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实现途径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大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他们主导着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整合知识和技术的连接,管理各种资源的运用,是整个企业的生命之源。只要走好第一步,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点,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扩大人才资源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增强企业的人才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显著提升。
人才的竞争在经济管理行业中尤其显著,提高管理业人才的素质也是各企业首要的任务,特别是对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应该集中培训,建立一批与时俱进的向国际化发展的管理型人才队伍,壮大人才优势,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成为经济中的一朵奇葩。
一、企业人才队伍当前的形势
近年来,各种经济风波不断涌来,严重影响了国内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给各地经
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现代企业也面临着更激烈的挑战与机遇。2008年的国际经济危机给国内各大企业增加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中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监管不力、素质不高、业务知识不全面、效率低、专业技能不足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经济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管理人才短缺,而一般性人才过多。一般性人才在目前的管理机构中基本能满足需求。但是,如今的社会经济要求全面快速发展,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经济管理行业必须培养一批高级的经济管理专家,以及国际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事实上,经济管理行业这方面发展的并不完善,社会经验丰富的管理型领军人物并不太突出。
2、经济管理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在学历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占总数比例少;在专业技能方面,具有会计、计算机、外语、国际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太少;在人才队伍分布上,各部门、地区、以及专业方面分布不够均衡,创新型人才极度短缺等情况非常严重。
3、经济管理人才思想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没有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中的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将资金大量使用在业务扩张方面,而忽视了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第二,在衡量人才标准方面,还没有做到不拘一格,很多企业过于看重个人身份、职称、学历等外在因素,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技能、知识、内涵等内在因素;第三,人性化因素没有切实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往往只是一些企业的表面口号,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很少,没有将个人发展与所在工作发展联系起来,不能激发员工们的积极性。
二、完善现代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方法
1、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才队伍进行培训
要使经济管理人才队伍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从以下四个队伍的建设着手:第一,培养一些经济理论功底扎实、对国内外经济管理业务熟悉、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够正确分析经济的发展形势的优秀企业当家人队伍;第二,要培养一批思想道德素质高,善于经营管理、精通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善于发现新市场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第三,要造就一批经济管理业务能力强,懂得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第四,要建设一批在经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要完善经济管理业务人才队伍的培训,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对人才队伍的教育培养。人的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渐具备的。但是我国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还不够,与现代企业要求的人才还有很大差距。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命脉的核心,经济管理的稳定正常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安危,人才是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整合的主体,所以,要发展经济就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才队伍进行培训。
其次,对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革新。在各大企业中,一般都要求专科学历以上,本科以上人数更不在少数,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外在因素,其实他们对经济管理理论、或是管理业务方面的知识并不太熟悉,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任职后也不能很快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对经济管理人才进行培训时,要以启发思想,开阔眼界为目的,主要介绍一些新技术的引进,一些新思路的设想,以及一些新技能的操作方法。
2、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适者生存的理念在现代企业中同样适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队伍是不断变换不断更新的,随着人才的不断涌现,一些技能差,素质不高的人员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而一些积极向上,富有创意的优秀人才将会脱颖而出。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下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一些成功企业在管理员工方面实行的“赛马机制”。但是,优秀人才涌现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庞大的后备军作支撑。所以要想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
3、为人才队伍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现在许多企业员工在看重高额薪酬的同时还很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在乎经济管理企业的文化氛围,以及企业为自己所提供的工作是否能够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在建立利益型激励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鼓励,留住优秀的人才,规划员工的发展空间,从各方面进行完善;组建企业需要的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人员体系,创建和谐的团队;留住优秀的人才,吸引新的人才,让更多的员工能够在自己的舞台上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价值与特色。
另一方面,要使每个人都各显其能,才尽其用,使各自的专业与工作能够对口,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要想做都这一点,就要加强人员的交流工作,使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流动,直至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对于优秀的人才来说,企业可以将其分配到不同地区或部门进行不同形式的锻炼和发展,改变死板的干部任用方式;或是根据优秀人才的发展维度,试着将他们放到更高的职位上发展,充分发挥员工的才华,为员工创造积极地工作环境,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迎接更多的挑战。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66-03
设计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设计实践中,则主要与景观和居民环境工程建设为主。因此,景观设计专业与企业实践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结合其多元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之一。景观设计专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专业,高校应重视专业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策略。对此,本文试基于景观设计专业的特点,针对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提出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措施。
一、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
景观设计综合了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市政工程以及园林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内容涉及广泛,因此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多的追求,开始关注环境对于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因此景观设计教学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科学性、艺术学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人文特征的景观建筑,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还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传统的景观设计专业重理论而轻实践,基于其多向性特征,多维度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从教学实践角度分析,景观设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换,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作品。最后,实践教学改革应致力于从实践出发,其对我国景观设计教学的机械性和单一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具有实践性强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对规划设计、景观工程技术和园林植物识别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延伸,人们开始关注景观设计的实用性、个性化以及其他功能。高校景观设计具有培养和输送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基于社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应对其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重新制定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作为新兴和快速发展的专业,其教学存在一定的漏洞。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缺乏成熟的景观设计教育理论
高校景观设计教育理论缺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对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高校景观设计专业主要分为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三个专业方向。三者之间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方式统一且单一,导致学生对景观设计缺乏正确的认识,实践能力较低。虽然园林专业发展迅速,人才类型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但由于教育方向不明确,多数学生无法满足设计实践的需求。其二,传统教学思想对高校景观设计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教育改革的滞后性导致高校在教学中依然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强调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在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教师将绘画技巧、生态环境分析等内容作为重点,但忽视了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导致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下降,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实施,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兴趣不高。学校采取学分毕业制,使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理论知识学习,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学习压力。学校在实践基地的建立上投资不足,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影响实践性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专业方向与就业方向存在偏差,课程安排不合理
基于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缺失,高校在景观设计的专业设置上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上存在明显的偏差。目前,多数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统一性,忽视了学生和企业的个体需求,导致人才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社会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认识不深。根据社会调查显示,艺术专业学生更愿意就读景观设计专业,但一定程度上使从事景观设计专业的人才学历与能力之间存在矛盾。而且高校也将景观设计视为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多强调艺术性的教学内容,但忽视了景观设计专业的实用性。景观设计专业的课时设计不足,影响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深入设计专业内涵,景观设计的可实施性较差,基于此必须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景观设计专业教师素质不高
景观设计作为我国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关注居民生产环境的设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设计方向和设计风格产生了新的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专业设置更新缓慢,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景观设计专业涉及多个专业,这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专业素质。但目前,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设计能力不强,尤其是在景观设计相关专业实践上,教师的指导能力不强,无法对实践进行细致的操作和正确的指导。而与此同时,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师薪酬待遇体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薪酬奖励,导致教师留校欲望不强。多数教师未参与过企业实践,缺乏实践指导能力。一些教师虽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但缺乏设计创新意识,很难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最后,高校在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师的管理方法不完善,使人才的分配存在不合理性,往往将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科教师进行组合,无法满足景观设计的多元性,使学科之间的融合成为难题,无法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为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应聘用一些专业人才,但由于这些人才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依然无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景观设计硬件设施不完善
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景观设计专业受到更多的关注。高校景观设计专业也不断招生。但硬件设施对景观设计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高校的硬件设施存在明显的不完善现象,许多高校现有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理论教学的需求,教学设备落后,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教育改革需求。一些高校虽然将这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景观设计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但有的教师专业性较差,使得多媒体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受限于高校发展现状,在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因此导致教学场地不充足。设计方案不完善,设备落后使得的教学实践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制约了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三、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措施
(一)完善景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是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合理安排景观设计专业的课时分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鼓励其通过资料查找和自我实践的过程实现知识向实践的转化。为进一步实现景观设计的生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高校应针对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实施以下策略。
1.优化教学结构,做好学期课程安排。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致力于培养专业性强的人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案。
2.重视教学过程,多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根据实践机会少的教学特点调节上课时间,教师应对学生积极加以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总结其他教师的经验和优势,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3.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增设部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不同风格的设计,并进行相互点评和自我点评,提高学生的专业修为。
(二)强化人文素质培养,落实专业实践的重、难点
1.基于景观设计专业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相关联性,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致力于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培养内容,强化设计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明确教学的专业定位,落实实践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的特点。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制定并完善设计专业教学任务,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与此同时,保留本土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针。景观设计源于艺术,应用于现实,艺术与景观知识体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特征也要求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重视人文素质课程增设,实现其余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2.高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使其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正确的专业定位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的关键。因此,高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景观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景观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设计和实践训练、表达训练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的设计能力和高度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意识到,景观设计实践与工程实践应成为该专业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应以设计课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基于景观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景观设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结合。
(三)重视景观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不断的通过培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致力于培养满足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企业中具有设计实践能力的人才引入高校,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其教学能力,从而对高效景观设计专业教学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可安排学习能力强的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以提高其设计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模式,从而促进企业教学效率的提高。鼓励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开设设计室,接洽景观设计项目业务,从而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且邀请一部分学生进入自己的工作室,使学生参与更多的设计实践。了解景观设计实践所需,从而通过教师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四)加大投入,多渠道建立实训实习基地
要提高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效率,还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建立(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67页)实训基地,增设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空间,在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与专业相关的设计实验室、景观材料实验室、模型实训室都是必要的。学生在实验室活动中,其对设计流程、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创新产生了新的认识,对其设计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作用。因此,多渠道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是必要的。这要求学校进一步与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设计实践机会。尤其是与当地的设计院和企业相联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当然,高校在校内基础课程教学时,应致力于确保其教学知识的扎实性,以满足企业运行的需求,这样可使学生获得企业的认可,解决企业的人才匮乏问题。只有将校企合作进行到底,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最后,与行业相关的协会也对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求高校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通过与其合作,共同解决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人才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景观设计教学;当前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63-01
一、加强景观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景观环境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景观设计教育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但是,我国传统的景观设计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严重制约着我国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景观设计队伍综合水平的提高,同时我国范围内关于景观设计教育的探讨和研究还非常少,关于景观设计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理论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加强景观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景观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景观设计专业定位不合理
景观设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它是建立在“园艺”,“景观建筑”,“造园”,“风景园林”,“环艺”等概念之上,涵盖更为广阔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设计艺术。
景观设计专业在不同院校进行开设,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都没从景观设计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角度出发合理定位景观设计教学。景观设计教学结构与专业定位不合理。
(二)景观设计作业缺少创意,模仿之风盛行
课程作业缺乏创意,较多学生面对课题作业,喜欢借用优秀案例直接模仿他人的设计与创作,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动脑筋,方案平实,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三)过分依赖工程实践而忽视研究性、概念性方案设计的训练
高校里的专业设计教学固然与社会上的设计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毕竟与工程实践不完全相同。过早或过分的依赖工程实践,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未免会适得其反。
三、景观设计教学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以及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是深入进行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当在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对景观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常用设计策略、审美观念以及景观设计理论前沿等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与掌握,从而为日后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调整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现代景观设计,其核心是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建筑规划三大块综合而成。在景观设计教育上来说应该改变各大院校的群雄逐鹿“三国格局”,而是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三位一体”。应当把景观设计专业定位为园林、环艺、规划、建筑等整合基础之上的一种新专业。在教学目标中,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基础课程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衔接
目前我国高校的设计学科的教学大致都分为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实践课几部分。但是,我们目前高校基础课的开设与专业课的教学脱节现象尤为显著。
在基础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创新思维发展与专业的基本功。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阶段都达到了教学目标。在专业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然而在后期学生的设计方案大多数还是缺乏创意,有的甚至出现审美问题。因此,在后期的专业教学阶段,教师应把握课程的前后贯通,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作业得设置可以灵活多变,不要一味的与实际工程结合。
四、结语
景观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景观需要的重要基础,加强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十分必要。景观艺术设计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景观设计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从而逐步构建一个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人才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景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对景观设计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0(3).
[2]张继之.对高等教育中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9(3).
[3]郑丽屏等.城市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地域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34-3
景观设计是一门兼融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属性。景观设计师需兼备人文综合素养,它既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性,同时还需兼备广博的社会及人文知识,如今,景观设计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景观设计专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这也促进了我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视。
景观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环境需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资历条件、教学定位的差别,其相应的景观设计教学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学的资历较浅、师资队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速度过慢,还与其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本校教育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创造性地建立、发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探索景观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型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也作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在逐步的构建,为将来实现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1.1 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
总体看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景观设计是在自然和人工两大范畴边缘诞生的,因此它的专业知识也处于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
(2)开放性:持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3)综合性:学科专业的综合性。
(4)完整性: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为、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5)体系性:这些多学科知识基本都统一在环境规划设计这一总纲下。景观设计自身也应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2 国内景观教育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观设计教育事业却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从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仍是只注重知识讲授而弱化了实践能力。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类、农林类和综合性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在艺术类高校中。由于设置景观设计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有所差异。
1.3 我校景观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成立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2011年3月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共同合并成立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景观设计课程于2006年开设,是本校景观教育的开端。2010年《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立项,而我院景观设计方向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更会使得下一步的申报工作事半功倍。
2 地域性的课程内容
《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56学时,针对学校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地域性特色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12学时讲授)、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12学时调研辅导)、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32学时设计辅导),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1 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包头市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草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以期从地域景观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相关理论讲解,布置作业《包头印象》(图1、图2),通过这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课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思考社会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并展示在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经历的作用。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包头景观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开始尝试分析小块地段的景观,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表达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景观要素和肌理。
景观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与场地等具体的景观设计要素,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景观设计 实践教学 工作室 实训基础
[作者简介]贾忠峰(1974- ),男,黑龙江依安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李传刚(1973- ),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旅游资源软质景观艺术形态研究与设计”(项目编号:11C048)和2012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XJ12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68-02
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的景观设计课通常以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其目标,因此,在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上就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设计理论基础和工程实施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强其设计方法与技能,使其成为一个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在景观设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态越来越注重,要求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这样,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专业就成了高校的热门专业。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环境艺术专业方向从1999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年的办学经验。我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实践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设计教育中注重手绘的技能与软件应用能力相结合;在黑龙江省冬季的冰雕设计和牡丹江镜泊湖旅游点软质景观设计中建立了实训基地。
1.实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只有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对专业课产生了兴趣,才有了学习的动机,才能学好专业课。在实践中如果能获得对景观设计的认知和体验,这比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和深刻。实践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对景观设计的流程、施工现场等有充分的了解,其专业素质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强,这样就能增加其就业的机会。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风格特点、古今中外景观艺术设计的精髓,在融会贯通中逐渐形成独特的景观设计理念。这就要求我们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帮助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对古今中外的设计艺术风格有更直观的感受,并能做到博采众长。
2.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景观设计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对制作工艺和施工也要有所掌握,最终使其作品达到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所以,景观设计既不是无源之水,更不能是纸上谈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让学生有设计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的设计思想有一定的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能够深入施工现场或各种景观小品生产的现场,掌握施工的流程、材料、工艺与景观的制作过程,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学习内容与生产相联系,这样其作品就能体现现代工艺的特色,在工作流程上也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完善的实践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中的上手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景观设计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建构方案
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灵魂,这种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如果我们能把实践教学环节始终如一地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够做到把景观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经历、感受和体会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在分析市场要求及社会就业形势的情况中,让学生学会反省自身的不足,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养成,提高其实践能力,最终,我们就能慢慢实现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