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村道路管护制度范文

村道路管护制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村道路管护制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村道路管护制度

篇1

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

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

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

3、幸福院;

4、村卫生室;

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

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

7、路灯;

8、公厕;

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

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二、明确管护权属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

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

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

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

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

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

四、明确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

五.明确管护责任

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

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理员的数量;

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

篇2

[关键词]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

一、概况

袁桥镇地处如皋市西北部,是植根于高沙土地区的一个城郊镇,镇内交通便捷,水系发达,农村通达工程纵横密布,具有独特的“大城郊、大沿河、大通道”区位交通优势。袁桥镇总面积65.8km2,建成区面积1.1km2,辖行政村8个、居委会6个,村民组341个,总人口4.7万人。镇区有:一、二、三级河道共19条,全长62.5km;村级四级河、居住河及家沟家塘668条,全长260.11km;通达工程等骨干道路32条,长125.5km;沿路绿化长265.2km,约11万多株;垃圾日产近20t。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了农村环境严重恶化,造成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下降。

二、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

1.历史原因的堆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镇域经济突起,流通人口剧增,污水、垃圾直排入河,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力、煤气的普及,导致垃圾、秸秆的乱抛,特别是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忽略环境保护,不仅随意填河筑坝,破坏了原有的农村水系,而且缺乏保护措施,使得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三、四级河道的水质均劣于Ⅳ类水甚至劣于V类水。

2.环境意识淡薄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用水土资源和传统的种植习惯,忽略水土保持的作用;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的随处排放,造成了河水的富营养化;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人们环境意识不相协调,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3.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农村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农村河道清淤、道路建设和村庄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河道管护、道路保洁、绿化管养及垃圾处置等长效管理经费投入严重匮乏,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效益和资金利用效率。

4.管护机制缺失

农村环境最大的弊病就是“重建轻管”,只满足于河道土方数字、道路建设长度、绿化栽植株树等,但对于后期管理一直缺失,缺少一套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改善农村环境的措施

1.建立组织领导

镇“四位一体”长效管理体制施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指导。整合农村环境管护队伍,统一交由水利站扎口管理,建立袁桥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各村建立由书记为任组长、分工农业农村的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四位一体”管理领导小组。

2.健全规章制度

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切实履行职能,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意见》、《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制定镇长效办工作制度、镇长效办工作职责、村(社区)管护制度、村(社区)工作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等。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台帐,确保相关文件、制度、职责落实到位。

3.招聘管护队员

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制定农村“四位一体”管护人员招聘简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招录,签订管护协议,管护协议内容包括双方权利和义务、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要求、管护报酬、违约责任、管护迄止时间等,其中管护报酬应当与考核等次挂钩,实行绩效工作制。

4.明确管护范围

管护队伍组建到位后,建立划片分组包干管护责任机制,将管护人员全部分配到村,划片分段到人。推行责任公示制度,在村公示栏公示管护人员分工网络图;在责任区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制定管护标准

1.河道管护标准

水面保持清洁,无漂浮物,无恶性水生植物,无网簖及拦鱼竹障。栽树种草、绿化到位,无暴露垃圾,无垦坡种植、无挖坡取土,等。渠涵引排水保持顺畅,平时无倾倒垃圾、堆放杂物现象,损坏及时整修。

2.道路养护标准

路面桥面干净整洁,无堆积杂物和抛撒物。道路两侧无杂草、无违规种植物等。路道口以及拐弯处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无占道打谷晒场和损毁绿化的现象。

3.绿化管护标准

凡管护范围内的绿化应栽尽栽,做到包看管、包成活、包扶正、包整枝修剪、包施肥、包治虫,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5%以上。

4.垃圾处置标准

建立“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做到农户宅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垃圾房内垃圾日产日清,无沉积垃圾。

五、落实管护经费

1.“四位一体”工作经费根据分级负担原则,以市级财政投入为主,镇级财政投入、受益群众“一事一议”适当负担、社会捐资等相结合的原则多元化筹集。设立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财政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2.农村环境日常管护经费及突击性费用,通过正常审批程序审批后,由长效办组织实施。

六、强化考核管理

1.对相关部门和各村实行捆绑式考核。根据日常考核和年终考评情况,年底对各村实行综合评比,实行加分制。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2.对“四位一体”管护人员考核由“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采取平时检查与突击检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加大督查和考核频度,推动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高效运行。

3.对破坏整治成果的村民,村按照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严肃处理,确保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顺利开展。

篇3

各镇(街、区)、高崖水库库区管理服务中心、首阳山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

近期,通过市长热线、网络舆情及县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发现,个别镇(街、区)对“户户通”道路管护方面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管护”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村民在建设宅基地时,使用大型商砼车运输混凝土,造成村内“户户通”道路受损严重。

为落实好《XXX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维护“户户通”建设成果,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一是各镇(街、区)要成立镇“户户通”道路管护领导小组,督促各村落实管护人员,管护人员需由村干部担任,切实履行管护责任。二是各镇(街、区)在审批宅基地时,要求村集体与建房户签订村庄内部道路管护协议,明确要求禁止使用大型商砼车辆运输混凝土进入村庄内部道路,并将该条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条款。三是各镇(街、区)要创新管护机制,制定村内道路管护奖惩制度,严禁超出“户户通”道路承载力的超载、超重等车辆进入村内,对造成道路损坏的,责令其恢复原状;对拒不整改的,按照村规民约有关条款进行相应的处罚,事关村民的,要负连带责任。

下一步,县里将把“户户通”道路的管护纳入各镇(街、区)积分制考核,实行“周督查、周调度、周通报”制度,考核结果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请各镇(街、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组织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利用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做好“户户通”道路管护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切实提高村民的自觉性,引导村民自觉履行管护义务,指导和督促各村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养护机制。

XXX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

篇4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道路保洁、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公厕保洁、垃圾转运、公共设施维护“六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不断提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完好,管护队伍稳定,资金筹措到位,制度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分明,监管保障有力,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的目标。

二、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

1、庄台管护。路面、河坡、绿地、空置宅基地(空关房屋)周边等部位清洁、无暴露垃圾,垃圾转运及时、日产日清;纳入全市垃圾收运体系转运的每天将垃圾转运至村收集点,采取临时性填埋处理的定期对填埋点进行覆土;垃圾桶(池)周边无漫溢。

2、河道管护。村庄内河水体清洁,无水花生、水浮莲、绿萍等水生植物,无垃圾等其他水上漂浮物。

3、绿化养护。河塘岸边、道路两侧、村庄四周树木修剪规范,绿化长势良好,无大片死株、缺株;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对所有乔木进行刷白防虫。

4、设施维护。农村公共设施完好,及时维修桥梁、路面、路灯、公厕以及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合理添置环卫设施,并对损坏的及时更换。

5、公厕保洁。垃圾桶(池)完好、清理及时、周边无漫溢;公厕干净,冲水设施运行正常。

三、管护队伍

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酬”要求配备长效管护人员,落实管护人员报酬,建立管护责任制,实行常态化管护。

1、管护人员数量。原则上每300人配备一名管护人员,聘用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残疾。年龄原则上控制在60周岁以内,对身体确实健康、做事认真负责且热心农村环境保洁工作的,可适当放宽至65周岁。

2、管护人员聘用。采取“划定区域、落实责任、明确报酬”的方式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不得聘用在职村干部、在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禁人情安排及其他照顾性安排。名单需在村庄显目位置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管护人员将采取划定区域一人负责制,避免互相扯皮、互相推诿。

3、管护人员报酬。管护区域达到300人,管护人员报酬一般掌握在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少数自然庄台较小的情况除外)。各行政村应通过划定管护区域、整合管护项目,采取一人多岗形式,提高管护人员待遇。管护人员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组成,基本报酬一般占报酬总额的60%。

4、管护人员职责。管护人员每天对管护区域保洁不少于一次,暴露垃圾应及时进行打扫清理,垃圾转运应做到日产日清。

四、管护制度

1、民主议事制度。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项目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质量监督。

2、管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各行政村要明确管护人员职责,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为期一年的管护合同,同时上报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办公室和财政所备案。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管护项目、管护范围、管护要求、年度报酬、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3、设施管护制度。针对村内基础设施现状,结合环卫设施配备要求,年初制定设施维护计划,并经村民民主议事,确定当年设施维护项目,确保村庄桥梁、路面、路灯、公厕、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完好。对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功能作用正常发挥,杜绝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

4、考核奖惩制度。各行政村要落实村干部对管护人员进行考核,并填制考勤表,同时每天对管护人员工作表现、管护质量进行考核。要建立村民监督机制,每月选择一定数量村民代表对管护人员表现及管护质量进行测评打分。乡镇将按月对各行政村管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村干部考勤考核、村民测评和乡镇考核均作为管护人员考核报酬发放的依据,对不称职的管护人员要及时清退调整。

五、资金安排

乡镇以各行政村人口每人每年32元标准将补助资金分配到各行政村,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其中70%左右用于管护人员报酬,30%左右用于设施维护。

六、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1月20日-12月5日)。镇召开动员会议,宣传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政策及相关要求,同时,村干部要广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政策,主动监督政策的执行。

2、方案制定阶段(2014年12月5日-12月20日)。各村根据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员,确定管护人员名单,明确工作职责、报酬标准、设施维护等情况。

3、长效管理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镇2015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从1月1日开始执行,各行政村与管护人员订立的管护合同期限应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各行政村要按照管护要求加强管护人员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管护职责,提高管护实效。

4、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镇将主要采取暗访、督查及专项检查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各行政村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运转情况、管护效果、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七、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村两委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工作班子,明确专门村干部具体负责。要制订村规民约,形成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同时组织村民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篇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为保障,通过建立道路保洁、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公厕保洁、垃圾转运、公共设施维护“六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水平,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长效管护工作网络,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完好,保洁设施齐全,管护队伍稳定,资金筹措到位,制度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分明,监管保障有力,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河道清洁优美的目标,从而全面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的主要范围是:村内道路、桥梁等农村基础设施;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民居住环境卫生等设施;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等。具体内容包括:

三、管护队伍

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酬”要求配备长效管护人员,落实管护人员报酬,建立管护责任制,实行常态化管护。

1、管护人员数量:原则上每300人配备一名管护人员,聘用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残疾。年龄原则上控制在60周岁以内,对身体确实健康、做事认真负责且热心农村环境保洁工作的,可适当放宽至65周岁。

2、管护人员聘用:一是采取“划定区域、落实责任、明确报酬”的方式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但在职村干部、在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聘用,严禁人情及其他照顾性安排。“划定区域”,即将行政村划定成几个区域,划定的某一区域内庄台打扫(含道路、河坡、空闲地、绿化带等保洁)、公厕保洁等由一人负责承包,避免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管护人员选定后,需在村庄显目位置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聘用人员需与村签订管护合同(或管护协议),合同条款应包括:管护项目、管护区域、管护要求、工资报酬、奖惩措施和对不合格人员清退事项等,合同每年签订一次,聘用人员由乡镇统一为其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管护项目统一设定为:庄台打扫、河道保洁、公厕保洁、绿化养护、垃圾转运等5项。

3、管护人员待遇:管护区域达到300人,管护人员报酬一般掌握在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少数自然庄台较小的情况除外)。管护人员报酬使用市以上财政资金每人每年不得高于10000元,超过部分由村配套资金安排。各行政村应通过划定管护区域、整合管护项目,采取一人多岗形式,提高管护人员待遇。管护人员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组成,基本报酬一般占报酬总额的60%。

4、管护人员职责:管护人员每天对管护区域保洁不少于一次,暴露垃圾应及时进行打扫清理,垃圾转运应做到日产日清。镇统一制定管护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管护要求和奖惩措施,提高管护实效。

5、管护人员管理:村级管护人员由各行政村负责管理,管护人员确定后,需将管护人员名单和合同报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各一份,同时镇将人员名单报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市综改办进行备案。

四、管护制度

1、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质量监督。

2、管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管护人员岗位包括:庄台打扫人员岗位、河道保洁人员岗位、公厕保洁人员岗位、绿化养护人员岗位、垃圾转运人员岗位等,实施村要明确管护人员职责,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管护合同。要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管护项目、管护范围、管护要求、年度报酬、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3、设施管护制度。针对村内基础设施现状,结合环卫设施配备要求,年初制定设施维护计划,并经村民民主议事,确定当年设施维护项目,确保农村桥梁、路面、路灯、公厕、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完好。对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维修,保证其功能发挥作用,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护的状况。

4、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强化对管护单位和管护人员的责任考核。各行政村要落实专门干部对管护人员进行考核,并填制考勤表,同时每天对管护人员工作表现、管护质量进行考核。要建立村民监督机制,每月选择一定数量村民代表对管护人员表现及管护质量进行测评打分。镇按月对各行政村管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村干部考勤考核、村民测评和镇考核均作为管护人员考核报酬发放的依据,镇统一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明确村干部考核、村民测评、镇考核的权重和奖惩标准。对不称职的管护人员要采取清退的办法,及时调整管护人员。

五、资金安排

市按省定农业人口每人32元/年标准计算分配到镇,镇以各行政村人口每人32元/年标准将补助资金计算分配到各行政村,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其中:70%左右用于管护人员报酬,30%左右用于设施维护费用。

六、工作步骤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2月5日-12月10日):镇召开行政村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会议,宣传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政策及相关要求,同时,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广泛宣传让乡村干部、老百姓了解政策,从而监督政策的执行。

2、方案制定阶段(2014年12月10日-12月20日):镇根据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同时建立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落实责任单位和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方案须在12月20日前报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和市综改办。上报工作方案时,要同时上报建立管护办公室、落实责任单位和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的文件和管护人员、报酬标准、设施维护等情况。

3、长效管理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镇2015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从1月1日开始执行,各行政村与管护人员订立的管护合同期限应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各村要按照管护要求加强对管护人员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管护职责,提高管护实效。

4、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镇制定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考核办法,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各乡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运转情况、管护效果、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采取暗访、督查及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暗访由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组织,全年每个行政村暗访不少于一次;督查由镇政府组织,每季度抽取的行政村比例不低于25%;专项检查由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财政所共同组织。暗访、督查、专项检查后,由参加人员直接打分,结果报镇备案,并及时将整改要求通报到村。

七、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镇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日常工作。村两委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工作班子,明确专门村干部具体负责,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体系。要制订村规民约,形成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同时组织村民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篇6

为不断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持续提升村庄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镇党委研究制订的《2014年度全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专项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单位,整体推进、综合整治、全面提升。

二、考核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10分)。按照党委、政府总体要求和各村年初确定的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得全分。完不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分。

2、长效管理制度落实(20分)。具体做到“五有标准”。即有长效管护队伍,按照每300人左右配备村庄管护人员1人(4分);有长效管护设备设施,配备垃圾桶(池)、清扫工具、垃圾车(4分);有垃圾处理途径,因村制宜,按填埋点远离村庄不低于1.5公里的要求,合理确定垃圾集中填埋场,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4分);有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定期考核奖惩、人员责任包干区公示、限制整改通知、群众评议等制度(4分);有长效管护职责,与管护人员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管护要求、落实管护责任(4分)。

3、村庄垃圾集中收运(15分)。建立垃圾清运保洁员队伍,落实责任及工资报酬,签订保洁清运合同,垃圾及时清扫、收集、转运,上述措施有一项未落实扣5分。

4、村庄河道管护(15分)。落实村庄河道保洁员、保洁责任及工资报酬,做到村庄河道沟塘岸边无垃圾,水面无水生植物和漂浮物,桥头及码头无杂物,河道保洁率达95%。有一项不落实扣5分。

5、村庄绿化管护(15分)。对村旁、宅旁、河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场所等进行绿化美化,并落实绿化养护人员、管护责任及工资报酬。保持植物长势良好,无大片死株、缺株,及时清理绿化带内杂物。上述措施有一项不达标扣5分。

6、村庄卫生保洁(15分)。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保洁责任及工资报酬,做到村庄道路整洁;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池)周边无漫溢;公厕地面无杂物,定期冲刷蹲坑坑道,无积存、无异味。上述有一项不落实扣5分。

7、公共设施维护(10分)。落实维护人员、维护责任及工资报酬。做到村庄桥梁完整无损、交通畅通;路灯设施、健身器材常年保养与维护;村便民服务中心设施齐备,村务公开栏整洁常新;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三线”整治有序;村庄供排水设施安全顺畅。上述有一项不落实扣2分。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巩固康居村创建成果为目标,以抓好“五位一体”为主线,以清理“八乱”现象为重要内容,加快改善村庄环境,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力度,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农村面貌。

二、总体目标

按照“农村环境达标化、农村保洁常态化、农村垃圾处理无害化、农民居住环境整洁化”的“四化”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清理“八乱”现象,真正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确保做到人居环境、道路、河坡、水面清洁。

三、重点工作

(一)加大河道河坡整治力度。全面清理打捞河道沟塘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对河坡进行有序清杂,逐步推进绿化生态护坡。

(二)提升道路管护水平。确保通村村庄主干线、路肩50公分内无杂草、无农作物、无高杆作物、无灰堆、无建筑垃圾,路面清洁,路旁绿化内无杂草。发现路面损坏的及时修复,临水路面坑塘及时回填,并保证设置好安全标志。

(三)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管理水平。做到家前屋后无乱堆乱放,无不规则鸡棚鸭舍,无露天粪坑,无断墙残壁。

(四)加强绿化管理。各村(居)自206年1-3月份,必须打造好不低于2个庄台的绿化(循环线除外)。年初村(居)对绿化缺株少棵进行补齐,对村庄主干道和中沟干河的河坡要有序推进绿化林网建设,并落实管护责任。

(五)公益基础设施管护。便民服务中心整洁卫生,泵站桥梁无乱涂乱画,对损坏桥梁,要及时维修加定期刷白,渠道内无生产生活垃圾。

(六)实行管护人员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保洁队伍建设,调整优化保洁人员,加强保洁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工作,明确管护人员责任区域,确保管护工作规范有效。

1、合理确定保洁员报酬。按照每村保洁员一人一图的管护要求,根据管护范围和工作量合理确定保洁员报酬。

2、定期到村组织保洁人员培训。村(居)对保洁情况要加强监督,集中点评问题,逐步明确规范管护内容和管护要求。

3、加大对保洁人员的考核、督查力度。按照每500人设定1个保洁员,各村原则上保洁员不得超过65周岁,经公开招选,村与每位保洁员签订工作责任状,按月进行考核,对考评不合格者及时进行调换。

(七)完善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善农村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各村要按10户配垃圾箱,行政村内在交通便利,居住及流通人员不密集,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位置,建收集转运生活垃圾的垃圾房,用于集中收集中转垃圾,全面实行垃圾收集网络化覆盖。镇对各村垃圾运送量进行单项考核,完成任务的实行以奖代补,不能完成任务的除扣分外,不发放补助。

四、具体要求

(一)建立长效管护队伍。镇成立“五位一体”长效管理环卫所,负责对全镇“五位一体”环境管护进行指导、督查,对村管护人员进行考核。各村(居)按照工作意见要求配备管护人员,建立管护人员队伍。管护人员负责卫生保洁、垃圾运转、绿化养护、河道护理及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维护等事务。

村庄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河道管护、人居环境等保洁人员按工作量和管护质量确定报酬,报酬计算按2015年底上报人口,人均18元/人计算(其中10元/人按月度考核发放,8元/人到年底按完成的垃圾量比例发放),管护队长2元/人(其中1元/人按村垃圾任务完成发放)。月考核在90分以上(含90分)享受全工资,低于90分的,每少1分扣50元。月考核在80分以下,本月工资全部扣除,全年有两次80分以下的定为不合格,由村予以辞退。管护人员报酬根据月度考核情况按月由财政所打卡发放。

(二)配备长效管护设备。各村(居)配备垃圾箱或垃圾桶容积量要满足日产垃圾量规模,原则上按每10户设立1个垃圾箱。相关管护设备由管护人员自备,各村(居)视情给予适当补助。

(三)明确长效管护职责。卫生管护要求为:村庄道路整洁、垃圾日产日清、河道沟塘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绿化长势良好、无大片死株或缺株,及时清理绿化带内杂物和路肩杂草。

(四)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各村(居)将长效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管护责任和管护范围,工资报酬要在公示栏进行公示,保洁人员及责任区域等情况要设立公示牌接受村民监督。

(五)建立垃圾运送机制。按分界镇生活垃圾运送专项考核办法执行。

五、工作步骤

(一)管护人员招聘。各村按照就近、就地原则,认真组织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管护人员(低保、特困家庭劳力优先聘用),管护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合同十个月一签。

(二)绘制管护范围。各村按照康居村、整洁村的标准,分段、分区域绘制保洁员保洁范围图,做到一人一图。

(三)签订工作责任状。按照管护内容、标准、范围签订工作考核责任状,明确工资报酬和考核奖惩办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五位一体”长效管理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专人牵头相关科室共同对各村(居)“五位一体”管护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考核。各村(居)也要落实专人管理此项工作,“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总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考核督查人为管护队长,主要负责检查、监督、协调保洁员管理农户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接,乱图乱画,即“八乱”现象。

篇8

(一)坚持因地制宜,控制建设成本

1、科学规划设计。要选定最优化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最低的投资为准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量。在线路的选择上,要选择捷径,尽量缩短距离;在路基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老路。

2、村民投工投劳。要走“政府出钱、群众出力”的路子,实行群众投劳铺底子(平整路基),政府投资铺面子(硬化路面)的投入方式。充分发挥“一事一议”等有效形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对其直接受益的公路建设投资投劳,真正做到能组织群众投劳的项目不对外发包;能自备的料子不投资购买。

3、就近就地取材。在沙石料等各种原材料的来源上,要按照就地就近取材的原则,尽量减少运费等额外的支出。

4、争取多方支持。对通村公路建设占用土地,国土部门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行特事特办、简化手续、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涉及供电、林业、水利、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负责解决,原则上不增加村级负担。

5、强化监督管理。要健全监督机制,在招投标、工程变更、质量监督、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坚持阳光操作,严格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采取行业技术监督、政府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质量监管。对农村公路建设,县交通部门要下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规划放线,跟踪服务,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四项制度”。要推行专业监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聘请人大代表、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村公路建设监督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巡回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创新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1、明确责任主体。村级道路管护的责任主体是村民委员会。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宣传,要让各村民委员会自觉担负起村级道路管护的责任,合理利用有限的管护资金,认真探索分段管护、义务管护、招标管护等行之有效的道路管护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己硬化道路的维养和管护,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政府适当支持。今年,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按每公里500元的标准补助养护经费的政策要落实到位,确保养护资金落实。在政府扶持支持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专业养护机制,解决公路管护资金缺乏的问题。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爱路、护路、养路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应用“一事一议”政策。对清理公路沟、涵及其因灾形成的塌方等一些管护,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村委会组织受益农户一年开展几次义务维修和管护。

4、探索协会管护模式。在道路清扫、清理杂物等日常管护上,可以探索协会管理,形成“谁受益谁管理、谁受益谁投资”的管护模式。

(三)重视修路债务,多措并举化解

1、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禁止超范围、超能力建设村组公路。要在纳入建设规划、能够争取到国家补助资金的前提下进行,不准搞负债规划、负债建设,以免因不能立项而加重债务负担。

篇9

为扎实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正常运行,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现对我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提出如下考核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根思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改革与发展并行、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考核内容

⒈维护机制建设。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护机制、考核机制,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实行长效化管理。公开选聘管护人员,严格明确管护责任,全面落实管护报酬。

⒉基础设施管护。组织实施对本村农村道路、桥、涵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堵塞、渗漏、开裂、破损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及时维护更新垃圾房箱、路灯、绿化补栽等,确保基础设施管护良好,无一处损坏。

⒊村庄环境管护。按根文件《根思乡2013年村庄环境“四位一体”综合管护工作考核意见》的要求进行考核。

⒋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维护。村综合服务中心环境整洁,做到室内物品摆放有序,无乱丢乱放、无灰尘、无烟头瓜皮纸屑等;室外进出服务中心道路保持畅通无堆积物和杂草,周边环境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办公设施维护管理完好无破损。

⒌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农家书屋有专人负责,且正常对外开放,图书借阅手续规范,书籍无丢失或破损;文体活动设施正常使用无破损,能正常开展健身运动;广电设施正常使用无破损。

⒍村卫生室管护。村卫生室功能科室布置合理、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齐全,制度健全、治疗规范、服务全面、公开收费标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高农村居民卫生保健水平。

三、考核方法及资金拨付

奖补资金由乡考核发放。考核采取随机抽样,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按双月和“四位一体”考核同步进行,双月督查考核的平均得分作为年终考核综合得分。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村居全额拨付奖补资金;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下的村居按比例拨付奖补资金,余款预留在乡财政所,待存在问题整改到位,经市、乡新农办复核合格后再行发放。乡财政所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奖补资金专户管理,年终实行报账制,严禁将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挪作他用。常年管护人员报酬根据乡、村考核结果由村测算,通过“一折通”打卡优先发放,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支出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并形成会议记录,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票据到乡财政所报账。

四、组织领导

篇10

一、明确管护主体,实行辖区负责制

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管护应当按照“乡镇监管、村委负责、村民自管、政府补助(以奖代补)”的原则组织实施,各村的村委会主任为本行政村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管护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管护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村社公路路产保护和路权维护及其他农村公共公益设施产权保护和维护。

(二)负责组织实施村道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及其他农村公共公益设施的日常管护工作。

(三)在上级补助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管护资金或者投工投劳,可以向本村成功人士筹集管护资金,建立管护基金。

(四)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危险路段的情况,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道路安全,加强其他农村公共公益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和安全等工作。

(五)成立专门(人员)管护队伍,制定管护管理细则(如农村公路按2公里∕人每周清扫保洁巡查报告)和组织考核落实。

二、拓展管护经费筹集渠道,建立专款专用保障机制

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管护经费,建立专款专用保障机制,是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管护成功的关键。各村民委员会在政策法规范围内,认真研究,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管护经费到位,筹集的所有经费和劳动力台帐都必须交由镇会核中心专账管理,经镇村考核后由村主任和镇分管领导签字后专款支付直接管护者。

一是农民“一事一议”集资,平均每人每年3-5元;

二是本村农客车、农用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车主自愿筹资;

三是村内土地流转业主大户适当资助;

四是村办企业适当提取;

五是本村籍在外乡友捐助;

六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户成为专业(门)管护人员;

七是政府民政低保等公益岗位补贴。

三、严格考核标准,建立政府以奖代补机制

农村公路等公共公益设施的管护工作要采取常年管护、季节性管护、临时性管护相结合,专业管护与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办法。如农村公路突出春季路况恢复,夏季水毁抢修(特别是水沟清畅),秋季全面整修三个重点环节,全面提高管护水平。

农村公路管理应当遵循下列标准:无侵占公路、公路边沟、公路用地、公路路堤及边坡行为;无擅自开设交叉道口及砍伐行道树、花草、蔬菜绿化行为;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无新的违法建筑;无堆放杂物、打晒谷物、挖沟引水等行为。

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具体职责是:路面保洁,路肩绿化(核桃、花草、蔬菜)管护,路肩平整,边坡稳固,边沟通畅,水沟通畅,桥涵维修、维护与保养,超载车辆及履带车辆管理。

篇11

按照5月8日县委工作会议安排,县委目督办牵头、交通局参与组成检查组,历时10多天,对全县乡道公路去冬今春以来的整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整治基本情况

按照平昌府发[2004]27号文件精神,全县计划重点整治乡道路31条,共计368.2公里。通过去冬今春各乡镇的集中整治,县内通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县乡道公路能够畅通的乡镇有26个,仅有镇喜公路正在改建之中,车辆暂不能通行。

1、整治力度大、效果好的乡镇及路线共计13条。分布为:岩口乡整治的安(家银)岩(口)路;大寨乡渡(口河)福(申)路、大(寨)六(门)路;驷马镇得(胜)高(升)路、驷(马)澌(岸)路、驷(马)粉(壁)路;得胜镇得高路;响滩镇响黑路;土兴乡钱(家湾)元(岗石)路;笔山镇安(家银)千(秋)路;望京乡望(京)界(牌)路;青云乡平青路青云段。以上道路原路况极差,通过整治,现道路基础结实,路面基本平整,车辆畅通行使。

2、整治效果较好的乡镇及路线共计13条。分布为:元石乡、江口镇整治的城(东大库)元(石)、平长(垭)路;镇龙镇整治的元(滩子)新(庙)路、荆(家河)民(兴)路;板庙乡红板路、红石路、红青路;兰草镇雷兰路、雷澌路;泥龙乡凤(凰)泥(龙)路;白衣镇蒙(溪桥)蹬(子)路;西兴、佛楼、龙岗乡整治的西佛路;坦溪镇坦兰路。以上道路原路况较好,通过整治,现路况有所上升,路面平整结实,能满足车辆通行。

3、整治效果较差的乡镇及路线共计5条。分布为:龙岗乡的龙(岗)宝(坪)路;邱家、泥龙整治的到牛角坑水库专用公路;云台镇铺(垭)红(云台)路;西兴镇矮(蹬子)高(峰)路;城西管委会、坦溪镇整治的平青路巴河桥至大风垭段,以上道路整治效果不明显,路面坑凼、障碍物多,车辆通行较为困难。

二、主要特点

在督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乡镇都能认识到整治好乡村公路对于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性,是广大农村尤其被撤乡镇群众的迫切愿望和需求,群众修路积极性高,一些乡镇也探索出了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1、组建专班,强化组织领导。大部分乡镇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定方案,落实措施:一是组建领导专班,乡、村、社层层搭建班子,广泛组织发动群众,把公路整治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来抓;二是组建专业施工队伍,重点整治险难地段,确保整治质量。如青云乡、大寨乡、岩口乡、驷马镇、得胜镇、响滩镇领导重视,乡村认识统一,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把专业队伍和群众力量有机结合,集中人、财、物打好乡道公路整治攻坚战。

2、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增加资金投入。由于我县去年乡村公路水毁严重,靠上级有限的补助资金无法保证整治质量。为此,一些乡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新举措新途径。如青云、大寨、响滩等乡镇创新投入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办法,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根据群众自愿,积极投劳投资,人平筹资5—10元,建立“村筹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村民代表监管”的运行机制,保证了公路整治投入。

3、强化管护,建立养护长效机制。一些乡镇在全面整治乡道路后,就建立常年养护机制和养护考核制度,成立养护道班。如大寨、青云乡用好用活县上补助资金,并在村民统筹资金中提取一部分用作日常管护经费,在乡道公路沿线村分段建立养护道班,负责水沟、路障日常清理,坑凼填补和路面平整,乡上成立专业队,常年备好碎(片)石,重点解决崩缺、坍方整治,保证了乡道路常年畅通。

三、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深,决心不够。部分乡镇没有把乡道公路整治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地方稳定和巩固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成果的高度来认识和部署,有的甚至当作上级的一项政治要求应付了事,无领导专班,无具体措施。个别乡镇感到债务重,县上补助资金有限,群众组织不起来,感到畏难恼火,决心不够,力度不大,上面补助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导致公路整治效果不太理想。

2、责任不明,相互扯皮。部分乡镇对乡道路管护责任互相推诿,一些路段成为“几不管”。如平青路金宝段,原属江口镇负责养护,后竹园、国光村划归西城新区管委会,但该路段养护责任未明确,致使该路段至今无人养护整治;邱家——泥龙(牛角坑路),两乡认为修建牛角坑水库是县上重点工程,县上应拿出足够资金来整治这条路,保证重点工程顺利建设。

3、备料不足,标准不高。通过检查,乡道公路普遍缺少片石和碎石,大部分乡镇将县上补助的有限资金打了一些碎片石,简单填补了一些大坑凼,路肩、水够未清理,路面不平整,整治标准不高,一旦重车压过或一场大雨就会严重损毁路面,车辆便无法通行。

4、投入有限,管护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感到乡道公路整治困难,主要是资金缺乏,乡镇运转困难,农民集资又筹不起来,无能力成立养护队伍,养护体制不健全,一部分乡镇整治后就无人管理,尤其是春节前整治的乡道路,如铺(垭)红(云台)、雷澌路兰草段损毁已十分严重。

四、几点要求

1、明确责任。县交通局、农机局要严格按照《平昌县农村公路建设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以“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落实责任,与各乡镇签订整治养护目标责任书,实行辖区负责制。尤其要及时协调明确平青路金宝至大风垭段养护责任主体,解决好该段养护人员工资报酬。

篇12

为切实推进XX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畅通,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农村公路管理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我镇成立农村公路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交管站,由XX同志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镇政府是农村公路管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编制本辖区内乡村道路管理养护实施计划和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管护队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组织镇村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及时清理辖区内镇村道路路面,公路用地及公路桥梁的堆积物、垃圾、非交通标志、摆摊设点、打谷晒场及路肩边坡种植物,遇有灾害性天气,及时组织人员上路清障,保障辖区内所有路段安全畅通;按公路建筑控制距离的标准监督实施公路两侧建设规划;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做好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二)各村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领导小组,村上由村主任任组长,村其他干部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本村范围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各村农村公路管理协调员对各路段的管护人员做好日常指挥、协调工作。配合政府农村公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农村公路的“十无”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尤其对农村公路建(构)筑物,必须控制在离公路边3米以上,并对各道口警示柱、路名牌、急弯标志等确保完整无缺,如有缺少的要及时补充完善,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无阻。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我镇共有11条村道路、5条镇道路,村道路养护由各村民委员会负责养护,镇道路由乡镇人民政府养护,不在养护范围内的农村公路,暂由受益的村、社自行解决管护。

(一)工作目标

农村公路养护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积极养护,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要做到(三有三无三到位),即:有机构、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有机具,养护做到路面无堆积物、路肩无种植物、路边无违法建筑物,路肩硬化到位、交通标志齐全、绿化栽植到位。

主要标准为:路面养护要达到路面整洁,路基养护要达到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强度和水稳性,两侧路肩宽度达到标准。桥涵养护要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危桥。沿线设施和交通标识要使之完整并处于良好状态。

(二)监督管理

镇政府负责对行政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考核督查检查。

采取随机抽查、现场检查、半年度考核、年终考评等四种方式进行考核督查。

村委会对管护人员实行每季度一次考核,并通过每季度一次例会及时点评通报当季度的农村公路管理质量和考核结果,质量考核结果必须与村养护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对工作突出、管护到位的村,给予养护人员表彰奖励。

所有养护路段实行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人档案,并发动群众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进行监督。

(三)养护考核内容及办法

1.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对不达标的实行倒扣分,保持路面整洁,发现路面不干净,每处扣1分。

2.整理路肩、边坡,路肩平整度,路肩、边坡培土密实度,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每1000米扣1分。

3.桥栏杆、道口桩等缺损,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报告采取措施的,扣1分/处。

4.对桥梁进行周期性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在桥梁检查中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村委会护路办公室。未对桥梁进行周期性检查的或发现桥梁存在隐患未采取临时安全设施,未及时上报的扣3分。

5.公路出现影响通行安全的病害,未及时发现并及时维修的,扣1分/处。

三、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一)工作目标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目标是达到“十无”标准,即:公路两侧无影响公路环境的树枝和新增违法建筑;公路路口或拐弯处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公路路面、公路用地及公路桥下无非公路使用的堆积物;公路和公路用地无“马路市场”及摆摊设点;集镇段无摊外摊、店外店;公路路肩和边坡无种植物;公路沿线未经许可的各式广告牌;公路两侧未经审批的架埋杆线;无公路打谷晒粮、焚烧秸秆;以及无其他损坏路产、侵犯路权等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现象。

(二)路政管理考核内容及办法

1.公路及公路用地内(包括集镇段)无堆积物、垃圾、摆摊设点,出现在公路路面有一处扣1分、出现在公路用地有一处扣1分。公路桥梁山下无堆积物和临时搭建,有一处扣1分。

2.公路路面无打谷晒场,确保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如出现打谷晒场未及时清除的,有一处扣1分。

3.加强公路两侧建(构)筑物,杜绝出现违法建(构)筑物。公路两侧建筑控制距离为公路边沟沟外缘起,没有边沟的从公路坡脚线外缘起,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的区域。

(三)路政安全处理

1.农村公路发生侵犯路产路权的案件,由村委会相关人员现场劝阻、制止、力争消灭在萌芽状态;

2.对路政案件,村委会相关人员确实无法制止和消除非法状态的,报政府办公室,由其公安、监管、国土等部门,会同镇交管办联合查处;

3.村委会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存巡查管理力度,确保达到责任落实。

四、奖惩办法

1.对季度考核、半年度及年终考核进入前三名的村,镇政府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600元的奖励。

2.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按照养护人员的总人数的2%评出现金工作者,年终给予表彰奖励。

篇13

一、基本情况

区下辖26个乡镇,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352个行政村(居),2388个村民小组,28万农户,全区总人口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耕地面积109万亩。

二、总体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涉农惠农政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与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改革与发展、建设与管护并重,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体系和长效投入管护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民主,尊重民意。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必须经过民主议事程序确定,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运行维护工作开展应广泛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由村民代表全程进行质量监督。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点是建立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围绕迫切要求解决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维护管护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基础建设,建立长效维护机制,保障基础设施持续有效发挥服务效能。

3.因村制宜,注重特色。结合所在村现有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和文化传统等,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自身特色,切合实际地实施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

4.量力而行,循序推进。村内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应按照节俭实用的要求建设,保持适度的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要与资金来源相适应,管护人员待遇适中。坚持量入为出,不要求村组织举债建设基础设施,不以项目运行维护为由随意向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

(三)总体目标

以开展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通过政策鼓励、典型引路、农民参与,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努力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农村环境改善、服务能力提升、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支撑平台,实现“三个建立”目标:建立村民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建立功能健全、便民惠民、管理规范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保基本、广覆盖、多渠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投入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全面推开工作,区政府成立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农工部、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监察局、农委、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审计局、水利局、环保局、城管办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委农工部,并从区委农工部、区财政局等部门抽调专职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运行维护规章制度,落实举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运行维护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

根据省综改办要求,每个村安排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8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6万元,区财政配套2万元。有条件的乡镇可以通过政府增加配套、村集体增加投入,接受社会捐助等。

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实施建设重点是加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以满足农村生产活动需要为目标、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包括村内道路、桥梁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2)环境卫生维护。包括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民居住环境卫生设施。(3)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维护。包括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4)农村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包括村内农家书院、文体设施、广电设施等。

五、建立健全运行维护各项制度

(一)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由村民代表进行质量监督。

(二)购买服务制度。按照“养事不养人”、“花钱买服务”的原则,根据农业人口、村域面积、管护内容等因素,公开招聘管护人员,组建管护队伍,优先聘用村内低收入农户,按片划分包干区域,进行常态化管护。或者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三)管护责任制度。建立管护责任制度,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管护协议,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酬。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职责、管护范围、管护内容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做到“三统一”:统一岗位职责、统一着装上岗、统一责任公示牌。

(四)考核奖惩制度。结合实际合理确定管护人员基本报酬和考核奖励,定期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为管护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管护人员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年度实绩考核及时调整人员。

(五)资金保障制度。本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经费作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一部分,由区级财政预算安排,专款专用,纳入村级运转经费专户管理,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各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建立明细账,人员报酬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运行维护支出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凭有效票据到乡镇财政所报账。

六、镇村职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本乡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工作;各乡镇农经站、财政所是项目的管理者。农经站负责组织各村项目申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各村实施项目、组织项目检查验收、项目档案收集整理;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审核汇总上报,审核拨付资金,财务档案收集整理,参加项目检查验收;村两委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在上级监督和指导下,负责本村运行维护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七、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5日前)。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乡镇范围内召开项目布置会。

(二)项目申报阶段(6月16日-30日)。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议事,确定运行维护具体项目和当年项目内容,填制项目实施方案,盖章后报乡镇农经站,乡镇农经站汇总后报乡镇领导小组,乡镇人民政府盖章后报区委农工部和财政局备案。

篇1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镇为主体、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运行管理机制,逐步把农村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轨道,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努力营造清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系,形成“镇村收集、市运输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使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卫生意识显著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组织实施

(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根据区域分布、地形地貌、人口总量等条件,4月底前,将全市375个城中村、园中村、乡镇驻地村、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村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环卫管理新模式,年底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市环卫管护中心负责制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环境综合整治验收标准,对实施环卫一体化的村(居)进行验收审批,做到整治一个、验收一个、纳入一个。各乡镇(街道)、村(居)要按照验收标准,集中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彻底清理积存垃圾,为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配齐设施,健全队伍。按照2-3个乡镇建一处垃圾转运站的标准,在全市规划建设7处垃圾转运站,住建委、国土资源局、环卫管护中心负责选址规划,做好用地、立项、环评等各项手续办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建设;年内镇垃圾转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各乡镇(街道)按照每30户设置一个垃圾箱的标准,规划确定各村垃圾箱位置;环卫管护中心在对各乡镇(街道)、村(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负责把垃圾箱安装到位。各乡镇(街道)按照每100户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专业保洁员队伍,并配备专人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存放;同时,每村设立1名环卫监督员,负责政策宣传、全民发动、监督检查等工作,并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入箱、定点倾倒建筑垃圾,及时制止乱排乱倒垃圾、损坏环卫设施等行为。各乡镇(街道)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安排2~4人成立专门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本乡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发动、宣传引导、费用收缴、检查考核、推进落实等工作;环卫管护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村级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督促做好各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工作。

(三)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各乡镇(街道)、村(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探索全托管式、半托管式和自我服务式等环卫管理模式,实现村级垃圾的“日产日清”。对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庄,要创新思路,结合各村地域特点和群众生活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分拣,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处置总量,提高无害化垃圾的就地处理率。市住建委、环卫管护中心和各乡镇(街道)要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五个一”管理制度,即:有一套完善的农村垃圾管理和卫生评比等规章制度、有一个妥善解决保洁员工资的渠道、有一套切实提高农民卫生意识的教育办法、有一套过硬的农村垃圾处理督查制度、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同时,各村(居)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的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制定村规民约,划分村民卫生责任区,与村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状,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真正做到“污水乱排有人问,垃圾乱放有人理,沟渠淤塞有人清”,不断巩固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四)创新举措,多元筹资。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共同承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经费保障机制。市财政承担全市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环卫车辆建设购置费用。各乡镇(街道)、村(居)承担所辖道路保洁、生活垃圾清运处置等费用。乡镇驻地有关企事业单位、经营业户承担各自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处置费用。各村(居)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村集体拿一块、社会捐一块、群众集一块”等形式,筹集村级环卫费用,也可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形式筹措。乡镇(街道)、村(居)承担的费用由社区服务中心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市、镇、村三级环卫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财政根据环卫一体化检查考核情况,年底对乡镇(街道)实行“以奖代补”,具体奖补办法由市财政局、环卫管护中心共同研究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职能和责任,及时协调处理工作推进中的相关问题。市、镇、村三级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村庄和道路,明确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