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篇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构成的基础。中学化学知识的构成包括六大部分。其中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导出的,如果学生不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化学基本理论将成为无本之木。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起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生动再现,认识和探讨物质新属性、探讨新理论的基本方法;化学计算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定量研究;化学用语则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录和描述。

为解决科学知识量的激增和日益增长的社会要求的需要,把培养能力列为教学内容,是理科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化学教育里能力培养,就是遵循和运用有关的教学原则和方法,通过自然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起点,而经过科学的抽象、概括,得出结论后,又要将结论运用于实践重新用到元素化合物知识上。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分析事物变化实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在验证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完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物质及它们的变化和变化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和分类

在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里,总共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元素20多种及重要的化合物80多种。这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上是按元素周期表系统安排的,从主族到副族、从纵向元素族到横向周期律,从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并且把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穿插编排。其中重点学习13种元素:5种金属元素,分别是钠、镁、铝、铁、铜。8种非金属元素,分别是氯、氧、硫、氮、磷、碳、硅、氢。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

1.金属元素知识的系统

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金属相对应的盐。

2.非金属元素知识系统

对应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非金属相应的含氧酸盐

3.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要点

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存在、用途,制取和检验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用途、制取、存在和保存等,因此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每一种物质以化学性质为核心进行教学。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分类

一般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位于教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前后位置不同,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方法的不同,把元素化合物知识分为“理论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理论后”元素化合物知识两大类别。

(1)“理论前”元素化合物:位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初中化学较系统地介绍了氢、氧、碳等非金属元素以及氧化物,碱、酸、盐各类化合物的通性。高中化学则进一步介绍卤素、氧族(硫和硫酸):碱金属,逐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为系统地学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提供了感性认识的基础。“理论前”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例如由个别酸的性质,经过去异求同归纳出酸的通性;由个别碱的性质,归纳出碱的通性。由卤素中典型的个别元素如氯及化合物的性质,归纳出卤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某些共性,同样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去认识氧族元素的共性。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用归纳法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2)“理论后”元素化合物:即位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这类教材主要包括高中化学里氮和磷、硅、镁、铝、铁和有机物。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知识,从原子结构揭示不同元素原子结构的差异及联系,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一步概括出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同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又使理论得到巩固和深化,使“结构”、“位置”“性质”三者的关系得到统一。“理论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过程中主要采用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例如学习氮族元素从原子结构,周期表中位置可推测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弱;再具体到氮气从化学性质来看明显比氧气的氧化性弱,这一现象学生由物质结构“NN”叁键得到进一步解释。在教学过程中由抽象到具体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获得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培养演绎推理能力。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求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描述性的化学知识,内容庞杂、材料琐碎、涉及的化学现象和各种化学反应较多,再加上不容易记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知识杂乱,而思维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感到束手无策。有的学生则把精力用在机械记忆上、死背硬记化学反应。因此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1.运用基础理论,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化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虽然注意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互相穿插,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基础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重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宏观现象和理论知识中的微观结构的结合,突出元素化合物自身知识体系,用基础理论揭示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变化的内在规律。并且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化和深刻化,使学生形成巩固的系统知识。必将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得到巩固和加深。

在教学中要抓住物质的结构这条主线,突出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通过理解、推导让学生自觉地去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例如,过渡元素铁常有可变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铁何时呈+2价;何时呈+3价这就应结合铁的原子结构去认识。化学反应中铁可以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呈+2价,也有可能再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而呈+3价。铁的自身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而化学反应中铁呈几价又必须依据氧化剂性质的强弱而定。铁遇强氧化剂(Cl2、Br2、HNO3(过量)……)呈+3价,而铁遇弱氧化剂(S、I2,H2SO4(稀),HCl等)呈+2价。Fe2+遇强氧化剂(Cl2、Br2,HNO3等)变为Fe3+;而Fe3+遇还原剂(Fe、Cu、H2S、HI等)变为Fe2+。铁及铁的化合物知识可系统化为: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它的性质和制取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我们从氢氧化铝是弱电解质,有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以及加酸或加碱引起电离平衡的移动来讲解,学生就能较顺利地掌握由铝盐制取氢氧化铝只能选用可溶于水的弱碱氨水。若在铝盐中加入强碱溶液,例如Al2(SO4)3和NaOH溶液反应必有下列反应:

Al3++3OH-=Al(OH)3

它表示适量的碱使溶液中Al3+沉淀,而过量的强碱又可使产生的沉淀完全溶解。并且还揭示了OH-与Al3+在发生不同化学反应时它们物质的量之比。同理用偏铝酸盐溶液制氢氧化铝只应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改用盐酸等强酸,必然有下列反应

因此不论是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理论,化学平衡理论都可以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化和深入化。

2.全面正确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内在联系

元素化合物知识具有丰富的内容;也显得多而杂。因此全面正确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内在联系是十分必要的。正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教学论必须探明显示教材的最优程序的问题,也就是探明教学过程的问题”。布鲁纳向我们提示:知识的教学一要遵循知识的逻辑规律,二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1)确定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对每种物质一般都依照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知识体系中,单质氢化物及氢化物对应的盐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盐的顺序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在教学中它们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知识主线)。使学生掌握这一知识主线也就把握学习和研究元素族的知识系统和方向;改变学生只能被动获得知识的地位。知识体系揭示了所有元素族具有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也有利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确定(即知识体系中的每种具体物质成为重要的知识点)。

(2)知识点教学既要全面,又要抓好内在联系确定重点

我们必须明确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用途、保存和检验这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自身体系。因此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是贯穿在各知识点教学中的核心,在教学中以结构理论带性质,抓性质带制法,用途,保存和检验。

在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教学中;要抓好①非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表现的物质的酸性或碱性(或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属性)。②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表现的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③其他反应的典型属性。使每个知识点教学内容全面。

例如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可以和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②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氧化剂如氧气、卤素单质;强氧化性酸,高锰酸钾等反应③具有较弱的氧化性与强还原剂硫化氢反应④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以图示表示该知识点

又如在氨的化学性质中①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水、酸以及作为络合剂)

酸的通性②强氧化性③不稳定性④与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或硝化反应。

图示法简捷明了地表示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及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每章教学的最后用知识网概括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既有知识点又有知识面从点面结合上深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例如,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网

知识网将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整体,它以简明的图示揭示知识整体的关系,又表示各物质的性质和制取。知识网容易被学生接受,利于激发兴趣,诱导求知,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知识点、知识网的探求是对教材最优结构化的探讨。

3.重视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

大量的物质性质和制备方法的学习,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或其它直观手段来完成。在实验中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多重的。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良好情感意志品质等的最重要的手段,还是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养成科学方法的最佳途径。因此做好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以及改进一些实验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

(1)让学生操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它有利于把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化学实验上,既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2)把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并进实验”。它不仅使学生得到动手实验的机会,而且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3)增加一些简便、有启迪性的实验,以利深入理解物质的性质。

例如,为加深对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化学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的理解。并认识SO2、Na2SO3的还原性及卤素单质的氧化性进行实验。

①把SO2 通入溴水或碘水中,两溶液褪色。

②把SO2通入蓝色的I2淀粉溶液中,蓝色褪去。

③碘水中滴加Na2SO3溶液,碘水褪色。

④Na2SO3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无沉淀。Na2SO3溶液,滴加溴水或碘水再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却有白色沉淀。

(4)对于不能直接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模型、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具及录像等辅助教学。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物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现代教学观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之一,通过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

(1)通过阅读教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注意阅读的速度,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做标记、划重点、写小结以提高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应注意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整体性、精确性。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获得知识的途径,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

例如,在NaCl,NaBr、NaI的晶体中分别加入浓硫酸,依次观察到白雾,白雾和红棕色气体,几乎没有白雾只有些黑色固体。分析反应的共性,均为由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低沸点的氢卤酸中卤素的阴离子还原性按Cl-,Br-,I-依次增强,浓硫酸作为强氧化剂基本将I-全部氧化为I2;使部分Br-氧化为Br2;不能将Cl-氧化为Cl2。

又如将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放入等量(足量)的盐酸中,观察到产生的气体后者速度快,且数量多(用气球收集)。因此NaHCO3反应速度快。NaHCO3产生的气体多,则从定量计算结果说明。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化学知识基础上,通过解决化学问题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①知识迁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多采用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途径进行教学。例如卤素中以氯为典型,用知识迁移方法学习氟,溴、碘的知识。在知识迁移时要注意它们和典型元素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②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实验习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例如,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证明红热的炭和水反应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我们总要讲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其一般规律为: 氧化性 还原性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剂>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在教学中强调这二条规律,并在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比较中得到应用。但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有一些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表现出矛盾的性质,甚至怀疑上述规律的正确性。 

[问题一]

(1)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此反应中Cl2是氧化剂,HClO是氧化产物,所以可推出氧化性Cl2>HClO。

(2)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Cl2,如漂白粉可与浓盐酸的反应。此时氧化性HClO>Cl2。那么两者的氧化性到底谁强?

[问题二]

Mn2+或MnO2能催化H2O2的分解,其反应机理的过程可表示为:

2H2O2+Mn2+=2H2O+MnO2+2H+ ----------------------①

2H++MnO2+H2O2=Mn2++O2+2H2O ----------------------②

由反应①推出氧化性H2O2>MnO2(氧化剂>氧化产物),

由反应②推出氧化性MnO2>H2O2(氧化剂>还原剂),两者也产生矛盾。 

二、问题的思考

上述两个问题中看起来与前面的规律存在矛盾,其实不然。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见解。

1、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溶液,氯气一部分作为溶质溶于水,一部分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平常的氯水溶液是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情况。反应Cl2+H2O=HCl+HClO的进行程度如何,我们可从平衡常数看出。 

查文献得:G°(Cl2气)=0KJ/mol,G°(H2O液)=-237.18KJ/mol,

G°(HCl液)=-131.29KJ/mol,G°(HClO液)=-79.9KJ/mol。

G°=(-131.29-79.9)KJ/mol-(0-237.18)KJ/mol=25.99KJ/mol>0

由G°=-RTlnK°,标准状态下T=298K,求得平衡常数K°=0.989。

从G°、K°值可看出此反应的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其逆向反应才是自发进行的,即正向进行的反应程度很小,实际上溶解的氯气只有很小一部分与水反应。这一点还可从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反映:酸性数据表中E°(Cl2/Cl-)=1.36V,E°(HClO/Cl2)=1.63V,所以电动势E=1.36-1.63=-0.27V<0,即反应应自发向逆向进行。 

综上所述,反应HCl+HClO=Cl2+H2O是自发反应,可从此反应中推断出HClO的氧化性大于氯气,而不能逆推。总之氧化性强弱的比较规律适用于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而不适用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 

[启示一]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容易被它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能深入地去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 

2、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它确实参与了反应,只是反应过程中消耗与生成的量恰好相等,它的作用的内在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容易发生。问题二就是对催化剂在反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如何理解它们的氧化性强弱关系? 

在上述二个反应中,我们分析二个反应的电动势。查酸性数据表得: 

E°(MnO2/Mn2+)=1.23V,E°(H2O2/H2O)=1.776V,E°(O2/H2O2)=0.6824V. 

对反应:2H2O2+Mn2+=2H2O+MnO2+2H+,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E°=1.776V-1.23V=0.546V>0 

对反应:2H++MnO2+H2O2=Mn2++O2+2H2O, E°=1.23V-0.6824V=0.5476V>0 

从上面的计算可看出两个反应的E°都大于0,反应都能自发正向进行。即我们能从反应①推出H2O2>MnO2是正确的,从反应②中也能推出MnO2>O2,但不能由反应②推出MnO2>H2O2,因为一个反应中还原剂体现的是还原性,而它作为氧化剂时的氧化性没有直接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除其本性外,还与反应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介质的酸碱性等有关系。如在酸性条件下H2O2可氧化Fe(CN)64-成Fe(CN)63-,而碱性条件下Fe(CN)63-可把H2O2氧化。 

[启示二]任何规律、定律、定理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使用中不能随意扩大和延伸,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要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学术意识。 

篇3

1.知识与技能

了解CO2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在学习当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CO2的物理性质。

2.难点

CO2与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实验室当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所以,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实验室当中我们用什么来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用石灰石或者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追问】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碳酸钙。

【过渡并提问】实验室当中主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是这个?(看ppt)

【学生回答】不是。

【追问】为什么?

【回答】缺少一个向上的箭头。

【追问】为什么加箭头?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

【过渡】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又有什么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的学习和探讨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过渡】现在在我面前的这个集气瓶里面装的就是二氧化碳,大家仔细的观察这瓶二氧化碳,结合以前我们所学的知识,然后告诉我,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和状态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过渡】接下来,我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大家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想一想通过这个现象,你还能得出关于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当中。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了。

【追问】是一起熄灭的吗?

【回答】不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的。

【追问】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猜想】如果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震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过渡】现在我就给大家做这个实验,大家仔细地看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向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当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震荡,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回答】瓶子变瘪了。

【追问】为什么瓶子会变瘪?

【回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子内压强减少,所以变瘪了。

【总结】所以二氧化碳还有一个物理性质就是能溶于水。

三、课后反思

篇4

一、钠,金属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反应中只能失电子(钠在化合物中只显+1价),所以钠参与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钠在反应中只做还原剂,则与钠反应的物质应具有氧化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我们也从化合价及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非金属单质(O2、C12)、氧化物(H2O)、酸(HCl、H2SO4)、盐溶液(使之实现与水反应),所以钠的化学性质归纳如下: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Na+O2=Na2O2

4Na+O2=2Na2O(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2Na+Cl22NaCl

2.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3.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

二、氧化钠,氧化钠中钠为+1价,具有氧化性,但+1价钠的氧化性极弱,很难被还原。氧化钠中氧为-2价,只具有还原性,但-2价氧的还原性很弱,很难被氧化,所以推出氧化钠参与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因为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且对应的碱为可溶性强碱。所以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归纳如下:

1.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与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Na2O+CO2=Na2CO3

三、过氧化钠,在过氧化钠中钠元素性质上面已经分析过,而氧的化合价为-1价,-1介于0和-2之间,所以-1价的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归纳如下:

1.与水的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中+1价的钠很难被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考虑),也很难与其他微粒结合成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考虑),所以氢氧化钠的性质就是氢氧根的性质,而氢氧根的性质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归纳如下:

1.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与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3.与某些盐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OH+NH4Cl=NaCl+H2O+NH3

五、碳酸钠,碳酸钠性质实质为碳酸根的性质,而碳酸根的化学性质就是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碳酸根离子结合阳离子形成新微粒,阳离子包括金属阳离子(形成沉淀)和氢离子(形成难电离的微粒)。所以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归纳如下:

1.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碱或盐反应 (反应实质相同)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

六、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质为碳酸氢根离子的性质,而碳酸氢根离子的性质就是发生复分解反应,因为H2CO3=H++HCO3- HCO3-=H++CO32-,所以碳酸氢根离子的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所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归纳如下:

篇5

β阻滞剂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

对于老年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外周动脉疾病常常并存,并有随年龄增长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的趋势,高血压还是LEA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β阻滞剂治疗是冠心病及高血压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周围动脉瘤样扩张性疾病,β阻滞剂的治疗并不存在争议。对于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虽然β阻滞剂可能会引起周围血管灌注减少和症状加重,但研究显示给伴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用β阻滞剂治疗同样可以得到显著效益。

周围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这些患者常在β阻滞剂的长期治疗中获益。但理论上讲,非选择性β阻滞剂可阻滞外周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相对兴奋α受体,致使血管收缩,所以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会减少外周动脉的血流量,临床会出现指端发冷、脉搏减弱、雷诺现象以及间歇性跛行恶化,在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更为明显,甚至会发生发绀和肢体坏死。选择性β阻滞剂对外周动脉的影响较小。

研究表明,β阻滞剂与其他四种降血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ACEI、ARB)一样,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临床医生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应用β阻滞剂,常顾虑是否会加重患者的间歇性跛行症状。早在20世纪80年代Bogaert和Clerment就提供循环方面的证据说明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不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随后1991年Radack等对11例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并未发现β阻滞剂(无论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对其行走能力有不利影响。Hiatt等研究显示对轻中度间歇性跛行,β阻滞剂对无痛行走距离无显著影响,虽然血压降低,但无论选择性还是非选择性β阻滞剂对周围血流灌注均无不利影响。

对于外周动脉疾病,β阻滞剂的抗动脉硬化作用对患者是有益的。近期资料如BCAPS及ELVA等研究显示对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β阻滞剂具有独立于他汀类药物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从而有益于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

2001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和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均未将β阻滞剂列为周围血管病的强制性禁忌证,而列为可能禁忌证,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更新了外周动脉疾病治疗的指南,推荐合并高血压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应服用降压药物,β阻滞剂不是禁忌,推荐级别为I级,证据水平A。这个指南指出,β阻滞剂应用于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时也有令人担心的方面,但β阻滞剂可以减少常常并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对下肢动脉跛行应用β阻滞剂治疗的11个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间歇性跛行患者应用β阻滞剂后并未对行走耐力造成影响。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若需使用β阻滞剂时,应尽量选用选择性β阻滞剂,以减少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阻滞作用,减轻对外周动脉血流量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肢体皮温的改变,对有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还应注意行走无痛距离有无改变。若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症状加重,及时减量或停药。

提示:老年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使用β阻滞剂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β阻滞剂之前,应认真评估老年人伴随疾病、合并用药及一般情况,尤其应观察患者基础心率的变化,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不应使用β阻滞剂。

(2)由于老年人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大,β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年龄、体重、肾功能等逐渐缓慢增加至负荷剂量。

(3)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合并用药情况选择不同的β阻滞剂,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中应用β阻滞剂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总体获益,掌握好β阻滞剂降低病死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获益和副作用对生活影响之间的平衡,以得到最大获益并把风险和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的治疗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m system,RAS),特别是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各阶段起重要作用。通过血管收缩,钠水潴留引起血压升高,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细胞增殖,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等,促进AS发生发展和心血管重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ACE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ACEI能竞争性地阻断Ang I转化为AngⅡ,从而降低循环和局部的AngⅡ水平。ACEI可升高缓激肽水平,增加一氧化氮和有血管活性的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ACEI还能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从而通过加强刺激血管紧张素1~7受体,进一步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与AT1受体结合阻断循环和局部的RAS,特别是抑制局部过度产生的AngⅡ。

ACEI类药物可降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及合并冠脉疾病患者猝死的发生。临床依据来自于HOPE研究的一个亚组研究。HOPE研究9297例患者中有4051例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占44%。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定义为已做过下肢血管旁路移植或血管成形术;已截肢或截趾;间歇性跛行至少一侧踝臂指数(ABI)50%。雷米普利组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的危险均有下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组与总体研究终点事件无差异。雷米普利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有临床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组及无临床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组,无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根据ABl分为以下3组:无症状1组(ABI>0.9fit),无症状2组(ABI0.6组),无症状3组(ABI 性疾病心血管病死率,心肌梗死及猝死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除无症状3组外,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下降均达到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应用ACEI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ACEI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降压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应该作为二级预防的药物。

2005年ACC/AHA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指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降压治疗中,对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应用ACEI治疗为Ⅱa类推荐,证据水平B;无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ACEI治疗为Ⅱb类推荐,证据水平C。

中国尚无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专业组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编写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未单独提出RAS阻断剂的应用,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冠心病等危症角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ACEI/ARB治疗可参考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指南。

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ACEI/ARB的治疗还不够,应该参照指南,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宜的个体化治疗,以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钙拮抗剂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

钙拮抗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可以分为二氢吡啶类,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伐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伊拉地平等地平类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包括异搏定或硫氮卓酮,戈洛帕米、噻帕米等。关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周围动脉病的随机双盲实验较少,因此钙离子拮抗剂对于周围动脉病是否有确切的疗效,目前无统一的意见。Bagger JP等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例对照的方法对44例稳定间歇性跛行(Fontaine分级)采用了缓释维拉帕米治疗,根据最大步行能力决定个体化的最大药物剂量,其中8例患者患者服用120mg/d,8例患者服用240 mg/d,14例患者服用360 mg/d,14例患者服用480 mg/d,共服用4周。结果显示,缓释维拉帕米与安慰剂组对比可增加平均无疼痛步行距离29%,从44.9 m增加到57.8 m(P

直接扩张血管的药物

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跛行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减轻与劳累相关的症状,改善行走的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目标也同样适合于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另外的治疗目标还有减轻静息缺血性疼痛,治愈缺血性溃疡,预防截肢,并且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和死亡。多年来血管扩张剂被用于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病

罂栗碱(papaverine)

属非特异的血管松弛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是第一个治疗间歇性跛行的血管扩张剂,但几个临床对照试验没有证明其有效。

萘呋胺(naflidrofuryl)

为周围血管扩张剂,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和末梢血管,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小动脉舒张,缓解血管痉挛;其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还与其阻断自主神经和节后神经冲动的作用有关;能刺激三羧酸循环,促进细胞内代谢,增加ATP的生成。萘呋胺也是5一羟基色氨一2受体拮抗剂,对抗缓激肽释放和抗5一羟色胺作用,使其在发挥血管效应和促进细胞代谢的同时,又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用于治疗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缓解症状,已在欧洲应用三十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的临床试验在研究设计和结果不一致而存在疗效的争议。近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丁洛地尔200 mg/次,3次/d,较安慰剂明显改善了间歇性跛性患者的疼痛、最大行走距离和生活质量。有4个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萘呋胺最大的步行距离改善达71 m,新近3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709例,600 mg/d)明显改善步行距离约90 m,也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没有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仅在欧洲应用。

左旋精胺酸(L-arginine)

能够诱导一氧化氮形成,并且改善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一个小样本(39例)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中,静脉输注左旋精胺酸,显著改善跛行患者最大步行距离达155%。Wilson等随机、安慰剂、对照入选13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伴间歇性跛行患者,口服左旋精胺酸3 g/d,或安慰剂6个月。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血管顺应性降低或无改善,虽然两组绝对跛行距离均有改善,但左旋精胺酸组明显小于安慰剂组(28.3%vs11.5%;P一0.024)。这个研究提示长期口服左旋精胺酸对于间歇性跛行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并无益处,并且可能有害。左旋精胺酸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目前还缺乏更多的数据。

丁洛地尔、己酮可可碱(buflo-medil,pentoxilline)

是作用于a1和a2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滞剂,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并有较弱的钙拮抗作用。另外,还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治疗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缓解症状。早期的4个安慰剂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己酮可可碱增加无痛行走距离和最大行走距离分别21.0 m(95%CI,0.7~41.3 m)和43.8 m(95%CI,14.1~73.6 m),2008年一个随机、安慰剂、多中心口服丁洛地尔预防外周血管闭塞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入选2078例大于40岁男性患者,肌酐清除率≥40 ml/min,随机口服丁洛地尔300mg/次,2次/d,肌酐清除率

前列腺素(PGE)类药物

可使大多数血管床,包括小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后小静脉舒张,血流量增加。前列腺素E1和前列腺素E2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前列腺素类药物许多年来被作为对间歇性跛行和急性肢体缺血有治疗潜力的药物被评估,已有几个研究评价了前列环素,前列环素的类似物,如伊洛前列素、贝拉普罗(贝前列素)和静脉输注的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

篇6

1.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对比。

纵向,即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的研究。如CH4和SiH4的稳定性强弱的比较,H2C03和H2Si03,的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横向,即碳族元素跟同周期的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和卤素元素的对比。如Si、P、S、Cl的非金属强弱的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2.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如归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水泥、玻璃、陶瓷的生产过程等。在归纳时要注意各物质的特殊性,如CO的毒性和还原性,SiO2的特性(与Na2CO3、HF反应)等。

3.要重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科技的联系。如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系,光导纤维与通讯的联系等

考点说明

碳、硅等元素知识也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1.C、CO的还原性;

2.CO、C02的检验与鉴别;

3.C02、CO等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4.C02与Na0H、S02与C等反应产物的确定及计算;

5.几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重要用途;

6.环境保护,消除碳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CO2作为化学与生物学相互联系的重要物质(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在今后的综合测试中应引起重视。

7.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

第一讲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1.碳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

性质

碳(C)

硅(Si)

锗(Ge)

锡(Sn)

铅(Pb)

主要化合价

+2、+4

+4(只有+4)

+2、+4

+2、+4

+2、+4

单质色、态

无色或黑色固体

灰黑色固体

灰白色固体

银白色固体

蓝白色固体

氢化物RH4的稳定性

主要氧化物

CO、CO2

SiO2

GeO、GeO2

SnO、SnO2

Pb、PbO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化学式

H2CO3

H2SiO3H4SiO4

Ge(OH)4

Sn(OH)4

Pb(OH)4

酸碱性

酸性递减

碱性递增(多数有两性)

金属性、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递减、金属性递增

2.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很难被氧化,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1)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五色无味气体,剧毒(结合血红蛋白),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与Fe304、CuO、H20的反应)

③不成盐氧化物

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

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烧杯,无水雾出现,罩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

工业制法主要用途:燃料、还原剂、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1:1)固体时俗称干冰

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与碱及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④与盐[Ca(Cl0)2、Na2Si03、NaAl02、C6H5ONa]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体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煅烧石灰石:CaC03=CaO+C02

用途: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雨、制纯碱、尿素等作用

4.硅及化合物

(1)硅

①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类似,是正四面体型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②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具有金属光泽,是一种半导体,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③化学性质:不活泼。注意下列化学反应的条件,前三者常温反应,后四者需加热。

第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NaOH等碱性溶液不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

第四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氟酸能用玻璃试剂瓶,而应用塑料瓶。

(3)硅酸

①制法: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思考,上述反应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这是为什么?)

②化学性质

常温可与F2、HF、NaOH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O2、H2HNO3Cl2等物质反应

(2)二氧化硅

结构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反应),特殊反应(HF),与碳反应

(3)硅酸

制法

化学性质

课堂之外

硅的制取: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上,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计算机的地方称为硅谷,集成电路需要超纯度的硅,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Si02+2CSi+2C0

主要副反应为:Si02+3CSiC+2C0

因此生产的粗硅所含的杂质有C、Si02、SiC等,它们都是高熔沸点物质。为了提纯硅采用下列方法:

SiCl4的沸点很低,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反复提纯,直所需的纯度。

2.铅的化合物与铅污染

铅的应用很广,如铅蓄电池、汽油抗爆震的添加剂四乙基铅[Pb(C2H5)]等,古代也有人用铅制成器皿,但铅是有毒的,古罗马帝国时兴用铅皿煮酒以消除酸味:

Pb+2CH3COOH=(CH3COO)2Pb+H2

(醋酸)铅糖

但由于铅糖是有毒的,不少的人因此而中毒。现代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环保部门已在很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考题解析

例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解析]常温下,硅可与氟气、氢氟酸、强碱溶液反应,加热和高温条件下,硅能与氧气、氢气起反应。选C。

[答案]C

例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

B.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C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

D.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2价化合物稳定

[解析]由碳族元素主要化合价及有关物质性质递变规律,

篇7

知识目标

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及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总结、推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碱金属知识结构网络图

在学习完全章后应该指导学生总结出本章内容的知识网络图。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关键是熟悉自然族的学习方法。每一族重点掌握代表物质的性质,其他元素的性质可以利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规律加以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可以把分散的内容统一起来。为以后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卤族铺平道路,使得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水到渠成”。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单质的性质、焰色反应。其中前一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部分内容中,先由两张表格切入,让学生通过表中提供的数据等信息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打好基础,因为结构决定性质,通过总结结构的相同点和递变性,完全可以大胆的预测其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然后利用实验事实验证推测的正确性,这样的学习顺序是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教材在重点介绍了钠的有关知识之后,由个别到一般,进一步归纳出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以及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从知识基础、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打基础,使将来元素周期律的引出能够做到“水到渠成”。

第二部分内容中,主要介绍了钠和钾的焰色反应,以及它的正确操作和应用。

阅读材料“金属钾的发现”,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

教学建议

高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编写,采用了化学学习中使用较多的科学方法模式,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多次论证后,便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1.碱金属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原子结构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以教材中的两个表格为主要依据,结合前面学过的钠的有关性质,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自学、讨论的方法掌握这部分知识。建议从相同点和递变性两方面指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可以让学生结合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去思考,利用规律大胆推测,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此处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处的实验尤为重要。要做好钾在空气中燃烧以及钾和水反应的实验。可以事先复习钠的有关的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再通过讲解或者阅读,从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生成物等方面比较Li、Na、K、Rb、Cs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碱金属的金属性都很强,是强还原剂,而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强”的结论。从知识基础、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打基础。

3.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可以结合它们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此外还应涉及药品的保存,例如:钠和钾应保存在煤油里,锂保存在石蜡中。

4.焰色反应的教学,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美丽的烟火、食盐溅在火焰上呈现黄色。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离子的焰色反应,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强调焰色反应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及其原因,特别指出钾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并解释原因。讲解焰色反应的应用时应明确它可以用来检验金属或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及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总结、推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及其原因。

难点:

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引入]学生上黑板写出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什么?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掉一个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是否相似?

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表2—l],碱金属的主要物理物质并加以总结。①色状: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②柔软、密度小,熔点低③有较强的导电导热性。

[提问],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什么?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于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越来越弱,失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容易。

(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36页[表2—1]与[表2-2],总结出碱金属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如:

a.硬度:柔软,有展性,由小到大;

b.密度:由小到大,(K反常)。

c.熔沸点:由高到低,略低于水的沸点,K稍高于人的体温,低于人的体温,除汞外,金属中铯的熔点最低。

[归纳]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结论。①在变化规律中有个别反常现象,如钾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小,②从密度的大小得到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得到锂保存在石蜡中,而钠钾则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讲解]碱金属原子的最外层都是1个电子。则化学性质应与金属钠相似。对比与、、的反应及碱金属其他金属的反应,加上阅读课文,发现与反应只生成氧化物,与反应会生成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而K与反应除生成氧化物、过氧化物外,还能生成超氧化物。这说明的活泼性,应该是。分析了碱金属与的反应后,再比较钾与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课本第37页实验[2—9]与[2—10],教师可边演示边强调操作方法,并要求学生注意比较实验的现象与程度。

[讲解]通过观察现象可知,钾与反应能产生超氧化钾,且比钠与氧气反应更加剧烈,钾与水反应,与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一样的,但更剧烈。

[讨论]

(1)碱金属表现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变化有什么

联系?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相应离子半径的关系?

[小结](1)碱金属的共同的化学性质与递变性

a.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从锂到铯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物为氧化物(锂)、过氧化物(钠)、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如超氧化物等(钾、铷、铯)。

b.碱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从锂到铯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c.均为强还原剂,我们知道,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本性决定的,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是一个电子,决定了它们都是活泼的金属,强还原性。而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因而,生成氧化物时越复杂,与水反应更剧烈。

(2)因为碱金属元素为活泼金属,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所以其原子半径大于相应的离子半径。如:

即:原子半径半径。

3.焰色反应

[引入]每当我们看到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焰色时就会想:焰火是怎么制造的?为什么燃烧时火焰会有不同的颜色呢?我们下面可以根据演示实验的现象来解释这些问题。

[演示]课本第38页实验[2—11],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焰色反应的定义。

[提问]

(1)每次试验完后,为什么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或光洁的铁丝或镍、铬、钨丝)?

(2)除金属的化合物之外,单质金属能不能有同样的现象?

(3)在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为什么要隔着蓝色的钴玻璃?

(4)学习焰色反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参阅课本封里“焰色反应”彩图,了解除碱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外,钙、锶、钡、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也能呈现焰色反应,并重点记忆钠钾焰色反应的颜色。强调指出:由于一般钠盐、钾盐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又无颜色,无法通过其他反应进行检验“”,所以常常利用焰色反应来检验。

总结、扩展

1.总结

碱金属作为典型的金属族,通过分析、总结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学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一族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内在的不同和联系的学习方法。

2.扩展

学习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同性与递变性的变化规律,掌握了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规律的方法,为学习其他各族元素及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三节碱金属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见下页)

(二)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相同点:硬度小,熔点低,只能放入石蜡或煤油中保存。

不同点:密度依次增大(K反常比Na小),熔沸点依次降低,硬度依次减小。

(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等非金属反应

(1)与氧气反应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过氧化钾、淡黄色)(超氧化钾)

(2)与反应

(白烟)(剧烈)

(爆炸)(剧烈爆炸)

2.与水反应

(轻浮、热球、氢游、烈叫)

(剧烈、轻微爆炸)

3.与酸反应

(剧烈、发生爆炸)

(更剧烈、强烈爆炸)

4.与盐溶液

要点:先与水发生置换,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溶液由蓝色变无色,并有蓝色沉淀产生,还有气体生成)。

(溶液由棕黄色变无色,并有红褐色沉淀产生,还原气体生成)。

[小结]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即:

(四)焰色反应

篇8

在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里,总共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元素20多种及重要的化合物80多种。其中重点学习13种元素:5种金属元素,分别是钠、镁、铝、铁、铜。8种非金属元素,分别是氯、氧、硫、氮、磷、碳、硅、氢。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和分类,贯穿三个重要意识,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用分类法自主归纳整理知识,最后进行专题整合。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

1.金属元素知识的系统单质一氧化物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金属相对应的盐。

2.非金属元素知识系统对应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非金属相应的含氧酸盐3.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要点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存在、用途,制取和检验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用途、制取、存在和保存等,因此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每一种物质以化学性质为核心进行复习教学。

(二)贯穿以下三个重要意识

1.顺应学科属性,培养学科技能:“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是每一物质形成的知识体系,其中性质是重点、核心。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学性质有:①酸性、②碱性、③氧化性、④还原性、⑤可燃性、⑥稳定性、⑦不稳定性、⑧特殊性。例: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性、还原性;SO2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酸性氧化物通性)、弱氧化性、较强的还原性、特殊性(漂白性)。NH3的主要化学性质:碱性气体(溶于水生成的氨水具有碱的通性)、还原性。

2.恰当而顺其自然地利用基本理论指导物质性质的复习(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等)。例:原子结构决定了各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组成(ⅣA、VA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组成分别为:RH4、RH3、RO2、R2O5);根据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的理论就可以说明氯水和氨水中分别共存在7种和6种微粒;Na2O2、cl2、NO2分别与水反应都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总结等。

3.注意“三”维目标,一个都不能少!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比较、概括,避免“一言堂”,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忽视!高三学生敏感、脆弱,教师应少批评、抱怨,多鼓励、指导!注重个别交流,常常能事半功倍!

(三)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用分类法自主归纳整理知识

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分类角度来归纳整理,使得归纳整理的结果是多样而丰富的,例如,非金属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根据组成与性质简单地将非金属元素分类成单质、酸、碱、盐、氧化物和氢化物。

然后再对其中含物质种数较多的单质、酸和氧化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对比归纳,从而对这些物质的相似与不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将非金属元素物质分类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和氢化物,再分类陈述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在陈述时注意归纳同类物质的通性,又注意各物质的特性及重要用途。例如,

非金属氧化物:SiO2、SO2、SO2、NO、NO2。

SiO2、SO2、NO2都可与碱反应;SO2,NO2可与水反应。

SiO2:能与HF反应。

SO2:有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NO2:红棕色,与水反应。

NO:与O2反应。

用图示的方法,对非金属元素的物质根据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而对每一类别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交叉分类法再进一步分类,在细分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对各物质的认识,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异同。

4.从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分成硅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和硫及其化合物,再用箭头标示出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例如,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然后再对其中含物质种数较多的单质、酸和氧化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对比归纳,从而对这些物质的相似与不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还写出各转化化学方程式(被略去),对部分反应进行了分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四)专题整合

1.在线点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再将这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形成网络。例如:在硫,氮及其化合物所形成的知识主线、知识点的基础上,将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网络,这样有利于记忆繁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使学生思路清晰,表达简练,有利于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反应的关系,是元素化合物复习的重要途径。

2.高考中的考点不完全等同于知识点,它是各知识点的融合与凝练,而框图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因而也更具有备考的实用性,它也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常用方法。。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引导他们动脑动手、亲历亲为,整理设计网络,形成书面内容,目的是便于学生有序存储、检索,达到运用自如。

篇9

    关键词:二氧化硫;教学设计;氧化物

    一、课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本章学习中重要的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反应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课本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将所学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独立而又相连的模块,将这些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问题的设计巧妙地串联起来,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来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形体语言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实验的改进和增加,思考时允许同学之间小声讨论等等。

    四、教学目标分析

    1.在知识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增加内容。

    2.在技能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注意培养学生设

    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研究某物质的方法;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逆反应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引言: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经面目全非。造成这场灾难的元凶是什么呢?它就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有关(创设情景,激意)。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

    提问:我们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分给学生每人一试管二氧化硫)

    学生:(思考后回答)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学生观察已经收集在试管中的二氧化硫,两个学生闻它的气味?(注意操作方法)

    引导:(1)为什么只让两位同学闻气味?(2)那么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性如何?怎样通过实验说明?

    教师:二氧化硫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

    学生实验1: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注意观察试管内水面的变化,做好后用橡皮塞塞住备用)

    思考:(1)怎样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而又不至于气体逸散?(2)试管中水面上升包含着哪些物理、化学现象?

    现象:水面上升并迅速充满试管。

    讨论: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易溶于水,1:40

    由学生解释本实验里包含的物理、化学现象,并且能延伸到某些气体不易溶于水,但能跟溶液(酸、碱性)反应也会导致液面升高的现象。(创设情景,探索问题,以诱达思)

    投影: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毒性

    密度

    无色

    气态

    刺激性

    1:40

    有毒

    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问题:SO2是酸性氧化物吗?怎样证明?

    讨论: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看其水溶液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实验2: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并加热。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SO2+H2O=H2SO3

    信息传递:H2SO3= SO2+H2O

    提问:观察上面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何特点?

    归纳:可逆反应的概念(见课本72页)

    教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气体接触有色物质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3:向SO2的水溶液中投入红色花瓣,观察花瓣颜色变化。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学生实验4:向品红溶液(2ml)中逐滴加入饱和SO2水溶液,并且边加边振荡。观察品红颜色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观察操作,并由实验得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结论。将褪色的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套上一个小气

    球,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套上小气球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刚才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至沸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析疑(师生共同参与):SO2的漂白原理是通过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的过程,它跟HClO,Na2O2,O3,H2O2的漂白原理不同。漂白后的物质易分解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并且不是对所有有色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如紫色石蕊通入SO2变红色,但红色不会褪去)。

    得到二氧化硫的用途:漂白剂、消毒杀菌,用在食品上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一些过于白净的面粉、馒头(有的还有刺鼻气味)是商家不规范使用的结果。往往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教师的诱导作用体现在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最终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问题:(1)请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据此分析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2)SO2中的硫显示+4价,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判断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分析:S+6、S+4、 S0、S-2

    教师: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实+4价硫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价态的转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激发兴趣,引发探究,动手动脑,全员参与)。

    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氧化性:SO2和H2S的反应;还原性:(1)2mlKMnO4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2)向2ml溴水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

    教师:通过两个实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变化:

    (1)KMnO4 ——Mn2+(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2)Br2—— 2Br-(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要求学生写出二氧化硫跟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上述实验发生的反应证实了SO2具有还原性,其实还有像Cl2,O2等均能氧化SO2。

    (四)本课小结(师生共同回顾)

    SO2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毒、溶。

    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弱酸H2SO3;(2)具有漂白性,消毒杀菌;(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跟KMnO4,Cl2,Br2,O2等氧化剂及H2S等还原剂反应。

    (五)随堂检测:(投影)

    1.下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有(      )。

篇10

1.化学的含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2.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原子和离子: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间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③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区别: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大小、质量的含义;元素可构成物质,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原子是化学变化巾的最小微粒;是一种微观粒子,既有种类之分,义有数量、大小、质量的含义;原子可构成分子,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如图1所示:

例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包括雨、雪、雾、霜等,其主要成分“水”的性质相同

B.二氧化碳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C.勾兑酒时,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总体积等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D.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冷处容易干燥,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解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降水中各“水”的物理性质是不同的,A项错误;CO2发生化学变化时,只有分子发生变化,才能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B项错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总体积要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C项错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会加快,故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冷处容易干燥,D项正确本题选D。

二维衔接:梳理物质分类及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网络

1.物质的分类(树状分类方法),如图2所示

2.氧化物的分类。

(1)按与氧元素化合的元素分为:①怍金J氧化物(如SO2、CO、CO2等);②金属氧化物(如Fe2O3、Al2O3等)。

(2)按氧化物的酸碱性分为:①酸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等),少量金属氧化物(如Mn2O7)。②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是金属氧化物(如CaO、Fe2O3、MgO等)。③阴性氧化物。既同强酸作用,又同强碱作用的氧化物,如ZnO、Al2O3。④中性氧化物。既不与酸作用,也不与碱作用的氧化物,如CO、N2O。

3.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碱)、盐等反应。

(2)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足OH的化合物。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

(3)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NH4+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和酸、碱、盐、某些金属等反应。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钡与铅,盐酸盐不溶银亚汞;酸溶易,碱难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4.离子检验。

(1) H+:①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试液变红;②用活泼金属检验,两者发生反应,产生气泡,生成

四维衔接:走进物质结构的微观世界

1.原子结构与物质的组成。

(l)元素、物质及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2)原子中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①核电荷数一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一原子序数,原子不显电性。②质子数十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都集巾在原子核上。

(3)离子中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核内质子数一所带电荷数。②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十所带电荷数。

2.化合价。

(1)概念:是由一定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的数量,表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的电子数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数目。

(2)规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的数目。阳离子为失电子原子或原子团,显正价,阴离子为得电子原子或原子团,显负价。②共价化合物中一个原子所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原子显正价,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原子显负价。

(3)原则:不论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①氢+l,氧-2;金正,非负,单质零;一价钾钠氯和银,二价镁钙钡和锌,三价元素就是铝,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铜二一,铁二三,碳有二四要记全(记忆口诀)。②某些原子团也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如硫酸根、碳酸根为-2价,硝酸根、氢氧根为-1价,铵根为+l价。

篇11

关键词: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185-01

一、教学目标

掌握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其控制。通过对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推测及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了解酸雨形成的途径及防治方法,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氮氧化物的功与过的探讨,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SO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有关NO、NO2、O2等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

利用网络搜索查询当地城市某一天的空气质量报告,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下列问题。

1.为什么空气质量报告中要提供SO2、NO2的指数?它的意义何在?

2.空气中的SO2、NO2主要来源是什么?

启发学生从自身感受的角度讲述大气污染的情况。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对以上问题要更深一步了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硫和氮的氧化物。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CO2也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它们性质上有何异同?

CO2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A、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B、 化学性质:①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与水化合CO2+H2O=H2CO3。③与碱反应 CO2+Ca(OH)2=CaCO3+H2O。④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是酸性氧化物。我们如何验证一种氧化物是否酸性氧化物?从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分析;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与水作用的情况分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1.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气体。

2.在通入SO2的蒸馏水中滴加石蕊试剂。

从上面的实验和以前学习的知识了解到SO2、CO2通入石灰水中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要求学生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问学生:如何鉴别SO2、CO2两种气体?

利用SO2的气味、漂白性、还原性等进行鉴别;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动手实验可参考如下设计。

1.收集SO2、CO2各一瓶,闻气体气味;2.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3.分别将SO2、CO2气体通入酸化的KMnO4溶液中。

SO2可使紫红色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的漂白作用吗?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SO2,在SO2中硫是+4价,它可以在反应中升高,也可降低,故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O2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它还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分析,SO2有哪些用途?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织物都可利用SO2来漂白,但某些不法商家却利用SO2来漂白食物,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你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辨别是否添加了SO2?组织学生讨论。

品红溶液通入SO2再加热到沸腾。SO2与有色物质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是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2的漂白作用与氯水漂白作用是有区别的;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用几分钟时间给小组成员归纳要点,由学生代表陈述,其余同学补充)。

氮也具有的氧化物,那么氮的氧化物有几种、其中氮有几种价态、氮的氧化物中属酸酐的有哪些、NO、NO2的互变关系如何?

1.氮的氧化物有5种价态

NO2与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气体,根据已学知识如何鉴别这两种气体?组织学生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可参考以下方法:

1.将两种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水溶液的颜色;

2.利用AgNO3溶液鉴别。

设计实验: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要求尽可能多地使NO2被水吸收。

从3NO2+H2O=2HNO3+NO;2NO+O2=2NO2两化学反应综合考虑,归纳小结NO、NO2、O2等混合气体与H2O反应的两个总反应: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拓展延伸例:将一充满NO2和NO的混合气体倒立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若水上升到1/4处,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多少?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试管中气体体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利用差量法计算。

3NO2+H2O=HNO3+NO ΔV=2

[课堂讨论]保护环境――如何防治SO2、NO2对大气的污染?

篇12

1、元素周期表,除稀有气体外,越靠右上越活泼。

2、与氢气化合,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键能越大越活泼。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越活泼。

篇13

一、知识构建学案

我们将适用于新授课的知识构建学案设计,分为元素化合物学习导学案、化学实验导学案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导学案三大类。

(一)元素化合物学习导学案

新授课注重知识的生成,导学案设计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性质学习至关重要。学案设计时,要抓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层层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中得出结论。

例如《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导学案设计,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预习,在【知识链接】板块,回顾酸性氧化物概念;碱性氧化物概念;酸,碱化学性质,激活学生记忆库,从而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类比和迁移。在【预习导引】板块,提出一些通过学生自学可以在书本上发现的知识,如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让学生在自学中归纳总结、体验自我学习的成就感。【查找资料】板块,学生分小组查找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制成卡片,以便上课时交流,这样能帮助学生多渠道学习知识。“探究—发现—合作”导学,即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期达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

又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SO2的化学性质学习”中,让学生根据已有氧化还原知识基础,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预测出SO2可能有什么性质,学生推测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引导设计实验;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从而得出SO2的化学性质。

(二)化学实验导学案

性质教学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借助学案,可以理清教学思路,将实验关键处空缺,让学生填写,这样,学生可以边上课,边将实验现象、结论记录在学案相应的地方,节省记录笔记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进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学习时,鉴别两种物质时学生无从下手,学案给出学法指导: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实验时现象要明显,要注意操作简捷、无污染等。

再如在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学习中,上课时,充分借助学案,将课堂实验探究条理化、系统化:在[实验探究1]观察氧化铝粉末,并将氧化铝粉末适量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盐酸,往另一支试管滴加2mol/L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学生分小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归纳Al2O3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紧接着进行[实验探究2](1)在试管里加入10mL0.5mol/LAl2(SO4)3 溶液,滴加氨水,观察现象,继续滴加氨水现象如何? (2)将(1)中产生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盐酸,往另一支试管滴加2mol/L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现象怎样?学生继续实验并进行探讨和归纳,通过分析得出氢氧化铝是一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氢氧化物。

教师点拨原因:

(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Al(OH)3 Al2O3+H2O,至此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导学案

1.基本概念导学案

设计问题情境,逐层探究。在弱电解质电离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些情境:【问题的提出】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从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假设与预测】选用盐酸不选用醋酸的理由?进一步探究:【想一想】(1)醋酸溶液中同时存在CH3COOH、CH3COO-、H+三种粒子,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进行逐层启发诱导。(2)向冰醋酸中加入一定量水,分析电离过程中体系各粒子浓度的变化。

试推测浓度可能的变化,并予以解释,由此将学生对概念的思考理解推向更深层次,探究得出分子电离速率减小,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增大,为平衡的建立打下基础。用速率——时间图象描述以上电离过程。

学生用化学平衡建立的基础,结合以上的问题探究自然轻松得出电离平衡概念。概念课学案导学的核心理念是探究概念的生成和辨析应用。

2.理论课学案导学

理论教学往往很抽象,那么,怎样利用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如学习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新知预学】在【自学指导一】首先观察实验2-2,得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影响的。先形成初步印象,再进一步感知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如何用有效碰撞模型解释呢?回顾绪言中有效碰撞模型理论,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的状态,利用多媒体展示投篮球时情形,将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理论形象化,再通过模型演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引导用理论解释: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多,有效碰撞的频率加快,导致反应速率增大,并且给出注意事项:(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的浓度,与 的浓度关系不大(填反应物或产物);(2)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学生自己小结、归纳,教师再给予学生及时评价,帮助他们逐步完善知识建构。

二、巩固提高学案

篇14

我们是化工生产企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化学毒物,请问:按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毒物是如何分类的?

兰州 姚永辉

姚永辉先生,你好:

化学毒物按对人体的危害,分类大体如下:

1.窒息性气体。是指能使机体发生缺氧的气体,它可分为单纯性缺氧和化学性缺氧两大类。

单纯性缺氧:这类气体本身属于惰性气体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吸入这类气体发生缺氧,是因为氧气相对减少,故称为单纯性缺氧。

化学性缺氧:这类气体本身属于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进入机体后,能造成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和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也就是“内窒息”。这类化学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等。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学性气体或蒸气。刺激性气体的种类常见的有:酸与酸酐(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氟、氯、溴的氧化物:氟化氢、氯化氢;铬酐;磷酸酐;甲酸、草酸、苯酐等)、氨、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等)、氯的无机化合物(光气、三氯氧磷、四氯化硅、三氯化砷、三氯化磷、三氯化锑等)、臭氧、金属和类金属(碳基镍、硒化氢)、卤烃类(溴甲烷、氯化苦等)、酯类(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异氰酸甲酯、甲酸甲酯、醋酸甲酯等)、醚类(氯甲基甲醚等)、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其他(苯酚、芥子气、聚四氟乙烯热解气等)。

3.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的毒物,如苯、苯胺、砷化氢等。

4.主要作用于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