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师德育笔记范文

教师德育笔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师德育笔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师德育笔记

篇1

[关键词]莎士比亚 济慈 宗教意识

[中图分类号]B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35-02

莎士比亚与济慈,他们出生的时间相差超过200年,这两百年的距离并不能将两位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相似之点和相通之处割断。莎士比亚与济慈一脉相承,传递薪火。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的研究硕果累累,对济慈诗歌的研究也是颇丰。本文将细读两位诗人的诗歌文本,分析他们的宗教意识。

一、莎士比亚的宗教意识

英国的16世纪正处于基督教十分兴旺活跃的时期,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对圣经故事以及其中烦人警句进行了大量引用,在作品中所宣传的基督教精神就说明了这一点。基督教所提倡的“仁慈”“博爱”精神,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时常流露出来。比如在《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基督徒国王”的正面形象。他通过亨利王之口说“我并不是什么暴君,而是一个基督徒国王”揭示了基督在他心中的位置。基督徒国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不人道,关心人民的疾苦。“仁慈”“博爱”是莎士比亚所宣传的,也是基督教所提倡的。

事实上莎士比亚的诗歌同样体现了基督教精神,他的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做了自己的诠释。

莎翁的一切作品都充满了道德的、严肃的态度,并且他的底道德观念是站在基督教的立足点上的。以他的十四行诗105首为例:

不要把我的爱叫作偶像崇拜,也不要把我的爱人当偶像看,既然所有我的歌和我的赞美,都献给一个、为一个、永无变换。我的爱今天仁慈,明天也仁慈,有着惊人的美德,永远不变心。所以我的诗也一样坚贞不渝。全省掉差异,只叙一件事情。“美,善和真”,就是我的全部题材。

“美,善和真”,用不同的词句表现。我的创作就在这变化上演,三题一体,它的境界可真无限。

过去“美,善和真”常常分道扬镳,到今天才在一个人身上协调。

在诗中,莎士比亚把“爱友”永恒的“爱”与永恒的“善”联系在一起,“仁慈”“美德”“永不变心”都是为了突出“善”,十分明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善的追求与审美理想,借讴歌“爱友”的“美、善和真”,提出了他的审美标尺。美和善、真不可分道扬镳,一定要统一协调。没有善的思想指教,美就失去了灵魂,无所适从。对爱的内涵的宣扬蕴涵了基督教观念。

二、济慈的宗教意识

济慈出生在基督徒家庭,他不但熟稔《圣经》和宗教礼仪,而且过着基督徒的生活,为人仁慈、怜悯、讲究宽恕、博爱,爱好和平,向往灵魂的拯救。同时济慈对于古希腊时期的文化有着非同寻常的热情与了解,从希腊神话中,他获得了美和欢乐的哲学精神。国内学者罗益民认为“虽然几次热爱生活,采取入世的态度对待人生,但事实上,济慈并非一个仅仅止于感性经验的诗人,而是一个有着深厚基督教情结的人”。

济慈曾经公开宣称自己不是基督徒。济慈的长诗《恩迪米昂》就体现了多神和平相处的异教思想。诗中提到的神很多,太阳神阿波罗、海神特莱登、牧神潘等。一种活跃的、乐观的古希腊精神吸引着济慈,济慈也将这种文化精神当作是自己的信仰,这种积极向上的世界至少部分上是与基督的阴郁世界形成对比,因而济慈拒绝以基督教的教义来审视这个世界和对待生命。事实上,济慈对于古典文化的怀旧情绪也表明了他对基督教文化秩序的不满与抗争,他表达通过赞美异教文化来代替基督文化的愿望。在《恩底弥翁》的开篇《潘之歌》中,济慈描绘了为潘神庆祝的场面,潘神的节日充满了欢乐,但为潘神献祭的画面却充满了血腥,耶稣被罗马士兵抽打,剥光衣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种阴郁与血腥的场面强调了人类的罪行。在济慈眼中,这种殉难、受刑、圣人的死去与对人身体的破坏形成了基督教文化中极为令人感到压抑与沮丧的场景,这种场景让人性为之颤抖。与此相比,潘神的庆典则是如此的欢快与纯真。

据日本学者米主库石先生分析,济慈欣赏和接受希腊精神是因为他们是“美的宗教和欢乐的宗教”,这暗示着他对基督教庄严而崇高的背叛。中国学者周桂君也指出济慈“用宗教仪式来表达一系列异教的价值暗示,是对现有基督结构的一种代替,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希腊的世界至少部分是与基督教是处于对立关系的。”两位学者都认为,迷恋和喜爱希腊文化的享乐和世俗之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济慈对基督教的背叛。

即便如此,济慈并没有否认上帝的存在。令人信服的证据是在济慈的诗歌《致柯斯丘什科》中,济慈对基督教虔诚的信念蔓延在诗行中。如“To where the great God lives for evermore”就表明了济慈对上帝存在的坚定信念。与此同时,“Great God”的出现和使用更进一步表明济慈对上帝的敬仰。不管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意象上,这首诗都是虔诚的。另外一首《睡与诗》完成于济慈20岁左右,也表明了济慈对上帝的信念:

Sometimes it gives a glory to the voice,

And from the heart up-springs, rejoice! rejoice!

Sounds which will reach the Framer of all things,

And die away in ardent mutterings.

No one who once the glorious sun has seen,

And all the clouds, and felt his bosom clean

For his great Maker’s presence, but must know

What’s I mean, and feel his being glow.

济慈对基督教温和的感情都表现在这首诗中,其中对“Framer”和“great Maker”这两个短语的使用尤其需要注意,济慈选择这两个词来代表上帝,这清晰表明济慈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世界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4.

[2]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09.

[3]罗益民.心灵的朝圣者――约翰・济慈的宗教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5).

[4]Keats,Hunt and the Aesthetics of Pleasure[M].New York:

篇2

【关键词】《史记》;《汉书》;纵向比较;主要差异

一、《史记》与《汉书》的整体数学集合

运用数学集合概念来说,《史记》与《汉书》在叙史范围上的并集是上古到西汉王莽地黄四年为止,《史记》与《汉书》的交集是西汉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

从并集上讲,集合的整体《史记》和《汉书》共同构成了中国上古到西汉王莽地黄四年为止的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考察研究二者,能够比较详尽地了解中国上古到西汉三千多年的历史。通过“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志”等创新体例,详细并且后者补充前者地叙述历史。两书内容丰富,史料十分翔实,后为补充。《史记》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中华民族三千年发展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汉书》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记载西汉二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分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一百篇,计八十余万言,并且对《史记》的重叠部分不时做出有价值的补充。例如,《汉书》在《史记・韩长儒列传》“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之后插入一大段文字,补充了以往以和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一方,以主站的大行王恢为另一方的辩论经过。此类的增订见于各传记中。此外,就是《汉书》的十志,记事详备,取法于《史记》八书而又有所重大补充,发展。许多传记中增载了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奏疏,如《贾谊传》收其经世宏文《治文策》,《晁错传》收其《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贤良对策》等,弥补了《史记》的缺略。两书各色各样的历史人物,丰富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及天文历法等详尽地叙述出来,融为一个有机的历史整体。

从交集上讲,《汉书》承袭《史记》,《汉书》中所叙述的西汉两百三十年的历史中有一半和《史记》重叠,或删润少许,或一仍其旧。《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为人长美色。”《汉书》改为:“(陈)为人长大美色。”班固在《汉书・货殖列传》中,几乎完全抄录了《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列举的西汉富人及他们的创业经过。《汉书》与《史记》的交集是必要的,因为司马迁与班固同是西汉史学家,西汉的历史一定而且是必须会出现在史书中。除了交集之外,二者不交集的地方是必然的。《汉书》承袭《史记》,班固并没有想要超越《史记》的雄心壮志,而恰恰满足于以断代史的开创者自居。《史记》开创了第一部上古至西汉汉武帝为止的纪传体通史,在司马氏传史成一家之言的情况下,班固不能不受到其影响,但又不甘示弱,独创了西汉汉高祖至王莽时期的断代史纪传体。对于班固来说,创新断代史的举措是必要的。司马迁撰写上古至汉武帝的通史是首次的创举,已经没有必要仿效,因为无论在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学识和撰写目的来看,班固不行也不可能写出一部类似《太史公书》的《兰台令书》通史出来,或者说也没有这个必要,班固所要做的是以己之长盖过彼之所短。因此,在司马氏创举的基础上,班固想要写出与《史记》分庭抗礼的著作,就必须在司马迁创新的基础上再创举。除了创制出断代史叙史方法外,还在专史上弥补《史记》的不足。《史记》是一部通史,而它的《平准书》反而是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的断代的财政经济史。《汉书》是断代史,而《食货志》却有意弥补《平准书》的上述缺陷,写成一部以粮食和货币为主的财政经济专史,起于上古,迄于西汉,超出断代史的范围。从这里可以看出,《汉书》想要与《史记》分庭抗礼,就必须写《史记》所缺,叙《史记》所异。

二、史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之基础

《汉书・司马迁传》批评《史记》是:“是非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值》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几句话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对司马迁与班固的比较差异在于非儒与尚儒,非正统与正统的对立。进而大多数人比较司马迁与班固,比较《汉书》与《史记》都从这几句话入手,进行横向比较。后来对于两者的比较发展到了两书中的描写,叙述等史书内容的比较,但是这也是横向的比较。大多数人都只是单纯地对两书或两书作者进行横向比较,而忽视了纵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所比较两者所能够比较的根本差异,即被比较者之间的根本差异,这主要追溯到被比较者主观目的意识,只有明白了比较者之间根本的主观目的意识的不同,才能够有其他客观横向的比较。在《史记》与《汉书》或者其两作者的比较来看,都要从属于一个主观目的的比较――即作者著述的意图。

对两者著述意图的比较是所有横向比较的根源。司马迁撰述意图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①(司马迁《报任安书》)写书最终目的乃成“一家之言”,上古至西汉,《史记》将各色各样的历史人物,丰富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及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用五种体例组织起来,有意识地使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散文史上这是空前的创举,正如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所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膀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②《史记》是司马迁的发愤之作,对此,古人有一些精当的评语,如孙执升说:“史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作《史记》一腔抑郁,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③以往从来没有一部像《史记》这样完整的史书著作出现,正因为司马迁要成“一家之言”,乃发奋起而作,才有了《史记》首创的纪传体,三千历史成就“一家之言”的司马氏史书由此问世。

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西汉后期至东汉初期,涌现出不少续补《史记》的学者,补续《史记》蔚然成风。刘知几说:“《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④东汉建武年间,著名学者班彪有感于诸家《史记》“续作”大都失于“鄙俗”,“不足以踵续前书”,乃采集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史记后传》数十篇,从而为其子班固撰作《汉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⑤同是,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即班固撰书目的是“前史未详”、“欲就其业”。因此,班固之作承袭《史记》,承接《史记》之续,沿袭《史记》之体。在这方面上,就有了后面一系列《史记》与《汉书》的横向比较。

总的来说,一直以来对于《史记》与《汉书》和司马迁与班固的比较都从横向方面入手而忽略了纵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时横向比较的基础和前提。《史记》与《汉书》在空间范围范畴上是一史相承,从《史记》到《汉书》撰述从上古到西汉王莽地黄四年的历史。汉承史制,在两书相交的时期弥补史之所缺,并独创断代体。而两书作者的撰书意图影响着两书的具体形式,是其书内容差异的根源所在。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M].江苏凤凰出版社.

③孙执升.重订文选集评(卷十引)[M].

④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

篇3

关键词: 网络交易 邮购交易 实体商店交易

网络技术的出现,破坏了传统经济体系的运作,创造出了新的交易方式,使得虚拟世界也能进行交易。新的交易环境与交易方式,导致市场上有人认为经济学已不敷使用,不能处理电子商务的经济问题,本文认为并非如此。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是否网络交易方式优于其它交易方式。问题的经济意义在于交易方式的改变与选择。忽略了交易成本,就无法回答交易方式选择的问题。

交易成本的改变影响交易方式的改变

(一)网络交易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

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提高个人的效用,使得交易出现互利的结果,不过,以价格为依据在市场中达成交易,交易双方多存在使用价格机能的成本,换句话说,进行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市场的交易成本指的是“为了进行一项市场交易,人们必须寻找他愿意与之进行交易的对象;告知交易对象与之进行交易的意愿以及交易的条件;与之议价并敲定价格;签订契约;进行必要的检验以确定对方是否遵守契约上的规定等”。市场上的交易方式有邮购、实体商店或电话下单等。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可选择上网交易,也就是说,网络的出现可能改变大众的交易方式。网络交易,交易双方不用面对面,交易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二)交易方式的改变与交易成本的改变

虚拟世界中的交易行为,以虚拟商店、虚拟对象与虚拟商品代替真实商店、真实对象和真实商品,交易双方通过网络达成交易条件的认定,以信用卡付款,商品的买卖非同时进行,交易主体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因而,虚拟世界的交易不同于真实世界。例如:契约前:交易对象与商品的信息?交易对象的真实身份?虚拟商店是否诚实交易?虚拟商品是否真实?信用卡交易安全?网络信息传输安全?订契约:契约如何拟订?网络契约是对方发出?网络契约未遭窃取或修改?契约后:交货的方式?交易双方是否遵守契约规定?发生交易纠纷是否有法律保障?所以说,上网交易考虑的交易因素不同于其它交易方式,这就导致网络交易成本的变化,并影响消费者是否上网交易。简单地说,交易成本的改变影响交易方式的改变。

(三)交易方式的改变与技术进步

通讯技术未出现前,人与人的交易是面对面交易。电话普及后,人际之间,可通过电话互相传达信息,对于经常往来的商业伙伴,可经由电话下订单,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只能传输声音,不能应用于各种交易活动;同样地,传真机只能传递文书,不能应用于所有交易活动。个人计算机面世后,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大量信息,不过,因特网技术未问世前,计算机之间犹如海洋中的各个孤岛,彼此不能互通往来。网际网络技术出现后,将各个计算机串连,使得大众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这才兴起了至今仍在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发展,带动了上网机器设备(计算机、手机、信息家电)、网络频宽(电话、光纤网络、ADSL、cable modem、卫星通讯)、网络应用软件(ERP、CRM、SCM)、与网络上信息搜寻技术(信息人、智能型人)的进步。可知,交易方式的改变伴随着技术变动,二者相互影响。

三种交易方式交易成本的比较

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不只一种,常见的有邮购、实体商店或电话下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市场上又多出了网络交易方式。不同的交易方式,订契约前、订契约及订契约后的成本各不相同,交易双方必将选择契约成本最低的交易方式进行市场交易。下文以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在选取网络、邮购或实体商店三种交易方式时面临的不同成本,并从交易成本的观点,对三种交易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一)订契约前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店与商品的信息成本;虚拟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成本;信息传输不安全的信息成本;消费者隐私权是否被侵犯的信息成本。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品的信息;邮购业者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搜寻商家与商品的信息成本;experience goods商品性质的信息;credence goods 商品性质的信息;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降低搜寻商店与商品的信息成本。网络交易的不利点:较高辨识网络商店是否诚实交易的信息成本;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成本;信息传输不安全的信息成本;网络商店是否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信息成本。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有容易辨别网络商店诚实交易的方式;保护消费者隐私;防范计算机骇客危害网络信息的传输;保障信息传输安全。

(二)订契约时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拟订契约成本;辨识契约是否真实、完整、与未被窃取或窜改的成本,以及契约是否为商家发出的辨识成本;议价成本。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以邮购的方式购买商品,可采用电话订购、传真订购或邮寄订购,付款的方式可选择货到付款、信用卡付款或邮政划拨。显然消费者与厂商进行邮购方式的契约行为,只要通过填写商品订单再传真或邮寄商品订单,或以电话告知商家订购那些商品与个人数据,之后选择三种付款方式的一种,经过厂商确认后,消费者便完成邮购契约的签订。也就是说,邮购签订契约的成本很低。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消费者上街购物,除了以货比三家的方式降低价格信息的不足外,还可以与厂商议价降低价格信息的不对称。因为货比三家搜寻价格信息的成本较高,消费者选择与厂商议价降低价格信息的不足,达到买到价廉的商品。相较之下,虚拟世界,比价的成本很低,使得商家不易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进而降低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议价成本。也就是说,与网络购物相比,真实市场交易的议价成本较高。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较低的议价成本;拟订契约成本低。网络交易的不利点:辨识契约是否真实、完整、未被窃取或窜改的成本;契约是否为商家发出的辨识成本。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保障网络契约的执行;保障信息传输安全。

(三)订契约后的交易成本

1.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

2.邮购交易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

3.实体商店的交易成本:取货成本;验货成本与售后服务。

4.三种交易方式的比较。网络交易的有利点:数字化产品通过网络送货;网络上方便消费者查询送货状况以及商品保养或故障排除的信息。网络交易的不利点:实体商品延后消费;不能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虚拟世界不能验货。网络交易所需要的配合条件:商家提供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由实体商店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发达的物流业。

基于交易成本考虑的交易方式的选择

(一)分析的假设

由于网络世界的法律与技术仍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所以消费者上网交易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变化,如果消费者的这些不确定不能降低,上网交易风险就太大。也就是说只有降低这些不确定性,消费者才可能上网交易。本文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如何选择交易方式。分析之前,要强调交易成本的主观性质。因为交易成本是主观的,所以,进行同样的市场交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并且,不同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或者是说比较不同人之间交易成本的大小是无意义的)。再者,由于人们改变为网络交易方式的转换成本将愈来愈低,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的进行。因此,我们认为,影响交易方式的选择主要在于不同交易方式契约成本的高低。

(二)邮购交易与网络交易的选择

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进行交易,如果消费者只有邮购交易或网络交易两种选择,对照二者订契约前的信息搜寻成本、订契约的成本与订契约后的成本,从上述可知,二者订契约的成本与订契约后的成本不相上下。然而,订契约前,网络交易搜寻合适商家与合适商品的信息成本较低,此时消费者将选择网络交易形式。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当消费者只可选择邮购交易或网络交易,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消费者选择上网交易。

(三)实体商店交易与网络交易的选择

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如果消费者只有邮购与网络交易方式,消费者选择网络交易,便不需再分析消费者有实体商店、邮购与网络三种交易方式,仅要继续分析消费者是选择实体商店交易或网络交易。换句话说,接下来的分析是,消费者会选择实体商店交易,还是网络交易?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下进行市场交易,如果消费者可选择实体商店交易或网络交易,下面就这两种交易方式订契约的前、中、后分别进行分析。

1.订契约前。因为我们假设网络交易环境是安全的,所以订契约前消费者如果上网交易面临的以下不确定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网商是否诚实交易?信用卡支付是否安全?商家是否侵犯消费者的隐私权?不确定信息传输是否安全?因此,订契约前,网络交易与实体商店交易相比,不利网络交易的因素主要是网络不能提供嗅觉、味觉与触觉的信息,这就不利于消费者上网消费经验(日常)性物品(experience goods),除非这些商品供应商的商誉很好,或者消费者曾经重复交易。然而,上网交易搜寻合适商家与合适商品的信息成本却是较低的,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前阶段,除了上网消费日用消费品之外,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2.订契约时。因为我们假设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所以,订契约时消费者上网交易面临的以下不确定性也不会阻碍网络交易。契约是否真实、完整、未被窃取或窜改?契约是否商家发出?因此,订契约阶段,网络交易与实体商店交易相比,网络交易拟订契约的成本很低,不妨碍上网交易,并且网络交易比价的成本低或可形成集体议价,低于真实世界获取价格信息的成本。也就是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阶段,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3.订契约后。在订契约后阶段,消费者上网交易,无论是在家中接货或去便利店取货成本都不高,不阻碍上网交易。虽然虚拟世界不能验货,但是现在网商往往会提供消费者七至十天的验货期,如果消费者对到手的商品不满意,厂商承诺可以退货、换货或退款,这就降低了消费者的验货成本。此阶段上网交易剩下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上网交易实体商品时,消费者会有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以及网络商店无法提供保养维修的售后服务。因此,如果说实体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失不大而且有实体商店配合提供保养维修的售后服务,就不会阻碍网络交易的进行。换句话说,假设在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在订契约后阶段,如果实体商品延后消费的效用损害不大而且有实体商店配合提供保养维修的售后服务,那么,在订契约后阶段,网络交易的交易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美国;文理学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与特色,其理念来源于博雅教育思想。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秉承博雅教育理念,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小规模办学的学院模式,在美国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美国本科教育的楷模,其通识教育更能体现博雅教育的精华。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文理学院主要有知识分布模式、能力导向模式、综合要求模式、经典名著模式、自由选修模式等,其中经典名著模式和自由选修模式是圣约翰学院和阿姆赫斯特学院等少数学院坚持的传统模式,而大多数文理学院采取的是知识分布模式、能力导向模式和综合要求模式三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因此,选取三所有代表性的文理学院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三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案例研究

(一)斯沃斯莫尔学院的知识分布模式

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是美国排名前三名的文理学院,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采取的是知识分布模式,是指主要从学科知识领域的角度,对学生选课涉及的范围提出要求,保证学生知识的广度。斯沃斯莫尔学院将课程分为三大类:一是人文科学类,包括艺术、古典文学、英语文学、现代语言和文学、音乐和舞蹈、哲学、宗教、戏剧等;二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类,包括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和统计学、物理和天文学、心理学的实验课程等;三是社会科学类,包括古代历史、经济学、教育学、历史、语言学、政治学、心理学的非实验课程、社会学、人类学等。

斯沃斯莫尔学院对学生选课提出“分布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 学生毕业前在专业课程之外应至少修完20学分。由于学院要求学生毕业至少修完32学分,因此专业课程以外的学分大约占总学分的62.5%。第二,学生在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类、社会科学类三大类课程中应至少选修完3学分。学校建议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每类课程至少修完2学分。第三,选修的课程至少分布在两个不同院系。第四,至少修完3门写作课程,且这3门写作课程必须至少分布在两大类课程。学校建议学生在前两年修完2门写作课程。第五,修完1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实验课。另外,学校建议所有新生选修一门新生研讨课。近年来,学校对“分布要求”做过一些修改,但是核心内容一直没有改变,只是降低了对写作等限选课程的要求。对于2008级以前的学生,要求其满足所在年级的“基本分布课程”(Primary Distribution Courses)或写作课程的要求,其中2005级以前应选修6门,2006级为5门,2007级为4门,2008级之后的学生被要求选修3门写作课程和1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实验课。

(二)波莫纳学院的能力导向模式

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是一所根植于博雅教育传统理念的文理学院,在美国文理学院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在较长一段时间采取能力导向模式,该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着眼点,将课程与训练学生的某种能力挂钩,体现了以“心智训练说”为基础的博雅教育传统理念。波莫纳学院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两门以上培养写作能力和一门以上培养表达能力的课程,从科学方法到视觉艺术等10种具体能力的10类课程,以及批判性质询讨论课。

1.培养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

波莫纳学院要求学生选修两门以上培养写作能力的课程和一门以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培养写作能力的课程要求学生至少完成25页的写作任务及各种改写任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正式的演讲,并得到任课教师的认真评价;每个学生至少进行20分钟的正式演讲才符合这类课程的要求。学院每个学期都会在网上课程列表上公布这些课程,并鼓励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些要求,也欢迎学生选修更多这方面的课程。

2.培养感知、分析和交流能力的课程

波莫纳学院将感知、分析和交流能力细分为10类具体的能力,要求学生从训练这10种具体能力的课程中各选修一门,并且规定学生选择这10类课程时,在同一个院系不能选修超过3门。各院系的课程列表会对符合这10类要求的课程进行标注。这10类能力包括:批判性地阅读文献,了解和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理解和运用形式逻辑,理解和分析数据,批判性地分析原创艺术,演绎或创作原创的艺术,探究和了解人类的行为,探究和理解历史和文化,比较各种现代文化,批判性地思考各种价值。

3.批判性质询讨论课

批判性质询讨论课是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核心课程,它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界限,以某一跨学科的主题为中心,每学期至少有25个主题供学生选择。这些讨论课旨在训练学生的思考、阅读、推理、总结、表达等能力。开设某个主题讨论课的教师通常是固定的。讨论课引导学生质疑已有的事实和理论,并要求学生用语言和书面进行清晰的表达。所有新生在入学前的暑假都会提前收到讨论课主题清单,然后做出选择。这些讨论课被认定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知、分析、交流能力的课程。

近年来,波莫纳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具有与知识分布模式相结合的趋势,课程的分类综合考虑能力培养和知识广度,调整为“创造性地表达,社会机构和人类行为,历史、价值、道德和文化研究,物理和生物等科学,数学推理”5大类,强调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都应具有跨学科性质且注重能力培养。

(三)路德学院的综合要求模式

路德学院(Luther College)是1861年由路德宗福音派信义会创办的私立文理学院,在美国文理学院排名中排在100名左右,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采取综合要求模式,即紧紧围绕学校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选修课程提出综合的要求,以保证学生的课程计划具有一定的广度和系统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与价值观的养成,培养学生推理、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近年来,通识教育课程的三方面要求也有一定变化,主要体现在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1.知识的广度

路德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的课程必须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类:必须选修两门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实验课。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整合各种意见并做出系统评价的能力,定量思维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找相关材料的能力,批判地分析材料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二是社会科学类:必须选修两门社会科学类的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各种资料的能力,促使学生反思和探讨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伦理上的挑战。三是文学艺术类:必须选修两门文学艺术类的课程,其中一门可以是以参与演出的形式。文学艺术课程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和丰富学生的生活。

2.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路德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的课程涉及七个方面的能力,包括跨文化的视野、历史分析能力、定量推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研究能力。这些课程与满足其他要求的课程或者专业课程可以是交叉的,也就是说,学生选修的满足知识和价值观方面要求的课程或者专业课程可以同时满足能力方面的要求,但是必须涵盖培养以上七个方面能力的课程。

3.价值观的养成

路德学院要求所有新生必须选修派迪亚(Paideia)课程。“派迪亚”古希腊语的意思为“教育”,既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又指共同学习中形成的文化和智慧。派迪亚是所有一年级学生必须选修的两个学期的课程,与波莫纳学院的批判性质询讨论课相似,课程内容以欧美文化为中心。学生每周将参加一个共同的演讲,然后进行三次小组讨论。授课教师包括英语系和历史系的所有教师,以及其他院系的部分教师。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在知识、艺术和社会上的主要成就、失败和挑战;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和人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路德学院还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两门宗教课程,其中一门是圣经研读课。圣经研读课是选修其他宗教课程的先修课程。宗教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加深对基督教及其他和传统的理解。

二、三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一)三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

三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共同点是,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强调跨学科课程。博雅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这三种模式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其中能力导向模式和综合要求模式则直接对学生的能力建构提出了要求;而知识分布模式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能力的要求,但具体到每门课程也十分强调能力的培养。这三种模式都要求或者建议学生选修跨学科的研讨课,尤其是能力导向模式的波莫纳学院要求大多数课程都是跨学科的。

三种通识教育模式各具优点和缺点,这也是同一所学院在不同时期会采用或者融合不同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原因。知识分布模式是一种传统模式,容易操作,但可能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零碎;能力导向模式最直接体现通识教育的目的,但是对课程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和教师的素质也会影响课程效果,因此具体运作和长时间坚持的难度较大;综合要求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比较系统,但是对学生的限制比较多,有些要求会流于形式。

(二)对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组成,因此更接近于综合要求模式,但是存在许多问题。对于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作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借鉴综合要求模式,将公共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相融合,统一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知识分布或能力导向上有所侧重;二是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考量,尤其对于较高水平的学校,应该从学生能力建构上统一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在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中加入能力方面的要求;三是加强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比如新生研讨课等。

参考文献:

[1]Swarthmore College Bulletin 2013-2014[EB/OL].swarthmore.edu/Documents/academics/swarthmore_catalog_2013-2014.pdf, 2013-11-02.

篇5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59-02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生毕业前必须经历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考研有影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进行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实习则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部分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显然,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都被安排在毕业前期,同属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无法保证其质量,就实现不了专业培养的目标。如何将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相结合,进行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首要问题。

一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实部分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总时间为2~3周,此时间段也是毕业设计、找工作和考研复试等的关键阶段,学生精力无法集中,请假或缺勤现象普遍,严重影响毕业实习的质量,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毕业实习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支持,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整班集中毕业实习方便管理、安全性高,但其缺乏对毕业设计的针对性,有些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时,还没有完全开展毕业设计,那么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毕业实习中不一定能得到解决,而学生在实习场地学习到的知识也可能对毕业设计帮助不大,最终毕业实习对毕业设计的促进作用难以得到保证,当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实际工程问题只能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资料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以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为主要实践对象,对其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环节进行改革,改革以前单一的校内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和教师带队进行整班毕业实习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不同就业去向(意向),寻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现行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模式中的不足,以2014届工程力学专业大四本科毕业班为实践对象,提出学校与企业联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科研与设计结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互动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1.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较稳定的集中毕业实习基地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条件或专业培养建议,学校为企业输送部分优秀毕业生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校企协同开展多模式、多层次的合作,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太原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先后建立了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沧州市鑫宜达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原众鑫玻璃钢厂和太原科大天力股份有限公司等毕业实习基地,每年由教师带队负责安排全班大部分学生的集中毕业实习。毕业实习

――――――――――――――――――――――――

* 太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201339、201405、201427)

基地可以为工程力学专业毕业实习提供相对固定的场所,通过多年的合作互助,可以针对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具体实习工作的分配,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走出去,结合就业去向,灵活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对于有资源条件的学生,或者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已经签订就业单位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结合实习单位的工程实际项目,提出毕业设计题目,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回校完成毕业答辩。尤其对于直接到就业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同学来说,学生可以尽早地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争取更好的工作能力发挥空间。此种培养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好地达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目的。

在2014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中,王同学签约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从事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工作,他在签约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题目为“基于Java实现的理论力学在线考试系统”;徐同学签约于厦门新长城钢构工程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将从事结构设计的工作,在签约单位进行其毕业设计,题目为“厦门某生产车间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胡同学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其毕业设计题目为“爆炸驱动锥形金属飞片的数值模拟”。通过实践表明: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得非常出色,得到就业单位和学院领导的一致认可。

3.将毕业设计内容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

鼓励教师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科研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教师从现阶段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中给出毕业设计选题,由于科研项目课题涉及问题的知识面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综合运用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方式,基础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选题,尽量符合每位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实际科研课题为毕业设计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2014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由力学系老师给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大部分来源于教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多年从事研究的课题,如山西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横向项目等。最终统计为:承担复合材料成型和力学性能预测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4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事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和材料弹性性能数值预测方面的研究;承担镁合金塑性变形改性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8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事镁合金挤压和组织演变分析方面的研究;承担交通流优化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4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事交通优化方面的流体力学计算;承担冲击动力学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8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移动载荷下简支梁结构动态响应、钢丝绳动力学特性和爆炸加载等方面的科研课题;承担教学改革类研究项目的老师指导4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理论力学在线考试系统和材料力学虚拟仿真试验方面的研究课题;承担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面研究课题的老师指导2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其毕业设计题目为“不同截面多跨梁承载能力的数值模拟”和“强夯下地面振动衰减的数值模拟”。

依托科研项目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课题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科研问题的紧密结合,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得到相应的锻炼,最终使毕业设计高质量地完成,达到预期目的。

三 总结

毕业设计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毕业实习在加深学生对将从事行业了解的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提供知识储备,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在总结现阶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为主要实践对象,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环节进行改革,提出学校与企业联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科研与设计结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互动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较好地实现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家兵、何润.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239~241

[2]陈树华、韩玉来等.基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73~74

[3]徐永礼、庞祖高.深化毕业实习内涵提升毕业设计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238~239

篇6

美国的一个教学班人数少,教师在课堂上更容易洞察学生的思想,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课堂教学也易组织。同时,美国高校体育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一生的锻炼习惯。各学校的体育课引进了多种健身模式,有学校选择了公路自行车锻炼和救生员训练,有学校采用瑜珈教学,更有学校用电视游戏“劲舞革命”进行体育锻炼,由此很多学生爱上体育课。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为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基础。

2中美体育教育对比

教育条件方面我国应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体育设施建设与优化,增加高校体育教育设施资金投入,加大国内体育教育资金预算。体育教育理念美国大大优于国内。美国认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并以此激发他们在创造力上的闪光点。”美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一是体育能力教育培养模式,表现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尝试探索的体验,以培养提高体育能力教学模式策略。各种体育能力通过探索式的体验得到培养与提高。

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是通过抓住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提高的这个重点的实现,以获得教学的全面效益,进而培养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和自律,其结果是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实现,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通过主动探索、练习和发现得到了培养,各项教学任务也因此得到完成。二是发展学生个性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培养提高学生个性的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活动遵从学生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活动中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的辅,使教学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朝着确定的方向进行。这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性。

3对策

3.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体育教学需要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的思想,由于传统体育教育观念还残留重德、智,轻体育的片面性,要从根本上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必须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运用“引导式”、“启发式”、“指导式”等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状态,形成双向互动。

3.2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大纲与专业使用的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有可选择性和较大的灵活性;第二,教材的分类要尽可能避免单一的按运动项目分类的方法,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与健康特点进行分类,应当体现出分类为目标服务的要求;第三,教材排列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应有所区别;第四,教材的选编应当体现教育价值;第五,重视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第六,重视体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卫生保健的结合。

3.3推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改变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互动和互助;鼓励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体育活动中要留出时间给大学生进行思考。在组织形式上要体现出趣味性,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重视实践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科学健身。

3.4加强体育课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7

一、“慕课”的三种含义与五种教学形式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慕课”一词至少有三种不同含义,并有五种典型的教学形式。

 

1.“慕课”的三种含义

 

慕课的第一种含义是英文MOOC的音译。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主要形式是以录像为载体,通过碎片化的录像完成课堂教学,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讨论、考核和考试。

 

慕课的第二种含义指的其实是SPOC的音译。SPOC是“小规模非开放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也被称为“翻转课堂”或者音译为“私播课”,是一种特殊的MOOC。SPOC是为了弥补MOOC在实体课堂教学方面的不足,而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非开放”课程,虽然也以使用碎片化的录像进行在线教学作为辅助手段,但其与MOOC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实体课堂的参与性,随之衍生出的特点是课程容量的有限性,这也是SPOC课堂高质量教学的保证。

 

慕课的第三种含义泛指MOOC和SPOC两种形式及相关延伸模式。MOOC是SPOC的基础,SPOC是MOOC的深度运用,二者构成了慕课的两种最基本的授课形式。

 

2.慕课的五种典型教学形式

 

“慕课”教学差异化有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实现,有助于解决学生人数众多与学生差异性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从录像教学、实体课堂、在线测验、在线考试和实体考试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笔者认为,慕课至少包括五种典型的教学形式:

 

第一,公共MOOC。这种形式是实体开课学校之外的学生在公共MOOC平台上自主学习碎片化的录像,完成学习过程并通过MOOC平台考试达到要求后,由MOOC平台发给学习证明。如果该同学同时正在攻读的学位包含这门课程且所在学校承认MOOC平台的学分,则可以获得所在学校的学分。

 

第二,校内SPOC。实体开课学校的同学,在教务系统上选修了以SPOC课堂方式开设的课程,通过课前在慕课平台上观看原进程的录像,并参加SPOC课堂讨论获得平时成绩,最后参加实体课堂的期末考试。

 

第三,公共SPOC。为避免SPOC课堂成为实体开课学校独有的教学方式,基于慕课平台开设公共SPOC的方式也应运而生。在技术上要求慕课平台提供虚拟教学课堂的支持,对参与的高校也提出了协同排课的较高要求,观看的录像应该是原进程的录像。

 

第四,校内MOOC。实体开课学校的同学,在教务系统上选修了以SPOC课堂方式开设的课程,通过在MOOC平台上观看碎片化的录像并参加在线测验获得平时成绩,最后参加实体课堂的期末考试。校内MOOC实际上是公共MOOC与校内SPOC的混合体。

 

第五,兴趣MOOC。与前四类慕课以获得学分为目的不同,兴趣MOOC更类似网易公开课的模式,但观看的是碎片化的录像,在线学习进度和考核上都没有强制性。如果学生正好在MOOC教师所在高校,且该教师的SPOC课堂也允许旁听,该学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堂讨论。

 

以上五类慕课教学形式的对比简表如下:

二、“侵权责任法”课程的“多平台多模式”平行运行简介

 

1.四川大学“侵权责任法”慕课开课情况简介

 

四川大学法学院侵权责任法教学团队由一位教授和二位副教授组成,在实体课堂上为本科生开设“侵权责任法”课程和“英美侵权法”全英文课程,在暑期国际课程周邀请外籍教授共同开设“比较侵权法”全英文课程。同时为硕士生开设“侵权责任法”(双语)课程,为博士生开设“侵权责任法研究”(全英文)课程,形成了体系化和国际化的实体课堂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学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和WEMOOC两个慕课平台同时开设“侵权责任法”课程,还在校内建设了“侵权责任法”校内课程中心和配套的“Comparative Tort Law”全英文课程中心,实现了课程的网络化和慕课化。

 

除了两个慕课平台和两个教学中心的“多平台”运作之外,在学习模式上,“侵权责任法”课程也提供“多模式”的选择,具体来说包括:

 

第一,公共MOOC。作为“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的第一门法学类课程,每学期有超过1万人选修本课程,且选修人数每学期都呈现出几何级增长趋势。

 

第二,校内SPOC。通过“侵权责任法”校内课程中心平台,为校内选课学生提供按照原进程播放的录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参与模拟法庭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第三,公共SPOC。作为WEMOOC上线的第一批课程,每学期为多所大学提供教学服务,并通过4~6次见面课程,确保教学效果,各校学生也通过该平台获得了相应的学分。

 

第四,校内MOOC。同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和教务处系统注册,平时成绩来源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期末考试成绩来源于实体考试。

 

第五,兴趣MOOC。“中国大学MOOC”平台和“侵权责任法”校内课程中心分别提供按照碎片化和原进程播放的课程录像,供有兴趣的学生观看。校内SPOC实体课堂也欢迎学生旁听。

 

以上五种教学模式运行中,有如下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校内SPOC和校内MOOC学生分别通过实体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章节考核获取50分的平时成绩。教学团队通过控制两组同学平时成绩分数的平均分来确保公平性,并采用相同的期末实体考试试卷和评分标准。 第二,除了兴趣MOOC不参与考试之外,其余四个平台的考试均是同样的A、B试卷。校内SPOC和校内MOOC试卷拆封确定A卷或B卷之后,公共SPOC和公共MOOC设定为相同试卷,同时开考。

 

第三,教学团队和助教团队为公共SPOC和公共MOOC提供在线BBS答疑服务,为校内SPOC和校内MOOC开通微信群服务,为公共MOOC提供邮件答疑服务,确保每种学习方式的每位同学的每个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

 

2.不同慕课学习方式的分流情况

 

慕课教学形式的出现,提供了课程教学方法转变和多样化的可能,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四川大学非法学院本科学生如果要学习“侵权责任法”课程,我们一般推荐选修WEMOOC平台的公共SPOC课程。法学院本科每年有200人左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有学习“侵权责任法”这门课程的需要,但并非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分的需要。这是因为我们在必修课设置上,前置必修课程“债权法”课程已经包含了“侵权责任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选修“侵权责任法”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地学习这门课程而非出于知识完整性的考虑。因此,没有获得学分需求的学生,可以通过兴趣MOOC的方式,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这种情况每年分流的学生大约在80人左右。

 

高校每学期授课时间一般在17-18周,其中公共假期一般会占用1~2周,本科生一般前3周都可以自由选课,因此课程容量主要取决于4~16或者17周的课程设置。“侵权责任法”SPOC课程按照模拟法庭的方式展开,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在一个案例中担任原告或者被告的诉讼人,每周2节课,每节课一个案例,所以SPOC课程的设计容量为48-52人(取决于该学期授课周次)。

 

因此,在扣除了兴趣MOOC方式学习的80人之后,剩余120人左右只有50人左右能够有机会参与模拟法庭。实际上,根据历年教学经验,在200人的本科生基数下,对“侵权责任法”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生大约也就是50人左右,所以这种设置本身也是符合教学需求的,没有出现参与人数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形,最终都能够协调到合适的SPOC课程人数。剩余约80位同学进入校内MOOC学习方式,欢迎旁听SPOC课程,并有一定的参与权限(详见后文)。

 

学生分流的目的,是实现法学教育的小班化互动式教学。下文主要介绍SPOC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方式。

 

3.SPOC翻转课堂概述

 

在课堂组织上,将48-52位参与SPOC课堂的学生分为A、B、C、D 4组,每组指定一位主助教(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和一位副助教(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指定两位助教的考虑是:第一,助教可能生病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参与指导,两位助教可以避免助教缺席。第二,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学术功底更扎实,通过“传帮带”可以培养研究生一年级的助教,这样副助教到研究生二年级担任主助教时,又可以继续培养下一级的副助教,以此延续下去。第三,两位助教共同组织活动,可以避免某一位助教可能性格上不适合组织活动的情形出现,在两个年级之间也能够通过协调形成较为合理的组合。除此之外,还要指定一位博士生作为总助教,协调和指导四组助教团队。

 

在课程内容上,课堂模拟法庭的案例全部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案例,备选案例约150个,按照教学进度,每学期讨论24-26个案例,加上每年新公布的案例,从数量上可以保证做到不重复。当然,经典案例每学期教学都会使用。每节课讨论一个案例,按照A-B-C-D分别担任原被告的交叉循环方式组织,每6周一个循环,每学期循环两轮。每个案例中原被告双方所在的组分别由一位同学担任人,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包括旁听的同学)担任法官、证人、鉴定人等辅助角色。根据原被告双方的表现(而非胜诉或者败诉,因为案件事实本身无法改变),由非当事人的两组(如A-B,则为C组和D组)的同学,以及在场的旁听同学,通过投票器决定表现得更出色的一方。最后由主讲教师进行评论和总结。

 

在课程进度上,校内SPOC采用原进程的教学录像,教师会在学期伊始就公布录像进度表,模拟法庭的案例也与布置的录像内容紧密相关,确保每次的案例都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课程实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式,每4周(安排在4、8、12、16周)有一次“小组讨论”,由助教团队组织,负责解答疑难问题。

 

4.SPOC平时成绩的获得

 

SPOC平时成绩是以撰写侵权法指导性案例和参与模拟法庭的方式来获得的,其中撰写指导性案例4次,参与模拟法庭一次,每次计10分,共计50分。撰写侵权法指导性案例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编写报送指导性案例体例的意见》和《指导性案例样式》的要求,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的民商事指导性案例,将在本学期讨论的案例中选择非本人报告的4个案例,改写为“指导性案例”的体例。

 

第二,在指导性案例的编写过程中,要求学生忽略案件的原发生时间,设想案件都发生在案例报告的当天,并适用现行有效法律规定进行分析。

 

第三,根据现行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务,详细列出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例如计算基数、赔偿时段、损益相抵等),并得出相关结论。学生在计算时,无须理会《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案例的最终判决结果。

 

第四,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说明的,例如对案件原判决的评析、社会效果、立法建议以及其他疑问,也鼓励学生进行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酌情对该同学期末成绩加分。

 

三、法学院教学方式的国际比较

 

笔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求学,现在正在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访学。借着这两次机会,也大致了解了美国和英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此和笔者正在实践的慕课教学作一对比。

 

1.美国主流法学院的教学方式

 

美国法学院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与“苏格拉底问答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学以经典案例摘录为中心。即由教材的作者,将影响某一领域的重要案例中对后世构成例案(leading case)的部分进行摘录,学生通过阅读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编排的经典案例摘录和相关学术文献片段以及作者的评释,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该领域的法律发展进程。同时,这也是美国法院诉讼和判决书的撰写逻辑,因此这种思维方式也能够直接适用于实务操作,体现出美国法学院的务实性。

 

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是指教师不在课堂上重复教材上已经讲述过的经典案例摘录和必要的学术性分析介绍,直接根据课前布置的阅读内容,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根据相关内容向教师提问。根据笔者的观察,几乎没有学生不按照教授的要求提前进行准备。在笔者一学年的旁听过程中,仅有一次出现了一位准备不足的JD学生,而且还受到了教授的严厉指责。

 

“案例教学法”与“苏格拉底问答法”之所以能够推行,其背后的教材功不可没。美国法学院的教材,一般都在1000页左右,包含大量的案例摘录和一些论文片段。以我主持翻译的《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为例,中文译本123万字,包含152个经典案例的摘录。作为一学期课程的教材,学生平均每周要阅读60-70页。

 

2.英国主流法学院的教学方式

 

牛津大学每学年设置3个学期,分别叫做Michaelmas Term(10月上旬-12月上旬)、Hilary Term(1月中旬-3月中旬)和Trinity Term(4月下旬-6月下旬),每学期8周,合计仅有24周,但教学强度较大。

 

牛津大学法学院授课主要分为个别指导课(Tutorial)、讲座课(Lecture)和研讨课(Seminar)三种形式,另外还有师生都可以参加的各种讨论小组(Discussion Group)。所谓个别指导课,主要是针对本科生。与美国的法学院(Law School)是实体机构不同,牛津大学法学院(Faculty of Law)仅为行政管理机构。法学院所属100余位教师,绝大多数为所在学院(College)和法学院双聘。即每位教师是所在学院的导师(Fellow),同时是法学院的教授。牛津大学共有38个学院和4个“学堂”(Hall,相当于学院),每个学院的导师来自各个专业。其中招收法学专业的学院,法学教师平均为3-4位。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如果要学习法学专业,是向每个学院申请法学专业,如果所申请的学院满额但该学生被评估为实力较强,会在各个学院之间协调,最终同时归属于各个学院和法学院共同管理。本科生的主要法学课程,原则上由所在学院的法学教师教授,一般每人负责4门课程,以1对2或者1对3的方式授课。如果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超出了该学院法学教授可以讲授的课程,则由学院之间进行协调,邀请其他学院的导师为其授课或者到其他学院参与学习。具体授课方式除了讲授,还有要求学生提前写小论文,然后讨论、修改论文,授课强度和效果因此得到保证。与在其他学校仅适用于本科不同,个别指导课在牛津大学法学院硕士层面的BCL学位和MJur学位课程设置中得到了保留,难能可贵。只是硕士生的个别指导课,一般是以1对3到l对5左右的比例开展的。

 

讲座课由教授按照专题讲授,本科生低年级和研究生的部分课程以这种方式开设。比较有特点的是,由于牛津的同一门课程在不同学院由不同导师给各个学院的学生讲授,在法学院层面同一门课程则可能有多位教授可以开设。因此在排课上,多位同一研究方向的教授,会在一个大题目之下,分别讲授不同的专题。以笔者的研究领域侵权法为例,牛津的侵权法分为10个专题:理解过失责任(8课时)、过失责任中的因果关系(8课时)、抗辩事由(8课时)、经济侵权(4课时)、侵扰和Rylands v Fletcher案(8课时)、产品责任(4课时)、公共机构侵权责任(8课时)、侵害名誉(6课时)、占有者责任(4课时)和专家过失与有缺陷的房产情形下的纯粹经济损失(10课时),合计64小时,贯穿在3个学期,由7位教授分别开设。

 

研讨课主要针对研究生,又是另一番景象。研讨课一般比讲座课的主题更深入,也可能是跨学科的讲授。例如财产性救济研讨(Commercial Remedies Seminars)这门课程,包含了合同、侵权、衡平救济、返还财产、承诺救济、强制行为、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禁令和诉讼时效等内容,几乎将英国法上所有与财产性救济相关的内容横向贯通。每门课程设置一位召集人(Convenor),一般是该领域的资深教授,或者是由资深教授指定一位年轻学者作为召集人但自己也参加授课。每次课程除了召集人自己之外,一般至少会邀请两位教师参加讨论,另外还会有一些访问学者旁听。由于BCL和MJur每年招生分别为约90人和50人,每位学生只需要选修4门课程,而给硕士生开设的研讨课大约在40门左右,所以平均下来,每门课程大约只有14位学生。笔者参与的一门课程,只有6位学生选课,一度出现了4位教授加2位访问学者,学生和教师各占一半的情况。另有一门课程,笔者申请旁听,召集人婉拒了。理由是,只有5位学生选课,教授加访问学者已经5人了,他不希望打破这种平衡。

 

在这三种授课方式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上课之前,都会布置一个阅读目录(Reading List),而不是依托于一本固定的教材。牛津大学法学院的阅读目录与美国法学院的差别主要是第一,案例要求读全文而非摘录第二,推荐大量论文,尤其是授课教授的论文;第三,会指定多本教材或者专著的特定章节进行阅读;第四,会推荐一些欧盟层面的立法。阅读目录分为必读和选读两部分,根据笔者的观察,学生不太可能完成所选的4门课程的全部选读内容的阅读,所以选读内容的确需要学生根据兴趣和侧重进行取舍。

 

3.慕课可能更符合中国法学教育体制

 

笔者的上述介绍,似乎有些偏题,因为读者会看到美国和英国的顶尖法学院,都没有采用慕课这种教学方式。就此我分别请教了两国的多位教授,回答出奇地一致,那就是保证教学效果和对得起学生的学费,这和英美法学院定位为精英化教育高度相关。仔细想来,慕课并不适合于美国法学院的“苏格拉底问答法”和英国法学院的个别指导课和研讨课,可能仅适用于讲座类课程。由于核心教学方式的不同,也没有必要通过慕课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笔者对比中美英三国法学院的教学方式和教材使用方式之后,突然意识到,从今天慕课的角度来回顾美国和英国法学院的课前阅读量,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前录像时代的“纸面慕课”。即学生需要在课前投入比课堂时间多1-2倍的时间进行阅读,课后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温习,才能完全达到学习目的。至于是采用视频,还是采用课前阅读资料来进行慕课教学,差别只是在于对学生大众的吸引力和耐心的要求不同而已。

 

而笔者正在尝试探索的侵权法慕课教学,将课堂的讲授制作为录像,学生需要提前看录像和分析案例,然后参与课堂上的模拟法庭,课后再修改自己的报告。学生在课下需要投入的时间与课堂时间大约是2:1,即学生需要花三倍于课堂的时间来学习这门课程,收获更大,学到的东西也更实用,这其实与美国、英国的法学院教学方式是殊途同归,实质都是一样的。“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投入越多,教学效果越好,这是最核心的教学规律。那么,对于中国大学已经建立起来的以讲授型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来说,将课堂讲授前移到录像阶段,使课堂的互动性更强,尤其对于非精英化定位的法学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改革方向。

篇8

关键词:华德福;瑞吉欧;教师观;比较研究

一、华德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的由来

(一)华德福教育模式

1.由来

华德福教育是由奥地利思想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1861-1925)根据他的人智学理论观点所创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斯坦纳将他的教育理论积极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并于1919年在德国斯图加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自由华德福学校”(Freie Waldorfschule)。随着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传播,华德福学校在许多国家相继开办,根据德国华德福学校协会2015年5月的统计报告,共有1056所华德福学校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61个国家中,仅德国便有234所[1]。华德福教育的代表性特征有:华德福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以学校各部门间的合作为基础进行自我管理、课程模式、班主任制度、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2]

2.教师观理论来源

斯坦纳的“人智学”理论是华德福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点,也是其教师观的核心。“人智学”理论认为,人类的生命本质是身体、心灵、精神三种层次的结合,教育要引发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内在需求,使孩子具备自信、兴趣和对自己生命的满足,以完成培育“全人”(Whole Child)的教育目恕

(二)瑞吉欧教育模式

1.由来

瑞吉欧・艾米丽亚(Reggio Emilia)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繁荣、发达的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洛里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该地的学前教育,在其长期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取向”。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模式是一套包含了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的幼儿教育模式。[3]

20世纪90年代,瑞吉欧与国外的交流日益增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关注。截至2001年,瑞吉欧・艾米丽亚市已经面向3~6岁的儿童提供资助并运营了22所瑞吉欧学校和13所婴幼儿中心,来自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47%和35%的儿童得到了来自城市的教育服务。[4]

2.教师观理论来源

传统的“教师中心”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人本主义教育流派所主张的“学生中心”教育思想亦有其理论局限性。瑞吉欧教育取向希望在“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摒弃绝对的“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创建以儿童、教师、家长、社区为主的“团体中心”。[5]

在理论方面,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力维・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ZPD)等,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重要理论基础。瑞吉欧教育体系强调为儿童提供有待解决的问题情景,强调为儿童创造反思的机会。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不是孤立建构知识的,而是在与教师、家长、同伴的人际互动中完成的。[6]

二、华德福教育教师观

(一)适应儿童学习发展的华德福班主任原则

儿童在华德福学校学习生活的前8年里,他们的班主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班主任不仅要从事教学工作,还要和班上的每一名学生保持一种培育和教育的关系。2012年,对423名华德福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年制的班主任制度普遍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原因在于师生之间高度信任,在8年的共同学习生活中,教师用一种开放的、灵活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希望和需要[7],并以此帮助学生为其高年级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8年制的班主任制度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确保了一种长时间、稳固的师生关系。而且,在这段时期内,班主任也不得不面对许多挑战和要求。因此,在华德福学校,班主任教师比其他教师要承受更多的责任。

(二)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标准

基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烈的典范性,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更广、更远的特点[8]。华德福教育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激发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热情。华德福幼儿教师培训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在道德、智力和艺术方面平衡发展的人,能够更好地帮助和支持儿童的发展。斯坦纳曾说:“如果平行的班级的教师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那就错了。学科可能是相同的,教学目的也可能是相同的,但如何去做是不同的。”[9]因此,华德福学校没有为教师设立固定的课程,而是结合儿童发展阶段特点,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标准。

(三)强调设计艺术化教学的能力

斯坦纳强调“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将艺术作为教育内容,追求教育方式的艺术化”[10]。华德福艺术教育包括绘画、雕刻、手工艺、话剧、舞蹈、体育等。教师要具备这些基本的艺术素养, 因为教师的艺术素养对实现艺术化教学有重要影响,教师要能通过艺术化的教育手段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灵和生活理念,并让儿童亲自动手进行艺术创造,体验把理想变成现实的喜悦。

(四)华德福教育的教师培训

华德福学校拥有其特定的教师培训方法,据统计,在2012年,230所华德福学校每所都捐赠出了大约3.7万欧元用于教师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学科方面的资格培训外,还包括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即对科学的怀疑和探索精神。[11]

三、瑞吉欧教育教师观

(一)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和合作学习者

在瑞吉欧学校,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公,他们有能力并且充满了活力,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担任伙伴和合作学习者的角色。事实上,教师也把自己当做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儿童和教师互助交流的关系得到了重视并被充分培育。洛里斯・马拉古齐将发生在师生间的知识传授与习得比喻为一场乒乓球比赛,在比赛中,作为球员的儿童与教师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来保持轻松自如的状态,并在学习中实现成长和提高,而仅仅一名球员是不可能成功参与比赛的。

在教师与学习者共同主导学习项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互助合作这一瑞吉欧教育的首要原则。在瑞吉欧学校,教师不会控制学生,也不会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反,教师会经由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来表现出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同时,教师与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的共同合作也至关重要,来自各方面的互助合作是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基础。洛里斯・马拉古齐说过:“教育的中心是儿童、教师和家庭,我们的主张就是实现三者间的和谐。”[12]

(二)教师作为儿童行为研究者

在瑞吉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问题、好奇心以及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也要承担作为一名研究者的角色。教师要加强对儿童的观察和倾听,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教师有能力确定关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关键性知识,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教师能够“找到策略来支持儿童的探索研究”。

教师的记录活动至关重要,当教师进行研究时,他们会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儿童参与学习的照片,儿童在学习中完成的手工制品、视频材料,以及儿童参与学习时与同龄人或者成人的对话录音等。除了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教师还会把这些材料予以展示。这种记录方式有三种特点:

?S为儿童提供一种关于自身学习的可视的“记忆”,有助于鼓励儿童回忆并且扩展自己已有的观点,为新观点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灵感;

?S为教师提供一种研究的工具,有助于他们扩展、完善学习计划,并且更好地了解儿童并评价自身工作;

?S为家长提供有关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指导家长在学生学习计划中的投入与参与。[13]

(三)教师作为儿童的向导和促进者

尽管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儿童的合作者,但同时是儿童的向导和推动者。卡罗琳・爱德华兹(Carolyn Edwards)认为,“激发学生发现的时机的核心在于创造一种警觉,这种警觉激发了学生在对话、共同活动以及知识共建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在这种教师角色中,教师不是袖手旁观地观察儿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是灵活地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激励与启发,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以此来促进儿童心智功能的发展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将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是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对于瑞吉欧教育模式,马拉古奇提出了一种相似的描述:“我们致力于寻找一种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儿童将发现成年人已经发现的事物。在这样一种情境中,教师能够将自己的判断和知识借给他们的学生。”[14]瑞吉欧教育认为学习引导发展,并且强调儿童“在成年人的指导下或者与其他更有能力的同龄人合作”参与问题解决时的潜能发展。[15]

四、华德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教师观的异同

在华德福与瑞吉欧教育模式中,教师拥有相似的目标,即做儿童的养育者、伙伴和人生的向导。他们强调教学环境的“审美性”与“舒适性”,强调教学工具的准备以及对儿童的尊重,同时,教师和家长的伙伴关系在两种教育模式中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然而,两种教育模式对儿童成长发展的看法不同,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认定也存在一定差异。

华德福教师通常在课堂中扮演一个表演性的角色,他注意教学活动中“学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华德福学校,教师同样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引д撸他们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共同体、关心自然、关心自我生活的世界。华德福教育环境的审美性令人愉悦,教师擅于激发儿童怀疑的自然天性,对于良知的信仰以及对于美好的热爱。在华德福早期教育阶段,教师显得更加谨慎、沉默,支持学生自由发展,但是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则变得更加具有说教性。在学前班中,教师努力使他们的教导微妙而隐性地支持学生自由发展,并且要注意到教室里发生的一切。[16]

瑞吉欧教师在参与学生学习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之间维持一种艺术的平衡,他们擅长倾听、观察与记录,他们以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为基础,作为儿童的资源和引导者而提供服务。瑞吉欧教师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儿童学习过程的记录者,帮助儿童记录和重现他们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显性而易察觉。瑞吉欧教师为学生提供方法论上的说明,以此来帮助学生寻找材料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要进入“学生群体之中”,有时要在“学生群体之外”保持一种警觉的观察状态。[17]

五、启示

文化人类学认为,每次文化接触的时刻,都可以视作是一次文化比较。与人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是人类学人文诉求的核心之一,其目的在于增加我们对自我的了解,比较法的一个目的就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18]。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于1944年说过:“人类学为人类提供了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能用更大的多样性来看待自己。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本文化就会呈现更多的异域性,因为它将和许多异文化放在一起来比较。”笔者开展此次比较研究,旨在“努力保持一种整体性视角,略过表面上的异同”[19],希望通过对华德福教育以及瑞吉欧教育教师观的探析,进一步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尤其是在教师角色定位、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两种优秀教育模式,着眼我国教育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我国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培训提供支持与指导。

华德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作为优秀的儿童教育模式,关注儿童内在成长需求与发展阶段特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引导儿童潜在能力的发展,把儿童置于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兼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家庭互动,教师素质提高等各方面因素,从教师观到教育行为,都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核心,以儿童发展为根本。我国在实施方案教学时,也应借鉴华德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提供的教师观与师生关系,关注儿童各阶段发展需求,通过师生互动,给予儿童自由探索、进行表达的机会。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儿童的探索世界,创设一种与儿童平等的、共同探讨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2][7][11]D Randoll,J Peters. Empirical Research on Waldorf Education[J].Educ Rev,2015(56):33-47.

[3][4][12][13][14]VM Hewett.Examining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1,29(2):95-100.

[5]谭友坤.从教师专业成长看瑞吉欧的教师角色理念[J].内江科技,2009,30(4):24-24.

[6]郭莉.瑞吉欧教育经验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7):127-129.

[8]Rudolf Steiner.Discussions with Teachers[M].Translated by Helen Fox,London: Rudolf Steiner Press,1967: 180-181.

[9]Henry Barnes.Learning that Grows with the Learner: An Introduction to Waldorf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9(2):52-54.

[10]Rudolf Steiner. The Roots of Education[M]. London: Rudolf Steiner Press, 1997.

[15]RS New. Reggio Emilia as Cultural Activity Theory in Practice[J].Theory Into Practice,2007,46(1):5-13.

篇9

关键词:比较;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体育教学形式已难以适应时展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从比较的视角出发,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本文对当前高校常见的几种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阐述了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高校体育常见教学模式比较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基础体育课模式、专项体育课模式和俱乐部教学模式。

基础体育课模式是指对学生进行自然分班,根据课表实施体育教学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传统性,教学目标落实在体育技术与技能教学中,并通过体育教学达到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目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自主选择权,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体育特长的发展。

专项体育课模式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进行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学生选好学习项目后,按照选定的项目进行分班,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并制订学习课表。专项体育课模式下,会出现选项不均衡现象,容易导致学生体育素质片面发展。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专长选择合适的俱乐部进行体育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也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师,上课时间灵活。俱乐部教学模式对教学条件的要求较高,教学成本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明显增加。

二、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俱乐部教学模式受欢迎的程度较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优势:

1.生本优势。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突出“以生为本”,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其自主选择体育学习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等。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体育俱乐部的教学课程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2.管理优势。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俱乐部的形式实施教学,在管理中采用俱乐部管理模式,因此,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将有助于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

3.资源优势。高校体育俱乐部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资源优势,俱乐部将配备优质的教师,大大加强了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二是俱乐部往往采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方式,引入社会办学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比较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也分为几种类型,下面从纵向比较分析俱乐部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

1.课内俱乐部模式。课内俱乐部模式立足于课堂,对传统体育课堂进行改革与优化,以俱乐部的模式实施体育教学。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学理念、组织形式、学习评价等。课内俱乐部模式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限制,课堂更加开放,使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但是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与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2.课外俱乐部模式。课外俱乐部模式目前主要作为体育课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体育教师为了拓展体育课堂,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而选择的。课外俱乐部模式主要按照体育学习项目运行,例如,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武术俱乐部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习内容多元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迎合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课外俱乐部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

3.内外结合俱乐部模式。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模式立足于大教育观,从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高度出发,不仅着力于课堂,也将教育的触角延伸至课外,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与管理,这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不仅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也重点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代表性,受到大多数高校的欢迎。

之,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成熟化发展进程,需要我们基于比较的视角,不断放大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势,构建成熟的、内外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具体实施,利弊分析

引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大学英语的教学趋势,因此,它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了相当一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本文从利弊两个方面探讨分级教学的特点以及实施情况,对今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学英语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在满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类似像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也使得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基础课程之一,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成了一项势在必行的教学举措,被广泛普遍的应用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并存的矛盾,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 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i+1理论。他认为, 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 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人, 用公式表示, 就是i+ 1, 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 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即i+ 2,则语言难度过高导致学习者理解不了;如果语言难度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即i+ 0, 这样就是太容易了, 导致学习者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可能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i+ 1理论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得, 而且特别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这也正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如果教师向学生输入的语言难度适中, 即i+ 1的水平, 学生就会在自信中减少情感因素的过滤层,更充分的消化语言知识。

二.分级教学的实施

在分级教学的前提是要科学的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班级,从而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一)具体实施方法。在英语分级教学的分班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通过对口语,听力,与笔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班编排,并在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学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以及学生本身的意愿对原有的编班进行一定的调整,采用浮动分级的教学方式。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语言天赋较好,又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将其编排为A班,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侧重提高其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更多的了解西方的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口语交际+文化交流”的模式,满足其专业领域内研究学习的需要。而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将其编排为B班,可以实行“基础英语+口语交际”模式,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而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策略欠缺,英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学生将其编排为C班,在教学中应实行“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从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人手,采用多练精讲的方法,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感,为其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好基础。

(二)课程编排。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应侧重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中国高考的应试教育制度,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只注重于英语“读,写”的学习,而忽略了英语“听,说”的训练。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对同级的水平相近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机会,并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适合学生的信息量,同时在教学中应侧重创设最接近真实情境的语言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在交互过程中完成问题的理解以及知识的应用。

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分级教学的主要优势

1.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级教学充分发挥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既照顾到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吃不饱”的问题,也解决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学习非常吃力,从而丧失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英语基础的个性差异,也没有贯彻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比之下,英语分级教学就满足了不同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进度、培养方式和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使不同层次的任课教师人尽其用。英语分级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够人尽其才。在分级教学的框架下英语任课教师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教学方法、针对本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上课时不必再为如何“头尾”兼顾而大伤脑筋,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上。对学生而言,虽然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最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但一定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资源都是最适合其本人提高的。从实践上讲,这种教学资源的分配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实施浮动的“升降级”制度是英语分级教学的一大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每个层次或班级的学生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成绩有明显提高的同学可以升级,同样成绩有下降的同学也有降级甚至重修的危险。这样既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差等生”,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等生”。这种竞争贯穿于英语分级教学的全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够使更多的学生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三)分级教学的主要劣势

1. 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降低,易产生负面情绪。通过作者的调查研究,初、中级班的学生特别是初级班的学生,由于一直以来英语成绩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想学好英语,而是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科学方法以及刻苦的学习精神,结果导致他们的英语自我效能感相对较低,对于能够学好英语并没有十分坚定的停 。同时,相比其他班级的同学,A班的同学具有优先报考四级的权利,这种情况往往会引起初级和中级班的同学的不满情绪。尽管这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学校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学习,然而这种不满的情绪势必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情。

2.缺乏榜样,不利于自主学习。对于C级班的同学而言,大多数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大家上课时都抱着赶着学,考试及格就可以的心理,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并且由于身边缺少英语优秀学生的带动。往往容易让他们失去努力的动力。很多C级班的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上英语课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和等级考试,课后除了完成必要的作业之外不会再用额外的时间进行英语学习。面对英语,他们往往内心迷茫而不知道从何下手,即使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也容易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坚持,最终导致半途而废。

3.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后,同一自然班的学生会被分在不同级别的英语班级,采用不同的英语教材,原来的自然班级被完全打乱,一个级别的英语教学班级,会存在好有几个不同专业,不同自然班的学生。这必然倒是各个院系对学生难以实施有效的统一管理,加大了教务管理部门在课程和考试安排,评卷,成绩登录,以及对任课老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难度。此外,由于A班和C班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而且教学内容和进度也有所不同,如何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期末考核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坚持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比较客观、科学、全面的考试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4.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A级班的学生反映,老师上课只是讲教材上的内容,和C级班的区别无非就是进度的快慢而已,这对于A级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而言,远远不能满足于他们的需要,A级班的学生英语基础好,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扩展和延伸,将授课的重点放在语言文化上和实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上,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A级班的授课老师,一旦教学效果不好,人们往往会更多地从任课教师身上找原因,这也给任课教师造成了极大的思想负担。而对于B级班的学生,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授课的重点应放在教材当中,但如果一味的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往往又会使他们觉得枯燥,面临这种教学上的矛盾,任课教师往往会也感到“吃力不讨好”或“有力无处使”,对授课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在授课过程中敷衍了事。这种状况与C级班学生的低落情绪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这就要求B级班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等方面。

结语:尽管分级教学在国外有很长的历史,在我国也实施多年,但其在具体的推广过程当中同样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首先,虽然分级教学理论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具体操作方面问尚未形成十分有效的体系和方法,针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学班型大的教育现状,要真正实施好分级教学并不容易。其次,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的层次不同,直接导致在校学生水平的不同,因此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分级教学模式便更加困难。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涉及方面较多,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等。在分级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作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应着手构建与分级动态教学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和评估体系。根据分级动态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水平考试题库。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11

【关键词】德式;美式;创新;比较

现今在我国,创新是一个高频词非常流行,企业家、政府官员等都在讲,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创新活动,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同时在国外,德国以工业4.0为契机开展创新,为实现产学研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美国以重塑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开展智能化创新,特别侧重工业互联网领域。这两种创新方式各自的特性及共性都值得我们借鉴,分析如下:

一、德式创新的特性

1.根本性的技术转化创新。

德国以根本性的技术转化创新为显著特点,特别是将技术创新运用于工业领域,并发展到商业领域,进而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增长,把创新变成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不单单是局限于暂时领先的新技术本身。

2.融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德国在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还力求将新的创新和技术融入传统工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功能创新注入传统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和修正,达到让传统和新兴这两个产业相互融合的结果。

3.把企业创新放在中心地位。

德国的创新体系中,处于中心的是企业创新,在世界机械制造行业排名中,排在前三位都是德国公司;德国商会、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特别服务,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职业培训,提供新产品市场规划等经济政策咨询服务。

4.建立广泛实用的科研院室。

德国的科研院所覆盖网络非常完善,很多的中小企业都建立先进的实验室, 配备高素质的科研人员, 高额的科研经费等,获得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更新理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展创新反馈,使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需要相符合。

5.独特双元职业教育和培训。

德国的创新体系有赖于其独特的教育体制, 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开展独特的“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身份是双元,不仅是企业员工同时也是学校学生。企业坚持培训员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职业能力,促进生产效率而创新,保持竞争能力。

二、美式创新的特性

1.突破性的创造发明创新。

创造发明作为美国首要的竞争力,即突破性的创新,我们都已感受到了美国每一次突破创新带来的社会体验改变。美国政府提出的竞争力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突破式的改变,美国在这种技术发明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互联网,卫星转播,全球定位,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等发明都来自美国。

2.孤立的产业技术创新。

因为美国传统工业没有成足的发展,他们也没有将发明优势和传统的制造业相融合,导致美国没有具有凝聚力的制造业,而只有单独孤立的技术。同时,美国这样的先进经济体已从减少制造业转向纯服务型经济,在转向服务业经济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失去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3.基础创新占中心地位。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已前移至基础研究,以占领世界科学前沿的制高点。美国政府认为:基础研究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因此,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特别面向材料、生命、数学等基础领域,资助重点主要为:信息、能源、气候、安全等方向。

4.完善的资本市场激励。

美国对创新的保护、激励、退出制度是无人能及,不仅拥有世界上最成熟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场所――纳斯达克证交所,一直被他国模仿从未被超越,实现创新背后的资本完整的从进入到退出的路径,不仅可以让创新成果获得变现的通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退出机制把创新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5.推行启发式基础教育。

美国的教育模式是启发式的,学校加强数学与科学等基础教育,在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考试中小学里,学校的责任只是不断挖掘孩子的潜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大胆尝试、实践动手,每个年轻人的创意有可能造就新的产业领军人物。

三、德美创新的共性

1.国家政府支持。

两国的每届政府都很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积极建设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服务体系,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出台一系列战略规划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将建立更多创新公司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措施。

2.健全法律保障。

德国激励和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主要法规有《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科学自由法》《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等;美国防止“市场失灵”出台相关法案,包括《促进创新的竞争力法案》《提高美国竞争力的行动计划》《知识产权实施联合战略计划》等。

3.产学科研协同。

通过大幅增加科研经费、新建一批科研机构,建立多层次、配套齐全的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机构。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公共科研体系,包括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相关研究院等等。

四、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将自我奋斗的美国国民性格和专注执着的德国国民性格相结合,把美式的创造发明和德式的技术转化创新相结合,运用到传统工业领域。通过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尊重个性发挥,激励人们大胆突破,赋予他们创新的思维和实践动力。通过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保护手段,减免税收,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实现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史世伟.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J].德国研究,2009(1)

[2]李楠.国家创新体系与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2(1)

篇12

【关键词】去中心化 虚拟货币 比较分析 演进 莱特币 PPC XPM

一、去中心化虚拟货币

去中心化虚拟货币诞生在2008年,其中的代表性货币是比特币。它的发行是通过一个彼此连接的比特币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完成的。通过工作量证明算法自动调整向网络中释放比特币。参与网络的每个节点可以使用自己的CPU处理能力进行运算并获取比特币[3]。每一个比特币的获取都将需要一定的成本,同时背后的密码规则保证了它的真实完整和唯一。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会被广播到比特币网络中,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会对这笔交易进行散列算法的验证,验证通过后将被记入到区块中然后进一步在网络中传播,这种基于P2P和全网参与计算认证的方式导致没有任何政府和机构可以实现对其流通的控制,它的流通只受算法控制。

二、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的种类

在比特币诞生以后,一批基于同样去中心化思想的虚拟货币借助于互联网开源社区的帮助下纷纷涌现。它们在算法各有特点,并实现了一定的优化。[5]

(一)莱特币(Litecoin)

Litecoin(LTC)是目前除比特币以外市场价值最高,交易最活跃的一种虚拟货币。不同于比特币使用的SHA256挖矿算法,LTC采用Scrypt算法。这种算法有较快的块生成时间,并能更快确认真伪,比特币的交易验证的时间平均在10分钟以上,大多数交易网站验证需要1个小时。而LTC交易确认平均为2.5分钟。另外Ltc的总数量也是BTC的四倍,总数为8400万枚。此外,在比特币挖矿软件技术已经从CPU到GPU到现在正式进入FPGA(现场可编程阵列)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时代。而相对于比特币,LTC的算法则仍然非常适合GPU挖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矿工的现有挖矿设备的投资。[6]

(二)PPCoin(PPC)

PPCoin(PPC)由Sunny King于2012年8月19日,其在货币生成上采用了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和股权证明(proof-of-stake)的混合模式,并引入币龄的概念。

(三)工作量证明算法SHA256

SHA256是一种从输入得到输出非常容易,但从输出反推出输入极其困难的函数。反推输入的方法除了穷举所有可能输入之外,别无他法。比特币货币生成采用的就是基于SHA256的工作量证明算法,交易数据外加一个随机数(nonce),然后在其前面附加大量的“0”,以此作为区块信息发送出去,接受者的验证可以迅速使用nonce得到函数散列值。然而对于攻击者而言如果想反推出这个nonce则近乎不可能。

(四)51%算力攻击

去中心化货币发行依赖于网络中大多数节点的确认信息。如果参与的网络节点有限,攻击者通过某种手段控制了网络中多数节点(比如51%)的运算力,使受控网络生成块的速度超过网络剩余部分的总和,就可以生成一个块链接分叉,并使其长度超过主环链,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将开始把新的分叉视作合法块链接(尽管衍生51%攻击成功可能性是一个随机漫步理论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就可以自行对区块信息进行确认,从而可以篡改交易记录实现多重支付或将别人的货币据为己有。除了货币发行初期易遭受51%算力攻击外,当货币生成算法的难度因子提高过大,导致运算成本增加过度和大量“矿工”退出,只有少数矿工控制着绝大多数比特币的挖掘运算,这种情况下51%算力攻击的可能性也会提高。为此,Sunny King提出了下文详述的股权证明算法。

(五)股权证明(proof-of-stake)

与工作量证明算法不同,股权证明并不要求持有人进行大量运算来证明自己,而是要求持有人明确表达自己对一定量货币的拥有权。对于PPC来说,当一个新的股权证明区块被挖掘出来后,矿工需要构建一笔股权交易,将一部分货币外加一点(算法预设好的)奖励货币发送给自己。随后SHA256算法开始工作,根据上述交易信息,一些特定的固定数据,以及币龄作为输入被用于散列运算。运算的难度因子与货币年龄成反比例关系。即决定因素是他已经拥有的货币数量,和进行股权交易后的时长。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拥有了1%的货币或者说股权(stake),那么你最多可以挖掘的新增货币的上限也为1%。这种算法不通过提高运算复杂度来控制货币生成数量,而是通过股权交易这种经济行为来实现这种控制。

(六)币龄(coin age)

在PPCoin中,币龄被定义为交易输入大小和它交易存在时间的乘积,作为生成新的PPCoin区块算法的输入。币龄越大,输出PPcoin概率越大,直到找到有效的区块时则复位为零。[7] [8]

总结来看PPC因为使用了股权证明算法,与Bitcoin相比具有4个方面的改进:

*以股权证明鼓励人们持有货币而非用于投机;

*获取股权所需的成本远大于获取运算力的成本,有效减少了51%攻击的可能性;

*股权证明算法不以提高工作量证明难度为基础,减少了运算所需能源的消耗。

*PPC不预设货币生成上限,理论上可以供应无限多的货币(尽管当前设置了20亿的上限但理论上可以改变),这有助解决货币供给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此外股权证明算法设计为每年提高1%的货币供应量且可调整,这将是非常温和和良性的通胀率。

(七)素数币(PrimeCoin)

素数币是一种建立在比特币架构基础上的数字货币,它运用一种独特的“科学计算证明”机制取代比特币的“散列工作量证明”机制,通过计算去发掘由大量质数组成的质数链,质数币被作为矿工在挖矿过程中发现质数的奖励。素数币并非将工作量证明完全去掉,而是试图让工作量证明变得更有意义。它没有使用SHA256计算,但是要求矿工们寻找长的由素数构成的“Cunningham链”和双向双链(Bi-twin chains)。同样是通过能源密集型的计算挖矿,但素数币试图给现实世界带来实用的价值,而不是电力算力的无谓消耗。比如素数币被用于“Folding@home”项目,该项目由斯坦福大学教授Vijay Pande开发,借助于素数币发掘的运算来分析蛋白质自我折叠问题,这个项目可能帮助研究者发现治疗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以及多种癌症。[9] [10]

此外还有一些较典型的虚拟货币,比如Freicoin在算法中引入囤积税概念,以抑制人们持有货币,鼓励交易与流通。而Namecoin的特点在于除了本身是一种货币外,还可以被赋予其他功能,如注册域名。Ripple是一种比比特币更激进的虚拟货币,Ripple网络自动进行汇率换算,用户可以用任何一种类型的货币向他人支付另外任何一种类型的货币,从而实现所有货币的全网流通。[11]此外还有很多基于类似算法的虚拟货币,比如Devcoin(DVC)、Terracoin(TRC)、Ixcoin(IXC)、NovaCoin(NVC)等等。甚至我国也有了基于类似算法的国产虚拟货币比如CHNcoin(CNC)。

三、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的总结比较

下表为各种典型虚拟货币特点比较汇总[13]:

四、演进趋势分析

目前的虚拟货币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新的种类不断出现,各种创新和改进层出不穷,对其演进趋势总结如下:

第一,基于去中心化和P2P的原则仍是根本基础,无论算法和应用如何改进创新,这一基础原则不会改变。

第二,发行和认证算法逐渐摒弃工作量证明算法,衍生出Scrypts算法、质数算法和股权证明算法等,其实质是对工作量证明算法的低效率和算力浪费的改进。这也会是将来虚拟货币算法改进的必然趋势。工作量证明算法将会被更具实际意义和更具效率的算法所取代。

第三,货币发行上限将不再固定。预设发行上限曾经是比特币用以消除通胀的核心手段,但人们逐渐意识到这将诱使人们持币坐等升值的投机心理。许多货币提高了发行上限以增加货币供应,但并非最终解决之道。而像PPC那样容忍一定程度的可控的良性通胀,同时发行上限甚至发行速度和难度因子可由算法参数化调整,以鼓励流通和增加持币成本,这种实现方式比较适应实际经济规律,必将是未来的方向。

第四,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未来货币”,理应承担更多的功能,比如如何适应利率形成、保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发展和商品流通、保证货币供给弹性等。这需要进一步的算法改进和理论创新。目前Ripple正在研究的全网汇率形成和货币兑换技术即属于这方面的尝试。

第五,市场占有率和人们的信心对哪种货币将成为未来主导货币也将起重要作用。

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是人类第一次从技术角度实现的流通支付工具,它的创生和每一步发展都将对未来的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北京晚报.《疯狂比特币未来能买房子》.2013.5.

[2]中国企业家网.《比特币的社会实验:活在未来》.2013.5.

[3]Satoshi Nakamoto.《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2008.10.

[4]洪署宁.《比特币:一种新型货币对金融体系的挑战》.《支付创新》.2011(10).

[5]巴比特() Daniel (翻译:比特人潇湘夜雨).《米塞斯圈:山寨币的症结所在》.2013.8.

[6].cn.知耿《密码学货币一览》.2013.5.

[7]Bitcoin Magazine VITALIK BUTERIN 《What Proof of Stake Is And Why It Matters》,2013.8.

[8]Geek Park.《防贬值抑通胀低能耗-PPCoin能超越Bitcoin 吗?》2013.4.

[9]Make Tech Easier Miguel Leiva-Gomez《4 Popular Bitcoin Alternatives and How They Compare to Bitcoin》2013.7.

[10]MIT Technology Review 《Bitcoin Isn't the Only Cryptocurrency in Town》2013.4.

[11]虎嗅网.悟网不欢.《Ripple,比比特币更激进的虚拟货币幽灵》2013.4.

篇13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舞弊 国际比较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舞弊的分析

(一)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舞弊的影响首先,股权结构对会计舞弊的影响。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的性质。该结构也体现了不同股权拥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决定了企业在决策与经营方面的行为方式。股权结构从各股东持股量可分为股权高度集中型、股权高度分散型、股权适度分散型。股权高度集中型,表现为公司拥有一个绝对控股股东,该股东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并能够绝对控制公司运作,一般要求拥有股份在50%以上。在这种类型的股权结构下,股东的行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取得绝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具有很高的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是由控股股东本人直接担任或者直接指派,使得企业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形成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中小股东由于所持股份较少,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产生了“搭便车”的行为。这样大股东的行为就完全不会受到其他股东的有利约束和制衡,就会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干预,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内部私人利益,甚至不惜进行舞弊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股权高度分散型,表现为企业相当数量的股东的持股数量相近,但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比例不超过30%,其作用很有限。这种股权结构可以避免第一种股权结构下形成的股东行为的两极化,遏制个别大股东与人之间的合谋。但也有弊端,表现在大多数股东没有意愿或积极性去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更不可能参与公司治理,这进一步导致了公司内部治理和控制失效,即形成“强管理人、弱股东”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管理者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会计舞弊侵害股东的利益。相对于前两种股权结构,股权适度分散型应该是较为合理的结构类型。在该类型的股权结构下,既有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又没有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东,有的只是几个持股数量相当的大股东。这类型结构解决了在股东之间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的问题,避免了前两种结构下股东行为的非理性,对于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总体上较为有利,可以有效的防范会计舞弊的发生。其次,董事会对会计舞弊的影响。法玛等人的理论认为,董事会要能有效地监控管理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其减少“两权分离”所致成本的功能,具备内、外部董事的成员结构非常重要。因为作为内部董事的高层管理者可能认为,合谋骗取和剥夺证券持有者的财富比竞争要好,因此外部董事的介入,会降低这种合谋安排的可能性。外部董事不会与经营者串通,侵害剩余要求者的利益。一般来讲,较高比例的外部董事能够减少公司会计舞弊的可能性。1996年,Beasley的有关“董事会构成与财务报表欺诈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无欺诈行为公司的外部董事比例明显高于有欺诈行为的公司;董事会的内、外部成员结构而非审计委员会在减少财务报表欺诈中发挥较大作用;随着外部董事持有公司股份数的增加、任职期限的延长以及在其他公司兼职数的减少,公司发生财务报表欺诈的可能性也减少。最后,监事会对会计舞弊的影响。在二元制公司治理模式下,除设立董事会外,还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是公司中专门从事监督的机构,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其损害公司的利益。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大会负责,其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检查公司的业务、财务及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核查提交给股东大会的资料,因此,健全的监事会能够减少董事会和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行为。

(二)外部治理结构对会计舞弊的影响 (1)控制权市场对会计舞弊的影响。控制权市场又称为“接管市场”,是通过收集股权或投票权取得对企业的控制,达到接管和更换不良管理层的目的。法玛和詹森(Fama&Jenson)认为,作为控制权市场发挥作用的中间市场――股票市场,提供了外部监督手段,因为股价的高低可以反映管理者决策效率含义。低股价会对管理者施加压力使其改变行为方式,并忠于股东的利益;当这些机制不足以控制问题时,接管成为这一问题解决的外部控制手段。对于接管市场的作用机理裴武威阐述为:当某公司因管理不良导致业绩和形象恶化时,股东会抛售或寻机转让公司股票,股价会下跌,这时会有新的投资者通过收购公司股票或收集其他股东的权来接管公司的控制权,并调整原有董事会和经理层,整顿公司业务。此时,即使没有显性的激励合同代替持续的外部接管威胁,也会迫使管理层勤勉工作。概言之,公司控制权市场存在的潜在威胁成为悬于经理人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促使经理人自我约束,能够对会计舞弊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2)经理人市场对会计舞弊的影响。法玛(1980)认为,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量其将来的市场价值(收入)。这种来自经理市场的约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对经理以及其他高层经理的经营行为的最强的行为约束,是降低现代公司的成本和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经理市场的实质就是企业家的竞争选聘机制,从管理者的角度看,经理人市场的竞争就是对管理位置的争夺,这种竞争压力会使在职经理为公司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尤金・法玛(1980)认为,经理市场的竞争机制是约束企业家行为的最好的机制。因此,有效的经理市场可以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3)审计市场对会计舞弊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存在基本功能就在于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查错防弊”,并因此而取得报酬。197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当时管理当局舞弊欺诈行为盛行的状况,了SAS NO.16“独立审计人员检查错误及不正当行为的职责”和SAS NO.17“客户的非法行为”,指出注册会计师有检查对财务报告有重要影响的错误的责任。1988年又颁布了SAS No.53、SAS NO.54,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责任,1997年AICPA的SAS No.82“财务报告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再次确认了会计职业界有发现舞弊的职责。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已经成为治理会计舞弊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外部监控机制,其效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会计舞弊治理的成效。(4)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的影响。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已为理论界从多个角度加以验证。会计行为主体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模式必然取决与该项行为所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而某项行为的经济后果又受当时的制度安排所决定。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为设计的约束,用于界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在制度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已经成为调节个人与社会,秩序与自由,权威与服从三大矛盾的准则。因此,必须将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置于法律制度的约束下进行考察。对于会计舞弊行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所带来的强制惩罚机制将大幅增加其行为成本,从而改变其行为决策。

二、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会计舞弊的特征分析

(一)英美模式下会计舞弊的特征(1)扭曲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使管理层误入歧途,促使会计舞弊的不断发生。在经营者的激励方面,英美国家实行的是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1990年以来,股票期权已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主要报酬方式,并不断拉大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报酬差距。股票期权在有效解决委托问题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管理层在经营的外部环境恶化、实际经营业绩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以及预测分析师盈利预期的巨大影响压力下,上市公司为了私利用会计舞弊来迎合盈利预期。1998年以来SEC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书中,迎合盈利预期已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直接动机,它使得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分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滋生“报喜不报忧”的氛围,采取会计舞弊哄抬股价,以此来获得高额的报酬。(2)形同虚设的独立董事督导模式未能有效的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美国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几乎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但独立性以及信息不对称制约着独立董事制度的效率和效果。在独立性方面,由于独立董事的提名权不受限制以及其报酬由上市公司支付,使得高管层完全可以将符合任职条件的内部人安插在董事会,再加上独立董事不甘冒失去丰厚津贴的风险,使独立董事不会也不敢对高层管理者提出批评。在信息方面,由于不参与日常的经营管理,独立董事掌握的信息,不论是数量与质量还是时机,均不及高管人员,对高管人员的监督质量可想而知。此外,美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多为社会名流,但名流难以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在上述情况下,期望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重大事务和财务报告明察秋毫,切实承担起监督高管人员的职责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形同虚设的独立董事督导模式不能起到防范高层管理者会计舞弊行为的作用。(3)公共会计界职业定位紊乱,中心偏离审计业务,使得防止会计舞弊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为了保证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有来自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监控、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公共会计师审计的监督。但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俨然已从传统的审计活动“扩张”到审计与非审计并举,注册会计师十分“热衷”于协助企业进行管理控制、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从事了诸多类似的非审计业务,甚至导致非审计服务的收入超过了审计服务的收入。现实表明,一旦注册会计师参与提供非审计服务,则其利益将很可能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由此导致独立性的丧失。而独立性丧失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丧失了对企业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是否可靠进行客观签证的功效,从而助长了会计舞弊的涌现。安然舞弊事件就证实了这一点,由于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非审计服务收入超过其审计收入,独立性的丧失导致了安然公司购买审计意见和安达信出售审计意见的行为。可见,不加限制的允许注册会计师为客户同时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是造成独立审计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日德模式下会计舞弊的特征与英美模式相比,德日的公司治理模式,其资本来源比较集中,公司控制权由大股东、银行、创业家族和经理人员联合控制,会计目标是随时提供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公司一般都主要依靠内部治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往往不受重视,公司治理尤其是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的依赖较少,会计的独立性较低。在此模式下会计舞弊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经理人员为完成合约任务,履行受托责任,以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所进行的会计舞弊;另一方面表现为作为公司内部各大股东各方利益整合的对利润均饰偏好下的会计舞弊。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舞弊的表现形态

(一)会计舞弊行为表现为很强的“管制诱导”性我国的证券发行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对上市公司的额度及总量加以控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公司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十分低廉,能否取得上市资格实际上意味着能否取得近乎无偿的向社会公众筹资的权利,因此,对上市资格的争夺成为一种“理性”的行为。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对股票的发行上市、发行定价、上市后的配股资格、ST、PT或摘牌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这些规定都以公司的财务指标为依据,财务指标的设置过于简单与刚性,给管理当局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进行会计舞弊提供了便利。陈汉文等(2001)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实现情况分析后发现,公司盈利预测的变化与政策的变化惊人的一致;齐大庆等(1998)、陆建桥(1998)、王安武等(1999)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二)地方政府影响会计舞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占主导地位,地方政府是主要的控股股东,而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经济指标与政府官员的升迁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地方政府之间的攀比现象也很严重,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很容易参与会计舞弊的行为当中。如为了使本地区有更多的企业上市,许多地方政府甚至直接参与企业包装和舞弊,成为企业会计舞弊的怂恿和庇护者。国有企业由于仍然是政府有关部门掌管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务任免和升迁,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又与这些部门的政府官员的业绩相联系,因此,这些政府机构对国有企业的会计舞弊的影响就更为严重。政府还向企业承诺各种特殊税收优惠,配合会计舞弊行为,使会计舞弊行为畅通无阻。

(三)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谋进行会计舞弊由于“内部人控制”使得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委托人已经成为被审计对象一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原本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实际上已演化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委托“人”,这在实质上便形成了一种独立性安排的制度陷阱。客户管理当局掌握着审计人员的选择权,可以以中断聘约来威胁会计师事务所。另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过小、审计市场集中度过低、审计市场的划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和会计师事务所挂靠管理体制的残余影响,使审计市场结构不合理。这更进一步加强了审计人员对客户管理当局的经济依赖性,加上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下的审计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迎合被审计单位会计舞弊的合谋行为会时有发生。

篇14

    处于世纪之交的比较体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商业化、科学化、产业化 、法制化、职业化、国际化等趋势的不断加强,向比较体育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主题。一方面,学者们开 始试图去解释或说明各种调查资料,揭示各国体育异同的原因及规律,这样就形成了从政治、经济、地理、文 化、教育、哲学信念、宗教等多种角度,我国学者吴文忠、黄震、熊斗寅、任海等人的研究范畴及国际比较体 育学会会刊登载的一些论文都反映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现代体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有着深刻的 内在联系,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迭起,都为现代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因 此,研究并把握比较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将有助于迎接世纪性的挑战。

    1 拓宽研究范围及领域 深入研究层次

    比较体育之所以能从比较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由于体育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只属于 教育范畴,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探求其内涵将来自如下两种动因:一是21世纪体育的超前发展,国际化趋 势的不断加强,趋于整合的研究主线将成为主体。二是人类对体育全新发展的认识,要求比较体育在把握现代 体育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其研究范围看,21世纪比较体育将从4 个方面不断拓宽:其一,将走 出以往以单一国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转向以世界和以国家为对象的两个基本范围。学者们有的注重跨国研究 ,有的注重国别研究,还有的将从总括角度进行世界性体育比较研究。其二,研究范围以注重体育发达国家转 向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两个基本围度,并将不断加重对发展中国家体育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无论 在国家与人口数量上,还是地理面积和资源上,都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的发展,将对世界体育的发展局势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关系到人类素质发展的未来。其三,一国之内的不同区域的体育比较研究将被倡导, 由于体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向日益加深,一国内不同区域体育发展差异将日益加大,区域研究以及区域间的比较 研究将成为另一重点。其四,研究范围将突破体育的可比性界限,不仅要研究竞技运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娱乐冒险和保健康复等各种体育现象,同时还要研究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 、传统习俗、宗教习惯、地理条件、生活方式、人种特征、心理因素等制约体育运动的各种社会背景,从不同 的发展水平来探讨、揭示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规律。

    从其研究领域看,未来的比较体育研究将呈现出以各国需要与人类体育共同问题两个中心并举的趋向。除 对各种体育问题及各级各类体育加强研究外,将侧重于体育与人类发展、体育与经济、体育规划、全民健身等 方面的研究。体育发展研究将成为热点,并形成支撑整个体育研究的主体。体育发展不再仅是单纯对发展中国 家体育历史和现状的描述,而是在新的角度上再生体育与发展这一概念的新内涵,并以人类发展的新指标来重 新赋于体育与发展的内容,从而深入研究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其研究层次上看,比较体育在研究层次上将日益呈现提高趋向。首先从对各国体育的一般介绍和表层描 述性比较,提升到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尤为注重从世界体育发展及体育的整体发展上进行研究,力图从比较分 析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其次,比较体育也将走出纯宏观和纯微观的研究,而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世界 文化频繁交往的今天,单向到双向,纵向到横向,平面到立体的比较已成为必然,同时更多的在追求探索比较 体育研究的界限及运用比较的程度(量和质)上。再次,是从注重内部效果转向注重体育的认知效果和社会功 效,从寻找体育的相似点或不同点,更多地向评价或肯定某些现象或理论的方面转移。

    2 注重行动研究 加强研究的应用性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指实践者、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者在内的“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实践中的问 题。它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随着人们对人和组织的体育行为不断改革要求的呼声与之结合的越来越密 切,20世纪以来,比较体育理论研究在不断发展,但许多学者指出,21世纪比较体育将强化行动研究的目的性 和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即便是理论研究也会以特定的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比较体育在加强行动研究的目的性的同时将作用于体育决策和体育改革。这种作用将日益增强,并将在21 世纪大显身手。在某种程度上比较体育推动了90年代的全民健身运动,在未来的世纪中这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 加强,而且随着各国对比较体育研究作用的认识加深和比较体育研究应用性加强,这种作用将从间接性逐步转 向直接性,进而使比较体育转向参与具体目标的研究,从探讨一般规律的研究到把对发展规律研究与具体的发 展策略研究结合起来,以此达到推动体育的改革,进而发展为服务于体育的决策功效。

    研究目的向实践转移。由于体育实践的诸多变化促使比较体育要加强研究目的的针对性应用性。一方面, 从单一的借入或借出向“双向”的既借入又借出的模式转变;另一方面,研究的目的直接为构建一种既服从于 体育发展趋势又与具体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模式服务,使体育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示出强劲的生命 力。

    面对21世纪各国体育效益的研究日渐突出,必然会导致对比较体育预测功能的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也就是 说今后体育的预测功能得以加强。随着比较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特别是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系统化自 然会使预测功能日益明显化。这种预测将通过各种体育作用因素的分析研究到实践的总体把握,对体育的发展 趋势做出相应的预测,以推动国家和地区体育发展战略及其规划的制定,从而促进体育的发展。

    3 加强综合研究 构建学科体系

    就目前而言,比较体育尚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国际比较体育学会是一个尚待完善的组织,研究方法也 在完善之中,在经过7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的介入,80年代的调整和90年代以来新的研究模式的再次兴起,比较 体育研究方法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在吸收各种原有的方法,在继续向多样化、科学化发展的 基础上,趋于综合,即达到本学科在构建理性框架前提下,利用边缘学科知识,对体育现象进行多视角、多层 次的研究。

    学科体系多样综合。70年代以来,各种社会科学方法纷纷被引用到比较体育研究方法论体系,这就彻底打 破了历史描述、因素分析的原有格局,并兴起了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纵向综合比较法、区域研究法、 问题研究法、假设验证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等十几种研究方法,使比较体育日趋多样化。与二战前后相比,研 究方法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也产生了质的转变。新方法不再成为对旧方式的替代,而且提供了从不同方面 观察、研究、分析、阐述特定体育问题的方式,这对全面认识体育问题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科体系的理性综合。这种综合不是各种方法的简单结合,而是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工合作,相 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有机整合。起初,这些方法是相对立的,如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 法,但在科学的综合使用下,则能成为一种互动着的作用体并从不同的方面深刻地揭示体育若干问题的重要手 段,成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使比较体育成为对体育规律达到理性把握下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多样化的 统一,就是学科的内在规律在发展过程定阶段的必然反映。这一反映告诉我们:不能只求对事物认识的局 部性阶段性结论的表述,而应探求事物发展过程的全部内涵。比较体育学科的发展表明,外学科方法的引进导 致本学科方法的多样化,而学科内形成自身的方法论时,则意味着学科重大转型的开始;由此我们坚信,21世 纪将迎来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重大转折并自成体系飞速发展。

    4 规范研究模式 加强理念完善

    70年代以来比较体育的研究者受到学科规范化问题的困扰,他们为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由于对学 科认识水平以及现代体育实践水平所限,未能有较大突破。伴随21世纪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对比较体育的研究 会提出更高的水平要求,规范研究模式,加强理念完善将成为首要问题被列入学科发展重点。

    建立科学的学科分析框架,这一点进入21世纪将会更加突出。届时,学科中现有的各种理论不会消失,而 且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并日益呈现多元化,但是这些理论都必须服从于理性原则的指导,使各种不同作 用、不同发展方向分析框架构建成具有同一作用方向的,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系统分析模式体系并使其产 生积极的互动作用。

    21世纪的比较体育将致力于解决目前因缺乏标准的研究系统而造成的研究无序、定义不明、概念混乱的状 况,这也是规范研究模式的重要内容。比较体育研究具有跨文化、跨国别,跨学科的特征,如果不对研究系统 进行统一化、规范化,每位学者都自成系统,那么就很难有学术性和科学性,就很难开展学术交流,更谈不上 进行任何国际比较研究了。因此,比较体育应建立或把握科学的研究程序,使比较体育研究的基本过程或程序 形成研究模式的具体化、理性化、规范化,这也是21世纪比较体育走向的一种必然。

    5 研究时空尺度放大 国际化趋势明显

    随着国际体育组织的不断完善,国际交流是学科自身存在的与生俱来的发展特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学科的分化、综合、交叉、借鉴已成为必然趋势。21世纪将是体育进一步国际化的世纪,它将给比 较体育带来一系列的广泛课题。

    上述动因的合力将推动比较体育研究体系趋向国际化,这一点已被世界绝大多数比较体育学者所承认和赞 同,并且在他们的专着中得到体现。例如美国学者布鲁斯·L ·贝内特等人编写的《比较体育》一书中就选择 了35个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的体育进行比较研究;法国学者皮埃尔,塞尤林 所着的《世界体育运动》一书中有关于42个国家体育现状的章节;台湾学者吴文忠所着的《比较体育》一书中 选取了62个国家和地区的材料。由此看来对不同国家、地区体育进行跨国度、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将成为比 较体育学科研究的主体。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将成为强劲的发展趋向,因为它既是比较体育走向一体化的重要步 骤,又是在实现多样化之中寻求共同利益目标的重要机会。合作研究还将是克服目前比较体育研究中狭隘的、 自以为是的、目光短浅的研究的最重要措施,而且能把世界带入课堂,使远距离教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更为深 入。

    国际间合作研究会加速国际体育的交流,并使这种交流在21世纪广泛开展,如各国体育人员之间的大交流 ,包括互访、留学、讲学等。体育学术方面的交流包括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举办国际性研讨会等,体育课程 、教材、研究资料的交流,参与国际间体育培训工作,研究国际体育的关系和功能等。使人们透过各国体育纷 繁现象的表面,站在时代最先进的科学高峰来观察我们的体育现实。它是一种全球性胸怀和眼光,一种世界体 育的历史观,它要求打破单项、平面思维,发展双向、立体思维。这种时空尺度放大,历史和辩证法统一的宏 观研究,意味着我们从体育的发展和运动中,从它多层次、多结构、整体及具体的联系和中介中加以科学地把 握。

    综上所述,比较体育自身的产生和发展,使它具有动态性。今天的体育是昨天体育的发展,而明天的体育 又是今天体育的发展和延续。这就要求我们从宏观系统角度出发,不仅研究世界各国体育的现状,还要掌握它 的历史,分析和预测它的未来。这样我们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获得“最优化”的体育发展方案。

    1 熊斗寅.熊斗寅体育文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7

    2 熊斗寅.比较体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比较体育.比较体育编写组.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5

    4 马宣建.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体育科学,1997.3

    5 王学风,等.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教育研究,1991.4

    6 杜祖贻,等.美国比较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研究,1994.1

    7 黎安琪着,徐辉译.国际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 杭州大学学报,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