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体育的价值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段论体育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运动的本身以外,把运动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运动以外的社会目标。
目的论体育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运动的自身,所谓自身是指把目的定位于运动自身和作为运动的人的自身。因此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以及自身的发展。
手段论体育观和目的论体育观均不否认通过体育运动作为手段,可以达到体育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的客观现实,它们所不同的是价值取向的重点不同。
作为体育价值的全球发展趋势是由于手段论向目的论的转化;或者表现为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教育的转化。我国正提出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和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是相同步的。
目的论体育观也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好,素质教育也好,它们均是教育观念的延续、继承、变革和发展。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理论,是在兼顾学科体系,兼顾社会需求,兼顾学生发展阶段,使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兼顾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核心,这就是学习者主体的素质全面发展。
由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转化毕竟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它们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价值取向的重点不同
手段论价值取向的重点不论把它放在社会需求还是学科体系上,最终代表这种需求和体系的则是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追后落实到一系列的统一要求的知识技能上,这种价值取向的重点偏差造成了体育过程以技术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唯独不考虑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偏离现象。目的论体育观把价值取向的重点定位于运动着的人,它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作为价值取向的重点,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二)行为主体的地位不同
体育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但手段论体育观把教师和学生处于体育过程的从属地位,同时又把学生处于教师的从属地位。以学科规律或社会需求或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根据制定出来的教学大纲也好,教学内容也好,技术规范也好,均是体育的物化条件,体育行为的客体,可悲的是有的教师甘愿成为教学大纲的奴隶,认为贯彻大纲、改进教法就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就是忽视教学行为主体的片面观点。体育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当有执行大纲的灵活性,学生应当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性,一切体育过程均围绕着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来设计,这就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目论的体育观的实质所在。
(三)体育实施的途径不同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价值观 培养方法
一、引言
体育课是中学生主要的锻炼时间,现在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但具体的内容、形式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所以现在的中学生压力很大,很难抽出课余时间锻炼,而且没有很好的组织形式,大多是自发、盲目的锻炼,很难保证锻炼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曾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1)增强学生体质;(2)提高体育教学质量;(3)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一)方法。
文献资料法。
(二)对象。
满洲里市中学生。
三、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运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表现为体育的价值。指它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享受需要的特定效用关系。按其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按其作用的范围分为生理价值、心理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生理方面表现为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医疗价值;心理方面表现为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社会方面具体表现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方面具体表现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军事价值、科学价值、社交(含外交)价值等。体育价值的评定主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标准,以及其价值的质和量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体育价值实现的深度与广度,既取决于客体本身的结构,又取决于主体活动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进步及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体育价值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亦将不断更新,价值取向和价值实现方式、手段、条件也将不断提高,并日益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体育运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青少年学生处在精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时期,不少学生违纪、犯法是由于把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没有用在正道上,他们三朋四友,结伙成群地游逛电影院、录像室、游戏厅,在马路上东摇西撞,由此诱发违纪甚至犯罪。一些学生不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常常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法犯罪。有没有有效的方式使他们守纪律呢?应该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才能更好地让他们由传统的“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
一位家长说过他儿子变得守纪律的故事。他说他的孩子以前打架斗殴,不守任何规矩,他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孩子喜欢拳击,他打架斗殴时只是想施展一下手脚,欺负同学有时只是要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弄清了这一点之后,他把孩子送到少体校业余时间练拳击,没想到几个月下来,孩子不但不再在班里打架斗殴,而且变得彬彬有礼、遵守纪律,甚至成了班里的一名“小义士”。
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有很多类似的事实都证明,只要引导得当,一些调皮孩子在参加体育活动后都开始变得守纪律。
(三)体育运动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认识自身的价值。
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表现欲,男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表现欲实际上是一种“求上进”的萌芽状态,引导得法,可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刻苦认真,在锻炼中顽强拼搏,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忘我奉献。反之,则可能导致个别同学好勇争强,惹是生非。体育活动实际上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尽情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些喜欢在学生面前挥拳头、显示力量的“差生”在紧张激烈的体育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并由此分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所以不少使班主任头疼的屡次违反纪律的学生参加业余运动队后,反而逐步成了好学生。一些“差生”参加业余运动队后,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改变其在班级中的地位(在群体中各人都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时甚至成了英雄。这时“差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原来所以为的那样差(主要为文化学习成绩差),自己有能力在体育比赛中和文化学习中取得同样的胜利。一些同学参加运动队后,文化学习反而大幅度提高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四)体育运动对发展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体育与智育是密切联系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增强,精力充沛,才能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主要是靠大脑高级神经中枢进行的。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消除大脑的紧张状态,促进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大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更加健康完善,进而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和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感官接受外界刺激的敏锐性,有助于感觉和思维能力的增强,促进智力的发展,增强脑力劳动的效果。因此,不少人将体育运动作为脑力活动后的“积极性休息”。
体育以其巨大的号召力,将千千万万的人吸引到参与者的行列中,使他们贴近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为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体育可健身,体育可育人,体育课最容易上,体育课也最难上,这是由体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对体育育人作用的认识取决对体育价值的认同和遵从,体育能健身,在实际过程中体育对一个人的心理、意志品质的锻炼其实更为重要,它不仅能激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奋发向上的力量,还有培养团体、公平竞争、诚信等道德品行的功能。中学生的体育价值需要每个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每一节体育课上慢慢积累,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价值的作用。“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学生在与教师的课堂交流中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明确信息,还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体育价值与修身立人.向阳体育学科团队学报.
【关键词】当代体育 健康价值观 分析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大家追求的主题。体育运动无处不在,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社会活动。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下,体育运功也被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时代内涵。作为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也在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与社会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健康这个经常和体育联系在一起的名词,具有浓厚古老的韵味,又散发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健康的涵盖面非常之广泛,不仅强调人体的机能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健康,于是身心健康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真正健康与否的价值取向,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健康和体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体育对于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高度的认可和重视。
1 体育的健康价值观概述
目前,我国对体育的健康价值观的论述有很多,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体育的健康价值观的概述,虽然阐述方式不同,但本质上都对体育对于人类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对于民族振兴富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体育的健康价值观不仅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体育的健康价值观是对健康、教育和社会作用的全面追求的体现,是体育活动在思想上的升华和传承,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和其他价值观一样,体育的健康价值观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们和其他的价值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价值观的符合整体。体育的健康价值观以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依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体育所产生的作用有非常大的区别,因而,在不同的人的意识里,形成了不同的健康价值观取向。
大众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取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大众的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了体育给人们的身体机能带来的影响,而忽视了体育对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是现代体育教育中所突出强调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日益健全,也赋予了体育性的时代价值观理念鲜明的时代特色,逐渐将体育的社会观念和竞技体育观念融为一体,将体育的健康价值观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延伸。
2 当代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内涵
当代的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内涵是对体育健康的深层次总结,是所持的健康价值观的观点、立场以及态度的概括。当代体育的健康价值观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从意义上来讲,一个民族的健康状况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关键性因素,关系到种族的长盛不衰和长足发展。对于个人而言,自身的身体状况对家庭的影响也非常大,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和稳定。
2.2关于健康价值观的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包含了人生的所有方面,无论是在精神、身体和社会等层面。健康的价值观内容直接决定了其内涵、作用和意义,是健康价值观重要的特征之一。
2.3从功能形式上来讲,体育价值观的手段价值非常值得注意。体育活动对人的健康影响非常大,是提高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要明确手段价值和目标价值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且不能混为一谈。
2.4从实施策略上来讲,学校和社会开展的体育活动,必须以健康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为追求,以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普及健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2.5从体育的实施措施上来讲,必须加强健康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在民众中的普及,提高大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和深层次的认知,普及体育健康的相关知识,让大家自发的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明确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然后根据需求确定如何进行体育健康运动以及教育的推广和实施。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从体育活动中收益,将体育价值观的内涵深入民众的心里,让大家能够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3 结束语
体育的健康价值观是指导当代体育实践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我国当代体育教育中的价值观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和深入,但是由于我国健康价值观推进工作起步较晚,力度还略显薄弱,完整的全民健康教育思想体系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年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12(02):129-131
论文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带有很多商品意识的新观念随之出现了。因而,深入探讨现代人体育价值新观念,不仅能直接掌握人们对体育所持的观点、态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能间接了解人们对体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方向和内容。对于体育决策学、社会学、未来学、管理学、训练学和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1、前言
所谓体育价值,是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总的认识和评价。伴随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的日益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家庭负担的逐渐降低,可供消遣的余暇时间增多,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及多渠道大容量的社会宣传,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评价,已远远超过了“增强体质”的范畴。
深人探讨现代人体育价值新观念,不仅能直接掌握人们对体育所持的观点、态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能间接了解人们对体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方向和内容。对于体育决策学、社会学、未来学、管理学、训练学和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意义,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2、现代人的体育价值新观念
2.1体育社会化观念
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逐渐改善,人们对参加体育运动的自我要求日趋强烈,人数不断增加。“时间就是金钱;健康即是财富”的观念,人人皆知。所以,参加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高雅的社会活动。据报道:原联邦德国仅体育协会会员就占全国人口的25 %,美国有70%的人关心体育发展,42%的人每天参加体育活动。
随着体育人口增加,一些传统的观念,得到了重新的解释。如:对人体美的欣赏的改变,为适应现代审美观点的要求,符合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各种要求。“终身体育观”同商品一样渗透到社会、家庭和消费市场的每个角落。人们需要参加体育,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体育人口骤增的同时,人们期望得到活动的空间和物质保证。这些期望对政府部门的要求也就更新、更高。因此,对体育社会化的理解,不能仅看体育人口的增多程度,还要看:国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健全;国家对体育的投资情况,体育消费的比例;体育生产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等等。不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体育社会化发展可能存在盲目性。社会化体育的发展需要领导、组织,需要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要借社会的支持,才能长盛不衰。
2.2多维体育观
体育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从小体育观向大体育观的根本转变过程。
人们对体育价值观念的认识,是从过去的“狭隘体育观”中逐渐形成现代人的“多维体育观”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不仅从个体功能和生物角度认识体育,而且还从体育对社会、心理、经济、人类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休育本质功能等多角度,多学科地认识体育。它比以前更为清晰、正确和全面。它对于当今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各个层次上的决策,体育科学研究,以及群众体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括起来讲,现代体育多功能表现在:(1).体育能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时尚和社会风气;(2).体育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3).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发展生产和经济;(4).促成全面教育,为社会培养身心强健,适应力强的青年一代;(5).促进人们的心理平衡,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6).培养现代人的竞争观念和不断奋发向上的斗志;(7).加强各国,各民族和人际之间的交往;(8).发展社会文化,提高人们消遣、娱乐水平;(9).医治疾病,创伤,健力强体;(10).探索人类生理极限,发掘发展人体潜力。
2.2.1体育劳务商品观念
体育属于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许多体育劳动也是以活动形式直接满足消费者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从现代经济角度看,体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是消耗性部门,而是一个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产业,这个观念,长期以来不被我们所认识,如今正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表现除了被人们已证实过的: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减少医疗费用和工时损失;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外,还有以下几点更新的认识:
1).体育劳务是商品。凡是用来交换的体育劳务都可以成为商品。那么,体育人才、比赛、旅游、技术咨询、信息传播,以及体育疗养、游戏、教学与训练等等体育劳务,都可以成为商品,进行有偿服务或交换。对此,现代人已经有了许多尝试。早在1987年9月,大连足球学校与首钢公司达成了一项运动人才有偿转让协议,该校将1972年龄组的15名足球运动员,以每位30 , 001)元“价格”,转让给首钢。这个例子,就使30多年来,一直反对“运动员商品化”的我国各级体育决策者和传统观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的“商品观念”的冲击。
2).体育劳务付费符合商品交换原则。体育劳务既然是商品,它就具有生产性和交换性。同物质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目前人们认识到,搞体育也要有经济观念,体育也要强调投人和产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体育的行政型、供给型的管理体制,暴露出经费短缺、经济力量不够的矛盾,已成为体育发展的障碍。在体育劳务商品观念的影响下,体育劳务市场的开放、体育技术成果的转让、体育科研的有偿服务、专业人员的有偿培训、体育劳务的出口、体育设施、场馆管理的转变等等,已经在开展起来。如:早在1986年全国仅体育场馆的收人就高达4,800万元,场馆总收人达到百万元以上的省市有13个,3 , 001)多个可供开放使用的场馆中,有234个收人大于开支,全国场馆自给率达40%。采取收费的做法,不但提高了场馆利用率,还积累了资金,实现场馆经费自给,减少国家补贴。同时也减轻了国家负担,有利于发展体育事业,更方便了群众。又如:湖北省有些业余体校,把初级业余训练由国家拿钱“请来训练”的模式,转变为“自费”、“收费”训练,得到了社会支持和人民群众的认可。
2.2.2体育培养竞争观念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重要素质之一。现代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近似于体育中的比赛。在机会相等的条件下谁的节奏快、反应及时、竞争意识强,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获得胜利。人们发现,培养竞争意识的最好手段是参加体育运动。
2.2.3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定量的位置,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其体育实力往往也很强大。反过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加强,经济又会受益,体育事业的开展,体育设施的发展健全、人们余暇时间增多,都有力地刺激了体育业的发展,如体育旅游、体育服装、体育器材,运动营养食品和各种各样的体育经营业等等。美国的“体育复合体”每年可以创造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其经济收人仅次于占国民经济收人第一位的汽车业。在国际上,甚至主办大型运动会也成了点利的手段,23届奥运会主办单位就净赚2.15亿美元。24届奥运会利润达到3亿美元以上。
2.2.4体育社交功能观念
体育具有大众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它也成为提高商品知名度,拓展市场的良好媒介;它可以打破国界、语言的限制,促进睦邻友好,增进民族团结,加深人际了解。例如,乒乓外交,丰田公司系列体育大赛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效益等等,就足以证实这一点。
2.3学校体育时空延伸观念
体育在学校中是人人必须接受的学科,它对于培养现代人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过去人们对学校体育时空观的认识比较狭窄;教学观念单一,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学生走向社会后,身体和精神上的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终身体育观的出现,学校体育的思维度大大地延伸了,空间更加广阔。学校体育已从教学的、教育的、社会的、生物的、心理等多维空间加以考虑。既注意近期效益,也追求长远效益。就其学校体育教学观念讲,更新的主要表现在:
1).从单纯的身体教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转变,注意学生心理、群体意识和社会性发展;
2).从被动的体育教学观向主动的体育教学观转变。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注意发展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强调培养个性。
3).从统一的体育教学观向灵活的体育教学观转变。一改过去全国一本书,共上一样课的做法,把死板的教学大纲,变为灵活多样的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区别对待,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满足了个性需要,适应现代人身心发展的需要。
4).从传统的体育竞赛教育观向培养竞争意识观转变。把单纯参加体育竞赛活动,转变成为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让体育的竞争思想,迁移到学生头脑中,以便适应社会化大竞争的需要。
3、小结
1).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下的体育价值新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情况的发展,可供消遗的余暇时间的增多和现代社会工作与自身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2).现代体育运动的价值是多维的,多功能的和多样化的。
3).现代体育运动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并且日益商业化。体育劳务是商品,它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创造财富,经济效益可观,在国民经济总收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4).现代体育运动在和平年代,对于培养现代人必备的竞争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现代体育;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媒体;社会干预
一、前言
现代体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亦有消极的影响。正确运用现代体育手段,能够推动国家建设,促进和平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人的韧性,促进公平竞争和规则意识的养成,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等。而运用不当,则可能会刺激组织和个人的虚荣,对胜利的贪婪欲望和对对手的敌对心态,从而引发相互之间的轻视、蔑视甚至仇视。因此,在运用现代体育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发挥现代体育的积极作用。
二、现代体育的特征和价值
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动因[1]:(1)休闲与娱乐需求。作为一种康复、娱乐和个人发展的手段,现代体育在休闲和娱乐中占据重要地位。(2)全球化和媒体传播的推动。全球化增加了国际化意识,以创纪录为目标的现代体育成为全球化的一个普遍特征。(3)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现代体育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条件基础。(4)民主意识的提升。民主意识的提升为现代体育的普及作出了贡献,现代体育强调机会均等、人人参与。现代体育是指所有竞争性的、规范性和制度化的体力活动系统,主要包括与竞赛、体育锻炼等有关的所有方面[2]。现代体育是一种促进集体认同的工具,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群体的沟通和社会阶层的对话,还具有商业价值和政治功能。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类的竞争比对欲望,它揭示着有序与无序、竞争与合作、团结与冲突。现代体育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填补了人类的空闲时间,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代体育竞赛成为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虽然存在着过度政治化、商业化等异化现象,但现代体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三、现代体育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现代体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培育勇气、增加行动力、实现自我满足、构建自我价值观、促进沟通与交流等方面。价值观意味着一种持久的信念,在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会呈现出某种特定的个人行为模式以及某种特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模式。积极的价值观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具有改变行为模式、改善互动模式的功效。现代体育向人类传递着诸多积极的价值观,例如健康、竞争、进步、公平、公正、公开和卓越等。(一)借助媒体。媒体在现代体育的价值观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创建了一整套有关现代体育价值观的话语体系,这些话语体系具有普适性,可被普遍接受和理解。例如进球、犯规、越位等术语,伴随着足球的全球热潮而成为耳熟能详的话语。媒体的话语体系勾勒出现代体育的价值观体系,并通过言简意赅的术语将其提炼和展示。媒体对现代体育竞赛的转播报道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平台,但媒体发挥作用的平台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日本制作过一系列的体育类动画片,例如《足球小将》(1994)、《灌篮高手》(1993)等[3],这类动画片获得了全球性传播,具有极强的价值激励作用,向青少年传递了诸如成功、志向、能力、胜利、努力、合作、谦逊、友谊、团队精神、公平竞争、自我实现等价值观。当然,媒体在运用现代体育进行价值观宣传时,为了获得说服力,通常会使用某种意识形态来进行价值观引导,并通过煽情式的话语来操纵话语走向。因此,在借助媒体发挥现代体育的价值观教育职能时,需要规范相关的话语体系,引导现代体育对积极价值观的传递。(二)利用社会干预。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在现代体育竞技领域中屡见不鲜,这类行为的产生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对优势以便战胜对手,包括使用违禁药物、故意违反规则、弄虚作假等。在现代体育竞技中,战术犯规都已成为比赛的一部分,战术犯规甚至成为训练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在裁判员不注意的时候球员会使用拉拽对手、故意踢对手、谩骂对手等挑衅行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也存在类似行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对现代体育的价值观教育效能起到了消解作用。价值观教育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普遍的、统一的教育原则可以保障受教育者能够不受现实生活理念的影响而获得预期的道德发展,而价值观教育又是一个交叉性的领域,通常需要统筹多个横向领域来配合实施,现代体育就是其中之一。价值观教育涉及的主题繁多,例如尊重、平等、团结、自由、民主、和平、健康、友谊等,这些主题宏观又复杂。价值观教育仅靠说教是很难达成效果的,因而需要一些具体实施的项目才能达成,现代体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实施平台,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周密的控制。现代体育包含很多极易产生冲突的项目,如何控制冲突的形式、范围和强度,是运用现代体育进行价值观教育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需要考虑传递什么价值观,如何传授价值观以及受教育者又是如何感知、学习和内化这些价值观的。只是将学生简单地置于现代体育的环境中并不足以完成价值观教育,学生的认知和道德发展需要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社会干预方案,例如纪律问题的强调、相互尊重的提醒、师生平等民主的沟通方式等。运用现代体育进行价值观教育最常用的三种模式:(1)社会学习模式。发挥著名运动员的道德模范作用和行为指引作用。(2)结构化发展模式。精选项目并提炼其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项目进程中自主感知,学习并形成价值观。(3)生态模式。联合家庭、媒介、学校、体育等领域,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4],为受教育者分配责任,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价值观。运用现代体育进行价值观教育需要特别注重积极社会价值观的传递。例如包容、尊重、合作、友谊、团队、社会责任、平等、友爱、正义等。同时要注意构建健康的个体价值观,包括身心能力发展、创意、愉悦、挑战自我、约束自我、认识自我、保持或促进健康、成就、诚实、公平竞争、牺牲精神、毅力、谦虚、服从意识、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等。为了实现上述价值观,需要统筹教师、家长、教练员、媒体、观众、管理者、参与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以实现现代体育对价值观教育的目的。现代体育中的竞技体育容易诱发焦虑、烦躁、失落等诸多心理危害,也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等物质伤害[5]。学校体育教育对此有所顾虑,为此进行了很多干预措施,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在保留竞争的同时更加凸显合作、淡化成绩、强调参与、淡化对抗、强调和谐等。这说明对现代体育进行必要干预是完全有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向参与者灌输适当的价值观,如果不进行干预,则会因为过度竞争诱发诸多问题。竞技体育强调不服输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有时会让参与者体现出桀骜不驯,但不服输的精神与保持谦逊并不抵触。不服输的精神并不意味着不能接受失败,相反,要学会正确对待失败、忍受失败、承担风险、提高面对挫折的心理能力。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和持续的努力,要对成功保持强烈的欲望。青少年参与现代体育能够获得诸多益处,例如适应集体、适应社会、接受共同教育、遵守规则和纪律、克服羞怯、避免冲动过激行为、激发努力欲望、促进角色建立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参与现代体育就能获得这些益处,而是取决于参与现代体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DelgadoNA,ElenaAcuaGómez.Sportasaplatformforvalueseducation[J].JournalofHumanSport&Exercise,2011,6(4):573-584.
[2]李红娟.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3]廖莎莎.中日体育电影的体育文化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4]于强,王潇寒.立德树人教育观下的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培养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