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83-01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油田生产形势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线工作的效率和生产安全。因此,认真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车队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一、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部分车辆运行年代长 随着企业的发展,车辆的更新也在不断的完善,但企业现有部分车辆已经陈旧,这些陈旧的车辆带来的是高额的维修费用,并且十分耗油,在安全性能上也在日渐下降,带来了安全隐患。
2.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漠 个别驾驶员心理素质差,驾驶经验不足,出车前不认真检查车辆,对所驾驶车辆的技术状况心中无数,平时检查保养车辆不够认真,开着这样的病车上路,是非常危险的。
3.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创新 我们在车辆安全管理上经历了不少的变更和创新,但与社会的发展,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在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引进信息化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减少无效劳动,以提高车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提高 基层单位对安全工作虽然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专业管理人员不足,对交通安全管理的领悟不够,影响了交通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加强。
三、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搞好车辆安全生产工作,首要任务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第一、谨慎操作”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宣传教育上多下力气,多动脑筋,采取多样化宣传教育方法。(1)灌输法。通过举办各种安全教育培训班、轮训班,组织驾驶员系统学习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2)启发引导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发挥组织、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使之树立“高高兴兴出车。平平安安回家”的思想,从各个方位角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3)形象教育法。把安全驾驶理论变成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具体形象的内容,充分利用录像等形式播放一些交通事故的场面,起到震慑作用。(4)正反对比法。积极宣传安全驾驶的先进典型,又要批评“三违”的思想和言行,使正反两方面形成明显的对照。(5)提示教育法。要及时提醒驾驶员杜绝各种侥幸心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加强安全知识学习 要教育驾驶员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和单位制定的《汽车行车安全管理规定》,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力争做到:(1)熟知法规内容,掌握精神实质。交通法规是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行为规则,必须掌握它、熟悉它。(2)严格要求,遵章守纪,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使每一名驾驶员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认真执行法规,一丝不苟。(3)杜绝侥幸心理。车辆安全管理要做到寓教于乐,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经常开展安全活动,通过竞赛和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加安全行车知识。出黑板报、办宣传栏,使职工在趣味活动中受到安全教育。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争当驾驶技术能手,及时奖励和宣传先进典型,以点带面。营造驾驶员学技术、练本领的氛围。也可以采用小型化、随时随地的培训方式。如在车队门口悬挂小黑板,书写驾驶员培训内容,做到一日一题。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书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注意事项及行车技术要求。“记驾驶日记”可以促使驾驶员思考.领悟车辆驾驶的内涵。积累驾车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驶本领。结合复杂道路.特别是边远农村行驶不便的实际,利用开展演练之机,让业务娴熟驾驶员带新驾驶员,通过开展实地操作。培养新驾驶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
3.切实落实安全措施,防范安全事故风险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尤其是在重大节日时,要进行重点检查,把好驾乘人员上岗关、车辆技术关,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车辆维修管理,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完好。在严格落实检查、保养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进行车辆安全大检查,加大对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力度,确保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立即进行修理,做到小病不过夜,大病及时修,隐患未排除的车辆一律不得上路行驶,把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安全警钟常鸣。凡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检查小组视情况通知驾驶员限期整改,对每次车辆安全检查情况,进行检查情况通报。采用先进技术,加强车辆和驾驶员动态管理,结合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推广应用,对车辆超速、超载等违章行为进行监控,确保行车安全和驾驶人员安全。
4.坚持人性化管理 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要素是人、车和环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要将“以人为本,亲和管理,安全高效”的思想贯穿车辆安全管理全过程,使安全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性化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人的角色置换,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企业车队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工作时间不固定、不规律,相对自由的时间较少,所以对于家庭、子女的照顾较少,工作压力大。车队因本着对驾驶员关心的角度,给与理解与照顾,并相应给与补贴。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使车队全体驾驶员有高涨的工作热情,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对驾驶员人性关怀不是没有原则地迁就。而是宽容理解。目的在于营造宽容谦让、轻松活泼的内部环境.化解各种矛盾,使驾驶员们能保持平和安静的心态,在办实事上要人性关怀。研究驾驶员真正所想所需,使每项工作都能够符合驾驶员思想实际,解驾驶员之急,排驾驶员之忧,在强化管理上要人性关怀,组织驾驶员针对发现的问题按规章要求逐条学习,学懂弄通。
1、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和客流量的急剧增加,农村群众出门只顾省钱方便,忽视安全,在乡村道路上遇见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就随便乘坐,安全二字置于脑后,加上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强,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2、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改革开放这些年,广大的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下的客运体制增强了运输业主们的逐利性,在缺乏强力的营运监督下,他们对路线、路况、客源等具有较大的随意选择性,乡村道路成为专业客运运输的营运空白,而“春节”期间人们出行较多,导致人们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只能是经济实用、自己固有的代步工具——农用车辆。
3、经济利益诱惑驱动。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在春节期间,部分农民把农用车载客作为赚钱谋生的手段,以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等优势占据农村客运市场,投机经营违法载客。
4、路面控管存在不力。由于“春运”期间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再加上由于警力严重不足,往往把有限的警力都投放在国省主干道上,对于一些县乡道路往往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几乎失管失控。就是在有警的国省主干道上,一些农用车驾驶人和车主善于打时间差,利用无警时段悄悄出动,逃避检查,成了管理中的“漏网之鱼”。
二、交警部门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将农用车作为“春运”管理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用车的安全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切实把农用车和农村道路的安全管理提升到讲政治的层面上来,充分认识加强农用车的安全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安全形势稳定,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也是当前的政治任务和首要任务,要以对党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加强农用车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工作不松,力度不减,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2、强化安全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交警部门要结合“五进”、“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服务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针对农民、农用车、农村道路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不驾问题车,不乘坐农用车。要组织在农村道路沿线、农村集镇、农村中小学校、农村集市等场所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一路平安”为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滚动播放交通安全专题教育片;组织民警深入公路沿线村镇和农贸市场,展出宣传挂图,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同时,要指导路面执勤民警在查纠农用车、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时,耐心向当事人讲明危害,使之受到教育,增强执法和宣传效果。
3、强化路面监控,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要控制农用车的违法,减少和避免各类涉及农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强化路面管理是关键。一是多开展农用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对那些从事客运的农用运输车,要坚决予以取缔,该查处的要实行重处;二是管理要延伸。交警上路巡查要延伸到乡、村公路,发现一辆,查扣一辆,该报废的报废;三是对驾驶农用车载客的驾驶人要严肃处理,组织他们办学习班,提高认识基础上,按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者注销其驾驶证;五是加大举报有奖力度。我们在搞宣传的同时,也要向村民们宣传举报有奖制度,如果举报属实,将坚决兑现奖金,以此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的积极性,让农用车违法载客行为无处藏身。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管理 对策
一、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在当今经济建设进一步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更是快速增加。交通状况不容乐观,改善交通状况更是刻不容缓。提高广大群众和交通参与者的高速公路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是搞好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
(1)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主要针对维护交通安全的需要和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主要有以下内容:
进行交通法规和制度的宣传教育;
组织驾驶员学习,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安全政策;有针对性地组织交通安全、汽车新技术和特点的培训,如驾驶员、修理工、安全员等的培训。驾驶员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政府、单位、家庭、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同时宣传教育方式要得当,因人而异。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重视交通安全,包括事前教育,事后总结,不急功近利,奖罚分明;
交通事故现场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护现场、照片取证、现场测量尺寸、寻求证人等;
进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制定事故对策。要认真统计交通事故的地点、时间、季节以及线路;驾驶员年龄、性别、驾龄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对事故重点人群和单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进行事故原因统计包括疾病、机械故障及其名称和分布、违规违章;
制作交通事故分布图。例如,利用市区地图,在上面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故种类和事故严重程度,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多发地段的情况,制订相应政策、法规,探索相关方法,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2)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
根据个交通参与者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教育对象分为普通群众、公路沿线居民,驾驶员及交通管理人员。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类:
普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公路沿线公路居民的安全教育,杜绝行人交通事故;严格把好培训关,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建设高素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队伍。
二、加强驾驶员管理
机动车辆是有人来掌握的能否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驾驶员是决定性的因素。
(1)驾驶员安全管理的内容
驾驶员管理是一项内容较广泛的综合性工作,不但包括对驾驶员的培训考核、档案整理、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等许多具体的内容,还包括对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和训练等。
驾驶员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发动机车驾驶证;检查并办理驾驶员的换证、增驾及异动手续;对驾驶员进行考核和教育;对驾驶员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研究驾驶员在道路交通中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做好驾驶员的档案,随时提供各种统计数据。
(2)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交通事故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切事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经过大量的、多年的种种类型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属于驾驶员方面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性别、年龄、技能、气质、心理生理状况、情绪、疲劳、酗酒、受外界干扰等因素。对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是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开展对驾驶员、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是改善交通安全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①安全知识教育
对驾驶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应定期进行,应着眼于驾驶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车辆结构与性能知识,包括车辆一般结构知识、性能特点,重点是车辆制动、转向性能与安全行车的关系,驾驶员应掌握所驾车型在任何情况下如何制动车辆;车辆安全行驶常识,包括超车、会车、通过交叉路口、复杂道路条件下行车、装载、停车、防火等安全知识;车辆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行车前、运行中、收车后的维护检查,特别是对涉及到安全机件的检查知识;交通事故的基础知识和自救措施。
②驾驶技术素质教育
驾驶技术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运输对象的服务要求,保障运输安全,不断提高驾驶员对运输对象的服务能力。驾驶技术素质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驾驶技术知识,包括潮湿、污脏、雨或雪路面的驾驶、制动等安全操作要领,增强驾驶员处理不同路况问题的能力;货物运输知识,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以及危险品货物运输知识;旅客运输知识,包括旅客运输的特点和要求等。
(3)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作风和职业习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的认识、职业感情、职业理想等,教育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坚持文明行车,礼貌让车,关心客货安全和爱护车辆等方面。
(4)针对性教育
如何提高机动车检验率和注销率,建立良好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持不懈的工作目标。但是,当前我市大量未检车辆和报废车辆带病违法上路,给交通安全留有隐患。虽然各级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对此做出了许多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仍难以改变机动车检验率和注销率低的现状。如何提高机动车检验率和注销率是交通安全管理源头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此笔者试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作个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机动车检验和注销率的主要特点
目前,机动车检验率和注销率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车辆检验形势严峻。一是从全省情况来看,截止今年10月份,全省在册登记车辆为6787081辆,平均检验率为71.65%,车辆检验率不高,逾292万辆车未检验;二是检验率呈"两高一低"大中型客货车和小车较高,摩托车极低。如全省10月份营运载客、大中非营运载客汽车检验率84.10%,小微型非营运载客、重中型载货汽车检验率为90.23%,其它汽车检验率为72.38%,摩托车检验率仅为39.83%。
(二)车辆注销工作滞后。截止今年10月份,全省应注销车辆954272,注销率仅为23.10%。其中大型客车注销率64052%,中型以上货车及其它营运车辆注销率为21.08%,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注销率为15.02%,轻、微型非营运载货汽车注销率为8.51%,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注销率为15.61%,摩托车注销率为13.87%。车辆"废而不报"现象严重。
二、机动车检验、注销现象的原因探析
(一)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未检、未报废车辆车主对政策、法律法规知晓不够,对车辆检验和注销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路面查处不到,就为逃避税费、保险,不挂牌照,不检验,抱侥幸心理将车辆混入厂矿、建筑工地或偏远农村道路行驶,主观故意不按期参加检验、报废。有的车主在车辆转移所有权后,不及时办理转移登记,对车辆检验、报废状况不管不问,致车辆未检、废而不报。部分车辆经车主非法改装,出现超高、超长等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情况,无法通过车辆检验。另有少部分车辆因运输频繁,超重超时运输,车辆损毁严重,技术状况较差尚未修复或正在修理中,不能按期参加检验。部分车辆被车主卖了废铁,实际上已经报废,但对报废程序知之甚少,不乔如何申报办理报废注销登记手续。还有的车主不申报信息变更,致交警部门无法送达车辆逾期检验和注销信息。致大量有安全隐患的车辆上道路行驶。
(二)监管手段单一。目前,按报废注销登记工作机制,车辆应交回收企业报废后,由回收企业提交相关证明到车管所办理注销登记,当前我国已步入汽车时代,应报废车辆会日渐增多,有国家资质的车辆回收企业总量不够,分布不均,笔者所在的瑞昌市,无一家国家资质的车辆回收企业。此外,车辆报废补偿低且周期长,致大部分个体车主为追求经济利益或免奔波之累,将车辆交无资质的废旧品收购点,交警部门对此缺少应有的监管手段,直接关系到车辆注销率。
(三)是执法不严?。对于基数如此大的逾期检验和应报废车辆的去向,不排除仍在道路上行驶、或转移到偏远地区行驶、或停驶状态却不报废、或经改装、拼装后行驶、或交由废品收购站点非法报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在执法中管理对策不全,处罚不力,让部分车主有空可钻。
三、提高机动车检验率和注销率的应对之策
(一)加大宣传告知力度。各级交通安全宣传部门可将交通法规、车辆检验注销及办事程序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重点,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车管所应建立告知机制,安排专人对系统内登记的车辆每月从系统中导出逾期未检验、未办理报废手续的机动车信息,通过短信告知或在服务窗口,向车主递送车辆检验、注销温馨提示等须知。在车驾管、违法处理业务窗口设立综合查询功能,使车主熟知车辆检验、注销法律责任和政策规定,提高实际告知率。
(二)健全管理责任制。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从思想上组织领导上加强对车辆检验和注销工作的重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户籍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建立告知和管辖责任制,督促民警定期深入运输企业和单位督促大中型客货车参与安全技术检验、注销。将车辆检验注销工作量化纳入民警个人业绩考核,使车辆检验注销工作层层抓,层层有落实。
(三)加大路面查处力度。交管部门执法执勤部门依托各执勤岗点,交通安全服务站或检查卡点,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路面巡逻管控。结合务项整治行动,对重点车辆做到逢车必查,对发现逾期未检或"废而不报"上路的车辆,除依法严格查处违法当事人、查扣车辆,强制检验,对到报废期的机动车强制送报废,并抄告车籍地车管部门。
(四)加强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交管部门树立"一盘棋"的全局意识,建立部门联运机制,各司其职,车管部门、违法处理部门、执法执勤中队、事故处理、检验部门要齐联动,清理补录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的手机号码、固定电话、住址、邮编、电邮等联系方式信息,扭转告知率无法送达的困境,保证宣传告知的到位率。同时要积极联动交通运管部门、重点运输企业对车辆进行清理,确保车辆及时检验和注销。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应对非法回收的站点进行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政府应科学引导设置车辆报废/!/回收点,使群众能在家门口就能按正规手续办理车辆报废手续。
(五)加强车辆业务关联审核。车管部门应设立业务综合查询审核窗口,对逾期未申请检验合格标志,或达到强制报废期未办理注销登记的车辆,在其车主办理业务时,督促办理车辆检验或注销手续后再予以办理其它业务。并可与新车注册登记工作相关联,以此来提高机动车检验和注销率。
①工程施工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进行专业施工和监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建设单位与相关方需要签订安全管理协议。②由于道路施工需要拆迁相关基础设施,包括电讯线、电力线等,应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优化施工,缩短拆迁时间。首先应做好原有管线勘察,电力线路及电讯线路拆迁应先建后拆,拆迁过程中应注重对无需拆迁的线路的保护,文明操作;在管线拆迁前,提前将管线拆迁影响时段及影响方式告知涉及的人群、单位;建议采用综合管沟,做到一次开挖,全面到位,最大限度地减缓对当地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③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项目安全投入,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包括安装有效的消声器。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施工现场附近有居民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以免噪声扰民。施工过程应配备洒水车,以避免扬尘对周围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④由于施工会给沿线居民的出行、生活及交叉道路的车辆通行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道路施工期间应采用分段封闭围挡施工,施工断道前,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形式施工断道通知,以便施工断道期间市民选择最佳的交通路线,将施工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降到最小,同时与道路交通、市政管理等部门签订有关协议,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施工断道期间,按照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所断道两端十字路口设置“前方施工断道,请绕行”等警示标志,并在十字路口派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施工期间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施工完毕及时修复道路,恢复交通。施工中,服从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部署,科学周密安排施工作业,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实行全天24h值班,在断道两端十字路口处,设立醒目的反光交通安全标志。全体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段实行全员参加的全方位保通体系,同时对施工人员及沿线群众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做好与市政道路、公安交警等单位的协调。⑤高处作业避免上下交叉,上下交叉作业不能在同一个垂直面内进行。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下面,要设专门的监护人员,必要时要设置防护层,注意平台上堆放的物件数量和高度。每一个作业平台上,注明平台的容许荷载值,由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⑥桥梁工程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严密监控结构、支撑、边坡支护及脚手架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应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结构、支撑、边坡及脚手架的坍塌。⑦重视临时拉电的规范管理,定期检查电缆和其他设备的使用状况,当发现电缆绝缘存在问题时,要及时处理或更换。⑧加强对变压器等容易出现故障火花的设备的检查维修,选用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设备。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盖之间设有闭锁装置,保证不合盖打不开电源,打开电源则不能拆卸盖。⑩加强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手提式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避免触电伤人。瑏瑡建设单位要切实落实动态设计,根据施工中反馈的信息和监测资料完善设计。瑏瑢做好在道路与桥台、横向构筑物等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严格按设计执行,切实减少在此路段的跳车现象。瑏瑣开挖地段设专人检查、防护,如发现坍塌或线路状态有变动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对行车有影响,必须在线路恢复到良好状态后,方可放行列车。瑏瑤作业人员在进行桥面作业时,禁止穿带钉鞋、凉鞋、塑料硬底鞋;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瑏瑥施工过程中,在高处作业、双层作业和立体施工时,须采取安全网防护等安全措施。
2旧路改造运营期间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①旧路改造的路基和桥涵应进行检测,必要时加固,合格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的边通车、边施工路段加强对通行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交通安全。②旧路改造施工期间应对施工场地和相邻通行道路间进行围护、隔离,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在原有道路上运送土石方,要做到剩余部分道路路面宽度应保证机动车行车安全;应做到用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隔离设施,与机动车行车道隔开;应设专职人员指挥来往车辆。③旧路改造部分,原有道路等级升级后,应更换沿线的交通安全设施,使其与之配套。④在居民点或公共场所附近开挖沟槽时,应设护栏及搭设跳板供通行。
3交通及沿线设施对策措施
①在公路上要设立明显的交通标识、限速标志和警示标志。②路线设计时应考虑标志、标线的设置,并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相互配合。标志、标线的设计应准确,充分体现路线设计意图。路侧设计受限制的路段,应合理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确保安全。③对于高填方等危险路段,建议采用适当防护等级的护栏。④可能存在坠物、弃物的地点,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落网等适当的防护设施。⑤公路绿化应注意保证公路的视距要求,粗细树枝及矮林均不得伸入公路限界内,以免发生危险。⑥特殊情况下的交通安全设施:公路养护作业时,应设置限制速度等醒目的交通警示、诱导等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改(扩)建时,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进行专门设计。⑦交通标志。项目主要设置指路标志、禁令标志、预告标志等交通标志。项目无照明设施时,所设标志建议均采用反光材料制成,以提高交通标志的夜间可见功能,保证交通安全。⑧交通标线。工程的标线(路面标线)主要包括宽度不同、虚实不一的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立交斑马线、导向箭头等。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分别表示出右侧路缘带、车行道、硬路肩以及交叉口的渠化标线车道指向,以便车辆各行其道,完善交通流的组织,达到行车安全之目的。⑨交通标志结构设计基本风速应采用当地平坦空旷地面,离地面10m高,重现期为50a10min平均最大风速值,并不得小于22m/s。
4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①运营管理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并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和“一个承诺”。②运营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组织结构,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要设置直属于运营管理机构的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得与其他部门合并设置;要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③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训练,增强应对安全事故和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④运营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公路沿线的交通设施的安全检查,如防护设施、交通信号设施、警示及预示标志、照明设施、报警设施和消防设施等,尤其是事故多发地段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加强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加强路侧广告牌、牌匾和警示标志牢固性的日常检查;加强工作人员作业时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的检查;为从业人员提供工伤保险。⑤运营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公路交通情况的监测,对出现事故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公路尽快恢复畅通。⑥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运营。加强对公路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⑦建立完善的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组织结构,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公路运营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协调、顺畅地进行。⑧配备齐全的公路、桥梁养护维修队伍,制定完整的公路设施维护检修规范、通过计划检修与故障报修相结合的方式,使公路各种设施、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公路、桥梁运行安全,提高养护维修反应速度,提高运营期间的安全可靠性。⑨制定完整有效的员工培训制度和考核上岗标准,通过激励手段与处罚措施相结合,促进公路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提高安全设施的使用水平,保证公路安全运营。⑩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公路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隐患要报当地相关监管监察部门、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瑏瑡维护、维修时首先进行区域封闭,放置施工提示标志(大型施工从2km外即开始设置),隔离用的反光锥筒,以及必要的电子提示版和警示灯具等。长距离封闭区域,应有人昼夜值守,对碰倒的反光锥筒、警示标志等进行及时维护和摆正。其次是人身安全,每班组设置安全员至少一名,挥舞红旗或者警示灯具等,提醒来车注意施工地段,并监护班组人员安全。全体人员身穿橘红色施工服装,或着反光背心。三是管理职责,每次上路前应由养护部门进行岗前安全提示或教育,平时要加强安全培训,同时年初要层层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瑏瑢应加大对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安全监管力度,在永定河大桥设置监控、检查设施,确保车辆安全通过大桥。
5结语
由于施工会给沿线居民的出行、生活及交叉道路的车辆通行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道路施工期间应采用分段封闭围挡施工,施工断道前,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形式施工断道通知,以便施工断道期间市民选择最佳的交通路线,将施工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降到最小,同时与道路交通、市政管理等部门签订有关协议,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施工断道期间,按照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所断道两端十字路口设置“前方施工断道,请绕行”等警示标志,并在十字路口派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施工期间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施工完毕及时修复道路,恢复交通。施工中,服从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部署,科学周密安排施工作业,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实行全天24h值班,在断道两端十字路口处,设立醒目的反光交通安全标志。
全体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段实行全员参加的全方位保通体系,同时对施工人员及沿线群众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做好与市政道路、公安交警等单位的协调。高处作业避免上下交叉,上下交叉作业不能在同一个垂直面内进行。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下面,要设专门的监护人员,必要时要设置防护层,注意平台上堆放的物件数量和高度。每一个作业平台上,注明平台的容许荷载值,由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桥梁工程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严密监控结构、支撑、边坡支护及脚手架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应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结构、支撑、边坡及脚手架的坍塌。重视临时拉电的规范管理,定期检查电缆和其他设备的使用状况,当发现电缆绝缘存在问题时,要及时处理或更换。加强对变压器等容易出现故障火花的设备的检查维修,选用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设备。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盖之间设有闭锁装置,保证不合盖打不开电源,打开电源则不能拆卸盖。加强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手提式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避免触电伤人。瑏瑡建设单位要切实落实动态设计,根据施工中反馈的信息和监测资料完善设计。
瑏瑢做好在道路与桥台、横向构筑物等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严格按设计执行,切实减少在此路段的跳车现象。瑏瑣开挖地段设专人检查、防护,如发现坍塌或线路状态有变动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对行车有影响,必须在线路恢复到良好状态后,方可放行列车。瑏瑤作业人员在进行桥面作业时,禁止穿带钉鞋、凉鞋、塑料硬底鞋;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瑏瑥施工过程中,在高处作业、双层作业和立体施工时,须采取安全网防护等安全措施。
2旧路改造运营期间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①旧路改造的路基和桥涵应进行检测,必要时加固,合格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的边通车、边施工路段加强对通行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交通安全。②旧路改造施工期间应对施工场地和相邻通行道路间进行围护、隔离,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在原有道路上运送土石方,要做到剩余部分道路路面宽度应保证机动车行车安全;应做到用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隔离设施,与机动车行车道隔开;应设专职人员指挥来往车辆。③旧路改造部分,原有道路等级升级后,应更换沿线的交通安全设施,使其与之配套。④在居民点或公共场所附近开挖沟槽时,应设护栏及搭设跳板供通行。
3交通及沿线设施对策措施
①在公路上要设立明显的交通标识、限速标志和警示标志。②路线设计时应考虑标志、标线的设置,并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相互配合。标志、标线的设计应准确,充分体现路线设计意图。路侧设计受限制的路段,应合理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确保安全。③对于高填方等危险路段,建议采用适当防护等级的护栏。④可能存在坠物、弃物的地点,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落网等适当的防护设施。⑤公路绿化应注意保证公路的视距要求,粗细树枝及矮林均不得伸入公路限界内,以免发生危险。⑥特殊情况下的交通安全设施:公路养护作业时,应设置限制速度等醒目的交通警示、诱导等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改(扩)建时,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进行专门设计。⑦交通标志。项目主要设置指路标志、禁令标志、预告标志等交通标志。项目无照明设施时,所设标志建议均采用反光材料制成,以提高交通标志的夜间可见功能,保证交通安全。⑧交通标线。工程的标线(路面标线)主要包括宽度不同、虚实不一的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立交斑马线、导向箭头等。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分别表示出右侧路缘带、车行道、硬路肩以及交叉口的渠化标线车道指向,以便车辆各行其道,完善交通流的组织,达到行车安全之目的。⑨交通标志结构设计基本风速应采用当地平坦空旷地面,离地面10m高,重现期为50a10min平均最大风速值,并不得小于22m/s。
4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①运营管理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并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和“一个承诺”。②运营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组织结构,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要设置直属于运营管理机构的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得与其他部门合并设置;要明确一名副职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③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训练,增强应对安全事故和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④运营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公路沿线的交通设施的安全检查,如防护设施、交通信号设施、警示及预示标志、照明设施、报警设施和消防设施等,尤其是事故多发地段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加强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加强路侧广告牌、牌匾和警示标志牢固性的日常检查;加强工作人员作业时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的检查;为从业人员提供工伤保险。⑤运营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公路交通情况的监测,对出现事故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公路尽快恢复畅通。⑥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运营。加强对公路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⑦建立完善的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组织结构,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公路运营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协调、顺畅地进行。⑧配备齐全的公路、桥梁养护维修队伍,制定完整的公路设施维护检修规范、通过计划检修与故障报修相结合的方式,使公路各种设施、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公路、桥梁运行安全,提高养护维修反应速度,提高运营期间的安全可靠性。
制定完整有效的员工培训制度和考核上岗标准,通过激励手段与处罚措施相结合,促进公路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提高安全设施的使用水平,保证公路安全运营。⑩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公路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隐患要报当地相关监管监察部门、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瑏瑡维护、维修时首先进行区域封闭,放置施工提示标志(大型施工从2km外即开始设置),隔离用的反光锥筒,以及必要的电子提示版和警示灯具等。长距离封闭区域,应有人昼夜值守,对碰倒的反光锥筒、警示标志等进行及时维护和摆正。其次是人身安全,每班组设置安全员至少一名,挥舞红旗或者警示灯具等,提醒来车注意施工地段,并监护班组人员安全。全体人员身穿橘红色施工服装,或着反光背心。三是管理职责,每次上路前应由养护部门进行岗前安全提示或教育,平时要加强安全培训,同时年初要层层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瑏瑢应加大对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安全监管力度,在永定河大桥设置监控、检查设施,确保车辆安全通过大桥。(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公路与运输》杂志。《内蒙古公路与运输》杂志简介详见。)
5结语
一、农用车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1、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和客流量的急剧增加,农村群众出门只顾省钱方便,忽视安全,在乡村道路上遇见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就随便乘坐,安全二字置于脑后,加上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强,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2、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改革开放这些年,广大的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下的客运体制增强了运输业主们的逐利性,在缺乏强力的营运监督下,他们对路线、路况、客源等具有较大的随意选择性,乡村道路成为专业客运运输的营运空白,而“春节”期间人们出行较多,导致人们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只能是经济实用、自己固有的代步工具——农用车辆。
3、经济利益诱惑驱动。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在春节期间,部分农民把农用车载客作为赚钱谋生的手段,以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等优势占据农村客运市场,投机经营违法载客。
4、路面控管存在不力。由于“春运”期间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再加上由于警力严重不足,往往把有限的警力都投放在国省主干道上,对于一些县乡道路往往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几乎失管失控。就是在有警的国省主干道上,一些农用车驾驶人和车主善于打时间差,利用无警时段悄悄出动,逃避检查,成了管理中的“漏网之鱼”。
二、交警部门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将农用车作为“春运”管理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用车的安全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切实把农用车和农村道路的安全管理提升到讲政治的层面上来,充分认识加强农用车的安全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安全形势稳定,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也是当前的政治任务和首要任务,要以对党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加强农用车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工作不松,力度不减,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2、强化安全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交警部门要结合“五进”、“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服务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针对农民、农用车、农村道路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不驾问题车,不乘坐农用车。要组织在农村道路沿线、农村集镇、农村中小学校、农村集市等场所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一路平安”为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滚动播放交通安全专题教育片;组织民警深入公路沿线村镇和农贸市场,展出宣传挂图,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同时,要指导路面执勤民警在查纠农用车、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时,耐心向当事人讲明危害,使之受到教育,增强执法和宣传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道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道路问题也表现的越来越多、越发复杂,交通运输业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实现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为保障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作出积极贡献。
一、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工具与环境因素 事实说明,引起交通运输事故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工具本身的状况欠佳所造成的,也可能是环境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本身有良好的质量,才能确保企业交通运输的安全进行,但是当前有很多单位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运输工具不够重视,没有做好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没有制度性的进行修理与检查,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导致了交通运输安全的隐患,在我国道路运输业这一块的违规违纪现象屡屡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引发交通事故的源头。群众安全意识差,甚至有章不遵,明知故犯。由于人民群众参入交通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有的人不走人行道,却走车行道;有的在车辆临近时猛然横穿公路;更有人有章不遵,明知故犯,就是不走人行道。违章占道,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挖乱占现象严重。
(二)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够,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交通运输人员普遍存在技术素质偏低的现象,很多运输人员没有参加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在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上都有所欠缺。他们忽视了交通运输中的一些超载、超速现象和行为,从而引发管理上的问题,多数运输人员不遵循相关规章制度。交通运输人员在安全和法律方面的意识薄弱,他们在行为上不收管控,导致不能合理的完成交通运输任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阻碍了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也对驾驶者本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三)管理体制欠完善 必须建立符合当前形势下的合理体制。目前很多企业还沿袭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管理理念,仍然还在使用传统的旧规章制度,不能真正有效满足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要求,不能与市场经济合拍,与当前的体质格格不入,使脱离了当代企业交通运输发展与管理的需要,非常不利于企业交通运输的持续、安全发展。
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对策
(一)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应该在行管机构设置专职部门或兼职部门,安排专人进行行车安全生产管理,日常检查的范围包括客、货、修、培等相关业务部门,认真分解工作职责。明确了行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后,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督促运输经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切实地开展好监督检查工作。
(二)强化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药更好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常常通过养护和维修等办法加以维护。一些道路以不断施工来完善道路的运输功能,并达到养护的目的,这对正常运行交通设置了一定的客观难度。为确保施工期行车安全,在对施工单位严格进行施工审批行政许可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指导,尽早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公安、路政在施工期间要检查施工作业时的标志、标牌摆放和设置情况,使其必须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规定要求,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交通安全。
(三)不断提高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来讲,运输驾驶人员普遍素质偏低,这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高度重视对驾驶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不断强化安全教育,慢慢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树立起全面的安全意识、掌握相关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于从事交通运输行业者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所聘用驾驶员一定是通过了严格考核的,他们必须掌握熟练的基本驾驶技能,并懂得交通理论知识,文化水平素质和思想道德以及身体素质要较好。其次,定期检查驾驶员的状况,对于违规违章者绝不能手软,必须予以严肃处理,确保企业中的驾驶员队伍整体的良好状态,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共同发展。最后,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规范从业资格考试发证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参加交通运输驾驶员一定要具备合格的从业资格证。
(四)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交通运输本身就存在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是规避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企业在交通安全运输管理上,需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防范措施。一方面,需要定期开展安全运输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车辆和驾驶员动态管理,对车辆查宿、超载等违章行为进行监控,确保行车安全和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指导监督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并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执行运营车辆定期综合性能检测制度。对不符合运输安全技术条件的运营车辆,要停止运营。
(五)坚持运输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运输秩序 以“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为中心,建立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在道路运输业管理工作中。严厉打击无牌、无证等非法运营行为,净化营运队伍。强化客运企业营运资质的动态管理,实行运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对不符合运营条件的企业执行限期整改、留查、清退流程。对危险品货物运输实行严格审查许可制度。督促交通运输经营者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运输经营者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行管部门要注意监督相机构健全组织,给他们指派安全管理人员,在健全安全生产硬件的同时,确保具备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切实提高车辆技术状况,做好车辆检测和技术维修,争取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尽早消除安全隐患。
(六)提高运输经营门槛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提高交通运输经营门槛,在给运营经营者发放经营许可证时严格审查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再给予科学客观的企业经营资质评定。要严格核查有意愿从事交通运输经营当事人的安全生产条件,对于条件不合格者坚决不予批准。再者,强化平时的监督考核,在经营者中一经发现资质“缩水”者,立即强行其整顿修改,并且企业要在一定时期内整改完毕。对于那些整改超过规定时间或整改后仍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降低其经营资质,如还不整改,继续采取整顿措施直至吊销其交通运输经营许可。
(七)制止超载、超限现象 在交通运输业中,超载和超限运输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严重的损坏了公路设施,也常成为了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一些运营商只看重经济利益,冒险超载超限运输,对此管理部门要坚决予以查处。
总之,经济的发展需要道路交通运输动脉的畅通,更需要交通安全作为保障。这就需要司机、交通职能部门等相关部门重视道路的安全管理,需要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方可使交通道路动脉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毛德维.我国道路运输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04.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面、彻底、深入、细致、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强化监管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堵塞安全漏洞,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重拳整治、严肃惩处,上下联动、不留死角,从严惩戒并通过媒体曝光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决定成立建水县第九中学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各年级组长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德育处,负责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资料收集上报工作。
三、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分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重点整治阶段,即日起至7月31日;
第二阶段:落实推进阶段,8月1日至10月31日;
第三阶段:督查问效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责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
要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和形势研判,剖析原因,查找问题,对校园及周边今年以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措施进行认真梳理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机制,强化源头管控,强化事前预防,强化安全防范。
针对私家车日益增多的情况,学校将进一步规范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本单位驾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督促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
1、要进一步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预防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专项整治各阶段工作重点,借助校园广播、墙报、主题班会、《给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等形式深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增强师生及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督促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自觉遵守“六不六要”和“五不五要”,即针对中学生突出宣传“六不六要”(六不:①不无证驾驶摩托车、汽车,②不驾驶超标电动车,③不驾驶自行车、电动车载人,④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⑤不乘坐超员车辆,⑥不乘坐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拖拉机、“摩的”以及报废、非法拼装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六要: ①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②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③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④走路要走人行道,⑤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⑥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
随时关注工作进展,大张旗鼓地宣传交通法规及安全驾驶、安全出行常识,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隐患。
2、规范并强化日常监管。学校要切实加强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的日常监管;严禁车辆超员和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杜绝使用拼装车、报废车作为校车。如有发现接送学生没有营运资格、没有进行登记的车辆以及其它危害学生交通安全情形的行为或隐患,学校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教育、交通部门进行处置。
(三)完善交通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要在全面深入排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排除中发现破损、缺漏和不规范的交通设施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对重大隐患或整改存在困难的,应通过各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并提请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限期予以整改。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的学校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标线、校车停靠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和车辆减速设施等,合理规划停车泊位,科学实施停车管理,加强拥堵路段疏导,着力解决接送学生车辆停车难问题。
(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化宣传教育
1、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学校聘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结合交通安全宣传,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请官厅派出所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真正让交通安全常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校园广播及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切实将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整治工作全过程。整治活动期间,学校将结合交通事故案例对师生开展一次交通安全教育。
2、着力做好学生安全乘车劝导和交通疏导工作。学校要摸清学生家庭居住分布情况,掌握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了解接送学生车辆相关情况,及时将车辆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报告当地教育、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学校要安排保安、执勤教师等在校门口及重点路段维持交通秩序;要反复教育学生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坐超员车辆,不坐“摩的”、货车、拖拉机等非营运车辆,自觉抵制各类违法行为,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培养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
3、重视抓好学校交通安全新闻宣传。广泛宣传开展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工作成效、创新举措,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坚持正面舆论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及家长对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重点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五)切实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监管
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清理整治学生接送车辆,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规范学生接送车辆审批制度,严格审查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每学期开学初,联合对学生接送车辆进行一次排查梳理,详细掌握学生接送车辆基本情况,健全完善学生接送车辆档案,切实做到“分类建档、不漏一车、见车见人、不留死角”,通过摸排,对学生乘坐违章违法车辆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对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规范接送学生车辆运行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关键词:驾驶员与行车安全,车辆安全,管理措施,交通环境
中图分类号: U47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到2010年,我国的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57.3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5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6.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另外,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将达到7000万辆。
随着我国道路的高速发展和交通车辆的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2009年5月7日晚,杭州的25岁浙大毕业生被三菱跑车撞死。6月30日晚,南京的一辆别克君越轿车因失控,造成14人(其中包括一名孕妇)伤亡和6辆汽车损坏。事后,肇事司机张某被证实为严重醉酒驾驶。8月4日晚,杭州的17岁女孩在爱心斑马线上被撞,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9月1日晚,广州番禺的一辆小轿车连续与行人和车辆相撞,导致4死(其中包括一名孕妇)2伤的严重后果。以上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行为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超速、饮酒、驾驶技术部熟练程度等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根据公安部200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前三个季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5189起,造成45789人死亡、19752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6.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1%、10.5%、14.6%和18.9%。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6起,同比减少7起[1]。
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纵观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发生率除了与道路使用者——人的因素、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因素相关外,还与高速公路道路自身因素密切相关。鉴于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量长期居高不下的事实 ,针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情况,有必要就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驾驶员的自身技能
在公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驾驶员方面,众所周知,驾驶员与行车安全最为密切,驾驶员的可靠性是道路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驾驶员为主引起的交通事故中,表面上,好像只因违反交通法规,如超速行驶,注意力不集中等,而实际上,是由于直接原因(驾驶员认识迟缓,判断错误,操作错误)及间接原因(与人有关的特性,如性格,心理特征,烦恼及刺激等,即驾驶员的精神因素和身体因素)综合造成的[2]。
机动车驾驶员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有80~9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其中,由于驾驶自身差错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70~80%。各国的研究也都表明,在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所有因素中,驾驶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2 行人的安全意识
道路上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有意的不安全行为表现为:存在侥幸或急功近利心理,急于通过街道而冒险;或者是非理性的从众心理,明知违章但因为看到他人违章没有造成事故或没受罚而放纵自己的行为。行人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局限性和不良的交通环境则是造成行人无意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
2.3 先进的车辆安全技术
随着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在努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同时,加快改进车辆本身的安全技术,日益成为迫切需要突破的问题。目前,检测路面及环境状况系统、打瞌睡警告及唤醒系统、高适应性定速巡航系统、紧急制动先期警告系统、火灾隐患或轮胎气压过低的警报系统、改善驾驶员视野的新技术、防碰撞系统、安全的行驶方向控制系统、转弯减速调节系统等主动安全技术;以及能承受碰撞吸收能量的车身及车门、侧边安全气囊、乘员保护系统、紧急门锁释放装置、灭火系统、行车记录仪、紧急事故自动通报系统等的被动安全技术的不断推出,势必对车辆本身的安全技术状况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3]。
2.4 交通安全设施的影响
交通安全设施属于道路的基础设施,它对减轻事故的严重度,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提供视线诱导,增强道路景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证实,视觉良好的标志、标线可以使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大幅度下降[4][5]。为此我国应进一步研究道路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技术寿命与安全效果的相关问题。目前,交通安全设施的应用,正朝着国际统一化和新型材料的应用方向发展,对防撞护栏,将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车安全,降低事故严重度的角度出发,研制高性能、经济、耐久的新型护栏及缓冲防撞系统;在防眩和隔离设施方面,则注重经济、美观,对司机影响小的新型材料及结构形式的研究;对道路照明,注重开发新型节能光源,提高路面照度的均匀性,减轻照明眩光的研究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对于反光材料,则将朝着提高反光材料的反射性和耐候性方向发展。
3 国内外车辆报废制度
我国车辆报废大体可分为汽车更新、自然淘汰(故障频、修理费用高等)、事故报废三种形式。目前确定报废的主要方式是按年限报废。车辆发生事故后的报废情况,尚无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行的报废标准规定的强制报废条件有:因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车型淘汰,已无配件来源的;汽车经长期使用,耗油量超过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15%的;经修理和调整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的。
与我国现行的车辆报废制度相比,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并未规定车辆强制报废的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数量(除韩国对某些用途的车辆有所规定外),代以利用车辆定期检查的结果从经济角度引导用户自愿报废车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首先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其次从技术角度引导用户自愿报废车辆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不管车辆的豪华程度、技术性能好坏,只要能够满足相关的检测要求,就可以上路行驶。这样就避免了以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数量作为报废依据时出现的不同类型车辆一刀切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够鼓励制造商开发制造技术水平更高、舒适性更好的车辆,同时也能推动消费者购买这样的产品。
发达国家目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车辆在报废后的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上来,对车辆在设计阶段所使用的材料和报废后可回收利用的质量做出了规定,同时也明确了车辆制造商或进口商、车辆所有者以及拆解企业的责任。相比之下,我国这方面的处理就显得有些薄弱,对于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不能使用,有些部件依然可以回收再利用,充分利用资源,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本文从道路交通事故出发,分析了造成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只有参与交通的人、车、路相互结合,才能真正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的车辆技术标准,对于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要坚决予以禁止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更本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根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在分析交通参与者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的同时,找到了驾驶员和行人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超速行驶、违章超车等为引发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而不按规定让行、疏忽大意等为引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行人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到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2)从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研究汽车现有安全设施情况,以及车辆管理方面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比较分析,主要有自保护措施(例如:轿车乘员保护,主要考虑与商用汽车、载货汽车的碰撞或者轿车与轿车的碰撞事故,两轮车安全气囊);它保护措施(汽车对车外交通参与者的保护措施,如载货汽车对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碰撞保护)。特别是安全气囊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油气田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1.1道路交通基础差
很多油田区道路等级比较低,一些危险路段十分难以治理。油气区普遍都是农村道路以及油田相关企业自己修建的道路,在建设的时候尽量简单就行,其一般没有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一些基本的交通设施几乎没有。在危险路段出现时事故时,有可能会得不到及时性治理。
1.2没有道路交通标志以及防护设施
在油田区中的民众在道路上行走时,其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深,尤其是在一些农村道路上,摩托车辆十分常见,并且其行驶的速度十分快,在道路上穿插了油气田的运输车时,就有可能会出现碰撞的安全事故。一些道路还没有路灯,在夜间行车的时候就有可能致使车辆碰撞或者是和行人发生碰撞等事故。由于安全设施不完善以及设置不科学的原因,这让油气田区中的一些道路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1.3油气区的住户交通意识不高
一些地方性的警力不够,对油气区中的农村道路管理不是很到位,基本上是属于盲区。且农村住户对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认知不够,没用自觉遵循相关法律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认知,这样就让油气区中的交通道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有些地区没有公交车,出行十分的不便,这样就会导致村民在出行的时候随便搭乘车辆,有些违规的车辆在道路形势比较复杂的路段行驶。这样就为油气田车辆带去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车辆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
2风险预控管理以及对策
2.1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对油气区而言,道路交通损失预防措施方面具体包含了驾驶管理、机械可靠性以及道路合理规划等等。要在根本上对风险进行防治,除了对道路进行合理修建以外,还要对驾驶人员进行管理与研究。要对油田内部驾驶员以及外聘驾驶员在驾驶适应性以及安全驾驶能力方面进行培训,在车辆设备以及驾驶员安全方面,必须要坚持将车速以及反违章等相关的措施,有需要还可以在油气田内部发放准驾证以及相关制度,这样就能够在根本上做好对事故的预防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增强对车辆的日常保养与维修工作,以此提升车辆具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同时还要做好油气区自修道路的规划以及治理工作,一般是对道路状况进行概念,要对道路以及相关设施进行有效的维护,让其保持在良好的运用状态中。油气田的生产部门还要与油气田中的交通安全部门一起做好排查工作,要经常性的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讲座。要和工作驾驶员一起,对不同情况以及不同时间路段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此对风险进行控制。
2.2降低道路交通安全损失
对油气区道路损失减少措施中包含了车辆安全技术运用以及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等等。其中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当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中或者是之后,使用车内保护系统等技术。要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中的损失,就要对交通事故进行预防与减少,在油气区建设交通道路要将安全因素考虑进来,合理建设道路,增加在道路安全设施上的资金与人力投入,科学规范以及设置相关标志。并且正确的总结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安全驾车的方面考虑道路的标准设计,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具有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一些事故发生比较多的地段,油田企业中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要和生产部门做好相应的整理工作,增加控制以及管理,并且要加强对道路的设和以及验收等相关工作,以此减少由于道路原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对经过乡村的交通道路,要让当地政府和油气田的交通安全部门进行联合治理,对一些村民的违章建设以及乱摆放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对路面进行清理,从而制造出良好的运输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气田中的道路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对其道路交通安全中的风险进行控制以及管理具有着实际性意义。要对其中存在的具体风险进行分析,从道路安全设施以及交通意识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做好事故预防以及降低道路交通损失的方式,以此对油气田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全面性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丽.油田专用道路评价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薛森.浅谈创建安全和谐的油田矿区交通环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04:45-47.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管理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oad traffic safety are analyze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facing in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ina,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sponding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raffic safet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Road traffic safety Traffic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我国大陆地区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50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其一般规律是:发展中国家交通事故普遍上升,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交通事故更是大幅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里程的延伸,道路交通状况越来越复杂,交通事故也愈演愈烈。道路交通事故不仅给我国社会财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2.1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的特点
道路交通安全主要受到人、车、路以及环境这四个因素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2.1.1人的因素
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人既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普遍较低
(1)驾驶员的素质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重要因素。驾驶员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60%以上。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
(2)非职业驾驶员肇事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非职业驾驶人员肇事所占事故总数的比例已达到35.6%,而且这个比例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持续增加,大量非职业驾驶员的出现,必然会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
2.1.2车的因素
车辆作为现代道路交通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车况的好坏、车辆的性能等能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
(1)机动车辆组成结构畸形
国内机动化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较低,但交通事故率高。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还表明,发达国家的交通事故和机动化水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但交通事故率最高。根据公安部2012年1月30日的通报: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汽车保有量1.2亿辆,其他车辆占50%。而由这些车辆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将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对各种交通方式责任事故的分析可知,驾驶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肇事比率占总数的21.2%,事故死亡率占总数的27.8%。
(2)车辆性能相对较差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交通运输中的车辆总体特征表现为:耐用好修,适应炎热、严寒的气候,车辆只具备基本性能。目前国内车辆大多不适应持续的高速行驶的工况,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的失灵或零部件的损坏,均可成为直接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
2.1.3道路及环境因素
除人、车因素外,道路及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可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1)道路等级低
在我国具体的交通工程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单纯地为了提高道路等级,简单地将道路路面硬化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使驾驶员产生错觉,导致道路交通事故。
(2)混合交通状态严重
对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交通特点分析可知,混合交通条件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5.9%,同时还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占67.2%;当混合交通且缺少交通控制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0.8%,死亡人数达62.4%。
2.2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
2.2.1安全带等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较差
国内关于事故统计资料中没有关于使用车辆安全设施的统计资料,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的使用情况。从国外的统计研究来看,被动安全装置的使用对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挽救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国内交通参与者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不容乐观。
2.2.2违法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很大的比例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60%,因此,应强化驾驶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交通管理执法的力度,提高驾驶人员和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
2.2.3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之比偏高
统计表明,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比例为4.5:1,这个比例在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28:1和76:1。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的主、被动安全性能,建立交通事故预警系统,提供驾驶员以充足的反应时间,建立交通事故紧急事件保障系统,将对改善这一被动局面有积极的意义。
2.2.4高速公路的事故率偏高
高速公路在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的同时,不应忽视交通安全。无论在设计、建造,还是交通管理方面,高速公路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惟其如此,高速公路的整体安全性能更值得人们担忧。
关键词:泾源县 农村公路 硬化 养护 管理 安全
农村公路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泾源县已实现通行政村的公路硬化,有的乡镇甚至组级路也实现了硬化。“十一五”期间,泾源县大规模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亿元,先后修建沥青水泥公路352.4公里,沙砾公路104.2公里,全县110个村有96个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彻底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但硬化后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和安全问题,又是当前交通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硬化后的乡村公路在养护、管理
近年来,泾源县交通和乡镇建设局探索切实可行的养护模式,采取多样化养护办法,使农村a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养护质量逐年提高。一是转变和调整养护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采取两级承包养护模式,县道及重点乡道由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各公路站养护,村道由村委会或村民个人就近承包养护,逐步加大村委会、村民个人承包养护农村公路的里程,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实施企业化管理,强化计量支付管理工作。对各公路站列养的县乡道依据《宁夏公路养护工程(小修保养)合同通用条款》,细化、量化考核办法,分解养护任务,实行定额考核,计量支付,当月兑现。签订《养护生产合同》、《养护承包合同》使养护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三是加强公路巡查排险和公路病害处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新《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各项公路技术标准,以提升路况质量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保优升良,降次灭差”活动,春季集中恢复路况,秋季强化预防抢险工作,注重预防性养护,加大水毁处治力度,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四是全面推行养护质量追踪管理,在精细上下功夫。采取沥青路面“圆坑方补”、热油灌缝,稳定路况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预防性养护和对新接养路段精心养护,对正常使用路段重点养护,对待改建路段尽力养护的“三阶段”养护。五是加强桥梁、涵洞检测监控力度,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对出现桥梁涵洞断板、断梁、坑洞等情况的危桥,及时设置醒目齐全的标志。同时按照责任主体,对县道上的危桥及时向公路管理局报告,乡村道上的危桥向地方政府报告。
二、乡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
一是道路状况差。道路交通科技含量低下,路面窄、坡陡、弯道半径小,这些乡村道路只能满足行人和小型拖拉机通行需求。二是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迅猛。农村以非客运车辆为主且非法载客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三是警力严重不足,乡村道路的交通事实上存在着管理真空。就目前拥有的警力而言,不但承担着全县的交通管理工作,还要肩负扶贫、综治、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等其他工作。因此,对于许多乡村道路的管理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导致长期处于失管、失控的状态。
三、农村道路交通的管理对策
首先,应将乡村道路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乡村公路硬化成水泥路后,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行车放在第一位,千万不能开“英雄车”。同时,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也不能忽视乡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应将其纳入管理范围。在路边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志,限制行车速度,严禁超载,严禁货车从事客运等等。此外,还应重视开辟农村专用集贸场地,避免在马路上赶集。只有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乡村水泥路给农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才是完美的。
其次,加强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龙头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中,强调宣传对象的针对性,宣传内容的实用性,宣传方式的多样性,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将交通安全纳入素质教育,依托新闻媒介,通过宣传工作,传播交通安全知识,营造交通文明氛围,优化交通环境。
第三,建立各级政府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综合治理,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并纳入到综合治理考核目标管理内容之列,使每个基层和部门领导时刻讲安全,经常管安全,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层层管安全的格局。
高速公路通车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在车辆荷载、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路基路面往往会出现质量缺陷,需要进行养护施工,修复存在的质量问题,促进工程更好地运营。在养护施工作业中,由于施工封闭作业时间较长、占道多、工期紧、施工人员多,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忽视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养护施工带来严重威胁。为转变这种情况,养护施工中应该认识到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保障养护施工人员安全,提高养护施工综合效益。
1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制约因素
1.1主观因素
施工组织不到位,施工区域划分不合理,部分管理人员对养护工作不重视,现场管理不到位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养护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1.2客观因素
气候因素、施工环境、车辆载重情况、车辆自身质量问题、路基路面质量状况等,都会影响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大雾、雨雪天气、交通拥堵等,会给养护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2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包括路基路面保洁、桥涵保养、路损维修、绿化浇水等,这些工作比较分散,一些养护施工人员为了简单方便,忽视设置交通标志,或者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较低,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给养护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安全组织工作不到位
一些养护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未能有效落实。施工前忽视对养护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导致他们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认为对养护施工路段比较熟悉,忽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施工警示标志牌摆放不规范,或者没有摆放警示牌[1]。当养护施工的工作量较大时,一些养护施工单位任意扩大警示牌的摆放范围,导致行车道狭窄,严重影响车辆顺利通行,甚至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2.2施工安全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往往没有按要求设置相应数量的专职安全员,一些养护施工单位尽管设置安全员,但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些养护单位工作人员着装不整齐,养护人员在施工区域外走动或休息,甚至横穿高速公路,造成伤亡事故。施工现场作业区外任意堆放机具、施工材料、杂物,随意开启中央分隔带活动护栏掉头、逆行,施工作业车辆标志不明确,未能发挥应有的指示作业,给现场养护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2.3交通标志设置不规范
对受损、缺失的交通标志未能及时更换和补充,根据相关规定,在高速公路开展养护施工作业,必须摆放交通标志,但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方便施工作业,未能严格执行该项规定,施工现场交通标志设置不齐全,摆放不合理,或者交通标志出现丢失、损坏、倾倒等现象,得不到及时更换和补充[2]。一些驾驶员由于疲劳驾驶,夜间行车视野受限,将养护施工现场的交通标志压坏或者撞飞,甚至破坏封闭施工作业区域,给养护施工作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3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重视养护施工安全组织工作
做好养护施工安全组织工作,结合具体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养护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合理设置施工班组,严格落实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施工人员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排除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合理设置警示标志牌,但注意不得占用行车道,为车辆顺利通行创造便利,实现对交通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
3.2加强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3.2.1重视养护施工单位审核主要审核内容包括:养护施工单位有效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书、相关批准材料、施工现场管理和封闭方案。必须严格审核每项材料,确保满足要求才允许施工单位开展养护施工作业。3.2.2严格养护施工作业准入养护施工前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办理临时占道施工封闭手续,路政部门应该给予指导和协助,未办理手续的,不允许进场作业。超过施工封闭期限而未完成养护作业任务的,需要重新办理临时占道施工封闭手续,实行严格的施工作业准入制度,推动施工作业顺利进行。3.2.3明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方式养护作业区一经划定,不得任意变更,对绿化养护、边沟维修、护栏板更换、交通标志维修或更换等作业,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作业控制区。交通标志摆放时,要顺着交通流的方向设置,拆除时则逆着交通流方向[3]。对当天无法完成的养护施工作业任务,要对道路进行封闭,为后续养护维修创造便利。3.2.4重视施工作业车辆管理养护施工作业车辆必须设置鲜明、醒目的作业标志,办理车辆通行证。实施绿化浇水作业的车辆,尾部要安装发光可变标志牌,道路检测车进行道路性能检测时,车尾部安装发光可变标志牌。3.2.5提高隧道养护施工作业管理隧道内养护施工作业要事先将施工封闭时间告诉管理处,由管理处将隧道入口信号灯变为黄灯闪烁,车道指示器变为“×”,隧道入口前方1600m处设警告标志,以后每隔200m设置警告标志。隧道施工封闭作业时,要在入口设安全员指挥交通,并用交通标志封闭养护作业车道,每个标志间距在10m之内。3.2.6落实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考核办理临时占道施工封闭手续前,应交纳安全管理保证金,严格管理考核工作,对养护施工作业现场混乱,标志缺失、受损的单位,要根据《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评分办法》扣分,每分值100元。从而更好地约束施工单位各项工作,使他们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促进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合理设置交通标志
及时更换和补充受损、缺失的交通标志,严格按要求摆放交通标志,确保交通标志齐全、规范、有序,为施工创造便利。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避免损坏交通标志,当驾驶员损坏交通标志时,要及时修复和补充,为养护施工创造便利,保障现场施工作业安全。
3.4注重养护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
针对养护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的现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3.4.1安全教育采用日常教育、特殊教育、进场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水平的提高。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前,必须开展岗前安全教育,了解工作特点、内容和任务,明白养护施工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利用现场授课、集中学习、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养护施工人员开展技术、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4]。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工作,让施工人员掌握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为养护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3.4.2安全培训熟悉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相关规定和操作技术要点,了解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掌握养护施工安全操作技能,对工作人员开展施工应急预案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范要求,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