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培训启示范文

安全培训启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27: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安全培训启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培训启示

篇1

单位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答案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 )里,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 B、 安全第一,综合管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进入厂区生产现场后,无论何人都( )遵守厂纪厂规。

A、 可以 B、 必须 C、不一定

3、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 。

A、物的因素 B、人为因素 C、人和物的综合因素

4、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的目的是为了( )

A、提高工作效率 B、保证产品质量 C、保障人身安全

5、高处作业是指凡坠落高度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10米 B、2米 C、3米

6、电器设备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该使用( )灭火器扑灭火灾。

A、干粉灭火器 B、酸碱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7、加强从业人员自身( )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是消除事故人为因素的唯一办法。

A、安全素质 B、文化水平 C、操作技能

8、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违反工艺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均属于( )。

A、 违反劳动纪律 B、违章操作 C、违反法律法规

9、生产经营单位应该按照规定标准向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必

须( )劳动防护用品。

A、正确地佩戴使用 B、爱护保管好 C、防止损失

10、储存、装卸、搬运腐蚀品时,下列( )做法不正确。

A、采用相应的耐腐蚀容器盛装腐蚀性物质

B、不与易燃物质混合储存 C、肩扛、背负、揽抱

11、在对生产、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进行动火作业时,要严格执行隔离、置换、清洗、动火分析等规定,( )方可动火。

A、 使用惰性气体吹扫后 B、使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合格后

C、使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并以气体分析合格后

12、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天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

A、 三十天内 B、 十五天内 C、六十天内

13、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了从业人员享有十项权利和履行( )义务。

A、五项 B、八项 C、十项

1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质后,方可( )。

A、自行操作 B、规范操作 C、上岗作业

15、安全生产禁止标志是由( )色与图像符号构成的。

A、红 B、黄 C、绿

16、对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应采取的态度是( ) 。

A、及时发现并消除 B、没有形成事故无所谓 C、和我无关

17、 根据国家对职业病的规定,职业病共分为( )大类。

A、六 B、八 C、十

18、人体触电后,如在一分钟内得到正确的施救,复苏的成功率在( )。

A、20% B、60% C、80%

19、 易燃液体的闪点等于或低于( )度。

A、60 B、61 C、62

20、按照国标,氧气瓶的瓶身颜色应为( )色,字体颜色为黑色。

A、浅黄 B、淡蓝 C、深灰

二、是非题(请判断对错,在空格内划√或х。每题2分,共40分)

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

2、根据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当把生产放在第一位。( )

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

4、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 )

5、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

6、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

7、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就是只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管谁操作,都能达到“安全”、“正确”、“迅速”、方便的工作目标。( )

8、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中黄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 )

9、在检修设备时,应该在电气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标志。( )

10、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每位从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11、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检修。( )

12、我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焊割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手续。进行焊割作业时,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必要时做好隔离防护,并指派监护人员。( )

13、从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是: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服

从管理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和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义务。( )

14、在打扫卫生、擦拭电气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抹布去擦拭电气设施,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

15、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 )

16、毒害物品中毒急救,首先,抢救者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方可进入储罐、有毒物质污染的区域或者下水道进行施救。( )

17、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除了生产经营单位要为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外,职工本人也要酌情缴纳一些工伤保险费。( )

18、如果二层以上发生火灾,应立即乘坐电梯下楼,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现场( )

19、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辩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

20、对关键、危险性较大的操作顺序应该实行操作监护制,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督。( )

三、简答题(20分)

职工在那些情形下发生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

试题7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答案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 )里,每题2分,共40分)

1. C 2. B 3. B 4. C 5. B

6. A 7. A. 8. B 9. A. 10. C

11. C 12.A 13. A 14. C 15. A

16. A 17. C 18. B.19. B. 20. B.

二、是非题(请判断对错,在空格内划√或х。每题2分,共40分)

1. √ 2. × 3. √ 4. × 5.√ 6. × 7.√

8. × 9. √ 10.√ 11. × 12. √ 13. √ 14.√

15. √ 16. √ 17. × 18.× 19.√ 20.√

三、简答题(20分)

职工在那些情形下发生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

答:(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

收到事故伤 害的;

(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利等意外伤害的;

(四) 患职业病的;

(五)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篇2

通过罗教授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安全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灵活应用安全管理的五种手段;督促,检查,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四级安全教育,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对本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作为安全员应当根据本车间生产特点,对安全生产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每天的工作应在现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通过安全培训教育,运用心理学,使员工提高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消除侥幸心理,杜绝违章行为。

篇3

搞好安全生产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开展以“企业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使其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依法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3号令)、《省安全生产条例》、《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责任感

安全生产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国家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减少“三违”现象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的必由之路。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我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培训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全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镇街道培训成效不明显,培训覆盖面达不到国家要求,培训考核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

二、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监管

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下大力气做好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督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实处。要组织、引导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深入到中小企业进行安全培训服务,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展灵活多样、方便企业的培训工作,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工作机制。

三、严格执法检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实施专项检查以及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管理档案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对无证上岗、持过期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未按规定开展安全培训的生产经营单位或未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的人员,要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通过严格的执法检查,全面推进全员安全培训工作。

四、培训人员范围、内容和时间

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初次培训不少于48学时,再培训不少于16学时。主要包括: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培训由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培训时间及地点按照各镇街道提报情况统筹安排,分期进行。

五、有关说明及注意事项

1、各镇、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及有关单位将辖区内和管辖企业参加培训人员名单于4月15日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2、参加培训人员需准备2寸彩照2张,身份证复印件1张;

篇4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篇5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及水平偏低。由于是高危行业,各类安全隐患较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1至6月,全国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487起,死亡588人,其中80%以上事故都是因违章行为造成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使广大职工都能按规定,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举办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获得安全岗位资格。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大大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有效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人和发展,伴随着企业改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得投人,导致人员安全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建筑业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仅限于在开会时讲“要注意安全”,而怎样注意安全就讲不出所以然。一些安全员不明白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常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都不了解,特别是新进场的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2加强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预防为主,是指在一切生、产活动开始之前针对生产活动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科学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掌握运用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手段,需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为了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一九九七年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才是安全生产的唯一保障。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建筑施工企业更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实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教育培训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应作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内部单位、项目经理部要分别设置安全教育培训部门,配备专、兼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分不同的层次,因人而异,分灶吃饭。

(1)对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及重大伤亡事故分析;

(2)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还要反复学习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应用检查、评定、分析和提出整改措施的方法。

(3)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除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外,重点要学习安全常识和本工种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应急救援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