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变电培训范文

变电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变电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变电培训

篇1

论文摘要:阐述了变电仿真培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采用相应的培训方案,指出现有的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仿真;培训

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电力职工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职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而变电运行岗位是供电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行人员责任重大,技能水平要求高,培训需求迫切。变电仿真培训是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的各类技术培训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仿真变电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根据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接线进行设计,为受培训学员提供一个近似的变电站工作平台。培训学员可以在仿真设备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因此,目前仿真培训已成为变电运行人员取证、复审、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技能竞赛等首选的手段和工具。

一、变电仿真培训分类

电力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的变电仿真培训,提高全体变电运行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根据现有的仿真系统培训目标的定位,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岗位取证培训

岗位取证培训主要分为上岗取证培训和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两大类。

上岗取证培训的人员,目前主要是新进员工,他们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其跨度相当大。他们具有一定的电气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缺乏,仿真培训将为这种跨越提供成功的对接。上岗取证培训,主要学习调度规程、倒闸操作规程,编写相对简单的倒闸操作票并根据操作票进行规范化的倒闸操作训练、设备的巡视及进行相对简单的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为他们快速胜任变电运行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对于取证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授、示范和操作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主。

2.岗位复审培训

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培训,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复审培训则以新版或新修订的与变电运行相关的规程、规定中新修订条款为内容进行宣贯,开展省调年度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及运行规定要点及反措宣贯、“四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的介绍和变电运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判断和处理、现场运行经验交流研讨。使受训的运行人员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对于复审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座、讨论交流、分析判断处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技术讲解。

3.职业技能鉴定前的培训和鉴定

以职业技能鉴定促进运行人员运行技术技能的提升,仿真站为将要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提供了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训练及技能鉴定的平台。帮助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较系统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各种事故和故障的现象、特点、分析判断和处理的方法,快速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仿真站的应用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地在变电站中进行推广和运用,新规程规定的不断实施,使变电运行人员,特别是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面临着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需求。开展事故预想并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推广执行任务令,二次回路操作规定,典型事故处理,大二次、调控一体化信号的分析处理,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安全管理培训,撰写专业技术、管理论文或总结(心得),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技能竞赛前集训和竞赛

为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会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推动了运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而仿真站是选拔参赛选手和赛前集训及竞赛的最好场所。近年来的这类比赛均在仿真站进行,因此以竞赛为目的的仿真训练比以提高运行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仿真培训更具针对性。改变了过去由于变电站操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技能竞赛考试只能“纸上谈兵”的局面。

二、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

1.仿真系统的仿真能力还不尽如人意

(1)硬仿真变电站。采用数学—物理模拟的硬仿真变电站受不可更改的模拟盘结构的限制,只能是一个相对典型的变电站界面,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培训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直观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但可扩充性差,而且不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目前已经被淘汰了。

(2)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可扩充性较好,而且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使用操作方便,系统反应速度较快,分组操作互不影响,但组内操作互相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不足。

(3)三维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是集控模式变电站仿真系统,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按照设备实物进行三维建模,形象逼真,具有较完善的变电站设备巡视功能。多人同时训练、互不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有所提升,但设备异常等仿真方面与现场实际情况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的差异。三维操作复杂,系统反应速度慢,对于年龄偏大、计算机“玩得”不是很熟练的学员,在仿真系统使用操作上造成较大的困难。

(4)集控站仿真系统(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是在集控模式仿真变电站上发展起来的,是仿真一个地区或省网部分地区的若干个变电站组成假想的电网,潮流和计算精度均存在问题。而且仿真集控站难以跟上电网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仿真系统与变电运行人员真正面对的工作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集控站运行人员在监盘、事故处理的训练上针对性虽然有所提升,但还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2.工学矛盾突出

由于电网迅猛发展,变电站也愈来愈多,运行人员总人数却不增反减。由于各供电企业实施少人值班、减人增效、减少培训成本等措施,执行定岗定编,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抽调已经定岗的运行人员脱产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工学矛盾相当突出。

3.对资深学员培训缺乏经验

目前的变电仿真培训主要是取证与复审两大类,对这两类培训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方法都是比较成熟的。但对资深人员的培训,如: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或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前的培训目前还比较缺乏经验,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三、对策

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变电仿真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培训中心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注重变电运行人员关键技术、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且采取以下的措施。

1.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仿真变电站功能,确保仿真的正确性、易维护性、易扩充性

仿真系统应具备操作简单、易于修改,便于维护的功能。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各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贴近实际运行中的变电站。同时还应提供与现场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相连接的接口,即可获取现场的实时数据,使仿真系统的基础数据更真实可信,尽可能地使仿真系统与现场保持一致性。

2.仿真系统的仿真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三维操作的便捷性,提升系统的反应速度

操作的便捷和系统反应快速,可以让培训的学员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专业技能上。另外,变电仿真系统不是建得愈多愈好,建得再多,也不能仿真系统内的所有变电站。关键在于能仿真系统内变电站的主要类型,关键在于完善,建一个站是一个站,每个站都能派上一个站的用场。否则,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财富。

3.软仿真变电站完全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具有完善的远程培训功能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依托电力系统局域网的技术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目前远程培训主要是针对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因为这部分员工的工学矛盾特别突出。

4.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原则

培训教师必须深入各供电企业调研培训需求,找出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学员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取最新技术设备信息,分析整理制作成课件后作为培训的内容。例如: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由原来的运行人员抽调来的)急需进行岗位培训。培训中心主动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通过调研后确定培训的内容为:主要设备典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动作条件及配合;地区调度控制中心信号类型、分类原则、分析处理;电网的理论知识;电网的倒闸操作和电网的事故处理等。从去年开始举办了十多期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上岗取证培训班,使监控人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快速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篇2

一. 选择题

1. 衡量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技术指标是电压、频率和(A)。

A.波形       B.电流        C.功率         D.负荷

2.一般电气设备的标示牌为(A)。

A.白底红字红边                    B.白底红字绿边

C.白底黑字黑边                    D.白底红字黑边

3.交流电流表或交流电压表指示的数值是(B)。

A.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D.瞬时值

4.纯电感在电路中是(B)元件。

A.耗能         B.不耗能      C.发电         D.发热

5.对于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流过人体的电流超过()mA时,就有致命危险。

A.20-30      B.30-40       C.40-50       D.50-100

6.变电站的110KV及以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一般要求不超过(B)。

A.+1%        B.+2%         C.+3%        D.+4%

7.电力系统在很小的干扰下,能独立地恢复到其初始运行状况的能力,称为(B)。

A.初态稳定   B.静态稳定    C.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D.动态稳定

8.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B)始端的电压。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有时高于、有时低于 

9.零序电压的特性是(A)。

A.接地故障点最高            B.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压最高

C.接地电阻大的地方零序电压高    D.接地故障点最低

10.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称为(C)。

A.内部过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大气过电压   D.事故过电压

11.交流电弧熄灭的时机在(B)。

A.电压过零时                  B.电流过零时

C,电压幅值时                  D,电流幅值时

12.SF6气体在(C)作用下会产生有毒气体。

A.高温        B.与空气接触     C.电弧      D.泄露

13.在人站立或行走通过有电流通过的地面,两脚间所承受的电压称为(A)。

A.跨步电压    B.接触电压     C.接地电压    D.过渡电压

14.距接地体处的跨步电压变化距离(B)。

A.10m以外为0     B,越接近接地处越大,越远则越小,20m时为0

C.30m以外为0     D.5m以内最小

15.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A)。

A.电压等级    B.绝缘等级     C.合格证     D.量程

二.简答题

1.SF6断路器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1)灭弧能力强,介质绝缘强度高,单元额定电压较高。

(2)在开断大电流时,产生的电弧电压不变,触头寿命长。

(3)切断小电流、电容电流时,过电压值较小,无需并联电阻。

(4)本体寿命高,检修周期长,维护方便。

(5)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噪声小。

2.油断路器油位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答:油断路器中的油起灭弧和绝缘作用,若油位过高,可能造成在切断故障电路时由于电弧与油作用分解出大量气体,产生压力过高而发生喷油现象,甚至由于缓冲空间减小而发生断路器油箱变形成爆炸事故。若油位过低,空气中的潮气进入油箱,使部件乃至灭弧室暴露在空气中,可能造成绝缘受潮故障,或由于油量少,在开断故障电路时产生压力过低 ,灭弧困难,使电弧烧坏触头和灭弧室甚至电弧冲出油面,高温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混入空气,引起爆炸。

 

篇3

一、培训基地概况

基地自2000年开办以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已成为省内一家特色鲜明、业绩突出,集调度中心、集控站、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电力仿真培训基地。

南京供电公司的“OPEN2000EMS能量管理系统”,于1999年底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运行,2000年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从2000年开始基地利用该系统的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逐步开展培训各类调度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并应用在市公司的反事故演习。

“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于2001年正式立项,并于2002年9月通过验收。依托该系统,2002年10月起正式用于变电站值班员的仿真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220kV、110kV和35kV集控站/变电站值班员。2003年初,后继项目“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启动,该系统于2004年2月开发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基地的仿真机增加了500kV变电站仿真和调度-变电综合仿真,培训对象扩展至500kV变电站值班员。

2009年中心为了更好的适应变电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与中国电科院签定了增加两个500kV仿真变电站和两个220kV仿真变电站三维多媒体坊真系统和500kV及220kV集控站仿真系统,现在已投入培训使用。到目前为止基地已有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仿真及500kV、220kV集中监控系统共计13套。

基地现有仿真机房总面积近500平方米,有仿真教学室五间,多媒体教室五间,用于培训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和集控站值班员,一次共可容纳200名学员培训;基地的内部服务器设有提供电力系统知识多媒体学习网站,通过基地内设的百兆网络,学员在机房可以访问网站,自助进行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电气符号查询等课件的学习。

目前,本仿真培训基地开展的业务主要有:500kV、220kV、110kV变电站、集控站值班员的仿真取证和复审培训和单元制等级工培训,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变电运行岗位培训、公司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已举办数期省、市公司变电站值班员的岗位技能竞赛和市公司迎峰度夏反事故演习。

基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心于电力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现有6名专职指导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同时为了突显电力系统专业培训的特点、满足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基地还从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检修公司、江苏省电科院及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仿真培训兼职教师,增强扩大基地师资队伍。

二、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

为加强对基地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基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仿真培训员工作标准》、《培训管理手册》、《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等,其中《培训管理手册》包含了大量二级文件,如《培训班管理制度》、《班主任制度》、《教师守则》、《学员守则》、《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仿真机房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等等。

基地设有标准的档案室,自基地建立之初,所有仿真系统的技术开发文档、仿真站相关设备资料、规程、教案、验收鉴定资料、各期培训班学员练习、考卷等资料统一分类归档。并利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对基地的各类管理制度、文件、每期培训班的计划、通知、经费、成绩、反馈等施行统一电子化管理,实现了培训管理流程的标准化。

三、培训教学管理

基地自举办仿真培训以来,十分重视仿真课程的开发与仿真教学特色的研究。提出了“立足电力需求,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思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争创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优秀基地:一是以供电企业员工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抓好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培训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二是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培训项目标准流程及系列标准文件,实现对培训质量的有效控制;三是引导和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锻炼教师,并发挥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电力系统专业院校的合作关系。

培训项目流程管理方面,基地严格按照《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对培训项目实行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培训项目实施中的:项目下达-培训需求调查-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考试、反馈与统计-资料归档几大环节均有明确规定,实行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培训各个环节有序、高效、可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学员和送培单位满意度的目的。

培训计划制定按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并且符合仿真培训理论和上机培训所占比例适中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了500kV、220kV、110kV变电仿真取证及复审培训,公司新进人员培训及变电职业工种等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能力培训等多种类型教学计划模板。在每次具体的培训开班之前,仿真教师与送培单位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制定适应不同对象的具体教学计划。

培训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时收集学员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教练、讲师、督导三种角色,并根据仿真教学的特点,引导学员在仿真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学习,激发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的培训氛围。

培训反馈和改进,每期培训中教师观察学员的反映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重点,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填写培训反馈表,反馈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水平、食宿安排等方面,有专人汇总反馈内容并总结培训效果,反馈汇总后向教师、培训班各组织者、送培单位培训结果归档。并定期回顾各期培训反馈数据,绘制各项指标变化曲线,作为采取改进措施的根据。

四、培训业绩

篇4

关键词:3D实景漫游技术 变电站培训 3D实景漫游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126-01

1 发展和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电力企业多利用变电站模拟仿真培训系统对变电站值班员进行培训。这种仿真培训系统的的应用,解决了因真实变电站现场设备不可随意操作带来的工作人员培训不便的难题。培训仿真系统以变电站为原型,测量变电站的各项场景数据和设备数据,通过几何建模和模型导入技术,利用造型软件(如3DS Studio, AutoCAD等)人工搭建3D模型,建立场景和仿真设备。营造出于与真实变电站主控室相似的环境,使受训人员尽可能达到类似于在变电站现场工作的感觉,但是这种仿真培训系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去测量现场、建立模型,工作量很大,成本也很高;另外还涉及到定位、数字化结构平面、转换现存CAD数据,对计算机的运行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要求较高;其中漫游场景是由人工建模而成,然后由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光照模型绘制,色彩层次没有真实场景丰富,且带有明显的美工痕迹,不能逼真地再现真实场景,真实感不强。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研究的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则是就是基于虚拟实景(境)技术的一种虚拟漫游技术,而这种技术又是通过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设计和实现的(也称基于图像的虚拟场景漫游技术)。

2 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的实现

2.1 3D实景漫游技术的原理

3D全景漫游技术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是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原理是将相机环360°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并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互联网上显示,让使用者能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左可右、可近可远观看物体或场景。3D全景技术是一种桌面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D图形技术。3D全景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地拍摄,有照片级的真实感,是真实场景的3D展现;二是有一定的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选择自己的视角,任意放大和缩小,如亲临现场般环视、俯瞰和仰视;三是不需要单独下载插件,一个小小的java程序,自动下载后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全景照片,或者使用quick time播放器直接观看。并且,全景图片文件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与还原算法,文件较小,一般只有100~150 k,利于网络传输。

3D实景漫游技术主要依靠Silverlight渲染技术实现3D实景漫游平台的构建。Silverlight渲染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倍受关注的场景建模和绘制技术,也是目前虚拟场景漫游领域中的主流技术,原理是基于球形环境映射原理(Spherical Environment Mapping)。球形环境映射是模拟在球体表面产生环境映射的技术,通过对普通贴图的UV坐标进行调整计算来产生在球体表面应产生的扭曲。UV的计算利用球体表面的法线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u=Nx/2+0.5 v=Ny/2+0.5。计算公式中的Nx和Ny是表面法线的x和y分量,除以2将区间限制在[-0.5,0.5],+0.5将区间调整至UV坐标应在的[0,1]区间。在这个公式的计算下,当球体正中表面法线正对摄像机的地方,坐标不会有任何扭曲;周围点依次随着Nx和Ny分量的增大而产生扭曲。而球体背面的剔除面可以根据法线Z分量的正负来判断。因此这种技术实现主要通过将一张带有周围环境的贴图进行扭曲渲染,将其进行球形扭曲化以达到模拟现实的效果。基于该技术原理采用了微软推出的高级着色器语言(High Level Shader Language,简称HLSL),HLSL的主要作用为将一些复杂的图像处理,快速而又有效率地在显示卡上完成。

2.2 3D实景培训平台的构建

3D实景漫游平台系统由数据库、Web Service服务、Web端及必要的辅助工具组成。数据库负责管理和保存数据;Web端用于系统展示。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变电站内3D实景漫游、设备台账信息管理、SVG一次接线图仿真、雷达地图、地图导航、指定巡检路线、场景设备定位、热点展示、模拟操作视频&动画观看、制度管理、资料上传&下载、在线测试等多项功能。

3D实景漫游平台的构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搭建数据库。可新购或使用原有数据服务器)上搭建一个3D实景漫游平台的数据库用于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构架Webservice服务。在服务器(与数据库同一服务器)上构建Webservice服务,为未来可能的数据的采集与通讯提供服务。

(3)构架Web程序。在服务器(与数据库、WCF服务在同一服务器)上构架Web程序,为系统和模块的人机界面和数据展示提供服务。

(4)展示插件代码的内嵌。将3D实景漫游平台的展示插件嵌入到需用于展示的门户网站的网页中,通过点击门户网站的特定模块进行展示。

(5)场景和设备信息采集。由工程人员前往变电站现场使用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及其它必要配件等设备对现场场景、设备进行取景拍摄,并保证拍摄的图片清晰美观利用合图工具将图片合成实景漫游图并上传由工程人员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必要的美工处理后,利用合图工具将拍摄回来一个场景的6张照片合并为一张全景图,然后通过Web端将图片上传至数据库中。

(6)Web端配置。经过上述七个步骤的操作,实现了3D实景漫游平台的构建。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打开指定的网址时,平台会利用Silverlight渲染技术将第6步骤合成的全景图经过球形渲染展现给用户,使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操作或以自动巡游模式实现在变电站内360度全方位的虚拟实景漫游体验。

3 结语

本文深入介绍了3D实景漫游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原理,并以广东电网公司汕尾供电局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的开发和实践经验为例,详细描述了变电站3D实景漫游平台构建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步骤。变电站3D实景培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变电站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供电局和变电站的培训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和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变电站;仿真;应用

作者简介:周秧(1981-),女,浙江诸暨人,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讲师;蒋吉荪(1962-),男,浙江建德人,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工程师,高级技师。(浙江 建德 3116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025-02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目前针对变电站运行人员培训的主要工具之一。由于电力系统自身的特殊性,电力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瞬时性等特点,日常工作中运行人员很难在真实运行的设备上进行训练,不能将运行的系统当作试验品,更不允许人为设置一些事故用于培训。因此,目前普遍采用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建立一个与实际变电站运行状况相似的仿真变电站。运行人员可以在这个仿真变电站里进行运行工况监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缺陷及事故处理等能力的训练。

一、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经过多年的开发、升级提高,目前变电站环境是三维逼真的,人机交互是和谐友好的,高效地模拟变电站的各种运行和操作。

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包含35kV、110kV、220kV和500kV四个电压等级,是联合电网型仿真系统,同一电压等级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之间均有联系,与目前的电网现状相一致,使培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同一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不同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正常的运行方式多样化,有双母线带旁路、双母线、双母单分段、单母分段、内桥接线等形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形式也是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原理的结合,充分满足了培训需求多样性的要求,可以适应来自不同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能够满足各等级、各岗位运行人员的培训。

二、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对增强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运行技术素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培训方式所不可能替代的独特优势,可以让“教—学—练”的培训模式发挥到极致,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1.运行工况监视培训

运行工况监视是对变电站内的日常信息进行监视,以达到掌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及电网潮流分布情况,保证正常运行的目的。目前采用的是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微机监控系统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

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工作是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学员可以在仿真系统上学习监视的内容,能够掌握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系统情况,不正常的情况有哪些,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处理。

2.设备巡视培训

设备巡视检查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对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中的设备很多,运行人员在设备正常运行时需巡视,设备出现异常时需巡视,电网或设备发生事故时也要巡视,这就要求运行人员掌握变电站中的每个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巡视内容。

设备巡视工作每名变电站运行人员在工作中都在做,但是很多都是走形式,做表面的工作,很少有人可以将设备巡视工作做到位、做好。就以主变压器为例,在正常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时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侧重的内容不一致,作为一名合格的变电站值班员是需要掌握的。

仿真培训系统逼真的三维画面,使参培人员可以简单、自如地在仿真变电站里随意走动,对设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查,把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起来。教员可以对设备设置异常,培养学员在巡视检查时候发现设备缺陷的能力,如瓷瓶有裂纹、设备发红过热、设备渗漏油等。

3.倒闸操作培训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着变电站以及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关系着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熟练并正确地进行倒闸操作,是每一个运行人员必须达到的基本技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提供了对运行人员培养规范化操作习惯、操作术语、防止误操作等的训练。培训人员可以按照倒闸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从接受调度操作预令开始,拟票、审票,准备工器具,危险点分析预控,接到调度的正令后依照操作步骤进行准确有序地操作,直到倒闸操作完毕,汇报调度,签销操作票。这样既符合现场的操作程序和习惯,也使运行人员感到更加真实,从而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通过倒闸操作培训,可以使运行人员学会如何规范地接受调度下达的指令,如何规范地使用术语与调度交流,能够正确、迅速地填写操作票,且能够理解每一步操作步骤的意义,而不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这样就可以将学习到的技能举一反三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可以进行各种设备的倒闸操作,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旁路开关代出线(主变)开关的操作等,不仅包含了一次设备的操作,也有二次设备的操作。在进行倒闸操作培训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相关的规程、制度融入进去,不但能够熟练掌握倒闸操作的过程,还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其他相关技术水平。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仿真培训系统与实际变电站一样,会发出相应的各种音响、信号,同时可以在相应的设备上看到因误操作所引起的事故现象及保护动作情况。通过模拟误操作的培训,可以加深运行人员对误操作所引起的严重后果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运行人员处理误操作所引起事故的能力,做到临危不乱。

4.缺陷处理培训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缺陷是指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或异常运行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将可能逐渐严重,甚至发展成为事故,或造成事故的扩大。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在不间断地长时间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缺陷,故发现缺陷并会处理缺陷是运行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缺陷可分为紧急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类,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种类型的缺陷。通过培训,学员可以学会发现缺陷后,如何给缺陷定性,如何处理缺陷,并且能够掌握最优的处理方案。一个缺陷出现后,可以有多种处理的方案,其中一个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运行人员的缺陷处理能力,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5.事故处理培训

事故处理能力是反映运行人员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发生一个事故,能够对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并能够给出完整的、合理的、可行的处理方案。把一个事故处理完整,需要人员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性能日益完善,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是日趋降低。运行人员在现场遇到事故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事故处理能力的培养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一旦发生事故,运行人员就会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分析事故原因,如何判断事故性质,如何查找故障点,如何汇报调度,如何处理事故。因此,事故处理的培训是运行人员培训的重中之重。

篇6

关键词:变电站 培训仿真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161-01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能够全面,逼真,还原变电站实际一二次设备,如主控室、控制屏、保护屏及设备连接状况,可在计算机监控界面、三维设备场景进行相应操作,采用鼠标点击的操作方式,简单、直观、易学。准确的仿真扰动发生时刻和其后时间内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实时计算各种复杂故障和组合故障,事故设置更加灵活、更加随机,能设置成千种事故题目,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操作性。

1、仿真系统的特点

(1)仿真范围全面,电压等级从330kV-10kV(包括380V所用部分),逼真,一二次设备均按实际设备比例设计,主接线典型,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操作性。

(2)仿真系统采用带有数学模型的全范围仿真,能逼真地反映电网、变电站的运行工况及各种物理量的变化。

(3)基于Web技术的远程培训,学员可以在网络内的任何一台终端登录服务器利用仿真程序进行仿真培训,完成仿真操作培训、讨论和答疑等功能。

(4)实时故障计算可以计算各种复杂故障和组合故障,事故设置更加灵活、更加随机,能设置成千种事故题目。

(5)采用多媒体技术,仿真界面效果逼真。基于3D技术的多媒体变电站一次设备现场环境仿真,完成现场设备的操作和巡视。

2、仿真软件系统

2.1 系统模型

(1)通过一次建模和二次建模形成的虚拟变电站仿真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建模,主要进行初始潮流运算、故障计算分析、一次设备状态、二次设备状态、设备操作的处理;

(2)负责与综合仿真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的通讯和数据交换的功能;

(3)实现调试、复归、快照/导回、故障设置、培训计划及教案生成、状态监视、事件管理/记录、事件记录信息打印、五防措施投切等功能。

2.2 监控系统

模拟仿真变电站原厂家的监控后台系统,其界面和操作方法与实际系统一致,可培训运行人员对监控系统的使用和了解。能够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多种报警方式(简报信息窗报警与语音报警、故障推画面告警)、自动控制与调节、图形显示(接线图、潮流图及信息量图)、报表功能、记录功能、综合电压与无功调节功能,及完整再现四遥操作功能。

2.3 二次保护控制装置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中央信号、故障录波、测量仪表、直流系统、备用电源自投、远动装置、微机五防、安控装置等。包括上述各回路中的压板、试验端子、熔丝、按钮、信号灯。各种保护及控制屏的界面与实际设备一致,尽可能逼真地反映变电站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及自动装置等的各种运行工况、各种功能和操作切换。

2.4 一次设备三维场景

仿真系统的一次设备及就地操作采用三维虚拟现实视景仿真,逼真地再现变电站现场场地、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操作机构、冷却系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电容器、高压熔断器、站用变压器以及整流机组、直流开关、直流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及设备的操作过程、动作过程和正常运行是的设备状态。

3、仿真系统功能

3.1 日常操作、监盘培训

3.1.1 监盘和抄表

实现变电运行人员的监盘工作:包括一、二次系统的运行监视,站用电交流系统的运行监视,站用电直流系统的运行监视。

3.1.2 操作培训

涵盖变电站典型操作票中的所有操作,包括主接线图、虚拟现实系统中全部一次设备,及站用交、直流系统的倒闸操作;二次部分继电保护压板的投退;自动装置的投切、液晶面板的操作、打印、保护定值修改等;并包括验电、挂地线操作;各种操作的遥测、遥信量均实时响应。

3.1.3 巡视检查培训

按照运行规程所规定的项目和巡视周期,利用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一、二次设备的巡视,包括巡视所用的所有专用工具。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三维方式展现变电站所有设备,包括变电站正常、异常、非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现象和声音等现场所有场景,逼真的仿真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状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3.2 事故处理培训

设置事故分线路、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直流系统等五个方面。在设置的事故中其类型(如相间短路、接地短路、三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断线)、性质(永久或瞬间)、地点(线路从首端末端、反方向,下段线路的首端等)可以任意排列组合,同时还可以与断路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拒动排列组合。利用设置事故可进行各种事故演练、重演,提高学员对事故处理的能力,运行人员通过正确的操作可缓和事故的影响或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若处理不当,则将造成故障扩大。

3.3 三维交互式虚拟现实场景仿真

在仿真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仿真和一次设备巡视系统中,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三维重现,可以对场景中的一次设备进行就地操作,并可对场景中的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记录等,形象逼真的模拟现场的挂牌、挂地线和验电等不同的工作方式。

在三维场景中的所有操作和巡视,仿真系统都有记录,教员可以根据这些操作记录并结合考核系统,对学员进行自动或者手动评分,科学公正的评价学员的培训效果。

4、结语

篇7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结构;插件;培训

中图分类号:TM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

2模拟量输出电路。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对话

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 六、操作回路 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 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测控装置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综合考虑变电站对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以微机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功能。采用现场测控网络与安装于控制室的中心设备连接,依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测控单元实现全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完全按照间隔单元实现测量、记录、监视、控制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篇8

变电站现场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从事电力科研、设计、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力结构都将发生相应变化。正确分析和估计这种变化,是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的基础工作,只有了解对人力的需求,把握发展趋势,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最佳的战略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需要

作为一个有潜力有活力的电力企业,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首个要件。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对电力企业职工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培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做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前沿的变电运行行业,以技术要求高,生产安全责任大为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变电站运行人员现场技术水平成了各个运行管理部门乃至整个电力企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立“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对供电企业的创新能力及职工的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长远的生存发展下去,与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其素质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的,参加教育培训学习既为企业发展,也为个人进步,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是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纽带。生产现场是我们企业直接赢得效益的地方,现场培训的成果也应是效益中的一部分。现场培训的质量高,就意味着效益大,抓好这一项工作,无论对安全生产的保证,还是对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是最便捷的途径、最值得的投入。因此,抓好现场培训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的脉搏,效果会更显著、更直接。

变电站现场培训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变电站系统培训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可知员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是在现场岗位上完成的,技术理论的升华与实际操作水平的再提高也必须要经过现场岗位培训的反复磨练,这两种境界的达到也必须依靠现场才行。因此,抓好现场培训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的脉搏,效果会更显著、更直接。然而目前培训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现有现场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化

一般意义上的现场培训,形式固定,且有明确的指标要求与时限,所以任务下达、开展、操作起来都比较方便。但是,效果一直是个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也就是说,在现场开展的几种培训形式(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术讲课、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每个班(站)所及个人都能按时、按期完成指标要求,可这种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抄抄写写,一定程度上已流于形式,作用不大。反而在现场个别员工的潜意识里被认为是累赘,不应付会被考核,只能敷衍了事,就更谈不上效果了。

缺少行之有效的培训材料

因为行业的局限性,市场上用于变电运行培训的书籍较少,专门贴近现场的培训教材更加缺乏。仅有的一些培训教材教条化,纯理论的部分过多,可指导现场实际的内容太少,并且缺乏形象的图表。到目前为止,企业职工培训教材建设仍未摆脱陈旧的教材模式,内容编辑、体系结构过于死板。

变电站培训系统研究

怎样让我们的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运行技能得到提高?现场培训是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和生产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掌握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熟悉本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技能、工作职责,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员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业务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场培训的质量问题。但是目前我局所有运行部门的特点是:变电站集控化,而且多以大站带小站模式建立起来,设备老,人员相对少。人员技术上存在原220KV变电站人员需要学习10KV馈线及开关、消弧线圈等,而原110KV变电站人员又对220KV主变、线路及保护不是很熟悉。而由于是老站组合而成,因此各集控中心组织大家集体现场学习不太可能,因此我们利用现有的人员和技术,创造条件,强化培训效果,让每一份投入都有收获,利用计算机将现场培训指导制作的更加生动易懂,避免大量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图表和图册,使运行人员在日常巡视中参照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边分两方面对本系统进行介绍:

(1)课程内容

本系统主要分课堂培训和现场指导两个方面,采用生动形象的自制系统的多媒体教材,异常处理的Flash以及带有说明的图纸为培训手段,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培训:

1)专业知识: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熔断器和隔离开关、主接线和继电保护。

2)基本技能:一次和站用电系统、保护、监察、操作和控制、电气仪表及通信装置。

3)专门技能:运行监视、倒闸操作、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电工仪表及常用备品、文字、记录、计算能力。

4)相关技能:掌握触电急救的原则和方法、会使用一般消防器材。

5)其他知识:电力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调度管理和运行管理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电力营销知识、线路、检修、调度知识。

(2)培训特点

通过对传统培训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本系统扬长补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生动形象。针对传统培训方式单一,蜻蜓点水,涉及面过宽而深度不够,难以指导现实工作的问题,本系统从具体子站出发,采用实时对应的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元件按被仿实物位置仿真,可操作元件(如连片、熔断器、转换开关等)按被仿实物仿真,保护屏上的保护装置按真实设备仿真其面板,面板上的电源开关、信号灯、按钮、选择开关、小键盘及仪表用仿真物理元件其它元件及符号用图形及符号表示,仿真面板应给人以真实感。

2)图文并茂。针对传统培训教材纯理论部分过重,体系过于死板,难以吸引职工的问题,本系统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注重实际操作,简单易懂。

3)具有实用意义。本系统注重现场运行,立足于使具备一定运行经验的运行人员到站通过本向导可以迅速熟悉本站,可进行操作与事故处理的原则,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价值。

篇9

关键词:500kV变电站;监控模式;运行仿真培训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联系十分复杂,目前很多运行仿真培训系统将难以完成任务。还有应用HLA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科学地应用RTI通信和VRML建模,获得了一定的培训效果,但是系统应用过程中无法正确反映出不同数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研究重点应用3D引擎技术构建出监控中心和真实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合理应用角色扮演模式,精确反映出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应用可靠的数据库对虚拟变电站中大量的数据进行维护。

1 500kV监控模式介绍

监控模式应用过程中,自动为进入系统的学员创建角色,在角色扮演模式的指导下,实现现场漫游,通过不同的角色视角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

1.1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500kV监控模式下的仿真培训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完整场景服务器、监控中心和评委席,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有大量的设备状态信息和逻辑关联信息,其中逻辑关联信息主要包括不同设备的闭锁逻辑、设备的操作条件、监控界面上显示出的设备信息和不同设备状态的关联信息等。

完整场景服务器包含丰富的场景信息,例如监控中心的场景信息和不同变电站的场景。

监控中心及时监控不同变电站内部设备的所有信息,不同变电站将设备信息和运行状态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并及时保存,监控中心及时获取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信息显示在监控界面上。

评委席对不同学院的培训情况进行监督,评委席站在第一人称的施胶跟随变电站不同场景中的角色,实现最终的监控和考评。评委席将不同故障信息和任务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信息后,将其转发到不同的变电站,学员接收任务信息,可以按照相应的要求开展培训[1]。

1.2系统功能模块

监控中心可以保障主接线可靠,促进消息的联动,实现简报信息同步,便于及时对运行任务和常见故障进行模拟。另外,监控中心必须将运行任务转发出去,完善对不同设备状态的监控。

虚拟变电站模块主要实现不同设备可靠操作,完善不同变电站现场信息的管理。不同的学员到达虚拟变电站场景后,通过漫游的方式对空气开光和切换开光等设备进行操作,学员操作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不同设备的状态也会不断变化,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设备状态信息也会及时更新,之后监控中心可以计算机查询更新后的设备状态信息,监控界面的设备状态也会不断更新,对多种操作田间和闭锁逻辑进行准确的判断。

评委席主要不同的运行任务,同时搜集设备的故障信息,可以实现学员的在线监控。另外,评委席也可以实现对角色的跟踪,通过角色的视角对不同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可以在不提供的角色视角之间切换。系统中应用的工具软件可以为仿真培训奠定坚实的基础,及时维护数据库服务器中存放的数据,其中包括工作票信息、运行任务信息、故障信息、逻辑关联信息和不同设备的状态信息等。同时借助工具软件提供的特定维护模块,对特殊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完善的处理。

2典型故障的模拟流程

针对变电站中的故障而言,一般分为现场故障和主控室故障,故障发生后,现场一二次设备的的状态信息将会发生针对性的改变,不同变电站主控室和监控中心的数据信息报告也会及时更新。

在典型故障的模拟过程中,一般现将不同设备的状态信息保存下来,将故障过程涉及到的设备ID和状态数据及时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中。之后对光字信息和简报信息进行设置,将需要发送的光字信息和需要弹出的简报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中。下一步对故障进行模拟,系统触发典型故障信号,以数据库服务器中保存的状态信息为依据,对变电站中不同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设置,及时改变光字牌界面和简报窗口信息[2]。

3变电站运行仿真平台构建

针对仿真培训系统而言,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三种不同的角色,即教官、监控人员和学员。教官登录系统后将自动进入到评委席,监控人员登录系统后自动进入到监控中心,学员登录系统后将会自动进入到对应的变电站中。实际应用中以C/S模式为基础,实现评委席、监控中心和学员三者之间的通信,不同的角色登录时,培训系统可以按照相应的要求加载出场景信息数据。

3.1运行原理

角色登录时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始,系统的运行原理如图2所示。

角色进入系统后,根据角色分类加载出不同的场景数据信息,教官可以将典型的故障信息和设备的运行任务信息 及时发送到监控中心,实现对不提供变电站场景中的学员进行状态跟踪,明确变电站设备的操作情况。教官登录系统后,可以作为重要的服务器设备,将不同的场景信息加载出来,例如监控中心信息和不同变电站的场景信息。监控中心可以及时接收教官发送的设备运行信息,将运行信息及时发送到不同的变电站学员中,及时监督学员的培训情况和变电站中不同设备的工作状态。监控人员可以将不同的操作方法及时现实在监控中心的截面上,监控人员登录系统后,将监控中心的场景信息及时加载出来,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其它的场景信息加载出来。其中学员的任务是要执行监控中心发出的任务,按照任务需求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学员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在变电站场景中完成,学员在登录培训系统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要将不同变电站场景信息及时加载出来。

3.2系统平台搭建和联机测试

在仿真培训平台中应用独立的PC机,重点发挥出评委席的服务器功能,及时加载出变电站场景信息和状态信息,将工具软件安装在数据库服务器的PC机上,在培训过程中对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维护。平台中应用三个不同的变电站客户端,可以在同一阶段内对三名不同的学员进行培训[3]。

针对整个仿真平台而言,需要遵循以下运行步骤:

第一,教官在评委席内进行操作,及时将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运行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内部的学员接收到信息 后将其转发到三个不同的变电站客户端。

第二,教官及时出任务安排,变电站客户端的不同学员分别叨叨主控室、现场和继保室。

第三,运行任务到达变电站客户端的学员后,工具软件创建工作票,之后按照对应的顺序进行操作。

第四,教官监督不同学员的操作,系统及时评测学员的操作情况,学员协作保证运行任务的完成,提高系统评分结构的准确性。

在仿真培训平台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仿真培训平台可以对变电站的工作流程进行准确的模拟,变电站中的学员也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相应的任务。

4结束语

仿真培训系统应用真实的模拟方案,对变电站内部的三维场景进行优化,模拟监控中心的工作模式和所有业务流程,保证变电站设备之间可靠关联。在培训过程中综合而应用第一人称视角,为运行人员带来了最真实的现场感,培训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以涵.变电站仿真培训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3(12):111.

篇10

【关键词】变电检修;员工培训;对策分析

前言

变电检修部门作为电力部门中重要的技术分支,其地位在电力部门中同样也是举足轻重。相关的检修员工只有做到完整了解力电设备的相关原理,并能熟悉较尖端设备的性能与运行特点,才能进一步展开故障的维修与排查。事实上,变电部门检修工们往往会经常与各种各样的电力设备打交道,有时甚至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就使得相应的检修员工的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异常情况处理能力,从而确保变电设备、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因此,加强相关检修员工的培训力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对此展开简要论述。

一、变电检修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当今的电力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分析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从不同角度看待电力市场的多方面需求,才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已占有的市场份额,并对未开发的领域进行进一步扩大。因此,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只有企业培训才能够借助提高员工的质量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只有员工的高质量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的的有效实施。因此,员工的教育及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往往被认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不同方式,例如短期培训、岗位实习、定期综合知识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自身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与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政治思想的相关觉悟。电力企业作为现代化的特大规模国营企业,职工的专业素养教育程度与专业知识水平可认为是自身的命脉之一。变电检修部门的职工教育也已经渐渐成为了电力企业管理一体化和生产目标高效率完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也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最主要途径。从变电检修部门的角度来说,只有做好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才能应对更繁杂的检修项目,才能进一步展开故障的维修与排查,才能创造更大的市场经济效益,才能真正落实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二、变电检修员工培训工作的对策分析

(1)上好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堂课

电力企业每年招收的新员工较多,而很多新员工都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并且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而怎么让这些大学生尽快地适应专业性强的岗位就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棘手难题。另一方面,变电检修部门作为二十世纪末迅速发展起的电力分支,与传统的电力部门相比还具有起步时间较短、电气设备各厂家型号众多、配件不能相互替换的劣势。新员工对此往往对此抱有不信任的的态度,也不知道怎么着手学习相关设备检修技术、技能。对此,企业的员工培训人员需要加强企业文化氛围的塑造,让新员工能够对所工作的企业有较强的员工归属感。也可亲自讲授企业的发展历程,既展示变电部门发展的波折,也展示相应的的文化内涵,从而新员工对企业有一个全面而又崭新的认识。同时,相应的职能部门也应当着重强调企业的规章制度,并对员工关心的薪酬分配、福利待遇、员工培训、人才选拔等新员工较为关心的情况进行重点论述。企业的高层人员和相应的职能部门也需要深入基层,与员工做进一步沟通,了解员工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在基层,要大力采用,让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老员工进行传、帮、带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对新工人要严格落实好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既要使其学会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也要使其了解违章行为可能产生的恶果,让违章后果的畏惧成为其工作意识的核心,让安全行为成为其职业行为的基础。让新工人走进工地时习惯性地戴上安全帽,登杆作业时习惯性地系上安全带,把“讲安全”当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不再是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外在约束,而成了发自内心的迫切需要。让员工真正成为变电检修部门的一员,融入企业,共同谋划企业的发展。

(2)把握部门特点开展专业新技术培训

变电检修部门的员工往往由于实践经验较多而工作经验丰富,同时相关的基础技能也往往较为娴熟。但由于相应的电力企业分工较为细致,员工的专业知识往往较为局限,缺乏宏观层面的相关管理经验和应对突况的能力。对此,可以通过理论培训,使员工熟悉所在区域各设备构造、工作原理等,同时开展电气设备检修方面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力求让每一位变电检修的员工提升多方面的业务技能。除此以外,也可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变电检修部门的员工解除到行业内经验较为丰富的其他企业,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3)利用仿真系统开展检修业务培训

变电检修的相关部门往往由于人工成本、人员编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挖掘和培养系统内调配员工的同时,往往会通过新增上级批复用工、自聘用工、劳务派遣等方式补充劳动用工需求。建立检修仿真系统,将通用的发电电力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检修工艺、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及区域检修公司完成的电力设备检修参数、存在问题、解决办法、检修效果等数据(文档)等录入系统。新进员工在未开展实际检修业务时,可以通过仿真系统了解公司业务范围的机组状况、检修工艺要求、学习成熟的检修技术等,而不同专业或是不同工种的老员工,也可以通过仿真系统学习其他专业、工种的检修技术技能。

(4)通过工种岗位交叉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

变电检修部门的员工往往会承担多个电气设备的不同检修任务,有时甚至会同时囊括电气设备安装和老式电气设备的相关检修任务。根据相关的业务范围,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适当的工种岗位交叉的方式,满足员工不同程度的专业技能。比如通过电气设备某种大型设备大修为主,在检修过程中辅以相关专业工种员工作为辅助检修人员,通过模拟练习和岗位交叉的这种新型培训方式,完成培养员工一岗多学的新型业务技能,对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将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员工的综合素质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就可进行训练出来,而是需要通过长期以往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通过长时间的工种交叉,往往会使得员工从专才变为全才,成为一岗多能的多面手。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检修工作作为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对检修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规范化并且高效性的培训,才能确保相关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稳定提高。电力企业检修员工培训实际上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逐步发展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将会达到了兼容并蓄,取长补短的优秀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松.浅析电力企业检修员工培训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经济探讨.2013,4(20):190-191.

篇11

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现状及培训需求

人员现状

经对现场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了解后得知:多数人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会使用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却不知程序化操作是如何实现的;知道跳闸采用网络跳闸的方式,却不懂跳闸的回路连线如何走等等。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全站网络构架、GOOSE和MMS网络构架、对时方式、GOOSE的跳闸方式、以及一些如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等的工作原理就更加模糊不清。

培训需求

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以光纤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数字通信方式,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站内无处不在,如GOOSE跳闸网络、采样网络等等。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之间的关系是靠通信接口的配置来定义的,通过网络参数的改变即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系统灵活多变。因此,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人员急需补充网络知识和通信技术。

另外,智能变电站在一、二次设备上的巨大变化也引入了许多新的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运维人员具有新的运维技能。十二五期间,国网公司将建设6100座智能变电站,福建省将建设170座智能变电站,但相关的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却相对滞后,目前省内还未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开展系统性的培训,已投运的几座智能变电站基本上靠人员自学和设备厂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多数运维人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非常零散且不完整,这将给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由于智能变电站并非传统变电站的简单升级,而是颠覆性的变化,如果不进行系统性的全面培训,难以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因此,极需对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针对、有效的岗位培训,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岗位培训方案

培训目标

智能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是新生事物,存在的时间较短,新上岗的员工多且年青人居多,面临一线员工技能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与安全稳定运行之间的巨大矛盾。因此,需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全面提高一线员工知识技能水平,使智能变电站的新运维人员能尽快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培训的主要目标就是使运维人员了解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掌握智能变电站特有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原理;掌握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技能。

培训内容和时间

职业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能力训练,知识、理论是能力训练的基础和补充。因此培训内容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确保各项能力目标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强化操作,淡化概念和推理。因此,围绕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确定培训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岗位所需培训要点

类别 培训内容要点

应知 IEC61850规约解读

智能变电站通信基础知识介绍

智能变电站网络架构,三层网络分布

非常规互感器的原理(包括合并单元)及运行注意事项

智能操作箱的原理,以及与常规操作箱的区别

应会 过程层设备的维护管理

间隔层设备的维护管理

站控层设备的维护管理

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

程序化操作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交直流、逆变、通讯电源系统的使用

一体化五防的使用和管理

数字化保护与常规保护的区别,运行操作的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巡视要点及新巡检技术的介绍

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异常及事故处理,重点是各类通信中断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至于培训时间,一般上述的每项培训内容安排1天左右的时间,共计15天。

培训方法

对于智能变电站这种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系统而言,一个错误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连锁反应,因而,对其巡检、操作进行交互式的培训非常必要。早期的培训方法大多是在实际系统中进行的,但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二十四小时连续实时运行的系统,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的规模日益庞大、复杂,系统的造价日益昂贵,训练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破坏和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了。因此,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事关重大,实际系统已不适合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随着计算设备和计算方法的发展,仿真技术除了应用于系统分析、研究与设计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培训与教育中。所谓仿真培训是指模仿真实的工作条件建设专门的培训试验室或仿真培训系统,使用与工作场地相同的设备与技术,严格按照真实的情境来学习和训练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仿真系统进行培训,具有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

(1)增强培训针对性。培训师可以根据每个学员不同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

(2)较强的灵活性。学员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和练习时间,互不影响。

(3)较高的逼真性。将学员放入模拟的环境中,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了培训效果。

(4)较强的适用性。运用仿真模拟系统,可以集教学、训练、考核三大模块于一体,使学员循序渐进,迅速掌握多项专业技能。

(5)较好的生动性。学员在模拟的环境中,可以全方位的运用自身感观进行学习,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米奇·霍利德总结的“10-60-90”原则告诉我们:当你告诉受训者做的方法时,他只能记住其中的10%;当你给他做示范时,他能记住其中的60%;而当你与他一起做时,他会记住其中的90%或是更多的内容。因此,如果仅采用课堂讲授,缺少感性认识,缺乏互动性,学员参与度不高,培训效果将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培训可借助仿真培训系统,并采用讲授法和模拟训练法、事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采用课堂讲授法,对于动手操作的技能项目、与实际联系较紧密的内容可采用模拟训练法和事例研究法。

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培训的建议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

为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现场安全操作水平,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培训。既要抓好在培训中心或实训基地的集中脱产培训,也要抓好工区班组的工作现场培训,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培训的积极性,将培训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训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在工作上。

除开展常规的岗位技能培训外,还可充分利用新站投运前的“空闲”,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组织基层变电运维人员开展设备运行维护、巡视注意事项、隐患排查、安全操作等现场培训。使技能培训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考试过渡到:课堂学习、课堂考试、课外学习、课外考试。在课堂学习中,引入现代培训理论和方法,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注重员工的自学能力、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经验共享,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改变过去“满堂灌”、封闭式、“坐而论道”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不同培训内容精心设计和选择诸如技术讲座、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术比武、技术示范、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选用综合素质较高的培训师资

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教师除了懂专业知识外,还需通晓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综合运用,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需较强的实践能力,指导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中,除了培训中心的专职培训师外,还可从生产一线聘请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丰富实战经验的兼职培训师,保证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也可从高校、科研机构选聘一批专业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作为培训中心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以引进智力,合理调整师资结构,达到专兼结合、优势互补,提高培训质量。

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篇12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教育培训;低效;原因;措施

对于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来说,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及重要节点,已经成为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两大主战场之一,变电站的各项工作能否安全进行,对其安全生产其中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变电站的运维人员而言,其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让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还要保证设备能够完成经济运行,实现设备和系统由不安全和不稳定状态逐渐转换成更安全和更稳定状态。这也是运维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对于变电站的各类设备及系统而言,运维人员是设置其安全屏障的主要负责人,运维人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高还是低及安全生产技能水平高还是低,对于整个电网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以及包括运维人员在内的所有在变电站工作的各专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要想让他们的安全生产得以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进而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防范能力有效地提高,这同样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虽然我国的各级供电单位应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都普遍投入了很大的力度,但是,一部分单位所取得的现实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的。之所以会造成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这项工作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并将成果分享给大家。

1造成安全教育培训成效低的具体原因

1.1由于工作性质和倒班方式的特殊性,使得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常常是流于形式的

由于变电站有着点多面广的特点,同时又多在偏僻的郊外分布,所以,要让运维人员值班都采用24h多值轮倒的方式进行值班,是很难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活动的。另外,由于运维人员都要上夜班,整个人都已经十分疲乏,因此,运维人员的休息时间往往是比较集中的,因此,一旦在运维人员下班之后,他们都不愿意再被集中起来参加培训活动。而管理人员也不想将运维人员的休息时间过多地占用,因此,变电站的值班员其安全教育常常是自学的形式。虽然管理人员会想办法去安排时间让运维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并采取分期培训以及分批集中培训的方式,但是由于变电站的设备和运行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致使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1.2安全教育活动缺少长期且系统的工作规划

在供电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虽然管理者和变电站运维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其缺乏长期且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使得培训活动理想并不理想。加上培训工作的阶段性和短期性等特点,使得工作方式过于盲目,进而将培训工作的落实始终处于零散的状态。伴随着生产工作中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运维人员总是束手无策,顾了首就忽略了尾,因此,在这方面就会常常出现培训活动刚刚起步而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又发生了偏移。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就将职工的安全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强,但现实情况是,成年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将其改变的。

1.3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过于形式主义

一些企业由于长期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不断侵蚀和影响,使其在工作上逐渐出现了形式主义的作风,也正是在这样的不良风气下,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变电站所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其所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自然也使得安全管理的负面作用不断增强。

1.4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与生产实践相脱节

对于安全教育培训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应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加以应用,同时,将其用到该用的地方。但是,在我国目前而有很多的企业,在其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上形式上仍然采用的是书面式的培训方式。而这种培训方式早已变得苍白无力,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多大作用。最终使得教育培训的内容相脱节于生产实践。另外,运维人员对这样的教育培训形式也会感到特别枯燥和乏味,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警示作用[1]。

2如何有效地解决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现状

2.1制定出更加符合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方式

由于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倒班方式不同于其它行业,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首先要寻找适合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培训形式。可以将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式培训方式,有效地转变成由培训讲师走进变电站的培训方式,而对每个变电站的运维人员采取集中式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对各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加以结合后再进行备课,这样所设计的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就更加地贴近实际情况,同时,运维人员也会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先进的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不断加强对所有变电站的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既不影响运维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同时,又能对所有人员开展培训活动[2]。

2.2制定出更加长期和系统的培训计划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力工业管理工作以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而就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言,变电站管理部门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计划不但要有总体目标,同时还又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将各阶段的培训工作与总体目标有机结合。

2.3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约束机制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需要建立健全一套严格的考核约束制度。而在建立和执行制度时,一定要做到从严从细以及贯彻始终。同时,还要注重过程及注重实效。一旦发现存在形式主义,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让其尽快纠正错误。

2.4不断加大在更新教育内容与更新传播手段上的投入力度

(1)要尽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不但要让安全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得到保障,同时还要极大地调动广大变电站运维人员参与培训活动的热情与兴趣。所以,要实现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化,注重培训形式的多变与新颖。(2)对现代科技手段加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要对各种计算机事故预想与处理仿真系统加以积极的开发和应用,通过逼真的形式,使得对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效果得以加强,同时将职工防范事故以及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地提高。

2.5逐渐建立健全教育反馈作用机制

在对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过集中式的培训活动之后,其所取得的作用和效果也往往是不相同的。要想让教育反馈作用机制得以建立健全,就是要让职工对教育活动的具体效果以及巩固以往教学的成果加以及时的反馈。对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错误与偏差加以及时的纠正。另外,还要根据反馈的具体信息修补和完善整体教育计划。就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主题以及培训形式。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3]。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变电站的工作来说,要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关键是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也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培训以及开发活动,运维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进而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以及各项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多.变电站值班员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62.

[2]张广华.煤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低效原因分析与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06:94~95+97.

篇13

关键词:高压电气试验 仿真技术 三维

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55-01

传统的变电修试培训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主,学员通过观看高压电气试验教学视频获取变电修试过程中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教学视频的讲解过程为事先编排好的一段演示流程,往往根据一定的侧重点进行设计,因此很难完整的展示出电气设备试验过程中包括试验接线方式在内的所有细节。

该系统的产生使学员可以从三维空间的角度观看设备试验流程,可以自由的观看试验接线中的所有细节部分,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1 系统的设计思路、原则、原理、方案及关键技术等

本系统以单个设备的完整试验流程为独立的培训环节分阶段进行设计,每个培训环节作为系统的一个演示模块,如变压器试验演示模块等,每个演示模块均自成体系,具备一套完整的变电修试教学内容,如电流互感器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流程组成一个独立的演示模块和培训环节,所有设备的试验流程均以剧本的形式进行演示,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规范。

各演示模块均以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为媒介进行播放,保证了系统良好的可扩展性,设备的新试验可以方便的加入到已有演示模块当中,更新后的信息可被仿真演示系统自动识别并更新,新型设备试验流程也可以设计成新的演示模块,并导入到仿真演示系统中进行浏览。

基于准军事化的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提供实时三维设备试验场景,用户可以随时进入到试验场地中,以第一人称视角观察试验的过程,浏览各个细节。

1.1 功能介绍

本系统首先开发出一套三维演示平台,即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为各设备试验演示模块提供媒介。三维演示平台实现了变电修试过程的实时三维演示,并提供了漫游功能,学员可以在试验场地三维空间中漫游。

1.2 技术特点

(1)本系统针对变电修试的教学培训特点,专门设计了一套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三维的形式演示变电修试过程。

(2)本系统维护简单,可扩展性强,所有的培训内容都可以单独设计,减小了系统开发的难度,所有的教学演示环节设计完成后,本系统可以将其有机整合。

1.3 系统结构和框架

1.4 测试方法和要求

(1)变压器试验。

将变压器试验演示模块导入到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中,观看变压器试验流程,试验内容应包括: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试验;绝缘电阻测量试验;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试验;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试验;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等5个试验。试验中安全措施应做好,接线应正确,试验仪器操作应规范,同时实现现场漫游功能。

(2)真空断路器试验。

将真空断路器试验演示模块导入到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中,观看真空断路器试验流程,试验内容应包括: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导电回路电阻测量试验;分合闸动作时间与速度测量试验;分合闸动作电压测量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5个试验。试验中安全措施应做好,接线应正确,试验仪器操作应规范,同时实现现场漫游功能。

(3)电流互感器试验。

将电流互感器试验演示模块导入到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中,观看电流互感器试验流程,试验内容应包括: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局部放电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3个试验。试验中安全措施应做好,接线应正确,试验仪器操作应规范,同时实现现场漫游功能。

(4)氧化锌避雷器试验。

将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演示模块导入到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中,观看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流程,试验内容应包括:绝缘电阻测量试验;泄漏电流测量等2个试验。试验中安全措施应做好,接线应正确,试验仪器操作应规范,同时实现现场漫游功能。

(5)电力电缆试验。

将电力电缆试验演示模块导入到变电修试仿真演示系统中,观看电力电缆试验流程,试验内容应包括:绝缘电阻测量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2个试验。试验中安全措施应做好,接线应正确,试验仪器操作应规范,同时实现现场漫游功能。

2 该系统的开发的意义和推广应用前景

基于准军事化的变电修试模拟仿真培训系统开辟了高压电气试验教学的新模式,它可以为高压电气试验人员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因此,用户完全可以控制整个演示系统的开发过程,最终完成的仿真演示系统的演示效果也将完全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仿真演示系统打破了传统视频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对高压电气试验乃至变电检修全新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培训系统以分离模式开发设计,其中变电修试仿真演示软件可以应用到日常变电检修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所制作出的仿真教学演示模块可以无缝的嵌入到系统当中,从而实现本系统的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深度融入式;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创新力

1 概述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一直以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与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运维一体化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电网生产中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难点就是实现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培养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思路、目标与原则,研究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快速适应新机制对人才需求的培训纲要,并总结操作实践过程的重要经验,在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以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2.1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目标

通过跨专业学习提高班组成员能力,提升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以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融入式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跨专业综合性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2.2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制度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通过组织各运行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实现对运维人员的考核评价由感性评价到理性考核的转变,对于考核优秀的运行人员给予有效的激励,促使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2.3 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以运行和检修岗位人员互相借调、互相参与班组具体工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软管理作用。电力企业多为国有独资企业,具有人才流动性不强的特点,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利于基层班组技术人员价值的体现。

针对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员交流,让运行人员参与检修工作,又让检修人员指导运行人员开展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定期培训、定期考试、定期总结,形成“培训有组织、效果有反馈”的机制,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平台、有了载体,不再流于形式。

2.4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顺境中的剂,是逆境中的粘合剂。先进的培训理念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灵魂,也是运维一体化培训最重要的部分。开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首先要树立与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相适应的“培训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先进的培训理念不能仅靠行政命令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员工意识到不断自我超越,生命才更有意义。先进培训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个人特点最大化,转化为统一目标下的团体智慧。

3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主要做法

目前,临沂分部下辖变电运维一、二班两个运维班组,变电检修班一个检修班组,其中变电运维二班在日照市,结合实际情况,分部根据人员年龄结构特点,首次调整30岁以下运维人员到变电检修班学习,并调整3名变电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班指导维护类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作为第一批培训人员。在第一批培训结束后,开展第二批次培训,以调整中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培训情况,再开展第三批次培训,以调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为主,做到培训无死角、覆盖全员,加快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同时力争培养出一批检修业务“一精多通”(本专业业务精湛,并掌握其它专业的基本技能)、运维业务相辅相成(具备开展变电维护类检修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原运行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人才。

4 培训效果

“深度融入式”培训是临沂分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模式,为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在其它供电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开展培训,有力推进了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

4.1 加快了运维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

运维人员直接参与检修工作,而不是在开展工作时请检修人员作指导,真正能接触到检修业务的核心内容,避免了课堂上讲得轰轰烈烈,现场干工作一筹莫展的现象发生。运维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运维班人员的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水平。

4.2 促进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专业间的融合

运维人员学习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并积极投身到检修班组的建设当中,承担检修班组一系列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切实地了解到检修班组的工作模式,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运维人员的加入,也给检修班组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学习对方工作上的优点、亮点,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3 储备了“运检一体化”体系下的复合型人才

到站工作的检修人员不但对驻站人员开展培训,还要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参与相关工作,使得检修人员更系统地掌握了运行知识,为大检修模式下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做好了人才储备。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的人员,“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运维和检修两大专业的融合、互助,在运维和检修班组涌现出一批“跨专业综合性人才”,这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员工又有力地推动了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