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园道路规划范文

公园道路规划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园道路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园道路规划

篇1

关键词:湿地公园;道路规划设计;道路布局;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9404

由于湿地公园特殊的生态环境,作为公园内部区域和景点联系纽带的道路系统涉及的生态问题比较复杂,自然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之处。它不是以通达性和便利性为主,而是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湿地公园合理的道路规划布局可以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保护湿地生物和环境,同时能够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教育的需要,对于发挥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湿地公园道路规划影响因素

一般城市公园道路系统都会结合公园的景观资源、游客的游赏心理、景区和景点间的联系等因素综合考虑,这里就不再展开叙述。然而在湿地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除了上述这些因素,还有一些湿地公园独有的重要因素制约着道路的类型、布局、选线、路网密度控制等。

(一)生态因素

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兼有物种保护的目的。道路建设会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道路是作为景观的廊道而存在的,道路的引入增加了景观的碎裂化,从而破坏景观的稳定性。因此,湿地公园的道路系统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域。这个因素是影响湿地公园道路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公园景区之间的联系和游人游赏行为。尤其是湿地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在珍稀物种的繁殖地及原产地设置禁入区,不设置道路系统进入,切断该区和其他区域的联系,限制人的任何方式的游憩行为,将人类与湿地环境完全分隔,并与湿地核心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将有利于生态恢复和湿地价值的提升。[1]因此从生态因素上看,湿地公园道路的类型、布局、尺度、选线等都需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自然因素 

湿地公园内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道路交通提供了水陆和陆路两种形式,尤其是水陆交通为近距离游赏、探索、体验湿地提供了特殊的道路形式,但是受水深、水速、流量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重点考虑水上交通工具的介入对于水体生物环境和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另外湿地地质条件复杂,道路本身的建设也不能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例如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原是西湖清淤后堆积而成的淤泥库区,由于湿地表层土体为高压缩、低承载力的淤泥,为了保持湿地所特有的地理、生态环境,最终车行道采用了桩基梁板的桥梁结构,而游人步行道则采用了PVC管材的浮式路堤形式。[2]

二、湿地公园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湿地公园的特性,选择性地探讨道路类型、道路总体布局、道路选线等一些做法比较特殊的方面。

(一)道路交通的类型

为减少污染,湿地公园主要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为主,如自行车、电动观光车以及电动船、人力船等,机动车可在局部区域通行。交通方式会决定道路的类型,湿地公园的道路类型可分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两种类型。

1.陆路交通

依据《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一般城市公园园路主要有主路、支路和小路组成。[3]湿地公园的道路系统可参考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和一般公园相比,道路类型的功能和设置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湿地公园主干道的修建造成的生态破坏远大于小路,尺度上应严格控制,可参考一般城市公园主干道的园路宽度作为尺度上限,并且平时应尽量限制机动车的通行。

一般城市公园的道路类型都比较完整,而湿地公园由于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道路类型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上海东滩湿地公园由于内部水系错综复杂,为了更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环境,沿园区局部设置了通车主道路,园区内部没有设置主干道,仅设置了供电动车、自行车游览的道路和步行游览为主的游步道。而作为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上海西沙湿地公园,它是我国唯一一块具有长江口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湿地,特殊的地质条件决定公园内部的道路完全由架空的长达6800米的木栈道构成,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

2.水路交通

水路交通则是完全利用了湿地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有些水域和河道担负生态保护功能,禁止外界交通的干扰,只能在一些具有观光游览功能的河流开辟水路交通,并且根据河流的宽度以及公园景点的位置分布,分为主航道和次航道。主航道连接主要景点,并与公园的陆上道路交通共同构成整个景区的交通系统。主航道可通行稍大型的环保游船,而次航道以人力划船为主。

水路交通的开辟可使游客近距离接触湿地自然风光,是陆路交通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可结合一些水上活动展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辟了富有特色的“渔夫之旅”水上游览路线,游客坐着摇橹船边游览西溪自然风光边参与体验西溪传统的农耕渔事活动。

(二)道路系统的整体布局

1.布局形式

篇2

关键词: 塞罕坝 园林道路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园林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得当,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景区园路功能与特点

1.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不同功能的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园路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1.2 联系交通园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览交通,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游遍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各个景区或景点。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塞罕坝景区属于大型公园,旅游旺季景区工作交通量大,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1.3 丰富园林景观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与周围的山水、花草、树林、石景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2.塞罕坝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园路经常是迂回曲折的,一方面是地形、地物的要求,当道路在前进的方向遇到山体、水体、建筑或山路较陡时,为了减缓坡度,就需要盘旋而上,或者绕路而行;另一方面,这种自然蜿蜒起伏的道路还能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要做到“因地制宜”,“得主随形”,“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自然式园路设计还应在道路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但切忌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

2.2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某些规划设计中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垄冢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

3 .园路布局设计原则

3.1 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园路的布局设计,不仅仅要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还要有机恰当的结合地形地貌设计,园路的设计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自然流畅,随地势就形。

3.2 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立宪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3.3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园路设计既要控制好合理、宜人的尺度关系,线形设计也是园路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在进行线形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符合功能需要,因地制宜,具有美感,契合整体园林环境”的原则。

3.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最高海拔1900多米,园路在竖向上是有起伏变化的,设计时应紧密的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在竖向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地面水的排除。一般园路应有0.3%~8%的纵坡和1.5%~3%的横坡,以保证排水。当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

4 .景区园路的绿化与种植

4.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广场,公园主区入口环岛;行道树;花钵、花树坛、树阵;园路两侧绿化。

4.2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4.3 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在景区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5.结论

园林道路的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要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重视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唐明全.《城市道路建设》,1993(1):45~48.

[2]任如红.《建筑美学》.浙江林业科技,1999(3):5~11.

[3]张鸽香.《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58~61.

[4]孟兆桢.园林工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5]毛培琳.园林铺地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6]谭光营.浅谈园林中的道路设计[J].基建优化,2003,(4)。

篇3

园林道路是构成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园林的重要作用,在导引人们观赏景观上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建筑、植被、地势地貌、山水等等景观元素一起构成了不一样的园林景观,直接关系到园林的功能规划、空间规划、人流交通流量等等,意义重大。就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给出建议并且论证了园林道路中出现的问题与现状。

关键词:

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合理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22002

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概述

1.1主体道路类型

主体道路穿插在整个园林内的所有基础设施和每一处的景点,由它构成了整个园林的主体框架,所以,一般的主体园路的布置会比较宽阔。依据各异的园林特点,主园路的规格范围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从规格上完全可以符合消防车辆经过的要求。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1.2次体道路类型

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1.3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意义

在园林绿地中,园路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园林工程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如人体脉络一般贯穿其中。园路在疏通引导交通、导引人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把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各种大小、各种形状、功能不一的板块。所以,园路的设计规划,将直接影响到景观是否组织得当,人流交通是否通畅,绿地空间各功能是否划分合理,对园林绿地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跟意义。

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缺陷[HJ1.2mm]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景点之间出现重影,不仔细观察是分辨不出来的),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2.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规划不够合理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第三,园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园路设计的交叉口夹角过小,转弯半径没有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这样经常会导致图快捷的人们踩踏绿地的情况发生。相应的,交叉口相交路设计的数量过多也不行,这样会使得游人们在交叉处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3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探讨

3.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

3.1.1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园路的整体分布上,不仅要根据园林建设的设计式样,而且还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地形相结合来设计规划。园林道路更多的是曲的比弯的好、自然的比人工刻意杜撰的好,整体形势要行云流水般自然。

3.1.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1.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3.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探讨

3.2.1园路路口设计

园林路口的设计在园林道路的修建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三岔路口在自然式园林道路系统中比较多些,十字路口则在规划式园路系统比较常见,但是根据园林的游玩性来讲,应该设置多些的三岔路口。

当道路两边相交的时候,更多的是选用正向交互的手段;如果两段道路是斜着相交并且斜向交角度是呈锐角,这个角度要力求不能小于55度。角度不能过小,否则会造成汽车不容易过弯,人们会在行进的时候踩踏绿地。在道路的转弯处,应该把路口尽量设计成圆形的转角。

一般的讲,路口是应该有景点和特点的。一些花台、花坛等等会出现在三岔口,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道路与花坛的对称和对应,最好不要使道路与花坛变线相切,如果一个路口有中央花坛的话,那么这个路口应该遵循地形进行设计修建。

3.2.2园路与景物的有机结合

第一,园路与建筑的结合设计路口往往形成于建筑物跟园林路口的交接处。从现实的园林道路跟建筑相互交互的例子来看,多数的是设置一块不大的场地在建筑物旁边以用来跟园路相连通。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是遇到了作为过道用的建筑物等就不用设置缓冲场地了。

一般的园路跟建筑的交接是采用平行跟正对交接,另外也还包括侧对交接。现实的情况是往往都会避免斜路相互交接,尤其是那种正对建筑一角的斜角。对于一些无法避免斜交的园林道路,一般都在交接处做一个过渡,也还可以把交接处的道路角改换成圆形的角,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的。

第二,园路和水的交融中国园林较理想的对待手段往往是把水面作为中心,园林的主干道将围绕着水面来联系不同的景区。为了使园林设计不趋于平淡,当主道路比较靠近水面的时候将不把它平行于水面。往往比较优秀的是使道路与水面根据地势相起伏,使道路与水面互相映衬,错落有致。

第三,园路和景色的搭配在园林道路的设计中,树荫夹道可能是最好的绿化效果。可以在郊区规模比较大的园林绿化中使人行道两旁的树与绿化树相互自由搭配着组合,可以在园林道路上感受到路行走于园林之中。

在园林道路的拐弯处,为了突出强调,植物这个时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种植景观花卉,可以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园林景观俨然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的一个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慰藉人们的心灵,并且能够使观景者在欣赏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美感同时释放压力和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原理道路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原理道路应该是作为一条生机蓬勃的、效率高效的、规划合理的景观架构。当然,园林道路设计更加要以人为本,以园林的风格、主题等等有层次、有个性、有组织的展开。并从而进行有序、整体的统筹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师们为使园林道路设计更加的趋于理性,可对园林道路的发展和本质做更深刻的调研,以此更加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在实际造园的基础上积累较合理的设计手法和丰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志蜂.市政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探究和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0,(8).

[2]曾立东.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1,(2).

篇4

关键词:园林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理念

1、主体道路

主要园路贯通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经过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主园路的宽度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完全可以使消防车通过。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2、次体道路类型

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二、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缺陷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景点之间出现重影,不仔细观察是分辨不出来的),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规划不够合理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第三,园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园路设计的交叉口夹角过小,转弯半径没有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这样经常会导致图快捷的人们踩踏绿地的情况发生。相应的,交叉口相交路设计的数量过多也不行,这样会使得游人们在交叉处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探讨

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

(1)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路的整体分布上,不仅要根据园林建设的设计式样,而且还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地形相结合来设计规划。园林道路更多的是曲的比弯的好、自然的比人工刻意杜撰的好,整体形势要行云流水般自然。

(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探讨

(!)园路路口设计园林路口的设计在园林道路的修建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三岔路口在自然式园林道路系统中比较多些,十字路口则在规划式园路系统比较常见,但是根据园林的游玩性来讲,应该设置多些的三岔路口。当道路两边相交的时候,更多的是选用正向交互的手段;如果两段道路是斜着相交并且斜向交角度是呈锐角,这个角度要力求不能小于55度。角度不能过小,否则会造成汽车不容易过弯,人们会在行进的时候踩踏绿地。在道路的转弯处,应该把路口尽量设计成圆形的转角。

一般的讲,路口是应该有景点和特点的。一些花台、花坛等等会出现在三岔口,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道路与花坛的对称和对应,最好不要使道路与花坛变线相切,如果一个路口有中央花坛的话,那么这个路口应该遵循地形进行设计修建。

(2)园路与景物的有机结合

第一,园路与建筑的结合设计路口往往形成于建筑物跟园林路口的交接处。从现实的园林道路跟建筑相互交互的例子来看,多数的是设置一块不大的场地在建筑物旁边以用来跟园路相连通。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是遇到了作为过道用的建筑物等就不用设置缓冲场地了。

一般的园路跟建筑的交接是采用平行跟正对交接,另外也还包括侧对交接。现实的情况是往往都会避免斜路相互交接,尤其是那种正对建筑一角的斜角。对于一些无法避免斜交的园林道路,一般都在交接处做一个过渡,也还可以把交接处的道路角改换成圆形的角,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的。

第二,园路和水的交融中国园林较理想的对待手段往往是把水面作为中心,园林的主干道将围绕着水面来联系不同的景区。为了使园林设计不趋于平淡,当主道路比较靠近水面的时候将不把它平行于水面。往往比较优秀的是使道路与水面根据地势相起伏,使道路与水面互相映衬,错落有致。

第三,园路和景色的搭配在园林道路的设计中,树荫夹道可能是最好的绿化效果。可以在郊区规模比较大的园林绿化中使人行道两旁的树与绿化树相互自由搭配着组合,可以在园林道路上感受到路行走于园林之中。

在园林道路的拐弯处,为了突出强调,植物这个时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种植景观花卉,可以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园林道路设计更加要以人为本,以园林的风格、主题等等有层次、有个性、有组织的展开。并从而进行有序、整体的统筹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志蜂.市政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探究和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0,(8).

[2]曾立东.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1,(2).

篇5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合理规划;设计

在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道路是连接园林各个部分的纽带,其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园林景观的欣赏。因此,针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能够使得市政园林工程道路的具体效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进行深入的探究。

1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规划的意义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道路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园林中的各个景点,同时为游客指导欣赏的路线等。以平面的角度来看,道路就是园林中的脉络,其在园林工程中是交叉呈现的。园林道路能够在规划和设计中,具有着不同的形式,所发挥的功效也不同。因此,针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和设计,会对景观的规划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的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园林道路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会使得绿地空间功能的发挥也具有合理性。可以说,园林道路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缺陷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2.2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规划不够合理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3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探讨

3.1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

3.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并且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的根据当地的地形进行规划。所设计的园林道路最好是采用弯曲的道路,而且也需要进行自然雕工,使得园林道路可以呈现出自然的状态。

3.1.2 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1.3 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3.2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探讨

首先,要针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的路口进行合理的设计。园林路口的设计是市政园林工程道路整体设计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不同形式的路口会设置不同形式的道路系统。例如在三岔路口,多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系统,而在十字路口则多设置规划式的道路系统。然而,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路口多为三岔路口。两段道路要实行斜向交叉,交叉角度一定要为锐角,角度必须要在55°以上,如果角度过小,那么就会使得汽车在过弯的时候,很容易冲出道路,从而践踏草坪,所以,两段道路交叉角度一定要相对较大。

其次,园林道路需要与景观植物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园林道路要想能够实现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需要能够与建筑之间形成交汇,就以实例来分析,很多的建筑物在设置的过程中,周边都会设置相应的道路,但是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如建筑物仅仅是作为过道使用,那么就不需要进行缓冲场地的设置。而在中国园林中,一般都存在着将园林道路与水进行交叉设计的传统。将水作为中心环节,而园林道路作为主要干道围绕着景区,使得各个景区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连接。要想能够使得园林可以得到优化设计,就需要在无限的将道路与水接近,但是又不与水持平。最理想化的就是水与道路之间呈现交替起伏的状态,使得道路与水面之间交相呼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园林道路和景观之间要实现合理的搭配设计,在道路两边栽种一些植被,形成绿荫道路,达到绿化的目的。一般在郊区设置的园林通常规模都相对较大,在这些规模较大的园林中,行人道两边的绿化树木需要与道路搭配设计,并且要与其他的景观之间交相配合,使得人们走在人行道上,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通常而言,为了能够使得植物的绿化效果能够凸显出来,就需要在道路的拐角处进行对各种植物花卉的栽种,不能能够美化环境,从而还能够提高园林的欣赏水平。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道路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我国目前的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合理的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就能够使得道路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市政园林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园林设计人员能够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有效的融合自己的设计理念,来确保市政园林工程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璐.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道路设计的探讨[J].居业,201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