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管理工作建议范文

管理工作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管理工作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管理工作建议

篇1

1.1目标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系良好的改善目前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纳和汲取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获得的良好结果,更上一层楼的接受新的发展需要,从而让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不断提升起到突飞猛进的效果。加强从事档案管理岗位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在此利用一些案例分析,针对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方式及若干建议做了部分研究,仅供参考。

1.2含义

在企业中,档案管理这项工作的含义是在作业、生产当中、交易流程当中将关乎于社会和国家及企业本身重要的过程以数据、照片、录像、规定表格、文字记录的形式进行详细记载。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乎着这些流程中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来、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接受新科技、新事物、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可查性,方可将此项工作的成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乎着企业生产交易过程中的原始凭证。它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使得企业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进步、发展。从而在高科技化时代中能够更好的生存、竞争。

2进行全面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及特殊性

档案质量管理全面化是指以企业领导为核心,组织所有档案工作员工进行部署。通过现代化科技的方式让科技化管理发挥良好的作用。制定独特全面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系,确保每一项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围绕着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核心,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下列就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叙述。(1)在档案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必须以主管领导为核心所有人员围绕着一个目标,各办公室、各项目机构、各岗位责任人形成默契的配合,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着团结才是力量的根本。将个人岗位工作做好,来获得整体效益。这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根本,从而能够让档案能够及完善并进行存档、备案。(2)采取高科技的方式来代替大部分传统方式的管理,现代网络级计算机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利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写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让成品的资料规整有序。数字化视频、照片也能够是良好的反应生产过程中关键的依据。(3)按过程掌控,自起草的文件开始、每一步的打印、签认、盖章、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存档都要严格的控制。设专人对每一项成果进行验收审批。

篇2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改革

档案在国内外有上百种不同的定义,但它大致的功能就是持续地记载客观信息并反映客观事物特征,持续的信息功能决定了它能反映事物的持续的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因此档案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载体。而医院档案也是和重要的记录医院信息的载体,例如行政文书档案、工资档案和人事档案等,是医院管理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其中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医院人事管理的核心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医院党员档案管理方式以及逐渐不能适应信息化需求,存在诸多管理问题,亟需改革。

1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一般指的是事业单位收集整理档案,并予以保管鉴定,最后统计编排成库,以便随时提供数据检索查询的管理工作。一般包括信息收集、规范整理、价值鉴定、严格保管、统一编目和检索、统计、编辑和研究(又称文献编纂)、信息利用等八个阶段。而医院的党员档案管理就是医院的党员的信息被收集整理、保管鉴定最后统计编排成库,以便随时进行人事信息查询的档案管理工作。医院的党员档案管理一般主要涉及党员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发展过程的记录,是基层党员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医院党员建设工作的重要工具。强化医院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在对医疗事业的思想和人事方面的指导,强化医护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坚持正确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加强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从政治、医疗事业和档案管理工作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面临的现状

2.1 缺乏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

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除了作为管理工作的特性以外,还具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特性。不能仅仅把党员管理工作当作普通的工作对待,它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功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党员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高低,因此无论是大到医院领导还是小到档案管理人员都要深化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的认识,应该随时具备政治意识,树立大局观。而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要坚持把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往高水平、现代化方向做,抛弃懈怠懒惰的思想,认真做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自己的管理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党员档案管理水平。

2.2 缺乏健全的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党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的提升还取决于是否有统一的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一般医院往往会有统一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和标准,然而涉及到档案管理制度方面的却少之又少,档案管理甚至没有具体的档案内容界定标准,也没有被纳入正规的医院业绩考核体系。党员档案管理的第一阶段就是要进行档案收集,然后进行规范整理,如果缺乏统一的对收集的内容信息的划分标准,仅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的实践经验进行主观划分,往往会导致档案收集和划分出现重复和混乱的状态,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精力,不利于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行。而缺乏管理考核的档案管理则从外部没有压力,内部也没有动力,管理水平提高也就缺乏发展动力。

2.3 缺乏专业的党员档案管理队伍

第一,党员档案管理队伍非专业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很多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因此管理队伍本身的敬业意识、专业素养、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第二,党员档案管理队伍发展乏力。由于很多医院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基本没有机会得到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借以提高技能水平,因此管理队伍本身专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4 医院工作中被边缘化的地位

虽然医院党员档案管理也是医院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档案管理工作却处于日益被边缘化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医院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事实,甚至连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不认同自己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而医院无论是在设备更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甚至会牺牲档案管理资源补充医疗事业的建设。

3 推荐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建议

3.1 全面重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思想意识上认同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医院全体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尊重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物质待遇与精神奖励,让管理人员从内心认同档案管理工作这份职业。第二,资金投入上要兼顾档案管理建设。积极进行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投入,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授课,小班培训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技能水平,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2 加强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建设

第一,党员档案管理有专业管理制度、专业标准和规范。和其他专业一样,档案管理必须有自己的专业标准和规范,在内容类目划分上要有明确具体的标准,不可通过主观经验划分,才能让党员管理的收集整理高效而准确。第二,党员档案管理有专业的办公资源。第一,有专业的管理空间。例如专门的保管室、专门的保管柜箱、有专门的保管盒子、有专门的保管手续和专门的人员管理,做到从档案管理的器物到过程都专业化,让党员档案管理有速度、有保障、有依据、有效率。

3.3 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分工建设

针对在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低效散漫的问题,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细化分工来解决。党员档案管理细化分工,首先要细分工作职责,其次要分配工作任务,最后合理制定分工环节,按照档案管理一般程序,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规范统计和最后的信息利用流水线管理模式,各司其责。高效而合理的分工可有效提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4 发挥党员档案管理的政治功能

为了提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应该把党员档案建设同党员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员的关系的转接和变化都应该通过党员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环节。另外,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室可以创造性地建设动态的党员档案管理,依据党员的档案信息,科学合理地对党员进行评估其思想状况,发挥关爱党员的作用。

4 结语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室医院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医院工作的运转和党员组织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被边缘化的现状,工作被认同度不够,也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发展、管理理论的支持,针对这种现状,医院领导应该要重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积极推动传统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换代,努力促进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重新发挥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政治和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菁.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28)

[2] 赵磊,杨东晓,李四中. 浅谈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02)

[3] 郭小平,张青. 浅谈医院档案管理的体会[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04)

篇3

一、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来源,在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部门统计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行业分类看,除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负责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贸易业、房地产业和部分无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业外,其余绝大部分服务业统计由部门承担。同时,在各项大型普查中,部门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整个经济普查有27个部门参与了普查活动,武警、铁路、金融、保险等行业的调查由部门直接承担。可以说部门统计涉及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部门统计数据质量、时效性和完备性如何,直接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另一方面部门统计数据应用到统计工作各各方面,在“反映发展、评价发展、宣传发展、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映发展中,积极提供行业发展数据。如及时为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报表和社会公报提供部门统计数据。在评价发展中,部门统计数据成为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如文明城市创建评价、区域经济考核和服务业经济考核体系中,有1/3的指标来源于部门统计。在宣传发展中,积极编制各种反映行业发展的统计信息资料。如人民银行、税务、银监局、工商局、法院等部门定期编制了月报、月度分析资料,满足了各级领导决策和行业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发展上,积极发挥部门的统计分析职能。如税务局在编制月报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每年开展宏观税务分析,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监督监测;工商局利用各项统计资料,献言献策,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管理,促进了各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环境趋好。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范围越来越广,业务内涵越来越丰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统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向实体经济持续渗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更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省局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纳入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国家统计局制定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整个统计系统中开展了部门统计报表清查工作,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了部门统计的调查行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省统计局相应建立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省级部门统计数据报告制度》、《__省部门统计考核评比制度》等。市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专门下发了《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门分工,理顺了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为全市开展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通过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来。统计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服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统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的统计体制机制,从而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职能不断弱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部门统计与日益增长统计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因此,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显得较为迫切,它是解决部门统计工作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二、现行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门统计改革步伐缓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部门仍沿用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指标不科学,反映生产性、总量和数量的指标多,反映民生、社会、财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少;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多数部门统计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统计标准不统一,有些指标仍使用1992年统计标准,未与20__年最新的国家统计标准接轨;统计范围窄,只调查本系统部门、单位的数据指标,没有开展全行业统计,统计工作还没有走到宏观管理的层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存在重复交叉统计现象,数出多门时有发生。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分工不明确,统计职能交叉重叠,统计调查项目、指标设置存在重复统计和重复调查现象,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部门之间关系不够理顺,数据沟通衔接不到位,造成数出多门,相互矛盾,不但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基层统计调查负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如建筑业、房地产业、就业失业、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畜牧业等方面的统计和调查工作,有两个以上的部门同时统计。

(三)部门统计不够规范,不能充分履行统计职能。近几年,部门统计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统计观念陈旧,服务理念落后,领导重视程度低,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混乱、统计报表源头数据质量不够扎实;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得不到根本保证;统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统计管理工作滞后,缺乏详细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统计资料管理与统计咨询服务不规范,统计分析水平较低,分析力度不够;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弊端。部门统计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建设迫在眉睫。

(四)部门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力量薄弱。随着统计任务的不断增加,部分部门的统计机构人员建设不但没有加强,相反有所消减。从20__年我们开展的部门统计工作基础情况调查看,81个市直部门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或附属于办公室,或附属于财务处、计划处,绝大多数单位的统计人员为兼职,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多数部门统计设置配置落后,统计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统计信息资料的利用率不高;统计工作整体效率较低,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

(五)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还不到位。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关系不理顺。一方面对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不理解,致使相互之间不沟通衔接。另一方面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仍定位在“重统计轻管理”的工作模式,也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理顺。为方便数据使用,或满足利益需要,在开展必要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属于部门统计的调查项目,以致于统计部门将精力集中到统计和调查,而在管理沟通方面,手段、办法、制度往往比较被动,受畏难情绪的影响,不积极加强管理、沟通、衔接,导致部门之间关系不理顺,统计调查项目重复交叉,政府综合统计任务繁重,部门统计减弱的局面。

三、__市在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上初见成效

针对以上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在完善加强部门统计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建立部门统计工作情况数据库,部门统计联络渠道得到理顺。在全市部门范围内,开展了部门统计工作基本情况调查,对部门统计工作负责人、联系人、统计人员和设备配备情况、综合统计机构、统计任务承担科室和统计调查项目等进行调查,整理、建立了部门统计工作情况数据库,进一步理顺了部门统计工作联络沟通渠道。目前,我们共建立了81个部门的统计工作基础情况数据库,为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统计培训,部门统计人员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统计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培训工作,定期开展统计人员继续教育、资格认定和统计职称培训,并多次召开部门统计工作培训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对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部门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每年我市参加继续教育、资格认定和统计职称考试约3000多人次,其中:部门统计1000多人次,基层统计人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加强与部门间的衔接沟通,搭建部门统计信息交换平台。根据统计管理职能要求,坚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相互服务的工作原则,逐个部门进行沟通衔接,部门之间沟通渠道更加顺畅,数据资料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全市形成了由交通、邮政、电信、金融、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财政等50多个部门定期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业务和财务资料的报送制度;与工商、编制、民政、国税、地税、质检等部门建立了单位信息交换机制,部门统计信息平台建设得到初步推进。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强部门数据的审核评估,强化部门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建设等基础工作,督促部门统计向全行业统计拓展,规范数据,有效地提高了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由统计局牵头每个季度前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调度指标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建立房地产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民银行牵头,统计局、发改委、建设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我市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开发投资、房屋销售等情况,全面了解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变化。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为及时跟踪监测部门管理行业发展现状,把撑经济发展动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创造了良好环境。

(五)开展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建立部门统计规范化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的部门统计规范化督导验收工作,从组织领导、统计机构、统计力量、统计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努力完善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通过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开展,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统计机构进一步加强,统计人

员力量进一步充实,统计基础进一步夯实,统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统计地位进一步提高。20__年,全市有8个单位被认定为“__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20__年,全市有4个单位被认定为“__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市工商部门通过省统计局和省工商局的验收,成为全市首家省级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和省级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系统。还有一些单位在统计工作水平大有提高的基础上,积极提出了验收申请。20__年,在开展的四年一度部门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中,有11个部门被评为统计工作先进集体,有19名部门统计人员被评为统计工作先进个人。

(六)加强了对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开展了部门调查项目清理工作,严格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进行管理,取消非法、违规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解决交叉统计重复统计的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流程,制定科学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初步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为提高信息共享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建。

四、科学定位协调指导实现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虽然我市在推进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方面有了一定探索,有了一定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实现由“统计”向“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要以科学发为统领,切实转变思想摒弃过时的工作理念,提高对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和谐共建统计的理念,努力实现工作思维和工作重心的转变。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统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共同协调全面发展。从当前统计工作看,专业性相对较强,自成体系,容易造成我们工作封闭、眼界不宽、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相对僵化,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所赋予的统计部门组织实施、规范管理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的权利和责任,转变职能角色,强化依法实施统计,强化管理职能,规范统计数据程序,实现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职能由“统计”向“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要寻求突破口,完善制度。

(二)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实现统计工作一体化。协调和解决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两个重要组成,要自上而下理顺好与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一是要科学定位。部门统计作为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天的管理上的优势,统计内容更加具体。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逐步培养和壮大部门统计队伍,让部门统计撑起半边天,而不是搞大包大揽。二是要加强协调。政府综合统计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巡查和指导,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加强对部门统计数据的评估和管理,规范统计数据程序,做到“政出一家、数出一门”,开门共建统计,开创和谐统计事业新局面。三是要完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统计调查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助部门增加反映社会、环境与资源、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建立起指标科学、口径统一、范围全面的统计调查制度,尽早实现部门统计由系统统计向全行业统计的转变。四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统计信息实现共享,是落实分工协作、运行新的政府统计体系的必要保证。要建立共享机制,明确共享的内容,落实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提高统计效率,防止重复交叉。

篇4

【关键词】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建议

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质量、服务更是企业的信誉。也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更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制定运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采取科学、规范的措施加强财政档案管理。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

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是进行财政数据信息的管理。但是实际情况是多数企业并不重视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这极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健全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保证财政档案管理能够有序地开展。另外,企业还应该重视落实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促使员工能够重视财政档案管理工作。

财政档案管理主要是进行各种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查阅。在健全组织结构时,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财政档案管理机构,并细化管理部门。另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加强财政档案管理的定期检查,以提高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条例,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制,确保出现财政档案管理工作问题时能够责任到人。例如某企业为了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财政档案管理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而且企业还确立了每个管理岗位的责任制,提高企业员工对财政管理档案工作的认识。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应该加强财政档案管理,以使高层决策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事项,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企业应该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管理,并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修订以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在财政档案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范的工作行为,并尽量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依法办事。

完善的财政档案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等。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的财政档案管理水平,企业应该实现财政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实现财政档案的“管理有序”。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规章制度,明确档案收集、库房管理等工作的工作规范。其次,企业应该结合日常的财务工作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统计、借阅、销毁、保密等多个方面入手,细化财政档案的工作规范。最后,企业应该完善财政档案的后期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借阅登记账、移交登记账、档案销毁清册等管理账目,真正做到财政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例如某企业的财政档案管理制度中,对借阅登记程序的规定如下:档案室内设有阅览室,查阅档案只允许在阅览室内进行,并且对不允许记录、复印的载体事先申明;对需要借阅的档案履行借阅登记程序。自综合档案机要室成立以来,无擅自出卖、转让、赠送国家所有档案事件发生,杜绝任何档案违法行为发生,无毁损、丢失档案和涂改、伪造档案现象发生,更严禁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档案。另外,为使档案工作能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有序进行,综合档案机要室安装了铁门、铁窗、铁柜、防火防盗报警装置和空气湿度检测设备,档案柜内放置虫霉防治药物,并配合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尽量排除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总之,为了实现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企业应该重视完善财政档案的管理制度。

三、实现财政档案数字化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无纸化办公。

实现财政的数字化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实现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包括在线归档、原文扫描、在线检索、电子查阅、文书类原文检索等功能。如档案管理员可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将上一年度会计凭证、账本录入系统后产生的档案号作为每本凭证、账本的编号,简化查询资料过程;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企业应该重视开展财政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应用数字管理系统的能力。三是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确保照相机、打印机、复印机、温湿度记录仪、灭火器等硬件设备齐全,为档案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各类文件可以通过录入文件相关内容和上传扫描文件到档案管理系统,在以后的工作中查看文件时,可以直接打开档案管理系统扫描文件,进行查看,简化了查找原始文件过程。总之,实现财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财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企业应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秦卫光. 做好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 档案天地,2015,S1: 124+126.

篇5

关键词: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根据财政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最新形势和水利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水利部“将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年度重大研究课题,委托财政部财科所等权威机构承担,开展建水利绩效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研究工作,立足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分析,推进改革的主要措施,查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措施建议关键词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一、完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通过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它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成就与问题

1、取得的成就

我国的水利绩效管理工作,始于20 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近十年的试点实践,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树立了重产出和结果的绩效理念,增强了预算单位的“成本――效益”观念,各部门各单位支出责任意识逐步加强,增强了资金分配及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了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2、存在的问题

目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绩效评价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西方发达国家也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从总体看,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整体上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思想认识 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等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面偏小,范围偏窄,资金量较少

目前,水管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上尚未开展试点项目缺乏事前绩效目标的设定,大多是事后评价,评价质量有待提高,部分试点流于形式。

(2)绩效评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参与者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而目前参与者很少参与有关的专业系统培训,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不足,对绩效评价指标绩效目标的理解也有差异,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思想观念陈旧,绩效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思想尚未根本改变,重产出 重结果的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

(4)绩效评价指标设立及体系建设不完善

水利预算项目既有经常性专项业务费支出,也有建设和购置类支出房屋维修类支出政策研究类和管理类支出,同一类支出中的不同项目也有很大的差异,很难找到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覆盖所有水利预算项目,而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相对单一,侧重于合规性评价,忽视效益性评价;注重支出项目本身的评价,缺乏项目内外因素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中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投入指标多,产出指标少;加上水利预算项目缺乏应有的基础数据,评价结果难以和同行业同类型项目平均水平相比较,导致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5)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中国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相应的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中国国情和水利事业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较少,制度建设滞后,覆盖面还不够广,缺乏长效机制和统一规划,相应制度和规范化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三、完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

探索建立普遍适用于水利行业管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比较完整和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建设,定期在相关部门间展开理论培训和学习工作,夯实理论基础,使从业人员拥有高度的理论修养水准,从而加强自身素质,力争使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2.继续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要认真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经验和做法,重点关注这些国家在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财政支出、水利管理财政资金支出等方而的绩效管理做法,为处于起步阶段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改革经验。要认真系统研究总结国内部分省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方而的实践探索,为推动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操作层而的方式方法。要细致深入地研究水利财政资金支出的特点特性,逐类逐项地总结提炼出每一类资金支出后的产出和效益指标,并明确绩效评价的标准,逐步解决绩效日标不明确,绩效指标不细化、不量化,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不科学等现实问题,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绩效指标库。

2、进一步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绩效管理培和经验交流,增强单位预算绩效意识,提高广大预算绩效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不同方式,积极宣传预算绩效文化,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变“要我评价”为“我要评价”,让预算绩效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水利财政资金支出领域涉及范围内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典型做法、经验效益等,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将财务管理人员,水利财政资金支出责任人,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范围,不断提高水利预算绩效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绩效管理的工作质量。

3、加强水利事业发展计划的制订,逐步建立预算项目规划制度

各级水利部门要根据单位职责在深入研究、详细论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重要水利专业和专项规划、水利发展与改革重大基础性研究、水利业务工作需求等为依据,编制预算项目规划,逐步建立预算项目规划制度。

4、完善管理机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经过协调.水利部初步构建起了预算绩效组织管理体系,管理体制从单一的财务部门管理向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齐抓共管转变。对于“防汛”“水质监测”等涉及单位较多的经常性专项,水利部明确由业务分管副部民作为单位负责人,相关业务卞管司局的负责人作为项日负责人的管理体制,由财务司会同业务卞管司局,对各项日单位提出的绩效日标和评价指标进行汇总审查,并共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评价报告经部领导审定后再正式上报财政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财务部门牵头,纪检监察、审计、人事、规划计划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单位要设置专门办事机构,负责绩效管理。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和效率意识,逐步形成财务部门居中,各级水利部门要成立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负责本级及所属单位预算绩协调、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具体部门分头实施的齐抓共管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5、多方参与,努力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水利部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既坚持由财务管理部门牵头,做到责任明确,又坚持邀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参与,借助行业专家和社会中介的力量,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在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水利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年度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和绩效日标管理工作,组织绩效评价工作,并对预

算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业务部门参与项日绩效日标、指标值的审核、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财务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不仅进一步推动了预算管理与业务工作的结合,而且有利于业务部门进一步理清各项日单位职责落实和业务开展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水利部还积极探索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智库,在水利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环竹引进专家和中介机构参与。对于一些支出规模人、专业性较强或复杂程度较高的项日,聘请专家或中介机构介入绩效评价全过程。从绩效日标的设定、实施过程

的中期监控到绩效评价的各个环节均有专家或中介机构进行专业参与评定和指导,不断提高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的专业化程度。

6、建立和完善绩效问责机制

把预算绩效问责作为行政问责的核心,建立结果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将结果纳入人大监督程序,并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对外。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门新型的财政工作,我国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我们既要立足于自身的不懈探索,也要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成果,努力借鉴外国的先进成果和经验,力争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于振善.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

篇6

关键词:加强和完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建议

一、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现状

1.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环境相对薄弱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经费等多种因素制约,基层的文物保护环境相对还是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如文物库房面积狭小,室内温度、湿度均不达标,已不适应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库房容积的严重饱和,及简陋的保存条件,致使正常的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无法顺利的展开及保护。2.文物工作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基层文物工作人员的队伍结构复杂,文化水平高低不等,业务能力也存在差异,这就致使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职责,且有明确的判断能力,但因文物保护中坚力量——专业技术的人才缺乏,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中如考古发掘、文物修补等技术匮乏,使文物保护水平和专业管理工作受到到了极大限制,难以适应当前文物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基层文物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3.文物的开发与保护不平衡体现文物价值的重要内容就是文物保护管理单位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地方政府通常因经济建设目标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行行政干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经常让步给经济建设,因而无法有效的落实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4.经费不足通常由地方政府负责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经费,然而,大多数地方政府着重提升当地的经济建设,忽视了文物工作,财政的投入远不远不及文物保护费用开支,甚至有些地方人员工资也处于不足状态之中。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经费不足的问题。5.文物宣传力度不够近些年,文物保护宣传有所重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单位的经费不足等原因,直接影响其文物保护宣传形式单一、力度不够,使得政府及部分领导干部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单位重视不够,更无法进一步调动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基层政府管辖区域内的文物遭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对于一些文物犯罪的行为在查处过程中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等问题的出现。6.文物保护体制不够健全每个地区的经济实力都不一样,并且有的地区领导较重视文物保护,有的则不重视,这就给基层文物管理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与任务,如考古所、文管所、博物馆等的职能与任务都由基层文物机构所肩负,使得其工作责任较繁重,文物保护业务和文物行政管理权限不分,出现基层文物工作者是一个“全能人才”怪圈,保护业务都知道个一点,但具体保护技术都不精通。

二、加强和完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1.领导方面领导方面就是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首先,要想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其基础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的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想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其关键就是让领导干部充分的意识到文物工作的必要性;再次,要想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其保障是提升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感。此外,文物部门还应大力宣传并贯彻《文物保护法》,合理的协调当地的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找到二者的共同点,使其可以共同谋促进、谋发展。2.管理方面管理方面就是要加强文物保护的行政执法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一是要以本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依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出一些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条例或管理法则,能够运用不同的方针应对发生的不同状况,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可依;二是加强管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的业务,加强对其的监督与管理,贯彻落实相关的保护职责和管理措施,将其管理体系科学化、正规化,以确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开发与保护方面对文物的开发与保护要始终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来进行,并且必须是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开发有重点,保护应全面”做到逐步的开发,将探索经验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以推动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开展。4.管理体制方面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地区内文物管理状况也就不尽相同。垂直管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能够上划管理文物工作,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集中进行,有利于把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推行;有利于统一调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统一平衡使用财力;还有利于避免地区差异引起的政府干涉和所受的冲击。此外,行政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都能够统一的进行,有效的解决了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难题,促进了我国文物保护管理事业健康有序的进行。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根本离不开承载历史文化灵魂的文物资源去支撑。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的认知,加强领导与管理,认真对待文物的开发与保护,还应加强文物机构的管理体制,使得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熊文.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华章》.2014年23期

[2]俞剑勤.基层文物行政执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2期

[3]贾国民.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9期

篇7

摘要:一、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奠定扎实的社会管理创新思想基础。全县上下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建设“五个常山”、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突破口,广泛深入地搞好思想发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各乡镇、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形成整体合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深入查找、创新我县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要加快从“监管为主、管住就好”向“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转变;从“谁大听谁、我定你办”向“依法依规、民主管理”转变;从“单项独进、顾此失彼”向“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转变;从“不计代价、急功近利”向“科学施策、高效实用”转变;从“以虚为主、制度为先”向“虚功实做、项目推进”转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着力创造全省一流的社会管理绩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本着创造全省一流的社会管理绩效的目标要求,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大胆创新,勇于破题,不断提高全县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一是注重初信初访,力求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新突破。坚持把工作纳入社会管理范畴来统筹推进,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增量”,减少“非正常上访”和“越级访”。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更加注重初信初访工作,有效避免“重复访”。切实抓好积案化解,减少“存量”。探索重点涉稳疑难专案经营,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二是坚持调解优先,力求在矛盾纠纷化解上有新突破。要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深入推进社会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做到应评尽评,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矛盾。要牢固树立调解优先的理念,大力构筑多元化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使调解成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成为各职能部门、调解组织综合运用的有效手段,不断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促进全社会和谐稳定。三是突出优化服务,力求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上有新突破。要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积极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有机结合的管理创新方式,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完善安置帮教、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服务关怀等机制,加强对服刑人员、归正人员、问题青少年、高危人员的服务管理,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力求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加强网警、网监、网宣队伍建设,完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和应对机制,健全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整治净化网络环境,切实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

三、提升素质,源头治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基层是社会管理的第一线,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也是社会管理的支点起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抓好基层、强化基础。一是突出“人”这一根本,着力提升基层队伍整体水平。要切实按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党和人民信得过的政法维稳队伍。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党政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乡镇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上来。要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组织协调水平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综治中心,并高配乡镇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提高综治中心工作水平。要重点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干部抓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确保一方平安。二是突出“网”这一载体,着力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要深化“平安连万家、干部连民心”活动,按照“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的要求,真正把网格划分好、把团队组建好、把机制运行好、把作用发挥好,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覆盖到各个角落。要进一步推进乡镇综治工作中心、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建设,推行“治安联防、矛盾联调、服务联动”,将其打造成服务群众的载体,维护稳定的基石。三是突出“法”这一关键,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切实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常山”。要切实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大力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引导公民学法守法用法、以理性合理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要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公德意识。要切实强化社会诚信培育,推进“信用常山”建设,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记录平台,构建社会化的失信惩戒机制,培育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四是突出“民”这一理念,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民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好了,社会矛盾就会减少,社会管理的基础就牢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县委县政府和乡镇部门要下更大决心、花更多精力、采取更加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进一步办好民生大事,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尤其要切实解决好教育、卫生等基本民生问题,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篇8

畜牧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科技研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监管和畜牧兽医活动的直接记录,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因此,做好畜牧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总结前人经验教训、满足今后畜牧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对于促进畜牧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夯实畜牧大市建设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畜牧部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畜牧档案管理的重要支撑,畜牧部门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其贯彻执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实现档案及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畜牧部门档案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参差不齐,整体表现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缺乏。档案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只占到较少的一部分,此外还存在没有接受任何档案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干部一般都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其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认识和使用“不敏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无形中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度。

3.硬件设施比较落后

畜牧档案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分类杂的特点,目前传统的畜牧档案在收集整理以及后期查阅中存在低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尚未建设专业的档案保管室,尚未配套档案管理所需的设备,档案管理还没有达到办公自动化,人工形式的档案管理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让工作人员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及工作挑战,还给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畜牧档案门类与其数量不断增加,人工形式的管理容易导致记录不全面,不具体和档案件过多等问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畜牧资源缺乏共享与推广的平台和渠道,严重影响了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

二、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对畜牧档案的认识

畜牧部门是一个专业性质非常强的部门,领导往往重视业务工作而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畜牧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应该把档案工作切实的提上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并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主抓档案工作,制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单位领导带头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把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畜牧档案的收集

畜牧部门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档案管理。要明确档案查阅及使用方法。畜牧档案管理工作者应根据畜牧部门工作的特点,建立合理完善的档案收集制度。针对实际工作情况,随时和定期收集档案资料。还应开展档案建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重要性。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干部职工做到自觉将应该存档的材料交给档案管理工作者建立档案。

3.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畜牧部门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者能够持证上岗,以提升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此外,要将档案管理列入日常工作事宜中,完善档案管理机构,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发现并落实解决问题;挑选具有高素质且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档案工作人员,并经常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方法,掌握新技术,才能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更新观念,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4.加大硬件设施和自动化办公设施的投入

在本着分开库房、查阅及办公的原则,依照相关标准建立符合畜牧部门实际情况的档案专用库房。在档案专用库房中要设置一定的消防设施等必备设施,力求做到防盗、防潮、防火、防尘、防鼠及防高温等防范工作。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配置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配备管理专用的软件系统,让各个门类的档案资料实现数字化归档,使用计算机录入全部文件资料,真正地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最大程度地提升档案资料检索速度,尽力为畜牧业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5.强化激励机制,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部门一直都不受重视,年轻人都愿意搞业务工作,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年龄较大。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首先畜牧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加大对档案部门的资金投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称评定的数量和聘请指数等方法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

篇9

图书馆员可从事高层次服务,创造更多的科研时间图书馆的工作大多是简单重复而必不可少的体力劳动,比如书刊归类上架、整理书刊等等,没有太多的时间可离开本岗位,处理其它事务。通过让勤工助学学生参加图书馆日常的工作,可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一些借借还还、上架下架等简单的体力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及处理馆内条理性问题,投入到高层次的服务中去;同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术研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科研活动,从而促进馆内或者馆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

锻炼勤工助学学生的能力,增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勤工助学学生除了日常的上架、倒架及清洁工作外,还有库室办公事务、文献分类、检索、书目查询等服务工作。学生在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接触了各式各样的读者,提高他们的文献检索能力及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处理好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丰富了个人的阅历,也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勤工助学学生是沟通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纽带。首先学生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读者的借阅心理、需求趋向比较了解,能收集到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使图书馆能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使图书馆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岗前培训力度不够,老师不安心“放权”图书馆工作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的搜索、处理、研究、开发与传递的实际工作能力。但现在很多到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都来自低年级,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自身对于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也认识不足,图书馆也没有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所以,勤工助学学生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低级的技术错误,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无法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而图书馆部分老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勤工助学的学生只是来打杂,只让学生负责简单的书籍上下架工作,如开馆、闭馆、系统操作等工作不放心让学生去处理,总觉得学生没能力去处理这些事,怕或多或少会出现错误而导致自己背黑锅,影响个人工作表现。

人员挑选缺乏自主性,报酬补助存在不合理性目前图书馆只需要将部门的岗位需要情况报到学校审核,上岗的勤工助学学生全是由学生处助学办公室统一安排,没有经过一定的筛选,就直接安排上岗,这样导致图书馆缺乏了自和选拔权,没有办法选择合适的学生参与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中。另外,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获得的补贴或报酬都是按时计酬的,但是由于图书馆部门工作性质、工作内部的不同,部分勤工助学学生就会争着去那些比较轻松的部门工作,如电子阅览室值班的岗位就比较受欢迎,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补贴设置的不合理,没有体现岗位绩效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也导致学生对所分配的岗位作挑挑拣拣和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出现,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工作开展。

学生的课程时间与图书馆服务时间不一致勤工助学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上课的时间,来安排到图书馆的工作时间,这种随机性给部门管理带来不便,有时图书馆很忙,勤工助学学生都在上课,学生没课都过来工作时,图书馆读者不多。甚至有的学生在工作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睡觉等现象屡屡发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员使用勤工助学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对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措施

设立图书馆服务社团组织,强化学生管理员的主人翁思想设立专门的学生社团组织[2],服务功能像学生会一样,有秘书部、培训部、值班协理部、流通协理部、信息技术服务协理部、采编协理部等与图书馆职能部门相一致的学生管理架构,协作老师开展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当然这个组织需要图书馆指定一名指导老师,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培训管理和监督。并建立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如《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团职能》、《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值班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服务社团考核制度》、《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岗位培训流程》等,使在日常管理勤工助学学生过程中可以照章管理,同时勤工助学学生也可以依章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权责明确。

加强重视岗前培训,使“新同事”更专业图书馆不仅要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更需要对相关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尤其做好勤工助学学生的“传帮带”工作,实际上就是让“老生”带“新生”,培训包括文献管理知识、简易图书馆专业知识、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知识及操作方法等。这样可以节省图书管理员的时间,使新进的勤工助学学生很快熟悉业务。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图书馆借阅系统操作,熟悉本库室的架位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扬图书馆的职业精神,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与图书馆老师一道,为读者提供热情、周到、满意的服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当学生管理员熟悉岗位后,老师们会放心将各库室钥匙交给学生管理员,让学生早上八点开馆、中午值班、晚上十点闭馆等工作。

实行学校人员分配与社团成员招募方式并行向学校提交勤工助学申请的学生非常多,学校能提供的岗位毕竟有限,这就要求各学校和图书馆领导对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作详细了解,层层筛选,严格把关,使真正有困难的同学获得工作机会。同时由图书馆服务社团对向全校学生进行会员招募,通过面试等形式筛选,组建各部门核心干事。协助各库室老师,做好图书馆日常工作与常规管理工作。

有效的奖惩机制让学生工作更积极要实行激励与惩罚双重机制[3]。对于那些工作认真、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提出表扬,张榜公布,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如增加勤工助学待遇,增加借书量至15本,素质拓展学分等),且在今后的“换岗换位”时优先考虑这些学生。而对那些工作懒散、主动性差、不按照规章制度的学生提出批评,严重的可给予物质处罚,或考虑给予辞退。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48

[中图分类号] F8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77- 02

1 引 言

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实行了“绩效预算”,也取得了好的效果。而我国的“绩效预算”还处于初步阶段,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完善财政预算计算管理工作。

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实行部门预算的改革工作,财政部门也已经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多项进行改革。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预算管理工作是国家的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重点环节。首先是要在预算管理的理论上进行研究,这方面西方国家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然后政府部门大力推进预算计算工作的改革,对于预算管理中的具体细则进行不断改善。最后是提高财政预算分配的合理性,让有限的资金能起到最大的作用。预算计算管理对于我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2 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

预算管理工作是指:首先制订关于详细的预算的计划,根据年度的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实施规范,并对预算的目标在实行过程中进行控制,将控制体系和预算目标、行政奖励处罚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以结果为最终目的的工作体系。

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系需要精细到指标,因此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在现今通用的标准体系有3E准则: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3E准则适用于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的预算标准评价,3E准则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收入、成本、投入、效率等,比如说:医疗体系的投入与公民满意度,教育行业的改善程度等等。

3 预算计算管理工作的特点

预算计算管理工作分为以下3个方面;预算管理目标,预算实施控制,预算绩效评价。预算管理目标,指的是单位根据当地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制订相应的年度计划或者某项指标的计划。预算实施控制就是对在实施过程中,和原定目标有相违背或未达预期的状态进行调整,使其最终回归到初始目标所预期的状态。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就是为了反馈给政府,投入是否得到预期的回报,并为下一阶段的计划提供依据。这3个环节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政府加强在投入和收益方面平衡。

政府部门的投入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投入最大化地产出,就是预算管理的目标。传统的预算模式中就是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忽略了某一运作需要的合理值,看起来是节约了实际上确实浪费。而预算计算管理就是希望能有效地投入,而不是愈少愈好,通过预算目标的合理制定,对部门资金运用的评价,使预算绩效管理能适合当地发展的运行。

4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实践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后,200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针对不同层面的绩效管理改革法律法规,如:《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级科教文部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在我国科教、文化、农业等行业的支出预算都作出重要指示,标志着我国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取得的重要进步。

在国家大方面框架的初步构成下,各省份也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来更好地推进预算管理工作。黑龙江省在2008年对于全省的公路建设资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等8类、15个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总额高达26亿元。云南省对多个高资金、大规模的项目进行评价,用优、良、中、差4个级别来评定各单位、各项目的绩效工作,总金额总额高达252.32亿元。

5 财政预算管理的缺陷

5.1 预算管理工作的理念薄弱

虽然在预算计算管理工作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由于传统的财政管理的影响,很多部门还没及时转变过来,只着眼于资金多少项目多少,而没有注重资金利用率和项目绩效等。而在法律法规上,因为还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有些部门打球,对于财政预算工作草草了事,不积极主动地思考财政上出现的问题,这一消极的思想阻碍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

5.2 预算管理工作法律法规还未完善

在我国,财政部只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还有很多未能完善的地方,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财政预算本来就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受到多方的重视和压力,是一次又一次政府博弈的过程。所以财政部的相关法律,缺少一定的法律强制手段,很难再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5.3 建立合乎实际情况的财政预算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

篇11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各项工作是互相联系、紧密配合的,同时又有科学的分工,具有各自的特点。财务资产管理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劳动要素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的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资产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

(二)财务资产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资产管理有关。事实上,企业内部各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因此,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

(三)财务资产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迅速地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例如,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可靠,则可带动生产发展,实现产销两旺,资金周转加快,盈利能力增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迅速地反映出来

由于财务资产管理控制的内容多、范围广,既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权益与联系,也涉及企业与外界的经济关系,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在公司不断开拓市场领域的同时,从内容到形式、从管理理念到工作方法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无论是从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论证上,还是正确把握公司经营风险,都对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树立“财务先行”的观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公司决策层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助于在公司范围内树立“财务先行”的观念。首先,从改变对公司财务资产管理者的认识出发。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思路和方式上打下了沉重的烙印,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和发展了多年,但在很多时候,考虑问题还是难脱计划经济的巢穴。 要改变这种局面,财务资产管理中心就应该参与一些涉及金额大、风险大的经营项目,比如,可以适当参与集团企业外部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的专业优势,对搜集到的各个项目的财务资料进行整理,科学分析,系统评价,同其他部门大致规划一个项目的投资前景,面临的风险和收益的概率,为公司领导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数据。

(二)要对立“财务先行”的观念,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内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为公司最高决策层服务的,这样就涉及到管理会计的范畴。从这个内部管理系统中提出的数据不同于会计数据那样精确。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不完全受会计核算各类准则的制约,这些数据对外行来说,不会显得深奥难懂,相反是通俗易懂的,公司决策层看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形式一目也然。

不管是董事长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对财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借款时想起财务,付款时想起财务,报销时想起财务,开工资时想起财务,平时忘记财务。而是要在一切工作开始时都要从财务资产管理的角度理性地考虑问题,要正确把控风险,新项目开工时要进行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切实可行和符合实际的数据,从财务资产管理的角度进行项目评价。

为了提升公司财务资产管理工作,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调研,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部分,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抓好预算管理(计划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要做到科学、严肃,同时还要做好三个结合:编制预算与公司的经营方案相结合;执行预算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考核预算与个人利益相结合。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好资金的关键在于控制源头:提高资金效益的关键在于减少环节,加速周转;控制结算的关键在于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约束支出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同时,实行资金分级授权管理,严格控制投资、借款和担保。建立项目责任制为基础的投资管理体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流程,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实行集体决策,以降低风险。

四是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管理。成本管理的核心是落实成本责任制,贯彻推行“挣得多,花得多”的方针,将指标分解,人人头上有指标。在成本管理上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的政策,做到奖惩分明,标准明确。

五是固定资产管理和存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是公司的重要生产资料,与货币资金同样重要。公司应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做好调剂,创新性地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价值创造、固定资产再利用等方面做好财务资产管理。

2、存货管理。存货,一头连接成本,一头关系收入,同时存货管理本身又将消耗企业相当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恰当的存货水平,尽量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所有企业不得不研究的吐纳之功。除了存货金额,存货的结构分析也值得多加琢磨。房地产公司存货相当多的部分是商品房,作为商品,对商品房的科学管理,无论是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是资产管理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方面,商品房销售台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六是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管理。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税种繁多,税赋较重。为了合理避税,应有一班人专门开展税收政策研究,特别是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研究,在相关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积极进行税收方案的筹划,提出相关建议,也是做好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还要兼任税务总监、税务经理、税务会计的角色。我们的会计核算也涵盖了税收筹划。

七是及时、有效、操作性强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工作作为公司财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客观地评价计划和预算执行结果,在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财务资产管理将“死数据”变成“活信息”,会计信息在财务状态、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信息。

八是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资产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是经营中最重要的风险,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财务应积极主动针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环境开展风险研讨,及早发现,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和社会信誉的不断增强。

九是科学适用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因公司的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承担的职能不同,为了克服平均主义,要不断完善考核指标,采用合适的指标和配套考核办法做好业绩评价工作,有效提高业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篇12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管理;教育

1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大学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最亲密,与学生朝夕相处,辅导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1.1加强业务培训和师德教育,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民办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辅导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理论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学校要对辅导员尤其是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包括对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网络知识等进行专项培训,培训之后由人事部门进行考核,拿到合格证后方可允许带班。另外,学院要经常开展师德教育,让每位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为人师表、身正示范、立德树人。1.2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辅导员为本校的留校生,学历为专科,只有少部分是通过校外招聘,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院校应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精、工作作风正的标准,选聘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人员到辅导员工作岗位,坚持多渠道择优选拔,既重视知识结构,又重视学历层次,确保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1.3壮大辅导员队伍。在当前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辅导员缺口也在增大,另外,民办职业院校的学生比普通高校的学生难管理,因此,这些高职院校可采取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壮大辅导员队伍。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课时量少的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或者在高年级中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采取专职为主、兼职辅助的形式,壮大管理队伍。辅导员、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管理,切实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目标。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入校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努力,因此,学院要重点抓学风建设,通过日常常规检查、专项检查、严格考风考纪等措施加强学风建设。根据职业院校的性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职业素养好,岗位技能强、行业知名度高”的高技能型人才。2.1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院要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将平时的检查常规化,除学院教学系统的教学督导检查之外,各二级学院发挥学生纪检部门的作用,对本学院各班及时检查,及时通报;辅导员对班级每天的出勤情况,晚自习纪律情况进行长效检查,听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早晚自习等动态反馈及时通报;针对迟到、早退,课上不注意听讲,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等问题,辅导员及时发现并进行教育,督促学生及时整改,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者,严格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2.2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学院要经常开展诚信教育,加大对考风考纪的宣传力度,以考风促学风。例如,在全校范围内围绕“诚信考试”的主题,开展各类形式的主题班会或演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平日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复习,考试诚信答题的习惯。同时,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都要做好考前引导教育,考中监督管理和考后总结工作。另外,学院实行严格的教考分离制度,教务处组织好命题、审题、阅卷等工作。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3.1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举办或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广播站、校刊校报、黑板报、广告牌的宣传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校内学生文体活动,如拔河赛、篮球赛、辩论赛和国学知识竞赛等,还可邀请校内教师或校外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企业人士、优秀校友等来校作专题讲座,进行专业或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活跃了校园生活。3.2根据社会或企业的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经常深入社会或企业一线,从社会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尽可能的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的人才。在学生管理、教学改革或课程设置上给他们留有充分的余地,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4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各民办高职院校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就业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易于引起学生共鸣。作为教师或辅导员,首先,要时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状况,协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其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面对面交谈、招聘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对未来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摆正自己位置,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逐步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培养他们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就业;学院负责就业的主管部门时常组织一些优秀校友交流会或专家交流会,给学生介绍其职业成长的经历。另外,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认真学习多领域的知识,争取获得更多的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技能准备。总之,随着民办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将“管理”变为“服务”,以人为本,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将会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王英男 单位:山东现代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荣军.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2]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篇13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完善,以大规模增加基础交通设施为重点的传统方式不断向提高运输管理工作方向转移。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交通系统的改革才能保证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增长需要交通运输作为枢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而交通运输的管理在交通运输工作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对于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交通运输还需要在各个层面积极做好相应工作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一、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运输任务重和服务水平过低

由于我国的运输任务比较繁重,交通工具的运输量是非常大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各个地区,在载人方面也有比较明显的突出。因为运输任务非常多,即使运输车辆每天的运输次数爆满也不能解决运输任务过于繁重的问题。此外,交通运输的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在落实基础服务时没有很好地执行,尽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依然不能改变这种松散的管理环境的模式,司机的服务理念没有根本的改变是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运输客货站的网络范围局限和服务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客货运输站建设比较缓慢,并且在一些大中城市包括很多乡镇,客货运输站的基础设施都非常的短缺和落后,这也制约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车辆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普遍偏低。

3、区域不协调发展

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对公路交通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较发达的地区,因为客流量大,使得客运车每次都能载满乘员,在节假日的高峰期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然而有些地区则较为偏远,人流量相对要少。这种地区的不协调给交通运输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必须通过协调交通运输的规划方案,保证交通运输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每辆车的运输价值成本。

4、运输客货站的服务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客货运输起步较晚,建设得也比较缓慢,很多城乡的客货运输站的建设步伐非常慢,而且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众所周知,客运站的建设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连最为基本的都没有,又何谈长远的发展,所以客运站的缓慢的建设步伐严重阻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我国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二、交通运输管理实施的措施

1、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

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也必须开展落实各项基础工作,引领着交通运输行业朝着现代化的进程迈进。在交通运输管理中,服务性质决定着交通运输的整个过程的前进方向,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措施。通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我国现代交通的长远发展。

2、加强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网络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管理队伍,完善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业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和执法水平工作能力,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贯彻工作精神,提高执行能力。为了确保运输行业的安全,需要对机动车驾驶人员、车辆和客运站加强管理,尤其是对乡镇客运车辆的管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制度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去实施和执行,当遇到经安全检查不合格的运输车辆时,坚决不能放行,严格不疏漏的对备箱、行李等进行全面检查,严禁车上携带有易燃、易爆、、枪支等危险品。对于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人员的监督也要进行强化管理,加快交通运输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高效、快捷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加强对信息量的收集、的管理,可以随时掌握安全管理的变化,从而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3、加强交通运输的协调工作

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了交通运输整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机制对整个部门协调统一管理,方便交通运输工作能顺利地开展。只有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才能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有效进行。这是协调统一的结果,意味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统筹兼顾的重要性,在强化自身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彼此之间的链接,确保各系统科学、合理的运作执行

4、加快客货运站的建设和体制完善

客货运站是交通物流的枢纽,合理的客货运站布局,加快客货运站建设,并对客货运站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措施的一种方法。加大对客货运站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争取在近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村镇都有客货运站的网络覆盖,为发展运输、繁荣经济,打下好良好的基础。建设客货运站的同时要对客货运站的设施和安全管理进行完善,并对客货运的经营者和驾驶员进行组织培训和管理。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严格的做好本职工作,并做好人员和车辆的监督工作,特别是对客货运的安全管理机构要配备安检专职人员,对运营企业也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

5、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关系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关系,是对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和下级系统功能进行有序的管理,从而可以适应外部环境引起的变化,能够发挥系统整体的优势。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着交通运输系统协同关系效应的形成。当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内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配合时,就会产生协同的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大大的提高系统的功能,假如交通管理系统内部之间不和谐,则会增加整个交通管理系统的内部损耗,导致抑制住系统内各个子系统自身功能的发挥,从而使运输管理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甚至出现瘫痪的状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企业资金和服务对象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力资源、财产物资和信息数据)和文化氛围,根据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参考根据,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有力的助推了运输管理系统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趋势

1、公路运输与物流结合

物流行业是最近这几年逐渐兴起的热门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强,物流行业以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引领着现代物流行业与交通运输的结合。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不断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客户为原则开展相应工作。

2、集约化经营与规模化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交通运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上做出一些创新和转型,在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下扩大相应的规模,尤其是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完善必须为客运的质量做出保证,面对目前所需要的改革,必须就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做深入的规划和分析,确保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形式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交通运输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实力,它直接反映了整个宏观市场调节下的供求关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为了满足不断变化市场行情,必须落实好交通运输的管理工作,重点完善建设管理体制,切实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抓好程序管理,高度重视市场管理,突出抓好质量管理。只有加强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整个交通运输工作顺利、持续的进行,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14

班主任的期待可以唤醒学生的自信,激励和赞赏可以扬起学生个性的翅膀。高职学生习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老师,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用“信任”来改变这种现状。首先,班主任要信任和鼓励学生。不要因为他们中学成绩不太出色就否定他们的现在,要相信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有了班主任的信任和鼓励,他们才会有动力。班主任也只有对学生信任,学生才会尊重班主任、信任班主任,班主任也才能较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反之,学生就会有意疏远班主任,甚至和班主任唱反调。这样,就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只有做到了对学生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高职学生因为中考或高考失利而自认为不如他人,觉得这也无所谓,那也无所谓,不肯吃苦,不肯努力,到学校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能够振作一时,但一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甚至又重新回到颓废消沉甚至捣乱的老路上去。

对于高职学生这种缺乏信心的情况,应该因人施教,并用信赖的目光看待他们,给他们一些关爱和机会以便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积极帮助学生厘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净化学生的心灵,帮他们重拾信心。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比如,鼓励学生参与承办、组织学校或班级中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同时,家长会和主题班会可以改变单一的班主任说教式,既锻炼了学生,也让学生在同学或家长面前亮了相,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无形中得到了培养,而老师及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学生,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总之,班主任信任学生,用真诚去感化他们,那样学生才会信任班主任,也就会树立自信心,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2用“宽容”感化学生

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高职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建立一份深厚的感情,以宽容之心相待。班主任应该时常面带微笑出现在学生面前,对于不良现象,班主任可以用幽默调侃的方式,让他们明白那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就不太追求进步反而以“闹事”来引起注意的学生,更需要宽容待之。如果这类学生确实有很多缺点、又经常犯错误,也切莫当众给他们难堪。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适可而止,留给他们自我反省的余地,还要给他们知错改过的机会。反之,任何一种激烈或是偏激公开的批评对他们来说都可能造成对立情绪,使矛盾激化,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遇到一些个性鲜明、甚至性格孤僻的“另类”,班主任就更不能不闻不问,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想方设法让他们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若是对他们一味地嫌弃,甚至企图以强硬的态度命令去改变他们,反而会令他们产生厌烦和不被尊重的想法。班主任最好不要对他们的“独特”个性和行事风格进行惩罚,而是用和颜悦色的开导来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事实上,在一种用宽容、爱心营造的氛围里,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那样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3用“严格”约束学生

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养成了不爱学习等一些消极习性,对他们一方面要以心换心,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关心”、“宽容”、“理解”并不意味着放任、迁就、纵容,而是在此基础上求严。一是理中求严,“严”是出发点,“理”是严的基础,只有理中求严才能合理地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二是“理”“情”结合。只有“理”和“情”相结合,老师才能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激发成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和接受教育。第三,严格也要讲究方法。要把握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心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求严格,班主任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情操来影响学生,做到在学生眼里,既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又是一位严厉的师长。最后,对学生的严不是表现在脸上的严肃,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学习习惯上、吃苦精神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严于落实。

4用“谈心”引导学生

对学生进行教育,要“谈心”不要“教训”。以教训的口气对学生进行教育,结果学生“不买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与班主任合作,尽管班主任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与班主任感情上格格不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过来又影响教育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班主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多教育、引导,而不能板着面孔一味地指责、训斥,应该多给予关心、帮助、谈心、引导。因此,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促膝谈心”,放弃“教训”,与学生平等地说话,真正地了解学生,班主任教育才不是“以空对空”,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5用“细心”帮助学生

做学生工作,必须细致入微,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论学生身上出现什么问题,都要作深入的了解、细致的分析、审慎的处理,一定要时时、事事、处处多关心体贴、有原则地爱护帮助他们,并采取教育与尊重、批评与肯定、严肃与理解相结合。每次文体活动,班主任都要亲临现场,不仅要做“观众”或技术指导,有的时候还要加入学生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动起来”,这样也能在无形中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6用“目标”推动学生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级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高职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首先,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要富于想象和激励性,短期目标要切实可行、具体明确。如短期学习目标可制定为:“我能超过上次的我”或“我能超过竞争对手的他”,或专转本考试、自学考试、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当然,学生可能会缺少“坚持”的精神和成功的信念,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不断督促、感化他们,可以请自考成功者和考取专转本的同学到班级进行经验交流,或请本校资深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总之,要让他们劲头十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以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这样一来,班级管理工作也就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荣誉,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当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并处理好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激化矛盾;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再次,注重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为一体。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调控自己,使自己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

7用“疏导”调节学生

中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有32%存在心理问题,其中4%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当这些学生摆脱升学的压力进入职业学校以后,这方面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首先,调节学生的心境。如通过写日记,指导学生进行“心灵长跑”,帮助学生筑起“人格长城”。当然这项活动可以是自愿的,日记可长可短,没事的时候或者不愿写的时候,学生可以直接写上“今日或今周无事可记”,不让学生把这当成一个心理负担,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其次,辨明是非。有时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会产生忏悔和改正的意思,而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即使他们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改正,但班主任也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再次,唤醒自尊。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能生活在良好的班集体之中,他们在因个人努力而为学校、系部或班级争得了荣誉时,就会感到自豪,感到信心倍增;在因个人行为而损害集体荣誉时,就会感到内疚,并力求用实际行动来改正、弥补。

其实,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可以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成为他们上进的动力。职业学校尤其应重视每年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的文化成绩可能不尽人意,但班主任可以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获奖了,他们会充满骄傲与自豪感,从而找回自信心,不能获奖的,也在平时的集体训练中提高了实践能力;最后,磨练意志。有的学生可通过参加或观看不同的比赛来锻炼;有的需要进行高效的训练;有的可以用激将法;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情绪易波动,心理状态不佳,等等,这都需要班主任多深入了解原因,调动各方面有利的因素,除了思想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浸润之外,有时还要适当给点“挫折”和压力,让学生在磨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