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范文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

篇1

【关键词】创伤骨科手术;现代护理模式;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45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现就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骨科手术患者350例(其中:车祸伤283例,其他创伤67例)在围手术期护理与监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0例,男210例,女140例,病程半天~2年,年龄2~69岁,平均35.3岁。332例伤口恢复好,住院15~20天治愈出院,18例因术后并发症住院50~70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评估病情:对创伤骨科护理而言,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于整体救治,反之则导致整体救治失败。不同专科医生可根据伤情制定不同的对策和措施,而护理人员要把创伤骨科看成一个整体,处理顺序依次为患者全身状况评估、失血量评估、伤情种类和程度判断等。护理措施除维持气道、呼吸、循环等急救技术外,还有运转监护、搬动技巧、动态观察监测伤情与应急处理等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

2.1.2 临床护理:(1)术前检查: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胸片、心电图、骨折部位的摄片或CT检查等,根据检查情况报告医生,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2)术前临床护理:包括何时需禁食禁饮、何时灌肠、何时安置胃管、皮肤准备、药物皮试、更换术后骨科病床和骨科支架等。(3)环境准备:病房温度控制在18~20 ℃,湿度50%~60%,减少陪护,保持病房相对洁净安静。

2.1.3 心理护理: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对术后康复影响[1]。

2.1.3.1 术前心理护理:以良好的心态面临手术,尽量消除患者手术紧张感与恐惧感,减轻思想负担,提高手术耐受力。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并给予积极、有效、明确的信息;讲解该疾病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介绍我科创伤骨科手术的成功病例,使患者相信医护的技术力量和护理水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

2.1.3.2 术前心理咨询:巧妙应用护理沟通技巧,满足患者术前心理需求。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术后如需用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最好动态心电监测,设置监测时间15~30分钟/次,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呼吸道梗阻,有无肢端微循环障碍等。

2.2.1 心理护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术后抑郁反应: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将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褥疮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又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2.2 术后疼痛护理: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术后6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2.2.3 术后饮食护理:病情平稳可于术后6小时饮水或进流食,术后第二天进半流质或正常饮食。 饮食应给予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高钙、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2.2.4 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与护理: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功能恢复的好坏与早期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

2.2.4.1 生命体征平稳后的康复指导:待疼痛缓解之后可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上肢运动、足趾活动、踝关节屈伸及深呼吸运动等。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开始康复锻炼。锻炼的程度以患者能耐受而不感到疲劳为度,首先要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保持床整、干净,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指导患者利用双肘及健侧下肢支撑抬高臀部,受压骨突部定时按摩,臀部垫以水垫,防止褥疮发生。在床上练习坐起活动,踝关节的屈伸,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协助患者应用下肢功能锻炼仪(CPM)做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又可减少肌肉萎缩,给骨折处以生理压力有利其愈合[2]。

2.2.4.2 手术后4周的康复指导:4~6周后患肢不负重扶拐下地活动。协助患者先移到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肢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双拐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8~12周开始负重活动。在此期间应由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止发生意外。

3 讨论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于各医疗护理的实践之中,通过创伤性骨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宣教的回顾性分析,提高骨科护理的实战经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性应用[3],全面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整个过程中的需要性、重要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宋贵欣.全肩胛骨并全肩关节置换的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74.

[2] 姜金楠.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

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围手术期;心理状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4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79-01Peri 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LIU Shu-bing

Operation room,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13201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 operation perio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50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5 cases in each.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quality.The pai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index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etc.Resul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SAS score,SD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ain 2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group was 52%,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peri operation period;psychological status在意外伤亡事件中,伤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以骨伤患者最为常见,主要以骨折、脱臼为主[1]。此类突发性损伤一般多采取手术治疗,由于事故发生突然,患者自身忍受了极大的痛苦。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需进行手术往往造成精神上巨大的负担和焦虑。因此,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来说,除了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优质精细的护理对于安抚病人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和病痛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7月诊治的5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7月50例顾客手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均为25例。干预组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年龄21-57岁,平均(39.1±18,3)岁;常规组中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7-61岁,平均(44.2±17.3)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对比,各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并行手术治疗。干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介入优质贴心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①术前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由于患者大部分是因为突发事件造成骨科损伤,往往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刺激,因此,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行贴心的讲解和劝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详细讲述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骨伤科疾病的一般知识,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为术后患者恢复调整做好心理准备;②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详细讲述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告知患者主刀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操作经验,手术过程安全无痛,嘱咐患者尽量放松心情并相信医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树立信心。同时,医护人员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叮嘱患者及时完善相关术前检查;③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恢复状况,随时记录患者病情,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一旦发现患者有不适症状发生,立即向管床医生汇报,及时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进度;④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通风采光良好,嘱咐病人家属需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干燥,定时为卧床患者擦身翻身,避免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或压疮等;⑤术后嘱咐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食用蔬菜、瓜果、粗纤维等有机食物,忌辛辣刺激类食物,并告诫患者戒除过往不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⑥术后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复健锻炼,每日进行一定量的体能锻炼及康复训练。运动量由少增多,循序渐进,同时,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1.3疗效标准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心理状况评分采用SAS评分标准和SDS评分标准[2]。疼痛程度诊断标准于术后24小时疼痛画线位置进行判断:①无痛:0分;②轻度疼痛:1-3分;③中度疼痛:4-6分;④重度疼痛:7-10分。疼痛发生率=(重度疼痛+重度疼痛)×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1两组患者在不同程度护理后心理状况的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状况对比

组别1病例1SAS1SDS干预组125150.32±2.20150.11±1.21常规组125160.15±4.10157.10±2.60注:与常规组对比,#P

近年来,由于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或过量的运动,骨伤科患者人数急剧增加。骨伤科损伤由于发生突然,且患者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身体极大的创伤甚至造成残疾。临床上治疗骨伤病人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主,且收效明显。由于许多患者遭受突情况病且本身对于骨伤科疾病及手术没有详细正确的认识,因此在感到恐慌、焦躁、不安等,这些不良的情绪本身酒会给患者心理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身体上所承受的病痛更使患者痛苦不已。因此,贴心的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起到了巨大作用。贴心人性的护理,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消除负面情绪,有效缩短疾病的恢复时间,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病痛,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更好地促进疾病的预后恢复。本研究分别采用优质的护理以及日常护理两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心理状况以及疼痛等,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3

【关键词】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护理体会

胫腓骨骨折多因外伤所致。临床上,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石膏外固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治疗是首选的方法等[1]。其中外固定支架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对肢体伤害小、易于进行功能锻炼等优势。但其也有自身局限性,易出现孔道感染、肌肉骨骼粘连等不良现象[2]。细致全面的骨伤科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与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3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20-40岁26例,41-60岁12例,平均为(36±3.4)岁;伤口愈合等级Ⅰ期36例,Ⅱ期2例;左侧22例,右侧16例。所有病例均为开放性骨折。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彻底清理伤口,在C臂机透视下拉伸小腿复位,置入外固定针,固定外固定支架。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 ①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尤其是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现象,及时上报异常体温情况;②鼓励患者定时利用骨科牵引床上拉手抬起上身,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避免长时间仰卧位,防止坠积性肺炎;③床单位要求整洁干燥,每天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并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其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形成;④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等高维生素食物;⑤每天为患者腹部按摩一次,防止其发生便秘,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1.3.2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聊天,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3]。医护人员还应当认真向患者讲解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特点和优势,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促进患者早日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3.3 患肢护理 ①术后保持患肢抬高20cm,以利其消除水肿;②严密观测患肢的温度、颜色以及运动、感觉状况,注意足背动脉搏动状态。若患肢出现温度下降、色泽变暗、感觉减退等,说明患肢远端血循障碍,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理;③必须高度重视防止钉道感染,重点加强局部护理。每天对针孔消毒2-3次,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针孔周围皮肤,再用无菌注射器吸取酒精点滴于针孔[4];④注意观察伤口及针孔处渗血、渗液情况,定时更换敷料;⑤注意检查外固定支架是否有松动、移位,钢针是否有弯曲,患肢活动时骨折处是否有骨擦音,及时报告相关情况并请医生作相应的调整。

1.3.4 功能锻炼 注重指导和协助病人正确有序的功能锻炼。术后1天,可以先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趾伸屈运动,每次持续10秒,然后放松10秒,收缩10次为一组,重复10次,每天3-4次。术后3天,可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患肢髋、踝、趾的主动练习,如直腿抬高锻炼、床上蹬车训练等。每天3次,每次15分钟。术后1周,即可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锻炼,刚开始时,以被动锻炼为主,幅度宜小,速度宜慢,随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到以主动锻炼为主,幅度加大,速度加快,以不疲劳为度,同时可指导患者扶拐杖患肢不负重下床活动,5周后即可指导患者逐渐增加负重练习。

2 结 果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本组38例患者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且经摄X线片,骨折线消失或接近消失,愈合时间为5-9个月,平均6个月,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到受伤前水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3 讨 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简便,护理要求高,防止伤口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5]。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体质虚弱,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由于长期卧床,应防范其形成坠积性肺炎、压疮及便秘;骨折患者多有悲伤、抑郁、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对于病情的恢复很不利,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信心;外固定支架连通肢体内外,针道是伤口感染的易发部位,必须严格消毒,同时,要注意保持支架的稳定,防止其松动;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肢体水肿消退、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肢体由于长期卧床而容易产生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粘连,护理人员要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早期适度的功能锻炼。通过实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等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淑丽,毕金秀,于主花.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式3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72-73.

[2] 王贻芳,范广丽,孙佳,等.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58-60.

[3] 杜丽鹏,张海燕.外固定支具在四肢骨折病人转运过程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4):110-112.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28 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2~56岁。左膝 15例,右膝13例。致伤原因:摔伤17例,撞伤1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X线片示:骨质成熟,髌骨下极骨折,断端分离移位。本组手术时间在伤后 1~4d,患者无过敏史。

1.2治疗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在直视下予以髌骨下极复位,取髌骨近端骨折横截面划分三等分,在等分点沿髌骨纵轴斜向关节面拧入两枚带线锚钉(美国施乐辉),使钉尾进入骨质0.5cm左右,锚钉线缝合髌骨两侧及中间,修复髌前筋膜、关节囊等。术中检查骨折固定情况,用C 臂机透视骨折对位、锚钉位置满意。术后患肢用外固定支具于膝关节屈曲5°位固定6~8w,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给予抗炎、活血化瘀、艾灸等中西医联合治疗,制定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

1.3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随访时间8~20个月,骨折愈合,锚钉无松动退出,患者无伸膝受限,参照 Lysol 膝关节功能评分法[2]:优8例,良2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面临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消极、负性情绪做好心理指导,耐心主动向患者介绍应用微创技术(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方法,与保守治疗、张力带钢丝固定、髌骨爪内固定等手术方法的区别、优点、疗效和风险。说明中医药治疗在骨伤科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要因为中药药液苦拒绝服用或艾叶的气味而不配合治疗。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改善膝关节功能,其执行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关节、肌肉的恢复情况,减少或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3],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 术后给予平卧位,患肢用外固定支具于膝关节屈曲5°位固定,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面上,以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肿胀。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感觉、足背动脉搏动,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及关节肿胀情况,有引流管者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引流量。遵医嘱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3~5d,监测体温4次/d,注意体温变化,术后3d低热为手术吸收热,如体温过高,应考虑异体材料过敏或发生感染,要积极对症处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嘱患者多饮水,1000~2000ml/d,防止便秘和尿路感染。

2.2.2中医护理 ①给药护理 按医嘱予桃红四物汤治疗,取桃仁、红花、川、赤芍、当归、生地黄若干,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1~2cm,浸泡15~20 min,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25 min,滤取药液存放保温瓶内。滤剩的药渣进行第二次煎煮,加水至药渣表面,煎煮20 min后滤取药液,与第一次的药液存放在同一保温瓶内,送患者温服。每次约150 ml,早晚各一次。②穴位艾灸 是将艾绒均匀平铺于棉纸上搓卷成艾条,在穴位上施灸。按医嘱取风市、足三里、解溪、阳陵泉等穴位,将艾条点燃,将燃端对准施灸的穴位,距皮肤约2~3 cm的高度进行熏灸,每个穴位8~10 min,至皮肤稍起红晕。在施灸过程中,注意弹去艾灰,观察穴位周围皮肤情况,防止皮肤烧伤。如灸后皮肤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中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2.2.3制定实施康复训练 术后第1d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练和直腿抬高运动。让患者仰卧,两腿伸直适当抬高,慢慢放下,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3~5 s后放松,重复10次为1组,10组/d。练习直腿抬高,仰卧位,两腿伸直抬高在30°以内,保持时间由5 s开始逐渐增加,5次为1组,5组/d。在练习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正确的动作要及时纠正,直到正确掌握为止。伤口拆线后,关节无肿胀、无积液时可以带着外固定支具扶双拐杖下地,患肢不负重。4 w后逐渐调整外固定支具被动膝关节屈伸活动至45°。6 w时复查 X 线片检查骨折及锚钉无明显移位拆除外固定支具,主动锻炼伸、曲膝运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行走,2 个月内均避免强力屈膝。

2.2.4出院指导 出院时告知患者要坚持进行膝关节康复锻炼,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原则。定期行X线复查及门诊随访。如果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及时来医院就诊。

3讨论

篇5

【关键词】人工全膝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全膝置换术(TSK)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手术首先切除机体以往无法自行修复的关节面,用人工关节替代受损关节,矫正肢体力线,消除关节疼痛,位置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人工全膝置换术患者60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27例,女33例。50~92岁,平均58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创伤性关节炎1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2例。均为行人工全膝置换术的患者。住院18~32d,平均20d。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因长期膝关节疼痛,又对膝关节置换术不了解,会产生焦、紧张的心理。因此术前对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和家属对此种手术有所认识,消除疑虑,树立信心。

2.1.2 术前健康指导。术前教会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指导患者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引体向上;下肢肌肉锻炼;指导患者术后为了防假肢脱落采取正确。

2.1.3 术前准备 备齐各项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术野皮肤常规消毒;术前测量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术前常规禁食;术前1d交叉配血,备血400~800ml,及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 术后去枕平卧6h,术后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保持外展30°中立位,禁止内收,两下肢之间放置一厚枕;保持假肢外展位,预防人工假肢脱位。

2.2.2 引流管的护理 严密观察局部伤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并经常挤压引流管,使管腔内渗出物及时流出,防止关节腔积液、积血术后出血一般600ml~800ml,若10h~12h出血量超过1000ml,因引起重视,认真分析出血原因,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正确处理。术后24h~48h,引流液量

2.2.3 疼痛的护理 多与患者交流,让其听音乐、阅读杂志以分散注意力;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注意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自控镇痛装置放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

2.3 康复训练

2.3.1 肌力训练 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展、外展及旋转活动的稳定性好[1]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和直腿抬离运动。故患者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后返回病房,即由护工示范并指导患者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2.3.2 关节训练 术后第1~2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肌力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者用力做踝关节背伸和砧屈,活动30°/次,要求10次/h,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从10°~20°开始,每日酌情增加5°~1°,3min一个往复,每次1h,每日2~3次。

2.3.3 站立训练 在护士的帮助下,借助步行器站立。

2.3.4 行走训练 指导到患者借助步行器站立,练习转移中心,行走达到步态协调一致,之后在护士的搀扶下进行不完全下蹲训练。

2.3.5 抗负荷关节训练 当患者下肢肌力大于Ⅲ级时,在踝部加阻力,以0.5kg的沙袋开始屈膝90°,坐于床边进行直腿抬高训练。

2.3.6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配合屈膝坐位起立,下蹲位起立,两人搀扶上下楼梯,在保护下扶步行器进行日常生活训练。

3 结果

术后15~21天均能自行双拐行走,均未出现并发症,畸形得到矫正。出院时,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膝关节屈曲大于90°。术后随访3~24个月,参照改良HSS膝关节功能平分标准[2],评定疗效,本组优48例,良10例,可2例。

4 体会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周到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手术成功,从而减除膝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 裘法祖 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