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结合范文

中西文化的结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文化的结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文化的结合

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西方风格;文化结合;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物质富裕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确切的说是艺术品味的追求,这些可以从居住的家庭室内装修及装修设计等方面体现出来,也就是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设计中,融入西方元素,实现中西合璧,也是较常见的设计方式。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建筑学中对“室内设计”的定义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或生活)、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造型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需求。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室内设计和空间组合,室内表面艺术处理,以及室内家具、灯具、陈设的造型和布置等。

这是建筑学中的定义,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定义。因为,室内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设计要与时俱进,也就是俗话说的“跟潮流”。设计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不断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室内设计内在行为和概念,其实是一种艺术,一种室现实内涵与历史生成的艺术体现。特别是在文化信息交流迅速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结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设计艺术演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室内设计起步较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行业设计技术,在人类的很早时期就已初见端倪,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完整性的理论体系。随着环境保护日趋提上日程,室内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低碳、环保”等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室内设计一开始并未单列出来,它是属于建筑领域的范畴。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成了一种潮流,生活环境受室内设计理念、设计水平的影响,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逐渐脱离了建筑的范畴,演变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派。室内设计制度,也在逐渐的规范、健全、完善,从设计制度、设计操作,逐渐与国际缩小差距,并实现真正意上的接轨。

三、室内设计中中西方文化结合现状

纵观我国的建筑历史,其文化根源深远,但是室内设计概念的真正形成,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的室内设计发展历程极为坎坷,最初,国人追求的是西方文化室内设计理念,后来,演变成民族特色元素和西方文化元素结合,再到现在的“低碳,环保”。室内设计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有多元性,有复合性,有民族性,也有艺术性等多种呈现形成特点。

(一)室内设计中西文化结合起因

早在明、清时期,很多建筑的主旋律都是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合。在那一时期,欧洲的传教士、对中国的派出留学生,甚至后来的侵略者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近代的华人出国留学人数增多,学习西方,结合中方文化等,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厚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理念,建筑设计的风格,还有建筑的室内设计上。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的甚至产生了崇拜,国内的设计者们对欧式风格,也表现的越来越陶醉。这种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也可以找到踪迹,如北方城市的一些欧式建筑,还有一些室内的欧式设计等都说明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室内设计影响是深远的。

(二)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中国明、清时期的华丽繁褥,意大利的洛可可独特的不对称美,这是不谋而合的,原因是中西方在这点上有相同的审美情趣,但是这种风格的相似,是源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特点上更能体现出来。

1.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中国的室内设计,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基本是参照着西方的设计风格完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们的生活品质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个性与潮流的追求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室内设计的风格,不能仅仅停留在参照或者照搬西方设计风格,而是在其中符合时宜的加入了多民族化元素,其结果就顺利成章的形成了多元化室内设计风格,这种多元化为一体的设计风格,在未来的发展上会渗入更多的民族特色,有中方的,有西方的,这种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正好满足了人们个性与潮流的追求愿望。

2.中西文化结合的差异性。从西方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至今西方的建筑设计中透露着中世纪的古典元素。这种影响同样在中国近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存在。其实,最初在中国的设计中出现的中世纪元素都是最原始的形式。最后随着演变和发展才有了今天中西结合,但是又有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材料和工艺,还有设计的形式和空间纬度方面。例如,门窗的设计样式、地面的图案装饰、建筑结构的还有家具制作、摆放等多方面的差异与共存。门窗有原来传统的四方形逐渐发展到带有尖角、棱角搭配的中式特别风格。地面的图案装饰设计是由西方的大理石与具有中方传统吉祥纹图案结合。空间情感上的表达,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平衡。空间布局上多见对称形式,家具的制作、摆放,也多为对称。另外,界面的装饰上也体现着西方中世纪的元素。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是对室内各个界面的修饰,是平面化的,空间意识弱或者无空间意识。例如,彩色玻璃的镶嵌画、马塞克壁画和镶嵌画等这些都走进了中国的近代室内设计中。

四、中西文化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西方文化的本土转化

室内设计中,中西文化结合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糅合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多样性、文化性,还有重要的实用性。要综合运用建筑学、设计学、美学等各文化元素的特点,将西方文化的经验和结晶转化为本土的艺术风格。室内设计从建筑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它承担着多方的责任。因为室内设计理念无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都是为了延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享受模式,是从专业的机能设计、技术设计向艺术方向转化。这一过程中,融合着设计的至高理念,也结合着中西的文化,注重着陆于实用性,生根于本土。

(二)中方文化的合理糅合

未来室内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发展中,中西文文化结合的生长点会更高。随着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密切复杂,中西文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也促使西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按捺不住的热情,出现了鲜为少有的中国热。对中国的好奇,对中国的历史的探索热情,促使了西方对中国这个异国情调关注,马可波罗的“中国遍地是黄金”,都是对古典中国的兴趣体现。中国的特色服饰、特色设计等多种的特色风格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实现了他们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中西文化的结合和交流将成为主流,这种具有历时性的文化基础,奠定了西方建筑文化、文明的艺术新时代,巧妙的借助东方的先进文明,结合自身的交流融合,最终超越了自我。这种西方崇尚中国风的理念和狂热,也必然会刺激中国的室内设计者们的灵感,促使风格迥异的设计理念向着绿色设计、中国实用式设计的方向转变,这就对中西文化结合的结合点、生长点提出了更高的要去。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之间竞争与合作交流也日趋突出,中国的室内设计理念逐渐得到世界认可和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是经过多种文化思潮的融合、消解,并将最终体现在室内设计风格之中。这也是社会文化大繁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素养、生活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方海著.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国刚、吴莉苇著.中西文化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永匡著.民国居住文化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张永和.非常建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赖德霖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论文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篇3

关键词:归化;异化;直译;意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95-02

一、归化和异化的源头――直译和意译

直译,对应的英文词是Literal Translation. 意译对应的英文词是Free Translation.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学者对希腊作品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力求照搬原文风格。这种理论应该称得上是最早的直译了。而意译的提出是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就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众。翻译要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翻译中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谭载喜,1991:24)。紧随其后的贺拉斯在翻译理论上也深受西塞罗的影响,坚持翻译应该“意义对意义”(sense for sense)再后来被誉为西方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的哲罗姆也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他强调各种语言的形式差异,主张在翻译中应避免逐字对译,翻译应忠实原作的内容。虽然当时对直译和意译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当时的理论无疑构成了直译和意译最初的含义。

许多学者认为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的源头,并且常常把它们放在一块来讨论。著名学者王东风就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就对它们作过深入的探讨。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之争延伸出了归化与异化之争,但他没有将它们简单地归于一类,而是指出:虽然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跟直译与意译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直译和意译只是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讨论,而归化和异化则由语言层面上升为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换句话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重心是意义和形式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重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所隐含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问题(王东风,2002)。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只是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所解决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而归化和异化则解决的是文化,诗学和政治等更深一层的问题,它们既是直译和意译的传承,更是它们的拓展。

二、归化和异化的理论界定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是对两种翻译策略的称谓。在翻译研究领域首先将这两个词语作为术语使用的是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韦努蒂(2001)对归化翻译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当前的主流价值,有意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canon)出版潮流和政治要求。”韦努蒂(2001)对异化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然而,归化和异化概念的雏形最初是由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1813年的《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直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 “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or alienation),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or adaptation)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从这个界定来看,异化相当于直译的延伸,归化相当于意译的延伸,但异化、归化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在意义上更加深远。

三、归化和异化的发展史

(一)前一百年以归化为主

我国翻译外国文学的初始阶段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那个时候,一些西洋文学被零零散散地介绍了进来。后,中国愈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人志士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开始大量译介西洋小说作为教育民众的工具。在林纾,五光健,苏曼殊等人的带动下,二十世纪头十年头十年成为翻译出版西洋文学的阶段,所译作品虽有一些古典名著,但更多的是侦探,言情小说。在此期间的文学翻译,主要以归化为主。一九一九年,随着“五四”的兴起,文学翻译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深刻的察觉到了中国文学的落后地位,为引进新的文化因素,他们甚至放弃了遵守目的与文化的语言规范,力求译出“原汁原味”的作品。此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这次运动后,翻译界出现了“欧化”主张,借鉴吸收西洋的语言长处,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鲁迅在提倡欧化译法中发挥了旗手作用。但是无可否认,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也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生硬翻译风。因此,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起,中国译坛在翻译策略上出现了一个“逆反应” ,归化法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是张若谷,朱生豪和傅东华。

我国的文学翻译的第三次掀起于后。在最初的十余年间,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本着为“为革命,为创作服务”的宗旨,在翻译策略上主要体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策略。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董秋斯,卞之琳二人。然而,虽然异化策略在此时有所盛行,但总体上还是弱于归化。对我国文学翻译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傅雷和钱钟书的两个重要论点。即傅雷的 “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正是在傅雷,钱钟书的这些翻译观的指引下,我国建国后的文学翻译家大多追求“神似”,向往“化境”,力求使自己的译文读起来不像译作,更像写作。纵观整个翻译史,除了五四后的十多年以外,我国头一百年的文学翻译基本上都是以归化为主。

(二)二十世纪末对归化,异化的重新认识

二十世纪末期随着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他们要求更加贴近生活的作品,因而对于西方文学有着近乎着魔的疯狂,有一次输入西方文化的被掀起了。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在改革开放期间,不仅翻译理论界对异化译法有了新的认识,文学翻译工作者中也承认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可参考孙致礼教授“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和蔡平的“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两文。甚至现在有学者还认为“译文中异化和归化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一时期被认为是异化的表达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有可能成为译语的一部分,看不出异质的因素了。”(蔡平,2002)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趋明显,文化“异”的成分似乎也在逐渐淡化。从哲学的角度看来,归化与异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据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它们二者不仅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由此看来,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仍将是归化和异化的继续发展

(三)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以异化为主

也有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是异化为主。因为过去曾经出现过不少偏向目的语,照顾读者的优秀译本,而偏向原文、迁就原作者的译文往往很难获得读者的赞同。当然,这只是个别学者的观点和看法。我国的著名翻译家孙致礼先生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一文的最后说道:“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归化翻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局面将会有所改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经沟通,向作者接近的异化译法将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与归化译法取得平衡,甚至可能占据上风。”(1999:36)。他相信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将真正成熟起来,而这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注重异化;而异化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保留“原汁原味”。

四、结语

归化或异化策略其实都是一种翻译手段,翻译策略,而并非翻译标准。翻译标准只能有一个,而翻译策略和手段可多种多样。另外,他们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不管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归化”,还是采用“异化”,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如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包容度、文学作品、作家、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不同文化趋同程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但采用这两种翻译策略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万不可“顾此失彼”,亦或“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2]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篇4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外语课堂教学之间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说明,但最为核心的问题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和这些具体的差异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影响。因为,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既能提升外语教学的效果,又能提升外语任课老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外语任课老师的文化知识。下边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表现与它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阐释如下,供大家批评、指正、参考:

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分属于两个体系,自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然而这诸多的不同,未必都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中西文化分析出诸多不同的结论。因此,结合本次的研究目的,即探索中西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我们应该以外语教学实践为标准,探讨中西文化的不同及其主要的表现。

以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为标准,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西文化中的语法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既涉及到物质层面的发展成果,也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而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因此,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应该是语法问题。在外语教学中,语法问题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即词法问题和句法问题。

在词法的层面上,外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中西词法上的区别,因为它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中英词法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最大区别是词语的前缀与后缀的问题。因为根据前后缀的不同含义,我们既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中文的词法里没有这样的内容和规律可供教学实践所遵循。

在句法上,英语的句法更注重语态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被动态而言,更是外国人在应用中的首选。而在中国,不仅很少使用被动语态,而且,还往往使用主动态的语句取而代之。因此,使英语里的被动语态成为了学习的难点。如,学校要新建一座教学楼群,在英语里往往被译成A new teaching building will be built in our school。

2、 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习俗的差异上。每一个外语的任课教师都知道,要想自己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一种语言,除了词汇和语法的限制外,还应该了解中西文化语境上的差异,因为语境制约着语言交流者的选词造句。而在语境中,最应该考虑的就是中西文化在生活习俗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关于这一点,夸张一点说,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决定着语言的运用。例如,红色这个单词red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它往往表达的喜庆、乐观的意义;而在西方,它则是“暴力”的象征,因为红是血的颜色,而维持生命的血一旦流出了人的身体,那一定是这个人遇到了暴力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短语see red的时候,就不难理解它是“怒不可遏”的意思了。

3、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居民处于不同的生活区域之中,他们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所以中西方的居民在具体的价值观上也会有所不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中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或所持的基本态度。价值观不仅是中西方居民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也是中西民众使用语言时的规范。即语言交际必须符合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研究外语教学,更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具体的差别。

例如,old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老”,而“老”在中国文化里则多是经验、知识广的意思,如“老学究”则是指知识渊博;可是在西方文化中,由它构成的词语则有时候含有“不中用”的意味。因此,在具体的讲解时,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差异。

二、 中西文化差异与外语课堂教学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因而,它对外语教学实践更不容我们忽视。这种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中西文化的差异既然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差别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这个教学的重点也必须体现在教学策略里。所谓的教学策略是就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实践的一种统筹性安排,或者说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性的设计。评价一个教学策略的优劣,首要标准就是衡量其是否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突出了教学内容。因此,外语老师围绕“中西文化差异”所做的一切必然会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策略中,为了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外语任课老师需要考虑如何在字词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彼此的差异,需要在练习的环节,设计相应的习题,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字词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如此,语句教学的策略也是如此。即,外语任课老师要在语句的教学中,突出中西语句的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影响学生对语句内容的掌握。

2、 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对中西文化知识的了解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也应该注意如何利用这种差异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并通过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明确。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确在语言交流中,中西文化所具有的差异。特别是字词的含义、语句的组成,即字词含义上的差别,句法上的差别。例如,按照中文的习惯,我们把身体有残疾的人,可以直接称为“残疾人”;但在外语里,我们则不能用“disabled ”或“disabled people”来对译,因为它不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根据英语的习惯,我们应该把其称为“advantaged”,即“弱势群体”。因为它更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弱势群体”这个词语,既指明了当事者在身体上的缺陷,又同时照顾到了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把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记得牢靠些。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中西文化彼此之间的差异。

3、 教学评价中的核心内容

篇5

一、优化课堂导入问题,加深学生记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尤其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更多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主学习有效改变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环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和思维的开端,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在学习《常见的金属材料》一课时,化学教师就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如铜、铁、铅、铝等,主要观察上述金属材料的密度大小、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颜色以及和酸融合在一起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由此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如为何不能用铝或铜做导线,酸为何不能用金属器皿盛饭,为什么金属暴露在空气中要对其刷漆等。再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教师就在教学之前设计以下教学问题情境:“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为何煤炉里煤层上方会看到蓝色火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境?那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煤气中毒?它的气体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让人中毒?”教师从和学生日常生活十分贴近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主动构建新知。在此过程中完全凸显学生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锻炼学生能力

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让学生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及参与教学活动中。以《燃烧和灭火》一课为例,将学生分成五人小M,引导他们在组内以汽油、酒精等材料进行多种燃烧实验,然后依次记录什么样的条件下物质可以燃烧、什么样的条件下燃料不能燃烧,然后将记录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评比。评委由教师与学生推荐的三名学生担任。将学生实验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记录的详细度、报告的规范度等为评价依据。实践表明,对荣誉感很强的初中生来讲,这种比赛游戏教学法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在探究与实验中他们都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并且在小组协作中还能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充分发挥团队智慧,进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与生动性,最终不断优化教学实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问题,用内在潜能寻求知识目标和突破知识重难点。借助化学实验探究实施趣味性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核心点。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推断题、操作题、计算题等开设实验课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

三、引用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和其他情境相比有较强的开放性,在分析中得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为其设计多元化和答案不唯一问题,然而问题要有探究思索性,由此才能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创新精神及发散性思维。从初中化学教学调查情况得知,部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完全忽视了开放性,没有起到发散学生思维作用。由于所有问题情境都不一定的真实的,那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必然是真实的,无法编造事实。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初中阶段学生也和小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教师就可运用生活问题情境教学法引入化学知识,促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角度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很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很多学生对“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概念会产生混淆,无法紧抓其本质区别。对此教师特准备一瓶雪碧饮料并问学生:“同学们,老师是应该轻轻打开,还是用力摇晃后再打开呢?”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轻轻打开。”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为何不能用力摇晃后再打开呢?”学生回答:“用力摇晃后再打开就瞬间喷出许多泡沫。”最后教师顺着学生的回答指出:“雪碧是属于碳酸饮料种类,其中含有大量的CO2气体”,同时引入气体溶解度知识概念,此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压强升高会加大气体溶解度知识。从上述问题情境可得知,当教师提出和学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情境后较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热情,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因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差异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都会产生很深的影响。

1.对学生听说的影响。听说是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或通过通信媒体或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只有说而没有听的交流过程是不可想象的。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其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听说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祝你一帆风顺。”一般应译为“Have a nice trip”。如果不了解文化的差异,学生就不知道怎么表达。

2.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容易理解错误。如下面这段话“A great deal can be learned about France by watching a Franch family at its meals or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by attending a baseball game, or about Britain by an hour in the gallery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at question time.”从文字看,这段话并不难,但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较多,这给理解文章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果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就很难理解这句话中的question time。

3.对学生写作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学习语法规则,学习语言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应该围绕语言形式的学习来组织。特别是外语写作方面,了解其语篇结构特点和母语的不同是很必要的。卡普兰(Kaplan)认为,与运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段落相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出的段落以线型模式为主。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时通常只是一段式,无主次之分,条理不清楚。这些都是不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母语与目标语写作的差异而造成的。

4.对学生翻译的影响。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历,即使像汉语和英语这样十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一些大体对应的说法,翻译中大多可以拿来使用。然而,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通的。并不是处处都可以照搬的。如,able 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be left high and dry(“船高高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

二、应用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英语教学的策略探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中学英语教学之目的。

1.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从教学的角度看,文化是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应用英语。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平时,可以通过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只有熟悉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把英语教“活”。

2.注重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初学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英语互译,利用自己懂的语言形象地记忆英语,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可故意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临其境,感受真实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加强文化知识背景的传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克服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理解方面的困难,更好地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条件。

[ 参 考 文 献 ]

[1]李琦.中西文化差异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4).

[2]蔡慧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福建教育,2013(39).

篇7

关键字:商业综合体 文化意象 时尚意象 公共意象

中图分类号:DF4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商业综合体是一种现代商业建筑形式,其通常以当代城市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基础,在一组或一幢建筑范围内营造出一个综合性商业服务环境,此乃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组织原则。一般而言,商业综合体建筑不以规模大小或内部功能为界定标准,而是以建筑群或单幢建筑内部功能组合的整体性和彼此互动关系为界定标准。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选址通常为服务半径最大、与城市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城市闹市区,其建筑形象往往能直接影响到或反映出某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商业综合体是现今中国城市风貌形成的关键推动力。本文就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展开讨论,以期优化我国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思路。

一、从时尚角度剖析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时尚意象

所谓时尚意象,它是指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以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内容为载体,体现自身特性、表达时代特征、塑造形象竞争力、传达信息、协调现代社会生活与消费场所个性化间的关系。时尚是当代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代表性特征,同时时尚也是当代社会和谐共存与个性化消费的必然要求。针对时尚的本质,《时尚的哲学》曾这样描述:“时尚通常仅被特定人群的少部分人所接受和运用,而该特定人群的大部分人始终走在接受时尚的路途。如果某一时尚被大众所接受,其必然会丧失其本质,其中时尚的发展壮大会与时尚的独立性相互抵消,即时尚的发展壮大必然引起其自身的灭亡。”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是消费文化空间形式的一种现实表象,其必然存在诸多时尚意象的特征,但建筑是一种 “商品”的特殊形式,其时尚意象的表达手法必须有所区别。由此可见,商业综合体的时尚意象存在某种特殊性,具体情况如下:

(一)商业综合体是商品摆放与商品销售的空间,则必须通过最大化展示消费品的自身特性来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换而言之,商业综合体的时尚意象要求突出产品的 “附加价值”或产品的符号性。由此可见,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必须选择某些灵活性的空间形式,以便满足装修与装饰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及市场变化对商业综合体建筑使用效能的需求。其次,商业综合体必须能使商品的象征符号意义被充分展示出来,具体做法是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展示招贴画、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影像等广告,由此体现出商业综合体的时尚意象。

图1-1BCE商业综合体

(二)商业综合体的另一时尚意象表达形式为建筑造型,其中商业综合体时尚意象的营造对建筑风格没有特定的要求,即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皆可营造出适宜的时尚意象。由此可见,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终极目标应为:以建筑造型的塑造为手段,营造出极富戏剧感和时尚感的空间形式和空间感受,其具体做法如下:采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把商业综合体的局部区域设计成尺度较大的空间形式,由此通过独具魅力的建筑结构营造出一种意想不到的空间效果(见图1-1);采用彩色涂料、金属或玻璃等材料的组合,由此形成质感强烈的建筑表皮,消除或加强建筑体量,并营造出某种时尚意象;采用绿化形式的立体组合,把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一个森林般的绿地环境,由此营造出一种生态型的空间氛围。

二、从情感角度解析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情感意象

所谓情感意象,它是指商业综合体所承担的“闲暇”消费功能,即商业综合体能够为城市居住者营造出一个释放情感的情绪化氛围。当代商业综合体是商品交易与流动的消费空间空间和城市大众情感宣泄的情感空间,换而言之,商业综合体可以为城市大众提供物质消费的场所和闲暇时光消费的场所。商业综合体的情感意象继承了城市传统文化中“节日”的某些意象,而我国城市需要严肃的审美情绪与审美能力及基于“节日”意象的集体情感宣泄氛围。尽管当代商业综合体的社会协调功能已被大幅度削减,但商业综合体必须承担城市大众情感协调空间。正因如此,现代商业综合体内部往往设有游戏厅或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亦或把大型游乐设施整合到商业综合体内部。这样一来,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可为城市大众同时提供购物场所和休闲场所,此正如帕克所言:“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集传统与礼俗为一体的整体,是传统感情与思想的结晶。”

现代商业综合体通常可为城市大众提供静思审美的空间。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内部通常设有博物馆、文化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其通过与商业综合体内部的其他设施相融合,更能被城市普通大众所接受,由此体现出更大的艺术社会价值和更高的使用效率。总体而言,商业综合体是顺应城市生活感性需求的必然产物,其主要以消遣性、娱乐性、休闲性为属性;以诉诸直观、、情趣为目的。

三、从公共角度解析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公共意象

所谓公共意象,它是指城市生活经商业综合体连接到一起,由此产生的社会公共活动、社会交流行为、公共文化要素相互交融的现象。现代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大众公共生活的核心场所,其已成为城市空间和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成分。商业综合体建筑的体量较大,其内部往往设有公共空间,此类核心空间通常以内部街道、广场形式表达出来。一般而言,商业综合体内部核心空间皆具备如下功能:连接商业综合体内部有关功能区块,即把各功能区块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形成建筑的体量核心;组织商业综合体内部人流的活动,由此发挥聚散核心的功能。由此可见,商业综合体的公共意象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城市公共生活态度及对该商业综合体的整体感受(见图3-1)。

图片说明:多伦多伊顿中心室内由一座透明体的过街天桥把伊顿中心与另一购物中心连接到一起,由此把多伦多伊顿中心与加拿大著名的百货公司彼此贯通,由此体现出商业综合体内部核心空间所具备的两大功能:连接商业综合体内部有关功能区块,即把各功能区块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形成建筑的体量核心;组织商业综合体内部人流的活动,由此发挥聚散核心的功能。

图3-1多伦多伊顿中心室内

针对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公共意象的表达手法,本如下阐述:

(一)突出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秩序性、整体性、愉悦性、识别性

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自身应当具备超长的尺度、充沛的光照、鲜明的色彩等诸多能够激起大众兴奋感的特征,其中公共空间活动的安排必须满足如下内容:可关注的条件,即视线角度方面可确保公共空间与商业综合体整体结构保持畅通;可关注的对象,即雕塑或音乐喷泉等人工景观与商品宣传或文艺表演等人类活动。与此同时,现代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必须突出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紧密关系,其中现代商业综合体通常把公共空间安排到建筑物的某一侧面,由此以半开放或灰空间的界面形式实现向城市过渡,此种设计手法提高了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紧密程度及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二)商业综合体的公共意象要求突出人性尺度的部分

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公共核心通常为聚会或观演等大型交往活动的场所,而商业综合体应考虑为人们私密的交流行为营造一种适宜的空间形态,此乃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其具体条件包括:随处布设座椅、设置可沐浴到阳光的挑台、充分利用绿化空间边缘等。实践证实,上述条件皆对创设商业综合体内部公共生活的多样性非常有利。由此可见,现代商业综合体是一种能够激起兴奋情绪的空间形式,其可为城市大众营造出一种悠闲、舒适的空间氛围。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属公共空间,其与传统的街道与城市广场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被定性为具备明确社会所属权的公共空间,亦属被私有化的公共空间,且其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实际意义是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设计与管理的重要标准。

四、从地域角度解析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意象——地域意象

所谓地域意象,它是指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通过多种地域特征表达手法来实现城市空间历史脉络的延续、地方文化特色的传承。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必然受到地域性特征和民族传统的影响,其中商业综合体的地域意象是地域性文化与全球性文化交融共存环境中确保城市独特风貌的关键所在,这正如内斯托所言:“任何富有历史内涵的城市,其建筑物皆为不同历史阶段空间形态的交叉连接,其体现着某种互文性。”

图片说明:浙江宁波天一广场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商业街,其主要由一个中心广场和十个大型商业区组成。天一广场的设计采用了城市设计理念,且特别注重周边环境与整体效果的相互协调。天一广场四周的主体建筑主要由一些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低矮建筑群组成,由此形成了浙江宁波独特的风格和符号系统,此乃一种基于传统建筑符号系统的新创作手法。

图4-1浙江宁波天一广场

一般而言,社会对城市名片和城市地标作用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地域意象的影响,其中商业综合体的地域意象具体表现为:众多商业综合体被选建到传统商业地段,且该地段已被社会和大众所认可,则商业综合体设计必须充分尊重或考虑此地段的空间信息,即采取一种基于空间历史延续性的创新手法;城市建筑类型经长时间的沉淀已经成就了独特的符号系统和风格,尽管此类建筑符号有悖现今社会大众的需要,但完全可采用一种基于传统建筑符号系统的新建材和新手法,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见图4-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商业建筑形式,其直接关乎到所在城市的商业运行水平、公共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等。研究证实,若从文化价值角度考虑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价值,从文化意象角度设计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我国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必会得到很大改观,同时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商业运行效率的提高等皆可由此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许伟荣.新城市主义导向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蜀都城市广场的设计为例[C].//2008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建设高峰论坛论文集.2008:41-45.

[2] 罗尔夫·蒙海姆,周勇.分离或是结合?关于购物中心融入城市中心争论的经验主义研究成果[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4):13-18.

[3] 张荩予.城市中心区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塔楼竖向交通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2.

[4] 陆蕴华.浅论面向地铁时代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5] 孙蔚蔚.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周边城市环境关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DOI:10.7666/d.y1700545.

篇8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吸纳;融合;对接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迅速转向为卖方市场,中职生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势。令人堪忧的是,在就业率一路高攀的同时就业巩固率却一路下滑。我校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一年后依旧在原公司就职的学生不及四成,留下的四成学生中,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不容乐观,三年内得到职务提升或者向技术岗位转移的尚不及两成。造成这种局面和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由于校企文化的差异,学生从学校环境来到企业环境十分地不适应,学生在校学习时所处的情境与进入企业后的工作场景存在巨大反差,从而导致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企业也反映,学生与员工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企业对于中职毕业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满意度远远低于对其知识技能的满意度,尤其在组织纪律、团队意识、责任心等方面。自2010年开始,我校开展了关于校企文化对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通性与差异性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共同追求、价值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的总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对外企业形象体现的总和。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者有相通之处:都属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都能在学校和企业内部起到导向、规范和凝聚的作用,其核心价值是在各自的范畴内培养社会或企业的可用之才。[2]中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核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表现为: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企业文化的目标是激励、凝聚员工不断创新,激情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率和效益;校园文化倡导宽松、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的文化环境,而企业文化则更重视竞争、业绩、服务,更强调规范和纪律。[3]校企文化在目的和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都是这一区域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或形成的一种取向。学校或企业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或经营,形成了这所学校或这个企业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学校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一旦积淀成文化,就可作为运行力存在,作用和影响其成员活动的行为趋向和行为效果。但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变的过程。这种流变,能够带动其内部成分的互动和变迁。因而,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流变,进而带动学校成员和行为的变迁。

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内涵及途径

校企文化对接的实质是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制约要素,要使企业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中职教育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因而,校企文化的“对接”蕴涵了三层含义:一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主体主动性面向,而非任其自然发展;二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选择性吸纳和融合,而非两种文化简单叠加;三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以开放性姿态,多层次、全方位吸纳和融合,而非零敲碎打。

文化从结构上分析,具有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四层面。校企文化对接是以四层面为对接切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吸纳与融合。其中精神文化为两种文化的对接重点,吸收、融合企业的价值、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对接支撑;物质文化为对接基础,突出职业特色,营造逼真的职业氛围。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建设与传播,校企文化的对接,基于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和社团活动全面开展。

1.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

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基本途径,以课堂教学为阵地,通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开展职业理念塑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

(1)嵌入企业文化课程。

与订单企业共同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企业课程模块。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真维斯销售精英班”嵌入的企业课程包括七个模块:“真维斯”文化;心理素质;布料服装;销售技巧;店面设置;团队精神及逻辑思维,将企业文化课程的内容纳入整个中职教育的过程,使学生从参与订单式培养的那一天起,就接触订单企业的整体概念,就开始了解、认识、学习订单企业的经营理念、目的、方针、行为和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建立对于目标行业和目标岗位的价值认同。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德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学会做人”和开展职业指导为重心,从职业理想、职业荣誉、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职业纪律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德育课每学期安排四五个价值观教育模块,在部分专题教学设计中,也适时适当地嵌入价值观教育内容,如,“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培养责任感”,“做文明人”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意识,为“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通过就业双选会、走访企业等多途径获取鲜活的案例和信息,对收集的案例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育形式,使德育课程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3)改革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模拟工作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尽量使教学实施过程与企业组织生产过程对接,学生不断地接受强化,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的雕塑、标语、光荣榜、环境布置等都是企业文化的缩影。企业员工忙碌而不知疲倦的身影也是爱岗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样可以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切的体悟。

2.班级管理中模拟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

加强对于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使他们能够熟练过渡到企业生存环境之中,无疑是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学校在对中职学生管理教育的同时,注重吸纳和融合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强化诸如守纪、敬业、合作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并将其精髓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形成班级文化的新元素,可进一步规范学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作风。

例如,我校电子技术专业订单班――“乐金显示南京班”,建班之初便根据韩国乐金显示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主旨,凝练了“进取,责任,参与,创新”的班级精神,要求班级每位成员都要有责任意识和进取心,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要具有创新精神。

班级管理中,根据乐金显示公司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止。组织学生学习乐金显示公司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了既符合班级实际,又与企业相关联的管理模式,并根据企业的考核方法制定和完善班级考核细则。通过模拟企业管理,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员工和负责人的角色感受,真正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养成协助管理、服务他人的习惯,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模拟企业招聘面试和管理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招聘面试的注意事项”,“假如你是企业的人事经理你会招收什么样的员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等,通过转换角色和身份的思考与体验,强化学生职业行为意识,并以“准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3.社团活动中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历练学生形成目标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

社团活动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最活跃因子,改变传统社团的管理形式和活动内容,社团活动中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它在学生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培养方面的作用。

社团活动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即通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使社团拥有相对传统社团管理模式的独立领事权力,具有的高度自主性、民主性,并能按照自身的理念和目标运行,包括社团经费,管理模式、人文建设、人事任免等相关事项都在所属单位的监督下按照社团自身的能力和要求去运行。社团除了可以获得学校社团建设经费,还可通过运营自己的商业获得利润作为社团发展的经费并通过竞争激励机制,使社团具有更为实际的价值导向,更为明确的运作目的。

(1)设立企业化社团组织管理结构。

企业化模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目的是使社团经营更加规范,责任更加明确。如我校蝶艺坊手工制作公司下设五个部门,各部长通过面试招聘相应成员。①插花部。负责学校礼仪用花的制作和修护,组织社团成员的插花创作实践,主办插花艺术交流与展览等工作。②财务部。负责会费收缴和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管理。③销售部。负责校内、外销售企划及网上售卖相关事宜。④后勤部。主要负责活动期间的后勤服务等。⑤人力资源部。发展会员,建立对外关系,包括协调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

(2)确立优胜劣汰的晋升制度。

参照企业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管理的模式,建立社团星级成员制。每学期末组织对每位成员开展考评,确定成员的星级是升还是降,不同星级成员享有不同的待遇,这里的待遇主要指学校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在社团发展中贡献突出的成员享有与学生干部一样的待遇,反之,在其位不谋其事的成员则会被开除会籍。如果成员确实由于个人发展原因需要离开社团,则需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社团。

(3)绩效考核,经济兑现。

每年年末对各社团进行星级评估,评比等级划分为一星级至五星级。考评结果作为学校管理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考评优秀的社团将在来年加大对它的资金注入以资奖励,而考评为不合格的社团则缩减经费投入甚至不再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对社团成员的考核也参照企业管理模式,靠拢企业的价值取向。将学生劳动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薪金制,获取酬劳决定于对企业的贡献。劳动纪律、产品质量等问题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虽然只是个模拟的奖金发放,但酬劳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心理上将过失放大,扣10元和扣1分在成绩考评上是相同的,但对人的心理作用却是不同的。这一形式对劳动纪律约束和提高质量意识有明显的效果。

社团活动经营运作虽仿真于企业,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效率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历练学生形成目标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

关于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思考

教育的一个任务就是促成受教育者社会化,校企合作,吸纳企业文化慢慢地融合到校园文化中来,这种交融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好地纠正了中职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但在中职校企文化的对接中,学校还应注意对外来文化的管理和本土文化属性的保持。

1.校企文化对接中要吸纳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

总体而言,企业文化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客观存在一些负面的元素,如,过于强调服从、安守和淘汰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与学校的育人文化是相悖的。因此,学校应对外来文化进行管理,选择性吸纳,适度的融合,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同样,因为学校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校面对的企业是纷繁复杂的,面对的企业文化也是纷呈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是群体文化的个性。但从群体文化的共性看,不同的企业文化虽然在具体内容方面是不同的,但就其文化理念而言也有着共同的内容,如价值理念、效率管理、创新精神等,学校吸纳企业文化应以核心价值观为主,核心价值观是中职校学生进入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篇9

一、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决问题

例1:点P在椭圆■+■=1上,定点A(2,1),F为椭圆的右焦点,则|PA|+|P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___________。

分析:设F1是椭圆的左焦点,连接AF1并延长交椭圆于P1,P2,如图所示,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有|PF|+|PF1|=2a=10,所以|PA|+|PF|=10+|PA|-|PF1|。

①若|PA|≤|PF1|,则有|PF1|-|PA|≤|AF1|,所以|PA|-|PF1|

≥-|AF1|。

②若|PA|>|PF1|,则有|PA|-|PF1|

≤|AF1|。所以|PA|+|PF|=10+|PA|-

|PF1|的最小值为10-|AF1|=10-■,即点P为点P1;最大值为10+|AF1|=10+■,即点P为点P2。

小结:例1是利用椭圆的定义进行转化,若点P不在AF1连线上,则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说明当点P是AF1的连线与椭圆的交点时取最值。

二、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解决问题

例2:在椭圆■+■=1内有一点P(1,-1),F为椭圆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使|MP|+2|MF|的值最小,则这一最小值为 。

分析:通常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都会设点M的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和椭圆方程联立求解。显然,很繁琐。我们知道|MF|为椭圆的焦半径,故可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有,■=e,其中d为M到右准线的距离,e为椭圆的离心率。所以|MP|+2|MF|=|MP|+2ed=|MP|+d,要使其最小,只要过P作右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N,垂线交椭圆于M1,即为使|MP|+2|MF|的值最小的M点。显然,此时最小值为3。

小结:例2是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进行转化为已知圆锥曲线内的点到准线的距离最短。

三、利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例3:已知直线l:3x-y-1=0,在l上求一点P,使得:

(1)P到A(4,1)和B(0,4)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

(2)P到A(4,1)和C(3,4)的距离之和最小。

分析:如果直接设点P利用距离公式化简,将相当复杂。所以我们采用对称的观点来解决。设A关于l的对称点为A1,易求得A1(-2,3)。

(1)连接A1B交l于点P,即为所求。易求得P(2,5),因为A关于l的对称点为A1,所以|PA|=|PA1|,此时有||PA|-|PB||=||PA1|-|PB||=|A1B|。

因为在l上取异于点P的点P1,|P1A|=|P1A1|,又||P1A|-|P1B||=||P1A1|

-|P1B||

(2)连接A1C交l于点P,即为所求。易求得P(■,■),此时有|PA|+

|PC|=|PA1|+|PC|=|A1C|,因为在l上取异于点P的点P1,有|P1A|+|P1C|=|P1A1|+|P1C|>|A1C|。

小结:利用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可以很迅速地解决上述问题。另外,通过观察我们还能得到,两点在直线的同侧,应该是和最小;两点在直线的异侧,应该是差的绝对值最大。

四、利用几何意义解决问题

(1)利用直线的斜率

例4:已知实数x,y,满足x2+y2=2,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把■看成圆上点(x,y)和点A(-2,-2)之间连线的斜率。如图,可设过A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y+2=k(x+2)(斜率k存在),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得k=2±■,从而得■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2)利用两点间的距离

例5:已知A(-2,0),B(2,0),点P在圆(x-3)2+(y-4)2=4上运动,则PA2+PB2的最小值是 。

分析:设P(x,y),则PA2+PB2=(x+2)2+y2+(x-2)2+y2=2(x2+y2)+8,而x2+y2可看作是圆上点(x,y)到原点距离的平方。又圆上点(x,y)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是圆心到原点的距离减去圆的半径,即■-2=3。所以x2+y2的最小值是9,所以PA2+PB2的最小值是26。

篇10

一、该书对梁启超文化观的前后转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进行了系统考察

中西文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且,对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是不同学者展开自己学术工作的思想基础。就梁启超来说,这表现得尤其突出。但是,梁启超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前后期颇有所不同。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从‘离异’到‘回归’”,当然这是从梁启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说的,即:梁启超前期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大力学习、引进西方进步文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疏离;后期则对西方文化颇有微词,认为“西洋文明破产”,呼吁用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救治西方文化。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梁启超本人的文化思想稍有出入。对一生都倡导中西文化融合的梁启超来说,他前期并非全盘地否定传统,后期也不是完全地回归传统。只是前期的中心工作是号召学习西方文化,后期的中心工作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更为恰当。由是,作者引述了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言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并高度评价了中西文明“结婚”以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思想。作者认为,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明并重思想;二是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思想。这与他后期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了。后期的中西文明“化合”思想深化了早期的“结婚”思想,进一步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观念。正是在对梁启超文化观充分认知、解读的基础上,本书才有力地凸显出梁氏中国哲学研究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二、该书着重强调了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在同时代的学者们当中,梁启超特别注重学术研究的方法。因而作者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特色方面。这也是该书的一项重要学术建树。对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贡献,作者概括为四大方面:(一)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二)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三)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四)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还将梁启超在各具体领域中方法特色,条分缕析,一一进行了总结。比如作者将梁启超先秦诸子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三)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四)学术研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五)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又如作者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具有全面性(;二)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具有客观性(;三)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具有现实性(;四)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五)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做出论断,具有可读性。这些概括,不仅符合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实际,而且对于今后深入开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亦不无启示意义。作者从多层次对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特色的概括,既充分彰显了梁氏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程度与丰富性,更重要的是明确地展现出梁氏在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作者看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以“以西释中”的“西方化”范式代替了传统的“以中释中”的“本土化”范式,虽具有革命性进步意义,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西方化”范式“主要着眼于中西哲学的共同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评述》“引言”第13页)。而梁启超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既在当时就对“西方化”范式提出的有力的批评和质疑,同时又以自己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在方法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说,“这为此后冯友兰、张岱年创立‘中西结合’范式提供了学术基础。”(《评述》“引言”第13页)就是说,由“西方化”范式转换为“中西结合”范式,梁启超是启其端绪者。作者同时指出,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贡献,并不宜简单理解为方法上的变换与进展,而应该理解为当时学人在苦苦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以自己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底色努力探索的表现。无疑,在这里梁启超文化观念的前后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转换的有力思想支撑。

作者:贾乾初

篇11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原因 教授方法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 two o’clock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28th of May in 1998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英:This is the book that she gave me.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阅读课的教学。

篇12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文化交际

首先,教师要明白文化差异是文化交际的障碍,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目前多数人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差异,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明白文化教学包含哪些内容。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可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成就等。交际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对于文化,有很多东西要教,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可能对他们的交际能力影响较大。

一、在教学中要注意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新教材都比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广泛涉及了英语国家的风俗和文化,老师应该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适时进行文化意识的教学,将西方文化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如:英语中的体态语、问候语、告别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节假日、、礼貌习俗等等,除了学会这些语言功能的习惯表达、常用句式外,还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影视材料,观察、对比中西文化中体态语的差别,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中体态语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二、教师要深入研究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意识到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特征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语言运用,所以对体现一定文化内涵背景的词语等要善加掌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词汇的不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上下文中,相同的词汇有不同的意义。

三、了解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个人的行为方式。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在课堂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价值观念对人行为的影响。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很流行,但是在中国课堂效果却不尽如意。如果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对他国文化给予理解、尊重与包容,自觉培养一种较强的世界观,同时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可性。

篇13

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语言的基础。若要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必须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中西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考虑跨文化因素,并将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差异充分结合,进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词汇教学;英语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发展,还能够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方国家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从小就接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学生而言,若要全面了解英语词汇的内涵,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否则英语学习将成为无本之源。因此,若要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英语词汇教学;而若要推动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关注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方面的表现

(一)文化比较中的词汇空缺词汇空缺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十分普遍,我们在阅读或翻译中常常会遇到这种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例如,汉语中的词汇“阴阳”,在英语中就没有相对应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与哲学思想存在差异。当然,英语中也有一些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很少涉及,例如punk、hippie,即使有时被译成汉语,若不了解西方文化,也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另外,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中还存在很多习语,能够鲜明地反映中西方在处世哲学方面的差异。例如,中国人受儒道思想影响较深,奉行“中庸之道”“知足常乐”“无为而治”等处世哲学。但西方国家常用的习语则是:Illtryagain、Abirdinhandisworthtwointhebush。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奉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这些词汇空缺都会对英语词汇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将“望子成龙”翻译为wishtheirsonscanbecomedrag-ons;而在英语中“Dragon”是一种可怕的怪物,这显然不符合表达意向。

(二)文化内涵差异较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种事物会带给人不同的想象,中西文化差异会影响词汇内涵。例如,黄色在我国古代是帝王专用的颜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黄”还寓意“吉利”。此外,“黄”也喻指“落空”,例如“这件事黄了”即是指事情失败了。而在现代汉语语境中“黄色”也常常指“低级趣味”的事物,例如“黄色书籍”。但在英语语境下yellowbook却是指政府报告。可见,在西方文化背景下,yellow通常寓意光荣、严肃、智慧和正义。当然,在特殊的英语语境中yellow有时还有“懦弱、嫉妒”的含义。例如yellowdog就是指“胆小鬼”。除此之外,cat(猫)在中西文化背景下,感彩也存在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例如说一个亲近的人十分贪嘴时,常将其称为“馋猫”;但在英语中,“cat”却时常喻指“心怀不轨的女人”。

(三)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一部分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但同时在其他方面又会引发共同联想,即词汇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部分相同”的现象。例如,owl(猫头鹰)在中西文化中都让人联想到“死亡、不吉利、凶兆”,但西方人却也将owl视为一种吉祥的鸟类,赋予其“智慧”的含义。此外,在中西方文化中玫瑰(rose)都象征着爱情,但是在西方undertherose却是“保持沉默”的意思,同时,若在会议桌子上摆放玫瑰,就表示希望与会人员保守秘密。而在汉语中,人们也常用“带刺的玫瑰”喻指那些美丽却难以亲近的女孩。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一)根据语言发展,引导学生理解旧词新义语言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有些词汇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产生新的含义。此外,人们为了特定的表达需求还会创造出一些原本不存在的词汇。尤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新生词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例如“blog”在现代社会多指“博客”,但其原意是指“校工”或“打败”。此外,“log”原本并没有“日志”的意思,其原意是“原木”,去掉树叶的树干;由于古代的航海人员经常用log做桅杆,且在出海时在上面记录航海历程与速度、时间等内容,因此就产生了log-book,即“航海日志”,Log也随之衍生出“日志”的意思。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研究词汇的发展,从变化的角度探寻词汇的新义。

(二)运用宗教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宗教神话故事能够有效地丰富英语词汇的内涵,一些宗教故事中的句子、短语、人物等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因此,与之相关的词汇也具有了新的内涵。例如在学习“Adam’sapple”一词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圣经》旧约中的故事:上帝告诉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可以随意采摘水果,但永远不能吃智慧树上的果实,但后来夏娃经不住诱惑采摘了树上的果子给亚当,亚当在吃果子时十分恐惧,导致一块果脯卡在喉咙中间,形成了“喉结”。学生根据这则神话故事便可以准确推断这个词汇的含义为“喉结”。

(三)通过文化导入弥补词汇空缺词汇空缺主要缘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意识的不同,一些习俗、人物、事物在一种文化中存在,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很陌生,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词汇空白。由于中西方民族在传统习俗、生存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虽然英语与汉语都具有丰富的词汇,但仍然存在语义不对等的现象。例如在翻译句子“Heworethemonkeysuits”时,若将“monkeysuit”翻译为“猴子的衣服”,就会产生误译现象。其实,以前美国有一些杂耍艺人时常边奏乐边要求猴子做动作吸引路人,由于猴子身上的衣服与美国军装有相似之处,故也用monkeysuits指代“军装”。因此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词汇的相关背景,进而了解词汇的实际含义,以弥补词汇空缺。

三、基于中西文化差异,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新表达手法、新词汇层出不穷,一些词汇还被赋予新的含义,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并研究这些词汇的含义。例如,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发展,couchpotato(电视迷)、mousepotato(电脑迷)等词汇相继问世。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都会引起词汇的演变,因此,教师应当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关注新词汇,并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以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词义讲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词汇。

(二)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若要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英语教师就必须树立文化意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并指导学生结合这些文化知识准确判断词汇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凌玉玲.探究基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5,217(1).

[2]陆国飞.系统功能语法与英语词汇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1999(4).

[3]陈莉.浅析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英语词汇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11(7).

[4]刘丽萍.点、线、面三位一体的词汇教学法———从词汇学、语体学、语用学角度谈词汇教[J].山东外语教学,1999(1).

篇14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