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变电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摘要:阐述了变电仿真培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采用相应的培训方案,指出现有的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仿真;培训
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电力职工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职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而变电运行岗位是供电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行人员责任重大,技能水平要求高,培训需求迫切。变电仿真培训是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的各类技术培训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仿真变电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根据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接线进行设计,为受培训学员提供一个近似的变电站工作平台。培训学员可以在仿真设备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因此,目前仿真培训已成为变电运行人员取证、复审、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技能竞赛等首选的手段和工具。
一、变电仿真培训分类
电力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的变电仿真培训,提高全体变电运行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根据现有的仿真系统培训目标的定位,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岗位取证培训
岗位取证培训主要分为上岗取证培训和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两大类。
上岗取证培训的人员,目前主要是新进员工,他们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其跨度相当大。他们具有一定的电气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缺乏,仿真培训将为这种跨越提供成功的对接。上岗取证培训,主要学习调度规程、倒闸操作规程,编写相对简单的倒闸操作票并根据操作票进行规范化的倒闸操作训练、设备的巡视及进行相对简单的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为他们快速胜任变电运行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对于取证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授、示范和操作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主。
2.岗位复审培训
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培训,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复审培训则以新版或新修订的与变电运行相关的规程、规定中新修订条款为内容进行宣贯,开展省调年度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及运行规定要点及反措宣贯、“四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的介绍和变电运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判断和处理、现场运行经验交流研讨。使受训的运行人员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对于复审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座、讨论交流、分析判断处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技术讲解。
3.职业技能鉴定前的培训和鉴定
以职业技能鉴定促进运行人员运行技术技能的提升,仿真站为将要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提供了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训练及技能鉴定的平台。帮助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较系统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各种事故和故障的现象、特点、分析判断和处理的方法,快速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仿真站的应用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地在变电站中进行推广和运用,新规程规定的不断实施,使变电运行人员,特别是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面临着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需求。开展事故预想并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推广执行任务令,二次回路操作规定,典型事故处理,大二次、调控一体化信号的分析处理,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安全管理培训,撰写专业技术、管理论文或总结(心得),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技能竞赛前集训和竞赛
为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会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推动了运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而仿真站是选拔参赛选手和赛前集训及竞赛的最好场所。近年来的这类比赛均在仿真站进行,因此以竞赛为目的的仿真训练比以提高运行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仿真培训更具针对性。改变了过去由于变电站操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技能竞赛考试只能“纸上谈兵”的局面。
二、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
1.仿真系统的仿真能力还不尽如人意
(1)硬仿真变电站。采用数学—物理模拟的硬仿真变电站受不可更改的模拟盘结构的限制,只能是一个相对典型的变电站界面,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培训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直观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但可扩充性差,而且不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目前已经被淘汰了。
(2)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可扩充性较好,而且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使用操作方便,系统反应速度较快,分组操作互不影响,但组内操作互相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不足。
(3)三维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是集控模式变电站仿真系统,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按照设备实物进行三维建模,形象逼真,具有较完善的变电站设备巡视功能。多人同时训练、互不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有所提升,但设备异常等仿真方面与现场实际情况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的差异。三维操作复杂,系统反应速度慢,对于年龄偏大、计算机“玩得”不是很熟练的学员,在仿真系统使用操作上造成较大的困难。
(4)集控站仿真系统(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是在集控模式仿真变电站上发展起来的,是仿真一个地区或省网部分地区的若干个变电站组成假想的电网,潮流和计算精度均存在问题。而且仿真集控站难以跟上电网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仿真系统与变电运行人员真正面对的工作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集控站运行人员在监盘、事故处理的训练上针对性虽然有所提升,但还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2.工学矛盾突出
由于电网迅猛发展,变电站也愈来愈多,运行人员总人数却不增反减。由于各供电企业实施少人值班、减人增效、减少培训成本等措施,执行定岗定编,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抽调已经定岗的运行人员脱产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工学矛盾相当突出。
3.对资深学员培训缺乏经验
目前的变电仿真培训主要是取证与复审两大类,对这两类培训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方法都是比较成熟的。但对资深人员的培训,如: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或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前的培训目前还比较缺乏经验,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三、对策
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变电仿真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培训中心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注重变电运行人员关键技术、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且采取以下的措施。
1.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仿真变电站功能,确保仿真的正确性、易维护性、易扩充性
仿真系统应具备操作简单、易于修改,便于维护的功能。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各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贴近实际运行中的变电站。同时还应提供与现场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相连接的接口,即可获取现场的实时数据,使仿真系统的基础数据更真实可信,尽可能地使仿真系统与现场保持一致性。
2.仿真系统的仿真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三维操作的便捷性,提升系统的反应速度
操作的便捷和系统反应快速,可以让培训的学员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专业技能上。另外,变电仿真系统不是建得愈多愈好,建得再多,也不能仿真系统内的所有变电站。关键在于能仿真系统内变电站的主要类型,关键在于完善,建一个站是一个站,每个站都能派上一个站的用场。否则,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财富。
3.软仿真变电站完全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具有完善的远程培训功能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依托电力系统局域网的技术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目前远程培训主要是针对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因为这部分员工的工学矛盾特别突出。
4.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原则
培训教师必须深入各供电企业调研培训需求,找出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学员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取最新技术设备信息,分析整理制作成课件后作为培训的内容。例如: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由原来的运行人员抽调来的)急需进行岗位培训。培训中心主动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通过调研后确定培训的内容为:主要设备典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动作条件及配合;地区调度控制中心信号类型、分类原则、分析处理;电网的理论知识;电网的倒闸操作和电网的事故处理等。从去年开始举办了十多期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上岗取证培训班,使监控人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快速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一. 选择题
1. 衡量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技术指标是电压、频率和(A)。
A.波形 B.电流 C.功率 D.负荷
2.一般电气设备的标示牌为(A)。
A.白底红字红边 B.白底红字绿边
C.白底黑字黑边 D.白底红字黑边
3.交流电流表或交流电压表指示的数值是(B)。
A.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D.瞬时值
4.纯电感在电路中是(B)元件。
A.耗能 B.不耗能 C.发电 D.发热
5.对于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流过人体的电流超过()mA时,就有致命危险。
A.20-30 B.30-40 C.40-50 D.50-100
6.变电站的110KV及以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一般要求不超过(B)。
A.+1% B.+2% C.+3% D.+4%
7.电力系统在很小的干扰下,能独立地恢复到其初始运行状况的能力,称为(B)。
A.初态稳定 B.静态稳定 C.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D.动态稳定
8.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B)始端的电压。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有时高于、有时低于
9.零序电压的特性是(A)。
A.接地故障点最高 B.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压最高
C.接地电阻大的地方零序电压高 D.接地故障点最低
10.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称为(C)。
A.内部过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大气过电压 D.事故过电压
11.交流电弧熄灭的时机在(B)。
A.电压过零时 B.电流过零时
C,电压幅值时 D,电流幅值时
12.SF6气体在(C)作用下会产生有毒气体。
A.高温 B.与空气接触 C.电弧 D.泄露
13.在人站立或行走通过有电流通过的地面,两脚间所承受的电压称为(A)。
A.跨步电压 B.接触电压 C.接地电压 D.过渡电压
14.距接地体处的跨步电压变化距离(B)。
A.10m以外为0 B,越接近接地处越大,越远则越小,20m时为0
C.30m以外为0 D.5m以内最小
15.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A)。
A.电压等级 B.绝缘等级 C.合格证 D.量程
二.简答题
1.SF6断路器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1)灭弧能力强,介质绝缘强度高,单元额定电压较高。
(2)在开断大电流时,产生的电弧电压不变,触头寿命长。
(3)切断小电流、电容电流时,过电压值较小,无需并联电阻。
(4)本体寿命高,检修周期长,维护方便。
(5)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噪声小。
2.油断路器油位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答:油断路器中的油起灭弧和绝缘作用,若油位过高,可能造成在切断故障电路时由于电弧与油作用分解出大量气体,产生压力过高而发生喷油现象,甚至由于缓冲空间减小而发生断路器油箱变形成爆炸事故。若油位过低,空气中的潮气进入油箱,使部件乃至灭弧室暴露在空气中,可能造成绝缘受潮故障,或由于油量少,在开断故障电路时产生压力过低 ,灭弧困难,使电弧烧坏触头和灭弧室甚至电弧冲出油面,高温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混入空气,引起爆炸。
一、培训基地概况
基地自2000年开办以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已成为省内一家特色鲜明、业绩突出,集调度中心、集控站、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电力仿真培训基地。
南京供电公司的“OPEN2000EMS能量管理系统”,于1999年底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运行,2000年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从2000年开始基地利用该系统的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逐步开展培训各类调度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并应用在市公司的反事故演习。
“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于2001年正式立项,并于2002年9月通过验收。依托该系统,2002年10月起正式用于变电站值班员的仿真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220kV、110kV和35kV集控站/变电站值班员。2003年初,后继项目“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启动,该系统于2004年2月开发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基地的仿真机增加了500kV变电站仿真和调度-变电综合仿真,培训对象扩展至500kV变电站值班员。
2009年中心为了更好的适应变电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与中国电科院签定了增加两个500kV仿真变电站和两个220kV仿真变电站三维多媒体坊真系统和500kV及220kV集控站仿真系统,现在已投入培训使用。到目前为止基地已有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仿真及500kV、220kV集中监控系统共计13套。
基地现有仿真机房总面积近500平方米,有仿真教学室五间,多媒体教室五间,用于培训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和集控站值班员,一次共可容纳200名学员培训;基地的内部服务器设有提供电力系统知识多媒体学习网站,通过基地内设的百兆网络,学员在机房可以访问网站,自助进行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电气符号查询等课件的学习。
目前,本仿真培训基地开展的业务主要有:500kV、220kV、110kV变电站、集控站值班员的仿真取证和复审培训和单元制等级工培训,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变电运行岗位培训、公司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已举办数期省、市公司变电站值班员的岗位技能竞赛和市公司迎峰度夏反事故演习。
基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心于电力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现有6名专职指导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同时为了突显电力系统专业培训的特点、满足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基地还从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检修公司、江苏省电科院及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仿真培训兼职教师,增强扩大基地师资队伍。
二、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
为加强对基地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基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仿真培训员工作标准》、《培训管理手册》、《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等,其中《培训管理手册》包含了大量二级文件,如《培训班管理制度》、《班主任制度》、《教师守则》、《学员守则》、《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仿真机房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等等。
基地设有标准的档案室,自基地建立之初,所有仿真系统的技术开发文档、仿真站相关设备资料、规程、教案、验收鉴定资料、各期培训班学员练习、考卷等资料统一分类归档。并利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对基地的各类管理制度、文件、每期培训班的计划、通知、经费、成绩、反馈等施行统一电子化管理,实现了培训管理流程的标准化。
三、培训教学管理
基地自举办仿真培训以来,十分重视仿真课程的开发与仿真教学特色的研究。提出了“立足电力需求,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思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争创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优秀基地:一是以供电企业员工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抓好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培训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二是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培训项目标准流程及系列标准文件,实现对培训质量的有效控制;三是引导和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锻炼教师,并发挥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电力系统专业院校的合作关系。
培训项目流程管理方面,基地严格按照《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对培训项目实行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培训项目实施中的:项目下达-培训需求调查-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考试、反馈与统计-资料归档几大环节均有明确规定,实行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培训各个环节有序、高效、可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学员和送培单位满意度的目的。
培训计划制定按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并且符合仿真培训理论和上机培训所占比例适中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了500kV、220kV、110kV变电仿真取证及复审培训,公司新进人员培训及变电职业工种等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能力培训等多种类型教学计划模板。在每次具体的培训开班之前,仿真教师与送培单位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制定适应不同对象的具体教学计划。
培训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时收集学员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教练、讲师、督导三种角色,并根据仿真教学的特点,引导学员在仿真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学习,激发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的培训氛围。
培训反馈和改进,每期培训中教师观察学员的反映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重点,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填写培训反馈表,反馈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水平、食宿安排等方面,有专人汇总反馈内容并总结培训效果,反馈汇总后向教师、培训班各组织者、送培单位培训结果归档。并定期回顾各期培训反馈数据,绘制各项指标变化曲线,作为采取改进措施的根据。
四、培训业绩
关键词:3D实景漫游技术 变电站培训 3D实景漫游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26-01
1 发展和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电力企业多利用变电站模拟仿真培训系统对变电站值班员进行培训。这种仿真培训系统的的应用,解决了因真实变电站现场设备不可随意操作带来的工作人员培训不便的难题。培训仿真系统以变电站为原型,测量变电站的各项场景数据和设备数据,通过几何建模和模型导入技术,利用造型软件(如3DS Studio, AutoCAD等)人工搭建3D模型,建立场景和仿真设备。营造出于与真实变电站主控室相似的环境,使受训人员尽可能达到类似于在变电站现场工作的感觉,但是这种仿真培训系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去测量现场、建立模型,工作量很大,成本也很高;另外还涉及到定位、数字化结构平面、转换现存CAD数据,对计算机的运行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要求较高;其中漫游场景是由人工建模而成,然后由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光照模型绘制,色彩层次没有真实场景丰富,且带有明显的美工痕迹,不能逼真地再现真实场景,真实感不强。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研究的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则是就是基于虚拟实景(境)技术的一种虚拟漫游技术,而这种技术又是通过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设计和实现的(也称基于图像的虚拟场景漫游技术)。
2 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的实现
2.1 3D实景漫游技术的原理
3D全景漫游技术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是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原理是将相机环360°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并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互联网上显示,让使用者能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左可右、可近可远观看物体或场景。3D全景技术是一种桌面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D图形技术。3D全景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地拍摄,有照片级的真实感,是真实场景的3D展现;二是有一定的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选择自己的视角,任意放大和缩小,如亲临现场般环视、俯瞰和仰视;三是不需要单独下载插件,一个小小的java程序,自动下载后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全景照片,或者使用quick time播放器直接观看。并且,全景图片文件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与还原算法,文件较小,一般只有100~150 k,利于网络传输。
3D实景漫游技术主要依靠Silverlight渲染技术实现3D实景漫游平台的构建。Silverlight渲染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倍受关注的场景建模和绘制技术,也是目前虚拟场景漫游领域中的主流技术,原理是基于球形环境映射原理(Spherical Environment Mapping)。球形环境映射是模拟在球体表面产生环境映射的技术,通过对普通贴图的UV坐标进行调整计算来产生在球体表面应产生的扭曲。UV的计算利用球体表面的法线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u=Nx/2+0.5 v=Ny/2+0.5。计算公式中的Nx和Ny是表面法线的x和y分量,除以2将区间限制在[-0.5,0.5],+0.5将区间调整至UV坐标应在的[0,1]区间。在这个公式的计算下,当球体正中表面法线正对摄像机的地方,坐标不会有任何扭曲;周围点依次随着Nx和Ny分量的增大而产生扭曲。而球体背面的剔除面可以根据法线Z分量的正负来判断。因此这种技术实现主要通过将一张带有周围环境的贴图进行扭曲渲染,将其进行球形扭曲化以达到模拟现实的效果。基于该技术原理采用了微软推出的高级着色器语言(High Level Shader Language,简称HLSL),HLSL的主要作用为将一些复杂的图像处理,快速而又有效率地在显示卡上完成。
2.2 3D实景培训平台的构建
3D实景漫游平台系统由数据库、Web Service服务、Web端及必要的辅助工具组成。数据库负责管理和保存数据;Web端用于系统展示。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变电站内3D实景漫游、设备台账信息管理、SVG一次接线图仿真、雷达地图、地图导航、指定巡检路线、场景设备定位、热点展示、模拟操作视频&动画观看、制度管理、资料上传&下载、在线测试等多项功能。
3D实景漫游平台的构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搭建数据库。可新购或使用原有数据服务器)上搭建一个3D实景漫游平台的数据库用于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构架Webservice服务。在服务器(与数据库同一服务器)上构建Webservice服务,为未来可能的数据的采集与通讯提供服务。
(3)构架Web程序。在服务器(与数据库、WCF服务在同一服务器)上构架Web程序,为系统和模块的人机界面和数据展示提供服务。
(4)展示插件代码的内嵌。将3D实景漫游平台的展示插件嵌入到需用于展示的门户网站的网页中,通过点击门户网站的特定模块进行展示。
(5)场景和设备信息采集。由工程人员前往变电站现场使用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及其它必要配件等设备对现场场景、设备进行取景拍摄,并保证拍摄的图片清晰美观利用合图工具将图片合成实景漫游图并上传由工程人员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必要的美工处理后,利用合图工具将拍摄回来一个场景的6张照片合并为一张全景图,然后通过Web端将图片上传至数据库中。
(6)Web端配置。经过上述七个步骤的操作,实现了3D实景漫游平台的构建。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打开指定的网址时,平台会利用Silverlight渲染技术将第6步骤合成的全景图经过球形渲染展现给用户,使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操作或以自动巡游模式实现在变电站内360度全方位的虚拟实景漫游体验。
3 结语
本文深入介绍了3D实景漫游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原理,并以广东电网公司汕尾供电局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的开发和实践经验为例,详细描述了变电站3D实景漫游平台构建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步骤。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变电站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供电局和变电站的培训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和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变电站;仿真;应用
作者简介:周秧(1981-),女,浙江诸暨人,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讲师;蒋吉荪(1962-),男,浙江建德人,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工程师,高级技师。(浙江 建德 3116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025-02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目前针对变电站运行人员培训的主要工具之一。由于电力系统自身的特殊性,电力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瞬时性等特点,日常工作中运行人员很难在真实运行的设备上进行训练,不能将运行的系统当作试验品,更不允许人为设置一些事故用于培训。因此,目前普遍采用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建立一个与实际变电站运行状况相似的仿真变电站。运行人员可以在这个仿真变电站里进行运行工况监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缺陷及事故处理等能力的训练。
一、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经过多年的开发、升级提高,目前变电站环境是三维逼真的,人机交互是和谐友好的,高效地模拟变电站的各种运行和操作。
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包含35kV、110kV、220kV和500kV四个电压等级,是联合电网型仿真系统,同一电压等级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之间均有联系,与目前的电网现状相一致,使培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同一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不同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正常的运行方式多样化,有双母线带旁路、双母线、双母单分段、单母分段、内桥接线等形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形式也是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原理的结合,充分满足了培训需求多样性的要求,可以适应来自不同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能够满足各等级、各岗位运行人员的培训。
二、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对增强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运行技术素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培训方式所不可能替代的独特优势,可以让“教—学—练”的培训模式发挥到极致,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1.运行工况监视培训
运行工况监视是对变电站内的日常信息进行监视,以达到掌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及电网潮流分布情况,保证正常运行的目的。目前采用的是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微机监控系统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
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工作是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学员可以在仿真系统上学习监视的内容,能够掌握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系统情况,不正常的情况有哪些,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处理。
2.设备巡视培训
设备巡视检查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对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中的设备很多,运行人员在设备正常运行时需巡视,设备出现异常时需巡视,电网或设备发生事故时也要巡视,这就要求运行人员掌握变电站中的每个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巡视内容。
设备巡视工作每名变电站运行人员在工作中都在做,但是很多都是走形式,做表面的工作,很少有人可以将设备巡视工作做到位、做好。就以主变压器为例,在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侧重的内容不一致,作为一名合格的变电站值班员是需要掌握的。
仿真培训系统逼真的三维画面,使参培人员可以简单、自如地在仿真变电站里随意走动,对设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查,把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起来。教员可以对设备设置异常,培养学员在巡视检查时候发现设备缺陷的能力,如瓷瓶有裂纹、设备发红过热、设备渗漏油等。
3.倒闸操作培训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着变电站以及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关系着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熟练并正确地进行倒闸操作,是每一个运行人员必须达到的基本技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提供了对运行人员培养规范化操作习惯、操作术语、防止误操作等的训练。培训人员可以按照倒闸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从接受调度操作预令开始,拟票、审票,准备工器具,危险点分析预控,接到调度的正令后依照操作步骤进行准确有序地操作,直到倒闸操作完毕,汇报调度,签销操作票。这样既符合现场的操作程序和习惯,也使运行人员感到更加真实,从而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通过倒闸操作培训,可以使运行人员学会如何规范地接受调度下达的指令,如何规范地使用术语与调度交流,能够正确、迅速地填写操作票,且能够理解每一步操作步骤的意义,而不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这样就可以将学习到的技能举一反三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可以进行各种设备的倒闸操作,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旁路开关代出线(主变)开关的操作等,不仅包含了一次设备的操作,也有二次设备的操作。在进行倒闸操作培训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相关的规程、制度融入进去,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倒闸操作的过程,还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其他相关技术水平。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仿真培训系统与实际变电站一样,会发出相应的各种音响、信号,同时可以在相应的设备上看到因误操作所引起的事故现象及保护动作情况。通过模拟误操作的培训,可以加深运行人员对误操作所引起的严重后果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运行人员处理误操作所引起事故的能力,做到临危不乱。
4.缺陷处理培训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缺陷是指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或异常运行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将可能逐渐严重,甚至发展成为事故,或造成事故的扩大。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在不间断地长时间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缺陷,故发现缺陷并会处理缺陷是运行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缺陷可分为紧急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类,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种类型的缺陷。通过培训,学员可以学会发现缺陷后,如何给缺陷定性,如何处理缺陷,并且能够掌握最优的处理方案。一个缺陷出现后,可以有多种处理的方案,其中一个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运行人员的缺陷处理能力,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5.事故处理培训
事故处理能力是反映运行人员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发生一个事故,能够对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并能够给出完整的、合理的、可行的处理方案。把一个事故处理完整,需要人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性能日益完善,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是日趋降低。运行人员在现场遇到事故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事故处理能力的培养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一旦发生事故,运行人员就会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分析事故原因,如何判断事故性质,如何查找故障点,如何汇报调度,如何处理事故。因此,事故处理的培训是运行人员培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