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及要求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及要求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及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及要求

篇1

一、有效教学目标的原则和要求

1.实施有效教学目标的原则。音乐课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和艺术性的课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体验感悟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更加需要有效的教学目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具体”、“明确”、“科学”、“多元”、“可测”等原则。所谓“具体”、“明确”,就是要求教学目标设置的每一个步骤,这些步骤如何调整,以及每个步骤所要达到的要求都是具体的、确定的。所谓“科学”,就是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保持特点、发现亮点。让学生既要学得会,也要学得好。所谓“多元”,就是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忠于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善于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并且善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丰富教学方法,使初中音乐课程多姿多彩。所谓“可测”,就是要求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效果是经得起学生认可和课后考查的。2.实施有效教学目标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音乐创造力,这就对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从教学主体的角度来讲,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表现形式。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教学目标在设计时应具有层次性和明确性,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讲,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渐进的。既能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音乐课程的要求,又能体现当代音乐的发展水平。各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循序渐进又自称体系,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另外,初中音乐课程的艺术性和体验性要求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一定要是具体的、可操作的。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和引导者,在具体教学实践时可根据学生特点向学生示范相关的目标行为,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时有章可循,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

二、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篇2

一、秉持新的教学理念

音乐审美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之后,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便成为支撑这一核心,实现这一核心的工具和手段,成为通向音乐审美之门的路。门和路就在那里,如何走上这条路,如何接近那个门,这些问题就是教师引导的策略和方法问题,是教师主导的核心内容,是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秉持音乐审美为核心,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鼓励个性发展的音乐教育,发挥音乐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作用的音乐教育,鼓励实践、鼓励创造的音乐教育,以文化传承,文化接触,文化感知的音乐教育。一切源自审美感受,一切溶解在审美体验之中,一切以美为开端的感受与体验,才是兴趣的起点,才是动力的源头。

初中音乐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转变开始,这是走向最优化教学的起点。秉持新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够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与之配套。南辕北辙,才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大失败,着力越深,错误越重。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有了新的理念还不够,没有行动,一切想象都是空中楼阁,不值得提倡。教学行为是实现一切教学理念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行为中,教师选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行为的执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提高尤为重要。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当今教学法中是比较有优势的,是比较新颖的,也是较为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要求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用上述教学法,能够极大地帮助初中生提升审美能力,学习音乐知识。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初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引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意识体验音乐美感。如学习苏少版七年级上册《希望与你同行》一课时,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朗诵《希望与你同行》的歌词,然后再配乐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启发学生对比探究朗诵和歌唱的各方面差异。引导学生探究配乐在演唱中的作用。可以小组探讨,讨论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感受,各抒己见,讨论几分钟后,鼓励学生将感受以总结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还可以给予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力度来完成这首歌的演唱,启发学生探索音乐演奏中或歌曲演唱中的不同音乐元素的变化,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感觉,以提升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和韵律理解。在后续的教学中,再辅以讲授法,讲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学习有导向性,让学生的思维走进教学内容,方向直奔教学目标。笔者通过这样的创新和观察反馈及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收效甚佳。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创新性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音乐创造力方面有所提升。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时,考虑到整本书的编写重点都在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音乐学习和审美鉴赏上。根据教材的写作意图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将这本书的内容视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建立一个较为大的任务,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音乐制成总表形式,任务是以完成表格的每一横向对比的任务项,如文化特点、地域地理条件、声音节奏特点等。每单元的学习,都要学生兼顾完成任务表格,从文化认知上,到所学歌曲上,再到感情引发上,对学生有全方面的统合效应。学生在完成任务表格时,容易形成宏观思维、大局观念,完成元认知。

三、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形式

篇3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积极作用

流行音乐作为最受欢迎的音乐种类之一,将其引入大初中音乐教学中必定会大大提高初中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初中音乐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然而,随着音乐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日渐趋于大众化。其中不乏有低俗、浅薄的流行歌曲,如果将此类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育中,必定会对初中生的欣赏角度、生活态度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现状

目前,引入流行音乐到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说明大部分音乐教学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然而,在很多初中学校却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音乐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上课时不能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学习目标。第二,学校教务处没有针对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制定适合的、详细的教学计划与方法指导。导致教师讲课无计划、无重点、无目标。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策略

1.明确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来的前提。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学习,引导学生们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学会准确了解歌曲的含义。准确掌握歌曲是描写人、记叙事、还是表达期望、赞扬某种精神等等。例如,歌手周杰伦的一首流行歌曲《蜗牛》,真是一首描写蜗牛、赞美蜗牛的精神的正能量歌曲。第二,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和体验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音乐态度,以及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例如《蜗牛》中,蜗牛虽然小,却有远大的梦想,并且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坎坷,为了梦想,蜗牛都坚定的向上爬。正如它的歌词写到的“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第三,从流行音乐中学习、借鉴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乐理知识,善于积累,学习作词、作曲的方法。

2.严格筛选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流行音乐作品。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是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其中,严格筛选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流行音乐作品是重中之重。对于流行音乐的筛选,需要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歌曲要有教育意义,能够对初中生的生活、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会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等优秀品质。第二,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流行音乐需要选择一些切合初中生成长,符合初中生心理需求的音乐。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一些有助于健康成长的引导。

3.多媒体教学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打造完美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教学,通过它形式新颖、教学直观的优势,已经逐渐进入到课堂上去。在我们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上,也可以引进这个网络技术,将多媒体教学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获取音乐知识、丰富音乐阅历、提高音乐素养的渠道。二者共同辅助教学,让学生体验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热爱,更加加快、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举个例子,在引进学习歌手张韶涵的励志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歌曲的MV,使得学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受到熏陶,多方面体会音乐的魅力,学习音乐的表现方式,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深刻的印象,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流行音乐作为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种类,将其引入到初中的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来说必然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再配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势必可以迅速的使学生喜爱音乐课,从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2.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视野,培养音乐创造力。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学生们主要学习的仅仅是课本中的涉及的民族音乐以及传统音乐,对其他音乐种类的涉猎很少。在打压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更严重阻碍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范围。因此,有效实施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来,一改课堂上清一色的传统歌曲,可以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充满活力;可以大大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视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综合质量。

篇4

关键词:初中音乐;快乐教学

众所周知,音乐课是实现美育教育的必修课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审美为中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音乐创造力。这是对音乐教育的改革,也是对广大音乐教师的挑战。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需要思考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式,探索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因此,构建适应新课改标准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的准备及过程

1.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的准备

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填鸭子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会降低其自身的音乐情操。在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前需要准备以下内容:第一,内容丰富的音乐教学材料,优秀的音乐教材在讲解过程中会提升学习氛围,通过贴近生活的资料,还能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音乐带来的乐趣。第二,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音乐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音乐教学目标展开深入的剖析,以便于产生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2.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选择与生活十分贴近的材料,音乐教学切忌采用说教式的方法,这样既无趣、又缺乏新意,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而选择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贯穿到整个音乐之中,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理解能力,还为教学增加了一定的艺术品位。第二个环节是适当的添设情景再现内容,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抽象的音符、音标有所疑问,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应用学生喜爱的曲目和影视作品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第三个环节就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为社会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二、优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感受音乐,感受快乐

学生可以从音乐作品的音律和形式中感受到音乐独特的魅力,这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情操和思想品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本,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魅力,在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中,向学生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魅力,从而使学生乐于亲近音乐、热爱音乐,达到“以美激趣、以趣促学”的良性循环。目前,多媒体设备已经进入教学活动,这是集音、像、形、文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和促进教学成效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和优势。如在教学《茉莉芬芳》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原版《茉莉花》和新版《茉莉花》,让学生进行对比,并在音乐声中向学生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茉莉花的小巧玲珑和素洁高雅,也在听歌中,感受到《茉莉花》在传唱中发生的变化,在音乐力度、音色的变换中,学生恍如身临其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学习态度积极,课堂教学成效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综合众多科目,找准相互关联,提高重视音乐程度

初中生的学业负担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把音乐的课堂教学当做短暂的休息场所,只要学会“唱唱歌而已”,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思想和态度。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净化心灵和思想的利器,音乐教学是应该值得学生重视的。“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创新理念之一,音乐不仅和语言、自然、社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舞蹈、影视、美术、戏剧等艺术学科也有共通之处。如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成了歌手王菲《但愿人长久》的歌词等等

四、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措施

1.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由于音乐在初中教学里属于副门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开展音乐的最大目的。但目前教学方法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培养学生没有明显的帮助。更有甚者私自占用音乐课时,使得学生的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其次,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新颖的内容,就无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自导自演’的情况。

2.针对目前问题采取的措施

篇5

【关键词】初中生 ; 音乐教学 ; 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37-01

1.初中音乐教学概述

作为成长的过渡时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既有自身的特性,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任何教育的开展都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初中生的特殊性,音乐教育应该融音乐性、娱乐性、知识型与技能型于一体,既要关注学生音乐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全面发展,为音乐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音乐中领悟美的内涵,在音乐课堂上获得审美体验;(2)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将音乐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要关注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3)音乐教育是一种开放性教育,应该遵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音乐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条条框框,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性。

2.流行音乐引入的意义

2.1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音乐一出现就以其风格多样,形态丰富吸引着广大的年轻听众。其通俗易懂、大众时尚、娱乐猎奇的特点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认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乐在青少年间受欢迎程度极高。然而由于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它并不像古典音乐,以艺术性为追求,而是以迎合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因而流行音乐包含的内容良莠不齐,而青少年大多缺乏筛选的能力,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反对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原因。因而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在音乐筛选上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2.2流行音乐引入的意义

初中音乐教育既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需要,而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是初中音乐教育的一种创新,更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从艺术性的角度筛选流行音乐,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筛选,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赏析态度。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初中音乐教育内容应该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而流行音乐的良莠不齐可以通过引入到课堂来引导学生吸收其中的积极部分。(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初中音乐教育本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发现美的眼睛”。(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音乐教育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育,而是一种融自然、社会、情感于一体的全面性教育,初中生对流行音乐的热情普遍较高,引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

3.流行音乐引入的策略分析

3.1明确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流行音乐引入是初中音乐教育的一大创新,也必须加以重视。首先要明确要提高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同时要加强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建设,首先必须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自身还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引入流行音乐对音乐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见多识广,筛选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迎合中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作品,还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加入流行元素,而不是简单的音乐欣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3.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

要引入流行音乐更要求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音乐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初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深入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其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其大胆表现,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3设计多元灵活的流行音乐教学活动,启发审美体验

流行音乐的引入并不是简单的流行音乐添加,而是应该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上添加流行的元素,使初中音乐教学更具有娱乐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接触主要表现在直观感受上,所以要启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积极运用电教媒,通过乐器的演奏、音乐的欣赏、电影片段赏析、录音的评析等等手段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只是简单的从耳朵的来评判流行音乐,而是从身心的感受、音乐的背景、音乐传达的主体等多角度来欣赏流行音乐,在体验中真正获得音乐知识和审美体验。例如,可以利用音频播放器开展音乐赏析、多媒体进行短片鉴赏,给学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手的访谈录等,让学生不仅可以从歌曲本身了解音乐,还可以透过歌曲看到比歌词和曲调更有内涵的东西。

3.4认真筛选流行音乐作品

筛选流行音乐作品是引入流行音乐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筛选行为不仅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取向,既要在内容上严格把关,做到所选作品必须积极向上、富有内涵,还要注意作品的艺术性和多样性,保证作品能够传达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可以选择王力宏的《落叶归根》,让学生们在熟悉的歌曲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可以选择腾格尔的《天堂》等等。

4.总结

流行音乐通俗易懂、大众时尚、娱乐猎奇,这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认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乐在青少年间受欢迎程度极高,但如何引导青少年筛选流行音乐作品一直是老师和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更将引导学生不只是简单的从耳朵的来评判流行音乐,而是从身心的感受、音乐的背景、音乐传达的主体等多角度来欣赏流行音乐。

参考文献

[1] 刘丹,论中小学实施流行音乐教育的可行性,[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