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范文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4: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语文学科融合课例

篇1

[关键词]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专业教师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扩招之后,开始过渡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发展阶段。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的新理念成为不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难能可贵的是探索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进一步的衍化为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人们从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绩。本文拟从理工院校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时专业教师的作为这一微观视角进行探讨。

1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认识。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有千秋,两者的融合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能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高尚情操,培育人的文化功底。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为其提供思想指导,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技术不但得不到长远的发展,而且有可能违背人类的初衷而伤害人类自身:而缺乏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的人文工作者,也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人才,应该是贯通文理,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务实态度的复合型人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配合可以一定程度消解作为双刃剑的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往往没能很好融合,而是相互游离,甚至有所偏废。在一些单科门类的学校中,这种状况似乎更令人担忧。

从理论上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非对立的,“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追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善’和‘美’,而‘真’、‘善’、‘美’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社会实践指向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应该有机融合。”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看,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比人掌握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显然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2 目前理工院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课教师来承担,故在专业课老师头脑中逐渐地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当由文科教师担当,而与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而很少涉及对诸如因各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米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原理、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其结果,文科教师和理工科专业教师面对同一教育对象,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即在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未达到有机融合,因此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把出现在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看成是文科教师人文教育的失败,与专业课老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干系。在这里,“教书”和“育人”被悄然割裂,“教书”是专业课老师的任务,“育人”则是人文课老师的责任。其实很多问题会出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同样也会出现在文科大学生中,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育人也同样是所有老师的责任。

2.3 认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是人文教育的课程时数太少,主渠道作用有限。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不足矫枉过正地强求文理知识的教育对半开,其整合过程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片面主张增加理工类专业的人文学科的教学总时数,增加学生课程负担作为弥补人文教育缺失的最终手段,这种以量取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加强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其最根本的努力方向在于提高整个育人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2002年7月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学校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在演讲中指出:“独立思考、心境澄明、想象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所有这些一个成功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美德和个人美德都应在包含所有学科的这一学习环境中成长。”

这些年来,不少理工院校加强“两课”建设,增设人文选修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强化人文教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时间分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认为,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使科学教育人文化,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 理工院校的专业课老师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上可以大有作为。学生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始终都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理工科院校中,专业课(科学教育)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人文教育课程时数较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真正浸润到育人的全过程,使科学知识的传授中也包含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当然,这就给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理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则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的突破口。

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多么完善可行的制度,其作用最终须由教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思想境界及具体教学方法、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欠缺,这是大学素质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修养与素质。它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它的有无是工具理性人格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分界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与专业课老师打交道。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真理追求、人生道理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

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教书育人”中“育人”的含义,充分认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既要善于做经师,还要善于做人师,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

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再次,加强对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目前专业教师身上集中表现为:人文知识薄弱,艺术修养缺乏。如何提升理工院校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个专业教师提高对“两融合”教育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对专业教师进行“两融合”教育培训。当前理工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因扩招、评估、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人辈出,高学历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显示,可做好几类培训:

第一类培训打破学科界限,将教师按能力分成新上岗老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几种类型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对新上岗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教学过程分析与指导、教师角色意识的认同与培养、班级的行为分析和控制、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对合格教师提高其教学艺术水平,强调课堂设计与实施,并从思想境界、教育科研、教育哲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提高培训;对骨干教师送其参加各层次的高教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掘其对课程的整体研究能力,提炼其有效教育方式并着力推广,同时让其在相互切磋、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近两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集训,收到良好效果,缩短了新教师的适应期。骨干教师频繁参加各种研讨会,取长补短,带回经验或启示供同仁借鉴,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教研室或学科备课组群体的教学。

第二类培训是按学科分类进行,重点放在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提出教师素质目标,在培训方法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专题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探讨融实用与超越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发展心理、中外教育家、科学发展简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的测量、交往艺术、生命哲学、哲学方法论等。

另外还可以形成松散的沙龙形式,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邀请著名专家讲授,有兴趣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参加。通过自由论辩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都觉得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跳出了专业的圈子,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都有很大促进,达到了多学科交融的目的。

第三,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中设立“人文教育效果”项目,比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精神面貌,注意选用能体现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例证来阐发相关原理;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提炼等等。

3.2 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当然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做人道理的重要途径。

3.2.1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担任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往往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从而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

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时事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2.2 在试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专业课教学中,试验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首先,在实验课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本身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创新精神。知识获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知识及时应用的前提。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在试验课环节增加创新试验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来,每学期把学生的创新试验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就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华中科技大学数、理、化、外等基础课量大、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他们首先在这些课程里选择一、二进行试点。物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索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进口组合式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能随意搭配的仪器,设计新的实验和装置。物理系李元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CCBP创新教育,其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几名大学生给李元杰老师的信中说:“您和您的《大学物理CCBP》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您不仅将物理的浩瀚、神奇、风趣赠予我们,更用您对物理的见解、执著感染着我们。”“热是同生命相连的,热是生命的象征――连热都没了,还有生命吗?因此,研究热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热增加一点理解,就是多了一步向生命意义的接近!”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科技的攻关,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当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不同单位、学科、行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科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中,采用分小组进行实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在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在这方面黑龙江大庆石油学院教师刘霞颇有心得,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3.2.3 课后继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答疑及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要给予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学生的成功。

篇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96-2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代表了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新方向,那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该如何在教育中真正得以体现?这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按照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智能和技能的提高,更多的应从学生的人文教育出发,让有形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无形的人文教育(潜在教育)相结合,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基点,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用人文教学生求善,用科学教学生求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共同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青年大学生。

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含义的界定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cio,英文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翻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和使用“科学”二字。1896年,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多次使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人文,中国古代有“教化”与“生成”之意;在中国古代“人文”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今天的人文主要指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人生态度。

三、高校辅导员实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必然性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要树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保证我国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德育人性化这一理念的核心体现。

(二)新时期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象是人,教育工作中的互动因素和工作成果的都体现为人,我们的“产品”就是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培养的“人”是优秀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人。我们的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所以说,教育的事业就是实实在在“以人为本”的事业,是育人的事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三)国家未来发展与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的大学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产地,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服务和育人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

四、辅导员运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教育管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与示范效应具体体现在工作中,

(二)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教育管理。为了激励学生参与管理,辅导员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有效激励机制,通过班级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措施,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实施和实现提供机制保障。然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关键是要问自己:“为什么制定相关制度”?这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总之,没有制度的教育管理是无源之水,制定科学性针对性的制度同时辅助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而制度的规范性决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和成效性,作为辅导员应研究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系,从而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好务。

(三)学习环境建设与布置的教育管理。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培养人,相反,没有和谐氛围的环境,没有人文的环境,没有科学气息的环境是不能成为大学的,也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的,可见环境的建设与布置对一所大学的育人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环境与人的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环境,环境建设应从学生的寝室,学生的课堂,学生实验室,学生实践基地,学校学生的活动场所等地方,从不同侧面不同的意义上设计教育管理学生的环境建设主题,使学生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接受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育,这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法制教育,以此形成交叉式的育人环境。

(四)高水平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教育管理。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建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应求精不求多,保证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多举办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反应新时期大学生风采的、有品味的、能达到育人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体验成功,真正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载体。

(五)社会实践与特色活动相统一的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是学生锻炼自我的平台,是检验知识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长的更快,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观。大学作为育人的殿堂,只有着重实践才能使学生更早更快成才,这就要求辅导员充分从学生的角度的出发,以学生专业为立足点,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性与创新性较强的比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理念被提倡的教育大背景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时代对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下,当代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就是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维护其尊严,满足其需求,激发其动机,引导其行为,发挥其潜能,促进其成才,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今后努力开展学生工作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健.高校辅导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育与管理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3]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朱正昌主.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杨勇,许爱,刘红旗.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J].新西部,2007,(18):191.

[6]徐静.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识字教学 有效融合 语文综合素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学校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运用,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突破封闭、狭窄、枯燥、低效等传统教学的缺陷,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目标。若滥用,则易喧宾夺主,淡化语文味,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呢?笔者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立足语文学科本位和科学识字的特点,融合信息化手段提升识字效率,助推识字教学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我校是“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项目校”、“省信息化试点校”,几年来,学校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将信息技术课题融合于教学、教研、管理及服务过程中,学校信息化条件为信息技术融合研究提供硬件支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省级课题《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市级课题《利用汉字文化的小学识字教学新探》等课题研究为载体,依托福建省教育资源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学生个人空间,创建“语文助学室”,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优化识字教学过程,促进识字课堂教学“变革”。在实践中,我们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教学范式如下:

一、追本溯源,寓“理”识字,掌握规律

训诂学家王宁教授说:“科学识字就是按规律办事。科学的汉字教学是两种规律的综合体现:一种是汉字本体构造和使用的规律,另一种是学习者接受汉字教学的心理认知规律。”然而,在识字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汉字的本体构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盲点,学习者对于汉字的认知过程还有欠缺。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采用追本溯源、寓“理”识字的方法,优化识字教学过程。“理”即汉字的构字原理,汉字本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甚至是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以感知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适度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追溯汉字文化的起源,便能达到耗时少、效益高的目的。

如我校陈星老师执教的《杨树之歌》,在认识生字“喜”时,陈老师抓住时机,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适度追溯汉字文化的起源。先拆分“喜”字:上面是“浴保zhù),下面是“口”;然后出示鼓的形状,问学生:这个“浴毕袷裁矗拷幼沤行造字溯源――“浴本褪枪牡男巫矗下面这个是笑呵呵的嘴巴,鼓乐加笑口,表示有“喜”事,心情很开心;紧接着,陈老师还“以字带串”,引导学生认识“彭、嘭”,即,在的旁边加上“支”,就是书中“鼓掌”的鼓;在的旁边加上“彡”,读作“péng”,表示声音,后来这个字当作姓,就再加“口”,表示声音,读作pēng。这样教学,认识一个偏旁,带出一串字,既带领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汉字的美感与文化,又体现出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课例的研究,我们归纳出“寓‘理’识字,追本溯源”教学范式:“读准字音――解析字理――字串学习――指导书写。”

二、微课导学,化解难点,教给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可以把一个个抽象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微课”的创作和教学解决了这一难点。所谓“微课”,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基于教学设计需要,使用多媒w手段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微课虽“微”,却显“精”和“妙”。因此,我们摸索探讨利用微课导学,引导孩子发现字的“系统特点”(声旁表音和形旁表意)的规律,突破教学重难点,教给识字方法。

1.字音类聚,对比识记。

字音类聚是指一族汉字在字音蕴涵上同含一个母体字,由这个母体字的字音类推其他同族字的字音,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中声旁提示读音的特点。我校杨姗姗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丁丁冬冬学识字”中的《青蛙与蜻蜓》时,课前制作微课――《有趣的汉字“青”》。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这么多长得像的字,怎么记住它们呢?能说说你的办法吗?接着播放微课,引导学生依次说说每一个字表示的意思:目字旁的睛,与眼睛有关;竖心旁的情,与心有关;日字旁的这个字读晴,因为太阳出来了,才是晴天……接着,师生共编儿歌:“形声字真有趣,一半一半藏秘密,声旁帮我记读音,形旁教我解字义,相同声旁是亲戚,任何半边猜一猜,字音字义差不离。”最后,进行生活中的拓展,引导学生编“青”字歌,学生高效地掌握了“青”字家族中的字。本微课的研发和使用,突破“声旁提示读音”这一教学难点,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字义类推,迁移延展。

字义类推是指一族汉字在字义蕴涵上同含一个母体字,由这个母体字的字义而类推其他同族字的字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我校赖丽英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低年级下册《地球爷爷的手》时,了解到孩子对于“认识斜玉旁表意的作用”这一知识有难度,赖老师课前制作微课,先让学生了解“斜玉旁”的构字过程,接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文本中初步系统学习斜玉旁的字,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语境、在文本语境中找出带有“斜玉旁”的字,进行“斜玉旁”系统识字延拓,有效化解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我们明显发现,采用微课导学突破重难点,既能教给孩子科学的识字方法,又能改变零散机械的识字教学,实现“学习一字、一偏旁”,“认识一串、一家族”,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基于课例的研究,我们归纳出“微课导学,突破难点”的教学范式:“微课导学――系统识字――运用表达――书写巩固。”

三、空间助学,以学定教,自主识字

我们依托福建省教育资源平台创建“教师个人空间”,并在教师个人空间上建立语文学科助学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定教,提高识字效率。

1.空间助学,自主识字。

我们利用个人空间网页建立学科助学室,上传教师自主研发的识字“微课程及识字的方法、规律等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师个人空间中上传了“如何写好‘辶’”的微课程,通过讲述汉字书写原则,形象地用“小船”的样子讲述“走之儿”为孩子们提供了如何写好汉字的好素材。同时在个人空间中链接字理网上的神奇汉字、字理博园、字理趣叙、字理析解等栏目。教师的个人空间对孩子是开放的,有能力的学生就可以在空间中对有关字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先自学,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优化识字教学的课堂结构。

2.翻转导学,省时高效。

“翻转课堂”是一个舶来品,起源于美国。一次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要经历“教师创建授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学习知识――课堂师生互动”三个阶段。我们利用教师个人空间,进行“翻转导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创新与改革,即依托教师个人空间,课前引导学生进入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空间上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这样的翻转导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课后再充分利用视频进行复习或者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再学习。这样,提高孩子自主识字能力,以学定教,达到省时高效。

如我校赖丽英老师在执教识字课《鸟的王国》时,课前,首先利用个人空间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上传视频和导学单,学生在声情并茂、视听交融的视频中自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质疑问难,为课堂更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课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留言了解学情,以学定教,适时适度在关键处、在难点处再次翻转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鸟”和“隹”既可表意又可表音的特点,把“课前自学”和“课堂引导”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孩子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再次翻转学习,加强巩固重难点。这样,把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巧妙地融合,将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大W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实现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课例的研究,我们归纳出“翻转导学”的教学范式:“设置目标――空间导学――课堂翻转――课后拓展。”

以上课例研究及有效融合模式的构建,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提升。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融合研究,使课堂成了“学堂”,老师们把更多工夫下在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科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方面,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语文识字教学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2]朱梓伊.目标重构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3]李玉平.如何开发微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参考文献:

篇5

远程教育如春风,吹醒了小学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使同在一片蓝天的农村孩子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学生们不仅限于以书本去理解课文内容,而是可根据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近几年来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总结,我现谈谈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远程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的传授者,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的这些传统角色已经悄然发生转变。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1、教师的观念得以转变。过去教师认为远程教育离我们农村太遥远,不实际,不如粉笔加教鞭,时间加汗水实惠得多。现在,教师通过的校本教研,接受了优质示范课、优秀教案等远教资源的熏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圈子中走出来,一些年轻教师也改变了过去在网上聊天、打牌的陋习,有时间便在教育平台上查找教育资源。2.远教资源示范课,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对于教学资源中的示范课例,我们充分发挥了它的示范作用,经常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并开展评课、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及技能的发展。在示范课的影响下,我校一大批青年教师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日益进步。3、教育教学成效显著。项目实施以来,在远程教育资源的效应下,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在不断的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成果突出。学生上课再不是单一的看书写字了,连平时经常旷课的学生,也对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成果的取得,归功于现代远程教育大面积的使用。

二、远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对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1.语文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远程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应将远程教育运用到语文教学和研究活动之中,努力提高现代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尔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

2.电教手段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把课文中的描写真实地再现,如《桂林山水》一课,制作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现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让学生感受荡舟漓江的惬意,为他们营造出水美、山美、人美的情境,激发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草原》一课,当学生看内蒙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象是无边绿毯上的朵朵白花,满目翠绿,神情气爽,自然会产生对草原深深的喜爱之情,这种教学效果与教师让学生硬背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能比的。如《长城》一课,在长城全景图上,制作动画,让蜿蜒曲折的长城与龙的图像重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长城宛如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心同其情”地学习语文。这就是在虚拟课文情境上的独特作用。

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出现,对诱发学生的情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扣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现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3.利用“动画”模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启迪思维。古今中外的名家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多媒体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段,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

篇6

【关键词】理科班 语文教学 化轻为重

米兰·昆德拉有本经典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当下的高中理科班级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不能承受之轻。在高中理科班级教学中,语文学科往往受到学生的轻视,源于学生的实用价值评判,源于其他学科老师的“谆谆教导”。如何化轻为重,寻找到高中理科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困境的突围,也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了。

北大教授温儒敏在《理科生的语文素养》一文中指出许多同学选修“大学语文”,就是要提高语文水平,甚至是为中学语文补补课。从北大开课的情况看,比较有收获的同学,都调整了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更加发挥主动性,注重方法的领路,能力的训练,以及眼光和品味的养成。具体来讲,就是既适当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更注重通过这样一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一、构想来源

(一)冲破学科边缘的现实困境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渠道,理应受到重视。但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因受到现代学科划分影响,语文学科受到了边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在理科班。理科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受实用主义影响,学习兴趣明显不足。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理科考试中甚至出现了语文被弃考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放弃语文考试,实际上是向社会、向基础教育传递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语文不再重要。可以说是母语学科弱视的一种显性表现,母语教育的前途令人心忧。

(二)符合课程结构的潜在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破学科本位意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已经成为不少教育人士的共识。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文史哲不分家,学科间就知识体系、思维模式都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语文与数理化的关系更多只停留于语文是基础,是工具,而没有意识去寻找语文与数理化这些学科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共生共长。

(三)发展学生思维的理想选择

大量数理化作业,让学生没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语文素养低,语感很差。写作水平也就相应低下,总是苦恼于没东西可写。甚至不少理工科类的硕士生、博士生写出的论文居然都存在文句不通、表意不明的现象。

作为我国新课改支柱理论之一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可以分为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每个人相关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无视个体间的特性,实施一刀切的教育是非常不明智的。数学学科已经开了先河,前些年就大胆进行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分,针对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基础、思维模式,编定了内容深浅差异的教材,提出了能力高低不同的要求,进行了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考核方式,使一些文科生不因为数学学习不好而丧失进入理想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由此我想本着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语文学科具体教学时也可以尝试根据理科生的知识积淀和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群体思维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二、我的尝试

(一)吸引:与理科知识适当融合

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让其他学科知识成为语文知识的“消食片”,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内化吸收。

如探讨《清兵卫与葫芦》“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幸亏教员只管训斥,并未注意近在咫尺的那些葫芦。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这一情节处理时,抓住“葫芦”的命运启发学生:既然剩下的其他葫芦最终难逃劫数,不让教员再次没收,却让回家的父亲逐个砸碎,比较这两种情节处理方式,你觉得哪种好?学生思考后都认为是后者好,但理由却基本上只停留在人物形象上,诸如突出了父亲的粗暴,清兵卫的可怜等等。这时,我导入物理学科的“单摆”模型(并绘制示意图)来辅助学生理解《外国小说欣赏》里面的话题知识“摇摆”概念: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进而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若干摇摆情节,并尝试再次结合单摆运动的轨迹(类似正弦余弦图形,出示简图)分析摇摆对于小说发展的作用。面对直观的图象。学生有说情节起伏的,有说一波三折的。摇摆的概念及作用通过物理上的“单摆”知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等接触了“延迟”这一话题知识后,不少学生把“延迟”与“摇摆”混为一谈。《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介绍: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在理。学生认为犹疑不定就耗费了时间,就是延迟。说实话光看概念,真的很难跟学生讲清楚两者的差别。这时候,为方便区别将物理学的减速运动介入,延迟的意义相当于减速运动,运用这一结构可使情节舒缓下来;而摇摆则是圆周运动,情节是有往复的。过于专业的术语曾使学生困扰,此时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尝试将自然学科资源与语文学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借用生物学科的食物链知识: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山秃,帮助学生对作者的论辩深入了解,更真切地感受作者以小见大、层层剖析的行文风格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严密思辨。

当然以上课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用其他学科知识辅助讲语文知识,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

(二)推进:把理科思维有机介入

1.强化理性思维

文理科学生对语文的心智感受和反应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本——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大多数文科生阅读后老师不需要过多讲解,已经对苦命的祥林嫂投以极大的同情与悲悯,并大致能把握主旨,这源于其语言感知的敏感度。而不少理科生阅读后却仍不知所云,甚至对祥林嫂的个别行为费解与误解,更别说领悟各中深意了。针对理科生的优势是理性分析,结合孙绍振先生《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一文的精辟分析,我尝试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他们更好理解这部生活悲剧的纵深意义。抓住小说中“穷死的”一句质疑,如果“穷死”结论成立的话,那祥林嫂为什么会穷死?(被开除)为什么会开除?(丧失劳动力)为什么之前那么能干,现在却丧失劳动力了?(精神受了刺激)受了什么刺激?(捐了门槛仍被视为“不干净”的人,不准参与祭祀)为什么捐门槛?一系列引探式的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享受思维冲浪乐趣的同时,也最终意识到一切都因为她是寡妇。寡妇要守节的观念深入人心,观念吃人,杀人于无形。另外也可抓住“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不断追问,揭示了这种荒谬而野蛮的封建礼教观念并非封建统治者独有,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2.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零散,语文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性,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疑难杂症。魏书生曾创造性地提出“知识树”的理念,但随着课程改革深入,语文专业化更明显,要一网打尽所有知识点是不现实的。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帮学生种些小知识树还是有必要的,从而实现化零为整,聚沙成塔。

如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信息筛选和概括等进行侧重教学,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具体授课时,《物种起源》注重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分择要性筛选阅读(主要信息):如文中作者阐明了哪两个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择需性筛选阅读(所需信息):如达尔文为什么要提前出版《物种起源》?《南州六月荔枝丹》注重说明方法的辨认和评析,特别是分析引用大量古诗词的好处。《景泰蓝的制作》注重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理清说明顺序,区分详略。《斑纹》一课则作为说明文单元学习效果的验收,让学生自主分析出本课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并据文提炼出蛇的特点。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知识不是显性的,是依托文本存在的,要靠言语品味的。但不妨碍我们采取类似侧重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新课改后部分教科书是按照人文专题安排的,如果不侧重教学的话,学生学到后来就兴味全无了。我觉得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非常发人深省:“需要有一个明确、合乎科学工序,教和学才能有所遵循,循着这工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

3.注重方法传授

理科教学特别注重方法传授,并且所提供的方法具体而实在。语文授课也提供方法,但除了高三复习课相关的解题技巧,提供的大多偏虚,诸如多阅读多写作。习惯了相应思维模式的理科学生更加关心具体怎么操作,怎么读?怎么写?为此我也就不同形式阅读和写作进行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如每周阅览课上的阅读,我建议学生多阅读美文,多摘抄有文采、有思想的文章、语段,多积累相关素材,特别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摘抄加以评论,在笔记本上说明摘录的理由。通过这种吸收和产出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于一定时期将学生的摘抄汇编成《读写导刊》,让更多学生树立规范的高质量的阅读意识,让更多学生认识到积累是创作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三)强化:跟理科方向相对同步

鉴于理科生今后大多投身相应的理工领域,工作中往往需要向他人或口头或书面介绍自己的创意,因此中学阶段就帮助他们加强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特别是给予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我觉得是相当必需的。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生三年,就要为学生考虑三十年”,教育者确实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从事着良心的工作,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就要告诉学生如何围绕特定的议题搜集材料,运用材料,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辅助观点的呈现等,并且告诉学生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至于应用文体,则应该让他们知道基本的格式与写作规范。

(四)补给:将文化精品广泛推介

钱理群先生给大学生第一次授课时多次提及“两双眼睛看世界”,即科学的眼睛和文学的眼睛。对于理科生,语文老师要做的一大工作之一就是帮助他们拥有文学的眼睛,唤起他们对于文学应有的好感,而这过程中名著导读是首选的方式。

经典的文学作品,给以我们更多文化滋养,更多灵与肉的交响,更多人生的启迪。在这崇尚快速的时代,我们更多吞咽着时尚文化,经典文学似乎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名著阅读,乃至触摸都快成了一道逝去的风景。大力推介名著,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通过言语习得、视频对比、名家赏析、自我感悟等多样形式,让他们感受《诗经》的魅力,知道《红楼》的神奇,理解卡夫卡、川端康成的心路历程……

经典接触无异于文学旅游,理科生由于兴趣、职业等影响,今后可能会与不少景点擦肩而过,失去很多欣赏风景的机会。我们老师应自觉树立起文学导游的意识,让他们知道有那么一些可以领略的风景,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品位。

三、实践心得

篇7

【关键词】爱学课堂教师发展共同体跨学科融合式研究跨区域联动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单打独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进行团队学习、参与式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爱学课堂”研究的必然选择;优化“教师发展共同体”,营造“百花齐放”的教学研究生态,能够促进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塑造,促进整个教师队伍传承“以贤为范、超越自我”的百年学校精神,提升“爱学课堂”研究的质量与品位。

一、 构建梯队式教师发展共同体,助推“爱学课堂”实践研究

为加速“美丽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教学业务精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构建梯队式教师发展共同体。

1. 强化语文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学校各校区确保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某个“共同体”之中,并引导每一位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引导每一位教师确定共同的目标:“爱学课堂”实践研究与“范贤”精神的传承以及“创意实小”品位的提升当做“共同体”的总目标之一。

2. 第三梯队培养对象覆盖各备课组,做到“一个都不能缺”。在全员参与“教研组、备课组”这一共同体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第三梯队名师培养对象”,覆盖各校区所有年级的备课组,做到学科“一个都不缺”。

3. 第二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一个都不能弱”。学校将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列为“第二梯队培养对象”,要求每个培养对象都要围绕“爱学课堂”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每个培养对象都要有比较过硬的研究成果;每个培养对象都要有自己草根团队。

4. 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人人都是领跑者。学校将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列为“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要求每个培养对象提炼自己比较明晰的教学主张,做好一个课题,带动一个团队,打磨一批“见思想、见底气、见风格”的“爱学课堂”精品课例,并能撰写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其中,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以及第三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作为“‘爱学课堂’先锋队”成员。在特聘导师及我校两位语文特级教师的引领下,学校倾力打造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让不同层面的教师在各自所属的共同体中不断“刷新”自己,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共生、共进、共荣”,助推“爱学课堂”的研究。

二、 推进“教师发展共同体”研究,构建语文“爱学课堂”“量规”

量规(rubric),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在这里,“量规”指的是对语文学科“爱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准则。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传统二元对立思维及人文主义教育失落等因素影响,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显得比较严肃、比较沉重、比较繁杂,“儿童立场”“游戏精神”缺失现象随处可见。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项目――苏式课堂教学”项目指导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两位特级教师领衔的“范贤语文工作室”成员、各类“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将“有趣、有法、有序、能创”分别作为阶段研究专题,聚焦“学的关系”“学的方式”“学的资源”“学的品质”深入研究,在探索过程中,制订了《小学语文“爱学课堂”量规》。

我们初步制订的“量规”共16条。比如,有能够凸显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暖场游戏,如故事、音乐、谜语、童谣、头脑风暴等形式;适时融入微元素,如微教学、微辩论、微演讲、微视频、微习作等;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紧张感;每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少于三名学生回答等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以“量规”引导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并不断优化“量规”。

学校组织不同“共同体”的教师,分别执教“爱学课堂”示范课、展示课;组织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分别参加“爱学课堂”同题异构优课评比。各类课的研磨,人人参与其中,采用“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磨课模式。“一课三议”,即针对同一个教师上的同一堂课,进行三次评议。一议,课前,与同伴合作提出教学设想;二议,备课组或教研组评议;三议,课后,集体点评,提出改进建议。“三课一评”,指的是几位教师执教同题课,集中评议,互学共进。

梯队队式“教师发展共同体”研究中,教师磨出自身的专业成长:磨出自己的见解,磨出自己的方法和模式,磨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磨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专业品质:磨出强烈的成长意识,磨出专业化的研究素质,磨出共生的研究团队。

三、 推动跨学科融合式研究,探寻“‘爱学课堂’金三角”

“跨”,意味着一种交流、一种对话、一种融通。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强调了本学科的重要性而轻视了其他学科的存在。校本教研活动始终也局限于分学科进行,这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创意小学、实验梦想”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学校不断优化管理路径,创新工作方式,推动跨学科融和式研究,实现学科之间思想、方法和资源等的整合,在绽放“融通思维”之美的同时,探寻“爱学课堂”的本质。

1. “三点读书”微沙龙――教师读书的创意品牌。每一天上午十点或下午三点,各校区都有一场读书沙龙。沙龙核心发言人跨学科自由邀约几位教师相聚“教师读吧”。曼妙的音乐,香浓的咖啡,温暖的阳光,大家分享阅读的收获,交流教育教学的思考。活动中,教师丰富了文化底蕴,培育了人文素养,拓展了文化视野,涵养了精神气质。

2. 跨学科教学研究――校本研修的创意举措。学校提倡“‘爱学课堂’先锋队”成员跨学科参与教研活动,形成学科间交流互动的氛围。研修活动中,教师分享各学科之间的教学资源,整体优化教学方法,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学科已有教学方式之间的大融合,让学生“爱学”,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3. “爱学课堂”头脑风暴――教师例会的创意活动。学校将“头脑风暴”作为教师例会的板块之一。教师例会上,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的团队聚焦“‘爱学课堂’金三角”――“儿童立场”“游戏精神”“学科本色”,分享“爱学课堂”实践智慧。

四、 推动跨区域联动,提升“爱学课堂”实践智慧

篇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技术和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其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就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这一课题方面的研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潘文久老师在教学杜牧《山行》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他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潘老师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潘老师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三国演义》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篇9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高效益的唯一指标。”高效教学理念关注的正是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效益。笔者认为,“简单语文”正着力于此。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唯一着力点,要摒弃热热闹闹的课堂,将语文的深刻内涵用简约的方式诠释出来。简而言之,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简单”的实际意义就是“高效”,二者融为一体,是和谐共生的。

一、内容简约——确立语文教学正确精当的内容

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专业性。就某个语文知识,他今天教一点、明天教一点;就教材里的课文,他今天教一点、明天教一点,这里教一点、那里教一点。教师自身不清楚用什么方法施教,也不清楚教些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更有甚者,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合理,也没有经过科学的判断评价。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实现高效教学的当务之急是确立正确、精当的教学内容。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才能云开雾散、柳暗花明。笔者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当读到“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江边,凝视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段时,就感觉大诗人李白仿佛就伫立在面前,那只白帆仿佛就在眼前渐渐远去,既熟悉又陌生,这就是“借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当读到结尾“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时候,我不禁感慨万分,这既自然平实又余味无穷的语言正是学生要反复品读感受的对象。于是,在朗读、品味中生成、发现了新的教学内容。

反思课例,教师采用朗读、感悟的教学策略,在读悟之间,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就挖掘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教学价值。

二、目标简明——引领语文教学正确航向的灯塔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效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是一堂课的灵魂,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这好像不需要研究,每课的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中都写得清清楚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走进课堂,目标不明、不准的教学现象大面积存在。笔者认为,首先,教学目标应该做到“简明”,这样便于操作。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短短的两个目标,清楚明了,无需过多复杂的语言。

曾有幸欣赏过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窦老师确立的教学目标非常简单实用,就是感受“母爱”、理解“母爱”、感谢“母爱”。课堂上,窦老师紧紧抓住这个目标,指导学生品读文字,升华情感,形成自己的思考,让他们初步形成关于人生的正确价值观,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三、策略简捷——实施语文教学的高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最能体现文本价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让他们在情境和对话中、在想象和体验中、在追问和碰撞中,细品真味,涨溢情感,习得方法,掌握形象。笔者在教学《七律·》时,紧紧抓住重点词语“只等闲”,让学生学会自己读,在读中学、在读中感、在读中悟,理解在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血战湘江的艰险困难,体会战士的坚强不屈,理解“只等闲”的是五岭逶迤、乌蒙磅礴……进而从“只等闲”中体会精神,也就是大无畏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这样的教学立足课堂,没有故意雕琢的痕迹——教师真真切切地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处处可见教育的智慧。

四、流程简化——扬起语文教学前行的风帆

在课堂中,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精心预设具体的阅读训练环节,增加教学的容量和密度是有效的策略。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这篇看起来简单,其实课堂教学是大容量、高密度的课文时,我立足教材,旁征博引,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这样,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金字塔就像一本永远也无法读懂的大书,始终蒙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永远散发着神奇的魅力。接着,我辅以生动的图画以及名胜古迹,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层次地理解文本。这样清晰明了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仅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的特点,更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使教学流程简化而流畅,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观念简朴——构筑语文教学理念的瞭望台

1.高效教学需要树立简朴的课程观

真实的课堂是有血有肉的,是动态生成的,是有个性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也是发展变化、不断提高的。崔峦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当凸现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小学语文课程的特性表现在“语”(工具性)、“小”(基础性)、“人”(人文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上。只有明了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性,才能摒弃浮华,还其以真实面目,这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2.高效教学需要树立自主的学生观

课堂的重心是学生,是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发现都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有意义生成。于永正老师所追求的课堂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特色的课堂;薛法根老师所追求的课堂是安安静静的,是教给学生读书,是让学生去体会语言文字的课堂;窦桂梅老师所追求的课堂是着眼发展、共同成长的课堂。这些名师的课堂,之所以高效,是因为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是为学生服务的。语文学习是专心读书的过程,是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过程,是融会贯通的过程。因此,要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不仅让他们用眼睛看用耳听,更要让他们用心灵去读,以促成他们精神与人格的成长。

3.高效教学需要树立简练的教学观

陶行知先生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做。”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角色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的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引导、指导、促进等,必须是高效的;教师应当主动研究,能动参与,达到简约而高效的教学要求。

篇10

一、在漫画教学中促进美术学科各门类和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依据”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观念和方法趋于多元,一方面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另一方面美术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在逐渐加强。”尽管时代的发展促使美术种类的丰富多样,但细分出的每个独特的种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漫画与其他美术种类之间就存在着叠合现象——一幅运用国画形式创作的漫画,我们既可以看成漫画作品,也可以看成国画作品。不过,作品间客观存在的叠合现象也有利于美术学科各门类、各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根据这个特点,在漫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主题性的创作课程将漫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综合起来进行实践探索,由此提高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及综合探究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漫画创作素材源于作者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在执教《漫画造型》课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深刻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的特点,如健康长寿的老人、挥汗如雨的工人、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并将其写生或拍摄下来,接着让学生欣赏一些漫画家的肖像漫画及漫画造型作品,引导学生将欣赏的漫画作品与在生活中拍摄或写生的人物进行对比,从中去发现漫画造型的主要特点——夸张变形。那么,应如何对人物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呢?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人物的特点、表情及动态,让学生在找出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准确的夸张变形。具体可让学生用线描的方法漫画人物肖像或动态。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漫画造型基础后,可让他们了解漫画泥塑的表现特点与制作方法,进而塑造出表情丰富、动态夸张的人物形象。此外,有些剪纸和水墨画中的人物造型也有漫画夸张变形、简洁明快的表现特征,因此,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剪纸和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富有漫画特征的人物形象。显然,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能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漫画人物造型,而最主要的是能改变传统漫画造型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的缺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美术学科各门类的交叉互动,同时也应重视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探索。《漫画造型》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欣赏名家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的环节,如漫塑、剪纸漫画、水墨漫画等,同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评析漫画作品,从中充分感受艺术家的表现个性与情感,体会作品中独特的漫画造型特点,从而在深受启发的情境下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的漫画造型。从这点看,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漫画造型课,显然已不是单纯的“造型·表现”课,而是融“欣赏·评述”“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探索”课。

二、在漫画教学中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学科间的优化整合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在新情境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自觉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融通,彼此联系,逐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以及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在教学中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融合、互为渗透的重要性——应对不同学科内容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也强调教师应积极探索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

儿童漫画创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创作中常与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融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漫画创作与其他学科内容“共舞”。基于此,我们把儿童漫画与语文、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适当、合理的整合,这样做不仅能利用这些学科的丰富内容进行儿童漫画创作与教学,而且也能使儿童漫画成为这些学科教学的辅助资源,以此设计出诸多课例。如《漫画成语》就是漫画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课例。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它具有形象鲜明、生动凝练的特点,不仅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也为漫画创作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进行《漫画成语》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要创作的成语的内涵,从中提炼出表现主题后,再进行创意表现;而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图解成语。如创作一幅《一飞冲天》的成语漫画,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描画出成语中原来所指形象的层面上,即画一只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这样的画面表现只是图解而已,无创造性可言。因此,教师首先应提炼出“一飞冲天”的表现核心——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紧接着让学生以当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创作出生动有趣、与众不同的作品。如一学生描绘出我国“神舟九号”从地球上成功发射升空的画面就很特别,这样的作品就具有创造性。除了《漫画成语》课外,我们还设计了《漫画寓言故事》《漫画歇后语》《漫画插图》等课型。另外,我们还与语文课老师长期合作,让学生“记(画)漫画日记”和“看漫画写作文”。对于“记(画)漫画日记”,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记(画)漫画日记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看漫画写作文”课中,我们采用“欣赏漫画评述漫画理解画意抓住主题发挥想象展开描写”的步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赏析和创编写作能力。

儿童漫画教学(创作)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等学科内容均有联系,且漫画是这些学科教学很好的辅助资源。在进行儿童漫画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时,不能盲目和随意,只有根据儿童漫画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在准确寻找出其与所结合学科的切合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科间的优化整合。

三、在漫画教学中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还指出:“从美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来获得。”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以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性的儿童漫画教学活动,如《趣画闽南俗语》《创作时事漫画》《道德行为规范漫画》等,具体通过活动策划、美术创作、创意设计和综合展示等内容与形式展开,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趣画闽南俗语》主题单元为例,我们利用本地文化资源,针对闽南语(特别是闽南俗语)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和失去的危险的现状,开展了“收集闽南俗语”“讲述、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设计装帧闽南俗语画集”“综合展示闽南俗语”等活动,其中的“综合展示闽南俗语”活动包括“展示《趣画闽南俗语集》”“小品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作品展”等内容。这些活动内容都围绕“闽南俗语”来设计,但各有侧重,既包含了活动策划、访谈调查、创意设计、平面设计、表演展示等实践活动形式,又从“思考”“体验”“实践”“表达”等角度提出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建议。通过参与一系列项目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发现和感悟闽南俗语之美及主动地会说、爱说闽南俗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了传承闽南文化的目的。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漫画创作和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拓展知识面,增加生活积累,获得创作素材,从而提高创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

【关键词】文学审美;核心理念;目标;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20-03

【作者简介】李洪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系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法国当代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文学作为“人类在他的宇宙中的自我反思”,作为“生活的学校”,应该恢复它“完全的权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从所选作品的文学质地到组织教学的理念和操作方式,都距离文学教育尚远。而审美体验,作为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与教育学基础,它应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以自觉的课程意识对文学教育进行逻辑重构,方能使“失衡”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敞亮。

一、文学审美,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语言教育追求实用的、科学的语言,重点在于训练;而文学教育追求感性的、审美的语言,重点在于感悟。文艺理论家童庆炳说:“审美性就是我们理解的文学性。”[1]审美、文化、语言是文学的特质,而审美则是文学特质的本体,因为“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2]

1.诵读涵泳,把握审美方式。

从内容方面看,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真善美等人类终极生命价值的关怀。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首先应是审美的对象,但过于重视解读和阐释,忽视诵读和涵泳,是当前文学作品教学的一大弊端。朱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对于关键词句的揣摩、情感的传递、作品的理解、意蕴的领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文学作品语言的和谐婉转、抑扬顿挫,还有文脉的开合变化、起承转合等等,在反复的诵读涵泳中,学生方能较好地理解、领会。

比如我们常说的“千山万水”,为什么不说成“千水万山”呢?因为“千山万水”体现的是“平平仄仄”的韵律,“千”“山”都是长音,表示延展,有千叠万重之意,而“千水万山”则有违这一平仄规律。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再如陆游的《示儿》,“万事空”“九州同”“告乃翁”尾字的韵母为“ong”“eng”,这两种韵母开口度大,音域宽广,能很好地体现出悲壮的意味来。

对文学作品的涵泳体味,还可采用同一作家相关文章集群阅读,以及同一题材不同作品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这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理解,从中读出单篇文章所读不出的新意和意味来。比如:学习苏教版六上《夹竹桃》,可推荐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二月兰》,从中感受季老那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及朴实无华的文笔风格。再如:品味苏教版五下《望月》中月亮的清幽之美,可拓展品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亮的朦胧之美,贾平凹《月迹》中月亮的传神之美,斯妤《小窗日记》中月亮的飘逸之美,从而让学生对月亮这一中国传统意象有着更丰富、细腻的感知。

2.驰骋想象,丰富审美情感。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和提升,则依赖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发挥。儿童与成人相比,缺少的是知识与经验,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恰是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教师可抓住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意象,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也可利用文学作品中留白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任思想自由飞翔,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激荡的同时,唤醒、复活文本中的形象,进而探究、体味文本的意境结构,使审美对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比如:学习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就可化繁为简,让学生和着轻柔的音乐朗读文中优美的语段,借助想象随作者一起徜徉在夏夜美妙的月光下,去聆听母亲那动听的歌谣,去感受那动人的旋律中蕴含的浓浓的母爱,这就是运用想象进入“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3.依据文体,确定审美重心。

不同的文体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教师可针对文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鉴赏。比如:诗歌的语言凝练,力求以最恰当的字句来表达情感与思想。阅读时,要仔细琢磨、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感受诗歌语言鲜明的节奏性、丰富的意象美以及重复、押韵等基本的表现手法。童话本身是对儿童审美心理及成人理性的隐喻,又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文学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幻想和实际巧妙融合的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二、审美情趣,文学教育的培育目标

“从20世纪以来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来说,快乐原则和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创作精神”,具有丰富审美趣味的作品应有效地传递到学生心中。[3]在课堂上,文学作品不应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教学载体,而要“让学生为文学而感动,从而热爱文学,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乐于探讨文学及人生的真谛,这是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4]

1.交流对话。

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诸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在故事中游戏的乐趣,结构的乐趣等,并由此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些乐趣的核心就是“加入与他人沟通的行动”。[5]课堂上,教师要满足儿童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内在心灵需求,可通过推敲比较、情境表演、观点争辩、迁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综合表达对文学作品的响应。

让我们来欣赏特级教师蒋军晶的童诗创作片段:

师:这首诗是老师写的,也没发表过。只要你写得确实有诗的味道,你的“最后一句”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出示课件:我是一枝黑色的笔/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我要把红玫瑰涂成黑色,让它以为自己中了剧毒/我要把白天鹅的羽毛涂黑,让它以为醒来变成了乌鸦/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是把雪花涂成黑色,让人以为它生病了。

生:是把雨水涂成黑色,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掌声)

生:是在夜晚给星星提供一个闪耀的舞台。

师:太棒了!这么好的创意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生:是把夏日的太阳涂成黑色,让大家以为凉爽来了。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声,老师是怎么写的呢?

师:是把天空涂成黑色,让爸爸妈妈和老师以为天还没亮,还可以继续安睡。

文学课上的对话,是多向的、动态的、生成的,其本质是文学想象力、形象性思维的唤醒。蒋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创作,学生也在创意想象中,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了儿童诗的无穷乐趣。

2.呼唤有“我”。

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学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和社会的过程。文学教育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经验,投入情感来与文本展开积极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认识。因此,文学教育在指导阅读时,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个既定的诠释,而是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回应。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⑴如果你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会喜欢这限制了你自由的“舒适又温暖”的笼子吗?⑵如果小鸟明白正是这个信赖的人限制了其自由,小鸟会对他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⑶你认为对于小鸟来说,什么是真正的信赖呢?这样,学生的理解不会一味地盲从文本。再如:学习了《狼和鹿》后,推荐学生阅读汤素兰的童话《笨狼的故事》、《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第一个故事《洛波,喀伦坡的大王》、沈石溪的《狼狈》,学生在对狼的贪婪、凶狠与团结等多维形象的认知冲突中,就能进一步感悟到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一种事物。

三、阅读课程化,文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应把文学阅读作为整体来加以考量,经过选择、编排,以序列化的形式进入课程,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组织,使之真正纳入语文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文学文本的教学者转变为文学课程的积极建设者。

1.取法乎上,经典读本的选择。

文学教育读本除了教科书外,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开放的、多样化的补充读本或阅读书目,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尽早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现在的语文课堂可以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因此他为小学生编著了以国学、诗歌及儿童文学为主体的《12岁以前的语文》,推出了《走近论语》等课例。特级教师陈琴则用“素读”将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2.多样课型,阅读方式的探寻。

文学教育应该在语文课程的整体框架下,寻求更为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每周一节的文学阅读课可开发成读物推荐、读书汇报、经典赏析、主题阅读等多种课型,还可利用晨会、午读等时间开设15分钟的微型课。微型课程的方式可多元化:感受式――作品朗读、个人阅读、好书推荐、故事讲述;回应式――班级讨论、给书中人物的一封信、改写、续写、阅读后的创作;图像式――绘画概念图、故事插图、设计封面。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进行“阅读推荐”。推荐内容包括主要内容介绍、根据目录预测、精彩片段赏析、读后感分享、你问我答等环节。在交流中,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评价激励,阅读成效的跟进。

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文学教育走向成功的标志。为此,教师可开展阅读考级、淘书乐、编辑文学小报、图书漂流、博客之星评比、亲子共读等活动;及时进行文学阅读成果的展示,如学生的阅读记录表、摘抄笔记、作品发表及获奖的班级会……引领学生不断感受浓郁的阅读氛围及阅读带来的乐趣。

教师要突出阅读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可从阅读数量、行为和态度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以五年级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1)阅读兴趣浓厚,每天都能坚持阅读30分钟。(2)能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及精彩片段,并能创造性地运用。(3)能把握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4)积极参加展示交流活动,获得师生的好评。评价的结果可作为班级评选“书香少年”的主要依据,并按一定比例纳入学期成绩考核。

主张文学教育,不单单是要解决儿童学习母语的兴趣问题,提高言语素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儿童与文学相遇,为儿童建构自由的、开放的、可选择性的文学世界,进而促进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当然,教师是文学教育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是影响小学文学教育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学素养,应是每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语文教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谈谈文学性[J].语文建设,2009(3):55-59.

[2]钱中文.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J].文艺研究,1987(6):13-30.

[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

[4]王尚文.走近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6.

篇12

荷城小学建校于2007年,忆起建校初的情景,校长吴丽芳感慨良多,她说:“荷城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是当时我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经过讨论研究,该校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教育水平,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此,该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关注人本,注重校本,搭建舞台,促进发展”为思路,创立了“绿荷杯”“荷城之约”“小荷特级教师工作坊”三大校本教研品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绿荷杯”:以赛促研

同伴互助是常见的校本研训方式,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荷城小学除了采取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等常规办法,还定期在校内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以比赛促发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每学期举办的“绿荷杯”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为了帮助教师实践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自2009年开始,荷城小学每学期都举办“绿荷杯”教学基本功大赛,每次比赛的主题和内容各不相同。如第六届的主题为“解读新课标,落实新精神,展示新课堂”,赛课内容是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以及英语的“Let’s Learn”操练课型;第九届的主题为“以生为本、以学为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各学科、各年级的赛课内容也不同,以语文学科为例,一年级的赛课内容为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赛课内容为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的赛课内容为阅读教学。比赛通常采用“上课+评课”的方式进行,由各年级学科组派出参赛教师,除评委和参赛教师以外,每个科组成员都要做好参与评课的准备。不但参赛教师有上课、说课任务,听课教师也要时刻为评课做准备。事实上,听课教师往往会听得更细,记得更实,想得更深。

当然,每一个参赛教师都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年级“抱团”,群策群力。由年级教研组长引领年级全体科组教师,“磨人”“磨课”,一起解剖、研究、创造,精密计算课堂40分钟的使用效率。通过同伴之间的这种“磨合”,每个教师都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叶晓是2013年刚调入荷城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她说:“以比赛促发展的关键在于‘用心参与’,‘人人用心参与’,方可‘人人大有进步’。我观摩过不少学校的同伴赛课,但是只有少量老师真正用心参与。荷城小学则做到了这一点(‘人人用心参与’)。”

荷城小学通过“绿荷杯”教学基本功大赛,让教师紧跟时代脚步,向“高、精、尖”目标迈进,实现教师专业化高效发展。经此大赛选拔走向更高层次比赛和锻炼平台的教师很多,先后有语文科的李敏、叶晓、姜树英,数学科的姜敏妹、冯丽娟,英语科的杨丽曼、卢冰、谭旭丽等教师,凭借“绿荷杯”基本功大赛磨练出来的过硬教学技艺,在各级各类公开赛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荷城之约”:专家引研

刚踏进荷城小学的校门,记者就看到一位体育老师正在操场给学生上课,走上前询问,这位老师自我介绍道:“我叫覃新,是港北区贵城镇兴隆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兴隆小学的老师为什么来这里上课?覃老师告诉记者:“再过两天荷城小学就要召开‘荷城之约’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今年(2013年)的主题是‘体艺2+1’,我受到邀请将在此次活动上执教一堂研讨课,现在正在试讲呢。”

“闭门造车,终究难成大器。”为了探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加强不同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信息交流,以“专家引领,共研共进”的方式促进区域教育的共同进步、均衡发展,荷城小学每两年举办一次“荷城之约――跨区域教育教学主题论坛活动”。在活动中,荷城小学特别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并请区内外的兄弟学校教师参加优质课展示和研讨。

2011年,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接受邀请,在第二届“荷城之约”研讨活动上作了题为《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的演讲,阐述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享乐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等理念,如春风化雨,点燃了教师的教育激情。一位与会教师说:“魏老师通过幽默诙谐的比喻告诉我们,每个职业都很光荣,做老师应该居其位,尽其职,享其乐。”

吴丽芳校长说,“荷城之约”的辐射范围比较广,先后有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桂林市樟木小学、钦州市子材小学、玉林北流市北流镇新芝小学、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玉林市陆川县第一小学、贺州市八步区八步镇第一小学、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等80多所区内外学校到该校参与展示和交流。在活动中,各校教师通过观摩与展示优质课,相互交流、共研共进,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无论是师德修养还是专业素养,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该校的“荷城之约”引起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贵港市教科所、港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曾多次派专家和教研员参与研讨活动,并对活动予以高度评价。

小荷特级教师工作坊:行动研修

为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2012年12月,荷城小学组建了“覃祝书――小荷特级教师工作坊”,为教师学习交流搭建了又一重要平台。

与其他单学科工作坊不同,小荷工作坊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6大学科,工作坊通过“一专多题,专项课题多点研究”的方式,以总课题“小学生学习评价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为切入口,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各学科分点研究,目前,《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已顺利结题。

该工作坊除了承担和开展课题研究,还开展了各项学习交流和帮扶活动。2013年11月底,工作坊在本校举办了以“以生为本,教学合一,凸显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性”为主题的名师课堂研讨活动,执教教师、备课教师及参加活动的教研员围绕主题集思广益,探讨了课堂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如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统一,如何将学习方法教学落实于整个课堂。坊员姜树英在此次研讨会上展示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说明文《鲸》,其“真实、扎实、简约、有效”的教学风格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她说:“工作坊的研修模式给我搭建了一个磨砺自我、反思教育、自觉提高的平台。我经常在工作坊网站上采撷同行们的智慧,运用到我的工作实践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我也不断把自己的思考与收获通过网站呈现给同行,一起探讨、反思教育教学。”

据坊主覃祝书介绍,经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帮扶,坊员们在各大选拔性较强的教研赛课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邱艳萍代表贵港市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展示暨广西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荣获一等奖;梁永健代表贵港市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广西选拔赛,获得小学组第二名,后代表我区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又获得指挥项目第一名、综合二等奖的好成绩。正如坊员李敏所说:“名师的教学主张鲜明,教学方法科学,教学风格独特,我慕名师而从之,悟其思想,学其技艺,仰其人格,可以让我在教学上少走弯路。”

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绿荷杯”“荷城之约”“小荷特级教师工作坊”已成为荷城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张名片,经过三大平台的磨练,一批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脱颖而出。目前荷城小学有中学高级教师16人,特级教师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人才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优秀班主任1人,贵港市优秀教师5人,贵港市拔尖人才3人。近年来,教师撰写论文2 000多篇,获奖1 000多篇,有100多篇论文分别在全国、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28个优秀课例荣获各级比赛一等奖。该校也获得了广西小学语文研究与应用先进单位、广西陶行知教育思想优秀实验学校、贵港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分管教研的副校长张美群说:“教师是立校之本,我们希望通过专家和名师指导,引领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充分肯定教师在自主发展中的成绩,鼓励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全能型’‘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创造型’教师,从而推动学校不断发展。”