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统计学的参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案例教学;统计;秩和检验;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39-02
一、引言
《非参数统计》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统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统计推断方法,在经济、社会、医学、生物、心理、教育、体育等诸多领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非参数统计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师讲解检验方法,演示检验过程为主,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中间虽然也贯穿相关案例,但是案例的目的是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这样学生只会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数据用固定的检验方法,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只是脱离实际问题的纸上谈兵.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比较少,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恰当的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协助实际部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发展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的推广使每一个学生不但了解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方法,学习相关知识,精通各种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于1980年被引入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被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大家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答案随时要求教师加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积极充分准备好教学材料,教学效果良好.
所谓的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在管理或经济方面的实际事例,来说明、释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它培养的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一点正是我们统计学专业学生最需要的素质.
三、问题分析
目前,《非参数统计》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而正确的案例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点缀,其目的是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性案例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将学生置身于近似模拟的实践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尽量缩短教学情境和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还是基本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仅仅只是利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那些不容易理解的理论知识,没有利用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的方式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因此案例教学目前还没有被学生普遍接受.
(二)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等难以支持案例教学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每个案例的主导者,而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知识结构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在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案例,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等.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必须付出比平常多双倍甚至更多倍得努力.
同时,由于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多,相关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这也会消弱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教学的个案出发,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搜集素材,编写案例
在案例素材的搜集过程中,应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搜集.可以选取社会热点或学生息息相关的例子作为案例素材,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本轮教学采用中国统计出版社吴喜之教授主编的《非参数统计》第三版.比如在讲授多样本总体中位数检验方法时,可以选取如下案例: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好好一窝,一孬孬一窝”的现象进行分析.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
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说法的对错.
要验证这句话的对错,学生需要经过理解句子含义,寻找检验指标,查找数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几个基本过程.各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比如可以考虑学校内以宿舍为单位,或者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以学院为单位,如果某个单位的风气较好,那么这个单位的考试通过率,考研,出国,英语六级等的成绩也应该是比较好的,这些现象是个例还是单位因素对学生学业有普遍影响就可以作为对这句话的阐述.
切入点找好以后,就需要确定如何分析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就班级对学生学业是否有显著影响这个问题,教师提示可以通过判断同水平的不同班级学业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来判断,如果各班级之间的学业差距是显著的,那么班级的影响就是普遍的,否则就是个例.
确定了要检验的问题后,接下来学生要思考的就是选择一些什么样的数量指标来对问题进行检验.很明显,该问题的试验指标是学生的学业,而对学业一个很常用的衡量指标就是学生的成绩,因此学生成绩可以作为检验的数量指标.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可以选择六级成绩,出国率等来作为试验指标.问题转换为检验各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三)案例的理论升华
要判断各个班级平均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可以鼓励学生用已学过的检验方法试着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可能提出的解决方案一是可以两两比较,用前面学过的Wilcoxon秩和检验,有一组有差异就可以说明各班级的成绩是有差异的.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可能会给出解决方案二,由于两两比较工作量比较大,而且会使检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增大,因此可以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但必须假定各总体相互独立并且服从正态分布.
当第二个方案提出时,大部分同学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不假定总体的分布,是否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参数统计中方差分析的思想,找到非参数统计的一种方法,可以只进行一次检验就可以对各班成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问题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
(四)案例总结
经过激烈的案例讨论后,学生都希望老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并且对讨论中出现的呼之欲出的答案给出一个解答.教师有必要在案例课结束前,做一个案例分析的小结.同时引出本案例中大家都希望知道的一种统计方法: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并引导学生将这几种方法进行对比,从而找到各种方法的优劣性.小结的目的是说明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分析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
(五)案例分析报告撰写
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同学们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五、小结
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非参数统计的魅力,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不断的编写和完善相关案例库,控制好教学过程,同时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马林,金露,余华银.案例教学法述评:基于文献统计的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2).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设计;QQ群
1背景分析
图1QQ群的网络教学功能常用的网络通信工具有QQ、微信、MSN、Email,其中以QQ最为普及。QQ群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它为网络化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免费平台,本文重点分析QQ群环境下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按照第四代参与式设计理念,师生应合作设计教学方案,但受困于目前“上课有交流,下课无联系”的教师和学生课后不见面的现状,难以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依托QQ群推行参与式教学设计可以发挥其网络通信、资源共享的优势,克服无法当面交流的局限,实现师生间的即时沟通。相关学者的研究未能对如何运用QQ群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展开详细分析,也未能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展开探讨[1-2]。鉴于此,本文拟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以及教学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探索性分析。
2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流程规划
2.1建群
根据授课人数来确定创建QQ群的类型。然后登陆进入QQ,在群界面里点击创建QQ群,并将进入该群的选项设置为必须经过审核才能成为群成员。建群完成之后,将群号码公布,通知学生加入该群,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群名片以“班级+学号+姓名”清楚标识,以便开展交流讨论。而且便于在学生申请加入时,群管理员进行资格审查。
2.2学习主题
作为学生讨论的内容,学习主题不宜过大、过多,应集中于某一专题。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主要包括三块内容:公司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那么相应地可以三个学习主题,分别对应三部分内容,每次只讨论一个主题。学习主题应清楚地阐述该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公司战略管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对于公司发展的战略把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控制;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并且对公司战略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详细阐述。学生依据学习主题,再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思考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获得什么,应学习什么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是最容易接受的,从而为开展讨论分析奠定基础。学习主题可以由教师上传到群共享中,同时上传相应的辅助材料,如教程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授方法,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以便于学生在思考教学设计中能及时获取相关的辅助资源,帮助其作出合理的设计规划。
2.3学生分组
一般按6~8人一组,分组的标准不固定,可以按学号、座位、寝室等方式分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但是每次小组讨论应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便于让学生有机会和不同的人合作,利于培养其沟通、协助能力。
2.4小组讨论
在分组完成之后,学生即可开展小组讨论,这种讨论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但更广泛深入地探讨需要学生课后通过QQ群的讨论组功能展开。因为分组之后,可能组员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此时,由一名组员发起邀请,让其他组员参与到新设立的讨论组中,就该学习主题发表意见看法,及时补充完善,即使无法同时在线交流也无影响,因为有留言记录,组员可以通过留言记录了解讨论进入到何种程度,进而发表自己对此的观点看法,而且讨论记录便于讨论结束后,由选出的总结人整理提炼,形成最终意见,上传提交。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如下优势:使学习者产生更多和更高水平的洞察力、认知能力、道德推理能力、更深入的理解力、更敏锐的批判性思维和更深的记忆[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比独自学习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泛的能力锻炼。
2.5上传小组意见
事先规定讨论意见上传的时间期限,一般1~2周。以文件共享的形式收集各小组意见,先在群共享中上传一个空白的意见记录表格文档,然后各个小组均可以下载该文档,将本小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录入对应的记录中,保存之后再上传,这样不断地把各小组的意见汇集到该文档之中,实现意见的即时收集。
2.6教师评价、分析和实施优化方案
教师根据收集的意见文档,分析学生对于学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期望目标,了解他们希望在能力、知识上获得何种程度的提升,掌握何种教学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在实施教学方案之后,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优化设计,使其能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具体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根据交流反馈的信息,在教学重点处组织课堂讨论,以加深学习质量;在教学难点处组织讨论,以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效率;在教学生长点组织讨论,拓展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困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推行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和问题,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或者因增加学生、教师工作负担,致使参与者消极应付甚至抵制等不利局面,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必然会使参与式教学设计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下面予以逐一阐述。
3.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针对此类情况,需区别对待。班上的学生必然会出现分化,有积极性高的,也有积极性不高的,这取决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也有可能是对参与式教学设计不了解所导致的。此时,需要耐心讲道理、做解释,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具体流程,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等进行详尽的阐述,以便学生了解、掌握参与式教学设计,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也可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设计作为其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2学生缺乏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难以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
由于学生未参与过教学,对教学设计不了解,且对所需设计的课程内容未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预先学习准备,学生对所要设计的课程内容并不了解,要想学生对教学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事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的公司战略模块,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公司战略的分析、设计、执行、控制的方法,能完成完整的公司战略制定流程;教学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战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首先给出初始的教学模式,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学习了解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而鼓励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效的建议,对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
3.3参与式教学设计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工作量,致使其形成抵触心理
由于参与式教学设计需要师生间大量的沟通、协作,而且方案需经过多轮反复修改、完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于课堂授课、听讲的教学模式,下课后要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学习,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到这种尝试探索,无法预知最终效果的实验性教学设计之中,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不愿参与配合,最终导致活动失败。因此,在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事先规划实施步骤、流程,预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且重视宣传教育工作,让教师和学生明白,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表面上多花了时间和精力,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要学的课程,知晓通过学习该课程将掌握何种知识,该门课程能提升哪种能力,从而放弃抵触,转而积极接受。并且,由于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之中,对该教学模式不再抵触,能采取一种接受、合作的态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为降低参与式教学设计中师生的工作量,可以考虑设计能高效利用QQ群,学习主题、开展小组讨论、实现资源共享、收集反馈信息的科学方法,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学习效率。
3.4缺乏合理的准备组织,难以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明辨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组织学生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的教学方法。如果未能掌握讨论活动组织技巧,仅仅是将学生分组,要求其开展讨论,学生会感到茫然,以应付的态度参与讨论,或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参与,却未能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浮于表面。为提高课堂讨论效果,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组织:第一,明确讨论的目的;第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三,捕捉讨论的时机。教师应在学生认识普遍出现偏差时组织讨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师提问出现“卡壳”时组织讨论,让学生茅塞顿开;在学生思维出现“低谷”时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形成高低起伏的教学节奏;第四,把握教学的张力、恰当引导。组织讨论时,教师要合理设置知识的难度,知识模块之间联系的跨度,问题的难易度和讨论的密度等。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要巡视了解、引导,避免讨论偏离主题;要启发诱导,使讨论得到深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第五,延缓评价,总结提炼。
4结论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包括创建QQ群、学习主题、学生分组、小组讨论、上传讨论意见、评价分析、实施方案。整个流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流程结束,总结经验、教训,开始一轮新的流程循环,周而复始。在整个师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QQ群起到重要的交流媒介作用,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网络信息沟通工具,QQ群对于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在这个活动之中,尤为重要的是事先预期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针对学生不了解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可以由教师专门做解释、沟通,并在群共享里上传相应的说明资料,便于学生了解、掌握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目的、流程和方法。
基于QQ群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发展其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其二为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价值,让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其三为改善师生间交流与协作方面的价值,为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协商的氛围;其四为依托即时通信软件开展参与式教学设计,探索具体的方法与技巧,建构合理的流程与规则,提供实践指引。可将其分别略称为学习价值、教学价值、交流价值和技术价值。
作者:刘锦芳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屈丹丹,孙宽宁.基于QQ群的大学生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2(15):14-16.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数学,有益于智力残疾儿童智力的开发,充分挖掘智力残疾儿童的潜能,补偿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缺陷。
一 巧设游戏,诱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助力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愉快的情感色彩去学习,其学习的效果最佳。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让智力残疾问题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地获取知识,而游戏则是智力残疾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又由于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极其不稳定,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只有10分钟左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并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1.课前游戏,吸引注意,激发兴趣
刚上课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刚刚结束,他们心理还处于活动的兴奋状态,无法马上集中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在新课前安排一个小游戏,便能够及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
2.新课游戏,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由于单纯的算理讲解显得枯燥无味,智力残疾儿童也较难理解,而他们的注意力又具有极其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容易走神,不爱学习。教学中笔者常把这些新知识编成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游戏中渗透新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新知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培养了智力残疾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智力残疾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两步混合运算式题”时,讲解其算理时,笔者就安排了“排队上车”的游戏,在上车的人群中有年迈的老奶奶、两个抱孩子的阿姨和几个小学生。让他们先根据平时乘车的经验排队上车,其余同学看看他们上车时是不是个文明的乘客,再进行讨论和评价,学生讨论得出上车的顺序应该是:先让老奶奶上车,再让两个抱小孩的阿姨先后上车,最后是几个小学生按顺序先后上车,那他们就得按到的先后顺序排队上车。这时教师进而把式题中的小括号比成“老奶奶”;把乘法和除法比成“抱孩子的阿姨”;把加法和减法比成“小学生”。这样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就能较轻松地掌握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后游戏,巩固新知,提高兴趣
在巩固练习时适当安排游戏,可以放松一下学生的大脑,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时、分、秒”时,在巩固练习时笔者就安排了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笔者在硬纸板上分别画了几个钟面,再用几张卡片分别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分别发给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学生拿“钟面”,另一组学生拿着表示相应钟面时间的卡片,接下来让全班同学一起唱《找朋友》的歌,这两组同学就迅速地找到与自己对应的同学,与其手拉手,再分别说出自己所持有“钟面”的时间是……找对朋友的同学,教师给予表扬、奖励,找不到朋友的,大家帮忙找。
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游戏活动,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巩固知识。
二 利用游戏教学实施情感缺陷补偿
情感在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生的一种调味剂,智力残疾儿童也不例外,但由于他们的情感存在着缺陷,他们的身心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补偿智力残疾儿童的情感缺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游戏教学是补偿智力残疾儿童情感缺陷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新知识时,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减少学生掌握抽象知识的困难,学生也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和掌握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缺陷的补偿作用。
三 利用游戏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我们的全日制培智教材有的内容已无法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与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实际脱轨,如“珠算加法”“角和分的认识”等,由于智力残疾儿童缺少生活的经验,学习这些内容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教学“角、分的认识”时由于目前市面上已不用“分”的钱币单位了,所以在教学时笔者把这方面内容改为“元、角的认识”,并安排了“购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了以“元”和“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根据智力残疾儿童的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渗透游戏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利用游戏教学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回归主流
关键词:交通运输市场;交易成本;交易收益;诚信度;效益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交通运输市场中参与各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进行商业活动行为的选择,企业各自行为选择与行业发展的要求较难自发地协调一致,监管与约束成为必不可少。对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选择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量化模型中深刻理解市场参与者利己的行为动机在缺乏规制的市场制度中如何通过行为选择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利己主义的行为选择带来的市场交易恶性循环以及害人害己不得不步步设防的后果,交易成本高企,经济活动效率低下,对交易中行为的监管与规制而对利己行为选择的惩治扭转的必然性。交通运输市场需要通过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保障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参与各方的合法利益,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基本概念
市场交易活动的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交易活动的认识却有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由于市场信息具有透明性,交易活动总是在瞬间完成,市场交易不需要成本,交易只是商品交换活动中不起眼的环节。1937年,罗纳德・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初步创立了交易费用理论 [1]。为了全面分析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行为选择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的概念,以便后续对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诚信行为选择对行业发展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交易费用(C)
交易费用即为完成交易活动支出的费用。其包含搜集交易信息的成本(c1)、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c2)、谈判的成本(c3)、签订交易契约的成本(c4)、履行契约的成本(c5)、监督契约的成本(c6)、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c7)等[2、3]。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交易费用往往存在差异,我们把买方的交易费用记为Cb,卖方的交易费用记为Cs,交易总费用C=cb+cs。
2.交易收入(I)
即交易中卖方所获得的销售收入,也是交易中买方所支付的购货或购买服务款。
3.交易预期价值(V)
交易的预期价值是指交易中买方预期可获得的收入(生产流通型买方)或满足(最终消费型买方),买方通过后续的交易实现其价值或通过知识经验判断其价值。
4.交易效用(U)
交易效用即交易各方所有收益减去所有成本之所得。用Ub、Us分别代表交易中买、卖方的交易效用,交易总效用U=Ub+Us。
5.诚信度(TD)
诚信度是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获得的市场参与者诚实和守信用的程度。
二、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行为选择经济分析
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以利润最大化为市场活动的目标,在交易中,遵守契约精神,诚实守信或者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行为选择,将对运输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和自身带来怎样的影响,社会和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制定怎样的游戏规则协调各方利益,保障交易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可以从交通市场参与者交易总效用与经济活动行为选择的关系出发,来进行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行为选择的相关经济分析。
1.交易效用与交易费用的关系
由此可见,买、卖方的交易费用分别与交易中另一方的诚信度密切相关,且成反向变化关系,诚信度越低,交易费用越高,提高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水平,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活动的总费用。
三、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多主体参与的交通运输市场在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交通运输市场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完善过程,而这些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市场运行的实践和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理论研究的跟进。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诚信或欺诈行为的选择以及由此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交通运输参与各方的交易效用产生直接的影响,诚信的行为习惯只需要最低的市场监管成本,可以实现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交易活动总效用的最大化,欺诈行为的猖獗需要最大化的市场监管成本的投入,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交易活动总效用的不断下降,可能使得交易活动总效用为0甚至为负值,欺诈横行混乱不堪的交通运输市场交易活动,不产生任何的交易效用甚至给经济带来严重损害,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自身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惩治欺诈行为,建立严厉的运输市场约束机制成为全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的制度、法律体系构建,促使企业选择诚信行为,养成诚信习惯,保持和发展诚信关系,实现交通运输市场参与者交易总效用的最大化,促进交通运输市场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夏立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若干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5,6.
关键词:“快餐式”信息技术;传统计算机教学;情境化;任务驱动
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拥有智能无线终端系统的人数已突破4亿。随着这些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特别是便携式、智能化程度极高的信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快餐式”信息技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种技术行为。
什么是“快餐式”信息技术?其显著特点是植根在便携式智能系统与工具基础上,如系统为IOS系统、安卓系统、Windows Mobile系统、塞班系统等,以及承载这些系统的终端产品,如苹果、三星、黑莓、华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它们传递的信息快速,查询便捷,特别是信息容量巨大。但是真正容纳在海量信息中的有用部分又不是特别多,它就像我们平时所吃的快餐一样,虽能吃饱,但是营养价值却不高,也就是量大质低。
“快餐式”信息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对比
随着工业全球化、科研技术的不断加速,“快餐式”信息技术存在的土壤越来越肥沃。廉价、便携的无线终端设备与信息资讯的海量快捷,使之逐渐替代传统PC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首选。作为植根在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师,深刻地感受到“快餐式”信息技术对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冲击与影响。例如,通过笔者的调查与统计,执教的沿海地区初级中学校园里,一个建制约50人的班级中,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学生人数几乎是100%,同时能熟练操作工具(这里熟练操作指能为智能工具预装系统、应用软件,能运用相应软件进行信息通讯与处理等)的学生人数则为总人数的30%~40%。由此可见,在没有通过传统校本教育的情况下,因为“快餐式”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简单化,使得学生能通过自我学习,达到一个普及的状态。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快餐文化充斥的社会中,作为传统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坚守好自己的一方净土,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与这种快餐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社会潮流的当代信息技术教育新途径,就非常值得信息技术教师思考与研究。为此,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明确传统信息技术与“快餐式”信息技术间各自的优缺点(如下表),并尝试能否取长补短。
针对传统信息技术与“快餐式”信息技术的优缺点,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简单说明。例如,班级搞一个团队活动,需要有信息查询、文稿撰写、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幻灯片的制作、数据表格的处理以及最终作品的投送与。那“快餐式”信息技术能否包办一切呢?分割来看,信息的查询、讨论与总结、结果的投送与、智能化终端设备完全可以,但是在文档的处理、幻灯片的制作、数据表格的处理,甚至可能一些视频、音频的后期处理上,PC的操作优势就显露无疑。智能终端的输入不方便,文档处理的不专业,数据表格统计的高专业性要求,都限制了便携智能终端的性能,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信息技术。因此在这样一种“快餐式”信息横扫社会的大趋势下,作为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坚持传统信息技术教育不动摇、不放松的思想。
如何做好两者的融合
如何做好对传统信息技术的技术传承,不让学生一到计算机房就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关键还是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变枯燥的教学为兴趣支撑下的模拟化、任务式的教学。现在信息技术课本的编写还是以模块化、章节化的形式呈现,一个软件一个软件的介绍,学生在学习中都是孤立的。但实际上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就在于多任务、多窗口协同工作上见长。如果我们不把这种优势放大,那自然不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谈不上对信息技术的传授。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打破书本章节限制,将章节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以某种情境任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任务要求,并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其学习目标与研究方式进行转变。将传统信息技术与“快餐式”信息技术相融合。我们还可以把制作班级小报作为半学期的学习任务,进行情境创设,在信息资料的准备上讲述互联网技术;在文字编排上讲Word软件;在数据处理上讲Excel软件;在图片处理上讲Photoshop,等等。这里要强调的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一定要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割与控制。在初一上学期,我们可以只要求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并能将资料内容复制粘贴到字处理软件中,简单排版即可,而关于网络的设置、文字的深度美化则不需要深入讲解。但是到了初一下学期或更高年级,则可以将任务环境设置得更复杂些,使学习呈现梯度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转变职业特质,变讲授型教育为指导型帮助。由于是情境模拟、任务驱动,因此对学生不可能做一刀切的要求,在任务布置以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去完成,教师及时跟进。这种跟进,教师可以用智能通讯终端打破课堂限制,指导在平时,总结与拔高在课堂,从而借助当前智能终端的普及,把有形的信息技术课变成无形的社会化课堂,最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关键词:通用技术;参与性;有效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无处不用的客观事物,并且也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教育就成为青少年培养基本素养的教育,通用技术课程就成为开发青少年潜能、促进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础课程。但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通用技术的教学无论在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是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些在通用技术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一、将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学习相结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其开发自身思维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在教师教导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操作的空间。
首先,教师应该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设置问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和经历,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观察一下教室,说出哪些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的问题,学生通过对亲身经验的讨论和回答,就能准确地掌握“机”和“人机关系”的含义。再次,教师要在事先精心地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分析和探索,如在学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学设施,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自我探究,掌握学习要点。教师可以提问一些“人体哪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人机关系”“大概多高的椅子坐起来最舒适”“学校里面有哪些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讨论和理解。因为课堂中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加大,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开发,同时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更为有效,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
效果。
二、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通用技术这种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教学中,假若教师纯粹地宣读课本、陈列知识点,则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学习阵地从书本中转移到生活中,加强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例如,直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动有趣的事件引入课堂,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深入和拓展,这样教学内容由浅入
深、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就会使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学习兴趣自然得到提升,也能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在实践操作之中理解课本知识、学习技术。
在学习《发现与明确问题》这一章时,为了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技术探究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引入,并且趁热打铁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取碗器,来展示如何在较深且口径小的容器中取出盛有食物的碗。因为学生在生活中也可能遇到在用高压锅等炖菜时,因为太烫又怕打翻食物,而无法取出碗的状况。所以,这一设计无疑会引起学生对生活中“发现问题”的兴趣。
这种寓生活知识讲授课本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通用技术课程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其所学的内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直观、生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三、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教学整合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授课都有极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教学的重要工具,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能将通用技术的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增加其吸引力和趣味性。信息技术能将文字、影像、图片资料等集于一体,这使得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能从抽象变得具体,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同时,声情并茂、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积极地进行探索学习。
通用技术课程是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能促进通用技术的有
【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参数设置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肺出血新生儿中的50例。男27例,女23例, 足月儿31例,早产儿19例,体重》2500g 38例,〈2500g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予低机械通气参数治疗。结果:治疗组25例存活22例 (88%),死亡2例(8%),放弃治疗1例(4%);对照组25例存活16例(64%),死亡6例(24%),放弃治疗3例(12%)。两组患儿孕周、体重、原发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初设PIP、PEEP均低于常规机械通气值,即使需调高PIP、PEEP也不超过常规机械通气参数,可应用于临床新生儿肺出血治疗。
【关键词】机械通气;新生儿;肺出血;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的机械装置产生气流和提供不等氧浓度,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的能量消耗,以达到改善或纠正乏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衡的治疗措施[1]。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特效疗法:肺出血时大量血性液体充盈在肺泡及细小支气管内,既影响了气体进入有效的交换区,又影响了气体的弥散过程,因而需要通过辅助通气来改善机体缺氧的状况,以防止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对肺组织的进一步损害[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符合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标准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共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足月儿31例,早产儿19例,体重》2500g 38例,〈2500g12例。原发病:重度窒息26例,占52%,新生儿肺炎(包括吸入性和感染性)8例,占16%,肺透明膜病4例,占8%,硬肿症2例,占4%,低体重儿5例,占10%,败血症4例,占8%,先天性心脏病1例,占2%,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原发病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3]中的临床诊断标准,50例患儿均诊断明确。
1.3方法:两组患儿均在保暖、纠酸、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维生素K1、立止血等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初调呼吸机参数:PIP 25-30cmH20, PEEP 5-7cmH20,RR 35~45次/min,I:E 1∶1~1.5, Flow 8~12L/min,Ti 0.6s, FiO2 0.6-0.8;治疗组予低机械通气参数治疗:初调呼吸机参数: PIP 22-28cmH20, PEEP 4-6cmH20,RR 40~50次/min,I:E 1∶1~1.5, Flow 6~8L/min,Ti 0.5-0.6s, FiO2 0.6-0.8,初设PIP、PEEP均低于常规机械通气参数值,即使需调高PIP、PEEP也不超过常规机械通气参数。上机30min后测血气,若PaO2过低,缺氧症状不改善,则逐渐调整PIP或PEEP、FiO2,但调整范围不超过上述参数高限[4]。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1)治疗组25例存活22例 (88%),死亡2例(8%),放弃治疗1例(4%);对照组25例存活16例(64%),死亡6例(24%),放弃治疗3例(12%)。两组患儿孕周、体重、原发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存活率比较:Χ2=8.0559,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2)两组机械通气参数设置比较:PIP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05)。该研究降低了高PIP引起的危害,但抢救成功率反而上升,达到了机械通气的目的。
3讨论
(1)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危重征象。早期诊断非常困难[5],一旦口鼻涌出血性泡沫液体已属晚期,病死率极高。生后1周内起病约占95%,其中生后12小时内发病约占半数;超过1周者为数极少。原发病有多种,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感染性肺炎、重度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硬肿症、颅内出血、羊水吸入性肺炎、多脏器出血、败血症等,都可能引起新生儿肺出血。主要表现有拒哺,不吸吮或吸吮无力;气急,呼吸快速而不规则,半数有呼吸暂停,可见鼻翼扇动;青紫,多见于鼻唇沟发青;,患儿不能安睡、痛苦表情、哭闹,但声音微弱似抽泣哀伤;低体温,可在35℃以下,四肢发凉;出血,开始为血性泡沫痰液,重时可口鼻出血、窒息。家长应在出血之前带孩子就诊,医生可根据肺部听诊体征和胸部拍片,及早做出诊断[6]。
(2)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如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及出凝血障碍、补充血容量等,呼吸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发生肺出血时,病情已相当危重,往往出现呼吸不规则或频发性呼吸暂停。肺出血时大量血性液体充盈在肺泡及细小支气管内,既影响了气体进入有效的交换区,又影响了气体的弥散过程,使PaO2降低、PaCO2升高,因而需要通过辅助通气来改善机体缺氧的状况,以防止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对肺组织的进一步损害,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达到“压迫性”止血的目的[7],目前最常用的通气模式为IPPV+PEEP。对肺出血高危儿只要有低氧血症,尤其合并低体温或酸中毒者,应行气管插管,以便能起到早期治疗或预防肺出血的作用,适当的机械通气可扩张肺泡,改善两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PaO2和降低PaCO2,有压迫性止血的作用。机械通气早期,应30 min检测血气1次,依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在治疗期间,如PIP<20 cmH2O,平均气道压(MAP)<7 cmH2O,仍能维持正常血气,表示肺顺应性趋于正常,肺出血基本停止。有研究表明[8-9],对于肺出血患儿仅给予CPAP供氧,效果不佳,病死率极高,因此一旦诊断为肺出血,就应早期使用IPPV+PEEP通气模式,而不必过于强调CPAPIMVIPPV+PEEP的循序过渡。
治疗组抢救成功率88%,高于国内有关报道,并且过度通气、颅内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减少;临床观察无静脉回流障碍及心功能影响,同时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肝素控制DIC,最后痊愈。因此,认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呼吸机可减少肺出血,改善通气障碍,提高氧饱和度,提高治愈率。本研究与常规机械通气最大不同之处:初设PIP、PEEP均低于常规机械通气值,即使需调高PIP、PEEP也不超过常规机械通气参数,可应用于临床新生儿肺出血治疗[11]。
参考文献
[1] 傅建平, 刘辉保, 江海红, 胡安辉, 袁水生.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J]. 青岛医药卫生 , 2009,(04):105-108.
[2] 吴迅, 袁淑燕. 机械通气在危重新生儿肺出血治疗中的探讨[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2006,(03):132-135.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肺出血诊断与治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248.
[4] 陈宗文, 余秀兰, 田秀英.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41例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 , 2010,(04):141-143.
[5] 南向珍. 婴幼儿肺出血23例临床分析[J] 温州医学院学报 , 2007,(04):105-109.
[6] 马圣洁.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4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2008,(06):114-116.
[7] 周晓光,肖昕,农绍汉,等.新生儿肺出血[J].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2004,3(1):366-373.
[8] 王珍.新生儿肺出血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79.
[9] 李晓艳,阙学俊.新生儿肺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22.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环境科学;水体污染;大气污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39
[中图分类号]P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地质统计学被称作空间信息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中发展较为迅速且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一门学科。它将区域之间的变化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多孔介质空间结构变异函数,研究空间分布中具备一定规律性的自然现象,随后使用取样方案进行优化,对一些不规则取样进行处理并插值计算。在矿业、石油、农业、林业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较大的研究应用成果。
1 地质统计学发展历程
20世纪中期,南非的矿物工程师DG Krige结合对南非金铀砾岩的研究经验以及对金矿储量的计算,根据样本区域位置的差异及样本关联性差异,首次提出了对每一个样本赋予相应的权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波动加权,以此方式代替传统的平均加权计算法。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的统计学家G Matheron经过大量实验后,将DG Krige的研究升华为了具体的理论结果,并系统地提出了区域变量这个概念,由此形成了地质统计学这门新型学科。
地质统计学基本理论是在1978年由我国地质专家侯景儒引进的,前后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至今为止无论是在理论方法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环境科学领域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成熟。
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内,地质统计学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目前为止形成了两个理论学派,其中一个是以法国统计学家G Matheron为主的“枫丹白露地质统计学派”,另一个是以美国的统计学及AG Journel为主的“斯坦福地质统计学派”,这两种学派根据其计算方法及应用方式的区别又分别被称为“参数地质统计”和“非参数地质统计”。地质统计学领域还出现了局部空间估计法如普通克立格法、对数克立格法和因子克立格法等。此外,我国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研究出了一批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的软件。
2 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
20世纪初期,人们利用统计方法研究空间变异性,该方法提出将所收集的信息转变为单独的数值进行观测。可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依靠收集的信息进行空间变异性研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很难实现对空间变异性的客观研究和评价。随着地质统计学的完善和进步,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 土壤环境研究中的地质统计学
自然环境下的土壤分布系统非常复杂,同样性质的土壤受土壤深度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土壤分布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证明,土壤的自然密度、粒径等特性在同一水平或不同深度上的分布也是不同的。这些土壤特性的非均匀分布状态决定了土壤特性在空间中的变异性,从而导致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性。
2.2 地质统计学在水环境研究中的运用
水环境污染迁移参数的离散性与随机性两大问题是水环境污染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地质统计学被引进该领域之前,利用传统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迁移模型的参数求证方式,对迁移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合理的研究与评价。如果单纯使用确定性或偶然性的研究模型是很难正确且全面地描述整个水环境污染物迁移参数的变异背景,地质统计学可以对空间信息与偶然信息进行随机性处理,可以对这种随机性进行客观有效的分析。
2.3 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其他领域中的运用
由于地质统计学可以有效描述同时具备结构性与随机性的环境参数,因此利用地质统计学研究大气污染物分布也有很好的研究效果,例如:孟健宇和马晓明就通过指示克立格法对某个城市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浓度的变异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得出该方法是研究大气污染差值的最佳手段这一结论。
3 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展望
随着地质统计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其实践方式和理论已经在环境科学研究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土壤有毒物质研究以及水环境污染等研究课题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由于土壤多孔介质特性中显著存在空间的变异特征,地质统计学对于这种随机性的事物来说是最佳研究手段。现阶段,对于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研究重点在重金属领域,并逐渐延伸到部分难降解污染物质的研究中,例如:影响内分泌物质及一些强致癌物质,他们的分布形态类似于重金属,地质统计学在这一类物质的研究当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自然界中含水介质的非均匀性导致了其他水环境污染参数迁移物质中具有高度变异性,特别是环境十分复杂的地下水环境系统。在以后的环境科学研究中,可以将地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分形理论和灰色系统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使用,这样不仅会进一步降低研究复杂性,还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污染物迁移预测以及污染物迁移参数的价值估算,提高环境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先进性,为环境模拟和环境评价建立高效、科学的模型。
4 结 语
将地质统计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工具相结合,为目前的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地质统计学的应用扩大到其他领域中,比如: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研究领域,可以通过地质统计学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环境污染。
主要参考文献
[1]陶月赞,郑恒强,汪学福.用Kriging方法评价地下水监测网密度[J].水文, 2003(2).
1.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建立的必要性
近年来选修医学统计学的学生逐渐增多,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不同的学校采取的考试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建立了“整卷库”,以整套试卷为单位进行存储,考试时随机抽取一套试卷对考生施测,这种方式固化了试卷结构,不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有的学校简单地将试题按章节存放在一起,试题未经测试与合理的分析,未按能力层次及学科要求进行划分,考试时按章节选出一部分试题组卷,费时又费力;还有的学校指定每位代课老师出一定数量的题目,最后把所有老师提交的题目汇总、组合成卷,由于代课老师往往根据课堂上强调的授课重点出题,因此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可见,医学统计学考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要想通过考试客观、准确地评价每个考生的真实能力,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公正化的考试,建立高质量的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1〕势在必行。所谓试题库〔2〕(itembank),并不是试题的简单堆集,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为基础,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对试题进行多项性能指标分析后,选出符合要求的优秀题目,按次序集中储存的一种形式,并能按要求调出所需试题,最终按规定的条件组合成卷〔3-5〕。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以合格、优秀的试题为基本单位,能克服现有考试制度的弊端。因此,建议建立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
2.理论依据———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theory,IRT)
建设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的中心环节就是命题、选题。选题时必须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试题进行评估,优秀的、符合要求的试题方可进入试题库。教育测量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目前用于试题评价的理论主要有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testtheory,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theory,IRT)〔6,7〕。CTT存在很多无法克服的技术问题,如具有试题依赖性和样本依赖性、被试的能力分数与试题难度未建立在同一量尺上、忽略了每位被试的反应组型等等〔8-11〕。于是,近代在CTT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一种新的测量理论,即IRT,又称潜在特质理论(latenttraittheory)或项目特征曲线理论〔12〕(itemcharacteristiccurvetheory)。IRT以几项基本假设(如单维性假设、局部独立性假设〔13,14〕等)为前提,试图通过建立恰当的数理统计模型来反映被试特质水平、试题参数与该被试在试题上的反应表现之间的关系。相对于CTT,IRT的优势主要有:(1)具有试题独立性和样本独立性,即扣除测量误差的影响后,被试能力参数的估计值不会随试题的不同而不同,试题参数的估计值也不会随被试的不同而不同。(2)每位被试具有相应的测量误差。(3)考虑了每位被试的反应组型。(4)引入了信息函数的概念,其可代替CTT中信度的概念〔15〕。IRT克服了CTT的不足,已逐渐成为试题评价的主流理论。许多大型的考试如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及著名考试TOFEL等试题评价均采用了IRT〔16〕。本文也将应用IRT,阐述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资料库中搜集2008年至2011年期间的医学统计学考试试卷,共5116份。试题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这些试题面向7个不同专业的考生,包括临床专业、预防专业、药学专业、法医专业、口腔专业、康复专业以及护理专业。此外,这些考生来自于不同层次,包括本科生、硕士生。
2.方法
IRT强调的核心是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对模型中各个参数的估计〔13〕,通过对模型中各个参数适当估计和选取,解决在现实中CTT遇到的大部分问题。IRT假定学生对测试项目的反应不仅受到特定“能力”的影响,还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其将被试的能力看作是一个潜在的不可观测的变量,同时将难度、区分度、猜测度等参数看作是项目的固有属性,独立于被试样本,并将被试在某项目上的反映情况与该被试的特质水平联结起来,与表示试题特性的参数一起,共同建立起数理统计学概率模型〔17,18〕。不同形式的数据应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拟合。本研究拟应用IRT,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考生反应组型的整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包,根据搜集到的试题输入每位受试者的反应组型(responsepattern),即:考生在一组测验试题上的作答情形。数据处理如下:对于单项选择题,假定某考生对试题i的反应为ui,其中答对用ui=1来表示,答错用ui=0来表示(属于二元化计分);对于简答题,每一道简答题满分为h=6分,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等级:h=0分、0<h≤2分、2<h≤4分、4<h≤6分,分别用0,1,2,3来表示(属多元计分);对于计算分析题,每一道计算分析题满分为k=12分,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等级:k=0分、0<k≤4分、4<k≤8分、8<k≤12分,分别用0,1,2,3来表示(属多元计分)。
(2)模型选择
①单维三参数logistic模型(3parameterlogisticmodel,3PLM)对于单项选择题,其反应数据为二元化计分形式,项目反应理论中可采用的数学模型有logistic模型和正态卵形模型,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前者〔9〕。logistic模型根据参数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19〕。在理论和实践中,三参数模型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相对成熟、可靠,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试题信息,能更好地对参数进行估计〔20〕。因此,本文对单项选择题的数据采用单维三参数logistic模型〔21-22〕进行处理,其表达式如下:Pi(θ)=ci+(1-ci)eDai(θ-bi)1+eDai(θ-bi)(1)其中θ表示考生能力估计值;ai表示第i题的区分度系数;bi表示第i题的难度系数;ci表示第i题的猜测度系数;D表示标化因子,一般取D=1.702〔19〕;Pi(θ)表示能力为θ的人答对此题目的概率。②等级反应模型对于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将原始分数进行转化后,反应数据变换为多元计分形式,此时,可采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等级反应模型〔23-25〕(gradedresponsemodel,GRM)。GRM假设每一个反应类别各自对应一条特征曲线,如果对某试题i而言,被试的反应可以划分为g+1类,其得分可以表示如下:Xi=0,1,……,g,那么被试在该试题上恰好得某一等级g分的概率可表示如下:Pi,k(θ)=P*i,k(θ)-P*i,k+1(θ)(2)公式(2)中,Pi,k(θ)表示对于试题i而言,能力值为θ的被试恰好得k分的概率;P*i,k(θ)表示对于试题i而言,能力值为θ的被试得k分以及k分以上的概率,P*i,k+1(θ)表示对于试题i而言,能力值为θ的被试得k+1分以及k+1分以上的概率。其中P*i,k(θ)按双参数logistic模型可以写为:P*i,k=11+e-Dai(θ-bi,k)(3)公式(3)中,θ、ai、D的含义与公式(1)相同,bi,k表示第i题第k个等级的难度系数。
(3)试题参数估计
应用MULTILOG软件,采用最大边缘似然估计〔26,27〕(marginalmaximumlikelihoodestimate,MMLE)法来估计IRT模型中的参数。以L(ui|θ)表示能力为θ的某考生对题目i的反应ui(答对:ui=1;答错:ui=0)的概率,用对数似然函数表示为:L(u1,u1,…,un|θ)=∏ni=1PuiiQ1-uii(4)其中n为题目数,Puii表示考生答对第i题的概率,Q1-uii表示考生答错第i题的概率。当各参数的偏导数为0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分别求得每一个试题相应参数值,即:试题区分度系数ai,难度系数bi,猜测度系数ci。
(4)试题筛选入库
在筛选试题以决定哪些试题可以入库时,不能仅以试题参数作为能否进入试题库的唯一标准,需同时考虑估计出的各试题参数以及任课教师的专业意见,筛选符合一定标准的试题进入试题库。试题难度过大或过小,会使分数呈偏态分布,从而使考试的信度系数值降低,因此,选取难度系数位于[-4.0,4.0]范围内的试题进入试题库。区分度越大的题目,表明对学业水平不同的考生的鉴别力或区分能力越强。通常,教学过程完毕后进行的考试,是以考察考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为目的的,因此,区分度不应过大。我们选取区分度位于[0,3]范围内的试题进入试题库。此外,试题的猜测度也不应太大,猜测度系数过大的试题对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意义不大〔28〕,我们将猜测度小于0.25的试题选入试题库。根据试题参数筛选出试题后,再由5~7位任课教师,独立地逐一对初步筛选的试题进行审核,以判断试题文字表述是否恰当、是否会引起歧义、是否符合医学统计学逻辑、是否具有考试价值、是否具有内容典型性、是否具有编写格式统一性,是否重复等,经全部任课教师认可的试题方能最终进入试题库。除了将试题及试题参数录入数据库外,各个试题库还应包括试题编号、试题类型、所考知识点、认知层次、参考答案、选中标识等。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建立的流程图见图1。结果该研究的预期结果是成功建立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该试题库以单个试题为基本单位,每道试题都有编号、题型、难度、区分度、猜测度、知识点、认知层次、参考答案以及选中标识这9个属性,且试题库中的试题参数都建立在同一量尺上。试题库中的所有试题均符合大纲要求,且试题知识覆盖面广,每一章节均有一定数目的试题。该试题库可用于期末考试,也可用于阶段性小测验,可供临床、口腔、康复、护理、预防医学等专业使用,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如预防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时理应选取难度较大的试题进行测验;而康复专业的学生理解医学统计学知识即可,那么考试时应选取中等难度或低难度的试题进行测验)选取试题,进而实现自动化组卷或者计算机自适应考试,从而使各种考试得以方便、快速、顺利地进行。结论与讨论采用项目反应理论建立的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可以满足各种目的的考试要求。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节约了人力,还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在建设医学统计学标准化试题库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1.必须明确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列出考核知识点,然后将搜集到的试题归类于相应的知识点。以知识点而非章节作为试题的属性,更便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命题、将试题进行分类以及对试题进行搜索。
2.在考生人数和试题库试题题量方面,当然是考生人数越多,试题参数估计的稳健性越好;选入试题库的题量越大、试题知识覆盖面越广越好。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考生人数以及符合大纲要求的试题题量有限,可以先根据现有的资源创建试题库,然后不断地修正试题参数,不断地为试题库注入新的“血液”,使试题库不断的发展完善。为了增加试题库题量,我们还可以借鉴兄弟院校的试题,或者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教师命制新的试题。
3.每一道试题须包括以下9个属性:编号、题型、难度、区分度、猜测度、知识点、认知层次、参考答案以及选中标识,以便于对试题进行分类、存储、检索、维护与管理。
4.医学统计学试题往往带有各种数学符号、表格甚至图形,这就提醒我们在录入试题前,应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以保证所有的试题均能完整无误地输入或输出试题库,以确保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Chang Wei
(Chang'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710061,China)
摘要: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地质统计学在地质工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对地质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地质统计方法入手,简要阐述了地质统计学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统计方法在地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ostat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demand for geostatistics. Starting from geostatistic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status quo of geostatistics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geolog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地质工程 变差函数 应用分析
Key words: geostatistics;geological engineering;variation function;applic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62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81-01
1地质统计方法简述
地质统计学是在矿山储量计算工作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统计学家马特隆教授(G.Matheron)大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数学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他的专著《应用地质统计学》的问世标志着地质统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①。地质统计学是和采矿业发展同步兴起的学科,它是以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研究在空间分布上既有结构性又有随机性(或有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包括地质现象)的一门科学。
2地质统计方法发展现状
地质统计学作为一个年轻的边缘学科,正处在蓬勃向前发展的阶段,目前地质统计方法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两大学派地质统计学发展至今,出现了两个学派。一个是以A.G儒尔奈耳(A.G Journal)为首的“斯坦福地质统计学派(非参数地质统计学派)”。这一学派研究了不需要对数据的分布做假设的快速条件模拟、概率克立格法和指示克立格法等方法,并且研究了软数据的使用问题。另一个学派以马特隆教授为首,他们开展了以正态的假设为基础的析取克立格法和条件模拟研究,把协同克立格法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有效结合,形成简单克立格法、析取克立格法、泛克立格法和普通克立格法等一系列的方法和理论,这些方法都要用实际的样品数据为基础,所以也称“参数地质统计学”②。
2.2 多学科的渗透形成新克立格法目前,对于含有一些特异值,接近了高斯分布的具体数据,就要把稳健统计学思想应用到求变差函数当中,继而提出了稳健克立格法;把多元区域化的变量引到克立格法中,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关性的变量对某一个变量估值,继而产生了协同克立格法;把多元区域化的变量引到指示克立格法中,继而得到了协同指示克立格法。
2.3 多领域应用地质统计学目前不断扩展其应用领域,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地质统计方法在地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飞速发展,统计方法运用在地质工程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以前我们在计算矿产资源的储量时,常用不同级别储量的工程密度,用稀密法得到相对误差来论证矿产资源储量的可靠程度,并将相对误差值作为衡量矿产资源储量精度的标准。然而,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根据,被许多人置疑,地质统计方法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地质统计工作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地质统计不但可以整体估计,还能对局部进行估计,对原有的数学方法和理论进行选择创新,把更好地解决面临的地质问题作为目标。地质统计估计的克立格方差是一个很好的估计精度,其估计精度高较高。地质统计的随机模拟能很好的再现出地质变量变化,从而为定量研究地质体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4一维变差函数
可以假设空间中一点只在一维数轴x上变化,把区域化变量Z(x)在x,x+l两点处的数值的差的方差的一半定义成区域化变量Z(x)在x方向上的变差函数,记为:?渍(x)=■V[Z(x)-Z(x+l)]=■E[Z(x)-Z(x+l)]2-{E[Z(x)]-E[Z(x+l)]}2公式中,?渍(x)表示变差函数;E表示期望值,V表示方差。变差函数的函数值仅依赖于x和l两个自变量。在本假设条件下,变差函数仅依赖于分割它们的距离l和方向,因而变差函数可定义成:变差函数是在任一方向,相距l的两个区域化变量[Z(x)和[Z(x+l)的增量的方差的一半。变差函数是一个有关距离的函数,描述不同位置变量的相似性,?渍值越大,变量的相关性越差。通常情况下,?渍值随着距离矢量l的增大而增大,直到到达一定值时?渍达到极大值,之后保持不变。
5统计方法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1977年地质统计学正式引入我国,经过我国对地质统计方法的努力学习,地质统计方法在我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5.1 用于储层的预测石油地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难点和热点,就是对储层的参数进行一个有效的科学的预测。我国原先利用的是传统数理统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纯数学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储层参数间相关性和空间连续性的问题,也不附带任何的地质意义,因此,对储层的参数预测有较大局限性。使用地质统计方法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以区域化的变量理论作为基础,对地质参数的空间变化方向性和趋势都有了充分的全面的考虑,再克里金方法的外推和插值的功能,算出了与地质规律吻合的统计方法和模型,继而表征储层参数的规律变化,利用这规律,针对渗透率和孔隙度等参数的空间展布开展有效又合理的预测。
5.2 用于不确定性描述油藏的复杂变化,很难通过动态或静态的确定性模型来反映。只有运用地质统计方法,用不确定性的描述,才能反映出真实的复杂油藏模型。地质统计方法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很方便地把不同的资料有效整合应用,如生产、测井、地震、地质等方面信息,这些对于油藏准确的描述是非常关键的。这种不确定性的描述可以给油藏工程师一个可选择的参考,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开发方案。
5.3 用于数据整合地质统计方法通过随机模拟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继而预测出油藏动态的特征,为调整和制定开发决策和提高最终的采收率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
6结语
统计学在地质工程应用中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显成效。而且其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其必将发展成为一个通用性工具性的科学。
注释:
①孙洪泉.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②李黎,王永刚.地质统计学应用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03).
参考文献: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著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藏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研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藏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研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与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附图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测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测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不一致,存在测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归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附图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归(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去,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问题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附图
模型(3)为以经纬坐标(Z[,x],Z[,y])作为扩展参数的空间扩展模型。同样可以以到中心区域的距离作为扩展参数设计模型。
将模型(3)的第二个式子右边加入随机扰动项,则为DARP模型。E.Casetti(1992)进一步提出了贝叶斯空间扩展模型。
D.P.McMillen和J.F.McDonald(1997),C.Brunsdon,A.S.Fotheringham;MartinCharlton(1996),提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简称GWR模型)。
附图
(三)时空数据空间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时间维增加了描述的复杂性,但综合时间空间的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模型中,这是综合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形。如果数据不存在空间相关,则可以采用PanelData模型。Anselin(1988)将似不相关(SUR)模型扩展到空间的情形,提出空间SUR模型。
三、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是较早应用空间统计学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就有人研究并应用Krige模型。空间统计学除了在地质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近十年来,周国法、徐汝梅等学者研究生态学中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于1998年出版了《生物地理统计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森林、农业、矿产、能源、作物估产、灾患检测等进行应用,开始了我国空间统计学在经济领域应用中统计调查的工作,为了将空间遥感调查技术逐步纳入到我国统计的常规性工作中,1998年10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空间统计研究室,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作,组成了“空间信息多重采样设计的空间统计学应用研究”课题组,运用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对我国农业耕地、森林、草地等资源以及城镇动态变化进行调查,该项目获得国家统计局2000年课题研究一等奖。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及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的各种调查,都属于空间统计学的范畴。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主要研究空间相关及空间估值,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研究中还包括物种的空间扩散过程。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各种Krige模型、方差图模型,以及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动态采样的研究,与地质矿产调查类似,主要涉及样本在空间上的布局、有效样本量的确定、采样误差的计算等问题的研究,根据其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也可以将其归入统计学的抽样调查分支之中。
随着我国按地区进行统计的统计基础资料不断积累,尤其是遥感技术应用到统计调查中来,都将使得按时间和空间排列的数据资料极为丰富,对数据进行空间甚至时空分析成为可能,人们将逐渐从时间的角度转向普遍从时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空间经济计量学在我国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存在差异性,因此一项政策对每个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各区域进行研究之后,找到政策在各区域上作用的关系,对于政府决策、正确制订政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可以对先进地区与后进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按区域编制投入产出表时,空间的概念将发挥作用。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在考虑外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正确评估房地产的价值有很大帮助。
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时,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污染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可以利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人员、货物在空间上的流动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通道上的不同区段进行研究。
在对某种疾病(如流感)在空间上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将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了空间的概念之后,人们对于在空间上的抽样将综合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性。而空间抽样在空间上的布点方式也可以用作商业网点的布局研究。
总之,只要问题涉及到空间的概念,空间经济计量学就将发挥其作用。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将促使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从空间或时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中,系统内的空间单元受到系统内其它位置单元的影响,但边界处的单元还受到系统外与之相邻的单元的影响,如何将这个影响考虑在模型中值得研究。
在具体问题中,距离的概念需要加以认真对待,单用地理上的距离有时并不合适,例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今天并不是距离远近决定的,电子化交易使得资金的流动非常迅速方便,因此,在研究这类问题时,如何将贸易、人员、资金的流动充分考虑到空间加权矩阵中去,尚值得研究。
贝叶斯方法在统计学各个分支的应用越来越广,空间贝叶斯模型也是目前空间经济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可变单元的问题。当数据汇总的级别变化,可能整个模型的描述都发生变化,对于不同的问题,可能影响模型变化的汇总的级别也不同,能否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对系统进行描述尚待进一步研究。
时空数据的综合分析,参数估计的渐近性质,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经济问题中,许多需要研究的对象是多维的,即研究对象是一个向量,如何在空间问题中建立一系列空间VAR模型,尚需研究。
不易获得较为详细且价格低廉的区域统计数据,将大大限制空间经济计量学模型的应用。建立我国区域统计数据库,要求价格低廉且方便实用,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Anselin,L.1988.SpatialEconometrics.MethodsandModels,Dordrecht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2Anselin,L.andR.J.G.M.Floraxed.1995.NewDirectionsinSpatialEconometrics,Springer-Verlag.
3Brundson,C.,A.S.Fotheringham,andM.E.Chalton.1996."GeographicallyWeighted
Regression:AMethodforExploringSpatialNonstationarity,"GeographicalAnalysis,
Vol.28,p281-298.
4Brunsdon,C.,A.S.Fotheringham,andM.E.Chalton.1999."SomeNotesonParametric
SignificanceTestsforGeographicallyWeightedRegression,"JournalofRegional
Science,Vol.39,No.3,p497-524.
5Casetti,E.1972."GeneratingModelsbyExpansionMethod:ApplicationstoGeographic
Research,"GeographicalAnalysis,Vol.4,p81-91.
6Casetti,E.1982."DriftAnalysisofRegressionParameters:AnApplicationtothe
InvestigationofFertilityofFertilityDevelopmentRelations,"ModelingandSimulation
13,p961-966.
7Casetti,E.1992."BayesianRegressionandtheExpansionMetod,"Geographical
Analysis,Vol.24,p58-74.
8Cliff,A.D.andJ.K.Ord.1981.SpatialProcesses:ModelsandApplications,Pion.
9Haining,R.P.SpatialDataAnalysisintheSoci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
10Paelinck,JeanH.P.andLeoH.Klaassen.1979.SpatialEconometrics,SaxonHouse,
TeakfieldLtd.
11庄大方,张稳,罗建国.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中的空间信息多重采样框架设计与GIS实现,统计研究,1999年第1期.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著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著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藏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研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藏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研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与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附图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测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测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不一致,存在测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归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附图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归(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去,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问题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附图
模型(3)为以经纬坐标(Z[,x],Z[,y])作为扩展参数的空间扩展模型。同样可以以到中心区域的距离作为扩展参数设计模型。
将模型(3)的第二个式子右边加入随机扰动项,则为DARP模型。E.Casetti(1992)进一步提出了贝叶斯空间扩展模型。
D.P.McMillen和J.F.McDonald(1997),C.Brunsdon,A.S.Fotheringham;MartinCharlton(1996),提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简称GWR模型)。
附图
(三)时空数据空间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时间维增加了描述的复杂性,但综合时间空间的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模型中,这是综合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形。如果数据不存在空间相关,则可以采用PanelData模型。Anselin(1988)将似不相关(SUR)模型扩展到空间的情形,提出空间SUR模型。
三、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是较早应用空间统计学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就有人研究并应用Krige模型。空间统计学除了在地质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近十年来,周国法、徐汝梅等学者研究生态学中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于1998年出版了《生物地理统计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森林、农业、矿产、能源、作物估产、灾患检测等进行应用,开始了我国空间统计学在经济领域应用中统计调查的工作,为了将空间遥感调查技术逐步纳入到我国统计的常规性工作中,1998年10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空间统计研究室,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作,组成了“空间信息多重采样设计的空间统计学应用研究”课题组,运用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对我国农业耕地、森林、草地等资源以及城镇动态变化进行调查,该项目获得国家统计局2000年课题研究一等奖。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及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的各种调查,都属于空间统计学的范畴。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主要研究空间相关及空间估值,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研究中还包括物种的空间扩散过程。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各种Krige模型、方差图模型,以及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动态采样的研究,与地质矿产调查类似,主要涉及样本在空间上的布局、有效样本量的确定、采样误差的计算等问题的研究,根据其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也可以将其归入统计学的抽样调查分支之中。
随着我国按地区进行统计的统计基础资料不断积累,尤其是遥感技术应用到统计调查中来,都将使得按时间和空间排列的数据资料极为丰富,对数据进行空间甚至时空分析成为可能,人们将逐渐从时间的角度转向普遍从时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空间经济计量学在我国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存在差异性,因此一项政策对每个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各区域进行研究之后,找到政策在各区域上作用的关系,对于政府决策、正确制订政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可以对先进地区与后进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按区域编制投入产出表时,空间的概念将发挥作用。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在考虑外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正确评估房地产的价值有很大帮助。
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时,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污染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可以利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人员、货物在空间上的流动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通道上的不同区段进行研究。
在对某种疾病(如流感)在空间上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将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了空间的概念之后,人们对于在空间上的抽样将综合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性。而空间抽样在空间上的布点方式也可以用作商业网点的布局研究。
总之,只要问题涉及到空间的概念,空间经济计量学就将发挥其作用。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将促使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从空间或时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中,系统内的空间单元受到系统内其它位置单元的影响,但边界处的单元还受到系统外与之相邻的单元的影响,如何将这个影响考虑在模型中值得研究。
在具体问题中,距离的概念需要加以认真对待,单用地理上的距离有时并不合适,例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今天并不是距离远近决定的,电子化交易使得资金的流动非常迅速方便,因此,在研究这类问题时,如何将贸易、人员、资金的流动充分考虑到空间加权矩阵中去,尚值得研究。
贝叶斯方法在统计学各个分支的应用越来越广,空间贝叶斯模型也是目前空间经济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可变单元的问题。当数据汇总的级别变化,可能整个模型的描述都发生变化,对于不同的问题,可能影响模型变化的汇总的级别也不同,能否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对系统进行描述尚待进一步研究。
时空数据的综合分析,参数估计的渐近性质,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 要 地质统计学已经成为数学地质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学科,也是表征和探究各种自然资源的工具学科,目前已经被推广到世界各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力的推动了数学地质的研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理论 现状
上世纪中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它与数学科学紧密联系,首次应用于地质学领域,促进了地质统计学这么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一、地质统计学的诞生
地质统计学是由法国马特隆教授于1962年创立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是一种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对既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变量进行统计学研究的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数学地质方法。它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数学地质的一个独立分支,在数学地质研究领域最具生命力和发展势头。
二、地质统计学的现状特点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地质统计学已经成为数学地质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学科,也是表征和探究各种自然资源的工具学科,目前已经被推广到世界各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力的推动了数学地质的研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地质统计学的研究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了长足进展。首先,地质统计学的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经历了二维平面分析——三维立体空间——四维空间动态研究这种发展历程,并逐渐深入化。其次,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有了新的进步,提出了协同区域化理论,这是单变量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从而推动了多个区域化变量在时空域的结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研究。同时,也促进了线性和非线性地质统计学的发展、时空多元地质统计学的发展,促进了多种地质统计学方法的相互弥补和融合。再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与多种学科相互影响和弥补,丰富了地质统计学的理论研究,拓展了地质研究的新方法。
(1)地质统计学与数学更加紧密的结合。地质统计学有效引入数学中的布尔随机函数概念,对于解决地质统计学中的观测尺度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2)地质统计学融合非线性科学理论。随着地质统计学的实践应用,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这使得它与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协同论、耗散理论等非线性科学的融合更加紧密,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这种多学科的并线应用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引入,完善了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体系。
(3)地质统计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两大派系:一是以马特隆教授为主的参数地质统计学派,他们继续开展析取克里格法及条件模拟的研究,并结合协同克里格技术,创新提出多远地质统计的基本思想,形成了依赖于样品数据并求得区域化变量理论模型若干参数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包括简单克里金、泛克里金以及析取克里金等。二是以A.G.Journel(儒尔奈耳)为首的非参数地质统计学派,他们研究发展了不对数据分布做任何假设的指示克里金法和分位数克里金法等一整套体系方法。这两个派系在对地质统计学中的稳健性问题研究上取得一定成绩。
(4)条件模拟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除了评价可采矿石和局部评价问题外,还可以对工程位置部署提供帮助。条件模拟使观测点上的虚拟数据等于实测数据,很有可能实现三维空间模拟。其中,儒尔奈耳的“非高斯分布快速模拟法”很有代表性。
2、自上世纪70年代,地质统计学发展迅速,而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实际应用,高度依懒地质统计学算法程序的设计,这就使得地质统计学的软件开发研究有了长足进步,高水平、高实用性的软件层出不穷,如法国地质统计学研究中心的ISATIS软件系统和HERESIM软件系统,还有加拿大的GEOSTAT软件系统就很有代表性。地质统计学的软件开发在今后地质统计学的应用和发展中意义重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地质统计学在西方国家起步早、发展稳健,已经成为高等工科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必修课程和研究课题,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业开采等项目。但是地质统计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并没有取得辉煌成绩,表现在地质统计学的很多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转化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地质统计学在国内应用领域的指导作用有待加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4、目前,地质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环境科学的研究、农林科学、矿山地质、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海洋工程、材料工程、生态保护等,可见,地质统计学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地质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体系在逐步完善,应用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已经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从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前景和实践应用来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地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完善。
一方面,地质统计学核心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成熟,且这个研究主题与其他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将时间序列分析与多元地质统计学技术相结合是现代地质统计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根据这种结合,发展了纯时间域中的多元地质统计学、时空域中的多元地质统计学及各种动态建模技术。
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地质统计学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理论上的不足和不完善,要使地质统计学达到非常成熟和实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目前还有人质疑地质统计学的研究,甚至不相信地质统计学的成果。这种状况对地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继续加强新理论、新方法的创新和应用,特别是非线性地址统计学(析取克立格法)、非参数地质统计学(指示克里格法),各种条件模拟方法,充实地质统计学。尤其是地质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会渗透,如贝叶斯理论,模糊数学以及分维理论的结合,我们期待会产生新的发展与突破。
2、线性平稳地质统计学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其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以便更好地反映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特征,增强储量计算精度,提高应用价值。
3、多元信息综合提取和合成研究将会进一步发展。信息的广泛采集和合成分析无疑会促进地质统计学的实践应用。结合现代科技,借助时空多元地质统计学和多元动态模拟技术的优势,增强地质统计学的多元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为统计决策提供支持。
4、人工智能化的提高应用。未来发展中,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加强软件系统的可视化程度,提高反馈信息的输出质量,这是地质统计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强化地质统计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结合,也是促进地质统计学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手段。
5、资料综合问题的有效完善。目前无论是矿山开发还是石油勘探,都存在获取资料综合问题。由于所获得的资料及其获取方式不同,观察尺度各异、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今后如何把这些资料统计在一个模型中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资料的有效信息准确反映地质的空间结构信息,有待完善。
6、提高地质统计学软件包功能。各种软件包是进行地质研究的可靠工具,是地质统计学的“左膀右臂”,完善软件包程序系统、提高其功能是推动地质统计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
7、地质统计学在地学领域的实践应用会更加广泛,比如矿产勘探、油藏描述、农业生产、水资源研究和保护等。
四、小结
时代的进步给予了地质统计学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地质统计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丰满与应用水平的不断先进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它的发展空间十分宽广,正朝着理论体系化、方法多样化方向健康迈进。
参考文献:
[1]石书缘,尹艳树,冯文杰.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趋势.物探与化探.2012(4):655-660.
[2]刘占族,张雷,霍丽娜,等.地质统计学反演在煤层气薄储层识别中的应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S1):30-34.
[3]王家华,于海茂.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研究.石油化工应用.2012(10):72-74.
[4]张林,牟子平.地质统计学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4-18.
从而证明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趋势,数理统计研究问题的理念及其方法已对统计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 数理统计 工作 特点 地位
一、数理统计的主要特点
数理统计就是通过对随机现象有限次的观测或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找出这有限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并据此对整体相应现象的数量规律性做出推断或判断的一门学科。
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征来看,数理统计是应用数学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由此可见!数理统计从学科划分来说,应属于数学学科,但是其重在应用!而不是纯数学理论或方法的研究,故其采用的方法也就重在归纳法,而不是数学的演绎法。
二、数理统计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1.数理统计在统计思想发展中的地位。统计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统而计之”,就是人们对统计的朴素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当代的统计已不圄于“统而计之”的范畴。
(1)统计作为人们认识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众多领域,而每一个领域有其复杂多样性,若采用简单地“统”,即全面调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全面地了解每一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数量联系的规律性,又为现代社会管理所必需。数理统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然而然地为统计学所利用,即数理统计为现代统计学的发展点燃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科学思想火花――为用总体的部分去说明总体奠定了数理基础。
(2)20世纪30 年代以来,随着政府要有效地干预国民经济理念的形成,政府以社会经济生活直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基于对全局数据的掌握,大大地推动了统计思想的发展,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统计这支“武器”进行开发,更重要的是从立法的角度对统计行为进行规范。在当今许多国家的统计法规中,都明确地规定抽样调查在统计调查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在我国1996 年5月经修改后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章第十条就明确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收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而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就基于数理统计的推断原理。可见,数理统计的推断理念在统计实践中的地位已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单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不仅没有足够的资金、技术支持从事某一方面的全面调查,有时也没有必要通过全面调查以获得生产经营方面的全面数据资料,而抽样调查就足以提供相应可靠的数据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这也说明数理统计有着微观的现实需要,为微观经济管理活动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在微观统计应用中有着坚实的思想根基。
(4)统计的理念,已不仅仅在于用历史数据描述历史的发展特征,而当代更强调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去预测未来,而这种预测的基础同样基于数理统计的原理。即从历史的时序数据中找出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把握未来的走向,即数理统计的分析原理在时间序列数据预测中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
2.数理统计在统计方法中的地位。随着数理统计解决现实问题的理念在统计思想中地位的确立,数理统计在统计方法中的重要地位也相应地得以确立。
大数定律为数理统计应用于统计学搭起了连接的纽带。大量观察法是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大数定律又是大量观察法的基础。统计学若没有大量观察法的支撑,则统计分析中的基本指标――平均数与相对数,则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可见数理统计在统计方法中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3.数理统计在统计内容中的地位。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一门方法论科学。不管数理统计对统计思想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也不管数理统计在统计方法中居于何种地位,数理统计在统计学中的地位还是主要体现在统计分析中的地位。数理统计对数据的收集方法与整理方法的实际影响要比其对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的影响小得多。也就是说,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研究领域要比数理统计宽广得多。试图用数理统计取代统计学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同样试图用大统计学取代数理统计的观点也不正确,毕竟数理统计作为一门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不可替代的特点。因此,数理统计在统计内容中的地位,也只能主要体现在统计分析方面。
(1)统计数据收集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正如前所述,在我国现阶段如何获得大量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是我们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不真实、不全面的统计数据,使国家的宏观管理"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和经济政策的统计检验,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都不能有效地进行。可见,“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全部工作的生命”的观点的正确性。而数理统计在统计数据收集方面的影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调查方式方法方面,即抽样调查如何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在统计数据收集方法中得以突出和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