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最突出地表现为问题集中、大量爆发,造成环境安全问题。城市环境安全出现风险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存条件。因此,对城市环境安全度的研究势在必行,建立环境污染安全评价分析体系有助于确定环境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与安全隐患,确定城市环境安全度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在什么样的环境状态下可以安全生活。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危害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安全的分析,才可以对整个城市的环境安全状况更加清晰的了解,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城市环境的安全。
1 我国城市建设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
1.2 城市建设中的大气环境问题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
1.3 城市建设中的声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提升,汽车数量增加,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越来越多,而在这些电器中,在1米的距离内,电风扇的噪声为42~70分贝、电冰箱34~50分贝、电动剃须刀47~60分贝、洗衣机42~50分贝、抽油烟机70~90分贝。如果把电视机、音响等各种电器的声音混在一起,其噪声相当一台拖拉机的轰鸣。
1.4 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也引起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2 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应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使得水源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地面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达标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
2.2.1 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环境中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雨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2.2.2 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一般来说,城镇新建居民区都有完备的下水道系统,都实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区房屋破旧,多数没有下水系统,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污染治理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都需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2.2.3 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对自由市场、餐馆、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对建设工地卫生实行严格监督,对产生污染的路边小生意、洗车点或进行环境改造、或取缔。
2.2.4 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鉴于环卫部门职工向河道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粪的情况客观存在,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要求职工遵守规矩,教育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不守规矩、擅自污染环境的职工给与相应的处罚。
2.2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的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的,因此首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Ⅱ级标准,总悬浮颗粒日平均浓度达到国家Ⅲ级标准。
2.3 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有些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B (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 (A)。噪声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带来许多危害。因此对噪声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晓娜.关于城市改造中的绿化问题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5月.
作者简介:
焦琳禹,辽东学院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资源环境 自主创新 环保法制 环境治理
1.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1.1资源消耗现状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 国内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资源供需缺口持续增大, 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不断攀升。总体看, 我国多数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不足, 人均占有少; 大宗矿产禀赋不佳,开发利用成本高;国内后备资源不足,供应能力增长困难;重要矿产品特别是石油储备不足,难以应付突发事件,资源安全缺乏保障。
1.2环境问题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有代价的。能源开采和利用,直接影响环境。百分之八十的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多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百的土壤板结。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 3 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 100 亿元人民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怪病流行、气候变暖、台风热浪等环境问题势必成为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2.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创新能力不足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基础创新能力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现实的和长远的挑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状况,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总体落后,国人辛勤劳动却所得无几,一些出口企业甚至只能靠国家出口退税才能维持生存。
2.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根据我国宪法及自然资源法律的规定,所以自然资源均归国家及集团所有,但由于缺乏具体资源产权主体代表,在制度上没有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所在居民的义务从而导致各种所有者为争夺资源开发权益而不顾资源的持续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我国目前无论是资源的价格还是环境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从而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费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
2.3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考核监管体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资源环境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之处,甚至有些方面尚有缺失,导致环保部门执行能力不足。政府没有形成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在环保监管上, 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涉及很多部门, 为了顺利开展一个环保项目, 环保部往往需要与其他部委进行不断的协调,以期得到理解与合作。在资源环境审计上,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环境审计体系不健全、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存在对环境审计风险的降低与防范关注度不够等许多现实问题。
3.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战略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1)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模式;(2)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3)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型经济”,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型经济”转变;(4)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做到自主创新,总的来说,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完善实现、保护、支持、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提高职工的素质。1、需要尽可能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励和保护创新2、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技术、资本、资源条件,形成合理资源价格,加大成本压力,推动由低成本竞争转向高技术取胜,增强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3、完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增大研发投入4、加强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5、消除垄断和不合理保护,完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真正形成竞争压力,改进创新激励机制,给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3.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我们应努力明晰和强化资源所有者及其各级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积极稳妥地调整水、电、煤、天然气、油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要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也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另外还要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证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积极实施节能工程,构筑节能产业体系。要着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适当利用国外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3.4加强环保律制建设、逐步完善考核监管体制
要及时修订相关资源环境法律,为环保工作提供更完备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责任, 把环保问题的长期影响反映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环保监管上要有新的举措 ,以生态特点为主要依据划分管理区域;采用行政监管、市场监管、舆论监管在内的综合监管手段;要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监督。对环境审计于生态建设的有效监督作用要有足够认识, 制定完善环境审计实务提供统一而强有力的审计执业标准。配合,加强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规范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为宏观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完整的信息,减少决策风险。
参考文献:
[1]任勇.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演进[J].环境保护, 2007 , 383.(11A)
[2]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 年1 月第34 卷第1 期
[3]银温泉,刘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路: 和平发展的中国[J].新世界出版社,2006 , 1.
[4] 方行明.中国“资源欠账”问题辨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四期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图形变换 问题解决 案例分析
在知识发展过程中,教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最常见的途径,为使教学成为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总结经验,寻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频繁出现的“图形变换”的试题,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龙岩初中教育的进步,时代提出了图形研究的方向:由过去的静态图形向现在的动态图形的转变,改变以往学习图形的方式,学习更有用的数学,充分发挥数学基础学科的作用,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要用到变换的方法.图形变换就是几何图形在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的运动.运用图形变换将分散的点、线段、角等已知图形转移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使分散的条件都集中在某个基本图形中,建立起某种数量关系,进而使问题得以转化解决.
一、图形变换型问题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图形变换的问题学生早有接触,但是经过问题同属一类专题复习训练后,老师和学生仍然存在很大的困惑,题目千变万化,学生难以突破,原因何在?
教师对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理解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只停留在图形变换的定义,性质及简单的图形变换的作图或图形的欣赏层面上.图形变换包含两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这一点为许多教师所忽视.若老师缺乏对图形变换的深入研究,则一批学习尖子对这块知识的思想方法会是一块空白,导致在实践中看不到学生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能力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图形变换问题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数学阴影.
学生对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理解的差异: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学习效果也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的梯度较大,导致不同层面的学生理解和应用层次差异明显,有些学生对基本的定义理解很吃力,但有部分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原有扎实的空间与图形论证功底的前提下,很快地实现了图形变换思想方法的突破,具备解决图形变换的综合题的能力.
二、图形变换型问题的解决途径
初中数学里讨论的图形变换包含全等变换和相似变换.全等变换主要有平移、翻折、旋转.相似变换主要研究位似.图形变换型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分析运动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量,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问题:(1)求ABC的面积;
(2)求矩形DEFG的边DE与EF的长;
(3)若矩形DEFG从点B出发,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12)秒,矩形DEFG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解决途径分析:
(1)夯实平移变换的基础理论:
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的性质:
①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②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③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分析运动的本质:
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与问题中全等的矩形,最好纸质透明(以便在平移的实验过程中观察),随后让学生自行操作,或同伴合作操作,按题目的要求进行平移,注意观察在平移过程中矩形与ABC重叠的图形形状的变化,分析平移的运动本质:在12秒的运动时间里矩形向左平移了12个单位,G点从B点开始向终点A停止;平移过程中重叠的图形依次为五边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
⑶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量,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②难点分析:在x轴上有6个点,共15条线段,将这15条线段的长度一一落实.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了这个模型.从而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排除了心理障碍.在弄清这些线段的前提下,再探究相应线段上的高,可以用三角函数或相似形处理,因此得到了计算各种情况图形面积所需的线段长度.
③问题拓展:在计算重叠面积时进一步确认面积计算的策略:直接计算与间接计算,并比较方法优劣.矩形EFGD在向左平移叠过程中与ABC不重叠的部分面积计算方法?
解题经验告诉我们在几何问题中,当题目给出的条件显得不够或者不明显时,我们可以将图形作一定的变换,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使问题得以突破,找到满意的答案.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很好地领会这种解题的思想实质,并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在解题中会收到奇效,也将有效提高思维品质.
总之,平移,旋转,轴对称,位似等图形变换是空间思维能力训练的最佳体操,运用它思考图形问题会使我们体会到思维的敏捷,感悟到数学的优美.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将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针对一类一类图形变换进行归类研究,把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应用好图形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多元与创新数学思维品质,顺应时代对数学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
[关键字]水工环 地质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19-2
1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研究现状分析
水工环地质工作包括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三大部分。其研究内容涉及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一个国家、地区或是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1)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变化首先表现在驱动机制的变化。由于地质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驱动机制表现为供给驱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驱动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地质工作需要转变理念,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需求为新的起点,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特别是公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不断改进。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其次表现在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新时期的到来又为水工环地质工作赋予了新的责任。就目前而言,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了地质勘探、矿产找寻等传统任务,还包括了对各类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以及对新能源、新矿产的研发。这使得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重心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另一个发展表现在服务意识日益增强。水工环地质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主要为政府服务,使用的强制性的行政指令,官方色彩严重。如今,市场经济的浪潮已经涌来,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这就需要水工环地质工作改革以往的工作模式,以服务机构的态度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努力改革服务方式,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真正体现服务优先, 更好地发挥地质工作应有的作用。此外, 全球地质工作另一趋势是以科技为先导, 广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各个领域,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1]。
(2)水工环地质工作问题分析
水工环地质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机构设置日趋合理,人员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也不断得到改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工环地质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项目立项缺少统筹,研究方向不稳定,缺乏长期考虑、水工环地质专业队伍不健全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水工环地质工作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项目立项缺少统筹,研究方向不稳定,缺乏长期考虑。水工环地质的发展经过了数十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项目规范。但在具体的部门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表现在项目的立项方面缺乏整体的统筹,有时候没有在客观调研的基础上就盲目的上项目,或者是项目的立项没有考虑到客观的经济条件和环境,导致项目缺乏整体性。同时在研究上注重短期效益,研究方向随着效益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开展长期的地质工作,而这恰恰是在地质工作中所必须坚持的。
其次,水工环地质专业队伍不健全。相对于其他的行业而言,地质行业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偏冷的行业,因为地质工作比较辛苦,而且常年出门在外,工作比较单一乏味,导致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地质工作。这种情况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地质队伍专业人员的相对缺乏,不仅如此,就是在已经走入了地质队伍的人员中,依然是以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为主力,年轻的技术人员忽视野外工作,基础地质的基础和经验严重不足,缺乏深入扎实的野外工作,影响了自身水平的提高,也出不了高质量成果。因此这样的专业队伍,跟不上水工环行业发展进度,造成开展的很多项目滞后现象。
再次,地质工作成果的转化亟待加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为公众服务的,也需要讲究经济效益,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效益,就会入不敷出,导致工作的困难。因此,只有在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成果被用户采纳并付诸实施以后,才有可能发挥其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近年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较大的进展,但在社会上未产生多少效应,很多工作开展完成后,成果便进入资料室而无人问津,这无疑削弱了水工环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行业竞争力。
2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运用
现代地质工作的展开越来越依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仪器,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航空航天遥感通过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地质信息采集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气象观测 、资源考察、地图测绘等。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工作对信息要求精确性和准确度也在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进行地面,航空,航天多层次遥感,建立地球环境卫星观测网络;传感器向电磁波谱全波段覆盖,信息地图绘制更加精确;图象信息处理实现光学与电子计算机混合处理,因入其他技术理论方法,实现自动分类和模式识别;实现遥感分析解译的定量化与精确化[2]。
3加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对策分析
(1)加深行业改革,促进行业发展
改革是指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就水工环地质而言,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深化行业改革,改变过去落后的运作模式,尽快的融入到市场中去,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改革,最终实现行业整体的发展。本世纪之初,水工环地质工作曾经经历过一次大的变动,曾经也有过不理解和迷茫,但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成效,正是因为当初市场化改组的实现,才为水工环地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水工环地质的工作效率,加快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
(2)解放思想,加强平台建设
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过去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行政化色彩严重,效率较低,平台局限在政府部门,发展空间受限。在融入了市场体系以后,工作局面迅速打开,不仅在服务质量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平台上建设上也大大跨进了一步,在为政府部门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社会个人服务,同时技术也得到了革新,
形成水工环领域信息系统架构,打通给予网络信息的社会服务主渠道。
(3)引入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
新世纪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迅速的时代,如今,学科间的融合在不断加深,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出现为水工环地质工作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地质勘探、地质测量、环境调研等工作的准确、精确化要求日益提高,这无疑使得包括遥感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成为了新型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左膀右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努力提升地质工作的效率,使地质工作为国家、民族造福。
4结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洗礼下,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全世界成为了一个互相联动,彼此共通的整体,每一个地区的地质问题都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如印度洋大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水工环地质工作手段的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当代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地质工作的驱动机制、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和服务领域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唯有如此,才能使地质工作真正的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编制 问题 解决办法
一、前言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我国目前的应急预案体系按责任主体分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临时应急预案,本文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进行探索分析。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开展现状
我国在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方面的起步较晚,原来所的针对性文件很少,且都是纲领性文件,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没有对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要素、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导则、规范等。直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才有了一部真正意义的预案编制指导文件。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性不够。目前编制的很多应急预案仅关注于企业自身,在自说自话;虽然在编制依据里面写到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但没有进行认真研究领会,未做到预案间的有效衔接。
2、环境风险源识别不清。1)环境风险与安全风险相混淆;2)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的沟通不够,导致调查不全面;3)风险源辨识专业性不够。
3、预防措施不全面、缺乏可操作性。1)处置措施不具体;2)响应情况不明确。
4、应急组织机构分组不明确、职责不全面。由于报告编制的模式化,对于具体企业的事故分级及其响应、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不够明确,很多都泛泛而谈。
5、未落实应急培训、演练制度。现在很多业主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应付任务,预案编制完成后往往束之高阁,失去了预案编制的意义。
四、如何更好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注重应急预案的衔接,加强应急预案的公开。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急预案是区域应急预案的基础,要注意与周边企业联动,预案风险评价中影响范围涉及周边企业的要将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告知对方,同时要针对附近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在预案的编制、评审过程中,邀请周边企事业单位、公众参加,根据其反馈意见不断改善预案。
2、加强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的互动,强化编制人员的培训。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和业主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联合工作小组,编制工作小组组长最好由企业有关负责人担任,编制小组成员应包括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生产工艺等多专业、高素质人员组成。预案编制小组组长必须亲自把关,调动各专业、部门的力量及积极性,杜绝讨论会流于形式。2)强化编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编制水平。环保主管部门有必要定期举办预案编制培训班,请相关专家讲解预案编制的专业知识;预案编制单位也应组织员工进行内部学习,对预案编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学习,预案编制人员也应加强自学,提高专业水平。
3、统一事件分级、预警级别、响应分级。应急预案应在事故分析基础上确定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对应确定各类事故的预警级别,确定响应分级、机构及人员,制定不同响应分级下的响应措施。
4、定期进行培训及演练。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还应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实际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分为部门演练、单位演练和配合政府部门演练三级。演练结束后应急总指挥对此次演练过程进行总结,主要是指出演练过程中衔接程度、熟悉程度、程序执行程度等问题,并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结论: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因此,提高应急预案编制水平,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善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对于加强环境管理、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文件[Z].
[2] 边归国.我国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3,5(4): 35-42.
关键词 发展;环境治理;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32-01
0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近几年已经连连取得突破,人均GDP水平正在稳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各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目前国内的污染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和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国策,为促进国内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仍是现下需要研究的重点。
1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分析导致国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从人入手。
首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发展观已经走入了误区,政府单纯的认为经济发展就等同于社会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够解决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问题,才能够追赶发达工业国家的脚步。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单纯的经济发展缺乏成熟的政治文明做后盾,导致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目前仍旧有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先发展再治理,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路径[1]。但是这一观点并未从中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深入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各种资源相对紧张,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很可能在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前蜂拥而至,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环境压力。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长久利益的远大战略,也是必然要求。
其次,国内目前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现有的法律规范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的保护。目前国内的许多法律法规的侧重点是如何防治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但是却很少提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漏洞[2]。而且,许多法律规范仅仅对如何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源做出了相关对顶,忽视了由根源引发的区域性污染的治理规定。总体来说对于污染后的治理进行了规定,但是忽视了最根本的环境保护规定。
最后,环境污染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污染性较为严重的物品被发明和使用,虽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为环境的发展制造了沉重的压力。空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都与科技发展有紧密联系,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整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2 提高环境治理新途径
提高环境的治理,需要从环境污染的根源入手。因此,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还是要从人入手,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总体来说,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是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为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力量,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影响程度。因此,政府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向大众宣传环境发展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营造整体保护环境的氛围[3]。加强政府的强制性只能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然措施,对违反相关法规,污染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律从重处罚,对各级执政单位的执政策略也要进行监督,发现以牺牲环境换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律严肃处理。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阶层,具备管理社会行为的权利和责任,只有正确意识到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权利,才能够实现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环境的保护不能够仅靠政府采取措施来完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行为的主体,当然更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正确进行经济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目前,许多国家都发起了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公益性活动,掀起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热潮,国内也大力宣传低碳生活,提倡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环境保护的效果[4]。
最后,重视对企业行为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工业化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严格审查企业的废气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从重处理,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度,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整体角度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新时期政府需要引导和大力支持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提高环境治理新路径的实施,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为进一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J].桂海论丛,2005(6).
[2]楼苏萍.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与机制[J].学术论坛,2012(3).
关键词:环境外交;环境安全;立场;原则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5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也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议题的重点之一,环境问题的合作已成为促成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外交应运而生。所谓环境外交,是指各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运用谈判、交涉、协调等和平的外交方式来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外交活动,以达到加强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保护全球环境的目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好环境外交对于维护中国的环境安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是我国实现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环境安全是实现我国新安全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传统的安全观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安全等被列为高级政治的同时,以往被认为是低级政治的,诸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生态问题等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成为国家新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环境安全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所谓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根据生态学原理,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系统破坏,以使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不受威胁,处在自然与安全的状态中”[1] 环境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由于近年来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森林资源枯竭、淡水资源减少等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把环境安全纳入到国际社会总体安全的范围内,并协力解决,已经不是一国内部的事情,它已经渗透到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
环境安全不仅从我国对外关系的层面,是我国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环节,从国内政治的角度,它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的战略目标。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外交活动最终是为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在全球环境合作的层面上加强交流,维护我国环境安全,这也是实现国内政治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建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意义重大。
二、保障我国环境安全不能依靠军事手段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环境因素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亦如此。当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对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主要集中在消极方面,如造成经济破坏、引起社会紧张、引发政治对抗等,这也是国内或者国家间冲突的根源所在,而冲突必然会引起一国内的动乱或者国家间的对抗和战争,在历史上,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战争屡见不鲜,中东争夺水资源的战争就是其中一例。可以说,国家安全不仅与军力和武器有关,还与农耕地、森林、集水区域、生物遗传资源、气候等环境与资源状况等密切相关。因此如何保障一国的环境安全成为各国首要考虑的问题。
因传统安全战略思维的局限所在,人们在探讨如何应对环境威胁时,首先想到的是能否用军事手段来加以解决。一种理论认为,环境问题既然被界定为是一种“威胁”,那么就存在被军事化的可能性。但事实证明,依靠军事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的,反而出现的是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战争大规模地消耗稀缺的资源,毁灭利用资源生产出来的财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不仅直接破坏地球表面的土壤结构、污染河流,而且还有大量包括生化武器在内的武器将遗留在陆地和水域中,形成持久而可怕的环境隐患。而战争造成的大量环境破坏迫使居民逃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住处和燃料,形成大量环境难民。因此军事手段不但没有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反而使其进一步恶化。
由此看来环境威胁应属于“非军事化威胁”,不应使用武力来解决。在环境安全中,“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在实现“经济福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目标时,“武力往往不是一种恰当的手段”[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指出:“不能用军事手段解决环境威胁”[3]。但是在冷战结束后,仍有一些西方战略学家在进行军事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将防治环境威胁作为军队新的任务。对此,很多人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992年夏,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再次重申,环境恶化只是对国家与国际和平安全构成了“非军事”威胁,这一定性的目的是排除用军事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与其他安全概念相比,环境安全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代际转移”性,即环境安全带来的效益或产生的成本可能在下几代、甚至几十代后才得以显现。环境危机的生成、作用和消除时间,比起政治、军事、经济安全来说都要长得多。因此,解决环境安全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它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存在和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环境安全这种时间上延续性的特点决定了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各国应避免意见分歧、孤注一掷,而应采取极力合作的态度,应以整个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因此军事手段不可能保障中国的环境安全。
三、开展环境外交是我国实现环境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上,解决环境纠纷、维护国家环境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外交手段。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用武力或者军事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是行不通的,往往是和平的外交手段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外交手段可以采取谈判、协商、制定环境规则、搭建环境合作平台等多种多样的方法。由于环境是人类共有的,空气、水是流动的,所以一国环境问题往往并不完全是由本国国内造成的,而是由邻国或者他国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环境问题中就会出现很多环境纠纷。和平解决环境纠纷是环境外交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环境安全的主要方式。比如在世界环境外交中的突出例子美国和加拿大的酸雨外交,就给我们很多启示。加拿大和美国是邻国,由于季风的影响,加拿大上空出现的酸雨有60%是由于美国引起的。导致加拿大人口的80%生活在受到酸雨严重影响的地区。酸雨问题是自1977年以来一直困扰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15年的交涉和谈判,1991年加拿大和美国达成协议,签订《空气质量协定》。虽然协定签订的过程异常艰难,其中不乏美国以强压弱之处,但是毕竟两国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了邻国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尤其是加拿大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不失为国际环境外交中的一次成功范例。相反,如果加美不通过这种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国关于环境的纠纷,而动用武力或者采取其他激烈的方式,则不仅不会解决两国的环境问题,反而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损害。因此,在国际政治中,环境安全是一种关乎全球或者区域的集体性安全,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人类应该做出的选择是合作而非对抗。中国只能是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环境法规的制定、参加国际环境组织、加强国家间环境对话等外交手段,达到维护本国环境安全、促进全球环境合作的目的。
四、我国在开展环境外交中遵循的立场和原则
1.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外交政策。我国应以地域为主要依托,根据各个地区和国家在外交政策上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环境影响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环境外交政策。首先在东北亚地区,由于我国地处东北亚,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所以应该格外重视。针对东北亚地区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各国间巨大的经济差异,我国应积极促进东北亚六国间的环境合作,并力争在该地区的环境外交中起主导作用,在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同时,为高一级的政治问题诸如领土、等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沟通契机。比如对日本,日本是世界上较早重视环境问题并开展环境外交的国家,这也是日本努力实现其政治大国的重要途径。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环境问题自然成为两国重要的议题。与经济、政治等领域相比,中日在环境合作方面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中国应继续加强中日之间的环境合作,消除南北隔阂,以带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其次,对于欧盟。欧盟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基于欧盟环境政策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中国应继续发展长期的中欧环境合作关系。亚欧会议为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双方应遵循亚欧合作原则,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中欧环境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再次,对于美国。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领域的领导权,在环境外交领域也不例外。基于政治霸权需要而形成环境外交政策,显然具有不稳定性。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会服从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甚至短期内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环境政策,也导致美国在全球环境外交中经常不遵守承诺,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对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在对美的环境外交中,要小心谨慎、灵活应变,要善于抓住机会,高效务实地推动中美实质性环境合作的进展。
2.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构建新型南北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合作领域内的主要分歧在于谁来承担主要责任。双方能否消除分歧是中国环境外交能否起到良好效果的关键。中国应积极开展南北对话,加强沟通。一方面,要坚持平等原则,不能因环境外交而影响到国家,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申明在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应该负有历史责任,在治理保护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同时,中国应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南北矛盾,消除南北分歧,构建新型南北关系。
3.抵制环境殖民主义,推动建立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经济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环境治理方面一直在发达国家已经构建好的现有的环境治理机制中进行,无形中受到诸如生态侵略、污染入侵、环境壁垒等方面暗藏的环境殖民主义的影响。这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环境治理、开展环境外交的积极性。因此,中国在全球环境外交中,应坚决抵制殖民主义,通过谈判、协商等和平手段推动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中国应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利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力争改变全球环境治理规则,重视各种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建立环境治理机构。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会议,参与国际条约的制定和修改,主动为各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吴根,宋存义,李天昕.强化环境安全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3 (5): 47.
环境教育按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可分为普通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两类。普通的环境教育课程是小学到高中的环境教育课程以及大学非环境专业的课程,这主要是培养大众对环境的整体认识和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破坏的后果。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普通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做了严谨详细地研究。国家很重视普通的环境教育,因为它的受众比较广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可以培养更多的人的环境意识,这对保护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该计划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即“要使学生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杨帆,1998)
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初步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增强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中学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等。(转自:杨龙海,2001)我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正在步入正轨,在努力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有些学校一改环境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做法,环境教育单独设课,这足以体现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小学的《环境与卫生》,初中的《环境保护常识》等,高中的《环境保护》、《STS课程》、《环境调查》、《环境科学实验手册》大学的环境通识教育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养,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活动上都较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高了一个层次。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实施者,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通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普通环境教育是鉴于全民的环境素质整体不高而实施的,是在社会上普及环境知识,传播环境理念,从而提高全民的环境素养,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发生了再去治理。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环境教育是最好的方式,比政府部门和环境机构的效果都要好。环境教育就是针对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的实施也要找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目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这就需要对人的意识进行优化,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有人说,环境的污染首先是人类意识的污染。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意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来讲,也就是从理想角度出发,环境教育能优化人类的环境思想,让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甚至杜绝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是现实社会中人类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无休止的破坏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急剧的扩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环境教育的干预。环境教育试图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这是任何一个集团或组织都无法超越的利益,成为全人类改变现实环境问题的有力也是有效的工具。
专业的环境教育受众人群数量比较少,但是都是环境专业人员,它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也是至关重要的。对环境法问题的解决,两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是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培养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而培养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专业环境教育的开展,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指出专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环保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学生。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培养环保科技和管理人才。我国的环境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专业设置和结构体系都趋势于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去除两种“泡沫”
在当前,有两种提法值得警惕。一是武断地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最终实现“全新的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它“可解决一切环境问题”。二是错误地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这两种说法均不科学,是当前“循环经济”热中的两种“泡沫”。
第一种说法的不当之处有三:一是从物质流角度看,在“资源”、“生产与消费”、“废弃物排放”三个环节中,大体有五类环境保护技术,即:资源替代,资源恢复,资源耗用减量化,废弃物安全化或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物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仅是其中之一,并且在这五类环境保护技术之间,不存在彼此替代的关系。二是循环技术能否在实践中使用,要受到理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等诸项条件的制约。一项循环方案,即使在理论和技术上可行,如果在经济上不可行,即它的“成本―效益”指标不如非循环方案,那么在实践中也难以采用或大规模地采用。这在我国或在世界各国,已不乏其例。三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不可能是“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这不是生态学的观点,更不是生态系统的特征。所谓的“封闭循环”,如不考虑太阳能,只能在“地球”的空间尺度和“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它不可能在人类社会本身实现,如同不可能在某一物种种群实现一样。第二种说法的不当之处亦有三:一是这种说法是或明或暗地建立在“全封闭”、“零排放”、“完全循环”等想象基础上的。二是从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看,物质(废弃物)的循环,在解决当代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时,并不能取代其他非循环技术途径,也不能成为惟一的或主要的方式。三是循环经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可能性上,均不能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那种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说法,既将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简单化了,更将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简单化了。
抓住两个关键
在国际上,德国正在实施“循环经济”,日本正在实施“循环社会”,他们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不能照搬。因为我国正经历着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的“环境―经济”形势。这就是说,现时我国的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环境问题尚未缓解,而且有些方面仍在继续恶化,以及经济结构转换加速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我国循环经济的实施应抓好两大关键领域。
一是重污染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产业。由于它们又是资源依赖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这些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既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能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因而更具技术经济优势,也有着更为紧迫的优先性。这些基础产业中实施循环经济,将不只是在单个企业层次上,它有可能发生于多企业、多部门或行业、多地区层面,也可能发生于“循环”与“非循环”技术途径的合作上。这样,它将可能引发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变革。
二是城市废弃物回收领域。这不仅包括日常生活垃圾,也应包括服务业垃圾、办公垃圾、机电消费品垃圾,还应包括生活污水等。这些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对于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具有优先性。它将显著降低城市环境负荷,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又能够减少资源消耗。
制度建设纳入市场轨道
目前,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对实施循环经济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规划、法律法规、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标准或指标的制定与监测、绿色核算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基本沿袭了我国在实施生态经济、清洁生产时的思路和做法。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就教训而言,我国的“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等效果并不理想,行动也未能持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市场机制,过于仰仗政府,难以通过市场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生态经济”、“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生产”,如不能获得市场收益而靠政府资金的支撑,又怎能称为“经济”和“生产”?更广泛地看,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与市场脱节,也是众多污染问题(如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与根治的重要原因。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生物学应运而生。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专业的交叉科学,其特殊性表明其在教学的独特性。本文总结了新疆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探究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39-02
一、环境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日益受到人类关注,环境生物学应运而生。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产生的原因、解决的理论机制和解决途径,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1,2]。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生物学这两个庞大学科体系的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内容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效应、生物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净化功能、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然保护等[3]。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
二、环境生物学选修课程的特殊性
对生命科学专业来说,环境生物学常作为选修课程而非必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有道理的。一方面,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环境问题有了更迫切的认识,因此,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环境问题及产生机理,并寻求利用生物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环境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内容涵盖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生物净化和生态修复等几大部分。例如,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体各个水平的影响、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风险评估等[3]。其中,部分内容与生命生科专业课程如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等出现了交叉和重叠。因此,对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环境生物学作为选修课程,可以避免重复教学。
三、环境生物学教学效果调查
本人有幸承担了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该课程的教学。作为选修课程,该课程课时量仅有18学时,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的内容。为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如下:
1.2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很有必要开设,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23%的学生认为开设与否无所谓,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
2.40%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很满意,53%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7%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感到不满意,没有学生感到很不满意。
3.有33%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57%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期间偶尔干自己的事情,10%的学生表示在上课过程中从来没有认真听课。
4.有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可以没有课本,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4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无课本无所谓。
5.在认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的原因解释中,55%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课程,33%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12%的学生认为没有课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
6.在你对本课程的看法这一问题中,有大约37%的学生认为对生物科学的学生来说,环境生物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要。40%的学生认为生物科学为师范专业,将来大部分同学从事教师职业,因此不必要学习本门课程,23%的学生认为环境生物学这门课程应该作为选修课,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7.通过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各有说法,大致总结为:学到了生物污染的种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来水的形成过程,净化空气的方法等等。
8.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
四、环境生物学的教改途径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环境生物学》选修课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开设。大四的学生已经将大部分专业课程修完,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能合理地安排重点和难点,容易与其他已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在内容设置上,我更多的是考虑与生活相关的主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然而,环境污染的问题浅显易懂,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则显枯燥乏味,且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较难,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可开设可不开设。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规避重复教学,同时又将枯燥的环境生物学课题变得有趣,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设置环境实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不少,但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实验则没有。实验是验证和发展理论知识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过渡的重要过程。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植物种子在不同浓度重金属溶液中萌发率的变化、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的测定、自来水/河水中雌激素的测定、洗涤剂对植物微核产生的诱变效应等,这需要学院和学校给予相应的配套设施及课时设置。
其次,本学期学生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各种事情,导致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力下降,若教师的教学手段没有吸引力,势必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探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是一项任道而重远的事情。由于该选修课程没有发放课本,由教师组织材料,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设立几个主题,由学生以个人或者分组收集材料,由学生用PPT讲解后,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并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此方法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增加。提前设置主题,由学生收集材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对生命科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还能锻炼其语言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可谓教学相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该主题,才能对学生的讲解做出合理的评价,补充重点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讨论。同时,如何组织课堂,让课堂既热闹和谐又不嘈杂混乱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每个学生对教师设立的主题内容喜好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比教师直接给学生安排主题更合理。另外,讲授新课之前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回答,若学生对问题把握不好,则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或纠正,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班级实行民汉合班,生源广、学生基础素质存在差异,如何因材施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该选修课程没有发放课本,因此就是否应当发放课本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可以没有课本,30%的学生表示本课程不能没有课本,4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无课本无所谓;55%的学生表示没有课本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本课程,33%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课本对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有影响,12%的学生认为没有课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学生已经习惯对照课本预习、复习等,失去课本使学生从心理上首先不重视该课程,也不知从何预习与复习,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并且不擅长使用网络资源的学生而言,失去课本进一步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对教师组织课堂而言,没有课本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考虑组织教学讲义,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归纳成文字材料,发放给学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讲义可以不断更改,紧跟时代最新话题。这给教师加重了负担,但我想对教学而言这是值得的。
最后,通过与学生的交了解到,很多非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对该课程亦有较大兴趣。环境生物学这门课程不应该只单单开设给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成为更普及的课程,可以作为公共选修课,让其他院系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环境生物学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环境和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参考文献:
[1]陈燕珠,万红贵.环境生物学的发展及现状问题[J].浙江化工,2003,(34).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意识
生物进化中从猿到人的历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都没有离开过生态环境。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从生物圈中获得资源和空间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和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观,是中学生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呢?
一、收集学生周围环境的生物物种变化的情况,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生物教学结合学生周围的水环境、陆地环境、空中环境,开展物种变化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倡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就能从生活中培养同学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1.调查水环境
学生周围的水环境由河流、湖泊、水库、组成并同大气的降雨、降雪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水循环系统”。城镇居民用水,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影响着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生息,这又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直接影响着相关物种的变化。当然,水环境的变化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等许多领域。带领学生开展以上的水环境中的任何一个环境中物种变化情况的调查,并撰写小论文都能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
2.调查陆地环境
人的居住空间和活动场所都依赖于陆地环境。人口增长造成的生存空间压力,致使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逐渐缩小,甚至有些生物已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消失了;这种变化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许多件,以此同时提示学生借助网络来获取一些物种灭绝的事实,让他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中的生物资源。
3.调查空气环境
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增加、臭氧空洞的产生、气候变化等影响着空气环境,也影响着陆地环境和水环境。通过学生收集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增加、臭氧产生的事实,来认识大气质量对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同学们收集到的生态信息能够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着生物的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生命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变化了的生态环境又决定着生物生存和发展方向,这样来培养中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二、做有关生态实验中的探究性实验,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实验教学活动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
1.中学生的学习体验。
中学生物教学中做有关生态实验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以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目的为依据,以资料背景为前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修正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表达交流、撰写实验报告。这一过程的学习体验是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工作,并使学生养成探索生物科学原理的精神。
2.中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和影响人体健康的许多事实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这是中学生获得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教学中的“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制作生态瓶”、“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用废弃的电池影响养花、养鱼的观察和记录等相关的生态实验,同学们就能从这些实验活动获得学习体验,并能形成生态环境意识。
三、收集媒体中的生态热点问题,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媒体中存在着大量有关生态问题的事实,并从这些事实中获取同生态相关的环境问题。开展收集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中的生态热点问题,并关注国内、国外的生态热点问题。
1.收集媒体中的环境问题
从媒体中收集到生态环境问题后,带领学生进行分类、统计、比较,并归纳总结。同时制作宣传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些发生了的生态问题的事实来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战争等都会引发环境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此震撼同学们的心灵,增强同学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参与决策,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生态观。这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并能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成长。
2.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国际性问题和各国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但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以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同其他学科进行科学结合来解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生态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引导学生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奠定基础,以激发他们将来参与到环境治理的社会实际工作中来。是中学生养成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过程。
四、组织中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生产部门,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生产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实际行动已经能够解决一些环境问题。
1.治理环境 美化家园
组织中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生产部门治理环境的过程,获取治理环境的原理和工艺;以及处理垃圾的原理和流程,就能增强同学们对环境问题解决的信心,并发现可以将垃圾作为资源再次利用而美化家园。
2.关爱生态环境创建美好未来
(一)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可能性
1.二者同属中国的法律系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共存于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其立法的本质属性、目的以及意义等在大体上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因此,环境法学与民法学之间是以共性为基础的,因此,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对话,只是基于学科设置不同而进行的分领域研究。
2.二者的历史渊源
二者的历史渊源表现在环境问题最开始的解决途径:在我国尚未出台环境法时,关于环境的相关法律问题都是通过民法来解决的。因此,从根本上讲,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有着内在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讲,环境法学是民法学的继承者与进化者。而这种关联性就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其区别与独特属性使其构成了不同的法律学科,这在当前的法学研究学科的划分中也已经给予判定。因此,在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探讨共同理论问题时,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分。
3.二者之间的冲突的实质是选择
针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根源并不属于正确与否的判定,而仅仅是在二者中的选择问题。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的根本在于集合二者的力量以更好的解决当前社会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在完善各自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所面对的是民法与环境法,解决时所面临的是选择谁的问题,是到底以何种法律手段来确定解决问题方案的抉择。
(二)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必要性
二者实现对话的必要性总体来讲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当前“挑战与危机”,其挑战是来自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而其危机则是来自于民法学危机与环境法学危机。对于其所应对的挑战是实现二者对话的根本动因,而关于二者所存在的危机的本质为理论研究范式危机。
1.理论范式概念所谓的范式指的是
由从事某一特定学科研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内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的共同体在研究准则、概念体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约定。当前,在国内学术界对于范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因而其内涵已经远远的超出最初库恩所赋予的定义,具体来讲,当前范式所指的是涉及到一个学术共同体时,学者们所构建的共有知识假设、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标准,还包括了人们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
2.环境法学范式危机理论范式概念的诞生来衡量
我国法学理论学科,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前其尚未建立属于自身的理论研究范式,这就证明了环境法学范式危机的存在。之所以说当前中国环境法学尚未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从以下实例找到原因:蔡守秋教授提出“调整论”在环境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对整个中国的法学界的影响也非常大。此理论的提出就充分的证明了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形成理论范式体系。但是,并不能因为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建立自身的理论范式,就片面的认为中国的环境法学就是弱势学科,事实上,范式危机存在于当前中国各法律学科中。
3.民法学范式危机
中国的民法是继承于大陆法系司法制度的成果,而大陆法系的民法制度又是以个人主观观念为基础建立的,在20世纪的私法公法化的呼声中,此观念的危机凸显,因而,民法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修正工作,在其完善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承受着来自各新法律部门的挑战,进而危机四伏。中国民法在继承大陆民法制度的同时,也相应的继承成了大陆民法的理论体系,而这种民法法律体系的继承,使其陷入被动的地位。因此,如果用理论范式来恒定我国的民法学,在当今的改革阶段,显然其所承担使命的完成任重而道远。但是,不能因为当前我国的民法体系的不规范,就认为其要将其作为全部任务与使命,全身心的致力于此,这并不属于我国民法学的主要任务。因此,作为我国法律全局性的范式危机,只能说明我国的法律还过于“年轻”,只要一定的时间其必将能够茁壮成长。
4.范式的整合实践作为理论存在的根本
是理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因此,不管对范式危机承认与否,都应该使理论还原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并通过实践来使其“羽翼丰满”,只有直接的应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挑战,才能促使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环境问题当前就是社会中的一大问题与挑战,正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存在才成就了环境法学的诞生,而同样是因为环境问题的日趋加剧,致使法学“绿化革命”的出现,这就充分的显现出传统的范式理论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而全新的理论范式正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构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是理论打破重重危机并构建全新范式理论的最好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使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的观念、立场等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实现二者理论重构的目标,也就是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与重构。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与功能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在于:使二者能够明确界定自身的观念、价值等,从而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各自的理论范式的整合与重构。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功能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功能为:拓展双方的视野、转换双方当前的传统思维模式、更新双方的方法、实现各自价值的重构。在二者对话的过程中,各自将原有秉持己见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从而更新自身甚是问题的立场与角度,协调二者之间的对话,进而以对话互动的形式来促进各自的发展与完善。也就是在对话中,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实现了换位思考,通过转变自身原有思维来实现对原有未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而也就形成了环境问题上的理论范式重构。此外,在实现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观念、立场以及价值等的重新认识与界定,从而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对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三、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内容与现状
(一)环境法学——以民法力量实现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法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源是民法,在最初的环境法学中,其所用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依据便是民法以及刑法,因此,民法对环境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当环境法面临着某些环境难题时,以环境法的思维方式很难寻找到解决的途径,而转换到民法上,很多时候会“另有一番天地”,这就是民法学对环境学的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因此,促使环境法也具备了相应的行政法特点,因此,其在表现上通常以禁止性的规定或者强制性的规范为主,从而使自身局限于其中,因此,“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法立法界的共同呼声。而其中关于引进市场机制的观念,就是在环境法制度的制定上将民法的思维理念引入,以借助民法学的个人主义理论来实现环境法学理论范式的重构。
(二)民法学——环境问题给民法以及民法学理论
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环境问题给民法学所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其理论上的个人主义,而在民法典制制定过程中,“绿色民法典”的呼声致使此挑战也成为了民法发展的机遇。因此,当前加强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推进民法典制定以及民法学理论构建的进程。当前,民法学理论已经踏上了重构之路,只是尚需时间来实现深入研究与汇总。比如民法中关于物权法与合同法的理论:当前,在民法中关于物权法领域,如何实现物权法理论的生态化,成为了当前民法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由于物权的社会化,致使将公法的支配与公法的义务融于物权概念中,从而展现了当前物权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充分重视。因而,如果以此为思维意识出发点,就有学者提出了将环境保护融于物权理论中,从而构建生态物权;也有学者在研究农林牧副渔权的基础上,提出准物权理论的构建思想。在合同法领域中,同样存在着将合同法生态化的思想理论,即所谓的“环境合同”。
四、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范式整合的途径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在当前民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在于修正并限制“私法自治原则”。当前关于公共安全秩序原则,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十种,其中关于“危害国家工序的行为”的原则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概念解释。事实上,这一原则的实质便是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接受整体主义范式观念修正的链接,因此,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也在此“公序良俗”原则中得以体现。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民法学理论也自觉的承担起社会化、生态化的重任,结合自身理论框架的实际,最大程度的来实现对社会化与生态化的理论实践。而当社会化与生态化在民法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民法无法再调整现象,因此,这也是环境法学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环境法等法学理论从诞生起便以社会法自居,其所注重的是强调对社会的公益性。基于此,民法与此类“社会法”之间不但在理论上、还在实际规范性上存在许多必然的关联性,而且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一定的承接关系,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民法学者梅格库斯提出了经济法、劳动法与传统的商法等是一样的,都是“特别司法”。先忽视此种断论的正确与否,其观点已经表明了所谓的“社会法”—环境法,在内容的调整上与民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与承接关系。事实上,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与“社会法”的内容调解分工上的分界,可以将其视为当前法律体系的一种新的思路。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