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结合范文

中西文化的结合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西文化的结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文化的结合

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西方风格;文化结合;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物质富裕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确切的说是艺术品味的追求,这些可以从居住的家庭室内装修及装修设计等方面体现出来,也就是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设计中,融入西方元素,实现中西合璧,也是较常见的设计方式。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建筑学中对“室内设计”的定义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或生活)、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造型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需求。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室内设计和空间组合,室内表面艺术处理,以及室内家具、灯具、陈设的造型和布置等。

这是建筑学中的定义,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定义。因为,室内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设计要与时俱进,也就是俗话说的“跟潮流”。设计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不断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室内设计内在行为和概念,其实是一种艺术,一种室现实内涵与历史生成的艺术体现。特别是在文化信息交流迅速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结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设计艺术演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室内设计起步较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行业设计技术,在人类的很早时期就已初见端倪,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完整性的理论体系。随着环境保护日趋提上日程,室内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低碳、环保”等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室内设计一开始并未单列出来,它是属于建筑领域的范畴。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成了一种潮流,生活环境受室内设计理念、设计水平的影响,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逐渐脱离了建筑的范畴,演变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派。室内设计制度,也在逐渐的规范、健全、完善,从设计制度、设计操作,逐渐与国际缩小差距,并实现真正意上的接轨。

三、室内设计中中西方文化结合现状

纵观我国的建筑历史,其文化根源深远,但是室内设计概念的真正形成,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的室内设计发展历程极为坎坷,最初,国人追求的是西方文化室内设计理念,后来,演变成民族特色元素和西方文化元素结合,再到现在的“低碳,环保”。室内设计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有多元性,有复合性,有民族性,也有艺术性等多种呈现形成特点。

(一)室内设计中西文化结合起因

早在明、清时期,很多建筑的主旋律都是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合。在那一时期,欧洲的传教士、对中国的派出留学生,甚至后来的侵略者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近代的华人出国留学人数增多,学习西方,结合中方文化等,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厚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理念,建筑设计的风格,还有建筑的室内设计上。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的甚至产生了崇拜,国内的设计者们对欧式风格,也表现的越来越陶醉。这种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也可以找到踪迹,如北方城市的一些欧式建筑,还有一些室内的欧式设计等都说明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室内设计影响是深远的。

(二)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中国明、清时期的华丽繁褥,意大利的洛可可独特的不对称美,这是不谋而合的,原因是中西方在这点上有相同的审美情趣,但是这种风格的相似,是源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特点上更能体现出来。

1.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中国的室内设计,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基本是参照着西方的设计风格完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们的生活品质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个性与潮流的追求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室内设计的风格,不能仅仅停留在参照或者照搬西方设计风格,而是在其中符合时宜的加入了多民族化元素,其结果就顺利成章的形成了多元化室内设计风格,这种多元化为一体的设计风格,在未来的发展上会渗入更多的民族特色,有中方的,有西方的,这种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正好满足了人们个性与潮流的追求愿望。

2.中西文化结合的差异性。从西方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至今西方的建筑设计中透露着中世纪的古典元素。这种影响同样在中国近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存在。其实,最初在中国的设计中出现的中世纪元素都是最原始的形式。最后随着演变和发展才有了今天中西结合,但是又有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材料和工艺,还有设计的形式和空间纬度方面。例如,门窗的设计样式、地面的图案装饰、建筑结构的还有家具制作、摆放等多方面的差异与共存。门窗有原来传统的四方形逐渐发展到带有尖角、棱角搭配的中式特别风格。地面的图案装饰设计是由西方的大理石与具有中方传统吉祥纹图案结合。空间情感上的表达,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平衡。空间布局上多见对称形式,家具的制作、摆放,也多为对称。另外,界面的装饰上也体现着西方中世纪的元素。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是对室内各个界面的修饰,是平面化的,空间意识弱或者无空间意识。例如,彩色玻璃的镶嵌画、马塞克壁画和镶嵌画等这些都走进了中国的近代室内设计中。

四、中西文化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西方文化的本土转化

室内设计中,中西文化结合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糅合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多样性、文化性,还有重要的实用性。要综合运用建筑学、设计学、美学等各文化元素的特点,将西方文化的经验和结晶转化为本土的艺术风格。室内设计从建筑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它承担着多方的责任。因为室内设计理念无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都是为了延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享受模式,是从专业的机能设计、技术设计向艺术方向转化。这一过程中,融合着设计的至高理念,也结合着中西的文化,注重着陆于实用性,生根于本土。

(二)中方文化的合理糅合

未来室内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发展中,中西文文化结合的生长点会更高。随着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密切复杂,中西文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也促使西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按捺不住的热情,出现了鲜为少有的中国热。对中国的好奇,对中国的历史的探索热情,促使了西方对中国这个异国情调关注,马可波罗的“中国遍地是黄金”,都是对古典中国的兴趣体现。中国的特色服饰、特色设计等多种的特色风格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实现了他们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中西文化的结合和交流将成为主流,这种具有历时性的文化基础,奠定了西方建筑文化、文明的艺术新时代,巧妙的借助东方的先进文明,结合自身的交流融合,最终超越了自我。这种西方崇尚中国风的理念和狂热,也必然会刺激中国的室内设计者们的灵感,促使风格迥异的设计理念向着绿色设计、中国实用式设计的方向转变,这就对中西文化结合的结合点、生长点提出了更高的要去。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之间竞争与合作交流也日趋突出,中国的室内设计理念逐渐得到世界认可和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是经过多种文化思潮的融合、消解,并将最终体现在室内设计风格之中。这也是社会文化大繁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素养、生活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方海著.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国刚、吴莉苇著.中西文化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永匡著.民国居住文化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张永和.非常建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赖德霖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论文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篇3

关键词:归化;异化;直译;意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95-02

一、归化和异化的源头――直译和意译

直译,对应的英文词是Literal Translation. 意译对应的英文词是Free Translation.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学者对希腊作品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力求照搬原文风格。这种理论应该称得上是最早的直译了。而意译的提出是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就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众。翻译要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翻译中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谭载喜,1991:24)。紧随其后的贺拉斯在翻译理论上也深受西塞罗的影响,坚持翻译应该“意义对意义”(sense for sense)再后来被誉为西方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的哲罗姆也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他强调各种语言的形式差异,主张在翻译中应避免逐字对译,翻译应忠实原作的内容。虽然当时对直译和意译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当时的理论无疑构成了直译和意译最初的含义。

许多学者认为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的源头,并且常常把它们放在一块来讨论。著名学者王东风就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就对它们作过深入的探讨。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之争延伸出了归化与异化之争,但他没有将它们简单地归于一类,而是指出:虽然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跟直译与意译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直译和意译只是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讨论,而归化和异化则由语言层面上升为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换句话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重心是意义和形式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重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所隐含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问题(王东风,2002)。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只是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所解决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而归化和异化则解决的是文化,诗学和政治等更深一层的问题,它们既是直译和意译的传承,更是它们的拓展。

二、归化和异化的理论界定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是对两种翻译策略的称谓。在翻译研究领域首先将这两个词语作为术语使用的是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韦努蒂(2001)对归化翻译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当前的主流价值,有意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canon)出版潮流和政治要求。”韦努蒂(2001)对异化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然而,归化和异化概念的雏形最初是由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1813年的《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直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 “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or alienation),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or adaptation)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从这个界定来看,异化相当于直译的延伸,归化相当于意译的延伸,但异化、归化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在意义上更加深远。

三、归化和异化的发展史

(一)前一百年以归化为主

我国翻译外国文学的初始阶段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那个时候,一些西洋文学被零零散散地介绍了进来。后,中国愈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人志士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开始大量译介西洋小说作为教育民众的工具。在林纾,五光健,苏曼殊等人的带动下,二十世纪头十年头十年成为翻译出版西洋文学的阶段,所译作品虽有一些古典名著,但更多的是侦探,言情小说。在此期间的文学翻译,主要以归化为主。一九一九年,随着“五四”的兴起,文学翻译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深刻的察觉到了中国文学的落后地位,为引进新的文化因素,他们甚至放弃了遵守目的与文化的语言规范,力求译出“原汁原味”的作品。此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这次运动后,翻译界出现了“欧化”主张,借鉴吸收西洋的语言长处,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鲁迅在提倡欧化译法中发挥了旗手作用。但是无可否认,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也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生硬翻译风。因此,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起,中国译坛在翻译策略上出现了一个“逆反应” ,归化法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是张若谷,朱生豪和傅东华。

我国的文学翻译的第三次掀起于后。在最初的十余年间,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本着为“为革命,为创作服务”的宗旨,在翻译策略上主要体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策略。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董秋斯,卞之琳二人。然而,虽然异化策略在此时有所盛行,但总体上还是弱于归化。对我国文学翻译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傅雷和钱钟书的两个重要论点。即傅雷的 “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正是在傅雷,钱钟书的这些翻译观的指引下,我国建国后的文学翻译家大多追求“神似”,向往“化境”,力求使自己的译文读起来不像译作,更像写作。纵观整个翻译史,除了五四后的十多年以外,我国头一百年的文学翻译基本上都是以归化为主。

(二)二十世纪末对归化,异化的重新认识

二十世纪末期随着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他们要求更加贴近生活的作品,因而对于西方文学有着近乎着魔的疯狂,有一次输入西方文化的被掀起了。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在改革开放期间,不仅翻译理论界对异化译法有了新的认识,文学翻译工作者中也承认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可参考孙致礼教授“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和蔡平的“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两文。甚至现在有学者还认为“译文中异化和归化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一时期被认为是异化的表达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有可能成为译语的一部分,看不出异质的因素了。”(蔡平,2002)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趋明显,文化“异”的成分似乎也在逐渐淡化。从哲学的角度看来,归化与异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依据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它们二者不仅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由此看来,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仍将是归化和异化的继续发展

(三)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以异化为主

也有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是异化为主。因为过去曾经出现过不少偏向目的语,照顾读者的优秀译本,而偏向原文、迁就原作者的译文往往很难获得读者的赞同。当然,这只是个别学者的观点和看法。我国的著名翻译家孙致礼先生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一文的最后说道:“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归化翻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局面将会有所改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经沟通,向作者接近的异化译法将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与归化译法取得平衡,甚至可能占据上风。”(1999:36)。他相信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将真正成熟起来,而这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注重异化;而异化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保留“原汁原味”。

四、结语

归化或异化策略其实都是一种翻译手段,翻译策略,而并非翻译标准。翻译标准只能有一个,而翻译策略和手段可多种多样。另外,他们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不管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归化”,还是采用“异化”,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如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包容度、文学作品、作家、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不同文化趋同程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但采用这两种翻译策略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万不可“顾此失彼”,亦或“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2]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篇4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外语课堂教学之间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说明,但最为核心的问题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和这些具体的差异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影响。因为,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既能提升外语教学的效果,又能提升外语任课老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外语任课老师的文化知识。下边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和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表现与它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阐释如下,供大家批评、指正、参考:

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分属于两个体系,自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然而这诸多的不同,未必都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中西文化分析出诸多不同的结论。因此,结合本次的研究目的,即探索中西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我们应该以外语教学实践为标准,探讨中西文化的不同及其主要的表现。

以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为标准,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西文化中的语法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既涉及到物质层面的发展成果,也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而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因此,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应该是语法问题。在外语教学中,语法问题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即词法问题和句法问题。

在词法的层面上,外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中西词法上的区别,因为它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中英词法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最大区别是词语的前缀与后缀的问题。因为根据前后缀的不同含义,我们既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中文的词法里没有这样的内容和规律可供教学实践所遵循。

在句法上,英语的句法更注重语态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被动态而言,更是外国人在应用中的首选。而在中国,不仅很少使用被动语态,而且,还往往使用主动态的语句取而代之。因此,使英语里的被动语态成为了学习的难点。如,学校要新建一座教学楼群,在英语里往往被译成A new teaching building will be built in our school。

2、 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习俗的差异上。每一个外语的任课教师都知道,要想自己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一种语言,除了词汇和语法的限制外,还应该了解中西文化语境上的差异,因为语境制约着语言交流者的选词造句。而在语境中,最应该考虑的就是中西文化在生活习俗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关于这一点,夸张一点说,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决定着语言的运用。例如,红色这个单词red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它往往表达的喜庆、乐观的意义;而在西方,它则是“暴力”的象征,因为红是血的颜色,而维持生命的血一旦流出了人的身体,那一定是这个人遇到了暴力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短语see red的时候,就不难理解它是“怒不可遏”的意思了。

3、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居民处于不同的生活区域之中,他们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所以中西方的居民在具体的价值观上也会有所不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中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或所持的基本态度。价值观不仅是中西方居民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也是中西民众使用语言时的规范。即语言交际必须符合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研究外语教学,更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具体的差别。

例如,old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老”,而“老”在中国文化里则多是经验、知识广的意思,如“老学究”则是指知识渊博;可是在西方文化中,由它构成的词语则有时候含有“不中用”的意味。因此,在具体的讲解时,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差异。

二、 中西文化差异与外语课堂教学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因而,它对外语教学实践更不容我们忽视。这种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中西文化的差异既然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差别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这个教学的重点也必须体现在教学策略里。所谓的教学策略是就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实践的一种统筹性安排,或者说外语任课老师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科学性的设计。评价一个教学策略的优劣,首要标准就是衡量其是否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突出了教学内容。因此,外语老师围绕“中西文化差异”所做的一切必然会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策略中,为了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外语任课老师需要考虑如何在字词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彼此的差异,需要在练习的环节,设计相应的习题,突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字词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如此,语句教学的策略也是如此。即,外语任课老师要在语句的教学中,突出中西语句的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影响学生对语句内容的掌握。

2、 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对中西文化知识的了解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方法上也应该注意如何利用这种差异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并通过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明确。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确在语言交流中,中西文化所具有的差异。特别是字词的含义、语句的组成,即字词含义上的差别,句法上的差别。例如,按照中文的习惯,我们把身体有残疾的人,可以直接称为“残疾人”;但在外语里,我们则不能用“disabled ”或“disabled people”来对译,因为它不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根据英语的习惯,我们应该把其称为“advantaged”,即“弱势群体”。因为它更符合英语使用者的习惯。“弱势群体”这个词语,既指明了当事者在身体上的缺陷,又同时照顾到了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把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记得牢靠些。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中西文化彼此之间的差异。

3、 教学评价中的核心内容

篇5

一、优化课堂导入问题,加深学生记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尤其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更多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主学习有效改变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环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和思维的开端,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在学习《常见的金属材料》一课时,化学教师就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如铜、铁、铅、铝等,主要观察上述金属材料的密度大小、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颜色以及和酸融合在一起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由此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如为何不能用铝或铜做导线,酸为何不能用金属器皿盛饭,为什么金属暴露在空气中要对其刷漆等。再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教师就在教学之前设计以下教学问题情境:“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为何煤炉里煤层上方会看到蓝色火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境?那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煤气中毒?它的气体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让人中毒?”教师从和学生日常生活十分贴近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主动构建新知。在此过程中完全凸显学生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锻炼学生能力

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让学生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及参与教学活动中。以《燃烧和灭火》一课为例,将学生分成五人小M,引导他们在组内以汽油、酒精等材料进行多种燃烧实验,然后依次记录什么样的条件下物质可以燃烧、什么样的条件下燃料不能燃烧,然后将记录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评比。评委由教师与学生推荐的三名学生担任。将学生实验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记录的详细度、报告的规范度等为评价依据。实践表明,对荣誉感很强的初中生来讲,这种比赛游戏教学法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在探究与实验中他们都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并且在小组协作中还能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充分发挥团队智慧,进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与生动性,最终不断优化教学实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问题,用内在潜能寻求知识目标和突破知识重难点。借助化学实验探究实施趣味性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核心点。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推断题、操作题、计算题等开设实验课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

三、引用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和其他情境相比有较强的开放性,在分析中得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为其设计多元化和答案不唯一问题,然而问题要有探究思索性,由此才能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创新精神及发散性思维。从初中化学教学调查情况得知,部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完全忽视了开放性,没有起到发散学生思维作用。由于所有问题情境都不一定的真实的,那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必然是真实的,无法编造事实。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初中阶段学生也和小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教师就可运用生活问题情境教学法引入化学知识,促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角度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很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很多学生对“固体溶解度”和“气体溶解度”概念会产生混淆,无法紧抓其本质区别。对此教师特准备一瓶雪碧饮料并问学生:“同学们,老师是应该轻轻打开,还是用力摇晃后再打开呢?”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轻轻打开。”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为何不能用力摇晃后再打开呢?”学生回答:“用力摇晃后再打开就瞬间喷出许多泡沫。”最后教师顺着学生的回答指出:“雪碧是属于碳酸饮料种类,其中含有大量的CO2气体”,同时引入气体溶解度知识概念,此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压强升高会加大气体溶解度知识。从上述问题情境可得知,当教师提出和学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情境后较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热情,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