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生产力的智能化及其应用。生产力的智能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重要,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生产力的智能化为人类造福,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任务。
关键词:生产力智能化 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 影响
问题提出
马克思(1971)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生产力智能化能渗透到各个经济活动中,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因此,生产力智能化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生产力智能化能够节约资源
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资源包括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基本资源具有排它性,当所有这类资源转移到提高一种物品产量的同时,就会相应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出,这就是替代性。替代性是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情况下要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总是有一定的限度。而信息这种资源具有一种特性――共享性(严耕,1999)。不过要受到物质载体的限制,不能独立存在。网络的出现突破了这种物质载体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传递费用和搜索费用,使得人们可能有效地搜索信息,从而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因此(有用的)信息无形地附在各种有形的经济资源成为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第一,生产力智能化节约能源。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或人们智力与知识的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各种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并减少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从而转变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大量数据表明,信息网络化程度越高,物质能源的消耗就越低。
第二,生产力智能化节约人力资源。经济学家们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一般采用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而资本又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应验了马克思(2001)关于“劳动者从生产的流程解放出来”的预言。网络经济的到来将体力劳动减少到更小的程度,脑力劳动成为人类主要的劳动形式,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脑力劳动的人员,成为社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网络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节约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第三,生产力智能化节约资金。网络与信息的完美结合更好地解决了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流的问题,信息代替货币以更廉价的方式传递,加快了资金的流通速度。主要体现在电子转账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普及上。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途资金高达300多亿元,而美国用于周转的在途资金只有5亿美元左右,仅相当于中国的13%(乌家培、纪玉山,2000)。
生产力智能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网络经济可以提高信息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相互结合的程度,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信息含量,并且使其它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利用效率。信息、管理、科技等软要素起到调节配置其它要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当网络成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应用到劳动中的时候,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网络信息产品和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创造GNP,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是传统产业的3-5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2倍。在1995-1999年中,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要归功于信息产业。据日本通产省预测,其信息产业以年均13%的增长率扩大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己经成为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我国1999年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只占GDP的3.4%,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却已达到10%左右(张德斌,2001)。网络经济还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和技术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大,物质资源投入比重逐渐降低。网络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将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化。
生产力智能化减弱经济的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是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的波动。马克思(1975)指出:“现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及其所特有的物质技术关系,是产生经济周期波动最根本的、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条件。”经济周期波动是现代工业所特有的生活过程。网络经济的直接性可以极大减弱经济的周期波动,它缩短了生产到消费之间的迂回路径,弥合了产销鸿沟,从而更好地抑制经济波动。
同时,网络时代,新技术、新知识,及其获取方式的创新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工业技术革新的速度,导致新行业、新市场新需求不断涌现,成为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再者,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优化了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功能,弥补了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失灵的缺陷,也使得经济运行趋于平稳。网络的出现减少了交易的许多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和传输量,从而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幅度缩小,使经济增长的升跌幅度减小。
生产力智能化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结构作为社会的原生结构决定和制约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并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即社会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社会经济结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1972)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生产力智能化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智能化使劳动力和资金在整个要素中的比例不断下降,技术和组织要素的比例不断上升。研究表明,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至少能为社会带来 30%的收益,而新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投资只能带来8%-10%的收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知识经济概念,实质上是突出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提升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
历史上,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新产业群。科技进步,尤其是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必然会导致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新产品的不断出现。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另一方面,生产力智能化可促使产业结构向工业化、信息化方向转变。生产力智能化刺激需求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对需求结构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生产力的智能化使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生产力智能化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给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凝聚高新技术、有很大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通过生产力智能化,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
生产力智能化影响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趋向平等化、合理化。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劳动者越来越有机会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一方面,生产资料所有者正在由相对单一的“公有制”或者“私有制”变为公有、国有、个体私有、合伙、股份等多种所有制;另一方面,占有股份的人数占社会人口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次,表现在产生了人们获得生产资料的有效运行机制:由于以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在各种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通过股票市场获得生产资料所有权已经成为一种灵活的、操作性很强的机制。在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多元化”的过程中,劳动者尤其是“白领”劳动者越来越多地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随着“白领”阶层人数的增加,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比例也会大大增加。这种多元化实际上意味着要求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平等化,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第二,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趋向平等化。突出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在生产组织内部,由于生产中操作知识和技术方面的需要,劳动者中白领阶层的比例不断扩大。由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生产资料所有者逐渐失去了以往高高在上的生产指挥者的地位,而作为劳动者的白领阶层则逐渐成为生产活动的主导者,甚至成为生产的指挥者;在生产组织的结构方面,出现了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的转变,等级和层次越来越不明显。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生产组织中原有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关系,由封闭在某一岗位中的同事关系转变为相互平等的“网络化”同事关系,由执行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命令转变为参与式的工作,由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其他人同步转变为充分理解公司的意图和合作的知识,从而达到一种工作上的默契;在生产组织相互之间,大生产组织与小生产组织也不再是一种完全的“大鱼吃小鱼”的竞争与吞并关系,而更多地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更加“平等”的双赢关系。
第三,产品分配更加合理化。由于生产力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产品分配不再是单一的“按资分配”或“按劳分配”,而是多种分配方式。在这种分配关系中,劳动者可以分配到更多的与劳动需要有关的消费品,有些产品既是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资料,如电话、电脑、汽车等,因此,也使产品分配更加合理化。
结论
综上所述,生产力智能化使现代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并且还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生产关系的平等化、合理化。历史经验表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带来了一次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宝贵机会,失去这个机会,将使我国在信息时代再度落后。所以,抓住机遇,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
2.严耕.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M].北京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人民出版社,2001
4.乌家培主编,纪玉山等.网络经济[M].长春出版社,2000
5.张德斌等.网络金融与风险投资[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
【关键词】:图书资料工作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1. 经济社会图书资料工作的地位
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也成为高等教育的支柱之一,因此,图书资料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是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的教育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准。经济社会主张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使得信息技术脱颖而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不断提升的需求。
2.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
2.1技术手段现代化
图书资料工作也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使其自身所蕴藏的丰富知识与服务社会的活力与动力充分的体现出来。要先提升自身的建设,不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就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抓好管理这一关,实现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
经济社会,讲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以保存古老以及现代人类宝贵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而现代的管理理念应该是将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用流动的知识来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很显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通过图书资料来获取更多超前、实用的信息。特别是传感技术和储存微缩技术出现,使得资源信息化成为主流。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种种的原因,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步伐缓慢,进程不顺,体系欠佳,相当一部分的图书资料工作依旧采用落后的手工模式服务。经济社会中,知识作用无可替代,要顺应时代要求,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上尽快实现自动化,从图书资料的采购、编目、检索以及存储都要由计算机处理,向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
2.2服务职能信息化
当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运用与信息的获得,再次两者的进行中,信息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地位也日趋重要。图书资料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图书资料部门应该设立图书资源信息咨询处,确定咨询的范围,而后以宣传栏、宣传专题报道以及个别解答等方式对前来咨询的读者提供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答复。
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表现出它的价值,图书资料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国内外的情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筛选评价等传递给读者,也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对个别的内容或书籍进行追踪,利用馆藏文献进行专题的索引,将资源提供给读者利用。对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专题、不同层次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分类整理,节省了读者搜索资料的时间服务更人性化、便利化。
2.3人员素质高端化
读者的范围与数量不断扩大与增长的同时,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上升。未来,一个虚拟的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要能够按照读者的要求,从大型的专业数字图书馆中快速准确的搜索、提取出读者需求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甄别、加工、编制与此相关的杂志刊物等供给用户使用。
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想要适应知识与社会经济时代的要求,除了加强图书馆结构管理这一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者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这是由传统工作模式所影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考虑就业职位的时候把图书馆工作排除在外。现如今,图书资料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同时熟悉网络资源管理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等等。
3. 图书资料工作发展的应对策略
3.1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我国信息传媒等新媒体的发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迅猛,总体并不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手机、网络等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很接近。早在2007年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把数字出版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中。要想贯彻国家规划,首先就要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信息现代化也紧跟时代变迁步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资料工作信息意识落后,管理思想保守。首先从领导层面来说,一些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图书资料工作漠不关心,更别提现代化建设了,对图书资料工作的投资也是少之又少。其次,从图书资料工作者的层面来说,他们往往认为图书资料的数字化转变、现代化管理是对于几个大型的国家图书馆而言的,低层次的图书馆无所谓,只要做好日程的借阅、分类、查点等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了。存在这种落后保守、不思进取意识的图书资料工作者大量存在,使得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数字化进程缓慢。
3.2树立协作意识
经济社会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协作意识却很难建立,特别是真诚的协作意识。大家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比较熟悉,但对于资源共享去不怎么关心。虽然国家的呼声很高,但是能够真正实现的却只有几个大型城市而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图书资源仅限于自身的使用,由于这种实力与经济的限制,要想建立网络平台的虚拟环境资源共享有很大的难度。
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困难就有办法,因地制宜,基础合作是解决之道。全国统筹行不通就实行地域统筹,采取基础性协作。市级、县乡级图书馆实行联合互动,资源共享以求得共同发展。这种基层的、基础的合作可以实现信息服务、人才队伍的双向共赢。这种协作关系的确立不仅是利益的双向互动,更是权利和义务的分担,若不然,合作关系很难维持。
3.3树立技能意识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图书资料共工作的现代化技术管理已经来临,工作者不断面临着技能的挑战。已编目工作为例,传统的手工型编目转变为网络型编目,图书资料信息的传递由纸笔模式被计算机所代替,这就要求资料员掌握快速处理信息的最基本的手段。再者,网络传播大多依靠的是多媒体之间的相互转换,用户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作者向读者单向传播的束缚,可以进行同步的互动。这些要求都向工作者发起了挑战,因此,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要熟悉电脑操作技术,多了解“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树立“技能意识”。
3.4树立服务意识
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是“以书为本”,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就难免有“重书轻人”的色彩。才此以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继而服务意识薄弱、态度不端正,使得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是由图书馆建筑、信息资料和图书馆员构成的,三者所占比例中,图书馆员最高。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对于图书资料工作来说,优秀的工作人员是首要的资源和财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树立服务意识,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全新的网络环境,全新的技术应用,全新的信息载体,全新的服务理念,图书资料工作要不断地完成角色转换的任务,工作者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技能,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即将遇到的问题。经济社会条件下,图书资料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已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知识产业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尺之一,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基础的工作,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饶蕴.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区域经济发展;可适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9-0029-08
一、引言
作为衡量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的重要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中间目标,兼具总量和结构两方面信息,不仅能反映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还能反映资金的流向和结构,是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探索和创新。目前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在分析地区社会融资状况、正确反映地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各地区融资结构、区域经济特点不同,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融资规模保持什么水平对经济发展最有利,以及什么样的融资结构更合理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
二、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目前专门针对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的研究较少,主要是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对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论证。
(一)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项良好指标。如盛松成(2012、2013)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证实了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并且我国货币政策能有效影响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投资消费等实体经济指标有较大影响。刘业明等(2014)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且各构成指标也会受经济发展和监管等方面的影响,即社会融资规模总指标及各分指标是经济发展状况的金融表现。
(二)社会融资规模构成要素与经济发展
多位学者通过实证方式对社会融资规模及其构成要素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投资消费、房地产价格、产业升级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如陈素(2014)通过实证分析了社会融资规模各组成部分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探究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盛朝辉(201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与地方经济增长存在协同一致性,社会融资规模对同一区域经济体中不同个体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对于GDP、CP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言,社会融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更为紧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明显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脉冲效应较为明显,且传导时滞较短。周宗安、王显晖(2014)研究认为,就长期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分量都会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生正向影响,并且直接融资量和银行表外业务融资量产生的正向影响要高于总的社会融资量和传统信贷融资量产生的影响。短期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分量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整体不是很明显。
(三)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
胡振、李娜(2015)研究认为,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融资的区域平衡性增强;二是融资的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区域融资结构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对人民币贷款依赖程度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较高。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高于人民币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2014)以江西省为例,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宏观经济指标的互动关系,并利用阀值回归模型对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效应关系进行了分析。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可以较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力度。考虑到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经济、信贷规模较大,经济金融发展既有相似也存在一定差别,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以四省作为区域样本,通过实证及比较分析对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总量的可适性进行探讨,探究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合理匹配区间,以对经济发展起到最优促进作用,并提出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三、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面板模型分析
(一)变量及样本选取
为全面、动态地反映社会融资规模变化态势,分析比较不同区域间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指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性,本文以全国、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作为样本,选取融资类和经济类共8个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分析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中,融资类指标包括社会融资规模(RZGM)及其结构指标新增人民币贷款(LOAN)、表外融资(BWRZ)①、直接融资(ZJRZ)②;经济类指标包含地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进出口总额(INTR)、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和万得数据库,时间段为2006―2015年季度数据。为消除样本数据的季节性波动和异方差性,在实证分析之前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和取对数处理。
(二)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本部分通过对融资类和经济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两类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全国及鲁、江、浙、粤四省融资类指标与经济类指标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7,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主要经济发展类指标的线性相关关系较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6。
(三)序列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
1. 平稳性检验。对避免伪回归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可使用协整检验方法进一步研究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 协整检验。该部分通过协整检验判定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所选取的全国及省际样本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内部结构中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类指标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
3. 格兰杰因果分析。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指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
(1)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互为格兰杰原因,相互产生影响;进出口总额是社会融资规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说明进出口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要大于社会融资规模对它的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将更显著地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新增人民币贷款对主要经济类指标的影响与社会融资规模类似。
(2)表外融资对主要经济指标影响明显,表外融资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总额均互为格兰杰原因。
(3)直接融资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互为格兰杰原因,互相产生影响,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影响直接融资。
(四)面板数据建模及结果分析
1. 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面板模型分析。首先通过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类型,Hausman Test统计量(W)是168.8266,显著性检验的P值是0.00,因此拒绝模型是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可以将模型设置为固定效应模型。由于固定效应模型分变系数模型、固定影响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三种不同形式,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F检验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
由检验结果可见(见表2),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921,F检验统计量值为920.67,数值足够大,并且F检验的P值为0,因此该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适合建立变系数模型。结果表明: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是促进全国及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其回归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指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其指标系数大小各有差异。
(2)社会融资规模对全国及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经济发展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山东省(0.1279)、浙江省(0.1276)的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均低于全国水平(0.1617),江苏(0.4581)、广东省(0.1855)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水平较低,与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其次是进出口总额,再次是社会融资规模,最后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处于较弱的地位,表明山东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作用存在不足。
2. 社会融资规模内部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面板模型分析。建立社会融资规模内部结构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的面板模型,分析不同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由结果可见(见表3),该模型检验的调整可决系数为0.9939,F检验统计量值为7420.73,数值足够大,并且F检验的P值为0,因此该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适合建立变系数模型。结果表明:
(1)新增人民币贷款对各地经济发展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山东省人民币贷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511),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山东省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对贷款的替代作用更为显著。
(2)表外融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作用不同,剔除检验在5%置信水平下不够显著的全国和浙江省数据看,山东和广东省的表外融资对经济发展呈现抑制作用。部分表外业务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规避表内信贷控制和监管要求,造成了资金空转,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还会增加金融风险,甚至产生抑制作用。
(3)直接融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山东省直接融资对经济的贡献度最低(0.0655),浙江省最高(0.1569),这与山东省整体金融体系不完善、债券和股票市场不健全有关。
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及江、浙、粤的比较分析
上述实证分析证实了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同区域间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差异性。为进一步探寻差异性的原因,对各省社会融资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及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特点及比较
1. 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年均增速高于人民币贷款。2006―2015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从2882.4亿元增长至7599.7亿元,总体呈现较快扩张趋势,年均增长11.4%,较人民币贷款高2.5个百分点,但较GDP增速低0.98个百分点。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3.1%增长到2009年的最高值25.6%,又逐渐降低到2015年的12.1%,其中2009―2013年除2011年外,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稳定在18%以上,表明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力度持续较强(见图1)。
图1:2006年以来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及与GDP的比率
单位:亿元、%
2. 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在四省中排名第三。2006―2015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11.37%,低于全国3.86个百分点,四省年均增速均低于全国③。四省中,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速排名第三,较江苏和广东分别低1.33和3.67个百分点,较浙江高8.89个百分点,表明近几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全国主要发达省份中发展较慢;在总量上一直低于江苏、广东,自2012年开始高于浙江,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见表4)。
3. 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及经济发展的匹配性低于江、浙、粤三省。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山东省在全国经济地位的匹配性来看,2006年以来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全国占比均低于GDP在全国的占比,其中,2007年和2015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4.10%和4.97%,低于同期山东省GDP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9.69%和9.31%)5.59和4.34个百分点,两者差距相对较大。与其他省份比较,浙江省2006―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全国占比持续高于GDP全国占比,江苏、广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全国占比虽低于GDP全国占比,但差距比山东省要小。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低于全国及江、浙、粤三省,说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发展水平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程度的匹配性较低,社会融资规模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见表5)。
(二)融资结构特点及比较
1. 表内融资占比呈下降趋势,自2012开始占比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2015年,山东省表内融资(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年均增速为7.99%,低于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速3.38个百分点,表内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88.43%下降到67%,这与全国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自2012年开始,山东省表内贷款占比持续低于全国水平。与江苏、浙江、广东相比,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表内贷款占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15年占比为67%,在四省中排名第三,仅比广东省高0.15个百分点(见图2)。
2. 表外业务自2008年开始明显扩张,2014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萎缩。山东省表外融资占比自2008年开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2008―2013年占比持续高于全国,在四省中排名第一。受监管政策和需求因素影响,2014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表外融资持续萎缩。2015年,山东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规模仅160.2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2.11%,较2013年下降37.56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及广东省占比1.67和4.35个百分点,但仍比江苏和浙江高7.10和15.13个百分点(见图3)。
3. 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占比首次超过全国水平。2015年,山东省企业债券净融资和股票融资合计增加1983.4 亿元,是2006年的11.7倍,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26.10%,较2006年提高20.21个百分点。从增速看,2006―2015年山东年均增速31.4%,虽比全国和广东高3.1和1.68个百分点,但比江苏和浙江低18.7和6.7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山东省直接融资占比处于较低水平,2006―2013年占比持续低于全国,在四省中,2008―2011年排名一直为第四,2012年起山东省直接融资增长较快,2012―2015年在四省中排名均为第三。2014年山东省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首次超过全国水平,2015年山东省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达到26.10%,高于全国、广东占比2.66和3.47个百分点,虽仍低于江苏、浙江1.33和6.06个百分点,但与江苏的差距较2014年缩小0.67个百分点(见图4)。
4. 其他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占比高于全国水平。投资性房地产、保险公司赔偿、小贷公司贷款等其他融资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达到364.0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4.79%。从增速看,2006―2015年,山东省其他融资平均发展速度低于全国3.2个百分点,分别比江苏、浙江和广东高4.0、3.4和0.1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山东省其他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仅在2013年低于全国,但在四省中,2008―2014年排名持续较低, 2015年占比迅速提高,在四省中位居第一(见图5)。
综合以上分析,2006―2015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发展较快,融资结构不断完善优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与全国及江、浙、粤三省相比,受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影响,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及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全国及江、浙、粤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门限效应分析
前文的实证分析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山东的促进作用仅高于浙江,弱于全国、江苏和广东;比较分析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及经济发展的匹配性低于江、浙、粤三省,在融资总量及结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其他省存在差距。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即探究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合理匹配区间,而门限效应模型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一)门限效应检验
本部分采取自抽样法来模拟F统计量的渐近分布及其临界值(运算重复1000次),检验门限效应是否存在,检验结果见表6。
从结果可见,单、双门限检验均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单、双门限检验最小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3.6036和12.3618。可见,双门限检验的结果要明显优于单门限检验。这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门限,门限值分别为:[θ1=0.1729], [θ2=0.2684](见表7)。
(二)门限回归估计
根据已经估算出的门限值,对回归方程进行参数回归,得出双门限模型参数(见表8)。
注:TSF为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
当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低于17.29%时,经济发展系数为-1.8468,说明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低于一定值,社会融资规模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金融部门对资本的有效配置作用需要积累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发挥出来,金融发展水平过低对实体经济难以发挥资本溢出效应。当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例处于17.29%―26.84%之间时,经济发展系数为4.7163,此时社会融资规模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当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超过26.84%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此时经济发展系数下降为0.9241,说明社会融资规模高于一定值时,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为此时可能导致资本“脱实向虚”,凸显金融资本的逐利性。
综上所述,只有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在契合度较高的可适区间,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随着社会融资规模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为更好地发挥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保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均衡性,应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处于可适区间内。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近年来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经济发展的可适区间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融资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一)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提高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
前文实证分析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保持其合理增长,即社会融资规模与山东省GDP的比重在(17.29%,26.84%)的取值区间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有效。目前,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相对仍较低,仅在2009―2012年间超过17.29%。这表明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上还未达到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优水平。目前山东省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增长更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应进一步加大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力度,提高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
(二)进一步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山东省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从间接融资看,山东省表内融资增长平稳,表外融资占比高且波动大,这不仅会增加金融风险,也不利于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在四省中排名相对落后。山东省在保持社会融资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优化融资结构,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一是优化直接融资环境,优化资本市场,充分建立并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企业构建良好的资源配置平台;二是加大创新,着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市场,丰富企业融资市场的产品结构,推动企业债券融资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促进金融有效支持经济发展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监测对防范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变化,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框架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十分重要。近年来,受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表内贷款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等因素影响,山东省表外业务总量快速扩张,但2014年以来受国家先后出台的监管政策持续影响和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影响,山东省表外融资业务总量开始明显收缩,这种表外融资较大的波动,使得实体经济融资缺乏稳定性,信贷风险增加。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监测,及时预警各融资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金融系统自身建设,规范金融秩序,确保金融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融资承载能力
实体经济是融资的承载主体,经济结构决定融资需求总量和资金配置效率。与江、浙、粤等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省经济结构仍偏重工业,基础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占比偏高,行业结构性问题仍较突出,经济“转调”任重道远,应更加注重通过强化供给侧改革来聚集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立足于山东省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发掘工业制造业领域内传统优势产业的潜能,通过加快促进其转型升级,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
注:
①表外融资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总和。
②直接融资是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的总和。
③全国及四省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行网站及四省共享交流数据。
参考文献:
[1]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J].金融研究,2012,(10).
[2]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J].调查统计专项研究,2013,(29).
[3]郭丽虹,张祥建,徐龙炳.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6).
[4]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适性研究[J].区域经济,2014,(4).
[5]陈素.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4,(5).
[6]盛朝辉.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湖南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15,(3).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关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几个问题的研究[J].货币时论,2011,(7).
[9]周丽燕.社会融资规模视角下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J].理论探讨,2013,(9).
[10]胡振,李娜.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特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5,(3).
[11]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省社会融资规模特点分析[J].观察思考,2014,(11).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关键词:经济社会;大幅提升;采取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原州区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转作风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2016年下半年,原州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针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入困难等问题,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切实巩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1.3倍、2.3倍和1.5倍。
1.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高标准建成4个万亩、6个千亩示范基地,带动全区种植蔬菜26万亩,通过农超对接、冷链保鲜、设立外销窗口等措施,产品打进广州、成都、香港及中东等国内外市场。建成西北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粒,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园区56个、养殖专业村123个,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65万亩,全区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83万只,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2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流转土地总面积29万亩,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分别达到469家和72家。预计2016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较2012年增长31%。
2.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力度,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依托清水河和圆德两个省级园区,先后引进招商项目105个,投资103亿元,25家企业跻身规上企业,打造了“亚雪”“金糜子”“庆原春”等一批宁夏著名商标,入园企业累计达到116家,实现产值17亿元。预计201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4亿元,是2012年的1.3倍。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高起点规划发展全域旅游,加大旅游硬件设施投入,须弥山景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景区,着力打造沈家河水库湿地公园、姚磨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旅游重点工程。引进红宝宾馆、新华百货等大型企业9家,石嘴山银行、津汇银行落户我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成1个县级、11个乡级、140个村级电商服务中心(站),扶持润农电子商务等40家电商企业线上运行。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三营物流市场基本建成。预计2016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9.6亿元,是2012年的1.5倍。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落实“1+21+153”脱贫规划,着力抓好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8个整村推进村脱贫“销号”,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4万人的重要任务。
2.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优化投资置业环境,狠抓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a达效。不断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新兴服务业,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力促马铃薯、冷凉蔬菜、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3.以统筹发展为导向,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互补、基础设施改造与产业培育同步推进,建设三营、黄铎堡2个小城镇和张易大店、开城和泉、彭堡姚磨3个美丽村庄,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强化“市区共建共管”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4.重民生抓统筹,确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民生计划,扎实推进创业带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好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卫计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全面推行“13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促进我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5.坚持改革发展,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全面落实“两个清单”制度,推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机制,打造“两优”发展环境。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规范的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争取中央专项基金、债券、PPP等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等,激活民间投资,最大限度满足融资需求。落实去杠杆政策,试点开展“三权”抵押业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的基础上,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扩大农村土地股权分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范围,完成供销社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积极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等市场经营主体,探索土地托管、代耕代收等方式,盘活农村撂荒土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理顺市、区共建共管体制和卫生、旅游、工业园区等管理体制。
6.加快产业升级为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提供物质支撑
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固原市“3+x”产业发展模式和原州区现有产业基础,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生态高效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抓好项目建设,增加有效投资,助推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全面提升全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高校;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和特点,进一步明确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这是高校力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
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二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三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表现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剂,而且还表现为大学生是一个消费相对较高而且需求稳定的消费群体。四是优化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道德环境、法治环境等,而且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
二、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互动机制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发展所需脱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高等教育结构关系到培养人才的专业、规格、规模等是否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如果人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就会造成人才的结构性浪费。另一方面,人才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层次结构决定着地方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状况。
(二)缺乏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与机制
高校缺乏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没有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凝练方向,高校资源的分散提高了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运行成本。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需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资金、人才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
(三)缺乏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互动共赢机制
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过度集中在GDP增长上,同时,政府对自身在促进学校与区域互动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与高校合作以达到技术创新,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高校、政府、企业要建立互动模式,构建“三位一体”互动的快速响应机制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三、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通过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四方主体共同合作,协调配合,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政策平台与制度引导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主体的实践程度以及社会的反馈与哺育。
(一)发挥政府的中介服务功能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位于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中介地位,政府要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搭好高校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平台。
(二)发挥高校的主体创造功能
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对自身的要求与相应的政策,为区域经济主体企业提供人才、科学研究成果和直接经济服务,为区域政府提供人才,承担政府的科研项目,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等服务,以发挥高校的主体创造功能。
(三)发挥企业的实践载体作用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加上高校输入的“优秀演员”,就可以尽情地“表演”――创造经济财富。企业是科技的主要输入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现者,它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吸收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利用自身技术、设备等,生产出物质性产品。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高校只有把找准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确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同时带动高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区域政府只有在人、财、物方面为高校提供良好的支持,政府才可以购买到区域高校的各类优良服务,才能使高等院校成为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才能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双赢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湖北的中部崛起,武汉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武汉城市圈也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黄石是湖北省的工业重镇,是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支柱,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始终坚持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落脚点,以服务求支持,在服务中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的服务模式。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合作技术服务等,通过合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主体,高职院校是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则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日趋显现。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的不同。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须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1.1 组建职教集团
2012年7月17日,黄石日报登载“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永不落幕”―― 关注黄石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四,文中指出,目前有75%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全市中小企业缺工在3万人以上,工人难招,技术工人更是宝贝疙瘩。为加快黄石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速度,促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推动教育强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9月,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申请牵头组建“黄石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5月,“黄石职业教育集团”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集团理事会机构设置为,顾问:黄石市副市长苏梅林;名誉理事长:市经信委主任曹和家、市教育局局长方晓阳、市人社局局长许卫和市国资委主任姜笑山;理事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志锋;执行理事长:黄石职院院长胡明钦;理事单位由黄石市54家企业和23所职业学校组成。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搭建黄石产业信息平台,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和教育改革信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活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12年到2015年间,预计用工7500人,开发区就业局通过职教集团间的协作,每年按公司要求将学生输送到位,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提前锁定了人力资源。
1.2 积极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应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2011年10月,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策划下,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订单式培养“校企对接”洽谈会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中华及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到会讲话,36家企业和23所院校及培训机构参加洽谈会,7家企业现场与学院成功签约。2012年1月,由黄石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科威公司赞助的“科威杯”PLC电子设计创新竞赛,旨在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出题、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方式,达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012年3月,学院产学研工作处与黄石市科技局联系,在学院挑选5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黄石市科技特派员,由市科技局资助、派驻企业,帮助企业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担任湖北加恒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康立武老师,已在企业申报“含铁酸洗废液中回收盐酸的研究”项目;担任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胡江平老师,已与企业签订“全液压转向器”技术开发服务合同。
1.3 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6年里,成功申报了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和汽车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助220万元,地方财政支助220万元配套经费;极大的改善了两个基地的实训设施。2012年,学院又积极申报两个重点专业―― 电气自动化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央财政支助400万。今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向市科技局申报黄石市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与企业共享共建力学和金属材料实验室,争取40万元的经费支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产学研工作处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助的“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申报由市科技局支助的“黄石市科技特派员”活动项目。
2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1 健全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职能的延伸。学院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人事处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暂行办法》,《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暂行办法》,对青年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做出了硬性规定及激励措施;科研处出台了《教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教科研工作计算及考核办法》,《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等,对教师晋职、待遇和奖励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不断健全的制度建设,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300多名教职工,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公开273篇,完成各类研究项目54项,成功申报新型实用专利17个,发明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2个,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5份。学院教师还多次在企业进行专利申请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提炼和填报申请文件。
2.2 加强考核力度
学院对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以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为主要指标,并将教师企业实践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折算教学和教科研工作量。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就业质量等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院各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该系的办公经费划拨挂钩,并与该系全体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学院对各系成立的研究机构,也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研究机构,学院对每个研究机构另行划拨2万元办公经费。通过严格考核,调动了各系主任有计划的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支持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活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主动联系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2.3 强化合作意识
关键词:社会服务;创新模式;区域经济;贡献率
一、“黄蓝”两大区域经济建设,赋予了高职教育特殊的地位和使命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区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前沿城市。“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唯一叠加融合的城市,区域优势凸显,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东营市工业总产值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区的43.16%,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技能新技术人才。
东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1年9月正式启动国家骨干校建设。东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特殊的地域环境,赋予了东营职业学院特殊的地位和使命。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职业院校的龙头,东营职业学院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地带动了区域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仅社会服务能力一项,2012年,学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2129人,组织各类培训61000余人次,开展新型农民培训1525人,培养新疆班学员206人。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
最近几年,学校成人教育工作本着服务社会、共享共赢的原则,积极适应黄蓝两大战略实施需要,致力于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于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基地,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针对成人教育工作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成教部门修订完善了《东营职业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东营职业学院继续教育考核标准》等成教工作规章制度及岗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一方面注重和加强了成教文化建设。通过室内外环境的整治和走廊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成人教育特点的文化氛围,为打造学校继续教育品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注重了对工作理念的提炼,形成了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工作理念,逐步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奉献第一、工作至上、唯旗是夺”的成教人精神,构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主动服务,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了以目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社会服务能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证、思想基础和文化氛围。
三、创新社会服务模式,积极为区域经济培养高技能新技术人才
东营职业学院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龙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社会服务积极适应“转方式、调结构”需要,拓宽继续教育空间,旨在建立起以职业培训和学历提升为主体,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实现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规模的突破性发展。
(一)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培训工作成效明显。众所周知,培训市场广阔但竞争激烈,几年来,学校成人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同部门、行业、企业、社会的结合与沟通,积极探索行校、企校、政校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强了对行业企业、社会人员的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发挥了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学校积极探索社会服务能力多样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积极为企业、进城农民工和农村种养殖户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石化产业国际化、低碳经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等创新型经济发展需要,开展了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针对石化产业生产、储运的高危性,开展了岗位安全培训。骨干校建设启动以来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达70000余人次。
(二)加强宣传推介,实现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新突破。针对最近几年招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学校成教部门创新招生模式,年年超额完成招生任务,特别是骨干校建设启动以来,成人学历教育招生3500余人。一是强化了招生宣传推介,创新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媒体,发挥了媒体宣传覆盖广的传统优势。同时,组织宣传队伍,印制招生卡片等宣传材料,深入企业、行业、社区进行专项宣传,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推介,寻求招生工作突破。二是针对东营电大开放教育现状,进一步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加强了对县区教学站点布局,强化了电大系统建设。2012年春季以来,学校紧紧围绕东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新型农民学校,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素质”的目标,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的支持,加大协调力度,采取各项措施,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当年完成招生1500余人。在今年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教务工作会议上,学校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被确定为全省电大2012年工作亮点。三是加强了对高职自考本科(在校生自学考试助学本科)的招生宣传,深入到各二级学院通过专题说明会、新生入学发放宣传单等措施,大力宣传高职自考的政策优势。上专科、拿本科,已经成为学校毕业生的一大亮点,成为学校的品牌。四是强化质量意识,落实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成人学历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落实教学过程。在工作上,将提高质量和强化内涵建设,融入到学历教育的办学思路中,逐步规范教学过程,合理安排面授辅导,不断推进网上教学,将教学过程管理常态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质量的提高,使学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品牌初步树立,反过来促进了招生工作。
(三)精心组织,高效服务,严格管理,做好新疆班培养工作
自2011年开始,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对口援疆工作部署,学校负责了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管理任务,截至目前共计培训243人。学校成教部门牵头,不等不靠,认真履职,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学员接送、生病就医、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协调办公室、教务、总务等相关部门,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力求工作规范有序,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推荐学校为“国家对口援疆工作先进集体”。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黄河金三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30-04
一、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意义
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靠山西、西依陕西、东连洛阳、西接南阳,是连接豫晋陕三省的重要枢纽。自2008年实施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战略以来,三门峡获得迅猛发展,2011年三门峡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2.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7664元位列全省第二,是河南省西北部重要的经济大市。
三门峡交通便利,铁路方面有国家东西铁路大动脉郑西高速铁路以及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通过,公路方面既有连霍高速又有310国道穿越三门峡,是河南省西北部也是豫晋陕三省交界重要的交通枢纽。
三门峡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矿藏达到66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类有50多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素以“黄(黄金)、白(铝矿)、黑(煤矿)”著称。同时三门峡有丰富的特产:灵宝苹果、大枣,仰韶酒,鹿茸等闻名全国。
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有利于河南省探索跨省际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题,涵盖东南、暨南、鲁西南、皖西北、鄂北、苏北等周边地区,三门峡处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有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推动跨省际合作建设中原经济区。
有利于河南省以及中西部交通建设。三门峡交通位置重要,而且近年来三门峡一直致力于构建“三纵四横”综合交通体系,届时将大幅改善中西部的交通状况。
二、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
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三门峡提出了“三大战略定位”,即把三门峡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三大战略定位”的基础上,三门峡具体提出了“四大一高”战略,即大力推进“大通关”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推进“大交通”建设,增创区位环境新优势;大力推进“大商贸”建设,引领第三产业新发展;大力推进“大旅游”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支柱;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新突破。
三门峡应以建设中国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三门峡海关为契机力争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在建设“三纵四横”综合交通体系背景下努力建成河南省西北部以及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成为黄河金三角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中心;以黄河景观为主线,努力打造旅游业,成为河南省新的旅游亮点城市;坚持发展高兴技术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成为河南省西北部高新技术中心。
三、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三门峡是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实验区的交集地,在积极参与金三角区域协作的过程中三门峡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三门峡应充分利用金三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种政策,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一)发挥本身交通优势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沿陇海发展轴。三门峡目前正实施的“三纵四横”战略恰恰符合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趋势下,应争取各种有利政策大力推进“三纵四横”战略的建设,利用本身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本地的物流业、商贸旅游业等,并能争取更多的企业落户。
(二)发挥本身自然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商丘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料产业方面的要求,三门峡可以以此为指导,充分利用本地矿业资源,大力推动铝精深加工产业以及其他矿业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矿产业聚集,做大做强本地矿业。
(三)坚持突破行政界限
黄河金三角实验区已经进行了突破行政界限的尝试,这对中原经济区跨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三门峡地处三省交界处而且远离郑州、洛阳等经济中心,所以应该自己探索一条远离省中心的发展道路。突破行政界限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区域集群效应,三门峡应坚持突破行政界限的尝试,创造自己的发展环境。
四、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各式人才,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工具。特别是职业教育,更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直接结合点,职业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各式各样的技能型人才。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人财物各方面的支持。而职业教育又从所在的区域得到办学的经费和各种资源,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并进行专业设置,生源大部分都来自本区域,毕业生大部分也都继续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它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和方式。从这一角度看,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那么,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职业教育有利于将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增加人才类型
劳动,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技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结合。每个人都有某种潜在的劳动能力,这都需要后天的发掘和提升,而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某一专业化的技能,并使其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途径[1]。职业教育直接将人由潜在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是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育来实现的。
现代社会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也加速了各种新型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劳动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提升他们分析,解决各种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使得潜在的劳动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用人单位也对人才的类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类型的增加以及各种要求的变化,都是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类型而言可以优先做到的。
(二)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力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技术知识的传授,以及生产技能的训练。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能力,促进技术的革新。通过对受教育者职业道德,劳动态度,专业操守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提高,提升他们的素质,进而可以间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分流,促进就业再就业
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关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是就业型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某种技能的培养使其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当今世界以知识和通信为主要特征,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仅仅依靠资源这些先天的优势,而更多地是依靠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2]。因此,人们的职业和岗位的变化就更加频繁,新的职业和产业领域不断出新,对劳动力的配置也在逐渐更新,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劳动者只有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不断地培训和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得到提升,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四)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的充分发展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并通过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培养,使人的智力等得到全面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对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的作用最突出也最明显。每个人天资禀赋各不相同,在当今的条件下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以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来使得自己具备某些专业特长并有利于将来的工作[3]。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不仅可以使人们已有的特长得以更好地培养和发挥,也可以对受教育者的能力进行培养,促进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每个人几乎都拥有某种可以找得到工作的技能,这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极有利的。
五、三门峡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不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应经成为一种共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1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062.92亿元,较2010年增长12.8%。三门峡市若希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黄河金三角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多层次实用性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因此,作为三门峡地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就成为促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三门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该地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大部分体现在相关的文件当中,对于实际操作层面中财政的支持力度并不大,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等等并得不到很好的支援。每年财政向学校建设方面的拨款(几乎没有)。还没有建立起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招生量偏小,收费偏低,宣传成本颇高,经费的经营着实困难。
(二)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都被人们嗤之以鼻,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是“差生收容所”,其地位和声誉都比普通教育逊色不少,学生和家长大多数会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够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职业院校培养不出高级白领,跨入了职业院校的大门就只能学习生产工作,一辈子低学历,低工资,低地位。
过于看重身份而忽视了技术这样的传统观念长期束缚着广大的家长以及学生,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这样,人们就会认为只有享受了高等教育才能驾驭别人,而学习某种技能就只能受人领导[4]。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便对普通教育趋之若鹜,致使普通教育门前“车水马龙”而职业教育门前却“门可罗雀”,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办学条件不理想
目前学校虽然各项教学生活设施较为齐全,布局颇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善;已建成建筑、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生物、化工、旅游、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109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还建有面积3000的体育训练馆和面积1万多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万余册。,然而校区总占地1200亩,但实际可利用的占地仅为400多亩。全校学生数18000余人,虽然另有2000亩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但市政府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文件表示会有拨款来援助校区的搬迁以及建设,这对于学校以后的建设以及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学院拥有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5人,博士、硕士246人。然而,“双师型”教师数目仅为100余人,只占到了九分之一,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为了职业发展而选择职业教育的需要。“双师型”教师的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在实践中领会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严重的阻碍了该院校的发展步伐。
六、三门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一)政府政策应有所倾斜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三门峡市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应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应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多层次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更是素质的培养,院校内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灵宝,卢氏等周围偏远贫困地区,只有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才能更顺利的发展经济,才能使得他们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社会成员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性
1.学生应从自身兴趣爱好着手选择教育类型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职业岗位,并且这些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也尽相同。因此,人才是分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的,不是说只有从事高精尖的科技工作者和各种专业人士才称得上人才,那些有着良好职业道德,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也是人才的一种。当今时代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少数的“精英”更多的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能,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5]。
作为学生,应冲破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脚踏实地的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并不是说只有享受了普通高等教育才能出人头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从自身兴趣以及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2.家长应转变观念
当今社会的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考上最好的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面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殊不知,这样片面的强调对于书面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高学历的过分追求,反过来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家长都是用心良苦,想让孩子以后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可是,若是全体学生都去报考本科院校,都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那么我们社会的人才分类会出现断层,反过来,接受普通教育的人多而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少,物以稀为贵,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了更专业个性化的教育培训之后,就业也就更加容易。
因此,家长们应切实转变观念,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条件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的随大流。
3.用人单位应该更看重学生的能力,而非学历和学校名气
学历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一种体现,但学历与能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获得的教育机会并不均等,若用人单位只看重学历而轻视了能力的发掘,势必会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而没有高学历的人受到伤害,使得他们的技能被埋没,同时也使得一些拥有高学历的人凭借自己的高学历而沾沾自喜,而松懈。
企业在用人价值取向上不能过度的狭隘,那些攀比,虚荣,不计成本的使用高学历人才,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鉴别的作法是大错特错的。应当更加重视求职者现实技能的考核以及职业道德的评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选取适合的人才。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方案
1.推进校企合作
在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下,职业院校应发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才特点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产学研一体的复合型职教体系建设,尽可能的发挥学习与实践的契合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区域发展,企业发展,学校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共赢。在2009年,由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内的1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高等职业院校,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共同组建了河南省豫西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三门峡市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3.推进员工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不断涌现出新的职业或者岗位,这就要求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转换角色的准备[6]。“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推动着我们迈向前进。因此,超越于特定职业技能之上的“基本技能”或“核心技能“也应该逐步归入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之内。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完善企业员工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及带动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
(四)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1.严格教师准入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合理调整教师结构,要对教师进行有重点的培训,开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培训指导,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的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增教师编制应侧重于增加”双师型“教师的人数,促进良性用人机制。
2.完善教师的管理和培训
增加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实行先学习培训再上岗就业,考核上岗的劳动准入制度,培育良好职业道德,为在岗,转岗提供保障。还要进一步完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认证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与资格评价机制。做好教师专业学历与教授课程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捷.浅谈职业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当代医学,2009.
〔2〕孙伟国,曲春生.关于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3〕张苏里,航宇,王粤平.论职业教育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J].职教论坛,2009.
〔4〕巢淑娟,张贵明.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以河南许昌市为例[J].电子世界,2012.
在经济社会中人们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经济利益上,而过去的田径教学的制度,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已经很难为田径运动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其他运动都已经逐渐的走进职业化,给从事这个项目的人带来相当丰富的经济收入,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不管是家长或是学生本人都会考虑到这一点。在青少年从事体育运动训练初期,家长就会帮其选择一个既有较好发展又能带来高收入的运动项目。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选择田径专项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学校田径专项老师已经基本饱和,社会需求不对口,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基本上会选择一些好就业的专项。而田径专业,现在除了去学校,其他和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是非常的局限。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它在体育运动发展的历长河中,有过的辉煌的历史和不可代替的地位。发展田径教学,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田径竞技是经济社会所必需的,但是,在当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大发展的时候,我国田径运动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分析产生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促进田径教学的新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南师范学院、万州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
2.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别访问等方法,对西南师范大学、万州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重庆市高校田径运动在竞技方面发展情况。由于受场地、器材、项目特点以及田径项目费用投入与支出比例失调等因素的影响,田径运动项目的开展逐渐减少,有些运动项目濒临“绝种”以重庆市第十届高校田径运动会为例,参加学校有37所之多,但开设的项目却不多,男子、女子甲组乙组丙组和高水平组(33项),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则达到了46项,相比之下我市高校田径运动会项目少了13项,而很多项目只是条件较好的几个高校报名参赛,如说撑杆跳。此外,我们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发现。撑杆跳高、链球、障碍跑等项目,仅限于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而且也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地、市一级的体校,几乎是空白。我市竞技田径运动方面,也仅仅是在短跑项目上又一点优势,而在其他方面相对全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和我市田径运动项目开展很少有直接的联系。
2.重庆市高校田径运动课程设置现状。通过查阅和调查相关资料,发现田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的比重呈减少趋势。同时相对应所占课时比例也在逐渐的减少。为此,针对所占课时的多少做了个别访问,结果如下:
田径项目有42个正式项目,从表一得知,各大高校体育所开设的项目,所占的比例相对低较,就是最基础的几个项目,在以前,除了少数难度高、危险性大的项目外,多数田径运动项目,不仅出现在校运会上,而且都不同程度出现在教材内容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学校体育教学采用的田径运动项目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变得寥寥无几。田径课课程设置,也不利于推动田径运动的开展,已完全和社会需求脱节。也没能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田径运动方面的人才,让学生看不到学习田径专项的出路。
3.重庆市高校学生选课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二):田径在选课上所占比重较少,从另一面也反映出高校田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田径就其本身特点存在缺乏游戏性和趣味性和高难度等特点与其它项目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就更加的不够,由于大学不再实行工作分配制度,田径专项的毕业生和其他专项毕业生相比,在找工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4.重庆高校田径运动赛事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从近几年在我市举行的各项大学生运动会来看,观众寥寥无几,而一般的足球赛事都有几千过万的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而对田径类的报道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比赛氛围还比不上中学,小学的学校校运会。
5.重庆高校田径运动财力和物质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所有高校的田径运动队组建的体育经费以学校拨款为主要来源,体育经费占学校教育经费开支是根据学校重视情况而定,没有专门的体育训练经费,而很多学校甚至连训练经费都没有。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经费不足是影响业余田径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训练条件差,物质待遇低是高校田径训练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严重制约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的发展。
四、 结论与建议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给田径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在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竞技体育现行的“举国体制”具有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进一步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要推行协会制的俱乐部制,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指明了竞技体育未来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是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和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目标一致,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组织有序,形成中央和地方统筹,系统内和系统外协同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方式。那么,任何体育运动要想参加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大循环中去,通过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在市场竞争中增加自身价值,获得大量资金,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那么,田径教学是推动田径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然的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大环境。
2.田径运动经济化是推动田径教学改革的必然。田径教学必须与社会经济接轨,过去各业余体校以及中小学参加田径训练的苗子源源不断,为了让孩子能参加学校的田径队,家长主动到学校找教练。而今天,教练为了找到好苗子,或是想让有运动天赋和前途的苗子能进入到训练队参加训练或则是想把其送到体校参加训练,反而要三番五次的上门求助家长,家长的态度一样的是非常的冷漠。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选择田径为专项不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实惠,社会对于一个单纯的田径专业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少。而现在的大学培养模式不能让田径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占到很大优势。为了使家长和学生看到希望,学校的教学和培养模式就必须要改革。
3.加强传播媒合作培养本土学生明星。现在的学生喜欢追星,我们可把高校的比赛赛事搬家到中、小学校去,也可以把大学生,中学生合在一起等等模式,来扩大影响。同时利用传播机构一起进行策划、宣传、等市场推广作用。田径竞赛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应有一定的媒体参与组织和市场推广,广告、保险以及现场气氛的组织等,通过降低运作风险和成本,获得更多资金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媒体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推广能力将有利于推动田径运动的经济化进程。只有将更多的传播的中心以及报道的重心放在田径运动推广上面,就会有更多人了解田径,喜欢田径,给田径运动注入的新鲜血液。
4.引用北京奥运场地修建模式,开发高校田径市
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承办,其中,几个大学都修建了好几个不错的场地,起到很好的社会和教学效果 ,也正复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体育资源。因此体育场管修建在高校,体育场管高校管理化,有助于高校田径走向市场化,培养出跟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段世杰:《雅典奥运会田径项目总结报告》,《田径》,2004.12。
[2]罗伯特・奎切塔尼:《国际田联发展史第四部分:高速度的变革》,《田径》,2000.9。
[3]鲍明晓:《体坛热点解读》,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南奔;女王国;泰北
一、历史背景概述
据泰国史书《庸人编年史》记载,公元657年,在现今泰国北部地区,有一座较大的城邦,叫做南奔,南奔城城池状似海螺,城邦大小范围规模在2250哇,缺少统治城邦的国王。
南奔南奔派遣使节团从滨河南下到达罗斛,请罗斛公主占玛苔微到南奔即位女王,占玛苔微公主在得到罗斛王的支持下同意担任女王统治南奔。
公元663年,占玛苔微开始准备南奔一行。她从罗斛带去了佛法僧三藏500尊、婆罗门占星师500位,医士500名,各类工匠每类500名,富翁500,以及大量的士兵等。
占玛苔微在南奔建立了哈利奔猜政权,即女王国。新的哈利奔猜在占玛苔微的领导下迅猛发展,成为人口繁盛、设施齐备、资源丰富的大城。此后,该政权日益强大,在该区域沿袭了600多年。
二、从南奔政权的归属看古代东南亚地区7世纪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政治方面
1.旧南奔已建立起较完备的国家机器
7世纪时期,在今泰北地区,已存在大大小小的政权,这些政权通常以城邦为政治、经济中心。在城邦的基础上,开始建立起早期的封建国家。在哈利奔猜建立之前,旧南奔就已建立起代表阶级的封建国家机器,如象征王权的宫殿、拥有从事行政的官吏等;
2. 7世纪左右泰北地区各政权之间可能存在战争
据泰国史书记载,旧南奔城建立了完备的护城河。在古代建立护城河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灌溉;二是坚固城防。从这点上可猜测,那时候的旧南奔周边包括其所处的泰北地区,可能有来自其他政权的威胁。在中文史料中曾提到,“(南诏)蛮贼曾将二万人,伐其国,被女王药箭射之,十不存一,蛮贼乃回”,从各类文献资料中得知,哈利奔猜国曾与许多国家发生过战事。这说明,泰北地区7世纪前后,政权之间发生过战争,而哈利奔猜国在其中甚为强大。
3.选择占玛苔微是南奔发展的一条重要政治决策
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证实,为何旧南奔政权会缺乏统治者,在缺乏统治者的情况下为何将目光转向政权之外。政权颠覆的原因很复杂,在缺乏相关史料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出确切回答。但可以确认的是,无论出于主动或是被动,旧南奔朝臣认为从政权外部选择一位适合的君主比在政权内部产生一名统治者更有利于南奔的发展。
本文认为,占玛苔微作为统治者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占玛苔微公主本人的政治魅力。泰国史书中明确提到,南奔朝臣在选择下任继承者时,考虑到罗斛国王与公主的贤明。二是占玛苔微公主的出身――罗斛。7世纪时,罗斛位于现今泰国中部,土地肥沃,国势强盛,因其靠近沿海,水路通畅,是古代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海上贸易点或中转点。
哈里奔猜虽属内陆,却是重要的山货集散地,商贸往来可以通过宾河作为交通要道,海外贸易的扩大,更促使哈里奔猜成为了山货交易的中心”,这充分显示了罗斛与哈利奔猜之间存在的利益联系。
公主统治南奔,南奔必然能与罗斛建立紧密的联系。在政治统治上,得到贤明的公主进行统治,在外部,罗斛就顺理成为南奔的重要支持者。
三是占玛苔微公主的联姻。据史书记载,占玛苔微公主在建立哈利奔猜之前,就已结婚并怀有身孕。史书中关于占玛苔微的丈夫,有不同的记载。一说为柬埔寨王子;另说为当时缅甸南部的一位孟族国王。占玛苔微加冕为王必定会受其夫系家族的影响。
4.女权至上。哈利奔猜的开国君主占玛苔微是一位女王,在中文史料中,更是将哈利奔猜称为女王国。可见,在女王统治的国度里,女权至上是必然的。
受到来自孟人地区政治制度的影响。南奔政权归属于来自泰国中部孟人地区的罗斛公
5.农主,其建立的新哈利奔猜政权,在政治统治中,必定传承了来自罗斛的孟族的统治制度。
(二)经济方面
1.业。从地理上看,南奔位于滨河流域,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基础。据史书记载,旧南奔城池已开凿护城河,而护城河的开凿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优越的自然情况与水利灌溉设施的帮助下,7世纪时的南奔的农业应该是极为发达的。2.贸易。借由罗斛的海上贸易优势,通过两个政权间相连的滨河,成为罗斛向内陆发展贸易的承接点。3.城市发展。据史书记载,南奔城的规模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城池总围共4500米,大致估算,其城面积约为1 200 000平方米,即120公顷或1.2平方千米。如果这样的规模算是7世纪相对较大的城邦规模的话,那么可以大致了解当时泰北地区城邦的发展规模或水平。在这样大小的城邦里,人口数量集中,社会生产力大致代表了当时泰北地区的较高水平。4.其他。新哈利奔猜中有占玛苔微从罗斛国带来的大量工匠,这些工匠给哈利奔猜的社会带来很多影响。横向来看,当时泰国中部孟人生活的地区文化发展层次较高,泰北则较为落后,新哈利奔猜受到罗斛文化影响,社会生产力全面提高。
(三)文化方面
1.受到佛教影响。据泰国史书提到,旧南奔城池建成的形状状似海螺。海螺又称梵贝、法螺、螺贝,在东南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佛教重要的法器或者梵乐。所以,本文猜测,在7世纪之前,泰北地区很有可能就已受到佛教影响。2.受到孟族文化的影响。在新哈利奔猜,占玛苔微出身孟人国家罗斛,孟人文化必定会深刻影响哈利奔猜。3.受到婆罗门――印度教的影响。据史书记载,占玛苔微从罗斛带来了500婆罗门占星师,虽然史料中记载的数量无从考证,但是哈利奔猜受到婆罗门――印度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三、结语
7世纪下半叶,占玛苔微从罗斛到南奔建立了哈利奔猜政权,深刻影响了泰北地区的核心文化,给泰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事件,可以侧面看到7世纪泰北地区还处于早期国家发展阶段,小国林立,佛教已传入,受到孟族文化和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影响。
[关键词]苏北地区;临沂;后发优势
[DOI]10.13939/ki.zgsc.2016.51.025
近年来,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超过江苏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连续 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有7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临沂和苏北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借鉴苏北地区的成功经验,对于临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加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1 苏北地区跨越赶超的成功实践
1.1 苏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土地面积5.4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苏总面积的 53%,常住人口3023.97万人,约占江苏总人口的39.4%。长期以来,苏北经济发展远落后于苏南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苏北五市GDP 8920.37亿元,仅占江苏的21.5%。
1.2 苏北地区的发展优势
(1)明确的战略地位。2008年9月,国务院将苏北地区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经济腹地。2009年6月,在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将苏北地区打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良好的区位优势。苏北地区连通南北,沟通东西,具有非常独特的区位优势。徐州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沿海产业带和沿东陇海线交汇点。
(3)丰富的资源优势。苏北拥有江苏2/3的铁路和70%的海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建港条件;沿海广袤的滩涂和盐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苏北集中了江苏50%以上的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1.3 苏北地区实现跨越赶超的政策措施
(1)合力推进“四项转移”。江苏对苏北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直接输血,保证发展所需资金,产业转移增强苏北自我发展能力,科技转移提高苏北造血功能,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十一五”期间苏北财政转移支付1637.4亿元;转移超过500万元的项目计10261个,总投资超过6293亿元;转移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731项;苏北劳务输出总量达520.67万人。
(2)南北共建园区。“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为苏北崛起提供了发展平台。苏南的资金、人才和经验和苏北的人力、土地等资源相融合,实现了南北错位发展。为了加速共建园区的发展,园区中新增增值税和所得税省、市、县留成部分,全部补贴给园区。对于限制园区发展的土地指标问题,进行有力的政策倾斜。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省级各类贷款担保基金和贴息资金有限保证园区所需。
(3)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一方面,差别体现在发展定位上。例如,徐州打造淮海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 连云港充分发挥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作用,争当沿海开发区的领头羊。另一方面,差别体现在重点发展领域上。苏北五市确定了各自发展的突破口,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各自的发展重点分别是重工业、沿海开发、港口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 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1 临沂资源、区位条件
(1)资源独特,潜力巨大。临沂市面积17191.2平方公里,人口1124万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目前临沂已发现矿产资源66种、探明储量的25种,占山东省探明储量的35%;农产品资源丰富,“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
(2)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临沂地处山东东南部,受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长三角等板块经济辐射带动。临沂是全省通高速公路里程最长、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的地市。临沂机场作为航空口岸获准临时开放、至韩国国际航班开通运行。
2.2 临沂跨越赶超的发展支撑
(1)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目前,临沂已经形成各类产业集群达44个,其中,板材产业集群、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复合肥产业集群、陶瓷产业集群、五金产业集群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2)商贸物流特色鲜明。临沂的商贸物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地摊式农贸”、“大棚底商贸”、“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城”四代市场,现有各类专业商品市场109处,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打造出“物流天下、中国临沂”的品牌。
(3)民营经济充满活力。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经济在临沂整体经济体量中比重低。临沂人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发展致富道路,形成了 100万人闯市场、100 万人深加工、100 万人创业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民营经济成为临沂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引擎。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九成以上;民营经济占临沂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
2.3 上对临沂经济发展的定位
2011年国务院批复沂蒙革命老区享受中部地区优惠政策,2013年批准临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4年批准临沂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省委、省政府先后将临沂列入“三个中心区域”和“一处重要一极”,把临沂作为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推动临沂跨越赶超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借助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1961年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地区之所以能实现赶超,是基于以下逻辑:一是在先发地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从而选择更优的发展路径;二是后发地区更容易引进先发地区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三是绕过先发地区走过的弯路,避开发展陷阱;四是后发地区有“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从而形成发展的社会压力。苏北地区的崛起进一步验证了后发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临沂具备了后发优势实现的诸多逻辑条件,确定以下着力点:一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从而形成符合临沂实际的发展道路;二是通过产业转移等途径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三是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临沂发展,避免走弯路;四是将加快发展的社会共识凝聚成发展动力,助推临沂跨越发展。
3.2 明确定位,统筹规划
(1)明晰临沂战略定位。一是积极争取临沂列入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国际商贸名城。二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三是按照“以河为轴、北扩东进、一河六片、组团发展”的发展战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2)编制临沂发展规划。临沂下辖3个区9个县3个开发区,缺乏统一协调的发展规划,目前突出表现为各县区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问题严重。苏北五市特色鲜明、统筹协调的发展规划在苏北地区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县区的功能定位,在做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实现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
3.3 加大政策帮扶力度
临沂作为革命老区,一方面享受中部地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又享有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政策、国家生态县政策等多重政策。如何将这些国家政策对接落实到位,是一个现实问题。此外,临沂作为山东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快速崛起,离不开省级政策的扶持,在战略规划及实施细则方面,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项目转移、科技项目转移以及劳动力就业转移等方面加大对临沂倾斜的力度,并保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为临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凝聚共识,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
地方高校要从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入手,把“以生为本,服务产业”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每位教师,切实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关注学校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信息、文化、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在服务中发现和弥补差距,检验办学成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评价为学校发展坐标,在服务中凝练并强化办学特色。
二、贴近产业,全方位落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地方高校开展以知识传播与创造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地方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要形式包括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文化辐射、决策咨询等。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通过优化结构布局,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等来探索服务地方的新路径。
(一)对接产业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高育人质量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调适的作用。地方高校应紧盯现代产业体系中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确定重点发展学科,凝练特色专业方向。重点发展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有利于承接各优势产业的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地方高校应培养多个专业紧密对接当地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重点对接当地产业链,整合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资源和优势。
地方高校应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构建面向市场的专业自适应机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实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
(二)融进产业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其主抓手包括校地互动、校产对接。
1、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促进校地互动。把文明学校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探索警、地、校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机制。将服务地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参与群众性文体联谊活动;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高层次文体赛事活动,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区域健康高雅文化品位。
2、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协作,落实校产对接。地方高校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大力协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与境外优质高校和国内外企业共建“亲产业国际化办学发展联盟”。与地方科技部门联办科技成果推介会、科研项目会等。地方高校还要立足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跨学科、跨专业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和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将搭建平台,完善合作机制作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必须以政策为导向,以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通过搭建政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平台,完善体制机制来保障服务效果。
(一)联合搭建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平台
一是要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高层的互动交流,建立双方领导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机构。发挥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引导师生员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搭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优化校内产学研管理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作高效的产学研科研平台,鼓励与企业参与共建;同时加强重要研究基地和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孵化基地。
(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地区经济发展;可适性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4-0059-08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2011年1月30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也撰文进一步阐述,社会融资规模可以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力度①。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本文按照经济学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社会融资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社会融资规模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基于以往国内外有关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运用SVAR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重点利用阈值回归模型探讨了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可适性;第五部分针对前文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
(一)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内涵
社会融资规模(TSF)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及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市场等渠道的融资总和,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付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非金融企业等实体经济通过在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发行银行承兑汇票、债券、融资券、股票等获得的资金支持。三是其他融资,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的投资等。相对于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能更宽泛地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二)社会融资规模取代新增人民币贷款为宏观调控中间目标的意义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金融体系的扩张,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金融信贷功能对经济的直接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从现行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看,目前我国的货币定义还主要定位在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存款货币。经济学将货币供给机制描述为:中央银行向存款货币银行供给基础货币,存款货币银行以此为基础扩张,向社会供给存款货币,而存款货币银行扩张供给的过程是依靠银行存贷款机制完成的。可见,按照这种统计口径计算的货币供应量只是作为间接融资场所的银行体系的产物,非信贷类融资不会增加当前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但会创造出更多的广义信用货币。在此背景下,金融理论与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确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全口径统计指标。
二、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特征
(一)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情况
从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来看,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06―2013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由4820.53亿元增长到14338.5亿元,年均增速达14.60%。同时期,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则由545.05亿元增长到3897.89亿元,年均增速达27.88%,与江西省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相一致;另外,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从11.31%上升到27.18%,金融支持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
从江西省与全国的对比情况来看,2006―2013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从4.26万亿元上升到17.30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9.15%,低于江西省增速8.73个百分点。
(二)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特征
从全省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来看,经济发展通过非信贷融资途径获取的融资总量在不断增加,金融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
1.人民币新增贷款占比总体呈现下降态势。2006―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从450.64亿元增长到1979.30亿元,年均增速为20.32%,低于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速7.56个百分点,除人民币贷款以外的规模从94.42亿元上升到1918.59亿元,年均增速45.71%,高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17.83个百分点,这表明以人民币贷款为代表的传统融资模式的增速正逐步放缓,而人民币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模式的规模则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直接融资规模和类别迅速扩张。2013年,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315.94亿元,是2006年的约20倍,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8.11%,比2006年提高了5.17个百分点。从近几年来使用融资工具类别来看,2006―2009年全省主要集中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2010年中期票据有所突破,2011年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集中发行,2012年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首次推出,2013年债务融资工具品种进一步完善丰富,这为满足江西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3.金融机构表外业务明显扩张,融资方式有所变化。2013年,全省实体经济通过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方式从金融体系融资总额为1447.18亿元,而2006年此类表外业务仅为66.47亿元(图5)。从2006―2013年表外融资方式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主要方式为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危机之后的2009―2011年主要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信托贷款,2012―2013年则主要是信托贷款,表外融资方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每年的政策环境背景不同所致。
4.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保险公司赔偿额为74.11亿元,约为2006年的5倍;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73.81亿元,而2006年全国及江西省无此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截至2013年末,全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14家,贷款余额265.07亿元,占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2.0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为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三、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本部分将使用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程度。
本文选取从2006―2013年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TSF)、人民币新增贷款(LOAN)、地区生产总值(GDP)、工业企业增加值(GZZ)、固定资产投资(GTZ)、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XL)和居民物价指数(CPI)的所有季度数据,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数据库和江西省统计局统计资料。
(一)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利用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测算出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相对于人民币新增贷款,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其中直接融资规模比间接融资规模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更好,这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金融与宏观经济相关程度的更好指标,也进一步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是更适合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
(二)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
下面,以2006―2013年的江西省季度数据为样本,选择季节调整后的社会融资规模(TSF)、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相关数据,采用SVAR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利用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社会融资规模与宏观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1)序列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在构建TSF与GDP、CPI之间的SVAR模型前,首先需要对上述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在计量统计分析中,平稳性检验一般采用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在ADF检验时,依据是否含有常数项及时间趋势项可以将检验方程分为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含有常数项和两者都不包含。简单对比分析,我们知道本文选取的TSF、GDP与CPI指标都不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TSF、GDP、CPI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符合构建SVAR模型前提条件。
(2)Johansen协整检验
TSF、GDP、CPI是一阶差分平稳序列,还需要进一步对其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协整关系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具有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一般有Engle-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Johansen检验一般用于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笔者采用Johansen检验法来检验上述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4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1个协整关系。这也进一步说明TSF与GDP、CPI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状态。
其最优的协整方程式为:
TSF=0.173*GDP(-1)+0.113*GDP(-2)+0.182*TSF(-1) -0.13*TSF(-2)-33.659*CPI(-1)-4.074*CPI(-2)+3924.593
(3)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的主要逻辑是,如果一个事件X是另一个事件Y的原因,则事件X可以领先于事件Y。Granger因果检验前提是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但是本文中的TSF与GDP、CPI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且都含有单位根,那么可以采用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来避免计量分析偏差。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得到,GDP、CPI是TSF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GDP、CPI对TSF的影响是主动且领先的。
(4)S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接下来,分析TSF对GDP、CPI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笔者构建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SVAR模型,并将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揭示出GDP、CPI对TSF的响应时滞。
从图7可知,在给变量一个广义脉冲响应冲击的情形下,GDP对TSF的冲击响应在第3期达到最高点,接着在第3期之后有所回落后就保持稳定增长,这表明GDP对TSF会产生连续稳定的促进作用。而从图8可知,CPI对TSF基本没有太大影响,从长期看来趋于0。
从图9可知,在给变量一个广义脉冲响应冲击的情形下,TSF对GDP的冲击响应在第3期达到最高点,接着在第3期有所回落后就保持稳定增长,这表明TSF对GDP也会产生连续稳定的促进作用。而从图10可知,TSF对CPI的冲击响应在第3期最大,整体上CPI会受到“类余弦曲线式”的影响,这说明TSF会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看来也趋于0。
为了进一步衡量GDP、CPI对TSF的影响程度,对GDP、CPI、TSF之间的S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图11(Shock1代表CPI,Shock2代表GDP,Shock3代表TSF)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除TSF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第3期后稳定在60%之外,GDP的影响程度在第3期之后逐期上升,接近30%以上,而CPI的影响程度相应的逐期下降。这也进一步说明,GDP或TSF均会互相产生持续稳定的促进作用。
(5)结论
综合前文实证分析,笔者认为,社会融资规模TSF和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彼此影响时滞大致为3个季度。社会融资规模TSF对居民消费价格CPI存在单向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较低幅度的影响程度会在8个季度内基本消失。
四、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可适性的探讨
为了进一步探讨江西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可适性,本文利用了经济变量之间的阈值效应,试图通过构建GDP增速(rgdpt)与社会融资规模/GDP的相对比值(pt)之间的阈值回归模型来寻找到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适度区间。
(一)阈值回归思路
阈值效应在经济学理论中主要是指当两个相关的经济变量,其中一个变量对另外一个变量会产生影响或变化所必须的最小变化量或变化幅度(即为阈值),当变化量超过或小于这一阈值时候,就不会产生或只会产生微幅影响,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阈值效应。
(1)单阈值回归模型
本部分主要以江西省2006―2013年的GDP增速的季度数据rgdpt和社会融资相对规模构建阈值回归模型,所构建模型如下:
rgdpt=?琢1+?酌1pte(pt≤?兹)+(?琢2?酌2pt)(pt>?兹)+?着t t=1,2,3…
其中,rgdpt代表GDP增速,pt代表社会融资规模/GDP相对比值,即为社会融资相对规模。
模型的意义如下:
当pt≤?兹时候,模型为:rgdpt=?琢1+?酌1pt+?着t
当pt>?兹时候,模型为:rgdpt=?琢2+?酌2pt+?着t
当社会融资相对规模在区间(0,?兹]时,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酌2,当社会融资相对规模在区间(?兹,+∞)时,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酌1。
为了能找出阈值?兹,笔者利用pt排序,然后再利用stata11.0进行循环回归分析,选取模型残差平方和最小时的?兹作为估计值。
(2)二次曲线回归模型
同样,再利用二次曲线构建以下模型:
rgdpt=?茁1+?茁2pt+?茁3p2t+?啄t t=1,2,3…
其中,rgdpt代表GDP增速,pt代表社会融资规模/GDP相对比值,即为社会融资相对规模。
利用计算出来的弹性系数来进一步估计阈值。下面,模型主要估计结果如下:
(二)单阈值回归模拟
首先,利用季度数据进行单阈值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TSF占GDP的比重在34.5%以下时,TSF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的变动能引起GDP增长率上升0.1423%,当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超过34.5%时,TSF占GDP的比重每增长1%则会引起GDP增速下降0.1647%,由此判断TSF占GDP的比重为34.5%是阈值估计值,即为相对合理的融资规模。
(三)二次曲线模型回归模拟一
接着再利用二次曲线模型对江西省季度GDP增速和TSF占GDP的比重之间的阈值关系进行分析,所得结论与上述单阈值模型的结论基本上一致,即季度TSF占GDP的比重在34.97%时,对GDP增速的促进作用最大。
(四)二次曲线模型回归模拟二
最后,再利用年度数据,通过二次曲线模型对江西省GDP增速和TSF占GDP的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可以知道,当TSF相对比率为26.19%时,对应的GDP增速最高。
(五)结论
综合本文的测算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季度测算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TSF占GDP的比重在35%左右时,季度GDP的增速最高,年度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TSF占GDP的比重在26%左右时,年度GDP增速最高。考虑到模型本身有一定误差可能性,所以本文以年度和季度数据所得阈值分别作为阈值区间的上下限,则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TSF占GDP比重较为适度的取值区间为:[26%,35%],即社会融资规模与江西省GDP的比重在26%~35%的取值区间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有效果。
2.从江西省的实际情况看,2006年以来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相对比重呈曲折上升态势(见图2),其中2009年和2010年由于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该相对比重进入本文实证分析所得到的“适度”阈值区间,但2011年又回落至“适度”区间外,由此可见,统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域层面上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即江西省社会融资相对规模(TSF/GDP)只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才达到了“适度”,其他情形下却难以达到。进一步从江西省与全国的对比看,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相对比重长期低于全国同期数,2009年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相对比重为28.86%,而同期全国在40%以上;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相对比重分别为 27.97%、20.98%、22.93%和27.18%,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分别为35.54%、27.18%、30.35%和30.41%)7.57、6.20、7.42和3.23个百分点,差距虽然有所缩减,但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尚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五、促进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合理增长的建议
综合前文结论,笔者认为,当前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相对较优的指标,同时,从利用阈值回归模型估计值来看,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相对比重的适度区间在[26%,35%],本文认为如果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超过或低于这一区间,就可能会引起经济增长边际效应递减或经济增长活力不够。
图15主要反映了2006年以来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情况,从图中可知,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仍然还有努力的方向。
(一)保持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要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赣南原中央苏区建设为契机,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实现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的合理适度增长。一方面要保持节奏上的均衡,防止各月度出现大幅波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结构上的均衡,尽量避免出现本外币贷款占比过高的状况,最好是社会融资规模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均衡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3年,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为27.18%,已经进入本文所得的合理阈值区间,略高于区间的下限值,但离该区间的中位值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可以适度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以此来推动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继续发挥好信贷资金的重要作用,主动引导信贷资金合理分配
考虑到银行信贷融资在江西省社会融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银行信贷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与全国性24家主要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力争在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上对江西有所倾斜;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好信贷调控政策,适当放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意贷款宽容度,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争取更多资金留在江西、用在江西。此外,还要酌情把握好统一稳健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力争出台区域化信贷政策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对“老少边穷”以及中部欠发达地区进行信贷帮扶,扩大当地银行信贷规模。
另外,由于江西省地处中部,没有东部具备的地理优势,而且可用资源和资金都比较有限,这样就需要站在全省的角度来合理分配资源和资金。一是要引导资金向战略新兴行业倾斜,增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二是要积极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原中央苏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大中央和省内外资金向区域规划所辖地区的转移拨付力度。
(三)推动直接融资规模和结构多元化发展
根据人民银行总行的《“十二五”金融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要达到15%以上,按照这个总体目标,2013年江西省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占比仅为8.11%(见图16),远低于目标值。在这里可以简单测算一下,以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为例,那么当年直接融资规模至少要达到584.68亿元,而实际增加值为315.94亿元,两者相比仍然还有268.75亿元的空间,这说明江西省的直接融资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在江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一是优化江西省直接融资的环境,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为全省企业提供一整套引导资金流动的聚集机制。二是大力发展江西省企业债券融资市场,加大创新力度,丰富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主体结构和产品结构。举办企业银行间债券融资工具培训班,积极探索区域集优债,继续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展,将债券融资工具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三是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江西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签署的《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江西省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这一重要契机,深化对企业融资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做好企业与相关部门、债券市场沟通对接,推荐引导战略新兴行业、中小企业等积极运用债券融资工具。
(四)适度扩大金融市场化配置程度
十报告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因此,要借助市场化手段,提升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融资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一是以专业服务为导向,引导省内国有商业银行努力打造扁平化、批量化、流程化的小微企业专业服务模式,扶持省内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二是助推中小银行着力打造“立足当地、立足基层、立足社区”的服务小微企业专业品牌,加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其它类型的地方性银行机构的筹建;三是大力推进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的发展,多方推动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加快企业债券融资的步伐。此外,在扩大金融市场化配置效率的同时,更要增强全省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的上市企业梯队,积极为符合市场规则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创造条件,为企业融资搭建更加高效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J].金融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