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村道路管护制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
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
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
3、幸福院;
4、村卫生室;
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
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
7、路灯;
8、公厕;
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
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二、明确管护权属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
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
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
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
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
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
四、明确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
五.明确管护责任
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
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理员的数量;
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
一、概况
袁桥镇地处如皋市西北部,是植根于高沙土地区的一个城郊镇,镇内交通便捷,水系发达,农村通达工程纵横密布,具有独特的“大城郊、大沿河、大通道”区位交通优势。袁桥镇总面积65.8km2,建成区面积1.1km2,辖行政村8个、居委会6个,村民组341个,总人口4.7万人。镇区有:一、二、三级河道共19条,全长62.5km;村级四级河、居住河及家沟家塘668条,全长260.11km;通达工程等骨干道路32条,长125.5km;沿路绿化长265.2km,约11万多株;垃圾日产近20t。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了农村环境严重恶化,造成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下降。
二、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
1.历史原因的堆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镇域经济突起,流通人口剧增,污水、垃圾直排入河,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力、煤气的普及,导致垃圾、秸秆的乱抛,特别是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忽略环境保护,不仅随意填河筑坝,破坏了原有的农村水系,而且缺乏保护措施,使得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三、四级河道的水质均劣于Ⅳ类水甚至劣于V类水。
2.环境意识淡薄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用水土资源和传统的种植习惯,忽略水土保持的作用;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的随处排放,造成了河水的富营养化;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人们环境意识不相协调,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3.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农村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农村河道清淤、道路建设和村庄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河道管护、道路保洁、绿化管养及垃圾处置等长效管理经费投入严重匮乏,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效益和资金利用效率。
4.管护机制缺失
农村环境最大的弊病就是“重建轻管”,只满足于河道土方数字、道路建设长度、绿化栽植株树等,但对于后期管理一直缺失,缺少一套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改善农村环境的措施
1.建立组织领导
镇“四位一体”长效管理体制施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指导。整合农村环境管护队伍,统一交由水利站扎口管理,建立袁桥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各村建立由书记为任组长、分工农业农村的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四位一体”管理领导小组。
2.健全规章制度
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切实履行职能,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意见》、《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制定镇长效办工作制度、镇长效办工作职责、村(社区)管护制度、村(社区)工作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等。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台帐,确保相关文件、制度、职责落实到位。
3.招聘管护队员
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制定农村“四位一体”管护人员招聘简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招录,签订管护协议,管护协议内容包括双方权利和义务、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要求、管护报酬、违约责任、管护迄止时间等,其中管护报酬应当与考核等次挂钩,实行绩效工作制。
4.明确管护范围
管护队伍组建到位后,建立划片分组包干管护责任机制,将管护人员全部分配到村,划片分段到人。推行责任公示制度,在村公示栏公示管护人员分工网络图;在责任区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制定管护标准
1.河道管护标准
水面保持清洁,无漂浮物,无恶性水生植物,无网簖及拦鱼竹障。栽树种草、绿化到位,无暴露垃圾,无垦坡种植、无挖坡取土,等。渠涵引排水保持顺畅,平时无倾倒垃圾、堆放杂物现象,损坏及时整修。
2.道路养护标准
路面桥面干净整洁,无堆积杂物和抛撒物。道路两侧无杂草、无违规种植物等。路道口以及拐弯处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无占道打谷晒场和损毁绿化的现象。
3.绿化管护标准
凡管护范围内的绿化应栽尽栽,做到包看管、包成活、包扶正、包整枝修剪、包施肥、包治虫,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5%以上。
4.垃圾处置标准
建立“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做到农户宅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垃圾房内垃圾日产日清,无沉积垃圾。
五、落实管护经费
1.“四位一体”工作经费根据分级负担原则,以市级财政投入为主,镇级财政投入、受益群众“一事一议”适当负担、社会捐资等相结合的原则多元化筹集。设立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财政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2.农村环境日常管护经费及突击性费用,通过正常审批程序审批后,由长效办组织实施。
六、强化考核管理
1.对相关部门和各村实行捆绑式考核。根据日常考核和年终考评情况,年底对各村实行综合评比,实行加分制。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2.对“四位一体”管护人员考核由“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采取平时检查与突击检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加大督查和考核频度,推动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高效运行。
3.对破坏整治成果的村民,村按照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严肃处理,确保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顺利开展。
各镇(街、区)、高崖水库库区管理服务中心、首阳山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
近期,通过市长热线、网络舆情及县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发现,个别镇(街、区)对“户户通”道路管护方面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管护”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村民在建设宅基地时,使用大型商砼车运输混凝土,造成村内“户户通”道路受损严重。
为落实好《XXX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维护“户户通”建设成果,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一是各镇(街、区)要成立镇“户户通”道路管护领导小组,督促各村落实管护人员,管护人员需由村干部担任,切实履行管护责任。二是各镇(街、区)在审批宅基地时,要求村集体与建房户签订村庄内部道路管护协议,明确要求禁止使用大型商砼车辆运输混凝土进入村庄内部道路,并将该条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条款。三是各镇(街、区)要创新管护机制,制定村内道路管护奖惩制度,严禁超出“户户通”道路承载力的超载、超重等车辆进入村内,对造成道路损坏的,责令其恢复原状;对拒不整改的,按照村规民约有关条款进行相应的处罚,事关村民的,要负连带责任。
下一步,县里将把“户户通”道路的管护纳入各镇(街、区)积分制考核,实行“周督查、周调度、周通报”制度,考核结果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请各镇(街、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组织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利用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做好“户户通”道路管护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切实提高村民的自觉性,引导村民自觉履行管护义务,指导和督促各村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养护机制。
XXX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道路保洁、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公厕保洁、垃圾转运、公共设施维护“六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不断提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完好,管护队伍稳定,资金筹措到位,制度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分明,监管保障有力,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的目标。
二、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
1、庄台管护。路面、河坡、绿地、空置宅基地(空关房屋)周边等部位清洁、无暴露垃圾,垃圾转运及时、日产日清;纳入全市垃圾收运体系转运的每天将垃圾转运至村收集点,采取临时性填埋处理的定期对填埋点进行覆土;垃圾桶(池)周边无漫溢。
2、河道管护。村庄内河水体清洁,无水花生、水浮莲、绿萍等水生植物,无垃圾等其他水上漂浮物。
3、绿化养护。河塘岸边、道路两侧、村庄四周树木修剪规范,绿化长势良好,无大片死株、缺株;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对所有乔木进行刷白防虫。
4、设施维护。农村公共设施完好,及时维修桥梁、路面、路灯、公厕以及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合理添置环卫设施,并对损坏的及时更换。
5、公厕保洁。垃圾桶(池)完好、清理及时、周边无漫溢;公厕干净,冲水设施运行正常。
三、管护队伍
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酬”要求配备长效管护人员,落实管护人员报酬,建立管护责任制,实行常态化管护。
1、管护人员数量。原则上每300人配备一名管护人员,聘用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残疾。年龄原则上控制在60周岁以内,对身体确实健康、做事认真负责且热心农村环境保洁工作的,可适当放宽至65周岁。
2、管护人员聘用。采取“划定区域、落实责任、明确报酬”的方式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不得聘用在职村干部、在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禁人情安排及其他照顾性安排。名单需在村庄显目位置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管护人员将采取划定区域一人负责制,避免互相扯皮、互相推诿。
3、管护人员报酬。管护区域达到300人,管护人员报酬一般掌握在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少数自然庄台较小的情况除外)。各行政村应通过划定管护区域、整合管护项目,采取一人多岗形式,提高管护人员待遇。管护人员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组成,基本报酬一般占报酬总额的60%。
4、管护人员职责。管护人员每天对管护区域保洁不少于一次,暴露垃圾应及时进行打扫清理,垃圾转运应做到日产日清。
四、管护制度
1、民主议事制度。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项目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质量监督。
2、管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各行政村要明确管护人员职责,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为期一年的管护合同,同时上报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办公室和财政所备案。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管护项目、管护范围、管护要求、年度报酬、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3、设施管护制度。针对村内基础设施现状,结合环卫设施配备要求,年初制定设施维护计划,并经村民民主议事,确定当年设施维护项目,确保村庄桥梁、路面、路灯、公厕、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完好。对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功能作用正常发挥,杜绝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
4、考核奖惩制度。各行政村要落实村干部对管护人员进行考核,并填制考勤表,同时每天对管护人员工作表现、管护质量进行考核。要建立村民监督机制,每月选择一定数量村民代表对管护人员表现及管护质量进行测评打分。乡镇将按月对各行政村管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村干部考勤考核、村民测评和乡镇考核均作为管护人员考核报酬发放的依据,对不称职的管护人员要及时清退调整。
五、资金安排
乡镇以各行政村人口每人每年32元标准将补助资金分配到各行政村,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其中70%左右用于管护人员报酬,30%左右用于设施维护。
六、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1月20日-12月5日)。镇召开动员会议,宣传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政策及相关要求,同时,村干部要广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政策,主动监督政策的执行。
2、方案制定阶段(2014年12月5日-12月20日)。各村根据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员,确定管护人员名单,明确工作职责、报酬标准、设施维护等情况。
3、长效管理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镇2015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从1月1日开始执行,各行政村与管护人员订立的管护合同期限应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各行政村要按照管护要求加强管护人员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管护职责,提高管护实效。
4、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镇将主要采取暗访、督查及专项检查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各行政村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运转情况、管护效果、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七、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村两委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工作班子,明确专门村干部具体负责。要制订村规民约,形成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同时组织村民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为保障,通过建立道路保洁、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公厕保洁、垃圾转运、公共设施维护“六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水平,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长效管护工作网络,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完好,保洁设施齐全,管护队伍稳定,资金筹措到位,制度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分明,监管保障有力,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河道清洁优美的目标,从而全面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的主要范围是:村内道路、桥梁等农村基础设施;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民居住环境卫生等设施;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等。具体内容包括:
三、管护队伍
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酬”要求配备长效管护人员,落实管护人员报酬,建立管护责任制,实行常态化管护。
1、管护人员数量:原则上每300人配备一名管护人员,聘用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残疾。年龄原则上控制在60周岁以内,对身体确实健康、做事认真负责且热心农村环境保洁工作的,可适当放宽至65周岁。
2、管护人员聘用:一是采取“划定区域、落实责任、明确报酬”的方式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但在职村干部、在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聘用,严禁人情及其他照顾性安排。“划定区域”,即将行政村划定成几个区域,划定的某一区域内庄台打扫(含道路、河坡、空闲地、绿化带等保洁)、公厕保洁等由一人负责承包,避免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管护人员选定后,需在村庄显目位置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聘用人员需与村签订管护合同(或管护协议),合同条款应包括:管护项目、管护区域、管护要求、工资报酬、奖惩措施和对不合格人员清退事项等,合同每年签订一次,聘用人员由乡镇统一为其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管护项目统一设定为:庄台打扫、河道保洁、公厕保洁、绿化养护、垃圾转运等5项。
3、管护人员待遇:管护区域达到300人,管护人员报酬一般掌握在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少数自然庄台较小的情况除外)。管护人员报酬使用市以上财政资金每人每年不得高于10000元,超过部分由村配套资金安排。各行政村应通过划定管护区域、整合管护项目,采取一人多岗形式,提高管护人员待遇。管护人员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组成,基本报酬一般占报酬总额的60%。
4、管护人员职责:管护人员每天对管护区域保洁不少于一次,暴露垃圾应及时进行打扫清理,垃圾转运应做到日产日清。镇统一制定管护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管护要求和奖惩措施,提高管护实效。
5、管护人员管理:村级管护人员由各行政村负责管理,管护人员确定后,需将管护人员名单和合同报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各一份,同时镇将人员名单报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市综改办进行备案。
四、管护制度
1、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质量监督。
2、管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管护人员岗位包括:庄台打扫人员岗位、河道保洁人员岗位、公厕保洁人员岗位、绿化养护人员岗位、垃圾转运人员岗位等,实施村要明确管护人员职责,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管护合同。要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管护项目、管护范围、管护要求、年度报酬、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3、设施管护制度。针对村内基础设施现状,结合环卫设施配备要求,年初制定设施维护计划,并经村民民主议事,确定当年设施维护项目,确保农村桥梁、路面、路灯、公厕、公共活动场所设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完好。对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维修,保证其功能发挥作用,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护的状况。
4、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强化对管护单位和管护人员的责任考核。各行政村要落实专门干部对管护人员进行考核,并填制考勤表,同时每天对管护人员工作表现、管护质量进行考核。要建立村民监督机制,每月选择一定数量村民代表对管护人员表现及管护质量进行测评打分。镇按月对各行政村管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村干部考勤考核、村民测评和镇考核均作为管护人员考核报酬发放的依据,镇统一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明确村干部考核、村民测评、镇考核的权重和奖惩标准。对不称职的管护人员要采取清退的办法,及时调整管护人员。
五、资金安排
市按省定农业人口每人32元/年标准计算分配到镇,镇以各行政村人口每人32元/年标准将补助资金计算分配到各行政村,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其中:70%左右用于管护人员报酬,30%左右用于设施维护费用。
六、工作步骤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2月5日-12月10日):镇召开行政村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会议,宣传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政策及相关要求,同时,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广泛宣传让乡村干部、老百姓了解政策,从而监督政策的执行。
2、方案制定阶段(2014年12月10日-12月20日):镇根据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同时建立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落实责任单位和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方案须在12月20日前报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和市综改办。上报工作方案时,要同时上报建立管护办公室、落实责任单位和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的文件和管护人员、报酬标准、设施维护等情况。
3、长效管理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镇2015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从1月1日开始执行,各行政村与管护人员订立的管护合同期限应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各村要按照管护要求加强对管护人员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管护职责,提高管护实效。
4、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镇制定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考核办法,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各乡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运转情况、管护效果、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采取暗访、督查及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暗访由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组织,全年每个行政村暗访不少于一次;督查由镇政府组织,每季度抽取的行政村比例不低于25%;专项检查由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财政所共同组织。暗访、督查、专项检查后,由参加人员直接打分,结果报镇备案,并及时将整改要求通报到村。
七、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镇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日常工作。村两委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工作班子,明确专门村干部具体负责,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体系。要制订村规民约,形成村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齐抓共管机制,同时组织村民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