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班级有趣的活动范文

班级有趣的活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班级有趣的活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班级有趣的活动

篇1

那天是星期六,风和日丽。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校园参加活动

来到学校,看到同学们的笑脸,大家手中提着水果.零食.饮料……走进教室,书桌上还放着花生.瓜子……到处张灯结彩。仿佛踏进了一个大生日宴堂。

庆祝元旦节目开始!

首先是主持人——小小为我们唱《丛林奇遇》之歌。他毫不逊色,唱起歌来气概非凡。时而还把手指向远方,瞪大双眼看着前方。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好似他本人真的融进树丛里,开始了他自己的新历程。我们也跟着节拍轻轻地拍起手来。第一支歌唱完,老师都夸他是个十足的小歌唱家。主持人向我们鞠了个躬。他的嘹亮歌声简直使我们无法言语,啧啧赞赏便融化成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顿时,主持人脸上飞起了两片红霞,用手饶饶后脑勺,羞涩地说道:“哎呀!哪里嘛!我又不是“天才”而是“地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看自苦寒来,事事都是需要努力的。”

接下来,是一小组为人们表演的魔术!我不安好心的想:哼!休想逃过俺的火眼金睛。

只见一小组的军军请平平任抽三张牌,然后军军把这三张牌编成1.2.3.号,让小路说出1.3号牌。真让人出乎意料,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居然猜对了。大家目瞪口呆,对他都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很纳闷,小路看见我们嘴巴成“0”字形,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儿!于是,就铁了心,坚定地说:“军军其实是看第2号牌的下面一个角才知道的!”啊!原来是这样,我怎么一到脑子转弯的时候就转不起来了呢!哎!军军这个魔术使我们大开眼界,谜底也“大白于天下”。排心倒海的掌声也更是持续不断。

篇2

那天是星期六,风和日丽。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校园参加活动。

来到学校,看到同学们的笑脸,大家手中提着水果.零食.饮料……走进教室,书桌上还放着花生.瓜子……到处张灯结彩。仿佛踏进了一个大生日宴堂。

庆祝元旦节目开始!

首先是主持人——小小为我们唱《丛林奇遇》之歌。他毫不逊色,唱起歌来气概非凡。时而还把手指向远方,瞪大双眼看着前方。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好似他本人真的融进树丛里,开始了他自己的新历程。我们也跟着节拍轻轻地拍起手来。第一支歌唱完,老师都夸他是个十足的小歌唱家。主持人向我们鞠了个躬。他的嘹亮歌声简直使我们无法言语,啧啧赞赏便融化成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顿时,主持人脸上飞起了两片红霞,用手饶饶后脑勺,羞涩地说道:“哎呀!哪里嘛!我又不是“天才”而是“地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看自苦寒来,事事都是需要努力的。”

接下来,是一小组为人们表演的魔术!我不安好心的想:哼!休想逃过俺的火眼金睛。

只见一小组的军军请平平任抽三张牌,然后军军把这三张牌编成1.2.3.号,让小路说出1.3号牌。真让人出乎意料,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居然猜对了。大家目瞪口呆,对他都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很纳闷,小路看见我们嘴巴成“0”字形,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儿!于是,就铁了心,坚定地说:“军军其实是看第2号牌的下面一个角才知道的!”啊!原来是这样,我怎么一到脑子转弯的时候就转不起来了呢!哎!军军这个魔术使我们大开眼界,谜底也“大白于天下”。排心倒海的掌声也更是持续不断。

篇3

【关键词】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65-03

【作者简介】丛敏(1976-),女,山东威海人,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一级教师。

上世纪80年代,我园开始进行“综合教育课程”的研究,形成了以主题为框架来建构经验的课程模式。综合教育课程强调“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和“各因素之间的整体性和联合性”。如何使幼儿教育真正具有整体性,这要求我们具有系统、整体的思想,形成幼儿教育的整体观。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操作和学习。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开始关注环境的开放性和内容的层次性。但是在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仍然存在着随意、无序等问题。我们应将区域活动看做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将区域活动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紧密结合、有机联系,充分发挥这些活动间的互补作用,使幼儿在依存于综合教育课程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获得完整的经验和全面的发展。

一、区域活动与主题目标的整合

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目标具有多方位、综合性的特点。实施这些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比如集体教育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散步活动、餐前活动、区域活动,甚至环境创设都是主题目标实施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主题活动之一的区域活动,也需要与主题目标相整合。

(一)区域活动是主题目标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

主题目标的落实有多种途径,相对于集体活动来说,区域活动在时间和材料上更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有助于主题目标的顺利达成。主题目标中的某些关键经验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不容易显现出来,比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主题目标中有一条是“运用多种材料和形式进行表现”,这样的主题目标仅仅依靠单个的集体教育活动是无法实现的,但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材料和时机,就可以在几周的主题活动时间内,帮助幼儿实现这一目标。如,区域活动“我喜欢的小动物”,就是鼓励幼儿用折纸、泥工、自由绘画、添画、纸盘造型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幼儿可连续几天进入这个区域,进行自己选择的活动,这保证了他们能充分地实施这一活动,从而有助于主题目标的实现。再如“分工协作”这一关键经验的习得,仅仅依靠一个集体活动是不可能很好达成的。而在“我能记住小动物”“斗兽棋”等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中学习到与同伴分工合作的方法,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二)区域活动是主题目标多样化落实的方式之一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间接性等基本特点。与其他活动相比,区域活动更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为目的。主题目标在通过集体教学、餐前活动等途径实施时,因控制性较强而对幼儿的个别差异关注不够,而区域活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如,在大班上学期“中国娃”主题活动中,我们将集体活动“国画熊猫”延伸到区域活动中,活动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要幼儿学会画国画的方法,而是让幼儿通过这样的美术形式感受中国文化。由于感受中国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我们还在区域活动中增加了“青花瓷”“剪纸”“画龙”等美工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活动,不但实现了主题目标,又满足了幼儿不同的需求。

二、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整合

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都是主题目标实施的主要途径,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整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原则。

(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经验的延展

有的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显得比较随意。其实,主题活动中很多潜在的素材,都是拓展教师的思路、创设丰富区域活动的来源和基础。如,在集体教学活动“老鼠进笼”中,幼儿初步了解了动画原理,但在活动中,幼儿基本是通过观看教师演示进行学习的,这样的经验习得过程不符合幼儿的学习习惯。且由于集体活动的时间有限、幼儿人数多、教师关注不够等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了相应的材料,鼓励幼儿在“老鼠进笼”动画的启发下,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画,探索将小动物“关进笼子”的方法。让幼儿在了解线条的粗细、笼子的位置、动物的大小等因素与动画制作成功与否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满足他们亲身参与、亲手操作、亲自体验的需要,并让孩子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

(二)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生成的现实依据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放松和自然的,教师可以观察到幼儿真实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容易发现幼儿喜欢的活动、感兴趣的话题、个体间的差异等。而这些恰恰都可以成为集体活动生成和再构的题材和来源。由此生成的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是符合幼儿成长需要的。如,在大班下学期主题活动“神秘的天空”的区域中,教师发现有些幼儿在寻找有关外星人的书籍,还有些幼儿在画外星人。据此,教师生成了有关外星人的系列活动:语言活动“我的奶奶真麻烦”、科学活动“外星人长什么样”、综合活动“我是外星人”等等。这些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几乎每个幼儿都在积极寻找资料、积极表达意见。

三、区域活动与区域活动之间的整合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粗浅、表面的,幼儿的概括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对幼儿教育来说,应尽可能地加强教育的整体性,以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一)打破空间上的局限,从格局上整合区域活动

以往,教室里的每个区域都有相对集中的位置,教师会要求幼儿在一段时间里,只能选择在某个区域内进行操作,并且不能随意离开这个区域。现在,教师对区域的格局进行了调整,虽然仍会有“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这样的划分,但是在空间布局上,不再对教室进行相对集中的分隔,而是充分利用班级的空间,包括桌面、地面、墙面、空中、拐角等等,将各种区域活动内容设置在适合的位置上。如,同样是生活区的“拧毛巾”“整理文具盒”两个活动,教师将“拧毛巾”设置在卫生间里,而将“整理文具盒”设置在远离卫生间的楼梯上,从而避免幼儿受“科学区”“数学区”名字的限制,局限于某个区域中操作,这样能促进幼儿选择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内容。

(二)跨区域材料的共享,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应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但是在过程中需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活动结束后要将借用的物品归还到原位,二是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跨区域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但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这样不但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材料,还可以提高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如,幼儿在美工区绘制了娃娃头像,为了能将头像粘在画纸上,他到科学活动区中取了一些海绵,将其剪成小块,贴在娃娃头像后面,再将其贴到画纸上,做成了一张立体感十足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不仅完成了美工作品,还通过思考解决了困难,实现了自主成长。

四、整合性的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满足幼儿已有经验的延续

幼儿园活动要重视幼儿的已有经验,区域活动的内容也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有经验基础上,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在综合教育课程背景下,主题活动具有不断推进、不断发展的特点,依托于这样的背景,重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之间相关经验的整合,符合综合教育课程的主旨。如,在大班下学期“我是小小兵”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区域活动中原有的 “叠被子”步骤图换成了幼儿在参观军营时看到的叔叔折叠被子的过程图。由于这个过程图是幼儿亲眼看到和经历的,当他们看到这些照片时,自然而然地就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既可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能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使得幼儿在区域中的“被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可见,主题教育活动的区域活动为幼儿已有经验的延续提供了发展机会。

(二)符合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区域活动的最大价值正是要为幼儿提供彰显个性的机会和环境。在开放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使用工具和材料解决各种问题,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如下图所示,图1是《简笔画册》中的一页,图2是幼儿对其的模仿创作。虽然两幅画的大体轮廓一样,但是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幼儿的再加工和创造,比如发型的改变、两脚姿势的变化等。图3和图4是幼儿受画册启发自制的简笔画册,有封面和目录,有模仿的汉字,也有不会写而用简单的图标代替的名字。这一组作品虽然谈不上华美和精致,但是却从中看到了孩子的童真和个性特点。由此可见,整合性的区域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表达自我的机会。

(三)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幼儿天生是学习者,创设开放的区域活动,目的就在于鼓励幼儿探索和探究,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思考,为幼儿将来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图5、图6所示,这是幼儿自制的画框,幼儿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小画架一样立在桌上,利用铅画纸制作了一个支撑点。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幼儿的绘画能力比较一般,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操作不同的纸张、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难得的经验。

在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背景下,挖掘各个教育因素之间的联系,有机整合各教育因素,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并为幼儿将来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谢弗.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加深孩子对“一双、一对”概念的理解。

2、让孩子在玩鞋印时脚踝处的肌肉得以伸展。

3、在组织各个活动的同时,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活动准备:把几种彩色的水粉颜料,装入比脚大的容器中,垫上海绵(水粉颜料很容易被清水洗掉,家长不用担心)

纸张许多。不同鞋的鞋印范画。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观看纸上不同颜色的鞋印,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围绕鞋印对幼儿进行踩、跳、看、找、配对、制作有关活动。

活动一 踩鞋印

方法:把颜料和纸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摆放让幼儿一起把脚轻轻踩进颜料中,沾上颜色,然后在纸上踩出各自完整的鞋印(注意:落脚要稳重,才能踩清晰)幼儿如果第一次没踩好,要重来。接着,让幼儿分别踩出脚尖(前脚掌)、脚跟、脚内侧、脚外侧等不同的部位。

活动二 跳鞋印

当孩子在纸上踩出不同的脚印以后,可以玩跳脚印的游戏;将所踩的脚印进行不同位置的摆放,让孩子根据脚印的方向,分别迅速作出反应,对应做往前跳、往后跳、往侧跳等动作。

然后,可以探索不同的跳法,如单脚跳、双脚跳、从高往下跳等。

活动三 看鞋印

把踩出的不同脚印收集起来,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看看、找找,分辨一下鞋印的大小、宽窄、花纹的不同等。

活动四 找鞋印

将印好的鞋印打乱顺序,散放在场地上,让幼儿根据鞋印的大小、长短等进行目测,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找到自己的鞋印,并且左右脚不能搞错。

活动五 给鞋印配对

印完脚印后,把鞋子全部脱下。教师随意取一只鞋子,让幼儿根据鞋底的花纹,将鞋子与鞋印进行配对;或者根据花纹、大小,把鞋印进行左与右脚的配对,以及将左脚的鞋子与右脚的鞋印进行配对等等。

篇5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老师家,看到同学们都来了。等了许久,中队长发话了:“今天我们要玩一个贴鼻子的游戏。规矩是这样的:“一个人的眼睛被蒙着,要拿着小丑的鼻子去前面的黑板贴上,看谁贴得最好,谁就是冠军。”“这么简单啊!”“还以为有多难呢!”人群里发出一阵阵嘲弄声。中队长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简不简单,大家试一试就知道了。”

我们被分成了四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去贴。不一会儿,四个代表就被选出来了,是张毅,孙蒙,我和丁立。

先由张毅上场,他比划了一下方向,就被蒙上了眼睛,张毅茫然地向前走去,碰到黑板就停了,也不想想是哪儿,就把“鼻子”贴了上去。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爆发了一阵狂笑。张毅把布摘下来,脸立刻羞得通红。自己把鼻子贴在了小丑的脸颊上。“好了,好了,下一个上吧”。中队长捂着笑疼了的肚子,稳了稳自己的情绪,发话了。下一个孙蒙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被蒙上了眼睛。他向前走去,就在快接近黑板的一刹那,他来了个九十度转身,向门外走去,二小队的人怕他们组输了,急得直跺脚。“砰”孙蒙的头撞到了墙上,他蒙地扯下布,捂着撞疼了的头直叫唤,惹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下一个,轮到我了,我看清小丑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后,就蒙上眼睛向前走去,接近黑板了,我大概确定了一下小丑的面部位置,就把鼻子贴上去了,摘下布一看,把鼻子贴反了,气的我不得不服输。。。。。轮到下一位了,他大概的熟悉了位置和小丑所在的地方,不像我们三个那么急。他蒙上眼睛,慢吞吞地向前走了四大步,用手比划了一下,然后在接近小丑嘴巴上方的位置把鼻子贴了上去。“完美!”人群里立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丁立不好意思的笑了。中队长让他谈一下获奖感言,他说:“做这个游戏不能心急,并明确自己目标的位置与方向,按照这样进行下去就一定能取胜。”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篇6

一、采用形式多样的趣味画种类激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指南》指出:“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趣味画能艺术性地再现生活情趣,它分为许多种,如染、刷、刮印、手印画,布贴画,纸印画,黄瓜印画,吹泡画,剪纸画等等,这些都属趣味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我们经过实践教学,认为下面几种趣味画的种类比较适合:

印画类:《蔬菜印画》《积木印画》《纸团印画》《手印画》

滚珠画:《漂亮箩筐》《路》《花手套》《裤子》《滚球》

毛线拖:《动物走路》《散步》《彩虹》《彩色的路》

点画:《小蝌蚪》《彩色珠》《下雨啦》《桃花》

棉签画:《一串红》《开》《兔吃青草》

这些种类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又富有新意,对小班幼儿来说简单易操作,是孩子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趣味画材料激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指南》告诉我们:“应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美国心理学家也指出:“幼儿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刺激幼儿的创造欲望,促使其进行趣味画活动。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重复单一的操作材料不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例如:为幼儿提供各色的剪成条状的皱纹纸,让幼儿揉成团进行粘贴、装饰绘画作品;提供各种形状的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各种大小的珠子放在各种容器里让幼儿进行滚画;提供毛线进行拖画活动及让幼儿进行粘贴画;提供吸管让幼儿进行吹画;提供棉签、各色颜料让幼儿进行点画、涂色等。

三、选择丰富有趣的趣味画教学内容引发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幼儿趣味画教学内容应具有生活性与拓展性,要将趣味创作的方式渗透到幼儿生活中,并引导幼儿随时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如:小班版画活动《苹果》,这活动先用KT板刻出苹果的形状,然后让孩子们涂上颜色,拓印下来,从而让幼儿创作出以不同方式创作出来的画作。由于苹果的模板并不是单纯的苹果形状,我是把它们雕刻成了笑脸、花纹等各种形态,样子很丰富,小朋友们印出来的画自然也是形态各异,他们看到这么美的画,都陶醉了,在这个版画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活动的愉快和意义,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运用游戏化的趣味教学方法激起幼儿对美版画活动的兴趣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特殊学习方式,我们选用了在趣味画中实施游戏化的教学。因为这种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发挥幼儿创造能力的表现,在活动中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大胆尝试。如,在趣味点画《青蛙跳水》中,我们请手指宝宝帮忙,先请大拇指当青蛙爸爸,在荷叶上按一下颜料,它要重重地跳到了水里。像这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手指点画,在游戏中满足了幼儿当爸爸、妈妈的愿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增添了活动的情趣。幼儿很投入地在玩“青蛙跳水”的游戏,小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还有了新的尝试和创新,他们把两只食指并拢一起跳并声称是双胞胎跳,还让大拇指带小拇指跳,几只手指一起跳等,形式丰富、游戏时生动有趣,极大激发了幼儿在趣味画时的创造细胞。

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延续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

篇7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班级界限交流合作

打乱班级界限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就是在区域活动相对稳定的同时,让同龄儿童在规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1创设宽松、自由、共享的区域环境

打乱班级界限的区域活动环境布置无形中扩大了每个区域活动的空间。首先将原来关着的前门打开,加强同年龄段孩子之间的交流。其次,充分利用走廊,在走廊中设置主题探索区和资料查找区,将阁楼布置成发泄区,将寝室布置成幼儿倾诉的心情区。再次,合理分配区域空间的类型,一班附近的区域空间主要是静态的,如:心情区、故事区、美工区等;二班附近的主要是动态区域空间,如:发泄区、角色扮演区、沙水区等。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分析哪些区域利用率大,哪些区域利用小,并尽量扩大学生感兴趣的区域空间,缩小学生不感兴趣区域空间的面积,或是取消部分利用率极低的区域空间。在这些区域空间中,各班的小朋友都可以在其中去玩耍和完成某些任务,与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主动交朋友,完成任务。教师减少对区域空间的硬性管理,为小朋友创造宽松、自由的区域环境,激发其活动兴趣,让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获取知识。

区域空间设置完成后就要在其中放置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材料是从不同的班级中来的,考虑到幼儿年龄的差异,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特点放置不同层次的材料,体现出年龄特色。分析各个区域的主题活动,并筛选出有探究意义、以实验为主的材料,将其放置在区域中,鼓励幼儿积极组队探究未知的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建构知识。如:在“闹元宵”主题活动中,幼儿在百宝箱中掏出易拉罐、塑料瓶、木棒、浆糊、剪刀、纸片、蜡烛等物品,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区域空间活动的限制,充分发挥小朋友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小伙伴、活动方式等,促进小朋友的健康成长。

2加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虽然说区域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但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展打乱班级界限的区域活动之前,先让幼儿自己去其他班级找合作伙伴,并引导他们相互认识,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哪个班级等等,熟悉之后商量等会要玩什么、怎么玩等。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进行个别指导,引导他们相互介绍、交流,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想跟他玩什么”、“你对他说,我跟你一起玩,好吗?”等等。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幼儿主动去找新朋友来一起玩游戏。

通过混班的区域活动,不同性格的幼儿聚集在一起玩游戏,性格外向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会主动与其他班的孩子交流、协商,寻找解决方法。如:在美工区,一个小朋友的红色水彩笔没水了,他就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你不用红色水彩笔的话就借我用一下,好吗?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则很少与其他班级的孩子交流,但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性格内向的孩子也逐渐主动与其他班小朋友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刚开始举行区域活动时,幼儿对活动不了解,教师就轮流请幼儿来说说这些材料可以怎样玩游戏等等,让幼儿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区,长此以往就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了。

当然,混班的区域活动中,小朋友间的交流以及小朋友与教师间的交流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教师应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童言童语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交流欲望,并积极帮格内向的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获取区域活动的乐趣。

3建立活动规则,及时反馈信息

活动规则是幼儿参与区域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打乱班级界限的区域活动中,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不够熟悉,这样给教师的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保证区域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建立活动规则,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遵守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规则教育,使孩子主动遵守规则。在活动开展之前制定统一的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各班教师在平时进行规则的教育,使学生熟悉活动规则并主动遵守规则。在区域空间中,设置物品摆放图标,促使幼儿主动收拾材料,将其摆放在固定位置。

为了让幼儿更快了解各个区域的玩法,每个班选2个幼儿来当老师,负责指导入区的孩子,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领导素质等,鼓励幼儿大胆与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交流,并在活动中发挥互帮互助精神,这样既加强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又减轻了教师管理的负担,促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幼儿,并给幼儿针对性辅导,挖掘幼儿的潜力,促进智力开发,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

设置一个登记表,每个幼儿入区前都需要填上自己的班级以及学号,表格等排满之后就限制其他孩子的入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活动区域的人数,给幼儿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4适当让家长也参与区域活动

幼儿园内设置的心情区、发泄区都是为幼儿舒缓心情而专门设置的,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在开家长会或是其他时间,邀请家长来参与幼儿的区域活动,让家长作为观察者参与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心情等,而不是仅仅看到孩子的成绩、课堂表现等。

通过打乱班级界限的幼儿区域活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探索欲增强,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能引发系列的探索活动。内向的幼儿也变得活泼开朗,能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与人合作等。开放、自由区域空间的创设,打乱班级界限强调区域之间的互动和区域的相对对立性,小朋友之间的社会往更加复杂,这样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动态的、复杂的与现实社会贴近的小型社会环境,有利于幼儿社会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孩子健康人格、健康情绪的培养。幼儿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些都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促进幼儿情感、情绪的培养,促进其健康发展。

任何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同龄和异龄伙伴,通过混班区域活动,幼儿学会与人交流、交往,独立性、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实现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主题,探讨打乱班级界限的幼儿区域活动的策略,从创设空间、放置材料、建立规则、让家长参加区域活动等方面详细分析幼儿园应如何开展混班区域活动,并简要阐述了混班区域活动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江丽英.幼儿园区域学习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J].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2011(1):54-55.

篇8

一、活动游戏化,满足幼儿游戏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地参与锻炼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能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突现幼儿生活,重现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幼儿园的生活就是来“玩”的,他们通常都是在玩中学,我们把足球也融入游戏中,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一开始我们给幼儿做了布足球来进行游戏,布足球有很多种玩法,可以用一根布条缝在布足球上,孩子们可以拿着布条找适当的位置来踢球,这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平衡性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布足球还能进行两两合作的玩法,把布足球放在一块布上,两个幼儿站在布的两端拉住布,一个蹲下一个起立,相互配合滚动布足球,这一个小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性,还能促进幼儿之间友谊的发展,提升幼儿两两间的配合。像这样的游戏,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每天的体育活动中,都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度过。在游戏中,幼儿体验到了快乐,同时身体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说肥胖的幼儿可以让他们的运动量稍微加一点,身体弱的幼儿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来加上去,不要让幼儿觉得这项运动难度很大,这样他们会失去信心。

二、教师参加幼儿的游戏,平等的师幼关系可以激发体育活动的兴趣

我们的教师,扮演教师的角色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扮演幼儿的角色,和幼儿平等相处,做幼儿的好伙伴、好朋友,这对培养幼儿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小班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他们依赖于教师的关心,依赖教师的引导,依赖于教师的榜样作用。他们希望教师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有一次,我在整理玩具时,让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当老狼带着小朋友们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可是我看到小朋友们好像不大高兴,因为每次都是教师带他们一起玩游戏,有几个小朋友根本就没动。做完一次后,再也没人想玩了,这时,我放下手里的玩具说:“还是我和你们一起玩吧。”这时幼儿都高兴起来,还说着“老师来当小羊吧。”我说:“好!那请一个小朋友当老狼,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当小羊。”幼儿一听喊了起来:“好!老师也当小羊啦!”当我们要躲起来时,我也和幼儿一样藏了起来,幼儿觉得特别好玩,玩了一遍又一遍,我这个小羊也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成了幼儿一样,那么稚嫩,那么顽皮。就这样,每次我都和幼儿一起玩,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每次教育活动结束后,他们都急不可待地问:“老师,是不是咱们要出去玩了!”我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在足球活动中也是这样,当教师和孩子一起玩时,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加高涨。

三、营造积极愉快的足球环境,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明显的,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更要依靠环境的特殊作用。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就其过程而言应该是一样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环境条件如何,儿童接受刺激机会如何,直接影响着儿童发展的速度。”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环境,积极营造愉快的足球氛围,是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的重要保证。

幼儿园在有限的空间里,开辟出足球俱乐部,陈列着我镇历届全国少儿足球赛奖杯和照片、布置了各国足球队队徽,孩子们还可以上网查询足球资料,尽情遨游在足球世界里……在我们教室及幼儿园的墙面布置中,我们注意突出足球主题,有师生共同设计,反映足球世界和幼儿足球活动的内容;楼梯角里的“球的世界”布置着最新的足球照片赛况,幼儿相互交流足球赛事、足球知识等,在听、看、说、问的过程中,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培养。幼儿置身于在足球的世界中,不仅有亲近感,还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从小练好本领,长大为国争光”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培养。

篇9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开展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我班有60名幼儿,这样一个大班额的情况下怎样来开展班级区域活动呢?

一、让游戏走进大自然,把区域搬到到大自然中去

相对城市幼儿园而言,农村幼儿园虽然室内外高大上的操作材料比较少,但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自然中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同时,也是天然的活动区。

1.因地制宜,创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区角游戏活动

在幼儿园大门口就有一条小河和一片小树林,老师将幼儿带到小小河边,让他们玩土、玩沙石,做小泥人 、汤圆、汽车、修城堡房子,做蛋糕等等;在小树林里开设运动区,带幼儿玩老鹰抓小鸡、去草地上奔跑、打滚,捕蝴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尽情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们在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设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区角活动。比如:“青川印象”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又分了四个小区域,分别“青川特色小吃”、“三珍管”、“快乐购物”、“美秀空间”小朋友只要去了这个区域“旅游”一次,她就高兴的很,因为在这里她可以吃到美食、买到特产、留下自已的心愿。

2.合理、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班级空间开展区域活动

在班级活动场地小、幼儿人数多的情况下,我们综合利用,巧妙结合。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空间,我们将探索性区角创设在教学楼梯间,将操作性较强的造型区、涂鸦区、沙玩区规划到户外不同的角落供全园的幼儿游戏。将编制区、益智区、构建区、手工区等规划到教室里面,把集体教学活动用的桌椅,分组摆放,便可就地利用;在窗户上挂毛线练习编辫子;门后挂图书袋,便于幼儿拿放,充分利用了空间。让幼儿游戏的兴趣更高,玩的更开心。

二、利用本生活源和废旧材料,丰富区角游戏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收集农村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我们经常有不同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如手工区:投放各N线、布条、毛条、铁丝、石头、瓦片、旧衣裤等;构建区:木棒、各种塑料桶、各类纸盒等;科学区:豆类、果壳、等。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的游戏独具特色,将这些材料投放到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可为活动区域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联合家长资源,将游戏活动带到班级中。

篇10

虽然教师们认同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观念,但由于受数学学科教学的长期影响,加之生活环节及各类型活动蕴含着的数学知识点及线索是隐蔽的且缺乏显而易见的结构与序列性,教师们在如何进行知识点架构和内容选择,以确保生活取向的数学活动对本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是适宜的等问题上,存在客观上的障碍与困难。因而老师们以课堂为重,轻游戏活动及生活环节现象普遍,即使在生活、区域等环节中开展数学活动,也存在随意性强,针对性弱,序列性、一贯性无,教育的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教师们如何去发现真实的蕴含在这些生活环节和各类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教育契机,去实现我们周围生活的“数学化”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黄瑾教授在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指出,帮助教师建立起对早期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的清晰认识和理解是解决生活数学化架构问题的关键。

核心经验是指对于儿童掌握和理解某一领域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概念、能力或技巧。数学核心经验是幼儿在这一年龄发展中可以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它们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宜性、前瞻性的特点。核心经验是综合了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儿童数学领域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点基础上梳理出来的,涵盖了《指南》中的数学学习要求,这样完整的框架结构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来计划早期数学教学。

观念认识引导实践,如何理解核心经验特点及轨迹,如何运用核心经验框架去架构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我们以中班阶段幼儿为例,通过有效规划和开展一日活动中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探索,形成我们的思路和有效策略。

策略一:理清数学核心经验,绘制中班幼儿数学学习发展指引

理清核心经验是帮助教师明白“教什么”的关键,是确定适宜的教育内容、形式的重要指导。我们借鉴了美国儿童发展评价权威、艾里克森研究院院长山姆・麦索尔斯的《作品取样系统――教室里的真实性表现评价》中发展指引的制定思路,对幼儿数学学习领域进行学习与发展指引的规划。表一中《指南》数学目标“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来说明本策略的思路。我们依据这条目标进行了核心经验的梳理,“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主要涉及到计数和数符号中四个核心经验要点,然后针对这四条要点,理出了在中班段的基本概念与技能,如中班段是能排除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计数,有多种数数的方式,10以内的计数能力,用数字命名物体的“多少”等,最后对概念技能分析了学期初、学期末、学年末三个阶段的表现期望,形成了关于这条目标下的幼儿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指引。

我们以《指南》为依据和参照,对目标中涉及到的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几何与空间等数学内容主题的核心经验及中班段的概念与技巧进行整体梳理,再根据每条核心经验分析出在中班段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期望,从而绘制出了中班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目标指引。

当教师们经历了这样的梳理过程,对整个中班的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有了整体的建构,对于中班阶段幼儿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数学概念以及如何去评价和促进幼儿学习行为有了认知,也就具备了课程规划的依据与自信。

策略二:规划区域活动内容,确保数学核心经验学习机会

依据指引规划区域活动的数学学习的内容,譬如什么区域,什么材料,什么活动、实现什么样的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作好预设规划,让每一条幼儿核心经验的学习和发展都能有相应的机会得以实现。以玩具区(数学区域)为例,我们分析和规划玩具区涉及的数学学习内容,设计了计数、数符号、数运算、模式、量的比较排序、图形拼合等活动内容,在材料、活动形式及材料投放时间上做出建议。(具体见表二)

我们针对积木区、美工区区域中可能的数学活动和材料进行了同样的规划,这样的规划确保全部核心经验在区域中的学习机会。此外,还指导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数学学习进行事前规划,并开展适当的过程辅助。

策略三:紧扣数学核心经验的课堂学习进度,跟进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

由于受幼儿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所限,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渐进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这种渐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当个别的,与具体情景有关的规则和技能的习得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以某个数学概念、技能或知识为目标的课堂学习活动难以独立支持幼儿渐进性的学习与发展历程。因此,需要通过幼儿个别化学习、小组互动式的区域游戏活动等形式去更好地支持幼儿数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以每个核心经验点为基础实施课堂教学,相应的学习材料会在数学活动区中跟进。优质的数学教育是教师让儿童在材料操作中,从自身的游戏行为中感知潜在的数学点并尝试去评论与延伸自己有关的思考。

比如在进行了操作事物感知5以内的分解组合的“格子游戏”集体学习后,我们在数学玩具区中跟进“停车场游戏”材料,通过按车的大小、颜色、功用等属性自定义分成两部分,继续让幼儿在个别化的操作学习中感知5以内分合组成。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幼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分合操作过程,让幼儿意识到操作行为中的数学经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主动地与游戏材料互动,在不断地重复中形成自己的数学经验。每天开展的区域活动也让教师对每一个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学习历程有了关注和指导的机会,教师与幼儿的学习互动得以增强。

篇11

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得到的知识要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且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收获很多的快乐,这是其一。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真正学会知识,这是其二。学生从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很轻易地学到了知识,而这些能大大激励学生解题的斗志,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有所乐、有所思、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成功的体验能给学生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所以说我们作为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不多加强这种成功的体验,能让学生喜欢更数学,能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后,学习数学就不再是煎熬,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种享受。

二、把数学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动”起来

记得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视频,视频内容就是一个初中教化学的老师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把有关的化学知识编成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青花瓷》,因为这首歌学生很喜欢,大家都会唱,这样通过说唱的方式学生很快的记住了那些化学知识。这个视频给我的启示很大。我想,如果我也把数学知识趣味化或是编成一首歌,学生的掌握情况是不是也会更好呢?于是在我们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我编了一个口诀“同级运算挨着算,异级运算讲顺序,先括号,再乘除,后加减。”学生通过熟记口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在计算时出错的机会。

三、强化习惯,建立评价机制,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我还在班级里设立了“争分比赛”制度,以此激励同学们,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是为了“争分”而去有意识的改正自己的一些坏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改正了。

篇12

本班级幼儿37人,男孩子23人,女孩子14人。通过入园前的家访,我们还发现:本班幼儿均为独生子女,身体较健康;家庭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玩具,家长还通过现代的家庭设备,以及带领外出旅游参观等活动,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因而,幼儿求知欲强、好问、好动脑,对新鲜有趣的事很感兴趣,知识面较广。但是,本班还有几名幼儿是2001年9月以后出生的。由于年龄和所受教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幼儿发展很不平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饮食习惯不好,有挑食和厌食现象。

2、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

3、大部分幼儿习惯说方言,口齿不清晰,还有少数幼儿不愿开口说话,个别幼儿不会使用普通话。

4、未能与同伴共同使用玩具,喜欢争抢玩具。

5、少数幼儿胆小、怕生、娇气、好哭。

6、部分幼儿怕困难,不愿参加各项活动。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保教工作:

1、布置活动室,设置各类区角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迎接新生入园。

2、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结合幼儿园工作计划,制订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和班级工作计划。

3、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提供生动有趣的户外活动器械,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学习一套简单的模仿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培养幼儿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4、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结合日常生活教育,注意教师和保育员的密切配合,做到教师和保育员三位一体,把保育工作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性,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制订并执行一套较合理可行的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在游戏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督促幼儿遵守一日活动常规,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管理。要求幼儿遵守日常生活常规和简单的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

6、以游戏为基本形式,通过环境创设、诗歌、歌曲及节日活动,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努力做到动静交替,室内外交替,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有关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观察、比较、综合等能力。

(二)家长工作:

篇13

一、教师自己应先做一名快乐的老师

教师应用快乐的心情影响学生,用有趣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用幽默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你快乐学生也就快乐,同样学生的快乐也会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把教学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先在脑中再现春夏秋冬自然风光,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换,周而复始;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星期一到星期日),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的含义,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跳出书本,从自己生活中,从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多做一些趣味性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再创造。

比如:班级有学生过生日了,给学生切生日蛋糕,几刀能把蛋糕分成8份、9份等?(随意分、平均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玩24点、移动火柴等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带来的快乐;

班级备品让孩子亲自去买,回来让他给全班学生报账,当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一起经历认知历程和情感相互感染的历程。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篇14

美好的校园生活就像一列疾驰的火车,在这我们的欢笑、忧伤及所有记忆,毫无犹豫的驶向下个站台。翻开记忆的相册,那些美好的镜头便冲入脑海,它们的淳朴和快乐,总是会一次次打动我们。

校园,人生的出发点,梦一样美好的黄金时间。但时间的沙漏在一点点的流淌,许多事我们都忘却了、朦胧了,但忘不了的是一个个有趣的校园活动。小到班级班队会、朝会,大到校园红歌会,运动会。一张张纯洁的笑脸,一段段纯真的时光,一笔一划的在童年的篇章上描绘着。那些趣味横生的活动,给予了我们面对人生坎坷的信心,给予了我们独享的幸福,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

每天早上的朝会活动是丰富的。每周五的班级广播站,给了我们轻松和愉悦。忙碌的早晨,幽默的相声、小品,使我们在这难得的轻松一刻,品味到儿时的快乐与美好;每周四的班队活动是精彩的,多变的主题,趣味的互动,每一次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让我们有所期待。繁忙的一天里,有趣的班级活动就如一缕清风,吹进我们紧张的大脑。

每一次的校园活动也是精彩的。刚结束不久的运动会,成了我们链接心灵的纽带。每一次欢呼,每一滴泪水,都是快乐的,骄傲的,就在那一刻,友情胜过了一切,幸福凝固成永恒;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那场红歌会。奇彩的服装,甜美的歌声,同学们几个星期专注的准备,终于,我们的辛苦有了回报。团结,团结的力量,成功的音符才会在天空跳跃,优美的歌声才会抚人心弦。拿什么名次此时已不重要了,一颗颗热爱集体的赤胆红心,已在空中飘扬出成功的最长音。

纯真的校园生活就如一株枫树,每过一年,就会有几片枯黄的枫叶落下,那是已尘封的往事。信手拾起一片,曾经的你我,曾经的美好,又会浮现入脑海。但那些精彩的校园活动并不会被抹掉、忘却,它就如我记忆深处的一缕阳光,永远的跳跃着,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