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范文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

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展趋势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微观经济学自建立以来便获得了长足发展,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之后微观经济学无论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不少奖项都是由研究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所获得,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微观经济学是获得了较快发展的。今后对此不断加强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对于我国经济学的研究也将能够起到借鉴意义。

一、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创新

理论创新是微观经济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些年来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领域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对于在这些不同成果应该不断加强研究。

1.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公共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重点分析了一群人如何自行组织起来来解决公共资源问题,从而提出了研究公共资源的一种新范式。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构建起以来的一整套公共资源分析框架得到了人们地赞赏,人们对其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学者评论其了基本的经济教条,奥斯特罗姆成了实际上公认的公共经济学家,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的创始人。正是因为如此,在今后人们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其一起获得2009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利佛・威廉森在经济管理尤其在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上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的劳动经济学本身是存在着重大缺陷的,该理论体系本身远离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以及戴尔・莫滕森等人对其进行了补充修正,这些学者主要是对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冲突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建立起了一系列复杂模型,通过这些模型解释了政府干预政策的应用将会使得市场运行起来更有效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他们还提出了提升搜寻效率的措施,这对于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重要地理论依据,对此今后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强研究。该领域当前已经成为劳动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对于这种理论今后应该大胆研究不断创新。

3.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地重要分支,不少学者都在福利经济学领域都取得了突出贡献,霍布斯和庇古是旧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他们认为经济福利主要是取决于国民收入数量以及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为了实现福利最大化就应该进行财产转移。新福利经济学则主要分成了社会福利函数论派及补偿原则论派这两大派。这两种派别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社会福利函数论派中的阿罗以及萨缪尔森认为帕累托最优并没有明确究竟是哪一个最优状态才能够使得社会福利能够得到最优,正因为如此,今后就需要利用社会福利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社会福利函数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方面的创新应该引起注意。这些学者认为效用可能曲线同社会无差异曲线之间的切点就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状态。对于这方面的情况,今后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在福利经济学发展过程中阿马蒂亚・森做出了突出贡献,森对福利经济学进行批判性重建,森对社会选择理论规范性命题进行了基础性工作。他认为阿罗定理公里性条件应该进行更加明确的表述,为了进一步研究,他还对阿罗定理进行修改。自由悖论是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帕累托条件同自由选择条件应用在无限制定义域的社会选择框架中的时候,两者之间将会出现矛盾。此外森还对萨缪尔森把社会福利看做是个人效用总和的函数观点进行了批评。能力功能概念的引入是森的重要理论贡献。对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对其不断加强研究。这样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情况。

4.管制经济学

在管制经济学方面,斯蒂格勒是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是他首先对政府的管制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主要在《经济管制论》中利用案例分析法来对管制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当前斯蒂格勒已经成为重要地创始人。

二、微观经济学方法的创新

在观察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的同时,对于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是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后工作中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有助于今后的进步。当前不少新方法的得到了普遍应用,对于这些新方法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1.计量经济学的出现

计量经济学是拉格・弗里希创造的一门学科,之后迪鲁布等人对此作出了贡献,詹姆斯・海克曼等人是在微观计量经济领域作出特殊贡献从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这些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微观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出现对于个人层面上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都能够进行经验型地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将更有助于实现科学地分析研究。微观计量经济学实际上给今后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地研究方法。

2.博弈论的引进

当前博弈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领域中,博弈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是最为成功的,当前的博弈论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博弈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的,通过利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将有助于拓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也比较多,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埃尔文・罗斯以及罗伊德・沙普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罗斯主要是用博弈论修不了运转不佳的庞大体系,沙普利则被认为是博弈论的具体化身,潜在博弈论指数是其主要贡献。《随机博弈》是其典型代表作。

3.统计学的应用

当前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统计学得到了广泛应用。统计学的应用对于提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效果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弗里德曼在其《美国货币史》一书中就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在经过统计分析之后发现货币实际数量的长期变化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从而构建起了他的弗氏货币学说。

三、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分析中,我们就能够看出今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微观经济学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降火拓展到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在今后研究过程中家庭作为重要的生产基本单位将会被纳入到微观经济分析中,舒尔茨和贝克尔在经过充分研究之后发现家庭本身就像是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既可以生产用于增加未来收益的产品,同时还能够生产消费。与此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将会被看做是一种政治市场而纳入到经济分析中,布坎南以及塔洛克所创建起来的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一种重要地研究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制度同最佳经济状态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将呈现出交叉性、多元性以及综合性

在今后研究过程中分析方法将更加多元化,综合性。经济理论同数学的结合将能够形成数理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风尚。

现代微观经济学今后将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注将有助于了解这种发展趋势。本文重点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分析了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 经济学( 第18 版)[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

[2]柴盈,曾云敏. 纪念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J]. 经济学动态,2012( 8) : 97

[3]周勤. 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政策及其应用[J]. 东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 8) : 50

篇2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博弈论的广泛应用促使经济学经历了一次巨大变革,而且,目前这场变革还在加速进行。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尔所说:“如同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了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博弈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1951年纳什和1953年的夏普里的文章都是发表在数学杂志上。但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却最为广泛成功。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以达到或实现既定目标的一门学科。但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来看,这种观点将被另一观点所取代: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即研究理性人的行为。因此,现在当再翻开欧美名牌大学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时,你会发现有近一半的内容已与八十年代末大不相同。博弈论在短短10余年对经济学产生的如此深刻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近年来,博弈论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分析领域。而影响最大的便是微观经济学。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纳什、豪尔绍尼和泽尔滕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的发展及应用中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决策均衡问题。1944年冯・诺伊曼与摩根斯坦恩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第一次系统地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中。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发展到鼎盛期,非合作博弈也开始产生。1950年纳什在《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1年在《非合作博弈》明确提出了“纳什均衡”。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1965年泽尔滕首次将动态分析引入博弈论,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和相应的“逆向归纳法”。1967年豪尔绍尼把信息不完全性引入博弈分析,定义了“贝叶斯-纳什均衡”,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理论。随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得到迅速发展,1991年弗得伯格和泰勒尔定义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将博弈思想引入微观经济学得到了一些相对独立、体系完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信息经济学。它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理论中最活跃的领域。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机制设计,即在给定的信息结构下,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是最优的。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对这种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困难的,某些方面甚至是不可能的。正是博弈思想方法的应用,为这种经济现实的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由此,信息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并形成为一门适用性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和逻辑严谨的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可以说,信息经济学正是博弈论的延伸和具体运用。

将博弈分析方法引入微观经济学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面貌。在瓦尔拉斯世界,厂商视一组市场价格决定自己的产量,消费者根据同一组市场价格做出消费选择;由于单个厂商或消费者的行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这些行为个体不必顾及别的厂商的成本函数或消费者的偏好结构即可做出自己的最优选择。在这一模型中,一组有目共睹的市场价格披露了行为个体需要的所有外部信息;这组价格自动地将经济调节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节约信息成本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大优点。但是,在有别于(完全)价格体系的经济环境中,缺乏一组均衡价格作为信息载体,情况会怎样呢?正如前面所说,这依赖于具体问题中的博弈规则。在现实经济问题中,体现博弈规则的可能是某种市场交易法则,或是某种工资制度,也可能是规定了各契约人义务和分配利益的一份文字契约,等等。经济学家发现,某些情形下,虽然委托人不能直接了解人的私人信息,但是,他可以通过观察对方一些公开的行为,推断出这些私人信息――这即是示意性模型。在这类模型描述的特定环境中,虽然没有象瓦尔拉斯均衡价格那样直接的信息载体,经济个体却可以发掘某种间接的信息传送渠道。在缺乏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传递渠道的情形下,还可以通过改变博弈规则,构造信息成本最低的契约――显然,这涉及寻求最优(或次优)的制度安排。

近年来一直处于理论前沿的经济机制设计研究,正是沿着这个思路进行的。一般说来,实际中的机制设计问题会同时涉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但同时考虑这两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经济学家选择分别处理它们。对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显示,许多情况下即使设计最优的机制也只能达到次优的结果;但是,设计最优的机制一定可以通过一个使人吐露其真实信息的机制实现(显示原理)。另一方面,道德风险模型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在一个包含不确定性结果的契约中,对委托人最好的分配制度,一般需要委托人与人共同分担风险。机制设计研究框架已用来研究许多重要的实际问题,如制度选择与资源配置效率、公司组织设计和激励工资制度,等等。可以说,慎密的微观分析已渗透到了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的经济系统中的每一部分――从市场的有效性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有关问题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等等。信息经济学已经真正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将博弈概念引入微观经济学使个体理性公理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达到了极致。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性的个体。在完全信息博弈中,理性的参与人的战略空间和最终的支付结构被假定是公共知识。也就是说,每个参与人不仅要首先清理出自己和其他参与人所有可选的战略来,他还得知晓各种情况下自己最终的收益;并且,其他参与人知道他掌握了这些信息……博弈论要求,每个参与人的信念是共同知识;并且,在博弈进行过程中,参与人会根据对过去事件的观察,不断地以贝叶斯法则来修正自己的信念。若说假设参与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贝叶斯法则的思想行事还有相当的现实基础的话,参与人是否还能胜任贝叶斯公式的计算未免就太可疑了。

篇3

(一)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大量的模型都存在假设前提,比如: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就是“经济人”假设,在讲到寡头市场古诺模型时,它的一个假设前提是“成本为零”,这与现实生活是极其不相符的,这些与现实生活脱离的假设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基础不扎实,在理性思维环节存在着欠缺。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一般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开设,由于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社会经验,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学知识,这对于数学知识薄弱的学生提出了挑战。大多学生对各个章节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图形分析经济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问题。

(二)学习兴趣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程度一般,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只停留在课堂,多数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学习和参阅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相关书籍。

(三)学习目标方面。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理由是找工作时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帮助很大,在考研时微观经济学很有用。以此可以看出,学校学生选择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功利性很强,并不是单纯想多了解微观经济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学习方式方面。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而课外的其他教材、报刊涉及较少。除了上课与老师做一定的互动以外,课下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较少。通过分析图书馆提供的借阅数据,学校学生对经济学等相关书籍的借阅量、电子资源的下载量都比较少。

(五)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比较困难和很难。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在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就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轮、成本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博弈论、福利经济学等内容,这对于学生全面掌握该本书籍增加了难度。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是文理兼收,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存在欠缺,然而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问题,这无形中给学习增加了许多困难。文科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吃力。比如: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对“弹性”、“边际”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做题时频繁出错。学习内容的较大难度使得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本门课程,更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调查反映大多数学生除了上课学习微观经济学以外,其余每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间都在六小时以下。

(六)学习内容的喜好程度方面。将微观经济学划分为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其余理论等选项,让学生选择。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供求理论和消费者理论。从选项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比如说消费者理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消费者,因为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消费,那么,在讲该理论时可以从自己的实际角度出发,来理解所授知识,并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特点编排教学内容

(一)要注重教材的选择。现阶段,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是很多,但大部分高校选择的都是有较多数学模型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内容全面,编排合理,大量的数学模型支持经济学理论。但是,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这版教材有些偏难。尤其是在数学模型的运用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首先对运用的数学模型不理解,然后再用数学模型说明经济学问题,就更增加了学生对经济学问题的理解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这类型的教材就存在着不合理性。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选择的教材应该尽量简单,理论体系完整,案例和相关生活材料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开课时间的选择。大多数高校,微观经济学的开课时间是大一的下半学期。但微观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不在于特定的时间,而在于讲微观经济学之前,与经济数学的有关知识和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是否已经讲授完毕。在这两门课程已经授完的基础上,才可以开课,切忌同时开课,这样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数学知识还没有讲到,经济学知识已经涉及,这样无形中给微观经济学的讲解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讲课内容上,用大量的经济事例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该章节的事例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用事例来为教学内容作支撑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运用吃包子案例。在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时,运用肥料事例,相关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都会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观经济学的大量案例都采用的是西方国家中的事例,那么,有些事例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恰当的。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强调采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事例,这样更接地气,也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完“生产理论”后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厂商,并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商业竞争。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篇4

关键词:机会成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博弈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事情都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又有趣的学科。下面,用我学到的一些道理来解释身边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恋爱。在享受爱情的甜蜜的同时,你是否想过,不掺杂利益的、纯美的爱情也会和经济学扯上关系。或许你会觉得恋爱与经济扯上关系是对爱情的亵渎,但是,其中的分析也有它的道理,可能会对你的行为选择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下面来看一下恋爱中的经济学道理。

一、恋爱的机会成本

在大学里谈恋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谈恋爱的人从总体来说仍是少数,下面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谈一下,为什么大学不谈恋爱。

机会成本是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所有东西,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时间、物品、劳务、情感。现在来看看恋爱的机会成本有哪些。

首先看一下在大学期间的谈恋爱所需金钱成本。谈恋爱不可避免的是两个人想要时时刻刻的在一起,了解彼此的情况。但是这在现实社会是不可能的,因而只能通过手机等来联系,时时刻刻获得对方的消息。这样一来,手机话费就成为恋爱人群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相对数量较多的费用。另外,谈恋爱的年轻人,一有时间就会聚在一起,对于异地恋情况,两人见面需要来来去去的数额不小的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路费。逢年过节,不管是情人节、圣诞节,七夕春节还是元宵节都要互相赠送礼品,为礼品成本。男女朋友还要时不时的去外面吃饭,两人一起出去玩、买东西,是一种日常开支成本。

另外,整天跟恋人在一起,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你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这是一种时间成本。整天陪着恋人,必然会影响到跟其他人的交往,即日常的交际活动,影响人际关系,跟朋友、亲人的感情;当两个人发生矛盾、冲突,吵架分手的时候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这是一种情感成本。而谈恋爱获得的是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得到的是自信心,来自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减少了孤独感,这些也可以从朋友、亲人那里获得。

综上所述,谈恋爱的机会成本包括话费、路费、礼品费、日常开支等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情感成本等等。如果只顾着谈恋爱而忽视了其他,影响了学习等其他东西,机会成本还不只这些。而放弃谈恋爱的机会成本只是那些心理上的满足和爱情的甜蜜,而且这些东西还有其替代品——亲情和友情来替代,所以,我想是因为谈恋爱的机会成本太过巨大,其收益远远小于机会成本,很多人选择在大学期间不谈恋爱,而是专注于学业。很显然,这是明智的。

二、恋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一般来说,恋爱过程是这样的:两个人互相有好感,互相喜欢,或者一见钟情,进入热恋阶段,两个人都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山盟海誓、海枯石烂都发生在这一个阶段。男生对女生千依百顺,女生对男生仰慕倾心,两个人体验着恋爱的美好感觉。但是,当时间久了之后,双方之间开始有争执、摩擦、冲突,这时候的爱情不再像一开始那么美好,两个人或许都开始对对方有意见,当矛盾升级到一定程度而不可调和的时候,两个人可能面临分手。于是,身边的男男女女分分合合变得很常见。

另外,对于有过多次恋爱经历的人来说,初恋的感觉是最美好的。我们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小。把爱情看为商品,爱情所带来的美好感觉为效用。随着时间的增长,爱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恋爱中的男女会觉得爱情越来越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也许并不是因为某一方移情别恋,只是两个人的感觉不如原来好了,也会彼此选择分开。所以恋爱中的男女会由热恋发展到分手,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同时也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初恋总是最难忘的。因为初恋带给人们的爱情的感觉是最强烈的也就是说效用最大,而随着恋爱次数的增多,也就慢慢的“麻木”了,每一份爱情带来的效用越来越小。这也体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其实不仅仅是爱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第一次带给人们的新奇感和热情激情总是后来的多次所无法比拟的,第一次总是最难忘的。这也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发挥作用。

三、恋爱中的博弈

恋爱中许多现象都涉及到博弈论的知识,甚至可以说恋爱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博弈论译自英文“game theory”,直译是游戏理论,但是博弈并不等于是游戏。博弈是一种策略的选择,在生活中,面对多种策略、多种选择时,要在多种策略作出决策,从这些策略和选择中选出相对于其他来说对自己较为有利的一个,在恋爱中同样也会面临这种情况。下面通过恋爱中经常会发生的两个情况来分析一下恋爱中的博弈行为。

前面已经提到,恋爱中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电话联络。但是经常会有电话打到一半掉线的情况发生,当电话打到一半掉线时,博弈开始了。首先,双方都有两种选择:马上打过去或是等待对方打过来。如果双方都选择等对方打过来,那么就会一直等待下去,俩人没办法继续聊天;如果双方都选择接着回过电话去,则也无法聊天,双方都是占线;如果一方选择打过去,一方选择等待,则聊天可以继续这种情况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个事件两个均衡:一是男生打电话,而女生等在一边,另一个是女生打电话,男生等在一边。一般情况下,恋爱中的男女通常是主动追求者打电话。

第二个情况是恋爱中我们都不希望发生的,那就是背叛。这是恋爱双方分手的一个很普遍的原因。当感情出现危机时,双方策略均有背叛和不背叛两种。一种情况是双方都不背叛,共同弥补感情;一种情况是一方背叛,一方不背叛;还有一种情况是双方都背叛,和平分手。这时有两种均衡:双方都不背叛或者双方都背叛。最佳策略应该是双方都不背叛,共同弥补感情。但对于失去信任的恋人来说,这个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是双方都选择背叛。这个就类似于“囚徒困境”。

如果两个人谈了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分手而不是继续在一起,那么之前所付出的所有的时间成本、感情成本、物质成本都无法收回,就都变成了沉没成本。

综上所述,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是件得不偿失的事,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一种对时间对情感的浪费和不负责任。作为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要成为社会精英的我们,是不应该把精力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面的。我们应该专注于学习理论知识,研究学问,而不能把美好的青春荒废掉。(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管理人才;培养;微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有区别的,但经济学是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学思想的萌芽、理论发展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教学是不同的,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主要是关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研究,侧重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学科的经济学侧重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体的研究,主要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服务,注重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方式和理论运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实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1)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必然性,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最终形成经济理性思维和认识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将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认清管理活动中经济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2)后继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中都会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如统计学中需求曲线的拟合、指数分析,市场营销中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和原则,财务管理中成本分析、筹融资决策、投资理论,战略管理中环境与条件的分析、博弈竞争与战略选择,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中的最优化分析、设备经济管理、库存管理,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关税理论等。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工程得到具体运用和发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为管理学中经济原则的体现。而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更是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管理成本与激励约束、厂商的竞争与合作等诸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的依据。

2 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经济学被称作“沉闷的科学”、“最难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也表现出应用能力较差。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结合

微观经济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本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灌输式的课堂讲授,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中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肩负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又要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好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原理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微观经济学教学与管理专业结合

首先,教师应对管理学科及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在讲授时联系相关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学科背景下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适用与内容的选择。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这本教材是国家级优秀教材,系统、规范,但由于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时,就显得内容过多,程度较深,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管理专业有选择地讲解,重点介绍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

第三,采用专题形式介绍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出现融合趋势,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决策理论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管理学的企业组织理论中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发展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问题、组织中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契约机制和契约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中的成本、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正是依赖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与博弈论。因此,采用专题形式介绍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逢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诣远.管理学科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及未来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1):121-123.

[4]黄钟仪,刘蓉.经济学传授中的思想与技术[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6):56-59.

篇6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篇7

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关键词:经济学;数学化;实证化

作者简介:周志太(1956-),男,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经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0-0008-03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 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 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③ 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篇8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篇9

关键词:经济人 对立统一 效用 盈不可久 经济模型

我国哲学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部分是关于人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本质上就是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学科。两者之间殊途同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是极有价值的。

《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老子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抽象的,是无形的,是指客观存在都有着规律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任何事物都脱离不了“道”,《管子》中提到过“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用的话说就是真理具有稳定性。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也有着“道”,无论是人的偏好、效用、选择、需求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一、微观经济学的哲学视角

(一)经济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

我国哲学的二元论认为“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即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西方经济学中假设经济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指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环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做出判断,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经济人假设”体现出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从而反映了西方哲学观念中的人对物质的追求。这种假设是有作用的:在研究问题时,使矛盾的次要方面先排除,主要方面得以体现,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研究消费者选择商品达到效用最大化时,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就只考虑了消费者理性自利的一面,从而得出“边际替代率MRS=两种商品边际效用的比MU1/MU2=两种商品价格的比P1/P2”,最终会得出消费者会使每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相同。这种结论是有意义的,它使我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达到最大的满足。不过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是种假设下的结论。

佛理中认为人性有着贪、嗔、痴,从而执著与世俗欲望,形成了对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现实生活中,人不可或缺的有着非理性的成分。经济人应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生活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比如消费者把其有限的收入用来购买商品时,不排除至少有1种商品受到广告、包装或者是推销员等非理性成分的影响,等使用了商品之后,才会对商品做出评价,理性成分使自己知道这种商品给自己带来的效用,随着消费者认识能力的提高,欲望驱使下消费者会考虑同等价格自己更满意的商品,等下次购买时就会关注更多的商品,所以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共同作用的过程概念。

(二)“盈不可久”思想的经济学应用

《易经》中乾卦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意思就是太高亢激昂了就必定会后悔,指的是事物达到某种程度后必然出现某种新特征以阻碍这种程度的延续。我国学者通过对《易经》各个卦单独变化以及卦与卦之间变化的研究,得出了“物极必反”,从而生出了中庸之道。乾之极为坤,泰之极为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为了维持某种特征,就不能达到最大饱和的状态,即“盈不可久也”。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有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边际效用=0时,也就是效用最大化的状态了,如果继续消费,就会出现效用递减。这其实就是说明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是无止境的,多多益善是在达到极点之前的限度内成立。用说就是凡事都有个“度”,这个度在经济学也很常用,比如学校食堂管理员必须考虑其他食堂的价格,以及周边餐馆的影响,把价格放在合理的位置。如果价格太便宜,可能会面临亏本,如果价格太贵,可能到最后连1个人都没有去光顾的。

比如某些垄断性产业,如提供网络服务的全国性公司。对于有些人来说,上网是生活必需品,在这个用户的“保留价格”内网络价格上涨,这些人上网的时间至少都会维持在生活必需的时长,从而不会出现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现象,同时网络公司为了经营不会把价格提高超过用户的“保留价格”,也不会使其设计的价格最终盈利低于成本。再比如对学校食堂的米饭价格来说,假设学生主食为大米,且没有替代品,而且学生购买米饭只用在自己一次用餐的用途上。食堂米饭价格再怎么涨,学生对米饭的消费量都是一定的,这就是学生对米饭的需求底线;然而食堂米饭价格再怎么跌,学生的消费量都不会超过其吃饱的状态,这就是学生对米饭的需求饱和。

(三)经济模型本质是主次抽象思维

微观经济学中都有各种假设和各种模型,比如经济人假设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内生性,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经济学家运用数学工具建立了各种模型来抽象地描述经济现象,然而这些模型都是把经济行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来研究。不少学者批评过这种研究方法,还举出不少社会中的反例来证明其局限性。其实假设和模型都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社会现象中的局部或者阶段性的描述,以及对人的行为限定性,来研究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一个可以描述社会所有现象或者人类所有行为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假设与模型的运用就是在于先抽象的表述经济现象中主要因素,如果理论符合了经济现象,就是说主要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果理论不符合了经济现象,就是说在次要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如博弈论理论囚徒困境模型中,单次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双方选择(坦白,坦白),无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抵赖,抵赖),有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如果现实中出现单次博弈双方选择不是(坦白,坦白),重复博弈又出现了其他情况,这就说明是模型外因素影响了博弈的结果,比如双方没有被隔离或者两个囚徒是一家人,都相互关心对方。那么此时如果再考虑双方的博弈,模型外因素就会变成主要因素,成为模型内因素,从而对结果产生影响。此时可以看出其思维方式是主次分明的考虑问题,如果次要矛盾产生大的影响,则次要矛盾就会加入主要矛盾来考虑,这恰恰证明假设和模型的价值。

二、对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态度

《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卦“用六,利永贞”。龙象征着有能耐,有很大作用的东西,比如知识、财富、权利等等。用九,就是把这些东西当成工具,“用其道而不为其所用”,这样“见群龙无首”,而是以你为首,才是“吉”。用六,就是在运用这些知识财富的时候,也要让自己成为配角,去学习发现当中的客观规律性,以找到有价值的地方,这样才能“利永贞”。

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把观察到的行为限定在某个模式内,它所追求的是阶段性与局部性的适用,而不是对微观经济主体所有行为的解释。所以我们就应当辩证地看待它,既要学习它有价值的地方,也要把它当成工具,且不能机械式的按照它的模式来比较微观经济体的所有行为。告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费者的研究,归根到底,是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出版社,2006

[3]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10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绝对利益说和比较利益说的异同及启示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自有贸易,数量在增加,质量在好转,其中各方的博弈也愈发激烈,提到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就不得不提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它们的理论依旧是自由贸易论者手中强大的武器。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绝对利益说和比较利益说的异同及它们对当代世界贸易的启示做一个简浅的分析。

一、绝对利益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一)绝对利益理论的概念和理解

绝对利益 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若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如果我们对此进行1:1的商品交换,则英国获得了1单位的酒,本国剩余了1.7单位的毛呢,显然本国对毛呢的消费将会增加;则葡萄牙从英国获得了1单位的毛呢,本国剩余了1.375单位的酒,显然本国对酒的消费也将增加。从两个国家的总和来看,毛呢的产量和酒的产量都得到了增长,也就是说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绝对利益论的特点:

(1)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2)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

(3)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绝对利益说的局限性。亚当斯密是主张自由贸易政策的,主张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这种主张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突破封建统治对生产力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它具有局限性,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上述分析就无法解释这一种情况。可以说绝对利益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这就引出了接下去要论述的比较利益学说。

二、比较利益理论

(一)、概念及理解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二)简评与局限性:

比较成本理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其科学性的一面突出表现在该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的思想。它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或低的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的思想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这就为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做了理论上的证明。这种思想是现代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它具有普遍意义,在其他问题上也是可利用、可借鉴的。正因为如此 ,虽然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比较成本说至今仍然是世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方法论上的缺陷,即以静态的短期的观点分析问题,缺乏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它所反映的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利益,为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服务。

三、绝对利益说和比较利益说对当代贸易启示:

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国贸易的启示与影星可以理解为有以下几点:

1.参与贸易的各国,不应以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为参与分工的基础,而应该以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为最基本的前提。即使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有绝对优势,但是生产葡萄酒并不是葡萄牙的最佳选择,因为生产毛呢对葡萄牙来说有最大利益。

2.绝对优势说和比较成本理论使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因为一般穷国只在低智产品生产中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

3. 每个国家都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即使在高新技术产业有绝对劣势或比较劣势,也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贸易繁荣的今天,面对现代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两个理论也都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对两者的浅显分析,最终的结论是认为当今国际分工还是应该依据最佳利益原则,使贸易国的利益达到最大。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浅谈西方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生活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社会科学 社会环境 指导生活

前言

刚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时以为这又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老师只是讲些空洞的理论,可是在通过学习这一门选修课之后,却发现这门学科其实很实用,和现实生活联系的很紧密,虽然理论性很强,但是联系实际生活的话还是容易理解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实际的例子都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以下为部分例子。

一.由供求均衡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与企业和政府的需求率和签约率成反比的走势,每年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相对而言,大学生的签约率却在不断下滑。我国的高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规模,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企业和政府实际所需求的多很多,即劳动力相对过剩。

从微观经济学来分析,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是劳动的供给方,企业和政府是需求方,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导致供过于求,供需不平衡。

对于需求方来说,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综合企业的成本收益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政府根据各级部门工作开展的需要和人事部的结构来招聘所需的毕业生,也就是说需求方都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决定最后招聘所需要的人员数目。如果从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看的话,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供给方就会通过降低价格等手段来夸大需求,以实现供求均衡,但在现实中肯定不可能,作为需求方的企业或者政府显然不会扩大需求量,因此,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相对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形势很严峻。

虽然我国总体的劳动力相对过剩,处于富余的状态,但是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工科类的学生相对较少,一些第三产业仍然缺少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供给方的大学毕业生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

由此可见,大学生不能只是去想就业的困难而对未来没有了憧憬,因为虽然我国总体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但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就业带来的种种问题,调整好心态,迎接挑战,努力学习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规划自己的未来,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由垄断与竞争看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

可口可乐作为外国的品牌想要收购中国的汇源果汁,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获得通过。中国商务部经过一系列的审查认定,汇源被收购不利于我国国内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影响我国市场的竞争力,关系到国家利益。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汇源这个在我国还算有点名气的饮料企业如果再被收购,外国的企业将可能控制我国大部分的饮料市场,最终形成对一个产业的垄断,危害到我国饮料果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后的市场份额虽然只有百分之二十几,但却足以产生限制和消除竞争的效果,不利于我国果汁饮料产业的健康发展。反垄断法上有明确规定: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也构成垄断行为。因此如果收购后的实际效果会限制甚至排除竞争,按照法律这也是构成垄断的。可以想象,一旦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成功,可能会借助于其在碳酸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集中限制国内企业在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国内的中小型果汁企业将会受到威胁,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也将受到限制,自主创新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最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没有获得通过,体现了我国的

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保护民族产业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是反垄断法的宗旨,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形成良性竞争,保护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市场垄断,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的发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有利于我国果汁饮料市场的良性竞争发展,反对市场垄断,构建我国果汁饮料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促进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由利润最大化来看食品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衣食住行是我们最根本、最首要的生理需求,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可是面对我国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现状不禁让人胆战心惊,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成为日益严峻、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2008年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的超标到最近蒙牛牛奶中黄曲霉素的超标,霉变的大米、瘦肉精、苏丹红事件、福尔马林等等一系列的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对食品都产生了恐惧心理,确实令人担忧。

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从企业来看,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疏忽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丢失,错误地理解微观经济学关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在这个追逐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很多商家都片面的追求企业的利润,采取各种手段来获取最大利益,片面的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不择手段的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思想的背后,其实质就是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危。企业的社会责任才是基础,一旦缺失了社会责任,企业的利润只是暂时的,企业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企业长期的发展。

因此,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道德和责任问题,应该在自身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不违背社会道德的前提下,通过开发新的技术来降低成本等合法的、合理的、不违背自身责任的方法去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厂家要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追求最大化利润。

一个追求利润的组织,无论企业怎样去宣扬自身的道德诉求,它最终必须能够用所得的利润去回报股东和员工,否则它就无法生存下去。但是同时也有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的企业,最终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更不可能成为一个行业的排头兵。因此面对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中国的企业,最重要的是提倡全面的道德管理,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员工,以更强更有力的创新力,打造属于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要注重道德的力量,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四.由博弈论看商业广告战

在商业活动中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合作。面对激烈的竞争时,要懂得从双赢的战略出发分析问题,寻求协作的技巧,才能避免蒙受更多的损失。商业活动中经常会折射出博弈论的影子,下面以广告竞争为例。

两个公司的商品互为替代品,相互竞争,因此两个公司的广告必定会相互影响,如果一个公司的广告容易被顾客所接受,则另一个公司的收入将会受到影响。如果两个公司在相同时期发出质量内容方面都类似的广告,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也在增加。但是如果不提高广告质量的话,顾客减少,收入就会被对方夺走。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两个公司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两公司相互合作,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二是增加自己公司的广告支出来提升自身公司广告的质量,从而压倒对方公司。

下面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广告战。说到博弈论,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囚徒的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对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商业中的广告战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的例子,试想一下,如果两个公司都不信任对方,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相互合作,即背叛成为支配性的策略时,两公司将会陷入广告战,而公司广告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两个公司的利益,这也就是陷入了囚徒困境。而在现实中,要两个相互竞争的公司达成协议确实比较困难,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缺乏合作意识,多数的公司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两个公司只是理性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没有从双方共同的和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而造成两败俱伤,如果他们能够相互合作,互惠互利,最终可能会实现对两者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

要想走出囚徒困境,不受到其牵绊,就要实现双方的合作,最终实现双赢。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双赢是现代社会商业界中经常会提到的字眼,而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血腥的商战中,很多公司都会陷入类似于囚徒困境的两难境地,在困境面前,需要的是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彼此的信任,如果彼此都存在有私心,一味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最终将会得到对双方来说都是最糟糕的结局。因此在商业活动中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合作,需要双方的信任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双赢。

结论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的问题,都是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去解释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冷静而又经济的头脑,更加理智的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去规划未来的生活,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会用经济学理论来看待现实社会问题,在生活中发现经济学的奥妙,更理性、更科学地融入社会,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更好的主宰人生,在学习中和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费方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P706P733。

【2】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版)

【3】 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篇11

[关键词]市场 微观经济 市场营销 经济

本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而出现的市场营销,它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包括人们的选择行为,这便是本文为何要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去市场营销所在,以期营销决策中将出现一些定量化的运用。

一、寻求潜在客户

你的产品或服务要销售给谁,(这是营销循环的第一步)谁有可能购买你的产品,谁就是你的潜在客户。

1.分析需求

确定谁是潜在客户,就得分析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在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商家可以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不能凭空创造。甚至可以通过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影响实现上述需要的欲望,而需要的欲望就表现为需求。

有效的需求必须具备2个基本要素:主观上要满足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即用得着;客观上要受到消费者收入预算的制约,即买得起。具体来说,需求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它遵循需求法则,受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主要是替代品和互补品)、人口数量、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需求曲线的变动。

2.需求的量化---弹性分析

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用弹性来定量化。弹性有多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在这里主要探讨人们长熟悉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我们的营销策略就不同。对于需求弹性大于1的商品,提价会导致价格的上涨幅度效应小于收益的减少幅度效应,因而最理智的营销者应该采取降价策略;对于需求弹性等于1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变动影响不大,理智的营销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价或提价策略;对于需求弹性小于1的商品,理智的营销者应该采取提价策略。

3.需求价格弹性的求解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减的百分比之比。

比如:在某段时期,某商品价格由5元降为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为130元,则该商品的营销策略应该是降价,因为它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

在计算弹性的时候要注意基期选择,价格的变动资料与需求量的变动资料,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销售统计资料获得,但要注意变动情况的计量口经要保持一致。

由此可知:确定谁是潜在客户,不仅要看他有无购买能力,还得分析其需求欲望,需求欲望的大小可以借助需求弹性来量化,需求弹性的大小可以引导营销策略。因而适当的营销策略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既是客户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客户购买的要素。对商家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客户,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客户。因此,使客户满意是商家赢得客户,占领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

客户满意是指对一个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客户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1. 客户满意度的测定

为了能定量地进行评价客户满意程度,可对客户满意分为七个级度,给出每个级度得分值,并根据每项指标对客户满意度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加权值,这样即可对客户满意度进行综合的评价。

例如,某企业对其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服务、包装、品位进行客户满意调查,按七个级度,从很满意到很不满意的分值分配如表: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不同的,加权法为58.5,接近于满意水平,而简单分值法仅为36.67,处于较满意水平。而实质上,客户对产品的总体感受应是满意水平。所以利用加权法更能准确的反映客户的满意状态。加权法的加权值,商家可以根据经验、专家评定或调查等方法进行确定。

2.提升客户满意度

首先我们从下面一个案例分析入手:

一个商人用4元钱一斤批发来的梨。他会分出三种:一种最小的和有毛病的,卖3.8元一斤;一种中间的,卖4.6元一斤;最大最好的卖6元一斤。“梨3块8一斤了!”低于批发价格的叫卖很快就会让大家蜂拥而至。这提高了客户的欲望,会使其产生一种购买动机。小商通常会问你:“你买梨是干什么用?”这是在扑捉你的行为意向。一些不讲究的客户围着小商,在3.8一斤的的梨里挑三拣四,这会提升一些客户的从众心理。 如果看你穿得西装革履,如果得知你买苹果是为了看病人、送礼,他会告诉你买4.6元或6元一斤的才有面子,这是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提升满意度。

有经验的小商,知道让客户在买什么(便宜的,还是一般的,或是最好的)之间做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最终的结果就是50%的梨卖了4.6元,25%的苹果卖了3.8元,25%的苹果卖了6元。而且很快就能卖完。而不懂营销的小商,是让客户在买与不买之间做选择。4.2元的价格被客户挑来选去的卖到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堆烂苹果。

所以生活告诉我们:给孩子和朋友送礼物,分批分次的多送点,一定比一次性送前者总和要让他们感觉爽;出了很多倒霉事,你千万不要一一汇报,报个总数就行了。商业告诉我们:商家做广告,特别是面向家庭主妇的电视广告,那种让您限时拨打的免费电话,购物免费送东西的,一般都送您几件便宜货,而不是一件贵的东西;推销一件产品,推销人员应该是指向客户报一个项目总价,不是单独强调某一个项目的价格,这让您觉得对于买东西,总开支没加多少;你买东西的时候,交完了款,再给您送送点小礼品啥的,您一定很高兴吧?(买东西前给再多,客户也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完后给一点点,也会认为是额外的获得啊,这样的小礼物对于增加客户满意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有多个经济活动均涉及到收益/甜头/好处,尽可能的单列他们。如果有多个经济活动均涉及到开支/损失/霉头/灾难,尽可能的合并他们。

由此看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就正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提升消费者剩余。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决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微观经济学中提升消费者剩余途径有:(1)消费者利益应是政府规制政策的目标;(2)放松管制,鼓励竞争;(3)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4)合理的宏观税负是增进消费者剩余的有效途径;(5)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这些也无不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经验之谈。

三、合理定价

商家为了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进销售收入的增加和利润的提高,必须给其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影响定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定价目标、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等。

在销售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卖方趋向于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趋向于付出最少的金钱。

(1)卖方给出实价,双方都不讨价还价。显然,这对买方是极有利的,但这将导致卖方生意没有继续营运的成本,时间久了,商家自然亏本,退出市场。

(2)卖方要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不讨价还价。这时卖方处于优势,买方就会感到商品的质量于价格不符。没有人会明知吃亏还持续买下去。若卖方一直不降价,长此以往,买方也会因为价格太高,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而不再购买商品。

(3)卖方要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要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卖方能够满足自己定高价的倾向,买方也能满足自己压低价格的倾向,两者都感受到了彼此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可能。

1.价格博弈

市场就是以适当的价格出售商品,低于这个适当的价格,卖方就会停止出售这种商品;高于这个适当的价格,买方就会停止购买这种商品。由此可见,市场活动就是买卖双方的博弈活动。

人们在购买东西杀价时,绝大多数商家都会和你讨价还价的。这是因为在双方的博弈中卖方处于为商品定价的优势地位,他们通常会为自己的商品定个最高的价格。相反,消费者因为不知道进货价格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家逐利本性的怀疑,就会促使不断地用砍价来测探商家的心里底线,进而摸清最贴近物品真实价格的价格。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方打听,货比三家才能探测到商家的底线。

2.价格歧视

价格制定的垄断者,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如果这些不同价格并非因为成本不同造成的,这就是价格歧视。比如:在风景旅游点对外国游客和国内游客收取不同的门票;同一商品的外销价格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售价;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价格不同,高峰时段用电和低峰时段用电价格不同;电影院对学生实行优惠票价,对成人实行标准票价等等。

不过采用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客户没有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3)竞争者没有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4)细分市场与控制市场的成本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而得到的额外收入;(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客户反感而放弃购买,影响销售;(6)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违法。这样商家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四、总结

市场营销过程中包括了许多微观经济原理。对消费者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潜在客户;对消费者剩余分析,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对博弈论的探讨,可以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价格歧视的理解,会明确商家的良苦用心;对消费者均衡的探讨可以找到消费者的最佳购买组合;等等。并且利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定量分析手段,还将推动市场营销活动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亚均.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21.61-65.143-146

[2]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32.233-249

[3] 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7-61.130-132

[4] 李燕,周德群.中小企业e化之路如何走[J].企业经济,2002(6)

[5] 何自力.经济学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理论与现代化,2000(1)

[6]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

篇12

【关键词】初步博弈论,基本理论,日常应用

前言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为达到取胜的目的而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的思想。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最初主要研究象棋、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一、博弈论的概念

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这里,策略性环境是指,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策略性决策和策略性行动是指,每个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二、博弈论的类型

博弈论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即“同时博弈”和“序贯博弈”。前者是参与人同时进行决策或行动的博弈,后者是参与人的决策和行动有先有后的博弈。这里,所谓的“同时”或“先后”主要是看参与人在决策时是否知道其他参与人的决策,而并不一定取决于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当然,除了上述两种基本的类型,还有其他不同的分类方式。

三、博弈的要素

博弈的目的是利益,利益形成博弈的基础。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经济人或理性人的目的在于使收益最大化。参与博弈者正是为了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相互竞争。也就是说,参与博弈的各方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关系,以争得利益的多少来决定胜负,一定的外部条件又决定了竞争和对抗的具体形式,这就形成了博弈。博弈的要素大致上可以包含以下四点:⑴2个或2个以上的参与者;⑵要有参与各方争夺的资源或收益;⑶参与者有自己能够选择的策略;⑷参与者拥有一定量的信息。

四、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正如王春元在其编著的《博弈论的诡计》中所言“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既可以用数学工具来高度抽象地表述,又可以用日常事例来具体说明并运用。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

在博弈论中,一个著名例子就是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警察怀疑甲乙两人作案,但他们手中并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并分别告知两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犯罪事实的认定及相应的量刑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供认。

两名囚徒面临的选择及带来的后果组合可以查看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知道:每个犯罪嫌疑人都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供认或不供认。而且,每个犯罪嫌疑人选择的最优策略不依赖于同伙的策略选择。基于人是理性的这一前提,由于犯罪嫌疑人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最理性的博弈策略,就是选择供认。这时的策略,可称之为占优策略。不管甲乙两人谁供认,都将得到减轻惩罚的结果。显然,这一策略一定是所有其他参与人选择某一特定策略时该参与者的占优策略。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采用优势策略得到的最坏结果,并不一定比采用另外一个策略得到的最佳结果要好。

除了上例,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譬如:重复博弈的应用。以我国俗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来说,在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策略是一报还一报。重复的博弈理论导致了合作的产生,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合作的继续,因为合作的代价是建立在损害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如果个人放弃未来收益或背叛当前收益大于未来收益则背叛风险将仍然存在。

五、博弈论的局限性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必定是不完全的,任何理论都包含了既不能证明为真也不能证明为假的命题,对这个世界的最好描述可能只有其本身。”博弈论也是如此,其基本假设之一就是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的人是指行动者具有推理能力,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因为人类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具备完全理性,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和信息。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去寻求所有信息,企图做出最优决策,有时反而是最不理性的举动。

六、博弈论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并被各社会科学所应用。

博弈论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和全新的思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逊如是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价值的人,你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这样说,要想赢得生意,不可不学博弈论;要想赢得生活,同样不可不学博弈论。

参考文献:

[1]王春永(2007.1).博弈论的诡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M]

篇13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学;经管类课程

[作者简介]宋结焱,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C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97―03

2003~2007年的五年时间里,笔者先后以在读硕士、外教助理、主讲教师的身份参与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战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博弈论”等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三种角色的体验,近十门课程的参与,使笔者对双语教学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学目标定位

作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双语教学在国内高校的推行无疑是发端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实。2002年,为进一步从政策上保障双语教学“有据可依”,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对“双语教学课程”作了统一界定,即双语教学课程是指授课课程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

显然,“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学科中将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其目标定位并非以往单一的学科目标。高校双语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学科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其中,学科目标是指完成非语言类学科的专业教学;语言目标是指将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用外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思维目标是指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值得强调的是,所谓的思维目标远非一两门双语教学课程就可以实现,现阶段高校亟待完成由双语教学课程群建设向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转变。国内一般高校,除少数重点大学外,其双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试点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期(2001~2002年)。鉴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在此探索期,基本上是有什么师资上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非常普遍,谈不上课程群,更谈不上课程体系。第二阶段是双语教学课程的巩固期与扩展期(2003~2006年)。在此阶段,基本告别了试点课程的“孤军奋战”局面,已然启动了双语教学课程群的建设,但更多的是基于质量和数量的视角,少有系统视角。第三阶段是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期与完善期(2007~2010年)。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并非几门课程的简单相加,其设置理应讲究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本质上讲双语教学是高校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这就要求:一方面,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与专业类其他课程应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与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应相互融合。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课程的多重教学目标客观上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良好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具备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还要具备求真、求善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对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还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高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渠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外语教师的“专业强化”式;专业教师的“外语强化”式;“筑巢引凤”的引进式(可考虑引进国内培养的优秀研究生、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外籍教师或专家等三类对象);“虚拟共享”的跨地合作式。就笔者参与的双语教学课程而言,“战略管理”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分别由学校高薪聘请的两位外籍专家担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则分别由在美国学成归来的两位博士担任。此四门课程的师资来源同属于上述的“筑巢引凤”引进式,其余则都属于专业教师的“外语强化”式。

具体到笔者所在的西部高校:(1)现阶段双语师资应以自身培养为主,以“筑巢引风”和“虚拟共享”为辅。经验表明,“筑巢引凤”引进式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如留学博士的示范效应、外籍教师的外溢效应),“虚拟共享”合作式则是“借鸡生蛋”。这两种方式在双语教学改革的初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语师资的不足,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高校双语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长远看,西部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应立足于外语教师“专业强化”式或专业教师“外语强化”式的自身培养模式。(2)独木不成桥,双语师资有赖于梯队建设。鉴于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努力建立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双语教学队伍。一方面,围绕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双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从制度上保障双语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等活动的定期组织,为双语教师交流教学体会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以精品课程建设或国际化合作办学为目标,规范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中各子课程的梯队建设,并注重专业教师与外语教师的合理搭配。(3)双语师资只能诞生于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双语教师所需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教学方法等均离不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应抓住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机遇,使每位双语教师每学期有一门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如今每学期半门双语教学课程的实践,不利于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的巩固。(4)双语师资的培养需要加强资金投入。近3年内应有计划地资助双语教学与研究中心成员参加留学预科学院“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IBTQ)”的课程培训、教育部“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暑期集训或国内其他培训中心(如华东师范大学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的短期培训,有条件的可逐批选送双语教学与研究中心成员参加国际性会议或到国外进修。

三、学生因素分析

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课功底和外语能力等素质构件,也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基础。根据双语教学的阀限理论(the thresholds theory),双语教学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的双语水平均达到中级层次,同时要求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力争达到高级层次。

就笔者参与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双语教学课程而言,并不存在“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一则因为同期开设的还有两个

中文班,可供近300名学生选择;二则选择到双语班学习的逾百名学生大多是英语学习兴趣大、听说能力强的学生。与此不同的是,“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战略管理”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由于并没有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高低采取分班制,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些外语基础比较好同时又对外语感兴趣的同学学习十分投入,而那些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对双语教学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有鉴于此,笔者在“博弈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除正常开设教学l班和教学2班(外语授课比例50%~60%)外,还特别针对未通过CET-4的68名学生,开设了教学3班(外语授课比例10%~30%)。此种分班制立足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学科损伤”。从最终的学生评教结果和专家评教结果看,此种分班制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支持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今后,随着自身素质构件的积累,在坚持“外文教材+外文板书”的原则下,笔者将进一步尝试该门课程的“三层次分班授课模式”,即细化双语教学班的层次,将教学1班的外语授课比例提高至80%左右,直至实现最终100%的纯英文授课目标,授课对象初步定为已通过CET-6的学生。

四、其他因素分析

1.外文教材。早期,学界一般都主张,双语教学应当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影印版),认为“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学科知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而近年来,“双语教材的本土化”问题受到特别关注,如2005年,受教育部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专为中国双语教学定制的教材(首批为会计、金融和经济学三个专业系列,均由国内经验丰富的教师按照中国双语教学的要求改编)。笔者认为,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来看,这些系列教材应该说更加适合于中国本科双语教学的实际。可以有效地避免单本原版教材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此外,因为本科教育段双语教学课程,大多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上半年开设,而此时段恰恰是学生课业负担最重的时段,也是受考研、找工作等压力影响最大的时段。从学习效果来说,改编后的图书由于配有中文导读,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在双语教学中大量采用图表、数字、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利用可视可听资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双语教师(参与人之一)应在教学博弈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人之二)的积极性,通过案例和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博弈论课程实践中,笔者尝试性地设置了“20m小组课堂报告”环节,学生通过对“囚徒困境”、“智猴博弈”、“情侣博弈”、“猎人博弈”、“海盗分金”的情景模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终使得师生合作诚意、教学互动效果都远远超出了预期。

篇14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 理论地位 应用性质

一、引言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课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才作为研究生研究的专业学科而设立起来。产业经济学是归属于应用经济学中的一个学科。从国外传入我国时,已经时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它的理论内容,已经时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在实际经济交易过程中,是能够起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部分,产业政策与产业经济理论是一个整体,能够起到应用经济性质。

二、产业经济学概述

(一)产业经济学概念

产业经济学结合了产业分析和产业政策,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内容,是相对较新的应用经济学下的一门学科。从西方的相关经济学,主要从产业内外关系以及企业组织的结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因此产业经济学,主要是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可以称为产业组织学这个称号。在国际期刊上,可以看到国外经济学上和管理学的相关内容出发,作为核心的主要学科教学中心,高校主要相关的课程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加入微观经济学的讨论,同时注入计量经济学体现其应用性质,还要就是产业经济学,这些都是学生必考或者参考较多的课程。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国际发展

产业经济学理论,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提到注意市场分工以及机制等问题,这样的理论与英国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提出的经济规模效应,从垄断引起的竞争,提出一定的矛盾。这样的产业组织结构,就是产业经济学的重点。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经验主义,这是产业经济学的初步组织理论化过程。到了六十年代,提出的市场的机构和行为、绩效等,这些确立了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有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探讨,更多的西方学者,从产业组织的相关内容,结合了博弈论等相关内容,指出了产业经济学的战略性分析。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国内发展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参与者愈来愈多。到了九十年代,产业经济学理论到了这时,才进入高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有了许多众多的研究成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学科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精细化,这就促进了科目的发展。在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设置中,产业经济学从各个行业出发,按照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各研究机构和高校,都设定有相关的科目,产业经济学,也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逐渐受到重视。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

(一)从现代经济学科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学上看,产业经济学作为众多内容中的一个体系,内容较为完整。从经济内容体系中去看产业经济学,它随着经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也越来越规范化和广泛化。作为二级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性。产业经济学展示的是组织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有助于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潜在规律,更能够成为人们进行经济行为的工具。产业经济学理论,不仅从概念上,展示其专业的细化特质,更从其研究内容上,可以看出经济的产业分析的深入化。产业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更能够促进整体现代经济的发展。

(二)从微观经济学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产业经济学理论,也是对其深入和细化的过程。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细化分析,这些都是为了找到经济运行规律服务的。只有对各个研究,才能看到企业经济学的个体作用,更能够从社会发展中,找到其相应的经济位置,从根本规律出发,找到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组织结构地位,促进微观经济学的深入化和完善化,这也是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企业分工特点,相符合的一个特性。

(三)从宏观经济学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可以看到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政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性。这样的关系,不仅仅是促进作用,还有阻碍和停滞不前的时期。但是每个时期,都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相关的理论框架,从而发展经济。产业经济学从这样的整体出发,结合当前国民经济的特点,从而对经济结构能够起到广域上的整体量上的促进,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多样化和深入化。产业经济学理论,是能够和宏观经济学的个量上的促进,更能够多方面的促进。

四、产业经济学应用性质

(一)产业经济学理论经济性质

产业经济学理论,可以从其理论经济学角度出发,以经济学基础为导向,结合基本的研究规律能够促进整个经济制度的公平化发展,更能够提高经济理论发展的效率。从经济体制的合理性出发,从经济体制的相关功能,能够促进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更能够使得经济发展的模式多样化。经济模式和经济活动的相关规律,可以包含众多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让其更实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经济性质,就是结合实际情况,使其更加具体化和实用性增强。

(二)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性质

产业经济学在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其应用经济性质,从其研究的相关课题上看,产业经济学的性质,不仅仅包括规模经济的相关讨论,也不只是相关的竞争问题和垄断问题,其中相关合并和产业结构发展问题,应该注意到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应用性结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应该注意到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质,从国家的不同特点,地区的不同情况出发,应该是符合当地特殊的情况的。这样的发展过程才能够促进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性质,更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促进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性质的凸显。

(三)经济学理论对应用性质的影响

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从市场的经济出发,结合经济发展秩序,从社会的实用性出发,从而得到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各种经济哲学中的相关理论的有效性。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有用性质的凸显,是结合经济学理论而得出的。从凯恩斯的相关历史局限性,就可以看到经济理论哲学的发展,不仅从经济角度,更对社会角度,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经济结构也是根据经济学理论的有用性出发,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产业经济理论和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孟刚,蒋志敏.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