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农业是基础,农业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文明推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城镇化的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一系列地探讨。
一、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农业机械以及劳动力资源两个过剩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的实际情况,土地的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规模经营,才可能进行大面积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才能够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减少,提升整个标准化水平,大大提升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资金及技术的集约化投入以及推广才能得以快速地进行。而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土地由种田能手与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规模种植经营。土地流转牵扯到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广泛的,就目前的形势进行分析的话,还不能够全面实行。对于不具备土地流转机遇的乡村,可进一步增强对农民的教育,要使得广大农民充分意识到土地规模经营的巨大优势,从而推动其自动要求与别人建立起一种合作关系,在自愿互助以及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合作组织,从而进一步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能力
如果农村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的话,将会危及到广大农民。怎么样才能使得受污染的环境得到恢复,肯定要付出昂贵的成本。由于环境具有如下特征,即不可修复性,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对当代造成严重地影响,还会对子孙后代带来严重地影响。所以,要树立以及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报纸媒体等种种媒体的作用,向农民大力宣传造成污染的不良生产习惯与生产生活方式及污染防治的手段,污染的后果严重性以及环保的紧迫性;另外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教育以及培训,使得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得以不断地提升,使其明确意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的切身利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增强生态文明观念和责任意识,使其参与到环保的整个过程中,大大提高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以及自觉性;逐渐确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为主要地位的社会风尚。再者应不断强化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与循环农业等一系列的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大大提升村干部引导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展开建设的能力。
三、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政策制定及补偿机制
应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重要战略性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中的重要论述、战略目标以及部署展开深入地宣传;创建多方参与其中的政策制定机制,政府在对相关政策做出一系列的拟定时,要有资源、环保以及生态部门一起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这无疑有助于当地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从而使得民生问题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教育机制的建设,运用种种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重要举措以及工作成效,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典型,使得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浸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广大群众对生态问题引起广泛性地重视,对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关系的科普知识以及价值取向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使得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农村以及每一个学校都能接受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形成这样一种思想,即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对干部进行培训时,应有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内容,引领广大干部牢牢树立“绿色政绩观”,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广大干部的共识。三是要进一步引领全体公民使得其转变消费观念,使得“勤俭节约人人行”主题实践活动得以深入开展,摒弃一系列的消费陋习,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的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重要主旨的、有助于推动人类健康发展的绿色消费方式,使得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做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西部;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可见,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重要高度。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版图上跨度很大,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由于历史的和经济上的原因,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步伐。
二、西部地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
(一)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对森林资源进行了长达40多年大面积的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遭到破坏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西部地区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牛羊的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加之个别地方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超载放牧牲畜,造成森林、矮杆植物和草山的破坏甚至毁坏。据统计,西部地区以川滇地区天然林区森林资源破坏最为严重,森林单位蓄积量年均递减2.5%以上;其次是新疆天山地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区。由于森林覆盖率过低,加之历史上毁林滥垦、陡坡开荒,使山区失去涵养水源和调节水源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西北地区占西部总面积57%,而水资源量只占18%,水能资源只占24.4%。干旱缺水日趋严重,据统计,9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8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剧趋势。
(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气候的原因,农业生态环境较差,加之耕地条件差,化肥的使用量大,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江河和塘库水体的污染及部分地区水源的水质恶化;同时不合理的施肥还造成土壤表层板结、土壤酸化等严重问题。目前农村点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日益突出。
(三)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突出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时我们也使用了世界化肥总消费量的31%,全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残留超标使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同样,西部近年来,农药施用量也呈增长趋势,一些农药甚至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这些农药的残留物还可以通过水的传递,将污染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造成农产品严重污染。这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危害国民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基本对策
(一)大力宣传、强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西部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品、经验交流会和采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全方位教育宣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农业循环对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学道理和经济、社会效益,才能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提高西部地区各级干群增强农业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活动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有利于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按照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西部地区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的物质量,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减少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的有害残留;提高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农业资源再利用价值,实现土地、土壤、森林、草地、水体以及动植物等资源的良性再循环。同时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应特别重视循环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规模,逐步建立起西部农业资源全面的高效再循环利用体系。
(三)科学规划,探寻适宜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西部各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农业类型多样,不同区域有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为此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不可搞“一刀切”,应根据西部地区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探寻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如可以在具有区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的区域,以农村特色农业型发展模式为主,建立高效独有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平原经济区域可以以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和农村庭院模式为主,即在农业生态产业园内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不同农业企业间,以及其他企业、居民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优化,从而在该地域内对物质与能量进行综合平衡,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独立地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
科技创新是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绿色耕种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护堤林、防风林等防止水土流失技术等。同时必须正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容量,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工程和净土、净水、净气的“三净田”工程;加大江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的科学性、持续性,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同时做好农民的后续保障工作;创新手段,提高检测技术技术水平,进一步制止工业污染对农业环境的损害,加大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准入标准,完善农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完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及法律保障制度
西部地区应加快完善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价格、财税、金融等与建设西部农业文明不相符的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立法机构要组织专门人员,根据不同制度的性质和种类,加快步伐对已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还没有的制度加快制定,同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和生态破坏现象,确实保障西部地区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
作者:方杰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张梓太,张乾红.论中国农业发展机制的生态化-兼论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原理[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
[5]胡美伦.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16)
[6]周立,潘素梅.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7]方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8]方杰,曹邦英,涂文明,刘应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经研究.发展研究,2010(12)
关键词 科学施肥;农业生态文明;土壤;水;大气;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59-02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内容,尤其在江苏,人口稠密、农业资源相对稀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显得特别重要。
科学施肥作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改良与培肥土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文明的建成。反之,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施用,致使氮、磷、钾的流失风险加大,水体富营养化,能源浪费,污染生态环境,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为此,研究施肥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找到不合理施肥对土壤、水、大气产生影响的痕迹,为辅助政府决策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立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盐城提供技术支持。
1 肥料在盐城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 盐城农业发展离不开化肥
世界各国尤其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的国家,其农业大都以化肥为肥料主体,通过增施化肥来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盐城市粮食增产中化肥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盐城市每1 kg化肥养分可增产粮食6 kg,化肥施用总量从1982年的18.17万t增长到2013年的59.29万t[1],人多地少的市情决定了盐城市化肥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1.2 建立美丽盐城离不开化肥
资源与环境是建立美丽盐城的基础,物质生活丰富,人民生活小康,生态环境良好是基本要求。这些都离不开肥料,它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料,是农作物生长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土壤肥料发挥着纽带作用,关乎盐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要合理利用土壤肥料,使农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生态文明,进而建成美丽新盐城。
1.3 科学施肥能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施肥可以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害等能力,使农作物根茎更粗壮。肥料资源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耕地数量刚性减少,因此,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只有科学施肥,才能保证生产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农业生态文明建成。
2 盐城市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肥料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2.1.1 土壤酸化和板结。土壤酸度受化肥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土壤酸化[2]。硫酸钾在石灰性土壤中会生成硫酸钙,因此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钾,土壤中的钙会逐渐减少,土壤板结[3]。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盐城市土壤pH值平均7.67,与第2次土壤普查的7.93相比,下降了0.26;耕层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29 g/cm3,比第2次土壤普查时增加0.03 g/cm3。
2.1.2 肥料中含有对土壤有害的物质。肥料不可避免的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国标虽对含有的部分有害物质含量做相应的规定,但长期施用,土壤有害物质必然会富集。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重金属累积及其对粮食品质和土壤污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4-5]。虽然监测数据表明,盐城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是与2006年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指标铜、铅、镉、铬、砷、汞分别提高了26.07%、22.20%、 -0.93%、19.23%、3.00%、32.43%。此外,市场上假肥料屡见不鲜,部分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盐城市在委托检测磷肥样品中曾测试到含有过量三氯乙醛的肥料样品。幸亏发现及时,如施用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甚至对下茬产生危害[6]。问题化肥导致的事件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曾多次发生,受害品种包括小麦、花生、玉米等10多种农作物[3]。
2.1.3 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7]。调研数据显示,盐城市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主要表现在化肥总施用量过大以及氮、磷、钾比例失调,其中氮肥施用量占绝对优势,氮肥又以酰胺态氮、铵态氮为主。与大田作物相比,在设施栽培中土壤盐渍化现象尤为明显。温室大棚内土壤水分蒸发快,大量施用化肥,容易使保护地硝酸离子大量剩余与迅速累积,加速了土壤盐积和次生盐渍化。监测数据表明,盐城市非保护地栽培土壤含盐量为0.03‰~1.32‰,平均值为0.30‰;保护地栽培年限1~2年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0.94‰~2.06‰,平均值为1.21‰;3~5年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1.56‰~4.72‰,平均值为2.46‰,6~9年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2.32‰~6.07‰,平均值为3.87‰,10年以上的大棚土壤含盐量为2.18‰~8.98‰,平均值为3.71‰,随着大棚使用年限延长,土壤含盐量呈现逐年积累趋势。
2.2 化肥施用与水环境
2.2.1 水体富营养化。美国环保部门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导致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其占比分别为29.1%~67.5%、25.0%~45.9%,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8]。以盐城市区饮用水源(蟒蛇河)为例,蟒蛇河中叶绿素a 2.30 mg/L,总磷0.11 mg/L,总氮1.97 mg/L,透明度0.11 mg/L,高锰酸盐指数5.1 mg/L,综合评定其营养指标42.1,属中营养状态[9]。蟒蛇河上游几乎没有厂房,主要污染源头为龙岗镇排放的大量生活污水以及河沿岸农田肥料流失[9]。
2.2.2 污染地下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化肥的长期大量施用[3]。氮肥进入土壤后,经硝化作用产生硝酸根,除了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硝酸根不能被负电的土壤胶体吸附,因而随降雨下渗而污染地下水[10]。施用氮肥不仅增加了土壤表层硝酸盐含量,同时也容易造成大量的硝酸盐被淋洗到深层土壤,形成对地下水的潜在威胁[11]。盐城市44个监测井的地下水良好的仅占23.5%,主要污染因子为亚硝酸盐氮、氨氮、铁等。与2001年相比,地下水质下降2个级别,农田施用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很普遍。
2.2.3 影响作物品质及食物链。施用氮明显增加土体各土层中的硝态氮含量,增加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当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使其产品品质明显降低。硝酸盐有2种形态的化合物,分别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它们对植物基本无害,但对动物和人的机体有较大的毒性,特别是亚硝酸盐,其毒性要比硝酸盐高10倍[12]。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是来自蔬菜,而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氮肥又是蔬菜累积硝态氮的主要来源。周浩[13]从盐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地采集了42个品种265份蔬菜样品。检测样品中硝酸盐污染严重的占23.0%,高度污染的占19.6%,中度污染的占11.7%,轻度污染的占45.7%。硝酸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菜类>嫩茎叶花菜类>薯芋类>鲜豆类>葱蒜类>茄果类>水生蔬菜类;而亚硝酸盐含量均相对较低[13]。
2.3 化肥施用与大气环境
化肥特别是氮肥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其作用机理是氨挥发导致大气中氮含量增加[3]。硝化及反硝化释放N2O到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氮肥的施用对其他温室气体CH4及CO2的释放也有影响。盐城市的调研结果显示,采集的125个样品,农村大气环境全部满足2级标准要求。得到的结论与相关研究报道不一致,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但不能否认施肥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仍应重视。
3 科学施肥促进盐城市农业生态文明建立的对策
3.1 规范肥料市场秩序
确保肥料没有问题是科学施肥的前提。假冒伪劣肥料不但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肥料是假的,再好的施肥技术都没有用。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化肥产销的宏观调控,依法规范肥料生产、销售、使用、管理行为,严格肥料市场准入和生产经营管理。此外,根据盐城市土壤现状,贯彻“控制氮肥、减少磷肥、补充钾肥,增施有机肥”的方针政策,合理利用市场调控,提高有机肥的补贴力度,减少氮肥和磷肥行业补贴的力度。
3.2 积极开发应用各类有机肥资源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积极推广有机肥积制技术,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和使用比例,将各项有机肥生产与使用的政策更加具体化。如: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提高人畜粪便利用率、发展经济绿肥如粮肥、菜肥、饲肥兼用、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3 继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根据土壤性状、肥力状况及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对大量元素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适量配比平衡施用即为测土配方施肥,其是一种科学施肥方法,不仅可提高养分利用率,还可促进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测土配方施肥应以粮、棉、油为重点,全面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指导体系和产销供应体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施肥的技术水平,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盐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3.4 积极推广应用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肥料
复合化、高浓度、专用化是当前肥料的发展方向。当前,盐城市应积极推广应用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肥料,如缓效肥、高浓度专用复合肥、控效肥,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各种无害添加剂,药肥、除草肥等多功能肥料,以及与土壤施肥配套的叶面肥、滴灌肥等。
3.5 建立行之有效的平衡施肥推广运行体系
平衡施肥作为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单产,减少肥料污染。农业主管部门应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建立起长效的推广运行体系。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为基础、农民为对象、推广为纽带为基本原则,通过各环节的有效配合与互动,推进盐城市农业施肥体系向着企业有效益、农民得实惠、土壤环境得到良好保护的和谐发展目标迈进,最终实现农业生态文明。
4 参考文献
[1] 盐城市统计局.盐城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183-216.
[2] 张北赢,陈天林,王兵.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讯,2010,26(11):182-187.
[3] 黄国勤,王兴祥,钱海燕,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J].生态环境,2004,13(4):56-66.
[4] DUTTA S.Environment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Hazardous and Medical Wastes:Remedial Scope and Efficacy[M].USA: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2002.
[5] 郭胜利,周印东,张文菊,等.长期施用化肥对粮食生产和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16-22.
[6] 徐瑞薇,蒋德勤,钱文恒,等.磷肥污染事故及磷肥中三氯乙醛、三氯乙酸极限含量研究[J].环境科学丛刊,1988,9(6):1-43.
[7] 李晓欣,胡春胜,程一松.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38-42.
[8] 马朝红,方建坤.蔬菜土壤养分积累状况与环境分险[J].长江蔬菜,2000(12):43-45.
[9] 葛伟,马晶晶,郝江俊.盐城市区饮用水源富营养化趋势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12):18-19.
[10] 夏立江,王宏康.土壤污染及其防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
[11] 朱建华,李俊良,李晓林,等.几种复合肥施用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2102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动力和主体,是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而农村是林业发展的基地,我国土地的绝大部分布局在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而现今农村林业发展已摆脱了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主、林业产业为主导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是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因此研究农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出发点的林业发展对策成为―个重要的课题。笔者在基层林业部门从事工作20余年,现以聊城农村为例,从农村生态文明的角度就林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路径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相互借鉴,与各位同仁共勉。
2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而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趋紧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多样化遭到破坏、PM2.5不断超标等严重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大课题。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2/3都在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天然的自然生态条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更具有优势,但从目前来看,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村庄建设的不合理,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特别是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农村的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3 聊城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聊城市地处山东西北部,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多样,适合多种经济树种和速生用材树种的生长,是欧美杨、毛白杨、泡桐等速生树种的最佳适生区域,也是枣、苹果、梨、桃、杏、李等重要经济树种的主要栽培区。林业作为聊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 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森林和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发挥着中枢作用[2]。发达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有效的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保障农业增效和粮食高产,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聊城市通过近年来启动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25%以上,彻底改变了过去缺林少绿的状况,形成了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小气候环境。
3.2 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
首先,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农村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木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10多万种林产品。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合理开发,进行多功能的加工利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2]。其次,发展林业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聊城市的木本粮油、果品、木材加工、用材林培育等传统林业产业和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浆造纸、苗木花卉等林业新兴产业都蓬勃发展,呈现猛烈发展势头,如冠县的万亩梨园、茌平的圆陵大枣、高唐泉林纸业30万t木浆项目、东阿的黄河森林公园等,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3.3 林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是美丽乡村构建的核心元素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林业生态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 而“美丽乡村”首先指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通过发展庭院林业,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存条件,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乡风文明。
4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径
在全市林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规划,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森林资源保护能力不强;林种单一,易发生病虫害;林业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基于林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也由于上述的一些问题,聊城林业发展应从多路径推进。
4.1 林业发展要整体规划,统筹设计
林业发展是农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需要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在规划之前要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需求,要让农民广泛参与。所做规划要实现以下目的:①实现林业结构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确保林业科学发展;②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③实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科学建立、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切实改善自然环境以及人居环境,造福当地百姓;④实现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确保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⑤实现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凸显林业发展的人文底蕴。
4.2 林业发展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城镇化、工业化也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林地非常严重;以建设公园、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等为名,任意改变林地用途;对树木任意采挖移植,毁林毁地;对林业资源长期的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应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控制用地规模,坚守林地红线[3]。其中首要的是建立全市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检查监督体系,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同时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创新管理机制,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让社会组织承担起林木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林业资源保护等任务。
4.3 林业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林业发展需要有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对于没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来说,在发展林业事业时,同样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林业专业户还需要常常接受培训,以推广新科技成果的应用。要实现林业科研与生产的高效结合,充分发挥林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要依靠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技术,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去感染、激励和引导林农,将林业新科技和新信息及时传授给广大林农。要进一步加强卫星遥感、红外监测、飞机化学灭火等高新技术在森林预测、监测、控制和病虫火害防治、荒漠化防治、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要加快“3S” (卫星遥感、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林业在农村林业中的应用[4]。林业的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快建设智慧林业,加强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林业资源动态监测平台、林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5]。
4.4 林业发展要提高农民生态意识,调动林农参与积极性
目前,大气污染,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只有全民形成绿色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绿色消费自觉意识,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人文林业的发展理念,从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林业发展。因此要让农户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要性和对自身的极其有益性,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农田、山地既是维持一个区域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易受人们不当行为影响的污染源。根据调查城市市民的生态意识明显高于农村村民,因此应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引导村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
4.5 林业发展要创新,培育特色林业
我国农村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各不相同,不同村庄有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形成不同的文化现象,在多元文化下人们的习俗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因此对于一些有特色的农村,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的农村,结合乡村风光、乡村文化,着重开发观光林业、休闲林业、旅游林业。这既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同时也成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思想,弘扬并传承人们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
4.6 林业发展要实现生态与产业互利共生
林业具有生态和经济双层功能,我国新农村要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不能走先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再治理环境而制约经济的路线,应当走产业和生态同步建设,互利共生的道路。林农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以林产品市场需求为指南,建立林业工业原料基地,使得林农与林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资源链、价值链、生态链的良性循环系统[6]。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0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3)
作者简介:叶昌东(1983-),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乡规划建设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以及对生态、绿地等要素的重视。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农林院校在风景园林、国土研究、乡村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提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化教育应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生态景观设计、土地利用、乡村规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乡规划;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8-04
城乡规划专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5个,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4倍[1]。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从20世纪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约140余所,学科背景由单一的以建筑学为主向地理学、风景园林、测量学等多学科发展。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2-4]:一是有传统建筑学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区域分析、宏观分析为主的有地理学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依托的农林院校。第一种类型的院校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的学生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强;第二种类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区域分析及宏观社会、经济分析,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种类型的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为代表,其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以物质性大规模的土木建造为主,对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较迫切。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逐渐过渡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人居环境、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等,为擅长社会调查、宏观经济分析、区域规划的地理学研究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了发挥空间。第三阶段,即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30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到来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社会需求的特点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开始,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强调农田、绿地等要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机疏散、生态城市、绿带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规划理念中,均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目前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必将使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其转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内涵是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乡区域的中心,为城乡区域提供现代化工商业服务设施;乡村是城市的发展腹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空间(特别是生态环境空间)。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来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和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将村庄规划纳入到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其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突出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乡村层面的规划。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乡村层面的重要规划在全国铺开,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实践的体现,它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规划管理强调多规融合。负责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主要有建设部门的城市(乡)规划系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以及发改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系统。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要求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的参与。目前广泛开展的“两规衔接”〔包括城市(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多规融合”〔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模式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布局,生态、绿地空间要素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环境质量等。当前在城市(乡)规划工作中开展的一些生态、绿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网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等,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人们对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重视。
(四)构建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强调节约理念,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内涵式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学科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风景园林为主要依托的生态学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农林院校开设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优势,如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此外,农林院校在植物、园艺、农业、林业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实践中也将大显身手。
(二)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国土研究优势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农林院校有较强的优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其中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属农业部和建设部主管,因此农业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占多数。
然而由于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往往难以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与联系一直不太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规融合管理模式下,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协调将得到加强,这也为密切两个专业的联系提供了机遇,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以乡村为重点的地域空间研究优势
乡村是农林院校在地域空间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有长期从事乡村区域研究的深厚基础,是农林院校突出的学科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乡规划重点是城乡统筹,而乡村区域规划研究是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农林院校在乡村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城乡统筹的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农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最具特色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
1.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生态文明在城乡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已由过去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上升到单独的规划类型;空间上也突破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的局限,向区域性生态绿化网络系统的方向发展。城乡建设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带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当进一步作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优势和特色进行培育。
2.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带来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3.生态环境规划
宏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的内容,农林院校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农林院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国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综合功能优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规划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层规划,规划实践工作量大,社会需求多,将成为促进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在乡村规划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应当在乡村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同样应当作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其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农林院校应认清新时期城乡规划要求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本文从社会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的新特征,立足农林院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以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单赛卖,韩立云.“ 建设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风景园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16-19.
[3]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庆兰,邓清华,宋建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课程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P. R. China)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
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_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
1.5环境制约
近些年.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是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的建立.如加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监测:发展精准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在现有的企业规模水平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6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污染治理、单位GDP能耗、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及农药施用强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一、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高低不一。近年来,辽宁省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熏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及《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国内其他一些先进省、市相比较仍有待加强。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建立了全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2008年的权威数据,出台了2005-2008年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辽宁2008年在全国30个省市位列第14位,居于中等水平。
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挑战。生态文明主要由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内容构成。目前,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辽宁耕地的沙化面积已达420多万亩,约占辽宁总耕地面积的8.3%。辽东山地石质化面积约30多万亩。辽宁农业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低于1%,其中有1500万亩农田的有机质含量仅为0.5%。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逐年恶化。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主要河段大多属于超5类水质。近几年,渤海湾赤潮不断发生,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破坏。另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较突出。辽宁农村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在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目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对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也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宗族势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蔓延,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另外,许多优良的民风出现了退化,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一些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二、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体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农村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诸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一些财税扶持、公益补偿政策有待细化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辽宁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二)环保的评估、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备,技术推广有待加强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规模化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利。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普遍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冲突时,往往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重,轻视生态建设。目前辽宁省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是:识字不多的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年。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我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环节。全省农村每年约780万吨生活垃圾及约6亿吨的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综上所述,辽宁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中。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土地、水体、森林和草地的生态功能退化。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开发过度索取,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能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农村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更多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所以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并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应把生态文化知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教学及业务学习的内容之中。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利契机,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体系,对公众长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开设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从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国内外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
(三)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外部性,更应发展生态上可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行生态效益最大化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投入,提高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民和企业予以生态补贴。同时,政策优惠或财政资金应不再支持那些造成农业污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饲养生产。生态农业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应在大量调查研究和试验基础上,根据本地自然和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制定本地区的标准,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适应环境安全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四)拓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生态法规建设,加大环境监控和执法力度
应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法规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治理乡镇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饲养污染等方面的法规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应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严格环评?熏落实一票否决。另外,要关停并转高污染乡镇工业,有条件的地区乡镇工业应适当集中,以便于污染治理。同时,严格控制城市重污染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应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辽宁各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城乡一体统筹考虑,应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待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加大农村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制定和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辽宁应利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激励政策促进生态保护,重点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转移支付、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源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交易机制,利用财税扶持、公益补偿等政策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治污减排,使本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辽宁应加快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法。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细化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定量管理、评价和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完善奖惩考核机制。政府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估及对当地领导干部考核时应把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重要评估和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峻才,韩巍.防范农业风险 提高农民收入[J].财经界,2007,(12).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 The practice pattern of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various aspect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 practice, we should work ou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atterns for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n terms of time and locality.
Key words: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practice pattern;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农民;参与
党的十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战略,充分显示出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首要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2015年我国农村常驻人口占总人口43.9%,我国农村面积占全国面积80%以上。由于多年来我国只是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忽视农村生态建设,导致现在农村整体上处于环境较为落后的状态。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而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如果农村人口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就能大幅度减少生活垃圾排放,节约资源,从而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反之,如果农民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漠不关心,就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现象发生。可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
近几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中的主体地位尚没有得到体现,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多年来根植于农民头脑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只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创造,不重视创造财富过程中的环境改善。
农民生态建设意识淡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忽视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如农村很多地方的养殖户,在饲养的动物死亡后为了图省事省钱,不经过处理乱扔死亡动物尸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长江下游江面、河面上总会漂来数百具甚至上千具动物尸体,这些动物尸体严重污染了水源,给下游地方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农村地区垃圾乱扔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些地方随处可见成堆垃圾。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化肥使用后的残留物随处乱扔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都说明许多农民生态建设意识淡薄。他们不太关心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缺乏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实现了集中居住。许多新建的住宅小区实行规范化管理,对居民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行规范。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村居民忽视这方面的宣传,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号召居民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置之不理。比如有的农村居民甚至在自己的住宅小区里饲养家禽等,这些做法都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背离。可见,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思淡薄已经影响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较低
受到长期以来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由此导致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不高。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低。许多农民科学素养较低,看不懂农药使用说明,不知道每亩地科学使用化肥的数量和种类。结果是造成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土壤和水体污染,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统计表明,每年我国每公顷土地施用的化肥数量是美国的4倍以上,每年都有一些因为不会正确使用农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发生。
二是不能有效行使农村生态建设的相关权利。有些地方遇到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问题时候,当地农民要么选择默默忍受,要么以非正常的手段抗争。前者如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周边钢铁厂粉尘污染严重,造成当地农户庄稼绝收,水体污染严重,本地农民正常生活受到限制,当地很多人患上癌症。当地人有条件的都搬走了,没有条件的只能默默忍受。后者如许多地区因为环境污染严重,当地许多民众自发起来围攻当地政府,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或者直接与造成环境污染单位发生冲突。这些现象都表明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缺乏。他们缺乏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争取自己应当的权利的能力。结果是许多地方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此外,由于相关能力的缺乏,很少有地方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相关环境治理自治组织,履行当地环境治理职能,也很少有农民能够严格督促农村基层组织承担相关环境治理责任,督促地方人大代表通过正式会议提出相关农村环境治理的议案。
(三)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狭窄
梳理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和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依然不够畅通。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散乱状态,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撑。随着农民生活的逐步改善,许多地方农民越来越重视当地环境治理,但是苦于没有完善的渠道,这样就影响了农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农村环境出现问题谁负责?如何负责?向谁反映?如何监督相关机构是否履行了职责?这些问题的界定都比较模糊。众所周知,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中滥施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二是农民生活垃圾随处排放造成污染,三是养殖业造成污染,四是农村周边工厂造成的污染。现在对于周边工厂造成的污染可以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但是前面三类污染由谁来治理,农民反映的渠道是什么,在许多地方无明确答案。
(四)缺少相关法律制度支撑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宏观性的规定,缺乏微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针对性规定。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和制度对农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进行规定。如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什么?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哪些权利?有哪些义务?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利,承担这些义务。这些都缺乏系统化的法律和制度支撑。
三、农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个群体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应该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意识
农村基层政府相关部门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极力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一是利用社区报栏、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当地农民群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当地群众有什么样的影响,每个个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此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二是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农村村级管理组织的平台,进行宣传。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规划,利用村级组织召开会议的时间进行宣传,或者在适当的时候集中宣传。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近些年来的电视公益广告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目前电视公益广告基础上,还可以创作更多的适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通过经常播放,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垃圾集中分类堆放,采取家庭节水节电措施,不乱扔农药化肥包装物等。只有大力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够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要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有各级政府部门,也有社会组织,还有广大的农村居民。其中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系统培训,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培训应该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农民生产能力的培训,比如如何正确施用化肥、农药,如何灌溉、播种,才能达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相关农技推广人员可以订立计划,集中进行培训。由于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种培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通俗易懂方式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提升农民生活素质的培训。包括生活中如何节水、节电,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实现低碳生活。三是提升农民参与社会监督和建言献策方面的能力。可以印发相关宣传手册,内容涵盖农民遇到相关的环境问题时如何监督、举报和处理的程序,如何行使民利,选取代表民情民意的人大代表,如何通过人大代表反应相关农村生态问题等。可以将这种宣传手册发给每家每户,并对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真正理解宣传资料的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监督的能力,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
(三)建立完善相关机构,为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当前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进行完善。一是成立农民自治组织。各个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自发成立相关组织,职责是维护本地环境良好,监督本地生态建设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充分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村一级的村民自治组织。在现有的村级组织框架内,可以设立专人负责本地生态建设方面的监督和联系,也可以由村委现有成员兼任这项职责。主要是负责接受本地农民关于本地生态问题方面的举报,协调相关问题的解决。三是上级相关结构应该开辟专门渠道,方面群众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如在现有的地方政府热线基础上,增加农村生态建设项目,方便农村参与当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参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支撑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很少,对于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规定几乎没有。现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主要着眼于各级政府方面环境污染的治理责任和义务的规定。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保护。如美国政府在《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法》中作出专门规定,要求环境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开。这些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防治环境污染的积极性。
关键词 沼气;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43-03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为加快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号召全区人民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争取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将广西打造成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的省区,并使其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离不开广大农村的能源建设,更离不开农村沼气稳步、健康的发展。该文就农村沼气技术在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
1 发展农村沼气符合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将发展新能源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新能源发展政策和目标,将推动新能源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在实际工作中,要在维持现有农村沼气工程的同时,将工作重点向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倾斜。大力发展循环低碳型工业和生态循环型农业、优化发展生态林产业、大力发展节能与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广西地处祖国边陲,人多地少。2009年总人口5 0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 952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57.97%。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 hm2 [1]。广西是一个缺油、少煤、缺天然气、电力不足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尤为突出。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就是为了有效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广西坚持将生态建设放在发展的首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着力打造生态品牌,利用生态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取得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双赢,推进广西自治区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农村生态文明是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将生态文明的观念普及到农民中去,倡导在农村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倡发展可持续农业,将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2]。沼气建设符合广西农村新能源发展战略,符合生态农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有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区、林业强区及城乡风貌、特色生态名村等工程建设,广西各地将会继续把沼气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来抓,使《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在生态文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 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利民工程。户用沼气能有效地解决大部分农户生活用能,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能源结构合理化的建设目标,最终达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容村貌整洁,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村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则可以实现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促进畜牧业和养殖场自身的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沼气建设解决了新农村的环境问题。沼气建设结合改厨、改圈、改厕,不少农户还进行改房、改路、改水,对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家居环境卫生清洁,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二是沼气建设促进了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沼渣沼液是高效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有机食品,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沼气建设解决了新农村的大部分生活用能问题。农户大大减少甚至不再使用薪柴、林草作为生活能源,告别了烟薰火燎的厨房,改变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清洁的能源、无公害的食品成为农民生活宽裕的物质基础。截至2012年底,广西全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395.1万座,约占全国沼气池总数的1/10。沼气池入户率达49.3%,继续稳居全国第1位,受益人口达1 900多万人。据测算,2012年全区沼气生产量为15.8亿m3,相当于替代248万t标准煤,节约薪柴790万t,保护林地面积约65.8万hm2,相当于将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76%[3],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2 发展农村沼气可促进广西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沼气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内容不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利用模式和沼气“一池五改”的工程建设,还包括在农村建设和完善篮球场、戏台、文化活动室、科技宣传栏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在发展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满足村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农村发展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农闲时打牌或唱歌的休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在以沼气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广西北流市同时兴建了配套的图书馆、文化广场、灯光球场等设施,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西田阳县百育镇那生屯以沼气工程建设为中心内容,结合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产业,相继建设了球场、文化活动室、科普教育基地、垂钓园、庄园酒楼、生态庄园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在农闲时,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通过一系列改造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成为当地发展较好的生态文明村。沼气建设,有利于农村生活方式的文明化,有利于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和文明素养,提高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2.3 发展农村沼气可促进广西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发展农村沼气可促进广西生态环境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广西是个农业省区,农民传统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过去,农村生活能源短缺,许多地区陷入“能源短缺——滥砍乱伐——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的恶性循环。在农村推进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产生的沼气能够解决农户生活中的用能问题,减少柴薪的使用量,有效遏制了滥砍、滥伐的问题;据测算,一座8 m3户用沼气池,每年可替代薪柴和秸秆2 t左右,相当于0.2 hm2林地的年生长蓄积量。10多年来,广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1.33%提高到2012年的61.4%,森林资源增长势头强劲,沼气建设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地区在使用沼气后,薪柴用量大大减少,林木资源的消耗量明显下降。同时,农村沼气建设,也加快了广西石漠化治理进程。并且,农村沼气的使用,每年可减少6 393.9万t CO2排放,减少5.2万t CH4排放。二是沼气建设成为实现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过去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特别是厕所、猪圈的污染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畜禽粪便,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在进行沼气建设的同时,积极搞好农村饮用水、道路、电网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搞好垃圾处理,治理乡村污染,从而实现村容整洁,环境美化。三是沼气建设是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的需要。目前,广西各地农民因地制宜,以沼气为纽带,走出了“猪—沼—稻”、“猪—沼—菜”、“猪—沼—蔗”、“猪—沼—果”、“猪—沼—花”等生态种养之路。这些模式以“养殖—沼池—种植”为共同点,种养业就地实现生态循环。沼肥利用可减少20%以上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实现粮食增产15%~20%,蔬菜增产30%~40%,仅2012年就为农民增收节支59多亿元[3]。充分利用沼气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
3 充分发挥沼气技术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作用的措施
3.1 做好广西农村能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科学规划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要将农村沼气建设纳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的能源结构,优化农村沼气建设布局。在经济规划方面,要结合沼气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化乡镇工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在生态规划方面,要制订生态文明乡镇的指标体系,如沼气池入户率、森林覆盖率、乡村绿化率、垃圾处理率、空气良好率、人禽粪便资源化率、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率等。
3.2 建管并重,巩固成果,科学发展
着力提高农户沼气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沼气综合效益。稳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积极发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抓好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户在沼气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沼气技术在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
3.3 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健全农村能源政策法规、运行及激励机制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保证农村沼气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村沼气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考核评价中的权重,体现出农村沼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沼气建设中的推动和监督作用。
3.4 着力构建农村沼气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创建沼气化乡镇、沼气化村庄和沼气生态文明示范县。加强农村沼气生态文化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切实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民族未来。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5]。沼气发展是一项社会事业,有助于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沼气技术将在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M].南宁:广西年鉴社,2010:45-46.
[2] 赖牡丹.科技与道德进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229-230.
[3] 张雷,朱春林.绿色能源带来“绿”生活[N].中国绿色时报,2013-02-07.
[4] 张晓缝,李丽霞,张小红.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研究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40-43.
[5] 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325.
[6] 鲁桂花,刘文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论沼气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农业,2008(17):31.
[7] 黄福生.开展沼气综合利用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J].福建农业,2009(10):33.
[8] 李荣富.发展沼气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林业,2009(19):58.
>>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舟曲县干旱山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积极发挥林业工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县域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作用 浅谈城市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发展 浅谈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林业管护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 浅析汝城县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导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生态责任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div=-1.
[5] 沈可东,张高训,林敏莉,等.林业生产在生态文明县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13.
[6] 李祥余,邱少波,任其建.通州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5):185-186.
[7] 严芳,朱家诺,戴普灿.宣威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3(1):114-115.
[8] 王子,胡宝清.合浦县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88.
1.1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④”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城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努力把我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生态文明是以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的一个文明阶段,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有先把生态文明建设好,当人们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快乐时才会激发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城镇化的建设中。
2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2.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阶段型的成果,但同时也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一些困境和问题。
2.1.1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首先,是工业对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政府把大量的资金用来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但对于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却没有给予的资金投入却很不到位,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其次,是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污染了土地资源。②“白色污染”问题加剧,农业塑料膜现在在农村大量的使用,而这种塑料膜是由聚乙烯的成分构成的,所以它难以腐烂、不易降解,使得农业产值大幅度的降低。
2.1.2农村的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在农村农业的生产基础是土地,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它为农村改革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一些乡村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进行矿山的开采使得农村生态系统被破坏。
2.1.3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整治,缺乏资金的投入和制度的建立。现在农村普遍面临“脏、乱、差”的环境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却没有投入经费来治理,这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治和处理,生态问题日益恶化和加重。
2.2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发展农村的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处于刚能解决温饱问题到初级阶段,农民对于富裕生活的渴望极为强烈。于是当地的地方官员和农民便以“经济之上”的价值取向来开展经济的建设。
2.2.2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薄弱、道德素质不高。在我国农村由于受教育水平,农民比较缺乏环保知识,加上有关环保意识的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农村生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主要原因。
2.2.3我国的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合理。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中心和主要的人口聚集地,所以国家和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当中,而农村的环境问题的防治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却因为资金的缺乏而一再被搁浅。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优化对策
3.1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农业之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我国农村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这种经济方式来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村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成的双赢政策。
3.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次,国家和政府要积极组织生态意识的宣传活动,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体来普及环保意识,营造良好文明的社会风貌。
3.3政府应投入资金,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机制。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防治,也没有建立相关的法律条文来监管。首先,在农村开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作为物质保证。对于农村的污水净化、垃圾的处理等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有专项资金来处理和防治。其次,要求在农村建立相关的环保监管部门和健全的执法体系,创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
4结束语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5-0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盲目地追求速度、指标,我国多地的生态环境在城镇化过程中遭到了损坏,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城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多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耕地被征用,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即使有人指导,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也难按标准执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长远规划不足,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轻实施的问题,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工业、农业环境污染(土壤、水、大气)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三废”大量排放,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 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跟风效仿,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明确战略目标,确定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淡化传统的 GDP 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农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23).
[2] 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2013(3).
[3] 甘 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2013(8).
仙居历史悠久,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传承着7000多年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薪火,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江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头禅院、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古迹,见证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留下的灿烂印迹。仙居之美更在于她难得的蓝天、青山和碧水。对于雾霾蔽日的大城市居民来说,仙居无疑是块难得的心灵净土,“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谓实至名归。虽然目前仙居还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但我们始终相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为立县之本,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并以此为抓手,促转型、抓统筹、优环境、惠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连续几年的生态创建,2012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今年将迎接环保部的考核验收。创建活动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具有仙居特色的创建之路。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
的使命,也是现实的选择
国家顶层设计与县域发展思路叠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了回答。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只有在辩势中蓄势,才能在造势中乘势。早在2001年,仙居县就提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2010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2011年在顺利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十几年来,从生态保护到生态创建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绿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生态立县战略的步伐更加坚定。
县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仙居县森林覆盖率77?郾9%,出境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三年在96%以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3万个,近三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均达到9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连续多年的生态县创建之路,让生态基础更加扎实,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4个、市级生态村355个,10个乡镇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由于历史上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前几轮发展中仙居逐渐落后,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201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556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占浙江的40%,居台州市末位。在浙江新一轮实干促发展的区域竞争浪潮中,仙居不可能走常规的发展道路,必须剑走偏锋,将自身的特色优势最大化,而仙居最大的优势就在不可复制的优良生态,只有抓住这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车。
推进“三生融合”,不断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有序,宜业、宜居、宜游融合发展的乐活之城,是仙居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县创建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