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范文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篇1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和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2类、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及100个评价因子构成。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将发育程度和损失程度各级指标划分为四个等级,有轻重之分,成图后具有直观性,为国家制定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支撑服务。

1、建设原则

针对地质灾害的特点及需求,按照以下原则建立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有效反映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方便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宏观对比,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二是充分考虑现有资料基础,保证数据方便获取,易定量描述,并可进行等级划分,方便对比;三是从地质灾害发育和危害两方面进行区域综合评价;四是从灾害数量、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不同角度选取指标,保证同一层次各指标具有独立性;五是引进相对受灾程度、灾害发育密度等比值型指标,消除总量型指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2、框架与指标

根据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确定了由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2类、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及100个评价因子构成的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是指标体系的主体,有明确的评价对象,满足定量化和空间图示化的要求,具备评价分级的功能,每一个指标都能实现独立成图;评价因子属于数据库中的基础调查数据或经简单计算得到的数据,不满足空间制图要求。

2.1、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

2.1.1、指标含义与评价因子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地质灾害数量的多少,同时也取决于地质灾害规模的大小。针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包括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价和地质灾害发育趋势评价。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趋势)评价包括滑坡(滑坡隐患点)、崩塌(崩塌隐患点)、泥石流(泥石流隐患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隐患点)和地裂缝(地裂缝隐患点)的发育程度评价。评价因子确定为灾害点(隐患点)数量、灾害点(隐患点)密度、规模数、规模密度。

2.1.2、评价模型

以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为例,地质灾害发育趋势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同发育现状评价。建立步骤如下:

(1)计算评价因子值。灾害点数量和体积为调查数据,点密度和体密度为点数量和体积分别与评价单元面积的比值。

(2)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式中:

Cjk=评价因子样本数据;

Cjk=归一化后的评价因子数据;

n=样本个数。

(3)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采用灰色聚类权重分析法:先选取样本,请地质灾害专家按照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为样本打分,通过多方程联合求解,确定各项评价因子的权重,经反演计算校正后,计算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4)建立评价模型

单灾种发育现状指数=a×单灾种灾害点数量+b单灾种灾害点密度+c×单灾种灾害点规模数+d×单灾种灾害点规模密度

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现状指数=A×滑坡发育现状指数+B×崩塌发育现状指数+C×泥石流发育现状指数

地面塌陷地裂缝发育现状指数=D×地面塌陷发育现状指数+E×地裂缝发育现状指数

地质灾害发育现状指数+M×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现状指数+N×地面塌陷地裂缝发育现状指数

其中:a、b、c、d、A、B、C、D、E、M、N分别为各项评价因子的权重。

(5)划分评价区

根据评价模型得到评价结果,划分为高、中、低、非四级发育区,各区界限根据曲线斜率突变处划分。

2.2、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

2.2.1、指标涵义与评价因子

地质灾害损失程度是地质灾害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最终目标紧密相连。依据指标体系建设原则,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包括地质灾害灾情评价、地质灾害险情评价、地质灾害灾度评价、地质灾害险度评价(表1)。

(1)地质灾害灾情评价

地质灾害灾情评价是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死亡的现状,反映一个地区地质灾害已造成的损失程度,经济损失越大,死亡人口越多,灾情越严重。

(2)地质灾害险情评价

地质灾害险情评价是潜在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反映一个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程度,威胁财产越大,威胁人口越多,险情越大。

(3)地质灾害灾度评价

地质灾害灾度评价是地质灾害的相对损失情况,是死亡人口与经济损失占本评价单元总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间接地显示了一个地区的抗灾能力和可恢复能力。

评价因子为经济损失率、死亡人口率。

经济损失率:评价单元内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与评价单元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死亡人口率:评价单元内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总数与评价单元总人口之比。

(4)地质灾害险度评价

地质灾害险度评价是地质灾害的相对威胁程度,是威胁人口与威胁财产占本评价单元总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对数。

评价因子为威胁财产率、威胁人口率。

威胁财产率:评价单元内潜在地质灾害威胁财产总额与评价单元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威胁人口率:评价单元内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总数与评价单元总人口之比。

2.2.2、评价方法

假设数量与密度同样重要,可以同时反映损失程度。评价因子之间是“或“的关系,在指标中取等级最大值作为评价结果,划分为高、较高、中、低四级。

等级界限的确定:数量界限依据数量除以平均数后的斜率突变处划分;密度界限依据数量除以所有评价单元平均面积后的斜率突变处划分。

3、研究实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全国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现状进行评价。评价单元为县级行政单元,评价模型如下:

F=0.70H+0.13B+0.17N

式中:

F--县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现状指数;

H--县滑坡发育现状指数;

B--县崩塌发育现状指数;

N--县泥石流发育现状指数。

根据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根据曲线斜率突变处将发育现状划分为高(F≥8.0) 、中(3.4≤F<8.0) 、低(0<F<3.4) 、非( F=0) 四级发育区( 图1)。

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南中高山地区、东南低山丘陵区的东南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辽宁东部低山丘陵区。滑坡崩塌泥石流中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昆仑山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黄土高原地区、东南低山丘陵区西部及北部、河北北部燕山地区、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低发育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大部、青藏高原西部及北部、黑龙江南部。滑坡崩塌泥石流非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平原区、东北平原区、华北华东平原区。与全国易发区和各省发育现状评价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结束语

多年来,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多数是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单元,预测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以及风险,但无法反映灾害现状。例如,某地区地质灾害为高易发,说明此地区具备高发地质灾害的自然条件,而通过实地调查,此地区灾害数量很少,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为低发育。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生命安全

[中图分类号] X141 [文献标识码] A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地质环境就成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质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不仅使人民群众受灾严重,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成为国民日益关注的问题。

1 地质灾害的分类

要做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就必须先了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的分类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从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另一类是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如果从地质环境或者地质破坏的速度上划分,可以分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缓慢性的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也即是人们常说的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缓慢性的地质灾害又称为环境地质灾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2 地质灾害的成因

2.1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和采掘的不规范性,部分开采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使他们在开采时,存在不合理或违规的开采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人为地不合理开采,对安全工作不予重视,预留的矿柱较少,长时间的不规范开采造成应力失稳,形成采空区坍塌、山体开裂等,继而发生山体崩塌滑坡。

2.2 在河流断面上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山区水库和拦水坝,使下游河段的水体发生了变化,当特殊原因诱发堤坝决堤时,会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两侧山体滑坡等,造成地质灾害发生和水土流失,另外,拦水坝的渗漏和水土的流失,增加了土地的浸润和软化作用,也导致了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2.3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逐渐稀缺,人们不断地开挖边坡和依山建房,政府大量的修建公路,形成了人工高陡切坡,当应力失稳时,极易诱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2.4 由于人们对环境的无节制破坏行为,导致了地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砍伐树木、放炮采石、破坏植被,从而严重破坏了稳定的生态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的沙漠化速度加快,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关于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3.1 加强地质灾害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

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人们对于地质灾害的普遍认识,明确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灾害意识,确保在地质灾害来临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应对灾害风险,从而不至于惊慌失措。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都要正确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不可预见性,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使之能够在地质灾害来临时主动应对风险。例如:可以村为单位,开展地质灾害的知识讲座、组织广播电视讲座等,对人们大力宣传地质灾害知识,培养全体人民的灾害意识,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地质灾害教育宣传栏,从而保证做到在地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在灾害中从容应对,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积极自救,提高生存能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对灾害能够更加重视,做到居安思危,增强防灾的意识。

3.2 建立地质灾害有效科学的预警系统

建立有效科学的预警系统,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情况的分析,建立起适合当地情况的完善的地质灾害防范制度和应急预案,并通过上传下达,层层落实,确保每个环节都安排具体人员负责。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地对地质灾害进行适时监控,定期一些关于地质灾害的宏观变化信息,增加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时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地质灾害防范的电子网络平台,这已经逐步成为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网络平台中,可以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情况及时汇报到相关部门,从而为该地区提出有效地灾害防范措施,提高地质灾害防范的及时有效性。这能够迅速地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覆盖整个地区,全部聚集到这个监控空间中,并在地质灾害防范过程中实行动态监测,做好灾害防范措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3.3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要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需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而又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预算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制度。(2)规范职能,加强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确保各部门人员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和行使职能。另一方面,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工作,需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掌握地质灾害在一定区域内发生变化的规律,找出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危险区域,并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与地质灾害管理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在政策上给下级部门创造条件,使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快的发展,使之方便管理,提高效率,在管理中,对于地质灾害情况复杂的区域,要做到24小时监控,重点管理。

3.4 因地制宜加强综合防治工作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识,建立对于地质灾害的有效科学的预测系统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强综合防治工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和带动村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好水土资源,尽量减少水土资源的流失,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需要科学管理,整体规划,边采边治,杜绝盲目开采。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渠道的渗漏和水土的流失,减轻土地的浸润和软化作用,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更主要的是,各地要依据实际情况,加大已有应急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从资金、技术、人才上予以重点扶持,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安排,去规划,去治理,一切以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优化为基本出发点,合理布局,综合整治。另外,要建立一支有力的快速救援队,对灾区提供及时的帮助,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的损失,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使灾民在众人的帮助下,尽快脱离险境,水利的恢复生产和正常的生活。

总之,通过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消除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保证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创造出和谐美丽的生存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文林.福建大田县蔡山矿区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2006(09).

[2]王现国,吴东民,陈峰,强山峰.三门峡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03).

[3]高德云.江苏省地质灾害的危害、诱因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01).

篇3

——丹巴县国土资源局 张彬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丹巴县位于大雪山东麓邛崃山西坡,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间,河川纵横,峡谷深切,河沟密布。在地质构造上,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地震资料,县境内西侧的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地震频繁发生带,近20年来先后发生的炉霍7.9级(1973年),塔公的5级(1978年)及道孚的6.9级(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区。调查结果表明,地震为鲜水河断裂左行扭动作用造成。本区小震活跃,大震较为频繁,多集中于邻近道孚县及康定县一带,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设防震级为Ⅶ级。

二、地质灾害概况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峡谷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上游。面积5649km2,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7万余人,县域内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山体植被差,降雨集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三个试点县之一。丹巴县主城区位于大渡河源头,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条河流的汇聚点。由于灾害发育,县城所在的章谷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处,仅在主城区就有5条泥石流沟穿城而过,白嘎山大滑坡、桥1#和2#滑坡、双拥路后山危岩、三岔河危岩带、西河桥危岩带、大风湾危岩带等重大地质灾害将主城区重重包围。

汶川“5.12”大地震、芦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响强烈,致使山体松而未滑、危石摇而未落的险情丛生,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险情,使丹巴成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高易发区。2017年,按照省、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县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等7家专业地勘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覆盖的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844处,共威胁居民8421户,威胁人口42673人,威胁总资产达32.22亿元。

三、历年典型灾害情况

2003年,丹巴县发生的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为50至10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以上2处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5年,县城建设街后山古滑坡复活,潜在滑坡方量达230万立方米。滑坡导致前沿多幢建筑出现剧烈的拉裂变形,严重危及到半个县城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

2014年6月,我县出现持续28天的强降水天气,县城月降水量达273.1毫米,部分乡镇超过300毫米,洪涝现象为历史50年一遇,此次强降雨对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农牧业、林业、工矿企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14年8月9日凌晨2时,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60余万方的泥石流物质,致使10户农房被完全冲毁、85户农房严重受损,所幸监测预警和主动撤离避让到位,避免了直接受威胁的651人可能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四、灾多灾频灾重的原因分析

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一)地质。丹巴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叠系及沿河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等,岩性复杂,以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县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地震高易发区较近,有历史记录以来丹巴虽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断裂带地震的波及影响亦十分强烈。

(二)地形地貌。丹巴县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次为中高山、极高山。境内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斜坡坡度大,稳定性差。

(三)水文气象条件。丹巴县水系发育,境内河川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东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过。在气候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质环境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1小时内降雨超过10mm、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mm就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电站,新修了多处水库,利于形成局部小气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气候的多发频发,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频繁,削山扩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稳定—较稳定山(坡)体的稳定性,加之削坡产生的土石随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发和诱发地质灾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适宜建设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坡地农垦耕作频繁、漫灌普遍,村民为求交通便利和经济利益在公路干线周边私自开挖山(坡)体或在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修建房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未科学评估论证和缺乏技术指导,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斜坡地质条件要求的现象普遍,遭受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灾成效来分,丹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之前,该阶段的地灾防治工作几乎为空白,主要表现为无统一的政府机构统揽统筹该项工作,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基本上未投入资金开展群测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阶段为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至2013年,该阶段以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训唤醒全县上下开始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发动群众广泛监测加强预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该阶段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理念和县委、县政府“全域治理”思路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始启动实施“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实施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重大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等系统性的工程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该阶段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省、州投入到丹巴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的资金达3.92亿元。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思考

丹巴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并直接威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丹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国民经济状况,丹巴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据“全域治理”思路,以《丹巴县2016-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丹巴县典型小流域调查报告》和丹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为支撑,按轻重缓急和防治建议,按计划、分年度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应急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区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实现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的目标。

防治对策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强化行政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地灾防治工作,领导是关键。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农村宅基地选址方面要严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要开展建设时也要以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可防可治为前提,同时必须优先落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情形的行为严格执法力度。

(二)落实防治措施

1.非工程预防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与自救能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在游览道路上和风景点有危险的地段,竖立明显的灾害类型标记。二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采取退耕还林、减少开矿等方式,减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来保持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禁止乱开坡地,禁止以各种形式挤占、堵塞沟(河)道;筑路削坡又不进行护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不经任何调查评估大肆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等。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网络的作用,若出现强降雨或持续较强降雨等不良天气时,应引起重视,县、乡、村应及时向当地居民灾害预警信号,组织村民避险,以免出现因灾人员损伤。五是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就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免,只能采取对应的避让措施,特别是在进行宏观的经济和建设规划时,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2.工程防治方面。一是大力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避险搬迁安置,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免于或减轻受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危害。二是实施控制治理,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对危险性大、威胁群众多、具备治理条件、防治紧迫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有效控制其灾情和险情。三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保证地质灾害治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四是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制体制。

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状况;防治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at geological disast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Xinjiang geological disaster,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nd the Xinjiang area.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S46

引言:

环境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作用下, 所发生的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受到损失的灾害事件, 是当今地质、地理及环境学界研究的热点。

1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1.1 自然因素( 地质构造) 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 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 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 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 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从西向东, 大体分为三大区。西区为高原山地, 主要有地震、冻融、泥石流、沙漠化等地质灾害。中区为高原、平原过渡地带主要有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面变形、黄土湿陷、矿井灾害等地质灾害。东区为

平原及海岸和大陆架, 主要有地震、地面变形、崩、滑、流、河湖灾害、海岸灾害、盐碱( 渍) 化、冷浸田等地质灾害。从北向南, 阴山~ 天山、昆仑~ 秦岭、南岭等巨大山系横贯中国大陆, 沿这些山系, 崩、滑、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严重。它们的相间地带( 大河流域) , 土地沙化、盐碱化、黄土湿陷及水土流失、地面变形及崩、滑、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在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东南、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地震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灾害较为明显。

1.2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过速增长, 对自然的索取不断加重, 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也愈来愈强烈。不合理的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使得地质灾害的发育日趋加剧。在东、中部地区, 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包括油气资源) , 导致地下水资源平衡条件破坏和岩土构造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诱发并加剧了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土地盐渍、沼泽化、崩、滑、流、矿山灾害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危害。在西部地区, 由于超量开发土地、草原、森林和水资源, 加速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灾害的发展,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随之增多。

2新疆地质灾害状况

2.1地质环境

新疆地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地形高低悬殊、山地高耸、切割剧烈、沟谷纵横,地质构造多样,新构造运动强烈,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新疆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其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害面积广,危害严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地质灾害已向成群、连片、多发的趋势发展,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

2.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新疆地质灾害总的发育特征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系由西向东由强变弱的趋势,其中天山最为发育;在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和天山中部多成环带状分布,各大山系沿沟谷和交通沿线呈条带状发育。

2.2.1地质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新疆地质灾害在时间上总的分布规律特征是:年内具有汛期(4~9月)高发,其他时间时有发生,全年呈正态分布的特点,年际具有与大气候特征相对应的周期性(8~12年)变化规律。

2.2.2地质灾害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新疆地质灾害总的空间地域分布规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沿三大山系环绕两大盆地呈“E”字形分布,即阿尔泰山和北天山围绕准噶尔盆地、南天山和昆仑山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向东开口的环状分布。

2.2.3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新疆地质灾害的发育在规模上由局部、孤立,向群发、成片趋势发展,在时间上由汛期发育向以汛期为主。各个季节时有出现的趋势发展。预测新疆崩塌、滑坡、泥石流未来变化北疆呈加剧趋势,伊犁谷地部分地区滑坡加剧趋势明显,南疆阿克苏到库尔勒一带有加剧趋势。地面塌陷发展趋势取决于人类采矿活动强弱。

3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避让搬迁与治理、应急体系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支撑等。

3.1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 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3.2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 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3.3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3.4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 统,科学、高效、有序 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3.5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判段,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4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继续积极推进法制建设,依法防治地质灾害。

4.2加快新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的建立,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

4.3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技术要求,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技术工作规范化。

4.4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奖惩制度,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费来源。

4.5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创新,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4.6加强部门合作,逐步推进社会化减灾系统建设;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5结语

加强对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分 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治理对策,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地质环境治理运行机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加快对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 一) 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 二)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 三) 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 四)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 五)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

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篇6

一、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现象);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避免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分清责任,实施治理工程;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城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篇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2604

1引言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段。在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1)、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2002)、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林业部,1998)、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2002)和南阳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2005)的基础上整合而成[1],属河南省南阳市管辖,主要包括西峡、内乡中北部、南召西部等县市。园区面积为1340.9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48″~112°36′51″、北纬33°01′44″~33°49′16″。其中,地质旅游及生态旅游区面积683.95 m2,地球科学考察区面积656.98 km2,地质考察线路208.348 km。

该园是一座以有“世界第九大奇迹”之称的恐龙蛋化石群、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秋林飞瀑、龙潭沟、七星潭等为典型代表的潭瀑水体景观,以化石群、峰林、峰丛花岗岩地貌等踪迹景观为核心,以南阳独山玉、内乡县衙、南阳府衙、南阳“四圣”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为补充的综合型世界地质公园[1]。

该地质公园主要分布于南阳市域的西部及北部的伏牛山。本次评价范围(以下简称评价区)包括内乡中北部、西峡县、南召县西部。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2处,其中崩塌123处、滑坡188处、泥石流沟50条[2~4]。尤其是旅游公路两侧的崩塌、滑坡,严重威胁旅游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为此,在调查评价区地质灾害特征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对策,有利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2.1气象水文

南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4.4~15.7 ℃,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000 m。伏牛山区年平均总云量在5.0~6.0,日照百分率为45 %~50 %,日照时数全年约2000 h,平均风速2 m/s。

评价区发育的主要河流有白河、黄鸭河、鹳河、湍河、淇河等。其中,老灌河境内流程长109.4 km,流域面积2523 km2,径流量2.47×108 m3;淇河流域面积575 km2,境内干流长42.2 km,最大流量1300 m3/s;白河年平均流量11.7~19.8 m3/s。

2.2地形地貌

公园属豫西山地,主峰犄角尖海拔2212.5 m,最低处马山口镇海拔235.3 m,相对高差1977.2 m。伏牛山高峰突兀,山体完整,主脉山脊狭窄高耸,为河南省的屋脊,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

地貌类型的划分以成因为主,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园区内地貌类型划分为3个类型和6个亚类型(表1)。

2.3地层岩性

评价区地处秦岭造山带和华北陆块南缘[5],地层出露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太古界为一套变质较深并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下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磁铁石英岩;中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片岩、安山岩、砂岩;中―上元古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片岩、大理岩;上元古界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页岩、白云岩、片岩、大理岩、凝灰岩、石英角斑岩;震旦系主要岩性为砾岩、白云岩、硅质岩、片岩、千枚岩;古生界寒武系的泥岩、砂岩、白云岩、灰岩、页岩、硅质岩;奥陶系的灰岩、大理岩、砂岩、泥岩;志留系的泥岩、砂岩;泥盆系的砂岩、片岩、灰岩、角闪岩、砾岩、页岩、粘土岩;石炭系的灰岩、白云岩、页岩、泥岩;中生界三叠系的砂岩、泥岩;侏罗系的石英砂岩、泥灰岩;白垩系的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砂砾岩;新生界下第三系的泥灰岩、泥岩、砾砂岩、白云岩、粉砂岩、页岩;下第三系的砂砾岩、泥岩;第四系的粘土、粉质粘土、砂砾石。此外分布大面积花岗岩。

2.4构造

南阳市地处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构造带接壤部位,公园地区属于秦岭造山带。园区经历了长期复杂发展演化及多期不同层次变质变性改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园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瓦穴子―鸭河口―邢集断裂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商丹断裂、木家垭断裂。这些断裂带总体走向北西西向,波及宽数公里,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性质多变,以韧性剪切为主,叠加有脆性破裂的复合断裂带。断裂通过的地方多形成深切河谷、断裂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塑造了园区内地貌,造成断裂带波及地层破碎,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基础。

2.5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条件

地下水主要类型有基岩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占园区面积的85 %左右,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分布在西峡西北及东北部,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西峡境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内乡北侧,面积很小。地下水位埋藏深度除分布于内乡河流两侧约5 m外,其余均埋藏较大,大于10 m。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径流强烈,山区多以泉的形式出露,盆地以开采为主。

2.6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岩土体特性,园区内岩土体类型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岩组: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坚硬块状混合岩、片麻岩变质岩组、较坚硬薄层状石英片岩变质岩组、较坚硬块状细碧岩变质岩组、坚硬厚层状中等岩化大理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组、半坚硬厚层状砂岩碎屑岩组、层状结构土体。其中力学强度较高的岩组,易形成陡削的山坡临空面,存在崩塌隐患;而山体表面风化物质及沟床堆积物为滑坡、泥石流提供物源。

2.7主要工程经济活动

2.7.1矿业开发

园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6]。经过地质普查勘探有较高储量的有:石墨、红柱石、金红石、黄金、大理石、矽线石、橄榄石、铁、锰、铜、铅、锌、云母、水泥灰岩、花岗岩、黑绿玉、白绿玉、宝玉石等。矿产开采严重破坏周围的地质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对园区内旅游业有较大影响。

2.7.2交通工程

近年来,评价区内交通工程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国道209线、国道311线、国道312线、豫48线、豫51线等构成园区内交通框架。这些交通工程一方面为园区内交通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在修建过程中,破坏了岩体原有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出现边坡失稳,形成了滑坡、崩塌隐患,部分地段还相当严重,威胁公路、车辆、行人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7.3旅游业建设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景观有老界岭、五道幢、龙潭沟、老君洞、蝙蝠洞、荷花洞、恐龙蛋博物馆等。开发旅游的过程中,修建道路、宾馆、索道、滑道等设施,周围地质环境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崩塌、滑坡隐患尤为严重。汛期(6~9月)旅游,危害很大。

2.7.4城乡居民建设

在中、低山丘陵区,因受地形条件制约,建设用地短缺,常靠开挖山体坡脚获取更多建设用地,易导致坡体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灾害。

3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评价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灾害占灾害总数的75 %。崩塌主要分布于中山区、公路两侧、居民区附近、矿山采场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对强烈地段,以土质崩塌为主。土质崩塌体岩性构成主要为亚粘土、砂砾石层及残坡积碎石土等,坡体结构松散,孔隙、裂隙发育。岩质崩塌构成岩性包括碳酸岩类、变质岩类及碎屑岩类,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强烈。主要诱因为大气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滑坡主要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区,规模相差悬殊,大者可达70×104 m3,小者仅为0.018×104 m3,平面形态以圈椅形、舌形、矩形为主,剖面形态多为直线及台阶形。滑坡后缘一般形成高陡的下跌坎及弧形裂缝。滑坡体上房屋开裂变形、树木歪斜和滑动前缘有泉水溢出等现象。土休滑体中碎石含量不等,以粉质及砂质粘土为主。岩质滑坡岩性多为碎裂状风化基岩,滑坡体上以张裂缝发育为主,常出现于滑体顶部接近基岩出露部位。滑床多由强弱基岩风化层接触面构成。主要致灾因素为每年6~9月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北部中山区,平面形态呈喇叭形、长条形,剖面形态呈阶梯形等。以冲为主,淤积次之,沟口扇形地多数完整性较差。泥石流规模0.5~50×104 m3之间,碎石成分复杂。中低山区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沟谷两侧坡度多在30°以上,山坡上多为几米厚的坡积物、沟内崩积物及矿渣堆放等,受山区降雨集中影响,沟谷内易形成泥石流。具群发特点。

4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采用定性划分方法和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划分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

4.1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

根据评价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给出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7](表2)。

4.2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4.2.1单元风格剖分

单元划分采用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取边长2.0 cm,面积2 km×2 km的正方形网格,将地质公园园区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共剖分335个单元,总面积1340.9 km2。

4.2.2单元信息提取及数字化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表2),对每个网格单元分别提取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信息,并进行数值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要素叠加,并将灾害划分为:A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取值4;B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取值3;C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取值2;D级――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取值1。

然后,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所属单元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①滑坡崩塌灾害信息提取:滑坡崩塌灾害划分为滑坡崩塌高易发区、滑坡崩塌中易发区、滑坡崩塌低易发区、滑坡崩塌非易发区四类。②泥石流灾害信息提取:泥石流灾害划分为泥石流高易发区、泥石流中易发区、泥石流低易发区、泥石流非易发区四类。

4.2.3单元地质灾害评价

单元信息叠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滑∪G崩∪G泥。

式中,G为单元叠加结果,G滑为滑坡灾害数值,G崩为崩塌灾害数值,G泥为泥石流灾害数值。其中G=“A”,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再将A分为以下5种情况:A=A1,滑坡崩塌灾害高易发区;A=A2,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A=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再将B分为以下5种情况:B=B1,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B=B2,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B=B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G=“C”,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3、4数值表示,进行单元各类地质灾害信息迭加,采用MAPGIS分析,评价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3易发区划分结果评价

根据西峡、内乡、南召等县地质灾害调查,采用MAPGIS分析方法,评价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600~2000 m,相对高差在1000 m以上。

在中山区,山体多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两侧为古老的变质岩层,局部地方有灰岩出露。大部分山坡上部为直线形,下部为凸形。北部山坡陡峭,坡度多在40°以上,有的超过80°,多是花岗岩风化后侵蚀形成的陡坡,也有断层崖。南部山坡较和缓,坡度25~40°,岭脊形态多呈锯齿状,山峰峻峭尖耸,多呈“V”字形峡谷和深谷。低山丘陵区,山体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很多沟谷狭窄。组成岩性除部分古老变质岩外,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间盆地多为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在60°以上的山坡、谷坡和道路边坡,汛期和大雪融化后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减灾是一项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旅游区要加强这方面工作。充分依靠和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道路是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8]

5.2加强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立地质灾害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地质灾害防治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在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工作中有规划,各项工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应有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内容和指标。

5.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法从严保护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全局整体利益的大事,要建立从公园管理部门内容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到乡、村组人的监测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签订“防灾明白卡” 和“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监测监督人员的目的任务,提高业务水平。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汛期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使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成为监督管理职能的“眼睛”,将所有工程经济活动纳入监督管理体系之中,切实保证地质环境不受人为的破坏,否则依法进行处罚。

5.4增加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

受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较为被动。因此,增加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资金投入是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的关键。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年度财政计划中,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使这项功在当今、泽被后世的工程有序发展。

5.5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划定为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于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要由专业队伍进行综合研究勘查,科学治理。对于分散的地质灾害要“群测群防”、“及时通报”,保证信息畅通,确保监测、防治工作取得积极主动。

5.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搞好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效率的关键。要加强公园管理部门及公园所在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尤其要提高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防灾意识和业务素质,使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篇8

1.1客观原因就现阶段开采水平来看,煤矿的开采范围多为地球表面和岩石圈。在煤矿开采之前,两者之间的状态为相对平衡;在开采之后,地壳的“肢体”———矿石和岩石不断被肢解、挖掘,使得原有的地壳平衡被打破,从而诱发地壳的不稳定性,产生矿山地质灾害。不断开采的煤矿与不断乱放的碎石,对坡体的原始应力平衡造成破坏,进而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而地下开采的开采方式影响了围岩的初始应力场,同时地下水的大量抽排使得地质出现塌陷情况。这种对地面均匀沉降的人为破坏,致使水田出现无法排水或者地基塌落的局面。在整个采矿过程中,对矿坑下积水的处理,会使地下水的平衡被打破,出现地层漏水现象,进一步造成地层不平衡、不稳定。与此同时,滥采乱挖等不合理的开采方法,导致矿坑突水、冒顶等灾害的发生。此外,煤矿开采过程需要大量的火和水,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而污染气体和液体的排放与固体污染物的堆积,极易影响周边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对地壳的不稳定性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1.2主观原因我国有限的矿山资源,使得众多小煤矿为了求得生存,或者寄生于大型国营矿山,或者不得不与其进行资源的争夺,出现了大矿山上被挖小矿山的情况,由此导致了透水、瓦斯泄漏等等现象。部分矿山为了增加煤矿产量,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严重忽视了矿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诱发众多地质灾害,同时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2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2.1加大灾害宣传和教育力度为防治煤矿地质灾害,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对煤矿地质的防灾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全社会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重视,提高社会的防灾意识和灾后自救能力。与此同时,相关单位和人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的开展,对煤矿的地质灾害和灾情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及时掌握灾害实情,更新灾害防治方法和技术,引导全民防灾,保证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准备和防御工作,在灾害来临时做到有条不紊,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灾难损失。

2.2保证煤矿开采的合理性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了煤矿开采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相关从业人员也应该严格遵照规定,进行规范作业,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率,尽量减少甚至避免高危动作。与此同时,矿管部门要对煤矿开采的监管予以足够的重视,有效结合矿山的承受力及其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对煤矿资源进行合理开采,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对地质环境的有效保障。

2.3提高煤矿开采技术和效率当前我国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仍旧出现较多的问题,无法实现煤矿地质灾害的技术防御。比如,选用合适的矿井模型和采掘工程,可以防止发生井下水灾;通过保证开采方法的合理性,在自燃煤层的开采过程中,减少丟煤状况,并通过密实充填或者灌浆等措施,抑制煤矿的自燃。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要对采区进行合理布局,并通过加强防护的方式,减少矿压,以有效避免煤体破裂或者冒顶情况。此外,通过保证采取规模以及回风方式的合理性,实现对开采方法的优化,提高煤矿的开采水平和效率。

2.4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由于煤矿地质灾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国家技术部门可以对其加以预测。因此,国家地质部门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要加强地质的勘探,尽快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系统,并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在了解相关采掘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存在长期性和艰苦性,只有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损失。

2.5完善政府的领导责任和工作通过研究地质灾害的底数,实现对其发育分布规律的了解和掌握,以做好易发灾区与危险区域的圈定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防治计划的制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研究和检查,做到以防为主,实现综合治理;通过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执行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煤矿开采的行政聂帅帅

(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管理;为了实现对地质灾害动态的实时监控,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信息系统,并通过适时监测和预报,减轻由于地质灾害的突发性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2.6因地制宜,开展综合防治由于地质灾害类型的差异,相应的治理措施与方法也不尽相同,为增强地质灾害的防御和抵抗,需要与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规律相结合,并通过严格的工程措施的采取,配合生物措施,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并保证防治工作的综合性。另外,通过快速救援队的建立,及时救助灾区,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损失。同时,通过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更快、更好地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矿区生产。

3结语

篇9

让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走进农村每村每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和群测群防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努力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功效,采取集中培训和定点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和知晓率,增强群众地质灾害识灾、辨灾、避灾和防灾的能力和意识,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普及专业防治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综合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抗、救相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防治其他自然灾害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流域综合治理以及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城市发展、资源开发以及脱贫工程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是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县19个乡镇广大群众和正在我县进行工程建设的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等均为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对象。

培训及科学普及内容以地质灾害识灾、防灾、避灾基本常识为主,在具体的宣传培训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宣传培训对象、不同的宣传培训地区给予分类指导。具体内容主要有五大类:

(一)在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的方式和方法;

(二)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要点,临灾时启动和实施预案的注意事项;

(三)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相关规定和要求,指导群测群防工作的要点和方法;

(四)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活动中有效避免产生地质灾害的方式和方法;

(五)识灾、避险,山区农村房屋选址、建设中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要点(不当选址、切坡建房、修建高位池塘、乱堆乱放等);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及科学普及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负责制定培训及科学普及计划;

(二)按照计划安排通知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乡镇、村的人员参加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三)做好培训及科学普及技术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宣传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一)采取集中授课与点位实地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举办培训班、发放培训资料、宣传讲解和现场宣传等方式进行。

(二)根据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特点,邀请新闻媒体单位在县城广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宣传报道;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进行宣传时可采取在农村赶集时以横幅、标语、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三)县国土局、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中,通过不定期不定点的巡回宣讲,对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进行培训及科学普及。

(一)强化培训及科学普及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县国土资源局和涉及重点培训的乡(镇)要通过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单等方式,配合宣讲团做好系列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篇10

【关键词】环境地质;矿山;地质灾害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脉北部,是依托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矿山城市。矿产资源以煤炭和铁矿产为主,其次为贵金属、非金属矿产。2009年煤炭资源储量117亿吨,全市煤炭产量达到1980万吨,约占黑龙江省四大煤城总量的52%。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深入,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双鸭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1大气污染

双鸭山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据2000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降尘和氮氧化物[1]。其中,降尘的超标率为100%,总悬浮颗粒物的超标率为25%。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以及非工业生产及生活燃煤排放的有害气体。

1.2地下水污染

由于双鸭山的水源井多数开采自第四系砂砾石空隙潜水,其上部粉质粘土层厚度小,隔离污染物的能力弱,使得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渗滤液容易渗入,造成污染。而且,被污染的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也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双鸭山1998年9个较大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资料统计表显示,双鸭山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亚硝酸盐和大肠菌群。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2.06mg/L,超标率为16.67%,;亚硝酸盐指标平均值为0.037mg/L,最大值达到0.145,超标6.25倍;大肠菌群最大值20个/L,均值4个/L,超标率55%。

1.3地面塌陷

双鸭山市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而得以兴城,但是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已经成为该市主要的地质灾害。

双鸭山市塌陷区总面积133.23km2,其中稳定区面积109.46 km2,非稳定区面积为23.77km2。地面塌陷区多沿采矿掘进走向分布,多分布在居民区及耕地区,对地面建筑破坏严重,而且数量较大,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一定程度上破坏农田水利设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双鸭山煤矿塌陷区内城市道路64万m2,桥涵27座,铁路13.9km,公路14.87km,输电线路99.8km,通讯线路65.2km,给水管线78.0km,排水管线36.0km,堤坝18.1km,均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同时也影响了矿业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伴随地面塌陷还会产生地裂缝,双鸭山市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集贤煤矿南部的四合村耕地区(长50m,宽0.2m),以及宝清县宝鑫煤矿附近的小城子镇居民区(长120m,宽0.25m)。

1.4矿井涌水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扩大,在人为和天然因素的影响下,矿井涌水现象十分严重。矿井涌水不仅关系着安全生产,而且制约了我们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据统计,从1954年至今,双鸭山矿区已发生矿井涌水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14起,死亡24人,重伤2人,轻伤20人。

矿井涌水产生原因复杂,在第四系底部粉质粘土不完整分布的区域,涌水量大,水位变化大,不稳定,上覆第四系、第三系含水层分布面积广,厚度达,涌水量大。此外,还与采掘深度以及回采面积都有关系。

1.5煤矸石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双鸭山市煤矸石历年累计堆存量达7211.5万t,形成456座大小不等的矸石堆,其中大型的矸石堆48座,中小型的矸石堆408座,矸石压占地405ha,现在每年平均排放矸石35.5万m3。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面积达719.26ha,平均每年增加3ha,工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几近为零。矿山企业矿渣及尾矿的堆放,不仅会产生自燃,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而且还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污染了地下水,破坏了城市的美观。

2、环境地质问题保护与恢复治理对策建议

2.1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该机制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科技等各种手段,使全民树立起生态意识,从源头上处理好矿产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矿山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可以促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一般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从而在整体上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进行系统管理[2]。此外,矿山生态恢复补偿机制还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资金渠道。

2.2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矿山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机制,要将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纳入市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市场机制来解决矿山环境地质保护工作的资金问题,确保经费落实。对于历史上由采矿造成地质环境破坏的矿山,企业无力于矿山环境恢复和治理的,其资金应由政府补助和企业分担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入。同时,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推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即在采矿企业取得采矿许可证之前,必须以一定数量的资金作抵押存放在有关机关,作为环境恢复保证金,确保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有足够的资金[3]。

2.3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防治预警体系

虽然我市已经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但是我市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还处在初级阶段,监测网络尚不完善,信息手段相对落后,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才和专门机构,地质灾害的防治尚停留在点上应急式的安排上,不能满足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预警体系,已成为双鸭山市当前地质灾害防治的当务之急。

在地质灾害防治区应建立起以监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防灾减灾体系,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面向社会的适时查询,提高预测准确率。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建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地质灾害监测,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预报水平和综合防治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长林,孙成宝,李福兰,李立英,李勤. 黑龙江省双鸭山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报告[R].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007,7.

[2]叶仙云. 澳大利亚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J]. 浙江国土资源,2003,(2):46-49.

篇11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政发〔〕116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补充实施意见》(政发〔〕25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政发〔〕4号)等3个文件和省政府防灾减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隐蔽性和难以预见性,我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质环境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密度高、险情重、危害大。尤其是市区南北两山陡峭高峻,黄土结构疏松,沟谷纵横,发展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人口集中和建筑物密集,大量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发区集中在沟壑、坡脚、台缘地带,加之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和规模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目前,据初步勘测,全市现有各类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4800多处,且大多数集中在主城区、人口稠密区和工矿区,直接威胁人口约66.7万人,威胁财产2600多亿元。近年来,仅市区每年就发生20次以上地质灾害。特别是年入春以来,我市已发生11起地质滑坡灾害,造成4人死亡和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地质灾害威胁区域低收入家庭及弱势群体多,居住时间较长,社会矛盾突出,防治形势异常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随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美等一系列新要求的提出和市委、市政府“再造”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市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速,社会公众对政府组织高效应对和有效防范地质灾害的期望更加强烈,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妥善应对地质灾害已成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客观需要。

二、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体制

(一)目标考核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相应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逐级落实防治责任。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并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实。

(二)共同责任机制。各县(区)、乡镇(街道)政府是各行政区域地质灾害的防治主体,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政发〔〕4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政发〔〕123号)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查评价、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工作。发改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负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防治资金,按照规定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对专项资金加强监督管理。建设、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规划、建设的审批管理,及时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建设。交通、市政、铁路、电力、通讯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并对口负责各类交通、通讯、电力、市政设施沿线隐患的排查、监测、应急处置和防治工作。水务部门要加强对小流域、泥石流河洪道和各项水利设施的监测、治理。教育、民宗、国资、林业、旅游、卫生、两山绿化、文物、园林等部门和驻部队分别配合做好学校、医疗场所、国有企业、旅游景点、公园、绿化区、宗教场所、文化保护单位、军事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的排查和预防治理工作。安监部门要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尾矿库(坝)的安全检查。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信息的收集,并会同国土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政办发〔〕272号)规定执行。

(三)检查监督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健全领导机构,定期研究部署防治工作,协调解决各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加强监督检查。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乡镇(街道)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任职谈话的重要内容,督促防灾责任、制度落实到位。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监督,听取和接受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四)责任追究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主体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工作中不履行责任、和阻挠治理搬迁等工作,致使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在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及时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三、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四大体系建设

(一)科学评判,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

1.总体调查评价。以县区为单位,由国土部门牵头,水利、防汛主管部门配合,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配合下,组织专业地勘单位分乡镇对辖区内所有具有威胁对象的斜坡、坪台、沟道进行逐一调查统计分析,全部摸清各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数量、具置(坐标范围)、规模大小、类型特征、易发和危险程度、威胁范围等情况,做到一点一表,建档管理,并将所有调查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和造册登记,提出总体评价意见和分类防治措施建议,作为基层政府掌握辖区各类地质灾害现状,有效部署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此项工作由各县区政府负责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重点地质勘查。按照各县区地质灾害总体评价结论,由各县区国土部门筛选出危害、威胁巨大、规模较大的灾害点,报经县区政府和市国土部门划定危险区并对其范围进行公布。同时,委托专业单位逐点进行进一步调查、勘查,查明灾害成因、危险程度,预测发展变化趋势,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治措施》提交乡镇(街道)组织监测,并指导其组织编制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准备。此项工作由各县区政府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3.动态巡查检查。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每年汛期前都要认真部署安排,组织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对辖区范围内已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逐个完善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

(二)预防为主,抓紧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1.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构建国土、水务、气象、防汛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共享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建设区域性野外专业监测站,加密部署雨量计和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仪器,及时掌握重要险情区域的地质灾害变化趋势。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此项工作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2.监测预警信息。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重点加强信息手段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体和手段或因地制宜的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方式,及时预警信息,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受威胁群众。此项工作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3.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要科学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落实汛期值班、三查制度和速报、月报、年报等各项制度,组建以村社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并给予适当补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防灾知识技能培训,并配备简单实用的监测报警设备,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应急避险能力。由市国土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负责,在年年底前完成全市4800多个隐患点群测群防手段的完善工作。

(三)突出重点,认真申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各类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发改、国土、建设、规划、交通、水务等部门要严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立项、选址、土地出让、设计施工审查、竣工验收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审批关,认真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治理责任,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并治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2.统筹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各县区政府要组织乡镇(街道)及发改、民政、财政、国土、建设、房产、农业等部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的模式,结合农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市保障房建设等项目,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群众进行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险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加强对新安置点的地质灾害评估,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3.科学开展工程治理。对危害严重、危险性大,且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各县区要进一步按照总体调查评价和重点勘查的成果,经财政、国土部门组织专家筛选、论证后,建设县区级防治项目储备库,每年从项目库中遴选上报申请国家和省市治理项目。对已安排的治理项目,要切实加强监管,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招投标制、责任合同制等制度,加强对治理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设、交通、水务、市政、电力、铁路、部队等部门和单位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输供电输油气设施、市政设施、军事设施等周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组织进行治理,确保运行安全。

(四)靠实责任,健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本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和形成相关部门联动的临灾调配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分工,制定和细化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方案,做好防灾减灾相关准备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结合排查中发现的新隐患、新险情,逐个制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认真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使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熟悉方案、避险路线、应急措施,确保一旦出现临灾前兆,能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最大限度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不断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各项保障机制

(一)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年内组建成立市级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各县区要抓紧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站,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支撑单位。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街道)要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强化一线防灾作用,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组建与本辖区范围险情点对应的群测群防监测员队伍,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和管理。市级财政逐年增加地质灾害防治预算资金。各县区政府要根据本辖区地质灾害严重程度,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监测预警、调查应急、群测群防监测员补助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威胁零星分散农户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的排危除险力度,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篇12

一、地质灾害概况与趋势分析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变化,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

2013年度我市年平均降水量710.8毫米,较上年同期增加76.0毫米。其中全年降水量最大的县区是惠民县,达742.5毫米。常年(1981-2010年)年降水的82.4%集中在5-9月份,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

地质灾害防治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则以监测和控制地下水开采为主。由于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比较重视,汛期多次检查指导工作,监测和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分析,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以监测为主。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防治措施

(一)汛期崩塌、滑坡、泥石流防范区。主要分布在县和县。

县潜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于镇、镇、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主要灾害点为:镇上回峪泥石流、上回峪村不稳定斜坡、聚仙村崩塌、西峪村崩塌和镇东窝陀村崩塌。

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分布于碣石山。

防治措施可采取工程治理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首先在防范区内设立警示牌,发放“两卡”,汛期加强监测值班制度;采用工程方法进行边坡加固,防止岩石继续风化,修筑挡土墙,并附以各种排水工程、绿化边坡进行治理。同时提高周围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监测区。主要分布于滨城区和博兴县境内,根据最新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显示:博兴县目前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漏斗中心区位于博兴县城区源通京剧团和源通第三小学,水位埋深120m左右,中心区30m的含水砂层已疏干;滨城区深层地下水开采漏斗区位于开发区里则街道办-滨城区山柳杜村-五四转盘附近-梁才街道办程家口一带,最大沉降中心在滨城区五四转盘附近,中心区水位埋深120-130m之间。

从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市存在2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一是以滨城区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236.6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2.32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361.0mm(沉降期为87个月);二是以博兴县城东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52.0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309.78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432.0mm(沉降期为87个月)。

地面沉降是一种由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因其发展变化比较缓慢而难以被察觉,因此也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而实际上该灾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产生必将给本区域的城市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引发海水倒灌、咸水入侵,城市排水不畅、防洪标准降低,建筑物损坏,设备失效等不良影响。

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而造成的,因此保护好深层地下水资源是当务之急。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遏止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对策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和地表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强化用水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深层地下水动态监控和评价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应成立县(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县、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组成的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区域,要落实防治工作单位和责任人。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经费应列入当地县(区)政府财政预算;对因工程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引发者负责及时治理。建设工程施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管,防止不当施工行为引发地质灾害。

有关县(区)、乡(镇、办事处)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调查评估、应急处置和必要的工程治理。

(二)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县(区)要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在适当范围内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和校正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要对人口密集的城镇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交通干线两侧、库岸、矿山(及责任灭失矿山)采空区以及已查明的隐患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及时向当地县(区)政府报告,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制定并落实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

(四)落实汛期检查、汛期值班制度。汛期将至,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点)进行检查。对所填制和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进一步核实,保证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持有“防灾工作明白卡”,每户受威胁的居民持有“避险明白卡”。对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重要隐患点,要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专业或专人监测措施,强化监测。对其中强降雨天气等条件下易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采取预先疏散避让人员等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层层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昼夜值班制度,公开联系电话。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县(区),县级政府应做出部署,乡(镇)政府、村委会、群测群防人员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第一时间派出应急调查小分队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

同时,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在防治工作中,加强信息互通,建立联动反应机制。

(五)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警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收听、收(查)看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和和“地质环境网”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及时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六)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工作。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易避则避、易治则治的原则,加大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实施力度,尽早消除隐患,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篇13

关键词:城市规划;思考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e blueprint of city construction,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the legal basis, is also solve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foundation of many contradictions. Urban planning must be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reflected between the unity of the basic dynamic, to achiev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three efficiency unifica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是高城市素质、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城市作为一个与普通居民真实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所,必须考虑到城市的自身条件及发展方向,注重宏观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

一、城市基础规划设计

1、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通信设施、能源动力设施、给排水设施、商业设施、住宅、教育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定要有长远的观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满足近期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要留有发展的余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城市路网规划。城市路网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各项基本功能正常运转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城市的路网联系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城市的基本骨架。路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城市是否能正常运转。在规划设计路网的形式(或走向)的时候,除了考虑人流、车流以及市民空间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整个城市将来的通风状况。

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

1、要突出和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形成特有的城市风貌。城市绿化规划和绿地系统的特色主要是利用自然人文条件,通过城市绿化规划方法和相关措施而形成的。其中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水体、植被、气象等因素;人文条件包括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宗教、民俗、风情等因素,还应当包括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人的素质、心理因素等。

2、营造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圈。利用原有围绕城市周边的林带、经济林、森林公园等,扩大规模,使天然林木和人工林地共同形成一个以林木为主的防护体系。同时,还需维护好城市的水库、河流、湖泊、沿海等自然水体,建成城市湿地体系。此外,需要加快建设防护林,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3、城市内园林绿化系统的建设实施。要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尽可能协调绿地、水体、建筑之间的生态关系。在构建上采用城市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进行规划,以大面积公园、植物园、绿地广场等为专用绿地的“面”,以小型公园、街心花园、住宅区绿地、庭院绿化等为“斑”或“点”,设置于城市的各个地段和角落,见缝插“绿”,使点状绿地随处可见。

三、注重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避免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1、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基本准则。同时,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2、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四是监测预警工程。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四、城市规划要尽量保持老城区及文化遗址

老城区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本和风貌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众多文物古迹聚集的聚宝盆。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被摧毁的古建筑、古城墙,都按照原风貌重新建起来,现在获得了巨大的观光收益。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各类古建筑和建筑遗产是无法再生的珍贵的社会资源,从而改变现有的“被动静态的保存”的局面。一方面,扩大舆论宣传,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城市中要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关键还是要市民的相关意识能达到一定的水准。另一方面,在管理体系上,管理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人能够理解与配合,要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规划局、房地局和文物部门之间既要有各自的重点,又要在管理上有很好的衔接,继而建立起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城市遗产的保护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

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建议,一定要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准备包括:用好相关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等;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大气、水体、噪声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环境规划应该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用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六、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首先,完善公众参与规划的机制除了立法明确外,还应对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进行构建。总的来说,组织机制主要有社区组织(或第三方中介机构)和城市规划委员会两种,并具体在不同规划或规划的不同阶段进行参与。其次,加强工作体系的梳理,即要明确公众参与规划编制的要求。在我国现有规划编制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可以依照各类规划在规划系列中的地位,以及编制时间、规划对象、技术要求、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异,分别设置公众参与的工作程序、方式、重点以及应达到的深度要求。第三,工作方法的优化。结合规划编制的具体流程,合理安排公众参与的方式,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从而既保证规划各个阶段公众参与的实效,又通过降低由于公众参与造成的编制时间成本和工作量的增加,促进编制效率的整体提高。

总之,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规划者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综合作用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城市规划要延续传统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基于对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的充分理解,同时促进与相关学科的合作,进而对城市规划策略、规划模式与规划技术进行创新与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小龙,于涛,韦雪霁,杨钦宇,胡亮.城市规划编制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以杭州城市规划编制为例[J].城市问题.2011(3)

篇14

关键词:广西岩溶地质;地质灾害;特点;预防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西的地貌属于东南沿海丘陵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多以山地为主,面积占总面积的65.2%,地貌以岩溶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为主,大部分山体坡度较大,高低海拔悬殊。而广西的岩溶区还有遍布面广的特点,在全区4个地市的33个县中,都属于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面积8.9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7.8%,占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的17%。因此,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岩溶地区实行有效的防治,成为了全广西地质防治中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一、广西岩溶地区的特点

岩溶塌陷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一般来说,岩溶塌陷可以分为基岩塌陷和上覆土层塌陷这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由基岩洞穴发展成的塌陷常产生深达十几米到数百米的井筒状塌陷漏斗;由土洞发展成的塌陷,也产生深几米到几十米的圆形塌陷坑。岩溶塌陷在我国广泛分布,而广西是我国岩溶塌陷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资料统计,从1999年开始进行地质灾害统计以来,广西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点就超过了15000处,其中大部分为较为不稳定的隐患点。遍布面广、隐患多、频率高等特点,是广西岩溶地区最为主要的特点。

此外,在广西岩溶地区,还聚居了瑶族、仫佬族、毛南族、壮族等小数民族,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上多种地质灾害的破坏,如泥石流、地面塌陷、水源漏失、旱涝交迭、土壤瘠薄、石漠化、岩溶渗漏等,使得这片岩溶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生态退化贫困生态进一步退化”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因此,做好岩溶地质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二、广西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在广西岩溶地质灾害工作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是减低灾害发生影响程度、减少经济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步骤。

广西岩溶塌陷地区的预防措施

要有效地预防岩溶塌陷,首要工作就是要查明塌陷的成因,以及导致塌陷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岩溶塌陷的发生。

一般可以采用设置排水系统、进行地表河流的疏导和改道、填补河床漏水点或落水洞、调整抽水井孔布局和井距、控制抽水井的降深和抽水量、限制开采井的抽水井段、重要建筑物基底下隐伏洞隙的预注浆封闭处理等方法来进行预防。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要设法避开岩溶易发区而开展建设,如果无法避开的话,就要查明工程建设场地及其周围岩溶发育情况,对岩溶塌陷易发区进行特殊地基处理,方能进行正常施工。

而对于一些线状工程,如果实在无法绕避岩溶塌陷易发区,如我国中南和西南岩溶地区的公路、铁路,为减轻岩溶塌陷的危害,必须在查明工程建设场地及其周围岩溶发育情况的基础上,按照避重就轻、兴利防害的原则,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如果要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进行施工建设,那么路线要尽可能地选择在难溶岩分布地段进行。且施工路线的方向不宜与构造线的方向平行,而应与之斜交或垂直。

此外,工程路线应该要尽量避开河流附近或较大断层破碎带,如果不可能避开的时候,就要斜交或者垂直地通过,以免由于岩溶发育或岩溶水丰富而威胁导路基的稳定。

同时,路线要尽量避开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或金属矿床的接触带,因这些地带往往岩溶强烈发育,甚至有岩溶泉成群出露。在岩溶发育地区选线,应尽量在土层覆盖较厚地段通过。但应注意土层内是否存在土洞。桥位应选在难溶岩分布区或岩溶不发育地段。而隧道的位置,则要有意识地尽量避开漏斗、落水洞和大溶洞,且避免与暗河平行。

广西岩溶地质灾害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环保经济型地区

针对广西岩溶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及地质环境特点,要改变岩溶地区环境恶劣、灾害频发、经济落后等问题,就要实行生态环保经济地区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林种树,改善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干旱等环境问题,建设农、林、果、药、牧复合体系的示范地区,例如可以在桂西北、桂西南、桂中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河池地区都安县、大化县、环江县、百色地区平果县果化镇、柳州地区来宾县小平阳镇等五个乡镇作为岩溶区生态重建技术开发示范区。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自然规律设计符合客观实际的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良性生态链,建立一个集农业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生态、牧业生态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型复合系统。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来对岩溶地区进行预防。

3、广西岩溶地区塌陷的治理措施

科学有效的治理,才能使已经出现的岩溶塌陷的地段不再进一步恶化,一般来说,常常会使用以下的治理措施。

(1)清除填堵法:在清除溶洞或土洞中的松土之后,填入碎石、块石等,然后再覆盖粘土并分层夯实。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土壤的性质,有效地防止塌陷的发生。为防止潜蚀的发生,可以在回填土洞的碎石上设置反滤层。对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将坑底或洞底与基岩面的通道堵塞,可开挖回填混凝土或灌浆处理。该方法常用于塌坑较浅或浅埋的土洞。

(2)强夯法:强夯法是通过重锤下落时的强烈冲击波对土体进行夯实加固。此方法既可夯实塌陷区松软的土层和塌陷坑内的回填土,又可消除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3)灌浆法:对于埋藏较深的溶洞或土洞,不可能采用挖填和跨越方法处理时,可在洞体范围内的顶板上钻孔后,灌注水泥与粘土的混合浆液,浆液渗人到土层或回填土内部,可起到很好的胶结加固作用。但应注意灌满并达到一定密度。

(4)桩基础法:当土洞埋深较大时,可用桩基处理,如采用混凝土桩、钢桩、砂桩或爆破桩等,除提高支承能力外,还可挤密土层和改变地下水渗流条件。

(5)排导法:由于地下水的活动可溶蚀、冲刷或潜蚀洞壁和洞顶,造成裂隙和洞体扩大或洞顶坍塌,因而应防止地表水入渗,可采用截排水措施将地表水引导到塌陷区以外。

三、小结

近年来,广西针对岩溶山区现状,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开展各项攻克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防治、干旱区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合理开发与产业化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的岩溶生态重建技术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减低了岩溶地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黎遗业,广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形成及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36) : 11941 119431。

[2]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质环境公报[Z] 12002 20071。

[3]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15 (2) : 1 81。

[4]丁俊,魏伦武,赖绍民等,我国西南地区城市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S) : 119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