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著名教授林崇德曾说过: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一个能掌握好教学过程,又能善于积极反思的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以及结果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让教师和学生相处更融洽,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重点,它应该展现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学设计的反思还应该牢记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课堂设计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是否为学生今后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有效提高服务。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依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分析和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在上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山海关》时,文章中描绘了很多山海关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疆土、赞美山海关的情怀。但是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对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无法深刻,因此,作者在上课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强情境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山海关有关视频,设置情境提出“当同学们站在山海关面前时,心中想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合理,而且气氛活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过程设计是否有层次性、整体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明确描述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为下一堂课做好了准备。这些都是设计一堂好的课必须考虑的内容。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不管教设计得多么完美,在课堂实际进展中有时候仍然会遇到困难,所以并不是说我把这节课上完了,我的工作就做完了,我们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实施有效,找到课堂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询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了,哪个地方你的印象最深,哪里你觉得还有难度,反思教师的课堂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否生动地呈现了重点内容,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是否学生都积极参与,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三、对教师自身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否真正地给学生做了好榜样,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否尊重学生,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受学生喜爱。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够理解学生,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学生的信服与喜爱。
四、对课后教学的反思
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会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学生对语文课的反馈信息,比如作业好坏程度、语言知识掌握情况等找到实际教学与教学设计上的差距,再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才能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会让我们在教学上进步越来越大,减少课堂失误,让上课得心应手,这样我们的教学会逐渐走向成熟。
五、总结
总而言之,学海无涯,教育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就会让自己教学越来越好,为成为优秀的教师做好准备,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翠美.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2]张玉文.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 新校园(下旬刊),2010(12)
[3]梁艳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洋思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黑河教育,2011(10)
[4]南新霞.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反思.文学教育(下), 2012(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微课;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18-02
1 前言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实现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应对现阶段的信息化语文课堂。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将微课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打造优质、高效课堂,逐步改善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 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微课
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 所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其内涵界定在学术界众口不一,但是又可以简单归纳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实现教学设计、实施和监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许多在校的语文教师资历较老,尽管经验丰富,但提及信息化能力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新鲜的语文教师血液注入小学时,通常仅需要通过教师资格的选拔以及专业知识的笔试、面试和试讲,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考查减少,这也就导致小学在校语文教师信息化思维较低。为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的能力。
微课 所谓微课,就是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载体,将学科内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易考点进行重点阐述,并将例题、练习题和考试真题以及实验操作等以视频教学的形式呈现,从而将其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视频是主要的呈现d体;视频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以5~10分钟为宜;一节微课的重点在于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平日学生大都上的是40分钟或是45分钟一节的大课,调查表明,他们不可能一整节课都保持高注意力,通常在每节课中间保持上课的高效率。而微课设计时间短、内容精悍,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快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沉浸在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时,它又会迅速结束,给学生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有助于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
3 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微课,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可以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新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借助微课这一新兴事物,充分引导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监控,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传统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步骤、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设计。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和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微课的应用,促进教学设计的精细化。在微课程的录制过程中,需要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描述,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重组和再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互动学习机会。通过微课,有效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筛选,加深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微课设计也要脱离传统“辅助教师讲解”的设计思想,逐步形成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这些都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确保教学过程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计划、调整、检查、评价、控制、反馈,这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独特教学思维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知识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随着微课的应用,虽然视频短小,但是贵在“精”,重点关注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导入、讲授、总结、复习等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能够确保教学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正确评价,从而给予教师合理的反馈,对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矫正作用,实现教学活动的自我控制合理化。在微课环境下,通过互动式微课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监控,并准确掌握学生对于某个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微课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数据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掌握。如在每一节微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手中收集数据,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微课效果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信息化技术的锻炼中,即使是不具备信息化能力的教师,也能够逐渐养成信息化思维,形成信息化能力。因此,微课的应用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明显的助益。
4 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在课前准备方面,培训与激励并重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教师在课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小学语文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包括课标及教材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的选择、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的初步设计等。这些准备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做得系统化、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而且要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通过从选题、制作脚本的撰写到最终制作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如《爷爷和小树》一课,通过执教者前后两份教学案例对比,可以看出教师不仅从宏观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好的把握,使得教学设计整体逻辑性更强,而且在微观方面进行了调整,每一个小的知识点都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引出,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微观方面,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共同进行探讨,这样既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学习到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总结而来,这样的模式是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还要想好一定的鼓励方式。小学生和其他高年级学生不同,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教师如果在学习上对他们予以肯定,他们将备受鼓舞,会更加有学习的动力,从而更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教学《王二小放牛》,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方式,用多媒体向学生放映优秀的分角,让学生提前准备具有自己特色的分角色表演,可以自己找表演道具,等到上课的时候让他们自告奋勇,给大家表演。τ诜纸巧中表演较好的,应该事先准备好给他们鼓励的小本子或者小铅笔,以让他们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用心;对于表现不太好但勇敢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技术培训与实践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好的教学课堂不仅需要合理设计,更加需要现场生成。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应对的突发状况更多,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实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推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他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信息化课堂的顺利开展程度。为此,教师应该能够简单地维修处理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对于教学设备的使用目的、使用方式和时机都要准确把握,特别是对小学生,更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提升教学课堂的管理能力,以免引起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混乱。
为此,通过微课的应用,实现对不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合理利用,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利用能力。同时,通过微课的应用,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共同进行课堂实例的剖析与研讨,不仅对教师的课堂实施有帮助,而且能够围绕教学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5 结语
微课是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然能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的风潮。现阶段,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应用规模较小,大规模应用尚显得有些空白。通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对于改善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受教育机会不均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加大系统化、规模化微课资源开发,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麦海娟,麦海燕.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市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4):31-34.
[2]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5-26.
[3]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0.
[4]何克抗,余胜泉,吴娟,等.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8.
本次活动围绕寓言这种文体的教学特点展开研讨。活动中,由研修团学员石排福隆小学的李慧婷老师和道滘中心小学的温见弟老师同课异构二年级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塘厦第二小学屠立元老师和长安第一小学岳林杨老师同课异构四年级的寓言故事《纪昌学射》。四位名优教师精准地把握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精彩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精湛的课堂教学技艺,赢得了全体听课老师的频频赞许。
在名师课例中,罗才军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课例《自相矛盾》,罗老师生动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文白对读、复述、表演、想象、练笔过程中深刻理解寓意、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后,罗才军老师以《寓言教什么,怎么教》为主题进行了讲座,让我们对寓言这种文最后,市教研员严考全老师和黄小颂老师分别对中高段和中低段四位授课老师作出了点评,认为四位授课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做到读写结合,黄老师更提出了低年级的寓言教学也应做到四个重:重字词、重语言积累、重方法、重朗读,语文课堂不能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体特征和教学策略有了全新的了解。
此次研讨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启迪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智慧之门,燃起创新智慧之火花。
1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可以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是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感受,一起来跟小编了解下吧。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感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在激发学生学习时,学生只有乐学才能有兴趣学好,如果学生厌倦学习,就会导致差强人意的效果,所以必须是在学生感兴趣的条件下,对学生加于引导,学习起来肯定事半功倍,兴趣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曾听魏书生教师说过,“好导语像磁铁,能够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可以给学生以启迪,催学生奋进。”从魏老师的话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导入设计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整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想带到课堂上。
(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的《晏子使楚》这节课时,教师可提出假设,对问题加于引导,并提出:“一个人的外貌重要还是智慧知识的重要?”老师刚说完,就有学生立刻站起来回答道:“肯定是智慧知识重要。”老师给予学生大力的表扬,并说道:“同学们你们说的对,智慧知识是很重要,但是外貌也重要,外貌的美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之上。”接着,教师再加以引导,引用历史进行更近一步地介入新课程内容:“就在春秋末年时期,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他能言善辩,口才相当了得,以至于闻名于全世界,当人们说起他的名字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个个赞不绝口,从没一个人因他个子矮小而笑话他,他用自己的一生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自己的尊严,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通过这样引导,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自然而然就能继续发展下去。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反应达到顶端。
(三)根据课本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兴趣
在学习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歌赋时,根据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文章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改写――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角色,进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兴趣。刚开始,得把学生从自主阅读中引导角色中来,认真思考如何把故事的情节表演活灵活现,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能对学生的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表演起课本剧,从而在表演中获得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沟通合作的能力。在编演课本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培养互帮互助合作无间的兴趣,还能培养合作精神,从在在表演活动中掌握知识。
二、共建智慧型课堂
为创建智慧型课堂,我们设计了一套方案,设计人员有:大学研究人员、各学科教师还有教研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讨论,得出结果,汇集各种智慧的结晶。研究方向必须遵照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数学学科问题”,暗线是“智慧型课堂的创生”。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贯穿“智慧型教学”的宗旨是“如何有效地协调预设与生成,引发学生的精彩观念”的问题。这次课例研究打破了以往的备课、听课、与评课的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备课、听课与评课如下。
(一)从备课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改进
智慧型课堂根据“愿景试教学设计”,智慧型课堂需从“愿景式教学设计”,愿景象征了教师对教学的憧憬,愿景教学有着不确定性及可能性。如“既定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程序”,教学设计是针对学生的关心、课程及自我评价的探究。设计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是对实际情境教学的丰富。从“课前分析”的三维度来加强对课程、自我及学生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前分析,我们把课后的反思和课前分析连接成两次课的纽带。教师通过对课程和学生的反思,生成新的认识,为下一次教学做铺垫。
(二) 从听课的角度来了解课堂框架
完成教学设计改进后,下面就是为教学环节做研究,课例研究的人员参加课堂观课的过程,便于共同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把每次上课都录制下来,便于我们课后观察及分析。通过分析课程的结构、课堂生成教学、教学设计正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和起点,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研究,利用数学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数形来搭建中间路径,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通过对教师观察来研究,教师必须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根据学生提供的线索来进行对教案的更改或调整,与学生形成互动。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能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上,掌握学习方法,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在不同能力的起点、不同风格认识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助于加深对教师、对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三) 从评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方案
“评课”是课例研究最后一个环节,评课是围绕“数学学科问题”“智慧型课堂的创生”这两条线索来进行,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是从四个课题方式所呈现的。评课时,除讨论总体思路外,重点是抓住“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不同点,找出疑问,分析原因,经过讨论后,得出课例研究报告,提出修改的思路。这不仅包括了设计思路的规整,还包括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细节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向更精彩的智慧型课堂努力。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
一、智慧课堂,定是富有趣味的课堂
智慧课堂,兴趣是保证。的确,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机,若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哪怕教师讲的天花乱坠,那也是“独角戏”,对学生毫无益处。相反,若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究,知识构建也就顺理成章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才有了基础。为此,要构建智慧课堂,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
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得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堂中尊重并关心学生,多鼓励学生,以此而搭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注重以情境为媒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借助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如《欢乐的泼水节》的阅读,以视频展示泼水节的盛况,让学生融入其中,再引入泼水节的来历,引导学生阅读。又如低段识字教学中,以卡片、游戏等方式而引导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感知、识记,学生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智慧课堂,定是学生自主的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智慧课堂,提倡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教师讲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更多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这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自主学习也可为课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础,促进课堂生成。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课前预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以目标和任务作为指导。以《大作家的小老师》为例,课文讲述的是著名作家萧伯那和苏联小姑娘的故事,那么,在自主学习中,对萧伯那的了解不可少,对课文的内容感知不可少,对生字词的学习不可少,自主学习中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课堂中再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方可让学生更好在事件中感受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而促进学生构建语文知识,还得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这样方可让学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
三、智慧课堂,定是充满探究的课堂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授受式”的教学,而智慧课堂所提倡的是要让学生去经历,在探究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以丰富的活动、问题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不仅要加强问题设计研究,还要注重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而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毕竟学生的认知有限,如果不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很可能偏离主题,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学中“相撞”环节的探究为例,先引导学生找出小女孩对爱因斯坦外貌的印象的句子,即“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问学生如果是小女孩当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奇怪)追问“为什么会是奇怪呢?”由此而展开对爱因斯坦的形象描写分析。由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而引出“奇怪”,“为什么被撞还要致歉?”“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由问题逐层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点拨下而对爱因斯坦的形象形成整体感知。如此,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的“合奏曲”,教师“导”而学生“学”,真正让学生去经历并学会。
四、智慧课堂,定是具有发展的课堂
智慧课堂所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确,教育并不是为个别人而服务的,而是为全体学生而服务的,语文教学要提高的是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里,必须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定位发展的概念。发展不是以成绩来定优劣,而是要以学生自身的基础为基准,通过过程来看学生是否在学习中得到了进步。
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发展,首先的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能客观地看到学生的差异,在目标定位、过程设计、练习等过程中因材施教。其次,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给予激励,这样方可让学生喜欢语文,积极参与。如有的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可能差些,但口语表达能力却较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而及时给予学生激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自信,取长补短,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
一、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
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就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轻松自如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保证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探究学习,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的将自己投入进去,才能够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小学生的朋友,带领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种情感方面的喜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卸下学习的重担,学习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具体说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需求,要深入学生大群体中,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学生和教师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思维能力才能够被激发起来。
二、改变学习防治,为学生创建自由探索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保证让学生懂得如何说学习,如何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实践的能力,重点培养学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相信自己学生的能力,要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奇和爱动的特点,对于学生自己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交给学生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智力更好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讲解《难忘的一课》过程中,在学生对文章中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结合课堂这个神圣位置问问学生对这一刻的感想。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根据文章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进行了有效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和创新能力,最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互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
课堂互动是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双向沟通、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很好的实现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在课下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和探究性,保证探究过程中趣味性和价值性。这样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具有兴趣,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通过交流,学生能够敬爱给你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再将收集回来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修正,而不是简答的对是非对错的判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大胆质疑,积极发言,这样才能实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和交流。例如在讲解《少说闰土》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然后对段落进行划分,并积极的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章进行讨论和分析,特别是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外貌描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采用这种描法的好处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这样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过程中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补充、相互质疑、相互启发会对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发言的机会,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会更加的深刻和完整。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灵动。
4浅谈小学语文智慧课堂
一、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懂得思考、爱上思考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亮点之一。在我国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灌输”。也就是说,在小学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僵化,从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不懂得变通的“机械人”,而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智慧型课堂的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是非常失败的。因此,为了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传统到智慧型的转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思考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内在的智慧。
比如说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教学中老师在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如生字、词语等等)之后,可以听出若干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和思考,如“什么是童年”、“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的”、“童年对于自己、对旁人来说有什么样意义”、“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自己领悟到了什么”、“自己在童年中成长什么”、“应该如何告别童年”、“在告别童年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什么又会收获什么”等等。当然,其中有一部分问题对于小学六年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如“童年对于自己、对旁人来说有什么样意义”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难免会感到有些吃力,并且学生所能提供的回答都会较为稚嫩,此时,老师不应为了避免教学的麻烦而放弃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应该因为学生回答的不到位而阻止学生思考。相反,老师应该通过例举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让学生一点一点的对“童年”与“告别童年”进行深入的思考[2]。
二、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
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创造也是老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时代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变换,而目前时代与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就是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创造、愿意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当然,许多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就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是较不实际的想法,因为小学生各项能力均处于启蒙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就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索,那么其教学的效果必定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较大误区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变比小孩还要小”。
而通过陶行知先生的话可以得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潜力往往是老师无法想象的,因此,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进行更多的尝试与探索,从而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知,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能够行之有效的。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海底世界》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一看海底世界,老师还可以组织展示小课堂,让学生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去创造出自己心目中海底世界里可能存在的生物,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原因。
三、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67-01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几种表现
要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几种表现有所了解。在我们的课堂集体调研中,我们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理念不先进。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出了问题就像轮船在大海上航行失去了方向。方向迷失了,所有的努力都将会徒劳。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在我们一些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堂上,还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①师生一问一答式;②教师主讲式;③学生放任自由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怎能提高,语文水平怎能发展?
1.2文本解读不准确。
文章是教学的载体,学生的听、说、读、写、书这些基本的语文能力很多都是通过解读文本来实现的。试想教师文本解读出现了偏差、错误,或者教师的文本解读只停留在表层意思上,不能够深入,那么学生在文本的解读出现困难和偏颇时,我们又怎能加以正确的引领?文本解读不准确,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怎能提高?
1.3教学设计不聚焦。
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年青教师的语文课堂上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什么都教,什么都学,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进行合理取舍,看上去对学生很负责,不放过每个词句、每个段落,可结果学生却一无所获。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你什么都抓,相当于什么都没抓。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学会取舍,学会整合,学会聚焦,我们才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集中精力在几个点上学透、学够、学深,才能真正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有所得,有所收获。
1.4课堂实施不灵动。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互动"的课堂,在教学实施中教师的言语过于理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师生交流过于机械,都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情意的投入、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也决定教学的效果。我们的课堂实施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语文发展,关注学生的思维空间等,把学习的主动权、自还给学生。
1.5教学反思不深刻。
我们都知道"反思促提高,反思伴成长",教学反思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等进行反省、提炼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经常叩问自己,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高效的?哪些又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问题的产生是在教学理念上、文本解读或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施上。只有反思深刻了,行为跟进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发生质的改变。如果是这样,那么语文课堂的增效、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就不难实现了。
2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注重的几个环节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环节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备课的有效。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我校高中物理学科有效备课的实践,围绕有效备课的程序、组织实施、管理策略等方面作简要论说。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提起备课,大多数一线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了课改进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理念目标得以达成是终点,期间的过程要靠方法来实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备而有用,就是有效。有效备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个人初备,生成预案--集体研讨,博采众长--个人复备,彰显个性--教后反思,逐步提升"。
2.2课堂的有效。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要求语"要清晰明白;"交谈语"要亲切自然;"评价语"要中肯有力;"总结语"要精准扼要。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觉得卢老师的交谈语非常具有亲和力,说的话能紧扣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有很好的吸引力。如果在评价语和总结语上再下些功夫,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课堂教学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课堂上什么时候要"重锤敲击",什么时候要"一带而过";哪些内容要"取",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地方要"精",哪些地方要"略"等都应有妥当的安排。一节课过去了,教学任务还没完成,或者说教学内容早已完成,课堂时间还剩下很多;亦或是教学时间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等都会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本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还应更科学。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关注少数尖子生,而应关注所有学生。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热情,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点,关注全体听、说、读、写、书,多给全体学生思考、想象、体验、感悟的机会和时间。
2.3练习的有效。
课后练习不在多,而贵在精。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语文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选择有个性的教学策略,实现创新型教师的角色转变,不断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记忆,开启学生的心智,放飞学生的情愫……"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施行,教育要求的逐步提高。学习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要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就要求课堂不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丁文霞.小学语文课堂,把精彩留给学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J].《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1年12期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一课N教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自小学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切实做好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兴奋和快乐中学习,教师在激情洋溢中授课,让语文教学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的不利因素。因此,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一课N教”正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课N教”教学方式源于我校组织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活动的雏形是先让每一位任课老师独立钻研教材,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同级老师对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语态、课堂的“预设生成”等进行研讨后实施教学,并进行随堂听课、说课、评课,对同级各班进行跨班式教学的一种方法。由于我校同级有五个平行班,我们称之为“一课五教”。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优点颇多,很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一、教学形式新颖,让学生充满兴趣和期待
跨班教学不仅让教师有新鲜感,而且让学生充满好奇,产生了学习兴趣,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欲望。比如,经验丰富的孙惠霞老师执教的“文言文教学”,展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罗银萍老师就我们平常最困惑的“习作教学”创出了精彩,让学生“爱上作文”,进而“爱上语文”。多才多艺的王小兰老师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悟学法”、“品词析句”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品味古诗。教学技能高超、充满教学激情的赵丽洁老师则在“长文短教”上让大家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二、教学方式多样,提高教师综合授课能力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同级授课教师共同讨论,互动合作,共同备课,精心磨课,既注重所教文本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又重视“生本导学”教学模式的要求,因材施教。大家各尽其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细节,力求完美。比如,为了更贴近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准备了同级275人的“生本导学”预习测评反馈单,针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疑惑和难点完善了教学设计,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样的课,每个教师要施教N次,而每次都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这就要求执教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总结教学经验,课后和同组老师交流。一次次地钻研教材、试教、研讨、反思,一次次地研究教法、更新教学设计、不断收获。然后,将凝结着同级老师共同结晶的教学成果,展示给下一个班级,让学生享受最优化的课堂。同时,随着教学课堂的逐步完善,也让执教老师得到了一次次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由于每节教学课都是同级教师共同设计和酝酿的教学方案,集众家所长,自然更吸引学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设计不仅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而且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
三、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享受最优的课堂教学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一课N教”积累了执教老师的共同经验,把同级教师最优势的教学成果展示给大家,奉献给学生。这是“一课N教”教学方式对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比如,《微笑》是我执教中最成功的一节课,通过“一课五教”的教学方式,让同级5个班的学生都享受到了这种课堂的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是用于创造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一课N教”的教学形式,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为师生搭建了自由合作的教学平台,充分体现了挖掘创造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新力,是“一课N教”教学形式的主要目标。“一课N教”就是要让课堂双向开放,在不同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敞开心扉,自由想象,大胆描绘自己美好个性的知识殿堂。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赏识教育的优势,不同的老师用自己的教学艺术感染并挖掘了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一课N教”教学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究和反思,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做好“一课N教”教学活动应当做到“三心”。
(一)教学设计要“精心”。“生本导学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想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既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又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认识理解上的创新点,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和兴趣点,激发求知欲望,就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微笑》是一首现代诗,文章的特点是语言简练优美而含义通俗易懂,因此我想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我的提示:这首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微笑”(“特点、作用、怎么做”三方面)?将这首诗分成三部分。然后我让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不但充分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探究出了诗句的写作特点,更了解了诗句所表达的真意,还把语文课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学生在精彩展示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他们对这首诗的深刻解读。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老师的主导地位要拿捏得恰如其分。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有相当明确的目的性。既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认识理解上的创新点。
(二)课堂教学要“随心”。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能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一课N教”致力于营造“激情、智慧、活力”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
老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领,把学生领进文本,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当中。要做到这一点,在课堂中就要尽量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措施。有的班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只要激趣导入,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循着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的班的学生则需要老师像纤夫一样拉着他们前行。因而,我们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认识和理解能力及学习品质的基础上,着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脑中的形象,如耳闻,如目睹,如身临其境,从而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达到与之共鸣的目的。
“一课N教”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锻炼与磨砺,只有在这种不确定中,学生面对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的教学,老师面对不同学习习惯和不同表现状态的学生,老师方可随心所欲,驾驭自如;学生也可无拘无束,尽情展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