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文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

篇1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 应用文写作 缺失 弥补

引言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我国就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在人才培养中强调专业性和技术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学生开展其他各项学习的基础,其中应用文写作作为语文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适用性较强,因此要求更加严格。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高职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优化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逐渐转向实用化,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当前高校应用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日常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和根本;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首位;身体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业务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技能[1]。在对学生基础知识提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用文写作教学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能够从整体上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能够对应用文写作知识和训练进行融会贯通,这对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从事工作具有很大帮助。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受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日常应用文写作存在的缺失

(一)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教育机构,其教学成果主要是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很多学校为了能够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较突出。比如,有一些高职学校将应用文写作看做是专业课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在教学设计中对其进行随意删减;有一些学校根本就不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甚至取消了这门课程,即使开了,也只是作为点缀每周只开设一两个课时,学习分配的时间非常有限。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与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相符。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反映在大学里没学到一些实际有用的东西,导致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岗位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这就使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给素质教育带来了诸多弊端。

(二)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意识薄弱

课程的性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安排中,应用文属于公共必修基础课,因此很多学生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上都表现为意识薄弱,他们从自己的职业生涯出发,将其看成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在这种主观意识的作用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对应用文写作课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重视,导致学习效果差,甚至有的学生在上完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后,还不知道课程都讲述了什么内容,没有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更不用说有效应用在实际学习和生活当中。由此可见,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在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学生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学习和掌握,因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非常重要。

(三)教材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用于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教材,一些学校选择借用本科院校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工作,由于本科院校对知识的学习比较深刻,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理论太深、学生学得很吃力,学习效果差,操作甚少的弊端。虽然有一些学校在教材的完善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因此,改革教学内容成为高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必由之路。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日常应用文写作的弥补措施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应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

应用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其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促进其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育,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2]。改变语文教学观念主要可以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师应重视对应用文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在讲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础上,增加应用文写作的错误做法的纠正方面的内容。

(二)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

首先,教师应在授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突破,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先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强调它对未来踏入社会后对工作的帮助,进而形成好好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识。其次,有些学生认为应用文非常容易,根本就不需要教师来教,他们就能够完成,对于这批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改变这种错误思想。然后,教师要摒弃之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否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可以采取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对一些设定的角色进行模拟,这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别能力,并且让学生有效掌握重点[3]。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写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或者通过搜集一些学生以前写过的请假条等对其进行点评,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使学生提高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只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是今后在工作中能用得上的知识和课程比较感兴趣,而对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的课程则缺乏兴致[4]。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将应用文写作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划分,以及教学先后顺序的安排。

(四)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从事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们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任职,缺乏专门的教学培训,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单一而乏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多从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重视对应用文写作相关知识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5]。

结语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文体,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应该对其教学给予充分重视,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踏入社会从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

参考文献

[1]冉启蒙.高效语文课堂学习的三个维度[J].现代交际,2013(02) :73-74.

[2]阚丁丁.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应重视思维能力的课堂训练[J].文教资料,2011(21):105-106.

[3]董淑红.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J].职业,2009(06) :98-99.

[4]杨开贵.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语文教学三维日标[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78-79.

篇2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职业学校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职高学生在学习语文上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下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目中无人",比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着眼于学生,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想象。上课时,只看到自己不看到学生,只考虑如何讲授却不考虑学生如何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特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或者引导教学。70年代起源于德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于1999年以法律形式在德国全面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好,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新型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以学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获得信息、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来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1、 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自由地发表想法,通过相互激励、启发,从而获得大量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上《中国,水的困惑》这篇课文时,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除了课文讲的几点,你觉得中国要想走出'贫水国'的行列,还有哪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讨论,鼓励同学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必要对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教师不要马上对学生的意见与观点进行评价,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

大脑风暴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各种思想观点互相碰撞,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利用卡片由学生或老师填写有关的内容,通过添加、移动、更换卡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是一个重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组成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把他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写在卡片上,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粘贴,并用2-3分钟的时间说说这样评价的理由。再由师生共同讨论添加或移动卡片,从而形成一个结论。

卡片展示法有效克服了传统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交流与合作、口才表达;学会了;学会了调整思维,吸收别人的长处;学会了总结、归纳,形成共识等能力。

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个体在想象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他人,以他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预测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专门用一节课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精心准备好服装、道具、背景音乐,设计好台词,分配好角色。通过表演,学生会发现同一个角色在不用的组里被诠释得是不一样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组学生都是根据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揣摩人物语言、设计动作的。表演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点评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不同的表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自由点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模拟教学法

以前教学生写应用文,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用法,可是收效甚微。这次教"求职信",我运用了模拟情境法,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7-8人,三个人是招聘者,其他的是应聘者。让学生模拟整个求职的过程。而且注重加强情境,要求学生在着装、语言上及整个工作过程都尽量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还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投入地进行了"工作"。

总之,"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在技工语文教学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是由其所教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和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资料】

1、《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余新利职业教育研究

篇3

语文是最容易学的,但凡粗略识文断字的人,只要肯下功夫,天长日久或成为写作家,或成为语文家,比比皆是。然而语文是最难以教授的,尤其是达到了一定的阅读写作水平以后,再让他人教授就非常困难了。高中学生就是这一类的人,有的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比如韩寒之流,高中时语文考试成绩不佳,但写作水平已很高,发表了许多作品。这是因为语文是国语,是母语,其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几乎相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看过的东西未必比学生(高中学生)多,你能查询的东西学生也能查到,什么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作品主题、结构特点、评论争鸣、艺术成就,等等,应有尽有。你给学生教什么?还需要你教吗?有人提出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

高中语文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师苦苦思考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思考我们汉语“学习”的特点。

1汉语“学习”的特点

要了解汉语“学习”的特点,必须先了解汉语在运用中具有的三大特征。首先,汉语语言总体上说是属于诗体语言。从语言发展演化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言语活动都是由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从无韵律向有韵律发展。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经过几千年的漫长浸润,汉语言无处不渗透着诗意,中国古代几千年的诗风孕育了汉语言诗化的风格。其次,汉语言属于感性语言,尤其是其书面语言文字,由于方块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汉语文字的“六书”,在音、形、义等上面具有强烈的具象性,容易引起人的联想与想象。再次,汉语言的典故与成语化倾向。汉语言在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典故、名言警句层出不穷,人们在运用汉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用词、用句往往考虑用典、考虑古意,因此,历史文化的底蕴使汉语言的运用讲究厚重的蕴含和深意,四字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独特风景就是一证。最后,汉语言属于非线性发展语言。在对汉语言“口头语言”的掌握过程中,可以从任一话题任一契机入手学得和习得,无先后承接的严格划分,只需搜罗词汇、组合语句、拆卸搭配即可运用。

我们从语言学理论得到启发:母语学习的特点,第一,母语学习从“习得”开始,然后进入“学得”,最后又回归“习得”;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从小在对母语的掌握过程中,有“习得”与“学得”两种方式:“习得”是指的自然获得,是无意识的模仿活动;“学得”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习惯,是有意识的学习活动。第二,“目标语”、“伙伴语”、“中介语”的距离与差异。章熊老师在《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1]一书中提出中学生的语言学习有三个层次:“目标语言”,这是学习的范本,是语言学习的终点;“伙伴语言”,是指与学生水平相近的语言素材,学生与伙伴交谈时显示出的语言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起点;“中介语言”,是指处于以上两种语言层次的过渡状态的语言水平,是不断变化的语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顾及了汉语学习的这种特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知识教学要求的变化,一些教师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把握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语文新课标删除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语文知识;二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把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三是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的判断来学习语文。那么教师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语文知识如何建构呢?

2教师对语文知识如何建构

新课标对语文知识目标的表述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这种表述是新课标的一种策略处理。它主要的目的是,弱化语文学习的死记硬背,强化理解运用,强调课本、教师、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这种强化表现在:课本对知识的建构――课本编写者的建构、教师对知识的建构――教学中自主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习得中的知识建构。

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该认真地重新建构语文知识网络,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2.1引进汉语的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 [2]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因此,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3]一书中提出了中学生学习语言的“三主一副”、“四线平行”的结构。第一条主线:学习“精粹语言”,奠定儿童语言文化功底,所谓“精粹语言”指的是形式精美、凝炼,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第二条主线,学习“目标语言”,提高儿童语言文化素质,所谓“目标语言”指的是提高学生语言发展水平,是学习这一特定时期的攀登目标的语言,是一个相对概念;第三条主线,是学习“伙伴语言”,训练学生语言的操作能力,所谓“伙伴语言”指的是相当或略高于儿童语言发展水平,已经或可能在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学习“伙伴语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直接模仿运用,训练语言操作能力。我们的研究中包括教师、家长、媒体、学生伙伴的语言对学生语感及语言积累的影响。我们知道,汉语是“流水句”或者叫“语义句”,纯属意合,因而组合灵活;英语等则是语法句,结构严谨,组合严格按照语法。汉语组合的灵活性给我们的言语运作提供了极为宽广的空间。以诗词最为明显。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在历史上就有许多文人做过游戏,不同的断句就造成不同的体裁和意境。如这样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熟知的王昌龄的《凉州词》经人一改,就是词的形式。“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语语词的重新切分、组合,所引起的语义变化是无限的 。上奏朝廷改战报的典故,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一个败将马上变成一个英勇顽强的将领了;

长沙岳麓书院有两副对联:一副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一副是“纳于大麓;藏之名山”。1916年黄兴、蔡锷相继病逝,有人套用这两副对联,纪念这两位名人:“ 唯楚有才,纳于大麓;于斯为盛,藏之名山。”又如,汉语虚词富于“弹性”,虚词常常不用:(1) 夹肉馍――肉夹馍――肉夹于馍;(2)温度不够,催化剂质量又不纯,致使试验失败了。(因果关系)(3)他吃得不多,力气不小。(转折关系)。

同义形式的选择知识也非常重要。什么是同义形式选择?各个近义的词语、语句、段落之间,各种风格之间,进行选择,选择最适合需要的形式,这种手段叫“同义形式”也叫“同义手段”。 例:“下围棋我不如你,可下象棋你不如我。”和“下象棋你不如我,可下围棋我不如你。”前者强调“我”,后者强调的是“你”。近义词的选择、词类活用现象、充分利用语言的多义性以及不同语境里话语还可以获得甚至与本义截然相反的意思,如:“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鲁迅《高老夫子》)”中的“酱”字;“他回家对他的夫人说:“哎呀,我的母夜叉,你比小余可爱多了,真是个贤德的夫人呀”中的“母夜叉”,都有值得揣摩的含义。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2.2完善常用文体的结知识:高中语文教学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用文体的内容知识,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当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从写作的角度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教学时应该特别关注。

高中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4]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5]“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6]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有的学者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2.3丰富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高中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

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高中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8]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的知识,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课本所疏忽,因而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的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比较全面的知识网络。这些知识对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除了这些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教学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课本在这方面大多是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传统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我们依然按照过去的教材来处理这块教学。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5期

[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

[5]方武.《议论文体新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作业系统 文言文教学 文言词语 语文教材

引言

作业系统是“按照一定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1]它包括课后练习、思考、活动以及单元综合练习。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自然影响到作业系统的编制。即使为同一课文设计作业,不同版本教材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教学功能。本文以文言词语练习题为切入点,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旧两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作业系统,即2007年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一套5册,简称“课标教材”)与2003年版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语文》(一套6册,简称“大纲教材”),审视编者意图,以期帮助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灵活使用课标教材、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比较研究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文言词语练习题

人教版课标教材有文言文(文言韵文除外)17篇,大纲教材有文言文40篇。二者相同的课文有14篇,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师说》《劝学》《过秦论》《陈情表》等。首先我们对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所有文言词语练习题进行统计与对比研究发现,两套教材文言词语练习题设计上有如下不同。

第一,课标教材侧重于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积累,文言虚词的练《逍遥游》中有“之”等两三个词外其余基本不涉及。大纲教材兼顾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学习与积累,其作业系统中涉及文言常见虚词15个以上,超过了当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课标教材大幅度减少了“一词多义”辨析的练习量。就课标教材保留大纲教材的14篇文言文看,只有《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和《逍遥游》3篇各编排了一次“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占文言词语练量的25%。而大纲教材则为《烛之武退秦师》《兰亭集序》等10篇课文编排了不同数量的“一词多义”辨析题,占文言词语练量的53.6%。

第三,课标教材中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以作业提示的方式散点分布于题干中,如《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过秦论》的课后习题,题干用简练、明确的语言分别提出了古今汉语的音节特点、赋体文章中词语的“对文”现象和古人写文为避免“同字重出”常用近义词代替的语言现象。而大纲教材中古汉语基础知识主要采取集中串联的方式,将编写的若干文言文知识短文(如《怎样学习文言文》和《文言实词的特点》),分别安排在文言文单元后面。

第四,课标教材在体现古汉语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联系。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习题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2]),其题干指出古今汉语在音节上的差异,但从列举的古汉语词语看,它们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相同、相近或相似关系。古今汉语的对比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

二、思考与教学建议

(一)对文言词类学习取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十分看重文言实词的学习,明显弱化文言虚词的学习。这可能是基于如下考虑:(1)课程标准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2)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基础性和均衡性。关于什么是“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一直未有明晰的界定,导致文言词语教学长期以来全面撒网,缺少必要的取舍和主次。课标教材的这一变化,似乎希望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承担的任务各有差异。

那么,课标教材的这种取向如何呢?笔者认为,它有一定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句子的理解策略有语义策略和句法策略两种。读者一般首先按照语义策略加工句意,因为实词的意义和联系经常可以决定句意,只需从句法分析中得到少许帮助(只是在必须时起到证实与去歧义的作用);而且人们还可以理解句法不正确的句子。但遇到一个复杂的句子时,读者就会有意识地启动句法策略;不过若句法分析失败,人们又会用语义分析决定句意。中国人理解汉语语句的意义首先是根据语义,其次就是语序。[3]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实词占绝大多数,虚词相对较少。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常统治着句意的理解,语言一旦离开了实词,语言的基本表意作用就很难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精要有用的原则,在必修课中把实词作为文言词语教学的重心。不过我们也知道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古今汉语中虚词数量虽少,无实在意义,作用却很大。因此课标教材在虚词习题编制上的过分弱化,可能会引起误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防范,适当调整虚词量的学习比例。

(二)对文言词语练习量减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文言词语练量减少,特别是大量减少“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编者主要意图是希望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味解词释义和题海战术的做法,希望今天的文言文教学还能关照文章、文学、文化方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变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言词语少学习或不学习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防止误解教材。学习迁移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的迁移需要一定训练量保障,但并不是说量越多越好,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文言词语学习与训练中应合理调配量与质,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阅读图式理论又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加工,也是读者已有的对客观世界所了解的知识的运用过程。即阅读过程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在发挥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方式,指读者运用语言图式,主要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来理解阅读材料;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方式,指读者运用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主要凭借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材料。前者是阅读的基础,不可缺少,但读懂了文章的字词句不等于就一定读懂了文章,它需要后者的介入。后者是一种高层图式,但仅从后者出发容易导致学习基础不牢、阅读技能下降。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既需要文言基础知识在一定量与质上的保证,又需要文章之学、文学欣赏和文化常识的介入,二者缺一不可。

(三)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编排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两套教材除按惯例将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安排在单元说明和课文注释中外,大纲教材主要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在某些文言文单元之后编有专门的文言知识短文。课标教材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在文言文单元中采取散点分布的方式,在文言词语习题的题干中编入一些知识性的作业提示,如《赤壁赋》课后习题二提及赋文中“对文”的语言现象;二是在“梳理探究”版块中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设计了《文言词语与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两个学习专题。

散点分布与集中串连的编排方式各有优劣。前者涉及的知识直接从课文学习中归纳出来,知识与课文、训练紧密融合,学生感到易懂、有用、精要;短处是知识零碎,缺少系统性、整体性,适用于学习不太讲求系统的知识;而后者的优劣正好相反。以此为评价标准,可以说课标教材在知识系统的编排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它不仅力求使这两种编排方式达到尽可能的互补,而且力求在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练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梳理探究”版块中相关专题的设计,不仅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为我们较系统地编制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而且向我们提出了“谁梳理、谁探究”和“怎样梳理、怎样探究”的问题。因为“梳理探究”版块本身具有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其“梳理”是学生对自己多年学习、积累但又零散的知识进行提取、整理、分类的过程,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掌握得更理性、更规范;“探究”是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己概括整理出一定的观点、研究思路方法,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的过程。它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在提升、拓展、学习方法等方面加以点拨和引领。这就提醒语文教师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接受式地、死记硬背文言知识,它也是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学习主体意识的唤醒。

(四)对文言文语言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文言文阅读中主要存在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障碍,其中语言文字障碍是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材和文言文教学重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它们的根叶关系。从语言流变看,文言是“源”,白话是“流”,今天构成白话的基本语汇多来自于文言语汇,大部分双音节词由文言演绎、附缀而来,80%以上的成语都来自文言、典故,今天为了使语言典雅、庄重、厚重,人们也常常借用文言词句。因此现代学生在长期的学得和习得中建构起的现代文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也有正迁移的作用,它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文言文的新信息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文言文阅读图式。刘廷芳(1921)用联想学习的观点对汉字进行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汉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对于已经认识的汉字的联想来解释新字,并且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已识汉字,才能产生对新字的理想作用:而且,识字越多,这种联想能力就越大。[4]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放大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忽视了它们的源流关系,只片面看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今天语文教师是否应该从现代汉语、现实生活中找到文言文学习的依托或关联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呢?语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残缺心理问题补充兴趣指导

学生在高一年级的学习既是其初中学习的飞跃,又是其高中学习的起点与基础,在客观上起着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与过渡作用。能否搞好高一年级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成败。那么,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学科,其教学又该如何搞好这一衔接与过渡呢?俗话说“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发现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一是语法知识的残缺。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更是如此:课文赏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语法。《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中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虽然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但由于近几年部分地区特别是山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这些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甚至删除了语法内容。因而学生进入高一遇到语法问题时自然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时遇到词的活用现象、特殊句式问题,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墨者黑也”。语法知识的残缺已明显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

二是学习容量的加大。学生进入高一,课程明显增多,一般由初三的六门课程猛增到高一的十一门。作为主要课程的语文,其教材内容也增多,篇幅加长。如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各级统考语文试题中单是阅读类就有科技说明文阅读、一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等。面对如此诸多内容,学生思想准备不足,不能一下子适应教学,当在情理之中。

三是学习要求的提高。《大纲》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句通畅。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些要求,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也非一日之功效。学生必须有孜孜不倦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句话,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对高一年级的学生,确实是一个挑战。

四是不良心理的影响。学生进入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心理障碍。如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加大,考试成绩的失败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努力了但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片面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背与不背一个样”,反正考试时“课内知识少,课外知识多”,加上课程多任务重,他们对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赏析、预习与复习这些必要环节常常“从简从略”,对背诵、作文等必须完成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所有这些,如不及时矫正,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高一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并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教学实效,使学生打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教师在高一第一学期就要给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内容

词的构成、词类划分、短语分类、句子成份、单句与复句、常见的语病、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的活用及特殊句式等必须补充,并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其中词性中的能愿动词、介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句子成份中的连动句、兼语句、双宾句,复句中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的词的活用等是难点,必须反复练习,学生方能摸清规律。这样,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全面接触了解语法知识后,第二学期就可以巩固并系统化了,学生进入高二高三碰到语法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二、针对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的问题,教师可具体从四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教师就要趁此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如高一年级在阅读方面要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要培养自学能力,能阅读分析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要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事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写作方面要养成练笔习惯,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说话方面要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途述事件,说明事物,阐述观点;基础知识方面要了解并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着名作家作品等。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激发兴趣,调动激情。学习要求高不可怕,怕的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注入式、填鸭式,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新颖活泼的开场白,提问激疑,讨论释疑,小组间竞赛;课文比较欣赏,摸拟课文片段即兴与作,围绕某一题目迅速想象或联想等等,力争调动学生多方感官,使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

第三,讲究方法,循序渐进。高中语文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写作方面可让学生分阶段进行训练,先写一般记叙文,再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逐渐培养选择、组织材料的能力,和根据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等方法表达中心的能力。为了达到生动具体的写作效果,教师可让学生有侧重地训练描写,如在周记、作业中训练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或当堂快速作文,在全班讲评交流,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说话方面一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讲多说,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中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复述情节,课后介绍课外书籍,围绕中心发言辩论等。二是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使学生逐渐做到多讲、爱讲、讲好。

第四,课外延伸,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仅有的语文教材也是杯水粒栗。《大纲》明确提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指导。”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如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笔记或办黑板报,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朗诵会,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整理语文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收集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精美片段、文学常识等,让他们写写读读,反复品味,一段时间后他们自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说话、写作也不会文思枯竭,搜索枯肠了。

三、针对学生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深入学生,热情关怀,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耐心疏导,促其矫正

篇6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啰嗦、词不达意。

篇7

关键词: 普通班 文言文 教学策略

我校是生源较差的学校,本来学生的素质就不好,加上学校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还分出了3个重点班,如此普通班学生的素质就可想而知了。就文言文知识而言,他们基本不懂文言特殊句式,不知道词类活用,文言词汇的积累也很有限。面对这样的学生,怎样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呢?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要求在选修课程教学中达到“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的目标。

文言文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占了30多分,除作文外,占了约三分之一的比例。最重要的是,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激发文言文基础较差的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势在必行。下面我就谈谈多年来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学习难度大,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动力,是没办法学好的。但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自然也就能把它学好。

1.搞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活跃课堂气氛,可从教师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着手。老师首先必须充满激情,以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还可以运用幽默手段,适当开开玩笑,活跃课堂氛围。其次,老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联系一些相关的有趣的内容来解说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知识点。如在讲到《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这一意动用法时,我另写了一个句子让学生来辨析:“当世之人,或侣书籍而友知识,或侣麻将而友扑克。”学生都很有兴致地把它准确翻译出来;讲到“客有吹洞箫者”这一定语后置的特殊句式时,我“生有梦周公者”,“男生有玉树临风者”让学生翻译。学生马上就兴奋起来了,都能准确说出这两个句子的意思。通过这种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学生自然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2.给文言文穿上生动有趣的外衣。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所选的课文只不过是例子。就文言文而言,教材所选的篇目也只是例子而已。鉴于有些选文比较枯燥,在教学中老师要懂得取舍,对那些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思想积极的文章,必须认真研读,然后对学生作出生动的解读;对一些内容枯燥的文章,要大胆舍弃,并选择一些生动有趣而又包含有比较多常用文言知识点的文言短文故事给学生阅读,如《郑人买履》、《程门立雪》、《三人成虎》、《杯弓蛇影》、《毛遂自荐》等趣味成语故事,以及《歧路亡羊》、《曾子杀彘》、《杨布打狗》、《屠中吐辞婚》、《孙膑减灶之疑》、《抽刀相啖》等趣味故事。另外,老师还可以将一些文言知识点用简单有趣的故事包装起来给学生练习。如:将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融入以下这段简单而又有趣的故事中: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曰:“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这样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巧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感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动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针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的实际,先降低学习要求,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我常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难度不大的文言基础知识小测验。这些小测验因为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对,对此我从不吝惜赞美之词。事实上,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正是由这些基础知识积累起来的,因此,我对学生们的赞美都是发自肺腑的。正是这些发自肺腑的赞美,强化了学生们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使他们能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很注重跟学生进行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我根据学生的文言基础实际情况提问他们相应难度的问题。这些提问,绝大部分学生也都能回答正确,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指导学生积累

1.根据词语本义,高效积累词汇。

从文言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关系出发,教会学生事半功倍地积累文言词汇。大多数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的本义与其比喻义或引申义之间都有着有趣的联系,如“兵”字,其本义是“兵器”;因为兵器是用来作战的,所以又引申为“伤害,杀伤”;因为兵器是给士兵用的,所以又引申为“士兵,军队”;因为士兵是用来打仗的,所以又引申为“军事,战争”;因为打仗需要谋略,所以又引申为“兵法,谋略”。有时,我还通过该字的甲骨文或篆书的写法,并结合造字法,给学生解说这些字的多种意思的来历。如“本”字,篆书的写法是,是指事字,指树木下面的部分,本义是指“草木的根”,引申义为“指人或动物器官的根基部位”;因为根基很重要,又引申为“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因为根基往往是事物的源头,又引申为“根源,来源,根本原因”及“本着,按照,根据”、“底本,版本”等意思。运用这些手段,能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2.分类归纳词汇,系统掌握知识。

鉴于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大都是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我将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归纳给学生。如常见的官名官府名:宰相、三司、太尉、知州、尚书、主簿、郎中、左右拾遗、巡抚、总督、知县、侍郎侍中、太史、太守、翰林学士、员外郎、丞相、御史大夫、校尉、国子监、中书省等;常见的表示官职任免升降的词语,如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等;表官职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表恢复的“复、还”;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常见的跟俸禄有关的词语“俸、禄、秩、饷”;表主管的词语“知、典、主”;表社会状态的词语“治、乱、兴、盛、衰”;表少数民族的词语“蛮、夷、戎、狄”;表人物地位词语“贵、贱、卑、官绅、豪”;表人物个性的词语“埂、鲠、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阿谀、献媚、谄谗、谲”,等等。通过这些词汇的分类归纳,学生能较好地扫清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文字障碍。

3.指导学生背诵,增强文言语感。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言语感的培养,而文言语感的培养,又离不开对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和背诵积累是很重要的。可背诵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一大难点。怎样让学生不畏惧背诵,甚至乐于背诵呢?内容的选择很重要。除了高考考纲要求背诵的经典名篇外,我还选择一些包含有较多文言知识点的有趣短文给学生背诵,如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或者文言笑话,或者有趣的成语故事。因为这些文段生动有趣,所以学生都乐意去背,背诵的效果往往比较好。同时,我也根据不同的文段,指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或句式特点来背诵,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运用

篇8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9]方武.议论文体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34,247.

篇9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19-03

作者简介:赵东明(1975―),江苏灌南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南京市化工园区南化第二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文言文阅读教学。

文言文是千年岁月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中学生,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方法。

一、强化预习,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质疑、解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体作法是:

(一)给予提示,明确要求

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提示及一定的预习要求,应体现教材单元和课文的目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文道”统一。

(二)阅读思考,学会提问

文言文自学要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字典随身带,边看边查;开动脑筋,边看边想;笔不离手,边看边画;防止遗忘,边看边批;深思熟虑,边看边读。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归纳、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围绕主题的探究,应多设问、巧置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必要条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组织小组讨论解决。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时放手让学生对照文言文课下注释,边读课文,边练习译讲课文、常识,解决重点词句的意思,遇到疑难问题,同桌、小组讨论或举手问老师;教师可指名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练习试讲,客观检测学生预习和自学效果。

二、激趣点拨,学法指导

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引导其作深度思考,让其充分享受认知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起学生兴趣,不使其感到厌烦,让他们觉得学文言文有意思、不枯燥。

(一) 导入新颖、有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上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与课文有关的故事,用一些较有趣的俗语或涉及课文的笑话等来导入,也可以让学生来析题。导入得法,就可以激发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做到课文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对课文的分析切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应做到古今一体,融古于今,今古结合,以古照今,以今视古。

(三) 学会质疑,自主解决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必须教,而尤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以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价值在于点拨关键的词句,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常识,了解社会历史知识,消除时代隔阂。

(四)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进行审美教育

运用教学内容中渗透着真善美的资源,教师要以敏锐而富有个性的目光发现教学内容中的美,并力争把这种美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学生。

(五) 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课文内容,多元化评价,通过各种活动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与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

(六)激起共鸣,感染学生,提高兴趣

教师要努力创设优美情境与氛围,熏陶激趣,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

三、拓展训练,开阔视野

新《课标》下的“综合实践课程”理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应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拓展延伸,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在形式上可采用演出、绘画、讲述、演唱(演唱诗歌)、看幻灯片、欣赏影碟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听、说、读、唱、表演、绘画的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看其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向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关注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十分广泛,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作为文言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文言名篇给我们刻画了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乐观豁达、与民同乐的“醉翁”太守欧阳修,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疾呼的柳宗元,意坚如钢、百折不挠的老愚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的学习典型呢?

四、归纳总结,精心设计

归纳总结,注重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知识,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教师平时可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整理,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但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资料摘录的习惯,指导学生制作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成语、警句、名句。教师要加强指导,促使学生将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前后联系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文言词语的系统认识。对文言文虚词、实词、句式等知识,许多学生学到后头,忘了前头。在教改实验中,笔者总是启发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以旧带新,增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学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触类旁通。

学完课文应趁热打铁,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小结,着重抓好“双基”,其作用是强化记忆,巩固知识,训练的项目有:文学常识、文言实词、虚词、常见的文言句式等;培养能力和技巧,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选择以锻炼能力为目的的课外题。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设计方式,如:

(一) 运用线索式板书,进行互帮互助式背诵,化难为易

(二) 引表演进课堂,化静为动,让无声文字变成直观动作

(三)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简单的复习检查

1. 知识竞赛。可以进行小组或男女生之间的知识竞赛。

2.过关制。一节课教学结束以后,老师抽取几个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即是过关,否则重新再答,做到“人人清”。

五、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够消化吸收,丰富思维,接受文化熏陶。由各篇文章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必须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才有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

文言文的很多知识点的规律性很明显,老师可引导学生主动相互合作交流,探究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为了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语文教师也要善于把规律性的内容教给学生,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总结文学文化常识、词类活用示意图、文言文疑难词句判别规律表、文言文特殊句式判别规律等方式,给学生提供示范。

六、写作实践,求新求异

著名学者张中行认为:“读,有目的,也可分为三级,一是理解,二是深入,三是仿作。” 作为初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如果能从文言文中汲取营养,不仅可以学到遣词造句法,还可以学到文章结构法,以及各种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还应落实到写作上来,“让学生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借鉴,逐步学会写作、创作,并最终有效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生活、再现生活,有效地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个性化的生活。”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与写作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体验、挖掘,以悟出文章真谛。学生有了扎实的文言基础后,想象将更丰富,写作中将求新求异,用句简洁、语言生动,富有情感。因此,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也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古人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技巧,学生将学到的文言词汇和文章技法迁移到现代文学习中,“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可以提高自己的现代文读写能力。文言文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借鉴其章法,提高现代汉语的写作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心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积极地感受生活,培养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以情感人。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向文言文名篇学习,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断审视自己,用文言名篇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成功的经验之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以致用。写作教学实践表明:立意高远、言词优美、行文流畅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认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文言文行文简练、遣词造句考究,也可以促进现代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出奇制胜,写出《赤兔之死》《吊屈原赋》这样优秀的文言作文。

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引导其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解读作品,对文言文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观察,提出质疑,还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走近古人。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既发展了学生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与良好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10

1.课堂活动体验“虚化”,淡化语文知识。课堂气氛活跃,一会音乐欣赏,一会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又是多媒体。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课堂成了“满堂问”,学生的身心似乎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

2.肤浅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虽然专业和精良,从配音到动画设计让学生流连忘返,但是,课件效果淡化了课堂的主题,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放”,眼花缭乱的场面让人觉得好看,但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模式:花样繁多的图片――教师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赏析――文本某点的延伸。

3.教学中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没有通过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理论,探寻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倡导语文教师上出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语文课。在学习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后,我获得几点感悟。

一、“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赏识教育。“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学中我常常为婉转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表扬使学生乏味,学生阅读时想用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大声读,小声读,自由阅读都可以。对少数学生偏激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中出现的观点差异,我均会有意识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度。但一味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教师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掌握好赏识与惩戒的尺度,就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理念。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也就是要求“实”和“活”

“实”是指知识的落实程度。《新课标》中要求“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作为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一,“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是不应该淡化废弃的。语文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词”、“名言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法知识放到具体实在的语言环境中,在“情境效应”的影响下,让学生轻松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类知识要尊重学生个性,良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除了“实”外,语文课堂还要“活”。强调与学生互动,上课时,我们必须忘掉标准,忘掉已预设好的课件,要按课程及文本内容的需要随机应变,顺势而成。教师在心中要装有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互动,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写一段不长的感悟。比如:学了《劝学》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学生回忆有关学习的名言,课后收集部分名言相互交流,还要求学生自己写一则劝勉学习的“名言”;鉴赏时可以让学生以相似的话题进行仿写。学生思维在向纵深发展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生思维交流的高峰时,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的思考提供给学生共赏。

三、重视课堂学习中的广度、深度

一堂真实的课是要避免做秀。语文课,很容易走进做秀的泥潭。课堂上热热闹闹,师生互动,声、影齐聚;听讲学生愉悦非凡,听课教师激情澎湃。教师可下课问问学生: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除了高兴外,就说不出什么了。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死抱着教案一成不变,把学生的疑问置之不顾,照着课前设计的轨道走下去,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灵性的。我的每一节课里,都可以听到学生如小麦“拔节”的声音,那是教学中最美的声音。真实的课堂不能成为精彩结果的呈现、优秀学生的表演。课堂中,少数好学生成了演员,而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思维与展现、交流的机会而成了观众,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生成的机会,也失去了生命的魅力。因此,我的语文教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真实展现学生的学习结果,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重视教学中拓展的广度。我们应认真贯彻《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课后拓展延伸,就要根植于文本,在探究文本的同时,教师选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从而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如《荷塘月色》补充“荷、月”的有关名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兴趣……“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师应着眼学生,考虑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读透文本,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是否拓展以及拓展材料,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

四、学会积累案例的做法

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案例,而且要撰写教学案例。通过研究大量的实际问题,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案例事实,二是案例分析。在撰写教学案例时,我都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对教育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过电影”般地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再现,用科学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这样就使教育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由模糊变得清晰。我对某些教育问题往往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能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师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发现某些教育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搞好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就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短篇小说欣赏、经典电影作品欣赏、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唐诗宋词鉴赏、《红楼梦》选读等进行选择学习,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搭配选用。我们要将实用文体写作、说话艺术或语言文字渗透在今后的全部教学过程中。

篇11

一、几种探索

1.探索之一:指导型语文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修。指导方面,教师往往以课文为单位提出若干知识与能力要点,然后依指派任务原则由部分学生承包相关任务。自修方面,每一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或者说既从学习的角度探索知识,又从教育的角度探索知识。该模式不离教纲、教本,对教学配套条件要求较低,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双方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性较强,因而是语文教学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2.探索之二:补充型语文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大量阅读。在现实情况尚不允许教师脱离教纲、教本展开语文教学的条件下,教师往往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学时依传统方法完成当学期教材内容,此后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扩展性阅读,阅读内容涉及经典文学作品、经典科普作品、报刊时文等,并辅以必要的讲解、评点、讨论。该模式应考、读书两不误,所涉知识信息量大面广,学生参与兴趣较浓,实践效果较好,但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教师的业务负担也明显加重。

3.探索之三:突围型语文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是前述补充型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为坚守教纲、突破教本。坚守教纲,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通过各级各类考试,但不少教师已将教材内容的讲授压缩至当期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下,极端的做法是在两周之内讲完全期教材。之所以突破教材,是因为现行教材在知识信息方面实在容量太小。比如以周六学时、期十八周、平均每册教材十万字计,则一个学生在一个课内学时中的文字阅读量不足一千字,若加上一比一的课外学时,一个学时的文字阅读量势将降至五百字以下,这样的语文教学当然只能是低效率的。至于如何突破教材,有的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扩展性阅读,有的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扩展性阅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阅读量上去之后,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快速成长。表现在作文上,一是有话说,二是会说话,有真情实感需要表达时,千字或千字以上的作文也不再是难事。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育资源的要求较高。这不仅涉及教师,也涉及学校、家庭、政府和学生本身。比如,若缺乏相应的图书、资料、设施、设备和相当的主体素质条件,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难想象的。

以上探索的确值得尊重,一大批教师也因此而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名师,如魏书生等。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二、三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1.问题之一:关于自我学习

在第一种模式中,教师的作用被定位为业务规划者、知识指导者和任务分配者等,这等于说教师要从大部分教学时段中退出,或者说学生要代替教师在大部分教学时段中的工作。表面上看,这种模式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实际情况很可能并非完全如此。比如,语文教学是一种母语教学。母语习得中,各种课堂外的社交情境所起的作用其实远比课堂教学大。从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是母语背景支持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反过来说则是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作用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大。又如,学生一般都能借助自学学习语文并达到相应要求,但学生很少能够借助自学学习数、理、化或史、地、生并达到相应要求。这种反差表明,目前的语文学科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品位与学术涵量,否则徒具指导的语文教学是进行不下去的。再如,现行语文教学以课文为基本单元展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全学程十二个学期,涉及课文三百余篇,但语文教师据以指导的知识模式与能力模式恐怕超不过三十种。所以即使是只做提纲挈领的学习指导,语文老师的工作仍然难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学生的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势必更多,语文教学缺乏应有知识增量的基本格局仍然无法打破。

2.问题之二:关于扩展性阅读

在第二、第三种模式中,扩展性阅读均被当作语文教学低效率的救弊之方,事实上,这样的工作思路几乎是古今一贯的。比如借助对诗、骚、《孟子》《庄子》《荀子》、韩文、《史记》《汉书》《文选》、唐宋家文、制艺选本、《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等经典或其选本的讽诵识记,古代语文学习者确实从中获益不少,当今的扩展性阅读正是这一传统的创造性接续,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阅读数量如何界定?假定现行教材仅需当期学时三分之一即能教完,那么包含扩展性阅读内容的教材就应是现行教材规模的三倍,由此带来的教材费用负担和师生业务负担是否合适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其次,阅读质量如何界定?以有意识的数量扩张求无意识的质量提升,这是扩展性阅读的本质特征所在,也是其仍不免流于重复、低效的主要原因。在古代社会,一个人穷其一生或半生有可能完成经典的阅读并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居今之世,传统越积越厚,新知日新月异,我们的学生事实上不可能作太多的扩展性阅读,这要求我们回到课堂并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固有特性思考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

3.问题之三:关于语文教学及其效率

语文教学效率应有其特定的定义和条件。这包括:其一,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母语环境中,学生一般不存在言语交际困难,同时识读一定规模的字汇、词汇之后,学生一般也不存在大的阅读困难,即在掌握课文主要观点、事实、细节等方面具有基本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主要应是一种提高型教学而非简单习得型教学,这要求我们在更高的知识论层次上思考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其二,语文教学是一种浅阅历背景的教学。在这里,浅阅历与无阅历相对而言,指学生在人生经验、社会经验、知识经验等方面尚未完成社会化。从认识论角度看,学生将要融入的社会及其传统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语言世界之中,而语言世界中最具认识论意义并且相对稳定的部分就是字汇和词汇。所以在工具论意义上,扩展性阅读主要意味着扩张字汇、词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有别于日常性语言能力的文化性语言能力。其三,语文教学效率是指语文课内教学效率。以周六学时、期十八周、全学程二十四期计算,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是指学生通过约二千六百学时的学习之后所生成的文化性语言能力。综合以上分析,以效率为指向的语文教学应当被定义为一个知识论兼工具论的复合性过程,它应当充分利用母语优势,从而将一般性阅读任务转交学生自行完成,同时更应当适度疏离直接的母语事实,从而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更高层面的知识学领域。

三、建立适合当代需要的语文知识工具

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系统支持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概括地说,现行语文教学是课文、课文特征分析、知识短文、作文及外加补充材料的简单综合,即一种以语文事实为主要诉求的教学体系。从中我们不仅看不到有合理深度的系统性知识解析,而且课文选择的多变、课文特征分析的随意、知识短文的受轻视以及作文辅导的机械模仿、感兴批评等等,也早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语文知识有限而语文事实无穷,并且无穷的语文事实正是主体借助有限语文知识而能动生成的结果。

建立一套适合当代需要的语文知识工具诚非易事,困难主要在于如何协调语文知识的实证性、规范性、人文性。需要明确的是,语文知识是一个始于语言、文字,中经文章、文学,直至文化、文明的多元性、开放性连续统一体,它一头联着实证,一头联着人文,居中则是普遍性或强或弱的种种规范性知识。从基础教育主要承担文明模式的传承功能而非创造功能出发,语文教学自然应以实证性、规范性知识为主,因而当下语文教育中过分凸显或无条件追求人文多样性的价值倾向是值得商榷的。在技术操作层面,语文知识教育仍应按照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的基本序列安排,相关理论选择应遵循系统、必需、够用、简明、有效诸原则。进一步来说,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知识教育既非纯理论教育,也非纯应用教育,而是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教育,它既要考虑基础教育过程中的阶段性分殊,也要考虑建立适当的连续线工作概念。比如语音,小学阶段主要学拼音、汉字的拼音输入、各类文章的诵读技法等,初中阶段可以适度引入汉语语音理论,高中阶段可以适度展开普通话语音与所在区方音的比较分析并适时完成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试工作。又如作文,小学阶段主要训练联词、造句、敷章、组篇,知其然即可,初中阶段可以适度引入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并在敷章、组篇方面扩大文字规模、提高结构复杂程度,简单的记叙、说明、议论也可以在这一阶段完成,到高中阶段,一方面要引入较为系统的写作理论,另一方面也要系统展开常用文体写作训练,并辅以经典作品的阅读、赏析等。语音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如按以上思路工作,这类教学中无事可做、无章法可循、无标准可供检测的情形相信会有较大的改观。

引入知识论工具并非意味着对语文教学中课文教学模式的彻底否定,但适度改造显然是必须的。在实际操作中,课文教学依据何种材料进行成为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文选择多奉行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名家名篇原则,实际上这项原则的合理内涵仍然需要讨论。比如思想性,是政治正确性、道德高尚性、情操完美性、社会进步性或其复合吗?以上诸性固然重要,但仅有这些又显然不够。又如艺术性,是个性学意义上的创造性或文章学意义上的艺术性或文学意义上的审美性或文体学意义上的得体适用性及其复合吗?以上诸性同样重要,但仅有这些也仍然不够。除以上之外,当前语文教学选材应当突出两性,即适度字汇、词汇涵摄性与语文知识针对性。汉语教学中不注重字汇、词汇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比如能识读三、五千字词,能阅读时报时刊,这似乎就是语文教学中大家共同遵守的不成文法则。解决这一问题,可靠的依据是字频、词频的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颁行初、中、高三级字汇表与词汇表,考虑到古今汉语的连续性,这种字词汇表还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古汉语字词和成语,那些不能有效涵摄上述字汇、词汇的课文材料至少应当慎重选择。在语文知识针对性问题上,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与材料两张皮,协同作用几乎无从谈起。比如谈修辞、谈创造性写作,我们要多选择特色鲜明的文学作品,如谈语法、谈逻辑,我们则要多选科普、甚至通用性较强的学术作品,否则的话,通行的课文特色分析不是流于言人人殊的作者个性、风格就是流于讲者漫无归心的看法、意见,不仅升阶性的知识、能力内涵无从谈起,而且时间一长,想不重复也难。

篇12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以上两段表述文字分别从“文”与“言”两个方面提出了对高中在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要求。

审视当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传统教法僵化,程式固定。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逐一作“内容分析”。

二是“言““文”割裂,顾此失彼。一种是重“言”轻“文”,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把文言文仅仅教成了古汉语;另一种重“文”轻“言”,脱离双基,抛开文本,大搞文学层面的探讨或者文化层面的演绎。

三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功能极端功利化,仅仅将文言文课文当做考试训练材料进行训练,丧失了古文阅读教学魅力,学习内容干瘪,学生得不到人文滋养。

以上三个问题一言以蔽之:“言”“文”剥离,“实”而不“活”。

追求“文”与“言”“和谐、相生、交融”,是文言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但如何让文言、文学和文化的和谐统一?

笔者探求以“文”带“言”,以“活”促“实”的教学策略。

以“文”带“言”

文,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容、文学艺术、文章章法等成分;言,指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语言形式。

(一)以古文化常识带动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

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学习文言文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例如名人的字号、常见的官职、礼仪、习俗、制度、帝王的纪年、重要的文化典籍,等等。让学生整理并牢记体现古代文化常识的一批比较稳定的常用词汇,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另外在具体的文言文阅读中,相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可以带动学生文言文内容理解。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相机介绍了古代官职尊卑与座次礼仪常识。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

车骑: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

四面环坐:西—北—南—东(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我请学生排出《鸿门宴》中宾主座次表。在这个设计中,我巧妙地落实了古今异义词理解:“东向”即“朝东面向”,指的方位为坐落在西边;“西向”,即为向西,坐落在东;“南向”,即为向南,坐落在北边;“北向”,即为向北,坐落在南。那么鸿门宴中宾主座次由尊位到卑位顺序排序为:项羽、项伯(东向)—亚父(南向)—沛公(北向)—张良(西向)。

紧接着,由这个座次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一眼发现了:刘邦为客人,刘邦比项羽年长,项羽为主人,且比刘邦年轻很多,而这个座次既不符合宾主礼仪,也不符合长幼礼仪,说明了项羽根本没有将刘邦放在眼里,只是将他当作一个真心来检讨的罪人,自尊自大的性格弱点暴露无遗。

这个案例,用古代文化常识带出了文言文古今词汇的理解,同时又帮助学生窥探了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以古代文体知识带动文言文学习

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如《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指导学生阅读这一类文体时,要抓住由表及里的关系,找到事与理的契合点。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了解了这一些文体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陈情表》一文就可以依据“动之以情”这个线索来学习了。这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以哪些“情”来动人的?学生抓住一个情字,梳理了作者的几层感情: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及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深深体会到此文为作者真情流露,表达得委婉畅达。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或者诗集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吟咏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著名的《兰亭集序》。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游褒禅山记”,就是“记游褒禅山”,即记述游褒禅山的行踪以及感想。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相当于今天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除了典型游记外,有一些古代的记,是相当于现在的写景散文或者叙事性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这一类作品文学性较强,往往写景状物抒情,别有情致。阅读这一类文体文章,要指导学生抓住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

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和精神风貌。多数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类文体文言文的学习,指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分清楚哪一些是顺叙,哪一些是插叙或者补叙,理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生平,概括人物主要品质特征。这一类文章很多词汇是频繁出现的,例如古代人物官职任免升迁调动的常见词汇,可以集中整理记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其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指导学生掌握常见古代文体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带着文体意识,类化阅读规律,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以文意(语境)带动对语言的品味理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急于让学生直接看注解,直接查工具书,而是通过语境,让学生揣摩推断文言文词义句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

例如《季氏将伐颛臾》的开头叙述文字为“季氏将伐颛臾”,而冉有、季路向老师孔子汇报时却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有事”代替“伐”,为什么要换一种说法?让学生结合文章背景、人物关系以及下文的叙述,揣摩其心理、神态和语气,学生一边读,一边悟,一边交流,体会到:冉有、季路这样说,一是表明了有征求老师意见的意愿,也表现了他们顾及到了师徒名分,所以是小心翼翼地说。二是冉有、季路知道季氏“伐”颛臾名不正言不顺,自己作为家臣参与其中,感到做贼心虚,将“伐”换成中性词“有事”,有点掖掖藏藏、蒙混过关的意思,想模糊问题的性质。

孔子第一次批评的话“何以伐为?”是什么意思?首先让学生梳理孔子第一段话的三层意思。一是颛臾是天子封主,不能伐;颛臾已是邦域之国,不当伐;二是颛臾是社稷之臣(属国),季氏也是社稷之臣,季氏无权伐;三是季氏有此糊涂想法,是错的;而自己学生作为其家臣,错在未尽辅助之责。因此,第一段中,孔子应是侃侃而谈中略带愤怒,“何以伐为?”一问,有愤怒,有指责,有义正词严,可以翻译为“还要讨伐个什么呢?”。随机让学生总结“何以……为”这个固定句式翻译模式为反问句:“还要……干什么呢?”。

(四)以文学艺术形象、手法分析带动语言领悟

古代优秀作品许多叙事写人的散文,作者运用文学的手段刻画形象,描述场景,阅读教学这一类作品,不妨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悟赏析文言文。

例如《庖丁解牛》开头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作者抓住庖丁解牛的动作、声音,刻画了一个精彩纷呈、和谐优美的舞蹈场面:杀牛的场景应是很血腥的,牛的哀号之声,挣扎之状,血流成河之景在所难免,可本篇的作者,为何避开那些惨景,而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取而代之呢?原来作者开篇是为了体现庖丁技艺高超,出神入化。这里运用了文学艺术渲染的艺术手法,采用了场景描写的角度,为下文张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运用文学的手法刻画了曾皙这个人物形象。

在回答孔子问话之前,曾皙在鼓瑟,当孔子向他提问时,他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舍作”表现曾皙回答师长问话的恭敬态度,见其温文有礼之态。这一点远在其他三人之上,其他三人都只是将以礼治国挂在嘴上,自己本身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曾皙却身体力行。同时,这一句也体现曾皙做事很从容,不像子路那样鲁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是曾皙对孔子问题的回答。这描绘出一幅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体现了曾皙一种高洁的品质。

从表面上来看,曾皙的回答无疑带有消极的思想,不像前面三位,希望从政来帮助国家兴旺,让人民得以富足。但换个角度来看,他的回答却是孔子主张的治国思想——礼乐治国。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讲礼之人,他想通过他的形象来教化其他人知晓礼乐。这也正好符合孔子的以礼乐治国的思想。全文通过描写曾皙的动作与言语,充分表现了他的温文尔雅,潇洒超俗的性格,尤其是他所描绘的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更是展示了他逍遥自得,恬然空灵的内心世界。

(五)以古文字学的知识理解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

《庖丁解牛》一文开头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写得有色有色,可是学生怎么也难以理解一个宰牛的血腥场面怎么被描写成了一个艺术的盛会场面。我抓住了文中的一个“奏刀霍然”的“奏”字做文章,我在黑板上将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书写出来:原先这个”奏”字从造字的结构形式看,是一个人头上戴着头饰,背后插着尾饰,两手在舞蹈。我一边比划,一边讲解:“奏”原先就是指祭祀活动时人们合着节奏,与众人一起手拉手,载歌载舞。正因为这样,今天很多词语中都保留了这个意义。例如小提琴演奏,钢琴独奏,笛子吹奏等等。在激活学生对这个“奏”的理解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且设疑:课文底下注解简单的将这个“奏刀”解释为“进刀”,如果让你换个更贴切的词语,那用什么为好呢?学生七嘴八舌,最后统一认为用”挥刀”比较符合当时的情景。

文言文中大量的实词,都可以寻根究源,从甲骨文中找到这个实词的渊源,运用古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实词,可以加深印象,激活文言文课堂,增加学生学习趣味。

以“活”促“实”

“实”,从字面意义看,是与”虚”“空”相对的,一方面是指实在的而非虚幻不现实的内容,对应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言”,另一方面指务实的教学作风与踏实的教学策略行为以及落到实处的教学效果。就内容而言,文言文的“实”具有知识的稳定性、科学性、体系性,就方法而言,文言文的“实”,相对注重求同性、规范性、实用性,具体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体现为:在文言文“言”上,字词句落实,不玩花拳绣腿,不走形式主义,不是课堂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在文言文“文”上,忠实文本,落实文本思想内容;在方法指导上,切合学生实际;在效果上,切实收到实效。

“活”,字面上与”死”相对,就文言文教学而言,一方面指的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内容,文言文以静态的文字记录的却是鲜活的人物事件,虽然时代已经远久,但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是可以激活的,这个对应于文言文教学中的”文”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及学生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与实相对应,文言文教学的活具有求异性、个别性、创造性、趣味性等特点。

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实”,强制性落实重点,落实规律,落实方法,可以收到实效,但是难免让学生感到厌倦。但是只“实”不“活”,学生不乐意,学得枯燥乏味;采取以“活”促“实”的策略,既能适应考情,取得实效,又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养成古文阅读的素养。

(一)活读,运用朗读法,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身份,再现历史人物音容笑貌

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为加强对赵太后形象的认识,我让学生变换读法朗读“老妇必唾其面”一句,经过比较朗读辨别,学生一致体味到,在“老妇”后安排一点声音的拖延,暗示赵太后仓促之间想不出满意的方法表明态度,于是拉长声音思考,但又一时气急,思维陷于停顿,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说出了“必唾其面”这种与自己身份、性别和场合极不相称的话,此时此刻的赵太后,与市井泼妇有何两样?在她身上,统治者的角色淡化,母亲的角色突现,母爱战胜了对国家的责任、对权力的欲望,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甚至是有缺点的女性形象步下神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

(二)活导,让学生将文言文阅读材料转换为剧本,或者将描述性文字导演设计成画面,还原想象古代历史场景、人物

例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诀别”这个片段,要求学生运用摄像技术拍摄画面,合理选择长镜头、近镜头特写、群众演员安排、服装、道具、音响设计,将文字立体化。

(三)活演,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还原人物风貌,再现历史场景

例如,让学生表演樊哙闯帐的场面、再现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忠义护主的将士形象,表演荆轲夜访樊於期将军樊於期义献首级的场景,揣摩荆轲的有备而来激将语气,樊将军的忠厚拙于言辞而侠肝义胆。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引导学生揣摩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的劝说艺术,要求学生事先设计人物表情与动作,然后派出学生代表现场表演。当读到“晋,何厌之有”这一句,学生以手狠拍桌子,将一个义愤填膺的烛之武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全班学生也被感染。

(四)活串,以现代流行用语、通俗用语翻译古汉语语,穿越古今

例如,将李白《蜀道难》开篇的叹词“噫吁戏”现代化翻译为“哇塞!”。

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我让学生用最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老妇必唾其面”一句中的“老妇”一词,有人说“我这个老太婆”,有人翻译为“老娘我”,经过比较,大家认为,“老娘我”这一自称更能够表现出:赵太后因为溺爱小儿子,极端反感让小儿子做人质的建议,于是不顾太后尊贵身份在群臣面前耍威风,斗狠撒泼以势压人的形象。

(五)活问,教师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落实课文内容理解

例如:荆轲于秦廷刺秦王不中,临终之前箕踞笑骂的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真是假?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学生根据文本中荆轲赴秦前有所待,以及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庭二人的分工安排,分析出荆轲实际剑术不高,最后的话只是个托词。也有学生依据开篇交代的战争形势,联系燕国当时的困境,以及历史上挟持而盟约的事实,认为荆轲旨在活捉秦王以挟持他停止进攻燕国,不在结果其性命,因而有所顾虑导致刺秦王不中。争论中,学生瞻顾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发展了探究思维。

(六)活评,以审视的眼光,辩证看待历史,借鉴历史,品评历史人物

学完《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我要求学生做一道论述题:如何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课文内容?

有学生道:“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居然也成了两个大国勾结起来攻打一个小国的理由,这不是太霸权主义了吗?

有学生称赞烛之武是一位有情感有血性的爱国老人:他也发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但他更深明大义,愿意临危受命。这样的英雄人物十分可信,也很值得学习。

有学生认为烛之武的说辞技巧而折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故意表现出处处为秦国着想的好意,以便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商业促销活动往往也重现着烛之武的这些言辞技巧。

有的学生还质疑郑伯和秦伯,认为郑伯的急而用人以及所谓的主动担责,疑似一种缺乏诚意的实用主义;秦伯的撤兵留将,则是心怀叵测,项庄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