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车载网络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AD Hoc网络 车辆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5.0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车辆的不断普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交通事故越来越频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加强对公路车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车载AD Hoc网络(VANET)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通过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无线通信网络,为处于高速运动中的车辆提供一种高速率的数据接入网络,进而可为车辆的安全行驶、计费管理、交通管理、数据通信等提供极大的便利。
1车载Ad Hoc网络的特点
车载Ad Hoc网络是Ad Hoc网络在汽车上的应用,不仅具备Ad Hoc 网络的主要特点,同时还具备了不少Ad Hoc所没有的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地形的限制影响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通常是随机且不受周围地形的影响,然而在车载Ad Hoc网络中汽车节点的运动却会受到不同场景中地形的限制。道路的静态形状使得车辆移动只能沿着车道做单向或双向移动,具有一维性。
1.2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
在高速公路上汽车的移动速度是非常快的,汽车的这一特点使得无线覆盖半径变得相对较小。汽车节点的高度动态性使得汽车Ad Hoc 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快速,这个特征给路由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此外,高速移动性还会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路径寿命短。
1.3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
由于受到路边建筑、道路情况和车辆相对速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节点无线传输范围受限,使得在物理位置上处于无线覆盖范围内的节点有时候无法直接通信,使得现有Ad Hoc路由协议应用于车载Ad Hoc网络时性能严重下降。
1.4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
车载Ad Hoc网络不是一个封闭的网络,而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它可以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外部网络,从而得到丰富的外部信息。比如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道路路况、路口位置等,给车主的行车判断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2车载 Ad Hoc 网络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车载Ad Hoc网络由于其突出的作用,已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而言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2.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应用
高速公路由于其高速性、封闭性等特点,保证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困难,车载Ad Hoc网络的引入比较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1)事故现场预警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由于车速非常快,留给司机们的反映和判断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当前方发生事故时,如果再遇上路况不好,那么司机们的预警时间就更短了。而利用车载Ad Hoc网络,司机们就可以及时获得必要的事故信息,从而给他们预留了足够的反映和采取措施的时间,避免发生二次事故,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高速公路路口
高速公路路口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的一个地段之一。车载Ad Hoc网络在这方面可以通过提前预警等方式告知周围车辆的不同动向,从而让司机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范。
(3)拥堵的道路
高速公路虽然一般能够做到畅通无阻,使司机能比较快的到达目的地。但有时候高速公路也会出现拥堵的情况,车载Ad Hoc网络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让司机们了解当前道路的拥堵情况,并提供其他道路的路况以提供司机们参考。
2.2 交通状况查询
高速公路行驶对交通状况的要求比其他路面更高。利用车载Ad Hoc网络,司机们可以及时了解各条高速公路的路面情况、车辆密度、拥堵情况等信息,有利于司机们选择所需的路线和时间。
2.3 信息服务应用
现在人们对行车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在安全性方面。在其他相关的环节如高速公路缴费以及办公、娱乐等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车载Ad Hoc网络都有涵盖这些功能。
3结语
随着人们行车安全意识的提高,车载Ad Hoc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通过车辆之间信息的即时沟通与交流,大大提高了车辆在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随着车载Ad Hoc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它将带给人们更多方便。
参考文献
[1] 郝建军,罗涛,乐光新.车载Ad Hoc网络[J].中兴通讯技术,2009.6.
【关键词】无线自组网 车载自组网 路由协议
1 车载自组网主要特点
车载自组网是极其特殊的移动自组织 网络 ,它同样存在一般无线自组网所固有的问题,如隐藏点问题、暴露点问题、信道捕获问题等。不过也带有自身独特的特性。
车载自组网的主要特点包括:由于节点高速移动性(速度大致在5}42m/s之间),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路径寿命短。
(1)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路边建筑、道路情况、车辆类型和车辆相对速度等。
(2)节点通过发动机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车辆的承载空间也可以确保天线的尺寸和其他额外的通信设备,同时还具有强大的 计算 能力和存储能力等。
(3)节点移动具有一定的 规律 性,只能沿着车道单/双向移动,具有一维性。
道路的静态形状使得车辆移动是受限制的,车辆轨道一般可预测。
2 车载自组网路由研究
2.1传统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
到目前为至,根据自组网的特性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一些路由协议。这些移动自组网的路由协议,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从多个角度加以分类:
(1)表驱动型路由(table driven),按需驱动型路由(on demand-driven)和混和型路由(hybrid)。
(2)平面型路由(flat)和层次型路由(hierarchical)。
(3)单路径型路由(single-path)和多路径型路由(multi-path)。
(4) gps辅助型路由(gps assisted)和非gps辅助(non-gfs assisted)型路由。
在以上这几种自组网路由协议分类中,表驱动型路由、按需驱动型路由和混和型路由的分类方式是目前使用的最为普遍的。
2.2车载自组网路由协议设计面临的问题
在车载自组网中,网络节点能量有限且一般没有能量补充,因此路由协议需要高效利用能量;同时由于wsns节点数目通常很大,节点只能获取局部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路由协议还要能在局部网络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路径。
因此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如aodv, dsr等,并不适合车载自组网,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频繁而可预测的拓扑变化。由于车载自组网络中车辆运动的绝对和相对速度快(在大多数道路情况下,车辆的运行速度超过801cm/h,甚至更高),车载自组网的拓扑结构变法十分频繁。
(2)通信链路生命期短。观察和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假定车辆的信号范围是500米,通信链路的有效生命周期也仅平均为1分钟。并且,如果消息的传递需要多跳完成,有效传输时间将进一步被减小。
(3)频繁的网络分隔。由于车载自组网络的高速移动性,网络会被频繁地分割(或重新组合)成很多部分。一个车辆很有可能无法与离它不是很远的另一车辆通信。
(4)有限的冗余度。在车载自组网络中,系统的冗余能力,或者临时性地,或者功能性地受到了限制。
(5)丰富的资源。在车载自组网中,节点往往没有这些硬件资源的限制,而对协议其它方面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2.3分布式路由协议
根据数据传输的紧急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适合vanets中的路由协议分为两类,一类是和安全相关的紧急应用中的消息分发机制,一类是非紧急应用的路由协议。消息分发传递的数据是突发的、少量的,通信时间短,而且通常没有固定的消息接收者,这类通信要求数据传递时延小、可靠性高。经典路由算法的路由建立需要较长的时间,不适合紧急消息分发。非紧急应用的路由协议往往用来在车辆间实现资源的共享,或者通过车载自组网向车辆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这种数据通信的持续时间较长,能够容忍一定的时延和数据丢失。
(1)dpp路由
dpp路由协议处理高速路车载自组网的消息传播。其主要思想是把高速路上的车辆划分为簇,每个簇都有一个簇头和一个簇尾,簇内节点的数据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分别被传给簇头或簇尾。簇头和簇尾负责转发收到的数据给下一个相邻簇,并保存数据直到收到对数据被正确接收的确认。
(2)sar(sgaially aware routing )路由
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静态的数字地图数据构建 网络 的拓扑图,然后根据图算法找到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一条路径。数据包根据发现的路径,采用源路由方法,被传递到目的节点。此外,如果车辆找不到前向数据的邻居节点,它采用下面三种方法之一来恢复路由:①缓存该数据一定的时间然后重新发送;②放弃源路由,采用贪婪前向算法;③重新根据数字地图 计算 另一条路径。
(3)cblr路由
cblr路由算法假设所有的车辆能够通过gps获得自身的位置,它把网络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在簇头通信范围内的成员组成。簇头和簇成员通过下面的方法产生:车辆广播一个消息,如果它收到簇头的回复,则把自己作为簇头的成员;如果没有收到,则其自身成为簇头。簇头为了维持自己的簇,每隔一定的时间发送一消息通知成员。
(4)osr路由
gsr,其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城市中障碍物的问题。gsr要求车辆装备有gps设备和当前车载自组网工作区域的数字地图。服务请求者根据的dijkstra算法在数字地图上找出从服务请求者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然后数据按照这条路径来路由数据包。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个人通信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有一种更安全、高效率的方式移动到目的地。目前,虽然一些新的策略已经被引入到车载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的设计中,如充分挖掘用户需求,使用位置、能量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vanets路由协议的自适应性和自配置性问题,但总的说来,车载自组网中路由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对各种车载网环境中的路由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
参考 文献 :
[1]史美林,英春.自组网路由协议综述[j].通信学报,2001,22.
[2]程伟明.无线移动自组网及其关键技术[j].数据通信,2002,3.
关键词:车载网络;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一、引言
为了实现很多系统的信息共享,很多汽车厂商把车上的各控制单元通过网线连接起来,形成车载网络系统。当车载网络系统故障引起电控发动机故障时,如何少走弯路,快速判断故障原因,找出故障所在,不仅是学校在校师生教学的难点,也是很多汽车修理厂技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以通用车系(雪佛兰科鲁兹)为例,介绍基于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的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和思路。
二、通用车系(雪佛兰科鲁兹)车载网络系统的特点
通用雪佛兰科鲁兹车载网络系统主要包括高速GMLAN、低速GMLAN、底盘扩展总线、线性互联网(LIN)四部分。由于发动机电控系统属于高速GMLAN范畴,故本文只讨论高速GMLAN。高速GMLAN通过网线(双绞线)把车身控制模块、电子控制模块、动力转向控制模块、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串联在一起,网络两端的电子控制单元内,有终端电阻,目的是防止信号反射造成信号干扰,如图所示。电子控制单元串联使各模块能实现快速信息传输和共享,但相比电子控制单元并联,有个明显的缺陷:如果其中一个控制模块损坏或某一段网线出现故障(开路)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无法传输信息而瘫痪。在雪佛兰科鲁兹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发动机控制模块K20正常工作与否受车身控制模块K9控制,由高速GMLAN网络示意图可知,如果车身控制模块K9、电子控制模块、动力转向控制模块、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或他们之间的网线故障均会影响发动机电控系统工作。
三、通用车系(雪佛兰科鲁兹)车载网络系统(高速GMLAN)故障现象
对于通用车系(雪佛兰科鲁兹)车载网络系统发生故障时,一般都有一些明显的故障特征:其一,整个车载网络不工作或多个控制单元ECU有故障,导致起动机不能运转,进而影响发动机起动。其二,通过专用的故障诊断设备与个别或多个控制单元ECU通信,现象变现为无法与诊断设备连接通讯。
四、通用车系(雪佛兰科鲁兹)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当人们通过上述故障现象初步判断出是车载网络故障引起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时,可以通过下面步骤作进一步判断,并进行故障排除:第一,通过测量终端电阻的方法确定是否为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由通用雪佛兰科鲁兹高速GMLAN网络示意图可知,网络两端的电子控制单元内,有终端电阻。通过发动机故障诊断接口的4和16号脚,可以测量终端电阻的阻值,正常应为60Ω左右;如果测出的阻值大于60欧姆(120欧姆左右),则可以确定为该网络出现网线开路或者某电子控制单元损坏导致内部开路[1]。第二,通过专用的故障诊断设备读取网络上各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数据确定故障范围。由通用雪佛兰科鲁兹高速GMLAN网络示意图可知,如果读不到某个控制单元的数据,则可以判断该控制单元之前的控制单元及其网络线有问题。举个例子:如果通过专用的故障诊断设备不能读取Q6控制电磁阀总成(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数据,则说明该控制单元之前的控制单元(包括车身控制模块、电子制动控制模块、动力转向控制模块)及其网络线都可能有问题。通过再进一步读取身控制模块、电子制动控制模块、动力转向控制模块的数据,这时,如果身控制模块、电子制动控制模块都可以读到数据,则可以把故障范围锁定在动力转向控制模块及其网线上[2]。第三,通过万用表测通断、示波器读取波形或更换控制单元的方法确定故障点。通过步骤2,人们可以把故障范围缩小到某个控制单元及其网络线,那到底是控制单元故障还是其网络线故障,还需进一步判断。一种方法是直接更换控制模块,如果故障消除,则说明是控制模块故障;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万用表测量或通过示波器读取波形的方法来判断网络线是否正常,如果网线正常则是控制单元故障[3]。
五、结束语
总之,装载有车载网络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诊断是十分复杂的,需要人们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够提高故障诊断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本忠.通用车系维修经验集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刘威.汽车CAN网络系统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4):120-121.
关键词:汽车单片机;车载网络技术;问题;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埋头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如今电子控制技术已经应用在汽车车身的各个部分,如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子转向助力、定速巡行自动控制、防抱死制动等,动辄拥有数百个电子元件、数以捆计的汽车线路,这就涉及如何选择和应用单片机和车载网络,使汽车的各个零部件能够协调工作,电控系统更加优化。对于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都相继开设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这门课程。
二、主要问题
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这门专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训练。根据目前课程推行现状,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自身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宽进严出”的政策实施和职业教育社会化,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差的情况。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意识淡薄,而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综合了计算机原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控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等重难点的专业知识,即使本着“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想让高职院校学生将本门课程知识掌握起来也并非易事。
2.教材的内容及选择问题
基于学生现状,高职院校选择教材出现一定的难度。纵观目前市场上本门课程的教材,有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有的单片机和车载网络两部分内容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热菀MCS-5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但大量篇幅的讲解,使得教材缺乏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内容;还有的将单片机和车载网络分成两本书进行讲解,可能会出现一门课程要选两本教材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不便。与此同时,课时的限制和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学生难以掌握最新的知识。
3.实训设备与教材的匹配问题
在选择实训设备的时候同样存在问题。目前开发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教学实训设备的厂家较少,高职院校的选择余地小,选择了教材后再来选择实训设备就更加具有局限性,因为能和所选教材完全匹配的实训设备几乎没有,因此存在实训设备与教材不匹配的问题。
4.教学的创新性问题
虽然本门课程最终向着一体化课程的目标前进,但由于课程性质问题,需要先将理论讲透,再进行实训,因此,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训教学为辅。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似懂非懂,而受限于自身综合素质及教材内容的教师,也没有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开发,导致学生在实训环节处于模仿状态,很难真正理解知识。
三、教学改革的思路
学生自身问题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问题不是理由,教师要正视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去实行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利于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知识,做合格的职业人才。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精讲细讲,结合大量的实训项目进行训练,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上课状况,结合现在汽车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修正,逐步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果现有教材不符合要求,一定要敢于改革,编写符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
2.实训设备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实训环节的设计,以便于和现有实训设备结合起来,使实训设备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各高校应充分支持相关专业,购买或开发最适合专业需求的实训设备。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特点,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理论课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不断设计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实训课上,根据实训设备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人数进行合理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机会和时间进行实训。教师应在一旁及时辅导,发现有偷懒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发现实训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使学生能扎实地学知识。
总之,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应与时俱进,不断深入进行。因此,各高校应利用多元化、多层级的教学模式培养现代汽车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新磊.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6(2).
[2]南金瑞,金狄,刘波澜.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8).
关键词:CDMA-1X;数据采集;车载移动;交通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3-617-02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Automotive Mobile Police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LIAO Li-tao, ZHOU Xiang, JIANG Fa, LIU Qi-fan
(Directly under Jiangxi Provinc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raffic Police Corps Detachment 3 Battalion 2, Jingdezhen 333000,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police work, this paper provides practical and advanced system solutions of the automotive mobile police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DMA-1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otive mobile monitoring equipment as the terminal equipment.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software framework of this system are designed. This system employs computer technology,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bines the police internal network with a rich of database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wireless extension of the police information network to improve traffic management.
Key words: CDMA-1X; data collection; automotive mobile; traffic surveillance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针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移动性、突发性和紧急性等特点,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势必要向移动方向延伸,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移动警务系统四个部分,才能更好地为交通管理工作服务。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作为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核心的系统,充分发挥了移动通信技术所特有的随时、随地、随心的特点,满足了交通外勤警务人员在交通执勤等方面需要适时进行信息交互的工作需要。
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使交警能在现场监控超速、快速辨别假机动车牌证、假驾驶证、走私机动车、盗抢机动车、非法拼装机动车等的违法违章现象,有效地遏制各种违章、违法行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另外,路面执勤民警在交通违章业务处理时,可以通过目前的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违章信息的实时上传,从而大大简化了违章业务处理的流程,提高警务处理的效率。
1 系统整体构成及工作模式
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分为前端超速检测系统、车辆拦截系统、移动警务查询系统和后端信息系统三个部分。其中,超速检测系统完成测速检测、车牌号码识别、拍照、车辆记录等工作;车辆拦截系统通过对行驶的车辆进行车牌判断,对黑车名单中的车辆或需拦截的车辆等进行拦截和查处;移动警务查询系统可以对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迅速的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支持, 特别是图片及相关信息的传输应用;信息系统存储车辆行驶记录、黑车名单、违规信息、车载设备的定位信息、执行交警人员的数据及执勤情况等数据,并与公安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交互,通过统一消息机制实现与公安网络系统的无缝集成。
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利用前端超速检测系统收集行驶车辆的车速和车牌号码等信息,向信息系统上传行驶车辆信息;车辆拦截系统对收集的行驶车辆信息进行判断过滤,如果有异常情况向信息系统上传异常信息并提醒现场交警及时处理;现场交警利用移动警务查询系统对异常情况等现场数据进行查询比对,完成现场处理工作。
2 系统的网络结构
系统的网络结构是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的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及系统层次的逻辑布局。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由cdma 1x车载移动终端设备、统一消息服务器、 数据查询服务器和信息系统服务器四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基于公安系统内部已有的大量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等基础上,我们仅需要在原来的网络结构上添加相应的设备,部署相应的系统,即可实现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控制执行等工作的“移动化、集成化、可视化、网络化”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警务信息系统,为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和相关部分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车载移动终端设备负责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的车牌识别、车辆测速、车辆拦截和数据传输等工作。现场交警通过与车载移动终端设备的交互,实现移动警务办公。
统一消息服务器与cdma 1x无线互联网关通过安全加密层连接,同时通过专线直接连接到公安局的查询服务器上。基于统一消息机制的消息服务器对于控制指令及事件类信息利用统一的消息机制将公安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各子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将对其他系统的功能请求转化为统一消息发往平台的消息服务器,由查询服务器将该功能请求转发到功能提供方,并将请求结果返回到功能请求方。统一消息服务器能够响应车载移动终端设备发送过来的查询请求,将请求提交给查询服务器,由查询服务器对各业务数据库进行查询,查询结果由查询服务器返回到统一消息服务器,由统一消息服务器反馈给车载移动终端设备。
查询服务器负责解析统一消息服务器发来的查询请求,调用相应的查询对各业务数据库进行查询,查询结果由查询服务器返回到统一消息服务器。
由于公安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数据安全是本系统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将公安部门工作由传统的内部网延伸到了移动CDMA网络,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前提。该系统的网络结合数据加密,备份冗余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提供多种安全保障,主要包括物理隔离、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CDMA网络的安全保证等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由三个层次构成:前端系统数据采集层、分析处理层、应用层。如图2所示。
前端系统数据采集层:主要由识别、测速、拍照、录像和传输五个模块组成,采用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完成车牌识别以及基于车牌识别的视频测速,利用CDMA等移动接入技术和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完成数据传输。
分析处理层:经过采集层的数据采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过滤和比对,实现交通数据关联及警务影响分析等功能。
应用层:经过分析处理后的交通数据,可以在应用层中进行呈现,包括:超速车辆列表、途经黑车名单列表、交通违规通知,同时可以进行超速车辆统计与查询,上级指挥中心的出警通知列表,车管所车辆信息查询,还可以打印罚单,并在公安信息系统中。
4 系统的模块设计
系统核心模块包括具有识别、测速、拍照、录像和传输等功能的前端采集模块,巡防警力定位、报替信息联动模块、交警、巡警模块、公共信息模块和交通数据关联模块等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前端采集模块:前端采集系统的核心模块,利用视频测速设备实现可对分布于前端监控点内的过往机动车辆实现自动测速、车牌识别,并实现对所有过往车辆的图片自动记录存档,有效避免诸如雷达测速、线圈测速造成的误触发和系统不稳定性,系统具有对光线的全天候自动适应功能,可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监测。
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信息系统软件安装在市级公安局,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主要部分,共分为5个模块。
巡防警力定位模决:通过移动运营商的CDMA 1X定位系统和电子地图,实现全方位的巡防警力定位监控。
报警信息联动模块:接收指挥中心的出警命令或与报警联动,将现场情况与已有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可疑情况,并将相关信息送到指定的报警联动岗亭。
交警、巡警模块:根据交通业务管理的特点,需要迅速、准确、快捷地处理各类违法违规事件。交警、巡警模块方便交警的现场处理,其包含的功能有交通违章处理、车管所车辆信息查询、被盗抢车辆信息查询、驾驶员信息查询等。
公共信息模块:针对交警警种的特点,为交警提供常用信息支持。
交通数据关联模块:根据前端收集的交通信息,分析过滤出有效的交通数据与公安系统已有的数据进行关联,为公安系统上层的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强警”策略的逐步深入实施,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和公安内部网络中丰富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交警移动警务系统是目前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热点。在公安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可行的、先进的、以基于CDMA-1X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车载移动监控设备为终端设备的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出本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体系架构。车载移动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对预警、布控、监视、跟踪、鉴定等公安手段提供有力的信息和网络服务,十分适合公安警务快速响应、及时行动的特点,实现了公安信息网络的延伸。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钧,李江平,王京.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3] 警务通.加速移动警务信息化[J].中国新通信,2007,9(4).
[4] 江沸菠,王玲,刘辉.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