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93-01

高中政治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记忆,而且是无休止的重复记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好政治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背诵。其实则不然,政治也并不是只有背诵才能够掌握的,我们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让政治学习不再是困难。

一、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政治只有记忆才能够学好,很多资深的教师也是采取让学生背诵的方式来传授政治知识。其实政治学习并不一定非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而可以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步。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没条理[1]。

1.教学模式陈旧。政治作为一门文科学科,它的主要学习方式还是背诵,这是不能够忽视的。但是很多政治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放任学生去记忆和背诵。老师普遍认为,背诵肯定是有意义的,如果背诵过程中超出了考试大纲,也无所谓。所以,在这种教学思维下,学生们就开始盲目地拿着几本政治课本来背诵。然而,遇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们会发现,背诵固然是有用的,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他们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而有些问题即便是课本中有,但是需要自己去组织的内容,他们也无法正确和迅速地回答。这就说明政治学习不能只依赖于背诵,如果不理解内容,而盲目地背诵,到头来这些知识也不会属于你。每年高考的时候,一些大题都是出自于课本中的内容,这些题目的答案是需要学生将课本中几章的内容组织起来,可是这样的题往往也是学生们丢分最多的题目[2]。政治是需要理解的,它不只是需要你背诵。

2.学习内容盲目。很多文科的学生,在学习政治的时候,什么内容都学,什么内容都背诵。这样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还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其实学生盲目是由两方面引起的:首先是自身方面。很多学生接触政治后发现,如果不强行记忆是无法掌握政治的,所以他们对于政治学习非常认真。但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学习思路,或者是学习的范围,他们感觉只要是课本上的内容就都得背过,否则万一出现在考试试卷中将无法回答。带着这种心理去学习,他们的学习范围必然要非常大,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学习没有重点的现象。其次,是教师方面。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不丰富,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很懒散,他们很少给学生们划定学习的范围和重点,所以学生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学习[3]。

二、如何提高政治学习效率

政治虽然是一门文科学科,但是它也是非常有逻辑的,对于一个问题,它的回答也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而且政治问题的回答思路大体相同,他们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回答方式。

1.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思路,努力让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状态相适应。例如,死记硬背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指出这种学习政治的方法不可取,因为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可能很快随着记忆曲线的衰减而忘记。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死记硬背一门课程是不合理、不科学的。那么我们将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呢?政治内容完全不必要让学生去背诵好每一条内容,因为如果将来需要政治中某一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去现场查阅文献。所以教会学生如何找资料,比让学生记住一些条例要好得多。毕竟掌握了方法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知识面,而记住一些条例充其量是一些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该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对问题的回答方式进行一下总结,然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其次,对所需要背诵的内容要理解,重点通过案例分析来将这些概念记清楚。这样记住的内容是非常难忘的。例如,政治中的法律部分。如果让学生去背诵几个法律条例,这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举一个案例,然后把这些法律概念都用进去。这样通过一个案例就可以记住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而且案例的记忆比条例的记忆好容易得多[4]。

2.精简内容,增强记忆。针对学生盲目记忆的现象,教师应该给学生把课本内容讲“薄”,让课本内容变得有条理,这是老师的责任。教师的课余时间要比学生多很多,而且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要比学生好很多,所以教师有时间去认真阅读教材和大纲要求。然后将课本内容进行总结和格局的重新布置。让学生拿起课本就可以一手把所有内容都提炼出来,这样才算是达到了效果。学生们通过一个问题,可以联想到很多问题,从一个问题入手可以将问题铺展成一个面[5]。学生们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后,就可以在看教程内容时有很多不同的感想。当他们看一句话时,就应该考虑到这里可能出什么题。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够在政治学习领域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李静文.高中政治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2,(16).

[2]宁彬.高中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6,(07).

[3]等雪玲.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3,(11).

[4]陈爱金.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8).

篇2

(一)新课程改革“新瓶装旧酒”

为了推行各学科的素质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个学科都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到如今,新课改的推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到底成效如何呢?据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过去那种应试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开始有了一定的改观,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都会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然而,高中思想政治面临高考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很多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往往迫于高考的压力而采取“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灌教学”的出现。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是最遭人诟病的一个问题,而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发展,很多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的运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然而,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工具的时候,仅仅把多媒体视为了便捷的电子黑板,并且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大储量功能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电灌教学”。这种披着现代化教育外衣的灌输式教学不但没能发挥新教具、新模式的优势,反而使得灌输教学现象更加严重。

(二)教师角色扮演不恰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作用发挥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传统的讲授式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往往存在独霸课堂的问题,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这种过度强调教师地位的学习模式自然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现象,现如今,很多教师由于受到新课改理念的影响,开始重视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甘当绿叶,然而,由于对自己的角色把握不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本应当具有的主导性地位也被完全忽视,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课堂。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往往混乱而缺乏目的性,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地位的两个极端表现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解决思政课堂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开放教学内容

教材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然而,教材内容比较多的是经过提炼抽象而得来的知识,如果片面地局限于教材,就会令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和枯燥,这样的内容势必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确立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要以教材为依据,还要敢于突破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开放化,这样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在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还可以引进一些其它的教学模式,如辩论式教学模式、实践活动模式、主题讨论式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调节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当然,无论是什么模式的教学活动,教师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该引的引,该评的评,该批的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要注意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篇3

作为我国古代教育的集大成者,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①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教师身教的朴素观点,同样,也点明了教师身教作用的重大意义所在。所谓教师身教,就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通过个人的道德综合素养、价值观念、仪表态度、行为表现等各个方面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成为青年学生政治上的向导、理论学习上的良师、心灵情感上的益友、道德品质上的榜样、人生道路上的楷模。②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规章和大纲、任何组织者都不能代替的力量。教师的人格对年轻人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师事业中的一切。”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理想信念、言行举止、学识观念和爱好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教师身教为着力点的隐性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2 教师身教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第五伦传》中也说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也就是说教师身教作用的发挥,往往可以弥补教师言教的缺陷。教师身教是教师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较小,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相应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浸染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中找到各自所追寻的答案。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忽略了发挥教师身教作用的教育活动,必然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

2.1高中生的自身特点呼唤教师身教发挥作用

教师身教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高中生有着特殊的意义。高中生作为独立的学习主体,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一般的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意志、情感、能力、性格和其他个性品质的活生生的人,其身心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不仅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还主动地认识和塑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个时期,能否不失时机地抓紧对其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对每个高中生的知识开拓,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个性、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当教师引领着生于衣食无忧年代的 “90后”们走进文化生活的学习时,对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中学生而言,仅靠课堂上的知识点的讲述是难以促成其思想、品德、价值观的形成朝预期方向发展的。当一个教师面对有损民族尊严、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件视而不见,却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中华名族精神中爱国主义的道理,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的话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书本上的知识点距离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遥远。当一个教师面对周围社会事件常常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恶不显” 的处世态度时,学生就会认为“和稀泥”式的圆滑处事方式,才是自己今后真真正正的立足知道。只有正直善良,自己内心溢满着对祖国爱恋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个人与国家有着多么深厚的情谊。只有爱憎分明,个人立场观点鲜明确定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有勇气做一个敢于讲真话、办实事、不弄虚作假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有相似的教育思想,他说:“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于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③也就是说,学生实践中的行为指导不是平面空洞的,而是立体生动的,是可以积极利用榜样带动和示范的,是在教师一言一行的榜样示范中建立起来的。这是高中德育教育教学本身的需要,更是从高中生自身特点出发的深情呼唤。

2.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呼唤教师身教发挥作用

“我们把‘传统道德教育’理解为教育发展史上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之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④虽然传统德育模式仍是我国德育主流。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其说是教学过程,不如说是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性生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在“晓之以理”基础上“动之以情”,进而“笃之以行,持之以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过去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学生在自己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体味文化,感受文化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感受教师的行为魅力与高尚人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教师用自己的文化气质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也能在走进文化、欣赏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一步步过程中找寻自己内心深处的栖居港湾。这样,我们在教书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达成了育人的目的,以师之得,正生之行。教师对于文化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化的感知、鉴赏、传承和创新。这样,新课程标准下的文化生活教学,一下子便走出了过去教学活动中的条条框框。教师本身也是一本教材,学生在与教师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品读欣赏他人,继而在自己的文化之旅中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3 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呼唤教师身教发挥作用

教师身教发挥作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能够巧妙运用身教的教师,往往会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以专业情意为重要因素的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动力源泉。教师身教正是这动力源泉的突出体现。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⑤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的天职本身,便是对教师行为与品德的一种约束。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机,用“表情、姿态、语言、行为”恰当地将自己的情感含蓄深刻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温情话语中先“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教师以身教为媒介,一改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组织中的强硬作风,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下,学会做人。面对学生强烈的向师性与模仿性,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是对每一位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是挑战。

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16-02

从心理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得以凸显,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实践成果。但是,生活化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甚至陷入一定的误区。剖析这些误区,不仅有助于我们明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标向,更有利于彰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

一、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高中思想政治只注重生活忽略知识。生活化教学与理论学习并不矛盾,但实践中却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对立于知识化的倾向。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知识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知识而片面地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知识化,否则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学。 2.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生活化教学强调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但有的教学却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以致教学过于发散,学科主题迷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是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全方位简单重现,而是需要具有逻辑张力和思辨色彩的内容。

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化。有的教师滥用活动,每堂课都用,每个知识点学习都用,为活动而设计各种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服务于教学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剥离了重要思想政治观点的活动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产生的原因

1.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认识不到位。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是让生活来代替教学,更不是教学本质的转变。有的教师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简单化、肤浅化。 2.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设计不科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不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简单地划上等号。不科学设计教学,难免使生活化教学陷入泛化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生活化教学与实际生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也不能对复杂的生活内容进行筛选、提取而成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不精细。有的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但实施操作显得粗糙,尽管有的活动和情境比较热闹,却往往有“跑题”现象,致使教学变得浮躁、肤浅,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内容,重直观轻理性。生活化教学最终也就不可能出现整体性的有意义的互动,很难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很难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的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教师只有对这一问题具备深刻与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科学地处理生活化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和载体,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准确把握这点,有助于坚定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决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而真正体现和贯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优化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思想政治教学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保持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适当超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应该是在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架设桥梁,对现实生活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为此,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雕细琢,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生活实际的案例,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归生活又引导生活,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中,感受着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法律等各个模块知识理性思考的意义,更能找到应用知识的价值,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引导他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规划、设计和全面负责。

篇5

高中思想政治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时会感觉课堂比较枯燥,难以引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其精力容易分散。因此,要做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就应该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则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注重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使语言艺术的魅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运用能力的途径,希望能改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语言艺术

在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普遍提不起学习兴趣,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联度不大,且其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过于抽象,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基本是照搬教材中的原话,语言的艺术魅力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要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首先就要提升教师对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力。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体现

1.科学性和逻辑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突出理论知识的讲解,其中涉及到的理论、定义名称比较多,教师在对各种概念、定理进行表述时,必须要把握好用词的准确性,不能出现错误,否则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性和逻辑性的体现,也是对语言严谨性的基本要求。语言的严谨性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力求讲解的准确性。比如,假象和错觉是高中思想政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分析这两个概念时就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假象是与真象对立的,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或者从反面歪曲地去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是事物另一面的客观表现;而错觉则属于主观范畴,是对事物本身存在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与客观事实是不符的[1]。假象与错觉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一个是客观反映,一个是主观认识,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才能对两者做出区分。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讲究语言的逻辑性,主要是指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要相互连贯起来,要有层次感,逐步地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2.通俗生动

为表现思想政治的严谨和严肃,课本中使用的语言都会表现出很强的理论性,教师就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理论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做到深入浅出,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而通俗的程度则取决于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简单、通俗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去领会课堂上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而生动的语言则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有趣,使之富有启发性,这也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许多高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不愿意听讲,就是因为思想政治内容枯燥、抽象,因此,教师就需要将这些枯燥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2]。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PPT中穿插一些图片、声音,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趣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讲解的知识变得通俗、直白,学生也能将所教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教学效果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3.流畅美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如果教师能够以流畅的语言将课本知识完整地阐释出来,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吸引过来。语言本身讲究流畅美,高中政治教师如果能使语言富有美感,那么学生也能从教师那里获得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知识[3]。由此可见,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需要在政治课上将要讲述的内容以自然、流畅且轻松、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和谐的语言环境下,学生理解知识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学习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比如,“选民”在我国指的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因此,教师只需要将此定义流畅地表述出来,学生就能理解什么是“选民”。

4.简洁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传递的,一堂政治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组织好语言,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并安排好讲解的顺序。在讲解到每个知识点时,教师都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且表述出来的语言应该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在做到简明扼要的同时,又要做到条理清晰[4]。如果教师的语言拖泥带水,重点不突出,学生便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其思维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其在理解知识点时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在讲解“政权与”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政权”主要指的是政权机关,是政治上的统治权力;而“”则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其是国家在处理国内外事物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后的知识展示,应该具有相应的特色。每堂课的结束语应该富有总结性,对该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并突出其中的重点部分。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艺术能力

1.教学语言应具有互补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在价值追求上存在显著的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教材中的理论和观点为依据,其不具有灵活性。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与其他学科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难点问题。正因为如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难度较大。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有的结论比较通俗直白,而有的结论远远超出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中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语言,要摆脱教材古板、枯燥的语言特点[5]。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并与实际结合起来,该详细的地方就进行扩展讲解,该简略的内容则可以一语带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人文性的体现,合理地融入一些感情要素,尽量使语言既能体现出专业性又能表现出兼容性,既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又要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并且教材的枯燥与教学的趣味性也要同时体现出来。只有互补性的教学语言,才能够将知识全面地教给学生。

2.教学语言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思想政治课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且对每个领域都要有所涉猎。“术业有专攻”并不适用于政治教师,如果专攻于某一领域,就会阻碍其发展,从而使得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有“黔驴技穷”的感觉[6]。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学富五车,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知识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其他多门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上课时能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库,使自己能对语言具有较高的驾驭能力,从而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比如,“外交权”虽然属于政治性事务,但是外交内容却会涉及到军事、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教师在讲解“外交权”相关知识点时,就需要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做补充讲解,否则学生的思维就会局限于政治外交这一方面,那么其对“外交”实务的理解就会存在一些偏差。

3.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

节奏感能体现出语言的艺术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调不应该是一马平川的,而应该有轻有重、有高有低,表现出抑扬顿挫的美感,这也是表达思想政治情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感,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能从教学语言的节奏感中,体会教师所表达的思想政治情感,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7]。而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为依据,控制好语言的节奏感,并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灵活变换语言节奏,以适应学生的感官需要。只有教学语言的节奏感控制好,才能做到快慢适中,并与学生的思维规律相匹配,将要讲解的知识点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比如,“依法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怎样才能体现出这种“必然性”,则需要依靠教学语言的节奏感来体现,“必然”两个字应该是非常严肃的,是没有第二种可能的,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依法执政的严肃性。而党的领导则需要依靠执政来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上表现出“依法执政”的强大力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依法执政的重要性。

4.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语言需要带有一定的情感,体现出其中的人文性,且带有感情的语言也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政治色彩,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香港的发展历史,以及其成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做简要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香港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占据的重要地位。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爱国主义情怀,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并且,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政治信息,就能通过教学语言中的情感信息来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具备挖掘教材中情感元素的能力,在教学中强化教学语言的感彩。此外,教师应该对教材和学生都充满感情,将学生与自己置于平等的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制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运用能力的策略

1.熟悉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

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创新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其应该对教材相当熟悉,且对自己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为只有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对教学语言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语言,才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时,只有在熟悉一切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备好课,教学语言才能保障其准确性,学生才能获取正确的信息。比如,“选民”的定义虽然比较简单,学生也能理解选民的具体对象,但是其与“公民”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选民都是公民,但公民却不一定是选民。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需要将“公民”的定义阐释清楚,并将“公民”和“选民”进行对比分析,避免学生产生混淆。如果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在上课时语言表达就会不流畅,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所讲解内容的信任度,那么语言的艺术也无法被体现出来[8]。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备课,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2.提升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能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想展现出相应的魅力,教师本身就要具备强大的知识库。政治教师除了要掌握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外,还需要学习语文知识,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历史、地理、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丰富课堂内容,并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含知识性。因此,要想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政治教师首先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修养。比如:“宗教”这一概念看似是一个政治概念,其实际上还会涉及到一些历史、地理知识,我国最大的宗教是佛教,但在历史上道教、儒教也曾盛行过,而各宗教都经历了相应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发展史就需要通过历史学来了解[9]。既然有各宗教的存在,那其必然会在某些区域出现大规模的组织,并开展一些宗教活动,这就需要通过地理学才能知道。如果教师对这些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不熟悉,课堂上就无法将宗教的起源、发展、政治立场的表现等讲述清楚。由此可见,政治教师应该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课堂上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使自己讲解的内容更加透彻,学生也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3.向学生靠近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都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理性对待两个主体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向学生靠近。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多使用“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堂是有自己参与的,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又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多引用名人名言,并适当地通过生活中的趣闻来讲述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气氛中被激发出来[10]。此外,教师还应主动融入到学生中间,熟悉学生惯用的网络语言,并在教学中使用这些网络语言,以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通过语言艺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培养综合素质较强、学习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有着极大作用。由于教师的语言技巧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教学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思想品质等,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严格自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通过浅显易懂、流畅、简洁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同时,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内涵,并主动贴近学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知识性和节奏感,并带有一定的情感,才能达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目的。

作者:解征凡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孙艳.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高考,2015(1):53.

[2]缪学锋.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功能及基本要求[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36.

[3]万佳凤.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新课程•下旬,2015(3):25.

[4]郭玉婷.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语言艺术[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1):70.

[5]蓝天.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26,128.

[6]林伦学.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中学,2015(1):209.

[7]王家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技巧之我见[J].速读(上旬),2014(12):96.

[8]谢仁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在新课标下的运用浅谈[J].速读(中旬),2014(7):46.

篇6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些转变的阶段,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同时也是学习压力最大的阶段。所以对高中学生的各种教育都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在学校里面,除了思想政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之外,在学校和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的班主任及有关的工作人员也要相互配合,给学生营造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的氛围,更好地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走出学校,家庭要主动学会配合学校的工作。教师也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在家庭或生活的周边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

二、改进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各种动态,更新自己头脑里原有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第一,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一定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考虑的主要因素。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少了学生的参与,再好的教学模式也是无用的。所以,一切的改变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思想意识,一定要在教师的思想中树立起来。第二,教学模式的改进要依据具体的内容而定。如果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应用一些材料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和一些理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适合高中政治教学的。第三,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检验标准。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主要包括理解知识、概括知识和应用知识等的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的重要的阶段,思想政治的教学既要培养符合学科内在特点的能力,也要注重学生对当前高考考查能力的培养。所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第四,要遵循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宗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是学生思想转变的一个跳点。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知识、重要的理论和基本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提升学科的学习能力。教师不管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都要讲清楚、讲明白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内容,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把知识点真正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很好的知识网络。第五,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方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法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获得知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脑海里的知识架构。

三、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效果最优化

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的负担很重,很容易出现一些学习疲乏的现象。而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又是比较枯燥的,传统的教学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是一味地空谈理论,根本激发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思想政治的课堂,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学习一些概念。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转换成朋友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起来探讨相关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积极性的评价,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根基。其次,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营造很好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此外,教师要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外调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理论。

四、结语

篇7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对教育规律的探索,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换位思考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际看来学习中稍显单调。另外,现行高考制度偏重理化生而忽视政史地,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中要尽量换位思考,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积极的引导。

二、“让孩子把话说完”

在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学习目标时,很多思想政治教师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自己一直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动者,不等学生充分地解释清楚,自己便加以概括和总结,最后告诉学生要怎么做。这样便弱化了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时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三、坦诚相见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坦诚”这一道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否坦诚的交流,显得至关重要。所有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换位思考,所有的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所以需要教学双方的互相配合,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教材中挖掘情感教育素材。课堂是教学双方主要的活动领域,在其中除了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可以充分挖掘蕴含在高中教材里的其他价值。我们以课文为依据,拿同学们唾手可得的例子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比如,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消费这一章的讲解:除了要知道消费方式,消费意义,同样我们还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乱花钱,有没有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是否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一粥一饭,挡死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2. 善于挖掘典型榜样形象。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塑造了许多带有正面能量的人物形象,如热爱祖国的鲁迅、维护民族尊严的朱自清等。这些人物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榜样,在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人性独有的魅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三省吾身,择善而从。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以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形象去引起学生的深思,持之以恒下去,就会激发学生对这些人物的敬佩之情,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合流,在收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后,必将事半功倍。

3. 巧妙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情感教育是贯穿学生高中甚至一生的伟大事业,可能学生接受起来需要时间的积累,人的精神自由、个性舒展、情感熏陶,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而是建立在点滴基础上的。教师要相信学生们能够做到,并且对此要“乐此不疲”,不能倦怠。教师要善于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真正让情感教学落到实处。

篇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党的十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党的十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社会实践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出发,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在教学目标中,不仅要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要特别注意培养高中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 

(1)高中政治教学理念亟需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观念的更新,时代在不断发展,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很多教师只是充当教材的复读机,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发挥独立思考作用,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他们关切的社会生活问题开展教学,或者受某种惰性的影响而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甚至对自己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取得的经验沾沾自喜、妄自尊大、固步自封,拒不接纳、关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结果是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四十五分钟满堂灌,学生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消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时代生活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才具有生命 

(3)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流于形式。根据时代的要求,教师运用大量的创新教学手法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流于形式,为了创新教学方法而创新,严重脱离教学实际。比如说高中政治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并不明显。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浪潮迎面而来,现实的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逐渐成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选用教学手法,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但在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满足于教学形式和手法的创新,而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于不顾,盲目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导致失去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三、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对策 

(1)与时俱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同时,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学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和偏重书本知识,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特别要结合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的实效性。 

(2)与时俱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起来事半功倍。相反,学习的效果就是事倍而功半。所以,作为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教师要在学习时间、方法、策略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篇9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践活动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把发生在学生周围的鲜活事例引入课堂,渐渐地使学生对政治课感觉“头痛”和厌烦。新课改强调课程与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使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用政治哲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社会和身边的现实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外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和同仁共同探讨。

一、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既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又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提炼和升华,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将校园生活作为课程资源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以校园生活作为课程资源,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倍感亲切。如,校园班级建设以及同学间的关系等,都可作为思想政治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生对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再熟悉不过了,从而易于对其提炼和升华。

2.注重家庭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在家庭生活中也能找到相应的实例。如,在讲债券、商业保险、商品服务等内容时,可以结合家庭的投资理财、消费行为、收入来源等包含着经济学道理的生活实例进行讲解,使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二、注重体验、探究和生成,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设计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即从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开始,不断地感悟体会、辩论反思到概括提升,逐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施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利用热点问题,让学生去分析、比较和探究,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例如,在教学“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时,组织学生开展“有钱是否就能得到幸福”为主题的辩论赛,在辩论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意识到了幸福不单单是靠金钱得到的,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从而实现了课堂的教育功能。又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宏观调控”,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物价上涨”,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对物价上涨的原因做全面的综合分析,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问与引导,给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平台,学会用政治理论解释生活问题,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质疑,实现了在课堂教学中既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融入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活动,让政治回归生活

新课标提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我们在布置课前或课后任务时,不应是信手拈来,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感兴趣,设计充满生活情趣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感受政治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课内明理,课外导行”这是生活化政治教学的活力和核心所在。例如,在教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所在城市中调查,搜集资料:在本市有哪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你认为政府、企业和人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发展了潜能、享受了快乐,使学生在思想认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生活在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中的完整鲜活的个体,只有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参考文献:

[1]赵艳龙.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J].成功,2013(01).

篇10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 学生 兴趣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较多传统的弊端,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使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还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新时代教师,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敢于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入创新的元素,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到来之际,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之时,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政治学科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面对新的情况,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贵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毫不退缩和畏惧,发扬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又要有创新、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特别要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成果,并努力运用到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向深入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在的高中生是思想敏锐的一代,他们的视野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怀有莫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地位,讲什么听什么,老师怎样说都是对的。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凡事先问个为什么,学了理论就与现实相对照,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产生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按照学生的这一特点,各大媒体的社会热点新闻,不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具有时代性、实时性、新颖性,有较大的教育价值。为此,教师经常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新闻热点问题,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如何才能正确处理政治课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使之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主要的目的。政治课教学主要精力仍应放在课内,充分发挥教材的主导作用,扎扎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绝不能舍本逐末。与此同时,探求政治课的教学规律,必须要以“情”“知”“识”等引发动机,激趣。在情趣共具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科学的方法引入到竞争机制中去,使之推进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都有重要作用。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排除干扰,提高效率。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创造。

教学中,切忌用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老师要针对学生,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尽量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不断变换的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中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小品、辩论等多种形式。

四、作业的创新

所谓“作业的创新”,就是改变“教师出题,学生书面完成”的单一的作业形式,让政治作业活起来。

1.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

“作业的创新”,首先要直面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弊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影响,传统的书面作业存在着“教师一味地拿教材或练习册上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原题当作业”的现象。为此,“作业的创新”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书面作业进行改良――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使之更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已有实践经验有一种说的欲望、一吐为快的欲望。进而,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作业来备课,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2.让课堂作业越过“学校的围墙”

实现“小课堂”和“大社会”的结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同时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动的指导上。为此,教师有必要让课堂作业越过“学校的围墙”,让学生走出“小课堂”和“大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如教师讲解《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时,指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式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owerPoint等,都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锻炼并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人际合作的精神。

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内容,改变考核、评价制度

思想政治课的闪光之处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政治教学应该增加实践内容,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将课内外的观察、思考、学习结合起来,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在课本中,而是在生活中,只有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和洞察力的人,其创造性思维才具有实质性的内涵,才不会使自我迷失在课本知识之中,也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

篇11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 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教师是新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是否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将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结合自己多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教师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知识水平、个性差异等因素,对不同年级或同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中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多选用启发、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绎法、探索法等。对低年级的学生可选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配合讲授进行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语言的趣味性、方法的多变性,对同一班级中的好、中、差的学生可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分类编组办法,对他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废止注入式、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是否含有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观念或概念,如果有,可采用启发式,否则,毫无效果,只会导致“启而不发”的结果。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手段。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流的个体。”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目的在于能够启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如果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应当说就是失败的。因此,优化的教学方法就是需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探讨进行自我教育,力求避免单调的说教,注意对学生的开导,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习,克服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师自身的可能性选择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

3、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育的起点与前提。每个人带着不同的基因来到这个世界,在不同的环境、经历中拥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即所谓的个性。每个人的语言、逻辑思维、空间、音乐、美术、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及自我认识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这就是差异。只要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要使学生能视老师为父母,视学校为自己的家,他们就能心情愉悦地去做好每件事,就能在做好每件事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

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要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忘年之交,让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精心地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后进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无能,而且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潜能、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的关爱。

尊重学生,其次要求老师有一种能容错误的胸襟。有的教师面对学生错误总是疾恶如仇、忍无可忍,甚至暴跳如雷,一气之下会说出有损教师形象的话,做出令人遗憾的事,这只能说明该教师应该加强个人师德修养。如果教师以一种比较宽容的心态来看学生的犯错,他们就会懂得:面对孩子的错误,讽刺、训斥、责骂等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而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具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学;生活

俗话说:“理论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学生的学习只有置身于真实背景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对学生来说才有意义,而这里的真实背景就是学生的实际生活。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倡导让政治课回归生活,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充分说明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让“生活化”理念贯穿整个政治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为之探索和奋斗的目标。笔者对此问题做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传统备课观念。从熟悉的生活背景着手引入教学知识

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内在的精神需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受教育者的最好刺激则是其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需要着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去准备教学,这样,政治课堂才会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环节。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多听、多看、多记的习惯,因为生活中的时事及热点问题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引导学生用这些熟悉的生活素材去理解抽象的道理将会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也会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深入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笔者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备课中,就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调查。①本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他们的消费状况;②当前市场上新产品的供求状况;③银行信贷消费的有无与信贷消费情况;④班内同学的消费情况和消费心理。有了这些调查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让学生在对自己第一手资料的分析中理解“什么是正确消费观”、“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等问题。这样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党和政府扩大内需方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还比如,笔者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时,就选取了近年来本地中秋节前后月饼的价格变化以及情人节玫瑰花价格等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进行引入。这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进而主动分析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了经济常识就在身边,学习效果自然也好。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政治课堂中融入生活情景教学和探究教学

政治教学生活化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合理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营造一种“亦课堂亦生活”的课堂气氛。把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用生活的实例展现出来,让学生们亲自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例如,在讲授“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景活动,让同学们来模拟签订劳动合同书。学生通过查阅《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资料,对签订合同的流程与注意事项等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介绍劳动合同的格式、签订程序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白行书写劳动合同书。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可以一起来评价大家的“作品”,并评选出最规范的劳动合同书供大家学习。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情境为学生设置问题,启发他们思考与探究,从而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深入的习得科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自我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食用油涨价”的事件,让学生去超市调查食用油市场,看看不同品牌、不同包装的食用油在市场上价格的不同,从而反思其价格差距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调查,学生们针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感性又深刻的理解。

三、重视学生的课后践行。增强学生对生活感受的体验性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解释生活,而在于改变生活,践行生活,体验生活,这才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就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自主感悟、践行生活,教师可让学生言简意赅地谈谈本堂课的学习收获与探究启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什么样的新认识和新收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可见,学生践行环节主要实现的是新课程“知行统一”方面的目标。

总之,政治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政治课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知识、体验生活的窗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有所收获,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小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5,(13)。

篇13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 经验

一、复习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或进行小测验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问答、黑板演示、默写单词、公式或事件发生的年份、检查课外作业、纠正作业错误等。检查后一般要给予评定,运用五级记分法或百分制记分法,并指出优缺点,给予解释和说明。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上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

二、告知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通过讲述,板书或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内容。比如在内容上,可以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或者也可以提供学生平时并不一定了解、却能很快激发学习热情的新领域信息,使学生迅速集中对新课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三、讲授新课程,掌握新知识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简笔画等),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觉器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听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并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做好课堂管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我们的课堂活动一般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和课堂管理三个主要的活动模式。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有效进行,因此,不仅在上课开始时,而且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缓和和解决各种冲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教学内容。

五、布置好作业,注重课后学习

作业有课内的和课外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为了使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产品,产品是否合格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于课内作业,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让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引出新授内容。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至于课外作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检查作业时要区分合作完成和抄袭作业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前者值得表扬,后者要予以说服教育。同时,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作业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个性。

六、进行教学反思,以便精益求精

这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我们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智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育手段与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内容简单描述了关于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世界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由于教学工作者选择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上的倾向不同,其操作的式样也会不同。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课堂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高中思想 政治教学 过程思想 政治教学 教学创新

所谓过程思想就是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施教学创新,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高中教学的过程创新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的最佳手段。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高中生面临高考这一任务,高中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的政治概念成为主要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相距甚远。为了应付高考任务,教师力求面面俱到,且对大纲要求的内容精讲细讲,对于学生感兴趣但属于选修的内容很少提及,这就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政治思想不仅是学生时代所需的思想,而且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同时,政治教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被磨灭,失去了学习动力。

(二)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考核制度不合理。

受高中阶段考试任务和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往往只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教学计划混乱,即使有一定的实践计划,但往往比较随意,并且教师无法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引导和教学考核制度。高中政治考试几乎以笔试为主,一纸成绩很难决定学生的真实水平,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提高,创新能力降低。高中生正处于思想进步阶段,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使学生的兴趣下降,政治思想无法提高。

二、过程思想引领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一)建立过程思想下高中政治教学管理机制。

过程思想要求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涉及教育体系的全部,并且贯穿教学始终。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学应从管理机制开始进行改革。首先,党委是思想政治的主要领导机构,应负责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协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负责。对于直接管理部门,应构建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考评制度,从管理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创新基础。另外,在教学考评上,教师应调整传统的考核模式,重视政治思想实践考核,将教学环境拓展到课外,调动学生积极性。过程思想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在此要求下,思想政治教学还应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过程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过程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改革,即课时调整、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式改革。

首先是课时调整。根据高中思想政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进一步增加政治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在期末考试中增设实践教学效果考核,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其政治思想,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避免讲解上的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内容新颖,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调整为专题化教学,并针对每个专题进行实践引导,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政治教学更具吸引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

最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上力求师生互动是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随着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提出,一些学校实施了接力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接力教学即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片段,每个片段由不同的教师讲解,在安排合理的情况下,教师对政治内容的讲解将更加精确,并且学生在感受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感受到了创新。为了使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应设置学生分组讨论环节,关注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并且在讨论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给学生提出适当意见,使其获得进步。另外,一些学校直接采取了互动教学,师生一样成为教学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活跃了其政治思维,使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但无论是互动式教学还是讨论式教学,都需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

(三)建立全过程理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要从根本上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改革,就要形成全过程下的思想政治理念。其中包括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定义和教学资源的整合。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定义,确定高中政治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明确政治教学目的。基于此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课内实践以政治思想表述、演讲和相关电影欣赏为主。课外实践的形式较多,根据高中生课堂教学内容较紧的这一现状,应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社团活动,包括校内社团和校外社团,在课外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对高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学方法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及学生党团建设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与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实施分工协作,教师应参与高中阶段的社团组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一部分学校还开展了家访活动,构建了家庭、学校和学生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过程思想是高中政治改革中的主要思想,面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因素,其教学改革成为必然。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处于形成中,变化较大,如何正确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高其政治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关键。全过程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目前,很多学校开始实施这一教学方式,只是在具体实施中一些学校偏离了政治教学的初衷。在全过程的要求下,高中政治应实现全员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浩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反思与建构[J].黑河学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