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统计学的研究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童装设计;培养方向;市场需求;专门型人才
一、“童装设计培养方向”开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内童装市场消费快速增长,童装类产品的热销成为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童装产业使企业对于童装设计、制版、生产等专门型人才的需求则出现了较大缺口。纵观国内设计类院校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划分,“童装设计培养方向”几乎是没有的。即使有些院校在整个服装设计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部分童装设计课程,但也只是一带而过,仅做到了“蜻蜓点水”而并未深入学习。更没有对童装设计制版、儿童生理特征、儿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深入地研究。对于“童装设计人才”培养的缺失,已经成为服装设计院校专业设置合理化改革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科研究
方向。
为了迎合市场对“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的需求,长沙师范学院结合本校多年的办学特色,于2013年将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童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对整个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为“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的培养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目前,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正在逐步实施和进行当中,已有百余名学生在校学习。“童装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说是一项突破创新的大胆尝试,不仅填补了服装设计院校对该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空白,更前瞻性地迎合了童装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学院教学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有望为我国未来“童装设计”专业教育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童装设计”的教学及研究内容
目前,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中,已展开的童装设计课程有:童装款式设计、童装纸样设计、童装工艺设计、儿童服饰品设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童装设计”实质上是整个服装设计分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培养“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除了要使其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必须使其掌握“童装设计”特有的相关专业知识。因为童装与成人装不仅是服装型号大小上的区别,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审美爱好、性格特征与成人也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学生还必须了解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童装设计专业知识。
以往,服装设计与童装设计混为一谈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科学和完善的,因为童装与成人装在设计细节、工艺、生产指标等方面也是有很大区分的,比如:国际上对童装生产技术指标的要求就远远要高于成人装。如果按照年龄阶段来区分,还可划分为婴童、小童、中童和大童。0~14岁儿童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生理、心理均具有较大差别,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从生理特征、着装方式、日常行为等方面都会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龄段的童装设计在款式细节方面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在小童、中童裤装中“可调节腰部松紧带”的设计就会出现较多,而在婴童、大童的设计中则使用较少。因此,在童装设计的教学中,准确的年龄划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
在童装设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力图更加系统、全面地讲述童装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在“童装款式设计”课程中,就选取了大量的童装款式图例来为学生剖析童装各部位的不同设计特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创作。在服装设计的各项课程安排中,也都合理地融入“童装设计”的教学内容,并争取做到学以致用。在童装设计教学的课堂上,准确的课程讲解以及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引导,也是从事童装设计教育研究者的重任。
童装设计不仅是设计一件普通的衣服,它还涵盖着更广泛的意义,除了对于儿童身体形态的研究,还包含着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通过对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等方面的感知和体验,儿童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心理变化。由此我们便可通过不同的设计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儿童身心、智力的健康发展。所以说,“童装设计”是一种肩负着诸多方面设计责任和使命的“系统性设计”。在童装设计专项人才培养中,我们将着眼于从有关儿童生理、心理的各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童装设计有一个全面的
了解。
三、“童装设计专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音乐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方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2
1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缺乏一定的活力和情感
音乐是一门集情感和艺术为一体的学科,在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也要重视情感的融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干涉,在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只重视学生的死记硬背,没有加强与艺术性的结合,忽视了音乐知识的艺术活力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将其当成是理论科目进行讲解,更加重视知识内容的灌输,机械地强调学生进行记忆。进而失去了一些情感因素的融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建立相应的情感,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和评价缺少新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是处在被动的位置,老师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下,老师成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方向与方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学生在学习中却失去了一定的主体地位,处在被动的局面。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但是均不喜欢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感到枯燥无味。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经常以分数判定学生的成绩,缺少全方位的评价机制,评价太过片面,缺少相应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2 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
2.1 融入新音乐理论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音乐理念也在逐渐更新,更加与时俱进。要想使基础理论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就一定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新音乐理论的融入,使音乐名词、概念更加科学、规范,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随着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理念,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融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色彩,对基础理论教学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与补充,完善了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新音乐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2 强化课堂的动态与活力
在开展音乐理论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教学课程当成是单纯的学科,提前制定教学规划。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活力,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一定要加强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其更加具有活力。关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对其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3 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依靠老师的力量是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环境、工具、体制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改革也越来越科技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教授音乐基础理论的时候,也一定要加强先进科技的应用,进而全面增强其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基础理论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2.4 强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一定要增加评价内容,不要只是依靠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应加强互评、自评等评价方式的应用,在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相应的评价方式,进而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并且相应的评价结果也更加客观、科学。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一定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音乐基础理论教学而言,一定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进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晓东.论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实践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杨殿斛.基本乐理:亟待加强建设的课程――关于基本乐理课程建设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 中西方传统数学思想 比较研究 启示
一、中西方传统数学思想
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受儒家文化和经世致用、追求功利的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实用性的特征,其典型代表为《九章算术》一书。整书的全部理论是以寻求各种问题的普遍解法为中心,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导方式建立起来的。其表现出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开放的归纳体系、算法化的特点、模型化的方法。《九章算术》一书的出现,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思想的基石,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得到了充足发展。到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创造出许多光辉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成就。[1]但是在宋元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数学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长达四百年之久,直至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才使得中西数学开始交流。
西方传统数学的发源地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但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古希腊数学在西方传统数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古希腊时代又是逻辑盛行的时代,形式逻辑由柏拉图开始,经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达到极盛,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被运用于数学研究当中。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特点主要有:封闭的演绎体系、抽象化的内容、公理化的方法。《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它把古希腊数学的特点发扬光大了,可以说是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多少年来,千千万万人通过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学习受到了逻辑的训练,从而步入科学的殿堂。
二、比较研究与启示
从中西方古代数学思想的发展来看,注重归纳与注重演绎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古代数学思想的两种倾向。下面以中西方古代两本代表作为比较的对象,来分析中西传统数学的差异。
《九章算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经世致用”原则: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综合,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然后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2]这种“数学为大众”的思想把数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它把数学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技巧来对待,没有充分注意数学严密的逻辑系统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所以,认识只能停留在经验型的直观感悟层次上,这种直观的感悟经验也阻碍了中国数学的进一步发展。
《几何原本》则注重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强调对数学的逻辑结构的整体把握和理性的认识,追求严密推理,力图通过数与形的思维抽象地去理解现实世界的本源和实质,并强调演绎推理,坚持一切数学结果必须根据公理加以演绎证明。虽然这种抽象性与严谨性反映了对探求真理的追求,从而造就了强大的民族创造力和大批优秀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同时,其排斥数学应用的思潮也潜伏着内在的危机,这种危机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到来终于暴发出来。
简言之,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注重“问题解决”,而古代西方的数学思想强调逻辑思维能力。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数学思想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缺陷,可以说中西方传统数学思想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西方数学教育思想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从实用走向了演绎,而西方则从演绎走向实用。在我国这种倾向体现在建国初期数学教育主要是移植苏联模式,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关注双基和强调三大能力的数学教育模式。特别是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强调基础知识,对形式逻辑和思维的训练愈演愈烈,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了解题当中。在这种考试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应用数学的能力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出现了高分考生而实际能力低下的情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数学的课程改革中提出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重视数学应用的优良传统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从我国的数学教育思想的演变来看,思想的轮回仿佛给人以更多的启示。到底怎样的数学教育思想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和应该倡导的呢?我们认为,单纯地强调实用或演绎都是不可取的,两者适当的结合才是数学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3]正如顾泠沅教授在他的《寻找中间地带》这本书中这样写道:“事实上,在如上述的观察、介绍、借鉴乃至思考中,我们必将发现我国今天所发生的许多数学教育的进展情况甚至问题,都已与国际社会……能从中体会到中西数学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互相交融与互补,从而产生对寻找中间地带更深层的思考。”也许正是对寻找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新的教育地带才是我们时代的呼唤。
参考文献:
[1]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文汇出版社.
现在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门类中列于数学大类之下属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方向的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术型硕士,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两类。两类硕士生的来源均是四年制本科生,学术性硕士生源的一般要求是数学或统计学专业毕业,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则只要求是理工科及相关专业即可,二者差别较大,专业知识的起点高度有差距。
在培养目标上,两类硕士差距就更加明显了。学术型硕士要求可以进行基本的专业理论研究,有继续进行高等理论研究的素质和潜力,其中的一部分人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金融、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学术性的硕士生更强调理论学习和理论基础的训练。专业学位硕士则要求较好的专业知识实用能力,了解掌握常用统计方法的思想和软件应用,实践能力强,具有分析解决带复杂数据分析背景的实际问题的潜力,强调的是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各种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实战能力。在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均有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博士,就是说将来在我们国家,优秀的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可以进一步攻读专业学位博士,这类博士应该对实际问题有敏锐的眼光,对各种实用的统计方法有全面的了解,知晓其长处与不足,可以解决复杂的实际数据分析问题,因此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的概率理论基础训练应更加倾向于实际,倾向于在统计学中大量用到的概率论知识。这就决定了对两类硕士在概率论基础知识要求方面有很大不同。在概率论基础方面,由于两类生源的本科知识体系中都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起点,概率论部分基本相同,内容是:概率基础及公式,随机变量及分布,随机向量及分布,数字特征及计算。在硕士生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类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差异,分别在概率基础课程中安排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对学术型硕士生,通常开设《高等概率论》课程,以测度论为起点,具有一定的抽象度和深刻性,讲授一般观点下的积分、可测变换,随机变量及向量,概率理论、基本公式独立性,不等式和极限定理,数字特征与相依关系,讲述高度抽象的测度控制理论、拉冬一尼古丁定理、抽象的条件期望理论,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论证基本功。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开设《概率论基础课程》,不涉及测度论等抽象内容,但是要把在实际应用中所有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概率密度形式及演算作为重点加以训练,内容应该集中在常见随机变量的回顾,特殊类型的随机变量(既不是离散的也不是连续的)的引入和背景,条件概率演算一特别是连续变量对离散变量、离散变量对连续变量的条件概率计算,复杂情况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计算等等,强调学生的动手推演能力和问题归类能力,例如要求学生会计算贝叶斯理论中常用的二项变量与贝塔变量的联合分布,通过这个联合分布来来计算相应的广义条件概率密度及条件数学期望。另一个例子就是给学生们详细介绍对连续型随机变量进行截断以后得到的截断随机变量的分布推演过程,讲述清楚该类型随机变量所对应的广义密度函数与原来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这类随机变量既不是连续性的也不是离散型的,使二者的结合体,在生物统计、工程试验的数据集合中经常会出现。
关键词:儿童 自我意识 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26-02
自我意识即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状态的一种主观评价。个体自我实现与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儿童早期阶段和整个青少年阶段,自我意识与周围环境均有着一定的联系,父母的教养作为周围环境的重要主题,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主要从儿童自我意识的单一性与父母教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关专家对1326名9~12岁的儿童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于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和学校的生存环境,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由于自我意识不良而出现的学习、行为、人格障碍等不良思想倾向。在家庭生存环境中,父母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均有较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父母的情感以及理解对儿童的自我概念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父母是否严厉、父母的拒绝和否认、父母对儿童的过度保护与儿童自我概念有着负相关的关系。通过对部分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关系的调查结果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研究主要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和初中生,对高年级儿童的研究较少,下面笔者就进一步对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教学基础,引导家长正确的进行教学活动,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儿童的认知、意志和情感等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全面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天津市某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他们来自不同省市、不同的家庭环境,其中男生47人,女生51人;四年级41人,五年级36人,六年级21人;城市73人,农村25人。
1.2 工具
1.2.1 儿童自我意识问卷(PHSS)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该量表共80个项目,分为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分,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团体进行,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分量表得分高者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该量表已经制定了区域常模,其信度、效度检验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1.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本研究采用岳冬梅对Perris的EMBU量表的修订版。父亲教养方式共58个项目,主要包含6个维度:情感温暖与理解(EFl)、惩罚及严厉(EF2)、过度干涉(EF3)、偏爱被试(EF4)、拒绝与否认(EF5)、过度保护(EF6);母亲教养方式共57个项目,主要包含5个维度:情感温暖与理解(EM1)、过度干涉和保护(EM2)、拒绝与否认(EM3)、惩罚及严厉(EM4)、偏爱被试(EM5)。该量表题目计分方式为: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将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不同侧面题目的得分相加,得到不同方式的总分。某侧面分数越高,表明父母教养其子女此方面的程度越深。该量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施测程序
使用团体测试的流程,在测试开始前,主试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向被测试者详细说明测试的目的,并发放问卷。确定每位测试者都拿到问卷后,告知其测试的注意事项以及问题,解决被测者的疑问,在测试期间,如果被测者有任何疑问,均可以随时举手发问。整个测试时间为40~50分钟,测试完成之后,当场收回问卷。
2 结果
2.1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各因子分及总分的相关分析
对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各因子分及其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显示,儿童的自我意识行为因子与父亲的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父亲的拒绝与否认、母亲的惩罚及严厉呈显著负相关;在智力因子上以及学校因子上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在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上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在焦虑因子上与父亲惩罚及严厉、拒绝与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在合群因子上与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上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惩罚及严厉、拒绝与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在幸福与满足因子上与父亲惩罚及严厉、拒绝与否认,母亲拒绝与否认上呈显著负相关。
2.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意识程度的回归分析
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儿童自我意识程度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拒绝与否认对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拒绝与否认程度越高,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越低。
3 分析与讨论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分析
自我意识起源于婴儿时期,到青春期基本发育成熟,自我意识对于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在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那么儿童的自我意识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将直接导致儿童出现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严重的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和儿童意识总分、各因子分均呈明显的正相关;而父母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因子则与其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这表明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正性情感有助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而负性情感如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则可使儿童缺乏对温暖情感的体验,逐渐产生自卑感、无助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压抑或阻滞,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个人的定位因之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一些不良人格倾向的形成,成为各种临床心理疾病的人格基础。
本研究还发现,父亲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力要大于母亲的教养方式,其大部分的养育因子与自我意识的总水平、部分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一方面可能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家庭模式氛围已逐渐由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方式向男女共同承担养家责任的家庭生活方式有关。母亲不再承担大部分的子女养育义务,父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次,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父亲往往是子女心目中的崇拜对象,父亲的肯定对子女有着正面和鼓励的含义;另一方面也与女性独特的情感表达有关,母亲大多体贴耐心、情感细腻,与子女的生活接触多,情感沟通也相对较多,子女对母亲情感的体验也更加丰富,因此不会对子女自我意识的成长造成过多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应该多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母亲则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3.2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证实了父亲的拒绝及否认因子对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父亲对子女拒绝与否度越高,子女自我意识水平就相对较低,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还带有较大的绝对性和具体性分析和评价自己活动往往还顺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而且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尊体验,更加注意别人的评价了,父亲作为家庭教养的重要的角色,其对子女的否定和肯定对子女的自我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总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育发展有极为密切的作用。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对孩子多给予正性情感,减少负性情感的暴露,保证儿童的自我意识可以得到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顺利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石淑华,张静,胡美荣,等.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2):71-73.
[2] 王玲凤,嵇宇虹.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