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效课堂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0-028-010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发展过程。离开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学效率显得低下。新课程强调将生活引入化学课堂,将化学学习和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将化学课堂的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化学教学多注重实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平时教学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化学呢?我觉得应该从学生擅长的理论知识入手,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化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化学动手实践的能力,以真正顺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
如高二化学氮族元素中的氮氧化物时,可向学生讲解NO、NO2是大气的污染物,而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即使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问题,同样的也可利用化学反应来解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重视实验演示,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在《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习中,包含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氯化铜等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与热点,都需要我们在学习时加强理解。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我们不仅从用途中区分,“碳酸钠”可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以及洗涤剂;“碳酸氢钠”用于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理胃酸过多等。在学习时,我们更要注重实验的演示,掌握鉴别方法,如(1)分别加热少量固体,若发生分解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试剂是NaHCO3,另一个为Na2CO3;(2)分别取一定量的固体,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反应快,产生气体相应多的试剂为碳酸氢钠,另一个为碳酸钠;(3)分别取其稀溶液,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试剂为碳酸钠,另一个为碳酸氢钠(特别注意:此方法必须取极稀溶液)。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Cl2的性质时,首先设疑:Cl2能否溶于水?能否与水的反应?若能,生成物是什么?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再来实验验证。实验:(1)在两瓶颜色相近的氯气中任取一瓶加少量水,振荡,与另一瓶氯气比较颜色,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2)在氯气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NaHCO3溶液;蓝色的石蕊试纸。分别看到什么现象?结论如何?(3)将纯净干燥的Cl2,分别通过干燥的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探究。然后一起讨论分析:(1)加水的试剂中气体颜色变浅,水溶液变为黄绿色;(2)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气泡;先变红后褪色;(3)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最后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重视实验演示,通过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究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进实验装置,提升实验创新意识
一、课前预习,体悟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教材上的那些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那短暂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有效拓展学生们的视野,需要更多的则是语文教师在前期备课过程中做好准备。课前需要预习的不只是学生,教师也应该做好课前预习,并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合,让学生们在课前就能够充分了解课文作者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卧薪尝胆》一课前,自己先进一步学习了卧薪尝胆的主人公生平遭遇,以及当时七国争霸的历史背景,也要求自己先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去感悟卧薪尝胆一文中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了解了这些后,我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扩充,将吴国和越国之间那些前仇旧恨的历史故事以及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性格特点等资料整合到了课堂教学的PPT中,在课堂实际教学时,我先带领学生们了解了“公元前496年,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在今日的浙江嘉兴发生的那场因小小私怨而引发的战争。”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们了解“卧薪尝胆”这个故事的起因,并鼓励学生们去想象“卧薪尝胆”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而展开教材正文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前预习,将课文的相关历史情境整合至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学习正文之前能够通过一些历史故事来了解当事人的性格特点,理解当事人的心路历程。这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之前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对于后续的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课中探究,变换视角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正确理解、正确的打开方式也不只有一个。在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甲认为文章表达的是作者这方面的情感,而乙则认为作者想要读者明白的又是那一种观念。而事实上二者都是片面的,都没有全面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们以多元的视角看问题,通过多方体会、整合课本信息,全面的学习语文教材,掌握全面的情感表达。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要求学生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解读课文内容。有的学生说道,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因没有火种而只能吃生的食物,也不能因此取暖时,善心大发,决定要为人类冒着危险偷盗太阳神的火种,表现出了他心系人类,大慈大悲的形象,也表现出他不畏艰险、勇敢执着的性格特征;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做事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当普罗米修斯想要为人类获得火种的时候,应该采取一些迂回的方法,比如向主神宙斯说明情况,依照神的法律解决问题……学生们对于课文看法不一,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们变化角度去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课文内容,很快学生们就掌握了课程内容。
通过转换角度,学生们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表述,这对于后续的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课后练习,链接生活
有了课前和课中重构教材内容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应从课后练习中抓起。课后作业抓教材重构,不仅是之前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还是下节语文课搞笑开展的前提。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习题时,应杜绝依赖教材课后习题的习惯,而是要布置一些多元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课后练习作业。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后,要求学生们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去读懂大自然想要说出的话语。比如,要求学生们夜晚根据天空中的小熊星座判断出北极星的位置,并判断它在自己家的具置;还要求学生们收集一些有趣的石头,在下次语文课上,将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分享给大家,并说说这块石头的特别之处在哪里……除了这些以外,我还要求学生们每周都应读一本有关大自然奇妙之处的文章,学习一两个大自然语言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小知识。
通过让学生们将大自然的语言与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有效的复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语文知识,带着兴趣去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6―0077―01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指导思想,突出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把音乐课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美的过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课程由六大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大模块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同模块间的内容相互渗透,其作用相辅相成。六个模块从不同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合起来成为一个学科整体,共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服务。音乐被列入艺术学科这一学习领域,包括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可以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本文通过对音乐课程改革内容的详细解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重新定位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音乐课程定位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 转变音乐课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音乐课教师单项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音乐。
3. 探索创造性发展的实现途径。音乐凭声音的动感造型,能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感应,并诱发人的联想,活跃人的形象思维,启发人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有益于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
4. 丰富了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这次音乐课程改革强调音乐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了解并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视野,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
5. 改革并完善了音乐课程评价机制。这次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三个层次。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等形式,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筛选等做法。
二、改革应带来的相应变化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必然会促使学生、教师及其学校观念上的更新。作为中学音乐教师,笔者认为需要树立以下观念。
1. 音乐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知道训斥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观,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多加鼓励、予以引导,培养他们“听”的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衡量教学效果也应以全体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程度为标准。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全体学生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以同样的热情关怀每一个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学习基础差、音乐能力有缺陷的学生。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内容解析;注意问题;重点强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90-02
一、“三步六段式”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复习新知。
①上节课内容回顾。
②与本节内容相关练习。(读、写、算、答)
2、导入新课:
①引出要研究问题。
②板书课题。
(二)自学――合作
1、自主学习:(5分钟)
①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师重点强调。
②学生按提示自学,真正自己学,可以出声音。
2、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5分钟)
①汇报自学成果(组内呈现自学答案,人人参与,会的汇报,不会的跟大家学习)
②完成一个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分角色朗读,总结规律,填表格等)
(2)全班合作:(10分钟)
①小组推荐发言人在全班汇报(问答、板演、演示等形式)
②重要问题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升华主题,渲染气氛,引发共鸣)。
(三)检测――总结
1、达标检测(15分钟)
三个层次,基础题、变形题、拓展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拓展总结:①回顾自己学会了什么。②师总结教学内容,结课。
二、模式解析及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设计有效自学提示
1、具体要求:(1)数量3-4个为宜。(2)具针对性和典型性。(3)尽量减少填空、选择等主观性题型,多用思考、圈画方法记录自学成果。(4)自学前首先引导学生认读目标,整体上感知学习任务。
2、举例说明:
语文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找到课文中生字,画,读。(3)找到生字带词在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在句中意思。(4)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语文第二课时:围绕课后训练题或课文的重点问题进行(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顺序)
(1)思考提出问题,读指定段落,画有关语句。(2)反复读画出的语句,并作批注。(3)思考:文中体现了人物什么品质、情感、哲理、观点等。
数学:(1)题中有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2)提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3)怎样去解决?
英语:(1)正确读本课中的单词(或短语),并练习拼写。(2)找出课文中心句,正确流利地读出来。(3)listen and say。
科学:(1)看书中图片,辨别:哪些物体是有生命的?(2)这些有生命物体哪里能找到?(3)思考:这些有生命物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品社:(1)看书中图或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劳动者?(2)这些劳动者劳动过程什么样?用语言描述一下。(3)假如你是一个劳动者,介绍一下你的工作。
自学,是在老师设计的有效问题提示下,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需小组或同桌参与。培养独立学习能力,需要每节课有意指导,逐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按什么步骤自学,自学后成果随时记录,准备和小组成员交流。
(二)如何指导小组合作
1、小组交流任务:(1)独立自学后,组内陈述想法,其他人倾听,形成小组集体意见。(2)发挥合作意识,完成一个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好的任务。
2、举例说明:
语文:(1)汇报画出语句和词语。(2)交流自己想法以及对主要问题理解。(3)小组合作读文。
数学:(1)汇报自学情况,人人参与,以对纠错。(2)汇总自学成果,形成小组意见,准备全班汇报。
科学:(1)交流自学成果。(2)合作完成一个探究活动。
英语:(1)互读本课短语(或单词),互相纠错,达到准确。(2)组内用中心句做问答练习。(3)分角色读文。
品社:(1)交流自学成果。(2)组内汇总,得出集体意见,准备全班汇报。
3、小组的准备工作
(1)合理分组。
根据成绩、能力,性格,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定出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2)培训组长。
负责组织小组交流、记录小组成果、推荐小组发言,认真负责,以身作则。
(3)培训组员:①服从组长管理,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踊跃发言。②眼到(看)、心到(想)、手到(记),积极思维,敢于质疑。③认真听取他人答案,形成组内一致答案。
小组合作,不用挨个提问、个别指导,组内可以互帮互学,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组织合作能力,合理运用,可以让课堂事半功倍。
(三)如何指导全班展示汇报
全班合作,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完善认识,产生新想法。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尊重、欣赏共享他人思维方法和成果。
1、展示前准备:
(1)小组合作时,组长做好记录,形成小组答案。(2)推荐小组中心发言人。
2、展示的语言:如:我们组这样认为-------,我们组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第二种方法是-------,我们组的看法与--组大致相同,还有补充------
3、展示的过程:
A、小组中心发言人通过问答、板演和演示等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B、交流同意与否,提出质疑。C、不理解的问题和重点题,教师点拨升华。D、教师的任务:
(1)当好导演,启发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学生全面关注,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氛围。
(2)采用评价性语言激励学生:如:某小组配合默契,参与积极;某组哪个同学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如何做好达标检测
这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学生热闹的上了一节课,学没学会,目标达没达成,全在检测环节体现出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状态,查缺补漏。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身能力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提高。
习题设计要注意基础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当堂达标。
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基础练习。与例题基本一致,强化格式、算理。(语文、英语可安排写字练习)。(2)变形练习。原基础题的变形练习。(读、背、实践活动等)(3)提高练习
高考历史总复习是高三文科的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在高三复习课中既要避免肤浅的“炒旧饭”,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本质即思考和思维的深化,如何才能做到呢?笔者精心策划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这一复习课,以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基本用途为主线,以提升学生学科能力为核心,以深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为目的。
一、教材解读
这节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节内容,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英军在阿拉曼战役胜利,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形势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通过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了合作。加之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设计思路及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很多,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章节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子目都必须认真落实和掌握。但因为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中笔者主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第一,落实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这部分的教学由学生在学案导学中自主完成,根据三个子目的内容整合为三个部分:1.二战的转折(二战的转折点;其他战场的转折;转折的含义;总结每一个战役的战术战法特点)。2.合作与胜利(四次重大会议的召开;重要的军事行动及作用)。3.二战的影响(性质:有什么新的史学观点?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注意从多角度和多元史观来分析重大事件的规模,结果及其原因,影响)。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复述完成知识点的落实。第二,问题探究,思维升华。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供相应的材料(电影《安妮日记》和《钢琴师》两部二战题材电影片段,二战中战死战士的墓志铭,二战纪念碑的题词等),引导学生思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关联的不同视角和问题:可以包括参加战争的国家(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国家),参加战争中的个人(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当时和现今对二战的宏观或微观的看法。为此设计了三个不同梯度的问题一起探究:1.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正义的合作与利益的联盟在二战中如何体现?3.面对“和平”,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吗?这三个问题的探究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课堂讨论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历史思维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避免课堂的沉闷和肤浅。第三,直击高考,样题展示。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自由、民主、公正、和平的价值是不容抹杀的。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化则会引起连锁反应,复习的时候应加以注意,所以在本节复习课中可以联系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1.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态度和战后对美国的影响。3.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同时根据历年高考对二战的相关出题视角来设计样题,大致分为三个视角:同盟与合作;中国与二战;战争与和平。用典型的高考真题和仿真题来检测学生在本节复习课中是否已经掌握知识点,是否已经学会知识迁移和提高思维能力等。第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根据几道题目的设问以及解题方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答题的方法和思路:找问题的中心词、限制词;看材料并联系课本对应的史实进行理解;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时间、地名、人物、历史概念、结论、论述的角度);表达成文,借用课文同类语言,精练到位。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思路的构想,确定了本节复习课教学要达成以下的教学目标:1.熟读考纲并认真解读高考趋势。2.明确教学重难点,梳理知识框架。3.挖掘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史料,深化和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本质,学会用大历史的视角去思考一个历史事件。4.训练阅读史料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各种学习能力。
三、教学流程及目标达成
这节课属于内容复习课,按照内容复习课的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用学案导学让学生整体掌握这节课要落实的知识点,同时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强调了这节课的重点和主干的基础上,明确所复习的内容在高考中的要求(层次、题型、难度及赋分等等),最后通过真题训练把知识的应用与内容的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这节复习课的有效性。主要通过下面的四个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并达成教学目标。
一是落实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线索必须要落实的主干知识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分别起到怎样的转折作用?);北非战场、欧洲战场、远东战场取得胜利的表现;列表归纳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所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即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名称、时间、参加国、国家首脑、主要内容、作用、评价);理解二战的性质以及影响。教学意图:要求学生掌握主干知识,明确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导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来加强史实记忆。学生在掌握了内容之后才能对知识加以运用和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充足,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是探究问题,升华思维。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从教学重点和难点出发,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并根据由浅入深的思维特点来设计多个思考问题。教学第一步,学生认真研读史料,并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二步,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归纳历史结论,提升历史思维。这样开展教学的意图是给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的时间,教师巡视点评,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归纳历史观点,提升历史思维水平。
三是直击高考,展示样题。本环节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在分析了这节课的高考出题要求之后,展示经典的高考真题和仿真模拟题,引导学生关注样题的题型、难度及赋分,理顺高考氛围下的解题思路。教学意图是:做高考真题的目的在于对高考的体验,比较分析学生的答案,然后针对错误的思维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澄清错误认识,从中吸取教训,最后要求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和总结。
四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这是一节复习课的终结点,学法指导能够使学生的解题思维水平和能力得到较快提高,在获得方法的指导之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更加得心应手。其教学意图是:学生在一节内容复习课上从史实掌握开始,到探究重难点和思维拓展,再到真题训练和学法归纳,最终得到有效的复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的思想。
四、教学反思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教师在设计每节课的时候,往往总是考虑其最终实施的效果,也就是学生是否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了。但是大家也认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是讲授新课还是复习课,在完成了精心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之后,依然留下种种不足,这就促使教师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摔打自己、磨炼自己,做一个享受教学艺术过程的幸福的耕耘者。因为笔者深信,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有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也才能使课堂实现真正的有效。
参考文献
[1]丁吉念.高效课堂十问[J].教学与管理,2011(23).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赖悦.英美苏三国联盟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高校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1]要求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为此,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高校课程,那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如何建设呢?这个问题都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才能回答。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布卢姆认为评价是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也就是作为一种反馈机制。[2]它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学更趋向合理,实施更加有效。下面笔者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角度探析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
一、评价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起点,也是教学终点。一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实施效果的依据。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目标
任何教学的高级目标都是建立在认知目标的基础上,没有认知目标的目标体系是不属于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要确定为是否能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之时选择合适的心理应对策略。比如,学生掌握一些行为心理学的知识,对于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能够根据行为主义的疗法进行自我矫治。
2.非智力性目标
除了关注认知目标,我们还应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性目标。非智力品质是指人的智力行为之外的一些个性品质,如意志品质、合作态度、生命热情、创新精神等,它对一个人的智力行为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只是简单的认知教育,而是夹杂着很多非智力性品质的教育。例如,在挫折教育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分析挫折的原因和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发展性目标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既要制订基础性目标,又要制订发展性目标,两者要密切配合。基础性目标是大学生明确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处理危机的一些方法等等,而发展性目标是对学生心理成长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三类目标并不是简单的独立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评价目标包括五个方面,一方面看该教学目标是否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一致;二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三要看该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现有水平;四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评估性;五要看该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3]认知目标、非智力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符合以上五个方面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目标。
二、评价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其选择得恰当与否以及是否与目标一致,将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学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不能等同心理学的内容设计,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非结构性、非学术性、非结论性的特点[4],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是否是贴近学生需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心理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好的教材。
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理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对心理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的作用,就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为此,教师必须首先确立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个体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是个体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个体在他人帮助下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与其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段差距,维果斯基将这一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在经历一些细微的变化,从最初对学校的迷茫,专业学习的困惑,到最后对自己的学业清楚认识和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这之间的落差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作用。
3.教学内容具有生命意义
如何选择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又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呢?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回归生活、联系生命,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直接的关联,能够激发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意义以及价值。二是必须克服以心理知识为中心的倾向,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质,促进个体对自己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的尊严的关怀。因此,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否具有生命意义的元素,例如,我们在人际关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应付人际冲突,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对于他人或者整个人类具有尊重的情怀。
三、评价教学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教学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体系。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评估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课堂心理氛围是否融洽
心理氛围是心理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在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才会造成认知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思想上的升华,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合谐的心理氛围是教学任务顺畅完成的有力保障。那么怎么才能判断心理氛围融洽呢?其指标是教师积极投入,学生全神贯注,师生之间交流融洽,学生思维活跃,知识接受愉快高效,信息反馈及时等。
2.师与生、生与生是否充分沟通互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分享和倾诉的巨大功效,而分享和倾诉来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充分沟通。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
3.活动是否具有深入性和分享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心理活动带来快乐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要求师生和生生之间要有充分分享的过程。我们总是强调倾诉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性,然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同样需要有倾诉的过程,但是这个心理教学中的倾诉往往称之为分享。生活中的许多快乐,都是互相分享得来的。如果心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没有分享的过程,只是一味由老师的引导,那么心理教学教育也只是单一影响过程,而不是一个多面影响状态。当然分享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再由深到浅的过程,只一味停留于表面的分享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四、构建质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
纵观评价方法的发展历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由以量化评价为主,质化评价为辅,发展到质化评价为主,量化为辅。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很多,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两个不同侧重点进行评价时,又各有不同的适用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量表法、随堂听课评价法、情境式评价法等是主要的方法。量表法是指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使用量表评价法时,量表中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指标是指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评价内容,即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但是,量表法往往在指标范围内进行,对于一些不在指标内的因素无法纳入考核范围之内。随堂听课评价法可以弥补量表法的缺陷。评价者抓住任何一个细节,对一些特殊行为保持高度的敏感,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通常这种方法要求观察者有熟练的观察技能和丰富的观察经验。这种方法的难度较大,为了简化难度。教师有计划在课堂上创设某些片段,也就是创设某些情景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应对这个情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情景中做出的反应做出客观地评价。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以评促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方法及时反馈给心理健康教育者。这对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北京:教育部,2001.
[2]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7.
[3]董晓星,陈家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6:24-26.
[4]陈家麟,郭享杰主编:高中心理教育指导[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8-19页.
关键词: 思想品德 优化内容 教学效率
因教育布局调整,原为高中教师的我转为初中教师,面对全新的教材体系、全新的教学对象,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审视教学,以期更好地适应初中教学,更好地适应全新的教材和学生。
借《开发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之机,我提前介入了初中教学,认真学习新的教材,认真分析新的教学对象,思考如何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优化初中教学内容,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我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使思想品德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从而强化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效果。
一、备课环节,要立足学生生活,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一)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详尽分析。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十分明了。以《世界因我而精彩》为例,我上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经过分析,整框教材共讲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明确成才目标,成才的基本途径,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通过教学,应该达到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什么是人才,怎样成为人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教材上有些事例不一定都用,可以根据实际选择案例使用。
(二)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认识。我校初中学生生源相对较差,在校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到90%以上,其家长均为打工族。据了解,很多学生家长都在城市中从事环卫等辛苦工作。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非常滞后,他们虽然纯朴、勤俭、刻苦、有较强的上进心,但由于父母是进城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从事工时长、强度大的工作,既没有时间,又没有精力,教育意识薄弱。教师要对他们格外关爱。
(三)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实际,可以选取和他们生活相关、相似的材料引发学生的共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分析《世界因我而精彩》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我选取了常州一名普通环卫工人的视频《城市美容师――梅风云》,因为许多学生的父母也从事同样的工作,非常辛苦,以期通过这个典型的事例激发他们认识职业,理解父母。
二、上课环节,要启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上课环节尤为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体验中思考、感悟。教师要逐步引导,不断启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抛出一个“诱惑”,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新闻,对这些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诱惑,随即问他们羡不羡慕,引导他们逐步思考并谈谈最高科技奖得主是不是人才,什么是人才,是不是得奖的名人才是人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走进人才招聘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人才?让学生对人才的内涵和人才的多样化(各个职业、各个层次)有清晰的认识。知道了什么是人才,怎样才成才呢?引导学生对此问题探讨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清楚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除外在的环境、外部条件外,最重要的是自己勤奋努力。
在处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的问题上,我播放《城市美容师――梅风云》的视频,因为我校许多学生的家庭与此视频讲述的相似,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不要歧视某些职业,不要看不起父母,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后环节,要留有回味余地,巩固课堂教学知识。
1. 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所谓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Class begins /Stand up/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Sit down please /Good bye 等简单日常用语。还可以用“Try to please/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nine /Let's sing together /Do you understand ?/Are you clean? 等英语进行师生对话,日复一日,学生会从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中学到很多的日常用语。就以我市来说第一年开设英语课从四年级开始,第二年从三年级开始,现在又将英语学习提前到了幼儿园。在小学,英语逐渐成为仅次于语文、数学的重要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感要想让学生很好的学好英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英语不是母语,缺乏语言环境,大部分学生只是在上英语课时说英语 ,课下很少说英语,没有形成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以下四点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积累。(1)、学会无论在任何地方看到单词或句子时要读一读,不会的记下来查字典、问老师或父母。(2)、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英语班,增加锻炼、练习机会。(3)、课下尽量使用英语跟会说英语的人交谈。(4)、读书的时侯要大声,对自己要有信心。
2.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灌输,导致学生学习很被动,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上的对立,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坚持用激励的原则去评价学生,从而创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创建情感基础、让愉快教学走进英语课堂 小学生具有天真、浪漫、活泼的性格,他们更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课堂上是一种死气沉沉、没有朝气的气氛,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师生之间能够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效果会大不一样。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愉快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创建情感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并在教学中对“英语愉快教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告诉我“愉快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愉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做到以下三点: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
(1)师生之间建立情感基础,让学生有喜欢老师到喜欢上英语课。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心情不好时,在学生面前易显出一副懊丧、冷漠的表情,易迁怒于学生,这样的课堂氛围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了。反之,如果我们教师能以一副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充满关爱之情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又将怎样的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少给学生一点训斥,多给我们一点关心,在课下,我们教师也可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感到你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而且是他们的朋友,尽量和他们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情绪饱满,用微笑来面对学生,因为微笑能解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2)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情感指向性。所谓“情感指向性”是指导师生的情感要想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向启动和发展,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如何才能把看似枯燥的英语课堂上的生动有趣,其实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提问,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动手、动脑、自我表现互相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出学生向往的课堂氛围。
(3)控制自己情绪,防止不利于进行愉快教育的因素出现。教师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训斥、压制等简单粗暴的方法,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情绪去影响学生,将学生吸引到已经建立的良好情感氛围上来。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 教学内容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8-01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取英语语言规则系统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艰巨任务,“综合英语”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
综合英语作为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对于高质量的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体现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生进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同学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而有的同学还在为A级考试的通过而苦恼,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就要首先看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难易程度,采取分级教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多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量。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大纲;及时引进先进的反映学科前沿知识,补充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向社会提供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根据课程的进程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并做到严格检查,认真批改。定期与学生座谈交换实施意见。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知识密度,扩大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强迫学生死被硬记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动的听讲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提高英语水平最好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良好的输出,才能真正提高英语的各项技能,学生任何时候的学习都不是从绝对的“无知”开始的,而是在一定的“已知”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自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是领着学生上几个台阶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教学思想,才能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事干。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打破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加强基础练习,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原有的语言实验室和电教设备,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如今,许多教师仍然是教师唱主角,仍然沿用过去的单词释义-句子分析-语法讲解-举例操练-中文翻译-概括总结-检查练习的老路子上课。学生是观众和听众,上课要注意听,做详细的笔记,课后的任务是背笔记、背单词,学生与老师交流很少,偶尔有一些小组活动,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低。
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出发,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运用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复实验研究,在组织学习和研讨近期党和国家有关加快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本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内容,适时和适量的融入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相关训练内容和小学、学前英语教材知识,形成电子教案和课件。
学习当今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个别化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络教学和互动。
提倡“以教为主、科研为辅、教研结合“的教育思想,把综合英语课程建设成具有示范价值的特色课程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增加新的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程多种教学模式;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英语课程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 通脉化浊汤;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a)-0074-04
Effect of Tongmai Huazhuo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RUAN Lin JIAO Xiaomin LI Jia WANG Chunlin LI Ting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ngmai Huazhuo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 Methods Seven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dmitted to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ugust 2013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5 mg, one agent every day. On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Tongmai Huazhuo Decoction, once a day. The course of the two groups was 8 week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TGF-β1, VEGF, sICAM-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GF-β1, VEGF and sICAM-1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TGF-β1, VEGF and sICAM-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ongmai Huazhuo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s, which can down-regulate the levels of TGF-β1, VEGF and sICAM-1,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ongmai Huazhuo Decoction; Syndrome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Hypertensi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现代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9.5%,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6亿人[1],本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较低[2]。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任务即为降低心血管发病以及死亡的危险[3],一般根据患者病情选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4],为使血压水平达标,患者多服用2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高血压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服药后肝脏负担加重[5]。综合近年来对高血压病的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获得一定进展。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于痰瘀范畴,治疗应选择通脉化浊药物。本研究就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8月~2016年7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内科治疗的70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44~79岁,平均(41.29±5.03)岁;平均病程(6.64±0.87)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42.10±4.98)岁;平均病程(6.55±0.93)年。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4~77岁,平均(40.98±5.00)岁;平均病程(6.85±0.8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6]中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及《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8]中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③年龄18~75岁。④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病或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近期有生育计划;③存在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痛风、严重的心肝肾损伤等合并症;④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⑤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
1.4 方法
对照组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6]予以常规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20719,每片5 mg)5 mg口服,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通脉化浊汤(红花20 g、半夏15 g、丹参30 g、茯苓30 g、生蒲黄15 g、生山楂25 g、炒莱菔子20 g,制备煎剂均由我院提供,由药房统一代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及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将临床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稳定及无效。显效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或生理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为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1.5.2 血压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1.5.3 TGF-β1、VEGF、sICAM-1水平检测 采用上海朗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TGF-β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GF-β1水平;采用上海研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VEGF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VEGF水平;采用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sICAM-1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sICAM-1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x(P <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TGF-β1、VEGF、sICAM-1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GF-β1、VEGF、s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VEGF、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TGF-β1、VEGF、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近三年人口普查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患病率由7.73%增至13.58%[9]。临床药物实验证实单一西药治疗仅能够控制40%~60%或更少的高血压病患者[10]。本课题组认为高血压病的关键病机为痰瘀互结,应以活血通脉、健脾化浊为治疗原则,组方选择通脉化浊汤,方药组成为半夏、茯苓、炒莱菔子、生山楂、红花、丹参、生蒲黄等。中医素有“无痰不作眩”之说,脾虚痰湿,清阳不升,痰蒙清窍发为眩晕,故方中应用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的半夏作为君药,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11],半夏不仅能明显改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压的稳定降低,减轻体重,还具有明显改善盐敏感性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半夏能改善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ET)的含量,提高模型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进而降低血压;臣药茯苓归心、肺、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世补斋医书》中提及“茯苓一味,为治痰之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丹参归心、肝经,能够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本草求真》中提及丹参“能入心包络破瘀”,现代药理表明[12],丹参能够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具有抗凝血、促纤溶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提高耐缺氧能力。《本草再新》中提及红花入肝、肾二经,具有通经活血的功效,红花的有效成分可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作用,减轻凝血酶对内皮细胞损伤及刺激作用,减少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促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升高,使沉淀于血管内的纤维蛋白溶解,减轻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结合后再次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释放,减轻纤维蛋白对内皮的损害;能消除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状态,从而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13]。红花、生蒲黄得丹参之功以增强活血化瘀之效,共为本方的佐药。高血压病患者常因过食肥甘厚味导致痰浊中阻、气滞血瘀,因此,方中选用生山楂入脾、胃、肝经,能够消食积,散瘀血;《本草纲目》中提及“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能够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生山楂、炒莱菔子则为本方的使药,具有行气化瘀、消食化痰之功。以上诸药共奏活血通脉、健脾化浊之功,可以起到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4],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通过下调黏附因子的表达,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以及血管壁炎性反应而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且能降低高血压带来的血管内皮损伤。
高血压病患者易发生内皮血管损伤,动脉硬化的主要诱因是具有血管破坏作用的TGF-β1、VEGF、sICAM-1水平升高,其中TGF-β1是合成和沉积胶原纤维等多种细胞外有效成分的始动因子,TGF-β1表达增多预示着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及血管重构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加[15-16]。VEGF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发育的重要细胞因子[17-20],VEGF水平升高预示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21]。sICAM-1参与并负责调节血浆细胞黏附功能[22],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内皮sICAM-1表达水平较高[23-24],白细胞与其结合分泌多种破坏酶,并再次释放细胞因子产生恶性循环[25]。本研究首次运用中药方剂调控TGF-β1、VEGF、sICAM-1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压降低,TGF-β1、VEGF、sICAM-1水平较低。但本研究样本量尚显不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综上所述,通脉化浊汤具有活血通脉、健脾化浊之功,能够下调促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亚杰.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136-137.
[2] 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3] 王勇,靳利艳,王留义,等.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6):3160-3164.
[4] 张学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和降压药选择策略[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3-15.
[5] Martensson J,Bellomo R. Perioperative renal failure in elderly patients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5,28(2):123-130.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2-113.
[8] 朱文锋.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5-56.
[9] 何森,陈晓平,陈小妮,等.成都地区自然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15年(1992~2007)的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3):494-497.
[10] 王晓冰,李运伦.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证治规律[J].湖北中t杂志,2016,38(10):39-42.
[11] 冉旭,陈立,吕波,等.补肾益心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244-245.
[12] 焦红蕾.化痰通络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13] 崔圆圆.化痰活瘀法干A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机制探讨[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4.
[14] 李娇娇.化痰活瘀基本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4.
[15] Miller CG,Pozzi A,Zent R,et al.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on integrin activity and fibronectin matrix assembly by mesangial cells [J]. Mol Biol Cell,2014,25(16):2342-2350.
[16] Zhang Y,Liu J,Lin J,et al.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GATA1 and th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SET7 interact to promote VEGF-mediated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and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 of breast cancer [J]. Oncotarget,2016,7(9):9859-9875.
[17] 张烈元,刘炜枫,赵帅,等.陈伯钧教授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5,8(3):350-352.
[18] 张云松,曹志群,朱晓林,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高血压并失眠气虚者心率震荡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 53(34):124-127.
[19] 刘静.中医辨证治疗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9):68-69.
[20] 李琛,李璐,陈雪松,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65-1567.
[21] 吴建恒.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D].桂林:桂林医学院,2014.
[22] 牛国平.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GF-Ⅱ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2):97-98.
[23] 韩琳,秦建国,高誉珊,等.降压通络方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及肾功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5,8(1):36-41.
[24] 严亚锋,白海侠,周海哲,等.脑清通颗粒对高血压肝热痰瘀证大鼠血浆ET-1和AngⅡ含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9):10-13.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整个初中语文学习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做好对教学资源的全面组织和应用工作,最佳目标是完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最优学习成果,实现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完美利用。事实上,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颇为艰巨的挑战。
1.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具体来讲,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1积极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高效性
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确定当前课堂教学具体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充分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教师知识内容、生活实践及思想内容等,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解读当前初中语文教材,适应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当前新课改下新课标具体要求,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当前学生学习进度,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具体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要求、教材内容、新课标教育要求等内容,结合自身知识内容,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概括。
1.2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一个重要教学基础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采取温故法、疑难设置法、故事讲述法、乐曲描述法、图片描述法等多种方式完成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魅力的相关作用,保证学生在教师魅力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基础上增强整体学习效果。
1.3积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高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高效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提问、回答、互动等环节的程度,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工作,保证学生在高度参与度下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课堂内容学习。教师在积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时候,应注意自身采取的方法,采取一定技巧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同时更有效地提高自身对语文课堂的掌握程度。举例来讲,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点穴式提问法及锁链式提问法等不同方法,其中点穴式提问法指以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中相关节点为具体提问内容,点明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思想,贯穿初中语文整体教学内容,保证初中语文教学的连贯性及重点性。而锁链式提问法则是围绕问题的展开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享受到问题拆分、问题解决、问题思考的,进而更有效地朝着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前进,更好地完成整堂课的语文学习工作。此外,教师在提高学生参与高效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为学生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把握好课堂整体教学节奏,提高学生快乐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
1.4积极提高教师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高效性,避免教学中出现内容重复、内容不清、内容矛盾等现象,保证教学内容设置符合高效课堂的高效目标,避免学生在矛盾的教学内容上浪费过多时间。举例来讲,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启发,加强对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全面性、层次性等特点,保证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思维,另一方面应注重教学内容设置的实用性,保证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当前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考试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思考能力。最后教师还必须注重语文教学内容设置中朗诵、背读、描写能力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实践学习能力,全方位增强学生初中语文学习效果。
1.5做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估检测工作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该在最后做好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实际评估及检测工作,保证学生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中确实获得相关学习成果,保证学生初中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保证学生初中语文读、写、用、记、思考及应用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教师可以采取布置课后作业及当堂随机抽检的方式完成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估检测工作。
2.结语
本文对语文教师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完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3(33):95.
课堂的高效简单概括为“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高效课堂首先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其次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再次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与时俱进地追求课堂的高效,进而追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二、高效课堂的原则和维度
高效课堂遵循“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四个维度:解疑、强化、概括、总结 。
解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的预习是帮助教师“找惑”,为学生解惑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落脚点。
强化: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也许会理解知识,但他们不了解知识的重点,即使知道了重点也未必会掌握,课堂上进行强化势在必行。强化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要突出针对性、重点性,要体现变化思维。强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练习、合作讨论、重点讲解、等等。
概括:概括就是简化,简化的东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概括的形式很多,如主题词、一句话、一幅图等等。没有概括的课堂很难说是高效课堂。
总结:与概括不同,总结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层次性。因此,总结多用于一个知识单元,概括多用于每一 节课。一课可以没有总结,但必须有概括。一个知识单元必须有总结,帮助学生完成“从厚到薄”的过程。
三、高效课堂的组成元素:
课堂高效是一个多元素高效的集合体,只有课堂学习目标、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活动过程等诸元素间相互作用,每个元素都具有高效的性质,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组成元素宏观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高效: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正确高效。
(二)学习者高效:教师和学生多维的提高、发展和愉悦的体验。
(三)学习资源高效:学习环境、教材、教辅资料、师生积累的科学地选择和利用。
(四)学习过程高效:课堂学习模式、方法、节奏等的高效。学习的过程:1.是从点到线,从线到网,从网到面,从面到体的过程。(积淀过程)2.“准备和提示”、“比较和抽象”、“概括与应用”。(思维过程)
四、实现高效课堂的几点目标
课堂高效是相对的,要以有效为前提,注重长效,不能片面追求高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有以下几个目标:
(一)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每一堂课的自我学习目标,对每一个达标项目进行高标准验收。
(二)每一堂课都贯穿着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让学习活动运行在学生心理需求的最高点上。
(三)让每一堂课的全部学习内容正确,并对后续的学习有铺垫和保障作用。
(四)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机会,使他们产生幸福感和成就感,不断生成继续前行的原动力。
(五)教师要努力创建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水平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上追求高效。(如预习1.本课预习哪些内容,内容设置的原因。2.用什么方式下达预习任务。3.对学生的预习质量如何评价。4.预习内容与后续的课堂教学有什么关系。5.预计学生完成预习任务需要多少时间。6.建立了怎样的预习模式。)
(七)教师要多投入、多积累、多总结。
五、高效课堂基本表现形式
有效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
有效课堂是关注情感的课堂。
有效课堂是贴近生活的课堂。
有效课堂是重视活动的课堂。
有效课堂是趣味盎然的课堂。
有效课堂是充满艺术的课堂
六、高效课堂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课前准备高效性: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互帮合作”小组,每名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同时依托“导学案”,将预习和检测内容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基础部分,B为能力提高部分,C为综合能力测试部分。
(二)课堂教学高效性: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必须做足充足的准备:首先教学要手段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几何画板,幻灯片等各种教学软件的不断发行,教师要善于利用上述资源,每节课利用不同形式(数学故事视频,美丽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导入新课,改变以往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让学生每节课都充满新鲜感,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和好奇,激发后续学习兴趣。其次教学任务明确化。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的设计,不同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部分,让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动起来,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同时教师根据“导学案”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自我检测的完成情况给学生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对每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共性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通过这一环节的展示,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作业布置要层次化。优生布置一些提高创新类题目;中等生以基础为主,适当的增添几道提高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做基础的题目。
(三)课后辅导要高效性:课后辅导要“勤”,坚持经常与学生沟通,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基础好的学生适当进行启发,培养他们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生适当的增加学习深度,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1.低效的“授受式”课堂。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仅仅是换了教材,改了高考题型。“填鸭式”地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后,针对高考题型的题海战术依然是提高应试成绩的主要策略。这种低效的“授受式”课堂教学模式全然不顾教学投入与产出的生态比例,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2.无效的“迷茫式”课堂。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认识只停留在概念上,思想上要践行新课程的理念,行动上却无法采取合适的措施,导致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随意性和自由化。这种无效的“迷茫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行为变得杂乱无序,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学习和过程反思。
3.负效的“花样式”课堂。这部分教师通常是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皮毛,把新课改单纯理解为“折腾”或“翻新”,不顾及学生实际,盲目追求课堂上的“新花样”。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教学生态的角度来讲,这种“花样式”课堂是负效的。
二、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元素
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依据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内容和授课时间内,尽可能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程的合理性设置和评价的多元化模式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元素。
1.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升、教育理念更新、对新课程改革精髓的精准把握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实践。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2.课程的合理性设置。新课改背景下,合理的高中英语课程不仅包括课程(选修课程)开设的逻辑顺序,还包括教材内容之间的有序衔接,也包含学习训练的科学呈现。此外,立足学生认知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原型,利于多元能力培养的合理课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直接要求。
3.评价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相对于以知识累积为唯一标准的课堂评价而言,高效课堂的多元评价更讲究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角色扮演,更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重视评价时间和方式的合理选择。多元化评价模式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关键元素。
三、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在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英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高效化运作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课堂导入的多样化、内容处理的系统化、课堂互动的全员化和课堂评价的人本化。
1.课堂导入的多样化。课堂导入的多样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结合当前高中教材常见的人际交往、网络应用、文化比较、心理分析等话题,英语教师可以选择新闻连线、歌曲欣赏、影视片段、图片展示等形式导入相应的话题,可以将学习任务设置与课堂导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求知欲,达到高效的开端效果。
2.内容处理的系统化。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实用性的删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举措。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找出不同版块、单元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整合,选取系统化的阅读补充材料、任务型阅读训练材料、合作学习话题材料,开展高效的“听、说、读、写”活动。
3.课堂互动的全员化。全员参与课堂互动是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显著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相关的合作学习环节,安排必要的交流体验流程,开展即兴的问答探讨活动,并提供话题的关键词、任务的逻辑框架、交流的参考案例等素材,帮助学生尽快参与互动,减少互动环节的衔接困难,让学生在互动中学英语、用英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一、高效呈现的提出
高效课堂是个大课题,面对它,研究它,我们要善于化大为小,找准切入口。我听过一堂课,在黑板上抄写题目先后就花了近10分钟,这样耗时费力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肯定不能产生高效。毫无疑问,只有高效的呈现方式,才有可能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内容何时呈现,哪些必须呈现,呈现出多少来,这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的问题。我们不妨以课堂教学的高效呈现为切入口,来敲开高效课堂的大门。
二、高效呈现的原则
课堂呈现首先必须遵守四个最基本的原则,否则,高效也就无从谈起了。
首先是准确性。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准确是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查对,小心求证,确保在课堂上呈现的内容是准确无误的。其次是针对性,要有助于解决问题,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学生思维的盲点呈现相关内容。所呈现的内容必须是有助于解决某一教学问题,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东西不要呈现,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无须呈现,学生都知道的东西不必呈现,导向性不好的东西不能呈现。再次是直观性。呈现教学内容时,要以生为本,考虑他们的接受实际。教学内容的呈现是显性呈现,越直观越省时,越直观越清晰,越直观越受关注,越直观就越有效。最后是形象性。教学内容是科学的、严谨的,但呈现的方式可以更形象些。形象的东西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引发关注,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高效呈现的策略
以高效呈现来打造高效课堂,必须研究三个问题,即呈现什么的问题,用什么来呈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呈现的问题。
⒈呈现什么的问题研究
高效课堂不是教师即兴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高效课堂应该是一座桥梁,连接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连接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所以,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预习情况,通过复习、回忆、铺垫、引申等方式,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走上知识自主更新、能力自动升级的学习之道。比如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不妨先复习“氧气的制法”,呈现出“反应装置选择原理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来决定”的这一旧知,这样就会使这堂课变成已学知识的延伸,学生学习起来效率就高多了。当然,如何从旧知中寻找可供呈现以引出新知的内容,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教材,研究学情了。
此外,高效课堂对呈现的内容是有选择的。课前预设的东西可以呈现,需要课堂去生成的东西就不必呈现,比如学案上不要呈现方法解说、解题过程;课件上不要呈现讲解性语言、教学语言。有些教师将什么都呈现在课件上,然后一张张幻灯片地播放下去,一张张幻灯片照本宣科地读下去,这样的课堂绝不可能受学生欢迎,也绝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⒉用什么来呈现的问题研究
用什么来呈现似乎是一个物质手段的问题,但对于高效课堂来说,这很重要。全凭老师一张嘴,或者全凭黑板和粉笔来呈现教学内容,既疲倦也低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呈现手段来打造高效课堂。呈现的手段有很多,如:
(1)纸质呈现。包括用学案呈现,用教辅资料呈现,用试题呈现,或直接用教材呈现。其中学案呈现要体现出班级的学情,不同层次的班级应该使用不同的学案。一般文章、练习、资料链接等适合这样的呈现方式。
(2)多媒体呈现。主要包括用课件呈现,实物投影仪呈现。课件呈现主要是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期间也可包含少量文字、练习题、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实物投影仪主要可用来呈现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既直观,又有针对性。
(3)板书呈现。画龙点睛的教学内容,总结性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盲点、易错点等内容,以在黑板上板书的形式呈现。板书呈现讲究精炼、扼要、醒目、美观,便于学生整理和识记。
(4)实物呈现。主要指利用教具来呈现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如地球仪、物理化学生物演示仪器等,直观而具体,让学生印象深刻。
以上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取长补短,综合使用。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教学设备的不断提升,课件教学开始成为课堂教学的宠儿,有些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课件,自己只充当课件播放员,无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观能动性,更无视学生的学习个性,一切都在课件的预设中,很少考虑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这是很不好的。高效课堂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这只是懒人教学。同样,仅有学案或仅有板书也是不够的。
我听过一堂历史课,讲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位老师综合运用了学案、课件和板书来呈现教学内容,效果很好。在学案中,主要印了南北战争前后的一些数据表格,历史文献片段,当时的报纸上的漫画,惠特曼诗歌《我的船长》等内容,教师以此作为上课时的一个主要的内容载体;课件上主要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了内容包括视频材料以供教学突破,板书则画龙点睛的呈现出整堂课的教学流程,三者互不交叉,各尽其用,有效结合,从而打造出了一堂高质量的高效课堂。
⒊如何呈现的问题研究
如何呈现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更是一个教学理念的问题。确定好了需要呈现的内容和目标,就需要设计好呈现的方法。教无定法,呈现的方法也一样,不应拘于某一种。下面只是谈谈高效呈现可以怎样来实施。
(1)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呈现。教材内容常常是以平铺直叙的陈述状况呈现出来,我们可以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后再呈现在课堂上,这样更能够激疑促思,提高效率。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知识的灌输,重“结论”轻“过程”;我们的学生也已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缺乏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致使很多学生知识水平高,而动手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低,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难以出现原创型人才。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唤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内容问题化呈现的关键是教师要从教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原动力。
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将上大型公开课《囚绿记》,该文章为青年作家陆蠡所写,发表于1943年。作者是一位爱国青年,因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遭日本宪兵逮捕,被严刑拷打而牺牲。文章写他喜欢绿色,有一次到北平以外的地方办事,便把自己所钟爱的一个盆景移到屋内,当他回来时发现盆景已经变得枯黄,却有一枝藤叶倔强地伸展开去,透过窗子上的破洞,迎接阳光……这位老师在许多环节上都表现出自己独到的创意,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尤其在导入环节,他从“囚”字入手:它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拘禁一个人,使之失去自由,作者“囚绿”,难道是与绿为敌吗?倘若不是,他为什么还要“囚绿”呢?这样一来,直抵课文主干内容及核心:因爱而“囚”,因“囚”而释。问题化呈现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思维激活了,课堂推进也因此而更加高效。
(2)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呈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它全部吸收了。盐只有溶于汤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对于知识,跟汤对于盐的道理一样。我们的高效课堂提倡教学内容的情景化呈现。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开发的过程,需要教师依据教情和学情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影像资料、案例、素材、背景等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氛围。
有一个物理老师是这样来呈现一个教学内容的: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你站在窗前,心里非常惆怅,感慨万千。曾经彷徨过,曾经仰望过,曾经失落过,但一切的曾经都代替不了现在的行走,活在当下,曾经终究不是未来。水滴一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你的思绪也随它荡漾开来,突然发现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的窗户时,用时0.2s,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此窗户离屋檐的距离?这一道题用了一大半的文字来设置情境,然后引出教学内容,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有时候,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呈现与问题化呈现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课堂的高效。
(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呈现。让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呈现,就是要充分注意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现代科技、工农业生产等方面联系,教学内容呈现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社会。比如高三语文的高考复习课,讲到新闻短评的写法,有的老师就会从报纸上寻找最新的新闻和时评来作为课堂教学时呈现的对象,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掀起的“莫言热”你怎么看?又如,星巴克进驻杭州灵隐寺景区后引起了社会热议,你持什么观点?这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呈现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课堂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