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益生产合理化建议范文

精益生产合理化建议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精益生产合理化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精益生产合理化建议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猛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日益攀登,由此给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各种管理、资源、人才的压力,这类聚集的压力不得不使得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或深化改革。由于甩掉了沉重的包袱、有效地改善了经营体制等传统的装饰工程施工企业薄弱环节,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往往在人才竞争中也逐步占据了优势地位,有效地遏制了“装饰工程行业培训中心”的现象,当然仅仅依靠这些来遏制是远远不够的,就要将传统装饰工程施工改革成为生产型企业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汲取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经验和长处,来融入装饰工程施工传统的管理模式,本文以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精益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中的产业结构、实际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作为切入点,为遏制多年的传统遗留问题所引发的起伏,将绝大多数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纳入囊中,来综合分析当今该产业的结构经营和组织管理情况,以及其结合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特点作为基础来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和发展方向定位,并提出了未来运用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将装修装饰产业的发展进行结合运用,将所需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融入到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传统的管理模式,使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一跃成为行业中的领先企业。

对于发达国家的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来说,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能帮助他们与建筑设计公司、咨询信息公司、传统的设施管理服务商、物业服务商以及其他企业展开竞争。对于新兴国家的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来说,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能帮助他们实现流程标准化、专业化、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和提升文化品位等要求。这些精益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平台的涌现,将让装修装饰工程施工企业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其产品的具体影响,并将此类信息数据传递给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设计人员。

所以,怎样将传统装饰工程施工改革成为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我们接下来主要通过是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建筑传统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结构经营和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筑装修工程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及趋势。以下我们将进行深一步地谈论。

一、建筑传统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结构经营和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建筑装饰工程过于关注技术研究和开发市场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是美化及完善建筑,也是建筑施工的一部分。尤其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装饰装修还带动了建筑材料的发展。近年来,各种高档别墅、大厦的建设,无论是公共建筑装饰,还是住宅建筑装饰,使装饰工程企业更加关注与研究装饰工艺,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关注重点在在公共建筑装饰的市场拓展,如说旅馆、酒店、体育文化教育类等。

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无制度,无管控意识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管理薄弱、装修市场管理混乱无序且施工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等问题。绝大部分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是基于建筑业衍生,也有小部分是从轻工业中分离出来的。建筑装饰工程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缺乏积累工作经验,而这些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多是仿照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根本无自己的独特管理制度,还有装饰装修施工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层次不齐,使得装饰装修处于较低的水,快速发展带来了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管控的疏忽。家庭作坊组织形式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在假劣材料验收工作和控制意识方面也不强,不得已导致缺乏专业人才以及现代化管理理论,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意识更加缺乏。

二、建筑装修工程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及趋势

1、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模式

建立改善跟踪和监管机制,定义管理者职责;就是维护现状、解决问题和寻找提升,如果生产型企业问题的解决与企业的提升仅靠小群体人员来解决问题,最终的效果或生产型企业进步的空间是非常受限的。要建立一种全面改善机制能覆盖到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人员的问题解决方法,三种不同方法构成:

(1)建立生产型企业层面改善机制;在生产型企业发展不断且不时地变化,不能赶在环境变化前做出改变,那必是隐藏着风险,这风险是企业的竞争力,涵盖了效率、品质、交期、成本等,都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采用定期审核机制,通过各方面评审来识别企业的薄弱之处,将问题点和影响因素暴露出来。建立企业层面的改善计划,通过具体问题开展的改善,专人跟进,最高层监督,通过这种及时把握企业问题改善成焦点式的解决,保持了企业的竞争力。①根据发展需求设定评价方法和方式;②定期(半年度)评审;③根据定期评审的结果,制定改善行动计划;④管理层参与改善行动计划的推进与监督;⑤循环进行定期评审;⑥改善后需定期总结与修正。

(2)建立异常问题处理机制;生产型企业日常营运中会出现一些影响生产问题,所以要规范化、制度化地处理异常问题,能充分体现出即时、参与、效果,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要及时赶到现场解决问题,并充分和彻底地研究问题的真因。用改善极化方式进行分析和跟进,这个问题最终能真正得到有效解决。

(3)建立自主改善机制;企业日常应用现场5S识别出工段流程不合理、异常等,而对生产运作影响的相对不大或不会造成停产,要倡导由员工或基层管理人员自行解决来进行自主管理或自主改善。通过激励的方案或方法引发员工思维与积极性,记录在现场问题跟踪表中并引导基层班组对改善任务进行交自主解决用全员的智慧去解决企业的问题。

2、建筑装修工程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的管理趋势

若建筑装修工程企业能通过以上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的管理方法(改善机制)从企业、部门和员工层面系统地搭建建筑装修工程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全面改善机制,创造一个全体人员能够参与、献策的平台,又可以让这些问题能够全员性、计划性和针对性地解决,建筑装修工程企业才能真正的进步,同时这种建筑装修工程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全面改善机制也可以促使建筑装修工程企业人员相互学习提高、共同进步发展。

三、结语

这个建筑装修工程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全面改善机制可以相互协同互补,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相结合来改善,用具体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改善工具促使改善企业文化,诞生机制时,要深深植入的精益生产标准化基因,治理管理结构对于建筑装修工程施工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有着不懈的提高,将迈入一个持续改善、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作者单位: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艳.建筑装修装饰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3(17).

[2]王向坤,刘聪.试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11).

[3]陈欣,李申,徐雷.论建筑装饰精品工程创建方法[J].大众文艺,2013(02).

[4]汪锡娜.住宅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现状研究――以东阳地区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13(Z2).

[5]陈筱h.浅析家装行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J].时代金融,2013(23).

[6]李正健.安徽建筑装饰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2(05).

篇2

在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的大力支持下,《现代国企研究》本期开始推出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优秀案例栏目。本栏目旨在配合今年国资委启动的为期两年的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精心选取国资委在活动不同阶段推出的优秀案例,并配以专家点评,以供读者借鉴。

在多年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兵器工业集团主动寻找短板,通过开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活动,稳扎稳打,积极解决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的问题,今年前四个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4.2亿元、同比增长30.6%,时序进度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自1999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称“兵器工业”)组建以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一直保持在年均增长20%以上,并且连续7年获A级中央企业。但是,这些成绩并没有令兵器工业感到高枕无忧——在多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基础管理工作并没有和经营规模保持同步跟进,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的问题凸现出来,已经成为制约兵器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块短板。为此,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成为兵器工业“管理提升年”的重要突破点。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放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市场竞争,依靠政策刺激和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步淡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转化为管理素质和内功的深刻较量,基础管理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基本力量。

兵器工业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核心是要建立“持续改善”的管理机制,培育“持续改善”的管理文化(持续改善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成本竞争力——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

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生产组织环节的持续改善、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为此,兵器工业将精益化生产作为持续改善的首要任务,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主导、试点先行,专业辅导、系统推进”,确立了“五年建立覆盖全集团的精益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明确了从精益班组到精益车间,到精工厂、精益子集团,再到精益集团的推进路径,先后在石化、特化、弹箭、光电、车辆、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启动了两批共16个子集团和直管单位的精益生产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部44家子集团和直管单位。

通过5S、JIT、TPM等精益生产工具的运用,特别是通过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的创新与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从各单位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看,示范区生产线精益改造率达到100%,现场5S管理达标率和项目改善完成率达到85%,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0%以上,在制品存量、人员作业效率、设备故障率、研发设计和产品制造周期、生产能力、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等方面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

全集团科研系统通过推进精益研发,不仅高质量完成了重点型号研制任务,而且大幅缩短了研制周期,降低了研发和设计成本。2011年,通过精益化生产的持续改善,全集团累计增加经济效益8.3亿元。其中,凌云集团通过开展TPM管理使设备故障率平均降低了44.5%,铁马集团通过物流优化使在制品存量下降50%以上,北化集团通过废酸处理工艺改造提升产能20%以上,晋西集团通过工艺优化提升生产能力42%。

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个性化、精细化的管理变革

兵器工业专业门类比较多,涉及机械、化工、光电、石化、矿产、金融、流通等诸多行业,不同行业之间管理事项和标准不具可比性.用集团平均指标去评价各个子集团也很不科学,用一套办法去治理和激励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必然顾此失彼。

兵器工业过去虽然也采取了分类考核的方法,但仍然没有摆脱“多个单位一套办法”的模式。

为此,兵器工业着力推进以个性化、精细化为重点的管理变革,成立了绩效与薪酬管理部、权益与风险管理部等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研究“个性”,实施个性化管理、个性化考核评价。

兵器工业对44家子集团和直管单位采取“一个单位一套力法”的个性化考核方式。譬如,同为化工企业,华锦集团侧重考核现金流以及装置运行效率等指标,北化集团则侧重考核经济运行质量、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以及节能减排等指标;同为科研事业单位,兵科院侧重考核重大项目的策划、推进以及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开拓等指标,五洲设计院则重点考核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对集团公司重大项目的支撑能力等指标。

与此同时,突出了激励和鞭策相结合,强调协商沟通,通过设定不同档次的绩效目标,鼓励各单位自我加压选择更有挑战性的绩效目标,把不同的绩效目标与薪酬激励挂钩,变压力指标为合理选择指标,激励各单位挑战高难度目标、赶超同行业先进水平。兵器工业对管理方法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也体现在微观层面。比如,北化集团805厂立足成本管理,划小核算单元,推行“班组指标考核体系”,将每个班组的产量、质量、成本等指标与员工收入挂钩,利用经济杠杆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PVC生产成本当年降低5.6%。

全员参与——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

管理提升的生命力在于全员参与,建立即时奖励的机制,激励和保障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对员工的改善和创新活动随时随地给予奖励,让员工提出有“切身感”的成功经验。

篇3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树立“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明确“四化”工作要求,基本建成离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公司管理架构。“十二五”开始,又提出继续深化“两个转变”,推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指定和实施了《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指引》,这些都是国家电网公司强化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

 

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的业务功能

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合理化建议、通知公告、创新报道,系统管理。

(一)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待办事项、建议浏览、信息管理等三部分。

待办事项:包括待办和已办;待办:需要办理和传阅的合理化建议信息;已办:已办理过和传阅过的合理化建议信息;建议浏览:包括我起草的建议、全部建议浏览、按部门浏览、按年度浏览、按专题活动浏览和优秀建议浏览。实现了合理化建议的分类浏览,提供合理化建议的办理、起草、发送、查阅、检索、打印、删除等功能;信息管理:包括专题活动信息、分类信息、职务职称信息和获奖类别信息;专题活动信息:对合理化建议活动专题信息的管理;分类信息:对合理化建议的分类信息管理;职务职称信息:对合理化建议人的职务和职称信息的管理;获奖类别信息:对获奖的合理化建议将别信息的管理。

 

(二)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包括待发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浏览、往日通知公告浏览。

实现通知公告的分类浏览,提供有关通知公告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删除等功能。

待发通知公告:已起草,但未的通知公告信息;通知公告浏览:已未超过保留期限通知公告信息;往日通知公告浏览:已超过保留期限通知公告信息。

a)创新报道

创新报道包括待发创新报道、创新报道浏览、分类信息。提供有关企业创新报道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删除等功能。

待发创新报道: 已起草,但未的创新报道信息,只有起草人能查阅、修改;创新报道浏览: 已的创新报道信息,所有系统用户均可查阅;分类信息:对创新报道分类信息维护管理。

 

b)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包括按单位统计信息、按年度统计信息、按部门统计信息、按类型统计信息、按活动统计信息。提供了对合理化建议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查询功能。

c)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角色管理、群组管理。提供了对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用户基本信息的维护管理。

人员管理:系统用户基本信息的维护管理‘角色管理:系统角色信息的维护管理;群组管理:系统群组信息的维护管理。

技术创新点

通过网络,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让合理化建议工作的开展实现“四化”,常态化、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公司管理创新工作与合理化建议的有效结合。优秀合理化建议转化创新成果或生产成果,创新成果引导和提升员工合理化建议热情;实现与企业门户的无缝结合,统一部署两级管理运行方式:充分保证了各地市的系统运行速度,同时满足省公司合理化统一工作流程和管理;对合理化建议的分类统计。

 

可以对合理化建议收集、整理、归类作出灵活统计分类:如单位统计、年度统计、部门统计、类型统计、活动统计等。根据不同的统计类别,统计出建议个数、人均数、被采纳数、获奖建议以及获奖率等等。可以清晰快速的整理出来合理化建议的数据信息。

 

篇4

关键词:理化建议 管理系统 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树立“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明确“四化”工作要求,基本建成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公司管理架构。“十二五”开始,又提出继续深化“两个转变”,推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指引》,这些都是国家电网公司强化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

河南省电力公司将推进九大系列专项行动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有机结合,为切实做到“四协同、两确保”,达到持续强化规范管控,凝心聚力、科学统筹、创新突破的目的,广泛开展“专题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充分凝聚广大干部职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共同破解公司发展、经营、规范、安全、稳定五大系统难题,扎实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内容,是对河南电力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推动。破解公司面临的发展、经营、安全、稳定五大系统性难题,不仅需要在微观工作方法上创新,更需要的是在宏观经营管理上创新。

合理化建议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的要求,也是企业活力的体现。合理化建议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是职工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体现职工主人翁精神,造就岗位技术能手和先进模范人物的重要途径。

一、项目建设目标的意义

建立一套具有河南电力特色的常态的管理层面的合理化建议渠道,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建议功能涉及到每网计算机终端用户,实现群策群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实现与企业门户的无缝结合,为每个基层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供支撑,个人桌面实现信息定制,最终形成一个上下贯通一致的省市两级合理化建议信息平台,同时实现合理化建议的分级分类的精益化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限控制和流程审批机制,实现合理化建议的闭环管理,能够对每条合理化建议的申报、审批、答复、落实、评审、表彰进行流程管理,对优秀的合理化建议具有网络评审功能。

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应用,有效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使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规范化、可视化、透明化,提升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度,为实现经验分享搭建广阔平台。

提供企业创新成果的和展示平台,创新成果和和展示引导合理化的发展和方向,合理化建议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

二、系统研制功能介绍

(一)系统研制原则

1.实用、适用。实用性是首要原则。充分考虑了目前实际的软硬件环境及其业务现状,系统要能够满足以后的业务扩展对系统各方面的要求。

2.灵活。系统的各种流程、页面显示风格、文件格式、打印格式等都具有灵活的自定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自由设置,以满足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

3.安全、保密。系统能够通过对用户权限的严格控制,以实现对服务器、数据库、乃至字段级的多层安全保密控制,防止非法用户侵入,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以及电子签名,并对流转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保证数据的安全传递。

4.易维护。系统在版本的升级等维护过程中,客户端应无须做维护工作。同时提供了专用的管理员控制界面,绝大多数业务变更时只需要系统管理员对系统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满足使用中的需求变化,使得系统更易维护。

(二)系统体系结构

在用户访问层,用户是通过局域网来访问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经过企业门户的认证后,进入访问系统。J2EE提供HTTP服务、用户接入服务和系统应用服务;Domino提供文件存储服务。

(三)系统物理拓扑结构

(四)系统功能

企业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对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收集、整理、答复、评审、、作废、查询、统计等工作流转过程的闭环管理。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过程的可追溯。实现各种清单的统计汇总打印功能。实现合理化建议的版本控制。实现合理化建议建议的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管理。

1.系统入口

(1)实现企业门户单点登录,进入业务系统。(2)实现系统登录页面,直接进入业务系统。

2.合理化建议功能模块

(1)视图展现。实现合理化建议信息视图分类展现、查阅、统计。视图分类包括:待办事项、已办事项、我起草的建议、按建议年度、按建议部门、按建议类型、获奖的建议等。(2)检索功能。在分类视图中,实现合理化建议的简单检索、组合检索及全文检索等检索功能;实现分类统计、打印功能。具体功能描述如下表。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建议查阅 对所有用户,提供有关建议的分类查询,支持视图页面分页浏览和打印功能;

视图包含以下几个分组视图:待办事项、已办事项、我起草的建议、按建议年度、按建议部门、按建议类型、获奖的建议等。

建议检索 简单检索功能,输入建议关键值进行查询;

组合检索功能,按建议关键值进行组合检索;

提供全文检索操作,输入关键词,在发文库内可以检索其有权查看的所有文件。

建议统计 按权限查看并使用文件统计功能,要提供以下几种统计方式:

部门建议数目:按年度统计各办理部门的建议数目。

建议分类数目:按年度统计各分类的建议数目。

部门拟搞数目:按年度统计各拟稿部门的建议数目。

打印查阅结果 对于建议查阅提供的各视图,可以提供打印功能

3.页面功能展现

合理化建议页面内容包括:合理化建议基本信息、合理化建议评审意见、合理化建议流程记录等内容标签页。

(1)基本信息标签页。编写合理化建议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合理化建议名称、合理化建议人、合理化建议职务、职称、合理化建议部门、合理化建议分类、合理化建议内容、实施后的效益等信息。具体如下: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合理化建议名称 合理化建议名称描述。

合理化建议人 合理化建议人姓名,起草建议自动生成。

合理化建议职务、职称 合理化建议起草人职务、职称。

合理化建议部门 合理化建议起草人部门,起草建议自动生成。

合理化建议分类 分类有:体制机制、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绩效、科技进步、教育培训、优质服务、企业文化等。

合理化建议内容 包括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解决方法、实施过程、先进性等信息。

实施后的效益 合理化建议实施后的效益描述。

(2)审批意见标签页.记录显示合理化建议的流转过程审核意见内容信息。意见类型可以定制,如:核稿意见、审核意见等。意见信息包括:意见内容、评审人及部门、评审时间等信息。

(3)附件标签页。合理化建议的评审意见相关附件信息管理,包括:添加、查阅、修改、删除等操作。

(4)流程记录标签页

记录合理化建议整个流转过程的信息,包括:当前状态、当前办理人、时间、发送人、接收人、操作等信息。通知公告功能模块,提供有关通知公告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等操作功能管理。创新管理功能模块,提供有关企业创新报道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等操作功能管理。统计信息模块,对合理化建议信息按单位、年度、部门、类型、专题活动信息等进行统计和查询功能。系统管理模块,系统配置管理主要是对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所需的基本元素的管理。其中包括:系统基本配置、组织机构、人员和角色、流程配置、权限等信息的管理配置。具体如下: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基本配置管理 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所需的基本元素。

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单位代码、单位排序号、管理员、软件注册码、窗口标题、系统简称、部门层次等信息。

组织机构管理 主要是对机构、人员、角色、群组、机构组等信息的配置管理。

流程配置管理 主要是体现随需应变的关键所在,流程类型、文件类型、操作、选人范围、常用语都在这里进行配置。

校验规则 系统使用大量的公式语言,可以在用户不规范操作时给出提示信息,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它配置 下载配置和文档转换。下载配置中放置了用户需要下载的所有程序,当用户首次登录系统时,这些程序将被自动下载到用户的工作站里。当新的程序推出后,只需将新的程序附加进入配置,更改版本号,用户登录系统后会自动更新程序。

三、系统研制过程

为满足本项目的建设目标要求,鹤壁供电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负责项目工作的进展和沟通交流。项目组成员来自科技信息、工会、厂商等部门和岗位;在项目组的安排下组织了多次调研和研讨。

系统主要的研制过程如下: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后,完成了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研发与实施可能性研究报告。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讨论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功能、模块、流程权限等确定下来形成需求分析文档。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进行项目架构设计、界面风格设计、程序编码,完成项目的整体功能。2012年11月,将项目搭建到服务器上面进行测试,首先进行内部测试,内部测试完成以后,交给专业的测试机构测试,出具测试报告。2012年12月,整理编制鉴定资料:研制报告、技术文档、用户操作手册、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等相关文档。

四、系统研制过程

(一)调研阶段。该阶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需求提炼方式,多次与省市企协、科信、工会等专家交谈讨论,并且成立专门的业务项目组,集体会议讨论需求和单独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系统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系统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二)开发阶段。鹤壁供电公司成立了研发项目组。为满足项目建设目标对系统功能的要求,系统利用成熟、先进的Domino/Notes群件平台进行开发,并利用其全面支持J2EE的结构特点,结合XML技术与JAVA技术的特点,在数据交换、WEB特性支持上更趋合理和先进,交互设计上运用JAVASCRIPT与NOTES元素的良好结合,在交互性也有更好的改善。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项目进度,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经过对项目实施方案及软硬件配置的确定,系统研发工作顺利开展。软件界面和配置完成之后,针对软件提出需求并改进。

(三)测试阶段。测试工作主要是对系统功能、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整个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组集中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第二阶段项目组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压力测试。

(四)实施阶段。在系统研发完毕后,组织人员制定系统实施部署方案,对系统实施部署方案可行性进行集中讨论,确定通过后本项目已经进入部署实施阶段。

系统部署实施完之后,对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调整优化,同时组织人员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

(五)试运行阶段。系统从2012年11月份起,企业创新管理合理化建议管理平台投入运行,并且组织了省市科技信息部、工会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了讨论完善,组织专家讨论优化流程,规范业务;在相关业务专家的意见下,不断修改完善和提高,到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五、成果说明

(一)系统的关键技术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包括:1.系统组态定制、分布式部署、多级联网功能和冗余可靠性设计技术。2.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和扩展性,具备通信协议或者开发包的设备、系统均可纳入被监控范围。

(二)系统的创新性

本项目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提供一种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平台,提升公司合理化建议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公司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2.平台最终能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且与门户集成登录。

六、应用效益评估

(一)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应用,有效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使现有的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书面化、可视化、透明化,提升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度,为实现经验分享搭建了广阔平台。

(二)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建设, 有效推动了河南电力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将管理创新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管理创新思想融入日常业务运营中,有助于总结管理创新经验,提炼管理创新成果,归纳带有普遍性的管理规律,丰富公司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

(三)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通过管理创新体系的建设,指导规范企业管理创新的各方面工作,为企业搭建一条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七、推广前景及作用

合理化建议是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向公司创新发展提建议的渠道,合理化建议内容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应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研发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实现其专业、专项管理,推动公司管理创新工作的精益化管理。该平台建成以后其作用如下:

1) 建立一套具有河南电力特色的常态的合理化建议渠道,实现群策群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2) 实现与企业门户的无缝结合,为每个基层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供支撑,最终形成一个上下贯通一致的省市两级合理化建议信息平台。

3)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限控制和流程审批机制,实现合理化建议的闭环管理,能够对每条合理化建议的申报、审批、答复、落实、评审、表彰进行流程管理,对优秀的合理化建议具有网络评审功能。

1) 实现优秀合理化建议到管理创新课题的转化,实现管理创新课题的管理,形成管理创新成果。

八、发展和展望

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应用,有效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使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常态化、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提升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度,为实现经验分享搭建广阔平台。

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建设,将管理创新思想融入日常业务运营中,有助于总结管理创新经验,提炼管理创新成果,归纳带有普遍性的管理规律,丰富公司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 Jean Lee.Effects of leadership and leader-member exchange on innovativeness[J].Effects

of leadership:670-687.

[2] Durward K.Sobek II and Art Smalley. Understanding A3 thinking: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oyota’s PDCA management[M].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8:33.

[3] 吴.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文,2006.

篇5

一、要分析企业文化与精益管理的内在联系

1. 企业文化是“道”,要为精益管理提供精神驱动力。在中国文化中,“道”可以理解为是万物本原。老子曾以“道可道,非常道”,来强调世界离不开“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之道,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行为和共同认知。企业的文化之“道”,包括企业理念、企业制度和企业符号,这个“道”是在充分尊重人性规律的基础上,展现员工内心追求、激发员工内在力量的动力。精益管理的关键是全体员工的有效执行,员工能否积极参与现场改善,取决于大家的思想认同。就上海烟草来说,长期以来,集团倡导 “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质量方针,这是上海烟草人精益求精,深、实、细、新管理思想的集中表现。为了激励员工在岗位上践行集团文化,我们提出了“职业自觉,现场主动”的行为信条,以此来引导员工岗位建功立业。文化之“道”,在精益管理中发挥的精神驱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的驱动力”发挥的关键性、规律性引领作用,在精益管理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不容忽视。

2. 精益管理是“术”,要为企业文化提供实践载体。所有的“道”都是通过“术”才能显示出来,没有离开“术”的“道”。如果企业文化没有服务于企业经营的实践载体,其结果只能是“有文无化”。精益管理倡导的一系列管理工具、手段、方法,即为“术”,即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通过这些“有形”的方法工具的运用,为员工实践“无形”的文化提供了载体、搭建了平台、明确了途径。

综上所述,“道”讲的是“什么是正确的事”;“术”则回答员工“如何把事情做正确”,“道”和“术”的有效结合,使企业文化发挥出了最大的影响力,使生产力各个要素的能量充分释放。因此,企业文化和精益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要寻找制约企业推进精益管理的人文因素

在企业最初推行精益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难题,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的人文因素:

1. 员工对精益管理理念认识不足。在实施精益改善中,时常会听到员工的抱怨,诸如“本来的方法挺好的,为什么要改变呢?”、“搞了精益管理,多出来好多事情啊!”等等。这些负面的声音,反映出员工对精益管理理念的认识不足。从表面上看,是员工们担心精益改善会影响到自身利益,而深层次的内因,则是员工对精益管理的认同度不高。

2. 员工行为与精益管理要求匹配不够。不少基层员工,甚至一般管理人员都会认为,改善是中高层的事,因此往往会对现场改善与创新积极性不高,对提高自身技能的内在动力也不足。在这种氛围中,每组织一次改善,或应用改善方法时,中层管理人员亲力亲为多,员工则会观望、等待多,导致员工行为与精益管理要求不够匹配。

3. 员工激励和职业发展衔接不够。目前,企业在全员改善中较多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一事一评、一事一奖”。例如,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企业根据评审结果,给予员工金点子、银点子、好点子奖或参与奖,结合建议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经费设置,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难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特别是青年员工,他们作为改善的主体,更看重的是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而不是一时的奖金多少。激励机制的不够科学、长效,易造成员工参与改善的后劲不足,持久性较差。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实现精益管理首先要注重员工从思想、行为到制度等一系列的设计,从文化理念的倡导入手,全方位地地将企业良好的传统文化与行为规范上进行引导和改善。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的精益思维,并约束自己的岗位行为做到精益求精;其次,要以“零事故”、“零缺陷”、“零差错”、“零浪费”为目标,将精益理念和方法,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再者是要建立科学、全面、长效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员改善的良好氛围。

三、要确立企业文化促进精益管理的实施路径

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精益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企业可通过“文化引路、活动筑路、科学护路”三步走,以企业文化促进精益管理“落地生根”。

第一步:文化引路:以目标驱动,使精益理念更加具体化。员工对精益价值理念的理解和拥护是落实岗位行动的基础,只有让更多的员工清晰改善的目的、方法、好处,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到改善中去。首先,要深化理念,做好全员普及工作。将精益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一看就能明白,一听就能记住,一想就能认同”的精益管理理念,并通过宣传展板、公司各类会议、党团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全员普及;其次,要系统推进,明确目标。将践行精益理念融入企业年度目标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形成具体的全员改善活动方案,明确改善的目的意义、重点领域、目标指标、主要措施、职能分工等重要内容。再者,要分层培训,逐渐改善员工的心智。从公司、部门、班组多个层面,对精益改善的理论、案例、实操等方面进行解读和辅导,并将精益管理的目标编入到季度理论学习计划中,以班前学习会、班组园地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学习和宣传。通过从上至下、由内而外地为员工“洗脑”,为全员行动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步:活动筑路:以职责驱动,使精益过程更加全员化。触发和驱动员工改善,使其成为自觉行为,关键还要使员工知道各项工作在哪些方面改进、什么时候改进、谁来改进、怎样改进。因此,搭建活动平台、明确相应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发挥标杆引领作用。组建现场改善团队、精益攻关团队、一线督导团队等“改善先锋队”,发动一批骨干员工先行动起来,学习运用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SMED(快速换模)、SOP(标准作业程序)、OPL(一点课程)、TWI(督导人员训练)等精益管理方法或工具,带领广大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性、跨部门、跨条线的现场改进活动,同时要建立完善团队管理方法等配套机制。另一方面,要搭建全员改善平台。合理化建议活动是全体员工参与精益改善的有效途径,其出发点就是要帮助员工树立持续改进的习惯,在工作中赋予清晰的职责,引导员工去主动思考,自我提出,自我解决,把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到位,形成自我改进的工作计划,而对合理化建议的评价更要侧重对员工工作状态与工作绩效带来的改善与提升。

第三步:科学护路:以激励驱动,使精益管理更加长效化。要使精益管理真正持久的产生成效,就必须做好激励,保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员工感受到在参与改善的过程中,个人价值得到体现,职业生涯得以发展。一是要与各类先进评选相结合。要将员工在精益改善中的表现作为企业评选先进工作者、五好职工等常规评选的依据之一,在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上作进一步地梳理,明确评价标准。同时,还可增设“现场主动”最佳改善明星、最佳改善团队、优秀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达人下午茶”等专项评比,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二是要与岗位绩效评价相挂钩。为满足员工深层次的成长需求,要探索设计员工个人的成长积分模型,包括员工在精益活动中的改善内容、改善成效等,并将积分结果与员工的岗位绩效评价、岗位培养、岗位竞聘相挂钩,真正发挥改善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作用。三是要与文化宣传引导相配套。通过让改善明星上“墙”、使创新故事成“书”、促提案成果见“影”、给改善团队命“名”等措施,激发员工创新创效的热情和激情,营造持续改进的良好氛围。

经过上述探索实践,企业管理层成员更加懂得“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员工智慧的浪费”深刻含意。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以人为中心,不断创造激发人、激励人的新机制,才能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近年来,企业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素质提升”的工作主线,以“职业自觉,现场主动”的精神,坚持全员性持续改善、创新的实践活动,促进了精益制造力的持续提升。通过OPL,使员工共享了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通过TWI,提高了一线主管的素质与技能;通过SOP,我们完善了操作岗位的作业标准与程序;通过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提升了现场管理的能力与水平;通过AKT(自主改善团队),促进了改善建议的实施、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如今,员工们自动自发、齐心协力,为构建和完善“精益制造屋”添砖加瓦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氛围。笔者深深感到:企业管理过程归根到底是“人”的自我管理的过程。

践行精益价值理念的实质,是发动员工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改进改善活动中,使企业生产经营达到精益的目的,其特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对员工个体而言,关键是能知晓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对具体事物采用哪种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并能得到管理者的赞赏,从而主动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改善;就管理者来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精神上引领、在方法上辅导、在素质上培养、在机制上保障,使员工有能力、更有动力地持续开展改进改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实践,才能真正唤醒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员改善的长效机制,使企业与员工从单一的利益共同体发展成为事业和命运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