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 教学
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教学重在将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传授过程中自主学习,学会主动的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和地理事物,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联系实际问题的来制定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把握教材和联系实际,活化课本,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自主创新的探究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现代化。
1 转变教师角色,坚持“以生为本”
新课标改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首先应该转变的是教师角色。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遵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如今这样的教学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何不如营造开放式的课堂环境,使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角色的转变还体现在应转变以学生整体认知水平为教学方案制定标准的传统方式,为深入分析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将认知水平相似、学习兴趣相近的学生分组,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再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选择不同的学习手段。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相信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发掘并培养学生中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课堂学习的自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发散思维、探究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等。
2 创设问题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直接反映课堂教学成果的好坏,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善于策划丰富和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步骤。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懂得学习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养成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仍应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教师可以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组,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或可读性较强的案例,让学生结合学到的地理知识、技能和生活实际,运用分析、综合、讨论等方法,真正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活跃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生小组共同探究中获得答案,让教师创设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维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更让学生得到终身受益的方法。
3 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强大的网络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等校外资源拓展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化繁为简,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
除此之外,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自觉的用学到的知识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倡导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低谷状态;突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18-01
近些年来,初中地理教育受到了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与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使得教学水平持续处在低谷状态。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课时、师资及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初中阶段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学会经纬度的判读、实地距离的量算以及方位的判断等实用技能,没有对基本的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可见,初中地理教学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本文将围绕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浅谈以下几点: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融入情感教育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过于看重知识目标,而对情感目标有所忽视。非地理专业的地理任课教师一般都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般都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他们主要的学习驱动力还是愉悦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甚至是对教师的好感。假如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他们也就不会喜欢地理,也就无法学好地理。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学习地理知识的愉悦。让课堂中充满欢声笑语,需要教师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由于年龄差异会导致师生间存在一定的“代沟”,部分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萌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能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教师应该更多的考虑怎样让自己的心理年龄更加年轻化、怎样更好地适应学生、怎样和学生产生“共鸣”。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让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乐于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愉快”。
二、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地理教学方面,地理知识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所以,地理教师要转变角色,变以往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既包括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社区、网络和野外的“课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组织起来亲身经历这些过程,如开展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及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并且要注意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如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三、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初中地理课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常常在地理教学中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引入新课一般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外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枯燥的看书划书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新的有效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对国内外的地理新闻进行评述;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对地理趣闻进行评述,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趣味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创编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将教学目标及奖励目标提出,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表扬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鼓励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少批评多表扬;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电脑软件或道具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对地图加以充分利用
在地理教育中,地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因初中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学生不用对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完全可借助地图来对相关知识加以掌握。就算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和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地图是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地理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既是教具,又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和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对这些图象加强了解,对判读方法加以掌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地图在课堂中的引入也将越来越多,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地理教师本身对地图能力与地图教学能力比较欠缺,则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而目前部分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的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较低的表现。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常常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这和地理教师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应该对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情感目标激发兴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也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教育界大力倡导的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这种目标的具体化。对于如何开展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我谈几点见解。
一、地理教学不能忽略的情感目标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专业科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地理教学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知识传播的渠道广了,课堂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应广义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心理都比较强,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时往往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我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男生举手发言,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教师不但没有指责、嘲笑,而且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师生都受益非浅。
三、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教学
目前,在高中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创新教学实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所看到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仍然是备教材和教教材,甚至有些教师很少使用过新课程标准,试问,不使用课程标准,何谈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如何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在新课标下,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地位与关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就教师如何处理好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好地理课程标准,结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区教育部门为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方面所作的全面的、具体的规定,是编制教科书的依据,是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地理教师实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因此,正确的学习和使用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
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的指导,它是指导地理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外活动的主要依据。因而,只有认真的学习课程标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地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只是为教学提供了材料和依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对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加以组织和处理,进行一番再创造,都能使用好教材,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材一改过去教材的单一性、知识性等特点,而呈现出方式的多样性。在教材的编写上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教材,离开教材,教学活动很难进行。
3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位置如何摆放,就要看两者之间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第三条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明确规定:1.教材要建立合理的结构。 2.选择联系学生实际 ,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3.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4.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5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6. 重视教科书系列化建设。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而编成。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课程标准的位置高于教材了。
4 使用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是实施地理教学的依据,我们如何使用课程标准,在教学上至关重要,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
4.1 掌握它的方向性。地理课程的指导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宣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这个方向性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好这个方向。尤其是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详细的叙述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点,通过学习后达到的目标及教学活动的建议,这部分是我们备课之前必须认真研读的内容。
4.2 掌握整体性。高中地理课程为三个必修模块、七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又有若干小专题组成,在每个模块小专题学习完后,都归纳出了本模块所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体目标,即“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整体目标贯穿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过去的地理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老师则更加注重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与行为论作为教学的基础,讲述的是主要的教学手段。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地理规律与地理知识和地理分析手段教授给学生。
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掌握地理规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掌握地理分析方法,所以说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虽然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很讲究,但也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地位,把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当作教学目标,老师要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强调原理和规律的探索,教会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自行连接知识,根据内化能力和知识迁移,创造属于自己的地理能力。在这种改革背景之下,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和分析,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具有地理思维与地理能力的学生。
为了提升地理的教学效益,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程教学理念。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其地位可见一斑。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互教互学和主动开发的过程。地理教学需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体会地理的情趣、活力和智慧。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掌握地理价值和地理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障碍、疑问与矛盾,同时也会展现学生的心理、个性、喜悦与成果。课堂是学生获得教育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就像战场,需要时刻把握课堂上学习的机会,才会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课堂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地理对自身生活与终身发展的意义。
二、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地理课堂具有推理性、记忆性知识、实践性和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教学开始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然后让学生可以自主分析课本知识,再进行知识整理,最后进行知识处理。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知识的结构与要点,通过知识指导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通过课堂学习实践,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发展观、价值观与环境观。
地理课堂的教学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指导,产生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探索与创新,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与联系,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教学改革与未来教育的发展与需求,以学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教学目标。
教学中要通过视觉感知,训练学生去看、描和画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第一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亚洲地形”时,可以让学生先听《亚洲雄风》,让学生感知亚洲的魅力,学生听完后心情澎湃,对亚洲的敬意油然而生。学生带着这种情绪学习,教学效果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得多。教师要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所在,通过壮观和优美的图片打动学生的内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常识积累,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教学要走向生活,还要走向世界,这不但是时代的呼唤,同样是地理教学的必然过程。教学方法还要向实际生活靠拢,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结合理论与实践,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例如,阿拉伯人们传统服装是非常宽大的白色长袍,头上戴着长纱,这是因为当地的天地非常炎热干旱。而我国的藏民,服装是长袍腰间,藏民喜欢把袖子挂在腰间,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学生旅游时就需要了解这些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准备好适当的衣服,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交通条件与特产。
学习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去动、去玩、去演。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内容要以“活”为主,给教学提供有效的空间。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活动要充分把活动性的地理问题利用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水平、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按照新理念,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审视与思考,不断学习、思考与充实自身,通过不断地实践去感知新的课程理念,充分掌新课标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包财花.高中地理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
[2]王芹.新课标下地理比较法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3]侯俊.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准备[J].池州师专学报,2007(3).
[4]李爱荣.探究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中学时代,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