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中西文化不同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文化不同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文化不同点

篇1

随着中国进入WTO,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认识中国,逐渐了解中国,并进入到中国旅游。因此,酒店服务业就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行业。面对大批的外国游客涌人中国,入住星级酒店,酒店服务英语就成为酒店服务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如何使中职学生能够在这种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语言的同时更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就成为中职英语教师的首要问题。

二.中西方的思维差异

1.家庭观念不同

西方人是非常注重个人空间的。他们一般不与父母同住,不会让自己的父母照顾儿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空间,喜欢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高度享受自己的空间。但同时西方人婚姻观念也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比较喜欢性格互补的婚姻,而西方人则喜欢找到脾气相投的人为终身伴侣。因此,在西方你很容易看到一家人在一起度假,却很难看到夫妻分别与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度假、玩乐。

2.饮食习俗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习俗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与其民族性格也有一定的原因。中国乃“礼仪之邦”,宴席都是大家围坐在一起。筵席要用圆桌,有主人位、主宾位、副主宾位之分。以“右为上”、其他与宴者依次按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排列。首轮职务尊卑、次序年齿、后及性别(先女后男)的顺序排列。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夹菜、劝菜,显示出其乐融融的气氛,体现了人们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西式宴席逐一上菜的方式让西式宴会一般都以长餐桌为主,一菜式没有中式的那么多样,而是每人面前都有相同的一份。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那只是作为陪衬,餐桌交谈才是宴会真正的目的。男主人会入座在长桌的一头,面对大门或者包房的人口而坐;而女主人则会就座在长桌的另外一头(背对着门的那头)。男主人右手边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一主宾客,左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二主宾客;女主人右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一主宾客,左手边的第一位子则为女性第二主宾客,按照这个次序,男女穿插被分配入座,就餐时面对着的是异性、左右旁边也应该是异性。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3.时问观念不同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他们把时间与金钱联系得很紧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西方人使用时间精打细算、办事精确到每份每秒,这点从他们的英文中就可以看出,如“totheminute,inasecond,sparetimeisthegolddustoflife”。西方人浪费物质,却从不浪费时间,你如果要与一个西方人确认一个约会,则需提前很早就与之确认,否则他会感到你很没有礼貌,没有尊重他、浪费了他的时间。相比来讲,中国人在这方面会差一点。中国人在时间观念上有很大的随意.陛,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有一个很详细的计划和安排。这一点,西方人在与中国人交往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不便。西方人比较注重札物的特殊性和实用性,相比礼物的价格,他们更注重礼物是否是发自内心赠予对方的。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会说“Thankyou.”然后当面打开礼物,并表示欢喜、吃惊等情绪。而中国人却更注重礼物的价格和外观,中国人接到礼物时往往会推辞一番,然后表示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收下礼物。但却从不把礼物当面拆开,无论是否喜欢礼物都不会喜形于色。这点恐怕与中国人内敛的性格有关吧。所以,在于西方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待人接物的不同之处。

三、语言差异

1.称呼语的不同

中国人喜欢用非平等的称呼类型。西方人则喜欢平等的称呼类型。中国受儒、道家的封建思想影响有严格的宗法观念制度。在家族内部和整个社会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纲”。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也带有浓烈的家庭化的色彩,无论什么关系都会将称呼亲属的称呼语用于其中,如“叔叔”、“阿姨”、“兄弟”。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就可以叫做“王哥、李哥”,而自己家的邻居也可以叫做“李哥、王哥”。以至于让“brother”这个词让很多西方人感到费解,“为什么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多的兄弟呢?”。相比来讲西方人受基督教的教义影响,遵从众生平等的原则。在西方文化里并不分尊卑,长幼,可以直呼其名来表示“亲切”与“礼貌”。例如可以称呼自己的父亲为“Mike”而不一定要称其为“father”。然而在汉语文化里,此种称呼是一种及为不礼貌的行为,是无法让人接受,不能让人容忍的。

2.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内敛的民族,一般很少说“谢谢”。而在西方国家“Thank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甚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公共场合,别人递给你一件东西,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你都会说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在酒店用餐,当服务人员问您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中国人通常都会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可是按照西方国家的习惯,你若是需要,就直接回答“Yes,please.”若不需要,就只要回答“No,thanks.”就可以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西方国家人的坦荡直率这两种不同风格。

篇2

关键词:英语泛读教学;中西文化导入;重要性;方法

中职英语泛读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英语泛读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广泛且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英语泛读课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更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阔眼界,启发学生的敏捷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泛读课程是一门进行大量阅读实践的学科,更加突出的是其语言信息量“大”而“泛”的特点。初次接触英语泛读这门课程,中职学生难免会将其与传统的精读课程混淆,认为泛读课程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需要教师像传统精读教学一样,对阅读的篇章进行精细的讲解,对段落、篇章、乃至语法都进行详细解答。实则不然,英语泛读教学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一门相对较枯燥的课程。我们先不谈其中出现的众多生词,单是句子的结构已让学生头疼不已。加之泛读与其他阅读的不同点在于“量大”,篇幅较大且阅读时只能采用“泛泛而读”的方法,往往让学生看过几遍下来,仍是摸不着头脑。几次的挫败,学生开始对英语泛读失去了兴趣,每次谈及泛读,学生都是兴致缺缺。

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这里要提到的就是进行阅读前的准备活动,也就是我们英语教学中通常所说的“warming-up”,即

“热身活动”。这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因此,进行阅读前的热身活动是一堂英语泛读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形式多样。鉴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所以,在热身活动中导入中西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中西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介绍几种中西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中西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1.英语学习的四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尤其是泛读课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异国风俗和风土人情,如果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没有事先的预习和资料收集,

教师若没有进行适当的补充,那么学生对于泛读课程学习就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在英语泛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背景文化学习,适当地导入中西文化背景。

2.随着日益加深的中外交流的影响,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不同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产生许多阻碍。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纯只掌握语言符号,却不了解文化背景和底蕴,只能单纯学会流利地用英语表述,而犯下许多语用的错误,这并非真正称为英语学习。而这在英语泛读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3.中西文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在导入中西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结合语境、篇章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向学生灌输英美文化风俗。更重要的是,泛读课程的选材极为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观念、价值取向等,适当导入相关中西文化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为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起了促进作用,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二、中西文化导入的方法

1.中西方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通常在备课的时候,我便会提出“Brainstorm(头脑风暴训练)”,给予学生一至两个与篇章阅读相关联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他们可以进行结对或小组讨论,随后给予他们自由时间来各抒己见。例如,在进行“Food and culture” 这一单元泛读教学时,我便会给他们这么一个问题:“Can you brainstorm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通过中美食物的文化差异的对比,学生发言踊跃,也对该篇章所谈及的美国食物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补充法

适当的中西文化背景补充也是英语泛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前我往往会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熟悉篇章的社会文化背景,因为背景知识的不足很多时候会加大阅读的难度,当学生已知的知识和本身经验造成阅读障碍时,我认为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补充文化背景不单纯纠结于文字的补

充,亦可通过电影、视频、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补充。例如,在谈论“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这一话题时,我认为,学习第二外语最大的用途在于实际应用,于是就给学生看了几个简短的视频,都是英语情景对话演示的视频,第一个视频是“How to get to Nanjing road?”也就是 “How to ask directions in English(如何用英语来问路)”;第二个视频是 “Introduce yourself” 如何介绍自己;第三个视频是 “Reading signs” 如何来识别标示。此外,我还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国外标示的图片,让他们来猜测不同标示的含义,通过这些介绍,让他们对于第二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也为接下来的篇章阅读奠定了基础。

3.人物或事件引入法

阅读当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名人或众多著名的大事件,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熟悉这些内容,所以,教师在阅读前进行适当的引入是必需的。例如,谈论到了“Margaret Mead: the world was her home”时,许多学生都纳闷,“Margaret Mead”是谁,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世界是她的家?确实,这有点为难学生了,“Margaret Mead”(玛格丽特・米德)是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而“人类学家”这个名词却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联,我们也鲜少谈论到这个名词。因此,在热身活动时,便需要引入与“玛格丽特・米德”相关联的背景介绍,诸如她环游了世界许多地方,帮助了许多人,为维护妇女权益而奔波等内容,使学生对这个人物及背景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使他们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去理解课文,起到了更多反作用。

4.学生阐述法

每一章的内容,我都会事先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当然,所谓的预习并不是事先将要阅读的篇章进行生词、语法查阅,而是根据篇章主题进行事先预习,学生可根据主题自由选择一个题目进行阐述,可以是他们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也可以是他们对此主题的看法,均可以事先准备,在课堂的热身活动中,我便会邀请他们上台来做“Presentation”。起初,很多学生都非常羞涩,不够自信,他们不敢上台,一来担心自己的表达有误,二来担心同学的耻笑。后来,我鼓励他们,不在乎你是否犯错,我在乎的是你有没有勇气上台,将你的观点展示给大家,甚至给他们举例,教室只是个小小舞台,你们都不敢上台,以后走出社会,登上大舞台你又将如何?学生受到了鼓舞,不再害怕犯错,总是积极地抢先要上台做“Presentation”。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积极寻找相关的文化背景,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讨论,在他们做阐述的同时,也使他们对阅读的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减轻了阅读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5.课后补充法

英语课堂的教学必定是有限的,尤其是泛读教学,单纯课堂的阅读是不够的,因此,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课外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看英文电影、趣味英文图片、阅读大量的英文杂志报纸、收听美国之音、英国电台等广播,参加外语角与不同的学生、外教进行交流,这些都能为学生补充更多中西文化背景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起到示范指点作用,课后更需要学生自己去“开垦”“收获”,更广泛地进行阅读,了解不同风情、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诸如,社会、新闻、热点、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地理、旅游、文化艺术等。鼓励他们快乐地学习,增强阅读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9(01).

[2]高寿生.泛读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3

现代的英语教学除了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语言教学的目的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呢?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在人们的交流中,如果按照自己在特定文化背景环境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障碍或冲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学习和了解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背景,让其真正能够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其研究目的。即理解中西文化差异,适应文化冲击,培养交际技能。

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其次,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

2.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

想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相当困难,而要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则更不容易,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文化和知识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目的来看,文化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目标:

1让学生熟悉文化差异。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只要会语言,对文化的理解可以凭常识和习惯去解决。不可否认,文化偶合的现象是存在的,如英语中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Idle is the root of all evil.(懒惰是万恶之源)等与汉语的理解基本相同。然而,常识通常都附带着文化背景的烙印,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完全用汉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经常会出现歧义。因此,在强调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超越其自身文化,并将事物看作是目标文化意愿成员。

不懂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篇4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此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年号,为东晋咸和4年公元3建兴17年,是东晋时期凉的29年。

西晋是一个矛盾异常突出,变革空前急剧的年代华夏大地没有形成稳定的中央集权,而是军阀割据,风烟四起;但处于西部边陲的敦煌却未受中央集权更迭的影响,保持了人民的休养生息与经济的相对繁华。西晋画像砖墓的内容则是这一时期敦煌人民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的一个侧面。

敦煌画像砖墓与嘉峪关、酒泉的不同点是:其一:前者以墓葬照墙为施画区域兼及内室,而后者以墓室四壁为施画区域;其二是前者以神龛灵兽及历史故事为主,而后者以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为主。他们的共同点是二者均饰以复杂的仿木构彩绘砖雕,以象征高坞深堡的庄园门阙。从砖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民间绘画的技艺以达到相当纯熟和普及,也反映出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而非常的活跃。这也为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通过下面的参观,一块块古朴的画像砖,将把您带到遥远的天国,让您亲身感受一下古代敦煌民俗艺术的神奇与魅力。

篇5

论文摘要: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这就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而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主要在于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点并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间交往的增加,已逐渐形成全球化、国际化社会。在国际化社会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两方面来完成的。一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只有了解异国文化及其特点,拥有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才能使我们有效地找出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差异,才能做到既能说会道,又言之有物、自然得体,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消除隔阂,更积极地融入到与对方的交流之中。二是要有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实质上主要就是通过语言交流这一重要交际手段完成的。如果一个人有着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但其外语语言运用能力欠缺,不能清楚、完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造成交际过程中话语信息传递的困难,那么,跨文化交际也是不能实现的。反之,如果有着较强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但却不了解异国文化特点,没有异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文化理解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语言是文化形成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经济,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并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许多方面参与国际事务。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的不同。

一、深刻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定义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最先提出的。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反映出鲜明民族色彩。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制度国家的文化均有所不同。我们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就要了解、区别中西文化的不同,就要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重视不同文化的学习。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

中西文化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有着不同差异,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文化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而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由于历史较短,主要属于近现代文化,基督教文化。下面即几种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文化背景差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培养了自我抑制,慎重的民族性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以谦虚为美德,不喜欢自我展示;坚信有真才实学无需自吹自擂;往往提倡“满招损,谦受益”。西方人则往往习惯于展示自我,以个人为本位。习惯于表现自我,自信、夸张,向他人展示自己,等等。在个人和集体关系上,中华民族向来主张把集体放在首位,提倡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一个方面超过了集体方面,特别是美国文化往往倡导个人主义。有着“自助者,天助也”,“要败事,找帮手”等说法。

(二)风俗习惯差异

当别人赞美你时,中国人的习惯是客气一番。而西方人则比较坦率,听到对他们的赞美时,首先会说“谢谢,”(Thankyouorgladtohearthat),如有不同看法时,可再用“但是,”(but一)来转折。还有,中国人认为一些可以公开询问的事情,如,年龄,收入,婚姻,行为去向等,西方人往往认为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成为口头交际的文化禁忌。

(三)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与西方也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文化,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各自的语言中。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以佛教(Buddhism)文化为主。佛教已经传人我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类问的一切都由“佛祖”在左右。西方文化中主要是以基督教(Chifstianty)文化为主,其影响最大。许多节日都与基督有关,如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hTanksgivingDay),等等。

(四)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也常常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西文化由于文化体系不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造成的。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促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我们习惯于“三思而后行”,西方人则往往直来直去。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这就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

从上面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没有多种文化知识和对中西文化不同的了解,跨文化交际必然会遇到障碍。但是,异国文化知识只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前提条件。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外语语言能力。

二、加强外语语言听说能力培养

语言是交际的最主要的手钱,是一个理想的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种种规则的了解。语言能力是“言者和闻者的语言知识”,这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语法、语音、词汇的知识在学习者大脑内在化的结果。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外语语言能力),就是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集团成员交往时,能够得体地解决说什么、怎么说,和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后天习得的,是经过刻苦努力实践取得的。

在跨国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说话者语言能力欠缺,语言失准,表达不当,词不达意,话语结构混乱,就会造成交际过程中话语信息传递的困难,妨碍有效交际的实现,不但达不到我们预期的交际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一些误解,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

因此.我们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除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异国文化外,还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完成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们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课程从小学连续开到中学、大学,在大学里又连续开四个学期,其课程开设长度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也同时说明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学习外语语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现在各级各类大学每年培养出的许多具有外语能力的各行各业人才,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外交流的主力军,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着重任,这说明我们的外语课堂教学成绩是很大的。

但是,外语能力与外语语言交际能力是有区别的。外语能力的概念是笼统的、广泛的;可以包括书写能力,文字翻译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本文所述的外语语言能力,系指口语交际能力。多年来,尽管我们的大学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外语能力的各种专业人才,我们在专业人才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国学生目前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许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的甚至还考上了研究生,具有了一定的外语能力,但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仍然很差。有人在口语交流中甚至回答不了外国人关于“早饭你通常吃什么?”这样简单的口语问题,原因在于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馒头和稀饭”的词语。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托福考试成绩很高,在国外餐馆却不会要一杯咖啡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时间却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想顺利地进人跨文化交际全球化时代,从现在起就必须重视加强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否则,我们将落后于时代。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即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在现有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如下改革尝试。

(一)加强课堂互动,重视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现在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水平及新形势的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外语环境,让学生课堂上有说外语的机会,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

(二)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口语课时

我们应该调整目前的课程设置,适当地增加外语口语课,进行一些专门的口语会话练习。理想的外语口语会话课应该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冲破时空的限制,将各种人物,事件,场合较系统地搬进课堂,进行实际模拟交流练习,这样可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之功效。

(三)改革考试形式,增加口语测试项目

篇6

关键词: 礼仪文化;罪感文化;起源;作用机制;文明交流

东西方文明因有着文化本源差别,产生了“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不同。东方儒家“礼”的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对礼仪文化罪和感文化的发展有着根源的影响。“礼仪文化”一直被东方文化所传承,注重向善性,“罪感文化”根植在西方文化中,强调原罪性。两者的本源差异在各自文明中不断被推演和延续,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事、教育理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也给当今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借鉴。

一、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定义阐释

1. “礼”和“礼仪文化”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 礼”的一种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现代社会的“礼仪”从传统社会演变而来,已经成为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从伦理学的视角看,礼仪则是“礼”德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和行为道德的统一。因此要把握东方的“礼仪”文化,首先要领会“礼”。在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中,“礼”既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又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和制度规则,长久以来成为约束社会成员、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与准则。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孔孟之道将“礼”的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连词惯语,都体现出“礼文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突出的精神支撑作用。《荀子・礼论篇》中还写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强调了欲与争、乱的关系,隐含了人以礼为善的行为准则。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礼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追求性善的根本思想传承至今。

2.“罪感文化”阐释

西方“罪感文化”成为确定的文化概念之前,“罪(Sin)”就己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原罪始于人类祖先亚当与夏娃偷吃恶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人需要有忏悔和悔悟之心。《圣经・诗篇》中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天主教是广义的基督教中的一部分,其教义将“罪”解释为:对理性、真理和良心的冒犯,是由对特定物质的放纵的追求而导致失去对上帝和邻居的爱。简单地说,罪即对上帝的不服从。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受其传统的影响,人们认为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明滋养下成长的。在罪感文化中,基督徒常把自己看作罪人,其目的不在于放纵自己、否定善的存在,而在于摆脱罪恶、向善靠拢。“罪感文化”一词则首先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菊与刀》中她将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结为“罪感文化”,即“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二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异同比较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存于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两者的最终目都在于抑罪扬善,只是前者侧重于“抑罪”,后者更加突出“扬善”;两者的劝善的方式都是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遵从各自的“道德标准”,使得人们一旦违背了那个标准,便会产生心灵上的不安或者懊悔、羞耻或罪恶的感觉,进而又促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但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其不同点则成为文化冲突的重要研究对象。

1. 文化发展根源差异

基督教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支柱,罪感文化从中而来;“礼”虽最早起源于祭神,但并没有固定的神的形象,而发到到儒家文化推崇的“礼”“仁”思想,则已成为强调“人”性本善。即,罪感的文化聚焦于人性的否定的一面,礼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性中的肯定的一面,体现了中西想文化的根本差别之一。

2. 作用机制差异

根源的差异,也使得“罪感文化”和“礼文化”的“导人以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倚重内部力量,后者更多依靠外部力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观念,“罪感文化”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通过该标准发展人的良心,其向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即强调内因: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中国礼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礼文化”之“礼”,一方面也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另一方面,“礼”更表现为具体的集体行为规范,如一整套制度仪式,是德的保证。《荀子・修身》写到:“礼者, 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礼就是要端正人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的礼教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即“礼仪文化”中向善的力量主要是外部的促醒和推动,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时刻需要有外部制度、规则或舆论压力来促其向善;如果缺少了外部的压力,向善的力量便不会像“罪感文化”中的那样自然而强大。

三、“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影响下的中西文明交流

中西文明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即异质文明。对中西方文化的本体作比较,就会发现其差异表现为“人本”与“神本”的不同。东方礼仪文化首先崇尚个体世界的道德操守,弘扬个体心性,认为个体完善的追求是需要社会来验证的;西方的罪感文化中有神的存在,神是道德完美的化身,审视、督促人们坚守良知,神引导人们向善,人们甘认自己是不完善的。文化根源不同、导向机制的不同等,使得“礼文化”和“罪感文化”生发出不同的意义,影响着东西方的文明理念和对话。

如发生在明末清初中西教会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和清朝康熙皇帝之间的“中国礼仪之争”,让中国人和欧洲人首次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制问题,即关系到儒家的“敬天”、“祭祖”、“祀孔”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中国礼仪是否是一种宗教:如果是,中国人的宗教是“偶像崇拜”,是“异端”,严格神教教义的天主教是不能接受其兼信另外一种宗教中的“上帝”的;如果不是,则可以宽容。争论持续了三百多年后,1714年罗马教廷禁止了其教徒行中国礼仪,同时康熙皇帝也驱逐了传教士。直到1939年,文化环境逐渐改变,双方宽容精神提高,罗马教廷才废除了禁令,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天主教教徒被重新允许举行中国礼仪。这场“礼仪之争”在18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表面上看是中西宗教之争,而实质则是中西文化的冲突。

另一方面,异文化中的特质因素总是能导致一些非同寻常的思想解放,这是文化交流和比较的真谛。“中国礼仪之争”的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人文主义的,非宗教的,伦理型的,是值得启蒙运动中的西方人仿效的。这使当时欧洲人了解了神秘的“东方大帝国”,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同时,这一争论深深影响了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鸡、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家,尤其是影响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促进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变革。由此,这场根于“礼”的文化争论成为18世纪以来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对中西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至今尚存。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在未来应该怎样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个性解放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应逐渐淡化“礼”作为社会政治秩序或国家机构模式的功能,突出其作为人际交往及品德修养的规范准则的功能,通过批判性道德教育,使其渐进地成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国际交流、社会交往的道德约束与精神原则,同时肯定和弘扬“礼文化”倡导民本、主张“内省”、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观念,以进一步推进中西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

四、结语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植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地域环境,两者最终理想都是要追求善的世界,但在劝善方式、导向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西方文化中罪感的产生是“我”犯了罪,如同保罗在《罗马书》所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礼”在旧时原是群众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外在生活原则,但作为维系道德人心的观念,是现有法文化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也是“礼”在当今中国寻求新发展的重要伦理依托之一。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入。无论面对“礼仪文化”还是“罪感文化”,我们首先要认清其文明移植性,汲取两种文化中赞赏勇于承认错误、真诚悔过的行为理念,不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吸纳,才能为各自注入新鲜血液,使双方获得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宗坤. 原罪与正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天纲.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45.

[3]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文化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5.

[4]摩罗.原罪意识与忏悔意识起源及宗教分析[J].中国文化,2007, (2): 51-60.

[5]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 北京:中华书局,2004:8.

篇7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叛逆女性 林黛玉 简・爱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1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Rebellious Women in Literary Works

――Taking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as an example

CHENG Bingqian, ZHANG Jieqiong, WU Manting, ZHAO Yu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is a famous female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they a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ut have similar fate, showing the same strong rebellious spirit. Through comparing two rebellious female ima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ough a rebellious reasons, process and outcome, through the rebellious appearance to trace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for the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make correct cultur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election.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rebellious women; Lin Daiyu; Jane Ey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张中伟①指出,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环境、爱情观及理想观是导致两位女性走向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许绮②认为,“林黛玉”和“简・爱”身上都具有独立与叛逆的性格特点,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独立与叛逆”。赵莉③主要分析了两个人物在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方面的不同点,叛逆体现较少,并未做出总结。

1.2 国外研究现状

阿根廷著名汉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④认为《红楼梦》全书充斥绝望的。因为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梦,而且直到梦醒,我们都认为那是现实。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康丹(Daniel Kane)在《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解读〈简・爱〉中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⑤中认为,作者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二者差异的研究多集中于二者的思想观念及生活环境,而从中西方文化入手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简・爱与林黛玉不同的性格及命运,以及影响这种差异的中西方文化因素。

2 文本分析

2.1 著作概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

2.2 人物简介

林黛玉,《红楼梦》女主角之一。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寄住贾府,后父亲病故,从此寄人篱下。林黛玉容貌倾城,兼有旷世诗才,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简・爱,《简・爱》女主角,一位性格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代表了当今新女性形象:自尊、自立、自强。两位有着不同经历的女性,却有相似的叛逆情结,暗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烙印。

3 差异分析

3.1 叛逆原因

(1)外部原因。“林黛玉”处在清朝末期,正是封建社会没落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传统礼教依然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许多新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爱情与人格独立,希望摆脱封建腐朽思想的摧残。“简・爱”处在19世纪初期,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壮大,自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西方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开始“反叛”地追求自由生活和自主爱情,渴望人格独立。“林黛玉”即使成为“孤女”,入贾府后,寄人篱下,因中国封建社会重伦理亲情,仍倍受尊重,物质生活丰富。可这无法满足“林黛玉”对自主爱情的精神追求,她用叛逆去追求理想。“简・爱”被舅母收养后,因没有价值而被蔑视嫌恶,可她没有堕落,努力让自己在经济上独立,进而追求人格和爱情上的独立。她用叛逆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格。

(2)自身原因。“林黛玉”叛逆是为了爱情,但封建礼教也深深影响摧残着她,她痛恨“金玉良缘”,却不敢表达,只能用自己侧面的叛逆去反抗着。“简・爱”面对阶级差异明显和社会地位不同的“罗切斯特”,没有自卑或放弃,而是勇敢表达自己的爱,她用正面的叛逆反抗着。对待理想,“林黛玉”的理想是成就与“宝玉”的“木石之缘”。因此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思想先进的“黛玉”必须反叛。“简・爱”的理想更加丰富,她向往一种独立自尊、受人敬重的生活和平等自由的爱情。因此在当时等级鲜明的西方社会,“简・爱”用叛逆去追求理想。

3.2 叛逆过程

(1)面对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用敏感多疑和高傲的侧面叛逆来维持尊严。“简・爱”不与环境和命运相妥协,她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她的叛逆更加直接彻底。(2)面对不被认可的爱情。“林黛玉”从来不敢公开表示她对“宝玉”的感情,说明她未能摆脱封建性的精神负担,她的反叛中有妥协性和懦弱性,也导致了她最后的悲剧。“简・爱”虽然很爱“罗切斯特”,但她在追求自主爱情的同时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平等自尊。(3)面对爱情的背叛。对“林黛玉”来说,爱情是她生命的支柱和反叛的原动力,当爱情失败时,她也只能反叛地用死亡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爱情。对“简・爱”而言,自由的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在爱情遭到欺骗时,必须用反叛声明自我价值。

3.3 叛逆结局

“林黛玉”最终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郁郁而终。而无论时人今人,多认为这是“黛玉”自身的柔弱倔拗使然,对封建束缚却很少提及。“简・爱”最终得到了一份在社会地位及外表情感都彻底平等的爱情。“简・爱”作为女性意识觉醒以及新独立自由女性的典型代表,质朴率真、敢爱敢恨,代表了当时西方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因而多数人尤其女性同情、支持甚至渴望成为“简・爱”。

将两位叛逆女性角色的不同结局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知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任何叛逆与追求都是被禁止的。而西方社会却不同,他们更能接受女性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进而尊重她们的选择并和她们分享社会财富。

由上述对“林黛玉”和“简・爱”两位文学作品中典型叛逆女性形象叛逆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所在:

(1)就叛逆原因,可以看出“林黛玉”所处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对女性的压迫是极其深重的,而“简・爱”所处的西方社会则推崇自由平等,因此“林黛玉”默默反抗而“简・爱”多次出走寻求自我。(2)就叛逆过程,以“林黛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更倾向于一种委曲求全的自我表达。而“简・爱”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想观念则选用了更加痛快明了的表达方式。(3)就叛逆结局,“林黛玉”最终也没能跳出“贾宝玉”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幻想,将希望寄托于外界,终被失望重伤致死。而“简・爱”则勇敢地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把命运改变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起而抗争,最终获得了真正的平等。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1)在传统观念方面,中国深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影响,思想相对封闭保守,文化依赖性强。而西方发端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思想开放,文化独立。(2)在文化表达方面,中国人相对内敛含蓄,习惯用一种温和妥协不伤人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则率直洒脱,喜欢以一种直接干脆有实效的方式和外界交流。(3)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注重规则与权威,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社会的附庸,将个人命运寄托于外界的不可控力。西方则重视创新与突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在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时,不应该以一个旁观者、评论者的态度先入为主,而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包容学习的态度来探究,“、兼收并蓄”;以开放进取的心态来发展,“熔铸百家、推陈出新”。

具体到本文中即在观念上要摒弃封闭保守,学会开放灵活;培养独立自主精神的同时仍要重视集体力量。在表达情感方面,要大方坦诚、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不能一味妥协让步。在价值观念方面,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规则意识与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与平等理念相结合。

4.2 研究意义和局限

(1)研究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此次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探寻掩藏在“叛逆”表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为我们日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做出正确文化选择提供帮助。(2)研究局限。现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所以本文仅反映了《红楼梦》和《简・爱》各自所处时代的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现状,这是我们此次研究最大的局限。

4.3 研究展望

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来解读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者喜用善用的手法。文学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生活的浓缩,其人物形象的特点往往具有当时社会大众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烙印,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的绝佳对象。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学者从这个角度来剖析不同社会文化,为我们奉献更多精品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中伟.东西文化差异下的“叛逆”――关于“林黛玉”和“简・爱”两个孤女的对比[J].名作欣赏,2012(27).

② 许绮.独立与叛逆――简・爱与林黛玉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③ 赵莉.折翅鸟之歌――简爱与林黛玉比较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

篇8

关键词:动物词汇比喻义;文化;异同分析

一、引言

人们常常借动物词汇来寄托和表达人们的情感,来比喻人和事。在汉语中人们往往用动物,如常以“龙凤呈祥”象征吉祥;“生龙活虎”“龙争虎斗”比喻气氛热烈,有朝气。常以“浑水摸鱼”、来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英语中同样可用动物来喻人喻事,其所表达的意思更加广泛而有趣。如a dog’s breakfast/dinner来比喻事情乱糟糟,一团糟;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来比喻某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船沉鼠先逃”,意指那些一遇到危险就争先寻求安全或一看见困难便躲得老远的人。但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却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二、概诉

(一)英汉动物语言文化内蕴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语言中的词汇共性联想来自我们对人类自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所存在的共性所达成的种种共识。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发展的渊源不同, 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语言的词汇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熏染上了民族文化的个性色彩,因此又产生了语言的相对性。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 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中西文化中动物比喻义的相似点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东西方人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如在汉语中有“蠢驴”、“鹦鹉学舌”、“像狐狸一样狡猾”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有:He’s as sly as a fox. He’s foxy. You’ve got to watch him. (他滑得象个狐狸。他很狡猾。对他你可要当心点儿。)You ass!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你这头驴!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那种事儿来?)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 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 (他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鹦鹉学舌。)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 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象蜜蜂一样。以“鹿”比喻“温顺”(as timid and tamed as deer);用“猴子”比喻“淘气顽皮”(as naughty as monkey);以“蜗牛”比喻“缓慢”(as slow as snail)。除此之外猫和老鼠的关系几乎所有文化都类似。汉语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英语中的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却有之意。

(三)中西文化中动物比喻义的不同点

由于中英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动物比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思往往有所不同。

中国人喜欢养狗,认为狗是忠实的。但是,在语言中的狗与人们的态度却大不相同。汉语中凡是带“狗”字的词语基本上都是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等。但是,在英美人看来狗是一种忠诚善良的人类好伙伴。中国人说“幸运儿”,而英美人却说“a lucky dog”。 “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

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常用来比喻声誉很高的人。在中国文化里,狮子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野兽,不见得庄严雄伟,倒是老虎往往会引起类似联想。关于虎的习语大部分都是以庄严雄伟的形象出现,例如,英雄虎胆、虎踞龙盘、如虎添翼、等。由于英汉两种语由中对虎狮的比喻形象的不对等,因此,造成了英语中的一些用狮的形象来比喻的习语,在汉语中却与用虎的形象来比喻的习语对应。如:as brave as a lion (勇猛如虎);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落入虎口);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

又如马,马是英国皇家动物,英民族早期用马耕地,与马结下头了不解之缘。而汉民族文化中,牛才是生产劳动的好帮手。所以涉及“牛”的汉语成语很多,如“对牛弹琴”、“牛蹄之涔”等。英语中涉及牛的表达方式则不多。因此,在英语中一些用马比喻的习语却与汉语中用牛的比喻形象的习语对应了起来。如例句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壮如牛eat like a horse食量大如牛iron horse铁牛talk horse 吹牛

三、总结语

通过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而且,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更要注意能力;通过对动物词汇内涵的学习与比较从而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707.

2、刘扬.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试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59.3、杜新宇.从动物词汇看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J].民俗研究.2004(3).150

4、徐涓.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华中师范大学2005,(04)

篇9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语言;影响;观察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52-03

思维方式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知识、方法、 智力、 情感、习惯等要素相互作用及联系的复杂的有机系统,上述要素的特征及其结构对思维方式的特征、性质、类型起关键作用,最终对思维方式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1]。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思维通过语言承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化是语言与思维相互融合的积淀产物。

思维方式同时也是语言、文化间的沟通桥梁,属于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从深层次来说,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中的本质体现,对人类的文化及行为有支配性的作用。因此,对中西文化的思维形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文化魅力,同时也能提高人类整体思维能力,推动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西思维形态的差异

(一)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

中国传统理念追求“夫大人者,以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乾卦・文言》),渴望达到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所以在语言表达上,无论是中国人说的话,还是写的文章,最终还会回归到原点。此种螺旋型的思维直接引起汉语呈螺旋式的结构,采取此方式针对某种问题进行说明,而不采取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八股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就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与之相反,主张“天人相分”的西方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并且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西方人认为说话和做文章直接表达优于间接表达,可以看到,英语语篇通常包含导入、主题、支撑和结论四个部分,一般按直线展开,切入主题后进行中心思想的阐述,其次对主题采取分点进行论述,最终获取结论。整个语篇为统一的完整体,其思想要与语义直接相关,辅助一些连接手段连接各段,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二)整体思维与个体解析性思维[2]

汉语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 综合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特别强调内部和外部世界的统一。此思维模式一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达到认知,另一方面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谐得到认可。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认识机制,使得东方人在人际交往环境中能准确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以此可见,汉族人的思维方式有强烈的整体性,强调关于领悟的全过程及整体的感知,并对此进行类比及推理。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天人是对立的,主体的任务是解析客体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界,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等并做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通常对待一个问题,他们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然后论证,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为止。著名学者季羡林有过评价,“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这是其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和来源, 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

二、中西思维形态的差异影响着

汉英语言的发展(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形态下的差异

1.汉英语言在表述上存在笼统与精确之分

在中西方思维形态的差异性影响下,汉英两种语言在关于语言词汇或语句的表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传统思维形态影响下的汉语语言在语言表述方面显得比较笼统,听者在接受、理解并回答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而受到西方思维形态而形成的英语语言在句意表述上却显得特别精确,一个词对应一个意思、一句话对应一种语意。大多数英语语言或语句都是可以抛开当时的语言使用情境而独立存在,并且其语句含义与语言表述意思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3]。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吃饭了吗?”这是汉语的常用表述,听话的人可以根据现在的时间来推断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而西方人却很少有这样笼统的表述,尽管英语中有meal这个单词的存在,他们也不会说“Did you have a meal?”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他们会说“Did you have breakfast/ lunch/dinner?”译成英语时,则须将breakfast、 lunch、 supper 分得清清楚楚。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表达上靠的是理性的把握,用词必须要精确、明晰。

2.汉英两种语言在构词方式上的不同

汉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属于直觉和感悟性的思维,即强调整体感知和意向思维。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汉民族用以表达直觉思维的汉字,一般为自源性的表意文字[4]。在汉语言的长期发展及形式汉字的过程中,采取了形声字作为主体,部首来统率作为形式,是汉民族语言的整体思维的集中体现。如“江、河、湖、海”等汉字组成,很容易看出都与水有关。如“ 骂、鸣、唱、吃、叫” 等都与口有关。可以看出, 汉字的构成组合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文字整理体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形类系统中的一份子。在汉字的书写方式和汉语词语的构成方式上,汉民族的整体性类比推理思维方式也有体现,对于多音节的词语,汉语首先确定一个大类署名后进行区分。

3.两种语言的语法构成不同

在英语的语法构成中,每一种语法意义都有一个明确固定的形式,因此它具有清晰的形态标志, 如名词复数加S, 单词以y结尾,把y变成i加es,进行时be+ ing,动词被动态由be+ 过去分词构成等。通过这些标志,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总结可看出,英语注重形合,以形统意为特点[5]。无论是在词和短语的构成上,还是在句子的构成上,汉语一般都没有形式上的标志,组合基本上是以整体关系确定构成, 组词造句只注重意义的表达, 也不在乎形式上的统一,可看成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汉语的特点可精确概括为以意统形。

(二)中西两种语言在思维形态上表现出的结构差别[6]

1.中西两种语言在语句结构上主题和主语的差别

由于英美人重抽象思维,而汉语民族重形象思维,导致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字是一种三维的表意文字 ( word writing),可以望形生义。相反,起源于拉丁文字的英语,属于一维的表音文字 ( sound writing),也可以叫拼音文字,它的形象性、直观性都不如汉字好。以形合为特点的英语属于主语突出的语言( subject-prominent),用以表述句子的主语通常就是主题;以意合为特点的汉语属于主题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主题不是采取句子的主语进行表述[7]。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汉语逻辑的影响,将汉语的主语也当作英语的主语,从而造出的英语句子为“The sky has no clouds. ”可是,在英语的习惯性表达方式中,此句的主语应为“万里无云”,天空却是地点状语,也能换为行式主语it进行代替,因此,英语中的正确表达为 “Its cloudless”,也能写为 “There is no cloud in the sky”。

2.中西两种语言在修辞和连接手段上的差异

除此之外,汉语和英语的结构性差异还具体以语篇的连贯连接与修辞为体现。在汉语当中,使用者中无须借助语法、词汇等对整个语句进行衔接,要想语句通顺、句意表示明确仅仅需要做到保证词语与句子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即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语用因素及语境将汉语连贯成完整的语篇。而英语则需要靠语法及词汇进行衔接,即需要从语言形式上将词语与句子相结合,连贯为整体的语篇。我们在英语的学习中,不难发现在英语语言词汇构成当中,关系词的构成就占据了一大部分,而这部分关系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很显然,这种情况在汉语语言当中是非常少见的。英语中大量使用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定语从句等进行主从关系的表达,但区别于汉语,其表达一般采用并列的结构[8]。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中有多个动作的修辞,也没用什么语法结构,但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人物丰满的形象。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意合”的句子结构过于松散。

3.中西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应用上的差别

从句型结构上看,在英语中,复合句较多,重心大多都在句子结构的最前方,这基于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紧接着再阐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此类思维模式导致英语的句式为直线型。也是为何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先需要学习以主-谓作为核心的结构,然后学习借助连词与介词进行宾、状、补和从句等成分的连接。而多用短句或简单句的汉语则不同,它的句式重心在后方。这基于汉语的写作习惯,写文章时习惯在开头从侧面说明事情,中间论述,最后画龙点睛,得出中心论点,所以句式结构呈螺旋型。在汉语句子中,由于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的结构,所以动词较多。另外,理解这两种思维习惯的差异,我们也可以从否定词在英汉语言的位置不同来理解,举一个最典型的结构:我想他不会去学校了( I don’t think he will go to school)。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思维形态上是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整体思维和个体解析思维的特点,东西方的哲学体系、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是形成这种思维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整体思维和个人思维层面上英汉语言的种种差异表现,造成了句子和篇章结构上的种种差异表现。

[参考文献][1]张朝霞,田野.思维模式差异与汉英语言异质性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王红.浅议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张凤,王慧晶.中西思维形态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

[4]吴咏梅.跨文化交流中汉英语言思维的差异比较[J].现代传播,2011,(7).

[5]敬南菲.浅析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胡胜高.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篇10

【关键词】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语言思维;外语教学

【Abstract】Sapir Wolfe hypothesis is a theory which had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Linguistics of last century whose core lies in language deciding thinking. As a language theory, the effect of the hypothesis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apir - Wolfe hypothesis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language influencing thinking.

【Key words】Sapir-Wolfe hypothesis;Language thin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是20世纪语言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该假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信念、态度等。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也不同。它是这一理论的最初假说,即强调语言在塑造人的思维方式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语言相对论。即思维相对于语言,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但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而在实际上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对于语言决定论这一强式假说的修正,即认为语言影响思维,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异。语言相对论这一弱式假说也更为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和认同。北京大学英语系辜正坤教授在他的题为《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走向》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一旦你学会了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的语音天天都会打击着你的耳鼓,不断地作用于你的感知器官,你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个种因素的熏陶,一天到晚地说它,想它,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要接受它,它等于时刻都在模塑你的语音感知能力模型,也在模塑你的思维模式,日久天长,就等于教会了你一套用语音来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一整套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的认知模式。所以你学到一种崭新的语言,等于学到一种崭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笔者认为,假说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不免存在不足之处:

(1)对语言缺乏历史观点: 语言是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连萨丕尔自己也承认,在远古的时候,文化现象决定了某些语言形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社会及其文化决定语言,客观的社会环境(包括文化和语言)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语言。

(2)语言不能决定世界观。从的观点来看,决定人们的意识的首先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按其经济地位的不同而组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语言真的可以决定世界观的话,世界上就没有阶级,阶级斗争也就自行消灭,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劳资的纷争。这种推论与现实社会的情形是完全不相容的。综上所述,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尤其是语言决定世界观的极端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尽管如此,这种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外语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英语学习在中国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中的合理成份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学界的重视。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语言影响思维的角度探讨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并给出一些建议。

(1)必须区分作为不同系统的母语和第二语言

不同的语言系统,不论在词法、句法上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作为教师,要能够清楚地把握母语与外语之间的这种差异,从而达到认识所学的语言系统不同于母语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比较,让学生把握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真正地驾驭这种语言。

(2)识别母语与外语的不同的认知角度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认知角度上不同,因此教师在讲授英语时,必须把握二者的区别,从认知的角度上选择适合于英语教学的方法,从认知的过程与角度上把握如何学习英语,从应该切入的认知特征上培养不同语言学习者的思维样式、思维惯性,从而达到既有语言形式的理解,又有认识本质的把握的目的。

(3)把握不同的文化背景

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习纯粹的语言,还要学习蕴藏在语言之内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把握的多少,说明学习外语者对外语的把握程度,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知识,才能说是真正地把握了一门外语,而这也正是外语学习的真正内涵所在。学习外语的过程就如同个体掌握母语一样。

(4)倡导“用语言思维”

我们倡导学习外语应该语言优先,兼顾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才能使外语学习由门外汉而成为入门者,也才能登堂入室。

综上所述,对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我们要放出眼光,先行拿来,再行扬弃,取其合理、科学的成份为我所用,促进我们的外语教学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Cutler, Anne. On saying what you mean without meaning what you say[R].In M. W. Lagaly, R. A. Fos and A. Bruck, eds., papers from the Tenth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4.

[2]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辜正坤.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走向[Z].1992.

篇11

关键词:中国;西方;平面设计;差异性

平面设计是一种非常接近于纯粹的艺术表现和最能张扬个性的艺术设计形式,大多以商业宣传为服务目的,一般都张贴在公共场所。平面设计具有悠久历史,迈入21世纪之后,平面设计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平面设计。由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当代中西方平面设计呈现出种种不一样的地方。本文先分析中西平面设计的不同点,然后提出一套将中西平面设计融为一体的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中西方平面设计存在的差异性

1.1 文化背景不一样

众所周知,西方人主要是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人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神圣价值,关键是人们要用心去观察,去聆听,所以西方国家产生了几乎是复制现实的画面。根据基督教教义,平面设计师明确外在美的标准是向上帝靠拢,为上帝做出贡献,在他们眼中,上帝就是美的缔造者。所以,从整体角度而言,西方平面设计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同时,由于西方国家的设计师没有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束缚,所以他们颇具冒险和开拓精神,善于利用各种大胆元素来设计平面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主流文化主要是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设计基础深刻反映着儒道两家的思想精华。比如道家重物唯心的思想强调所画之景或之物的主观感受,并不怎么重视物质本身的特征。这种文化背景也影响到了中国平面设计。与西方平面设计相比,中国平面设计更加注重写意,设计师更加注重于留白运用,并不主张将所传达的信息完整呈现出来,而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同时,中国平面设计还偏好运用水和墨,挖掘图形符号的深层含义来体现设计意境,文化感尤其强烈。

1.2 表现手法不一样

在表现手法方面,中西方平面设计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一方面,中国平面设计倾向于使用透视表现,即在透视上将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整体意境,留给人发挥想象的空间。中国平面设计师喜欢将天南地北的美好景色大胆地融合起来,进行意念上的虚构。但是西方平面设计师在表现形式方面强调焦点凸显,即客观、科学地体现物体外观,达到一种真实的效果,由此一来,就使得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出造型严谨的特点,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一方面,中国平面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惯用平衡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希望设计出来的平面作品能够体现出“师法自然”的意味,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强调生活因素的运用,是一种“以古开今”型的高级表现艺术。与中国平面设计不同,西方平面设计师在设计中习惯用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各个部分,形状可以完全一样,分割之后再借助分割界限对相关部分进行有效取舍,以此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说,西方平面设计的分割是不规则的,与利用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大不一样,但是它的随意性分割也不会给人造成突兀之感,相反能给人一种活泼、不受拘束的感觉。如果是利用比例进行分割,西方平面作品通常具有明朗的特征,给人们带来清新之感。

1.3 审美理念不一样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人民的审美理念也不尽相同,这间接体现在平面设计中。一方面体现在色彩使用方面。在我国,红色象征着吉祥安泰,万事如意,它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民十分偏好红色,我国的国旗是红色的,凝结着中国人浓厚的人生情结,象征着奋进、热情、积极的民族品格,所以中国平面设计经常使用红色。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红色却是象征着邪恶,它会引发西方人关于血和火的联想,意味着残暴、血腥。所以红色在西方平面设计中是讳莫如深的,不会轻易使用红色作为平面设计主色。另外,黑、白、蓝色对中国人来说象征着悲痛和死亡,但是西方人却将这些色彩视作为信仰。这些都体现了中西平面设计审美理念的不同之处。

另一方面,我国多使用汉字设计平面作品,设计师可以将汉字作为图形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使平面设计更加明确,信息传递也更加清晰,比如我国设计师谷文达将肢解、错位的书法字体作为重要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而在西方平面设计中,多使用“无饰线字体风格”,即一种字母末端没有短线装饰线的字体,整体风格简洁规整,清晰醒目,给西方平面作品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 当代中西方平面设计的交流与融合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浪潮的席卷,国际间的信息交流速度不断加快,中西方平面设计必将呈现出逐渐交融之势。诚然,我们确实也看到不同国家的平面设计师正在加快交流步伐,力求创新。他们将自己国家的优秀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新颖的视觉感受。

我国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是将中西文化融合进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代表人物,他将中国传统图像运用在平面设计中,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的现代社会中给,设计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作品。比如他的亚洲艺术节系列海报,就是利用中国传统资源创造出多个具有民俗风格的形象。在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靳埭强将各种演绎器具融进中国传统的七巧板中,从而构成了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味的符号图像。

除了靳埭强,我国还有其他不少优秀设计师在融合中西平面设计之路上不断探索。比如我国的《鱼米之乡》公益宣传平面作品,使用的是中国汉字“鱼”和“米”,但是在文字构造方面还使用了西方人惯用的叉子和切刀形象,这样就将中西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这份《鱼米之乡》平面设计具有国际意义。

再比如戚跃春、张文化设计的《和气生财》平面作品,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象儿童,又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在这个人物的怀中又抱着“welcome”的标示,显示出对国际友人的欢迎,中西合璧,相映成辉。

另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西平面设计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让作品发声、发光、发出香味或进行立体化的处理等,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还可以独特的创意表现,例如制造悬念,选用有悬念的插图或者产生悬念的语句,绷紧受众的视觉神经,促使其寻找答案和引发联想。

总之,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当代中西平面设计必将呈现出交融之势,我国设计师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将其积极应用于我国平面设计中,使之呈现出国际意义,同时又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出去。另外,中西方国家设计师还要多沟通、多互动,合理汲取彼此的设计构思,使当代平面作品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孔新苗.中西艺术比较[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3]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广州: 新世纪出版社,1998.

[5]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高亮.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形式语言的建构与拓展[J].美术大观,2008,(11).

[7]杨曼.论招贴的发展及其现状[J].文艺生活,2009,(12)

[8]高瑜.对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初探[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7.

[9]常言平.招贴设计多维形态的研究与探索[D].山东:山东大学,2008

篇12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策略

一、引言

现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学也愈加重视对英语国家人文、地貌、文化、习俗等人文知识的教学。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使得这一教学活动出现了严重弊端,即: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略母语文化的习得,这对英语活动中的实际交流产生了极大阻碍。因此,平衡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关系,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根本。探索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现实课题。

二、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策略

1.修订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同时要注意加强西方文化知识的输入。对于中国文化教学方面的要求,《教学要求》仅在英语学习的更高要求层次的“翻译能力”方面提出了“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其他内容没有作相关阐述。《教学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总指导方针,而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它并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提出相应要求,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孤立于母语文化之外而进行。要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是首要举措。教学大纲应该坚持文化教育的多维性、层次性,以及文化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项目的实用性。大纲应明确列出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需要掌握或熟知的中国文化词汇和短语的英语表达,以这样的教学大纲为核心开展的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双语精英”。规定性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将从更宏观的角度规范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从而逐渐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2.完善教材内容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科书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绝大多数课文都节选自英语报刊或英语文学作品,或者直接引进英语原版教材。我国高校在外语教材设置中应加强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必要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比例,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的范围。例如,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可以在章节之前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教材补充或者课外阅读内容,而涉及英美文化的文章则可以增加中国文化对比的内容。此外,在课文注释及课后习题的设置中,同样可以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扩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当然,通过教材设置各种文化主题,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文化的自觉性,也是当前文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3.优化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可以将中国文化纳入课程设置范围,开设着重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选修课,如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况》(廖华英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郎,朱良志著),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底蕴,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所以学校可以围绕此类体现中国文化的教材开设选修课。由于《教学大纲》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导致实际教学中中国文化课程设置得不到充分重视。因此,加大中国文化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是首要问题。对中国文化的课程设置可以分类展开,在必修课中设置一门关于中国文化的综合课程,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广度,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选修课中开设关于民俗、宗教、农业、礼仪、地理山川等分支课程,深化学生对相关文化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中增设了“中国文化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特色限选课程,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传播中华文明。

4.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化对比分析的方法,不断向学生渗透本族文化意识。鼓励学生多参加教学活动,如文化讨论、文化交际活动等,激发学生参加文化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从授课语言、授课模式,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加以改进。对于中国文化类课程,应采用英文为主、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方式,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内容的掌握,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在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应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相关作业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英语教师在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的同时,可以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如教师可以以课文涉及的话题为出发点,找出中西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学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翻译教学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翻译的过程是对一种语言进行解码,而后对另外一种语言重新编码的过程。教学中增加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句子或篇章进行翻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领悟母语文化的精髓。

5.完善教学评估

评估测试对于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缺少这一环节,中国文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难以落实。可以利用考试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英语考试可以在考查语言知识点为主的基础上,增添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查。建议根据课程的性质来设计测试形式及内容等,如可以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写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在英语口语考试中,也可以设置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话题。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拟增设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的段落汉译英,这说明我国从事英语教育的专家和学者们已经高度关注到了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正积极努力采取措施,试图通过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促使学生加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及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6.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能够体现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英文期刊,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对材料进行话题讨论、拓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听、观看一些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英文节目(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CCTV9等)或电影,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如话剧表演在中国文化的学习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剧本内容为依托,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以英语形式表现中国传统艺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此外,学生可自主组织社团活动,如辩论赛、背诵赛,让各专业、各年级的同学参与其中,学习和交流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还可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文化交流大使大赛、中国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

三、结语

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包括文化教学;不仅要引入西方文化,而且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意识,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正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严重缺失的现实,教师必须调整课堂教学,增加本文化的融入,克服困难与挑战,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6).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育出版社,2008.

[3]王昆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0(8).

[4]于兰,王晓辉.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5).

[5]易兴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对策探讨[J].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增刊).

篇13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高校旅游英语 应用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College Tourism English curriculum is to provide tourism service for foreign tourists, so that foreign tourists can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our country, so as to carry forwar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lack of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of tourism English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ads to the fact that students can not introduce Chinese culture to foreign tourists through English, which mak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obstac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ourism English curriculum, it is necessary to penetrate Chinese culture in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tourism English; application

文化的含x很广,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等多种元素。旅游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文化是旅游的一种需求,因此,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更是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上千年,为旅游文化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世界旅游业的观念在不断的转变,由单纯的出行变成以文化和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因素。所以,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宗旨不再是单纯地为了与国外游客顺利地进行语言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更是为了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促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由此可见,在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必要的。

1 中国文化在旅游英语课程中的渗透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外游客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以此来培养具有高级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旅游业人才。一般来说,旅游英语教学中主要是以英语语言教学为基础。但是,由于旅游英语的特殊性,学生必须掌握特定场合的英语表达能力。①而形成这种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还需要有意识将这种文化传达给他人,并且在传达的过程中要采用能够满足信息接受者文化习俗和特征的表达方式,才能使其能够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说,旅游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的教学,同时也是一门文化学科的教学。目前我国的旅游英语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国外游客的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入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西方文化,更好的服务于西方游客。但与此同时,对于本土文化的传输却存在缺失,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存在障碍,陷入西方文化单向传输的误区,中国文化在旅游交流中日渐凋零。

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导致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而本土文化却难以传输出去,使得我国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受到了限制。无疑,这说明我们在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认识过于片面,缺乏对语言的共性了解,同时也是对本土文化重要性认识的缺失,使得高校旅游英语教学难以形成有效的中国特色体系。因此,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中国文化,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去解析中国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我国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必须要提高对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认识,站在国际文化交流的立场,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领导权为目标,来认识中国文化对旅游英语的作用。②总而言之,高校旅游英语课程的开设要注意结合课程的特点,在开设英语文化课程的同时,还要持续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课程,设置专门的中国文化单元,并将中国文化教学作为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渗透到旅游英语课程中,从而来弥补中国文化的空白。

2 中国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 有效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造诣上屹立于世界之巅。我国的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服饰、文学艺术、建筑、美食等传统产品;而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单向输入的现象严重,而本土文化的输出却存在严重的缺失,同时也使得西方的文化强势入侵到现代青年人的思想中。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价值取向更趋向于西方文化,很多学生产生“崇洋”的思想,认为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而我国的思想文化却是落后的,从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而对国外的文化知识却如数家珍。③这在一些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中就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来。对此,我们不得不担忧我国传统文化的没落和消失。不可否认,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各国的文化交流是必要的,但是这种交流必须以平衡交流为前提,不能为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展现霸权主义提供条件。作为文化交流前端的高校旅游英语教师必须肩负起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在教学中筛选出具有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部分,加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比如,充分讲解中国的儒家思想、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等内容,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性以及互渗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精华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更是不可替代的,从而促使学生在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能够自豪的传扬我国的文化,保持我国文化在交流中的自尊和自信。

2.2 有利于跨文化的国际交流

不同国家由于信仰、经济体系以及历史的不同导致每个国家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信息交流。旅游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正是有效的完成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可见,在旅游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对跨文化国际交流大有益处。在旅游英语中建立比较系统的西方文化课程体系能够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宗教、风俗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较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使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平衡,使文化知识体系更加完善。④所以说,在高校旅游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是跨文化国际交流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高,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此时,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在积极吸取外国文化精髓的同时,将我国的文化传扬出去。在旅游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我国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从而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3 中国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旅游英语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是一门跨文化、跨国际的人文学科。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不仅包括经济、历史、社会等文科专业的知识,同时也包括建筑、生物、环境等理科专业的知识,这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同时还要有极强的实践能力。所以,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明确,即以培养一专多能的高技术人才为己任。在教学中必须要以全球发展为背景,将跨文化国际交流作为基础,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进行调整。

3.1 以文化教学为基本理念

旅游英语教学不能仅将英语知识和旅游知识作为教学目标,文化教学也是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文化教学是指,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要将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等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背景,其中的文化既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也包括本土文化。中国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受到语境、发音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作用被无限放大,从而忽视了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正向迁移作用。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有利影响,并有意识的将中国的文化渗透到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只有将文化与旅游英语有效结合才能够成为文化教学,只有用文化来指导旅游英语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掌握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将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有效的融入到学习中。

3.2 在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版块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和迁移,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我国高校的旅游英语教学起步晚,教材编写不够完善,能够编写专业教材的教师资源缺乏,所以,很多高校的旅游英语教材都是从国外直接引进,这使得教材与我国教育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偏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在英语旅游教材的编写中必须要加入中国的文化(包括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将反映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纳入到教材中,以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⑤此外,在英语口语的练习中,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英语材料,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编写讲义,来提高中国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3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大中国文化c旅游英语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是旅游英语学习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统筹和优化,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层次性教学,提高知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主导作用,将文化与英语有机的结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时,可以将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引入并作对比,使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

3.4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旅游英语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学习吃力,如果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式陈旧,极容易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所以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分组教学、案例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中采用模拟实验室来模拟旅游服务场景,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巩固旅游英语知识,通过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深入教(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08页)学的部分内容,教师需要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用流利的英语为旅游者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4 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英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在教材中和教学过程中都过于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却忽略了中国文化的学习和输出,削弱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使文化交流存在障碍。所以,在高校旅游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高校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国文化与旅游英语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中国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注释

① 孙景美.浅谈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26,128.

② 赵茜.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z1):49-50,53.

③ 林青.论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新思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7):135-136.

篇14

关键词:高中生;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文化意识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这一要求,就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因此也称文化导人。教师应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英语文化教学。高中必修和选修课本中在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时加以课后注释,直接提供了一定的文化信息。但注释的信息较为零散,过于浅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信息。即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直接把英语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英语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直接编成教材开设课程,介绍异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比较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汉语和英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具体做法是:教师在确定了哪些语言难点在讲解过程中需结合其语用知识的传授时,就有意识地对所要教授的语言内容从英汉语态和文化的角度做些对比分析,以找出那些有可能造成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语言项目,作为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文化知识来传授的对象。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赞扬恭维的不同反应,英美人多表示感谢,中国人多表示谦虚。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中国人有不同名称,叔叔舅舅,姑姑姨妈区分明显,而英美人统称为Uncle,aunt;对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英美人送礼,送小礼物表示心意,不一定贵重,当着客人的面,主人当场打开,称赞礼物好,表示喜欢,而中国人不会当场打开。英美人的典故多出自《圣经》,希腊和罗马神话,俗语和谚语与当地的历史,气候,文化,自然环境等等密切相关,而中国的俗语和谚语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神话传说,和中国的情况相关。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所学材料,适当介绍,引导学生比较观察,在与外教沟通交流中,不能引发误会或误解,从而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如有时间,也可以让外教做一个礼仪讲座,介绍英美人的礼仪常识,从而使学生言行适度。另外,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英美人的文化意识。

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知识都非常重要,二者都要兼顾。英语教师只要多注意引导,多点拨,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能一定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