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基本公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担任职务:总会计师
2008 年代表作:在研发阶段即导入成本管控体系,助力企业走出制造业2008 年成本困境。
2006 年,国务院国资委组织10 家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当时还是30 多岁青年才俊的薛贵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10 名中央企业高管之一。2006 年11 月,他被国务院国资委聘任为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当前,制造企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的CFO 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薛贵认为,作为企业的CFO,应及时转变观念和角色,提高应变能力,变革中求发展。
创价值――探索战略成本管理
中国福马集团所属机械装备制造业,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很大。薛贵认为,制造业的财务管理要重点突出成本管理,并拓宽管理范围,探索战略成本管理。
2008 年上半年,面对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带来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压力,薛贵领导的财务团队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从企业内部大力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组织实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费用控制,加大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力度,健全成本费用控制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采取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拟市场成本否决、重要资源集中管理等各种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方法,推动生产企业通过成本控制体系和研发体系相结合,从设计阶段入手降低产品成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薛贵强调:“对于中国福马集团这样大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来说,要防范供应商过于单一造成断供的风险,这时候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及其稳定性很重要。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一些实力比较薄弱的供应商可能出现资金困难,影响集团生产和供应。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对配套厂商和配件供应商的管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重新分类,区别情况给予不同的财务政策。”
抗风险――增强财务弹性
2008 年,面对外部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薛贵积极推动调整策略。从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保障能力和控制成本变化的不利影响两方面入手,组织企业取得了一定额度的银行授信,增加了银行承兑汇票的规模,充分发挥下属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巩固了企业资金链。同时,适时调整了成本核算方法,以准确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情况,便于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此外,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所以预算管理对于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国福马集团侧重两个方面的预算管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 集团公司要求各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重点把握关键风险点,在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确定重要的关键风险点并进行重点管理,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建平台――强化集团化管理
借助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之机,集团公司统一了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为集团公司开展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 年1 月,中国福马集团开始实施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借助国机集团的平台以及应用用友软件公司的NC 财务软件,先后完成了项目规划、蓝图设计、系统建设和系统切换等各阶段项目任务,并启用了固定资产等模块。
目前,除上市公司以外的所属二级企业已全部上线运行,初步构建了集团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平台,为集团化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未来集团将逐步建设集会计核算、资金监管、财务核心业务管理、财务分析于一体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集中与穿透查询、重要财务业务实时监控等功能,有效推动财务信息系统与主要业务模块的衔接,逐步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的有机融合。
转角色――成为“三师”人才
当前,制造企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的CFO 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薛贵认为,作为企业的CFO,应及时转变观念和角色,提高应变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三师”人才,即金融分析师、风险管理师、企业理财师。
关键词:权益资本成本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财务绩效
一 、引言
我国深沪证券交易所自建立起来,在优化资源配置,筹集社会资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增长和制度的完善,权益融资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传统估计权益资本成本的模型假设条件多、原理复杂,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筹资者,在确定资本成本是时都要搜集大量的信息。财务报表是联系投资者与投资者的桥梁,而且是目前上市公司信息中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建议,也为其进行选股决策提供了一个便捷、可靠的方法。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三农方面的投入。“十二五规划” 又把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城乡差距放到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发展拓宽了空间。相对于其它行业,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规模、数量、风险、收益等许多方面有很大区别。分析影响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特殊财务因素,为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及融资提供决策依据。
二、 文献综述
(一)权益资本成本估计模型的研究 完美资本市场中,权益资本成本等于股东的期望报酬率,它是指一个持有一种股票的投资者期望在下一个时期所能获得的收益。理论上从两个方面对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估计:一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估计权益资本成本;另一方面是通过预测未来的数据估计权益资本成本。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权益资本成本E(ri)=rf +βim *(E(rm)- rf),在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确定的情况下,权益资本成的大小取决于贝塔系数的大小。然而实践中,该模型严格、过多的假设影响了它的适用性。罗斯在1976年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其理论基础是一项资产的价格是由不同因素驱动,将这些因素乘上该因素对资产价格影响的贝塔系数并加总后,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该项资产的价格。APT理论上很完美,但是由于它没有给出都是哪些因素驱动资产价格,这些因素可能数量众多,只能凭投资者经验自行判断选择。另外,根据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的原理,普通股股东对企业的投资风险大于债券投资者,在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在要求一定的风险溢价。依照这一理论,权益的成本公式为:Ks=Kdt+RPc。但是,风险溢价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新兴证券市场中,没有关于股权风险溢价的经验数据,也没有权威机构的计算统计,运用该方法只能粗略估计权益资本成本,而且估计结果因估计者不同会有较大差别。Williams于1938最先提出股利贴现模型,该模型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估值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任何资产的内在的价值是指拥有这种资产的投资者在未来时期中接受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和。股利贴现模型为定量分析虚拟资本、资产和公司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由该模型扩展出Gordon增长模型 和 两阶段股利贴现模型。EdwardsandBel于1961年提出EBO模型(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并由Ohlson、ohlson和Feltham对EBO模型进行重新阐述和完善发展。Bernard运用美国VatueLine中的预测数据对EBO模型,结果表明,EBO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远大于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在EBO模型的基础上,Gebhardt,Lee和swaminathan加以一定的假设并通过一些数学公式推导出剩余收益折现模型。剩余收益折现模型最主要的贡献是运用三阶段求解方法解决了EBO模型中无穷数列的计算。为了纠正EBO模型在估值计算中产生的一些问题,Ohison和Juettner-Nauroth对EBO模型进行了修正,发展出Ohlson-Juettner模型。
(二)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由于各种估计模型都是近似的计算权益资本成本,且计算原理和方法复杂,不能被多数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理解和应用。近几年来,在运用各种估计模型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各种因素角度考虑,找出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并对其近似的估计。Bostosan(1997)研究了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与股权成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ichardson 和welker(2001) 将公司信息披露分为财务信息披露与社会信息披露两类, 分别考察其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结果发现财务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 但社会信息披露反而导致融资成本上升。Sudarsanam(1992)考察了行业特征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其研究结论表明一些行业特征?如资本密集程度、资本劳动比率和进入壁垒如广告宣传等对于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及资本成本有着显著影响。Gebhard,Lee和Swaminatham(2001)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股票市场波动性、财务杠杆、信息环境、流动性、收益波动性、市场异常性和行业等因素与企业权益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行业特性、账面市值比、长期增长率预测和分析师盈余预测差异能够较好地解释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陆正飞和叶康涛(2004)分析了市场波动性、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破产成本、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市场异常性和问题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股票贝塔系数仍是决定股权融资成本高低的最重要变量, 其他变量, 如换手率、负债率、B/M、企业规模、担保价值和资产周转率等因素也对股权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还分别从会计信息的披露及其质量、内部信息控制、会计盈余质量、信息不对称、股权结构等角度研究了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农业类上市公司研究对象,选取了深沪两市上市的所有农业类公司为研究样本。(1)剔除受到证监会特别处理和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2)考虑到需要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在选取样本时,排除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共选取农业类上市公司25家,搜集了2005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并对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选取 (1)因变量选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各种方法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模型,由于各种模型都有着各自的假设条件和应用范围,没有哪一种模型能够有效地计算权益资本成本,也没有哪一种模型的到学术界的绝对认可。本文选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权益资本成本,理由如下: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但该模型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模型。相对于其它模型,资本资产定模型简单,易于被筹资者和投资者理解和应用。近年来,我国学者用深沪上市公司的最新数据检验该模型,表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具有适用性,且相对于其它模型有较高有效性。本文选用2005年至2020年间10-15年期的14种政府债券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计算得出无风险利率为3.43%。运用几何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深沪两市近10年、15年、20年的权益市场平均收益率,并分别求出两市3阶段平均权益市场收益率为11.38%和9.07%。本文采用五年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月收益率计算上市公司贝塔值表(1)。(2)自变量选取。本文依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初步选取了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28个变量作为考量因素。考虑到数据获得、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等,本文对指标的筛选共分为三步:剔除缺失值比较多的指标;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法选取指标。最后保留了11个影响变量,结果如表(2)所示。
(三)研究假设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本文选取的影响农业类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自变量,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市盈率、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和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2:资产总额、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和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第三部分的假设以及哪些变量对于权益资本成本的解释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类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多因子模型。
四 、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度之间的股权益资本成本也存在差异。2010年权益资本成本平均为9.27% , 而2011 年平均为8. 51% ,下降了8.2 个百分点,总样本权益资本成本为8.88%。另外,本文采用同样方法计算了2010年和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金融类上市公司除外),得出其平均值分别为为8.93%、8.42%。农业类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明显于股票市场平均权益资本成本。
(二)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变量及参数的控制作逐步回归,SPSS软件自动剔除与因变量关系较弱的变量,建立一个最优的回归模型,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 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在所选的11个变量当中,与因变量具有显性关系的有8个变量,保留的变量回归结果符合上文对其基本假设。其中总资产增长率(X7)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最强,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解释能力在-0.287至0.357之间,影响程度比较稳定。净资产收益率(X5)和市盈率(X1)对权益资本成本有负的影响,在逐步回归的过程中解释能力逐渐加强。其它变量每股净资产(X4)、流动资产周转率(X9)、净利润增长率(X6)在回归过程中,回归系数有较小波动,解释能力比较稳定。存货周转率(X8)和股东权益比率(X11)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权益资本成本有显著解释能力的有6个变量。
同时,为了考察本文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对上述逐步回归模型进行了分年度再检验,得到2010年和2011年截面权益资本成本多因子模型。回归结果表(5)表明股东权益比率(X11)的显著性下降,没有进入到最后的回归模型,存货周转率(X8)的显著性有较大的提高。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每股净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净利润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六个变量在各种回归中都就入了模型,且回归系数符号保持一致。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比率的解释能力有所增强,这表明本文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健性。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解释农业类上市公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考量因素。
五 、结论
本文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财务因素。分析表明, 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比率是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 但其他因素如市盈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虽然最终都进入了回归模型,但其回归系数有波动,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较市场平均数高,说明农业类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期望收益率,这与普通投资者认为农业类上市公司收益率较低,不看好农业类股的常识相悖。(2)传统的估计权益资本成本的模型大多比较复杂、不易理解,且采用的数据忽略了最容易被公司和投资者财务报表。本文通过研究影响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财务因素,为投资者和筹资者合理的估计收益率和成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明隆:《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以上证A股为例》,《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9期.
[2]李金垒、靳军会、张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沪市拟合程度检验》,《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年第6 期.
[3]许涤龙、张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方成:《金融危机后上海证券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金融经济》2011年第6期。
[5]单娟:《我国股票预期β系数与会计变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任珍珍、王金桃:《农业类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7]李乐乐:《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8]叶康涛、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一、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程价款结算凭证不规范。按规定工程承包合同在签订时需工商管理部门等合同监管部门公证签章,由于单位中对合同规范意识不强,而忽略了合同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在支付工程预付款时,要求建设单位凭有效的预收工程款票据、工程进度表及工程承包合同支付工程款。按规定工程进度审查表必须由工程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及工程实际完成情况认真验证、审核,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工程进度表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实际的施工工程量,甚至工程进度表没有监理及相关人员签字盖章。
(2)会计核算不能准确反映施工进度。从目前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看,大多财务人员身兼数职,既负责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又兼管本单位基本建设财务核算,很容易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等同起来。其次,多数基建财务人员只停留在会计核算中,普遍缺乏对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参与不多,以致在工程款拨付时处于被动地位。
(3)超范围列支、挪用工程款。基本建设资金是专项用于某一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资金,要求专款专用。从某种意义来说,凡是用于为完成此项工程合理的耗费,都能列入此项建设项目支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制度、文件都没有明确规定为完成此项工作人工费的开支渠道,有些单位为了使人工费支出“名正言顺”,申请成立临时机构,有的单位为了开支人工费甚至虚开发票。某些建设单位把自身运作的成本费用如差旅费、接待费等管理费用列入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管费。有的单位虚报材料、巧立名目套取国家资金。
(4)审批程序不规范,支付随意性较大。在工程价款结算时不按合同规定执行,超合同部分手续不完善,无设计变更通知书和补充合同;支付手续中只有施工方签字,无监理工程师、现场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签字;工程价款结算无工程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等作为依据;变更初始设计手续不规范,个别单位不经有关部门审批,擅自变更建设项目。个别单位在项目实施中,变更了初始设计,但账面反映和初设设计相符,会计核算没有反映真实的工程施工情况。
二、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工作完善建议
(1)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加大会计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会计人员执行财经法规的意识。加强《会计法》和其他会计法规的宣传学习活动,举办培训班和知识竞赛形式,多渠道宣传会计法规。其次,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可以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财务人员除了掌握足够的会计知识外,还要充分了解项目概算、工程预(结)算、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及相关知识,提高基本建设财务工作水平。
(2)明确支付比例,规范支付程序。首先,要重点审核预付工程款的比例、标准是否合理合法。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计价执行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
B50500—2003)的工程,实体性消耗和非实体性消耗部分应在合同中分别约定预付款比例。其次,支付工程款时,支付凭证必须提供齐全,如工程进度审计证明、工程质量证明、工程造价结算审计书等。第三,支付程序规范化,如分段工程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拨款申请,监理单位、监督机构对分段工程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检查验收,施工质量合格,工程进度符合时间要求,分别签署同意支付进度工程款意见,共同审核,严格按规定结算工程价款。
摘要:提升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水平,对城市供水企业有效控制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建立协调机构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
如何有效地提升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水平,强化对基建资金运动的监督,将基建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现阶段的我国城市供水企业尤其如此。城市供水企业承担着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防洪排涝及水文地质勘探与开发、水井钻凿与维修、水质监测与分析研究、污水处理以及供排水基本建设等任务。由于城市供水企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密集型企业,70%以上的资产均为管网或设备,所以在供水企业的成本中,对基建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约占一半左右。由此可见,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有效控制供水成本、抑制城市水价过快上升以及提高城市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对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城市供水企业目前仍基本处于都处于垄断或相对垄断地位,市场竞争压力很小,因此在面临成本上升时一般都会采取调高水价的方式解决,一直以来对成本管理都不够重视。对于基本建设而言往往只注重其供水能力,而对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就比较容易忽视了。再加上基建财务人员自身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往往也认识不足,对财务管理在基建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定位不准,致使城市供水企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当前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2.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领域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工程概预算、造价方面等陌生领域的知识缺乏相应了解,导致财务部门很少参与到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中来,对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缺乏有效地参与和监督,对招标文件和项目合同只能进行程序性的形式审查。因此,目前城市供水企业的大部分在建项目中,财务人员能够发挥作用的方面往往只限于对日常业务的核算,而对工程建设的主要运行过程,一般都无法进行有效参与。这就造成了财务部门对项目的审核监控只能基于表面资料进行,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极为有限。
二、加强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损失浪费、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好上述问题,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对企业领导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财务人员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说服领导,改变其思想中某些不正确的固有观念,帮助领导从新的角度思考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能够发挥的作用,使领导认识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引起领导重视,才能提升财务人员的在基本建设项目运作中的地位。城市供水企业的领导应该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来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安排对基本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诸多领域专业知识均有较深入了解的财务人员。同时,在基本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职权,使其具有参与招投标中商务标的评议工作、参与合同签审等方面的重要权力。
2.加强对基本建设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城市供水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对基本建设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建会计的工作职能、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越来越显著。因此,城市供水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基建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企业应重视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工作态度积极的基建财会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基建财务人员定期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使基建财务人员由单纯的专业型人才向专业型与管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化。其次,基建财务人员也要建立起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工程实施各阶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观念,有意识的加强与工程人员的沟通、协调、配合,积极地参与到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分析、总结等全过程中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与审验、工程施工量变更、工程进度管理、完工结算等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在实践中的历练,实现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与自身专业素质的共同提升。
3.建立专门的基本建设协调监察机构。
为了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财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等多部门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应建立一个有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基建、财务、专业技术以及审计监察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加的工作小组。由该小组对供水企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立项决策、可行性分析、设备招投标、融资以及其他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等工作进行负责协调和监督,避免基本建设项目运行中的错误或疏漏。
4.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城市供水企业的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是输配管线的铺设和改造以及加压站的建设。而这些工程的建设是与所在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因此供水企业在与城市规划部门沟通的基础上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时,应该对加压站改造、管网改造等工程,制定基本建设预算。将基本建设预算纳入到年度预算体系中来,不仅能够使企业能够针对基建项目做出融资安排,而且能够提高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便于城市供水企业统筹安排资金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秋常.建设项目投资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张有霞.浅谈如何做好水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财经界,2010年4期.
一、纠正教材随意性,建立教材科学性
据了解,目前,造成高师学生生源素质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二是社会转型带来的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的转变;三是考生急功近利,临阵磨枪。因而,因材施教是建立科学教材体系的前提,建立高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教法,是教材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照搬”、“沿袭”精英教学教材的问题非常普遍和流行。这样即使给学生囫囵塞进去,学生也消化不了。而“移植”教材的危害性更大。比如:编教材有根据舞蹈教师能力制定的,有依据自己学校教学条件、设施的简繁制定的,也有根据学生素质制定的,培养目标模糊,随意性很大。这些现象如若长此以往,将危及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成才,更为严重的是将阻碍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科发展。为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制定了我国高等院校师范类本科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各方面日益社会化、现代化的需要,学历学位高,综合素质高,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小学舞蹈教师。这个目标降低了专业标准,提高了学生掌握综合能力要求,给高师舞蹈学生的培养定了位。因此,在沿用专业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相对专业院团教材有着明显差异。针对高师舞蹈专业学生,再继续“照搬”、“沿袭”、“移植”教材的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如果教材不稳定,方法不稳定,就失去了检验的标准。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建设应围绕目标定位,根据传授的特殊对象,设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知识领域中驾轻就熟,在“经过漫长的训练,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身体由从最初感觉上升到知觉的过程”,这种知觉过程可以看成是对学生的舞蹈“启蒙”教育过程,它是掀开舞蹈大门,进入舞蹈世界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条件。在编写教材时,将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生理特点与科学的教法、系统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在形式上多样化、内容上综合化、知识上广博化,突出“一专多能”的师范特点,达到纠正教材随意性为目的,建立起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改正单一表演性,确立师范表教性
在教育观念上立足高师培养目标,把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指导思想渗透到基本功课程的各个环节。就是说,通过培养人的舞蹈素质,而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体制注重专业技能;另一类是普及型舞蹈教育体制强调综合能力。前者培养的是专业表演人才,后者培养中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的“表教”人才。然而在教学中后者继续沿用着专业院团基本功教材内容,侧重舞蹈高精尖技能,偏重舞蹈的表演性,而忽略了师范性,使学生的能力上不去,他们可能因“达不到”、“做不了”而不堪重负,教材内容偏难、偏深,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阻碍。因此,高师舞蹈基本功教学应该在表教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高师学生分析快、理解快和记忆快的特点,加强对每一个动作的步骤、作用和动作内涵的讲解,以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为目的,而技术性动作要求不一定非要到位,但求方法正确,淡化局部、优化整体;要求学生在组织实践训练中能够用流畅的语言叙述动作名称、要领、方法和步骤,以此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传授知识的能力。以“控制”训练教学为例:腿90以上高度的控制,动作中它需要软度、力度以及腰、腹和相关肌肉群等身体各个环节的配合方能完成的高难技术动作,一般的高师学生都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在教材上补充要求教师介绍此动作训练目的、方法和完成的要领。再如单一的“点翻身”、“平转”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到在动作中运动轨迹,了解该重心位,在步伐均匀基础上双臂在固定角度上划圆的要求,即使他们完不成或动作不准确,但掌握训练方法、要领这点很重要。现在很多舞蹈教师在专业教材的引领下训练学生像匠人一样只注重学生的摹仿能力的培养,很少对基本功训练项目的作用、目的进行讲解,学生对怎样做、为什么做了解甚少。再如:扶把训练中增加对“plie”(蹲) 动作的技术支撑五大关节的外开、腿部肌肉伸张等要领的讲解、示范,并通过“plie”(蹲) 动作的训练认识到:1.可以增加腿部的灵活性、柔韧性;2.可以提高舞蹈动作的稳定性;3.可以参与空中技巧的变化与造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这些细节,即使一些动作不规范,但能够做到起码的示范、能正确分析和讲解,使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再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将表演和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形式,才是师范舞蹈专业教材必需的、重要的内涵。
三、改变单纯技能性,高扬技能理论综合性
1.重视基本功教材中启蒙教学内容。舞蹈基本功是需要从小培养,年龄小其身体的软开度容易练,18岁以后骨骼变硬,训练就会产生相应的难度。因此,成人舞蹈训练不可“拔苗助长”。基本功技能训练仍需要以软开度训练为先,因为舞蹈不仅只是“高难技术”,更主要的是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压腿、耗腿、搬腿、吊腿、踢腿、控腿、落叉、下腰、甩腰、压肩、髋、胯等训练;在此基础上配合肌肉能力的训练,如:多种形式的踢腿、控腿、腹、背、腰、臀肌的训练,这些“启蒙式”训练内容,可以使学生动作姿态逐步实现协调与灵活,舞姿达到规范以及对动作范围大小的掌控,使被训者产生对肢体的控制,姿态的挺拔,飘逸的动作表现力。对待“成人”学舞教材,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专业对话与交流和观摩以及示范鉴赏等课堂设计,以掌握课堂训练方法为目的。
2.添加教材中训练环节说明。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如何凸现个体与整体功用,怎样将理论与技能并重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教材要涉及到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把上训练是中间动作的准备,中间训练是把上动作的提高。这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基本程序(或规律),初学舞蹈的学生一般对把上的训练作用不能明确认识。所以,就需要教师通过把教材中规定动作的环节要求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把上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能真正统一的掌握。《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程》大都将动作要求、训练目的和练习的作用意义忽略,仅对动作的节奏、方位做了严格要求。对于经过了长期舞蹈专业训练的对象而言,这种教材没有问题,但对于仅处于舞蹈“启蒙阶段”的对象而言,这种教材就显得过深、过难。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应该具有综合性质,并要有详细分析动作属性以及身体各部分运用的做法和说明,特别是师范学生他们肩负着舞蹈知识的传授任务,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很难达到“传道”、“解惑”的作用。因此,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应该添加训练环节说明。
3.教材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训练的内容。在训练中培养学生传授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往的教学告诉我们,训练课的内容难度过大,学生难以掌握,就会失去信心,严重者还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材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方法。根据舞蹈师范生特点,教材内容的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掌握部分:就是在通过一段时间训练能够使学生身体、肢体能承受完成的动作或组合。如:头、眼、面部表情训练,腿、脚灵巧训练,身躯律动组合,身体素质能力训练,单一的跳、转、翻动作以及舞姿组合结合节奏的训练组合等。二是了解部分: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完成质量差或个别学生无法完成的动作,它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部分或者掌握其动作特点和做法的动作和组合。如:用腿控制一定高度的单一技巧――踹雁、朝天蹬,高难技巧――双飞燕、倒踢紫金冠、旁腿转、探海转、串翻身以及旋子360度转体等。这些动作或组合,高师学生约有部分的人能够做出来,但质量不高。如何引导学生把从“做不到”的提高到“想得到”“讲得出”,把从“想得到”“讲得出”的,转化为理论教学中“做得到”的,是教材要强调的又一个内容。三是介绍部分:就是高师学生通过四年学习都完成不了的动作和组合。如:复合跳、转、翻组合以及舞蹈中常见的毯技课动作――单蛮子、前后软翻、踺子等。这些训练内容虽然学生掌握不了,教材不能因为学生做不到而不选择,忽略对该动作做法的示范与介绍,相反要在该部分中增加教师示范内容,强化理论教学知识,渗透教学方法、步骤、要领,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与介绍中,能想得到,讲得出、直至“做得到”。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获取传授要旨。
四、突破种类狭隘性,重视全面系统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体会到训练高师学生远比训练专业学生更难,难就难在这些学生基础甚为薄弱,如何训练,采用那种方法入手训练更科学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师,于是乎“沿用”、“照搬”、“自编”等教材层出不穷,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将古典舞蹈基本功进行到底,有的照搬芭蕾基本功训练到毕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单打一”,只会跳所学舞种,而不会跳其它类型的舞蹈,不会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不规范、不系统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对师范教育不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认为,根据高师学生特点,突破种类狭隘制定具备全面、系统的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舞蹈艺术技能训练内容,是由不同舞种的基本功训练、舞蹈动作组合训练以及各种舞蹈的训练教学组成”。这句话对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编制指明了方向,非常准确。它体现了集百家之长,克己家之短的特点。由于高师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别于专业院团,因此,教材不能将中国古典舞基训与其它舞种的基训对立起来或相互排斥,相反更应该扩大了解掌握舞蹈种类范围。所以,在教材的编制上,如果将芭蕾、古典、现代等舞蹈基本功训练精华集于一体进行分阶段组合教学,并突出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在理论上形成相互结合、融会贯通。这样结合,既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舞蹈创造性思维,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打破舞蹈种类界限,既区别于专业院团,又避免教材编写和选用的随意性。所以,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必须根据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出发点进行编写和修订,这是新形势下高校舞蹈基本功教育需要突破的难点。运用多元舞蹈知识,使技术与技巧教学、实践与创作能力教学、技能与理论教学做到互为所用、互为补充,达到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和培养整体素质的目的,使学生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高师舞蹈基本功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应根据时展的需要,紧密围绕该门课程的建设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
[3]王 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