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目的地质量管理范文

旅游目的地质量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目的地质量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目的地质量管理

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目的地形象;形成机理

作者简介:沈鹏熠(1980-),男,湖南临湘人,管理学博士,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112-06收稿日期:2012-07-29

引言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差异的缩小,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已成为目的地管理实践中的关键。虽然目的地品牌变得日益重要,但绝大多数概念和经验研究却聚焦在目的地形象上,强调目的地品牌效果的测量依赖于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形象塑造虽不等于目的地品牌化,但它是目的地品牌化的核心(Cai,2002)。尽管目的地形象在目的地品牌评价和品牌资产构建中非常重要,但其他目的地品牌评价维度也应被考虑(Konecnik et al, 2007)。近年来,通过将品牌资产理论应用到旅游情境,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探讨开始被学界关注。然而,旅游目的地品牌所关联的因素更广泛。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结构、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探究必须结合旅游服务特征和目的地属性来加以充分考量。尽管从游客的角度评价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及其来源已引起了研究者兴趣,但现有研究存在着明显忽略目的地品牌资产而重视目的地形象的现象,并且割裂了二者间的关系。应将目的地形象置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背景中,系统探索目的地形象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此,本文从目的地形象视角构建和检验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结构及其形成机理模型,旨在完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理论体系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一、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内涵、结构与测量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是游客在旅游体验中因特定旅游目的地品牌知识而引起的对旅游目的地各种营销活动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意向反应。在产品和服务品牌资产领域,一致认同的品牌资产结构维度有感知质量、品牌认知/联想、品牌忠诚等变量,而诸如品牌关系、品牌认同、品牌形象、品牌信任、品牌偏好、品牌态度等变量也都曾在不同研究中被提及。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借鉴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形成和测量问题。Konecnik等(2007)认为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质量和品牌忠诚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评价的重要维度。Boo等(2009)则认为品牌知名度、品牌体验、品牌价值、品牌忠诚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结构维度。然而,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测量并未达成共识,各结构维度间的关系也不明确,特别是目的地形象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中发挥何种作用并不清晰。因此,本文拟将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视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关键结构维度,并将目的地形象作为驱动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的前置因素。

(二)目的地形象的概念与构成

目的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目的地观念、想法和印象的集合(Crompton,1979)。它是游客目的地决策、目的地质量感知、满意度、重游意愿及推荐意愿的重要驱动因素,对游客的感知、选择和行为有重要影响,构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和品牌资产创建的关键因素。Baloglu 等(1999)认为,目的地形象可从知觉的/认知的评估、情感的评估以及整体形象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学界对目的地形象的构成经历了从对认知要素重视到对情感要素重视的转变。认知形象是游客对目的地感知要素的有关知识和所持观念,而情感形象是游客对目的地所做出的情绪反应和体验,如愉快、放松、激动等。本文主要分析游客主观感知的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及管理策略。

(三)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关系

目的地形象是游客出游预期的起点,也是游客行为决定因素(Ryan et al,2008)。拥有良好形象的旅游目的地,会受游客喜爱,能推动游客旅游决策。Binge等(2001)的研究表明,目的地形象除了对游客旧地重游有直接影响,还会透过游客对于质量的认知与其满意度所造成的影响,间接影响游客是否旧地重游。好的目的地形象可增加游客对目的地属性的信赖,提高其对目的地的忠诚度。品牌形象在品牌识别创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打造美好的品牌识别,提高目的地品牌在游客心中的感知和印象,可以达到强化目的地品牌知名度的作用。此外,目的地的认知和情感形象分别满足了游客对旅游功能和情感利益的需求,促进了游客对目的地品牌价值的感知。为更深入了解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效应,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越高,其品牌知名度越高。

H2: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越高,其品牌质量越高。

H3: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越高,其品牌信任越高。

H4: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越高,其品牌价值越高。

H5: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越高,其品牌忠诚越高。

H6: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越高,其品牌知名度越高。

H7: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越高,其品牌质量越高。

H8: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越高,其品牌信任越高。

H9: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越高,其品牌价值越高。

H10: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越高,其品牌忠诚越高。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结构维度的内在关系

品牌质量越高,顾客越倾向于对特定品牌形成良好印象及做出积极反应。游客对目的地产品、服务和体验质量的评价较高,不仅有利于目的地在游客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品牌知名度,而且还可增加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感、信任感和忠诚感。另外,Deslandes(2003)发现目的地的感知质量与目的地的感知价值积极相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1: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越高,其品牌知名度越高。

H12: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越高,其品牌信任越高。

H13: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越高,其品牌价值越高。

H14: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越高,其品牌忠诚越高。

目的地营销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创造独特的目的地品牌而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Jago et al, 2003)。研究表明,品牌知名度是顾客价值的重要前因。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记忆中的品牌知识结点的强度相关,它增加了品牌进入消费者考虑集的可能性。正向的目的地品牌知名度有助于在游客心智中创造更好的目的地品牌知识结构,并通过促进游客迅速回忆品牌利益而影响游客对目的地体验的积极评价,从而强化对目的地的行为意向。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5:旅游目的地的正向品牌知名度越高,其品牌价值越高。

H16:旅游目的地的正向品牌知名度越高,其品牌忠诚越高。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越信任,在旅游体验中所感知的心理和精神成本就会越低。因而,信任有利于提高游客对目的地品牌价值的感知。此外,信任是关系承诺的主要决定因素。一个值得信任的目的地品牌将会唤起游客对目的地的关系承诺,从而激发游客积极的行为倾向,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和积极推荐意愿。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7:旅游目的地品牌信任越高,其品牌价值越高。

H18:旅游目的地品牌信任越高,其品牌忠诚越高。

顾客的品牌选择取决于感知产品价格和效用间的平衡。在顾客感知品牌价值及其行为意向间存在积极关系。在旅游领域,目的地品牌价值的提升意味着游客得到了更多的旅游利益,它在目的地品牌忠诚的创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9: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越高,其品牌忠诚越高。

根据上述理论回顾和假设,本文构建了研究模型(见图1)。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测量

我们在参考文献基础上,对5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授和博士进行访谈,形成最终测量量表。其中目的地形象由认知形象9个题项、情感形象4个题项构成;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由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3个题项、品牌质量3个题项、品牌信任3个题项、品牌价值5个题项、品牌忠诚4个题项构成。所有题项度量均采用Likert7级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二)数据收集

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对象,本文首先对50名经常旅游的游客进行前期调研,请他们对初步筛选出的32个旅游目的地品牌进行归类,并选出最能代表各类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前4个品牌。通过分析调研结果,最终确定16个品牌作为测试对象。这16个品牌共分为4类,每一类4个品牌。具体的测试品牌是山岳旅游目的地(庐山、泰山、衡山、黄山)、红色旅游目的地(井冈山、韶山、遵义、延安)、民俗旅游目的地(九寨沟、丽江、凯里、凤凰)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青岛、大连、三亚、阳江)。正式调查以上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为对象,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共得到了针对分属4种类型的16个旅游目的地品牌的480份(16×30)有效问卷。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布见表1。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

(一)信度和效度

利用SPSS18.0进行Cronbach’s Alpha检验,表2显示所有变量的Alpha值均高于0.7,表明变量测量有良好信度。使用AMOS18.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2表明各观测变量在相应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超过0.5,并高度显著,说明变量测量有好的收敛效度。此外,各变量的平均提取方差值(AVE)在0.525~0.763之间,大于0.5的最低标准,各变量的AVE值均大于该变量与别的变量的协方差,因而变量的测量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结构维度检验

本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维度进行提取。结果显示,18个测项的KMO值为0.907,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18个测项分别归属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信任、品牌质量、品牌价值、品牌忠诚5个因子,每个测项在其所对应因子上的负载均大于0.723,累计解释方差达到76.512%,说明取5个因子是合理的。表2也表明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各维度的信度较好。由此可见,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由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构成是合理的。

(三)假设检验

运用AMOS18.0进行假设检验,拟合指数显示:x2/df=2.094,RMSEA=0.062,CFI=0.940, GFI=0.869,NFI=0.892,NNFI=0.933,IFI=0.941,表明模型与数据有较高的拟合度。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见表3。其中,H1、H5、H9、H13、H16未得到支持,其余假设均得到支持。

(四)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比较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对16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在各个品牌资产维度上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采取对各维度的观测变量进行简均法来求得相应得分,分类比较的结果见表4。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其中,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对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信任有积极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正向品牌知名度对品牌忠诚有积极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对品牌价值有积极影响,并通过品牌价值对品牌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信任对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均有积极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对品牌忠诚有积极影响。同时,目的地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有差异化影响。认知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和品牌价值有积极影响,情感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有积极影响。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影响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另外,所测试的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水平也有差异性,其中,山岳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最高,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最低,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民俗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处于中间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管理实践有一定启示。

第一,构筑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支持性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在游客心中的品质认知,并通过营销传播策略建立品牌知名度,不断强化游客对目的地品牌的信任感。因此,旅游目的地应加强对旅游产品、服务和体验的质量管理,加强对其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质量水准;科学制定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方案,对目的地品牌进行科学定位和设计,选择合适的媒介和手段宣传目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信息,不断提升目的地在游客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应从游客的真实需求出发,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只有重视游客的切身利益,才能赢得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任。

第二,实施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管理,提升游客的忠诚度。这要求旅游目的地经营主体通过有效措施,尽力降低游客的成本花费,提高游客的旅游利得。可以采取灵活的旅游产品定价策略,使游客感觉到在目的地的旅游花费是合理的。还应努力增加游客在目的地旅游的便利性,减少游客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要不断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安全性,降低游客的感知风险,减少游客的心理成本。在降低游客总体旅游成本的同时,应努力在旅游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方面提高游客感知利益。

第三,加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和管理。一方面,应为游客塑造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富有文化和历史气息的旅游景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旅游住宿、餐饮等辅助旅游要素的管理。同时,要不断提高目的地居民素质,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从整体上提高目的地认知形象。另一方面,应重视游客的情感体验管理,通过内部营销活动提高旅游服务的热情性和关怀性,积极设计和开展各种旅游主题活动和旅游体验项目,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促使游客在整个目的地旅游体验过程中充满愉悦、放松、激动的心情,提高游客对目的地情感形象的心理感知。

第四,旅游经营者应对本身的或具有竞争关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进行有效衡量,并据此提出改进方向和手段。这有助于有效把握旅游目的地品牌在旅游市场中的位置,诊断出品牌存在的问题,了解同竞争旅游目的地的差距,并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民俗型和红色型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价值整体较低,除了应积极改善这些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以及运用品牌理论和原理加强目的地品牌的自身建设外,它们也可考虑借鉴山岳型和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品牌资产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BALOGLU S, MCCLEARY K W.1999.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4):868-897.

BINGE J E, SANCHEZ M I, SANCHEZ J.2001.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variable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 interrelationship[J].Tourism Management,22(6):607-616.

BOO S, BUSSER J, BALOGLU S.2009.A model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30(2):219-231.

CAI L A.2002.Cooperative branding for rural destin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 (3):720-742.

CROMPTON J L.1979.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7(4):18-24.

DESLANDES D D.2003.Assess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necessary first step in the destination branding process[D]. Tallahasse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JAGO L, CHALIP L, BROWN G, et al.2003.Building events into destination branding: insights from experts[J].Event Management,8(1):3-14.

KONECNIK M, GARTNER W C.2007.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for a desti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4(2):400-421.

篇2

[论文摘要]:就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进展、城市旅游的地位和作用、城市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及其国际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进展

1964年,美国学者Stansfield(1964)首次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城市旅游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世纪70年代西方开始关注城市旅游,Ashworth(1989)认为,城市旅游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中国关注城市旅游是在上海1995年首次提出要发展城市旅游以后。

“城市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是因为城市提供的专业化功能与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国内学者范能船、朱海森(1996)认为,城市旅游是旅游者出于某种需要被城市吸引的旅游。彭华、钟韵(1996)将城市旅游定义为“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游憩活动的总称,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则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保继刚、楚义芳(1999)则认为,城市旅游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所谓“城市旅游”,首先必须把“城市”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其次要以旅游者的活动作为基础。因此,“城市旅游”的定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人们到城市去旅游,或是进行商务、观光、购物、娱乐活动,或是感觉现代气息,现代文明成果,或是领略异地风情,旅游需求可谓是多姿多彩,但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却往往不以局部的资源、景观、情趣、环境来吸引旅游者,而是以其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诱惑力,这样就冲破了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传统狭隘理解的局限。

二、城市旅游的地位与作用

早在20世纪70年代,霍尔就曾经预言:20世纪最后30年,对于欧洲主要的首都城市和众多的历史小城镇而言,最大的转变就是大旅游时代的来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必将从以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名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阶段,向包括城市旅游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发展。世界越来越多的城市(甚至包括一些传统的被认为缺乏旅游资源的老工业城市)开始致力于推进其“城市旅游”的发展,争相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改进基础设施,以吸引游客。一些主要的大城市(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以城市旅游业为主导的消费业从业人中,其比重超过了生产业(如金融、房地产、保险等),在城市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城市旅游也在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到全国旅游总量的70%以上,城市旅游已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一)城市本身地位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

城市化是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在国家及区域的中心地位日渐突出,其功能也日益完善。它在兼具了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商贸、文化和信息等多种中心职能之外,也逐渐拥有了城市旅游的功能,成为地区、国家及区域的旅游活动中心。作为旅游目的地,由于其具有复合性,内容丰富而综合的特点,可满足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同时,城市交通方便,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旅游的可进入性、舒适性较高。

(二)城市旅游的需求不断升温

人们传统的以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确定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已经逐步改变,游憩空间目的地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现代都市生活对于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因而往往成为主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另外,商业、金融、工业、生产服务的功能都集中于城市,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会议、展览和商务旅游。

(三)城市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积极作用

从城市经济发展来看,发展城市旅游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由于城市旅游设施具有共享性:不仅服务游客,同样服务市民,因此城市旅游的发展,可以使本地居民的游憩需求供给进一步改善,人们有更多地方可以娱乐、放松、增强体质和增长知识,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由于遗产旅游的开发,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另外,发展城市旅游还有利于增进本地与国内外的各类交流,提升城市形象与区域影响力,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从环境和生态方面来看,发展城市旅游,可以有效的引导或加速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城市旅游产品谱及其特征

吴必虎(2001)有关旅游产品谱(TheSpectrumofTourismProduct)的研究表明,可以将旅游产品分为传统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光旅游产品及其升级产品、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和社会旅游产品)和新型旅游产品。城市旅游归属传统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之城市风光观光游憩和“升级观光旅游”之城市旅游(CityTourism)和都市旅游(UrbanTourism)之下。

对于城市旅游产品,JansenVerbeke(1988年)认为由三类要素构成。第一类要素是城市旅游的吸引物,包括以各种活动场馆为依托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和城市自然和社会文化风貌所营造的休闲环境。这类要素是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的最主要因素。第二类要素是指旅游服务体系,例如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等。此类对旅游者决策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却是构成整个旅游者体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三类要素是指各种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旅游者信息服务等,是城市旅游的辅助部分。

与一般旅游产品不同,城市旅游产品具有自身的特征:

第一,城市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城市旅游不是以单一产品满足市场,而是以复合型旅游资源加工的多样化产品创造需求,形成了寓经贸、商务、金融、会展、教育、购物、休闲、观光、度假、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旅游产品。第二,城市旅游产品的可塑性强。城市旅游产品除了要依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现代人工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城市中心区的购物消费区、城市广场休憩区,城郊的各种主题公园、度假区、景观化的建筑、风景化的街区甚至可以是城市特有的社会文化。基于此城市管理者根据市场需求、城市形象定位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开发和组合的空间就变得更大了。

王庆生等(2007)从城市旅游产品内涵建设出发提出了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城市旅游形象、城市特色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在上述城市旅游产品要素中,对于城市特色旅游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城市特色旅游是城市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主要指对外地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景区、景点。各个城市因为其所拥有资源和所在的区位条件不同,它们所推出的特色旅游也千差万别,但从一般来讲,它们所倚赖的资源却无非是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景观和环境资源,商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购物设施,城市综合条件和声誉等。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来对城市特色旅游进行分类叙述:

(一)倚赖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色旅游

人类天性就喜欢亲近自然,城市中的名山、江河湖泊、海洋、森林、各种特殊的地质结构等自然资源本身就对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旅游产品之一。历史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包括历史纪念物、考古遗址、建筑群等,倚赖此类资源各类旅游是我们所最为熟悉的旅游产品。后者包括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等,如城市的庙会、地方民俗游、传统的节庆活动(元宵灯会、风筝节、饮食文化节等)、民族风情游、宗教观光游就属于倚赖此类资源的城市特色旅游。

(二)倚赖城市景观和环境资源的特色旅游

城市内的精心设计的各类建筑、广场、景观街区、城市绿化、甚至基础设施都可能成为城市的旅游吸引物。如天津推出的五大道欧陆风情游、上海市推出的外滩、东方明珠塔、人民广场、金贸大厦观光游、著名商业街观光游、市政建设新成就观光游等均属此类。

(三)倚赖商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购物设施的特色旅游

设施与旅游活动密不可分,是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以商务设施为基础的交易会、展销会等带来的会展旅游活动;以博物馆、音乐厅、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参观、文艺娱乐节目的欣赏活动;以体育设施为基础的各类体育赛事或休闲娱乐活动;以公园、人造园林、游乐场、海洋馆、主题公园等休闲娱乐设施为基础的各类游憩活动;以购物设施为基础的城市购物活动等。以上活动均有可能成为城市的吸引物,成为城市的特色旅游。

(四)倚赖城市综合条件和声誉的特色旅游

此类旅游主要指城市承办地的各类大型活动或举行的节庆活动,如2008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长春国际电影节、大连国际服装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

四、城市旅游及其国际化

国际化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其本意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即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全球资源,生产出成本低、质量高的产品。国际旅游是一种无形服务贸易,通过旅游者国别之间的流动,外汇从一个客源地国家流向目的地国家。因此,跨国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对于客源地国家来说,形成了外汇的国际支出;对于目的地国家,通过入境旅游提供相关服务,便形成了外汇的国际收入,直接对国际收支平衡中的经常性项目做出贡献。但是要减少国际旅游业损益,就必须在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应对跨国旅游企业介入方面做好工作,强调旅游国际化就是其中的选择策略之一。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经济实力和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据。通过旅游活动的国际化来带动旅游经营的国际化,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无疑是提升城市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篇3

一、牡丹江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牡丹江市位于中国东北边疆,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秋季降温迅速,春季升温快。根据牡丹江市计委与旅游局1997年旅游资源普查结果,全市旅游资源共有6类45个基本类型,即《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规定的6类,牡丹江市全有,全国划分的74个基本类型,牡丹江有45个,占60.8%,其中属自然旅游资源有12个基本类型,属人文旅游资源有33个基本类型。镜泊湖为国内著名的火山堰塞湖之一,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莲花湖湖面辽阔,烟波浩淼,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海浪河、响水河水势缓急相间,适于开展大众水上漂流活动。森林覆盖率为68%,林木种类繁多的牡丹江市域内山林中栖息有野生动物18科53种,主要有东北虎、马鹿、花鹿、紫貂、猞猁、獐子、貂熊、青羊和雪兔等。占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无疑为牡丹江市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牡丹江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保障,以社会效益为依据,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整体协调原则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非最大化。生态旅游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获取相对优化的经济收益,而不能为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置环境成本于不顾。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全面、协调为目标。

(二)生态性原则

这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资源多为敏感性强的脆弱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应持珍爱、尊重的负责态度对待,使旅游资源和环境在合理开发中得到有效保护,并体现在整个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三)公平性原则

旅游人群的流动会带来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保护旅游地文明,就是要把公平发展放在首位使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相互尊重,使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不以牺牲旅游地的文明为代价。

(四)知识性原则

生态旅游对象的脆弱性决定了保护与开发对于知识的依赖性。科技支撑是资源保护的必要条件:旅游者、经营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素养的提高有待于他们知识文化素质的增长。只有全面进行知识导入,才能使生态旅游的主体、客体之间在可持续发展上相辅相成。

(五)广泛参与性原则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的关心和努力,而且还需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只有多方参与广泛合作,才能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构雄厚的社会基础。

三、牡丹江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保护环境: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生态环境和社区文化保护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和社区文化的保护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强化环境监测;加强旅游景观区自然灾害的预防;保护景观环境,及时收集处理旅游垃圾污物;建立生态型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

(二)政府主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资金保障方面,针对发展初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大的问题,应当推行在统一规划下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依照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开发生态旅游。可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来获取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招商引资、专项税款返还(如生态资源保护税)、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争取国际组织的项目资金援助、贷款等。

(三)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制订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和分布;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考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

(四)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国际旅游市场已由传统观光型生态旅游产品向多元化生态旅游产品转化,因此要发挥地方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提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生态旅游产品,特别要立足地方特点,注重发挥生态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

(五)信息技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刺激了旅游需求、拓宽了旅游市场渠道、增强了旅游市场管理,同时也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激烈。因此应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政府服务、行业质量管理、公众旅游引导、目的地营销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水平。

(六)区域合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旅游行业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区域旅游协作的营销时代,区域旅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加强区域联合,促进区域内资源、产品的优化和共赢,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应对竞争不仅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思路,而且也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选择。

(七)旅游教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依托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首先必须注重人才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特殊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队伍。

(八)市场监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秩序保障

篇4

一、产业现状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良好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境内植被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2.7%,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34个百分点,与周边的秦巴地区构成中西部结合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堪称“中华之肺”;有亚州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被誉为“华中水塔”;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轰动世界的郧阳人头骨化石等一大批人文旅游资源和山水自然风光;全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500万千瓦;生物资源丰富,仅武当山地区就有植物758种,中药材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有武当文化、汉水文化、房陵文化、民俗文化、远古文化、汽车文化等,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

具有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

旅游具有三大品牌的潜力:一是武当武术所树立起来的养生形象。武当武术以养代练、防身保健为宗旨,在武术界享有盛誉。国际武联2007年7月决定,将每年的五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现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入太极拳,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太极拳者1.5亿人,太极拳已成为世界第一武术运动项目。武当山以外柔内刚的绝奇功夫,举目无双的皇家建筑、博大精深的武当文化、天人合一的道教国粹闻名于世。不仅是东南亚、港澳台香客、信士和游客心驰神往的精神乐园和梦寐以求的旅游乐园,而且对欧美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二是南水北调水源地所形成的生态形象。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2014年将完成的输水工程将吸引世界眼球,借此可以充分展示的绝佳山水生态。三是举世闻名的汽车城所代表的时尚形象。市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现代化汽车工业城,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是驰名中外的东风车的故乡,是中国第

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先进的汽车生产培育了浓郁的汽车文化。

区域性城市功能相对完善

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城区道路改造升级,文体、医疗、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城市建设路子。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并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2007年国家建设部对全国79个国家园林城市排名,城区绿化覆盖率排名第二,绿地率排名第三。特别是2008年通过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论坛2006年至2008年分别从城市生活质量、品牌价值和综合竞争力三个方面对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评价,连续三年在前80名以内,而周边城市大多在150名左右甚至200名以外(见下表)。

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全市有A级旅游区28个,其中4A级旅游区3个,3A级旅游区6个;有星级饭店62家,其中4星级酒店只有2家,三星级酒店33家;有旅行社79家,其中国际社3家;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0家,主要有绿松石、米黄玉、武当剑等产品系列。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8万人。200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32亿元,同比增长22%和41.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1万人次,旅游创汇2653.9万美元,同比增长20%和21%;武当山接待游客1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23.1%和48.2%。

存在的问题:一是交通瓶颈制约。现阶段受内外交通的限制,可进入性差,影响了市场的拓展。中远程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进入的代价大,旅行过程艰辛,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快旅慢游”的要求。二是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旅游资源待业分割、地区分割现象突出,由于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平台和联合运营机制,在对外各景区点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竞争同一市场造成内耗,同时小规模的投资也造成对资源依赖程度高、项目投入小、运作水平低,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三是产业区域关联度低,带动力差。旅游产业链较为松散,高星级酒店、景观地产、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少,旅游产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影响力弱,辐射作用不强。四是体制、机制障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存在同一个景点多部门管理,跨区域的景区点因行政障碍影响了资源整合。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鄂西圈文化旅游专项规划为指导,以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为目标,充分发挥名山、秀水、汽车城的品牌优势和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资源优势,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高水平营销为手段,以区域线路对接为着力点,着力打造国内着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联结东西的旅游枢纽城市。

(二)总体思路

1、围绕“龙头”,打造品牌。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整体包装武当武术、武当古建设、道教音乐、道家膳食、道教法事以及武当系列旅游商品,打造集道教朝圣、武术修学、古建筑鉴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并以此为核心,整合旅游线路,带动周边旅游景区(点),打响武当品牌,达到提升城市品牌和地方产品价值的目的。

2、突出“山水城”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武当山重点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区重点打造旅游集散地,山城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山城一体的良性格局。同时把武当山的开发建设与丹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林业、水电业与旅游发展同步规划,合力打造“名山秀水”品牌,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3、发挥承东启西区位作用,促进线路互通。发挥在“东进西出”和“西进东出”交通线路上的战略支点作用,实现“一江两山”湖北旅游精品与西安历史古都旅游线路的对接,东部古隆中、三国旅游线路与西部的交接,打造承东启西的旅游枢纽城市。

4、以点线连接为着力点,实现圈形循环。以城区为中心,以武当山与丹江水为核心,形成市内小循环线,与“一江两山”连接的中循环线,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连接的大循环线,与古都西安、山城重庆、河南南阳、湖南张家界市、湘西对接的鄂西北“黄金旅游经济圈”。

(三)发展目标

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做好山水旅游大文章,发展山水大旅游。具体讲,就是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以武当山为中心,整合山、水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旅游景观集群,实现山、水互动,建设人文与生态一体,集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胜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到2011年,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558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1亿元。新增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5个,使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数增加到22个;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个,省级旅游强县2个,省级旅游名镇5个,省级旅游名村10个。武当山实现文化、自然双遗产目标。

三、发展重点

(一)围绕“三区三线”打造旅游精品

按照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三者结合的思路,以“问道武当·养生”为主题形象,规划“三区”(武当山核心旅游区、丹江口水库生态休闲旅游区、城市旅游中心区)、“三线”(东部中国民俗文化体验线路、西部远古文化寻踪线路、南部生态旅游探险线路)的空间布局,实现旅游景区“点-线-面”的优化组合。

1、武当山核心旅游区

产品主题:“皇家庙观·世界遗产”。

功能定位:以“领略世界遗产,问道太极武当”为主题,将道教音乐、宗教仪式、武当武术融入旅游产品生产链中,突显武当武术内家拳的养身功能,形成武术、休闲、养身、康疗旅游产品链。

开发思路:按照“山水一体、互为支撑、产品互补、集聚合力”的思路进行总体布局,形成太极湖武当文化展示区、环沧浪湖生态文化休闲区,开发道教养生、道教音乐、古建筑鉴赏、道教朝圣旅游等生态休闲服务项目,推进武当山由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参与体验式旅游升级。着重解决武当山核心区游客分流问题,开发玉虚岩峡谷、武当山后山峡谷等新的景区景点,进一步拓展景区空间,尽力缓解核心景区的游客压力,改善核心景区的环境质量。加快武当武术的传播和道家养生项目开发力度,不断丰富武当文化内涵。

重点项目:按照突出核心作用、丰富核心内容的总体思路和一年启动,二至三年初具规模、初见成效的工作目标,集中用力,重点建设武当山太极湖新区、五龙宫恢复性建设项目、玉虚宫恢复性建设、玉虚岩至下观峡谷、武当山后山峡谷、金花湖山地公园、武当村、武当山旅游港口建设,形成“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的产品特征和旅游标志性区域。

2、丹江口水库生态休闲旅游区

产品基础:南水北调水源区随着丹江口大坝的加高,水域面积达1022.7平方公里,蓄水209亿立方米,为我国第二大水库。丹江库区加坝后,可形成众多岛屿、半岛,还有龙山塔、龙口林场、千岛画廊、丹江大坝、百喜岛等库区旅游资源,这也是距西安、银川、兰州等西部城市最近的内陆湖泊,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产品主题:“山水武当·养生福地”。

功能定位: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生态养生。

开发思路:在加强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按照沿水观光、沿路娱乐、靠城食宿的思路,适度开发水上观光、休闲度假和生态养生项目,把丹江口库区打造成中部地区独有的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重点项目:重点推动丹江坝区、均县镇的项目开发,启动丹江口旅游港口、大坝观景台、环水度假区、沧浪之水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牛河森林公园等。

3、城市旅游中心区

产品基础:主要有“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别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以及汽配城、博物馆、人民公园、汽车总装厂、牛头山森林公园、四方山植物园、人民公园、龙泉寺、黄龙大坝等一批景点。目前城市旅游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旅游服务功能严重短缺,没有形成对周边地区和线路的辐射。

产品主题:“现代·时尚·宜居”。

功能定位: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国家生态示范城市、国家交通枢纽城市。

开发思路:以提升汽车城城市旅游品位为目标,赋予城市更多的时尚元素。整合城市旅游资源,提升市博物馆、汽车博物馆、汽车总装、汽配市场等汽车文化品味,开发游客参与性强、特色鲜明的汽车产业观光旅游项目。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着名场地汽车赛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汽车城市经营理念,突显汽车文化主题。加快游客集散中心、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营造城市旅游的氛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构筑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汽车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把建设成为集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医疗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重点项目:依托城市建设,推动汽车文化主题公园、城区街头汽车雕塑、汽车广场、汽车博物馆、汽车文化俱乐部、东风汽车工业园区等项目的深度开发和建设。结合新城区建设,规划建设高标准赛车场地,开展卡丁车赛、漂移赛、方程式赛、轿车赛、运动汽车赛、GT耐力赛、短道拉力赛、场地越野赛、直线竞速赛等赛事活动,举办环库汽车拉力赛,组织汽车俱乐部、汽车沙龙、汽车文化节、汽车文化展览等汽车主题节事活动,突出汽车特色文化,突显时尚现代城市气派。引进“欢乐嘉年华”等大体量、综合性游乐项目,充实宜居、宜商、宜旅城市主题。加快城区游客中心、旅游餐饮街区、旅游购物街区、文化娱乐街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营造浓厚的旅游城市氛围。

4、东部旅游线路

产品基础:自城区、武当山沿316国道向东,分布有白杨坪生态旅游区、银梦湖旅游度假区、清末庄园、牛河森林公园等,此旅游线路可实现中国民俗文化与鄂西旅游圈内的“三国文化”实现对接,也可经环湖观光公路与河南浙川对接。

产品主题:“楚风秦韵·魅力民俗”。

功能定位:民俗鉴赏、文化体验。

重点项目:以民风民俗与景区景点进行整合,以316国道和银珠高速为主线,形成点线结合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体验型旅游区。主要包括白杨坪(犟山、金蟾峡)、银梦湖、净乐宫、丹江大坝、羊皮滩、双龙峡地质公园等。

5、西部旅游线路

产品基础:是连接古都西安的重要通道,也是古文化集中区。这里有距今6000万年的白垩纪时期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遗迹,有距今100万年、80万年、50万年、8-4万年4处古人类化石遗址,形成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完整的古人类进化链环,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江河畔发掘的丰富的地下文物与现存的历史典籍相佐证,映证了从夏、商、周直至秦汉、魏晋、唐宋及明清的辉煌历史,被专家称为具有历史源流“通史式价值”。以及五龙河、上津古城、虎啸滩、龙吟峡、龙潭河、金銮山、黄龙洞等景区点,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随着银武高速的全线贯通,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产品主题:“古文化长廊·汉民族摇篮”。

功能定位:远古文化探寻地、民俗文化体验地、古都文化必经地、瀑布景观集中地。

建设思路:利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完整的古人类进化链环和历史源流“通史式价值”的优势,复原“郧阳人”遗址、白龙洞古猿遗址、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等远古文化遗存和夏、商、周、秦汉、魏晋、唐宋、明清的通史,突显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发五龙河、虎啸滩、九龙瀑等瀑布景观资源,形成山水人文交相呼应的特色产品,打造武当山、丹江水与西安文化旅游圈的过渡地带。

重点项目:以和平岛为核心,打造“中国通史主题文化公园”;复原“郧阳人”遗址、白龙洞古猿遗址,规划建设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地质公园;开发五龙河大峡谷、虎啸滩、九龙瀑、龙潭河、上津古城。

6、南部旅游线路

产品基础:项目东接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南经省级自然保护区十八里长峡直达重庆巫溪,这里有适宜打造峡谷漂流的风光奇特的九道大峡谷和避世养身的桃花源旅游项目。由武当山-房县-竹山-竹溪接神农架方向,形成与“一江两山”直接对接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生态探险旅游产品。此旅游线路可实现与神农架、长江三峡、张家界市、湘西凤凰古城等国内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对接。

产品主题:“神秘大自然、体验探险地”。

功能定位:温泉养生、峡谷探险、野人探秘、“一江两山”驿站。

开发思路:房县是连接“一江两山”的通道,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优势,结合旅游强县建设,完善城区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旅游城市功能,打造“一江两山”中心驿站。围绕“野人”文化、宫廷流放文化、诗经文化等资源,主打皇家遗风、温泉康健、野人密踪三大品牌,形成辐射南部的旅游次中心城市。开发十八里长峡、九道大峡谷等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自驾旅游、自助旅游等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项目,满足多种旅游需求。

重点项目:建设房县游客中心、温泉度假村、旅游购物街区、旅游餐饮街区,开发九道河漂流、十八里长峡森林度假区、堵河源生态旅游区、神农峡风景区、柳林游客服务中心等。

(二)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三区三线”旅游区域规划,加快建设市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地,提高信息咨询、线路安排、房间预订、票务服务、质量投诉处理能力,建设以星级宾馆为主体,以汽车旅馆、家庭宾馆为补充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完善与旅游景区(点)配套的道路、停车场、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供电、通信、消防、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健全城市道路旅游标志系统。

(三)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游客中心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还起到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提高景区景点经济效益、规范旅行社合法经营、带动旅游运输企业良性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市游客集散中心、丹江口市游客服务中心、武当山游客服务中心、房县“一江两山”游客服务中心、竹山柳林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四)加快旅游购物场所建设

1、规划旅游购物广场4个:城市旅游购物广场、武当山旅游购物广场、丹江口市旅游购物广场、房县旅游购物广场。

2、景区购物场所。对符合国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购物能力。

(五)加快旅游住宿建设

根据全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规划,需要加强“三区、三线”的旅游接待设施。总体是按照以三星级宾馆为主体,以高星级宾馆建设为目标,以商务酒店、社会酒店、农家酒店为补充来构建旅游接待网络。城区要以游客集散地的为目标,要在提升增加一批三星级酒店的基础上,集中建设一批世纪百强、武当国际园这样的五星、四星级饭店,使城区的接待设施更加合理。武当山特区要围绕目的地建设,不断强化吸引物,以度假型主题酒店、度假村或度假公寓为主,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上保持其独特性与合理性。丹江口市、房县作为旅游次中心城市,配套建设三个左右四星级以上宾馆。根据旅游产品布局要求,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县不低于3-5个三星级以上宾馆。在东、西、南部“三线”内适应自助游、自驾游、家庭游、拓展游等散客市场需求,规划、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露营地和各种经济型旅馆。全市计划星级宾馆饭店发展到84家,其中5星级5家,4星级饭店15家,3星级32家。总床位数达到15500张。

(六)加快旅游餐饮建设

按照继承传统餐饮文化,创新旅游餐饮产品,大力开发地方特色餐饮、民族文化餐饮、绿色餐饮、健康餐饮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凸现餐饮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建设一批旅游餐饮聚集区,包括:一是鱼文化餐饮聚集区,以汉江、丹江库区为主的餐饮文化区,重点发展淡水鱼虾餐饮;二是绿色餐饮聚集区,除城区以外的山区为主,重点利用山区生产的无公害瓜果蔬菜和畜禽类食品,发展绿色餐饮;三是传统风味小吃聚集区,以竹溪蒸盆、南三县的腊肉、两郧的野菜等传统特色餐饮。

(七)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建设

在旅游商品开发上,按照“以点带面、区别指导”的原则,城区可开发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旅游商品,武当山旅游区可开发武当武术及宗教类的商品,丹江口库区可开发生态水源为主题的商品,在南线旅游区可开发石制品、绿松石及山珍等旅游商品,在西线旅游区可开发米黄玉、木雕制品等旅游商品。在城区和武当山建立2个大型的旅游购物场所,完善旅游六大要素,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八)加快文化娱乐项目建设

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诗经》文化、宫廷流放文化(唐中宗李显流放地)、传统道教文化(武当山道教圣地)、汉水文化、民俗文化(吕家河民歌村、伍家沟故事村)、女娲文化、远古文化(郧县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野人文化、汽车文化(车城及东风汽车生产线)等,都展现出鄂西北文化的深厚底蕴,应加以利用。整体包装武当武术、道教音乐、道家膳食、道教法事等武当系列文化,形成经常性的表演活动。鼓励文化机构、院校、社会团体开展地域民歌、戏曲、故事、歌舞等民间文化的整理包装,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组织开展特色文化等多种文化产品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市场化的途径,加快市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和地方文化产品价值。以武当山、汽车城、丹江水、郧阳人为主题,以民俗文化为基本内容,参照《云南映象》,创作一台地域风情歌舞剧。整体包装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习家店戏剧村,巩固已有的文化旅游节会:国际武当文化旅游节、武当国际武术节、赛武当杜鹃节、中国竹山女娲节、郧县赛龙舟节等,将这些节庆活动培育成文化特色鲜明,与旅游、经贸活动紧密结合,互动互彰,充分展现当地人文优势、生态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品牌节庆活动。创新开发一批文化旅游节会:中国场地汽车越野赛、环湖汽车拉力赛、中国武当登山节、中国武当民间故事节、中国武当民歌节、汉江文化节、中国汽车文化节等。通过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旅游目的地内涵。

四、政策措施

一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的目标,加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修订完善《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抓好《丹江口库区生态旅游规划》和《武当山新区发展修建性规划》,尽快编制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旅游景区控制性详规。始终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的理念,切实做到旅游产业规划与生态保护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同时设计,同步安排。各县市区要依据总体规划制订区域旅游规划和详规,初步建立由市到县(市、区)到镇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业格局。在具体线路规划上,以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山水城一体游”作为旅游干线,依据区位条件和生态文化资源,规划若干旅游支线,外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融合,内与县市景区相接,形成市内小环线、市外大环线的旅游格局。

二是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年度计划。旅游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应进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笼子,建立旅游项目库,制定年度发展计划。旅游业发展统计应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考核体系,随年度目标一起下达。

三是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导向。旅游业应成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尤其是旅游景区建设,享受同等的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积极吸引国际、国内旅游大企业落户,通过他们的带动示范作用,促进旅游等级的提高和产业扩张。

四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市政府用于旅游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在今后五年每年2000万元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各县市区财政也要建立旅游专用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旅游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客源市场开发、城市形象宣传、旅游项目招商、旅游产品包装和对团队旅游奖励等。

五是放宽准入领域。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外资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投资开发经营旅游项目。在不改变资金性质、用途的前提下,适度整合森林资源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项目等专项资金,优先用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六是保障用地需求。将旅游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供应。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经批准的专项规划确定的项目区内,不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建新区用地涉及土地征收的不交纳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使用远离城市中心无需基础设施配套的土地,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非政府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生态项目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实行优惠。新建重点旅游项目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经市政府批准,从地方基金预算列支,用于该旅游项目配套设施建设。

七是实行税费优惠。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有关生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凡涉及收费的,一律按下限收取。

八是设立发展专项资金。自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列入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主要用于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前期费用、宣传促销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贴以及绩效奖励等。各县市区也要相应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旅游产业发展。

九是实行激励机制。从2009年起,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一次性奖金激励:旅游总收入增长幅度位居全市前三的县市区;获得国家4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获得国家级旅游荣誉称号的单位;进入全省“十强”的旅行社;新建成的四星级以上酒店;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

十是建立政府和企业联动宣传促销机制。制定年度宣传促销计划,按照统一计划、分工负责、有所侧重、比例投资的原则,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形成聚集效应。

十一是建立旅游协作区高层互访机制。应发挥西安-武汉、西安-宜昌、武汉-重庆(成都)的交通要塞作用,加强与这些城市的旅游协作,建立高层互访和企业合作机制,策划递进型的联络活动,互设旅游联络促进与代办机构,由松散型的联系转为共同利益下的紧密伙伴关系。

十二是建立连续发展机制。旅游业是一个经历性产业,这意味着产业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一次经历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任何部分的遗失或不足都会影响整体效果。通过连续发展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强化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达到整体一致性.

十三是推行旅行商业绩奖励政策。应当重视旅行社等旅游中介组织在开拓客源市场中的作用,制定并出台市场通行的奖励政策,刺激旅行商组团,开通更多的旅游专列,提高游客质量。并以奖励为手段,与国内外旅行社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积极拓展新的客源市场。重视海外客源市场的开发,逐步建立海外经销商网络,有效地开展目的地形象宣传。

十四是建立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从业者队伍。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加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的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人才培训、交流、引进力度,制定并实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干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推动高校与地方共建合作,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积极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做到“知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能者施其才”。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提供人才保障。加强从业队伍素质培养,制定标准,开展经常性的十大名厨、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旅行社、十佳导游、十大温馨宾馆、十大旅游区等主题评比活动,力求提供给游客难以忘怀的服务。因此,今后五年,从业人员培训不仅在于规模,更要重在质量。

十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遵循“生态第

一、旅游第二,保护第

一、开发第二,社会效益第

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切实加强山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植被、文物古迹的综合保护,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防火、防灾综合治理工程,努力做活“山秀于林、景活于林”的文章。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旅游资源纳入旅游规划管理范畴。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坚决关停污染严重企业,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达标排放,无害化处理。以生态建筑、生态家园、生态社区、生态城镇、生态城市为载体,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夯实生态文化旅游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十六是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与提升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旅游信息中心,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打造信息化平台,开展网上查询、预订和统一结算服务,实现旅游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便捷。

篇5

“出滇入川地,彩云日光城,绿色生态县,民族风情园”是永仁的县情特点:出滇入川地一一永仁县位于滇中北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地处滇川要塞,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隔江相望,东南与元谋县毗邻,两南和大姚县接壤,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北与丽江市华坪县~江之隔。县城距云南昆明262公里、彝州州府鹿城183公里、四川攀枝花市87公里。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成昆铁路和目前正在建设的108国道永武高速公路、南永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位于金沙江畔川I滇交界的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是旅游、避暑、疗养和观光的理想之地。

彩云日光城——永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在925--2884.7米之间,平均海拔在1530~1700米之间,属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受金沙江河谷和元谋热坝地区热源的影响,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7.7℃,降雨量833毫米,无霜期271天,平均日照2836.4小时,最高时数达3018.6小时,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拉萨)、全省第一,特别适宜多种生物生长。

绿色生态县——永仁县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1.95%,活立木蓄积量850.2万立方米,有许多国家珍贵树种和珍稀动物,有全省最大的万亩云南松母树林基地,有近15万亩野生滇橄榄,有板栗、核桃、樱桃、石榴等l7万余亩经济林果,有万亩蔬菜制繁种基地,有3500亩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种植园,有8963亩的桑园。野生食用菌、黑山羊、樱桃、草莓等都是适销远销的农产品。烤烟、畜牧、蚕桑、林果、优质米、蔬菜是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另外,永仁土地富足,全县有耕地面积13.8万亩,可开发的宜农耕地l0万亩,土头深厚,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林果和经济作物。

民族风情园——永仁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中彝族是境内主体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服饰绚丽独特,民族歌舞优美动听,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这里有堪称当今时装赛鼻祖的直苣“赛装节”;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彝族服饰;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体现彝族同胞普通生活的“赛歌”、“打跳”、“三道酒”;有源远流长、妩媚无比、姿态万千的民风民俗。

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正月十五的直苴“赛装节”更是永仁彝族文化的象征。

、文化旅游资源情况永仁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使我县成为文化旅游资源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

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婚育寿丧、生产经贸、工艺产品、信仰祭祀和文体技艺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

永仁县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县内主要旅游资源景点203处,在《中国旅游资源调查规范》所列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74种,我县境内就有34种。目前在永仁境内保存完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达13种,具体是:1.历史名胜古迹文化。永仁境内有被誉为“清凉世界”的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有能充分体现滇西彝族民居建筑风格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和夏家大院、夏氏故居和方山诸葛营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维的石棺墓遗址、比丘尼塔;宗教庙宇有方山观音寺、静德寺、活佛寺;城区的黉学庙和回族的清真寺和桥头寺的回龙桥等。2.节日文化。除了各民族共有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也叫七月半)、中秋节外,还有彝族的赛装节、火把节、牛王节(冬月初十)、彝族年(北部彝族农历冬月第一属龙或属兔日)、由街节:回族的圣纪节、代尔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等。3月陵饰文化。永仁的民族服装服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和直苴为代表的彝族(倮罗)服饰;另一类是以永兴乡干树子、立溪冬、马颈子,现在的永定镇大土塘和莲池搬迁点为代表的彝族(诺苏)服饰。4.歌舞文化。主要有梅葛、山歌、情歌、劳动歌、赶马歌、婚嫁歌、苦歌、酒歌、祭祀歌等,这些民间歌曲,除祭祀歌外,大都是触景生情,即兴发挥;民间舞蹈主要有自娱自乐式舞蹈和祭祀性舞蹈两种。5.音乐文化。彝族民间音乐起源早且古朴,用说唱和伴奏形式表达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主要分打击乐和管弦乐,主要分为直苴派系和平地、维的、永定派系,分哀乐调和喜庆调。6.太阳文化。

有太阳的传说、太阳神的传说、太阳和彝人的传说7、莲花文化。有莲花的传说、莲花仙子的传说、莲花池的传说。另外还有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民族体育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民族建筑文化等。这些都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独特资源。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在科学判断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州委、州政府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战略目标,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五大重点产业之一来培植,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开始起步,旅游行业管理逐步加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赛装文化资源、太阳文化资源、苴却文化资源、莲花文化资源、彝族文化资源等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游客的角度看,我县的文化旅游“没有看头、没有玩头、没有吃头、没有回头”的状况还客观存在;从工作层面看,讲的多、做的少,争论多、实干少的情况依然存在;就产业发展而言,还存在着观念落后、基础薄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市场主体、没有品牌形象等问题。

三、打造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问题的思考永仁是~座充满动感魅力的小城市,正处在加快旅游发展的极为关键时期和难得的180www.spyzlzz,conr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历史性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充分挖掘好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地方品牌,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就地消费的特点,旅游者必须亲自前往才能完成。哪怕是规模不大的景点,哪怕只是一棵树、一个瀑布、一段河流、一座山峰,只要它有特色、有知名度,游客来过之后就会留下印象,记住它。通过调研分析,以特色为基点,着力打造地方品牌,要依托“方山”、“赛装节”的地方特色优势,以之为龙头,从打造“清凉世界、彝人空间、万燕天堂、莲花天地、奇观幽谷、石艺博览、赛装古镇、太阳名城、历史名胜”品牌入手。

1、打造清凉世界。方山是滇川边界的佛教圣地,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途经驿道。

方山景区风光秀丽、气候温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集险峻、古朴、幽雅、秀丽于一山,融山川、自然、历史、人文、宗教、民俗于一炉,景色绝佳,各具特色。是避暑、疗养、度假、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方山以一个“方”字区别于其他的名山,其景点有诸葛营、望江岭、七星桥、珍珠滴水岩、犀牛塘、静德寺、乌龟碑、仙女潭、仙人谷以及仙人洞、比丘尼塔、立象峰、活佛寺、下棋岩、武侯石壁等。打造方山这一品牌,要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对百余座和尚坟加强保护力度,将和尚坟群积极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强方山的佛教文化内涵,提高方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品味。同时,从望江岭到对面金沙江岸架设一道供游客游玩的缆车,让游客浏览风景秀丽的方山和瓜果满园的螃蟹箐以及滔滔江水,这样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到方山游玩,使方山增加客流量。

2、打造彝人空间。目前,坝塘边已经作了全面的改造,环境优雅,是打造彝族文化街最好的优势再此基础上,从彝族风情、风貌的角度,重新改造包装文庙街的民居。

借助以上平台,将彝族刺绣的产供销和彝族风味饮食放入其中,由当地群众主办,政府加强引导,以“扶优、扶强、扶积极性”的原则,给予适当扶持,使“苴却印象”、“文庙一条街”成为游客饮食、购物、娱乐的彝族文化街,提高彝族文化氛围,吸引游客,进一步增加客流量,培植壮大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同时,要求县级机关干部职工上班时间必须着彝族服装,扩大彝绣彝装的影响面。

在此基础上,注册彝绣专利和彝绣商标,申报“彝绣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打造万燕天堂。借助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神话故事,在永武或南永公路显目位置,大大的竖一块落有几十只燕子的苴却砚雕塑。同时,请鸟学专家到永仁考察后,为栖息于县城街道两旁输电线路上的数十万只燕子提出保护意见、建议和措施,加以保护,作为夜间游永仁县城的一道景观。

4、打造莲花天地。在当地有一个美丽动人的莲花故事,借助这一故事,在莲池乡境内恢复一块面积较大的莲花池,池中竖一个彝族姑娘偎依在人头鱼身的小伙子身上的大雕塑,因为,在传说中只有美人鱼的说法,没有人头鱼身的小伙子的传说,这个传说很有代表性,可以作为一个打造莲花文化的切入点。莲花池旁相应地配套一些供游客乘凉的亭子和餐饮服务设施。池内放养鱼类和配置一些小游船,供游客游玩、观赏和垂钓。

5、打造奇观幽谷。龙虎峡位于永仁县城东南永定河下游9公里,是滇西北有名的大峡谷之一,审视龙虎峡全景,起伏平缓,草蔓众生,茫茫苍苍,显得格外博大、雄伟。

龙虎峡有九潭十八瀑三十六绝壁一百零八景点,置此于峡谷中,地势十分险峻,上倚绝壁下临深谷,腰间有横贯栈道。有台头只见一线天的深渊,有奇形怪状似人似兽的奇岩怪石,有依岩就势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壁画,栩栩如生,俯视猛浪若奔、奇花异水的钟乳石,还有令人一tl,惊寒战的瀑布,由悬崖跌入深潭,再由深潭浩流跌入悬崖,如蛟龙翻滚,穿峡转谷,形同摔碎一块巨大翡翠,飞花似玉,湍流直泻,形成浩大水帘响声震耳,回荡山谷。龙虎峡景区景点有虎跳岩、神仙石、飞来石、金钟潭、月亮顶、天河瀑、玉带瀑、雄狮瀑、仙女瀑、乌龙瀑、合欢瀑瀑布、栈道长廊、苍翠壁、雄鹰岩、金鸡山、银鸡山(鸡冠山)、天狗吞月等主要景点,自然天成,奇险峻秀,步入峡谷,千姿百态,怪石磷形,自然奇观十分丰富,令人暇想,留连忘返,集雄、险、峻、幽于一峡谷,熔历史、山川、民俗、科考为一体。景区中最为壮观的是天河瀑,水势浩大,排山倒海、飞流直下、浪花飞溅、水雾弥漫,附近一片轰鸣山奇水秀,俯视山崖,风景这边独好,悬崖绝壁处,展翅欲飞的雄鹰就是老鹰岩,不到此峡中不知真面目。仙女潭无数涓涓激流,唤起了龙虎峡多少的生机,又给了龙虎峡多少灵气,激流击石,泪泪淙淙,激荡欢畅明快,峡谷的四周,山峦叠翠,芳草如茵,野花丛丛,水声、鸟声和风声,声声入耳,叫人留连忘返。根据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从雄、险、峻、幽的角度开发龙虎峡,使其融入历史、山川、民俗的内容,提高龙虎峡的知名度,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石艺博览。据史料记载,中国制砚始于西汉,永仁苴却砚始于咸丰年间。苴却砚石质最为上品,它集中国四大名砚的优点于一身既有“眼”、“标”、“青花”、“水纹”、“眉子”、“金线”和“银线”,具有发墨滋润,存墨不腐,耐磨益毫的奇特功效,完全可以上接第186页为有效控制合同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防止合同中的条款成为不利条款,把合同的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好成本关。不管是按定额结算,还是清单报价,项目价格均不得低于成本价,必须坚持有利可盈的原则。在投标报价时,应准确把握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使报价准确合理,要有底线,杜绝成本风险。二是把好资金支付关。工程款到位的时间和数量关系到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就目前建筑市场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垫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但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一旦资金缺口大,自有资金接济不上,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工程款如何支付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明确,并有对业主方的罚则。否则,因资金紧缺造成企业内、外资金周转困难,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三是把好项目环境关。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地形、地质构造、周边状况等要作充分的分析,把这些环境因素对施工安全、质量、工期、成本、人的适应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反映在合同中,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避免因环境因素产生的风险。四是强化合同监控。实行合同的集中审查、审批和管理,规范并形成为精细、严密、标准的合同文本,减少并跟中国四大名砚相媲美。苴却砚源于苴却(古时永仁县城)而得名。苴却砚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有天然的优良材质和奇异的石品,还有其独特的雕刻风格,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收藏爱好者的赞赏。

借助苴却砚这一知名度,紧紧依托昆攀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建设一个高起点、高品位的占地面积为500亩左右的“中国永仁苴却砚文化博览园”,把苴却砚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品牌。把苴却砚文化博览园建成集苴却砚石(包括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优质石材)工艺品生产、旅游、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使之成为滇川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砚文化和石艺文化园区。同时,将永仁申报为名砚之乡,把苴却砚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打造赛装古镇。云南许多地方的占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由南方古丝绸之路或茶马古道上的某个小驿站发展起来的,中和古镇也不例外,也是南方丝绸之路上川滇相接的一段驿道。中和是川滇要冲,贯通着大姚、姚安、南华、楚雄、黑井及四川华坪、永胜、盐边、仁和等地。中和古街修得非常讲究:房屋依山就势,街两面(东西面)全用条石镶砌,街面用青石和大青砖铺设,街台用条石铺设。在条石上又一层接一层地盖房子,一共盖出十三套四合大院,请的是大理剑川的木匠,房门、窗柱、翘檐、回廊,雕龙刻风。街道就夹在上下民房的中间,整条街古朴幽深,井然有序。目前,街道和街道两旁彝族风格的建筑群保存完好。打造赛装古镇首先要将中和古镇申报为旅游古镇或名镇。同时,修复完善古建筑群,配套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旅游观光提供优越的条件。

直苴是赛装节、彝剧、梅葛的发源地,是研究彝族历史、彝族风俗、彝族文化的圣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直苴彝族赛装节活动,不论是群众自发还是官方组织都很有必要保留、巩固,包括民风民俗的巩固。在此基础上,继续将彝族赛装节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直苴继续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文化保护区。

要以“创一首歌、拍一部剧、出一本书、制逐渐杜绝在合同内容上出现大的漏洞。从合同的订立上防止经济纠纷的产生,降低合同风险。

(四)严把质量安全

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是工程项目重要的管理内容,只有搞好安全质量管理,建筑企业才能持续生存发展,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工程特点,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施工,大力开展标准化作业,始终坚持动态管理,将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做成精品。实行质量安全监督,开展质量安全巡查、抽查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履行好质量监督职能,强化对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督,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安全上对企业所承接的所有施工项目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规范项目部的质量与安全措施,全面抓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和企业内部监控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

施工企业质量部门,应配合社会监理单位把好工程质量关,督促项目部在材料进场验收,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都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加强管理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及技术粗糙、不按图施工的行为,一套碟”的形式,集中反映彝歌、彝居、彝风彝俗、饮食、自然景观,加大“赛装节”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赛装节”的“古朴、自然、神秘、独特”。要以市场化运作的形式不断丰富“赛装节”内容,提升“赛装节”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彝族赛装节的影响面和吸引力。

8、打造太阳名城。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属内陆高原区和北亚热带丘陵季风(走,受金沙江沿岸河谷区热源的影响,雨水少,簇发大,形成了“冬元严寒,夏元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阳光充足”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无霜期271.4天、降水量833.9毫米、气温17.7℃。云南省日照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而永仁县日照居全省第一,年平均为2836.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全年158-3千卡/平方公里。根据永仁阳光充足的特点,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培植、做强、做大蔬菜、水果以及县内生产的其他产品的品牌,并申请“太阳”品牌专利,注册“太阳”商标,提高永仁境内所生产的产品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太阳广场竖一个身着彝族服饰的太阳女雕塑,增加太阳文化气氛。

9、打造历史名胜。永仁县境内有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和夏家大院、夏氏故居,方山诸葛营、比丘尼塔、观音寺、静德寺、活佛寺、和尚坟群,维的石棺墓群,城区的黉学庙、回龙桥等。利用这些文物古迹资源优势,开发已经有250多年的回龙桥以及桥头寺新老两座桥和桥头寺老桥头小山包为一道休闲娱乐景观;保护开发黉学庙,使其成为祭孔拜孔的场所,吸引众多的学子、家长前来祭拜;开发菜园子新石器遗址为新石器文化博物馆,可兼容其他文物的展览,使其成为研究历史、文艺、科学的基地和历史教育基地。

落实“九个品牌打造”的基础上,在县城周边整体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太阳园林休闲旅游,建设以彝族文化为主线的风味饮食、购物、娱乐文化园,塑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让人们一提永仁,就向往永仁的美丽景象。

确保工程质量合乎规范的要求。必须按强制性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安全防范的措施必须强力推行到位。对项目部要直派安全员,明确职责,做到项目安全专人抓。另一方面加强对项目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把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

总之,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更应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控制制度,把规避经营风险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标本兼治,在实践中探索前时,逐步建立起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机制,不断取得规避风险的成效,对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可预见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找出潜在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施工管理风险,筑起坚固的屏障,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篇6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市财政安排支农资金1.82亿元,重点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和粮食生产。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播面积32万亩以上,加快建设5万吨粮库二期工程,保障粮食安全。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以茶叶、果业、水产、畜牧、林产业等优势农业为重点,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化基地、观光生态农业、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示范庄园。深化拓展、两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规划布局,提升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经营效益,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窗口和农民创业示范样榜。加快建设新坦洋、南方佳木等茶叶示范庄园,改造升级茶叶初制厂30家。进一步提升巨峰葡萄、刺葡萄、水蜜桃、特晚熟龙眼、东魁杨梅、油茶、绿竹笋、毛竹、弹涂鱼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芙蓉李、脐橙、太子参、小种花生。鼓励发展蓝莓、百香果、畲药、金线莲、獭兔、山羊、章鱼等新优特农林牧渔业。争取每个乡镇建成1个上规模、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山地农业开发示范片,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农业。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坦洋工夫”、“巨峰葡萄”、“溪塔刺葡萄”、“穆阳水蜜桃”、“绿竹笋”、“穆阳线面”、“油茶油”等农业品牌为抓手,支持10家省级、36家市级龙头企业和1家国家级、10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做大做强,扶持一批效益好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长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现代职业农民。继续鼓励创建农业名牌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广“五新”集成应用,强化“三品一标”建设,支持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葡萄钢构大棚7000亩。充实农业专业技术力量,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产地初加工,拓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快赛江防洪二期三期溪东、长汀和段建设,抓好水库、堤防、供水等在建重点水利项目实施和上白石水利枢纽、黄土岩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土地整治和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旧村复垦1000亩。加强防汛抗旱、农产品质量安全、森林防火、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增量提质

全力打造镍合金新材料、电机电器两个千亿产业集群,精心培育医疗器械、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若干个百亿产业集群,争取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坚持以引进龙头扩大增量,以培育龙头提升存量,以龙头崛起带动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壮大。镍合金新材料产业以鼎信为龙头,重点确保鼎信镍业二期三期、鼎信实业三期和鼎信科技如期投产,争取鼎信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宏旺和甬金两个100万吨不锈钢冷轧、浦众和嘉盛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引进一批不锈钢精深加工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建设全国不锈钢加工生产销售基地。建筑新材料产业以益联远大为龙头,加快拓展市场,引进上游配套企业,完善产业协作配套,打造海西建筑工业化基地。电机电器产业充分发挥泰格、安波、亚南、银嘉、银象、远东华美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和怡和电子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走低成本、高科技、节能绿色、高附加值之路,发挥技术、品牌优势,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就地配套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抢占高端市场,培育一批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较大型企业,确保东方神、澳柯玛等157家企业在建项目大部分投产达产。船舶修造产业以白马、中正、福宁重工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福宁重工扩建、白马军民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特种船舶等专精特新产品。食品加工产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龙头引领带动,促进小微企业拓展空间、加快聚集、形成集群效应。

注重完善产业园区。进一步谋划提升承接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全链条的园区大平台,加快完善8个在建工业园区路网、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下白石半岛临海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用海审批等前期工作,建设溪尾下邳工业集中区。突出抓好鼎信万人生活区建设,加快铁湖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完成220千伏下白石梨村变、110千伏铁湖变及配套线路建设,开工建设220千伏溪北洋变、110千伏桂林变,提升区域发展用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和考核机制,优先保障园区项目建设用地,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强园区用地的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单位GDP能耗等指标考核管理,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突出结构调优和质量提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稳增长促转型政策,推进企业创新驱动、“两化”融合、嫁接改造、重组整合、品牌创建、上市发展。电机电器产业鼓励发展动力系统、成套设备等下游产品和硅钢片、漆包线、精密铸造、电机轴承等上游产品,推广产业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动产品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建设国家中小型电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机检测国家重点试验室,全力争创全国电机产品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电机质量安全示范区。鼓励具备条件的按摩保健器材企业向新型医疗器械开发生产过渡转型。船舶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加快资产、岸线资源整合重组,加强与省船集团等国内外大型船企合作或兼并重组,导入现代造船模式,培育分段加工制造企业,完善船舶配套体系。创新营销模式,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研究出台扶持电机电器、食品加工企业连锁经营措施,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落实成长贷款项目,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环境。加快建立以税收贡献、技术创新和生态效益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

三、着力做大商贸旅游业,推进第三产业繁荣

壮大商贸服务业。完成《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深化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商业企业入驻发展,支持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加快扩张。动工建设东百置业、大运汽车生活广场、大润发商业广场、岩湖茶叶批发市场、雁塔物流中心、瓮窑蔬菜批发市场等商贸业项目。推进鼎信物流泊位和仓储基地、圣农、上饶物流码头工程、国药控股物流、电机冲片综合服务平台、茶叶服务集成平台等物流服务项目建设,促进制造业与流通业互动发展。完成1家市场标准化改造、7家社区便利店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加快建设天润国际、银河柏悦酒店、白云山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提升旅游接待、商务会展等服务能力。吸引和鼓励更多银行在设点展业,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信贷投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发展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大力提升运输、仓储、家政服务、保险、通信、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等服务业发展水平。

发展文化产业。组织编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鼓励发展民族文化创意等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实景演艺、“坦洋工夫”中国红茶文化产业园、城区畲族歌舞与文化传承中心、中华畲族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发挥“珍华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抓好各类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新增1-2家省级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强旅游产业。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畲、古、茶、廉、红地域特色文化旅游景点的整合提升,鼓励发展采摘园、体验区、乡村游、农家乐等农业观光休闲项目,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完成世界地质公园主博馆改造、白云山北通道龟凤至南溪段改造,加快九龙洞景源拓展,开发建设白云峰景区,做好金钟山开发前期工作,启动建设白云山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4A旅游景区,做好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工作。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和营销创新,加强与周边著名景区的联盟协作,完善吃、住、行、娱、购、游等服务配套,争创2家3A级旅行社,1家4A级旅行社,争取5A级旅行社实现零的突破,打造海西山水旅游重要目的地,争取年旅游接待50万人次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加快韩阳煌都二期、中茵·上城国际、金鼎观湖、乾元御景、华兴春天城、华兴天御、闽东世纪城三期、溪北洋中建融和等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增加房源供应。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依法规范住房维修专项资金使用。

四、突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滨海山水园林城市

以构建闽浙赣内陆疏港大枢纽、通江达海大交通、城乡一体化大通道为抓手,加快推进“一市三区六组团”同城化。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着重解决“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问题。全力推进福寿高速、沈海高速复线至柘荣段、湾坞疏港公路二期、白马港铁路支线、白马作业区泊位工程等交通大动脉建设,加快实施国省道、普通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推进纵一线、纵二线建设,动工建设沈海复线至蕉城段,抓好衢宁铁路、福莆宁城际轨道前期工作。

坚持新区拓展与旧城提升并重。溪北洋新区坚持产城同步、全面开发,动工建设(溪北洋)至快速通道一期工程、溪北洋人行非机动车隧道,加快令之大道等23条主干道路建设,确保大部分建成通车;医疗器械园区、企业经济总部、工业孵化研发基地、溪北新村、一中新校区、“三馆合一”等项目部分建成或完成主体,闽东医院溪北洋新院区和卫生职业学院(筹建)新校区动工建设,核心区城市综合体开发全面启动,初步构建新城框架。富春溪西岸城市新区以富春大道为主轴,着力推进富春溪西岸城市综合体、中宝富春江南、金色阳光、富春小学、公交停车场、富春溪湿地公园等一批大型商业广场、星级酒店、住宅小区、公园绿地、教育卫生、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动工建设富春大道三期工程,加快建成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城市新区。老城区重点完善功能布局,改善配套设施,推进“三旧”改造,优化人居环境;加快秦溪洋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和街尾旧城改造;拓宽湖滨北路,建设坂中大桥二期、江家渡天池桥、柳堤桥、察阳古街步行景观桥,实施一批背街小巷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续建天马山、溪口、阳春、坂中森林公园等城市公园,完善城市绿化景观和环阳头岛无障碍步行慢道系统;抓紧建设汽车北站、瓮窑、王基岭、岩湖坂、溪北洋等公共停车场和公交场站;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管道燃气、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系统,整治提升“三边三节点”,打造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温馨舒适的城市完整社区。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强化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发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能,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两违”专项整治,持续加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打击力度。

坚持加快城镇建设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统一。大力推进、穆阳、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罗江、甘棠按照中等城市规模统筹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大商场、大物流、高品质居住区,形成区位凸显、产业集聚、百姓宜居的滨海新区,重点推进北部新区开发和解放街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穆阳、穆云、康厝按照小城市格局,加快生态旅游新区建设,重点推进畲族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和风情街立面、东旭北路改造,加快限价房、畲族文化交流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万和置业等项目建设,谋划启动白云山旅游综合体项目。镇抓紧祥安纸业等项目建设,做足农业高优示范、品牌特色文章,强化镇区街景及红色旅游大道沿线村庄整治,建成红色旅游大道。下白石、湾坞等沿海乡镇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拓展提升镇区、镇貌、街景,主动融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社口、潭头、上白石、晓阳、、范坑等乡镇立足生态环境、山地资源、旅游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打造“美丽乡村”与扶贫攻坚同步。加大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力度,继续实行“领导挂点、单位挂钩、资金整合、项目倾斜”机制,推动农村发展。实施农配网改造升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安保提升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实现农村班车村村通。培育提升狮子头、徐江、、溪塔、虎头、坦洋、晓阳、首洋、立峰、象环、英平、棠溪、后洋、金斗洋、彭家洋、不老等16个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试点,争取每个乡镇再建设2-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构建“珍珠连串式”美丽乡村走廊。抓好49个新农村试点重点示范村建设,加大第四轮省、市级、市本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以及老区村、少数民族、库区移民村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动全市农村面貌整体提升。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碧水蓝天美丽家园

强化生态治理和资源保护。深化美丽·宜居环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加强交溪流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保护,推进“四沿”坟墓生态综合整治,抓好白马港海洋环境治理。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力度,完成营造林3.08万亩,加强城市、村镇、道路和“三沿一环”绿化美化,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实施林分修复补植,完成城区一重山、白云山旅游大道两侧一重山和九龙洞景区道路两侧山体森林景观改造提升。严控水资源“三条红线”,继续推进交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严格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城区水厂、罗江水厂取水口上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市财政安排生态补偿资金600万元。继续推进南溪、秀溪、西溪上段水保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公顷。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抓好污染整治和节能减排。严格落实环保“一岗双责”、“三同时”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工程改造,强化污水废气排放、畜禽养殖、石板材加工、建筑施工、采砂、道路交通、城市噪音等污染整治。坚决整治船舶冲滩拆解,加快推进港岐船舶绿色拆解基地建设。认真执行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大力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加快推进一批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建设。新建、扩建、续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项目,建成柳堤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处理厂3月份运营,动工建设溪北洋和湾坞、、穆阳、上白石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城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提升、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项目实施。加大环卫设施和经费投入,提升城乡垃圾处理水平。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有效增长,积极引导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加强城乡居民、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就业技能培训、指导,新增城镇就业7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新建保障性住房1504套,完成配租配售1200套以上,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00户、困难无房党员解困工程30户。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体化、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户保障标准与补助、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乡村医生保障标准、新农合住院和门诊报销水平。

切实关心困难群众。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致力解决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市老人服务中心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尽快投入使用,推进闽东养老康复中心、溪北洋老年公寓和农村幸福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市“福乐家园”,依托敬老院完善乡镇“福乐家园”,推行孤寡残疾人集中供养试点。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抓好重度精神病残疾人医疗救助。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投资2.86亿元,实施项目31个,加快中小学扩容提升和薄弱校改造,新建、改建、扩建5所中小学,启动完小校建设三年提升工程,争取二中、民族中学一级达标。支持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民族中学图书馆建设。鼓励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办好民族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抓好闽东医院综合楼改造、市中医院新院区、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和1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海云工程”,完成“120”医疗急救体系、189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药品网上“阳光”采购全覆盖。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市民素质教育工程。积极构建“文化强市”,加快大剧院、妇儿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文艺人才培育机制,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传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备战第15届省运会。加强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建设,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办好闽东苏区创建80周年纪念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认真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支前、人防、公积金、打私、水文、气象、地方志、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大调解”机制,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处理事项,积极化解积案。深化“平安”、“诚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市场供给,保障食品安全,推进平价商店建设,稳定市场物价。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今年49个社区工作经费提高到5万元,村居(社区)主干月补贴从7月起增加100元。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巩固禁种铲毒成果。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综合整治。认真落实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衔接落实“单独二孩”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七、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把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对接好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验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