片、造影等科学的验证手段。

中西医差异还体现了中美迥然不同的自然观。近代西方的自然观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所以西医的原则是,通过科学实验,使用药物和仪器,杀死病菌,表现出一种对立和毁灭。中国儒道思想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庄子认为人的能力有限,人类的任何作为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而是安然的随顺自然、任变而终。以此为基础的中医,使用自然生长的药材,注重阴阳平衡下的转化,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这源于中国唯物主义哲学把气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二、集体与个体

电影中昆兰不理解许为什么把本是父亲给丹尼斯刮痧说成是自己刮的,简宁给他的回答是“BecauseheisaChinese”。中华文明源于内陆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在重视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合作,看重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且中国人还认为集体主义高于个人利益,在两者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家作为一个小的群体单位,在中国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百善孝为先”为原则遵循孝道是中国人维持家这个小集体的主要方式,许在听证会上作伪证便是保护、孝顺老父的体现;不止如此,故事的背景是许将老父接到美国,准备给他办绿卡一起生活,这是在物质生活上保证父母;在老父回国时,许将丹尼斯从儿童福利院“偷”出来,只为让老父走之前见一眼孙子,这便是从精神上满足父母。

与中国不同,西方文明是源于海洋的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孕育了西方民族特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重视竞争与挑战、看重权力和自由,重视自身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寻求个人的发展,谋求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生的目标,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听证会上,美护士指责许在简宁生产有危险的时候宁可要大人不要小孩,认为这是野蛮的,是对个体存在的抹杀。而许反驳了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认为只要妻子在孩子就还会有,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都是最合适的。而原告律师为了打赢官司,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惜歪曲《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也是奉行个人主义的体现。

三、法理与情理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语言的用法或结构会反映出人类的习惯或模式。汉语起源于象形文字,通过字形可以引发意义上的联想,有助于使用者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促进了使用者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又因为英语结构紧凑,英语中频繁使用关联词,句子是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汉语结构松散。很少使用关联词,句意的通顺依靠意义的连贯以及体会和领悟字面之外的深意。所以英语语言结构呈现的是分析思维,或逻辑思维;汉语结构呈现的更多是关联思维。这种思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态度上就是中国人重义轻利,美国人更注重原则性。在美国法律是绝对的,在中国则是“法理之外,更有情理”。

护士看到丹尼斯背后的瘀伤,立即打电话给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立即采访许一家人接触的人员收集证据,之后向法院控告许虐子;还有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的规定,都凸显了美国法律对于公民的各项权利都是予以保护,且有相应的执行力。电影中昆兰作为许的律师,在看到丹尼斯身后瘀伤的照片之后,对许产生质疑,后来竟然出庭作证说许打孩子是不对的。可见,美国人的法律观念和其原则性。中国则是一个人情社会,办什么事情都喜欢找熟人,如昆兰明明不是家庭法方面的律师,许认为他是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信任就将其半强迫来做自己的辩护律师。在听证会上,许也试图通过讲述自己有多爱丹尼斯,让法官和原告理解并认可这种情感,撤回对自己的诬告。结果并不乐观,法庭讲究的是切实的证据。后来许聘请的女律师,建议他们走向法官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这条路时,许却痛苦的表示爱自己的孩子,难道还是一件需要证明的事?这种鲜明对比体现了美国人的分析、逻辑思维特征,以及中国人喜欢以情动人的民族特征。

四、结语

中美因使用语言、地理位置、社会起源、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思维方式以及名族性格。我国前驻德大使卢秋田将中西方主要的思维和文化差异总结为四点:东方人讲求整体性,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东方人重视求同思维,而西方人往往追求求异思维;东方人重义轻利,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原则性;东方人的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而西方人的感情表达则直接、外露。这几点在电影中都有体现。两种文化接触,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同时也会有平衡与融合。中美文化的对立和同一在《刮痧》中以听证会对峙和圣诞节大团圆的方式分别表现出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琛、刘蓓、郭树强.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J].电影文学,2008.

[2]何正欣.浅析中西自然观之差异[J].理论学刊,2010(05)

[3]金鸿浩.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应对方式刍议——基于对电影《刮痧》的内容分析[J].影视文学.2011

[4]刘石钰、李荣美.《刮痧》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2011.

[5]李茜.从民族中心角度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J].文艺探究,2011.

[6]王洪刚、唐功志.语言、思维与中西文化比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

篇13

思维方式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行为、精神、物质等都是思维方式的表现。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例如,西方文化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西方人注重对事物的分析与研究,进而强调自己得出的结论与观点。而在中国文化中,“中庸之道”,“理论联系实际”等传统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提倡的中庸之道,认为万物皆有可取之处,是一种不偏不倚的共性优化决策的方法论。可见,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出很大的差异。3从价值观看中西文化差异价值观指的是个人对事物及其特点的整体认知和评价。中国与西方国家在风俗文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形成了中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有褒义的意思,这个词反映了个人价值,突出了个人奋斗的意义;而在中国,“个人主义”强调的是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的自私主义,是不被推崇的,这种观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紧密的联系,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强调的是大局意识,认为个人应该服从于集体,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观念是长期以来不断积淀形成的。由此可见,因为不同国家价值观的不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如果没有深入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单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很容易造成歧义,从而造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深刻了解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和历史文化背景,努力翻译出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真实地表达原文的意境,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古希腊和罗马是西方历史的发源地,对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历经久远而古老的发展过程,并在不断的变迁和发展中逐渐融入到西方文学的文化价值观中,因此,、哲学、文学等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1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译者只有深刻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才能了解和感悟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大量的美丽传说,这些传说故事被英美作家巧妙地运用在文学作品中,不但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进而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很多优秀的英美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例如,莎士比亚用希腊神话作题材写了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还创作了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雪莱创作了歌颂希腊神话人物的动人诗歌《潘之歌》以及《阿波罗颂》。济慈在他的诗歌《夜莺颂》中,借用了希腊神话中的一些传说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幻想世界永恒快乐的向往,此外,济慈引用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与凡人恩底弥翁相爱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长诗《恩底弥翁》,表达了他对纯美的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可见,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作品有重要的影响,译者只有对西方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将原文的优美意境和审美价值完美地表现出来,进而翻译出具备真实情感的优秀译文,表现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是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中文的“情人节”这个词来源于西方的“瓦伦丁节”,这个词的翻译看起来很简单,其中却包含丰富的典故,如果仅从字面来看,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也很难翻译出最贴切的意思。“瓦伦丁”是一位罗马教徒,他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含冤入狱。在狱中,他的真诚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互相爱慕。瓦伦丁深爱着典狱长的女儿,但是他无法逃脱被处死的命运,他在临死前写信给他深爱的女人,表白自己的无辜以及对她深深的爱意。后来,人们把他临刑的这天定为情人节,以此来表达对瓦伦丁的纪念,人们用情人节表达对爱情的忠诚以及对相爱的人的祝福。译者在翻译这个词时,只有首先了解了这个词背后的典故和意义,才能使译文更贴切地表达原文的内涵,进而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2《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圣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精神,同时也融合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是西方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圣经》对西方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对英美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圣经》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给无数的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提供了无穷的灵感和启发,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引用了其中的文学典故,例如,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优秀作品《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中的《创世纪》、《路加福音》、《士师记》。拜伦的作品《该隐》也取材于《圣经》中的《创世纪》,在作品中拜伦把该隐塑造成勇于同权势斗争的勇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的精神。《圣经》中的典故除了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还进入到了英语语言中被广泛运用,例如,犹大之吻、撒旦、所罗门、挪亚方舟等,如果对《圣经》了解不够,就很难理解这些具有宗教色彩的词语。可见,《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圣经》的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阅读价值,体现了西方文学的独特魅力。

三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是西方文化特色的代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传递,文学作品翻译的目标是要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为读者创造身临其境的体验。译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如果不能深入地了解和分析西方文化的语言特点,就不能选取合适的语言进行翻译,如果只简单地逐字翻译,而不作形象细致的翻译,这样的译文缺乏生气,枯燥呆板,无法真实地再现原著中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内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翻译的质量,无法形象地体现西方文化的语言特点,无法完美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无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西方的文化,这样就失去了翻译的效用。例如:“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想要翻译这个句子,首先要了解“阿基里斯的脚踵”这个西方典故。这个谚语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的母亲忒提斯希望自己的孩子永生不死,于是在阿基里斯出生后,捏着他的脚踵把他浸泡在冥河中,使他全身刀枪不入,只有脚踵例外,因此,“Achilles’heel”在西方谚语中被用来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由此,“ShynessisherAchilles’heel.”这个句子可以被翻译为“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包括异化和归化,这两种方法是意译和直译的延伸,意译和直译是互相联系、共同发展的,每个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是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随着文学作品翻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意译和直译两种方法也在不断的融合,译者应该深入地领会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力争把翻译做到最优水平,译文不但要真实地体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要深刻反映出西方的文化特点,进而有效地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例如,王佐良翻译的雪莱诗歌《西风颂》运用了意译和直译巧妙结合的方法,其中“an-gelsofrainandlightning”译为“你把雨和电赶了下来”,改变了句式结构,贴切地表达了诗歌的意境。又如,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现过多种译本,在这些译本中,朱生豪的译本在翻译中运用了意译的方法,不但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与思想内涵,也展现出了莎士比亚作品的意境美,他把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和读者的审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读者深入地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因此,朱生豪的译本成为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中的经典译本。

四结语

篇14

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中西两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却又截然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最直接、最前沿的体现便是对日常交际上的影响。语言文化中西文化差异日常交际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情感与传输信息的中介,掌握一门外语是为了与其他国家更好的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然而许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好地掌握了英语的语言知识、标准的语音语调,但却忽略了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习和了解。由于中西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差异很大,所以在使用英语交流中一定要以文化为指导。否则,就会出现说话不合时宜、方式不妥、或表达不合习惯等错误,因此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影响的实例。1.当有你不熟悉的英语本族人在某种场合与你搭讪聊天时,在中国文化背景影响下你一定第一反应是想知道他叫什么,甚至想询问他的年龄等。千万不要说:“Who are you?”或者“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唐突的问题。而应更合时宜的说:“Nice to meet you。”或者“How do you do?”因为“Who are you?”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往往表驳斥和质问。如果这样搭讪,会使对方既迷惑又尴尬。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善意地询问对方的年龄、家庭等个人问题是表示关心和亲切。但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不熟悉的人之间是绝对不适宜问及此类私人问题的,他们认为此类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轻易谈及是相当不礼貌的。2.路上熟人见面,我们多会关切地问“你去哪儿呀?”“你吃过了吗?”但是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讲,这样打招呼简直不可思议,会使对方产生误会“Are you going to invite me for a meal?”3.当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我们会说“不用谢。”但是在英语对话中一定不要应答为:“No thanks.”而应为:“You are welcome.”“My pleasure.”“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等等。当别人向你表示赞扬时我们会说“哪里,哪里!”表示你的含蓄和谦虚。但西方文化中,你最好说“Thank you very much!”否则,别人会认为他真心实意地夸奖你,你却这么虚伪,对他的赞赏不以为然。4.在购物时,听到商店售货说“您想要些什么?”会让中国人听起来很舒服,很热情。但售货员决不要对英语本族人说:“What do you want?”而应说:“Can I help you?”或“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否则顾客会很反感,觉得售货员不懂礼数.5.在社交活动中,选择恰当的称呼语至关重要。中国文化强调随和、亲切或者是谦卑。在姓氏前往往冠以“老”“小”等词。如“老张”“小王”;在姓氏后往往带上职位,如“王经理”“刘主任”“张老师”。但西方国家极少如此称呼,而只是在姓前面加“Mr.”或“Mrs.”“Ms.”“Miss.”中国人尊称长者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但是对于西方人,这种尊重是难以接受的。他们多会感到惊愕“I am sorry. I am not your aunt.”6.在家宴上,中国人为了表示好客和周到,总喜欢为客人夹菜说“别客气,多吃点。”,祝酒干杯说“喝干,喝干。”但是西方人做客往往充分善待自己,想吃就吃,想喝就喝。“The food is really nice.”“Can I have some more beer?”“I am very full, thank you.”等等。对于中国式的夹菜很不适应,对于不醉不归的好客就更受不了了。中国人在西方人家做客也要注意不必太拘谨。对于主人的招呼喜欢的就说“Yes, please.”不喜欢的就说“It’s OK,I’ll help myself. Thank you.”家宴结束后,中国人处于好客总刻意挽留客人“多坐一会吧。”。对于西方客人最好不要这样客套,否则客人出于礼貌就真的一直呆下去。送客时,中国人往往关切地说“慢走哇”,“小心点呀”。对此西方人只会感到不理解而想“I am not a baby, I can take care of myself.”。要说“Good-bye.”“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等等。7.当在表达中涉及否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英语的否定使用既广泛又灵活,与中文相比,在语言逻辑上有很大差异。对问句“You aren’t a fool,are you?”如回答“Yes!”则表示“我是个傻瓜!”“All the students are not here.”如果站在中文的角度去理解成“所有的学生都不在这儿。”就错了。可见不应机械地把中文表达习惯强加到英语中。为了避免犯表达上的错误,建议学习者记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英语中完全否定通常用no,none,never,neither,nor等词来表达;在否定句中出现的all,both,every,each等词只表达部分否定,也叫不完全否定。在否定方面另一个中西差异体现在否定词的转移问题上。如“我认为你不能理解这个故事。”就不能遵循中文习惯说成“I think you can not understand this story.”而应说成“I don’t think you can understand this story.”8.在你向西方人倾诉一件发生在你身上不幸的事时,对方往往会说“I am so sorry”。有些英语学习者站在中文文化的角度会客气的表示“It is not your fault.”就会让听者哭笑不得。同样的,如向人打听情况、问路、请人让路等时候要说“Excuse me,…”这或许许多学习者都知道。但当咳嗽、清嗓子或需起身离开时,英语学习者不习惯说“Excuse me.”而容易让西方人觉得你不懂礼貌,没修养。9.在打电话时,英语学习者往往出现中文逻辑下的英语“Hello, I am Wang Li, I am looking for Tom….”其实应该说“Hello, this is Wang Li. Can I talk to Tom, please?”10.英语学习者在介绍身边人给西方人认识时,总习惯的说“He is…she is…”而不能更恰当的用“This is…that is…”在谈及人物时总不能清晰地分辨“he”或“she”,这也是受到中文语音中没有他、她性别区分的影响。当然因社会、文化、语言背景的差异,需要我们在用英语交流中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做语言学习的有心人,充分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我们就一定能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说出既流利又地道的英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