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相关法律范文

工程管理相关法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管理相关法律

篇1

Abstract: Contract management determines the whole project management if can effectively develop or not in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law is the important basis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tract drafting, 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ontract and law in detail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关键词: 合同管理;法律;工程项目;管理

Key words: contract management;law;engineering project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061-02

0 引言

社会环境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渐向多样化社会环境演变,同时也导致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大量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存在也会将诸多的风险带到工程管理中,使工程管理更据难度。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工程管理中也日益显著,将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中心是当今诸多企业管理员的一致做法。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也是在合同起草以及签订之前的重要也是首要的任务。

1 合同管理

目前社会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项目就是工程项目。房建、军事、工业、软件、土木等都是最为常见的工程项目。经过科学构思以及详细的计划之后付诸于工程建设中便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在实现工程目标的过程中要使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来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保障。对施工项目的管理和建设项目的管理是工程项目在管理工作中出现最为频繁的管理,而合同管理是否能够切实有效的执行决定着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否。

实际工程的任务是由合同来分配的,能够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下分到每个责任单位,使每个环节的施工都有相应的单位负责,杜绝了以此承包现象,而同时合同还能够落实项目的施工计划。项目工程中的各类问题也因合同而有了明确、具体的定义,合同约束了双方对工程的执行力度,促使签署双方能够按照合同制的规定将工程完成,也保证了工程施工的时间。因为合同中的相应条款对施工的细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要求施工还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

工程合同的重要性在现代工程项目中愈加显著,同时管理的效果也得到了各类工程的广泛的认可。其主要原因是:①工程合同因为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加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合同中的各类条款也越来越多,导致逐渐增多的合同纠纷和合同争执因合同的不完善现象大量出现。②工程的工期以及工程质量和成本的控制都被合同有机的统一到了一起,工程各个环节的责任也有了具体的划分,因此合同也在项目中有了很显著的地位,对工程管理的作用也得到了大力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依靠合同管理才能够将工程目标按质按量完成,工程也才能因此形成一个紧密的管理系统。

2 合同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随着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管理合同的起草和签订都必须要依靠法律作为基础,而法律效应也在双方将合同签署之后立即生效。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的法律依据也都以签署的合同为基准,同时合同也约束了双方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规程来建设,合同和法律两者的不同点是两者的权益都是使用合同进行维护的,而法律则起到了保护合同的作用,合同中的条款在此过程也都得到了法律的全权维护,因此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项目在施工和管理工程中也都必然会使用到合同的法律约束作用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能够有效控制整个项目的管理。

合同在签署之前相应的签署方需要协商好相关事宜,工程施工的具体目标必须要在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明示,以及工程中各个环节详细的施工措施也都要在合同中有明显的标注。签署合同的当事人需要明确合同的重要性,一旦签订之后合同便具有法律的效应,合同范围之内的相关条款的法律效应也于签订后正式生效。任意一方在工程建设中出现违反合同现象必然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合同中矛盾问题的解决措施

因为合同双方直接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合同的统一约束,导致双方的矛盾的出现,若合同没有得到双方及时协商并完善,矛盾会更加激化,合同应该使当事人双方能够达到共赢的目的,而我国现今项目施工中各方都是本着自己利益来签署合同,因此造成合同中存在诸多的漏洞和歧义,造成签署双方的矛盾和纠纷频繁出现。

总而言之,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会导致合同法律纠纷的大量出现,使得任何工程项目都可能会出现此类现象,也会造成大量拖延工期、成本增多等工程失控的现象出现,工程直接的经济利益也会因此大大降低,甚至出现项目投资失败的风险。

以下原因是导致项目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①工程管理工作因为现今工程日益加大的规模以及复杂的工程结构使得管理难度也日益加大;②工程本身的施工时间就很长,加上诸多的外界影响以及社会条件的限制,很容易出现大量不确定事件,导致项目资金大量损失;③工程在实施之前招揽了大量的写作单位,拟定的文件和工程合同因为单位差异而出现很多差错,导致合同存在大量漏洞和风险;④各个工程项目也因为各种新型管理模式的相继出现而变得更加复杂化;⑤随着工程中各个环节都向着国际化发展,相应的操作风险也随之增大,相关的国际法律也会约束到整个项目工程。

无论何种造成合同纠纷的因素,出现风险的原因都是因为合同中没有明确相应条款的内容,或者因合同的条款不在法律防护范畴之内,便会导致其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有些根本与事实不成立的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另外,当事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合同中的各个条款没有明确或者按照要求去执行,各种合同问题也因此相继出现,合同在工程项目中的签订和施工过程中对合同的履行是保障合同不出现风险的主要措施,合同中各个条款和相应的约束条件,签署的双方都要仔细审查并分析,达成共识之后才能够签署,要保障合同双方的利益和权力都能够在合同中公平地体现出来,合同签署之后若要再作更改需要经过对方签署人的同意之后方可进行,将合同中的不足之处指出,并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及时将其完善,合同双方的负责人要明确自身所需履行的义务和自身的责任,合同在签署之后要按个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自身义务。工程相关部门应该将合同中对责任的分配迅速落实到执行单位头上,各个部门需要执行和完成的任务都要清楚交代,使各个部门对合同的目标都能够明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能够因合同的保障而有序开展。

双方在签署合同之前还要清楚合同签署后的效应,杜绝签署无效合同,要对合同中的承包商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各个单位进行资格确认,确保施工单位的技术过硬;合同签订必须是在签署双方都自愿的情况下才能签署,胁迫签署欺诈签署等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合同签署之后必须要确保第三方的利益乃至国家的利益不会因合同而受到损害。

4 结束语

当今各个企业重点关注的工作便是工程的项目管理,企业自身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收益也取决于相关工程管理的效果,而合同管理又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自身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是项目对管理人员的重点要求,管理人员要对合同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拟定合同的过程中也要以法律为重点依据来起草,同时自身的法率意识也需要大力提高,而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能够杜绝因合同而出现纠纷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俊强.对我国目前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现状的分析[J].建设监理,2004(6):46,48.

[2]王珩,朱宏亮.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与法律[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9):92-95.

[3]陈志伟.工程项目业主方全面合同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4]于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法律与合同[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5):213.

篇2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rogress city's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man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 method 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ork smoothly, we should combine the corresponding projects so as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t because some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metho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rface for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not fully formed to project management as the core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an't reach the expected effe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oject, the method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项目法施工管理实行的意义

项目法施工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以施工合同为基础,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是科学的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促进工程项目从开工一直到竣工、交工、验收、工程结算、财务决算、回收工程款等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控制与管理的方法体系。二、规范项目法施工管理中责任的划分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耗时长,变化多样,多半是野外作业等特点。企业难以做到监督控制每个项目、每个环节,加上市场竞争的原因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更要求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地建立项目法施工管理责任制,这是实施好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根本。在这个体系中,效益、资金等财务指标占很大的权数,发挥着很大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利润中心。项目部通过强化管理在完成上级下达的成本指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项目部成员的合法收入。1.项目经理的竞聘制度的建立项目经理主要是合法履行工程合同,对项目经济管理目标和其他指标起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单位在项目经理的聘用上加大内部管理,经过严格考核保证项目达到预定指标,为单位多做贡献。1. 1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持有与承担的工程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具有3年以上工作管理经验。

1. 2 项目经理的聘用要求:项目经理实行招标竞争上岗,单位建立人才库;单位对已进库项目经理进行定期检查评分,对于不合格的进行等级降低或内部除名。单位对内部投标者进行资格审查,在核算方面有以下情况人员取消投标资格:1) 负责的工程项目清算后未能完成内部承包经济指标且未赔偿完毕的项目经理;2) 负责的工程项目因主观原因半年内没有办理工程决算和内部清算的项目经理;3) 负责的工程项目有一个未清算,单位送达清算通知后一个月未报主要资料的项目经理。1. 3 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和管理费、劳保费标准为确保项目责任承包书的顺利实施,项目部主要成员须缴纳风险抵押金。标准如下:一类项目经理风险抵押金15万元,年度上交管理费15万元,上交劳保金5.8 万元,可参入单个合同金额300万元以上的内部招标;二类项目风险抵押金10万元,年度上交管理费10万元,上交劳保金5 万元,可参入单个合同金额100万元至250万元的内部招标;三类项目风险抵押金5万元,年度上交管理费3.5万元,上交劳保金2万元,可参入单个合同金额55 万元以下的内部招标。

1. 4 单位对项目部的奖罚制度1. 4. 1 奖金分配原则“项目承包兑现申请表”经终结审计后,项目承包盈利为项目部可分配的奖金,项目部奖金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由项目承包班子成员所交风险抵押金的多少分配;第二,由项目经理视承包班子成员的贡献大小分配;第三,因受处罚的责任人的分配应进行扣减;第四,未缴纳风险抵押金的管理人员不能参加项目盈利分成的分配;第五,项目奖金分配方案应报单位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1. 4. 2 未达到预定指标要进行相应处罚(1) 工程质量没有达到一次交验合格,罚项目部目标成本的1 %;(2) 每死亡或重伤1人,分别扣罚项目部可分成部分的5 %或10 %;(3) 项目部违反单位的管理制度的,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处承包总价0. 05 %内罚款;(4) 对因健康状况、工作能力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单位可中止《项目责任承包书》或免职;(5) 工程项目发生亏损,根据亏损程度扣风险抵押金直至扣完。1. 4. 3 其他事项(1) 水利施工中因违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所产生的损失和罚款,由项目部承担;(2) 项目盈利分成应在内外债权债务清理完毕,单位足额收取各种款项、内部往来款清算后才能兑现,个人所得税由核算单位代扣代缴;(3) 工程款全部回收前,项目部可进行部分承包兑现,具体额度由单位办公会议决定,原则是:分配额不超过应兑现额的50 % ,且余额必须高于应收款;(4) 对项目部的处罚由财务部门直接划款,对项目经理的处罚由本人在处罚决定下达后10 天内直接交上级财务部门。项目人员平时按单位规定定岗定薪,单位规定竣工的工程项目,项目必须在一个月内清理完内外账务并予以解体,工程决算后二个月内必须完成内部清算。这样既保证了单位向项目部收取的管理费和劳保金,又使项目人员看到,只要达到经济责任目标,收入是很可观的。超利分成要在除保质金外工程款回收完后方可兑现,这样企业的利润和项目人员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若项目发生亏损,亏损的金额在项目鉴定的成本降低率范围内冲销风险金,超出部分由项目部人员按风险金交纳比例全额赔偿。单位一定要按章办事,有赢利的一定要奖,亏损的坚决要罚,从而保证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考核的严肃性。

三、水利项目中有关法律在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

1、不能以包代管一些水利工程企业认为项目法管理就是见款收钱,确定上交。这已成为有些水利工程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甚至有些水利工程企业允许别人“挂靠”。由于这种机制有很多不完善的部分导致,对项目施工管理过程没办法进行控制,很多水利工程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管理缺失,导致项目部假账真做、胡乱开支、挂靠单位和个人甚至没有账,使水利工程企业财务和税收风险不断加大;水利工程项目出现工程质量、债务纠纷等问题,这些情况出现彻底搅乱了水利工程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2、目标成本指标的确定不按程序招标投标有些水利工程企业的个别领导没有要求职能部门在内部招标前预测项目成本指标,也没有通过内部招标投标程序;私自与项目经理自行确定成本承包指标导致管理层腐败产生,由于成本承包指标确定程序不严肃,导致项目部的奖罚制度难以实行。四、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是一项长远而系统的工程,企业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这也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与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谢陈锡;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J];江西水利科技;1996年02期

【2】 陈创业;项目管理在企业业务外包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与管理;2005年06期

【3】车黎刚;IT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2年07期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0前言

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也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建筑项目的法律保障,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订立条约和协定,对双方行为进行法律上的约束和管理。在建设进行的时候,随时都有出现法律风险的可能。所以,在合同管理的时候,要把那些涉及到的法律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1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的内涵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包含了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合同的签订、实施、变更以及为履约过程中的违约行为进行的责任分配和相关的监督管理行为。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常常发生相关的法律问题,因此,必须在合同管理中做好相关的法律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识别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最大程度地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维护施工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2施工合同管理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分析

2.1合同签订阶段

1)调查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未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造成合同签订阶段的法律风险。在合同签订之前,一方面施工企业容易忽略施工项目本身的真实合法性,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往往由于未充分调查合同相对方的从业资质、信用记录、履约能力、资产状况以及签约人权合法有效性等给施工合同埋下较大的隐患。2)管理合同拟定法律条款存在不足。在工程施工实践中,由于对合同的审核不足,导致在合同签订后才发现管理合同拟定法律条款存在不足,存在许多法律风险。例如,合同的基础法律条款不完善存在法律漏洞;存在导致合同无效、可撤销或可变更以及效力待定的合同条款;合同的加重责任和免除责任的条款明显不合理,责任分配不均等导致合同本身存在缺陷,亟待改善。

2.2合同履行阶段

1)合同内容交接不到位和资料管理混乱。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合同交接不充分和合同文件资料管理混乱导致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法律风险。由于施工项目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合同内容交接不到位,导致产生本应该避免而没有避免的违约行为产生。例如对于施工合同中严格的时间和条件要求没有足够重视导致被合同另一方追究违约责任。在项目管理内部资料管理混乱,导致重要合同文件缺失,一旦出现相关合同纠纷,无法及时应对和妥善解决法律问题。2)施工方欠缺对合同履行的全程监管。施工方在合同履行中,由于忽略了对施工合同履行的全程监督管理,导致在履行中出现法律风险。例如,未遵循全面履行合同原则,出现合同履行的瑕疵;出现合同变更时未及时签订有效的合同变更条款;相关债权债务转让时,未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和及时通知债务人等。由于施工方欠缺对合同履行的全程监管,导致自身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由于自己违约被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3)施工方对合同相对方的履约瑕疵反应滞后。对于合同相对方在施工合同中的履行瑕疵,施工方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合同履行的实践中,对于合同相对方的履约瑕疵往往应对不够及时。在合同相对方发生违约或履行瑕疵时,施工方未及时提出异议,怠于行使权利,导致己方未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出诉讼,造成施工方难以弥补的损失,无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3合同终止阶段

施工企业往往存在合同法律风险只存在于合同签订和履行阶段的错误观念。合同签订和履行阶段的执行固然应该重视,但在合同终止阶段的法律风险律法和控制也不容忽视。例如,如果在合同履行完毕之后,施工方不履行相应的通知、保密和协助、保管等义务,因此造成合同相对方损失,仍然会被追究一定的法律责任。

3有效的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3.1进行法律风险防控组织建设

法律风险防控专业队伍建设不充分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重要原因之一。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组织体系,一方面可以引入具有专业法律素养的人才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合同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职责,重视企业内部组建的专业法律风险防控部门,进行法律风险防控组织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健全合同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对企业项目合同进行专业的拟定和审核;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不断加强内部的管理人员法律综合素质,通过定期进行法律案例知识讲解培训、典型法律事件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答比赛、法律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等具体措施,提高整个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综合素养。

3.2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进行法律风险防控组织建设、提高整个企业管理干部的法律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法律风险防控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1)建立法律风险防控奖励。对于在施工项目中发现重大法律隐患,从而预防企业重大风险的管理人员以及积极解决突发法律纠纷事件,避免经济损失和降低社会不良影响的管理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嘉奖和提供晋升平台。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強项合同管理人员自信心,增强管理人员法律风险防控的热情,使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人员良性循环。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责任追究制度。针对法律纠纷事故中,由于合同管理人员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造成工程项目受损,必须落实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损失和破坏企业形象声誉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责任制度进行追责,形成较好的企业内部自查制度。

3.3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

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关于法律风险合同管理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化、专业化合同管理体制是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具体实践中,制定专门的合同范本;完善合同的档案管理,资料数据化备份和取存留痕制度;对合同履行全程实施有效监管;制定科学的合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对合同管理人员法律专业化技能培训和考核制度;细化合同管理中相关人员责任等。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防控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以及法律纠纷处理等都处于有序的控制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合同法律纠纷的生产。

3.4完善法律风险防控的合同管理监督体制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以及终止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体制,形成全方位动态监督,使整个建筑施工合同管理能够合理有序进行。首先,在合同签订阶段对合同施工项目本身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充分的调查以及对对方从业资质、信用记录、履约能力、资产状况以及签约人权进行全方位审核,为合同的顺利履行扫清障碍。其次,加强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在具体合同管理中,应当遵循全面履行合同原则,避免出现合同履行的瑕疵;在合同变更时应当及时签订有效的合同变更条款;相关债权债务转让时,事先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和及时通知债务人等。施工方应当避免由于施工方欠缺对合同履行的全程监管,导致自身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由于自身违约被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最后,在合同终止阶段,做好相应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例如施工方应该履行相应的通知、保密和协助、保管等义务,确保整个施工建设项目圆满完成,施工企业无后顾之忧。

3.5提升突发法律纠纷事件管理能力

突发法律纠纷事件管理能力体现出整个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施工合同的复杂性和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即使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十分完善,但也无法避免突发法律纠纷事件的发生。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除了要做好本身的应急管理设施设备建设,同时,提升突发法律纠纷事件管理能力在整个施工项目法律风险防控中也至关重要。在具体措施中,首先要制定完善的预防突发事件的管理制度,总结突发事件处理经验,结合当前法律规范,做好突发应急处理预案。其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专业的法律纠纷处理团队,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分析纠纷产生原因和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一系列损失,选择最优方案进行纠纷处理。另外,在突发纠纷事件处理后,施工企业应当进行相关经验总结,吸取突发纠纷事件处理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篇4

摘 要 在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流程,有利理清合同管理的思路,明确各类合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项目沟通和协调,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本文总结了建立和确定合同管理模式、完善设备管理和供货模式、确定合同网络架构等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程项目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对于建设单位促进项目建设、维护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合同 维权 管理模式 法律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包括了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审计及后评估等过程。项目管理是指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项目合同管理,制定和实施合同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约束项目建设行为,帮助建设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一、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立合同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目标

合同管理模式是一种工作分解结构,它是用以展示工作要素已经分配给了具体的组织单位。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1)对每一单位做出详细的时间与费用估计,形成进度目标和费用目标;(2)确定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各项工作的顺序;(3)估计项目全过程的费用,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计划;(4)通过合同网络架构管理,建立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2.根据项目开发建设模式和承包方式,确定合同管理模式

项目可采用的总承包方式,主要包括代建制、设计-施工-交钥匙、施工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工程施工承包等,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承包方式。对于专项工程施工的承包,如电梯工程、消防工程、玻璃幕墙,一种是采用由建设单位直接管理,一种是由总包单位管理。建设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专项工程的承包方式,进而确定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

3.根据项目总承包方式,确定设备、材料供货的管理和模式

供货的范围、供货时间对于工程的进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设备材料的采购中主要有三类采购模式:(1)建设单位采购。必须与施工单位讨论,明确采购内容和交货时间;(2)建设单位指定采购。建设单位参与品牌与价格考察,但由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管理;(3)施工单位在监理监督下的自行订货采购。

4.根据项目总承包方式,确定各类合同之间的合同网络架构

总承包方式确定后,合同的主要控制目标,包括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职业健康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可以根据总承包方式来确定。其他的各类合同,应当围绕主要控制目标和总承包方式来建立合同网络架构。

二、工程项目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1.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情形下,开发商的责任

该类情形主要存在的法律风险在于实际施工人、挂靠施工人也可以直接发包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1)确定承包人项目部管理人员;(2)提供管理人员过往的劳动合同、社保清单、工资单;(3)约定视为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的情形;(4)约定违约责任:拒绝支付工程款、解除合同。

2.合同履行过程中往来文书的效力认定

该类情形主要存在的法律风险在于往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当事人的施工负责人、工程监理、现场代表、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等的签字,就可以认定其法律效力。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1)传真号码、电子邮箱;(2)限定传真的效力;(3)对引起工期顺延、工程款增加等后果的往来文书限定特别的生效条件。

3.现场签证管理不严的风险

该类情形主要存在的法律风险在于:(1)现场签证可以直接作为结算凭据。如进行合同审价,审价部门对签证不作另行审查;(2)诉讼中作为直接证据,直接认定工程量、工程价款。主要风险防范措施包括:(1)约定签证必须连续编号;(2)约定申请签证的期限,过期视为放弃;(3)涉及工程量、价款变更的,只能依据申请时所附的资料;指定印章,并规定多人签字方为有效;(4)约定有异议时,不得拒不执行有关的设计变更,否则视为违约。

4.建材差价调整的风险

该类情形主要存在的法律风险在于即使约定对工程总价或材料价格实行包干,但如果因情势变更导致建材价格大幅上涨而明显不利于承包人的,承包人仍可请求增加工程款。主要风险防范措施包括:(1)在合同价款条款中,将风险范围量化明确,列明风险费包含了物价波动的幅度比例;(2)在施工合同中预设建设单位因工、料、机费上涨停工免责的条款。

5.承包人不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移交相关工程建设竣工资料的风险

对于该类情形,可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加以认识。2004年,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甲方)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乙方)签订“华浩源”A区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该项工程的固定总造价为43497869.34元。工程建设实际完成后,甲方曾多次敦促乙方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但其以清单漏项、实际工程款数额差距较大为由拒绝办理。导致甲方已预售的201套商品房无法入伙,须向业主承担1411826.78元违约金的赔偿责任,且每日都在增加中。甲方向法院请求判令乙方完成办理华浩源A区的竣工验收手续、移交竣工资料、赔偿延期入伙的违约金损失14411826.78元。法院认为,原告的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裁定驳回原告的。通过本案例可以得出应对此类问题的防范措施:约定有争议的,按争议解决机制解决,无论发包人是否违约,承包人不得拖延理竣工验收手续,移交相关工程建设竣工资料。否则,承担延期入伙的损失。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在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时,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建设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建设工程合同是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佘立中.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软件开发成功率;风险控制;问题

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被忽视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以及结尾五个部分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整个项目的正常运作。其中项目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包含一定的风险,会给整个项目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往往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忽视风险管理,并没有根据每个阶段工作的风险特点制定具体的计划,导致最后软件开发的成功率下降。

(二)项目管理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

项目管理的范围能够指明项目管理今后的工作方向,但是很多的项目管理中并没有对管理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不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并没有对相关的需求作一定的分析,导致需求管理工作不到位,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三)风险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可能性评估、风险影响的评估、风险降低、风险监控以及最后的风险确认等,这些风险条件加大了整个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很难准确把握各个工作阶段中存在的风险,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风险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工作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和分析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给软件开发项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只是掌握了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并没有真正消化工作的精髓所在,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动力。

(四)忽视了技术风险的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理性对待先进的技术,只有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在引进技术之前需要对软件开发以及先进技术有清晰的认识,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的技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将技术与软件开发工作结合在一起。技术管理不仅包括先进技术的管理还包括团队能力的管理,一个团队的能力有时候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功,所以也要重视团队的技术风险管理。

二、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应对策略的表现形式

软件开发项目中每个工作环节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要想真正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必须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个风险因素都应该重视。为了有效减少风险对于整个项目的影响,应对策略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是风险排除,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各种各样,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很难将所有的风险排除,但是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状况将一些特殊的风险及时地排除,降低开发项目整体的风险系数。

(二)有效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

1、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

沟通渠道的畅通情况对于软件开发前期的设计阶段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这个期间软件开发者与客户没有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大大增加整个开发项目的风险。软件开发者要清楚把握客户的要求,将自己设计的软件模型提供给客户,客户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软件开发方根据客户反馈的意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2、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

项目管理工作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聘请的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还需要对软件开发工作有相应的了解。项目经理能够合理安排软件开发工作,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风险随着软件开发工作的深入也在发生变化,项目经理需要准确掌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系数降到最小,增强项目风险管理,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3、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综合实力

软件开发团队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软件开发的风险,首先项目经理需要增强软件开发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熟悉掌握各种软件开发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其次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能;最后是加强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借助用户的力量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从软件的质量以及效率等方面有效地应对风险。

三、软件开发项目中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风险监控工作

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监控工作主要是指对项目中各个环节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并且监督风险解决以及风险规避等工作。

风险监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监控已经识别的风险,为后期风险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依据;二是对风险的规避以及风险管理工作实行有效的监控,确保风险的有效解决;三是识别软件开发项目中潜在的风险,监控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情况,评估制定的风险计划能否真正降低风险系数。风险监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息,才能保证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了保证风险的有效控制,必须要对软件开发项目中的每一种风险进行监控,将不同类型的风险按照重要性排序,实现风险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二)重视软件开发项目的创新风险的控制

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在实际的应用和操作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同的软件开发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必须要对软件开发项目各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

四、总结

项目风险管理与软件开发的成功率有着直接的关联,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更好实现软件开发的目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不仅要及时应对发生的风险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平时的风险预测和控制工作,降低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将风险管理工作与软件开发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控制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莉.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篇6

chen ming-mingtian chuan-fangwang xin *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ejiang a&f university,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have a unique design concept.it’s still be valuable to modern desig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combining with the xianghu landscape project,the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modern urban park design were explored.

key wordsclassical ideas;water layout;xianghu landscape progame;appliation

水是

3湘湖理水设计手法

篇7

摘 要:为了能够使得现阶段乡镇之中的水利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管理,也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在目前在管理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能够通过将管理与相应的责任挂钩、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等方式,促进水利工程相应管理效果的提升。本文就在新时期情况下的乡镇水利工程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利建设;乡镇;工程管理

相对比于城市的经济结构,在乡镇之中一般情况下还需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在这种情况下在乡镇之中的水利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就成为了乡镇正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且在当前的时代下,农业领域相应的科学技术研究正在良好的展开,使得单位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密度、种类都有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有所上升,这样也就对水利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乡镇各方面的用水需要,也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对乡镇之中的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1.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1工程在管理方面存在粗放管理的特点

在目前水利工程的管理之中有时候会出现粗放管理的情况,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质量,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阶段,由于在乡镇之中的水利工程使用人大多是农民,并且由于种种使得农民在进行水利工程方面管理时候表现出了交钱的个体经济方面的意识,缺乏大局以及长远方面的考虑。尤其是在农民进行水资源管理的时候,在一些时候就会出现在使用完水利工程之后就不再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这样就会使得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在一些水利工程的在之中有时就由于水渠管理不到位,使得水利工程之中出现漏水、渗水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区及时出现了这些情况,使用人员也置之不理,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使得水利工程损害情况越发严重,最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农业成产的进行。

1.2群众相关法律意识不足

水利工程在实际的乡镇生活之中,不仅仅承担着农业灌溉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洪水等灾害,水利工程就将成为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所以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已经写进了相关法律之中。而在对乡镇之中的存在的水利工程进行相关调查的时候,发现有地区的居民不仅在水利工程安全监督方面认识不足,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有居民在水利工程旁取土行为,这不仅严重威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质量,更是一种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1.3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作为乡镇水利工程业务管理单位的水利站,乡镇计生、综治、维稳等中心工作繁多、目标考核任务重,无法做到专职专用,水利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提高缓慢,缺乏实践经验;二是一些小型水库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管理经验,且更换频繁,造成工程管理不善,乱扒、乱挖现象时有发生。

2.针对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所存在不足的解决策略

2.1将管理与相应的责任挂钩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具有良好的使用情况,就要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水利工程的管理放到同一个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发挥效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将水利工程的管理任务落实到位,对于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部分要有专人进行管理,而对于水利工程的各个水渠部分,要和使用农民或其他人员达成协议,一旦发现水渠出现损坏就要及时上报,如果置之不理就要承担相应的惩罚。另一方面,在进行水利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水利工程的不同之处以及特点,并能够在掌握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管理,最终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在一个全面、完善的管理之下获得良好的工程收益。

2.2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知识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洪水等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要有主次,重视每个建O环节,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泄洪口等。

2.3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站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所占的主导作用,乡镇中心工作要与业务工作剥离,确保有专人抓好业务管理工作。可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有针对性地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基层水利工作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3.结束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的好坏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涉及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才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彬.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N]水利发展研究报,2003.

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状;改进

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1.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如美国的C/SCSC)。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却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

2.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本身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

3.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内推广的时间不长,无论是行业还是单位,具有组织大型工程管理经验,能按国际通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具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PMP)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

1.各行业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

其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a.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不同行业间信息化应用水平不平衡等等。

b.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先进的企业施工现场都已经安装了摄像监视系统以监视工地现场安全和消防等,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却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安装。

2.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

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是工程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a.部分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实际需求。

b.部分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制定,但更新不及时。

c.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明细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了困难和不便。

3.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含量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的引进到工程管理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当前信息技术、声频视频等技术的发展将加快工程管理的革新,从而促进起其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新方法的应用如博弈论、系统论等将进一步促进工程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加强统筹,促进工程管理在各行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工程管理质量的好坏高低往往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各个行业工程管理质量的差异一方面影响到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相关行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拖累我国整体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对此必须进行改进。政府部门应加强统筹引导,促进各个行业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和提高。

2.加强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相关规章法规的配套细则,促进工程管理有据可依

加强制度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加快相关法律制定速度和水平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更新;制定规章制度的明确的实施细则,从而促进工程管理有法可依。

3.加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必须加大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加大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开创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完善岗前培训结构,建立入岗培训、换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鼓励员工自我学习等等。

4.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工程

管理质量是工程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命脉,为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加强竣工验收前后的质量控制,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是完成合同承诺,交付业主最终产品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前后质量控制。一方面,要认真核对合同、图纸、技术核定等文件,保证工程承包范围内工作量的完成;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土建、安装、装修及生产设备各单位的竣工收尾工作,排出收尾计划;使整个工程按计划有步骤地交付;另外,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成品保护做得好,既保证质量又保证进度,否则不仅给受损方带来损失,还会造成新的施工周期的出现,影响质量,耽误工期;最后,做好资料整理收集工作,保证软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影响对工程最终质量等级酌认定和向业主交付。工程竣工后,要做好回访和保修工作,才算完成该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四、总结

总之,工程管理是工程管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工程管理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赢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仍需要认真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福让.浅议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2,(1).

[2]方学良.对工程总承包的几点思考[J].建筑经济,1998,(7).

[3]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山东,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

篇9

1.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

(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

(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

(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1.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1.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当积极引导和宣传鼓动。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之际,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环境事业,如环境工程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环境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1.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1.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2],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2结语

篇10

关键词: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水库就是在固定区域内的小型水利建设工程,有着规模小与投资少这些特征,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时通常会忽视管理这一方面的问题,特别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型水库的建设工程,对于相关技术要求过低,还极易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因素限制,制约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务必要对于这部分予以足够重视,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分析。

1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相关体制与体系存在问题。小型水库的工程建设大部分是县级水务局,近期,县级水务局培育很多管理与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给予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足够的支持。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还是沿用之前的相关管理方式,工程的相关建设与管理工作全都由水务局进行管理,拥有项目管理、设计施工以及质量监督这些不同职能,在进行实际管理时不只是要落实行政管理的职能,还需要落实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质量监督这些权利。不只是项目的法人这一角色,并且还是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督单位。在相关管理制度还没有独立时,具有着政企界限模糊与责权分布不明这些问题。其次,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具有严重的行政干预。行政干预对于法制具有的健全性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进行小型水库的工程建设时,这个问题比较关键。在被资金与体制这些因素所影响时,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极易发生“三边”这些问题。大型水利工程在建设时其自身管理制度与有关规定都是比较成熟与健全的,工程管理的体系较为科学合理。当下大多数的法制文件对于小型工程并不是很适用,小型工程中多种规范不够明确,缺少具体性,工程的建设缺少地区水土的保持以及工程水保的监理这些规范,造成工程的实际开展时有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工作过于随意,难以将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预处理,并且极易助长腐败这些问题。最后,项目的概预算缺少科学性。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概预算的编制通常让并未拥有概预算编制相关资质的工作人员进行编写,不同的编制人员自身经验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编制出来的概预算和项目的实际造价具有很大差别,部分概预算的相关编制以至于会直接依据领导个人的意愿进行,造成项目造价具有的严谨性与客观性难以获得很好的保障。

2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的措施

2.1加大基层队伍的建设,推动工程建设与管理相关水平的提高

在明确水利工程相应的建设与管理制度之后,在进行实际落实时需要从基层的队伍开始负责。基层队伍的具体水平进行衡量的主要是依据其自身资质,所以,水利工程的进行务必要创建对应的资质队伍。依据不同地区当下的实际情况,提升对于基础队伍的重视程度。对于当下建设队伍进行重建,落实改革与升级,倘若没有相关建设队伍,还可以和土建进行相互结合,创建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建设队伍。在水土保持这一特殊的专业,应该创建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队伍,推动其往正规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2落实体制改革,推动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健全

依据现如今国家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要求与实际状况,水利相关的行政部门务必要对于基础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注重设计、施工与监理这些单位的建设,把水利的行政机构和社会的中介进行相互分派,水利行政部门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这些方面不应该是隶属关系,应该是相互监督与管理的关系,拥有独立的法人,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做到明确的分工,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行政管理这一工作的重点应该趋向于政策的制定、检查监督以及验收这些方面的发展,依据工程相关的投资比例,落实好工程法人这些工作的进行与认证。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管理的程序实施完善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项目建设与管理这一工作和制定的程序相吻合。国家水利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创立与建设都比较晚,和国际上先进的经验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县级的水利单位务必要依据国际惯例与本国的实际状况,完善小型水库的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这些标准,完成对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特别注重对工程管理程序的改善,提升项目建设具有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水平。

2.4拓展融资途径,提升工程的可经营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从各个层次和途径进行资金的筹集,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资金支撑。并且,强调政府与群众共同治水的意识,为水利产业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针对经济效益较好的工程,采用独资与股份制的经营模式,依据当下管理的需要,合理的分配责权与产权。针对公益性质的项目,如果经济效益较低或者是在近期很难进行资金回收的,应该采用合资与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对于我国补助的资金股份,来给别的投资方多出一些利润,提升投资者具有的投资积极性,进而推动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途径与方法

水利工程是能够直接影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越发重视。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就要“全面协调、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机制,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创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思想,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措施,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水平。

1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不仅包括对水利工程的机械设备、建设材料、劳务人员、建设场地等方面的管理,还包括水利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设计、现场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成本、施工现场生活区成本等多种建设资源的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经济管理,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的成本投入,控制成本范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途径

2.1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机制

首先,各地区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机制。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建设项目,各地区政府对水利工程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及保护措施。各地区政府不仅要为水利工程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还要结合地方情况,建立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条例,建立水利工程经济监督机制,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经济稳定。地区主管部门还要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建立严谨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化发展,避免产生水利工程资金问题,如:资金流向不明,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2.2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

其次,建设单位要积极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强化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对水利工程建设细节进行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各个工序阶段均需要消耗建设资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维护。比如:水费的收取标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市场化管理机制,明确分开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与商业用水标准,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合理性与公正性[2]。

2.3创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思想

再次,建设单位要创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管理思想,从而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现阶段的管理标准,主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转变以往的“被动管理思想”,强化内部经济管理理念宣传,提高员工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从而提升建设单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总体化水平。

2.4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措施

最后,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要形成正确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思想,将安全管理纳入经济管理范畴,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责任监督制度,提高水利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安全;还要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发放安全细节手册,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避免由于安全事故引发的经济效益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3]。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1 质量意识薄弱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不仅明确了建筑施工单位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又明确了施工单位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明确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却有一些施工企业由于质量意识淡薄,忽略了建筑法律法规对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上对他们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1.2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

违反建筑施工基本建设程序,对工程质量控制力度不够。工程未通过立项、报建、招投标等程序直接进入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初期时,匆匆确定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图施工,施工不当时未能对出现的紧急问题或情况采取正确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1.3 相关从业单位素质不足

建筑行业入门门槛较低,一些当地政府部门对建筑企业整体职业素质要求不够严格,往往会在施工企业中出现的资质与能力不相匹配的不合理现象或者出现假资质,更有甚者会出现借证挂靠、无证施工、超出资质范围的任意承包等不合规定的现象,这必然导致无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和控制[5]。同时,施工人员未进行岗前培训或者不具备上岗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

1.4 项目监理“监而不理”、“不监不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监理往往会项目“监而不理”、“不监不理”。监理失责的原因主要是有些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业务水平较差,缺乏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心。

1.5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流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在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上逐渐完善的,但仍有不足,如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等,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的质量管理体系。虽然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涉及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卫生、验收等众多环节,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很难落实到每个环节上[3]。

2.强化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的管理策略

要切实强化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和规范勘察设计是重要前提,强化基本建设程序是手段,强化施工管理水平是中心环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必备基础,强化监督制度和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是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上述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2.1 提高质量控制意识

提高质量控制意识,需要全民都来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只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才能起到社会的监督管理效应。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相关从业人员要牢牢树立“质量和安全生产并重、预防与控制并重、较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并重”等意识[3]。

2.2 强化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强化基本建设程序:要对建筑市场实行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监督管理, 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对质量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3]。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一是要做好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对地质勘察要彻底,勘察数据能充分反应地质的特征,为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确立提供可靠依据;二是优选设计单位,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工程设计。

2.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这样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管理者[5]。要充分调动建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确保每一位在岗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必需的生产技能与操作规范。为加强和便于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可以将施工过程分为事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来进行控制。

2.4 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强有力的策略。施工单位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通过“主管者负责制”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另外还要落实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包括施工的各个环节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将整个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实现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2.5 建立科学又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策划不仅是质量管理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预防质量缺陷、控制工程质量事故和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需要通过建立相关的全面工程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如PDCA循环法四阶段法(Plan、Do、Check和Action四阶段)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3.结语

建筑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各级政府部门、勘察设计单位、施工管理和生产部门不仅需要从质量管理意识、遵从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创新能力、管理手段上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7]。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创新水平、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而又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等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策略,不仅能够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更能为其实现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金良.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科技向导,2011,(02):196.

[2]王岱伟.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控制措施浅析[J]. 民营科技,2011,(05):210.

篇13

关键词:成本管理;人力资源;项目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有很多,包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近些年来,建筑企业逐渐的进行改制,同时涌现了数量庞大的私营建筑公司,对于原来建筑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有所减弱。建筑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时有工程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伤害。要解决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保持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希望对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

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于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这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我国多年来对于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有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不明确,各部门分工以及职责就很难落实下去,更加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2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片面的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从而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甚至是安全隐患的存在。

1.3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

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建筑行业内部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和机构,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复合人才较缺乏,人才培训以及技术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这些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从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分析

建筑行业不仅分工细致,而且劳动力密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具有人数多,人员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我国地幅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建筑工程的数量、种类多种多样,积累了数量极为庞大的施工图纸。为了能尽早的使我国建筑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建筑行业,因此,要保质保量的将这些施工图纸进行分类、存档以保证能够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信息资源共享,这是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发展进程较慢,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 从管理方面分析

在我国,建筑行业自从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那就是以施工总承包为主,以各施工企业和施工队伍为依托。但是,实际上,这种组织模式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分包企业和施工队伍不能很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只有一部分专业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分包企业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分包任务,相当大一部分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总承包企业组织人员完成的,这些使得建筑总承包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对总包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3 提高工程管理质量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保证能够有效的实行,这样才能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于此同时,新的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应该及时制定,将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推广开来,严格的考核和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顺利进行,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思想现代化,逐步走进了现代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和企业效益的好坏,这一思想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同。但是认识的程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意识,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3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不仅要能够胜任设计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管理方面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我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复合型人才还不够,需要着力培养同时掌握法律、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工程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合理的调配劳动力,将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3.4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包含许多的方面,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成本、机械使用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方面。其中,材料成本管理是通过控制工程使用材料的价格和消耗量来降低工程成本,人工费用成本管理是通过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达到最高的劳动效率,机械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维护保养等手段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建筑工程管理经验,提出了以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解决措施,意在促进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保证我国建筑行业保持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篇14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于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这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就很难也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不健全,各部门分工以及职责难以落实下去,更加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2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片面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在地理、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合格甚至是安全隐患的存在。

1.3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不够健全。

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不完善,建筑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复合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培训以及技术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2 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因素”简单地概括为: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2.1 进度控制

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时间和节点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计划目标。在项目实施之前, 必须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一起参加,统筹谋划以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节点控制, 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实施时,要求施工企业制订详细的工期进度附图,采取各种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开始实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记录各工序的开始及完成时间,在每周或定期工程例会上将各活动的完成程序与计划对比,确定各分项及整个项目的完成效率,提出调整进度的措施,并对下期工作作出安排。

2.2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 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为此要制订科学的目标成本:(1)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目标成本的制定要按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进行取价;(2)以效益为目的,要分析研究各种因素与项目成本的依存关系,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控制好“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管理成本”,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效益和经济指标做到统筹兼顾。(3)具体控制要素:确保质量标准的实现、避免返工,材料、人工的有效利用和综合管理,进度的调整、合理工期的安排,工程量的增加与设计变更,因客观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索赔,工程一切险和工伤保险的理赔等各种因素。

2.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 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 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2)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和使用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含环保标准) 和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通过招标、评判、筛选,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名录,并进行监督管理,定期评价,通过合同等方式达到有效的控制。

(3)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 因此, 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4)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 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 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 要有创新和特色。

(5)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 既是施工的难点, 又是检查的重点, 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在工程管理上,要在施工、材料和设备、运行管理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2.4 安全管理

为确保员工安全,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与健康管理,降低和预防安全风险,保证各项建筑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相关规定,应当制订安全与健康设计方案。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与健康管理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和为运营所做出的工作,能够满足设计所定下的功能要求,并全面地考虑及满足人为因素、安全性、可靠性、可适用性及可维护性。

3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大多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保证能够有效的实行。于此同时,新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应该及时制定,将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推广开来,制定严格的考核和控制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顺利进行。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在信息化时代,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思维现代化,已逐步走进了现代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和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针对建筑行业的高危性特点,应当不断探索和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包括隐患消除机制、安全监控机制、应急处置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通过这套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相结合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做到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防、控一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3.3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不仅能够胜任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能掌握管理方面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复合型人才不是很多,需要着力培养同时掌握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合理地调配劳动力,将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3.4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包含诸多方面,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成本、机械使用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方面。其中,材料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工程材料的有效使用及合理价格来降低工程成本;人工费用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达到最高的劳动效率;机械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有序调配、维护保养等手段,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必须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提出了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为主要手段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意在对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言建策,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高效、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