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速养护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this paper expressway cu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ome futur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olicy measur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的高速公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建,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后,“八五”后相继建成沈大、广佛、京津唐、济青等高速公路,1999年,随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大交通运输网济泰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0000公里,此后,我国的高速公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纲要进程中,建设高速公路,发展高速公路运输,仍然是我国的公路发展方向和目标,随着国家公路长远规划的实施,“两纵两横”、“五纵七横”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使我国贯穿南北东西的高速公路初级网络逐步得以实现,预计至2050年,高速公路将突破50000公里,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状大通道。
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规模的扩大,路网的形成,势必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改革现有的养护管理模式,使高速公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发展的重要内容。
1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伴随着高速公路的诞生和发展,已走过了二十余个年头,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通过不断的国内外技术交流,不断的丰富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可以说,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已迈向了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现状:
组织机构比较健全,但养护体制不顺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专业型的养护机构,也有综合型的养护机构;既有单纯以养护管理为主的养护机构,也有企业型的施工养护机构。但无论何种形式,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都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从全国大多数地方来看,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大都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为主,养护经费的来源基本靠上级拨款的模式。这种在计划经济下产生的养护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日益发展的高速公路管理要求。尽管各地养护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由于体制上的影响和养护市场的相对封闭性,人员机构臃肿、管理理念陈旧落后、分配体制缺乏活力等种种弊端已逐渐闪现,已越来越影响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和养护机制的创新。
人员素质较高,但机械化养护水平较低
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组成,大多数都是从高速公路建设部门或地方公路管理部门调来,相对具有丰富的一般公路养护管理经验,但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特性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及时性、预防性特点还不是十分了解。近年来,一些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十分注重选拔、招聘一些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养护一线中来,使高速公路养护的技术水平和年龄结构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
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配置由于投资渠道不同,配置数量存在不同的差异,在贷款修路的高速公路项目中大都考虑了养护机械的购置计划,而且在养护运营过程中,根据日常养护需要也逐步配置了大部分养护机械,基本能够满足日常养护的需要。但随着高速公路运营时间的延长,一些养护部门现有的养护机械已越来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机械老化严重,实用性、专业性小型设备缺乏,小而全的大型设备由于实用性差、缺乏专业管理,机械利用率差,而逐渐失去使用价值,种种弊端逐步呈现在养护管理过程中,机械化养护仅限于口头上。而且,各地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配置由于标准不统一,各条高速公路的情况、标准不同,建议交通部门尽快制定统一的基本标准,满足各地高速公路在选择机械时作为参考。
养护管理措施比较到位,但“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经过多年的养护实践,我国各地养护管理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了不少具有特色的养护管理措施、规范、制度、方式方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很好的管理经验。例如:“周期性养护”、“精细化养护”、“预防性养护”等,围绕“及时、快速、高效、安全”的高速公路养护要求,探索出了丰富的养护管理工艺和技术措施,在高速公路养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重建轻养”思想是公路行业中未能解决的老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护资金的投入不足和养护科技进步重视程度不足上,问题起源主要:一是交通部门在建设资金上一直投入紧张,加之部分管理者对高速公路初期养护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资金投入上不像公路修建那样充足;二是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大多数采用贷款修路或其他融资渠道筹资建设,开通运营后迫于还贷压力,难以抽出资金搞养护和科研开发,甚至出现挪用部分养护资金的问题;三是部分中外合作或转让经营权的高速公路,由于片面追求收费利润而忽视养护管理。部分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又缺少必要的监管,在政府方面存在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
养护市场比较稳定,但缺少定额和规范
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的今天,养护市场化的道路越来越步入正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大多采用工程建设管理的运作方式,采用招投标制度,允许有资质的施工管理企业参与养护市场竞争,在部分地区,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公司,使其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参与养护市场竞争,政府部门负责行业监管,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护市场竞争体系。
我国养护管理目前还缺少一部完整统一的高速公路养护定额和技术规范,各地养护管理部门大都依据公路工程定额,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高速公路养护费用测算;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1]中高速公路部分来制定养护方案。这些远远满足不了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现实需要,不能反应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的整体面貌,急需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和养护定额。
面对现实需正确对待,我们也有信心随着高速公路管养体制的改革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确定,一个充满活力的高速公路管理崭新局面即将到来。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将是高速公路事业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中国公路走向辉煌的世纪。
探索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处于体制转变的起步阶段,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在探索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随着路网的建设,多种体制并存、多元管理已开始阻碍高速公路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探索、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高速公路养护组织模式
多年来,国内公路一般采取公路局、公路分局(段)、公路段,集路政、养护、施工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管理模式。近年来的一些养护改革主要围绕机构精简、事启分开、管养分离、人事改革、用工改革、分配制度等方面,来改革养护生产方式,培育养护市场。高速公路由于投资渠道不同,受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养护管理体制存在多种模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行政事业型,即省局成立高速公路公路局,统一管理全省高速公路,每条高速公路根据不同路段成立一个或数个管理处承担具体管理任务。这种养护管理方式的优点是:由于实行内部单位行政管理,所有养护工作可以独立完成,各种突发事件便于随时处理,经济纠纷少。缺点是:由于实行大锅饭,工资福利有保障,职工积极性不高,缺乏竞争意识,生产效率差,养护成本高。这种养护管理模式没有脱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由于行政干预大,独立自少,面对高速公路日益竞争的市场化新形势,不能适应今后行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化管理方式,即省局成立高速公路总公司,每条路又成立分公司具体管理。一般情况下,总公司成立养护管理职能部门,各高速公路分公司设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工区,拥有自己的养护机械和养护人员,负责本辖区的养护工作。通常养护大中修由总公司养护职能部门组织向社会招标,总公司下属企业或社会施工企业可参与竞标,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逐步走向企业化管理的道路。
事、启结合的管理模式,即高速公路公路局、高速公路养护公司同时存在的管理模式,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养护管理单位既执行行政管理,又负责养护生产的实施,事启合一。这种管理方式虽能够充分体现公路管理的公益性,但却不利于公路事业的发展。
“一路一公司”,公司为企业法人,对该路的筹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负责。政府主管部门只负责有限的行业管理和监督指导,公司按照自己的方式独立经营,分散管理、各自为政,为片面追求最大利润,往往忽视社会效益,使高速公路的公益属性受到淡化。
4、今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都是收费公路,具有公益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公益性是高速公路本质的属性,是以总体社会效益、区域发展为目的的,是永恒的。高速公路商品属性,仅仅是出于融资建设、收费还贷、滚动发展中的商业行为而带来的,是有时限性的。因此,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既要使其公益性得到充分保障,满足社会公益性的需求,也应积极探索养护经营的多元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经营,使养护工作逐步步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高水平道路。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然走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高速公路自身特点的路子,逐步实现事启分开、管养分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今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将呈现以下趋势。
进一步加大区域性协作
高速公路养护点多、面广,投入的维护资金大,而频繁的封闭维修将会对服务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为减少这种影响,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加强路况检测、进行有效地的预防性养护,并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和及时快速反应能力。但目前,由于养护管理单位面临的问题是一些昂贵的养护检测设备和机械装备,受财力影响配置不足,即使有也存在使用效率底、专业性差的问题,社会上又租不到,采购了又长期面临闲置的问题,如一些大跨径桥梁的检测,经常需要对关键部位进行检测,购置一台桥梁检测车需要几百万元,一年只使用一两次,要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区域性的合作十分必要,相邻单位、部门甚至省份可以按照本地区特点,装备不同性质、不同数量的养护施工、检测设备,经过协商、以会员制形式,互相协作,有效使用。满足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有偿使用的要求,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以提高。
(2)管理体制逐步走向集中、统一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管理体制也逐步走向集中、统一。高速公路建设初期,由于投资多元化的影响,带来的一路一公司甚至一路多公司的局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交通量的不断增大,将严重影响交通服务质量。一段维修、关闭,将影响局部乃至整个路网的正常运行,不仅影响整个高速公路本身的效率,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带来更新层次的影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不仅涉及面广,延续时间长,技术含量高,装备专用,而且还具有维修地点、时间、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各种因素。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不仅要根据运营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不断改善和调整养护技术政策,还要在一定区域内对交通和维修掌握一定的分流、调度能力。这就要求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要优先考虑集中、统一的原则,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合理布局。专业化养护公司的设立,不仅要考虑作业半径的大少,还要实现效率养护、快速反应,满足快速维修、快速通车、及时性养护的社会需求。
逐步实现管养分离的体制改革
早期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许多采用普通公路养护组织模式,高速公路管理处(局)设立管理机构,采取自办养护队伍的方式组织,日常养护由自己成立的养护工区承担,养护工程采用计划的形式下达,管理者和实施者是上下级关系,而非经济合同关系,资金管理普遍为收支两条线方式管理,投入的养护资金数额和方式不能与市场接轨,即采用管养一体化管理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在建设运营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管养之间责任不清的问题,而且缺少竞争、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当前养护形势的发展。经过近几年养护市场经济实践和改革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建立管、养分离的养护体制已逐步被人们共识。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完善的养护工程市场化体系成为可能。最近几年,在各类养护专项工程中,路面维修已经普遍的在区域内公路系统中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桥梁维修、房屋修缮、绿化施工则已普遍在建筑、园林绿化市场化招来施工队伍,日常保洁养护也已经面向社会招标,养护工程已逐渐由计划任务书的形式向合同管理的方式转变。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普遍采用属段管理的方式,当机械化程度较低时,采取面向社会招工或直接外包的形式,需要少量的机械的专业化快速维修可采取自办养护的方式,这样能够更快、更直接、更适合偶然性、突发性的维修组织。因此,日常养护是否采用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
养护队伍更趋向专业化
高速公路的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因此需要养护队伍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抢修工作。这就需要组建一支能够胜任上述维修需求的专业化精干队伍。
养护作业更趋向机械化
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车速快,昼夜不间断,为避免因养护作业封闭交通造成交通堵塞,需要加大养护机械化进程。采用机械化养护,能够使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得到保障,确保高速公路具有良好、快速和安全的行车环境,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是养护机械化的基础,应本着实用、先进和配套的原则,应满足基本需要。如资金受限,应优先购置用于路面养护维修的机械,如在养护工区配置路面清扫车、洒水车、坑槽修补机械、除雪车等,在机械化养护公司配置路面铣刨、摊铺、碾压设备,以便及时修补路面病害。路基、路面、交通设施、绿化机械等养护作业应采取养护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并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减少人工作业。部分专业大型设备,专业养护公司之间应加强区域合作,以会员制的方式有偿使用。随着养护体制改革及养护市场的逐步形成,维修作业将全部由机械化养护公司来完成,绿化、机电、设施等各类养护专业维修公司的成立,将极大促进养护机械化的进程。
养护技术政策措施的发展
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政策措施是高速公路在养护过程中应遵循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使高速公路养护作业规范化、科学化。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政策内容广泛,包括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安全标准、检测标准、养护机械化规范等内容。
我国现阶段公路养护方针是“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2],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强调规范化养护、科学养护、全面养护、预防性养护和机械化养护等[3]。通过科学规范的养护,保持和恢复公路原来状态和技术标准,对达不到技术标准的设施进行改造提高,保持与提高通行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养护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高速公路养护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路况调查资料和当地实际,科学分析,预先防范,消除隐患,做好自然灾害和特殊天气下的公路防护工作,增强公路耐久性和抗自然灾害能力。
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结合当地人工、机械设备、养护工程材料,降低养护成本。
推广“四新”成果,积极开展TQC全面质量管理和科技攻关,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养路,提高养护科技含量。
全面贯彻《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强化“四个一”责任制度,加强公路桥梁巡查、检查、维修加固管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认真做好交通量调查,积极开发利用全自动交通量观测仪器,为公路养护、设计、规划、科研提供全面、准确、连续、可靠的交通信息资料。
坚持及时、快速养护,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养护施工时注重社会效益,保障公路畅通。
强化以路面养护为主的全面养护,加强对交通设施(包括标志、标线、通讯、监控等)、收费设施、服务设施等的管护,保障高速公路应用的服务水平。
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保证养护质量。
推广路面、桥梁管理系统,建立公路数据库,实行病害监控,实现决策科学化。
改革养护生产组织模式,提高路政养护一体化协作能力,加强地域、部门之间的联动,保障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6、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本文只就高速公路养护现状和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相关养护管理政策和技术措施进行了简单阐述。由于篇幅所限,对今后高速公路养护所要进行的养护定额问题、养护市场化、公路养护与社会环境发展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一、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1.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的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2.养护工作有较大的危险性
高速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在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管理工作作业,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
3.养护对象的广泛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和科技性
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较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施工工序复杂,并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1.高速公路的经常性和及时性
养护可以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
2.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正常使用的需要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可以提前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3.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预防性管理可以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4.减少安全事故的需要
运用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可以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养护技术和高速公路建设技术都需要专业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都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也有很多的区别,建设期间发现的问题可以根据其大小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甚至可以推倒重来,但养护技术的应用却存在很多制约性:高速公路养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养护工作的原则要求我们要在保障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去解决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养护管理工作要从细微之处做起,充分掌握科学的养护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把工作做到前面。
四、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绩效
一条优质的高速公路如果养护不当,也会及早的产生各种病害,降低使用周期,对经营性高速来说,其效益就会明显降低,同时也影响通行舒适度,这就要求我们养护部门要有前瞻性、预防性。这也就突显出养护的重要性。同样一段高速,当你通过先期的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可以使高速公路的生命周期延长,无形中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较低
2.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比例不足3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3.缺乏对高速公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和了解
4.规范建设不完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
5.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内部关系不理顺,工作效率低下,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
六、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鉴于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后应做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1.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养护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可以通过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等方式,使养护人员经过学习,增加专业技术知识及责任意识,达到高速公路养护对人员的要求。
3.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多了解、多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系统、全面的养护状况,为养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4.尽快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关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5.加强养护体制内部改革,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七、总结
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玲.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新探[J]. 价值工程,2011,(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hen Ji highway maintenance work,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maintenance work organization form, specific technical measures and methods,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xpressway maintenance at present, how to make scientific, highway maintenance work standardization,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improve maintenance efficiency, put forward ideas and suggestions。
关键字:高速公路,管理,养护,想法建议
key words :Expressway,Management, Maintenance, Ideas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和工程养护特点
1.1工程概况
沈吉高速公路(沈阳至草市段)主线全长160.355km,路基宽度26m,行车道宽2×7.5m,路面沥青砼结构形式,沥青砼路面主线长160.355km。特大桥2座、大桥44座、中小桥195座,涵洞(通道)268座,隧道6条。工程分别于2006年9月29日(沈阳 至南杂木段)和2010年9月29日(南杂木至草市段)开放交通。
1.2工程养护特点
1、营运车辆多,车辆超限行驶,既污染高速公路路面,又严重损坏路面结构。而高速公路管理由于机制上的问题,无法完全制止这种情况,既增加了收费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量。
2、冬夏温差大,多雨雪等恶劣气候造成养护难度加大。由于沈吉高速公路地处东北高纬度地区,冬季冰冻期长,虽然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善,还是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病害。其中以路基、路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温度收缩裂缝最为明显,这些都增加了养护的工作量和难度。
2、养护机构和组织形式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自主经营方式,二是属地管理方式,三是对外承包经营方式。
沈吉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由管理处工程设备科负责管理,采取市场化养护形式。绿化工程、日常小修保养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恢复等工作,交由相对固定的专业公司负责养护。另一方面,对于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则向社会公开招标,由工程技术部门组织,将工程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去做。这种做法可以减少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的费用开支。管理上只需配备少而精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行政上的管理,对承包单位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其它业务上的指导,能充分调动专业养护公司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管理上的一些事务性工作,便于把注意力用在高速公路的其它运营管理工作上。路基路面、沿线设施、绿化三大养护项目由专业公司负责工程的养护,能确保各养护项目能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
3、日常养护中病害的防治与处理
3.1沥青砼路面
沈吉段开通时间较短,路面层的路面车辙、沉陷情况较少、路况较好。日常养护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坑槽的修补。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时原材料及混合料离析或存在杂质,外部化学物质如机油和汽油的污染等。修补时一般采用乳化沥青、热沥青砼,改性沥青砼和冷补料针对雨天养护,保证道路的畅通。另外温差裂缝病害在沈吉段表现明显,因高速公路冬季低温产生收缩缝隙,结构层本身的缺陷,路表水进入面层、基层后,水不能及时排出,经车辆的反复碾压及冻融造成明显的裂缝现象。对这种病害要在出现任何路面病害迹象之后提早进行预防性灌缝养护。如果不进行预防性养护其结果就是使路面恶化直至需要使用高额的结构罩面或整体重建。
3.2桥梁、通道及涵洞
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养护中根据季节不同,加大日常巡查的力度,排除影响其使用功能的病害,尤其是保证排水的顺畅。桥梁养护主要是对其附属如防眩板、防抛落物网的损坏维修及桥梁伸缩缝的日常养护。沈吉高速采用在国内技术比较成熟的毛勒伸缩缝,但在通车后的车辆荷载作用下部分伸缩缝缝两端与沥青面层接缝处的混凝土面层剥落严重。分析原因为施工时混凝土强度满足不了车辆荷载要求所致,在养护中不得不需要使用高额的结构罩面或整体重建
3.3波形护栏 、标线、交通标志。
波形护栏、防眩设施养护主要是事故损坏后的更换和日常保洁。波形护栏、中央分隔带防眩板损坏后更换及修复要及时,雨雪天后要及时清洁轮廓标,标识牌等,标线如果存在缺失或污染应及时补划,保证交通安全。
3.4边坡防护,雨水冲刷防护
沈吉段高速公路很多地段是开山路段,路堑段较多,因此边坡防护尤为重要,除按设计的植被防护和网戴防护外,在预防性养护中还进行了防护墙防护,在雨水冲刷严重地段及隧道洞口周围都进行了砌筑防护墙进行防护,在抵御雨水冲刷方面成效显著。
3.5绿化
绿化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区绿化带的树木和植被的日常养护。包括修剪、治虫、补植等工作。每年冬末初春进行绿化植被的盘点,以备开春补植养护。
4、想法和建议
目前辽宁省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基本上是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沈吉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由管理处工程设备科负责管理,采取市场化养护形式。这种形式管理上只需配备少而精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行政上的管理,对承包单位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其它业务上的指导,能充分调动专业养护公司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养护工作效率。
为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应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组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在养护规范、养护规章制度、考核制度,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新技术的培训和革新方面,应起到牵头和组织作用。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还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阶段相互衔接,因为建设时期的项目组在工程结束后很快解散了,管理经营者在交接后数据采集不得不单独进行,这样大量的工作难以很快完成,因此提倡BTO(Build - Transfer – Operate)模式就是能让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很好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做好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还有利于做好管养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应继续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并配备必要的路面、桥梁技术数据采集检测仪器。沈吉高速已经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了相适合的养护管理系统,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养护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现在正在建立路面采集系统,真正的使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科学化和自动化。
引进先进的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
另外还要加强预防性养护工作。对国内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推广使用,积极参与全国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培训工作,总结、交流各高速公路管理经验,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加强各路段养护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搞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JTJ001—9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2、JTJ073—96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3、郑培居《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的增加,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及时发现高速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害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害,有利于保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向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有利于树立高速公路的对外形象,最终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养护工作的任何丝毫懈怠和疏忽,均可能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司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因此,确保高速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对高速公路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确保高速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这是养护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管什么
概括起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主要就是管事、管人、管钱。管事就是管路况:为保持路况及设施完好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为加固完善道路及设施而进行的专项工程、为恢复或改进原设计功能而进行的大中修工程、对沿线景观、绿地的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灾害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抢修及应急对策、沿线机电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护拦板的维护和更换、机械设备管理、作业安全管理以及养护技术管理等,使高速公路设施设备功能齐全、设施完好;管人就是管理好高速公路养护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单位的人员;管钱就是管费用、成本,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有限资金用好,管好日常维修保养、专项工程、抢修工程及路面、桥梁检测费用、设计费用、监理费用、科研费用等。
三、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全国统一的管理模式,养护管理体制不顺。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同一高速分别隶属不同企业运营,各自为政,管理模式各不相同。
2、“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3、缺乏养护定额与规范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指标,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由于高速公路养护的特殊性,一般设备大都价格昂贵,养护设备使用成本高,导致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养护发展的需要;设备使用率低,各养护机构已配备的养护设备不能在更大区域内共享,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目前很多养护单位仍采用简单的机械设备,甚至停留在人工养护的原始阶段,专业化水平不高。
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仍然处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从而使养护管理人员中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目前的养护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定期的培训机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怎么管
1、制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务必要制定一系列养护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根据国家现有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制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加强学习和实践。这些办法和制度是做好养护工作的指导方针,能有效地促进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或不落实养护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那将“打乱仗”,其结果劳民伤财,不仅导致养护资金的浪费,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要全面更新养护理念。高速公路维修保养和预防性养护是养护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做好日常养护的管理和施工,对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保持路容路貌的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护管理的中心是路面养护、重点是桥梁隧道的安全。日常养护工作要做到“早”和“小”,所谓“早”就是要早发现问题、早进行维修,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防止或减少路面、桥梁等各种病害进一步发展成损坏。所谓“小”,就是从各种小病害着手,及时解决好小病害的维修,避免造成大的损坏。例如:把路面的每一条细微的裂缝都灌好, 就会减缓裂缝的快速发展和坑槽的产生,避免了过早的实施专项工程,节省了养护费用。
3、要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总承包”的管理模式。目前,日常养护管理模式形式多样。其中最佳的管理模式是实行“总承包”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检查评比制度,其效果显著,可增强养护施工单位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提高养护质量,同时使高速公路每天上路施工的作业点少了,道路更加通畅,形象也更好。
4、要建立和使用养护管理系统。建好路面、桥涵系统不是重点,用好才是重点。科学的养护决策(或者叫养护计划安排),靠的是对道路运营状况的评价,评价的基础数据来自于对道路、桥涵等的排查和检测。这两个系统可以对排查、检测的数据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分析和评价,应用好这两个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拍脑袋”的养护决策,更加合理的使用和安排有限的养护资金。每日及时更新调查、检测和养护维修数据,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电子数据档案,做到道路状况基础数据、检测数据和评价结果正确、查找方便,以适应各个管理层面上的需求。
5、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和施工。 全面建立标准化管理和施工体系,对日常、定期等巡查的方式、人员和频率作详细标准的规定,对常见的养护施工所需要的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流程等进行统一和规范。就可通过这样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管理、施工手册,规范和指导养护工作,使从事养护工作的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中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
6、要重视和抓好高速公路养护质量问题。养护工程质量,无论是小修还是中修罩面工程,其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养护工程中前修后坏的情况不断发生。修补的坑槽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又坏了,而且坑槽周围也发生了连锁破坏;灌缝的材料被车轮碾压后不久跑飞了;墙式护栏、波型护栏等表面的涂装刚刚刷过的油漆又脱落了;新加铺的路面不久就出现了病害,平整度还不如原来路面的好;刚刚补栽的树木又出现了枯死。重新修复这些前修后坏的设施,不仅造成养护资金上的浪费,而且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影响车辆通行和路容路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一是对养护管理工作不重视,养护管理人员配备的数量、素质满足不了现场需要,只能凑合着管理;二是养护方案不合适,即没有对症下药;三是养护质量差,即施工中原材料质量低劣、施工工艺不规范;四是养护管理人员、监管人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差;五是监管不到位。要做好养护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支能适应高速公路现代化养护的管理队伍,变被动养护为主动养护,变静止养护为动态养护,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再就是建立合理、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不断提高机械配备率和机械作业的占有率,保证高速公路养护的速度与质量。再其次养护工作要责任到人,建立各层次责任人档案,一旦出现养护质量问题,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追究责任。
7、要全面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养护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现场工作,例如巡查、检测、调查、施工和验收都需要在路上进行,作为养护管理人员,无论是领导或者是一般同志,都应该经常上路检查、指导养护工作。“二分之一”工作法就是一半的时间要在路上,各管理单位都要制定详细的“二分之一”工作法制度,坚持把一半的工作时间放在路上,检查和督促养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结束语:通过早期养护防止微小病害的进一步扩大,使高速公路经常保持原有技术状态和标准。及时安排日常养护、专项养护及大修保证高速公路良好行车环境。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并逐渐形成高速公路完好的使用及服务功能,及时治理随时出现的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这些就是养护管理应管的事。
参考资料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主编:周余明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年5月第1版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 养护与管理
高边坡病害的危害
自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以来,至今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建设历史已有20多年,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有10多个年头,但路堑高边坡的失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高速公路作为运输主干道,车流量大、行车速度快,一旦出现高边坡事故,将对交通运输和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并将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它目前仍然是高速公路管理中最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雨季,高速公路边坡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更为普遍:2004年4月,福建罗长高速公路发生了滑坡;2004年12月,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高边坡发生山体崩塌;2005年3月,上三高速公路发生了塌方;2005年5月,杭金衢高速公路发生了山体滑坡。这些事故严重威胁着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后果。总体来说,高速公路高边坡破坏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边坡破坏带来系列的工程问题和环境问题,严重的中断交通,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将对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并将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高边坡的表层破坏使水土流失,如不及时发现并治理,必将进一步诱发边坡的深层、浅层破坏。高边坡的浅层破坏造成边坡溜塌、落石,还危及行车安全,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高边坡深层破坏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除了在养护期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处治外,还往往中断交通,且处治后发生病害的边坡再进行治理时,技术和施工难度增加。
路堤高边坡破坏往往导致路面断板、开裂,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被称为难以解决的顽症,严重的情况是出现路堤整体滑动,中断交通,除给公路营运管理部门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给用路者带来难以估量的间接损失。
二、高边坡常见病害类型及整治方法
由于高边坡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失稳孕育条件各异,触发因素多样,因此,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性质、规模和危害常常是各有特点和多种多样的。为了确定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首先需要从坡体的物质组成、坡体结构特征、不利结构面发育状态、地下水富存条件与运移规律、以及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诱发因素对其高边坡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等条件出发,分析高边坡常发各种变形破坏现象的运动学特征,明确其相关病害现象描述的概念和意义。总结归纳常见高边坡变形破坏的运动学特征有剥、落、倒、崩、塌、错、滑、坍、溜、流等,如图1-1所示。
图1-1高边坡变形破坏运动特征
一般来说,基于山区高速公路的调查研究和相关既有研究成果,结合路堑高边坡工程病害的性质和规模,可总结归纳路堑高边坡常见病害包括坡面变形病害、坡体变形病害和防护加固工程结构变形病害等三个方面。
坡面变形病害一般包括:风化剥落、流石流泥(坡面冲刷)、掉块落石、溜坍等;坡体变形病害一般包括:崩塌、滑坡、坍塌、坍滑、倾倒、溃屈、错落等;防护加固工程结构变形破坏一般包括:坡面或地下排水工程设施损、坡面普通防护工程结构变形或破坏(如骨架、护墙、植草等)、桩墙等支挡工程变形或破坏、锚固工程变形和破坏(如锚喷、锚索或锚杆、钢筋混凝土梁或墩等)。
为了防止或避免路堑边坡发生上述工程病害,必须对有关路堑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对于路堑边坡防护加固工程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主要是基于抑制路堑边坡各种变形和破坏的可能性设计防护加固工程措施,包括坡面变形防护、浅表层变形防护、块体变形防护、深部变形防护、坡脚应力集中防护和地表地下水的引排处理等措施。其常见病害类型的防护加固工程对策可总结如表1-1所示。
表1-1 路堑边坡常见病害类型的防护加固工程对策
常见病害类型 防护加固工程对策
风化剥落、流石流泥、溜坍 植被护坡、圬工防护、喷浆防护、截排水
掉块落石 锚喷防护、岩面植草、主被动网、明洞棚洞
崩塌、倾倒 刷坡放缓、锚固注浆、岩面植草、截排水
滑坡 减重刷方、抗滑支挡、锚固注浆、截排水、避让
坍塌、坍滑 刷坡放缓、坡脚支挡、锚固注浆、截排水
溃屈 坡脚支挡、锚固注浆、截排水
错落 减重刷方、坡脚支挡、锚固注浆、截排水
三、高边坡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重点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特点及养护标准作出具体统一的规定,高速公路高边坡养护与管理工作各地都有不同的方法与措施。根据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实践经验,要做好高边坡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应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实施来提高相应的养护与管理水平,重点归纳如下:
1、调查研究,进行高边坡技术状况等级评价
高速公路在正常投入运行后,应及时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地质调查,收集高边坡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并逐一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后,根据调查所得有关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一般宜将高边坡划分为稳定性好、较好、较差和差几个等级。再根据其技术状况等级制定相应的养护与管理方案,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稳定性好的高边坡进行正常养护;稳定较好的进行小修保养;稳定性较差的需进行专项检查,再确定维修方案进行维修;稳定性差的要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并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
2、落实制度,开展高边坡养护巡(检)查工作
由于高边坡病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与多样性等特点,高速公路在投入营运后,针对高边坡应制定相应的巡(检)查制度,落实和明确相应的责任人,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高边坡巡(检)查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病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高边坡的养护巡(检)查一般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位移监测四种,根据不同的检查类型确定相应的检查方法和频率:日常检查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量测,每两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对锚索施工的边坡和地质情况较差的高边坡或高路堤检查频率应适当加密,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性气候,雨中加强巡查,雨过后1天内组织检查;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对高边坡各部位进行详细检查,一般安排在雨季或大暴雨后进行,每年检查二次;专项检查根据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所发现的问题视实际需要确定;位移监测以仪器监测和简易监测为主,按高边坡稳定性程度的不一致采用不同时间的监测工作,一般要求如下:(1)稳定性好或较好:每2个月监测1次,雨季或台风暴雨期加密监测;(2)稳定性差或较差:每1个月监测一次,雨季或强风暴雨期加密监测; (3)当发现高边坡变形加大或坡体出现不良地质现象时,应加密监测。
3、明确重点,注重高边坡排水设施的完善与维护
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的发生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下水活动状态对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是非常活跃的。大气降雨引起的坡表径流与入渗以及地下水位升降常成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集中发生的诱导因素。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潜在失稳面产生的静水压力、浮托力(或孔隙水压力)和渗透力,总体上增加了边坡失稳的下滑驱动力;另外地下水位的急剧升高将严重损伤近滑面区岩土的强度特性,同时地下水的浸润对坡体岩土和结构面夹层有很强的软化效应,总体上减小了边坡的抗滑能力,容易导致灾害的发生。所以在高边坡的养护管理中要十分注重对雨水的防范和处理,坚持高边坡日常防排水调查,并在雨季来临前对排水系统的完好情况、边坡冲刷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于堵塞的排水设施及时进行清理与疏通,并定期对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甚至无排水设施的高边坡进行排水设施的完善,使地表地下水等能及时得到排除,减少水患对高边坡的不利影响。
4、加强预防,及时处治高边坡的各种早期病害
由于高边坡病害的破坏力和危害性极大,对于高边坡检查中发现的各种病害应采用“治早治小、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一旦发现高边坡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高边坡处治方案设计,当多处高边坡同时发现病害时,应根据病害的轻重缓急与经费情况分期分批有计划的进行整治处理。所谓治坡先治水,对发生病害的边坡首先修复或完善地表地下排水设施;对遭到破坏的各种防护措施则以修补和加强为主;对病害严重的则以强支挡结构为主。补强加固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施设平台排水沟、截水天沟、支撑渗沟、平孔排水等疏排边坡地表地下水;修补植被或锚喷面,以保证边坡坡面防护形式的一致性;补强加固原有结构物;嵌补坡体坍滑、淘空较严重的边坡;施设SNS主、被动网,拦石墙和拦石网等防、拦边坡掉块落石;施设十字面板,锚索(杆)框架,地梁等锚固工程加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检测原有锚固工程,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等。
5、建立档案,做好高边坡内业资料的整理与完善工作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高边坡的情况,动态掌握高速公路高边坡的技术状况,对每处高边坡建立相应的专项档案,切实做到一坡一档。做好相应的日常档案记录,高边坡的档案内容应包括:高边坡基本数据表(包括高边坡的起讫桩号、防护类型、防护形式、结构高度、地质情况、防护高度、防护坡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坡面立面照片、技术状况评定等内容)、
高边坡日常、定期、专项检查记录表(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天气情况、检查内容、现状描述、病害照片、养护意见、整改情况等内容)、高边坡位移监测数据表(包括监测时间、观测桩位置及编号、监测数据等内容)、高边坡维修记录表(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方式、维修单位、维修费用等内容)。通过对高速公路高边坡档案资料的建立与不断积累完善,以便及时正确掌握高边坡的发展变化,了解其存在的隐患和病害情况,为科学的制定养护维修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积极开发和应用“高边坡养护管理系统”,对高边坡检查结果进行电子数据记录和图片保存,便于整体对比和查阅分析,对于不断提高高边坡的养护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