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个人理财的趋势范文

个人理财的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个人理财的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给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带来更多市场空间。商业银行如何从产品和服务方面满足客户需求,已成为当前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

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与前提,是维系客户的纽带与创造收入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若想发展,必须加强对产品的创新能力,积极设计并引进新品种。产品的设计与推出,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市场细分原则,哪里需要服务,确保每个产品都有相适应的市场,并让客户从中获得效益。以我国当前发展状况来看,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快产品创新:一是改进型。在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产品基础上进行整改、组合或包装,使之完善结构、形式及功能,进一步突出内容特点;二是模仿型。即模仿其他银行推出的产品,并调整、优化成为自己的产品,尤其借鉴国外成功的金融产品,可降低开发成本;三是组合型,将现有产品进行组合,推出“套餐”服务。

二、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

分层服务的开展,并不意味着服务的歧视性,或者只为优质客户、重点客户服务。分层服务主要满足不同客户的理财需求,以他们在银行中投入的利润为参考依据,给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利于金融业务的全面开展,提高银行收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重点实行高端客户服务,如VIP客户、贵宾卡、个人理财工作室等,为贵宾客户提供定制优惠,开通更多便捷的服务渠道,对这些客户实行特别服务,但是却忽略了数量更多的普通客户;在产品营销方面,也多针对高端客户,而普通客户却对理财知识了解较少。以国外大型银行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同样重视高端客户的开发,为高端客户提供有区别的服务,但同时并没有忽略普通客户的更大市场,只是在提品的种类及服务人员方面有所区别。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应细分客户,针对各个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服务。对于高端客户,除了基本的硬件条件之外,还应提供如理财室等软件服务;对于普通客户,则提供一般性理财产品,让个人理财业务走进千家万户,挖掘市场潜力。

三、实现战略共赢

商业银行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发展,发展战略眼光,加强与横向企业的合作,探索混业经营模式。以目前情况来看,银行业还不能直接涉足保险业、证券业。但是在《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允许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和业务。因此,银行应该加强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进一步深化理财业务,在巩固现有客户基础上,寻求更多潜在客户。近年来,随着光大、华夏、广发等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国家可能会在金融混业方面适当做出让步,再加上建行、工行、交行等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将逐步改善,不同金融业务产品将交叉渗透。因此,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除了关注政策变化,还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与服务方式,以确定更多客户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水平

现有的个人理财业务客户经理,大多从商业银行的网点柜员中选拔。虽然他们对金融产品有基本的理解,但是与客户需要和社会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经理培训的重视,不断完善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水平与职业素养。另外,商业银行应该从柜员中一批选拔高学历、高水平、或者拥有丰富金融工作经验的人才,实行系统化的个人理财业务技能培训,并组织考核其从业资格,向个人理财业务岗位输送更多人才,提高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队伍建设。

五、推动个人理财业务的商业化

合理的收费水平,是维持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可改善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业务收益不良、价格扭曲等问题。因此,未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应该重视定价机制的建设。首先,全面评价各种金融产品的直接收益、间接收益及成本,创新定价方式。针对特殊客户、重点业务可实行关系定价,提高业务盈利水平;其次,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收费品种,发挥行业协会的调节作用,制定统一的业务收费标准,实现中间业务水平的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由银行自主确定中间业务的定价与收费范围;再次,实施切实有效的内部收益分配体制,给个人理财业务人员更多激励,避免人才的流失。通过提供高级理财的有偿服务,也是实现个人理财业务商业化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胡斌 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

篇2

【关键词】个人;投资理财;误区

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追使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资金的增加又成为了必然,个人会想方设法使手中的资金升值,故投资理财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人们投资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也逐渐暴露出来,现归纳如下:

误区一:有钱多花,没钱少花,我不需要理财

有人说了,我就不怎么理财,当然我也不会把每月工资都花光,自己这样过挺好,有这样认识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正常情况下生活得的确不错,有钱多花,没钱少花。悠闲自在还不用为投资理财去费神。但是,细想一下,你真不需要理财吗?即使近几年你不考虑可能面临结婚、买房等事情(假设你家里能帮你解决这笔费用),你能保证你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吗?若你或你的家人突得大病又需要很多钱,您能保证病有所医吗?到那时再为当初没能理财而后悔为时已晚。合理的理财既能增强你和家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能使你的手头更加宽裕。生活质量更高,何乐而不为呢!

误区二:理财是有钱人的事

一些人认为,我除了吃喝外节余不下多少钱,对我来说谈不上理财。等我有钱了再理吧,或者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殊不知“大钱”可理,小钱更需要理。根据“二八定律”,有钱人在芸芸众生中始终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但是同样要面对教育、购房、养老等现实需求。在“人生经营”过程中,愈穷的人愈输不起,对理财更应严肃而谨慎地对待。个人理财实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要求人们有理性的消费理念。一般来说,个人收入总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个人支出却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新潮商品的不断涌现、广告和经销商的诱惑、周围消费者的选择等等,都可能引起个人消费的变化,从而影响理财规划的实施。因此,人们一方面要尽量在可选的商品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力求满足预期的最大需求;另一方面要力图使消费决策带来的未来悔恨和懊恼减少到最低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结余比率用于投资规划。

误区三:别人干啥啥

有一部分投资者听人说啥挣钱就投资啥,跟风涌入,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结果往往是投资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给自己带来麻烦。理财产品千差万别,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高风险的产品可能带来高回报,但自己不具备风险承受力,或资金使用周期与该投资不匹配,这样的产品显然并不适合自己,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高收益,而忽视了遭受损失的严重后果。其实投资理财也和穿鞋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一个投资理财者来说,财力或许有大小。知识或许有多寡,能力或许有高低,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投资理财对象和确立投资理财策略,则是共通的原则。

误区四:投资目标不明确

成功的理财不仅需要正确的财富观。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相应的能力和必要的技巧。为了使理财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首先要设定明确与合理的目标。知道目标行动就成功一半。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大比例的投资者投资目标有问题:要么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时就盲目投资;要么目标制定得模糊不清(如想退休后过上舒适的生活、想让孩子到国外读书、想换一所大房子等等),将来无法有效地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和投资效益;要么目标制定得过高,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无疑会打击自己的投资积极性;要么目标制定的过低,不费多大劲就能实现,既盲目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又没能使自己的财富最大化增长。建议在设立投资目标时考虑两个基本要素:①目标结果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②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时间。同时,目标要有合理性,合理的目标应该是可望也是可及的,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误区五:对风险认识不足

风险包括影响未来收益的一切不确定性因素。不同的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条件与个性,面对风险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不相同。目前有相当大的一批投资者面对投资项目和投资机会要作投资决策时,对风险的认识与评估存在严重误区:要么夸大风险,既丧失投资机会,又挫伤投资信心;要么忽视风险或低估风险,造成投资目标难以实现或者亏本。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理财目标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享受这种美好感觉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另一方面:收益必然伴随着风险,这些风险会阻碍理财目标的实现。面对风险有人很保守,有人又非常激进。但是任何人在承受风险时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限度,风险就变成了一种重负。可能会对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造成伤害。更严重的是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程序。所以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必须考虑自己能够或者愿意承担多大风险。

误区六:有钱只会存银行

多数人出于安全考虑,会将大部分积累进行储蓄。的确在诸多投资理财方式中,储蓄是风险最小、变现性较好、操作最为简易的一种。同时储蓄也是收益相对较低的一种,它的唯一收益就是利息,更何况国家经常通过调整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存款实现个人资产增值的可能性极小。一旦遇到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个人资产还会在无形中“缩水”。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只是存折上一个空洞的数字,它不具备股票的投资功能或者保险的保障功能。所以,普通百姓应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念,寻求既稳妥、收益又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个人的理财收益。对基本的投资工具都要稍有了解,“量力而为”。选择较有兴趣的几种投资方式,搭配组合。“以小博大”。个人投资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

误区七:投资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才能分散投资风险。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这种理财方式,确实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运用中,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市场的动向,使得投资分析不到位,结果可能在哪儿都赚不到钱,甚至会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并不适合资金量小的普通老百姓。故此,对于资金最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过于分散的投资也会使收益下降、使自己疲于应对,因此最好进行一个理智判断,把有限的资产相对集中干一些自己看好的能掌握的投资项目上,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收益。

误区八:过分追求短期投资或过分追求长期投资

有些人过分追求短期投资,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以此获取投机差价。今年或这段时期流行什么,就一窝蜂地把资金投入。这种人有投资观念,但这类投机客往往希望“一夕致富”,若时机好也许能大赚一笔,但时机坏时亦不乏血本无归的例子。一味地看重短期成果会影响到理财计划的实施。而另外一些人却过分追求长期投资,过分强调货币时间价值。其实大多数理财产品不同于银行储蓄,投资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其收益越高。譬如股票投资,它的市场价格要受公司业绩、公司预期发展、国家宏观政策、国内外相关环境变化、证券市场运行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不管哪种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过分追求长期投资有时不但不能实现投资价值增值,反而使自己失去很多获利机会。若是2007年年初入市一直持有某种股票到现在,和2007年底清仓相比,在收益上前者是远远低于后者的。

误区九:盲目自信,缺乏理财咨询

在个人投资理财中,过分自信是另一个最常见的误区。尤其是当人们有过某些经验或知道一些具体信息时,无论所知是多么有限,都倾向于自作主张,结果是一败涂地。要知道:自信是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综合分析能力之上的。其实个人理财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虽然有些人能够无师自通。但也无法避免犯些令自己懊悔不已的错误,更不要说那些一见到账单就头疼的人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多借助理财规划师、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专业的服务,才能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到达成功的彼岸。

国外发达国家,家庭理财、个人理财十分普遍和正常,大部分个人或家庭都有自己的投资理财顾问。一旦自己有投资意愿或投资渴望,首先找自己的投资理财顾问进行咨询和探讨,让专家给出合理的投资理财建议,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财务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理财规划。站在投资专家的肩膀上,您有机会赚得更多。

误区十:买彩票也是投资

篇3

摘要:三峡库区旅游人才需求缺口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旅游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以“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面向区域”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大批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三峡库区;旅游人才需求;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一、三峡库区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分析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那时,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随之而来的人才缺口也日渐扩大。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从中国有旅游的那一天起,三峡旅游就是中国旅游的王牌景点,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三峡旅游所具有的人文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不仅在中国旅游业中有代表性,就是在世界旅游业中也具有独特性,三峡旅游是国际品牌。在2010年,围绕《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轴贯通、两极辐射、三区联动、腹地延伸”的总体布局,“将长江三峡旅游建设成以新三峡为品牌,以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揽胜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以科考探险和体育竞技为补充,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时期是重庆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期,亦是重庆旅游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旅游人才成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调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重庆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人才需求量预测表(单位:万人)

重庆市“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预测,到2015年,重庆市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0.15万人,增至0.25万人。到2020年,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0.15万人,增至0.52万人。到2015年,重庆市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将由2010年的0.75万人,增至1.87万人。到2020年,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将由2010年的0.75万人,增至4.64万人。到2015年重庆市,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1.36万人,增至2.97万人。到2020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1.36万人,增至6.49万人。

当前重庆市拥有旅游人才5.78万人,占该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8.9万人的20%,即百名直接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中,仅有20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短缺,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以上所述,切合三峡特色旅游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紧迫。

二、旅游专业课教学现状

旅游相关行业是一个动态性非常强的行业,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模式相关的旅游产业模式、旅游行业要求都不同。但长期以来,学校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依托于制定和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对于现实旅游行业的了解和行业发展情况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跟进,旅游教学部门与相关旅游行业的紧密联系较少,导致教学部门缺少对旅游行业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实践和工作学生情况的有效总结和改进。

1.教学思想陈旧,强调“四个中心”。目前,中国大多数旅游院校仍沿袭了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强调“四个中心”: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讲解教材以应付考试为中心。学生在学校被动地接受较抽象的、呆板的知识,从书本到书本,所学理论与旅游产业客观实际发生较大的偏差。这种传统的旅游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造成过分依赖课堂教学,被动学习,从而造成学习的惰性,最终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21世纪旅游业对高素质、会求知、能创新的旅游人才的需求。

2.教学过程呆板,教学主体注重“四点式”。旅游业虽然是现代化的开放产业,但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却大都是教师在“讲旅游”,教学主体注重“四点式”:讲台、黑板、课本加粉笔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课桌上记笔记,老师是讲课的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旅游体验、训练和实践机会。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很快,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层出不穷,但旅游教育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足,不注重与外界的系统协作,从而不能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进知识,提高理论及能力的教学目的。

3.实训条件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狭隘和滞后性。目前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设备方面普遍存在缺陷。许多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缺乏,旅游模拟实验室条件较差,有的模拟导游室、客房和餐饮在一个实验室内,学生操作起来拥挤不堪,达不到实训的基本目的。这些旅游教学设施方面的不足,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最大障碍。另因实训基地较少,在旅游教学环节安排上仅仅安排了理论课时,未安排实践课时,仅安排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而技能课的技能训练所占的课时比例也很小,毕业实习的面也比较窄,大多是服务性的学习,管理性的实习很少,而且实多安排在最后一年,平时的实习和见习很少。学生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实践知识非常贫乏,这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

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篇4

2005年发展概况

(一)银行个人理财已成为个人理财市场的不可替代的主导力量

保险公司是最早进入个人理财市场的金融主体,基金公司在2000年初开始跟进。银行理财起步相对滞后。但他利用自己在品牌、信誉、渠道和人员方面的优势,后来者居上,迅速占据了个人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

(二)预期中的中外资银行正面竞争并未出现

外资银行理财目标客户集中于高端客户,而国内银行理财客户集中于中端市场。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门槛高低有别,并且外资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于母国企业和公民,中资银行很难插足,所以业界预测理财市场激烈竞争的场面没有显现。

(三)整合营销是银行采用的主要营销方式

各家银行逐步摒弃单一的营销方式,转而采用整合营销的方法,把公共关系、广告宣传、渠道建设和促销结合起来,根据品牌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合理分配使用营销资源,走出了一条资源综合利用型的营销道路。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财服务大受欢迎

从产品设计来看,低风险、收益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销售看好;从产品定位来看,定位于中端市场的理财产品很受欢迎。

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客户需求明朗化,监管方式需不断创新

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监管部门加大了信息共享、政策统一的力度,但仍然没能突破分业监管模式。客户需求综合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各金融主体在理财渠道、人员配置、产品设计方面已进入混合经营状态,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监管部门监管方式不断创新。

(二)理顺个人理财与个人存款的关系势在必行

个人理财是从个人存款业务演变而来,却又不同于个人存款业务,因此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经营要不同于个人存款业务。

(三)加大公共金融教育,培育良好的客户市场

由于国内普及金融教育严重滞后,客户对风险与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加上银行理财营销侧重于收益的宣传,没有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顾客相当程度上把理财等同于发财。

(四)提升品牌竞争力

缺乏独特价值内涵和理财服务同质化是困扰银行理财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在品牌建设中,运用媒体等资源传播品牌还处于探索期,缺乏必要的经验。

(五)创新服务方式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为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和个人理财综合服务。在为顾客提供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方面,我们的市场还很不成熟,银行缺乏足够数量且经验丰富的理财规划师,另一方面客户对于人生理财规划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这些都制约了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

(六)加强理财队伍建设,提高理财队伍素质

理财客户经理是银行个人理财的重要服务和销售力量,理财经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无论是国内理财师的资格培训还是银行内部培训,从培训体系的建设到培训资源的运用都亟待加强。

(七)提高理财业务战略规划能力

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是全行业参与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必须和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个人理财对银行的整体发展意义越来越大,需结合银行自身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和资源优势,从整体上规划个人理财发展的战略。

2006年发展趋势

(一)银行理财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银行将充分发挥个人理财市场销售主渠道的作用,加强与保险、基金、证券、信托公司的合作。但是个人理财市场格局将是银行搭台、多家唱戏,其主角仍然是银行。

(二)银行理财品牌建设难度加大

理财业务关系到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和银行战略的转型,从银行个人理财品牌发展趋势来看,2006年理财品牌将会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创新能力强、产品差异大、服务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成熟品牌;第二层次是创新一般、产品差异较小、服务差异化程度较低的品牌;第三层次是投入有限、创新差、服务能力差的品牌。

(三)品牌保护意识加强

2006年各银行将加大理财品牌及产品专利的保护力度,尤其银行后台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理财中心运营方面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将成为新的亮点。

(四)理财范围扩大,产品线延长,产品混合性增强

2006年个人理财市场的投资品种将进一步扩大,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资标的物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向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扩展;产品从固定收益类向金融衍生品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与汇率、利率、指数挂钩,产品也将趋于复杂。银行还将与其它金融机构联手推出新的理财产品。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发展 对策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个人理财业务将随着市场环境逐渐成熟而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得人们对理财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他们需要专业的理财建议,帮助他们实现理财计划。因此,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投资市场环境的改善将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空间。近年来,证监会积极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推进证券业务创新。同时,政府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楼市炒作。另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制度的改革进程在稳健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将极大地促使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使可加入的投资渠道、可选择的投资产品和可投资的规模相应扩张,将会极大地增强居民个人理财的愿望和参与程度。

三是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强化将从体制上推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2005年银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使得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另外,我国开放金融市场后,国际混业经营的模式将不可避免地从外部影响我国,使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进程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国家金融业政策的限制。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是分业经营的状况,《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是缺乏专门的理财服务系统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我国多数银行信息系统仍以业务处理、数据保存为主,很少考虑对产品和客户信息的分析整合,无法准确进行银行收益测算和客户价值评估,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客户的差异性和针对性。服务系统的落后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三是客户对理财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国内没有积极普及金融教育,客户对个人理财认识存在着误区,目前我国大众的理财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是大多数人对个人理财的概念缺乏正确认识,理财观念淡薄。不少人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理财就是储蓄,更有甚者认为理财就是赚钱。

四是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创新。一些银行虽然成立了理财中心或个人理财部门,但是由于认识不够充分,在内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以及网点布局、硬件配备等方面没有认真研究,仔细实施,以至于到最后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方面的浪费。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方面,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作响自己的品牌,搞出独一无二的特色。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做的还只是把产品展示出来向客户推销,而并非是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和投资组合建议。

五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理财涉及到税务、财务、会计、保险、证券甚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而理财业务大到人生目标的实现,小到日常的生活开支,方方面面无不囊括在内,因此对理财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是从柜台业务人员中筛选出来的,即使参加了银行组织的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但显然,国内的理财人员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很难确保服务质量。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是加强行业合作,积极准备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及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行业合作,积极准备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合作,从现阶段相互间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合作。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科技发展相对落后,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银行业的需求。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专门的理财服务甚至经济网络服务系统。

三是倡导正确的理财观念,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商业银行应结合网点优势,利用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加强理财知识的普及,积极培养和开发理财市场。同时,倡导正确的理财观念,寻找适合客户的产品组合。同时,强化品牌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品牌推广的支持和指导,引领分行统一建设规划、培养标准、服务模式和推广活动,打造统一的财富管理品牌。商业银行在打造个人理财品牌时应体现差异化,提升品牌内涵,增强品牌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