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村形象工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客观地讲,这家“公司+农户”的甜柚生产、销售企业,在我国农村应属于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国内的许多农村信息化田园、信息服务网、信息下乡工程也都大致如此。
但是,在我的理解中,光纤到村、到户、到人,其实还仅仅是物理层面的信息工具接入,关键的问题是农民如何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内容,获得新的收入和新的增长点。
就梅州的这家甜柚公司来看,我与其老板做了一个小实验。我问:都说您的甜柚是全国最好的之一,但如果我不认识你,怎么能够知道最好的甜柚基地在你这里呢?
老板说:“您可以上网查寻呀!”于是,我们一起以一个陌生人的方式在网上搜索,我先后输入了“甜柚”、“广东甜柚”、“梅州甜柚”、“梅县甜柚”、“公司、甜柚、梅县”、“甜柚、品牌、梅州”等多种方式,但令人惊讶的是,都没有搜索到这家企业。
由此,我对这位老板说:“要让你的甜柚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光有网页是不行的,你还要有一个畅通的宣传和传播渠道。”
我对陪同我的电信公司的同志讲:“农村信息化,关键是要为农民搭建好信息平台及信息搜索的分层、分级平台,搭建一个相对统一而标准的搜索体系,能让需求者查到所需要的信息和货真价实的产品,否则,信息是死的,是流动不起来的,同样,对于这家公司在信息网与生产、流通的建设上,关键是如何让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使用上信息工具,否则,一旦基地的面积扩大到上万亩,公司的中心枢纽仅靠人跑、手机追问,是赶不上果园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
后来,我又到北京郊区的顺义农村调研,在一个已经架起了无线全覆盖网络及其它信息化设施非常先进的村子里,我在走户调查时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即便有了ADSL和宽带进村、进户,如果没有适合农民的随时更新的信息,没有庞大充实的信息源,所谓农村信息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这个村子,我问一个正在放羊的农民:“您知道农村信息服务是什么吗?”他说:“就是家里有电脑吧?”我问:“您上网吗?”“不用那玩艺儿。”“为什么?”“除了玩游戏,别的都不会,上网跟放羊没关系。”于是,我拿出一部3G手机,对他说:“我这个手机可以看见接电话的人和他正在做什么,如果你媳妇和你都有这样的手机,你媳妇在集上看到别人卖羊,你想知道人家的羊长什么样?啥价钱?不出门打电话就全看到、听到了。”
放羊的农民立即对这手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我对跟随我的村长讲:“如果有这样的手机,在价格上政府补一些,电信运营商贴一些,乡村再补一些,话费让农民自己掏,您觉得怎样?”
村长看了半天我的手机(只可惜3G信号还没到这里,没办法给他们做视频通话演示),感慨地说:“要是能这样,这农村的信息化就真有事可做了。”
我讲这两个亲身经历只想表达几个意思,即什么是农村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如何推动“三农”的发展,目前在概念、内涵、发展路径、投资手段等诸多方面还都很模糊。特别是在物理网建设和信息网建设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实施规划和手段。
2008年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势头很猛,但目标很乱,而且主要是网络设施的建设,缺乏信息内容的建设:主要是县到村建设,缺乏村到户建设:主要是封闭的信息资源建设,缺乏开放式的信息提供建设;主要是政府投资和全额补贴式建设,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市场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农信通”、“信息田园”等虽然解决了电视、电脑、电话、宽带到村,但仅仅是到了村长的行为范围之内。所谓“五个一”就是:每个村有一台电脑、一个操作员、一条宽带、一间房子、一套制度,但是,电脑一周才开两次,信息多日不更新,农民进不了电脑室,制度仅限于管机房,由此,农村信息化在许多地方变为了形象工程,,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内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由于我国农民传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观念向现代化观念转型过程中的不彻底,导致传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弊病残余在现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现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产权关系不清晰、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的内部问题,极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这些内部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找出解决这些内部问题的对策。
1、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当今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大部分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首先,管理方式不民主。很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组织中的的少数大股东、能人或政府任命的管理者决定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切事务,违背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的民主原则。这些人不管在经营决策、人事任命和利益分配上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当这些人过多地追求自身利益导致其他组织成员利益受损时,其他组织成员中没有足够的权利去反抗。管理方式不民主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组织中的少数大股东、能人或政府任命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管理能力而滥用了自己的权力,造成这些管理者管理方式不民主[2]。客观原因是其他组织成员维权意识不够和维权能力过小造成他们没有有效限制少数大股东、能人或政府任命的管理者的权利扩张,造成这些管理者管理方式不民主。其次,管理者内部管理水平差。没有合格的财务管理,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设置。无专门财务管理制度、无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无标准的账簿管理。没有达标的生产经营管理,生产经营中权责不明确,组织成员不能很好各司其职。没有风险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形势不利情况下极易遭到危机。这些管理者的内部管理水平差主要是因为这些管理者大多没有受过现代的管理教育,管理完全是靠经验管理造成的。其三,监督制度没有有效运转。很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监事会或监事会由管理层兼任,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原因是其他组织成员监督意识不够,没能争取自己权利进监事会去有效监督管理层。以上的这些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营运成本过大,营运效益下降,最终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低效率。
2、产权关系不清晰问题及原因
明晰的产权意味着个人有权利使自己的努力成果由自己独享,有义务使自己的行事的成本由自身承担。但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共有产权,个人无自己清晰的产权,组织成员个人的努力成果由大家共享,组织成员个人的行事成本由大家共同承担。这使得组织成员个人有过度使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产和搭别人便车不劳而获的的倾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贡献较多的能人,只能享受自己劳动成果极少部分。这些能人会由于自己付出多,享受少而有吃亏心理,丧失了继续努力的积极性,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而那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偷懒的人会因为自己付出少,享受得多没有被惩罚。会在自利刺激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加付出得少,导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这些现象都是共有产权关系不清晰界定下的必然结果。因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共有产权具有产权关系不清晰的特性,不清晰的产权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外部性过大,导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率不高[3]。
3、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问题及原因
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经常有组织成员在自利驱动下,背弃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契约,选择不履约或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外的经济主体达成不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易。这种合作意识淡薄的观念极大危害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根基,使得很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记忆被瓦解。这些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由政府推动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极大危害了当时农民的利益,由于这个历史原因,有些成员在加入现今由政府推动的某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时保有戒心[4]。总怕政府再危害他们利益,于是先下手为强,违背合作契约,先危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来弥补未来预期中被政府损害的他们的利益,以此保障自己利益不损失。另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农民组织成员缺乏法制教育,契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因而导致合作意识不强。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外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某些是因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国家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没有完整法律规范、政府扶持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的外部问题限制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外部问题及其产生的背后原因,这将有利于我们解决这些外部问题。
1、国家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无健全法律问题及原因
我国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至今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法律。由于法律制度的缺乏,导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方面遇到了极大障碍。首先,在市场准入方面,由于法律没有规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哪个部门登记,因而有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偏向于社会团体登记的民政部门登记,有些在偏向于工商企业登记的工商管理部门登记,而有些干脆就没有登记[5]。由于登记没有规范,这让某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法定的经济地位,不能确保交易对方的权益,从而使得交易失败。其次,法律没有规定哪个政府部门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使得很多部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多头管理,政府部门过多地管理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交易费用增加,不利于农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之所以我国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缺乏完整全面的法律,关键原因在于我国立法部门没有从整体角度考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立法。因而导致法律不健全,使农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一些重要领域无法可依,发展受阻。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我国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扶持方面还未达到合理水平,不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财政方面,很多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补贴、担保、贴息、支出、奖励政策的制定是由中央审批。由于中央对各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多样性和发展水平不了解,因此中央实现大一统平均主义的补贴、担保、贴息、支出、奖励政策并不适合全国各地的多样发展水平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使得有些地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政补贴、担保、贴息、支出、奖励过多,有些地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政补贴、担保、贴息、支出、奖励过少,很少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合理财政补贴、担保、贴息、支出、奖励。这不合理的大一统财政补贴、担保、贴息、支出、奖励政策是由中央财政政策制定权利太集中导致的[6]。在税收方面,在税收减免政策的减免范围界定过小,使得一些经济实力不强和发展较弱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减免税太少,承担了过重税负,不利于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其中原因是由于我国实现分税制,地方税收部门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较多税收权限。出于自身利益,地方税负部门为了多增税而使减免范围过小,减少了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税收扶持。在金融扶持方面,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国有银行金融机构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不够,不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支农太过偏向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缺乏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国有银行因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支持得到的盈利太少,而缺乏经济动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我国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扶持扶持力度太少,制约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3、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问题及原因
农村市场经济发育不良,农村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客观上也不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7]。农村资金市场资金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贷款难,使其发展壮大缺乏资金,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增长。农村劳动力市场中懂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才的匮乏,不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提升。技术市场中农村科学技术不太发达,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链上无法到达高端水平。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中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是由国家忽视农村市场经济环境的培育造成。农村市场经济环境的落后,拉低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水平。
三、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问题的对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产权关系不清晰、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的内部问题。这些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针对问题症因,一一对症下药,解决这些内部问题,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良性发展。
1、解决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的对策
针对内部管理不规范中的管理层管理方式不民主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应联合起来维护一人一票原则,集体民主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实现民主管理。对于管理者内部管理水平差问题,管理者应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教育,系统学习财务管理制度,生产运营制度和风险管控技术。因地制宜地实现财务管理、生存运营管理和风险管控。关于监督制度没有有效运转问题,应建立与管理层相独立的监事会,对管理层实现有效监督。
2、解决产权关系不清晰问题的对策
因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共有产权具有产权不清晰特性,故最好将共有产权份额化。份额化可按资本分割,也可按技术分割,也可按两者结合分割,总之要使产权明晰。只有产权明晰才能克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性问题,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
3、解决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问题的对策
应对农民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其契约意识,强化其责任意识[8]。并对违背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合作契约的组织成员进行经济惩罚和批评教育相结合分式,双管齐下,督促组织成员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四、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外部问题的对策
国家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立法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的外部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发展。我们应明确产生这些外部问题的真正原因,以此来寻找对策,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外部问题。
1、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立法不健全问题的对策
我国立法部门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立法太过零碎和部分化,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方面缺乏整体上考虑,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全面。为了全面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国家立法部门有必要从整体角度考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从而出台全面考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面规范发展。
2、解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问题的对策
首先,对于政府财政扶持不力问题,因改变财政扶持政策制定权力太过集中于中央的体制。将制定财政扶持政策的权力下放至各地基层政府,由这些了解各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形式和发展水平的基层政府制定相对应的财政扶持政策,以增加财政扶持政策的有效性[9]。其次,针对税收扶持政策不力问题,地方税收部分应多考虑较弱经济实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纳税压力。给予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更宽松的税收减免政策,提高对它们的税收扶持力度,帮组这些发展不良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其三,关于金融扶持方面,国家政策银行应将更多资金投入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帮组其开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增强其竞争能力,使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74-01
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将农村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所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集团所有与分户经营体制之间存在矛盾,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在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现阶段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处于有人使用却无人管理的状态,所以在长期缺乏维护的形势下,设备出现了严重的老化和损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率。由于农村在小型水利工程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所以管理人员的工资没有保障,很多乡镇的水利部门合并或者撒销大部分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特点
2.1 基础性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并且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命脉,对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用处。农村水利工程可以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灌溉设施进行完善,并且有效的为生产技术提供应用环境。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周期长,投入较多,管理具有很高的难度,直接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期得到体现。
2.2 群众性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规划与引导,并且与群众生产进行结合。农村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必须要针对于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技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管理过程涉及了经济、农业、水利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农村水利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的对于自然规律进行尊重,并且做好相关调研工作,保证管理工作具有有效的规划,保证有序的进行。
2.3 公益性
农村小型水利上程管理上作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进行扶持。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为农业和生产提供了灌溉的功能,并且为农村生活提供了用水,具有防洪、防涝的防灾功能。与此同时,农村水利工程也为种植、养殖等产业提供用水服务,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并且整体工程投资回报率较低,需要政府大力的进行支持。
2.4 宏观调控性
农村地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并且水资源利用的条件限制较多,很多工程具有天然的垄断特性,难以有效的实现市场竞争。灌溉的水资源是国有资源,属于公共资源的一种,农民具有用水的权利。政府要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在政府有效调控下有序的进行。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 政府部门应给予重视
水利是根本,各级领导务必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把水利真正作为一项基础产业来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强化诱导方向,明确责任。把立足点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上技经济规律办事,以经济手段完善管理体制,实行水利工程归口管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应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乡镇水利水保服务机构。在工作责权上和行政上以块块为主业务上以条条为主条块结合协调一致充分发挥乡镇水利水保服务站民主监督、协商和水利技术服务的功能。
3.2 完善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是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根本,相关管理部门要从战略的眼光看待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真正的将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产业来进行管理。政府要加强对于水利工程产业的引导,并且落实相关管理责任,按照经济规律进行管理措施的完善。对于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措施执行上,要做好民主极爱难度,充分的调度农民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另外,还要积极的对于相关农业关键技术进行推广,对于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改进。
3.3 养成农户主体意识
农民大多以户为单位,农民想用水就可以用到,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自身却没有认识到管水的作用,很少有农户明白节约水资源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来让农民参与到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去。让农户明白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拥有工程知情权与表决权,通过出台地方政策,让农民在工程中实际了解到自身所具备的权利以及义务,实现用与管的统一,提升水利工程在建设后的良性运行程度,便于农村水利设施的长时间使用以及其余设备的可持续发展。
3.4 全面可持续管理
传统上的水利建设管理模式中,将建设后的水利设施管理工作完全交托于相关职能部门,公众很难参与到管理当中,这一体制给水利建设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农户如果没有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便难以保证水利设施的可持续运营。通过让农民实际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让农民拥有主人翁意识,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3.5 建立相应考核机制
在水利设施建设完工后,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但是这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思想观念的问题,很少有人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农村进行工作,所以就需要从农民中选出一部分人,对这部分人进行培训,代替其职位。在培训过后,对这部分农民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制定相应考核制度,由上级管理人员不定时下达先进管理工作模式及经验,保证这部分管理人员时刻掌握行业内最前沿的管理模式,完善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对工程设施管护好的,政府对工程的更新改造及维修养护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4 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保证工程建设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不仅需要做好总体规划,而且还要确保充足的资金,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当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旭光.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3.07.
[2] 吴俊姿.加强我国小型水利建筑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
[3] 王丛.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
[4] 刘淑媛.浅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策略[J].科技信息,2009.09.
[5] 赵娜.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8.
1.设计质量是确保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
没有好的设计,就没有好的成果,好的工程质量,设计必须先行。回顾近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国家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工程质量监理和社会监督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能认真处理好工程质量、进度、费用三大关系,打造了不少的优良工程和精品工程。但因设计不完善,也存在一些后发质量问题,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影响了农村建设,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在工程建设初期,由于建设方在设计准备阶段准备不充足,没有认真做好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工作,对设计单位资质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设计程序简单,致使设计勘察不细致,缺少路基复杂状况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做出的设计只具有一般性和统一性。设计缺陷及造成的后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标准低
由于大部分农村公路的修建是在一些乡间的生产路上直接加宽、加高,原有路基压实不够。农村公路断面设计大多采用标准较低的面层和基层,道路断面结构单一,结构整体抗破坏的能力较弱。而且设计人员未能预测道路修通后部分重载车辆的使用,使得部分路面的结构不合理,路面结构厚度不够,致使路面较早地出现了病害,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了经济损失。
1.2设计缺乏针对性
通常农村公路的设计图纸内容简单,没有工程现场的详细调查资料和勘察数据,对于原路基的弯沉、水文等资料的调查尤其不全面,使得部分断面设计不合理,施工单位未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造成了后期的质量缺陷。
1.3配套设施设计不完善
由于农村公路配套资金少,在道路设计中,大部分建设方只考虑了主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没有同时考虑村街两侧的排水,部分路肩的硬化、绿化问题,以及必要的安全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使得道路通行后,不能及时配套道路设施,导致道路病害发生和形成安全隐患。
2.严把工程招投标是确保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
农村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农村公路工程的高质量、快进度、低费用三大目标的顺利达成的前提,除了必要的工程监理和社会监督外,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非常必要,只有具有相应资质和信誉的施工企业才能顺利地完成项目工程,并且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不必要的损失。在已实施过的工程项目中,存在一定的招投标不规范的情况,一是由于农村公路工程造价低,资金筹措有难度,有实力的施工单位不想介入;二是公路工程同一时间内亟需开工的项目多,为完成计划任务,建设单位放松了严把尺度;三是由于项目前期准备不充足,缺少必要的人员;四是一些社会非相关人员的介入。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资质低、信誉差的施工企业和一些个人趁虚而入,存在着中标企业有挂靠资质和不正当竞标的现象,造成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能力不足,施工管理力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机械设备严重不足和设备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施工人员素质低和质量意识不高,经常出现材料把关不严,操作违规或不规范,试验员弄虚作假和偷工减料等现象。存在以上情况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尽管实施了工程监理和社会监督,仍然容易产生质量隐患。所以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农村公路工程招投标非常必要,通过招投标,将有实力、有信誉的施工队伍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市场上来,将会推动工程质量的大提高。
全面推行农村小班教育 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从2006年秋学期起,我市所有农村初中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小学起始年级开展小班化教育,2007年秋学期起在全市所有小学起始年级全面推开,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着力构建和谐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市之所以能够率先推行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首先是基于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这一社会背景。我市2006年出生人口不足5000人。农村学生生源锐减,为推行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是基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经过大力度学校布局调整,我市先后撤并了200多所小学和30多所中学,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目前全市所有的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在当地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上学。
近几年来,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先后完成了“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工程建设,农村初中“四项配套”工程也已首批通过了省级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了硬件条件。第三是基于农村教师队伍数量、质量能够满足实施小班化教育的需要。农村学校生源锐减,随之而来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农村教师的大量富余。同时,我市经过三轮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与时俱进地实施小班化教育,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充足的教育资源,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谐、均衡发展。基于此,我市的农村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小班化教育正视学生存有个体差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案设计、教法选择、评量模式上,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多元智能和身心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当的空间和条件,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2. 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如下品质:能够自发性学习成长、自编学生需要的教材、自制教具、运用科技媒体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等等。农村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将会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